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化學基本知識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初中化學;評價方式;學業(yè)成就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3)29-0074-02
[作者簡介]楊俊寬(1975―),男,本科,江蘇省大豐市白駒中學教師,中學一級。
綜合桑代克和麥克爾的評價思想,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凡存在的東西必有數(shù)量;凡有數(shù)量的東西都可測量。”這種因盲目崇拜量化評價和工具價值思想而引發(fā)的分數(shù)至上、考試第一的初中化學學業(yè)評價方式曾經風靡一時。不可否認,這種精確、追求科學的評價方式能夠為學生的化學學習和知識建構帶來準確的量化證明,為學生提供改進化學學習的正確途徑。但人總是追求詩意地存在,感性張揚決定了個體人格和氣質特征對于初中化學學習的重要性,這種片面追求學業(yè)證明和量化的評價方式容易減弱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和個性。L.D.Stufflebeam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睘榱藢崿F(xiàn)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個性的全面發(fā)展,生命價值的充分體現(xiàn),初中化學學生學業(yè)評價應當回歸發(fā)展的歸宿和終點,改變單一量化的評價方式,為初中化學學生學業(yè)評價注入質性、過程性以及人性化的新鮮血液,讓多元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化學知識、化學能力、化學情感和化學實踐的平衡發(fā)展。
一、“評”要以紙筆測驗為基礎的評
紙筆測驗作為一種可供量化的傳統(tǒng)評價方式,是目前初中學生化學學業(yè)評價的基本方式和途徑。它能通過科學的測驗設計,編制出一套具有較高信度和效度的測試卷,以考評學生對初中化學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認知、對簡單化學現(xiàn)象的理解和認識以及對化學物質的基本結構和應用的初步理解等文本知識和能力。而紙筆測驗的關鍵和核心是試題的編制和設計。初中化學紙筆測驗題應當立足于化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上,但不可局限于對初中化學基礎知識的簡單重現(xiàn)和記憶,應當在堅持真實性的前提下,廣泛聯(lián)系日常的生活、學習經驗,利用生活本源創(chuàng)設一個個富于樂趣、蘊含探究意識的化學情境,讓學生在文本測試中能體會實踐的精神,也能領略自我探究的情趣。另外,初中化學作為科學課程的基礎學科,每一個知識點都具有無限的延伸性,紙筆測驗題目的設計還應當堅持難度適中原則,以激發(fā)學生最為適宜的動機。
例如,要考查學生對“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方法的掌握情況時,如果教師這樣設置測試題:“請簡要說明如何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蹦菍W生的化學思維永遠只能停留在文本的記憶上。相反,如果教師這樣設計:“據(jù)說,我們平時用作醫(yī)療消毒的‘雙氧水’竟然能夠用來制取氧氣,你能簡要說說其中的奧秘所在嗎?”這道題目不僅聯(lián)結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而且?guī)椭鷮W生將“過氧化氫”“雙氧水”和“氧氣制取”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了,更能了解學生對這一內容的掌握情況。
二、“評”要以活動表現(xiàn)為側重的評
活動表現(xiàn)評價屬于過程性評價,它考查的是學生利用已知知識和經驗在實驗或模擬情境中分析、假設、驗證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表現(xiàn)、能力和水平。學生通常以實驗操作、完成作業(yè)任務、實驗報告書寫、小組討論交流、自主探究實踐、活動展示和表現(xiàn)等來展示自己的化學學習過程和成果?;谶@些學習形式的活動表現(xiàn)評價,能夠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實驗技能掌握情況、化學探究學習的態(tài)度、學習化學的心理反應、解釋解決實際化學現(xiàn)象問題能力以及學生的語言交際和書面表達能力等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了解,以幫助教師不斷改進化學教學,促進學生優(yōu)化自身的化學知識結構。因此,在活動表現(xiàn)評價中,初中化學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各種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各種活動形式進行及時的跟蹤、記錄和矯正,并經常與學生當面交流學習化學的各種心理感受和需求,以實現(xiàn)初中化學的教學相長。
例如,在組織學生對學校的小湖的湖水進行“PH”值檢驗,每一個學生都是實驗的參與者和主體者,他們都必須自身經歷實驗設備準備、湖水取樣、PH值檢測、分析對比湖水的性質以及對湖水的檢測結果作出報告等實驗步驟,如果學生發(fā)現(xiàn)水質出現(xiàn)異常,還要結合學校及其周邊的環(huán)境,為學校提出可行性的“救治”措施。這個小實驗涉及了學生諸多的活動表現(xiàn),對其進行活動表現(xiàn)評價,能夠了解學生在探究實驗前的準備情況,是否懂得正確采集湖水樣本,是否懂得做湖水的PH值檢測,檢測的結果是否正確以及書寫的報告是否完整、科學等。而只有針對此評價,師生才能采取共同的改進措施。
三、“評”要以學習檔案為指引的評
學習檔案評價源于藝術領域,是指在教師的科學指引下,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為了評定學生的學習情況,關注學生的成長歷程,幫助學生反思自身學習成效,請學生持續(xù)一段時間自主收集、整理、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成果的檔案現(xiàn)作。初中化學涉及能源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物質結構、信息科學、日常飲食等生活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這些龐大而又生疏的科學知識內容,如果沒有利用學習檔案加以記錄和觀察,很難真正了解學生的連續(xù)性學習過程,也難對學生的化學學習給以正確的診斷性評價。
