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志愿者個人工作展望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TU24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10-00-04
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為重點的國家級視覺藝術博物館,是文化部直屬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在中國美術館,活躍著一支來自社會各界的文化志愿者隊伍,由公共教育部管理。自2006年3月組建志愿者團隊以來,中國美術館的志愿者工作已經取得令社會各界注目的進展,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為使對志愿者的管理更加專業化和規范化,中國美術館制定并推出了《中國美術館志愿者章程》、《中國美術館志愿者管理辦法》等,同時加大了志愿者管理、志愿者素質與技能培訓、志愿者義務導賞及其它服務方面的工作力度。服務范圍涉及展廳導賞、教育活動實施、新聞宣傳、外語翻譯、攝影設計、資料整理等美術館工作的諸多方面,其中導賞服務占90%。
近些年,社會各界高度重視與肯定志愿者工作。各級領導大力支持該項事業的發展,文化部、中央文明辦部署工作,推出“文化志愿者基層服務年”、“文化志愿服務推進年”。在我館志愿者觀眾滿意度調查中顯示,8個方面的觀眾滿意度均超過93%。
一、管理理念
一個公司需要經營的理念,學校將就辦學的理念,志愿服務團隊同樣基于管理者的理念,定位好自身的管理主旨,在此基礎上才能建立管理模式,制定管理辦法,計劃工作等。中國美術館志愿者服務口號:“共享藝術的快樂”,從06年3月中國美術館志愿者隊伍組建以來,我們的口號始終不變――“共享藝術的快樂”,也奠定了這支隊伍的原始初衷。“人生”就是這項事業,如果把人生分階段,這是第一階段:“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痹诿髦星靶?,雖然舉步為艱,但我們“樂此不?!薄?/p>
(一)管理者的定位
一個團隊的管理理念,離不開管理者的定位。“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礎”是最重要的。
管理者的定位也是“創業”的基礎:管理者既要明確和擺正自己的位置,又要努力發揮個人專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揚長避短,創造更大的價值?!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允許“個性”,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這樣才能“白花齊放,百家爭鳴”。志愿服務的管理絕不是邀買人心,而是體現在共同分享、體恤關愛、重情重義的基礎之上。
(二)管理的正確的工作態度
首先,要評估既有工作人員對志愿者的觀念及態度,是為了更好地安排落實實際工作,合理實施,并取得相應的工作效果。
其次,將志愿者工作納入部門工作的整個系統中,這樣才能有效的管理志愿者。我們要努力使大家共識一個觀念:志愿者是在付出“自我”的價值,培養彼此的尊重,去建構一個長期的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良好環境,同時也要讓志愿者明白這些做法和期望。
作為團隊管理者,既要有犧牲自己,成就他人的胸懷。還要有凝聚力和正能量的精神面貌體現,“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管理者性格會直接影響團隊的某種層面,團隊的風格,就是你自我定位的風格。古人也曾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最后工作態度以下幾個點值得注意:正向、信任、實現公平、給予機會、
感恩、開放、懂得授權、有效激勵。另,本著“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方式方法,還得學會變通,這點極為重要?!耙粋€人想讓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業上取得重大成就,學會變通是很重要的”,卡耐基的這句話是不無道理的。
二、中國美術館志愿者隊伍管理的工作原則
“人生”發展的第二階段:“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最新的2014年中國美術館 “志愿者導賞服務工作交流與反饋”問卷結果中顯示:志愿者組織管理滿意度為97.3%、開展培訓滿意度為91.89%。
(一)快樂與分享
中國美術館不是給予志愿者年終獎勵最高的,但我們有自信工作起來和在一起時他們是最快樂的。關心能給他們怎樣的平臺和成長的幸福才是關鍵,我們怎樣為大家帶來快樂是我們首先考慮的。
志愿者不為糊口而來,對志愿者來說服務工作“快樂”為第一“根本”。換句話說,如果管理層不能達到志愿者這一個“需求”,很大程度上,你誰也吸引不來,大家都是利用業余時間服務社會,對于公眾服務事業來說,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都是對社會的“雪中送炭”,這有限的時間就更為寶貴。
在中國美術館的團隊工作風格中,志愿者不去比較誰做得多,誰做得少,而是更注重在美術館得到“自我內心”的快樂和成就感,如何讓彼此兩方面不平衡感消失,其做法是多元的。藝術欣賞過程是一件幸??鞓返氖?,正如中國美術館志愿者提出的團隊口號“分享藝術的快樂”這一宗旨始終伴隨著大家,在這美妙的“追逐”過程中,體現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境界。
(二)責任與權力
責任是義務和承諾,權力的含義是與責任聯系在一起的。在說到權力時,同時也需求其履行尊重他人權力的責任和義務。這個概念對“志愿者”來說,不僅標志著他們的責任,而且也標志著他們的權力。責任絕不是無條件的奉獻和服從,只是任何人都要以尊重責任者的基本權力(人權、尊重、自由、平等)為條件和基礎的。
《中國美術館志愿者管理辦法》在運用權力的原則時,是從所有人應獲得的普通權力而出發的,強調真正具有社會價值的權力和義務,是建立在普遍性原則之上的。所指定的規范及管理辦法與本原則相一致的體制和結構,它兼顧不同的個體權力和機會平等,是集體性質的。
(三)人性化管理
“人性管理”不等同于“松散管理”,它認為在工作中有問題就是管理不善,或制度不夠嚴格造成的,這些都還是停留在單一化用制度管人的層面。而“人性管理”為基點的管理,是以每個人都能得到滿足、尊重、肯定以及實現“自我價值”。
在我們的團隊中,雖然大家始終保持的高度的熱情,為觀眾服務,但原本是“中堅份子”多是在職人員,身兼本職的工作和家庭的負擔,許多人擔心長期的承諾不能夠保證,或者不能長期實現“承諾”的付出。他們想要在他們有限的時間里從事志愿者工作。例如,根據1992年在華盛頓特區一項由獨立部門所做調查報告中顯示,人們未擔任志愿者的第一原因是太忙,沒有時間。所以,在工作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要使得志愿者制度合理并有效按照實際工作來制定。我們的做法是:給予志愿者彈性工作時間的選擇除擔任導賞員外(我館90%志愿者從事導賞服務),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類型工作項。全年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時間后,可延續志愿者資格。可集中服務或者后期補齊服務時間。
(四)考核與激勵
談到“考核與激勵”,就要提到“價值評估”,中國美術館志愿者管理有一套自有的“價值評估”體系,它既是如何運用在實際管理中的體現,又是這個“價值評估體系”在實際中的支持考核與激勵。
運用這個方法選出了一部分隊伍中的“核心人員”,形成團隊良性循環,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種良性循環即“中國美術館的價值評估”,也是共同價值觀的一部分組成,這種循環也正如“馬斯洛理論”的描述一樣,實際存在于管理中。志愿者的付出、分享、得到的尊重、需求的滿足等,反向得出“實現自我成就”,當他們在這里實現自我,就成自我的同時,也會給團隊帶來整箱的循環,最終達到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現狀,也就是現階段中國美術館志愿者發展的“成熟階段”。發展到此時,我們才真正進入了“人生”的第三個階段:“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卻在燈火闌珊處”。
志愿者不是工具,如果把志愿者看作工具,只能完成短期目標,或短期工作規劃,在本文中所講:屬長期志愿者工作和規劃范疇,志愿者目的性也會隨之增加服務長度,這是成正比的關系。以價值鏈循環為主體的績效考核系統,同時構建了評價和考核系統。價值評估是構成評價和考核的核心依據。在中國美術館志愿者管理中,還擁有一項重要環節――對志愿者的價值評估。中國美術館志愿者的“價值評估”是建立在擁有共同的價值觀之下執行的。此時此刻,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尤為重要。我們把它看作能訴諸穩定的核心價值,這種“核心價值”在中國美術館志愿者管理中不斷被討論,它也就變得更具體,更豐富,更深入人心,最終逐漸變為團隊的行為準則和出現問題時的理論依據。對此,管理者對此做法的原則基于與團隊討論問題,坦誠相待,公開透明,理性批評。
另外,看到一些志愿者管理采用“實用主義管理方式”,盡管它可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明確、具體、易操作等益處,但這種管理方法背后,對個人工作積極性的傷害,對群體合作關系與情感活動的消極影響,包括對個人與團隊的歸屬關系,以及個人對團隊風格(文化)的認同等等,都給予消極影響。錯誤的理解此方法,導致人們對工作熱情不夠,責任心下降,盡管每個人都在認真執行“制度”和“管理辦法”的規定,但整個團隊的目標幾乎為零,隊伍的風氣受到破壞,也是一些管理者總是在探討志愿者隊伍每年流失率的問題,此方法的不得要領是造成人員流失最直接的原因。
馬斯洛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1943年提出一種關于人的需要結構的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可歸納為三個次理論,即“X理論”“Y理論”及“Z理論”,構成了下面的體系” (連同下表)
志愿者的價值取向層次
Z理論 6.最高需求(超越性靈性需求)
Y理論 5.自我實現的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3.愛與歸屬的需求
X理論 2.安全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
團隊的正向循環,良性循環
付出分享尊重 需求
“自我成就”反向出
B.價值評估的實際運用:
價值創造(要素,它牽引著價值評估)
價值評估(考核,總結,依據)
榮譽 ― (回報、激勵)
C.價值評估具體內容包括:
熱愛學習與教學:學習的定義――自我學習
博物館教學――懂得運用博物館資源教學
擁有博物館的相關經驗與知識
①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特殊技能(如:翻譯,對外交流,設計等)
②導賞人員(非講解含義)
③發展個人風格:種種因素的結合,可更好詮釋博物館教育的含義、教育人員理念及團隊的風格,屬于最重要的核心人員。
④時間計量,年度服務時間的統計。
⑤檢查督導
(五)明確計劃
志愿者管理要擁有目標,不可迷茫無方向,盲從無思想,不得陷入事務,把眼睛看向更遠的地方。
計劃也如同目標管理:當團隊沒有明確的目標時,就沒有清晰的方向,看不到方向,也會容易放棄。制定目標時,這個目標要看得見,夠得著,短期目標就更是如此,制定的越清晰,力量也就更集中,效率也就更高。
團隊計劃:計劃包括年度(短期)和團隊策略計劃(長期)。
年度(短期):有明確實際的短程具體目標,和本階段可實現的工作目標,計劃明確,操作性強的原則。
團隊策略計劃(長期):評估團隊可完成哪些工作能力后,計劃各項工作,并注意留有一定努力可實現的空間。
有本階段實施方式:重點注意的到上級領導與同事的支持,讓團隊中的成員多參與到整理計劃中。管理人發現,組織內部成員一起參與到整個計劃當中時,他們完成計劃時,會顯得十分自然。這樣的參與感,往往換來的是他們的熱情投入和堅持。
(六)致力培訓
中國美術館的志愿者培訓計劃是我們設定工作目標后,重要的一項內容,最終目的是提高志愿者專業技能、素質、觀念,進而影響志愿者工作態度,完成工作目標及團隊階段性調整。
我們的工作目標定位是,將中國美術館志愿者培養成為優秀的導賞員(docent)和博物館教育人員。帶有教育性質的導賞員的培訓應該是一套能顧及其各方面責任的完整教育工作體系,包括博物館展示與運作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等,都應該全盤了解,同時也接受有關在運用博物館資源(館藏、展覽、建筑等)及帶領不同觀眾類型的訓練活動。此類訓練需要花費數月乃至數年的時間,需要志愿者全心投入。我們也堅信,受過訓練的志愿者導賞員是博物館無價的財富。正因如此,要讓他們有歸屬感、在教育上的全心貢獻,讓他們能夠實現自我的價值,并且擁有諸多可能性及發展空間。
許多志愿者已經具備很多專業知識,但是他們認為有必要也需求接受一些特定的培訓,好讓他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我們必須明白每個人的學習情況不大相同,因為為博物館擔任志愿者,其實就是一種教育,什么事都是不一蹴而就。大多數志愿者需要在我館從事一年以上的導賞工作,才能熟悉藏品和展覽的導賞方法。
由于諸多的因素,培訓的過程和計劃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它是一個面面俱到,繁雜而艱辛勞動過程,下面將逐一進行說明。
培訓的系統性
培訓是綜合性很強的系統工作,如果沒有做好前期培訓、中期目標及遠期計劃,并與志愿者需求相匹配的培訓工作,是很難保證工作效果的,就會出現培訓時人員積極響應,培訓后投入服務工作情況不佳的現象。
在培訓開始之前,首先要做調研。一是看看志愿者希望開展哪些方面的培訓或是存在哪些有待解決的問題,運用不同方式了解他們的興趣;二是調研的基礎上要制定培訓計劃。三是關注培訓中參與學習者的反應,并對日后培訓計劃進行改善。及時進行培訓的總結,積極為以后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經驗。
培訓方式的選擇
培訓步驟:
基礎培訓。以知識為主、包括講解技巧和方法、講解接待禮儀、講解語言訓練、語音訓練、講解訓練。
