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學的想象力范文

        社會學的想象力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學的想象力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學的想象力

        第1篇:社會學的想象力范文

        [關鍵詞]社會想象力;法學;婚姻法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3-099-01

        一、女性對家庭的貢獻應該被視為一份職業而非義務勞動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就以氏族部落的方式群居生活,因而他們的勞動方式不是孤立的個體活動,而是分工與協作的社會性勞動。在集體勞動中,開始實行自然分工,男性負責狩獵覓食,女性管理家庭,例如飼養家禽,撫育孩子等等。這種建立在兩性基礎上最初的勞動分工的出現,每一個性別沒有因為分工的不同而存在社會的歧視。

        發展到現代社會,我們很多地方依然保留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生活模式。唯一的不同點在于,現代社會中夫妻離婚率越來越高,房子也越來越值錢。許多家庭在處分財產時將女性在家庭中的貢獻給抹殺掉了。在社會中,我們還沒有形成這樣一種認識:沒有哪一種勞動是義務性的。家庭是男女雙方的契約,真誠、不欺騙,雙方都是在信任的基礎上訂立的愛的契約,更重要的雙方的勞動都不是義務性的,女性對家庭的付出是和男性一樣,應該被當成一份受尊敬的職業而不是理所當然的付出。在家庭分裂時對于契約內的共同財產享有共同處理的權利,而不是任由男方決定,這與社會的契約性是相違背的。

        二、歷史表明:社會關系中女性被視為家庭的附屬物,男女從來就是不平等的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在封建社會父系氏族社會代替了母系氏族社會,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權柄,而妻子則被貶低,被奴役,變成丈夫欲的奴隸,變成了生孩子的簡單工具了。這種男女間不平等的狀況不僅是有因男女在生理方面的差異而導致的自然分工的不同、生產力發展等經濟方面的原因,而且也有婚姻制度的變遷——由雜婚制、群婚制、對偶婚制到個體婚制的原因。隨著封建制的確立與鞏固而對婦女的奴役不斷加深,婦女被深深地壓在社會的最底層,無人格的獨立,無人身自由。經過長期的運作而形成的這種男女不平等狀況生成為一種社會心理的刻板意識,深深地禁錮著人們的思想,束縛著婦女的心理和行為,更何談男女平等。

        我們需要正視的一個問題是:因為不平等的社會運作以及與之相關的社會心理從來都沒有消失,社會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對女性的性別歧視。女性長久以來都被視為家庭的附屬物,揮之則來,揮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男性在婚姻家庭中常常將女性視為自己的占有物。雖然現代社會,女性地位已經大大超越以前,如若婚姻法解釋三的規定,許多女性在婚姻破裂是就面臨著無家可歸的局面。

        法律是為了保護弱者而生的,這或許僅在某些意義上的,因為它只能讓強者不要亂來,而不能保證弱者和強者一樣強大。男女不平等的現象我們不能視而不見,而是在承認這樣的社會現狀的前提下,給予弱者——女性,一個平等的機會。

        三、中國社會狀況分析

        (一)離婚觀念的反思

        婚姻法解釋三,其實簡明扼要,都是圍繞著房產而來。為什么圍繞房產而來?就因為中國的離婚率居高不下。為什么離婚率居高不下?我覺得與婚姻自由的觀念深入人心是分不開的。從1950年的“破舊立新”到1980年的“開放轉型”逐漸轉為2001年的“以人為本”的演變,表明我國的婚姻立法已逐漸呈現出從“身份”到“契約”轉化的趨勢。“好離好散,友好分手”的現代觀念逐漸取代那種“寧拆十座廟,不破一門婚”的傳統觀念,無過錯的離婚自由觀念深入人心。可以說,今日的離婚問題,已不是婚姻的問題,而是自由與平等的問題。從歷次修訂的婚姻法中,我們知道,法律對婚姻家庭關系的調整已不再十分注重身份,而是注重身份中具有獨立人格本位的人的權利和利益,它逐漸縮小了對婚姻身份效力方面的內容。

        自由的觀念打破了傳統的婚姻習俗,婚姻加入了快餐文化當中,來時新鮮,丟時方便。我們也應該從這一角度反思:離婚率的飆升,感情的淡漠,是不是也是一個房產爭執的加速器?

        (二)房產和養老的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反思的是,對于我們這個社會來說,女人就覺得男人買房天經地義,有多少男人在結婚時真的自己買的起房,都是男方的父母攢了一輩子的血汗錢,離婚的時候分的不是這些老人的血汗錢嗎,老人才是真正的弱勢群體。老人們為了孩子的婚姻,常常是連養老的錢都拿出來了,最終落得養老無終。

        而真正的得利者是誰?是房地產開放商和政府稅收。他們利用《新婚姻法》來把民眾對房地產開放商和政府的矛盾轉移到了普通百姓男女之間的矛盾,要是房價不這么高,男女之間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是出《新婚姻法》,而是要降低房價,提高收入,使得收入和房價之間落差減少。

        第2篇:社會學的想象力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 時間管理 社會適應力

        0 引言

        大學生擁有較多的課余時間而且對其有自主的控制權和支配權,但他們似乎還沒意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時間管理計劃較弱、時間監控感不夠高、時間管理滿意度低等問題普遍存在。而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也是一個比較令人關注的焦點。通過查閱已有成果及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在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存在著諸多不足如:認知能力較差,不能正確評價自我和他人;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人際交往存在障礙;實踐能力弱等。然而種種跡象表明,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與他們時間管理能力息息相關。

        1 時間管理理論的研究現狀

        時間不僅是基本心理過程的存在方式,更是人格特征的存在方式,而時間管理傾向則是一種時間人格特征,具有動力性,即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現程度、跨情境性和潛在的可測度。目前西方,以Britton、Macan等為代表的學者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對時間管理和時間管理行為進行探討研究[1],強調人們時間運用過程中的行為特點,更加關注時間管理行為這個概念。而在我國,目前已經有很多學者開始關注大學生的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發現時間管理傾向與個體的能力、自我觀念、主觀幸福感以及自我價值感等因素有關。研究發現善于管理時間者的生活質量較高,個人能力強,最終事業發展也相對順利,在專業領域中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大[2]。同時學者們也提出時間管理的技能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的觀點。通過深入的研究,學者們發現時間管理傾向還是影響大學生焦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劉建平通過對180名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及其社會適應能力的關系進行研究,發現時間效能感對社會適應能力有很好的預見性,并提出開展卓有成效的時間管理訓練可以作為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一種方法。以上研究成果印證了大學生時間管理水平與其社會適應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對其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具有特殊性,如何正確把握新形勢下大學生時間管理的基本準則,創新時間管理路徑,培養大學生積極健康的時間管理觀念,對大學生未來的成長和就業,提升其社會適應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而目前,有關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對其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的實證研究極少。因此本文基于溫州地區各大高校進行實證調查分析,從實際出發,構建適合在校大學生科學時間管理機制。

