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統計學課程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復雜概念簡單化學習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學生大多是非數學專業的,數學基礎相對薄弱,以專業水準去要求他們不現實也沒必要。因此教師在講授時應盡量化繁為簡。例如,在講授大數定律時,進行嚴格的數學證明,對非數學專業的學生來講并非易事。教師只需將這些定理的含義講清楚就可以了。大數定律主要是在理論上嚴格地驗證了“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合理性以及在實際問題中“,用事件的頻率近似替代概率”的合理性,即隨機變量的算術平均值依概率收斂于期望,頻率依概率收斂于概率。這樣既可減輕或消除部分學生的畏難心理與抵觸心理,又符合教學要求,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1.2適當布置思考題當今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學生大多思維活躍,善于動腦,部分學生會覺得老師都是在照本宣科,毫無新意,學習沒有挑戰性。教師可以適當布置一些相關的思考題,以便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例如,在講授幾何概型時,可以將著名的“貝特朗”奇論拋給學生。此問題有三種不同的解答。教師可以先與學生共同探討出一種解法,剩余的解法留給學生思考。也可以鼓勵學生挖掘出新的解法,甚至新的結果,讓學生去思考貝特朗奇論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這樣既滿足了部分學生的求知欲,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2注重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重要
2.1體驗生活常識“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應用性很強的一門數學學科,它在眾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如果僅僅是這樣跟學生講,學生可能沒有任何感覺,甚至有些反感。事實上,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的。如果在講授相關知識時,能夠結合我們的日常生活,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相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將給出幾個具體實例:例1:在講授古典概率或者數學期望時,可以路邊攤的“摸球游戲”為例。袋子中裝有12個除顏色外,大小形狀均相同的6個紅球,6個白球,現從中不放回的摸取6個球,若所摸到的球為6紅則獎勵100元,5紅1白獎勵50元,4紅2白獎勵20元,3紅3白罰款100元,2紅4白獎勵20元,1紅5白獎勵50元,6白獎勵100元,你會心動嗎?這個游戲貌似是穩賺不賠,但是利用古典概率計算會發現,3紅3白的概率遠遠大于其他情況的概率。類似的街邊中獎游戲很多,如果我們學習了概率論的相關知識,就會大大減少上當的機會。
例2:在講解古典概率中的“盒子模型”時,可以“生日問題”為例。比如,授課班級有50名學生,那么可以讓學生猜一下至少有兩個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有多大。這個概率乍看很小,但是通過“盒子模型”計算出來的結果卻令人匪夷所思,當班級有50個人時,至少兩個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居然達到0.9704!在此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在大街上至少兩個人是老鄉的概率又會有多大呢?肯定也是相當大的,因此可借此提醒學生在陌生場合一定要小心陌生人以“老鄉”“、有緣”之類的話搭訕,謹防上當受騙。除此以外,身邊還有很多的例子,比如在講授貝葉斯公式時可以寓言故事“狼來了”為例,讓學生分析一下為什么狼真的來了之后卻沒人來救;在講授復雜的全概率公式時,可以“抽簽問題”為例。假設在10根簽中,1根有獎,現有10個人輪流抽簽,問這樣抽簽是否公平呢?這個問題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很多學生認為第一個抽簽的人中獎率一定是高于最后一個人的,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利用全概率公式得出的結果卻是第十個人與第一個人的中獎概率是一樣的,都是0.1。這些問題既生動有趣又貼近生活,從而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嫻熟應用以往學過的各種知識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2.2感悟人生哲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大學的課堂上傳授的不僅僅是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做事,感悟人生。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雖然是一門抽象的數學課程,其中也蘊含了很多人生哲理。教師在授課時若予以適當點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更能夠體會一些為人處世之道。比如,在講授伯努利概型時,經常會舉下面的例題:某人進行射擊,設每次命中的概率是0.02,獨立射擊400次,試求至少命中兩次的概率。學生很容易列式求解出此概率為0.9972。在此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從這道題里面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學生可能一頭霧水,這就是一道普通的數學題,怎么還會有啟示?教師可進一步引導,這位射擊隊員的命中率很低,但是經過400次射擊,至少可以擊中兩次的概率就達到了0.9972。如果把擊中目標看成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只要堅持不懈,最終實現理想的概率也一定是很大的。“堅持就是勝利”絕不是一句空話,希望大家堅持不懈。
再比如,在講授概率的加法公式時,可以“諸葛亮問題”為例。假設諸葛亮解出問題的概率為0.8,3個臭皮匠A、B、C獨立解出問題的概率分別為0.5、0.48、0.45,且每個臭皮匠能否解出問題是相互獨立的,并提示:3個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問題,問題就被解決了。那么三個臭皮匠是否真的能賽過諸葛亮呢?由此,大部分學生都會想到用概率的加法公式來解決此問題。并且可以很容易求出3個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問題的概率是0.857>0.8,即3個并不聰明的臭皮匠確實可以賽過聰明的諸葛亮。更進一步,若不是3個臭皮匠,而是4個,5個,…,結論又是如何?以1O個臭皮匠為例,假設諸葛亮解出問題的概率仍為0.8,每個臭皮匠獨立解出問題的概率都為0.45,且假設每個臭皮匠能否解出問題是相互獨立的。則利用對立事件概率的計算公式,可方便地算得1O個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問題的概率為:1-0.5510≈O.9975>0.8。也就是說,問題基本上都能解出,從而遠遠賽過聰明的諸葛亮。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團結合作,集思廣益,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經過這樣的適當點撥,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快地掌握知識,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3結語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總體設計思路上,也就是在課程教學計劃設計時,我們要充分考慮應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在校園網上建立計算機學習平臺,將課程學習的進程和學習資源呈現在校園網精品課程資源平臺上,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校園網覆蓋的地方,就可以學習。這滿足了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堂教學法上,發揮校園網的作用,教學時充分利用網上的圖書館資料和服務器上的學習資源,進行生動活潑的教學,同時向學生展示如何使用的問題。由于本校教學采用大教室教學,一共可容納200名學習同時學習。為了讓大多數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我們在機房內建成了局域網,通過共享資源等方式,達到學習目的。