技能培訓、觀念培養。情感及情感把握(良好的情緒和情感),以便向個性發展,達到具有一定深度廣度。
定向培養,能力及教育方向。博物館導賞員并非要是宣講式,或者表現的很有學問的姿態。我們更加鼓勵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與觀眾的互動。一些恬靜的志愿者,也有個人以活潑豐富的表情和語言動作表達,更有像聊天一樣,朋友之間討論的形式。
培訓內容和方式:
專場講座培訓
展廳現場教學:邀請策展人,在展廳中進行現場教學。
經驗交流會:展覽期間的志愿者義務導賞服務展開了深入的對話與交流,并對今后的志愿者相關工作進行探討和展望。
外出教學,如:館校結合的方式,走進各大學。
自學:大多數還是要通過志愿者的自學來完成將知識和導賞技巧,教育方式,熟知美術館資源結合等結合起來。
小組學習:講解實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志愿者提供導賞的示范交流和觀摩學習安排。
培訓類別
常規:推出重要展覽并開展志愿者義務導賞服務時,中國美術館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中外策展人、藝術家等結合展覽舉辦系列培訓和講座,以增進志愿者們對展覽的了解和熟悉,更好地服務公眾系列志愿者素質與技能培訓課程,邀請富有經驗的專業培訓師和專家學者講授。
講座:中國美術館結合展覽舉辦的各種面向公眾的學術講座和研討交流活動,也優先向志愿者開放。并結合常規展覽培訓進行規劃安排。
創新理念和形式,帶領志愿者們“走出去”,開闊視野,豐富體驗:有計劃組織安排場外觀摩學習。
參觀展覽和其他活動:選擇我館以外的優秀精品展覽和觀摩活動。
機構內部合作
當導賞員在為一項展覽做準備時,展品的背景資料主要靠博物館的研究人員與其他工作人員提供。然而,專業人員都有許多其他份內的工作,無法一直討論展品或回答相應的問題。這就需要有專門的人員來進行資料整理和收集,并由研究人員把關的工作的設立,并為各個問題做協調的窗口。
(七)自我成就
在之前章節中我們談到共同價值觀,“自我成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共同價值觀”。也就是說:我們如何去評估,作為管理人的評估標準和如何評估的過程,這是決定團隊個人的“自我成就”的來源。成就大家,就是成就團隊。
中國美術館在定位“自我成就”這項的內容為:致力于學習、教學與研究,這些帶給導賞人員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是無可比擬的。中國美術館志愿者調查問卷中也明確顯示出:為什么來中國美術館做志愿者這一項,統計的結果如示:自我實現的需要占57%。(在此團隊管理戰略上,中國美術館教員概念的提出,后面詳細說明。)此部分內容,在很多章節中分別詳細指出運用的方法和意義等方面內容。
三、團隊的領導力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領導力是什么?領導力不是品質、技能、魅力,不是影響力。而是――責任!”
領導力指的是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領導力首先是責任,領導者首先是承擔責任的人,不能承擔責任的領導,失去了擁有領導力的第一條黃金法則。領導力不等同于職位,是需要不斷努力,理清問題,解決問題;是“無時無刻,事無巨細,耗費精力”的事情。志愿者管理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是需要要有責任承擔的人,帶領大家走在扎實肥沃的道路上。
為志愿者創造個良好的展現平臺,也使志愿者的回報得到合理體現,給對志愿者提供良好體驗的氣氛和工作目標,這就是對志愿者領導力最有效的詮釋。完成不同事情,也是經歷不同人生。因為我們所承擔的,是超越一己之力所完成的職責,是一個團隊能力的總和。所以你不要因為你的職位低,就失去你的領導力。
接下來,根據中國美術館10年工作實踐的經驗,總結使用領導力的幾個關鍵和方法:
(一)自我管理
成功有效的完成任何一項任務都離不開自我的管理,這其中最大的區別也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首先是管理自我內心的狀態,志愿者管理工作錯綜復雜,涉及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充分調動了管理者組織能力和各方面協調能力。遇到的具體事務當然很多,這時候就需要內心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問題。你不能亂,內心的平和最重要的表現是“穩定”,“家里有糧,遇事不慌”,這個“糧”就是過得硬的“管理”素質。理清團隊的規劃,有目標的戰略方針,有始終如一的前進方向。
第二,我們無法決定外界的所有客觀條件,給志愿者管理工作所帶來的消極及困擾,這時就特別需要“自我管理”。另一個方面就是:“原則性”。原則性,也就是自律,是一種重要的優秀品質。比如,由于戰略上多樣化,需要做的東西又很多,在組織系統和人員管理如果跟不上,就可能“功虧一簣”了。正因為如此,中國美術館志愿者管理者,在團隊管理上和業務上,求扎實,求穩健,不求“好大喜功”,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這一目的。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所以,管理自己是最難的,千萬不要以為領導別人,就是偉大,當你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時候,你就失去了一切領導別人的資格和能力。把自己溶入團隊中,行程“互補”,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真誠待人。如果你努力為大家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空間,大家就會一門心思,“眾人拾柴火焰高”,努力實現大家共同的目標。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極為用心,“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絕不能心浮氣躁。
(二)溝通的重要性
發現問題時,如果對方不理解怎么辦?沒關系,這是個好現象。都是普通人,誰能“無過”,不要怕有質疑,分歧出現了,以善良的心態,良好的方式解決,解決了就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與上級領導的溝通 (承擔遇到的問題)管理過程中,與上級的溝通非常重要,遇到問題應當及時向上級領導說明,闡明團隊計劃和設想,以便及時得到領導的理解與支持。
與同級的溝通(解決遇到的問題)
個性體現在工作魅力上,與領導和平級之間則需要共性。志愿者服務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與同級同事的溝通與其他項目工作的配合者,在對接環節時或許有人會質疑,發表不同意見,這是個好事。既然問題出現了,就本著好的工作態度和原則,以解決問題為第一出發點去考慮,拿出具體解決方法,以最良好的方式落實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正所謂:“馬逢伯樂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萬眾歸一”就是這個道理。
四、觀念的轉變
據國家文物局2014年的資料統計,全國博物館數量已經達到4165所。到2013年底,全國已有2780家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全年接待觀眾數量超過6億人次,同比增長13.1%。這個數字還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
鑒于博物館事業的蓬勃發展下,我們就面臨兩個重要的問題:一、在快速發展的博物事業中,有多少家能夠體現出了教育功能,并且教育功能完備體現。怎樣實現。二,體現教育功能,最終需要落到“人員”(軟件)上,這就需要有走在第一線,最直接接觸觀眾的人員。在中國美術館,這部分人員不單純以“普通志愿者”身份出現,而是以“教育人員”的含義所定義的。這就要求博物館志愿者們,在把握說話人的身份及觀念上要直接代表博物館發聲。同時我館志愿者管理極為重視“個人自我表達”與“自我選擇希望的工作類型”的權力。在安排工作時做到統一部署,并且兼顧平衡。正因為如此,就形成了我館在藝術博物館中形成一道獨特“風景線”。確立了與眾不同的風格與高效的管理模式,“與時俱進”的辦事方針,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從講解到導賞的觀念轉變
“講解”一般多為講授式,由上而下,帶有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內容上也多為博物館專家的研究理論來詮釋展覽和藏品。
“導賞”是從博物館導向轉變為觀眾導向,是教育以觀眾需求為出發點。在“導賞”過程中有效的與觀眾互動,使觀眾能夠更多的參與其中,互動聯動,促進觀眾“情不自禁”地投入學習,這就是我們所希望的,也是為什么用此評估志愿者的原因。
其中,我們組織了國外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就如何結合實物在展廳開展互動對話式的導賞進行了探討。僅這一部分內容,將是日后我們更艱巨的任務之一,也是如何提高志愿者的互動品質,從多種角度培養更多成熟的志愿者導賞員。為觀眾帶來無盡享受及樂趣,未來還將會有很多值得我們探討的和拓展的發展空間。
(二)中國美術館教員
近年來我館逐步自主培養了一批熱愛藝術博物館事業、理解藝術博物館教育的意義、懂得策劃實施公共教育活動的志愿者,組建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強的“志愿者教員”隊伍,出色地完成了部分教育活動的策劃與實施,它是部門工作有力的補充。
“教員”,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方向發揮所長,展示自己的研究。也可以為不同類型和年齡層次的觀眾服務。
中國美術館志愿者導賞員承擔著專業人才的職責和角色,他們是具有智慧和教育力的一群人。中國美術館較早有意識在教育的層面上,培養自我的志愿者導賞人員,將培訓、參與活動、學習資料、工作任務類型多方面立體建構,達到目前教育能力的此種狀態。同時他們也在志愿者工作中得到了學習的機會,不但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也干成了一項對社會對人民有著“切身”利益和好處的大事業,“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博物館的導賞員,并非教師亦非研究員,也不是行政人員或帶領大家玩樂的人,二十將以上各個角色集其大成的人”。Moore,E.M.(1941)
導賞是一種教育服務,一種具有探索性的服務。一名稱職的導賞員就像一位讓人著迷的花衣魔笛手,帶領觀眾輕松地進入一個新奇有迷人的世界,一個他們的感官過去從未穿透的地方。導賞員需要具備三種基本的態度:知識、熱忱以及親和力。Edwards.Y.(1976)
五、處理志愿者各工作事項的管理原則
標準化:把重要事項行程標準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準確性。
書面化:將標準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通過書面形式形成模板,便于記憶和溝通。
透明化:形成各工作項,各責任人的工作透明制度。達到相互知曉工作信息,做到相互配合。
簡單化:把復雜事務和各管理制度流程簡單化,便于實施和操作。另各方面人員清晰明確,了解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內容。
具體工作方法:
機構內部工作手冊:制定詳細的工作流程和明確各工作項負責人及工作職責。
征求有志愿者服務工作需求的同事,傾聽他們提出的問題,收集他們的需求,合理安排落實志愿者其具體工作的承擔和實施。并做好及時反饋、及時調整的工作環節。
撰寫志愿者管理工作流程:招募、面試、活動項目的安排準備工作等。
科學分工:各工作項之間的合理分工,部門內部各項工作對接完善。
六、志愿者未來的討論與設想
未來我館志愿者事業的發展,我館也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一)未來的工作我們將更加緊密團結這支隊伍,凝聚力量,發揮各自專長,調動積極性。通過新手段增進交流,鼓勵志愿者積極建言獻策,參與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團結友愛互助的志愿者隊伍。
(er )創新培訓服務形式,提高志愿者服務水平質量。加快開展以“藝術博物館教育”為主題的志愿者素質與技能系列培訓,著力提升志愿者隊伍在教育方面的認識和能力。我們也將根據情況繼續組織志愿者參觀各館重要展覽、開展館際交流。計劃開展,第二屆“全國文化志愿者服務與管理”年會。
(三)我館還將繼續根據上級領導的部署,繼續結合本館重大展覽開展志愿者展廳導賞、教育活動策劃組織等服務等。
(四)我館也將組織采寫志愿者優秀事跡和經驗,加大對志愿者隊伍的宣傳推廣力度,同時促進志愿者之間的學習交流。
“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現”,成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巴爾扎克說過:“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于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的更高”。經歷了“風雨”,方能見“彩虹”,“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現在,就借用哲人的兩句話“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從此,我開門直接走到陽光底下。不再只重復月光下的冥想。至此,行走,終于水到渠成”,作為本文的結束語,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1]關淑潤:《人力資源管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2]馬斯洛:《動機與人格》許金聲譯,華夏出版社1987。