例如,在學習“水和溶液”這一章節(jié)時,為了實時監(jiān)控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做一個教學實驗:讓每一個學生都做一個詳細的學習檔案。學習檔案的內容可包括“水和溶液”的有關知識整理、“水和溶液”的有關實驗操作記錄、“水和溶液”的重難點記錄、與“水和溶液”有關的現(xiàn)實問題及其解決措施、學習“水和溶液”還未解決的困惑、對教師教學的改進性要求、學生的作業(yè)及其小測試試卷收集整理、反思性學習記錄板塊等。教師應經常收集學生的學習檔案進行翻閱和記錄,及時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適時作出指導性教學。
總之,初中化學學生學業(yè)評價應當根據(jù)初中化學課程的知識性、技能性以及體驗性目標的要求,立足于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和情感態(tài)度,改變以往單純以紙筆測驗為主的評價方式,積極引入以學生活動表現(xiàn)為主體的過程性評價,將學生化學學習檔案的建立作為師生交流共進的直接依據(jù)。
參考文獻:
關鍵詞:化學教學 銜接 解題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65-01
高一化學在中學化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高一化學是學好中學化學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做好高一化學與初中化學的銜接工作歷來被廣大高中教師所重視。我認為要順利地解決初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銜接問題,以下幾點做法收效比較高。
1 認真研究初高中教材,從教學內容上做到有效銜接
教師的教學必須要有延續(xù)性和前瞻性。如果高中的化學教師對現(xiàn)行初中教材不熟悉,對初、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特點不夠了解,勢必造成在教授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學生的學習就會變得很被動。為使教有所依、學有所循,高中教師應對初中知識體系也做個全面的了解,明確哪些知識內容在初中已基本解決,哪些知識在初中出現(xiàn)而實際上并未完全解決或被忽略了,哪些知識點與高中化學有著緊密相關的聯(lián)系或者應在高中階段拓寬和加深的等等,這些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shù)。認真找出初高中知識的結合點,完善知識的銜接,這項工作的成敗將直接影響到高一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學習質量。例如初中化學在化學用語教學上、在元素符號、常見元素的主要價態(tài)、常見物質化學式的記憶與書寫、常見化學反應與相應現(xiàn)象的表述方面要求不明確、過低或不落實,而高中教學要求的起步知識又相對較高,兩者之間必然造成脫節(jié)。所以對高一新生進行這些方面的復習鞏固,明確這些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就等于讓學生在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之前進行了一次基石加固工程。
2 全面了解學生基礎,從學法引導上做到有效銜接
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xiàn)、簡單模仿,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chuàng)新的要求。高一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其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huán)。
2.1 注重課堂學習效率
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在課前就有所了解,真正做到帶著問題聽課,做到有的放矢,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避免學生當“抄寫員”,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抓住重難點,精作筆記。
2.2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
對于學生的提問,老師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應該和學生一起閱讀材料,分析歸納,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知識的內涵和外延真正全部理解,做起作業(yè)來更能應付自如,在今后的學習中做到舉一反三。
2.3 指導學生回顧反思
要求學生對每一次考試的每一道習題進行認真的分析,找出該題的考點,并在試卷上標明該考點是教材的哪部分章節(jié)的內容,作好知識的鏈接,同時,在教材上也可以作上標記。分析錯誤的原因,現(xiàn)在對該知識點的了解程度、以及對題目的理解程度,考試后的收獲等等。
2.4 訓練學生解題技巧
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運用的解題方法是比較基礎的,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及時補充新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對于剛進入高中的新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知識誘導,能更好地樹立學生迎接高中化學學習的信心和激情。比如解計算題,初中化學中主要就是運用按化學方程式中不同物質的質量與各物質式量與計量數(shù)乘積列方程進行的常規(guī)方法計算,而高中化學的計算中還要求學生掌握根據(jù)物質的量列比例式、差量法、元素守恒法等解題技巧。
2.5 重視實驗操作技能
重視強化實驗教學有助于學生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知識,獲得化學實驗技能,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訓練科學方法。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調動各個感官去感受實驗。首先要看,看明白課本上的實驗原理,看老師的規(guī)范操作,看明顯的和細微的實驗現(xiàn)象,并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實驗現(xiàn)象。其次要聽,仔細聽老師的講解,同學們的意見,隨時記下實驗成敗的關鍵點。然后就是問,遇到不懂的地方一定不能稀里糊涂,問老師、問同學,查找原因直至弄明白為止。
