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訪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4)31-0011-02
[作者簡介]楊燁(1986―),女,江蘇揚州人,碩士,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
肢體殘疾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相比,除了面臨一般的就業壓力,他們還要面臨由于身體方面的缺陷帶來的額外的壓力。本文從就業心理角度出發,研究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肢體殘疾大學生的就業心理與他們所學專業、當前的就業政策是否相關。本研究對象都來自目前全國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以培養特殊教育師資為主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根據訪談方案,研究者選擇17位即將畢業的肢體殘疾的大學生進行深度訪談,通過訪談,筆者了解到他們一方面存在著緊張焦慮、自卑怯懦等消極的不良情緒,另一方面也有著對就業的積極、樂觀,主動進取的良好心理狀態。訪談表明,肢體殘疾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有如下特點。
一、緊張、焦慮
面對就業,大多數普通大學生也會有緊張焦慮的心理,而在肢體殘疾大學生中,這種心理更加突出。
在17位訪談對象中,有4位師范專業的肢體殘疾大學生由于身體殘疾無法取得教師資格證書,這加劇了他們在就業過程中的緊張、焦慮心理。這4位學生最理想的就業方向就是進入特殊教育學校成為一名特殊教育教師,但是根據《教師資格條例》規定,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應當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而根據《江蘇省教師資格認定體檢標準及操作規程》的規定,“兩上肢或兩下肢不能運動者,四肢殘缺變形,行路步態跛行,上肢(特別是右手)殘缺影響板書書寫者;身體畸形,如明顯雞胸、駝背、脊柱側彎外曲超過3厘米”等均屬于體檢不合格。根據上述規定,這4位師范專業的肢體殘疾大學生是無法取得教師資格證書的,他們進入特殊教育學校工作的希望很渺茫。因此,他們感到緊張和焦慮,對今后的就業方向也感到迷茫。
在17位訪談對象中,有7位非師范專業肢體殘疾大學生也存在緊張和焦慮的心理特征。他們在求職過程中采取普遍撒網的方式,一方面準備著事業單位的考試,另一方面又奔走于各大康復中心等機構。
二、自卑、怯懦:擔心受到歧視
肢體殘疾大學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會存在自卑的心理,表現得比較怯懦。在訪談中,有11位學生表示自己存在自卑心理,這個比例占64.71%。訪談中,小程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學歷都感到自卑,她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夠進入事業單位工作,但是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在求職過程中肯定會遭到拒絕。她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她先查閱網上的招聘要求,再對照自身情況,覺得自己不符合要求肯定不會被錄取。因此,她一直都沒有勇氣向用人單位提交自己的簡歷。
三、被動、不積極:對于家庭過分依賴
肢體殘疾大學生的被動依賴心理主要體現在求職過程中,不愿主動追求理想的職業,缺乏主見,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就業意向,依賴學校或家庭幫自己找工作。在17位訪談對象中,有8位學生(均是女生)表達了希望畢業后回家鄉工作的愿望,希望留在父母身邊,其中2位學生則明顯表現出對家庭的依賴,完全依靠父母幫自己找工作。
小程很依賴父母,沒有自己主動找工作的意識。對小程的訪談是在11月底進行的,這時大部分學生已經開始找工作,部分學生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實習單位。但是在問及小程是否開始找工作時,她說:“之前,我父母幫我聯系過家鄉的一所特殊教育學校,但是需要考試,我自己還沒有去咨詢。”
小張同樣也比較依賴父母,她的實習和就業單位都是父母給聯系和安排的,不需要她自己擔心,而她沒有考慮過自己聯系工作單位。她希望在家鄉工作,沒有考慮家鄉以外的地方。小張說,暑期她媽媽給她安排了醫院里康復理療的工作,對于這份工作,她本人并不是很喜歡,但是依舊選擇聽從母親的安排,沒有想過自己獨立找工作。
四、固執:不切合實際的就業方向
固執的就業心理一般表現在肢體殘疾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對某一自己心儀單位或者職位的偏執,即使自己條件不足以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也一意孤行。在17位訪談對象中,有11位學生(占訪談對象總數的64.71%)表示出對事業單位的偏愛,認為事業單位工作穩定、福利好、待遇高,更適合自己。例如小陳說,她想去事業單位,或到特殊教育學校當教師,或回家鄉的殘聯工作,暫不考慮其他工作單位。
可是,該校就業辦近三年的統計表明:2013年該校畢業生總數1662人,進入事業單位畢業生數279人,占畢業生總數的16.79%;2012年該校畢業生總數1736人,進入事業單位畢業生數239人,占畢業生總數的13.77%;2011年該校畢業生總數1638人,進入事業單位畢業生數277人,占畢業生總數的16.91%。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進入事業單位的比例在15%左右,是比較困難的。通過與該校就業辦負責人溝通得知,進入事業單位的畢業生大多數是健全的學生,幾乎沒有殘疾學生進入事業單位。可見,肢體殘疾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對事業單位固執偏愛,不想進入其他單位工作的想法缺乏實際考慮。
五、積極、樂觀、自信:職業目標合理
【關鍵詞】動機性訪談;心理健康教育
一、動機性訪談概述
Miller和Rollnic將動機性訪談定義為:“動機式訪談法是一種協作的、目標導向風格的溝通方式,它特別注意改變的語言,被設計用來強化個人對一個具體目標的動機和承諾,通過在一種接納和至誠為人的氛圍下引出和探索這個人自己關于改變的原因。”動機性訪談法采用了多種理論與治療模式,如當事人中心療法、認知治療、系統理論、自我規范等。咨詢師主要是協助求助者認識到目前潛在的問題,消除他們改變過程中的矛盾心理,幫助他們更好地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咨詢師并非擔任權威型角色,而是以同理心了解他們的處境,肯定他們自身的改變意向,營造一個對改變有正面效果的氛圍。
(一)動機性訪談的核心要素
動機性訪談并不僅僅是一套簡單的實用技術,而是建立在四個關鍵且相互關聯的要素的基礎上:合作、接納、至誠為人和喚出,動機性訪談的核心要素是這四種成分的交際。對于這四個中的每一個要素,均包含一個體驗以及行為的成分。1.合作。動機性訪談是一種激活人們自身關于改變的動機和資源的方法。在動機性訪談中,訪談者旨在創造一種積極的人際氛圍以便有利于采訪者改變而不是強制其改變。這種方法涉及到的探索多于教訓。咨詢師是對改變享有特權的見證人,是通過來訪者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而不疊加自己的觀點;有時候會問一些問題,但是大部分時候只是傾聽、關心和支持,而不是勸說或爭論。動機性訪談的合作特點,預示著對他人的一種深度尊重。2.接納。接納意味著一個人珍視另一個人作為人類的絕對價值和潛能,弗洛姆把這點描述為一種尊重,這種尊重是“意味著對這個他人應該按他自身本色成長和發展的一種關懷。尊重因此暗示著沒有剝削”。接納還尋求通過準確同感來了解他人的觀點,肯定和尊重每個人的自主權,并且肯定這個人的強項和成就。3.至誠為人。至誠為人是對追求來訪者的福利和最佳利益的深思熟慮的承諾。咨詢師以至誠為人的精神來工作,就是要把心態放在正確的地方,以便可以當之無愧地接受來訪者付出的信任。4.喚出。動機性訪談聚焦并理解一個人的優勢和資源,而不是去探究缺陷。動機性訪談假設人們確實具備關乎他們自己的智慧,他們已經在自己身上具備了可以被調用的動機和資源。一旦人們解決動機性訪談的基本要素了他們關于改變的矛盾心態,他們往往就會向前走并自行去做,而不需要額外的專業協助或者許可。咨詢師的任務是喚起和強化這些早已經存在的改變的動機。除了上述咨詢原則外,開放式問題、肯定化技術、反映性傾聽、摘要和小結、告知和建議是動機性訪談的五種核心技術,咨詢師需要根據會談的進程和階段靈活采取多種策略。
(二)動機性訪談的基本過程
1.導進過程。導進過程是建立一個有用的連接而形成工作聯盟的過程。在訪談之初,建立治療性銜接是隨后發生的一切事情的先決條件。2.聚焦過程。聚焦過程是在關于如何改變的對話中發展并維持一個特定方向的過程。聚焦的過程是幫助來訪者明確方向,找到其打算去往的方向。3.喚出過程。動機性訪談是一種協作的、目標導向風格的溝通方式,喚出過程涉及到引出當事人自己對改變的動機,它處于動機性訪談的核心部位,通過在一種接納和至誠為人的氛圍下引出和探索這個人自己關于改變的原因,并強化其對某個具體目標的動機和承諾。4.計劃過程。計劃過程是一個關于行動的對話,包含了發展對改變的承諾及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它通過引出當事人自己的解決方案,促進其決策的自主性,以及在一個計劃出現時不斷引出并強化改變語句。
(三)動機性訪談的設置
從一開始,動機性訪談法就是以實用性為目的。它的許多觀念來自于實務工作者在臨床上總結的經驗,它的許多原則是從實際工作中匯集而來。由于訪談的實用性和使用的靈活性,導致該方法在國外得到大量的嘗試和使用,這些實施者包括社區工作人員、家庭醫生、療養院護工以及各種來自不同學科的其他健康專業人士。國外的實踐者根據臨床工作所處的不同咨詢環境,對動機性訪談的操作模式進行了不同的改變,但基本上都采取了較為簡短的訪談模式。目前在國外常見的動機性訪談時間是30分鐘,部分更簡短的會談可將單次談話時間限制在10分鐘甚至5分鐘。另外,根據實際需求,動機性訪談在電話咨詢中也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由于動機性訪談的簡短模式符合人們對簡短心理治療的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動機性訪談的優越性。
二、動機性訪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眾所周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各高校要努力探索在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制定適合本省、本校的具體實施方案,將其納入教育教學、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戰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專兼職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科學、系統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條件的院校可以在新生入學時將心理健康課設為必修課,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普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設立心理咨詢室,制定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預案,真正做到預防為主,把握學生發展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輔導等。而動機性訪談作為一種便捷、實用的訪談工具,對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如今在我國關于動機性訪談的圖書和文獻還極為少見,我國高校也少見使用動機性訪談來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嘗試和實踐。因此,為了更好地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筆者嘗試對動機性訪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潛在用途進行深度的討論和未來展望。
(一)學生咨詢和輔導
