•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傳統成本管理范文

        傳統成本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統成本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傳統成本管理

        第1篇:傳統成本管理范文

        【關鍵詞】傳統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優越性

        傳統的成本管理一開始是利用成本信息進行事后分析。這一過程較為漫長,在工業革命以前,會計主要是記錄企業與企業間的業務往來,在工業革命以后,伴隨大規模生產經營的到來,企業為了降低每一單位產品所耗費的資源,一方面開始重視成本信息的生成,將成本記錄與普通會計記錄融合在一起,出現記錄型成本會計,另一方面開始利用成本信息對企業內部各管理層及生產工人的工作業績進行考評。接著,是以事中控制成本為主。1911年美國會計師卡特?哈里遜第一次設計出一套完整的標準成本會計制度。從此,標準成本會計就脫離了實驗階段而進入實施階段。后來,發展到以事前控制成本為主。隨著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出現的新情況,考慮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成本管理也要現代化。成本管理的重點已由如何事中控制成本、事后計算和分析成本轉移到如何預測、決策和規劃成本。

        在信息時代到來的今天,傳統的成本管理也顯現出了它的局限性:第一,傳統成本管理系統關注的是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的價值耗費,而對企業外部環境的分析則很少考慮,從而表現出與企業戰略管理極不適應。企業在開展業務活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成本信息,而僅靠傳統的成本管理系統是不能滿足要求的。第二,傳統成本管理系統的目標是通過最大限度地避免企業各種經營活動的成本,來謀取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潤的最大化。傳統成本管理系統把目光過多地集中于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上,沒有很好地將成本管理與競爭優勢聯系起來,就可能使企業更加喪失良好的發展戰略,也就更談不上競爭力的形成。第三,傳統成本管理系統所采用的管理手段是對現實生產經營活動的指導、規范和約束,是基于實時實地控制的管理思想。第四,傳統成本管理系統對決定成本高低的因素的分析不夠全面,它有形無形地阻礙了管理者的視野,約束著各種潛在的可能的成本控制模型的創新和運用。

        綜合以上分析,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傳統成本管理系統已經不能滿足新的管理對成本信息的需求,及時地對傳統成本管理系統進行戰略意義上的輻射能擴展,既是戰略管理對傳統成本管理系統提出的挑戰,也是現代成本管理理論與方法的自我發展與完善。為此,必須對企業現行的成本管理方法進行改革,樹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戰略成本管理,是指成本工作者提供企業及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參與形成和評估企業發展戰略,實施相應的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紀80年代由英國學者兩蒙提出,他當時對戰略成本管理僅僅作了一些理論性的探討。戰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關注成本戰略空間、過程、業績,可表述為“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其精髓在于借助會計功能編制管理計劃,使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環境。

        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勢”,這是區別于傳統成本管理的單純“降低成本”的關鍵。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的基本法則,企業要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加強成本管理,采取各種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競爭對手的成本進行生產經營,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和盈利。因此,現代企業管理應更加關注成本的管理。許多企業管理專家斷言,成本管理是―種金礦,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向成本管理要效益,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著力點,也是企業管理的永恒課題。通過分析使我們看到研究和推行戰略成本管理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戰略成本管理是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F代成本管理是企業全員管理、全過程管理、全方位管理,是經濟和技術結合的管理。近二十年來企業環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全球性競爭日益激烈,為了適應這種競爭的需要,戰略成本管理應運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決定企業產品或勞務在競爭中能否取得份額以及占有多少份額的關鍵因素,而影響競爭成本的核心是企業的戰略成本,而非傳統的經營成本。在現代成本管理中,戰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傳統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觀層面上的研究領域,有利于正確地選擇企業的經營戰略,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

        2.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有利于企業成本管理觀念的更新?,F代成本管理的目的“應該是以盡可能少的成本支出,獲得盡可能多的使用價值,從而為賺取利潤提供盡可能好的基礎”,從而提高成本效益。企業在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取決于“以同樣的成本為顧客提供更優的使用價值”或“以較低成本提供相同的使用價值”。企業采用何種成本戰略,取決于企業整個的經營戰略和競爭戰略,成本管理必須為企業整個經營管理服務。

        3.戰略成本管理的研究與實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企業管理作為一個完善的系統,戰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

        4.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有利于企業從整體出發,能動地處理經營戰略與經營戰術之間的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統一關系,促使企業統籌兼顧,以局部利益服務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并努力改變企業自身狀況,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經營和發展的戰略目標,提升其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軻.關于戰略成本管理內涵的理論分析[J].四川會計,2002(3).

        [2]章玉平,李旭,郭永安.淺議戰略成本管理――低成本戰略[J].管理世界,2004(7):136.

        [3]王一山.現代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J].會計時空,2004(6):14-15.

        [4]陳良.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及其運用[J].現代經濟探討,2004(11):62-65.

        第2篇:傳統成本管理范文

        關鍵詞:傳統成本 管理 研究

        前言: 傳統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容包括成本策劃、成本目標、成本方針及成本控制等,其不但代表著企業的管理水平,同時也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然而,隨著知識主導型企業比重越來越大,傳統成本管理的不足日益突顯出來,陷入無法達到企業管理要求的困境。如何解決存在于傳統成本管理中的不足,成為越來越多人關心的問題。

        一、傳統成本管理陷入困境的原因

        當前,致使傳統成本管理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成本管理忽視可持續性、成本管理信息適用性低及成本管理驅動要素落后等三個因素。

        (一)成本管理忽視可持續性

        在當前經濟形勢之下,產品市場壽命日漸縮短,生產成本占據的比例也隨之呈現下降趨勢,在該種情況下,成本管理的定位重點成為提升企業效益的關鍵。然而在傳統成本管理中,由于只注重投產后的成本管理,而未對產品的其它生產環節予以足夠重視,致使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受到制約,企業難以達到預期目標[1]。此外,因忽視產品的設計、研發和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等環節,使得企業產品品質只能維持原狀。長此以往,產品因無法跟上社會腳步而喪失應有的競爭力,對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二)成本管理信息適用性低

        傳統成本管理的成本核算存在不足,這種不足在產品生產費用較低或人工費用在成本中占主要比例時往往不會體現出來,然而一旦產品生產費用在成本中占據較大比重,則將對各個產品間的成本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導致成本核算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究其原因,是由于成本核算主要實行直接人工與直接材料,并以直接人工作為分配基準進行間接費用分配與產品生產費用的分配所引起,這種核算方式使得成本核算信息的準確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適用性較低[2]。此外,因傳統成本管理并不列出產品成本上升或下降的原因,而僅僅提品成本的升降變化,故而在該種情況下實行的措施只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對于導致成本升降的因素則無法將其消除解決。

        (三)成本管理驅動要素落后

        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環境與從前相比發生了極大改變,這些改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產方面,從單一種類的生產模式轉向批量、多種類的生產模式;二是在市場需求上,完成了從大眾化需求向個性化需求的轉變。市場環境的改變既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也對企業的成本管理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傳統的成本管理當前仍受制于計算經濟體制,其所謂的責任成本與標準成本從本質來看其實是一種以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經營目標為目的,提前制定成本目標及控制基準,并在核算過后對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間的差異進行分析與評估,最終保證企業效益目標得到實現的差額管理法。傳統成本管理在觀點上依然局限于企業效益的穩定性,其核算的僅僅為企業內部資金活動中的消耗,以犧牲成本的方式來換取效益的提高。同時,這種犧牲成本的方式極易引發管理人員的短期行為,不利于企業穩定性發展。因此,要使企業能夠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破重圍,就需要擯棄落后思想,更換現代化、科學化的驅動要素。

        (四)成本管理方法相對陳舊

        相對于國外發達國家的成本管理方式,我國大多數企業所采用的成本管理較為陳舊,難以滿足企業持續發展的需要,其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體系上,多數企業的成本管理既沒有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也沒有在成本控制、成本規劃以及成本預測等方面落實到位,導致企業在進行成本規劃時往往不能在第一時間內獲得成本預測提供的信息,且即便能及時獲得,也將由于信息缺乏可靠性而降低成本規劃的可信程度,使成本規劃無法為成本管理方案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依據。二是在管理手段上,我國當前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階段,但在成本管理技術手段上仍位于手工操作向電算化操作過渡的階段,遠遠沒有達到社會發展的需求,例如成本效益分析、責任成本管理以及本量利分析等管理手段隨著時展越來越不符合當前的市場環境要求,而作業成本管理及價值工程管理則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在我國得到普及,這些因素都導致我國當前的成本管理水平越來越無法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五)成本管理理論過于薄弱