二、搞好課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設計活躍課堂氣氛
為了活躍計算機課堂學習氣氛,在教學方法上,注重采取網絡互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中愉快學習。本校教學系統中安裝有相關的在線互動軟件,可以組建小范圍的局域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動比賽、相互討論,也可以進行師生交流,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如為了培養學習興趣,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范圍的打字比賽,看看誰能最終勝出。再如,可以進行PPT教學內容與制作的展示,讓學生做裁判員,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都參與其中。
三、利用考試測試方法設計促進學生學習
考試是教學環節中重要的一環,不僅是因為要給學生一個可信的成績,而且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肯定,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考試測試的方法上,利用網絡進行精心設計,也能起到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在設計上,采用校園網提交作業方式,讓學生完成平時作業,記為平時成績。在教室內,通過考試系統隨機抽題,讓學生現場答題,保證學生考試的公平性,因為這樣做,盡管相鄰兩位同學坐得很近,彼此都能看到對方的答題,但是由于是隨機抽題,考試內容是不一樣的,避免相互抄襲的情況發生,讓學生考出真實的成績。
四、結語
醫學統計學的教學應以提高研究生解決實際科研問題的能力為目標,使研究生形成正確的和嚴謹的統計學思維方法和技能,幫助醫學研究生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正確運用醫學統計學方法,順利完成研究生學業以及將來在工作中的科研任務。然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
一、研究生醫學統計學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研究生統計學基礎知識較為薄弱
雖然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本科期間學習過統計學,但多數人僅學習過較簡單的統計學基礎知識,進入研究生階段醫學統計學學習后,學習比較吃力,并且由于總學時數的限制,教師在理論課的教學中對單個統計學方法的使用講解較多,而對一些研究生在完成學位論文期間或將來畢業后較為實用的統計學方法卻沒有時間講解,這就造成了研究生對學過的統計學方法一知半解,而將來可能用得上的統計學方法卻沒有學會。筆者在解答一些已經畢業參加工作的研究生的問題時,發現有些問題十分基礎,本應該在研究生學習階段掌握而沒有掌握。
(二)課題設計統計學缺陷較常見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研究生醫學統計學課程一般安排在研一上學期,而研究生應用統計學知識進行課題設計要到研究生二年級才啟動。許多研究生在課堂學習階段對統計學知識本來就沒有徹底學透,又要再經過一年多才進入課題設計有實驗研究,對學習過的統計學知識已經有一些遺忘,所以在進行課題設計時不能正確運用學過的相關知識,造成課題設計中有較多的統計學缺陷。而課題設計如果不正確,無法保證后續的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和可信性。
(三)學位論文統計學錯誤普遍存在
國內外期刊對論文中的統計學方法要求都很高,因此研究生的科研論文需要正確運用統計學知識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整理。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研究生不能把學習過的統計學知識正確運用到研究論文中。尤其是學習臨床專業的醫學研究生,很多研究資料和數據來源于人群研究,涉及樣本量、對照組的選擇等基本的統計學常識,這些基礎性錯誤卻在研究生的論文中大量存在。這些問題與現在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已經不相適應,需要加以改進。
二、對策與建議
(一)強化課堂教學,鞏固醫學統計學知識基礎
鞏固基本統計方法和知識是醫學統計學的基礎,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統計方法原理、計算過程和結果解釋。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講解,使研究生切實掌握基本的統計學知識,在論文寫作中不出現低級的統計學錯誤。在此基礎上,老師在課堂上應該由簡到繁,深入淺出,逐步增加難度和深度,講解一些研究生在學習階段和將來工作中有用的、較為高級的統計學方法。目前,科學技術更新速度很快,同樣統計學的重要工具——統計軟件也更新很快,因此,老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并向學生介紹最新、最先進的統計方法和軟件。
(二)注重學用銜接,提升研究生課題設計的科學性
研究生的課題設計是科學研究成敗的關鍵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強調其重要性,讓學生帶著課題設計中的問題進入課程學習,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做好論文前期的準備工作,完成科研選題,為畢業論文開題做好準備。要指出課題設計中應當注意的統計學問題,如樣本量、對照組選擇等,使學生意識到統計學的基本知識是保證自己課題設計科學性的關鍵,在今后的課題設計中自覺以正確的統計學方法作為指導,從而保證課題設計的科學性,為其成長為高層次的醫學科研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采用實例分析,減少研究論文中的統計學錯誤
在課堂上以一些已經發表的高水平論文為例,詳細講解醫學統計學方法的具體應用,使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時,減少論文中的統計學錯誤,減少文章因為統計學問題而被拒稿;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用一些已經發表的、但是有明顯統計學錯誤的論文作為反面教材,給學生進行分析、講解,使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知道避免論文中的統計學錯誤的重要性。另外,要注意提醒學生,在數據處理和論文撰寫過程中,運用統計學方法時要注意其使用條件,切不可誤用,對審稿人指出的統計學錯誤要認真進行修改或答復。
《統計學》作為經濟管理各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教育部規定的經管類專業十門核心課程之一,主要講授基本統計理論,為經濟研究提供資料調查與整理、統計定量分析方法,以揭示經濟現象的統計規律性。作為一門方法論學科,統計學具有應用性、實踐性特點。近年來,《統計學》實踐教學越來越受重視,實踐教學學時數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教師及管理人員意識到《統計學》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分析解決本文由收集整理問題能力方面的重要性,紛紛進行實踐教學改革。
1 《統計學》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
我國大學一般是以學科—專業—課程路徑來設置專業與設計大學課程,從學科邏輯出發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將學科體系和專業知識以課程形式呈現并傳授給學生。當前,我國大學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仍以理論課為主,實踐教學所占比例一般不足20%,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受人才培養方案總學分限制,《統計學》課時安排多為48學時,課程教學內容較多課時又不夠情況下,教師只好壓縮實踐教學學時。其次,許多高校教師使用的多是偏重理論講解的教材,鮮有配備專門實踐教學教材;教學大綱的編寫多針對理論課,對實踐教學的描述較為簡略,客觀上導致《統計學》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難以銜接,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1.2 缺乏有效的實踐教學考核方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統計學》授課教師采用綜合成績來評定學生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權重多為70%,平時成績(一般指出勤率、課后練習題完成情況、課堂問答等占20%左右)和上機課成績(一般占到10%左右)在總成績中所占比例過小。其次,期末考試多采用閉卷考試,導致學生在期末復習時死記硬背公式,漠視統計方法的應用。
