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金融學課程范文

        金融學課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學課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金融學課程

        第1篇:金融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 金融學 課程

        一、財務管理專業金融學課程教學現狀

        財務管理課程主要涵蓋投資管理、籌資管理、收益分配三部分內容,這三部分內容都是圍繞資金的運動展開。資金的籌措與運用、流通與管理離不開貨幣、信用關系、金融工具、金融市場、以及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資金管理方法與技能,而這正是金融學課程研究的主要內容。因此,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其所擁有的金融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基于此,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專業大多將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具備管理、經濟、金融、法律、理財等多方面知識和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從各學校財務管理專業的《金融學》教學大綱來看,金融學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貨幣與貨幣制度、信用與利率、外匯與匯率、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中央銀行、貨幣供求及均衡、通貨膨脹、貨幣政策、金融發展等。教學中一般把重點放在貨幣與貨幣制度、金融機構、貨幣供求及其均衡、貨幣政策等章節上。從教學實踐中看,并沒有區分金融專業學生和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差異。對財務管理專業而言,金融學按上述內容體系安排教學存在很大的缺陷。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局限于貨幣與銀行的傳統教學內容落后于時代的發展,也落后于現代金融理論的發展。因此,如何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改革金融學的教學內容, 是財務管理專業金融學教學的當務之急。

        二、財務管理專業金融課程教學內容安排存在的問題

        (一)授課內容未體現出金融與非金融專業的差異

        從實際情況看,國內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和金融專業本科生使用的金融學教材基本是相同的。對于金融專業學生而言,金融學只是其專業基礎課,后續還將進一步學習金融學專業的其他課程,如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國際金融學、中央銀行學、保險學、金融市場、證券投資學等,會對在金融學中所學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而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而言,缺乏后續課程對相關內容進行進一步拓展和深化,所以金融學的教學目標應該為使學生對金融運行規律和機制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對社會上廣泛存在的金融現象可以做出正確的解讀,并且對其本專業的學習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即可。但是,從目前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內容的組織和設計來看,顯然難以達到上述教學目標。另外,給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講金融學的教師,一般是金融專業出身的。所以授課時基本都會按照習慣,用專業的大綱要求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沒有認真考慮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

        (二)交叉重復內容多

        一般經管類院校的財務管理專業,金融學的課時都在40學時以內,所以時間緊、內容多的矛盾較突出。而專業的大綱中,金融學的教學內容安排存在許多問題,尤其與先學的課程,內容上的重復較嚴重。這樣,既不能為學生搭建清晰的金融學框架, 又浪費了寶貴的授課時間,還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從泰山學院金融學教學大綱與宏觀經濟學教學大綱比較中可以看出,40學時的金融學中,有12學時是在重復宏觀經濟學的內容,比重高達30%。

        (三)微觀金融運行機制的內容欠缺

        從金融學30%的內容與宏觀經濟學的內容重復就可以看出,我國的金融學教學中,更側重于宏觀金融運行機制, 重視銀行體系、貨幣供求、貨幣政策等內容。而與我們日常理財息息相關的微觀金融運行機制,金融學教學中涉及較少。由于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一般不會再學習金融專業的其他課程,所以就出現了前面所說的,財經類專業畢業的學生不會運用金融知識的現象。

        (四)教學內容滯后于實踐的發展

        目前,財務管理專業的金融學教學中,理論教學仍占主體,實踐教學內容相對薄弱,教學環節相對分散。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實踐性環節。高校教學改革是往往談得較多的是教學方法、教學條件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教學內容本身的改革卻較少涉及。特別對于金融學教學而言,教學內容改革落后于我國金融實踐的發展。 金融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務性較強的學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加大投入建立起校內模擬實驗室,使學生在校內就可以模擬到時實務工作情景,加深學生對金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

        三、財務管理專業金融學教學改革與模式建議

        (一)制定適合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內容體系

        針對課程內容組織形式與教學形式的錯位,適宜將教學內容、教學大綱按專業和非專業劃分,降低標準,教學時保持一定的自由度,根據不同專業選擇適合內容和調整目標。這在客觀上要求各學校財務管理專業金融學課程教師加強團隊合作,從專業培養目標出發,探討本專業的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布局,構建適應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內容體系。

        (二)適當增加金融微觀部分的教學內容

        20 世紀50 年代之后,金融學開始向現代金融學轉型,其特點就是金融學越來越微觀化、實證化、技術化。研究的內容包括資產組合理論、衍生產品的定價理論以及風險管理理論與技術等,其理論核心部分成為現代經濟學的核心內容。現代金融學越來越多地從微觀方面對金融進行研究,成為管理市場和指導微觀企業行為的重要手段。因此針對宏觀部分內容重復過多,可以適當增加現代金融微觀部分的教學內容。首先,金融機構部分,可以增加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介紹,特別是證券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證券投資基金、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基本業務及功能定位,使學生對我國日益發展的多樣化的非金融機構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其次,金融價格部分,要增加與利率相關的計算、收益率的計算、利率的期限結構、資產定價、資產選擇行為等部分內容的教學。

        (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教學手段改革

        隨著金融功能的變革、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及金融電子化、金融自由、金融工程化的進展,現代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國內過激金融熱點問題頻出,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不斷調整。因此,僅僅依靠傳統的理論講授無法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和理解實際問題。針對這一問題,一方面,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運用生動的案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思想,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和金融思維的培養。教學中可以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講授為輔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講授過程中加強參與式學習,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可以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金融想法。另一方面, 課程之外,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做一些輔助教學的工作,如:聘請校外專家來校給學生講授金融行業需要的專業知識及技術,指導學生如何將課堂所學的理論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推薦學生到金融行業實習,可以與某個證券公司達成協議,將其作為學院的一個實習基地,在實習中更有興趣學習專業知識。

        (四)適宜在教與學方面要樹立一種充新教學模式

        針對非金融專業的內容多、課時少的情況, 可以在教與學方面要采用一種充新教學模式。即:“教”可利用案例教學法、分析討論法,并采用多媒體教學等手段提高教學的信息量,并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另一方面,“學”可通過增強課程教學的開放性與金融熏陶方式,引導學生閱讀金融方面的課外書籍,如《貨幣戰爭》、《資本戰爭》、《偉大的博弈》、《財富千年》等課外書籍,一方面可以拓展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學生對金融學習的興趣。

        (五)構建更加科學的綜合考評方式

        基于財務管理專業學習金融學課程的目標,在綜合考評上要更多體現學生的金融實踐能力。傳統的以閉卷考試成績加日常考核的單一考核模式顯然不能適應這一要求。在閉卷考試基礎上,應當加大過程性考核力度,可以考慮采用其他形式的考試,例如可以用網上模擬、設計金融方案、金融小論文等來確定成績。增加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分析能力、綜合知識運用等能力的考核比重,從而形成“全過程——全方位——全面考核”的科學考核體系。

        參考文獻

        [1]方永麗.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內容改革探析[J].北方財經,2012(04).

        [2]何運信.非金融專業學科教學平臺中“金融學”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07(12).