Fixsen等人指出,在所有領域,尤其是教育領域,在知道要做什么和已經做了什么之間有個巨大的鴻溝。《尚書說命中》:“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在行為改變方面,以提供建議為主的傳統健康教育方法收效甚微,僅有5%~10%的成功率。了解和認識僅僅是認知層面的收獲,只有發展到行動上的改變,才是真正的轉變。動機性訪談聚焦于來訪者個人自身的改變,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動機性訪談可以被直接而廣泛地使用于各類協助學生發展的談話中。在學校的咨詢和輔導中,咨詢師可以根據學生所處的狀態不同,靈活采取多種措施,通過挖掘和妥善處理學生行為改變過程中的矛盾情感,表達同理心,令學生認識到發展差異,接受阻抗,使其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得到加強,進而達到增強當事人行為改變的內在動機。動機性訪談在整個咨詢和輔導過程中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指向當事人行為改變的前意向與意向階段,咨詢師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任務是協助學生增強行為改變的內在動機;第二個階段重點在于鞏固學生對行為改變的承諾并制訂、履行行為的改變計劃。Blom-Hoffman和Rose提供了一份在以學校為背景的咨詢中使用動機性訪談的書面報告,提出動機性訪談可以有效提高當事人的改變動機,解決常見的障礙以成功地實施改變計劃。
(二)學生不良行為的控制
在動機性訪談以往的運用中,大部分都與健康促進工作相關,如克服酒精依賴、飲食控制、個體戒煙、住院病人依從性等,這些健康問題的背后多半都與當事人不良的生活和行為習慣有關,Rubask等對1991—2005年的72篇實施動機性訪談的隨機對照實驗報告進行Meta分析,發現動機性訪談對約75%的生理、心理健康問題有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見的不良行為,如過度網絡依賴、考試作弊等現象,亦可以發揮動機性訪談的作用。Atkinson和Woods(2003)以及Kittles和Atkinson(2009)建議動機性訪談可以作為初始評估工具用來評估心懷不滿的青少年學生。咨詢師被允許去確認那些心有不滿的青少年的需要,并確定適當的支持策略,同時衡量青少年整體改變的阻力。這些報告樣本中的青少年發現這種考慮了自身行為意義的方法對他們是有幫助的,但對那些準備改變的孩子比那些沒有做好改變準備的孩子實施干預會更成功。此外,Connell和Dishion(2008)在公立中學內實施聚焦于家庭的多層次的預防方案來確定教養因素與青春期早期的行為問題的關系。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的相關因素會抑制高危青少年的抑郁癥狀。
(三)與學生、父母、老師的談話
在高校學生工作的整體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士經常會接觸學生、學生家長和其他教師等群體,需要談論關于改變的內容。在學生咨詢時,應該關注來訪者的積極心理狀態,培養其健康積極的心理反應,同時鼓勵來訪者關注自身的心理狀況,幫其樹立自信心和對生活的希望,激發其潛能,幫助他們勇敢面對未來的困難和挫折,讓其健康心理具有持續性。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體驗,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可以改變傳統的談話內容,增加和涉及一些大學生如何獲得更多的幸福、如何結交朋友、如何建立友誼等方面的內容,引導大學生注重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這些談話的內容和背景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支持,通過具體實施,增加實施的忠誠度。當事人要去執行所承諾的改變必然會遇到阻力,這些阻力有時候是來自于個人,有時候可能與家庭、教師或者其他重要的社會角色有關。由于動機性訪談建立了一種基于尊重基礎上的關系,對當事人想要改變的動機和能力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因此可以將動機性訪談作為一種常規的方法,以應對學生、家長以及老師互動過程中遇到的改變阻力。在這個過程中,心理健康工作人員可以以Miller和Rollnick提出的召喚、合作和自主性三個基本結構開始,引出個人改變的原因,認識到其價值、觀念和情感,并支持甚至鼓勵個人選擇,同時避免以完全的教育者或專家的角色去進行談話。值得注意的是,在動機性訪談的背景下,阻力包括維持現狀或者是對變化的爭辯,這些情況可能包括:簡單化、強調個人選擇、雙向回應、夸大其辭、只顧一邊、轉移焦點、重新規劃等等(Miller和Rollnick,2002)。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背景下的動機性訪談,通常是在談話的主題有了明確的、成熟的價值觀的前提下來開展。
【關鍵詞】 地震;精神衛生;心理社會;能力;橫斷面研究
中圖分類號:B845.67,R192 .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11)002-0102-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2.006
Post-earthquake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support(MHPSS)capacity of health
facilities in some areas in Sichuan: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key informant
interview with grassroots health professionals
LIU Jin1,GUAN Li-Li1,XIANG Hu2,WU Xia-Min1,MA Ning1,
LIANG Xiao-Qiong2,WU Bao-Ming1,MA Hong1
1Peki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Healt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1912Sichuan Mental Health Centre,Mianyang 621000,Sichuan Province,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MA Hong,mahong@bjmu.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post-earthquake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support(MHPSS)capacity by psychiatric hospitals,and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and village clinics in some extremely hit and severely hit areas in Sichuan.Methods:Referring to definition and levels of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support defined by the 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 of UN,a questionnaire consisting of basic information and current services of health facilities,MHPSS training and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past two years,and willingness and feasibility to provide MHPSS was developed,and 30 doctors from 1 county-level psychiatric hospital,1 town-level psychiatric hospital,5 township health centers,and 5 village clinics were surveyed.Ten of them were interviewed to explore their occupational experiences,the earthquake influence on the health facilities,the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of learning and providing MHPSS.Result:There were 0.68 psychiatrist/100,000 population and 0.83 psychiatrist/100,000 population in county level and town level respectively.There had been no pre-quake training on MHPSS,11 doctors got(1~7)days(median=2 days)of post-quake training,but unleveled,with insufficient teaching materials or reference books.Only 19 doctors could have time to provide MHPSS,and possible hours would be(6.9±2.5)hours/week.The county-level and town-level psychiatric hospitals had to manage the pre-quake inpatients,and admitted post-quake new cases.The county-level psychiatric hospital conducted some patterns of public mental health education.Only 2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provided 20 persons/month outpatien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Psychiatrists had not been trained in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and had not had experience to deal with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efore the earthquake.Non-psychiatric physicians felt that their capacity of providing proper MHPSS was quite limited.The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only had valium as the basic psychotropics.Buildings in health facilities were damaged by the earthquake,which was especially reflected by collapse of a whole ward building in the town-level psychiatric hospital.Conclusion:Post-earthquake MHPSS capacity by health facilities in county and lower levels is extremely limited in Sichuan.It is suggested that in the future the relevant professionals be trained in more practical and specific ways in different levels,the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and village clinics be authorized to use basic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and disaster-resistant level be strengthened while building new or altering old psychiatric hospitals.
【Key words】 earthquake; mental health; psychosocial; capacity; cross-sectional studies
(Chin Ment Health J,2011,25(2):102-106.)