1.3 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缺乏可雇傭性
部分《統計學》任課教師思想觀念陳舊,將實踐教學理解為習題課,或者是單純的上機課,安排學生完成練習冊,或是照著書上操作步驟在計算機上簡單演示一遍,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會運用統計學的思維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實踐能力不足,難以將所學統計方法用于經濟現象的分析中去,缺乏可雇傭性。例如在進行統計調查時,不懂選用何種方法收集資料,如何進行概率抽樣。
2 《統計學》實踐教學設計思想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畢業生人數陡增,2013年將近700萬大學生畢業,相比而言就業崗位增加有限,這導致用人單位在選拔人才時特別看重學生能力,尤其是可雇傭性技能。約克(yorke,m.)認為可雇傭性即“使個人能更好地就業并使他們成功勝任所選擇職業的一組能力、理解力和個人特質”。可雇傭性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為了對其進行更細致的分析,國外學者將其細化為可操作的指標—可雇傭性技能。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約克(yorke,m.)等提出的usem模型,在該模型中,可雇傭性由理解力、技能、自我效能、元認知4個部分構成。
奈特(knight,p.t.)等認為可雇傭性教育應該融合進課程,而且只有整合進課程時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就如何融入課程,代表性觀點有瓦倫(warren,d.)的三分法和奈特(knight,p.t.)等的五分法。瓦倫(warren,d.)認為將采用獨立式、半整合式或整合式將可雇傭性的培養融入課程。奈特(knight,p.t.)則提出將可雇傭性嵌入課程的五種方式:“將可雇傭性融入全部課程”,“將可雇傭性融入核心課程”,“在課程中融入基于工作的或者與工作相關的內容”,“在課程中設計專門的培養學生可雇傭性技能的模塊”,“與課程并行的、基于工作的或工作相關的學習”。
《統計學》作為一門實務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程,在經濟管理類人才培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其實踐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立足理論、強化操作,突出應用,將對學生可雇傭技能的培養融入課程;在課程中融入基于工作的或者與工作相關的內容,充分利用現代統計分析方法解決經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在課程中設計專門的培養學生可雇傭性技能的模塊,強調實踐教學在學生可雇傭性技能培養方面的重要性。
3 可雇傭性視域下《統計學》實踐教學改革
3.1 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從統計學學科邏輯出發,將學科體系和專業知識以課程實踐教學形式呈現并傳授給學生。一是適當增加《統計學》實踐教學學時,強調統計分析軟件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針對各學校生源特點編寫專門的《統計學》實踐教材,從各學校實際出發培養學生可雇傭能力。三是完善《統計學》實踐教學大綱,強調教師對課程的理解和對有關課程專業知識的研究,并結合培養學生可雇傭性技能開發實踐教學大綱。
3.2 實踐教學環節模塊重組
依據培養學生可雇傭性原則,對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模塊重組。將《統計學》實踐環節模塊化為上機操作環節、課
題申報環節、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環節。
《統計學》上機操作環節主要在各實驗室進行,著重于幫助學生增加理論教學環節的感性認識,利用excel、spss、sas等統計軟件對統計數據進行定量分析,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課題申報環節一般在課程教學中后期進行,學生在授課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所學知識就經濟管理中感興趣的問題開展課題申報,設計調查方案、收集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撰寫調查報告和項目報告等實踐活動,全部由學生自行完成,強調學生學習自主性,注重統計學知識的遷移性。通過課題申報環節,不僅提高了學生運用統計相關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加深了他們對統計學課程的理解,認識到統計學不是一堆復雜的公式加統計軟件,而是一種思想,是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的重要工具,從而真正建立起統計思維,并將其轉化為自身的可雇傭性技能。
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環節。學生學習完《統計學》課程后,通過e-mail、qq、課程教學網站等多種方式和渠道與授課教師保持長期聯系,在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統計數據處理的問題,隨時進行咨詢,授課教師可進一步指導學生如何應用統計學知識和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3.3 改革實踐教學方法
采用案例教學與參與式教學相結合方式進行教學。首先,授課教師對教學重點進行透徹解析,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在此基礎上,結合任課教師的科研工作,編制課堂教學案例,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能夠較快地領會相關教學重點,使得本課程的應用導向、可雇傭性導向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其次,在課題申報環節,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題申報,實踐整個數據收集、分析和解釋的過程,并通過課堂討論環節進行交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可雇傭性技能。
1.1一般資料選擇
本學院2007幅護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共182名。隨機分成兩組,其中實驗組62人,對照組120人。年齡21~23歲,女生占95.61,男生占4.39。
1.2研究方法
1.2.1制定PsBH培訓內容
PSBH培訓內容主要包括4個方面:PSBH概況、哲理和使命等的介紹、選擇健康問題的思維,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制定行動方案,明確評價指標和方法。
1.2.2實施實驗
組采用PSBH指導方式,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論文指導形式。在給學生培訓前組織課題組老師學習PS—BH,討論并制定PSBH訓練流程,見圖1。
1.2.3PSBH效果評價
自行設計“PSBH培訓調查問卷”對PSBH培訓和效果進行評價,該問卷內容包括學生對研究選題、科研設計、發現健康問題、資料收集、統計分析和論文寫作等步驟,以及對PSBH培訓班課程安排、教學效果和整體效果評價2個部分。每個條目按“很好、較好、一般、沒有”4級評分,另設有一個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自由補充回答。于2011年6月初發放給學生,隨畢業論文一起回收,回收有效問卷6O份,有效率96.77。另外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畢業論文成績、畢業論文選題類型進行比較。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進行數據分析和統計處理。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用百分比進行描述性統計,研究數據處理采用Y檢驗、t檢驗。以P<O.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學生對PSBH培訓效果的評價