[3]張德:《組織行為學(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010年7月,中國殘聯組聯部下發了《關于組織基層殘疾人和殘疾人專職委員參觀2010年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的通知》,并對本次活動給予地方殘聯適當補貼。全國各省殘聯也積極行動起來,借助各自地域優勢,充分調動市、縣級殘聯和各專門協會的積極性,通過申報增加財政預算、社會募捐、企業或個人贊助、結對子幫扶等多種形式,努力組織更多的基層殘疾人參觀世博會生命陽光館。至今,全國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都已組織了本地的基層殘疾人專職委員參觀了世博會。
世博會震撼了所有參觀的基層殘疾人專職委員,參觀之后,他們紛紛來稿,表達他們激動的心情。我們專門選擇了一部分稿件和廣大讀者分享。
內蒙古 陳莉 我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區殘協專職委員,前幾天,咱們中國殘聯決定讓最基層的殘協專職委員去上海游世博會,我內心特別的感動,能從內蒙古那么遙遠的地方來到這個國際大都市,來到上海世博會,是我們一生的榮耀。
世博園太大了,我們這些殘疾人真是有些心虛,我們能不能盡情地看世博呢?健全人都一排得幾個小時,一走幾個小時呢。沒想到的是,世博會居然給老人和殘疾人都準備了輪椅,所有腿腳不方便的殘疾人都坐上了輪椅,這極大地方便了我們這些行動不方便的殘疾人。同去的殘聯馬主任推起了輪椅,腿腳利索的同伴推起了輪椅……我們互相幫著,互相推著共游世博。在那些有綠色通道的展館,我們一行暢通無阻,而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也給予了我們極大的照顧和指引,讓人們從內心感受到一種人性化的關懷,讓我們這些殘疾人在游世博期間深深感受到了那份尊重、重視和關愛。
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看世界上第一個殘疾人館“生命陽光館”,當我們進入生命陽光館時,門口的志愿者吸引了我的注意,他的一只手是殘缺的,但是他卻能為世博出力,這是我們眾多殘疾人的驕傲。進去之后,看到了那么多為殘疾人制造的高科技產品,有一套能上下樓的輪椅,有能上升能下降的殘疾人專用床,還有那些能夠曲伸的假肢,這些高科技產品緊緊地吸引著我們的眼球,讓我們感受到了高科技產品神奇的同時也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社會對我們殘疾人的關愛。
在進中國館的時候,兩條通道入館排隊的人特別的多,很多人排了幾個小時,中間有一條特別寬的通道,而且通道上鋪著鮮紅的地毯,這原來就是為我們殘疾人準備的綠色通道。工作人員指揮著我們從這個通道走,正當我的同伴孫常青推著我要進館的時候,志愿者又主動接過輪椅推著我入園,當時我特別的感動。輪椅走在紅紅的地毯上,我看著兩條長長的隊伍,看著為我們殘疾人開通的寬敞的綠色通道,內心無比感激。短短兩天的時間,我們參觀了十幾個國家的展館,我們在上海、在世博會上看到了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讓我們體驗到了全世界人民心與心的距離,正是因了世博給我們這些弱勢群體開通的綠色通道,正是因了我們國家對殘疾人的關愛和尊重,才使得我們這些生活在偏遠地區的最基層的殘疾人工作者能夠充分享受到和諧、平等、參與,能夠充分體會到世博帶給我們的暢通無阻和全世界人民對我們這些弱勢群體的情。
在游世博期間,這種感動時時處處都在,感染著我們每一位同行的殘疾朋友們,我們可以說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參觀完了世博,世博會上所有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每個上下車的地方都有接應,不用擔心帶著輪椅上下車不方便,走到什么地方都有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幫你往車上、車下抬輪椅,攙扶殘疾人,而且在上下電梯的時候總有人指引,這一切都給了我們極大的方便,讓我們沒有了后顧之憂。
兩天的行程結束了,上海世博會帶給我的不止是感動,還有深深的愛,再見了,上海;再見了,世博;再見了,我的同人兄弟姐妹們。雖然我們離開了上海,離開了世博,但它卻永久地留在我們記憶深處,督促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為殘疾人工作,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回報社會,感恩社會……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前進路辦事處新興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
黑龍江農墾 宋紅霞2010年9月23日,帶著心中那份美好的憧憬與期望,我與15名黑龍江農墾殘疾人來到上海,第一次來就參觀了世博會,既開了眼界,又感受到了時代前進的步伐,感觸頗多。一進入上海到處可見有關世博會的各種宣傳廣告和標語,路上成千上萬掛有各地牌照的各式車輛似乎都在匆匆忙忙奔向世博會。到了世博會的入口處,真是人山人海,處處排著長隊,但秩序井然。上海真的沉浸于世博會的海洋之中。
大清早,我們一行迫不及待地來到世博會門口從綠色通道進到展區, 生命陽光館是世博會誕生159年來首次設立的殘疾人館。展館通過各項展示,使社會各界更加了解殘疾人、關注殘疾人,并展望殘疾人美好生活的未來。
生命陽光館的設計充分考慮到殘疾人的需求,地面采用了防滑材料,墻壁安裝了扶手,墻角進行了圓角處理,處處考慮溫馨周到。館內的引導員、接待員都是殘疾人志愿者。進入場館,首先看到的是由聽力障礙殘疾人擔當的“千手觀音禮儀員”,其次是坐著輪椅為游客解說的肢體殘疾人,他們都具備中英文解說的特長。生命是反映人的個體體驗,陽光是反映黨和政府與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愛。
我排隊體驗了“天籟光韻”和“天視奇觀”體驗區,“天籟光韻”:有奇妙的回聲和光束音樂,我伸出手來橫截光束,耶,怎么有優美的聲音呢,然后我不斷地變化手指做彈奏鋼琴狀,呵呵,奇跡出現了,那光束就跟著我手指劃出的方向不斷地發出悅耳的聲響,沿著光束走一圈就演奏出貝多芬的《歡樂頌》旋律,美妙的樂聲使人感到聽力的珍貴。
“天視奇觀”: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我們左手摸墻,右手搭肩,在盲人引導員的引領下,在黑暗中依靠味覺、聽覺和觸覺,感知鳥語花香、繁忙海港,從而會真切感受到失去光明的痛苦和不便,還在黑暗環境中觀看盲人足球賽。盲人引導員朱國祥樂觀而幽默地說:“在社會上,盲人是一個弱勢群體,但在黑暗中,我們卻是一群強者?!?/p>
在他們身上感受到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對生命無限的熱愛,一種對生活積極向上的信心。無障礙不僅僅是硬件和設施上的無障礙,更多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無障礙,社會的融合就是人與人的融合,人與人是平等的,無論你是殘疾人還是正常人都是平等的,通過溝通融合。隨著社會文明進步,老百姓對殘疾人事業越來越關心。生命陽光館的創辦開啟了世界博覽會近160年的歷史先河,具有重大意義。該館的命名,預示著我們為所有的殘疾人創造光明未來的期盼――當殘疾人全面融入社會并能發揮他們巨大潛能之時,才能使殘疾朋友們實現平等參與、回報國家與社會,自強、自立。今天的這個參觀對我來說的確是個警醒,讓我在親身體驗殘疾人生活的過程中再一次獲得了成長!使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
(黑龍江農墾總局紅興隆分局五九七農場殘疾人專職委員)
吉林 馮新剛 在得知自己可以參觀世博會的時候,我作為吉林省基層殘疾人和殘疾人專職委員的代表之一,可以去參觀世博會,去親身體驗那百年難得的世紀盛會,去體驗那絢麗多彩的萬國風情,去體驗那奮發拼搏的生命陽光。
于是,自己就興沖沖地上網去查世博會和生命陽光館的信息?!跋缫暋[脫貧窮、關愛生命、共享陽光”,樸方主席的題詞,昭示著我們殘疾人也要參與社會生活,體驗社會生活,共享改革發展的陽光。然后,迫不及待地把這個消息告訴自己的親友,讓他們分享我的快樂。
9月2日,這個一直期待的日子來臨了,我們乘車到達了世博園,從4號門進去了。我們的第一站就是生命陽光館,走著綠色通道,我們比健全人更快捷地進入場館區域,大家都興高采烈的在標志建筑物前攝影留念,我自己就在極目遠望,看看周圍的環境和遠處場館的外景,那火紅的中國館“東方之冠”、那精美的“藤條籃子”德國館,還有那近在眼前的生命陽光館。和大家一起慢慢走進館內,首先是看到兩位解說員和引導員,她們洋溢著熱情的笑臉歡迎我們,并給我們進行指引,大家慢慢分散開來,有的去看“天視奇觀”,有的去看“生命的奇跡”,也有的聆聽著優美的鋼琴聲漫步,還有的在演奏間歇與鋼琴演奏藝術家楊潔寅交談、合影留念。慢慢地前行,和同伴觀看并嘗試部分輔助器具的運用,進行有趣的平衡測試……時間轉瞬即逝,生命陽光館的參觀就結束了,大家就各自去其他場館參觀了。
在回來的路上,大家又聚在一起,互相談論著各自去過的場館和參觀的感受。每個人都用充滿了幸福的聲音說著自己的見聞,那種喜悅、那份回憶。
自己也慢慢地回想,回想那生命陽光館里各種體驗,回憶場館里那些特殊的志愿者們,回想著自己這一路上的行程,回想著自己工作一年來的經歷,回想自己25年來所保存的記憶,慢慢地品味,因自己的失誤而錯失良機,卻也是一種經驗,畢竟我還太年輕,需要歷練與磨礪。相比同行的很多人,相比那些遇到的殘疾更加嚴重的朋友,我幸運得太多,我可以自由地看這世界的色彩,可以細心聆聽動人的歌聲,可以輕輕地漫步于沙灘上,也可以自由地提筆書寫,還可以用自由的思維暢想,生命已經賜予太多,自己該好好把握,把過去的錯誤彌補,把欠缺的性格改善,做個樂觀向上、追求陽光的人,向樸方主席、海迪姐姐他們學習,在全社會關心、幫助、支持殘疾人的氛圍中,提升個人的能力,展示自我的風采,為殘疾人事業盡一分力,實現我人生的價值。
(吉林省殘疾人社區專職委員)
遼寧 王麗 9月15日~9月18日,中殘聯在上海舉辦全國優秀殘疾人專職委員培訓班。18日又組織大家參觀了上海世博會。到上海,游世博會,覽世界最美風光,看全國最高科技,已成為全球的焦點,也成了全國人民茶余飯后最火的話題,能夠游上海世博會更是殘疾人朋友夢寐以求的夢想。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有幸參觀游覽了神往已久的世博會,目睹了這次世紀人類城市生活的偉大盛會,更讓我見證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全世界全國人民的一次偉大的聚會和人類文明的一次精彩對話。
當我踏入世博會大門時,我的心里有說不出來的高興,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感慨萬千。安檢過后我直奔 “生命陽光館”而去,我順利地通過殘疾人綠色通道,直接入館參觀。走進生命陽光館迎面而來的就是殘疾人志愿者的微笑,自信的微笑向人們傳遞著生命平等與尊嚴訊息;館內的設計也充分考慮到殘疾人的需求,地面采用了防滑處理,墻壁安裝了扶手,各個展項進行了低位設計,重要文字介紹、指示牌加注盲文,為了讓聽力殘疾人朋友也能夠充分感受和了解場館的精彩內容,還安排了手語講解員,為防止意外碰傷,墻角也進行了鈍化處理……這種溫馨周到的服務,讓置身其中的殘疾人朋友有了比家還要溫馨的感覺。
“生命陽光館”是世博會歷史上首次設立的殘疾人主題館,以“消除歧視、擺脫貧窮、關愛生命、共享陽光”為主題,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彰顯了殘疾人自強不息、追求平等、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人類相互融合、共創美好未來的憧憬。館內通過各種高科技展覽和體驗手段,讓參觀的人充分了解殘疾人,了解我國殘疾人事業,感悟生命美好,感知擺脫障礙的方法。使殘疾人代表開闊了視野,對殘疾人事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參觀結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腦海里不斷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我的心情一直被世博會那美麗的景象所陶醉著。此次參觀,使我有生難忘,不但使我大開了眼界,而且還增長了很多的知識,更讓我看到了全國最高的科技,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真誠地祝愿中國的燦爛文明代代傳承!最后真心的感謝各級殘聯領導能給我提供這次參觀的機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工作,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好務,為促進“兩個體系”建設做出我最大的貢獻。
(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殘協委員)
山西 霍宏麗 根據中國殘聯的安排,山西殘聯于9月中旬組織來自全省5市26個縣區的近28名鄉村兩級的基層殘疾人專職委員專程赴滬參觀生命陽光館。
時值中秋假期,大家一起在上海度過了一個歡樂團圓的佳節。由于參觀團成員都是殘疾人,只有少數的兩三名健全人,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照顧到全體殘疾人,大家自動結成了互助對子,殘情較輕的主動幫助較重的,年紀較輕的幫助上了年紀的,形成了一個特殊的互助團體,也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太原市杏花嶺區的任列全同志主動承擔起組織協調工作,一路上幫助工作人員清點人數,招呼大家,成了編外工作人員。
雖然參觀團成員之前都互不相識,但從坐上火車起,大家就開始不停地交流:交流工作、交流生活、交流思想,近24小時的路程竟然顯得很短暫,大家甚至覺得熄燈的時間太早了。許多人都是初到上海,一坐上接站的大巴車,大家就迫不及待地盯著車窗兩邊大上海的街道看,感受著這座現代化大都市和國際金融中心的魅力。
第二天,大家匆匆用完早餐,整裝待發。從世博園入口開始,參觀團成員就充分感受到《殘疾人證》的“特權”。 由于適逢中秋假期,世博園參觀人數創造了歷史新高的60余萬人。從入口處,到地鐵、輪渡等公共交通,到各場館的綠色通道,包括各場館工作人員、世博園服務人員、世博志愿者“小白菜”們,專職委員處處被優待,時時被關照,一路暢行無阻,大家戲稱:在世博園,輪椅是最高效的交通工具。
在生命陽光館,參觀團成員們帶著一份自信與自豪,觀看了展示殘疾人風采的影片,欣賞了來自寧夏的少數民族殘疾朋友的才藝展示,他們徜徉在館內,盡情地體會著館內展示的未來無障礙生活的美好場景,久久不愿離去;生命影院中放映的展現殘疾人風采的影片令大家心潮澎湃,輔助器具的先進理念令大家大開眼界,正如來自長治市長子縣的專職委員郭紅光所說:“美景讓人驚艷,高科技讓人驚奇,無障礙讓人驚羨?!?/p>