        第2篇:金融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 《數理金融學》 教學計劃 課堂教學

        《數理金融學》是一門運用數學工具研究金融的課程。自20世紀50年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馬科維茨首次從定量的角度研究投資組合這一金融問題以來,數理金融學的理論得到迅猛的發展,同時其理論在金融衍生品的定價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學習并掌握數理金融學的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由于《數理金融學》涉及的數學理論知識較多,學習該課程的難度較大。因此,探索適合本課程的教學理念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很有意義的,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其進行闡述。

        一、制訂設置合理的教學計劃,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

        目前大多數金融學專業的課程設置中,除了《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三門必修的數學基礎課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的數學課程。《數理金融學》中的期權定價理論、隨機利率期限結構理論等許多內容都與隨機過程理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比如,在學習期權定價理論和隨機利率期限結構理論時,會涉及布朗運動、隨機積分、伊藤公式、哥薩諾夫變換、費恩曼-卡克公式等隨機過程的相關理論[1]。若沒有學習《隨機過程》而讓學生直接學習《數理金融學》,他們會感覺到該課程理解起來十分困難。因此,將《隨機過程》這門課程列入教學計劃是很有必要的,為《數理金融學》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的數學基礎。《隨機過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泊松過程、離散時間馬氏鏈、連續時間馬氏鏈、布朗運動、隨機積分和擴散過程[2]等。此外,測度論在數理金融學中有廣泛的應用,如條件期望的概念及其性質、測度的變換[3]等。學習和掌握測度論的基礎知識,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進一步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而且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理金融學的定量分析方法。因此,將《測度論》設置為選修課程,在《數理金融學》課程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在教學計劃中開設《測度論》和《隨機過程》兩門課程是非常合理的,不僅能為學習《數理金融學》奠定必要的數學基礎,而且能使學生掌握豐富的數學工具分析金融現象和解決金融問題。

        二、課堂教學應處理好源于教材和高于教材兩個環節

        課堂教學是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教什么的關鍵是選取合適的教材,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依據,但是課堂教學又不能局限于教材。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不僅要源于教材,而且要高于教材。被選入《數理金融學》的內容往往是一些經典的模型,而且大部分教材都非常詳細地編寫了模型的數學推導過程。基于學生已掌握《數理金融學》所需的數學基礎,在講授教材內容時,關鍵是把模型所運用定量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和所得到結果的金融含義講解透徹,把推導過程的細節留給學生課后閱讀。在講授源于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地延伸和合理地補充是實施高于教材這一教學環節的常用手段。比如,在講授完經典的馬科維茨均值-方差模型時,可以通過設置一些思考題,如采用方差度量風險有哪些缺陷性、如何將一階段的均值-方差模型推廣到多階段的情形等,引導學生對該模型的局限性進行分析。在這些思考題的基礎上,還可以對教材上沒有涉及的相關內容做適當地介紹,如在分析使用方差度量風險的缺陷性的同時,講授常用的一些風險度量指標,并給出一些相關的文獻讓感興趣的學生課后進一步深入地學習。這種高于教材的課堂教學環節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讓學生養成獨立治學的習慣。因此,在《數理金融學》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合理安排好源于教材和高于教材兩個環節的教學時間。課堂教學應在發揮教材內容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重視高于教材的教學環節,充分利用高于教材的教學環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不是只滿足于講好教材內容。

        三、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理金融學》中的模型要么描述某些金融現象,要么解決某些金融問題,這些金融模型的提出都與實際應用有緊密的聯系。《數理金融學》不僅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模型的基本原理,而且要訓練學生運用所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學生掌握利率期限結構的貼現函數法等擬合方法的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要求他們根據我國債券市場的樣本數據,選用合適的擬合方法得到不同信用級別的利率期限結構,并結合相應的理論對其進行分析。在運用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時,通常需要利用一些軟件編寫程序處理樣本數據,進而得到模型中參數的估計值。編程是運用模型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非常關鍵的環節,可以通過開設實驗課對一些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進行講授并設計一些題目讓學生自己動手練習鞏固所學軟件的常用命令,然后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的編程能力。由此可見,學生運用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時,既要有扎實的數理金融學基礎,又要具備較強的編程能力,這是高層次金融人才應該具備的素質。因此,《數理金融學》課程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講授模型的基本原理這一理論層面,而是要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一要求在該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實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理念,而且能加強學生運用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的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對所學模型的理論有更深刻的認識,激發學生構建更貼近現實世界的新模型,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數理金融學》的有用性和重要性。

        綜上所述,教學計劃的設置、課堂教學的實施和學生能力的培養是《數理金融學》課程教學的三個重要環節。數理金融學是數學與金融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交叉學科,涉及大量的數學知識,教學計劃的設置合理與否直接影響整個教學過程的實施。只有學生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課堂教學才能實施高于教材的環節和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沒有高于教材這一環節的課堂教學無異于照本宣科,沒有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單純的理論教學只是紙上談兵,違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因此,《數理金融學》的教學應處理好這三個環節,發揮其在培養高層次金融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葉中行,林建忠.數理金融:資產定價與金融決策理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第3篇:金融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手段;啟發式教學;團隊教學

        我國的經濟體制與西方國家不同,在金融學的教育方面有著中國特色,同時,現在我國不斷地在與世界接軌,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金融學專業要求與世界相連,因此,我國的金融學課程建設必須有所改變。

        一、課程建設的特點

        1.國際性

        金融學的課程設置應該注重與國際接軌,更多地了解世界經濟的發展,能夠在畢業之后很好地服務社會和應用。關注高層次的金融學人才畢業后的就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在這方面的建設是在課程的設置中體現國際化,把國際金融問題放到教學內容中。部分教材可以選擇雙語教學,或者是聘請國外的知名教授。

        2.綜合性

        在如今的形勢下,金融學專業涉及的方面多,應用性強,信息化程度高。要研究宏觀經濟、微觀經濟、管理學,還涉及會計、法律、統計等很多方面的內容。學生要學習這些基礎知識,還應該知道一些人文和道德修養。文理相互結合,可以更好地培養綜合性的金融人才。

        3.實踐性

        金融專業需要實踐才能夠很好地了解金融真正的知識和運用。應該進行創新的訓練、實習、寒暑假的社會實踐和案例演練等。只有真正經過實踐,才能更好地了解金融的知識。實踐的過程必須接近真實,而且要按照市場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因素,打消學生認為是模擬操作不認真的念頭,發揮出實踐的真正作用。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1.從貨幣轉向金融學

        金融學的專業建設從以前的貨幣銀行學轉變為金融學。為了更好地把金融學作為專業的基礎教學內容,選擇教材是關鍵。一般的金融學教材是不適合的。金融學課程的教材要能夠反映出金融行業現在的情況,而且要適合金融行業的發展。中國和西方國家有一定的差異。不能夠直接使用外國的教材,最好是根據中國的國情來選擇。教材的理論體系一定要成熟,能夠反映出我國的金融實踐和發展。

        2.從宏觀轉向微觀

        金融業的發展中心從以前的宏觀經濟學變為微觀經濟學,現在的金融技術越來越微觀化,在金融學專業上表現為對微觀經濟學更加注重了。尤其是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學的內容應該以企業為主體,考察企業在市場中的具體行為。包括對融資的資本市場和資本資產等方面。一些宏觀方面的教學內容,也應該從微觀著手,從企業的角度來分析一些經濟行為的影響。

        三、教學方式和手段

        1.合理運用現代的手段

        在信息技術發展快速的今天,合理運用一些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改變一些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提高教學的質量。首先,使用網絡來進行教學的管理。現在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教學內容中的教案、習題和實驗都可以選擇上傳到網絡上,方便學生使用,實現師生資源共享,方便教師給學生提供資料,也方便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可以自由在課前進行了解課堂的知識和課后的復習。第二,適當使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前給學生準備一些各種類型的資料,比如,視頻、圖片等。但是教師也不可以完全采用多媒體,防止出現教學內容僵化的問題。把多媒體當成教學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必須使用的主體。