人為或自然災難后的救援是復雜的工程。聯合國機構間常委會(The 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IASC)于2007年制定出《緊急情況下的精神衛生和心理社會支持指南》[1-2](以下簡稱《指南》),為救援人員和社區計劃、建立并協調最基本的多部門救災工作提供指導。《指南》將災后的精神衛生和心理社會支持(mental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support,MHPSS)定義為旨在保護或促進心理社會安寧和/或預防或治療精神疾病的所有當地或外部支持。列出的服務范圍包括四個層次,即①基本服務和安全(如食品、帳篷和防疫措施);②社區和家庭支持(如尋人和幫助家庭團聚、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活動);③有針對性的非專科服務(如由初級保健人員提供的心理急救、基本精神衛生服務);④專科服務(如治療嚴重精神疾病)。災后救援是多部門合作、分層次的服務,其中③和④層次的服務需要衛生部門人員參與[1]。在《指南》中,建議對于衛生部門MHPSS能力的評估需包括初級保健和精神病院的能力和基本精神科藥物。為了解四川5.12地震后部分極重及重災區醫療機構提供MHPSS的能力,2009年2月本項目組調查了安縣、什邡市和三臺縣、綿陽市的部分醫療機構和醫生的情況。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取方便抽樣的方法。 以極重災區(綿陽安縣、德陽什邡市)和重災區(綿陽三臺縣、綿陽市游仙區)的醫生為目標人群。共分級調查來自縣級精神病院1所、鄉鎮級精神病院1所、鄉鎮衛生院5所和村衛生室5所的醫生。并對其中愿意并有時間交談的醫生進行深入訪談。
1.2 工具
參照聯合國機構間常委會對MHPSS的定義和分級自編問卷,內容包括衛生機構基本信息及目前提供服務的情況,近2年接受MHPSS培訓及教材和參考書的情況,提供MHPSS的意愿及可行性,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訪談提綱內容包括個人從業經歷、地震對醫療機構的影響、學習和提供MHPSS的經歷及感受等。
1.3 實施過程
在臨時板房醫院內,研究者去醫生的辦公室或診室,經過醫生的口頭同意后請他們填寫自編的問卷。
深入訪談是由同一訪談者完成所有訪談。每次訪談持續約1小時。如果辦公室或診室里不方便訪談,則在院子里訪談。研究者在訪談中做筆記。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針對計量資料,進行正態分布檢驗,對符合正態分布的應用均數和標準差進行描述,采用t檢驗比較兩組間的差異;對不符合正態分布的應用中位數(M)描述,采用秩和檢驗比較兩組間的差異。針對計數資料應用具體例數進行描述,因總例數<40,采用費歇爾精確檢驗比較兩組間的差異。針對定性訪談,將筆記中的每句話進行編碼,歸入從業經歷、地震對醫療機構的影響、學習MHPSS的經歷和感受、提供MHPSS的經歷和感受等類別。然后按照研究目的,著重分析醫療機構所受地震的影響,以及提供MHPSS的能力,包括所受培訓的數量和內容、人力資源、基本藥物、服務需求、工作量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和對能力提供的影響。
2 結 果
2.1一般情況
共計30名醫生參加了問卷調查,其中男性23名,平均年齡(39.4±13.3)歲,從業年限1~42年(中位數(M)為12年)。極重災區組和重災區組的醫生在所有變量上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共對10人進行了深入訪談,包括縣級精神病院的院長1名(男性,從事精神衛生專業25年),鄉鎮級精神病院院長1名(男性,從事精神衛生專業6年,原為外科醫生,近6年從事心理咨詢工作),鄉鎮衛生院醫生8名(其中男性7名,從事精神衛生相關工作,即災后心理咨詢共1年)。
2.2醫療機構提供MHPSS的能力
2.2.1精神科醫師在轄區內的人口比例
縣級精神科醫師的人口比例為0.68/10萬人,鄉鎮級精神科醫師的人口比例為0.83/10萬人(表2)。
2.2.2已接受的培訓
在地震前,所有人員均未接受過任何與災后心理變化及處理相關的培訓。截至2009年1月,共有11人接受過1~7天(中位數2天)省、市或區級的培訓,培訓內容為災后心理干預、災后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干預、如何應對有遇難家屬的人或放松技巧等。全部11人均有興趣看培訓教材。有4人列出記得住的教材或參考書名稱,并評價其適用性:《災后心理衛生服務技術指導要點》(大部分適用或完全適用)、《災后兒童心理救援》(完全適用)、《精神衛生核心信息和培訓手冊》(完全適用)和《醫學心理學》(少數內容適用)。
2.2.3提供災后MHPSS的主觀意愿
有27名醫生表示在條件允許時愿意為受災群眾提供災后服務。
2.2.4提供災后MHPSS的現狀
個人可投入的時間:有19人表示有時間為受災群眾提供服務,其中有7人列出每周可提供服務的小時數,平均為(6.9±2.5)小時/周。
醫療機構提供災后服務的情況:縣級和鄉鎮級精神病院除繼續管理地震前的住院患者,還收治震后的新發病例,包括應激相關障礙患者。縣精神病院通過心理衛生知識講座、義診、發放宣傳資料、新聞報道等方式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只有2所鄉鎮衛生院提供災后心理服務,目前門診量約為20人/月,方式為心理咨詢。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的主要方式為發放宣傳資料。
2.3 深入訪談中反映出的主要問題
2.3.1醫療機構也受到地震的影響
地震對醫療機構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尤其是極重災區的鄉鎮級精神病院受到極大破壞,除門診外,整個醫院的其他建筑全部倒塌。醫務人員顧不上自己的家庭,先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后在板房中繼續治療原住院病人95人,同時還不斷收治與地震有關的新發病例。由于臨時住所及周邊環境中存在大量的木棍、鐵絲、繩索等物品,造成沖動攻擊和自殺自傷的危險性加大,加上臨時板房不夠高,病人很容易上到房頂后外走,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壓力。
2.3.2服務能力有限
縣級精神病院有精神科醫師10名,基本沒有受過心理危機干預培訓,沒有治療PTSD的經驗。鄉鎮級精神病院的精神科醫師數量嚴重不足,4名精神科醫師面對100多名患者的診療及值班任務,感到壓力過大。地震后曾有1名來自外院的大學畢業兩年的住院醫師每周來一次作為外援,但并不能起到實際作用。由于床位有限,不得不對某些需要住院的新發病例僅進行門診處理。鄉鎮衛生院的精神科藥品單一,除地西泮外無其他精神科藥品,肌注氯丙嗪僅用于麻醉前用藥,不作為精神科處理用藥。基層醫生雖然看到有大量的受災群眾需要MHPSS,從醫務人員的天職出發也愿意幫助他們,但是由于學歷普遍偏低,在地震前沒有受過心理危機干預的培訓,缺乏災后危機干預的教材和參考書等諸多因素,覺得自己能力有限,無法給受災群眾提供到位的服務,甚至害怕由于自己的理解錯誤或處置不當,反而給受災群眾造成二次傷害。另外,由于基層醫生承擔醫療網底的工作,工作內容多,工作量大,在客觀上難有較多的時間用于提供MHPSS。
3 討 論
本研究發現的縣級精神科醫師的人口比例(0.68/10萬人)和鄉鎮級精神科醫師的人口比例(0.83/10萬人)均低于2008年全國精神科醫師的人口比例(1.35/10萬人)[3]。在沒有災難時,按這樣的人口比例提供常規精神衛生服務尚且人力資源不足。在地震后,如果按照震后3個月PTSD患病率為7.2%[4]推算,縣級和鄉鎮級精神病院需要分別診治PTSD患者10.6萬和3.5萬。面對如此數量龐大的患者,14個精神科醫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MHPSS是分級服務,各級所涉及的人員和服務內容不同,需要的培訓也不同。為了提供優質服務,最好在災前做好人員的技術準備,即需要充分的備災[1]。本研究發現醫療機構人員在災前未接受過任何相關的培訓,在災后僅有11人接受過培訓,但培訓時間短,且未按照內容進行分級培訓,屬于無計劃的培訓。另外,教材和參考書嚴重不足,基層人員不得不將針對性不強的《醫學心理學》作為參考書。
按照MHPSS的服務分級,本研究中的對象應該承擔的是有針對性的非專科服務(如由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和村醫提供的心理急救和基本精神衛生服務)和專科服務(如精神科醫師對嚴重精神疾病的診治)。但是因為培訓嚴重不足,非精神科醫生并不具備提供心理急救和基本精神衛生服務的能力,縣級精神病院的精神科醫師也缺乏診治PTSD的技能。少數鄉鎮衛生院只提供20人次/月心理咨詢,這種工作量也反映出基層供方的服務有限。
醫院作為治病救人的場所必須具有高度的抗災能力,包括硬件條件,以及接受過培訓的人員和應急程序等軟件條件。面對全球日益增多的自然和人為災難,世界衛生組織(WHO)號召各成員國建設可以抵抗地震及其他災難的醫療機構,并將2009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定為“挽救生命加強醫院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5]。本研究中也見到精神病院病房全部倒塌、造成住院護理工作壓力極大的情況。WHO西太區辦公室已發行了相關手冊《醫院應該免受災難侵害:降低風險,保護醫療設施,挽救生命》,對各項建筑指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4 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僅調查了醫療機構和醫生的情況,未涉及其他供方的服務能力現狀、不同部門間的合作現狀,亦未涉及醫務人員自己作為受災群眾的因素,已發現人員數量不足、培訓嚴重不足、提供的服務有限及醫療機構的抗災能力差等問題,說明地震后醫療機構提供精神衛生和心理社會支持的能力極為有限。建議今后對縣級及以下精神衛生機構人員、基層衛生工作者和社區服務人員開展實用的和有針對性的分級培訓;采取措施改變基層衛生機構缺乏基本精神科藥品的現狀;在新建或改造精神病院時,加強硬件的抗災強度。
參考文獻
[1]The 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IASC Guidelines on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Support in Emergency Settings[OL]. Geneva:The 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2007:1-19(2007-12)[2009-09-03].http:∥省略/iasc/pageloader.aspx?page=content-products-products&sel=22.
[2]Wessells M,van Ommeren M.Developing inter-agency guidelines on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support in emergency settings[J]. Intervention,2008,6(3/4):199-218.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8年各類衛生機構人員數[M]. 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09:24-27.
[4]汪向東,趙丞智,新福尚隆,等.地震后創傷性應激障礙的發生率及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1):28-30.