3 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從教學方法上做到有效銜接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對教學也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在解決初高中教學的銜接問題上,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非常重要。初中化學的教學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識水平及初中化學作為入門學科的限制,較多地采用灌輸式的講解方法。進入高中后,教師要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驗記憶型”的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更多地采取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主動地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
3.1 放慢起始教學進度,逐步加快節(jié)奏
萬事開頭難,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尤為如此。為了使學生不至于在起跑線上就摔倒,進而失去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對于剛進入高中的新生,可以先開展幾堂初中化學的復習課,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強化化學學習中的基本知識點,再逐步進入教學。
3.2 講清基本知識理論,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在教學過程中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適當介紹高中化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創(chuàng)設懸念,讓學生在了解高中化學學習的方向和內容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為正式開展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做好鋪墊。
3.3 引導學生聯(lián)想對比,培養(yǎng)思維能力
高中化學概念相當多,且概念之間很容易混淆,如果概念不清,解題時就會模棱兩可,憑感覺瞎蒙。因此,對于一些易混淆的化學概念,可采取對比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高中化學中還有許多知識點非常抽象,比如,物質結構部分、化學反應原理部分等等。對于這樣一些抽象的知識點可采用多聯(lián)想,變抽象為形象,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4 教師做好課堂小結,培養(yǎng)學生探索能力
高中化學知識相對于初中,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現(xiàn)象”到“本質”,一切知識更加系統(tǒng)富有深度。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做好單元小結,讓學生自己編織知識網絡,使知識更加系統(tǒng)化。此外,還應幫助學生做好題后回味,即在一道題目解完后,引導學生想想有無別的解法,有無規(guī)律可循,還應試著改變一下條件或結論,以探索新的命題。長此以往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概括能力,逐步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科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
總之,做好初高中化學知識的教學銜接,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科學素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處理好了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問題,才能使更多的高一學生不怕學化學,愿意學化學,進而使學生學得更有趣、更輕松,也才能使教師教得充滿成就感。
參考文獻
【關鍵詞】學科思想方法初高中化學教學初高中教學銜接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136-02
在高中階段學習的化學內容是非常多的,教學過程容量大、進度快、知識點多、學科內綜合性強,更重要的是對學習能力的要求、認識問題的視角、對學科思想方法的理解等要求較高,這就要求我們認真做好初高中的銜接教學,讓學生樹立起學好化學的決心和信心,讓學生進入高中后盡快地適應高中學習,并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穩(wěn)步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以下從幾個方面談談如何進行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
一、從認知上進行銜接
新課程必修模塊的教材中,幾乎每一章、每一節(jié)都有類似的初、高中知識銜接,教師如果不了解這些銜接點,容易導致學生知識的跳躍,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教的銜接”,學生“學的銜接”都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初、高中化學課程設置的總體學習目的是一致的,但兩者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仡櫝跞瘜W,具有基礎性和啟蒙性。課本配有大量彩圖,內容淺顯直觀,知識點較零散,總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實驗以定性分析為主。學生主要通過直觀的化學現(xiàn)象獲得感性認識,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觀念,而高中化學課程具有時間緊、知識量大、課程進度快、深度和難度明顯增大等特點,要求學生能通過實驗收集有關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誤差分析的原理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定量分析,初步形成運用化學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知識層面來看,初中以學生“知其然”為主,高中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tǒng)化、理論化、實際應用方向靠近,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科思想方法。