        2.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

        金融學和其他學科不同,學生需要學會創新,學會自由思考和辨別。在瞬息萬變的經濟時代,學會一些一成不變的知識是沒有用的。教師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所謂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積極動腦思考,動手去實踐。在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對學生一些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的提出,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討論,改變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

        3.實行團隊教學手段

        金融學是一項包含多種知識的課程,在這些課程中,內容細致而且深奧。但是很難有一個老師精通全部的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金融學的課程按照大綱分開教學。教師教給學生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學校對金融學做出一個統一的大綱,分別選擇出每一個部分的教師,教師相互之間也可以進行討論,給予學生最好的教學內容。

        金融學專業需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在當今 時代里,金融學課程建設的內容、教學手段和方式必須進行改變,準守金融學國際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參考文獻:

        第4篇:金融學課程范文

            金融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的應用經濟學學科,而我們向社會輸送的中高級金融人才,有些在校成績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到了工作崗位,適應能力卻很差,這說明單純依靠課堂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有些方面是存在缺陷的。

            1.教學形式上過分追求現代教育方式。多媒體教學有其優勢,如課容量大,形象直觀、圖文并茂,通過聲、光、形、色、音等強化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還可支持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保證教學資料永續性等,但是其劣勢也是難以避免的。正是由于多媒體教學涵蓋的信息量大,對于教學經驗不足的教師而言,強調在單位時間里傳達給學生盡可能多的信息,如此大信息量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對繁雜的知識點無所適從,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多媒體教學的直觀、形象的特征也框定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通過我校財經類專業07級學生調查問卷來看,對板書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認可比例分別為43%和57%,可見多媒體教學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方式。

            2.考核方式缺乏創新。在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金融教學中,卷面考試仍是不二選擇;而且在具體的題型設計上拘泥于對基本概念及教材具體內容的識記上,把知識的擁有量及對相關知識點的低層次掌握作為考試的主要內容,考察綜合分析能力的題型相對不足。這種考試模式扼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影響學生的創造力和個性的發展,難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教學方法和教學團隊建設相對落后。我國的高等教育,傳統的課堂講授仍然是主要的教學方式,缺乏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依靠課堂進行知識灌輸的傳統教學方法有利于理論知識的掌握,但難以培養出來具備較強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缺乏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手段的研究,使學生踏入社會后難以融入擔當的角色。教學方法的改進離不開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而長期以來教師間橫向教學合作與交流較少,不利于授課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和課程體系的總體把握。

            二、金融教學改革的思路

            (一)金融專業學科體系建設應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升高校培養出來的金融中高級人才僅僅有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工程學的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金融人才培養方面,可借鑒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的經驗,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力與素質的綜合全面提高。除經濟學和財務會計外,其考核內容還包括:倫理和職業標準、金融數量技術、固定收益和權益證券分析以及組合管理等。作為全球公認的金融分析師及投資組合經理能力與誠信衡量標準的CFA資格認證,除需要扎實的金融理論知識外,更注重金融專業技能和很強的實踐分析能力。CFA的金融人才培養及金融行業執業標準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金融學界的關注。課程體系調整的同時還需加強實踐操作環節的建設和投入,如搭建金融實驗室平臺,借助金融實驗設備開展實踐教學,可以縮短書本理論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如模擬股票市場交易、網上銀行業務、電子貨幣支付結算等。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中央銀行、股票期貨交易所、國際大銀行等網站,了解金融發展的最新動態。實踐教學增強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感性認識,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同時也培養了實踐能力。增強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并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金融倫理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強化微觀定量的分析和教學,以適應金融學未來發展的需要傳統的強化宏觀部分研究的課程體系已落后于實踐發展和客觀需要,加強微觀金融課程建設可以使學生更能接近于現實,服務于社會。金融學的本質是數理,國際上現代金融學科的發展趨勢是微觀化和數理化,重點是用數理模型來解決價格、風險、收益等問題,因此,應徹底轉變我國金融學科以傳統金融學和國際金融學為主的教學思路,突出以微觀金融學為主的辦學方向,與國際金融學教學接軌。此外,還要保證各門課程在學科體系中的獨立地位,避免知識構建中的重復,如將公司財務學與投資學有效融合,既保證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又避免了與后續課程的重復學習。

            (三)教學形式上要不斷創新

            1.科學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方式。知識傳授密度要適度,這需要教師與學生有良好的溝通,包括語言交流和目光交流,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時調整教學進度;并且在制作課件時首先要保證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和層次性,還要保證重點與難點突出,對于教材內容要善于取舍;輔之以傳統教學三大基本功之一“板書”,實施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有機結合,合理的板書不僅不會影響教學進度,反而會加強“吸收聽講”的教學效果,增強教學主體———學生的參與性;在教學演示過程中,可通過插入問題、適時提問、設定懸念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參與度,使學生在教學過程對教學信息做出積極反應,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教師隨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不斷細心揣摩,應當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不同,深入研究多媒體教學規律,合理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將傳統教學的積極性和多媒體教學的先進性結合起來,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從而達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2.考核方式上體現多樣化與靈活性。增強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實性,真正體現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多元化”是指課程分值結構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內容的多元化。課程分值由基礎分值和加減分值構成;考核方法包括平時考評方法多樣化和期末考試題型多樣化;考核內容既包括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又涵蓋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與思辨能力,還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投入狀況與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性。比如除期末考試外,可通過布置作業、測驗、討論、專題分析報告、調研和貫穿全過程的學風、科研考評。當然,有些考核方式在操作上還有一定局限性,如囿于課時有限與學生人數過多,每個學生無法獲得均等機會或出現“搭便車”現象,無法真正體現公平性,這需要教師在大膽創新的同時,還要不斷改進,選取最合適的考核方式。

            3.促進教學方法改進,加強教學團隊建設。講授形式要多樣化,吸引學生同時提高自己駕馭課程和課堂的能力。改變教師唱“獨角戲”狀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激發教學主體的參與性,引導學生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定量、定性地去思考,沖破思維定勢,拓展思路,找出不同的解題策略,進而得出不同的結果,從而培養學生不斷進取和勇于創新的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一方面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師主講、課堂討論、學生主講、課堂練習,大力開展情景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及案例教學。另一方面是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板書、多媒體課件、影像資料、模擬業務交易,對于這幾種方法要綜合、靈活應用。比如安排小組討論和學習。小組討論和學習一般安排在課堂中進行,在每班分小組的基礎上,教師出好討論的主題,學生圍繞主題展開討論,不設定固定思路,教師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的觀念、想法進行必要的點評。這樣促進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通過對不同意見的爭論,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更好地掌握了相關的知識。但是小組討論和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容易走過場,主要的原因是有學生準備不充分甚至根本沒有準備;教師出的討論主題,學生缺乏感性的認識;有些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較差;最主要的是不少學員尚未接受這種教學的形式,缺乏參與討論的意愿,而更愿意做“聽眾”,這都需要教師根據情況靈活調整。