        2 溫州地區的大學生時間管理問題分析

        經過對溫州高教園區內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進行分層抽樣問卷調查。發放問卷共計450份,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為76.67%。由于調查樣本涵蓋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在校學生,因此得到的數據有較強的代表性,能夠推論溫州地區在校大學生在時間管理及社會適應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2.1 時間管理意識與行動上存在滯后性 調查顯示,有79.4%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肯定了時間管理的有效性,他們認為時間是可以有效管理的,但是只有20%的學生會去關注和學習這一方面的知識來提高自己的時間管理技能,在回答無論做什么事情時是否首先考慮時間這一因素時,有50.7%的學生持否定態度,這表明了絕大部分的學生在思想上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時間觀,但缺乏時間管理的實踐。

        2.2 時間充裕,但利用率不高 調查表明,當前在校學生除常規的課業壓力外,擁有較多的課余時間,但61.7%的學生用來上網聊天、玩游戲、看電影和逛街,而主動上自習和去圖書館看書的學生分別只占了9.9%和18%。此外,有45.8%的學生給自己制定了短期計劃,但對于自己人生有明確規劃的同學只有2.6%。還有36.5%的學生沒有給自己制定過計劃。由此可見,雖然大學生擁有大量的可支配時間,但其對時間的利用卻不容樂觀,缺乏合理的安排,使得時間利用率低、效益差。

        2.3 交際范圍窄,交友能力弱 調查顯示,有22.3%的學生只和自己宿舍的人交流,不和其他同學聯系。很少有朋友、經常獨來獨往的學生占8.1%。在溝通障礙方面,有6.7%的學生表示自己存在很大的問題,有83.2%的學生認為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些溝通問題。這表明當今大學生的交際能力還不能適應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他們的溝通技巧與人際交往能力有待加強和提高。

        2.4 活動參與度低,實踐能力弱 從調查中可見,有13%的學生經常參加各種活動,而占絕大多數的81.4%的學生會偶爾參加一些活動,從不參加的學生也有5.5%,他們缺少一定的活動鍛煉,這也直接影響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同時將部分的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與社會適應力方面的問題作相關性分析的時候,可以清楚的發現,兩者之間是存在顯著性相關,一般情況下,時間管理能力強的學生在社會適應力方面也相對較好。正是學生在時間管理方面的不足如不合理的時間利用,將大量的課余時間用來宅在寢室,而不出去參加活動。大量的時間浪費直接導致了當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差,社會適應力低。

        第3篇:社會學的想象力范文

        一、社會問題的定義

        所謂的社會問題是一種破壞社會正常生活、生產活動開展,影響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講,社會問題不單單指的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狀,更是人主觀構造的產物,是能夠被人們察覺到、感知到的狀況;社會問題通常是因價值觀念不同、利益沖突而引起,需要人們用辯證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社會問題的存在對一部分人或者大部分人的利益造成了損害,為了能夠維持社會穩定發展,需要全社會廣泛地關注該問題。從狹義的角度分析,社會問題只是對某些社會群體造成危害。但并未對全社會成員造成危害,所以對待社會問題,人們所持有的觀點和看法差異性較大,因而解決難度也較大。由此可見,社會問題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具有一定的階段性,與社會發展同存。

        二、社會問題對學校管理的影響

        社會不同發展階段顯現出來的社會問題各不相同,就目前社會問題分析,主要有:人口問題、教育問題、勞動就業問題、青少年犯罪問題、腐敗問題、誠信危機問題等。這些社會問題的存在或多或少地都對初中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帶來難度。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學校培養人、教育人的職能作用,必須要重視社會問題對學校管理影響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評估方式不科學

        受社會誠信危機問題影響,目前部分的初中學校在教學評估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良現象,具體如下:第一,重視教學結果,輕視教學過程。部分的初中學校為了能夠爭得當地名校頭銜,采用同素質教育要求背道而馳的學校管理手段,使學校管理失控。第二,在教學評估過程中重視材料的整理而對實際工作不重視,往往是在相關的教育部門對學校評估前整理一些材料,材料真實性不足,存在弄虛作假的現象。第三,重視學生成績忽視素質培養。受應試教育制度影響,多數初中學校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缺少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

        (二)重視學校升學率,忽視人才培養

        由于我國目前采用的教育模式仍舊以應試教育為主導,部分初中學校將本校學生的升學率高低作為學校發展的戰略目標,錯誤地認為只有將學校的升學率提升上去,輸送更多的學生進入重點高中就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體現,而沒有認識到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另外,對學校功能定位不明。多數的初中學校高層領導認為學校就猶如一個加工廠,只有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才有可能在將來步入重點高中,而沒有意識到學校教育人、培養人的功能作用,造成學校為了爭得更多的優質生源,采用各種手段和辦法去爭搶學生,而沒有通過加強學校管理,采用科學的學校管理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社會問題影響學校管理的應對措施

        (一)轉變學校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

        首先,結合學校管理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學校管理手段和方法;其次,對于學校教育效果評價方面,改以往的以成績論學生能力高低的評價方式為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第三,注重學校學生的個體化差異,不能因為學生學習底子薄而忽視他們,更不能因學生成績好而過度偏愛他們,而是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采用有針對性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培養和教育。

        (二)營造和諧美好的校園氛圍,強化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大校園環境美化工作力度,力爭給學生營造出和諧美好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課后能夠置身于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的自然環境中,這樣可陶冶學生們的情操,利于緩解學習所帶來的壓力。其次,學校應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積極開展一些師生互動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同老師融合在一起,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在活動中通過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老師間的真心溝通交流,增進師生間、同學間的感情。

        (三)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

        建立科學的素質教育評估體系,改革傳統的評估方法,制定出一套符合新時期素質教育要求,能全面對學校各項工作進行考核的評估方案,根據評估方案考核結果對學校進行綜合性地考核。這樣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學校的辦學質量及辦學水平。此外建立健全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的工作評估機制,要求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在對教師考核過程中要從德、能、勤、績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考評,打破長期以來的以教師所教學科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考評的唯一依據局面,推動學校管理工作走上正規化、科學化。