關鍵詞:運動員;射擊;訓練;比賽;心理素質
中圖分類號:G81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3-0015-02
射擊運動成績的好壞取決于運動員完成動作技術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在進行比賽的時候,心理波動會破壞動作的準確性和動作的協調一致性。射擊運動是以穩、準、狠取勝的項目,心理與行為直接相通,運動員必須做到心穩才能槍穩。射擊項目自身的這些特點決定了運動員的心理狀況與運動成績關系極大,因此,訓練和培養運動員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對其發揮最佳運動水平,取得最佳運動成績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射擊運動競賽中,運動員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和心理負荷,要求運動員具有精確的運動感知覺和清晰的運動表象能力,能克服和控制比賽中千變萬化的情感體驗,因而會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有利于運動員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投入訓練和比賽。
一般心理訓練是平時經常進行的心理訓練,目的在于提高運動員完成本項目所需要的心理因素,培養適合本項目要求的良好個性心理品質。
一、 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通過學校圖書館、CNKI學術期刊網、體育學院資料室與各地區教育官方網站等途徑收集相關資料,了解本研究的現狀。
(二)訪談法
通過對重慶市體工隊射擊教練員、運動員進行訪談,以掌握更為準確的資料。
二、影響射擊運動員水平發揮的因素
(一)焦慮水平與射擊成績的關系
在射擊訓練中,運動員的焦慮多表現為狀態性焦慮,即是由運動員在射擊比賽過程中,受到外界客觀事物的刺激引發的行為和情緒體驗的異常現象。根據葉克斯-多德森的倒U假說即中等強度的喚醒對訓練表現最為有利,當運動員的焦慮水平提高的初期會促進射擊水平的提高,伴隨著焦慮水平的逐漸提高,運動員的射擊水平當到達某一值時則不再提高,反而隨著焦慮水平的提高,訓練成績有下降的趨勢。因此,在射擊訓練中應注重保持運動員的適宜焦慮水平。
(二)心理訓練在運動員射擊技術水平發揮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訓練就是對軍人的大腦進行的專門化訓練,通過第二信號系統的作用,提高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提高對內臟器官和思維過程的調節支配作用,并直接影響人體生理機能,使運動員的情緒和行為發生良性循環,在訓練和實戰中發揮出理想的射擊水平。心理訓練是一般心理訓練和準備具體比賽的兩種基本類型,一般心理訓練也稱為長期心理訓練,是指平時經常進行的心理訓練,目的在于培養是和專項訓練的良好的個性心理特征,促進專項訓練所需要的心理品質的不斷完善。準備具體比賽的心理訓練是針對既定的比賽任務進行的一種訓練,目的在于使運動員能在較短時間內學會自我調節心理狀態的方法,以便形成最佳競技狀態,因而也稱做短期心理訓練。在射擊項目中,長期的心理訓練更加有益于運動員射擊水平的發揮。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中熟練掌握了各種心理訓練的手段和方法,能更好的幫助其在真正的訓練和實戰中確實的利用上,臨陣磨槍的做法在實際的訓練中不被教練員所采納。
(三)情緒體驗對運動員射擊訓練成績的影響
情緒是由現實事物引發的主觀體驗過程,即是指個體在受到生活環境的作用的時候,所產生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引發的較強烈的態度極其體驗。情緒在訓練中具有動力性作用,積極或消極的情緒體驗會導致個體的喚醒水平提高或降低。但是,過高的或過低的喚醒狀態都不利于運動員正常發揮其射擊水平,尤其在射擊這類靜力性訓練項目中。射擊訓練中,運動員積極的情緒體驗會促進技術動作完成的質量,提高持槍、瞄準靶心的機體穩定性。不良的情緒體驗則易導致運動員生理機能水平下降,肌肉僵硬,動作變形,注意力分散等現象的發生。因此,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應注意訓練愉的體驗,培養運動員良好的適應、應變能力,從主觀角度克服不良或消極情緒體驗的產生,從而保證射擊水平的正常發揮。
(四)良好的意志品質培養有助于運動員克服外界干擾
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標,并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去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良好的意志品質主要體現在運動員在訓練中所表現出來的主動性、自制性、堅韌性、果斷性和勇敢性。通過實地觀察法發現,有些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過程中當出現意外情況發生的情境下,如果能夠及時克服阻力,靠自己堅強的意志品質控制自身的比賽狀態,重新投入到比賽中,往往能夠取得較好的訓練成績。運動員良好的意志品質有助于訓練成績的正常發揮,在訓練中教練員應注意讓隊員養成勇于克服阻力,不怕困難的良好意志品質,尤其在自制性培養方面。
(五)從實戰出發,開展適應性心理承受能力訓練
射擊訓練中不進行模擬訓練,不創設實戰情景訓練,等于紙上談兵,其結果往往是辛苦多年效果甚微。心理訓練的最終目的是增強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而不是消積地去克服已經出現的心理障礙。心理學家把人的心理狀態分為三種水平:異常狀態、正常狀態和超常狀態。作為一名優秀的射擊運動員僅具備常人所有的正常心理狀態是不能在賽場上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優秀的射擊運動員不僅要具備超常人的體能和極少數人才能掌握的高難度技術,而且還要具備超常人的心理能力,才能在心理負荷高壓之下,保持一種特殊的穩定心理狀態,才能在千變萬化的局勢中保證自己射擊水平的發揮。例如:朱啟男在十一屆全運會的男子氣步槍比賽中,所有媒體的攝像機在他后面對著他,在旁觀者看來就是無形的壓力,但是朱啟男表現出超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60發子彈只打了一個9環,取得了冠軍,還平了全國記錄。
三、射擊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
(一)放松訓練法
放松訓練是以一定的暗示語集中注意,調節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從而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的過程。放松訓練的直接目的是使肌肉放松,最終目的是使整個機體活動水平降低,達到心理上的松弛, 從而使機體保持內環境平衡與穩定。放松訓練的種類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漸進性放松、自生訓練、催眠放松、瑜珈放松、超覺靜默、想象放松、表象訓練、三線放松、松弛反應法、氣功入靜放松等。
放松訓練能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由情緒緊張而產生的過多能量消耗,使身心得到適當休息并加速疲勞的恢復。全身各部位肌肉放松,中樞神經系統處于適宜的興奮狀態,注意力高度集中是許多心理調整練習的基礎,這種放松狀態是放松訓練主要的和直接的目的。
初次參加實彈射擊的人,一般都會表現出情緒緊張和惶恐、焦慮和不安。語言上的安撫,射擊動作的示范,親身感受槍聲和后座,都有助于建立感性印象。在射擊過程中,首先不要追求射擊速度,而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準星與缺口的平正關系上,注意擊發動作平穩,另外,做深呼吸,可以使肌肉放松,情緒放松。
(二)表象訓練法
表象訓練法指感知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有意識地積極主動地利用自己頭腦中已形成的表象進行訓練的方法。不做肢體動作,而是在頭腦中詳細描繪動作的全部過程或部分動作的細節。有時又是喚起在實戰中或訓練條件下的感覺的一種訓練方法。
(三)注意集中訓練
注意集中是堅持全神貫注于一個確定目標,不為其他內外刺激的干擾而產生分心的能力。邱宜君(1988b)認為,這種能力一般包括四個方面:意愿的強度、意愿的延長、注意力集中的強度和注意力集中的延長。運動員注意力的集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射擊項目中,注意力稍有分散就會降低動作的成功率。
射擊運動員如果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動作上,就能對其他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反之,如果不能及時排除外界因素及自身雜念的干擾,就會分散對射擊動作的注意。要想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動作上,或者在注意力已經分散的情況下重新集中于動作之上,需要進行自我心理調試。方法有以下幾種:1利用視覺來集中注意力;2利用聽覺來集中注意力;3利用呼吸來集中注意力;4利用干擾條件來集中注意力;5利用意念(語言)來集中注意力。
(四)應激控制訓練法
應激是一種身心動員狀態,它既可以使機體精力充沛,又可以使其失去控制。對導致人的運動能效下降的情緒應激,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技術,進行心理誘導和調節訓練。通過環境控制、身體應激控制、認知應激控制,以積極的認知策略去對待和改變消極性思維。
(五)自我暗示訓練法
舉槍、瞄準、擊發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著的動作,三者中任何一個動作出現偏差,都會影響射擊的精確度。在射擊中,擊發動作是這三者中的關鍵環節,造成擊發動作偏差的主要根源是情緒急躁。如正確瞄準之后,苛求瞄準點,急于擊發,猛扣扳機等等。自我暗示訓練就是通過多次重復詞句、口訣或專業術語來對自己的心理施加影響,從而調整自己的心境、情緒。如:“我非常鎮定”,“我一定能打好”,“一平二正三對準,食指用力要均勻”,“瞄中扣,扣中瞄”等等,增強自己的信心,肌肉也隨之活動能使右手食指動作自然,做到“有意扣,無意響”。
(六)模擬仿真訓練法
射擊訓練的仿真程度越高,越接近實戰,訓練效果就越好。利用仿真槍和激光模擬訓練系統進行強化訓練,加強對移動目標的射擊訓練,使心理狀態和技術不斷強化,逐漸貼近實戰。
近年來全國射擊界乃至整個體育界對體育心理學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北京體育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劉淑惠老師幫助射擊運動員陶璐娜在悉尼奧運會奪取金牌的成功實踐,更加促使了運動隊開始重視心理研究,有的甚至專門請心理學家到運動隊服務,但是從總體上反映效果并不明顯。究其原因是不少同志把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簡單化,以為心理醫生手到病除,立竿見影,這是不對的。因為心理咨詢、心理治療非常強調客觀性和針對性,為運動員服務的心理醫生必須熟悉該運動員所從事的項目特點和規律,而最熟悉運動員的卻是我們廣大的教練員。因此教練員加強學習,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做自己運動員的心理醫生,在日常的訓練中有意識的采取一些簡單實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培養隊員的心理素質,隨時隨地掌控運動員的心理變化。運動員也要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和理論學習,配合教練員的指導,樹立正確地訓練和比賽指導思想,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心理訓練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莊勁松.淺談射擊運動員心理訓練[J].科技信息,2008,(21):34-36.