            教學團隊的建設上,實現以課程組為單位實現“一課多人,一人多課”的有效組合。這樣不僅可以做到教研有保障,還可以使老師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相互溝通,做到規范教學和有效協調,形成一個具有生命力的團隊。課程組制度的具體實施可采用:公開課制度,主講教師進行教學示范,相關教師聽課、進行經驗交流;開展定期的教學研討活動,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討論;一對一的傳幫帶活動,由有經驗的教師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深化教學效果。通過以上三種方法,使得經驗豐富教師的寶貴授課經驗得以傳播,取得了很好的溢出效應和擴散效應,從整體上提升了教學團隊的教學質量。另外加強課程體系設置的科學性、教材的立體化建設及教師自身綜合業務素質的不斷提高也不容忽視。

        第5篇:金融學課程范文

        1.1考試設計理念的變革

        以往我們的考試過分重視對“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使得教師教學形成了過分依賴教科書的局面,考試設計忠實于課本,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本本主義、教科書主義的傾向.對教學的評價更多側重對傳授和接受知識的效果評價.通過研究筆者認為,應該把期末考試的功能定為發現問題、改進教學方法,進而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手段.把改革的指導方針定為“能力考核為主,理論夠用為度”,考試目的從單純檢驗知識的掌握轉向更多地關注實踐與思維意識的培育,使考試成為學生繼續學習的過程.以學生為本,以學會、學懂、會用、鞏固為目的,改變“一考定終身”的現狀.

        1.2考試內容的變革

        (1)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課程考試改革經常都是弱化筆試部分考核.通過何種方式來核定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的掌握情況,把考試科目的改革細分成幾類,從試題的難易程度、知識的覆蓋面、重難點是否突出等角度制定相應的考試試題質量評價標準.根據課程的特點制定多層次的評定方式.課程考核可以由多種考試形式按比例構成,包括理論考試、實踐考試、實習考核、口試等.

        (2)強調考試試題的情境性和應用性.現在的考試方式忽視考察學生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阻礙學生創新能力和個性的發展.所以應加強考試試題與社會實際和學生專業知識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強調考試不僅要重視學生最終的成績,而且重視得出結論的過程,以考查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同時,注重考試結果的運用,建立考試結果分析體系,總結經驗教訓,發現問題及時改正,讓考試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反饋渠道和溝通機制.

        (4)強調加強考務管理工作.健全課程大綱建設,加強各類考試試題庫的建設,尤其是精品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等科目的題庫建設,逐步實行教考分離,突出考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實施方案探討

        筆者通過實地考察省內其他幾所有財經類專業應用型本科院校,結合黑龍江財經學院的辦學特色,將考試改革方式優化為以下五大類型:

        2.1平時全程考核加期末隨堂答題或隨堂測驗

        這類科目強調平時全程考核的成績認定,不以一次考試判斷學生的所有學習情況,要能夠體現出學生的課堂表現差異.以“金融英語”這門課為例,將課程考核方案改革如下:

        (1)課堂紀律考勤(10%).

        (2)課堂參與程度(30%).考核辦法為:一是組織幾次兩人組的小組情景對話,要求達脫稿并能流暢表達,此口語訓練占10%;二是根據其上課學習狀態給予其平時表現分,此分數也占10%;三是要求學生每人必須準備一次課前的五分鐘的英語報告,此報告也可以采取編排英語情景劇(以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工商企業的業務開展為內容)的多人員的形式進行.

        (3)平時測驗考核(30%).考核主要方法為:對商務專有名詞進行聽寫,一共進行四次聽寫,每次聽寫占10分,最后取其中較高的三次分數加到一起即為平時測驗分數.

        (4)口語考試(10%).考核主要方法為:以對話的形式進行口語測試.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和語言的流暢性來進行打分.

        (5)平時作業(20%).這種考核方式突出“內容綜合化,結果全程化”,把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作為考核內容.像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金融職業禮儀這類互動性強、參與性強的課程可以嘗試使用此類方法.我們可以根據課程設置不同的參與模塊,通過學生的參與情況給出平時成績.這種方式難點在于對每個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態的掌控,這樣才能對所有的學生有一個區分度.

        2.2平時成績加期末寫相關專業論文或報告

        這種考試方式核心在于論文分值的給定,這里以“投資銀行學”、“金融監管學”兩門專業選修課為例,把論文進行分解,每部分給出相應的分數,在論文分數給定方面細化為:①題目自擬(5分)②報告概述(10分)③正文內容及結構(60分):a內容包括:問題提出(5分)、分析過程(20分)、建議或辦法(15分);b結構包括:標題設計(5分)段落設計(10分);字號與標點使用(5分).④參考資料(3~5個,近兩年的資料)(10分)⑤字數:2000~2300字左右(10分)⑥結論(5分).還可以根據課程的不同演化成相關的形式,比如農村金融學、房地產金融學、商業銀行企業文化、金融理財等課程,就可以讓學生利用五一、十一假期作實地調查,獲得第一手資料,在期末結合本門課程所學的專業知識撰寫調查報告、理財規劃書,鍛煉學生數據的分析、整理、提煉能力,也為將來寫畢業論文打下基礎.這種考核方式的重點就在于一定要明確給分的細則,否則會給學生留下老師完全憑借個人喜好評判的印象.

        2.3平時成績加期末試卷考核

        這種方式和傳統考試形式上沒有變化,但是內容上有很大不同.這類課程改革側重出題方式變化,減少名詞、簡答這些死記硬背的內容,增加案例分析、論述這些考核學生分析能力的內容.以“財政學”為例,試卷70%的分值側重于考核所得稅的計算、關于美國財政懸崖問題、歐債問題的分析等內容.通過對現實問題的分析,了解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狀況.這種考核方式適合理論性強的課程,如果在這類課程上還是一味地追求形式的變化不一定適合.但是在具體內容上還是可以根據課程本身性質多增加一些和現實聯系的問題,加大理論的應用性,鍛煉學生應用所學的理論去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2.4平時成績加小組討論

        這種方式適合內容本身和現實聯系緊密,操作性強而授課學生人數少、學生比較活躍的課程.以“期貨學”這門課為例,考試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小組討論發言,將學生分成六個小組,然后選擇一種期貨品種(黃金、豆粕、銅、鋁、股指等).對該期貨品種進行討論,分析其近期的基本面情況,結合基本面的情況,預測未來走勢.整個內容形成文字材料并做成PPT,選出一名同學進行演示.教師根據學生的表述情況和最后的文字材料及PPT制作情況綜合給出成績.另一部分是在期末的時候進行答辯,準備30個左右的問題.將問題分為基礎內容(課程里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現實分析部分(根據基礎知識聯系現實問題分析),讓學生在兩類問題中各抽出一個進行回答,教師也會結合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深入發問,最后根據整個答辯狀況給出分數.結合兩部分的表現和平時成績給出最后的總分數.