        第4篇:社會學的想象力范文

        【關鍵詞】富二代;貧二代;層際流動;壁壘;共富社會

        當下的中國社會,“富二代”、“貧二代”、“房奴”、“孩奴”、“卡奴”、“節奴”、“蟻族”、“窮忙族”、“月光族”、“恐歸族”……一個個急速刷新的熱門詞匯,以撞擊公眾敏感神經和刺痛社會軟肋的“另類”話語,形象而精準地刻畫了青年群體成長的原生態,敏銳而獨特地隱喻了社會深度轉型和階層顯性分化過程中疊加在青年群體身上的精神標簽。據《蟻族》一書的主編廉思調查,“蟻族”中50%以上來自農村,20%來自縣級市。“也就是說,七成以上的‘蟻族’來自農村和縣城,來自省會和大城市的‘蟻族’不足7%。他們是典型的‘貧二代’,很多家庭年收入不超過5萬元。一個‘蟻族’從家里出來,身上肩負了父母的希望、弟妹的囑托和全家的期望”。

        一、“貧二代”的堅韌執著:不放棄底層的打拼,不自甘“向下的青春”

        “他們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兒”。的確,在當下越來越叢林化的社會競爭中,社會階梯的攀爬顯得更加困難。“貧二代”和“富二代”兩者從表面上看,似乎沒有可比性。試想,當你在某偏僻的鄉村高中焚膏繼晷、日夜苦讀,掌握書本知識時,人家可能已經從美國留學歸來,操作起一個公司的業務。再試想,“我奮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無論是人生起點還是社會實踐,都是不可相提并論的。這是一個讓人心酸的回答:在一所民工子弟學校的主題班會上,老師問了一個很老套的問題,是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理想。他們當中,有說要開包子店的,有說要開皮鞋店的,偶爾有一兩個說要當超級男生或女生,則立馬引來一陣哄笑。這些孩子們所謂的理想,并沒有超出他們父母的職業?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例外”來自于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她說:“我要好好讀書,長大之后去當城管。”當老師問及原因的時候,小女孩說:“我當城管,在街上碰到媽媽的菜攤時,可以慢慢追,慢慢攆,不會打,不會罵,也不搶。”這就是她唯一的理由。顯然,這個小女孩以及她的同班同學應該可以歸攏到“貧二代”群體當中。[1]先天優越的生存條件,為“富二代”注入了別樣的成長激素,這使得他們“天然地”在社會競爭力上要強于普通人。“貧二代”則相反,隨著民間財富高速增長,他們卻背負物質與精神方面的雙重壓力,在求學、就業或創業途中,難免遭遇有形、無形的困難,需付出更多努力。

        然而,作為成熟而理性的公民,要敢于直面各種問題乃至不美好的事情,畢竟我們不能只做“溫室里的公民”。對于各種不美好的社會現象,基于理性而不是單純基于情感的判斷,公民才不會流于憤世嫉俗,才不會以發泄牢騷為快,才不會一面對問題就灰心喪氣。再完美的社會都有不公平的瑕疵,再不公平的社會也有窮人可以出頭。在我們身處的這個還不完美的社會里,“貧二代”既然不可能在各種“拼爹游戲”中獲勝,成不了“富二代”,還不如想方設法地努力成為“拼二代”。[2]“勵志”和“成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青年最需要的呼吁。也許你一文不名,但你一樣可以追求卓越。“什么地方是我們天堂,什么地方是我們夢想,什么地方是我們的希望,什么地方讓我們飛翔;什么地方有我們家鄉,什么地方有我們夢想,什么地方有我們希望,什么地方讓我們瘋狂。我們雖然沒有什么,可是我們依然有堅強,我們雖然沒有什么,可是我們依然還在幻想,我們雖然沒有什么,可是我們依然有力量,我們雖然沒有什么,可是我們依然不怕冷落……冷落!”一首在京蟻族演唱自己創作的《蟻族》,感動了前來看望他們的全國政協委員。

        沒有人說,“貧二代”一定更堅強,或者一定更頹廢;也沒有人說,“富二代”一定更墮落,或者一定更精英。其實,如今的富人群體、精英群體,其祖輩有幾個不是農民和貧民?那么,照這樣看來,即便是“有背景”的“富二代”們又何嘗不是“貧后代”?2009年6月24日,中國校友會網和21世紀人才報聯合“2009中國大學創業富豪榜”,對1999年以后我國普通高校的畢業生、結業生、肄業生、輟學生和在校生“自主創業”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上榜的創業富豪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或是自籌資金,約占上榜人數的九成,有家庭資助的僅占一成。[3]中國的當代轉型是現代化的轉型,而現代化的過程將充滿變動和撞擊。正如亨廷頓所說:現代性產生穩定,現代化卻造成不安定。作為被稱為“貧二代”的人,自怨自艾、自暴自棄和沉溺悲情,是無濟于事的,只有不放棄底層的打拼,不自甘“向下的青春”,以基于實力的堅硬翅膀和不畏世俗的樂觀自信去搏擊天空,才有可能脫離貧窮代際遺傳的慣性,何況都還處在自己人生最好的年紀,有足夠的時間來改變命運。

        二、“富二代”的道行德性:尊崇道義與恪守規則,懂得感恩和回饋社會

        在中國的現實語境下,“富二代”本身就是一個帶有強烈的階層暗示意味的符號,它的出現標志著一個占有極大社會財富的階層正在試圖以財富持續增值的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但貧富不是衡量一個人或一個群體品性好壞的絕對標準,富決不是什么罪過,只要是通過合法途徑發家致富,我們沒有什么權力去加以指責。

        中國有句古話總是說“富不過三代”。家族財富的世代傳承,不僅困擾著中國的富人們,也一直是世界性難題。麥肯錫的一項研究表明,約有70%的家族企業未能傳到下一代,87%未能傳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業在第4代及以后依然經營。葡萄牙有“富裕農民――貴族兒子――窮孫子”的說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兒子富人,孫子討飯”的說法;德國則用三個詞“創造,繼承,毀滅”來代表三代人的命運。而事實上在世界各地,經久不衰的商業家族可以說也是比比皆是的。美國的福特、洛克菲勒、福布斯這樣的家族到現在都沒有衰落。再看日本有的買賣往往從江戶時代就開始,至今還是家門興旺。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反差?關鍵還是要調整我們的價值期許:一是要還原“富二代”道德與社會責任的公民標準、而非富豪標準;健全新富階層的法治環境,杜絕財富特權。曾經,“拿錢搞定一切”的少數紈绔子弟,其一檔檔恣意炫富行、一起起血腥飆車案,硬生生地將整個“富二代”群體卷進了道德輿論的漩渦,在社會放大鏡和顯微鏡的過度渲染和聚焦中,整個“富二代”群體一度“很受傷”地成了“壞二代”、一撮“負面價值”的代言者。的確,把“富二代”的問題,簡單歸結為“富人有問題”,那絕不是一種理智的態度。但是,西方“財富是道德的包袱”這句古話用在這里,我看行,絕對不能助長金錢不斷俘虜權力、逼退社會底線的風氣。可以說,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和平等意識,不光是當今“富二代”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不富的人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否則,后富起來的人們,同樣可能尋找權錢交易的新空間和新規則。二是要加強正面引導,構建和諧財富氛圍、建立健全財富回饋機制。“慈善如山、財富如水”。 國內最高調投身慈善公益事業,累計捐贈款物超過10億元的民營企業家陳光標,他用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真金不怕火煉”、數年如一日的行動,向人們詮釋了作為一名“富一代”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財富如水,你有一杯水給自己喝,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在家中,如果你有條河,你就應該和別人共同分享……我們創造的財富就應該回饋給社會上需要的人。企業家最高境界是從無做到有,從有做到無”。為做慈善事業,他說他“能奉獻一切,愿拿我的生命去做這個事”。“你不是中國首富,但你是中國首善!”一位領導曾經感慨萬千地對陳光標說,你這幾年為中國慈善事業奔走吶喊,在無形中喚醒了很多有良知的人,共同加入到和諧家園的建設中來,這比捐1000個億都重要![4]陳光標特別感恩、感謝黨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他認為企業家做的每一件事里都有黨和人民的無形股份,這個無形股份就要回饋給社會。他說他并沒有看重“中國首善”這個稱號,他看重的是思想的感召力,以引領慈善事業的發展,推動社會的和諧、安定。