        我國當前的成本管理雖未完善,但無論在實踐、理論還是在教學方面都已獲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作為一門對實踐要求較高的應用科學,關于成本管理方法論述目前僅存在于各種類型的論稿中,而系統性、針對性較強的論著則較為罕見,由該點可窺得我國成本管理在理論上的薄弱。目前存在于成本管理理論中的問題有以下幾點,一是在教學內容上,由于沒有將成本管理與財務會計及管理會計明確區分開來,導致教學內容重復,降低了成本管理理論的教學效果;二是在觀念上,傳統觀念強調成本管理的實踐性,卻忽視了其理論性,致使成本管理的應用實施中,成本管理實際作用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發揮;三是在隊伍上,成本管理理論隊伍由于缺少組織性,使得其相對實踐隊伍而言要薄弱得多;四是在研究上,目前我國大多數成本管理研究都是以成本管理方法在企業中的應用效果為基準,既難以獲得準確有效的成本管理理論結果,又與成本管理實際作用的研究路線相差甚遠。

        (六)成本管理主體人員單一

        我國企業在成本管理的主體安排上往往存在主體人員過于單一這一問題。部分企業由于未意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與特殊性,將成本管理一概交由會計人員來實施,給會計人員帶來了雙重的工作壓力,使得其不僅要完成日常的會計工作,同時還要進行成本方案的規劃制定,導致該種情況下制定的成本方案不但缺少質量,難以使企業產品成本相關信息達到管理當局的規定要求,也沒有體現成本管理的綜合性。由此可見,在企業成本管理當中僅僅依靠會計人員是難以落實好成本控制工作的。事實上,在企業成本管理主體當中,成本管理者僅是作為企業成本日??刂频慕M織者而存在,真正的成本管理主體是涉及多個可對企業成本造成影響的參與者,如產品生產人員、銷售人員、會計人員、管理決策者、采購與供應人員等等,這些人員都包含在被稱為成本管理主體的集合當中。為此,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首先應明確一點,即成本管理并非為單個員工或單個部門的單獨作業,而是需要企業全體員工和部門共同參與的項目,企業唯有營造成本效益意識,將其作為企業文化植入到每個員工的意識當中,才能實現企業成本的自主管理與自主控制。

        二、傳統成本管理脫離困境的措施

        (一)重視成本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由傳統成本管理的困境即可知其定位存在偏差,制約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必須改變成本管理的定位重點。管理學研究結果證明,大約六成企業產品的成本在其設計研發階段即已得到明確,而在此階段后的環節只能對產品的成本變化造成30%左右的影響。由此可見,產品的設計研發階段既是提升客戶滿意程度,實現企業增值的保障,也是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3]。企業只有將成本管理定位在產品的設計研發階段,加大對產品設計研發階段的成本控制,最大限度的實現目標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加強成本管理的信息準確性

        當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會計行業都在為改善成本管理而做努力,其中,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具有財務信息未來化、數據非財務化及管理信息公開化等三個特征,與成本管理在作業成本法的形成與應用上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當前已知成本管理信息由于準確性差,因而適用性也較低,為此,接下來在強調企業財務會計報告運用的基礎上,對提高信息準確性提出以下意見:(1)企業管理部門應對業績、財務及經營等數據指標的每次變化進行記錄與分析,找出促使其發生變化的原因,并遞交對非財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分析報告;(2)企業管理部門應遞交用于企業管理的業績指標及高層次經營數據資料[4];(3)企業管理部門應制定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并外遞交企業方向信息,內容包括管理部門策略,企業風險和機會,以及過去的企業風險、機會和管理部門策略與實際的企業經營業績的數據對比等。相關企業信息的遞交無形中加強了成本管理核算信息的準確性,并及時為企業的經濟活動提供有效可信的信息,幫助企業解決導致成本變化的根本原因,既提高了成本管理的適用性,也促進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三)改變成本管理驅動要素定位

        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要謀得發展,其成本管理觀念也應隨之改變,將以往只著眼于企業內部生產的成本管理視角轉換到重視客戶的個性需求,最大限度提高客戶滿意程度上來;通過滿足客戶需求,提高客戶價值,重視產品市場壽命的管理,從而實現企業效益與股東財富最大化提高的目的。而成本管理視角的轉換,即要求企業成本管理以市場為中心,將市場作為首要的驅動要素,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盡可能將各類非增值作業消除,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四)改變對成本管理的陳舊認識

        在現今的知識經濟背景下,市場經濟體系較之過去已經產生了極大變化,一是從前只進入賣方市場的制造業隨著社會需求及經濟發展的變化轉到了買方市場;二是高科技企業的產品成本與服務成本在成本結構中越來越難以進行明確清晰的劃分,比如在部分企業中,一旦降低人工成本在成本結構中的比率,將會間接對產品的生產成本造成影響,進而出現產品成本隨人工成本的降低而上升的現象。由此可見,企業不應再以傳統成本管理的觀念思考現今的成本管理工作,僅僅將其作為一項管理工作來看待,而應更新觀念,將其看作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以工程學的角度劃分成本管理中的各項工作內容,從而形成適時生產制、持續改善、零存貨、全面質量監控等全新的成本管理手段,并在應用中逐漸營造出一個完整的成本管理體系,及時為企業提供科學可靠的數據經濟信息,在保證管理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費用。

        (五)加強對成本管理的理論研究

        要適應如今的經濟環境,企業就必須拋棄舊有的成本管理理念,在注重成本管理實踐性的同時也抓住成本管理的理論性,加強成本理論研究工作,從而在整體上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要加強成本管理理論研究,首先要求理論研究需是針對實際問題的研究,而非毫無目的的泛泛而談,為此,應根據我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理論性研究,再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應用到實際當中,從而體現出理論研究的作用;其次,為促進成本管理理論的發展,理論研究人員應具備探索精神,能主動進入到企業中進行成本管理的調查研究,同時通過與實際成本管理工作人員的共同交流合作,積累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到歸納總結,精確提煉的成本管理經驗,進而從中拓展出全新的研究領域與理論研究課題,全面提高成本管理的理論發展。此外,還可構建激勵制度與評價制度,通過考核成本管理理論研究成果,促進理論研究人員的研究動力,體現成本管理實踐中成本管理理論的指導價值。

        (六)增加成本管理主體人員

        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環境結構的改變,當前企業的成本管理已經不是單個部門或單個員工所能勝任的工作,而是需要整個企業所有部門,不同人員的共同參與,以積極創新的方式為企業成本管理出計獻力,從而達到并實現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目的的工作。此外,成本管理主體除包含企業內部外還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企業外部。首先,成本管理起始于成本目標的確定,由財務人員與銷售人員根據市場調查,以競爭力為前提,確定企業產品未來售價與利潤目標,并以此決定企業的目標成本,而成本管理的確定既是企業外部價值鏈與企業內部價值鏈之間進行競爭的過程,同時也是企業內部價值鏈與企業各部門間的談判過程;價值鏈管理理論所表現出的是在企業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采購及銷售過程中,分銷商與生產商、生產商與供應商的共同參與及合作,即企業外部價值鏈與企業內部價值鏈共同實現最大化提高顧客滿意程度的過程。由此可見,成本管理主體不僅包含企業內部價值鏈,也包括了企業外部價值鏈,通過鏈上全員共同參與到成本管理中,即可實現多贏的局面,顯著提高成本管理效果。

        三、結語

        綜合上述,傳統成本管理由于受到經濟形勢的沖擊,正陷入難以擺脫的困境當中。為此,企業應在立足于實際的前提之下,對企業的管理工作進行歸納總結,實行新措施,對傳統成本管理進行改革,進而從整體上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學英.戰略成本管理與傳統成本管理的不同點[J].甘肅科技.2010,26(11):84-47.

        [2]張偉.從價值鏈角度淺析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性[J].會計師.2011(10):49-50.