關鍵詞:高職;校企協同育人;職業素養
1前言
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各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例如,新加坡職業教育關心養成教育,重視技能和創新創意的培養;日本職業教育在日常教學中將學生的勞動、責任、競爭、質量、團隊等意識融入其中;德國的職業教育與企業需求接軌;英國現代學徒制確立了能力與知識并重的培養目標。目前國內有關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研究相關的實踐與探索較多,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從目前企業調查反饋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職業素養不能滿足新時代現代企業需求,從而造成學生工作一段時間后流動比較頻繁。分析其主要原因,高職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輕“素養”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職業素養培育與現代企業崗位人才需求脫節?;诖?,我們提出了校企協同育人視角下的高職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提升?!蛾P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深化產教融合的主要目標是逐步提高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程度,健全多元化辦學體制,全面推行校企協同育人”。為更好的貫徹落實《意見》,提升學生的整體職業素質,打造本校優質畢業生品牌。江陰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從學院培養“現代班組長”型人才的實際目標出發,基于校企協同育人理念,引入企業文化管理思維,提出了“學生職業素養提升項目化運作體系”。通過搭建“三元合一”科技社團,構建互動實踐育人平臺,讓學生更多地到實踐學習,促進學生職業道德、職業思想、職業行為習慣、職業技能的全面提升。
2引入企業“5S”管理文化,強化學生職業素養訓練
2.1引入5S管理的實際意義
“5S”管理模式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思想,是企業實施現場管理的有效方法。其內容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高職教育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盡快完成校園人到企業人角色的轉換,使學生具備較強實踐能力,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素養。在高職院校的學生職業素養提升過程中,要融入企業“5S”管理文化,從課堂學習、項目實訓,再到社團活動、集體活動、宿舍生活等方方面面,向學生滲透5S管理理念,幫助學生養成凡事遵守學院規定的習慣,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2.2實施5S管理的主要內容
5S管理是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的基石。如何在校實施5S管理,尤為重要?以江陰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為例,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主要集中在三大區域:教學(實訓)區、活動區、宿舍區。要實施5S管理,關鍵在其過程中找準5S管理的具體內容滲入到三大區域中。通過正確引導學生按照要求規范言行,逐步內化個人習慣,提高個人綜合職業素養。
2.3實施5S管理的對應措施
在學生職業素養培訓過程中,要真正將5S管理貫穿其中,就需把良好的習慣帶到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
2.3.1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學生學習5S管理標準制定5S管理的量化考核方案,通過班團培訓、學干培訓、主題教育、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掌握5S管理在教學(實訓)區、活動區、宿舍區的具體要求。讓優秀的學長做示范、必要時手把手地教,幫助他人糾正不良行為。定期按不同專業,邀請不同合作企業的人事總監或總經理,開展“面對面交流”活動。讓學生與企業直接零距離接觸,讓學生了解企業管理中的詳細要求。
2.3.2加強學生自我管理引導在班級中、實訓中、活動中、宿舍里,引導學生為自己創造一個整潔、安全的學習環境并加以維持,在此同時,也改造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意識,提高了自己的素養,約束了平時自身的行為,養成了對待學習工作的良好習慣。
2.3.3學生督查做到持之以恒5S強調細節,它規范了我們日常的行為習慣。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離不開好的管理團隊。依托學生會、團總支,成立了系部學生監察部。通過監察部的反復檢查和執行相應的獎懲措施來糾正學生已有的不良行為,并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3組建“三元合一”社團,注重學生職業素養提升
如何搭建大學生職業素養提升平臺尤為重要。以江陰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為例,該系結合專業特色,依托企業,教師團隊,學生社團為載體,組建由企業、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三元合一”科技社團,構建了校企協同育人的實踐平臺,為大學生職業素養提升體系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3.1“三元合一”科技社團
1)智慧環境與物聯網研發工作室(教師)+江陰領悟信息企業工作室+機器人工作室(學生)。2)展望軟件工作室(教師)+江蘇遠望神州企業工作室、江蘇萬舜云商企業工作室+IOS俱樂部(學生)。3)青藍軟件工作室(教師)+普瑞利安信息科技企業工作室+愛思科技(學生)。4)藍晶數媒工作室(教師)+蘇州奧拉動漫科技企業工作室+愛K幀動漫(學生)。5)虹之舞動畫工作室(教師)+蘇州伊恩動漫企業工作室+精靈多媒體(學生)。6)3D打印研發工作室(教師)+先臨三維企業工作室+3D思維社團(學生)。7)禾呈驛站(教師)+歐安無錫信息科技企業工作室+小蟻空間(學生)。8)起點網絡工作室(教師)+歐安無錫信息科技企業工作室+網E科技(學生)。9)DianXia影視工作室(教師)+南京唯畫影尚文化傳媒企業工作室+DianXia影視傳媒(學生)。
3.2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的具體措施
3.2.1立足職業能力,強化項目抓手在學生職業素養提升實施過程中,從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為基本出發點,引入企業“大師工作室”,結合“三元合一”社團,以項目為抓手,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通過引入校企合作項目活動,將學生的興趣與專業技能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較大程度激活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競賽活動中,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自我鍛煉的舞臺,激勵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自信心。如動漫專業的“精靈多媒體”社團引入“大師工作室”,給學生帶來了校企實訓項目。(“大師工作室”教學實訓項目庫清單:央視動畫片《小龍萬迪》項目全套角色資源,央視動畫片《小龍萬迪》項目全套動作庫,央視動畫片《小龍萬迪》全套資源,騰訊大型動畫片《斗破蒼穹》項目動作聲音庫,動畫片《新成龍歷險記》項目資源,動畫項目JPAnimatic內部制作資源,央視動畫《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角色項目資源,動畫片《熊出沒》制作資料,動畫《灰姑娘》項目資源。
3.2.2依托校企團隊,做好師生培訓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離不開社團指導老師的正確指引,優秀的指導團隊是學生科技社團有序開展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如計算機科學系依托企業工作室、教師工作室組建了優秀的指導教師團隊,給學生定期專業引導、技能指導。在專業技能培訓方面主要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企業工作室指導老師來校到社團中定期為教師、學生進行培訓;二是社團指導老師帶領學生到企業去實地參觀、學習、培訓新技能。
3.2.3圍繞實際需求,實現三方對接“三元合一”社團,圍繞新時代社會需求,制定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模式;圍繞企業實際需求,創建產教融合的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機制;圍繞學生成長需求,構建學生職業素養實踐平臺。進一步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和企業的實際相結合,以社會化為趨向,實現學生發展的“三方對接”。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1)對接學院活動。通過每年紅5月的社團風采節活動,展現了學生科技作品的風采。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熱情,吸引了更多的有志青年學生參加到社團中來。開展學院技能比賽項目,鍛煉學生組織協調能力,提供專業比武平臺,促進互相交流。2)對接企業文化。定期組織學生聽企業的講座,參觀企業,使學生提前了解企業,熟悉企業文化,進一步明確專業學習的目的。3)對接社會公益。社團部與學生會、團總支志愿者活動有機的結合,對接社會為廣大企事業單位提供志愿服務。如,一碗茶社在江陰文廟做志愿者活動、網E師生附佳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網絡維護活動、“江陰小記者”選拔志愿活動、愛晚庭“濃濃敬老情、共度中秋節”活動等。從中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潛能,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4基于成功素質學分制,優化職業素養提升體系
今年來,學院德育工作以“培養現代組長型人才”為主線,以學生職業素養提升主題,按照“主體參與、情感體驗、積極創造”的模式,推行成功素質教育,并制定了《成功素質學分制實施辦法》。學生在班主任的指導下,根據個人興趣可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類活動,通過自身的主體參與,獲得情感體驗,在思想道德、人文身心、職業技能、開拓創新等四方面得到強化。
4.1成功素質學分的主要考察點
成功素質學分主要考察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人文身心素楊、職業技能素養、開拓創新素養等四方面。綜合評價學生在遵章守紀、學習、生活、活動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4.2成功素質學分制的實施措施
學院層面成立學生成功素質積點管理中心,中心負責老師由學工處教育科科長兼任,中心成員通過全院招聘優秀學生。管理中心主要負責全院的積點管理與指導工作,以及院級層面學生積點項目的錄入。系級層面各系成立素拓部,該部門負責老師由各團總支書記兼任,成員由系部學生組成。素拓部主要負責本系積點管理及各班級完成積點申報工作。以項目化的方式開展積點申報工作,按項目誰負責,誰監督,誰確認原則進行申報確認。
一、XX年上半年工作基本情況
(一)招生就業二個市場日趨成熟
1. 招生計劃得到充分落實。XX年,普通高職計劃招生1200人,實際落實計劃1265人。其中省外165人,“五年制高職100人,省內對口250人,省內為認真落實招生計劃工作,學校上半年堅持“重心下移,商業化運作”的招生宣傳工作方針,統招750人。成人實際落實計劃400人。與去年相比,增加20%以上,成招計劃下降33%。
認真組織招生宣傳。對口招生方面,4月中旬,學校招生就業辦公室組織了近20名教職工分赴全省80個市縣進行對口招生宣傳。統招方面,組織了一支由20名教職工和20多名在校生“招生宣傳志愿者”組織的招生宣傳隊伍進行招生宣傳;省外招生宣傳通過校園網有序開展。
2.就業指導工作成效充分顯現。春季學期學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先后前往江浙粵一帶考察了18家用人單位,組織了8次校內專場招聘會,7批近180名畢業生被用人單位錄用,截止5月底,04屆高職畢業生就業率已達73.1%。在做好高職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同時,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悉心為集團公司轉崗人員安置做了大量的工作,上半年共聯系了如海螺、奇瑞、美的、奧克斯等30余家用人單位,聯系就業崗位200多個,在轉崗人員中反響大。
(二)教學與教科研工作改革日漸深入
1、教學任務圓滿完成。XX年春季學期共開設課程130門,截止目前,已完成理論課時1XX,實訓課時10500的教學任務。
2、期中教學檢查求真務實。XX年春季學期,學校加強了各教學場所的現場值班、教學常規和教學秩序的檢查,基本上杜絕了教師的遲到、早退現象,教學秩序比較穩定。
3、教科研、教改工作循序漸進。兩個省級教學研究項目本學期正式進行了開題,6個校級重點課題結題工作已完成,XX年春季學期教研課題申報工作已完成。在時間緊、要求高的情況下完成了工業會計、市場營銷、工程測量和礦業工程與設備等四個專業的申報工作。