        三、政府的責任:撬開貧富層際流動的壁壘,推動中國走向“富N代”的“共富社會”

        最大的問題是下一代的問題。社會轉型在加速,貧富差距在拉大,如何塑造一個平等、和諧、共富并且充滿活力的未來中國,不光最大限度地考驗著社會各界的包容意識和承受能力,也考驗著執政者的管理智慧。“衙宅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總理有句名言:“推動社會公平正義是政府的良心。”優化社會結構,改造社會大環境,撬開貧富層際流動的壁壘,消弭貧富層際心理的割裂,使青年群體尤其是“貧二代”們公平地分享與其奮斗打拼相值的發展際遇和改革成果,已是政府的當務之急。

        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指出,一個社會當中,僅僅是貧富差距大一點還不要緊,最怕的就是窮人失去向上流動的希望,一種絕望的感覺。廉思更是飽含深情地感言,對于像“蟻族”這樣從社會底層開始奮斗的“貧二代”而言,他們只能依靠自己來實現無法釋懷的青想,社會至少應該給予他們公平的對待,人無法選擇父母親人、家世背景、聰明才智,但每個人都應該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平等的工作機會,這些是應該被保障的。的確,如果社會是公平公正的,“富二代”不會因其富而承受不該承受的來自原罪的道德壓力,在精神上就可以更加舒展,更加坦蕩;“貧二代”也不會因其貧而承受不該承受的來自物質的壓力,在求學、求職中能有公平的機會,從而就會更平和、更自信。[5]但是,我們不能不為之擔憂的是,改革開放30年后,社會中的階層分化與貧富壁壘進入固化過程,近年開始出現的“X二代”、“X奴”、“X族”現象,都凸顯出出身命運的世襲化、階層流動的凝滯化、社會結構的板結化、社會競爭的不公平化、發展際遇的非均等化和改革成果的非共享化……當下中國的貧富差距已達23倍之巨,“貧二代”所能獲得的上升機會漸少,上升流動的空間和管道漸窄,貧富二代的父輩差距正被復制到子代身上,如此循環往復,“貧二代”只能看到自己不太美好的未來,甚至自己下一代不甚美好的未來,這恰恰是日益加深的社會隱憂。對一個社會來說,“貧二代”能否獲得成功是比“富二代”能否成功更為深刻的一個社會命題。要知道,“貧二代”消失得越快,更能證明社會流動渠道的暢通性和公正性,更能顯示社會的生機與活力。

        社會是一個龐大系統,除了發展經濟外,還需考慮諸多方面,如社會穩定、民眾公平感和幸福感等等。為此,政府應該按照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大力改革戶籍制度、就業制度、人事制度等,努力建立一個良性的社會流動機制――以“后致性”(社會身份經過后天努力可以改變)為主的社會流動機制逐漸代替以“先賦性”(社會身份是先天賦予的)為主的傳統社會的流動機制,建立一個開放的、能流動的、有活力的和諧社會,努力形成中產階層比較大的橄欖型的社會結構,使公眾尤其是青年看到向上流動的希望。“富二代”的成長同“貧二代”一樣,需要一個公平的社會環境,他們需要的是社會大熔爐,而不是什么小灶。這不是一項單純的、局部的或是階段性的工作,而是復雜的綜合性工程,也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理想和目標。

        政府要進一步修正與完善公共政策和制度,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建立較好的社會保障,減輕公眾尤其是青年所負擔的國民生活成本,使“貧二代”在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堅實基礎上,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目前,在許多大、中城市,由于房價越來越遠離許多普通家庭的實際支付能力,住房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它在某種程度上已演變成一個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城市房價虛高下的“住房挫折”,對于作為“房奴”、“蟻族”和“新生代農民工”的青年的影響最為深遠。青年要成家立業及維系家庭健康發展,對住房有新的剛性需求。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青年的住房問題,成為事關民眾福祉、社會穩定和政府權威的重要問題。

        總之,青年人作為祖國的未來,正身處于一個民族復興和國家興盛的時代。我們不僅要關注轉型期青年價值觀的重塑和引導,而且要下大力氣構建公平正義、充滿活力的和諧社會,為青年人構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和良性的社會流動機制,使他們朝氣蓬勃、神采飛揚,這不但有利于青年人的健康成長,最終還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健康發展。這個社會有許多值得稱道的地方,也有許多亟待攻堅的難題,但至少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我們應該相信,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明天會更好!中國會更好更快地走向“富N代”的“共富社會”。時間將洗滌當下,見證未來。

        參考文獻

        [1]記者.寵“富二代”人 寒“貧二代”心[N].網絡導報,2009-8-28.

        [2]陳方.玩不贏“拼爹游戲”就做一個“拼二代”[N].中國青年報,2009-9-4.

        [3]李菁瑩.“80后”成為大學生創業富豪主力:一成“富二代” 九成“白手起家”[N].中國青年報,2009-7-6.

        [4]耿聯.全國道德模范陳光標:我愿做一個地球清潔工[N].新華日報,2009-11-3.

        [5]畢詩成.撥開X二代口水 把關愛做實在[N].華商報,2009-9-5.