        第3篇:傳統成本管理范文

        [關鍵詞] 成本成本管理戰略管理國有企業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國內與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內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不只是國內競爭,而是國際競爭。能否用較低的成本生產出同樣的東西;即能否用同樣的成本生產出比別人更多一點、更好一點的東西,這就叫競爭力。同樣的技術如果能夠降低成本,或者同樣的成本能夠創造出更好的東西,你就有競爭力,你就有市場。否則再好的技術、再大的資本,你做出的東西比你的競爭對手成本高,你就喪失了競爭力。我們的現實競爭力在哪里?企業怎么才能有競爭力?企業要有技術、要有資本、要有人才,還要有核心競爭力,產品要好。但是如果競爭力只有通過高技術、大資本、高級人才才能獲得的話,中國,中國的企業就不占有優勢。同樣的技術如果能夠降低成本,或者同樣的成本能夠創造出更好的東西,你就有競爭力,你就有市場。否則再好的技術、再大的資本,你做出的東西比你的競爭對手成本高,你就喪失了競爭力,盡管你的技術可能是最好的。競爭力的概念永遠是一個成本的概念,是成本跟效益的關系,本質上是成本的競爭。

        近年來,在英、美、日等國家的企業管理實踐中,戰略成本管理已經成為企業加強成本管理,取得競爭優勢的有力武器。wwW.133229.cOm剛剛在第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上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在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變化的新情況下,我們必須注意把各方面主要精力放到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上來,努力實現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我國企業在長期的企業管理實踐中,對成本管理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積累了很多成本管理經驗,但這些成本管理經驗基本上局限于傳統的戰術成本管理的范疇,很少涉及戰略意義上的成本管理。我國企業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著成本意識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為軟化的“三化”現象,致使成本失控日益嚴重,成本水平居高不下,嚴重制約著企業效益的提高,影響企業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在“誰來管”、“管什么”、“怎么管”這三個基本問題上陷入了誤區,造成管理上的認識偏差與行為偏差。要改變這一狀況,就需要加強戰略成本管理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一、戰略管理的發展對傳統成本管理提出了挑戰

        成本管理的基本功能定位就是要為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并幫助管理者利用成本信息進行各種各樣的決策。戰略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廣泛應用,使得人們越來越發現,傳統的強調以企業內部價值耗費為基礎的成本管理系統,沒有能夠及時適應這一管理環境的變化,不能夠為企業戰略管理提供決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在戰略管理的大背景下,傳統成本管理的缺陷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第一,傳統成本管理關注的是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的價值耗費,而對企業外部環境的分析則很少考慮,從而表現出與戰略管理極強的不適應性。戰略管理強調的是知己知彼,也就是說要在開放型、競爭型的市場環境中既關注自己,又要去了解別人。既要知道上游供應商的情況,又要清楚下游客戶與經銷商的情況,并協調好與他們的關系,同時更需要對競爭對手的基本狀況進行分析與研究。由于傳統成本管理的范圍開始于材料的采購,結束于產品的銷售,而且將重點放在產品制造環節,它實質上采用了“增加價值”這一觀念,而不是“競爭優勢”觀念。如果從戰略管理的角度看,“增加價值”觀至少存在四個方面的不足:一是在采購之后開始成本管理,失去了同上游供應商開展戰略合作的機會,而這對于企業的低成本供應商優勢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二是以產品售出作為成本管理的終端,失去了同下游購買商進行戰略合作的機會,無疑會影響購買商的價值鏈。增加最終消費者的購買成本;三是不考慮競爭對手的成本情況,沒有揭示出本企業同競爭對手相比的相對成本地位;四是沒有從行業價值鏈的角度出發,分析供應商、本企業和購買商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

        第二,傳統成本管理的目標是通過最大限度地避免企業各種經營活動的成本,來謀取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潤的最大化,這是難以同戰略管理的目標相協調的。戰略管理的目標就是要通過戰略的制定與實施來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創造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陀^地說,傳統成本管理的目標是由成本管理的初始動機和直接動因所決定的。盡管降低成本對于企業來說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忽視的,但如果從戰略管理的角度來看,企業依靠新產品的開發與完善的售后服務,能夠取得競爭優勢,即使成本有所提高,這種戰略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傳統成本管理把目光過多地集中于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上,沒有很好地將成本管理與競爭優勢聯系起來,就可能使企業喪失良好的發展戰略,影響了競爭力的形成。

        第三,傳統成本管理所采用的管理手段是對現實生產經營活動的指導、規范和約束,是基于實時實地控制的管理思想,而戰略管理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前瞻性管理,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站的高,看的遠”,戰略管理的重點不在于戰略的實施,而在于戰略的決策。因此,無論是早期的標準成本控制,還是后來的成本性態分析及相應的本量利分析,乃至現在的全面質量管理和責任會計等,它們都是以日常的經營管理活動為基礎而進行的約束性管理,所產生的成本信息也是為日常的經營決策服務的,并沒有考慮戰略管理的信息需要。因此,依靠傳統成本管理系統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不能提供出戰略決策所需要的成本信息的。

        第四,傳統成本管理對決定成本高低的因素的分析不全面,它有形無形地阻礙了管理者的視野,約束著各種潛在的、可能的成本管理模型的創新和運用。戰略管理要求對企業進行全面的分析,進而產生戰略決策的各種方案,作為提供成本信息的成本管理系統也應該把對企業成本產生影響的一些關鍵因素挖掘出來,并通過對關鍵因素的分析、加工和處理、為戰略決策的正確性提供信息支持。但是傳統成本管理只重視明顯的成本因素,如材料費、人工費、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等,而忽視了隱含的成本因素,如市場開拓、內部結構的調整、企業規模、管理文化等,所以沒有能夠全面地揭示出企業成本的真正構成,這樣的成本信息不但不能夠幫助管理者有效地進行戰略決策,反而會影響戰略決策的正確性。

        第五,“誰來管”、“管什么”、“怎么管”的誤區,即企業內部成本管理主體的確立失誤,對現代成本管理對象與內容認識不清,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模式沒有確立。

        第4篇:傳統成本管理范文

        傳統的成本管理是為了衡量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在商品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成本最初用于生產制造企業,成本作為消耗資源的貨幣表現,只是作為核算利潤的工具。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形成和發展,企業主開始采用成本管理來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傳統成本管理的范圍僅限于生產所消耗資源的成本內容,沒有考慮諸如管理成本、付現成本、歷史成本和人力資源成本等無形成本。所以傳統成本管理所采用的成本信息不全面,管理者無法根據市場的變化選擇最佳的應對策略,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傳統成本管理理論對成本的管理只在乎成本數據的大小,并沒有考慮成本信息對企業業務和市場競爭力的影響。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經濟全球化加劇,市場環境越來越復雜,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發展對成本信息的要求,必須對成本管理模式進行改進和創新,將競爭對手的成本狀況納入企業戰略決策的內容,從而進行正確的市場定位,戰略成本管理正是在這種迫切的需求下發展出來的。戰略成本管理作為一種適應時代需求而產生的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它結合了成本管理和戰略管理的雙重目標,是一種全面而先進的管理思想。與傳統成本管理相比,在成本管理的目標、對象、方法和指導中都有其優越性。

        第一,成本管理的目標不同。傳統成本管理是企業領導者基于核算資源耗費而進行的,所以是在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實現成本改善的目標。在傳統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重點是在生產的各個環節盡可能的降低成本消耗,如加強工作強度、縮短作業時間等。雖然有降低成本的空間,但是卻沒有考慮成本的降低對產品質量和企業信譽的影響。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是獲取“競爭優勢”,是將企業置身于國際市場中,將成本、競爭和發展全部納入戰略管理的體系當中,將所有影響戰略的成本因素聯系在一起,尋求可以使企業達到整體最優、長期發展和內外兼顧的最低成本。戰略成本管理的執行使企業在急劇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了長遠的成本優勢。

        第二,成本管理的對象不同。傳統成本管理的核算對象是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費用的標準定額,忽視了非生產環節的許多無形的成本動因,成本管理對象的單一性扭曲了產品成本信息,產品在市場上沒有得到正確的估價,會誤導領導者決策和戰略的制定。而戰略成本管理的對象從最初的產品研發成本和設計成本開始,到生產過程中的機器設備成本、資源消耗成本以及產品市場后的銷售折扣折讓成本、降價銷售成本、退貨成本、售后服務成本和回收成本等,涵蓋了整個產品生命周期。戰略成本管理突破了企業的邊界,關注企業所處的價值鏈和競爭對手的價值鏈,積極控制所有面臨和潛在的成本動因,多角度地分析和判斷以控制和避免各種風險。

        第三,成本管理的方法不同。傳統成本管理按材料、人工和制造費用為成本對象平均分配成本,這種財務會計核算方法簡單便捷,卻不能準確反映產品的成本信息。在勞動密集型的生產企業,制造費用低,人工成本相對較高,而在知識密集型企業,人工成本較低,而制造費用較高,單純以材料、人工和制造費用為分配對象,必然會帶來成本分配的偏差。戰略成本管理依托作業成本法、目標成本法和全面質量管理法等優秀的成本管理方法將成本范圍擴展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從單純的核算產品成本轉移到為戰略管理服務,并且也開始由財務會計的核算轉向領導決策的管理會計。這種成本管理方法擴大了成本管理的范圍也加強了成本控制的力度,使各個部門都關注與成本相關的因素。

        第四,成本管理的指導思想不同。傳統成本管理以已形成的成本為基礎,事后進行成本核算,屬于靜態的成本管理。產品進入市場后按照預期的利潤來進行產品定價,這樣形成的產品價格可能與市場價格不一致,也不容易被顧客所接受。為了適應市場,企業根據前期的成本信息尋找降低成本的源泉的方法,來進行后期的成本規劃,再按照成本利潤率計算出價格。這種成本管理方法被動而且滯后。