調查顯示98.31學生對PSBH培訓課程、科研指導的整體效果持肯定態度,通過培訓課程認為自己較好掌握PSBH方法的占71.19。有71.19的學生認為使用PSBH可幫助發現需解決的健康問題。認為PSBH對研究課題選題有較好啟發的學生占83.o5,而認為對科研設計有較好指導作用的僅占38.98。在對查閱文獻、資料收集及正確運用統計學方法方面認為有較好啟發的分別占69.49和72.88,有66.1o的學生認為對論文撰寫有較好的幫助。在課程安排上,學生認為比較合理占52.54。在培訓中,對討論法、案例法的教學效果達到較好以上的占5O.84。
2.2兩組畢業論文成績比較
實驗組畢業論文成績79.97±5.89與對照組78.62±6.1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畢業論文類型比較
兩組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在實驗研究論文和綜述兩類的選擇上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討論
3.1PSBH培訓可有效引導學生護理科研的開展
PSBH的實施過程是以“解決問題,促進健康”為目的科研思維模式,它的立足點足“利用現有的資源去解決小型的、現實的、力所能及的健康問題”,引導學生從tl已最關注、易解決的問題著于,循序漸進的深入護理科研。但PSBH仍有同于科研的地方,其強調的是引導,在研究內容、方法、過程等方面不及科研要求的嚴謹,它用淺顯易懂的方法教會學生護理科研的完整步驟,且易于學生理解掌握,而不是一開始用高深的科研方法、手段將學生拒之門外。從本課題的調查顯示,98.31學生對PS—BH培訓課程、科研指導的整體效果持肯定態度;認為有助于發現健康問題的占71.19,對選題有較好啟發的占83.O5。可以看出學生通過PsBH培訓指導,能夠去發現需要解決的健康問題,形成研究的方案,而不是在選題的時候顯得茫然無助。而且課題組將PSBH培訓安排在學生實習之前,通過培訓后,學生可以帶著初擬定“需要解決的問題”進入臨床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再和指導老師進行討論,進一步完善選題及研究方案的設計。讓學生有充分的準備進入臨床課題的研究,這樣既可增加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也能保證學生畢業論文的順利完成。
3.2PSBH培訓有助于學生科研思維的培養
護理本科層次的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應重在過程的實踐l7j,并不需要學生去做高深和復雜的研究,對學生科研思維的訓練才是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初衷。本調查顯示兩組學生畢業論文成績無顯著差異,而在論文類型中,實驗組撰寫實驗研究論文的人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且撰寫綜述的人數低于對照組(P<0.01)。可以看出PSBH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去探究臨床問題的方法,發現自己研究的興趣點,以至學生選擇研究性課題的較多。這可能與在PSBH培訓中引入臨床實例,分析如何去發現問題,確定問題;怎樣設計研究方案;在缺少研究經費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現有的資源去解決問題;通過討論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選題等有關。這樣的過程對學生的科研思維能力訓練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為此,在后期調查中學生普遍反映應將PSBH的方法融人到《護理科研》課程中,這樣便于更好的掌握和運用PSBH,指導其撰寫畢業論文。•醫學教育•doi:10.3969/).issn.1671-8348.2014.19.054重慶醫學2014年7月第43卷第19期
3.3PsBH指導時間問題
PsBH課程培訓的時間較短,護生在校期間從提出觀點、討論、確定選題到進入lJ術實習的時間僅有1個月,一半左右的學牛認為課程時I1_iJ安排I,人_理,教學方法還需要作進步改進。此在F•步研究tI,需進一步修訂、完善PSBH培訓方案,根據情況適、f,延長培訓時問,改進教學方法。然后再次進一步驗汪PSBH的¨丁性。
【關鍵詞】 財經院校統計專業畢業論文創新能力
統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通常是在統計理論教學結束后,安排在第8學期的實踐教學環節過程,計6學分。畢業論文從確立選題到搜集文獻資料,從開題研究、分析論證到論文撰寫,都需要高度專注、潛心思考,是所有教學活動中,學生獨立性、積極性、主動性最強的環節,是學生大學期間專業綜合能力最集中的體現。
一、從統計學專業特色看統計專業畢業論文的特點
統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具有經濟學和數學知識,系統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熟練使用現代統計軟件處理分析數據,理論和實踐綜合業務素質兼備,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在政府機關、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社會經濟調查、信息管理與咨詢、數量分析與預測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財經院校統計專業的特色是依托經濟學和管理學學科,將統計學理論和方法與經濟學、管理學和現代信息技術交叉融合,注重產、學、研結合,重視社會實踐環節,著重提高學生獨立組織統計調研活動及運用統計學理論與方法分析解決某一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統計學專業畢業論文與其他各類理科論文及經濟學論文相比,有其鮮明的特點:專業性、統計實踐性、科學創新性。
二、統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及成因
1、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
畢業論文的質量直接影響培養學生的質量,然而近幾年來畢業論文質量有明顯下滑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論文缺乏創新性。創新是要求學生通過統計專業理論與方法的學習和積累,很好地將統計理論和方法與其他實質性學科相結合,創造性地加以應用。雖然絕大部分同學在論文中進行了一些文獻的綜述,或將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了闡述,但也只是進行簡單地羅列,而大部分論述也只是根據書本或文獻資料,進行簡單地重復。盡管一些同學閱讀了一定量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思考和分析,但所寫的論文不能很好地結合文獻綜述內容,闡明自己的寫作觀點、寫作目的,在論點、方法上鮮有創新。
(2)論文數據來源單一,參考資料不充分。本科畢業論文要求學生結合第八學期的社會實踐或參加各種類型的統計實踐活動去完成。但多數學生沒有認真進行社會實踐,只滿足于年鑒、網絡等一些工具資料,閉門造車。撰寫的畢業論文要么內容空洞,缺乏說服力,要么也只是參考他人的文章,置換新的數據進行計算,得出不同的結果,根本談不上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在查閱參考資料時,多數同學都能閱讀一定數量的中文文獻,但外文資料幾乎沒有看過,隨便從網絡下載一些外文資料,列示在附后的參考文獻中,以應付學校對外文文獻閱讀量的要求。
(3)專業功底不深。學生論文答辯是就學生論文寫作有關的內容,主要涉及論文選題原因、研究價值、主要內容和觀點以及創新點進行考察,同時還要考核學生與論文密切相關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辯組教師就論文中有關問題向答辯同學提問,而具體體現在答辯中的一些情況是,真正落實答辯的為數不多,一些同學只就自己的論簡要的陳述和說明,基本上是有答無辯,更有個別同學對一些統計理論和方法掌握得不夠準確和透徹,有些理論回答模棱兩可,而對于有些統計方法的適用條件,也是模糊不清,導致方法的誤用和濫用。
(4)管理松懈。學生開題現為第七學期末,照理來說,論文已經布置,學生就應著手開始撰寫,但學生不是將畢業實習與撰寫論文同步進行,而是忙于找工作、考研,加上一部分學生在家就近分散實習,學校難以對畢業生實施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指導教師與學生見面的機會較少,只能通過網絡與其進行簡單溝通,因此對畢業生撰寫論文缺少必要的指導,加上有些指導教師知識結構老化、科研能力差,對指導學生論文不夠得力。