        第5篇:社會學的想象力范文

        關鍵詞:社會實踐;大學生;就業力;

        中圖分類號:C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4-00-01

        調查背景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能夠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大幅增加,當人們為此欣喜雀躍之時,卻發現學生畢業后就業難的問題出現了,畢業就意味著失業,據統計2014年大學畢業生近800萬,而全球經濟繼續不景氣,僅14年上半年就有6.7萬民營企業倒閉,于是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漸漸成為一個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天津考察時,曾勉勵當代大學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轉變擇業觀念,同時要求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支持力度,對就業困難畢業生進行幫扶,增強學生就業創業和職業轉換能力。在這種大背景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引發了很多學者、專家的思考,指出了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多種原因,也從國家、社會、政策等層面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本文筆者在吸納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試從大學生就業力低實際情況出發,站在學生工作一線,以社會實踐為切入點,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為目標,深入分析社會實踐對提升大學生就業力的作用。

        調查對象

        2013年11月――2014年1月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組織12級320名學生到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參加企業社會實踐,筆者針對這批參加企業社會實踐的學生就業力的提升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情況

        筆者曾在2013-2014年駐企業三個月,對在TCL進行企業社會實踐的430名學生進行深入調查,調查方式包括觀察、問卷、訪談等方式。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會出現種種不能適應的情況,如與因不善溝通導致與企業員工之間的矛盾;不能適應企業的工作壓力;不能適應企業的飲食習慣等等。但是經過實習帶隊老師現場的指導,從將來就業的現實情況進行分析,做通學生思想工作后,學生往往能有一個很好的轉變。通過訪談,參加社會實踐學生普遍反映這樣的實踐經歷增長了自己的見識,開闊了眼界,能夠把現實工作和大學學習有效結合起來,懂得實際工作崗位不僅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良好的溝通表達、靈活的處事能力、過硬的心理素質等等,訪談學生表示以后學習中會不斷豐富知識以及增加社會經驗,增強自己的競爭力。而從以下問卷調查結果也反映出學生在一些就業能力的方面的提升情況。

        面對日趨激烈的就業形式,筆者根據自身積累的工作的經驗,覺得僅僅將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歸咎于擴招,難免失之偏頗。認為大學生就業難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學生就業力太低,就業力太低具體表現為:1、自主學習能力不夠。有的學生不能將課本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更不善于在具體崗位中積極主動學習新的業務知識,使之盡快適應崗位工作。2、溝通表達能力不夠。比如有的學生不能很好的向求職單位展示自己的才華,導致其求職成功率及保有工作率不高。3、自我認識、自我定位不清晰。比如有的學生專業基礎知識不足,專業素質不強,對自身條件認識不清,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的職業,甚至有學生都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從事什么工作。 4、缺乏良好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現代職業精神和成熟的職業心態以及與崗位相適應的現代職業能力,是當今大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其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現實的就業過程中,不少大學畢業生缺乏對崗位正確的認識,缺乏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最初擇業時拈輕怕重、賺臟怕累、挑三揀四,沒有正確的信念來指導自己的意識,導致擇業過程屢遭失敗。而有的畢業生剛走上工作崗位由于對崗位缺乏正確認識,也導致頻繁跳槽的現象時有發生。5、獨立工作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欠缺。當代大學生獨生子女居多,養尊處優的生活使得很多大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差,但強烈自我意識,又使他們缺乏團隊協作精神,這些使得他們順利開展工作受阻。

        筆者針對以上6個方面對參加TCL企業社會實踐的學生進行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他們通過參加企業社會實踐這些方面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由此可見大學生參加企業社會實踐能有效引導學生走出校門, 走進企業,走上崗位,是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勢;是大學生鍛煉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更新思想、吸收新知識、促進自身定位的有效途徑。企業社會實踐能讓大學生的學習從固化的書本知識和課堂走出來,能讓大學生及時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把學習和將來的就業有效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就業力的培養和提升。總之,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大學生應該爭取全面發展自己,認清就業形勢,從自身出發,調整好心態,積極應對,完善自我,做好就業準備,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努力提高個人的就業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向企業、走向崗位,是切實提高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同時高校也要把社會實踐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將社會實踐作為提升大學生就業力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其育人的重要作用。從而逐步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沈.《基于社會實踐視角的大學生就業力提升研究》.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徐超 羅艷.《試論社會實踐與大學生就業力培養》. 職業時空(研究版)

        第6篇:社會學的想象力范文

        【關鍵詞】學生社團 高校 社會管理 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26-01

        1.學生社團與高校和社會管理的關系

        對于高校來說是學生社團就是學生自由發展的新平臺。社團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拉進學生們的距離,將有著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組織維系在一起,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充實和豐富學生的課外時間,促進校園文化、優秀傳統的發展。

        對于社會來說學生社團就是學生和社會的紐帶。社會化是指個體從自然人通過社會實踐向社會人轉變的過程。學生社團的發展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諧校園的建設、社會有效良好的運轉是不可少的,它們和高校和社會的關系密切,相輔相成。

        2.學生社團在高校和社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學生社團在高校和社會管理中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高校對于學生社團的重視程度不高,認為學生社團只是學生課余生活的點綴。有些高校純粹抓學術教育,不重視學生自身綜合發展。

        2.2 學生社團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落后

        很多高校雖然都制定了社團的相關管理辦法,但是還沒有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和制度,對于學生社團的監督、管理和指導都不到位。學生社團內部結構松散,管理制度落后不夠完善,管理制度和規范流于形式,沒有按照制度實施。

        2.3 學生社團可以被利用的資源有限

        資金不足是現在高校面臨的普遍問題,這讓社團的發展和壯大受到了限制。此外困擾學生社團的就是活動創辦沒有固定的場所,這就給學生社團舉辦活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資金不足讓社團活動的質量得不到提高,學生社團的發展得到限制。

        3.學生社團在高校和社會管理中的作用和改進措施

        3.1 學生社團對于高校的作用和相關管理措施

        3.1.1有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開展

        學生社團是我國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大學生社團對于整個校園工作管理過程中起著調解和諧的作用。學生社團作為學生與學校的連接者,可以幫助學校在學生工作管理中發揮著輔助協調作用,有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學生社團應該積極改進高校管理工作落后的狀態,引進高效科學的管理流程,增進溝通協調機制,提高管理效率與管理效果。

        3.1.2有利于學生思想引導及素質提高

        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形成與培養了學生團結、民主、協作的思維與能力。從開展活動的方式到思維方式,從不獨立依賴變為有主見自立,在這樣的氛圍與活動中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社交、獨立思考、語言表達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充分體現了高校學生的參與意識、主體意識、競爭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3.1.3有利于促進學生社會化