        戰略成本管理除了強調成本節省外,還強調成本避免,從源頭上控制成本的發生。在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階段,為避免成本的發生,運用成本估算法、價值工程法和結構性成本動因分析法盡力設計滿足目標成本要求、且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避免產品功能贅余而帶來的資源浪費。它是成本降低的高級形式。戰略成本管理將成本節省和成本避免的指導思想結合起來,超越會計期間的界限,尋求商品價值與成本管理的最佳組合,保持企業絕對成本的競爭優勢。綜上可以看出,戰略成本管理在傳統成本管理的基礎上,以戰略的高度來研究成本發生與成本管理的技術,其目標遠遠超出了獲得短期利潤的范圍,而是保持和增加企業的競爭力,以獲得長遠的發展。

        二、中小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戰略成本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它有著與時俱進的優越性,在國際經濟一體化,市場競爭加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百花齊放的今天,在中小企業中推行戰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首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市場經濟體制時期,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方式使得市場調節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伴隨著全球性競爭日趨激烈,社會資源日益減少,國際原材料成本上漲,成本作為企業優勝劣汰的決定性因素,成為企業獲得市場份額、創建競爭優勢的重要法寶。目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完善,企業經營多元化,成本管理越來越復雜,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成本管理改革的方向。其次,企業進行生產就是要將本求利,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有盈利,而要盈利就必須進行成本核算。企業能否以相同的成本支出為客戶提供更優使用價值的產品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支出提出相同使用價值的產品,決定了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取勝。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非物質產品逐漸商品化,成本管理的內容也由客觀的物質資料成本擴展到非物質資料成本,企業要在原有成本觀念的基礎上,科學預測和估計潛在的成本因素,才能跟上市場經濟的步伐。

        三、總結

        第5篇:傳統成本管理范文

        企業的經營目標是獲取最大利潤,考慮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做好成本管理對企業而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從探討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和企業中加強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出發,分析了我國當前企業成本管理的發展階段及現狀,進而提出了加強成本管理的具體實施路徑。

        關鍵詞:

        企業管理;成本管理;管理現狀;實施路徑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成本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以成本預測、成本決策、價值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為內容的科學管理體系。傳統成本管理理論包括目標成本管理理論、標準成本管理理論、責任成本管理理論和質量成本管理理論等;現代成本管理模式,包括作業成本管理理論、戰略成本管理理論、價值鏈成本管理理論等。在新環境下,分別對傳統成本管理和現代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研究和探討,可以使企業管理層更重視成本管理,為企業尋求新競爭環境下的持續成本降低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思路。

        (二)企業管理中加強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可以從理論分析和現實需要兩個角度進行闡述。其理論上的重要意義主要基于下面這個會計等式,即:企業利潤=收入-成本-費用企業是一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組織,而從上面等式可以看出,要想擴大利潤,無非是從增加收入、減少成本、降低費用三方面著手。另外,廣義的成本即包括了上述公式中的“成本”、“費用”,因此,有效控制成本對于企業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從現實需要角度出發,成本控制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1.成本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從目前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來看,成本管理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有效的成本管理不但能夠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使企業獲得較高收益,還能夠完善企業經營管理手段,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面發展,促進企業管理取得實效。綜合來看,成本管理已經成為了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2.成本管理是企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目前多數企業都提出了“降本增效”的發展目標,這一提法不但反映了企業對成本管理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還反映出了成本管理對于企業所產生的積極意義。由此可以看出,成本管理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已經日益成為企業向前發展的動力。3.成本管理是企業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證。企業的成本管理和財務管理一樣,是企業有效經營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側重于對企業財務投人的管理,嚴格來說算是財務管理的一個分支。從實際效果來看,成本管理對提高企業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動了企業管理手段的升級,保證了企業的效益能夠得到持續提高。

        二、當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考慮到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成本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企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企業管理產生了重要影響,直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使得企業的經營效益和財務管理能夠走上正軌。通過對目前企業的成本管理分析來看,其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發展階段來看,正在由傳統成本管理轉向現代成本管理傳統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加強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因此,傳統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節約勞動耗費,增加生產;(2)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加盈利;(3)降低產品價格。傳統的成本管理強調對產品生產成本的管理,主要是以事后核算,生產成本的控制為主。新的經濟環境導致了以知識為核心的生產力的競爭,促進了電子商務、虛擬企業等多種商務組織形式的發展,迫使企業的成本管理觀念亦要深入到作業層次,實行全員成本管理和全過程成本管理。

        (二)從發展現狀來看,尚面臨著一些棘手的問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許多企業開始意識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開始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有效的措施對成本進行科學管理,但是仍然有部分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比較低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缺乏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在當今市場經濟下,還存在部分企業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控制和節約費用上,通過這些途徑來降低成本,但是從現代成本管理理念來看,成本降低并不是只能通過控制成本費用來實施的,而且單純地通過成本的降低來在市場上獲取地位是不可能的,部分企業將降低成本的關鍵僅僅放在生產環節上,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成本控制。2.成本管理內容不全面。部分企業往往只注重對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供應過程和銷售過程中的成本管理往往被部分企業所忽視,對于生產前的一些產品設計以及一些生產要素的合理組織的成本管理,例如人力資源成本、資本成本、服務成本等等,都被企業給忽視,這部分的成本消耗很大,但是部分企業卻不加以重視,成本管理的內容過于單一而且不全面,同時在成本的具體核算中,缺乏管理成本核算,只注重財務成本的核算,事前成本管理薄弱。3.成本管理目標和考核體系不健全。缺乏一套科學合理的成本目標管理體系以及考核評價體系。一些企業制定成本目標不合理,對于企業成本應該如何制定,如何節約等基本情況沒有系統性的概念。在員工責任方面,企業沒有在各個環節落實好每個員工身上的責任,對于一些社區經理和直銷人員眾多的企業,管理人員卻只有一個,無法兼顧經營和管理。

        三、現代企業管理中加強成本管理的具體實施路徑

        (一)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特點1.具有完整科學的成本核算體系。一個完整科學的成本核算體系,是企業成本歸集更科學、更合理的依據,也是企業成本歸集的標準。一是按照“直接費用直接計人成本對象,間接費用通過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計人成本對象”的原則,建立成本核算體系。在此基礎上,將費用劃分為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來計算部門、產品、客戶等對象的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二是制定標準成本體系。這是為了克服實際成本計算系統的缺陷,尤其是不能提供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確切信息的缺點而研究出來的一種會計信息系統和成本控制系統。三是在標準體系下,按行業的特色形成行業成本體系。成本核算體系應按不同行業特點和生產方式進行構建,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全面的企業成本核算框架,規定成本核算范圍和因素。針對不同行業的生產特點和生產方式,明確不同行業的成本構成要素。這種成本核算體系既方便成本歸集,又便于行業間的成本橫向比較和同一行業的縱向比較。2.與企業管理的目標休戚相關?,F代成本管理的宗旨是為了取得長期而持久的競爭優勢,以便企業能長期地生存和發展,立足于長遠的戰略目標。而傳統的成本管理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比如企業進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原則,企業宜雇傭年齡相對較大、技術熟練程度高的員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但以“成本優勢”的標準衡量,企業應從長遠利益出發雇傭年輕、文化程度高的員工,以獲得較長時期的成本優勢。3.與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高度契合?,F代成本動因應是企業戰略高度上的。為使企業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而是應該向前延伸到目標的實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以及高新技術和管理科學的不斷創新,成本管理的范圍日益擴大。對處于開發型、競爭型市場環境中的企業來說,應該把企業成本管理問題放在整個市場環境中予以全面考慮。因此,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范圍不僅包括生產領域成本的控制,而且包括流通領域成本的控制,還要對研究、開發和設計成本進行控制。

        (二)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的具體實施路徑1.加強價值鏈成本管理。價值鏈成本管理融合了價值鏈和成本管理,可以提高價值鏈各環節成本的利用率,提高核心企業及整個價值鏈聯盟的長期競爭優勢。價值鏈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價值鏈成本管理能夠實現整個價值鏈效益的優化。價值鏈成本管理站在了一個戰略的高度。它要求成本管理須正確處理作業與作業之間、業務流程與業務流程之間、本企業價值鏈與供應商、銷售渠道之間的關系,要求通過優化這些關系來提高整個價值鏈的效益,而不是像傳統成本管理那樣把目光聚集在某一個點上。二是價值鏈成本管理擴大了傳統成本管理的控制范圍。價值鏈成本管理根據價值鏈向上下游延伸的情況,將企業與所處的環境相聯系,通過考察其完整的發生過程,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將企業與客戶,企業與供應商,企業與競爭對手所發生的成本放入成本管理的范圍之內,完善了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三是價值鏈成本管理抓住了成本管理的關鍵即作業問題。價值鏈成本管理從研究導致成本發生的作業及作業結構開始,進行成本動因分析,通過對作業及作業結構的優化、改造來達到提高成本效益的目的,因而這種成本管理抓住了成本問題的關鍵。2.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當前,企業管理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經歷了由生產管理階段向經營管理階段轉變后,部分企業進入以戰略管理為主導的新階段。要獲得持續不斷的競爭優勢,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進行成本管理,通過運用一系列戰略成本管理方法,尋求實現企業可持續成本效益最大化的途徑。因此,戰略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改善和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戰略成本管理是戰略管理順利實施的基石,應用戰略成本管理有助于企業從戰略的角度把握企業的成本管理,避免只顧短期利益,一味以低成本來衡量各項決策的短期行為。根據企業不同的戰略,確定成本管理的重點,并制定適合企業保持永久競爭優勢的競爭戰略。戰略成本管理理論的引進并使用,必將有利于改善和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二是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現代成本管理體系。戰略成本管理突破了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把重心轉向企業整體戰略這一更為廣闊的領域,比如采購領域、生產領域、銷售領域、競爭對手領域等,有利于企業正確地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并選擇企業的經營戰略。三是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觀念。在傳統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被歸結為降低成本,節約成本是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務。但從戰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出發,企業為提高經濟效益以較低的成本升幅,而取得更高的使用價值是非常值得的。企業采用何種成本戰略,取決于企業整個經營戰略和競爭戰略,成本管理必須為企業整個經營管理服務。