[2]馬啟偉,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郭梅英,閆克樂等.放松訓練和腹式呼吸對應激的影響.心理學報,2002,(4):426-439.
[4]黃希庭.心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關鍵詞:青少年運動員;心理準備;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1-0023-01
當今世界體壇競爭日趨激烈,水平日趨接近,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心理因素就成為勝敗的關鍵。而在籃球比賽及日常訓練中,教練員和運動員都會遇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其中來自心理上的干擾對運動員的影響最大,它直接影響了運動員在日常訓練尤其是比賽中的能力發揮和成績,如何運用心理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是對教練員提出的挑戰。
一、 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 研究對象:某市40名17-21歲學生運動員,均參加過省市級以上比賽,并有多次比賽經驗。
(二) 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了解研究本課題的最新進展;2. 問卷調查法 :設計統一的調查問卷,對某市40名17-21歲學生運動員進行調查;3.訪談法:訪談某市部分教練員有關運動員賽前心理準備及訓練的情況;4. 數據統計法:對獲得的信息進行數據統計。
二、結果與分析
(一) 受訓運動員的基本情況
受訓40名運動員均參加過市級、市級以上比賽,并有多次比賽經驗。
(二)賽前心理狀態的分析。競賽是一種特殊的體育活動形式,體力和心理都處于高度緊張狀態,這些都對運動員心理狀況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使心理狀態發生變化。隨著比賽期的臨近,這種變化和影響也日益顯著,常常出現在賽前幾天或幾個小時,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根據運動員參賽的實際情況,一般可分為最佳賽前心理狀況和不良的賽前心理狀況。
1. 最佳賽前心理狀況。有查閱資料可知,最佳賽前心理狀態的基本結構是:1清醒地相信自己的實力,即運動員對自己實力的信心,是賽前起主導作用的因素。2最適宜的情感興奮程度。3具有為達到競賽的目的(爭取勝利)為求頑強地斗爭到底的志向。4隨意控制自己的動作、思想、情感和整個行為的能力。5對抗各種內外干擾影響的高度抗干擾能力。
2. 不良的賽前心理狀態
表2 受訓運動員賽前不良心理狀態情況
經調查運動員,有數據分析可得出運動員賽前出現的狀態是不一樣,這都是心理所影響的。
三、賽前心理訓練的方法
(一)運動員自我心理訓練法
1.明確比賽任務參加運動競賽的運動員,首先必須明確比賽的任務。因為比賽的任務是否明確,決定著運動員的奮斗目標。為了明確比賽任務,要全面做到“知己知彼”。在每一次比賽前,通過多方面的渠道了解對手,包括查閱上屆或近來關于對手的比賽成績、信息、現場觀摩對手的訓練等等,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參賽的盲目性,在心理上作充分準備。
2.激發良好的比賽動機動機是激勵人們活動的內在動力。運動員參加運動競賽,必須具有良好的動機,然而過于強烈的動機往往會造成賽前緊張,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動機感不強烈,則注意力不夠集中,對比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能發揮應有的水平。
(二) 教練員對運動員采取的心理訓練方法
1.放松訓練法放松訓練是一種專心使自己放松的方法。它一方面通過自我暗示可達到身心的放松,另一方面在這種放松的狀態中借助默念包含一定愿望的套語能對以后的行為起作用。在進行放松訓練調節時,教練員要求運動員自己對自己說話,發出“命令”這樣可以增加放松的效果,通過放松訓練,不僅可使運動員消除賽前身心緊張狀態,使其直協調自如地參加訓練和比賽。而且也是消除訓練和比賽疲勞的有效手段。
2. 模擬訓練法模擬訓練法實際上是一種適應性訓練,或叫脫敏訓練。這種心理上的模擬訓練要求運動員在訓練中對實際比賽中的各種情況進行模擬,以便對比賽各種潛在的“心理故障或危機”做好準備。
四、 結論
賽前心理訓練最終目的是增強運動員的心理技能,運動員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賽中在心里負荷高壓下保持一種適宜的競技心理狀態,同時作為教練員對運動員的心理訓練要有足夠的耐心、熱心和信心,只有教練員和運動員的積極配合才能全面提高運動員技術和戰術訓練比賽水平。
參考文獻
關鍵詞:心理健康;地方教材;尋找心理品質
一、心理健康地方教材開發的背景
心理健康教育近幾年在大興區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己成為初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課程形式之一。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初中學校的開展狀況和課程質量,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現有課程在形式、內容和效果評估等方面還有待規范。許多師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尤其是區教委提出了“建構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心理健康教材”,“每一個地區乃至每一所學校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隨著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發展,開發適合本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也就顯得日益重要。
開發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是貫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發展的要求;開發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本”、 “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開發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是新課程改革中課程生活化和創建富有個性的學校文化的需要
二、我區心理健康地方教材研究的歷程
(一)前期調研
在編寫初中心理地方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之前,我們對我區六個學校三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了“關于學生對心理活動課認識的調查”,以了解不同年級學生對心理課的了解與認識;不同年級學生對心理課的要求;不同年級學生對心理課的感受等。學生最渴望得到學習指導,約為90%;其次是人際交往輔導,約占84.5%,再次是情緒情感輔導和生活適應等內容;在內容的確定方式上,三個年級的學生大多認為應“根據學生們的需求,一堂課圍繞一個主題深入挖掘,進而有所收獲”,而很少選擇“由心理輔導教師確定或圍繞多個主題進行”,越高年級這一傾向越明顯;心理課上講的內容與你生活的差距:有1/3左右的學生認為差距較大,希望老師不要照本宣科,而是聯系生活實際,更好地為他們解決問題。
我們還通過訪談的形式對心理教師和部分學生進行座談,對即將進行的教材編寫工作進行研討。教師和學生普遍認為,亟待需要一套適合我區學生特點、符合學生實際、科學味性相統一、可操作性強的心理健康活動課教材。于是,在教委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進修學校和編委老師們的努力下,全面開始初中心理地方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編寫工作。
(二)教材實踐
經過近兩年的構思、組織編委開展編寫工作、反復的修改等過程,一套全新的教材初稿已基本完成。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利用近一個學年的時間,教師進修學校德育研究室心育組,組織參加初中心理教材編寫的編委老師,進行教材課堂實踐活動。
每位編委老師作為初中教材編委之一,分別講授了她們負責編寫的其中一課。整個授課過程遵循教材的原貌,較好的體現了心理健康活動課的理念。課后,大家針對每節課進行了細致全面的研討,提出優點找出問題,不論是對教材的編寫還是對心理課的授課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
通過教材實踐,目的旨在發現教材中的問題及時修改,使教材更加完善,為今后的審定工作做好準備。
三、編寫原因
(一)是落實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的需要
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綱要》中還指出可以通過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心理活動課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材作為心理活動課有效的載體,對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心理教材可以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通過活動體驗而使學生內心有所感悟,以達到助人自悟、助人自助的目的,學生在活動中心理品質得到實際鍛煉并得到切實提高。
大興區心理地方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編寫,是落實教育部頒發《綱要》精神的需要。
(二)是落實大興區教委“十二五”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的具體體現
“十二五”時期是大興區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一體化、高端化、國際化道路,全面建設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區,努力實現超常規、高水平、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大興區教委將堅持以培養健康城市人為目標,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個性化發展的工作理念為工作重點。大興區教委“十二五”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中明確要求大興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本次編寫工作是落實大興區教委“十二五”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的具體體現。
(三)是進一步滿足大興區中學生需求的一種表現
編寫《初中生心理健康》前,我們對區域內的學生進行了關于中學生心理活動課的調查。
1.學生對心理課的認可程度
調查了初一、初二、初三三個年級6個班,共296人,采用問卷調查。
(1)三個年級的學生普遍喜歡心理課,2010年的調查顯示約85.3%的學生認為中學“有必要開設”心理課,希望在初三時“不管怎么樣都繼續開心理課”的學生約為96%。
(2)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心理課的重視程度也有差異。初一、初二兩年級的學生認為心理課應作為“必修課”來開設的多于作為“選修課”來開設。
(3)不同學業等級的學生對心理課的重視程度也存在差異,學業成績處于中等、中下等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且作為必修課的比例高于其他等級的學生;而學業成績優秀或下等的學生的要求卻沒有這么強烈。
(4)對心理課感興趣的學生約為82.1%。
2、學生對心理課的內容選擇
(1)“學習心理”、“自我意識”、“情緒情感”、“生活適應”、“人際交往”是心理課的五塊重要內容。從調查結果看,學生最渴望得到學習指導,約為90%;其次是人際交往輔導,約占84.5%,再次是情緒情感輔導和生活適應等內容。
(2)在內容的確定方式上,三個年級的學生大多認為應“根據學生們的需求,一堂課內可同時進行多個主題”,而很少選擇“由心理輔導教師確定”,越高年級這一傾向越明顯。
(3)“心理課上講的內容與你生活的差距”,有1/3左右的學生認為差距較大,希望老師不要照本宣科,而是聯系生活實際,更好地為他們解決問題。
3、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知識的途徑
90%的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知識的途徑是心理課,其他書籍、網絡只占小部分。
(四)是順應大興區經濟與社會發展趨勢的需要
目前大興區按照“超常規、高水平、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走城鄉一體化道路“建設宜居宜業和諧新大興”的總體思路,深入推進大興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資源整合,搶抓城南行動等重大戰略機遇,正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升級。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地鐵大興線的開通、南海子公園一期的完工以及即將進行的首都第二機場的建設,大興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入了史無前列的快速發展時期。此次教材的編寫正是為了順應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更好的服務大興區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結果。