        參與社團活動,能從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適應社會角色變遷的思維,更有利于社會化管理。大學生通過主動參加社團活動,可從社團活動中獲取必要的組織管理能力、工作經驗、人際交往能力等社會實踐能力,將有助于他們今后順利地從學校走向社會。社團學生通過彼此間思想的碰撞,能逐步改變他們許多不符合現實、比較幼稚的的看法與觀點。

        3.1.4 有利于和諧校園建設

        精彩紛呈的社團活動,給多種類型的學生提供一個堅實寬廣的舞臺來展現自我。比如學生社團之一科技類社團舉辦的的作品展示和潛心實驗,技能類社團的及時演講與臺上辯論,文體類社團的文藝晚會與舞臺表演,文化類社團的書畫創作、展覽等。這對傳承發揚學校的優秀傳統、促進幫助校園文化深層次、多渠道、高質量的發展起到了正面的推動作用。

        3.2 學生社團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和改進措施

        3.2.1多元溝通協調作用

        學生社團給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了條件和機會,讓他們在社團中發揮長處,彌補不足。學生通過積極參加和組織各類學生社團活動可以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有效拓展綜合素質,有利于社會管理。這就要求學生社團在培養學生多元溝通協調作用上增強學生的多方面的素質能力,促進學生多遠溝通協調能力取得長足進步。學生社團應該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團活動,通過社團活動來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增強學生的多元溝通協調能力。

        3.2.2資源配置整合作用

        學生社團在資源配置整合方面也有突出表現。在整個學校的資源配置方面,學生社團在學生自愿配置方面起到了積極的合理分配作用。學生社團在資源配置整合作用方面的一個體現就是在學生獎助學金的分配上,可以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上合理分配著學生的獎助學金名額。這不僅可以幫助到實際生活貧困的學生,還對于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方面起著促進作用。

        3.2.3社會矛盾緩沖作用

        學生社團在促進社會和諧,緩沖社會矛盾上具有獨特的作用。學生社團在學生思想工作上發揮了自律規范作用,在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上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在培養學生全方位素質上更是起到了亦可替代的作用。學生社團可以積極協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以直接介入以及潛移默化的形式進行教育工作。在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傳達學生心聲,可以宣傳教師的良苦用心,起到雙方相互理解的作用,很好的解決了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所以學生社團是社會矛盾的一個重要的緩沖器。

        3.2.4 自律規范教化作用

        要求學生社團在學生的自律規范教化上應該繼續深入研究先進的思想理論,用這些先進的理論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同時將這些理論具體實踐化。以直接教育與潛移默化等方式培養學生高素質的自律規范教化,創新教育宣傳方式,改進方式上的不足,學生社團在大學生道德層面上的自律自強的培養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4.總結

        學生社團作為校園建設中一個重要的參與因素,不僅僅對于高校管理有著正面積極的作用,還對于未來社團成員走上社會,扮演社會角色上具有幫助,這有利于社會化管理。在今后社團建設中要充分發揮社團對于高校管理與社會管理的積極作用,不斷研究分析當今高校社團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與方案,促進社團建設高效有水平適應國際化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管淑紅,王雅麗,石初軍.論社團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6,23(3):139.

        第7篇:社會學的想象力范文

        1.有機觀。孔德和斯賓塞都將社會看做一個有機的整體,社會是由各個部分組成的,這些部分都發揮著特殊的功能。孔德的理論深受生物學的影響,他把社會學比作一個有機體,認為社會各部分是相互聯系的,必須將社會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他認為,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的性質,并不等于各個組成部分性質的簡單之和。僅僅通過解析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各個部分內部的情況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對整體進行綜合性研究。[1]斯賓塞在社會有機體論方面,提出了與孔德一樣的思想觀點,即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的基本觀點。斯賓塞認為,整個世界是由無機領域(物理學、化學)、有機領域(生物學、心理學)和超級領域(社會學)這三個部分和領域構成的,有機體和超級體這兩類物體都展示了“類似的有機原理”,這種類似能夠通過首要的原理邏輯地推演出來。所以,他依據生物有機體來推演社會有機體,從而說明社會的性質。[2]斯賓塞認為社會與生物有機體很相似,其在不斷地成長與進化,并且這種生長與進化是通過不斷的分化與整合過程來完成的。以斯賓塞的看法,作為一種自然的社會過程,無須誰來設計和推進,它自身就一定不斷地增長。社會有機體增長的基本形式是機體增大和功能增強。機體增大主要表現在社會成員數量增加和社會組織、社會結構膨脹和復雜化;功能增強主要表現為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專門職能的提高。

        2.進化觀。孔德和斯賓塞都將社會看做像個人一樣是不斷生長的,逐步進化的。孔德通過“社會發展三階段學說”論述了他的進化觀。他認為人類知識的發展要依次經歷三個階段: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和實證階段。孔德指出:“據此基本學說,我們所有的思辨,無論是個人的或是群體的,都不可避免地先后經歷三個不同的理論階段,通常稱之為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和實證階段。”[3]斯賓塞也贊同社會進化,他認為任何民族的發展歷程都是相似的,即都要經歷個體、兒童、成年這樣的發展過程,并且這個成長過程必須逐個環節依次展開,各種由低級向高級進展的、甚至十分短暫的環節也不能逾越,只能漸進地渡過。[4]對社會有機體進化的探究,是斯賓塞在自己的學術生涯中一直關注的焦點之一。可以說近代以來的絕大部分思想家都是肯定社會進化的,尤其在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傳播開之后,人們對社會進化更加確信。斯賓塞也不例外,只是他的社會進化理論的特殊性在于:強調社會進化趨勢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強調社會進化形式一般性與個別性的統一。

        3.強調情感的重要性。孔德認為,人的行動不是由才智支配的,抽象的思想并不是行動的決定因素。感情才是人類的靈魂、行動的動力。人類行為的推動力總是來自感情,才智永遠只是一個指揮手段和控制手段。簡言之,人因為感情而行動,因為行動而思考。斯賓塞也把感情看做行動的動力,道德的基礎。

        4.樂觀主義。孔德和斯賓塞都是樂觀的,對未來充滿希望是他們的共同之處。孔德希望重建政治開明、道德進步、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的新的社會秩序。孔德前期的學術思想表現出強烈的實證精神,到了后期,他卻建立了主觀性很強的人道教理論,他認為通過對人道教的信仰可以整合社會,樂觀地認為在人民的情感體驗和終極追求等深層心理中可以維持社會秩序。斯賓塞認為,社會進化的方向是朝著更加美好和理想的境地。[5]斯賓塞提倡有限度的利己主義,反對無限度的利他主義,同時他認為,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利他主義精神似乎有逐漸加強的趨勢,按斯賓塞的話說,“在文明時代,恨之宗教正在緩慢減弱,而愛之宗教正在緩慢增強。”[6]當然斯賓塞似乎更傾向于相信可以通過那只“看不見的手”使社會成員在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不自覺和下意識地為社會整體的更高需要服務,從而將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和諧地統一起來。