4、新學院召開首次教學工作擴大會議。在會議上,教學部門分析了春季學期教學工作的得失,與會人員就下一步如何作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暢所欲言,獻計獻策,取得了一些很有建設性的意見,大家表示要把教學工作的上臺階作為新學院樹立形象的重要推動力。
(三)培訓、鑒定緊鑼密鼓
1、培訓任務如期完成。舉辦了集團公司縣干學習16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研討班以及第十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舉辦了由283名職工參加的為期4個月第一期關破轉崗人員培訓班;開辦了會計電算化管理員培訓班、銅材綜合技能培訓班、鑫達鈦業崗前技能培訓班等技能培訓、中級化驗工技能培訓班;舉行了“鑫達鈦業杯cctv第五屆‘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銅陵分賽區選拔賽”,共有1395名選手參加初賽,最后選拔出30名選手到合肥參加安徽省決賽。截至6月初培訓辦班18期XX人次。已完成半年培訓XX人次的計劃任務。
2、技能鑒定規模穩步上升。XX年,教培中心重點圍繞有色集團公司“千人培訓計劃”,扎實開展轉移培訓職工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上半年,開展了公司內部共10個工種708人、公司外部其他單位379人、高職學生213人的技能鑒定。6月底將完成1300人的鑒定任務。鑒定總人數和工種數比去年同期均有較大幅度上升。
(四)成功申辦新學院
根據集團公司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對照集團公司行政工作要點,教育培訓中心XX年年初開始著手開展東、西校區分設及新學院申報工作。3月初,集團公司成立申報“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在公司籌備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教培中心組織專門機構,配備精兵強將,夜以繼日地奮戰,經過一個多月時間的籌備,學院申報相繼通過了4月11-12日和4月27日安徽省教育廳的專家考察組和省高校設置評審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的評審。6月7日, 申報的“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獲安徽省政府省長辦公會議通過。至此,銅陵職業技術學院東、西校區分設與新學院申報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
(五)基本建設跨越式發展
XX年,學?;窘ㄔO工作步入快速發展的良性軌道。學生生活區一期工程12509?建筑進入室內裝修和安裝階段,二期工程5001?的3#學生宿舍樓進入主體施工階段,學生生活區室外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1XX?新教學樓項目獲集團公司批準立項。目前,新教學樓工程進入樁基礎施工、主體工程招標階段。至此,近30000?建設工程全面展開。
XX年學校工程維修任務較重。為改善干部培訓、劍橋少兒英語培訓的教學環境,學校決定對XX?的老教學樓進行全面維修,維修費用估算需要30萬元。現維修工程已啟動。
(六)學生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學生管理以學籍管理為抓手,以學風建設為重心,全面加強學生的校紀校規教育。上半年,學校堅持對班級上課、晚自習出勤情況進行督察統計,通過嚴格檢查嚴肅處理學生違紀現象,有力地整頓了學風。本學期上課出勤率、遲到、早退現象有很大好轉(出勤率94.3%,自習率79.6%)。
學校通過加強專業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滲透、開辦銅都講壇、舉辦經濟·文化·人系列報告會等增設和豐富第一課堂教學內容;通過開展興趣小組、網頁制作、技能競賽、社會實踐活動等豐富第二課堂;同時舉辦了籃球聯賽、廣播操比賽、羽毛球比賽、乒乓球比賽、足球比賽共百余場。校園文化建設扎實有效。[1] 小編推薦與 【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年中工作總結】 關聯的文章:
【返回 欄目列表】
(七)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
XX年,學校的改革發展任務很重,事業費減供之后,落實資產經營責任制的壓力很大。如何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真抓實干,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如何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將職工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是學校班子首先要解決的問題,XX年上半年,學校黨建、思想政治生活著重從四個方面做了工作:
1、以凝心聚力調動積極性為目的,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引導廣大教職員工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認識,謀求發展;引導教職工正確處理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積極投身于學校的改革
發展中去,愛崗敬業,安心工作;調動和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抓好開源節流和創收增效,努力實現收支平衡。
2、以圍繞提高師生員工素質和校園文明程度為目標,不斷深化學校文明創建活動。注重文明建設與學校新一輪改革和發展相結合,與學校的中心工作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相結合,在凝心聚力、振奮精神、增強學校綜合競爭力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3、以展示學校良好形象為內涵,促進學校新一輪發展。積極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中全會精神及學校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學習、研討。
4 、以加強治安綜合治理為抓手,維護學校穩定和校園的安寧。XX年,學校將繼續強化內部安全防范和治安管理,全面落實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考核責任制,為實現全年方針目標創造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
二、目前存在的困難
總結半年來的工作,教育培訓中心真抓實干,保持了改革、發展前進的步伐,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然而,也必須清醒的看到,我們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
1、辦學的硬件基礎薄弱?,F有的硬件設施不能滿足辦學發展的需要,現有的教學儀器設備與教育廳關于高職院校建設的有關規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2、資金短缺十分嚴重。XX年是教培中心實行資產經營制的第一年。盡管近兩年我們辦學的創收增長幅度較大,但由于歷史欠帳過多,基本建設任務重,承擔著繁重的教育培訓任務,還面臨著高職院校、培訓基地等很多資質的辦學評估,學校發展需要的建設資金缺口巨大。
3、人才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教職工隊伍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人員綜合素質偏低。近幾年,學校流失了不少高學歷人才,致使人力資源成本過高,職工培訓的成果不斷被抵消;至今尚未出臺有效措施穩定和吸引人才;行管工勤人員過多;雙證制教師缺乏;與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的要求相比,教職工隊伍人員素質偏低、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面臨“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正式掛牌,學校教職工隊伍的結構性矛盾必須解決。
4、辦學特色不明顯。從上半年的就業情況看,我校始終引為自豪的、重視培養實踐技能和強調提高動手能力的教育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與市場需求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技術藍領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新課題,如何在教學中真正實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生、教學等各方面工作,最終影響學生的培養和學校的持續發展。
三、XX年工作展望
XX年,學校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合格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為目標,全面深化內部改革,加快發展步伐,實現組織、流程、崗位再造,促進文化再造;加快基本建設步伐,建成學生生活區和教學區,加強產學研合作,搭建產業化辦學平臺;不斷提高學歷教育和培訓教育的教學質量,盡快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學歷教育規模折合成全日制在校生超過XX人,培訓教育規模超過5000人次,學校全年實現可使用的學雜費收入1200萬元。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在集團公司的領導下,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團結一致,克服困難,不等不靠,奮勇前進,就一定能夠實現XX年全年方針目標。
(2)
小編推薦與 【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年中工作總結】 關聯的文章:
2009至2010學年度科研工作總結
策劃部人員2009年個人工作總結
2009至2010學年網絡管理員個人工作總結
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2009年工作總結
測繪儀器分會理事會工作總結
2009年建筑設計工作總結
2009年區節能減排工作總結
文明禮儀不是抽象的概念。它體現在我們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中。文明禮儀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與人相處時的親切真誠,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文明禮儀體現在我們學習和生活的一切細節之中。文明禮儀是一種品質,文明禮儀是一種修養。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開學第一課致辭,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開學第一課致辭1同學們:
俗話說,正月里都是年,今天是2020,所以在這里我要向同學們拜個晚年,祝同學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今天是新年新學期第一個班會,看到你們都精神飽滿,喜氣洋洋,我感到非常高興!借用這個寶貴的機會,我非常想對同學們再說幾句鼓勵的話:
首先,要有進步的信心和決心。新年伊始,當你認真總結過去時,如果你感覺自己上學期在各方面表現都不錯,請你千萬不要驕傲,你應該在新學期再接再厲,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取得更大的進步。如果你發現自己有好多不足或問題的話,請你也不要太難受,更不能灰心喪氣,你應該振奮精神,爭取迎頭趕上。面對失敗,讓我們銘記一位老者的話:一個人如果失敗了,并不證明他永遠完了;如果他認輸了,并且退卻了,那他才永遠完了。不論怎樣,老師都希望每位同學都有“我會比昨天更進步”的信心和決心。
第二,要有明確的目標和科學的計劃。有了進步的信心和決心就有了前進的動力,但這還不夠,每位同學還應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分析自己、認識自己,在思想上、學習上、紀律、衛生等方面制訂一個經過自己努力就可以實現的奮斗目標,再訂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以便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學有方向,學有目標。
第三,要特別注意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老師、家長很關心同學們的學習成績,其實更關心同學們是否能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過去有許多學生在家里和學校兩個樣、課上與課后又是兩個樣。許多學生盡管學習成績很好,但在紀律、衛生、誠實守信、禮貌待人等方面做得不盡人意,給老師、家長和同學帶來了很多麻煩,造成了不良影響。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他的成績只是老師和家長逼出來的,他不懂怎樣去自覺學習,怎樣有效地學習,怎樣與人交往,怎樣做才是誠實守信,這樣的學生不是好學生,這樣的學生最終是沒有競爭力的,也決定著最終是要被社會淘汰的。因此我希望同學們在努力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從小去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比如,你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規范完成每一次練習,兩操、課前歌和宣誓做好做到位,這樣會讓你的學習受益無窮啊!