        參考文獻:

        [1]吳永卿.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創新探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4)

        第6篇:傳統成本管理范文

        關鍵字:成本管理方法;作業成本法;質量成本法

        在市場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市場競爭已經是我國企業所共同面臨的關鍵問題。企業無論采取何種形式的競爭戰略,降低成本已成為企業競爭中最關鍵環節之一,企業在如何滿足客戶需求以后剩下的都是成本問題。成本管理方法是在長期成本管理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具備一定科學性、可行性的手段或模式。成本管理方法與成本管理環境具有密切的聯系,即成本管理方法的選擇應當結合當時經濟發展的背景、企業的實際情況等方面做出,且要不斷的推陳出新,以適應成本管理環境的發展。現如今,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已表現出成本核算不準確、成本控制不完善、成本信息不能滿足決策要求等問題。因此在新的成本管理環境下,對成本管理又出現新的要求,需要展開新的研究和實踐。

        一、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簡介及其局限性探討

        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在其形成過程中,極大的推動了企業成本管理的實踐,對于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現如今仍有很多企業仍然運用這些成本管理方法進行成本管理,并取得成功。一般而言,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包括:決策成本法、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法、目標成本法、責任成本管理法等。現將傳統成本管理方法一一簡單介紹如下。

        1.決策成本。決策成本不是會計核算中的成本,與傳統會計帳薄中記錄的成本資料如間接管理、期間費用、生產成本不同。傳統的成本信息是為了真實地記錄反映企業的存貨成本、資產價值,從而正確計算損益,是事后的加工過的信息,是財務成本;而決策成本是管理成本,從管理的角度,在經濟活動開始之前的決策階段就應該考慮重視的成本,是提供決策的依據,根據決策的實際要求分析計算而得到。主要有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沉落成本、重置成本、付現成本、差異成本、機會成本、專屬成本、邊際成本、可避免成本、相關成本(不相關成本)等。決策成本拓展了成本概念的內涵,豐富了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為成本決策提供了多維的思考角度,提高了成本信息的決策相關性。

        2.變動成本法。變動成本法的理論基礎是成本性態分析,按照成本對業務量的關系,可把成本分為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在科學成本管理階段,會計從業者為了保證財務報表的客觀性和可核實性,強調的是成本的絕對真實,將固定生產成本也計入產品成本之中,采用的是全部成本法。但是后來,成本信息更要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全部成本法缺乏決策相關性,無法準確有效地進行成本判斷,由此產生了變動成本法。變動成本法以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的生產成本,而固定制造費用是為企業提供一定的生產經營條件,以便保持生產能力而發生的成本,其數額的高低不會因為產量的變動而影響產品的成本,所以做為期間費用,全部在當期攤銷并據此確定期間損益。

        3.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據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來進行各項分析的一種技術方法。其基本關系式為:銷售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總額=利潤。通過這個基本關系式,企業可進行保本點分析、企業安全邊際分析、保利分析以及營業杠桿系數分析,在成本的預測、決策、控制分析中都發揮重要的作用。

        4.目標成本法。目標成本法是在產品設計之前,依據市場所能接受的價格,確定產品可能的售價與利潤,倒算出產品的目標成本,然后在設計中嚴格受目標成本控制,來確定產品生產所要選用的材料、生產技術和設備,設計產品的工藝流程和人工分配等,從而使產品達到目標利潤。這種方法將成本管理由事中控制轉為事前控制,更能有效地促進成本的降低。

        5.責任成本管理法。責任成本管理法是管理分權制下的產物,由于企業組織機構日益復雜,管理層級日漸增多,組織管理的難度也隨之增大,為了加強對企業內部各級單位的控制與考核,就在企業內部把在一定范圍內控制成本發生、收益實現和資金使用的組織單位確立為責任中心,將成本目標分解為各級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確定各責任中心的職責與經濟利益,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考核制度,進行責任成本管理,實現權、責、利的統一,使成本控制更為有效。

        綜上,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是服務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成本管理,把預策、決策放在首位,以決策為基礎,在對既定目標進行分解、貫徹、落實的基礎上,明確責任,加強企業成本的控制,以期達到成本降低的目的。事前成本分析與預算、事中成本管理與控制、事后分析與考核的理論與方法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發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體系。但是,在當前的管理環境下,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已經呈現出諸多方面的不足。例如,現代企業成本重心發生前移,而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只能關注生產過程成本核算和控制,而無法將作業、顧客、市場等因素加以分析,將易發生“失真”現象;又如,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建立的基準點是“短期的”,缺乏戰略思維,與現代企業管理思想格格不入,只反映企業短期的成本信息的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將固定成本短期期間化處理,淹沒了大量戰略信息,企業績效難以真正體現。

        二、現代成本管理方法研究

        企業管理環境發生了巨變,這對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雖然仍被沿用,但已呈現出許多不足。目前,比較成熟的現代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作業成本管理法、質量成本管理法等。

        (一)作業成本管理法

        作業成本法是假定“作業消耗資源,產出(產品、服務、某個顧客等)消耗作業”,進而作業作為成本計算的基本對象的成本管理方法。作業成本法下成本計算的基本步驟是將企業提供的各種資源向各作業進行分配,然后再將各項作業所耗用的資源向產品進行分配。與傳統的成本歸集與計量考核都是以職能部門來劃分不同,作業成本法是通過作業或作業中心完成,一個職能部門可以分解成許多個作業或作業中心,這樣成本管理與控制更具目標性和針對性。

        作業成本管理法現代企業觀下的一種新思維,它將企業管理的重心放在作業層次,對作業鏈進行分析,消除非增值作業,并使增值作業更有效率,不斷改進作業方式、重新配置資源。其主要內容可大致概括為:

        1.作業分析。這一環節主要工作是確定作業并進行作業分析,辨認企業內的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對于非增值作業予以消除,以節省成本;將企業的增值作業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并與其他企業進行比較,可以判斷企業內的作業鏈是否有效,以尋求改進。

        2.作業成本計算。作業成本計算是作業成本管理的基礎,通過作業成本計算,為作業成本管理提供依據。一般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成本計算:確認和計量各種資源的耗費―劃分作業―確定資源動因―根據各項作業消耗的資源動因數,將資源耗費分配到各作業成本庫―確定作業的成本動因―計算分配率――計算產品(或服務等成本對象)的成本。

        3.動態改進。在作業成本計算和作業分析的基礎上,改進增值作業,促進企業成本的降低。

        4.計量和評價業績。把作業作為業績計量和評價的起點,將成本庫作為責任中心建立責任系統,為了做到盡量全面、客觀的評價,指標體系既可以是財務指標也可以是非財務指標。

        綜上,作業成本管理法對于企業成本管理理論和實踐的重要意義在于:根據因果關系分配間接費用,提高了產品成本計算的準確性;拓寬了成本核算的范圍,可將成本追溯到除產品之外的成本對象(如顧客、銷售渠道等),為企業提供更為全面可靠的成本信息;成本管理中引入過程觀,幫助企業在業務活動的全過程中尋找成本降低的突破點;有利于建立責任會計系統,使責任劃分更具合理性;作業成本管理采取以業務過程的實體牽動資金運動的方式,將抽象的資金流動的價值控制與業務過程的實體控制相結合。這種過程的思維方式所控制的信息自然包括了價值信息和非價值信息、企業內部信息和企業外部信息。

        (二)質量成本管理法

        質量成本管理法是從技術、經濟的角度考慮,在提高質量經濟性的同時,注重成本的影響力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質量成本管理的出現是在全面質量管理運動興起的產物,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審視成本和成本管理,體現了成本管理市場導向的特征。

        既然質量成本管理也是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也包括成本預策和決策、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與考核等的內容。