        5.實證的科學統一觀。孔德認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似,都有著普遍性的規律,所以類似自然科學的實證方法也可以用來研究人類社會,他所創立的社會學就是一門旨在用實證的科學方法來研究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規律的科學。孔德堅持實證方法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只問是什么,不問應當是什么。其實質是在對經驗事實的觀察中排斥主觀評價,或者說克服觀察者的價值評價,僅僅從客觀事實本身去把握它的客觀規定性。用這種原則來研究客觀現象,必須把社會現象看成外在于觀察者情感、意志的感性事實,社會現象必須被認為同自然現象一樣具有客觀性和確定性,對社會現象只能問它有什么?有多少?怎么樣?至于社會現象應當是什么?應當有多少?應當怎么樣?則不必過問。和孔德相同,斯賓塞也從實證主義的立場出發來解釋人類的知識和科學。他認為,人的知識不能超出經驗的范疇,科學的任務就是描述、記錄、整理主觀感覺,指出他們的先后關系和相似關系。斯賓塞試圖把一切知識糅合到他的進化論之中,他認為社會學作為最復雜的科學,應該建立在那些比較簡單的具體科學的基礎之上,尤其是它與生命科學的關系格外密切。

        第8篇:社會學的想象力范文

        關鍵詞 心理健康 社會文化 自我意識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復旦投毒案尚未告破,大洋彼岸的象牙塔內又驚聞槍聲。令人深思是什么原因讓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選擇非理性甚至是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在社會輿論廣泛探討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現的問題之時,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也是悲劇的主要成因。本文結合時事事件,從現代心理健康的標準出發,就社會文化(social culture)和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兩個因素,闡述兩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以期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論參考。

        1 現代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稱心理衛生。從國外研究看,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愛與工作的能力”,“勤勉地完成任務、做好工作”;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心理健康是個體在適宜的社會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與其自身特點相符合的結果;人本主義理論認為,自我實現、自我接納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元素。從國內研究看,林崇德(2003)認為心理健康是一種個人的主觀體驗,既包括積極的、消極的情緒情感,也包括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自尊;姚本先(2010)認為,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生理、心理和社會性方面達到協調一致,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功能狀態。盡管,社會文化大相徑庭,但國內外就心理健康的標準的核心思想是可比較的。參考相關文獻,現代心理健康的標準應為:智力水平正常、自我意識正確、人際關系和諧、生活平衡積極、社會適應良好、情緒樂觀向上、意志行為健全、人格統一完整、心身特征一致。①

        2 社會文化與心理健康

        “文以化之天下”,文化本義就是通過社會性的規范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②它是社會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 表現在其傳統思維、信仰、生活習俗、價值觀念等,經由世代相傳而保留,也是群體人們所遵照的行為準繩。③“人在本質上是社會性動物,社會實際上是先于個體而存在的,不能在社會中生活的個體、或者因為自我滿足而無需參與社會生活的個體,不是野獸就是上帝”。④因此,人的行為深深的打上了社會文化的烙印,受社會文化的控制和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也不例外。這種影響可分為三個方面,(1)對人的知覺、思想、情感以及行為方式的潛在影響;(2)價值觀的影響;(3)可觀察的外顯特征的影響,如語言、風俗等。同時,社會文化通過兩個途徑,即規范化的社會文化教化和非規范化的社會文化滲透,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⑤

        價值觀是個體行為因素的主要動力。集體主義的價值觀表現為:個體與他人的合作;對集體尊崇,遵從公共規則,追求公共價值;與他人、集體利益矛盾沖突時的犧牲。⑥個體主義的價值觀表現為獨立性和自主意識,提倡實現個人的目標和愿望, 反對任何外來的影響和壓力。⑦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是集體主義價值觀同個體主義價值觀的碰撞。高等院校作為傳播先進文化和科學理念的陣地,價值觀沖突在所難免。由此引起的心理健康標準的變化使得個體面臨更多內在的挑戰。社會輿論在此背景下,對校園悲劇的反思,將悲劇的形成看作是學校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從集體主義的價值觀進行考量,認為個體出現問題源于社會。

        3 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

        自我意識也稱自我(self),指個人的反身意識,即以自身為對象的意識。⑧與其將之看成一種概念,不如看成一種體系,包含功能、結構和發展三部分。Burns(1982)認為自我意識的功能是,保持內在一致性、決定對經驗的解釋、決定人的期望。⑨ Freud認為自我包含在人格結構中,可分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Rosenberg(1979)認為自我概念結構可劃分為:現在自我、期望自我與表現自我。⑩關于自我概念發展,其核心機制是不斷提高認知能力及與他人的相互作用,Cooley(1992)稱其為“鏡像過程”形成“鏡像自我”,Mead(1934)稱其為“一般化他人”。豘總之,自我意識對個體的行為有著調節和定向的作用,體現著人的自主性。同時,自我意識同社會化緊密聯系,共同指引著個體的行為。

        大學生是擁有自我意識的個體,一方面,可以自由支配個體的行為和自主思考,另一方面,也明晰社會規范對于個體的約束,接受教育對其社會化的改造。復旦投毒案中嫌疑人林某,高學歷,為人謙虛,因與室友發生口角,遂投毒謀殺,死者剛直博。從心理健康的標準看,與人的摩擦便產生如此極端行為,心理不可謂健康。同時,人際交往的挫折情境下,便動殺人念頭,其社會適應能力較弱,親和性差。此外,死者黃洋的直博經歷也成為悲劇的誘因。總之,人際交往挫折及“妒忌”心理折射出林某自我意識的不完善。

        4 小結

        人的行為導向機制有兩個方面,一是依賴于外部情境,如社會文化,二是在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下實現的自主性。校園悲劇的成因既是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也是行為個體的自我選擇,甚至是毀滅。在現代心理健康的標準下,浮躁的社會氣息、成功學的泛濫以及成績動機(performance goals)的教育模式等社會文化因素與自我心理健康意識等自我意識的長期忽略的教訓是深刻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空談,須從以上兩個角度深入。

        注釋

        ① 姚本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9.

        ② 李平.中國文化概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③ 曾文星.華人的心理與治療[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

        ④ 埃利奧特·阿倫森.社會性動物[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

        ⑤ 張向葵,叢曉波.社會文化因素對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3(3):229-233.

        ⑥ 杜鴻林,趙壯道.集體主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理論與現代化,2011.4:53-57.

        ⑦ 李灝,翟石磊.基于集體主義與個體主義價值觀的中美思維模式的反思[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119-124.