1.深入了解學生原有知識儲備與認知結構
一切新知識的真正獲得都是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所影響的學習是不存在的。教師全面了解學生才能真正教好學生。教師應弄清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進行新的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樣?這樣才能自如地處理教學的廣度和深度??刹扇≌n堂提問、觀察入學成績、調查問卷、與新生交談、進行針對性測試等方式了解學生原有知識儲備與認知結構,并將學生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礎上彌補學生忽視和薄弱的知識點。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分析能力的提高在不同階段都是循序漸進的。新課程理念下對教材中知識的掌握要求也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而逐漸上升的。例如:
因此,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課時的內容,而應將其置于整個中學化學課程體系和總體教學目標中進行整體把握、合理設計教學,逐步培養(yǎng)思維、提升能力,促進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讓學生逐步學會化學學科思想方法。
2.把握最近發(fā)展區(qū),比較分析初高中的課標要求,進行教學設計
現(xiàn)在的課程降低了過高、過難和過煩瑣的知識要求,不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的體系,正是由此導致學生在進入高一的學習后,由于某些知識點上的缺漏,知識體系脫節(jié),引起學習的困難。其實初中與高中的化學知識體系必然存在重大差別,初中化學知識體系受限于初中的啟蒙階段,只能從生產生活實際出發(fā),對日常的一些化學現(xiàn)象進行學習和探究,必然是不系統(tǒng)也不完善的,而高中化學對初中化學知識進行了合理的延伸和拓展。作為初中化學教師要對學生的高中學習知識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便在選擇教學設計時能注重初高中化學學習時知識上的銜接。不可把發(fā)展性概念和知識講死,要留有余地。例如化學學科思想-物質的分類思想,初中由于考試練習的常見性默認為:只要提到物質的分類,學生就聯(lián)系到物質-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合物及氧化物、酸、堿、鹽的分類。其實在高中的課程中,這樣的分類僅僅是從物質的元素組成這個角度來歸類的,物質的分類可根據(jù)物質組成、狀態(tài)、性能這些不同的角度進行劃分。注意控制化學原理講授的深廣度,注意初高中學習銜接中的階段性,不可盲目提高,也不可含糊不清或忽略不提,例如初中常提到羊毛和棉花的鑒別時,學生可異口同聲回答通過燃燒聞氣味,但2017年的中考題目中遇到燃燒肉松和棉花時,哪樣物質能發(fā)出燒焦羽毛味,很多學生一臉茫然,這正是由于初中的老師都認為,蛋白質的性質都是高中教學的內容,故無須多講,才出現(xiàn)了這樣的問題。而此考題涉及到肉松含蛋白質,而蛋白質纖維燃燒即可產生燒焦羽毛味的原理。只要知道這原理,這問題學生能迎韌而解。老師在教學中不能重視化學原理的講授而是讓學生記憶結論性的知識點,這對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思想和素養(yǎng)是無益的。
二、從學習方法方面銜接
調查表明,大部分初中學生的化學學習方法是非常簡單和具有很強依賴性的,通常是“你講我聽”,“你寫我抄”,“考前背、考后丟”。到高一以后,若仍沿用這老方法,那必然會使他們成為所謂的“差生”,興趣和學習習慣的保持也只能成為“紙上談兵”。另一方面,化學占中考各科總分的比例較低(總分550,化學僅占40分)。相當一部分學生初三階段對化學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基礎知識不扎實,升入高一便覺得高中化學難學。
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學生的“學是為了會學”。因此在初、高中銜接教學中,在注重興趣和習慣培養(yǎng)的同時,要逐漸地指導和糾正學生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建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將會讓學生受益一生。
在學習方式上,初高中的教學中,都應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化學的學習是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教師更應該幫助學生了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初步形成比較、分類、歸納等學科思想。例如在進行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物物質復習時,有意識地運用分類思想,不僅可縱向歸納物質性質,而且可以橫向對比易混淆物質的性質,通過多角度發(fā)散思維,學會構建知識體系,而這種充分體現(xiàn)分類思想的學習方法就要在初中教學中進行指導,初中新課結束后,復習課的第一節(jié)通常就是復習根據(jù)物質的組成對物質進行分類,很多學生對于分類的概念常模糊不清,但即使你把概念重新解釋一遍也還是收效甚微。這時可采用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方式對物質進行分類,實踐過程中學生間有較大的差異,較好的部分同學可很快領會并畫出分類圖,有另一些無從下手,據(jù)此情況可以及時展示完成較好的學生成果圖,并引領較慢的同學模仿并完成剩余的圖示。最后再取幾幅完整的思維導圖,請學生對比學習思考誰的知識點總結更全面,對比自己的圖例,弄清各自是否有遺漏或疑惑混淆哪些概念知識。再比如復習含碳化合物時,也可圍繞碳元素畫出思維導圖從而達到鞏固復習的目的。對學習的內容能進行統(tǒng)攝整理,使之網絡化,能有序地儲存作“意義記憶”和“邏輯記憶”,能正確復述,再現(xiàn)辨認。能將化學信息抽象歸納或邏輯地統(tǒng)攝成規(guī)律,運用符號思維或數(shù)學思維等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認識和解決問題。科粵版九年級化學第八章酸堿鹽的知識點對于初中生來說,知識容量大,物質間的關系復雜,反應條件眾多繁雜,有很多同學連物質及其性質始終沒能搞明白。如果忽視學科基本思想的構建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這樣的教學會導致如下問題:教師將過多的知識讓學生去識記,忽略了對過程的分析與理解,加重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學生也對化學學習產生認識偏差,認為多重復多記憶就可以,以致知識水平淺薄,內容零亂,不能跳出題海戰(zhàn)術,綜合應用能力薄弱。因此在教學方法上初中教師也應實現(xiàn)跟高中教學方法的有效銜接,在保證初中化學啟蒙性、個性化特征前提下,適當運用研究方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悟及理解化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從時間安排方面銜接