第四,要通過“勤奮和認真”來完成本學期的各項任務。俗語說:“一生之計在于勤,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彼渍Z還說:“勤能補拙”。從這些俗語民諺中可知,勤奮對于人很重要。在新學期里我希望每位同學能勤于思考、勤于動手、奮發向上、勇于創新。另外,還要認真,世上最難辦的事也怕“認真”二字,對待學習要認真,對待做人更要認真。如果每位同學都能做到勤奮與認真,那么每位同學本學期都能成為好學生。
同學們,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衷心希望大家盡快收回心思,使班級各方面工作盡快步入正規,投入到愉快的學習工作中去!
開學第一課致辭2今天是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龍頭山鎮龍泉中學建校22年來的第一個特殊的開學典禮!2019年8月3日下午4點30分,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突然降臨,魯甸縣龍頭山鎮發生了6.5級地震,天崩地裂,短短的幾秒鐘,房屋瞬間變成廢墟,許多生命瞬間離我們而去。
天災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援。災難發生后,全國上下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凝聚在一起,共同行動起來。哪里有災情,哪里就有救援。龍泉架鋼橋,古鎮變戰場。從8月3日到今天,有太多的記憶讓我們難忘,有太多感天動地的任務讓我們銘記!抗震救災中一個個催人淚下的鏡頭,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國人民的溫暖和力量!災難是痛苦的,但災難也讓我們知道什么是兄弟姐妹,什么是大愛無疆,什么是魚水之情,什么是風雨同舟。我們沒有了小家,但我們還有黨和政府這個大家,我們在一度的絕望中看到了希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親愛的孩子們,雖然我們的房子倒了,有的親人沒了,但我們并非一無所有。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我們有了新校園、新書包、新棉被、新衣服……我們在新學期的第一天,如期開學。以后龍泉中學就是你們溫暖的家,我就是你們的大家長。我向大家承諾:你們的一腔壯志不會因為災難而破滅,我會繼續帶領你們這些深山細流匯入江河,參與廣闊海洋的合唱。老師就是你們的兄弟姐妹,他們會同心協力帶著大家慢慢從災難的陰影中走出來,去沐浴春風和陽光。盡快適應和規劃新的生活,制定新的學習計劃,增強學習信心,讓經過血與火洗禮的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把自強不息、立人立國作為我們的校訓,把幫助過我們、給我們傳遞大愛的人作為我們學習的榜樣。用你們稚嫩的翅膀承載著濃厚的愛和殷切的希望去藍天翱翔,共同建造我們心中理想的房子,一起打贏這場青春的戰役。到那時,我們一定會變得更有責任感,更能擔當,也更懂得感恩。
我堅信,十年后,二十年后,你們一定會實現夢想,成為德才兼備的有用之人。你們一定會用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回報家鄉,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最后,讓我們滿懷敬意,感謝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日夜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的全體官兵、國家救援隊、武警戰士、消防人員、白衣天使、中國十四冶、云南建工、各大媒體、志愿者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感謝他們在抗震救災期間為我們所付出的一切,我們將銘記于心。就算一切都會過去,它們像一片心形的木葉夾在書里發黃了,但這段故事總是綠色的。每當我把木葉放在唇邊輕輕吹起,記憶中的你就會走進我的曠野,這片木葉將化作一頁最珍貴的書簽載入龍泉中學史冊!
開學第一課致辭3當我走進教室的時候,我立刻感受到一種壓力,感覺肩膀上的擔子不輕,我,承載著你們的期待,肩負著家長的希望,擔負學校的重托。這節課,我談談我的設想和期待。
首先,要打造屬于我們的天堂。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區別。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么是地獄?!彼麄冏哌M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每個人都有一只長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里。每個人都是一臉餓相,瘦骨伶仃?!皝戆?我再讓你看看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到另一個房間。這里的一切和剛才那個房間沒什么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盀槭裁?”這個人不解地問,“為什么地獄的人喝不到肉湯,而天堂的人卻能喝到?”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都會喂別人?!?/p>
我想起一個盲人的故事:一個盲人,晚上出門總提著一個明亮的燈籠。別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問他:“你又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提著燈籠走路?”那個盲人認真地回答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我提燈籠是為了讓別人能看見我,這樣既幫助了別人,又保護了自己?!蓖瑢W們,從這里你體悟到什么?對于利益是分享還是獨霸?對一起面對高中的同窗,是排斥還是包容?對同學,尋找優點還是只看見不足?對待學習的困難,是躲避還是積極的面對?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臺灣的真實故事:
有一個人工管理的道口傍晚時分發生了重大的交通事故,有關單位開展調查。調查人員向巡守員問了三個重要的問題:“火車到達時是否在場執勤?”巡守員回答:“依照規定,在場執勤。”“是否提起警示燈左右搖晃警告來車?”巡守員回答:“警示燈確實左右搖晃?!?/p>
“警示燈點燃了嗎?”此時巡守員猶豫了。巡守員一切依規定辦事,但是他忘了點燃警示燈。與其說是缺少一盞點亮的燈,倒不如說是缺少一顆點亮的心。
說到這里,聰明的你一定會明白我的意思:先把心燈點亮,這是人生最要緊的一步!
同學們:每天要上不愿意聽的課,每天要做不愿意做的作業,不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苦啊!玩不能盡興的玩,學又沒有認真的學,結果是一事無成。當別人高高興興領取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們領取的是不盡的煩惱和終身的遺憾。
為打造屬于我們的天堂,請用明亮的眼睛,發現同學身上的閃光點。
其次,永遠不能不停下前進的腳步。
同學們可有這樣的感受:一同走路時,你偶爾彎腰系了一下鞋帶或者你方便了一下,等你直起腰或結束時,同伴已經遠遠在你的前途了。這時你要追上他,要費好大的勁和好多的時間。
火車的快車和慢車跑起來的速度其實是一樣的,只是中途停車的次數和長短不同。求學何嘗不是這樣。有的同學是每星期一小站,好好“放松”一下;每學期一大站,“痛痛快快的玩個夠”;初中升入高中,高中升入大學,更是人生的“大站”,不玩他個天昏地暗不算完。結果,他們就成了“慢車”。
你有現在的成績,不是因為你這輛車跑得比別人快,而是因為你是一輛“快車”,不靠站,不停車,一直往前跑。今后的人生路上,是繼續當一輛快車呢,還是改為慢車呢?就看你自己了!快車雖然舍棄了一些景觀,但可以快捷地到達終點。如果處處都想仔細游覽,結果一定會變成慢車。
為了自己的人生,我們需要的是提速,因為我們曾經停靠了過多的地方。
再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有個中國學生到日本留學,一邊學習,一邊打工,給老板洗盤子。日本餐館規定,盤子、碗一定要洗七遍。久而久之,這位打工者心生一計,將七道工序減少到六道,然后減少到五道。后來被發現,自然被解雇。他到其他餐館求職,人家一查他的資料,都斷然拒絕。他在這個國度無法生存,只得黯然回國。任何游戲都有一定的規則。如果破壞了規則,短期內也許會占便宜,長遠看,必將碰壁。
班級管理也是如此。規章制度一旦建立,短期內肯定對一些人有所限制,甚至傷害;但對集體以及個人的長遠利益,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為了班級的整肅嚴謹,為了同學們長遠的利益,老師難免會犧牲個別同學的利益。我希望同學們能夠理解老師的苦心,千萬不要以為老師是和你作對,我們的目標一致,沒有任何沖突,我的職能就是為了管理好班級,讓大家順利的走進大學。今天,我向同學們表個態:為了同學能夠學習生活在一個安靜整肅和諧上進積極進取的環境里,我將不遺余力,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為同學們服務。最后,給自己建造一座漂亮的房子。
有個老木匠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筑行業,回家享受天倫之樂。老板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都看出他已經是心不在焉,用料不講究,干活不認真。房子建好了,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這是你的房子,”老板說,“這是送給你的禮物?!?/p>
他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今后他只得住在一幢粗制濫造的房子里!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常常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時,早已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要精心地敲擊每一顆釘,精心地加上每一塊板,精心豎起每一面墻,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美、高貴,墻上的鉻牌上寫著:“生活是自己創造的。”現在,我們就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建造房子!面對今天,我們要分秒必爭!展望明天,我們要信心百倍!
開學第一課致辭4今天是你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各位新同學從五洲四海匯聚到這里,與未名湖、博雅塔結緣,為古老的燕園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校長和老師,看到大家一張張鮮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樂。
北大是各位同學曾經的夢想。來到這里,你們又站在了一個實現更大夢想的起點上。進入北大,意味著進入了一個更寬廣的舞臺,從這里眺望世界,會讓你豁然開朗。這里的機會很多,資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張揚個性的傳統是如此深厚,有時難免會讓人目迷五色、眼花繚亂。
當你四顧茫然時,請不要急躁,路永遠都在自己的腳下。對于很多年輕的北大人來說,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壯志,而是“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精神。在今天這堂開學第一課上,我想送給各位新同學的,也正是這八個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沒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鮮亮麗的外表也只是浮華,一個人沒有精氣神,沒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這個人是立不起來的。1919年7月,北大教授在“少年中國學會”演講時,提到三種人生觀是“少年中國”的“仇敵”:“第一種是醉生夢死的無意識生活,第二種是退縮的人生觀,第三種是野心的投機主義?!彪m然時代已經改變,但這三種錯誤的人生觀并沒有完全失去市場,仍然值得我們警惕。希望同學們把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扣好,積攢和激發正能量,鑄就守正、剛毅的主心骨,再來觀察社會萬象、制訂人生規劃,那時對一切疑惑和彷徨就會洞若觀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篤實,就是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主題。現在同學們來到北大,未來幾年的主題毫無疑問應當是“求學”,研究學問最要緊的是踏實、勤奮,是老老實實、一絲不茍的態度和苦學、苦干、苦熬的功夫。先生192019年就任北大校長時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彼M瑢W們“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今天的北大,學科齊全,大師云集,文理醫工交融并蓄,學術資源得天獨厚。大學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時期,請同學們務必珍惜。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學們不要囿于一隅,處理好“?!迸c“博”的關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時間廣泛涉獵,研習古今中外的經典。
北大培養人才,重在“道”而不在“術”,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斷”,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
久久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難免遇到荊棘坎坷。不能見風就是雨,不能當墻頭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如果這樣,就做不了大學問、大事業。各位要想獲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學要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不要目光短淺,為急功近利所驅動。
這里,我還想跟同學們分享1958級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的人生故事。1963年,作為一個柔弱的女生,樊錦詩從北大考古專業畢業,她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選擇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初到敦煌之時,她也有過猶豫動搖,因為“和北京相比,那里簡直就不是同一個世界,到處是蒼涼的黃沙。”但她堅持了下來,在敦煌已經堅守了51年。她說:“當年決定來敦煌并沒有想到過干一輩子,只是覺得要找到一樣自己喜歡干的事兒。干著干著就愛上了,就離不開了?,F在,別說離開,哪怕出差時間長點,就會想敦煌,想盡快回到敦煌?!?/p>
像樊錦詩這樣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的北大人還有很多,比如堅守在人跡罕至的西北邊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鄧稼先校友,比如潛心數學研究最終贏得世界尊敬的張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勞累過度,犧牲在崗位上的甘肅臨洮縣縣長柴生芳校友,還有剛剛去世的湯一介先生,他們從不隨波逐流,始終堅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寵辱不驚,處之泰然。
他們的事業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義,還因為他們志存高遠,將個人選擇同國家需要、人民利益和人類文明進步結合在一起。我們北大人,與生俱來就被賦予了“吾曹不出如蒼生何”的歷史使命感和理想主義情懷。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親歷者,當時我們這批學生都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如饑似渴地學習。而事實上,許多77級、78級學生日后成了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成了國家改革發展的中流砥柱。
當然,胸懷大志的同時,也要著眼于小事情,從“掃一屋”做起,方能“掃天下”。
希望你們珍惜韶華,發憤圖強,希望你們守正篤實,久久為功。
開學第一課致辭5尊敬的各位領導、家長、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結束了愉快充實的暑假生活,充滿希望的新學年已經開始。首先,我代表學校向平安返校的全體師生,特別是新入學的一年級的小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百忙之中,陪同孩子們參加開學第一課的所有領導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謝意!