        1.質量成本預策和決策。質量成本預策就是結合市場對于產品質量的要求,利用企業產品質量數據庫,對一定時間內反映產品質量水平的指標進行測算,如合格率、質量事故損失、廢品率、返修率、修理費用等。而質量成本決策則是通過經驗測算法、合理比例法等方法,確定使質量總成本達到最低、企業收益達到最大的產品質量水平。

        2.質量成本控制。質量成本控制就是在質量成本決策和成本計劃的基礎上,對質量成本形成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監督,以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實現目標,達到不斷降低質量成本的目的。對質量成本的控制,包括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到使用的全過程。

        3.質量成本核算。由于質量成本是一種專項成本,屬于管理成本,其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為全面質量管理服務,但它又具有現行財務成本的一些特征。因此,對質量成本的核算可不受現行的財務成本核算的規章的制約,而將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貨幣計量和非貨幣計量融合在一起使用,即根據質量成本數據的來源不同而采取靈活的處理方法,采用貨幣、實物、工時等多種計量手段;運用統計調查、會計記帳等收集、記錄數據。

        可見,質量成本管理法是企業為了實現最優產品質量與最佳質量成本而對質量成本進行的管理活動,它將技術和經濟、市場緊密連接起來,扭轉了過去技術部門只重質量而忽視成本、而財務部門、銷售部門只重成本忽視技術的片面認識,有利于雙方的協作。

        三、結束語

        不難看出,企業成本管理方法的選擇有著其時代背景和企業特征,即處于不同市場環境、不同技術條件下的企業具體運用何種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控制方法要出于企業實際進行選擇?,F代企業應當積極探索并創新企業成本管理方法,摒棄原有成本管理方法的不足之處,盡可能地獲取成本方面的優勢,在激烈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周濤,試探企業成本管理的控制與運用,商業文化(學術版),2009年第1期

        第7篇:傳統成本管理范文

        關鍵詞:成本管理;原料采購;管理觀念;管理體系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2

        引言

        如今市場的競爭是人才競爭,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競爭,更是成本的競爭。所有企業追求的目標和日常談論的主題都是圍繞砍掉浪費,讓利潤倍增。企業浪費的越少,制造成本越低,所獲得的利潤也就越多。

        從歷史發展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起至20世紀70年代末,企業的競爭是產量的多少;20世紀70年代末發展到90年代,企業的競爭是質量的好壞;最后從90年展至今,企業的競爭成本的高低。怎樣才能降低成本費用成為各企業最關心的問題。

        一、概述

        (一)成本的含義

        成本的基本解釋是為生產某個產品所消費的全部費用。德國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指出:以資本主義方式所生產的每件商品W的價值,可以用公式W=C+V+M來表示。將這件產品的剩余價值M從W中減去,商品剩下的只是在生產要素上消耗的資本價值C+V,也就是成本。企業的成本就是由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產生的各種經濟資源的損耗。

        (二)影響成本的一般因素

        1.原材料

        原材料指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有的原料和材料。一般來說,企業會先安排生產計劃,根據生產計劃來計算原材料的需求量。確定原材料需求量后相關部門會進行原材料采購,采購原材料的價格極大地影響了生產成本。

        2.人工

        所有企業都需要由人工運行,人工成本是成本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根據企業所屬行業不同,人工成本所占比例有所不同,特別是制造業、服務業等以人工為主的企業,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例可高達70%―80%。

        3.間接費用

        間接費用包含了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例如運輸費、折舊費和福利費等。企業運行的每個環節都會有間接費用產生,間接費用對成本有著必然的影響。

        二、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成本管理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企業應該作為成本管理的主體,成本管理應該滿足與企業自身需要,但是目前許多企業尚未充分意識到這點。

        (一)管理現狀

        1.傳統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落后

        我國大多數企業依照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進行管理。隨著我國經濟環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環境的要求。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簡單,內容單一,過于依賴現有的成本會計體系,靈活性不強,不能適用于所有企業。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過于片面,一般只通過生產過程的管理來達到降低成本,卻忽視了經營前后的其他環節,例如產品設計環節、銷售環節等。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落后,大多數企業依賴于傳統方法如目標成本、計劃成本等;隨著科技的進步,產品的成本構成發生了不同變化,這些傳統方法已經不能正確的反映出成本的結構。傳統的管理中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傳統核算方法只是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資金消耗按照特定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用以計算成本;可是隨著現代企業多元化發展,企業需要增加其它成本的投入,按照傳統核算方法則不能正確的計算成本。

        2.成本管理缺乏市場觀念

        企業因為多年來形成的成本管理觀念,只能關注于成本管理的表面費用控制缺乏全局觀念,從而忽略了市場。企業的經營效率綜合表現在成本,企業追求低成本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高效率,但是高效率不一定能帶來高利潤。企業的所有利潤都來源于市場,企業因為追求高效率卻忽略了市場,不能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做出相應調整,直接導致企業銷售不斷下降,利潤不斷減少。企業成本管理缺乏的市場觀念致使經營決策出現錯誤,并帶領企業進入惡性發展。

        3.成本數據缺失,成本信息嚴重扭曲

        企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片面的將成本管理歸于財務部門的專利。這不僅忽略了企業其它部門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還會導致成本管理在實際操作中不能全面貫徹的落實。管理層和執行層脫節,真實的基礎數據、成本資料不能得到反映,更不可能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

        (二)原因分析

        1.成本管理不能與外部實際環境相適應

        企業內部的經濟管理是與外部經濟環境密切相關的。目前經濟環境變化主要有兩個方面對成本管理的影響最大:一、指以電子技術為特征的改革創新;二、我國的產品買方市場的建立。企業作為社會生產活動的參與者受到了二者的巨大影響。

        科技的不斷發展帶來了電子技術的革命,革命的主要表現就是計算機的普及運用。計算機為現代成本管理帶來了便捷。超快的運算速度,龐大的儲存功能及信息反饋的及時性都是計算機的優異性,計算機可以增強企業的業務處理能力,對成本進行正確、迅速的預測、決策和核算,幫助企業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地實施。部分企業不能意識到這些變化,依照傳統的手工操作方式很難滿足現代化成本管理的要求。

        目前市場的格局已經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由此導致成本機構發生了變化。我國傳統的成本管理更多的重視生產領域,卻忽視了在產品開發、售后等過程中產生的成本費用。買方市場間接地要求企業進行更為有效的、全面的成本管理,如果不改變傳統管理方法,就會導致企業在買方市場環境里無法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最終失去市場。

        2.企業管理人員個人能力不足,管理觀念缺乏

        大多數企業傳統的認為成本管理只是與財務部門和少數管理人員相關聯,這是種錯誤的思想。多數企業對實施成本控制的部門定位不準確,忽略了其他部門員工的協同作用。事實上,成本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企業的成本控制與每個環節、每位員工都息息相關。企業需要的是有戰略責任感的管理人員,能夠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明確目標,建立先進的經營管理觀念。管理人員不僅要制定出符合企業需求的成本控制計劃,更要帶領整個企業人員參與到成本控制中,樹立成本控制的觀念,把每個人的工作目標與企業目標相結合,推行內部核算,實現成本目標。

        3.企業成本管理機制不完善

        傳統的成本管理沒有系統、具體的機制,管理的內容也過于狹隘。企業成本管理機制的缺失,使成本控制不能深入企業內部,只能存在于表面操作。管理方法與實際運用缺乏聯系。企業不能嚴格執行管理,缺乏相應的成本管理的內部牽制制度。為了能夠增加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企業成本管理控制范圍不能再局限于生產過程,應該將管理范圍拓展到市場需求、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等方面。同時對于成本管理較好、經濟效益理想的部門或員工缺乏獎勵機制,無法調動管理者和其他員工的積極性。

        三、降低成本措施

        (一)降低采購成本

        采購成本對企業的經營業績有著較大的影響。通過對采購成本的控制,并使之下降,將直接帶來企業成本的下降,企業的利潤也隨之上升,市場競爭力也得到提高。對于采購成本的控制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個方面是優化采購支出;第二個方面是采購價格削減。

        1.優化采購支出

        企業針對采購成本管理,應該對所有需要購買的物資財務支出情況進行分析,并且針對每種物資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制定采購計劃,優化采購模式,取消不必要的采購。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采取杠桿采購的方法,統計企業各部門對同一物資的需求量,來集中擴大采購量而達到增加議價空間的目的。