(五)是讓“積極心理學”理念更好的服務于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旨在促進個人、群體和整個社會發展完善和自我實現的學問,是關于引導人們懂得如何實現自我、如何幸福生活、如何使社會和諧發展的科學,其目標是促使人們建立美好品質,增進幸福感,以造就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且具有幸福感的優秀人才。本教材便是側重于學生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方面,活動內容積極向上,注重與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特征和積極心理過程有關的理論和實例,力爭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幸福、感受積極、品悟人生。
(六)有各方面人員組成的優秀團隊
1.有區教委、校領導的重視。大興區教委、進修學校領導十分重視此次編寫工作,多次指示和關心編寫任務的完成情況,不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給予大力支持。
2.有一支強有力的研究員隊伍。他們敬業、樂業,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已有編寫相關教材的經驗。
3.有一批優秀的一線專職心理教師。他們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水平,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來自學生實際鮮活的案例,有較深厚的文字功底。
4.有各實驗校的鼎力支持。各初中校逐步認識到心理健康工作在學校工作中重要性,面對新教材的實驗工作積極參與、大力支持。
(七)教材編寫的進程
從2011年9月開始籌備,歷經問卷調查、體系建構、結構研討、確立內容、完成樣書等階段,目前正在初審中。
四、編寫的目的和指導思想
(一)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本教材以貫徹執行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下稱《綱要》)的總目標為指導思想。《綱要》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在這一指導思想指引下,本教材主要圍繞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個方面,即自我意識、生活適應、學習心理、人際交往、情緒管理建構小學、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
(二)教材編寫的主要目的
1.為落實《綱要》提出的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心理活動課打下堅實基礎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作為心理健康選修課、心理活動課的有效載體,對實現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起著重要作用。沒有教材作為載體,在初中很難系統、深入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或心理活動課。
2.為落實北京市大興區教委“十二五”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提供有力保障
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二年,更是北京市大興區堅持科學發展,走一體化、高端化、國際化道路,努力實現超常規、高水平、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區教委在“十二五”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通過編寫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能夠有效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學會心理健康教育技術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保障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是落實我區“十二五”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的具體體現。
3.為滿足北京市大興區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提供精神食糧
文化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在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我們要為初中生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初中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編寫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正是順應了北京市大興區初中學生的心理需求。從2010年對初中三個年級12個班學生的調查中,我們發現:第一、學生普遍喜歡心理課,88.3%的學生認為初中“有必要開設”心理課,87.4%的學生對心理課感興趣,高達97%的學生希望初三“不管怎么樣都繼續開心理課”;第二、在選擇課程內容上,學生最渴望得到學習指導,約為90%;其次是人際交往輔導,約占84.5%,再次是情緒情感輔導和生活適應等內容;第三、90%的學生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他們獲取心理健康知識的主要途徑,其他書籍或網絡所占比重很小,說明心理教材是心理知識和心理輔導的最好載體,也是學生獲得精神食糧的有效途徑。
4.為促進學生提高自我感悟、自我幫助、自我教育的心理健康意識提供好幫手
學生通過學習適合其身心發育特點的教材內容、參與和自己經歷相近的活動,可以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意識,積累心理健康知識,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使心理品質得到鍛煉,心理潛能得到發揮。
5.為解決因城市化進程加快初中學生凸顯的心理問題提供有效途徑和方法
大興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入了史無前例的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使得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學校的學生結構日趨復雜,大量心理問題凸顯,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師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此次《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材的編寫正是為了順應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為學校解決學生問題提供有效的途徑與方法。
五、主要特點
本教材和一般在中小學的知識類教材有質的區別。它不是讓學生掌握一堆心理學概念,它是讓學生學會處理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學到成長所需的經驗。它強調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喚起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的各種體驗,激發學生內心的矛盾沖突,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讓心理學知識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內在感受從而正確的面對生活和心理上的難題,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因此,本教材在編寫上著重體現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動性、注重分享和感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輔導的過程中來,因此本教材的特點主要有:
1.突出心理活動課的活動性
教材用心理實踐、故事啟迪、心語互動、心靈驛站等形式來體現教材的活動性,并設置課外延伸環節,如參觀學校的硬件設施來了解新學校;制定課外或假期的學習生活計劃等等。本次編寫我們重視利用學生一切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側重于學生的展示、表演、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動”起來。
2.突出心理活動課的趣味性
初中的學生依然反對枯燥無味的授課方式,尤其是心理課更應該給他們帶來輕松的氛圍和深刻的感悟,因此在設計中,安排生動有趣的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利用故事、活動、角色扮演等,使課堂更活躍。
3.突出案例選取的時代性、貼近學生實際
本套教材的編寫更多的是選取富有時代感和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如袁日涉熱愛環保的事跡、低碳生活我知道、如何盡快適應初中學習等事例,在情境設計中使用第一人稱或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例等等。也包含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使學生得以自我啟迪。
4.與國際先進心理學理論思潮――積極心理學理念相結合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旨在促進個人、群體和整個社會發展完善和自我實現的學問,是關于引導人們懂得如何實現自我、如何幸福生活、如何使社會和諧發展的科學,其目標是促使人們建立美好品質,增進幸福感,以造就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且具有幸福感的優秀人才。本教材便是側重于學生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方面,活動內容積極向上,注重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特征和積極心理過程有關的理論和實例,力爭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幸福、感受積極、品悟人生。
六、教材框架
(一)為了和小學心理地方教材《小學生心理健康》一脈相承,具有連貫性,一級目標與小學教材相同,同時增加了第五單元:情緒管理。
(二)本次編寫在以下幾方面力求創新
1、每課時的結構力求統一
如心海導航、活動體驗、心語互動、心靈驛站、心理實踐、課外延伸,利用以上幾個環節貫穿整節課。結構統一完整,內容逐層遞進,形式新穎活潑,學生在教師逐漸深入的輔導活動中得到體驗和感悟。
2、精選富有啟迪、哲理的小故事
如“游渡海峽的女性”、“動物學校的啟示”、“甘戊與船夫”、“新加坡的陽光”、“齙牙歌手的故事”、“尼克.胡哲的故事”、“安娜的故事”、“讀書的故事”、“牧師兒子拼圖的故事”、“小男孩搬動卡車的案例”、“北風和南風打賭的故事”、“斗地主的故事”、“一杯水的故事”等。啟迪學生人生需要規劃、成功需要目標;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悅納,認識每個人都有優點和不足;告訴學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認識真實的自我;給學生的啟示做擅長的事,讓長處得以發揮等。
3、心理元素濃厚
?用“信任圈”這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指導學生認識信任是交往的基礎之一。
?用“記憶的原理”、“注意力品質的訓練”、“陸欽斯量水實驗”、“思維品質的訓練”、“掌握學習方法”、“科學安排時間”等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品質,訓練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
?用調查結果“課余時間的安排”,讓學生對自己的休閑娛樂情況有比較清晰的認識,確定自己更加合理、科學的休閑娛樂方式。
?用具體情境“異往大家談”,讓學生正確看待異往,正確處理異性之間的關系,順利度過青春期。
?通過活動體驗,如“滾雪球”、“松鼠搬家”“擺字母”、“尋人行動”、“左抓右逃”、“天氣預報”、“大西瓜小西瓜”、“你我面對面”、“花開花落”、“巧搭人椅”、“速遞”、“心情晴雨表”、“情緒詞條”、“空椅子上的內心獨白”、“心理門診”“好心情與好人緣”、“擊鼓傳花”、“紙飛機”等豐富課堂,寓活動與學生的感悟中。