2、影響和制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高的成因分析
(1)學生本身對畢業論文重視不夠,寫作態度不夠認真。目前,學生畢業后就業實行雙向選擇,有的畢業生在完成畢業論文之前,就已經考研;有的已落實了工作單位;有的畢業生忙于各類招聘考試,或奔走于就業單位的應聘,無心在撰寫畢業論文上花費更多的時間。還有部分學生認為畢業論文成績對就業沒有直接影響,因此根本沒有按照學校的要求和開題報告中擬定的寫作進度撰寫,而是采取消極應付的態度,在臨近答辯前一個月,東拼西揍、甚至抄襲等,匆匆應付了事,根本談不上提高論文質量。
(2)有些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的過程中責任心不強,存在放任自流的現象。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指導教師對學生要求不嚴,交流時間少,見面時間短,缺乏定期交流與審閱制度,甚至有的老師對學生的寫作不管不問,任其“自由發展”。
(3)畢業論文撰寫過程時間短,質量難以保證。雖然論文在第七學期末就已經布置,但學生要實習、找工作、準備各種考試,畢業論文的實際撰寫時間也只有五至六周左右的時間,而且與多數學生畢業找工作同步,這勢必導致論文的“拼揍”、“摻水”現象嚴重,質量下滑。
(4)學生的科研和寫作能力欠缺,專業訓練不足是制約論文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傳統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完成論文的能力不足,畢業論文質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課堂教學,以老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占主導地位。平時任課老師布置學生撰寫小論文,或就某一問題撰寫文獻綜述,學生也只是東拼西湊或抄襲,敷衍了事,根本起不到訓練的目的,更談不上能力的提高。學生只會學習課本知識,只會讓老師牽著走,一旦放開就無從下手。學生缺乏前期的科研和論文寫作能力的訓練成為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瓶頸。
三、提升統計專業本科畢業生論文質量的建議和對策
加強管理,凸顯專業特色,全面提高統計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是需要由教師和學生、院方和校方、教學單位和管理部門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充分認識畢業論文在統計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校必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把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做為統計教育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時機就是畢業論文教學環節。因此,教學單位除了建立畢業論文工作領導小組外,還要定期召開座談會,討論和總結學生撰寫論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使學生對畢業論文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有解決了認識問題,增強雙方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校、老師和學生才會重視畢業論文,才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
2、積極探索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新模式
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用人單位對統計人才需求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發展后勁。學校有統計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等專業實踐基地,學生實習時可利用實習單位的統計資源,在實習單位的科研力量與學校指導教師聯合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這不僅能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對統計人才的要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就業平臺。
3、實行畢業論文導師制,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重要手段
文成于思,思基于學。論文的選題、寫作是一個閱讀和反復思考的過程。只有大量閱讀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文獻,了解本學科前沿理論,在閱讀中得到啟發,在學習中不斷思考,在閱讀和思考的多次反復中才能確定論文選題并加以完成,這樣的畢業論文才會有新意、有價值,而這一過程對我國高校本科生來說幾乎是空白。為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確保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筆者建議對本科生實施集社會實踐、社會調研及畢業論文撰寫為一體的導師制度。從大二學期末就指派導師,根據專業特點和研究方向一致性原則,組建以導師為核心的包括大三、大四學生在內的調研小組。導師的責任是參與、指導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實踐報告的撰寫;為學生指定閱讀課程之外相關專業的報刊書目,與學生互動交流,及時解決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參與導師所研究課題的調查、資料搜集、信息分類、加工整理等工作,并訓練學生撰寫專題文獻綜述、小論文;指導學生進行實際實驗或社會調研,收集、整理原始數據和資料;指導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寫作。
4、加強對學生專業論文寫作的訓練,進行畢業論文的創新改革
開設畢業論文寫作課,從選題、收集資料、確定論點、布局謀篇,語言表達等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之掌握基本的寫作規范。統計專業學生在大二、大三開始,就有統計專業課程論文和社會調查報告的撰寫,通過這一過程鍛煉學生運用統計專業知識和統計思維方法寫作統計學術論文的能力,為撰寫畢業論文打下基礎。通過這一環節,可以鼓勵學生從大四開始,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當前經濟形勢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統計工作的實際,撰寫能夠解決現實問題,對實際部門有參考價值的文章,并可將質量上乘的在統計專業期刊上。如果公開兩篇或兩篇以上,可免修學分。這在一定程度上,又會大大增強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5、加強畢業論文的過程控制,嚴格規范管理
幾乎每個高校都有學生論文選題、開題報告、安排指導教師、論文格式、撰寫實習報告、論文中期檢查、答辯、成績評定等具體工作布署、具體要求、完整規范的質量管理和檢查評估系統,關鍵是要規范指導教師的指導責任和管理部門的管理責任。對于指導教師而言,要以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對學生論文中的所有數據資料和文字資料進行認真核查,對文中計算結果要驗算,保證論文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把握好學生論文的初期、中期階段的檢查和定稿的質量關。對于管理部門而言,主管學生工作的老師,應配合教學部門,對學生畢業論文的過程進行監督與檢查,既要對學生檢查,也要對指導教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為畢業論文工作有序正常地進行,為各項制度與措施的貫徹執行提供保障。另外,還應重視論文答辯這一環節,這樣有肋于提高學生對論文的重視程度,鑒別論文自我撰寫的真實程度,提高其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邱鴻江:加強畢業論文(設計)的過程管理,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管理[J].學術論壇,2006(6)下.