        2.采購價格削減

        采購價格不等于采購成本,采購價格即采購產品購入價格,采購價格是由供應商的產品制造成本與供應商的利潤目標構成的。

        公式為:采購產品購入價格=供應商制造成本+供應商利潤目標

        采購價格的削減就是對供應商的利潤進行削減,這對采購方法有較高的技巧要求。推薦兩種采購方法。一是早期供應商參與,指產品開發階段,客戶與供應商之間關于產品設計和生產以及模具開發等方面進行的技術探討過程。早期供應商參與不僅有利于企業,也有利于供應商,并為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創造了條件。實現供應商早期參與不僅節約尋找供應商的花費成本,而且減少供應商出錯而導致的成本損失,企業還能借助供應商的專業知識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招標采購,至按規定條件,由賣方投報價格,并擇期公開開標、公開比價,以符合規定的最低價者得標的一種買賣契約行為。招標采購削減了供應商的開發成本,并且在供應商之間形成市場競爭,從而有效地控制了采購產品的價格。

        (二)樹立先進的成本管理觀念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成本管理對象包含了企業經營過程中所有相關的資金消耗?,F代企業成本管理模式要以市場為導向,適應買方市場的變化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首先要解放思想,不要局限于過去的經歷、習慣、價值觀等形成的傳統思維方式和處理方法。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應基于系統管理的思想開展成本管理工作,將成本控制與管理看作是系統工程,既要針對它們的特點與屬性制定管理方案,還要選擇合適的成本管理方式與方法,從而在整體上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1.戰略成本管理思想

        眾所周知,現代市場環境風云變幻,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接近白熱化。這種市場環境下,企業想要保持競爭優勢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就必須量身定制競爭戰略,同時根據客戶需求以及競爭對手經營策略的變化而調整經營措施,這無疑要求企業要從戰略的角度開展成本管理工作,即進行戰略成本管理。實際上,戰略成本管理在發達國家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而且也獲得了不錯的收效。戰略成本管理的本質就是以企業的發展戰略為基礎,以企業內部自身條件與外部市場環境為導向,基于作業成本管理理論建立而成的成本管理體系。很顯然,戰略成本管理必須充分考慮外部市場環境,對企業所處行業特征、自身特點、及競爭對手所處行業的價值鏈進行綜合分析,在此基礎上科學的制定成本管理方案。

        2.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作業成本法

        傳統成本核算法的最大弊端就是沒有對間接費用進行合理分配,導致核算出來的成本不是高于實際成本,就是低于實際成本。實際上,間接費用是現代制造企業的重要成本組成部分,而且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生產工藝的進步,間接費用的組成也發生了一定變化。除此之外,現代制造業基本上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自動化生產,人工成本在總成本所占的比重不斷下降,這無疑促進了作業成本法的建立與發展。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核算法存在本質性區別在于,其不但滿足現代制造技術的進步要求,也與顧客的需求變化保持同向變動。作業成本法以企業為成本管理對象,有效協調各職能部門與工作環節之間的關系,借此提高企業整體的資源利用與運營效率,其管理的核心就是“作業”。這種成本管理法不但能夠發現企業運營過程中價值創造能力低下的環節,還能通過剔除與合并這些環節來提高企業內部價值鏈的運行效率,進而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與市場競爭力。作業成本法能夠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更加全面的產品信息以及對他們的產品、服務進行價格評定,還讓他們得到的收入可以與所付出的成本能夠配比。

        (三)建立成本管理體系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實施離不開全面、真實、準確成本信息的支持,這無疑要求企業必須做好成本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工作,完善成本動因、歸集以及分配信息管理體系,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建立起成本信息整合管理信息系統,借此提高相關信息的處理效率。想要做好上述工作,企業必須完善成本管理體系。成本管理體系由成本管理組織體系、成本測算、成本分解、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成本分析和成本信息反饋等部分構成。各個部分作為成本管理的子過程和子系統進行管理,以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由于不同的組織其特性和管理的基礎是有差異的。所以,建立成本管理體系的過程不會完全相同,但從總體而言,組織建立成本管理體系一般可采用以下步驟:第一步,領導決策;第二步,成立領導小組;第三步,人員培訓;第四步,成本管理現狀的評審;第五步,成本管理體系策劃與設計;第六步,編寫成本管理體系文件;第七步,管理體系是運行;第八步,內部審核;第九步,管理評審。成本管理體系強調集中統一,借助科學合理的授權來落實成本管理責任,并要求所有職能部門與工作崗位必須做好成本集中規劃與管理工作,物資統一采購供應,對外經濟合同統一簽訂,財務結算統一管理,勞動人事統一管理,工資統一核算,功過統一考核獎懲。

        參考文獻:

        [1]崔愛敏.基于內部控制的企業成本管理[J].財經界,2014,(4).

        [2]杜辰.企業降低成本策略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9).

        [3]賀立龍.企業社會成本問題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4]劉榮.加強供應商管理控制油田物資采購成本[J].化工管理,2014,(4).

        [5]劉耀軍.降低成本是企業生存的關鍵[J].包鋼科技,2012,(8).

        [6]聶書云,趙亦凌.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7]潘嘉欣.淺議工業企業成本管理控制的方式與手段[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4,(11).

        [8]孫慧玲.關于企業人力資源的成本控制及優化研究[J].知識經濟,2014,(5).

        [9]陶錚.試析企業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J].中國外資,2012,(7).

        [10]王軍.基于成本控制的產品設計創新管理[J].設計藝術研究,2014,(6).

        [11]王海陽.淺析企業物資采購成本的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4,(6).

        [12]王鵬.企業采購物流成本[J].法制博覽,2014,(11).

        [13]肖英.企業持續降低成本探討[J].行政事業資本與財務,2013(12).

        [14]楊海霞.淺談制造企業采購成本的管理方式[J].市場周刊,2014,(6).

        第8篇:傳統成本管理范文

        摘 要:現代成本管理目的是以最小化的成本支出,獲得最大化的使用價值,以成本效益原則,追求更大空間的利潤。隨著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提高到戰略層次,戰略成本管理已越來越重要。戰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與戰略管理有機結合的產物,是傳統成本管理對競爭環境變化所作出的一種適應性變革,其基本目標是尋求企業長久的核心競爭能力。本文在介紹戰略成本管理應用現狀的基礎上,重點分析其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戰略成本管理 應用問題 應對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為保持一定的競爭力,開始尋求如何最大限度地開源節流。近些年來,比起開源,企業更為關注如何節流,但是傳統的成本管理由于其自身的狹隘性無法滿足現代管理需求?,F代成本管理要求企業全員管理、全過程管理、全環節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經營與文化的結合、技術與經濟的結合。隨著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提高到戰略層次,在現代成本管理中,戰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它突破了傳統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觀層面上的研究領域,把重心轉向企業整體戰略這一更廣闊的研究領域。戰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與戰略管理有機結合的產物,從戰略高度對企業成本行為及結果進行全面了解、控制和改善,從而可以創造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

        一、戰略成本管理的應用現狀

        回顧我國成本管理發展的歷史,中國式的責任會計在企業中的推廣與應用已有40余年。從50年代初的班組經濟核算,60年代的資金、成本分級管理,到80年代與經濟責任制配套的廠內經濟核算,以及90年代的邯鋼成本管理經驗,都從不同方面對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方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成本管理手段。

        戰略成本管理法把企業外部的市場競爭和企業內部的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將市場競爭的壓力自覺地化解和轉變成企業管理的推動力,它在準時交貨、價格以及成本理論這三個方面實現了較大突破。盡管我國戰略成本管理理論的研究還處在引進和探索階段,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迅速到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傳統的成本管理顯然不能滿足企業長期穩定的戰略經營需要。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使得融入戰略思想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業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雖然我國的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實力的局限還未采用戰略成本管理方法,但是我國的一些大型企業為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和戰略管理的需要,借鑒了西方的先進成本管理模式,并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涌現出一些先進典型。諸如美菱集團的“科技驅動型”戰略成本管理、邯鋼的“節能降耗型”戰略成本管理、長虹的“以市場為導向”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寶鋼的“以標準成本為導向”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等,還有諸如青島啤酒、蘇寧電器等知名企業以及石油、電力行業等的大型企業也都在戰略成本管理的應用上取得一定成效。

        二、戰略成本管理的應用問題

        戰略成本管理要求企業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條件下,要不斷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要做到與時俱進。目前,戰略成本管理在我國剛剛起步,因此,企業在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切忌盲目套用成功企業的經驗,成本管理要服從于本企業的競爭戰略

        由于各企業所處行業不同、面臨的競爭形勢不同,制定的競爭戰略自然也不同,如果簡單套用,一方面會造成套用企業的工作被動,另一方面又使有效地管理經驗失去了應有的魅力。因此,我國企業在應用戰略成本管理時要特別注意與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使成本管理服務于企業的競爭戰略,不可盲從。此外,我國目前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企業大都是一些跨國公司、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由于受自身實力所限,有些還未開始采用,有些是盲目模仿應用不到位導致不成功。戰略成本管理符合現代管理的需求,但是企業一定要結合自身的發展適當應用。