        2.5平時成績加校外實訓加期末考核

        第6篇:金融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 金融學 差異性教學 實踐

        在經濟全球化及金融國際化的背景下,金融在一國經濟體系中占據著核心地位。隨著經濟對金融的依存度越來越高,社會對高層次、國際化、復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變得格外迫切。因此,如何培養新經濟和新金融人才,高等教育肩負重任。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而言,由于專業特點及培養目標的不同,在“金融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差異性教學。

        一、“金融學”課程的發展趨勢及特點

        從歷史上看,貨幣、信用等金融要素的產生已有幾千年了,在資本主義運作方式確立以前,無論是貨幣的演進,還是信用的發展,都是相對獨立的。工業革命以后,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新式銀行的出現把貨幣經營與信用活動融為一體形成了金融范疇,由此金融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至20世紀中葉,盡管有比較完備的金融市場,但主要的金融活動仍然在貨幣系統和以存款貨幣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覆蓋之下,因此,金融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貨幣和銀行方面。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日益擴大,資本市場運作、金融資產估值和經濟主體理財已經成為金融活動的重要內容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面對新的變化,國內高校在教學中普遍采用寬口徑金融的研究范疇,即包括貨幣與匯率、信用與利率、金融資產價格、金融市場與交易、金融機構與業務運作、貨幣需求與供給、金融總量與均衡、宏觀調控與監管、金融發展等所有活動的集合。隨著金融創新及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金融活動越來越錯綜復雜,新的融資方式、金融工具、風險管理手段及市場熱點層出不窮,“金融學”課程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呈現出新的特點。

        1.金融活動的國際化趨勢。

        金融交易越來越國際化。投融資活動不再拘泥于一國范圍之內,經濟全球化迅速促使金融國際化。資本流動促進貨幣及各類金融工具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交易,從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網絡,一國金融市場的波動會通過金融資產的相關性及傳染效應而迅速波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金融市場的穩定與安全。

        隨著金融業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外國銀行及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并與國內銀行業享受同等國民待遇。一方面,跨國銀行等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參與市場競爭。另一方面,國內金融機構在海外市場拓展業務領域、擴大服務范圍,直接參與國際競爭。伴隨資本的國際流動,銀行網絡遍布全球,同時促使跨國銀行的發展與國際金融中心的建立,這些都榻鶉諢疃增添了豐富的內容。

        2.金融活動的市場化趨勢。

        金融活動的市場化是指融資方式或資產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市場化,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定價由市場決定,資產流動性越來越強。伴隨著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大量銀行信貸或應收賬款這類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被作為虛擬的本金發行證券,并在金融市場上出售、交易。資產證券化為金融市場注入了新的交易工具,促進了金融市場的活躍及效率的提高。金融活動的市場化,使金融理論從宏觀的抽象理論描述轉向了一種市場化的研究。以投資組合理論、資產定價理論及風險管理理論為代表的金融市場理論成為現代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

        3.金融學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

        科學技術的多元化發展,促進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相互滲透,形成了一系列交叉學科和綜合學科。資產組合理論第一次提出把數理方法引入金融問題的研究中。多因素套利理論將影響資產收益率的因素分解成多種因素,從而更加貼近市場實際。分解過程需要技術支持,衍生金融工具中的期權定價模型更需要數學和統計技術支持,金融產品的設計需要工程化思維與技術的支持。

        現代金融業務及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有關金融學問題的研究已超越了傳統經濟學的研究范疇,使得金融學科與多個學科領域形成交叉,金融工程、行為金融、數理金融等多個交叉學科孕育而生,創造性地解決了各種金融問題。此外,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金融業的運行方式,導致傳統支付和融資業務向電子化、網絡化、證券化的方式轉變。

        二、“金融學”課程針對不同專業實施差異性教學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了“金融學”課程。該課程內容涵蓋了貨幣、信用、匯率、利率、金融資產價格、金融市場與交易、金融機構與業務運作、貨幣需求與供給、金融總量與均衡、宏觀調控與監管、金融發展等所有宏、微觀金融活動。對于金融學專業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開設有利于學生對整個金融體系有個全局的認識和把握,同時為后續專業課程如《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國際金融》等的學習打下基礎。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如國際貿易、工商管理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學科必修課,可以充實完善其專業課程,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對于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金融學”是一門選修課程,供對金融有興趣的非財經類專業學生選修。對于這類學生而言,“金融學”課程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微觀市場領域,如資本市場的運作、有價證券的交易等方面。

        由于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專業需求不同,對金融理論與業務的掌握深度與廣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再考慮到“金融學”課程涵蓋的內容眾多,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授課學生的具體專業實行差異化的教學方法。

        三、“金融學”課程在不同專業實施差異性教學的具體實踐

        1.針對不同專業,實施差異化的課程教學要求。

        對于金融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需要對金融學進行整體性、框架性的介紹。其中既包括貨幣、信用、利率、匯率、金融資產價格等基本范疇,又涵蓋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的微觀金融領域,還涉及貨幣需求與供給、金融總量與均衡、宏觀調控與監管、金融穩定與發展等宏觀金融層面。鑒于該門課程對于金融專業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兩個目標:第一,學生要全面掌握金融學的理論框架、基本范疇、基本原理、現代金融理論的前沿與發展動態,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第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拓展學生思考的廣度、深度與高度,提高專業素養。

        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有必要系統地掌握貨幣、信用、利率、銀行等多方面的金融理論與業務知識,能夠運用相關理論與業務技能,更好地從事企業投資、市場營銷、企業風險控制等活動。與金融學專業的學生相比,可適當放低非金融學專業學生在金融理論方面的要求,同時應注重金融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在具體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現代金融基本理論和業務知識進行資金管理、投融資決策及風險管理等活動。

        2.針對不同專業,實施差異化的課程教學方法。

        (1)金融學專業。對于金融學專業的學生,除了全面掌握金融學的理論框架、基本范疇、基本原理、金融理論的前沿與發展動態外,還要培養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把“金融學”課程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講通、講透。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金融的興趣,培養其主動學習的能力。

        針對金融學專業學生專業性強及小班教學的特點,在“金融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引入研究性教學方法。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開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在“金融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3―5個研究專題,由教師引入專題的研究背景,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自由討論,再以組員報告的形式匯總小組的觀點,最后由老師做進一步的總結與點評。通過互助式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教師在講授金融理論時可以降低理論深度,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點教授完之后,通過具體案例,如引入實際生活中的金融熱點問題,突出金融知識的運用性。

        此時,對于金融熱點問題的探討角度與金融學專業的教學有所不同。教師應盡量選擇一些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討論。例如,在貨幣一章可以引入人民偶尤SDR一籃子貨幣的話題,教師可以從微觀層面展開探討,如人民幣加入SDR對企業的進出口貿易、對老百姓的出國旅游、對居民的資產配置等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又如在金融市場一章可以增加證券市場的交易及策略分析的介紹,對于股票交易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動員參加股票交易模擬大賽,使學生在實踐中增加對金融的感受,提高學習的興趣。

        3.針對不同專業,實施差異化的課程考核方式。

        “金融學”課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校仍以閉卷考試的形式為主。目前,我校該課程的考核方式為期末閉卷考試成績占總評成績的70%,平時成績占30%,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并未采取差異化的考核方式。筆者認為,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應實施差異化的課程考核方式。

        對于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應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取消期末筆試的環節,總評成績的構成應更加多元化。結合研究性教學的特點,可以對專題討論中學生的討論發言、相關章節布置的課程論文、上課時的新聞分享等環節都設置考核標準,給出一個綜合的評價。總之,通過對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真正實現參與式和互動式教學。

        對于非金融學專業的學生,考核方式應由重知識測試向重能力測試轉變,要降低閉卷考試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考試的題型應更加貼近生活、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從金融學角度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培養獨立辨析金融理論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結合“金融學”課程的自身特點,要提高不同專業學生的金融素養,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發展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就必須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對課程教學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整與創新,提高高校“金融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家敏.從金融學科發展趨勢看我國的金融人才培養[J].高教探索,2003,4:49-51.

        [2]康立.《貨幣金融學》課程考試方法改革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2,5:77-80,84.