《醫學科研方法》的主要內容包括醫學基本科研方法的講解、醫學文獻的閱讀、醫學科研論文的寫作等,可以使醫藥專業的學生了解醫學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醫學科學研究的興趣以及對專業的熱愛。為今后的就業和繼續深造做好鋪墊。
隨著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從原來的培養臨床醫生轉變到了培養全面的醫學創新人才。醫學創新型人才應有濃厚的創新意識、高尚的創新人格、豐富的創新知識、飽滿的創新精神、活躍的創新思維、高超的創新能力、科學的創新實踐[2-3]。為了適應這種轉變,很多醫學類院校都在研究生中開設了《醫學統計學》、《醫學科研方法》這兩門課程,以達到培養全面型人才的目的。近年來,逐漸在本科學生中也開設了這兩門課程。
在醫學科研相關內容的學習中,《醫學統計學》、《醫學科研方法》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兩門課程[4-6],但是我在教學中發現,我校的醫學類專業學生的課程設置中,有的專業兩門課程都學習了,有的專業只學習了一門課程,兩門課程都學習的專業中,有的設置在同一學期,有的設置在不同的學期。為了探討課程設置的最佳效果,我對這幾類班級做了調查。
一、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12級醫學本科本學期開設了《醫學統計學》的班級為研究對象,分成三大類,分別是在學習《醫學統計學》之前沒有學習過《醫學科研方法》的班級、在學習《醫學統計學》之前的某學期學習過《醫學科研方法》的班級、以及在學習《醫學統計學》的同時正在學習《醫學科研方法》的班級,在這三類中分別隨機選擇一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稱為甲班、乙班和丙班,共208人。這三個班級所使用的《醫學統計學》和《醫學科研方法》的教材一致,授課學時、內容相同。
1.2 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給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
1.3 統計學處理
資料錄入和分析均采用SPSS17.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的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
2.1 調查問卷結果
在整個學期的教學結束以后,對所選三個班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見表1、表2。
三、討論
《醫學科研方法》這門課程主要的教學內容為:科研設計的基本概念、科研設計的三要素、科研設計的原則、科研設計的類型、動物實驗、醫學文獻的閱讀、醫學論文的寫作等。《醫學統計學》的主要教學內容為:醫學統計學的基本概念、數據的分類、t檢驗、方差分析、卡方檢驗、非參數檢驗等。
在本次調查中,上過《醫學科研方法》的班級對科研的興趣和了解比未上過《醫學科研方法》的班級要高,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醫學科研方法確實有開設的必要,能讓學生們在本科的學習階段對科研有所了解,為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礎。
在內容上,醫學統計學中學生們會學習到的統計學方法,都是與醫學科研方法中學習到的科研設計類型相對應的,在沒有上過醫學科研方法課程的班級中,就需要教師額外給學生講解相對應的科研設計類型,并且還要給學生解釋統計在醫學中的應用,這就耗費了上課的時間,且很多學生在上課時簡單的講解中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各種科研設計類型。如果兩門課程分開兩個學期進行教學,學生們對之前的內容就會有所遺忘,因此乙班和丙班兩個班級的大部分學生都覺得將兩門課程放在同一個學期教學能促進相互的理解,內容上顯得更加的連貫。
本次研究只是對《醫學統計學》和《醫學科研方法》這兩門課程在內容理解上的相互促進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為以后的學生培養方案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依據。但在任何課程的教學中,教學效果不僅僅是由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開課順序決定的,對教學效果有影響的還有教學模式,要將好的教學模式與合理的培養方案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具有實際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的學生。
[關鍵詞]應用統計學;實踐環節;教學改革;信息化環境;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02-0108-03
突飛猛進的信息技術已經將統計在社會經濟或商業管理、人口、氣象、醫學、教育等領域的應用引領到一個嶄新的水平,并逐步在各領域統計數據處理的每一個環節體現統計學的意義,同時對社會統計工作的全貌進行著深刻影響。信息化是統計應用的必然趨勢,可以為更多統計人士所理解和使用,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現代信息技術在統計教育中的應用。
應用統計學是一門為統計學專業學生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程,開課的初衷是讓學生將統計學的有關理論知識有一個針對性較強的實踐平臺,而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知識需要在實踐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實踐中磨礪,素質需要在實踐中提升。面向信息化時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研究與實踐是當前和今后若干年內高等院校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隨著信息技術的大量應用,以及一些數據分析軟件、計算軟件的普及使得高等院校的實踐教學提供了條件。因而,研究如何結合統計學學科的專業特點,探索應用統計學在信息化環境下新的實踐內容,新的實踐教學理念和實踐教學模式的更新就變得非常緊迫。
一、應用統計學實踐環節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有實踐經驗教師嚴重缺乏
傳統教育模式注重理論知識的推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不高,所以大部分高校基礎類課程實驗教師數量不足,而高等教育大規模擴招,特別是十二五規劃中提到高等教育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以后,學生數量急劇增加,課程門類逐步細化增多,原有的師資難以滿足諸多實驗課程的教學需要。實踐經驗缺乏是我國現任高校教師的“硬傷”,主要原因是現任高校教師多是從學校到學校,所學習的知識也是從理論到理論,實踐經驗普遍不足。
(二)教學方法的單一性
通過對往屆統計專業的學生的座談和調研,他們普遍認為應用統計學從名稱上應該是一門與現實聯系非常緊密的實踐性強的課程,然而大部分老師在教學環節仍注重應用統計概念、各種統計指標的計算、統計方法理論的演繹;只是一味地理論方法例題等的講解,對“啟發式”教學方法,案例驅動教學方法等應用不夠;在教學手段上,雖然也采用多媒體教學,只是簡單地將課程教學內容呈現出來,沒有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讓學生更多的了解統計應用的特征和方法。
(三)實踐環節的重視度不夠
在統計各專業培養方案里應用統計學只設置40學時,由于學時過少,任課教師很難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訓練達到平衡,只有少部分內容開設相應的實驗課或安排課外實踐,課程目標僅限于對有關內容了解即可,很少培養學生應用統計方法或者統計軟件去分析應用統計在經濟管理、人口、醫學、氣象、教育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從而忽略了對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考核。
(四)實踐案例少