_學校辦學歷史起于1945年,幾經發展,_年劃歸環翠區政府管轄。一直以來,_學校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以“智慧教育”為辦學思想,立足于中華傳統文化傳承,飲源頭發展之水,打造智慧校園,培養智慧學子。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蓖瑢W們,今天又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作為_學校的一員,你即將踏上新的學習征程,在此,我向同學們提幾點希望:
一是傳承孝道,做有孝心的人。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都蘊含著父母無限的關愛與付出。古有黃香涼席溫被等二十四孝故事,古訓有云:“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孩子們,一天天長大的我們,要認真想一想,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報答父母的恩情?
二是學會感恩,做心中有大愛的人?!案卸髦?,人應有之;感恩之人,世皆敬之?!蔽覀円靡活w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個人,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食堂阿姨和保安叔叔等……感恩每一個給予我們關愛與幫助的人,以感恩之心,傳承心中大愛。
三是快樂學習,做樂享智慧的人?!爸@智,智達高遠”,是_學校對每個孩子的培養目標。就是希望同學們能在記憶力最好、心靈最清澈的美好年華,多吸取中華文化的精華,轉識成智,扎實走好每一步。
關鍵詞:英國圖書館 麥克考文 圖書館學思想 麥克考文報告
中圖分類號: G259.5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2)03-0134-05
Analysis of McColvin’s Idea of Library
Abstract mcColvin was the famous British activist in library around 1900. This paper introduces McColvin'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public libraries, including his idea about librarians, his attention to the vulnerable groups in library, his promotion to international library, and the content of his report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British public library system.
Key words British Library; McColvin; thoughts on library; The Public Library of Great British
麥克考文(Lionel McColvin,1896-1976)是英國著名的圖書館學活動家,被認為是英國圖書館事業史上最富盛名的人物之一。在英國150多年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中,他的名聲僅次于19世紀圖書館先驅愛德華·愛德華茲(Edward Edwards)。在大約50年的圖書館職業生涯中,麥克考文早期在克里登公共圖書館(Croydon Public Library)和維岡(Wigan)公共圖書館以學徒的身份服務了10年。1921年,麥克考文在剛剛獲得圖書館協會專業資格認證后便開始擔任副館長,主要從事參考咨詢服務。1931年回到倫敦擔任漢普斯特德圖書館館長(Hampstead)。1938到1961年被任命為西敏斯特公共圖書館館長。1942年,他在伊普斯威奇(Ipswich)擔任館長。在伊普斯威奇期間,麥克考文真正開始重新創造圖書館服務,建立了一所新的中央圖書館并形成圖書館在音樂和戲劇等方面的延伸活動。1951年由于對提高圖書館地位和服務標準的貢獻,麥克考文獲得了CBE(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英帝國司令勛章)。1934到1951年期間,他擔任英國圖書館協會榮譽秘書,并在1951年擔任協會主席,1961年獲得該協會榮譽成員。1958年,麥克考文服務于羅伯茨委員會(Roberts Committee),在此期間促進了1964年公共圖書館和博物館法的形成。麥克考文的最大貢獻在于他在20世紀中期使英國公共圖書館獲得了重建并開始了現代化進程。此外,由于麥克考文報告的橫空出世,在英國乃至世界圖書館界,麥克考文都享有極高聲譽。Vollans稱其為公共圖書館先生(Mr.Public Libraries),William Munford把麥克考文看作是1850年以來公共圖書館產生的最偉大的人物之一[1]?;诖?,筆者將介紹麥克考文對英國圖書館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以分析麥克考文在英國圖書館事業史上的突出作用和顯著地位。
1 對圖書館員的認識
麥克考文很早就認為所有圖書館工作的質量提高在于從事這項工作的工作人員的品質,他認為圖書館員專業素質是由圖書館員的知識、處理參考咨詢的能力、為公眾提供專業服務的能力并且需要不斷加強對圖書館員的專業教育[2]。此外,麥克考文在20世紀30到40年代還強調館員應具有獨立性地位。他指出:“圖書館員在工作中應該保持絕對的中立?!眻D書館員的職責不是改善用戶的個性和心靈,而是最大程度地擴大他們的選擇[3]。他的“中立原則”理念源于他對圖書館的認識,認為圖書館是公共知識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不僅要為讀者的知識需求提供平等的服務,還需要為讀者獲得知識提供公平的機會和為知識生產者進行創造性思想和觀念提供進入社會的平等機會。要做到這一點,館員需要在最大限度上保持自己的原則性,如果館員把自己的信仰、政治傾向看得高于館員職責,沒有意識到真正的館員是無信仰、無政治傾向的,他就不可能是個好館員[4]。圖書館員的工作是幫助人們成為健康的、積極的和形成獨立的個性。同時,他極力渲染這樣的一種圖書館事業,即免費的、不受政府、社會或是道德審查。而這與后來美國圖書館協會宣傳的《圖書館權力法案》中關于圖書館應提供圖書和其他館藏資源以滿足其服務社區內所有人興趣、信息和啟蒙的需要,而不應以創作者的出身、背景或是觀點為由排斥任何資料,圖書館應提供有關時事或歷史事件的各種表達觀點的資料和信息,不應因黨派或教義的不容而摒棄或排除任何資料等觀點是不謀而合的[5]。
2 對弱勢群體的關注
1927年麥克考文提出通過把圖書傳遞給不能前往圖書館的讀者,包括住在偏遠地區的人、長時間工作的人、病人和殘障者,以改善公共圖書館服務。他聲稱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把圖書傳遞給那些讀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忽視每一種可能的方式,并提出了利用礦車送書到家、利用志愿者和物流機構、在行業協會和工廠車間存儲藏書、向病人和盲人讀者大聲朗誦等方式來開展公共圖書館的特殊服務[6]。麥克考文的建議得到了英國公共圖書館眾多館員的大力擁護,這可以看作是麥克考文早期對圖書館弱勢群體的密切關注。
麥克考文對弱勢群體的關注與當時的英國社會關于普遍和公平服務的理念是分不開的。在20世紀50年代,戰后經濟開始逐漸繁榮和發展,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形成了以“平等主義”(Egalitarianism)和“普遍主義”(Universalism)為基本原本的福利國家的發展模式。除了在住房、教育、養老等方面給予有需要的弱勢群體救助與福利之外,還在社會服務方面為兒童、青少年等群體提供了結構較為完整的服務體系。在這種環境下,英國公共圖書館以“普遍服務”(Universal Service)的觀念宣稱自己是對所有人開放。在英國,特別是1930年代以來,公共圖書館開始以“普遍服務”(Universal Service)重新界定他們的使命,麥克考文認為一個“由所有人提供的圖書館必須為所有人服務”[7]。為此,麥克考文還曾著書論述自己對圖書館弱勢群體服務的看法,包括圖書館延伸服務和兒童服務等①。無獨有偶,1964年,普遍服務的觀念被寫入英國《1964年公共圖書館和博物館法案》中,法案的主要目的在于規定地方當局對當地居民富有的提供覆蓋面廣且有效率的責任。這也在客觀上是以制度化的形式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對全社會的擴展和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包容與接受。
3 對國際圖書館事業的推動
Gardner曾經說“麥克考文是一個實踐家,而不是夢想家”。這是麥克考文不遺余力推動英國乃至是世界圖書館事業前進的真實寫照。他推動國際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第一步源于1930年代中期第一次訪問美國。這次訪問促成了他關于國際圖書館事業的一系列文章的形成。之后,特別是二戰以后,麥克考文對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土耳其、斯堪的納維亞等諸多國家進行了多次訪問,參加了無數的國際會議,對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和英國圖書館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咨詢,形成了一系列報告。例如他撰寫的澳大利亞公共圖書館報告(該報告關于公共圖書館在澳大利亞:現在情況和未來可能性)至今仍為澳大利亞公共圖書館界奉為經典[8]。
此外,麥克考文對國際圖書館事業的推動是促進國際圖書館聯盟(IFLA)對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關注。1949年以前,IFLA并未足夠重視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1949年,UNSCEO宣言就已經宣稱公共圖書館是民主的工具,同時強調公共圖書館服務與教育服務在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方面需要更加親密的合作。1951年羅馬IFLA會議上,曼徹斯特城市圖書館員Charles Nowell受邀做了關于公共圖書館目標和問題的演講。這就引起了麥克考文在IFLA會議上組織了分會場研究公共圖書館現存的問題。1952年麥克考文成為IFLA分委員會主席,該分委員會后來被重新命名為公共圖書館分部。在擔任公共圖書館分部主席期間,麥克考文不斷鼓勵研究公共圖書館存在的問題,同時號召收集更多的、不同的國家公共圖書館信息以作為進一步研究公共圖書館的基礎。1953年麥克考文在越南的IFLA會議上提出公共圖書館發展在全世界范圍內極為不平衡。這促使新成立的IFLA公共圖書館分部在國際范圍內開始準備和起草有關于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備忘錄的工作。這項備忘錄于1954年公開發表,在1954年薩格勒布和1955年的布魯塞爾IFLA會議上,公共圖書館分部不斷討論和修改這個備忘錄直到IFLA在布魯塞爾上正式被接受。1956年在慕尼黑,公共圖書館分部繼續研究公共圖書館標準作為麥克考文個人工作,1957年在巴黎,公共圖書館標準公開發表草稿。1959年IFLA在馬德里研究麥克考文關于圖書館而這也是后來IFLA形成關于公共圖書館標準的內容來源[9]。雖然后來無論是在1969年在哥本哈根等諸多會議上對公共圖書館標準的制定進行修改還是在1972年的布達佩斯IFLA會議上最終正式采納標準,麥克考文對公共圖書館標準的制定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4 對麥克考文報告形成的貢獻
20世紀初期,英國公共圖書館開始由城市向農村發展。隨著圖書館數量增多,館藏增長,經費等保障問題也日益突出。而1850年的公共圖書館法在經費等方面也存在諸多限制。因此,英國國會開始著手對公共圖書館法展開修訂工作。從國內的背景來看,在20世紀30到40年代,英國各地已經普遍建立了公共圖書館,但各地公共圖書館各自為政,不成體系。許多圖書館服務的人口很少,服務人口在5000人以下的就有58個[7]。環視整個國際背景,當時的歐美國家,對戰后重建的展望早在戰爭結束之前就激發了各種各樣的規劃活動。從政府部門到專業組織,很多領域都制定了戰后重建計劃,這為公共圖書館重新審視自身的使命也提供了不容錯過的契機。在以上因素的推動下,英國和美國都出現了為規劃公共圖書館戰后發展而進行的大規模調研活動。在英國,全國性調研由英國圖書館協會發起,由麥克考文承擔。調研活動從1941年開始,歷時70天,同時獲得了卡內基聯合王國信托(Carnegie United Kingdom Trust,CUKT)的支撐。在這段時間,麥克考文幾乎走遍了整個英國,對各地圖書館進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戰后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構想,即著名的《麥克考文報告》,全稱為《英國圖書館系統:一份現狀報告暨戰后重組建議書》(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 of great Britain,1942,以下簡稱《報告》)。