        [3]錢麗霞.《金融學》課程本科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48-249.

        [4]米什金.貨幣金融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5]博迪.默頓.金融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第7篇:金融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金融學;實驗課程體系;改革

        高校實驗課程,是高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完整有效的實驗課程體系將有助于深化化學生對理論課程的學習,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的重要性

        (一)是對金融學專業理論課程的有益補充

        現階段,我國財經類高等院校都設置了金融學專業實驗課程體系,可見它在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融學專業的學生進入金融領域工作會接受崗前培訓,但是培訓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學生要真正能夠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還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大學四年對理論知識的積累與足夠多有效的實驗、實訓課程的結合是必不可少的。從目前情況來看,由于金融企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夠接納學生實習的機會不多,因此實驗課程更多采用實驗室教學的方式。

        (二)是適應金融領域高度競爭的需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金融領域的科技創新和業務創新日益增多。對現有金融學專業人才的培養而言,已經不僅僅需要扎實的金融學專業理論知識,學科交叉已經在所難免。因此加快實驗課程體系的改革與設計,將會使現有的實驗體系發揮更大的作用,幫助學生交叉運用金融、市場營銷等學科的知識。

        (三)是高校培養復合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復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具備金融學基本知識和能力之外,還具備其它學科較高相關技能的人才。例如,隨著網絡金融的發展,IT技術技術經完全融入銀行、保險、證券業務之中,復合型金融人才將在未來幾年內顯得十分緊缺。因此高校金融學及相關領域基礎課程的實驗必不可少。從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金融業將不斷吸收國外金融企業的先進經驗,從國外引入高端人才,這會加劇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競爭程度,沒有相應技能的學生將很難脫穎而出。

        二、當前實驗課程體系的局限性

        (一)實驗教學理念有待更新

        當前許多高校對于實驗課程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像一般高職院校實驗課程體系那樣完備。教師在教學思想上對實驗課程不如理論課程重視,對于教學方式、手段等的革新認識不足,固有模式的教學往往使實驗課不能吸引學生。另外就是學生不夠重視實驗課程,從學生調查問卷顯示:在經過專業方向選擇后,學生往往只對感興趣的實驗課程認真完成職。例如選擇銀行方向的學生消極對待證券實驗課程,選擇證券方向的學生又會消極對待銀行課程等。

        (二)實驗課程安排與實際有脫節

        從課題組發放問卷的統計情況來看,金融學專業學生認為實驗課程體系設計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一是即將畢業的學生在參加金融機構崗前培訓時,感到學校實驗課程設置不足,有的課程未開設實驗課,有的課程實驗課時太少,對于提高學生技能的作用不明顯。二是當前高校金融學專業的實驗課程主要采取實驗室教學的模式,校外實訓、校企合作的方式非常少,實驗課程的設置容易受到市場上金融教學軟件開發的限制。三是許多高校實驗軟件都是從軟件開發公司購置的,軟件開發公司與金融企業的實際業務脫節,影響了軟件的實踐可操作性。

        (三)未能結合社會需求設計實驗課程

        現在高校實驗課程體系主要圍繞理論課程體系來設置。按照教育部的整體規劃思路,首先設置專業核心課程,再設置非核心課程。實驗課程的課時安排及設計不是根據金融企業的需求來進行設計,而更多的是根據課程的安排來設計。例如,很多高校取消了銀行信貸管理課程,它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相關實驗課程也被邊緣化了。而對于商業銀行這樣的金融機構來說,信貸仍舊是最主要的、對商業銀行利潤貢獻占絕對優勢的業務

        (四)實驗教學方式單一

        我國高校對實驗教學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學習理論知識,然后進實驗室做實驗;或者單獨設置某些實驗課程,加大課時量,變成單獨的實訓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實驗課程指導教材,因此需要教師先熟悉軟件操作再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很難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也難調動起來。此外因為文科類實驗課程固有的缺陷,學生的實驗結果很難用一個好的方式來評價,教學方式的創新也就無法實現。

        三、構建新的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議

        (一)實驗課程設置要體現社會需求

        高等院校應轉變思路,加強與金融企業的合作,圍繞金融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目標,設計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實驗課程體系。為了解決知識更新速度快的難題,高院可以根據需求變化靈活組合實驗課程,綜合考慮學生的就業實際,供學生根據個性特點自由選擇。實驗授課教師要積極尋找企業需求信息,力爭在實驗教學方式上突破現有模式,把學生吸引到實驗中去。而學生則可以在完成基礎性實驗課層次后,選擇增加綜合性實驗層次的課程。

        (二)加強實驗軟件系統建設

        高校需要改變過去實驗軟件針對性不強的選購方式,要多進行比較,反復對各個實驗軟件進行運行測試,選擇與教學結合緊密的、能夠真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實驗軟件。另外,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信息技術力量的優勢,督促教師關注金融形勢的發展,關注金融創新力量的發展,自主開發研制部分實驗軟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結合現有軟件設計出新的程序,以便使實驗軟件更加適應學生理論課程的學習。在軟件設計中可以積極調動學生,選拔優秀學生參與到軟件設計中去,提高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

        (三)改進實驗教學模式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產、學、研相結合的優勢,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入金融企業參觀或是組織部分學生進入企業實習,讓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有更加感性的認識,這是加強實驗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步驟。具體的設計可以是這樣的:實驗室實驗+企業實訓+假期實習的方式。高校要積極與金融企業聯系,設計出校外實訓課程的內容,并布置學生做好實訓報告。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金融企業的暑期工實習,在實習過程中跟隨指導教師寫出實習心得,并要求提交實習報告。

        (四)加強實驗教師素質的培養

        實驗教師隊伍的素質將決定實驗課程體系改革是否成功。可以單獨選送實驗教師到企業再學習,以便積累實踐經驗,貫穿到課堂教學中去。也可以由實驗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到企業進行學習,在實踐中既可以提高自身素養,又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另外還要求實驗教師必須擁有金融專業的技能證書,從而提高教師的業務技能,以適應不斷更新的實驗課程變化。

        參考文獻

        第8篇:金融學課程范文

        關鍵詞:股權眾籌;投資者保護;監管

        一、我國股權眾籌發展現狀

        2011年7月國內第一家眾籌平臺點名時間上線,標志著我國眾籌行業的開端,隨后一系列大平臺相繼上線。2015年6月9日,總部位于杭州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螞蟻金服從黃浦區工商局拿到了股權眾籌的營業執照,編號為001,成為上海首家獲得股權眾籌營業執照的公司。2015年全年,全國眾籌行業共成功籌資114.24億元,歷史首次全年破百億元,同比2014年全國眾籌行業成功籌資金額增長429.38%。全國眾籌行業共新增項目49242個,其中,獎勵眾籌項目最多,為33932個,占總項目數68.90%;其次是公益眾籌,占比為15.80%,達7778個;非公開股權融資項目數與公益眾籌項目數接近,占到總項目數的15.30%,為7532個。我國股權眾籌不管是從平臺數量、融資金額還是項目數量都具有很大空間,而且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金螞蟻第一個營業執照的下發下,標志我國股權眾籌平臺得到了合法化,這將為我國眾籌行業的發展奠定了信心。但在這樣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問題也出現,由于我國社會誠信體系和信用基礎一直都很薄弱,這就會讓市場中出現信息不對稱和在融資后監管困難等問題。