目前在應用統計學的實踐教學中,主要停留在理論知識比如參數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等的驗證上,綜合性案例較少且比較陳舊,這本質上只是理論教學的一種延續;實驗報告內提到的案例多來自參考教材。教學內容來自實際應用中的統計分析案例較少,側重點仍是對統計指標和統計方法的理解和分析,很難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協作性,進而影響了部分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
二、信息化環境下應用統計學實踐環節的教改思路
針對以上應用統計學實踐教學環節中出現的問題,統計學專業教師教學團隊以校級精品實驗課程信息化建設為契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逐步改善應用統計學實踐環境,優化配置實踐環節課程資源,對統計學有關人員、平臺和實踐基地進行優化整合,有效培養應用型人才,拓寬畢業生就業門路,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
(一)實踐內容的融合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網絡化”、“大數據”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語,因此需要及時對應用統計學的實踐內容進行一定的拓展,保證統計數據能夠有效地體現網絡化知識經濟的特征。比如可以采取體現網絡化、體現知識經濟、體現高科技含量、體現信息化以及能夠有效地體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產品創新周期統計、企業科研能力統計、企業電子商務統計、企業創造創新能力統計以及企業文化統計等方面更新應用統計學在企業經濟統計方面的實踐內容。
1.在實踐教學內容的確定上,首先任課教師不應局限于經濟統計學的領域,可以適當的擴展到經濟管理、社會經濟統計、企業經營管理、市場研究、財務分析、經濟預測、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寬視野,多思路,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以此為基礎慢慢得到提高。
2.在案例的確定環節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前布置任務,要求其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以小組為單位,從互聯網上搜集感興趣的有關應用或者企業管理統計方面的二手數據,比如自行搜集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資料等,也可以利用所學抽樣調查理論自行設計調查問卷或借助問卷星資源,對大家普遍關注的校園熱點問題或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抽樣調查并回收問卷,利用spss、excel、eviews、R軟件等進行基本描述性的統計分析或者多元統計分析并形成分析報告,最后指導學生集中討論良好以上等級的分析報告,鼓勵學生投稿參與申請有關部門的創新項目。
3.取美英法德等發達國家高校實踐教學之精華,就是實踐教學與社會經濟發展同步,與企業生產緊密結合,與科學技術進步同步。這些國家高校實踐教學實驗項目、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或論文大多來自工廠和企業,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也就是所謂“真題”化教學,即實踐教學的內容取自于現實社會亟待解決的真實課題,類似于我國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賽題。
通過對自己感興趣內容與教師所講授內容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對應用統計學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對統計部門進行的數據搜集與處理方法的理解與掌握,能夠更好的把握有關統計學理論知識在相應領域的應用。
(二)實踐人員、平臺的融合
當下高校老師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以及豐富的網絡資源開發適用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虛擬的應用統計案例,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下的小軟件加強學生之間,學生與任課老師之間的交流,組織課程實習,參與課程論文的組織和編寫。
1.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應用統計學的積極性,安排學生分組利用課余時間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以及先進的計算機編程技術開發制作應用統計相關的虛擬案例或者網絡交流平臺,并在交流平臺上討論案例的可行性以及解決方案,這樣對其資料的查閱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2.建立統計學教師教學團隊成員和社會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機制。學校或學院應規定教師在一定期限內必須要有一定的實踐工作量,其內容就是到企事業單位參加生產、科研等活動,也可以像學術假一樣給教師以“實踐假”。同時學校必須有從社會聘請的、一定比例的、有豐富社會經驗的教師擔任實踐教學。
3.實踐指導老師輔導學生先確定實驗案例,進一步設計實踐方案,借鑒山東工商學院統計學院組織各小組由指導教師帶領深入企業進行調研考察的課程實習,而且每次實習盡可能在不同類型的企業或部門進行,了解企業的組織機構、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通過與企業的管理人員和統計人員交流,切實感受統計在實際部門的作用。應用統計學實踐環節讓學生逐步掌握統計方法可應用在設計階段的市場預測、可行性分析、方案設計、初試樣試制、小批量生產等;應用在生產階段的工藝設計、過程控制、能力研究和質量改進;應用在銷售階段的營銷策略研究、預期銷售額的測算、顧客回報率的評價、安全性評價和風險分析等。能利用數理統計的方法以及統計計算軟件比如excel、spss、matlab等解決諸如產品市場占有率問題、調整措施效果的顯著性問題、產品的質量檢驗問題等。
4.應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入企業統計部門進行兼職,或參加全國性的統計領域科技類的競賽比如挑戰杯、統計建模大賽,市場統計調研大賽等,同時多閱讀有關文獻,要求他們站在企業經營管理者的角度進行積極地思考,認真的組織和撰寫有關報告或者論文,這樣能夠有效地促進和深化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今年我院12級統計專業學生組隊參加全國大學生統計調研大賽,課題是有關社會經濟領域的熱點問題,分獲國家一等獎和二等獎。
本著縮短理論教學與客觀實際的距離,開闊學生視野,充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該全方位多角度設立更多更適合的應用統計學實踐平臺。
(三)最新教學模式的融合
隨著云時代的到來,目前美國流行的翻轉課堂的創新教學模式以及實驗教學“融合共享”模式直接給應用統計學實踐環節課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應用統計學實踐環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及實驗融合共享模式的實施需要大量的支撐性的材料,材料的獲取要求種類多、實效性、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因此借助學校大力資助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有利時機,借鑒兄弟院校建設網絡課程的豐富經驗,積極有效地建設應用統計學課程網站,網站除了常規的教案、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實驗大綱、實踐方案等等之外,還要整理編寫完整的網絡課件、配套齊全的教學視頻、習題庫、試題庫、應用統計案例集、重要數據網絡鏈接等,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形成一個多角度、立體化的理論與實踐并存教學資源網絡,并逐步地更新和完善,形成一整套的應用統計學實踐指導,方便學生學習以及與指導教師及時交流的數據庫。