        (二)重視企業上、下游價值鏈紐帶之間的聯系,注重價值鏈的開發和利用

        傳統成本管理的對象主要是企業內部的生產過程,而戰略成本管理是對成本全方位的管理,因而在實施過程中要格外強調價值鏈中的開發與運用。首先,要了解企業內部的價值鏈,盡量消除不增值作業;其次,要了解企業在整個行業價值鏈中的位置,加強與上、下游價值鏈的聯系,更好地完成供應、銷售過程的成本管理;最后,還要了解企業競爭對手的價值鏈,運用SWOT矩陣分析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三)注意非生產環節的成本動因分析

        實施戰略成本管理要對各方面的成本動因加以分析,尤其是非生產環節的成本動因,這與傳統的成本管理僅注重生產環節的成本動因有非常大的區別。另外,對于結構性成本動因要了解其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的特點,做到在企業建立之初就充分考慮這部分成本動因,使成本管理工作由注重事后轉為注重事前和事中。

        (四)時刻關注環境變化,注意戰略成本管理系統的動態性調整

        戰略成本管理系統是個動態的系統,環境是改善這個系統的邏輯起點,哪個企業最先對環境作出反映,哪個企業就能取得獲取競爭優勢的主動權。戰略成本管理強調事先的戰略定位,即要在掌握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前提下,企業根據對環境的分析和把握,制定企業發展的競爭戰略。在實施戰略過程中,企業要時刻關注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考察企業的戰略方向是否正確,實施的競爭戰略是否合適,是否有利于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比如,根據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劃分,可以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及衰退期。那么對于已經或即將進人成熟期乃至衰退期的產品來說,企業就要前瞻性的制定退出戰略,否則,企業將遭受重大損失。

        三、相關建議及應對措施

        (一)全面導入戰略成本管理觀念,塑造新型成本管理文化。

        由于戰略成本管理的成本內涵拓展到產品生命周期成本,不僅包括產品策劃、開發、設計、制造、營銷與物流等過程中的成本,以及消費者購入產品后發生的使用成本、廢棄處置成本,還包括資本成本、工程成本、作業成本、時間成本、質量成本等。因此,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必須強化成本管理意識和成本管理觀念,要實行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成本管理,將成本研究的重心從對企業內部經營的微觀層面轉移到了影響全局發展的市場,按市場需求進行成本改進,并對成本責任細分,使職工的責、權、利有效結合,為實現目標利潤及戰略成本管理的有效實行提供可靠保障。

        (二)培育良好的企業環境,推進戰略成本管理的運行。

        戰略成本管理的運行要依靠良好的企業環境。首先,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政企分開、產權明晰、權責分明、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可以使企業管理者明白自己在市場中所處的地位,對成本管理尤其是戰略成本管理地位的認識更加充分。其次,要加強對會計人員和經營決策人員的教育,提高企業管理階層的整體素質。再者,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保證戰略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戰略成本管理有全局性、外延性、前瞻性、調整型、全員性等特點,除了傳統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工作外,還包括大量與企業未來發展相關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以及部門之間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協調工作。為充分發揮戰略成本管理的作用,就要組建相應的戰略成本管理部門。

        (三)樹立正確的戰略成本管理目標

        作為戰略管理的一個決策支持系統,戰略成本管理目標應服從于戰略管理目標,即不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為了建立和保持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建議企業確立戰略成本管理目標時,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它把企業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綜合起來,從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出發,不僅要關注企業內部的價值鏈,更要重點關注競爭對手價值鏈和企業所處行業的價值鏈,幫助決策者選擇最佳的戰略方案,并輔之以對應的成本管理戰略,借以促進戰略管理目標的實現。

        (四)加強成本信息系統建設

        由于戰略成本管理涉及面廣,所需信息量大,且須隨時進行分析和處理,而傳統成本管理信息系統難以對企業開展戰略成本管理提供信息保障。因此,建議企業加強成本信息系統建設,對傳統成本管理信息系統,按成本項目和成本要素提供的現行的成本信的要求進行重新整理,以便與企業各項價值活動相匹配,同時要拓展信息來源渠道,提供戰略成本管理所需的上、下游渠道與企業及外部競爭對手的成本信息,以便建立一個網絡化交互式的、超企業邊界的成本信息系統,這是成功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保證。

        (五)建立戰略成本管理績效評價體系。

        為了保證戰略成本管理實施的有效性,需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績效評價體系??冃гu價是為了對下一輪的成本管理提供更新的思路。戰略成本管理續效評價體系要以既定的目標為依據,對定期或不定期產生的短期成果進行業績評價,考察其目標完成程度,對結果進行差異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績效評價要以發現問題為突破口,通過評價來發現成本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要以落實責任主體的管理責任為中心,確認成本執行結果的原因、落實管理主體的責任,進行獎懲。

        現代戰略成本管理的成本控制不僅是財務管理問題,而且也是同企業技術水平、配套能力、管理創新能力等各項工作密切相關的全局性問題。以成本領先作為企業的戰略選擇,必須按照業務流程,將企業的各項工作都納入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戰略指導之下,把各個部門和所有員工充分調動起來,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現代的戰略成本管理,需要整個企業共同完成,要從根本上擺脫傳統成本管理的束縛,從而為企業謀取更大的利潤空間。

        參考文獻

        [1] 劉彬. 我國戰略成本管理理論與實踐綜述[J]. 中國商界,2010,(7):255.

        [3] 衛薇. 后危機時代戰略成本管理的應用[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20):32-33.

        [4] 彭乃輝. 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應用研究[J]. 企業導報,2010,(7): 104-105.

        第9篇:傳統成本管理范文

        1.成本管理觀念落后

        自中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的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成本管理上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相對于國外的成本管理而言,我國的成本管理還是較為落后的。在國內,企業的成本管理的觀念上較為落后,他們仍采用傳統的成本管理方式,減少消耗以節約成本,增大生產規模來達到盈利的目的。但減少成本的消耗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企業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消耗的確可以降低成本,但是為了降低消耗而不擇手段,產品的質量就會大受影響,最終還會降低企業的整體收益和有害企業名譽。

        2.成本管理缺乏戰略性

        第一,成本管理要具有一定的戰略性。我國改革以來,市場經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企業在競爭生存環境上也愈加的激烈,所以部分企業為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他們從減少成本消耗、降低產品價格的角度著手,擴大了企業的銷售規模,也提升了企業的收益。但這種做法無疑是飲鴆止渴,短時間內企業的確收獲頗大,但由于大規模的成本降低,產品質量受到了不良影響,在企業長期的戰略競爭中,優勢漸漸隱退成為了劣勢,對企業發展大大不利。第二,企業需要的是全面的戰略性管理。盡管我國的部分企業將戰略性的成本管理提高了一定的地位,但在現實企業成本管理中,單一成本控制的管理模式仍居于首位,忽視了全面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使得成本管理達不到可觀的效果。

        3.成本管理方法與手段滯后

        相對于國外的成本管理模式,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方式有所不足。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企業產品的生產趨于量化,而我國傳統的成本管理方式就是利用這些產品的規模化生產來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這也是我國成本管理方式和措施的漏洞。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促使下,產品的銷售范圍日益擴大,產品不再只局限于一個區域,而是向著全國甚至全球發展,所以企業的成本不再以生產成本為主,在產品的銷售策劃以及售后服務上的成本也占據了較大的比重,所以傳統的成本管理手段很是不足。同時,計算機的快速發展為企業會計核算提供了幫助,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而我國在財務管理中計算機化的程度不夠,財務方面的成本管理相對落后。

        二、借鑒國際經驗完善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思路

        1.樹立科學的現代成本管理理念

        在成本管理方面,我國的企業并不是沒有發現傳統成本管理的不足,而是缺乏一個合適的現代化成本管理方案。從實事求是的角度看,我國的創新能力相對于發達國家略顯不足,現代的成本管理理念較為陳舊,雖然我國有著政策的激勵,但仍然收效甚微。所以,我國要從科研體制上進行改革,將科研與實際運用聯系更加緊密,加大科研創新的鼓勵措施,使其積極地創新出較為適合我國企業的成本管理制度。同時企業應當加大對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的培訓,使其了解成本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更新成本管理的理念,不僅提高員工的專業化程度,而且對企業的成本管理有著很大的好處。

        2.加強戰略成本管理

        與發達國家企業的成本管理相比,我國企業在成本管理的戰略上有所不足,主要是由于我國企業實現成本管理的大部分目光都聚集在節約生產成本的費用上。其實,這也是在成本管理的理念上較為狹隘的一種表現,戰略化的成本管理是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實現的,不僅僅是局限于這一個方面。在進行企業的成本管理時,企業應當時刻注意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實現目標成本的合理確定、材料資源的合理利用、銷售和售后服務工作的完善等,將戰略性的成本管理分散到項目每一個環節,實現產品生產和銷售等多方位的控制才是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

        3.采用科學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 | 中文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精品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 一本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第5页 中文字幕无吗热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