        二、我國股權眾籌中存在的問題

        1.監管政策密集出臺,但缺乏明確實施細則。在股權眾籌發展之初,相關法律法規處于真空地帶,只能參照已有法律規范,《證券法》、《公司法》、《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7號)》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股權眾籌涉嫌公開發行,但如果沒有證監會核準,就違反《證券法》企業公開發行股票的規定;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或者公司、企業債券及轉讓股權等行為等,將被我國《刑法》判為非法集資罪。股權眾籌的引進目的是為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在融資過程中降低融資成本,使其盡快得到助力發展的初創資金,如果需要較為復雜的程序、經過較為嚴格的審核批準才能施行,這會給小微企業融資進一步增加難度。在這樣的監管體制下,股權眾籌的發展還受到了較多的限制。但到目前為止,依然缺乏較為明確的實施細則,對于包括股權眾籌、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在內的新興互聯網金融業務,相關的監管法律法規還在制定當中。

        2.缺乏投資者保護有效機制。股權眾籌與傳統的融資者不管在數量、質量還是發展階段都有巨大的差別,然而股權眾籌在項目的融資前對項目的審核評估比較粗糙,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又沒有得到保障。由于股東人數眾多,融資后往往不能行使股東相應權利。股權眾籌平臺的定性及監管還不明朗,加之市場本身誠信體系的不完善,容易出現平臺跟籌資者聯合欺詐投資者的行為及其他道德風險。投資者自身缺乏合格的投資人準入制度,股權項目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和一定的投資技術門檻。市場還沒有一個具體細化的措施對投資者進行評估分類,以確保考慮投資者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3.市場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隨著股權眾籌的快速發展,市場中也出現了一些人運用股權眾籌進行不法的犯罪活動行為,以股權眾籌為幌子蒙蔽投資者或司法機關,意圖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現在我們的融資者跟投資者的交易款都是放入平臺管理,這樣在資金管理上就會出現被挪用的風險行為或者投資者的錢沒有被投資到對應的項目上。現在的股權模式上,股權眾籌平臺采用領投+跟投的做法,即領投人由專業投資人擔任,跟投人將股東權益委托給領投人代為行使,跟投人僅保留分紅權、收益權。如果項目需要跟多資金他可以跟領頭人串通夸大項目的評價和宣傳,對投資者做出虛假誘導,以致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的行為。還有職務侵占、侵犯知識產權犯以及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等不法行為的誕生。

        三、對我國股權眾籌法治建設的完善建議

        1.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對股權眾籌的融資主體資格、投資主體條件、平臺義務做出細致規定,從而將其納入規范化治理的軌道。私募發行必須向特定對象發行,人數不得超過兩百人,且不得有任何廣告、公開勸誘等行為,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滿足部分企業的融資需求,但與股權眾籌的功效有巨大差異。而相關法律規范的公開發行,設置的門檻很高,需要詳細的招股說明書,發行前需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發行過程中必須要證券公司作為股票承銷商,這對小微企業來說融資將會帶來高昂的成本。因此,要使股權眾籌在我國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可以借鑒國外成熟市場的做法對我國相關法律在監管上做一些具體調整。建議在對《刑法》、《證券法》、《公司法》和《合伙企業法》修改時,可以借鑒美國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

        (1)對籌資者。建立小規模公開發行證券豁免制度,對一定額度內的小規模公開發行,豁免證監會審批,豁免詳盡的招股書、審計報告等,規定12個月內只能籌資不超過500萬的限制,根據股權眾籌的特點相關法律中的投資人數進行調整,我們不能僅限于非公開募集不超過200人,合伙不能超過50人的局限,視融資規模而定。對非法集資罪的說法進行重新審視,根據股權眾籌的特點和交易規則,我們得跟非法集資的紅線畫一個具體的界限,以消除非法集資的約束,阻礙其發展。雖然執行豁免政策但發行人每年也要披露基本信息,使信息透明化。

        (2)對眾籌平臺。借鑒境外市場成熟經驗,加大對眾籌平臺的規范管理,并賦予其一定的監管職責。①要求我國眾籌平臺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或中國證券基金協會等中國證監會直屬的協會進行備案登記,并取得運營執照方可運行。②可以借鑒我國證券市場上計提“風險基金”一樣,在注冊期間購買“誠信風險保險”,這樣可以在籌資者失信的情況下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可以穩定投資者的市場信心。③平臺應該做好盡職調查工作,以保證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為籌資者和投資者消除這種不對稱的損害。④平臺應該做好普及教育工作,對投資者跟籌資者都要讓他們了解關于股權眾籌的相關規則和存在的潛在風險,跟證券市場一樣簽訂風險揭示書進行說明。⑤平臺要充分發揮好中間人的角色,做好事前,事中,時候監督的職責。⑥平臺還得具有一定的標準,技術方面得有一定的保障。⑦在資產規模方面進行限制,防止跑路現象的出現。從而讓平臺在市場發揮核心作用,兼顧為發行人募集資金及保護投資人的雙重角色。

        (3)對投資者。資本市場“羊群效應”,市場中很多投資者在追求高回報率的同時可能會忽略風險的存在,所以對投資者進行分層管理和相應限制是有必要的。在對投資者的保護方面,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要從投資者的收入和資產方面設置限制在操作方面具有較大難度,這就需要具體國情具體分析了。股權眾籌雖然投資金額不是巨大,但在眾籌中風險較大,所以對投資者資質把關非常重要。對機構投資者,選擇存款類金融機構和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像證券公司、銀行、信托投資基金等,這些都是比較成熟的投資機構,所以對他們只要具有自營投資業務的都可以參與。對個人投資者而言,可以借鑒證券、期貨市場中的一些規定對股權眾籌投資者進行限制風險。從資金方面規定,根據資產進行劃分,規定每個人在每個項目中的投資限額。

        2.懲防并舉,打擊市場中的不法行為。在投資市場中主要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為重中之重的原則,嚴厲控制不法行為的發生,以損害投資者的利益。這就要實行層層監督的原則:(1)證監會等監督機構應該對平臺進行嚴厲把關,避免出現假平臺顯現,平臺又要盡職對籌資者進行監督,防止資產不實公司的公司帶來信用風險。(2)證券業協會或中國證券基金協會等中國證監會直屬的協會加大對整個籌資過程的監督,防止對投資者的欺詐行為和利用股權眾籌進行洗黑錢活動。(3)為資金的安全我們建立引入第三方的機制,先讓投資者的資金由第三方托管,等項目融資成功結束后再轉交給籌資方,防止有的平臺拿錢跑路和在籌資過程中挪用資金的現象,導致投資者利益受損。(4)平臺中介加強事后監督,看資金項目運用是否合規,有沒有挪用資金情況出現,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參考文獻:

        [1]張雅.股權眾籌法律制度國際比較與中國路徑[J].金融與法律,2014,(11).

        [2]萬國華,王才偉.論我國股權眾籌的證券法屬性[J].法政探索理論月刊,2016,(1).

        [3]龔映清,藍海平.美國SEC眾籌新規及其監管啟示[J].市場動態,2014,(9).

        [4]朱玲.股權眾籌在中國的合法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4,(6).

        [5]胡薇,股權眾籌監管的國際經驗與對策[J].金融與經濟,2015,(2).