4、選取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件
用“璀璨舞臺”給每個學生展示的舞臺,認識到:接納自我一小步,人生自信一大步;用“小明、芳芳對新學校的不適應案例”,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新學校、新老師、新環境;用“我的飲食我做主”這個活動體驗,告訴學生懂一些生活常識,學會生活自理;用“辯論會”探討做作業時是否可以聽音樂。
還有“朱莉、王蓉等不自信的案例”、“小薇只顧學習不注意娛樂的案例”、“異往的事件”、“畫學校的平面圖”、“認識新老師”、“平衡合理的膳食”、“小天和小岳的故事”、“尋找身邊的交往達人”、“小明的一天”、“小林對生活常識的無知”、“樂樂學滑冰的故事”、“方雨如何面對考試失敗”、“小麗如何應對壓力”、“小敏如何應對焦慮”等,都是來自學生生活實際。
5、選取富有時代特色的事件
選取從星光大道走出來的明星劉向圓的故事。引導學生外貌的不夠完美并不影響一個人的成功,揚長容短能幫我們有效的完善自我。
選取《中國達人秀》中用腳奏出優美樂曲的劉偉,激發學生每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樹立堅定的信念、磨練堅強的意志,你的潛能都會被開發出來。還有袁日涉熱愛環保的事跡、外資公司招聘衛生檢測員的事例、神舟六號帶來的思考、空香皂盒的故事等。
6、“心理百科”欄目提供學生對心理學知識的了解和學習
“心理百科”欄目介紹了諸多心理學方面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對心理學的知識有所了解,以提高對心理學的興趣。如“習慣的形成”、“九種良好生活習慣”、“什么是注意力及注意力的品質”、“正確的自我判斷與評價”、“論成功”、“關于智力”、“目標的意義”、“關于低碳生活”、“什么是思維定勢”、“關于情緒及情緒的表達”、“壓力及三個階段”、“減壓的方法”、“焦慮的定義”、“情緒ABC”、等。
7、利用測評量表進行科學的測評
建設工程擁有投資較大、時限性較長、工作量繁瑣、合作單位較多等特征,因此管制系統較為龐雜,隨著時代的與日更新,建設工程因強化企業的管理效能,將信息技術引進于建設工程管轄之中,并逐步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現代化建設工程的管制工作中,信息管理已落實于建設工程的整個階段中,演變成了連接建設工程各個時期和各銜接單位間的樞紐[1],其針對于工程文件等基本管理工作,更是斷定了建設工程文件的品質所在。
一、信息管理對建設工程的主要影響
1.信息管制對建設工程企業的影響
第一,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準確的提升了企業各項業務的任務效率,減少了企業各項活動所需求的時限,企業的計算機信息網絡不僅加強了企業各部門的信息溝通,也擴增了企業人員的橫向溝通,信息管理的高效應用既改良了企業各部門的業務過程,也提速了中小型企業專業化的歷程發展;
第二,信息技能的運用顯然已存在于企業活動中,它致使企業的機關構造產生了革新,隨著信息技術在我國中小型企業的不斷應用,推行信息的擴散處理與自主管理,已然成為了信息技術發展的廣泛條件,促使企業依據其管制方針進行決議,提升了企業的解決問題能力;
第三,信息網絡技術的普遍運用,使得企業內部產生了犬牙交錯的信息管理網,進而簡化了企業的機關結構,提升了企業整體的管理效率,從而積極的推進了企業新型項目管制形式的發展;
第四,就我國現狀而言,建筑工程企業已經普遍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對項目管制的有效性探究,施工時段的指標管理、資產管理、文件信息管理等全方面的管轄控制等工作,優良的信息管理不但能確保企業的管制效益,也能縮減管理任務的成本,使企業的工程項目管制工作更加充溢著系統性,以此提升企業的效益[2]。
2.信息管制對建設工程項目的影響
工程項目管理,關涉到建設方、質監、計劃等設施供應商多方面關系的調解工作,因而項目的技術含量、品質、安全管制、協議信息等所需求的解決項目內容也較為龐雜,單方面的信息交流形式并不能使參項目承建方之間進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因此為了提升項目工程建造單位間的和諧發展與良好溝通,以保證工程如期竣工,信息技術管理的被應用,使信息溝通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單一溝通,而是逐漸變成多元化的網狀機構交流方式,這種方式使得項目工程降低了錯誤情況的發生。
二、建設工程中信息管制的工作措施
1.建設工程的信息搜集
在我國的不同建設工程中,各個部門對信息的運用方位大相徑庭,因此信息根源和解決方式也迥然有別,促使其搜集的信息資源也不同,即使其在搜集信息資源時存有不同的著重點,但參建方對于不同的承建方應給予相同且標準的信息資源,并實行統一建立,以此對信息資源合并搜集,建設工程中參建各方需工程不同的策劃時段、招標時段、決議時段、修理時段等時段對每天搜集的不同種資源信息予以統一收集和區分,并確保資源信息準確無誤[3]。
2.建設工程的信息完善與記錄
信息完善的主要工作就是將建筑工程中搜集到的全部數據和資源信息進行逐一驗真、鑒別、校對、羅列、集合、兼并的流程,匯成不同樣式的資源信息,供予其他不同部門的管制人員應用,然而為了滿足不同部門管理人員的不同要求,資源信息數據管理人員應對信息逐一完善,對于不同參建單位搜集供予的信息數據,信息管理人員可依據參建單位人員的整體素質、信息收集的標準性等進行總體思量,對信息數據進行校對和篩選性的利用,同時做好相應的記錄。
3.建設工程的信息檢索
將工程信息完善處理后,信息管制部門就應依據其他部門的不同需求,建立信息檢索體系以此來對信息進行調配與檢索,為保證信息檢索的標準性,信息管制部門應訂制出周密而又完整了檢索體制,既確保其信息在第一時間被部門檢索和運用,也能夠保障其信息不會供予其他所不需要這類信息的部門,為了讓信息的利用愈來愈簡單與快捷,信息管制部門在進行檢索設計的階段中,應達到關鍵詞的職能檢索樣式,以確保信息的應用部門可以及時對信息資源予以使用。另外,信息管制部門應依據信息的重要階層的不同,對其進行分級式密碼檢索管理,從而確保信息資源的機密性。
4.建設工程的信息蓄積
對于信息數據的存儲,無論是哪種數據,都需要一個較大的數據庫作為后臺進行支撐,將數據結合在一起進行應用,參建單位可依據自身對數據需求的著重點,建造對應的數據庫和信息數據的結合策略,但這些儲存的基準是保持一個原則,即為數據信息的標準化。
參建單位在構造信息數據時,可參酌以下方法進行:
第一,統一工程可依照工程的成本大小、工程進展及參見單位協議的角度進行構造分類,并對各類信息依據具體狀況做深層分析處理;
第二,依照不同工程的不同信息對信息數據的文件存儲夾逐一命名,例如工程類別、工程代號等;
5.建設工程的信息歸檔工作
承建單位,應依照《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的具體要求針對建設工程信息實行搜集、記錄、完善、檢索及儲存等工作,并對需要連續產生的工程信息實施歸納和統計,應為此類信息設立專門的綜合統計表格,便于今后的盤查和校對等工作順利進行,而在對信息進行歸檔前,信息管理人員應對信息予以最后核查,若發現其中的錯誤信息應及時改正,以此確保工程信息的完好。
結束語
總之,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全面深入,不但提升了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也確保了工程建設的品質,工程建設企業應全面意識到信息化管理對于自家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從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動身,依據企業本身的特征[4],建造出一套可以服務于企業工程建設的信息管理化系統,以此提升企業工程建設的整體工作效率,減少管理任務負擔。
關鍵詞:企業管理;必要性;創新方案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新形勢下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在新形勢下,企業只有在創新中求發展,時刻緊跟社會的脈搏,才能保證企業永葆生機。企業管理創新是必要的,現實意義也是非凡的。
1.1 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分析
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在創新中實現價值。企業管理創新是對社會負責的一種表現,只有創新才能引領潮流,成為社會的標桿,為其他企業做出表率,促進社會的良性循環,將企業價值社會化,并實現企業立足社會引領行業的自身價值。另一方面是企業在創新中求發展。管理自出現以來就是無定式的,無論是何種模式何種方法的管理模式,只能適應企業一時的發展狀況,不可能永遠跟企業的現狀是一致的。
企業是在不斷發展的,在不同的形勢下,企業的戰略方向不一樣,管理方式也要適應企業的戰略隨之改變,在新形勢下,企業市場競爭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提高企業競爭力是很有必要的。控制成本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所在,這就需要企業創新管理組織結構,精簡環節,節約成本。將新的銷售模式應用在銷售活動中,不但能控制成本,而且能提高效率。將新的管理策略和管理程序應用在管理活動中,使管理組織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使管理活化,適時的控制成本。在新的社會形勢下,消費市場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技術與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產品的生產周期越來越短,質量越來越高,人們的消費結構也不斷變化,企業需要根據市場變化不斷進行成品創新,在開發出新產品的同時注意節約能源。總之,企業的管理創新無論是從企業本身還是社會發展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
1.2 企業管理創新的現實意義
對一個企業來說,戰略是把握企業發展方向的龍頭,而企業管理創新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企業管理創新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是本身發展的需要,有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其次,它是國家政策的需要,我國現在鼓勵企業進行創新,這是一種國家政策導向,有利于樹立行業領導者的形象并使其得到政府扶植;再次,它符合國際企業發展的需要,國際企業管理也處在求創新的道路上,我們一道進行企業創新,有利于融合國際舞臺,與國際接軌;最后,它符合企業本土化的需要,不要一味的沿用和借鑒國外的東西,而是創造出屬于自我的符合中國國情的企業管理模式,有利于在提升中國企業形象的同時提高國際競爭力。
2 新形勢下企業管理創新的不足之處
雖然企業都知道需要進行企業管理的創新,但當前的管理并不是最完美的,還存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我們注意和改進,當前企業管理創新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第一,管理組織還是沿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顯得較為落后。第二,管理不夠細化,只是對整體進行把握,太過粗放,不能企及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雖然諸葛亮的事無巨細、事必躬親不太現實,但細化管理能使管理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三,在整個行業內,管理者的素質還有待提高,一些家族企業可能就是任人唯親,置管理者素質不顧,這樣的后果可想而知,更別說什么管理創新了。第四,企業缺乏創新精神,在整個中國的范圍來說,創新是國人的弱勢,中國人的創新精神大多被扼殺在搖籃里了。所以,在企業內部,缺乏管理創新精神就不難理解了。第五,在世界眼中,中國是一個“世界加工廠”,做的只是一個加工的機械操作工作,自主研發的產品少之又少。企業的科研開發水平不高,技術創新能力不強是中國企業的通病,這就使得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第六,企業的文化建設不健全,財務管理機制、監督機制、激勵機制都不完善。沒有文化的企業就像沒有靈魂的人,所以建設企業文化也是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必備要素之一。財務是企業的命脈,資金流通出現問題,相當于遏制住企業的咽喉了,所以財務管理機制和財務監督機制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創新企業財務管理機制也是管理創新的組成部分之一。
3 新形勢下企業管理創新的策略探討
通過對企業管理創新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的討論,我們知道進行企業管理創新是個一舉多得的明智之舉。接著對現在企業創新中存在的問題一一列舉,我們明白在企業管理創新中可以努力的方向。下面,本文就通過以上的分析,提出在新形勢下,企業進行管理創新的策略,以供參考。
3.1 管理思維的創新