國內最先加入慕課平臺的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采取的是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有機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應用統計學實踐教學仿照他們的做法,要求實踐指導教師將在線視頻上傳到網絡數據庫,要求學生先在在線平臺學習,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心得記錄下來,在實際課堂上與老師共同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國外由于具有成熟健全的社交平臺,學生會將自己遇到的問題提交到供師生交流的論壇,教師會根據論壇提供的問題熱度排名,集中在線回答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思考一些與之相關的開放性問題。
為了應用統計學實踐環節更好的實施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學院定期組織統計學教師團隊進行實踐教學教改的交流、學習,探討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的運用;實驗室設備及時更新,教師機控制軟件適時升級能夠使任課老師和學生進行及時交流,能夠實現優秀學生講解展示自己對不同問題的理解和處理方法以及實踐報告的完整性展示都很方便;提倡教師積極總結教學新模式的經驗,形成教學論文,以科研促教學,并及時將研究成果公開學習、探討,積極融入教學之中,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結束語
關鍵詞:會計教育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一、高校會計學教育現狀
筆者所在高校會計學專業的總體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專業知識扎實,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學校開設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政府與非盈利會計,預算會計等多個方面的課程,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學生還要學習形勢與政策,思想理論與概述等課程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學校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門外語,在大二學年開設了會計英語課程。在學生剛進入大學階段,學校開設了公共基礎課和通識課程,為學生以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得形成合理識框架。同時通過認識實習,專業調查,專業模擬實踐,畢業實習,企業實踐的方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采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拓第二課堂,通過完成讀書筆記,參加學術講座,發表學術論文、參與學生創新基金等活動,以多元化途徑有機結合方式實現培養目標。
二、分析說明大學會計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側重理論學習,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差
學生專業學得好,并不意味著將來到企業單位中工作能夠勝任會計職位,高校中存在著高分低能的現象。學校教師缺少實踐經驗,而且對會計理論的研究重于對實務的研究,加上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差很大,學生對編制憑證,登記賬簿,成本預算沒有完全弄懂,對于學過的知識模糊不清,模棱兩可。
(二)實驗作業存在抄襲,實驗報告爛于收尾
實驗課程大部分在每學期的后半部分開設,實驗報告上交時間在期末,學生忙于期末復習對于實驗報告匆忙草率做完,報告爛于收尾,對于實驗原理沒有理解到位,實驗步驟也不清楚,試驗中存在的問題和應該注意的事項也沒有弄懂。
(三)教學目標過低,學生學習只為期末考試及格
部分課教師平時教學目標相對較低,課堂上講解的內容只涉及到期末考試的范圍,為降低掛科率,考前給學生勾重點,泄漏試題。教學陷入“應試教育”怪圈,與大學素質教育的理念相違背,沒有為學生拓展知識,會計教育大眾化,教育水平一般。學生沒有完全擺脫小學和中學階段樹立起的應試心理,過分關注分數與名次,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缺課逃課,考前背重點,沒有真正掌握專業知識,同時也樹立了不良學風。
(四)校外實踐機會不足,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和專業性很強的專業,因而學校應該重視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科結構單一,課程體系陳舊;會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相對落后;師資隊伍實踐能力不夠等方面,企業招聘一般都有工作年限和經驗要求,由于在校大學生經驗不足,資質尚淺,會計崗位對會計人員的保密性要求等原因,企事業單位大都不愿意接受學生實習。大部分人是靠熟人介紹進入相關單位實習,學生缺乏實習實踐的機會,畢業工作時不能很快適應工作。會計人才不能很好地與社會實際需求接軌。
(五) 會計教育中各科內容有重疊之處,忽視彼此間的聯系
這里包括授課內容和授課先后次序問題。例如,《統計學》與《管理會計》,應該先學習統計學中的相關數據分析,后學習統計學,而有的高校忽視了順序,導致部分管理會計內容無法學習。《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在復利,年金的計算上有重疊之處。《經濟法》內容包含了《稅收理論與實務》中的知識,內容冗雜,教材編寫不合理。
(六)畢業論文質量低,重復率高
畢業論文答辯時間在大四下學期,由于學生忙于實習,找工作,準備出國,用于寫論文的時間較少,加上所讀專著,期刊不多,專業知識學的不深,沒有東西可寫。寫出的論文是東拼西湊,復制粘貼形成,重復率過高,水平一般。
三、對大學會計教育的建議
(一)加強誠信教育
就會計的歷史而言,其本質乃是對經濟行為的客觀真實反映,保證所提供的信息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可靠。會計信息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在促進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將更加突出,社會各界對會計信息真實、客觀、透明、公允等的要求更加嚴格,對會計人員誠信的要求會更高。學校只有加強誠信教育,才能糾正學生抄襲實驗報告和考試作弊的行為。
(二)改進考評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樹立良好學風
對于教師的績效考核,不應只關注于出勤率和掛科率。學校可以采用出勤率,掛科率,學生發表學術論文,科創競賽相結合的考核辦法。對于學生在著名期刊上發表與本課程相關的論文,取得與本課程相關的市級以上競賽獎金的,可降低對本課程掛科率的要求。不僅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掛科率壓力,也有利于鼓勵教師幫助和指導學生對本課程的研究,提高學生的素養,加強教師與學生的合作與溝通,有利于教師與學生共同走出“應試怪圈”,樹立良好的學氣。此外會計教學深度應達到注冊會計師的要求,會計專業課程的教材可選用注冊會計師教材,以培養注冊會計師和高端會計人才為目標,對于學生畢業一次通過注冊會計專業階段考試的,給予學生和專業教師一定的獎勵,授予教師榮譽稱號。
(三)推進案例教學,增加實習機會
邀請實務界認識講學,案例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加強與外界公司,事務所的聯系與合作,在寒暑假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增強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全面熟悉企業財務與會計業務的各個方面,認識到會計理論與企業記賬存在的差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