        ⑧豘章志光,金盛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第9篇:社會學的想象力范文

        關鍵詞:社會熱點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8-0296-02

        伴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社會公眾通過互聯網等媒介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越來越多,而作為新興媒體的重要受眾,大學生群體更加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然而,由于絕大多數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仍處于未成熟階段,缺乏對事物的認識、判斷、分析能力,由此,在一些媒體的誤導之下,部分大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這就極大地影響了大學生群體對國情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和理解,影響了大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程度、接受程度,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際教學效果。所以,我們必須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一、社會熱點問題的科學含義及特征

        所謂“社會熱點”問題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人們關注、議論多且比較集中的問題。這些問題通常是剛剛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備受關注的事件,既包括國際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也包括關系人們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種思想觀念相互交錯,各種社會問題交織出現,大學生的思想空前地活躍,他們時刻關注著社會的變革,關注著國內外的“社會熱點”問題。具體來講,社會熱點問題有如下特點:

        (一)社會熱點問題的典型性

        一般來講,社會熱點問題都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往往是當前發生的、激起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某一突出的社會問題,反映了社會上大多數人對此類社會問題解決的普遍需要,諸如教育改革問題、就業問題、住房問題、醫療改革問題等。這些問題是每個社會成員都非常關注的,而且此類社會問題之前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導致公眾對此產生積怨和很強的情緒化,當然社會公眾中也包括在校的大學生群體。故此,這類問題具有典型性。

        (二)社會熱點問題影響的廣泛性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從眾心理,意思是一個人受到外界人群的行為的影響,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也會選擇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意愿的行為方式。因為社會熱點問題能夠引起人們普遍地關注和積極地參與,并形成一定的社會輿論,從而使人們產生大致相似的社會心理,這就會讓人們表現出共同的感受和體會,從而形成更加廣泛的影響力。

        (三)社會熱點問題的復雜性

        社會熱點問題涉及的領域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有的社會熱點問題可能是跨領域的,可分屬不同領域,比如住房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問題。同時,社會熱點問題作為一個矛盾體,其中交織著各種問題形成的矛盾,涉及了多方面的利益關系,觸動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可能引發全局性影響。因此,社會熱點問題具有極大的復雜性。

        二、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必要性

        (一)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的需要

        作為對大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大學生以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地看待社會問題,并能以正確的方法分析、解決問題,而不僅僅是對大學生進行填鴨式地灌輸的觀點和條文。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今社會,隨著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廣泛,他們已經不再滿足于課本內有限的知識和理論,而是更加關注現實社會。但由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處于發展和成熟之中,對現實社會缺乏理性、客觀的認識,再加上生活中受到多方面信息的干擾和影響,特別是網絡上信息泛濫、良莠混雜,就容易誘導學生對社會問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分析。綜上所述,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引入社會熱點問題,能夠培養大學生認識、分析、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養,從而更好地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

        (二)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需要

        傳統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枯燥、說教性強,大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感興趣,甚至由于從中學就開始學習,感覺內容重復、質疑重復學習的必要性。但實際上中學與大學的教學目標是不同的,如果能將大量的社會熱點問題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就能改變學生對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重復感,引起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對政治的關注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是能夠與社會熱點問題緊密相連的,尤其體現在《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課程教學中。例如,每年經濟年度人物的評選和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相關;每年召開的“兩會”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相關;每年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相關;反腐敗問題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相關等等。通過引入社會熱點問題能夠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從而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解決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困惑和質疑,這樣就達到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三、將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法

        (一)課前導入時事熱點,激發學習興趣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由于課程內容的理論性較強,學生的興趣度低,這是教學中的普遍現象。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對時事政治不感興趣、不關注,實際上很多學生對此還是有著濃厚興趣的。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給學生搭建一個平臺,使學生能夠以不同形式參與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分析與討論,教師對其進行評價總結、指正點撥,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一方面解決學生對此類問題的認識和困惑,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興趣。例如,課堂教學中可以插入“課前時事播報”的環節。先要求學生自由結成學習小組,要求每次課上在固定時間內每個小組對最近國內外發生的熱點問題進行簡要播報和評論,可以選擇一件或兩件時事。播報結束后鼓勵主講學生與臺下學生進行互動問答,也可由臺下學生補充或糾正播報過程中的疏漏或不當觀點。最后由老師作總結評價,并要求其他組成員就此次時事播報的情況寫一份評論上交,作為成績考核的依據。這種教學方法能起到較好的效果,能將課程中的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很好地結合,從而體現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效性和時政性。但在具體組織過程中,需要教師有力地組織和把關,部分學生在選題時喧賓奪主、只顧熱鬧,選擇的題目內容與課程內容無關,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把關和規范。

        (二)學生分析時事案例,構建課堂教學新形態

        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應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改革,應鼓勵學生自由發言,進行模擬教學,這種方法能夠增強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案例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上講臺自主分析,教師在臺下做指導。為了增強教學內容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在案例選擇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社會熱點問題作為案例的主要來源。這既考察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檢測了學生對時事的關注度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需要作好組織和動員工作。首先,組織學生選題,先由教師限定選題范圍,讓每組學生在范圍內選擇一個題目,組別之間選題的內容避免重復,對于重復題目,教師適當進行調整;其次,組織學生收集材料,提醒學生一定要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整理和收集;再次,由學生撰寫主題報告和制作PPT,教師進行指導修改;最后,學生上臺演講,教師做出點評。

        (三)參與社會實踐,延伸課堂教學

        作為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和主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的范圍很廣泛,其主要形式包括社會調查、教學實踐、公益活動、志愿服務、學習參觀、勤工儉學等等,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主要是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調查和利用寒暑假進行社會實踐。例如在《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課程教學中有“社會實踐調查”這一環節,具體組織可以這樣進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考調查指南選題,在課外進行一次社會實踐,并認真撰寫調查報告。選題要緊扣社會熱點問題,如節能環保、文化產業、公共安全、助學、民生問題等,調查內容要涉及經濟問題、政治問題、文化問題、社會問題、生態問題等。這樣就將社會熱點問題的引入延伸到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環節中。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諦是教會學生以的立場、觀點與方法去客觀看待社會現實問題,用戰略思維去分析和看待國際國內大環境,樹立大局意識和世界眼光,提高自己的鑒別力。將社會熱點問題有選擇、有針對性地運用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才能潛移默化地使馬列主義立場、觀點與方法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立場、觀點與方法,才能真正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邱柏生.論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生思想傾向的影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2]黃振宣,唐愛瓊.社會熱點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與社會,2009,(12上).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AV秘一区二区色 | 久久精品视频777 | 日韩一级a毛大片在线电影 色七七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 午夜热门精品一区二区 | 午夜福利在线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