企業要進行管理創新,最關鍵的是思維的變革,思維轉變過來了,行動起來就有了方向。傳統的管理思維是橫向思維,上一級管理者只是針對下一級進行管理,對下下級的境況缺乏必要的思考。這種思維要轉變成縱向思維,管理者是對宏觀大局的把握,而不僅僅是直系下屬而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新時期的管理創新思想的核心應是“以人為本”,也就是堅持“人本管理”的管理理念。一切從人出發,以發揮每個人的最大優勢為原則,在尊重人的前提下用人,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在企業的經營思路、管理模式、組織結構、管理制度上進行創新,使企業內部的創新是徹底的,落實在實處的。同時,建立合理的獎勵機制,對提出新觀念、新思想的人員進行獎勵,建立起良好的管理創新氛圍,使身在其中的人員都有管理創新的意識。在管理創新上,要有競爭意識,注意創新的時效性,對信息的把握和挖掘要走在人前,而且對掌握到的信息要有整合運用和風險控制的能力。管理創新,思維先行。
3.2 管理體制和管理組織的創新
在新形勢下,技術不斷發展,產品的生產周期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工作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使得產品的生產過程、銷售過程和服務過程已不是過去的模式所能承擔的,越來越復雜的過程需要新的管理體制與之匹配。在管理組織上,各個職能部門的任務分配,應該根據新形勢下的新任務重新分配,必要的時候各個職能部門可以進行重組,或是在特定的時期以合并的形式存在。在管理組織上,是一種既獨立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實現企業的動態管理。
4 提高科研開發和技術創新的能力
在新形勢下,如果還一味地依靠拿來主義,這樣的企業生命力注定持久不了。只有擁有自主開發的獨一無二的技術,才能做到真正的獨立,不用依靠外援引進技術,走在別人的后面,而是進行自主開發研究,創造屬于自己的東西,走在行業的前端。這樣的企業才有發展后勁,不用擔心什么時候技術落后了,到處尋求引進新技術了。有了自主科研開發和創新能力,企業生死的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里,行動起來就不用畏首畏尾,這樣才有利于企業的長足發展。企業在意識到科研開發的重要性之后,應該加大對企業科研開發的投入。在人員的培訓和人才的引上,要加強對創新型人才的重視和培養;在財力和物力上,要舍得做大投入,有了技術,很多成本降下來了,產量和銷售量升上去了,回報一定會比投入大得多。
5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中國企業跟一些國外的跨國企業相比,企業文化有著明顯的差距,在國外的很多企業中,創新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在中國卻很少見。在新形勢下,文化是一個企業的立身之本,是企業員工行為準則的根本,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對整個企業來說是處在首要地位的任務。將管理創新精神融入到企業的文化建設中,滲透到每一個員工工作的一舉一動中,時刻記著用創新的精神思考問題,企業的管理創新的點子才會源源不斷。特別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想到的創新點子,其操作性更強,更具實用性和更切合企業本身的狀況。
關鍵詞:房地產,管理,創新
自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房地產行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也進行了飛速的發展。隨著城市化的進行,我國的城市人口數量大大增加,對房地產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就對房地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當前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想要在房地產市場中立足,就必須要對房地產的管理進行創新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房地產市場中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
1房地產管理與創新的內涵
管理,就是以人為核心,通過對身邊多種資源的合理分配,對生產過程進行科學的規劃,對生產活動進行綜合管理,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管理過程的實現離不開管理者和管理規范,管理規范是管理者進行管理的參考或者是標準,對整個管理行為起到了重要作用。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管理。房地產管理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個涉及到多個因素的復雜的問題。良好的管理,能夠幫助房地產企業在房地產市場中站穩腳跟,推動企業的長久發展。除了要對房地產行業進行管理之外,還要加強對房地產管理的創新,不斷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管理的創新也是一個多方面的內容,包括管理思想創新、管理制度創新和管理方法創新。
2房地產管理與創新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房地產行業發展也非常迅速,但是目前我國的房地產行業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所以,想要繼續推動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就必須要對我國的房地產行業進行創新,通過改革自己的管理理念,將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技術作為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新的源泉。當前,我國的房地產發展時間已經很長,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資本。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已經不是由物質資本所決定的,人才在房地產市場中的重要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只有引進大量的人才,推動企業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加宣傳力度,提高宣傳效率,推動房地產企業的發展。當前我國的房地產管理人才短缺,而且房地產管理者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導致房地產管理人才大量的流失,造成了當前房地產人才市場供遠遠小于需的狀況。所以,提高房地產市場的人才儲備已經成了房地產行業的重中之重。除了人才培養之外,對房地產項目進行合理的規劃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當前房地產行業的規模越來越大,項目的資金越來越多,開發的環節也越來越復雜,所以地產項目規劃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提高。好的規劃可以簡化項目的開發流程,減少企業的開發成本,增加企業的收益;不好的規劃會增加企業的成本,降低企業的收益。所以,房地產企業的管理人員也要做好項目規劃工作,增加企業的利潤。房地產管理不是一個部門、一個管理者可以做到的事,而是一項涉及到公司上上下下所有人員的一項工作,房地產管理可以將公司的上上下下連成一片,增強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也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思維,讓員工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3房地產管理創新
在進行房地產管理創新的時候,重點要對下面幾個方面來進行創新。3.1管理模式的創新。當前我國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信息技術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進行房地產管理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來方便我們的管理工作,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管理模式的創新是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基礎,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所以,房地產企業在發展的時候,要積極的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推動管理模式的創新。企業的管理者要打破思想的束縛,在進行企業管理的時候,積極的探索新的管理方法。要勇于將新型技術與管理模式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對管理模式的創新。除此之外,企業的管理者也要不斷的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比如設立獎罰制度,對工作認真表現優秀的員工進行表揚,并且給其發放獎金,對工作態度消極的員工進行批評,并且扣除一部分的獎金,以此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忠誠度,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盈利。3.2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在經過了早期發展之后,房地產行業已經完成了最初的資本積累過程。當前對房地產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物力資本,而是人力資本。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可以推動企業的創新,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當前我國房地產行業的人才緊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能否網羅更多的人才,能否更好的在房地產市場中立足,是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所以,房地產企業也要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創新。首先,管理者需要對當前房地產行業的需求進行分析,根據房地產行業的需求來明確人才培訓的內容,使其可以培養出符合行業需求的人才,幫助企業發展。然后,還要詳細的制定人才培訓流程,緊扣細節,確保培訓質量。其次,還要確定培訓方案。很多房地產從業者都是從其他的行業轉行過來的,專業基礎知識比較薄弱。而且房地產行業從業者的個人素質參差不齊,所以在對他們進行培訓之前,應該對每個學員的個人狀況有一個認真細致的了解,統計每個人的專業基礎,然后給每個學員制定專屬培訓方案,對其薄弱知識進行重點培訓,使得他們在接受培訓之后可以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給企業的發展提供幫助。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企業管理者也要做到雨露均沾,同時對企業基層員工與企業高層員工進行培訓。企業高層員工對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但是企業基層員工在企業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如果企業管理者只注重對高層人員進行培訓,就容易使基層員工和高層員工脫節,導致高層員工的指令不能被成功的實施,他們也就變成了“光桿司令”,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3.3項目管理的創新。目前房地產項目表現出周期長、成本高、流程復雜的特點,能不能對地產項目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直接決定了公司的項目支出是高還是低,由此可見,項目管理也是決定房地產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不論項目管理做的如何的好,房地產交易作為市場交易行為的一種,自身的風險屬性也是無法消除的,所以,房地產企業還需要擴大自己的規模,施行多個項目并行的策略,以此來減少自身的風險系數,降低企業損失。3.4國家管理制度創新。房地產市場的管理僅僅依靠房地產企業自身是不能完成的,想要做好房地產企業的管理工作,政府管理策略的創新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政府可以對現有的土地市場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土地市場是房地產市場的基礎,當前有很多的投資商惡意的進行土地買賣,哄抬土地價格,嚴重破壞了房地產市場的和諧。
4結語
我國的土地供應制度也存在非常大的問題,國家應該對現有的土地供應制度進行改革,增加我國的土地利用率,減小閑置土地的面積。除此之外,城市發展也是影響房地產行業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我國的城市化推進越來越深入,人們對住房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也會引發房地產市場的波動,國家和政府要對城市的發展模式進行創新,維持房地產市場的和諧與穩定。
參考文獻:
[1]郭連強,劉力臻,祝國平.我國房地產金融創新面臨的突出問題與對策[J].經濟縱橫,201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