該《報告》主要分為四個章節。第一部分是對公共圖書館存在的價值進行的評估;第二部分介紹鄉村圖書館體系、兒童圖書館、圖書館建筑和實施、方法、圖書館員工和財政、圖書館合作;第三部分是麥克考文對未來圖書館發展的建議,包括對圖書館行政單元的再組織、資金的提供、提高合作能力和更多培訓活動的建議;第四部分討論了戰時圖書館服務的問題,特別是和偏遠地區和小城鎮民眾有關的圖書館服務的情況??偟膩碚f,《報告》是關于對戰后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建議,涵蓋了圖書館使命及服務、組織管理、人員配置等眾多方面。
具體而言,我們能從《報告》中詳細了解到二戰期間英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概況以及麥克考文對英國公共圖書館戰后發展藍圖的具體規劃和發展構想?!秷蟾妗贩治隽水敃r英國公共圖書館的狀況,并對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加強公共圖書館的重組整合,構建全國性的圖書館網絡,加大中央的扶持以及培訓的力度[1]。這些都可以看作是麥克考文對英國公共圖書館提出現代化的初步構想。而報告中尤為強調“服務是圖書館存在的理由,而服務就意味著不加質疑、不帶偏見、不予限制地給予。圖書館是這樣一種工具: 促進讀者的所有或任何活動,因此,它必須是寬容和無所不包的”[10]。
《報告》的提出在英國公共圖書館界產生了廣泛、突出而長遠的影響。在隨后的1959年,時任英國圖書館協會主席的羅伯茲發表《羅伯茲委員會報告》,該報告繼承了《麥克考文報告》的主要思想,提出了英國公共圖書館的改革措施: 成立公共圖書館管理機構,制定服務標準并由中央政府監督實施[11]。1962年工黨政府教育部在《羅伯茨報告》的基礎上出版了《布迪倫報告》( Bourdillon Report),提出了“高效率公共圖書館的基本標準”,如年文獻入藏量、服務空間、人員配置等。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努力推動下,英國議會通過了《公共圖書館與博物館法》(Public Libraries and Museums Act)并于1964年正式頒布,這部法律采納了1942 年《麥克考文報告》和1959年《羅伯茲委員會報告》主要思想[12]。在之后的1965年和1974年,英國基于麥克考文報告創造了真正的公共圖書館體系。
雖然麥可考文報告的問世也引發了不少人的詬病,某些建議被認為是過于理想化、過于激進;而有關公共圖書館調研的建議則被認為是過于精英化。但是在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歷程中,這份《報告》對確認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應履行的管理職能、明確圖書館的職能、逐漸建立和統一英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標準等如何發展未來圖書館還是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誠如泰晤士報教育副刊(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所言,《報告》不是對現在圖書館的批評,而是對未來圖書館發展的建議。
5 對形成英國公共圖書館體系的不斷努力
20世紀90年代英國負責公共圖書館事務的“藝術與圖書館辦公室”出版了《設置公共圖書館的目的》。其中明確提出“公共圖書館是社區的主要設施;它的使命在于保證和鼓勵社區內的人或團體全面獲取圖書、信息、知識和文學藝術成果,從而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的文化、民主和經濟活動,幫助他們參加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教育計劃,輔助他們建設性地利用閑暇時間,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鼓勵他們使用信息和理解信息價值[13]。這是對公共圖書館性質、功能上的充分肯定與認可,但是在早前的英國,公共圖書館并未受到如此高的贊譽。
如前文所述,在英國圖書館界,麥克考文被譽為是公共圖書館先生,這足以說明他在推動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完善公共圖書館體系等方面做出的無可取代的貢獻。他認為關于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源于三個原理。首先,圖書館的存在是為了服務,這種服務是毫無疑問的、能給人予恩惠且是沒有任何限制的。這些服務是公共圖書館所有讀者活動的工具。其次,公共圖書館必須是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無論是在選擇材料還是在提供服務上,所有的圖書館必須擁有無限的資源。最后,圖書館應該是免費的。不管讀者擁有何種資源,都應為他們提供所有的知識和意見[1]。
而麥克考文關于公共圖書館的思想是和當時英國存在公平和平等的社會背景是分不開的。他提出,圖書館應該宣揚普遍的思想,不僅僅是因為大眾有平等獲得知識的權利,也是因為我們相信除非人類確實享受這些權利才真正有可能理智地運用。服務是公共圖書館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基點。因為服務是圖書館存在的理由, 而服務就意味著不加質疑、不帶偏見、不予限制地給予。圖書館是這樣一種工具:促進讀者的所有或任何活動,因此,它必須是寬容和無所不包的。
建立整個國家完整的公共圖書館發展體系也是麥克考文畢生專注的一項事業。他認為,在這個體系中,國家圖書館作為一個整體對圖書館的發展負有責任并且要從中央政府處獲得直接的政府補助金。在此基礎上,麥克考文在當時提出了一個重要也是引起爭議的方法,即建議減少當時現存的604個英國圖書館到93個,通過縮小規模和減少數量來提高服務的效率。此外,他還建議根據經濟規模,減少城鎮與鄉村之間的圖書館以便創造更多、不同類型的圖書館之間的有效合作。
麥克考文還認為公共圖書館不僅僅是一個地方性的、公民的機構,而是一個國家整體的圖書館體系或是國家圖書館網絡。但是在提到國家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不足之處,麥克考文又是全面而具體的,他認為沒有受到良好培訓的員工、差的圖書館不能開始改革、對公共事務持不良或是差勁的態度、不能吸引當局的發展興趣、不良的資金投入、太多缺乏效率小型圖書館管理者的存在、在管理當局中缺乏有效的合作這些都是影響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阻礙因素。
麥克考文能夠在思想和實踐上不斷推動英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一部分原因在于當時處在戰爭狀態。戰爭期間,英國很多圖書館藏書和建筑都被摧毀。總的來說,在1939年到1945年期間,大約有50個中央圖書館和地方圖書館及750000冊書被破壞或是嚴重破壞。書籍處在短缺的狀態,加上在1942年末,圖書的價格較戰前上漲了30%。面對這些危機,一些圖書館開始拯救計劃以吸引來自公共和私人藏書家的捐贈。雖然戰爭對圖書館帶來的損失是不可挽回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也給圖書館帶來了一些發展的機會。對麥克考文而言,這能使公共圖書館在國家中變得更為重要。在戰爭開始之前,圖書館協會就已經和情報部建立了緊密的關系且提供了戰時服務。如公共圖書館為情報部門分發材料和其他信息,同時也為基地辦公室承擔食品控制和國家登記等工作。麥克考文個人就在西斯敏特為國內防御報告中心服務,并擔任辦公室主管。1940年,教育委員會對各級圖書館發了一個備忘錄,號召圖書館應該延伸自身的服務。備忘錄中解釋道,公共圖書館能夠為廣大的讀者提供建議和娛樂活動,當黑暗來臨的時候而且外界的娛樂活動不斷減少,許多人能從書籍中獲得戰爭條件下的安慰。這就使得圖書館借閱量不斷上升,同時在公共圖書館開館時間上帶來了革命。開館時間提前、減少閉館的次數,而且一些圖書館開始周日也開館。麥克考文和其他的圖書館員在這次戰時的圖書館運動中意識到閱讀量的需求和圖書館的使用將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而麥克考文一直認為,在履行其教育使命的時候,公共圖書館不是直接教授人們如何閱讀、如何推理、如何使用事實和思想,而是通過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圖書的需求來延伸學校的工作,這是公共圖書館與學校教育的根本不同[14]。這也是他推動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動力之一。
此外,麥克考文對公共圖書館的選書理論亦有貢獻。1925年,29歲的麥克考文管理文發表了“公共圖書館的選書理論”,從理論上闡述了“需要論”的思想,從而確定了“需要論”的地位。他認為建立公共圖書館的目的在于滿足公眾的要求,因此公共圖書館的責任是要提供公眾所要求的服務。圖書館應首先確定讀者的要求,然后去滿足他們的要求。圖書館在選書時除了注意書籍的知識價值外,更應顧及社會的需要[15]。他還提出一種純理論的“圖書選擇評分法”,并通過舉例進行證明。實際上,麥克考文的評分法是一種理論的探索,很難通過內容價值或是讀者需要對各種出版物的評分進行精確計算。但是由于其選書理論明晰,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
6 結語
鑒于麥克考文對英國公共圖書館做出的全方面成就,英國圖書館協會在1970年設立麥克考文獎章(McColvin Medal),以紀念麥克考文對公共圖書館發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麥克考文在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歷程中,由于先后在英國不同的公共圖書館中擔任過館長、副館長等職務,并且畢生致力于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扮演的是一位卓越的公共圖書館實踐家。他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調研、國家訪問、專家咨詢等方式研究英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用審慎、長遠的眼光和獨樹一幟的風格為英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Alistair Black. National Planning for Public Library Service:The Work and Ideas of Lionel McColvin[J].Library Trends,2004,52(4):902-923.
[2]Lionel R. McColvin. Public Library Policy Reviewed[J].Library Review,208-213.
[3]L.R. McColvin. The faith of a librarian[J]. Indian Librarian, 1949:1-16.
[4]于良芝. 圖書館學導論[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3.
[5]張靖. IFLA知識自由政策之知識自由聲明分析[J]. 圖書館,2005,(5):15-18.
[6]Muddiman D. Public library outreach and extension 1930-2000. See:Alistair Black and Perter Hoar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ibraries in Britain and Ireland[M]. V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7]McColvin, L. 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 of Great Britain[M].London: Library Association, London, 1942.
[8]Jones, David J. Great minds: Metcalfe, McColvin and Public libraries in Australia[J].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2005,54(4):386-412.
[9]Kenneth,C. Harrison. McColvin, IFLA and International Librarianship[EB/OL].[2011-10-20].http://ifl.省略/content/2/3/133.
[10]Goulding, Anne.” Public Library” lecture notes[M] . Loughborough: Loughborough University,1998.
[11]顧力仁.英國公共圖書館法——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J].教育資料科學月刊,1979,15( 4):29.
[12]Harrison K C. McColvin. IFLA and international librarianship [J].IFLA Journal,1976,(2):133.
[13]Office of Arts and Libraries. Setting Objectives for Public Library Services[M].London:Office of Arts and Libraries,1991.
[14]McColvin, cited in Whiteman, Philip. Public libraries since 1945: the impact of the McColv in report [M]. London:C. Bingley,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