        第9篇:金融學課程范文

        [論文摘要]金融學是高職高專院校財經類專業的重要課程,根據高職高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本文將從市場經濟對金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分析入手,深入探討當前金融人才培養方式存在的現狀與問題,探究金融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提出新形勢下實現金融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相關措施。  

         

        自我院成立以來,已在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性教學環節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效果顯著。但是,要改變專科學生在就業方面的劣勢,提高我校學生的就業率,樹立良好的形象,還必須在專業教學模式上另辟蹊徑,建立適合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培養出更具有實踐操作能力、更能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一、改革教學的組織形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一)構建合理的教學內容體系 

        教學內容建設方面,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堅持“理論夠用、實踐為重”的原則,從學生未來就業的崗位職業能力需要出發,選擇并設計課程教學內容。依據我院學科專業的實際情況,堅持以應用能力為主線,突出產學研結合的特色,優化理論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內容的科學性、針對性、實用性,重在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二)在教學活動改革方面,構建完整的金融學實驗教學體系 

         從硬件、軟件和實驗教學活動等方面改革實驗教學,構建完整的金融學實驗教學體系。從教育理念、教學觀念、教學體系等方面對傳統金融學科本科實驗教學進行改革。為原來分散的依附于金融學理論的課程設計形式多樣的實驗,形成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包括驗證性實驗教學、綜合性實驗教學、設計性實驗教學等多種形式,建立具有多樣性、直觀性、動態性、模擬性、互動性、系統性等特點的教學模式,側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參與下,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將課堂的講授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 

        (三)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建設 

        實踐教學是與理論教學相對應的教學過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與理論教學相互配合、相互依托,是教學中不可缺少重要環節。開展實踐教學是金融學科的本質要求,因為金融學科理論是在實踐中產生的科學,該課程政策性、實務性強的特點,決定只有通過社會實踐,金融學科理論才能融入學生的思想。為了突出培養學生處理金融業務、分析金融市場及政策、目標的培養,《金融學》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由四部分構成: 

        1.案例、模擬教學:針對某一章節內容的某一知識點,讓學生以“交易員、理財規劃師”的身份參與學習與訓練,獨自策劃交易,進行金融方面的活動等,讓學生在“訓練”中學習,在“情景”中增長才干和積累經驗,有效地將知識轉變為專業性的技能技巧,提高其解決和處理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2.綜合實訓教學:按照各章節內容的不同需要設計相應的技能訓練項目。在本課程教學中增設“綜合技能訓練”內容,并在有關班級開展實施。在教學實施中以各章節的主要知識點為線索,將課程核心知識高度濃縮、有機串聯,組成系統的“知識鏈”。同時,將實際工作中涉及的有關業務知識納入其中,還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3.專題講座及暑期社會實踐及調查:聘請校外專家、學者舉行報告會、或專題講座,介紹金融市場及其業務發展實際情況。利用假期時間,通過社會調查了解金融實際問題,即開闊了學生視野,增進學生對社會的了解,讓學生在社會環境里接受鍛煉,實現從學校到社會“零距離”的教學目標。 

        4.指導畢業生實習及論文設計:對學生畢業實習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確立論文選題、提出寫作目的與要求,提供相關參考書目和資料,對論文進行修改等工作。 

        多種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既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給予學生更大的主動性、靈活性,增加了學生學習《金融學》課程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自學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對金融理論與實務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加強,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實踐驗證,成為“能力培養”和“創新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 

        二、加強配套教材建設,著手教學參考(輔導)資料的建設和題庫建設,以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在教材的選用和建設中,堅持“選用優秀教材為主、自編教材為輔”的原則,通過自編教材和引進國內外優秀教材來充實、完善教學內容。按照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及教學要求,我們優先選用獲省、部級以上獎的優秀教材、新世紀高職高專實用規劃教材、同行公認的優秀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借助精品課程申報和教改立項的機會,不斷完善教學參考(輔導)資料和題庫的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同時,結合我院辦學特色,聯系學生實際,編寫出版自編教材。自編教材定位明確,突出實用性、應用性、新穎性,以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主旨,使教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應用性。根據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以理論難度適中、體系健全為原則,不僅要包含理論的起源、演變,還論述理論的經濟含義及現實應用;習題要做到難度適中、典型性強、靈活多變,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消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擴散思維能力。內容新穎,重點突出。以生動的案例為引子,以問題為導向,以熱點為話題,以前沿理論為切口,并充實豐富的信息資源,以賦予單調的理論以生動的活力。 

        三、改進教學手段,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拓寬學生知識面 

        在教學方法的革新上,我們根據課程內容和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采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我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采用了以下多種教學方法: 

        1.多層次教學方法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在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知識體系的構架兩方面。在學生能力的培養方面我們遵循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從知識掌握到能力培養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首先強調課堂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將基本原理和方法講明講透,但更強調實踐能力的重要,將實踐能力培養劃分為實驗設計、案例分析、企業調研三個層次進行培養。這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到達系統性和完整性的最佳結合,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問題引導法與案例結合法 

        問題引導法,即以問題為引線,圍繞問題探討知識點,通過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步步為營,從而有效解決教學難點,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并且,增強了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際的應用能力。案例法,通過典型的案例,強化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實現理論與現實的緊密結合。 

        3.互動式教學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采用了情景模擬、角色演練、虛擬經營、互動交流、啟發誘導等多種互動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思考,取得了良好效果。 

        4.實踐性教學法 

        實踐性教學是本課程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各種實踐性教學環節,都制定教學大綱和計劃,嚴格考核。通過實習報告與課程論文,鍛煉學習的論文寫作能力。在學習本課程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結合本課程理論,在實踐調查的基礎上,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完成課程論文1~3篇。 

        5.資格認證法 

        我們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各項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例如證券從業資格證、證券經紀人等資格證,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完善知識體系,與此同時還可以拓寬就業面。 

        6.網絡教學法 

        本課程提供了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給學生自學與復習打開了便利之門。在課程教學中,通過使用精心制作的電子教案和多媒體課件,使學生更方便地掌握講授內容,既豐富了教學手段和內容,又增強了課堂效果。我們還注重運用國際互聯網資源,推薦學生瀏覽國內外主要金融機構和學術機構的網站,使學生生動地了解了主要金融機構的組織機構和運作機制,豐富了他們的金融學知識。在案例分析前,要求學生自主利用網絡資源,查閱相關資料。 

        四、加強“雙師型”教學隊伍的建設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構建師德良好、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創新能力強的高素質教學團隊是我們師資隊伍建設的目標。我們針對高職高專教學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培養“雙師型”人才。同時,我們也聘請部分金融機構的骨干人員擔任指導教師,定期為學生做實踐性專題講座和指導,確保實踐教學質量。 

        五、建立了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課程教學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是保證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的前提條件。為保障課程教學質量、提高我校辦學聲譽,我們遵循教學規律,并根據學校和我院的教學管理要求,我們建立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課時數統一制定教學大綱,通過試題庫、參考答案、評分標準、教考分離、課程教學總結等制度,實施教學內容的質量控制;通過教案、教學日志制度、觀摩教學、教學督導聽課和學生評教等制度,實施教學質量的過程控制。 

         

        參考文獻: 

        [1] 姜波克,陳雨露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j].中國大學教學,2005,(2). 

        [2] 張慧.高等學校金融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2). 

        [3] 余揚,蓋銳.金融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創新思考及方案初探[j].浙江金融,2008,(2). 

        [4] 湯洪波.金融學教學改革初探[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伊人网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另类图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 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片 | 中文字幕天堂资源网最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