目前銜接的教學主要研究在于高一開學頭一個月教師專門騰出時間進行知識銜接,或者在高一教學過程中上新課同時穿行,但是這樣做存在多種的弊端:學生層次不同,很難做到因材施教;教學進度無法正常完成;或者銜接課走個過程,學生仍然不知所云,這就需要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幫助指導學生對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進行有效的歸納、整理、有序存儲、合理構建知識網絡,通過這種有意義的知識整合、整理,學生才能以嶄新的視角認識和把握初中各部分化學知識,更加透徹地理解化學概念、原理,從而達到相互聯(lián)系、融會貫通的效果。
總之,我們要充分認識高一學生在化學學習上的特點和現(xiàn)實困難,尊重學生的這個基本實際,多想辦法,研究規(guī)律和遵循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跨好初中化學到高中化學這個學習臺階。通過銜接教學使學生復習和強化那些對高中教學密切相關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為高中學習做好充分的知識和技能準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高中化學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為高中化學的學習做好方法的準備。
在初高中教學的銜接中,要和學生交朋友,從學生那里去了解他們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接受的程度,對自己的教學和素質的評價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要總體把握,找準問題和薄弱點,這些都要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實現(xiàn)。把自己理解和認同的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難的。教師可經常在初高中的課堂上聽課、評課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在實踐中解決初高中教學銜接問題。
作者:翁曉前等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化學;實效性
1多媒體技術的概述
多媒體技術通過計算機技術,將多種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集合,如視頻、動畫、圖像、文本、聲音等,并綜合處理這些信息,建立基本的邏輯模型,以便展示者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清晰地傳達給群眾。多媒體技術可以綜合處理信息,使傳達的信息更加直觀化。最近幾年來,多媒體技術證明了自身的應用價值,使其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極為廣泛。多媒體最大的優(yōu)勢便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曾有許多偉人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可見興趣蘊含的力量,針對初中生,如何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才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最主要途徑[1]。通過對多媒體的運用,將各種授課知識制作成圖文并茂的視頻展示在學生的面前,改進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枯燥乏味的一面,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果。
2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不足點
2.1教師對多媒體教學不夠重視:雖然提倡素質教育理念已經多年,許多學校也已經引進了現(xiàn)代教學設備和儀器,但大部分的教師對多媒體教學還是沒有體現(xiàn)出足夠的重視。有些教師還未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錯誤地認為多媒體教學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制作多媒體課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許多教師對制作課件都不是很樂意。
2.2硬件設施條件未達到要求:多媒體教學方式綜合應用網絡、計算機、射頻、視頻、音頻等多種科技。因此,多媒體教學方式對設備設施的依賴性非常高。有些學校自身條件不足,無法將多媒體教學設備應用在每個班級中,這也就導致了多媒體教學在初中化學中的應用條件不符合要求,從而影響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
2.3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依賴性強:多媒體教學的較大一個優(yōu)點就是可以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從而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使學生能夠輕易理解教師所要表達的內容。多媒體教學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使教師更加輕松地完成教學目標,在需要演示時,通過播放視頻或幻燈片即可。然而,多媒體教學的便利也相應地帶來一些問題,由于各種基本知識講解都是通過多媒體實現(xiàn),使教師過度地依賴多媒體。長久下去,教師的角色就淪為了多媒體播放者,課堂的掌控權也會轉移,這樣一來就無法確切的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最后導致教學質量降低。
2.4缺乏化學實驗:隨著多媒體的運用,教師逐漸將實際的化學實驗制作成視頻,直接展示給學生。初中化學的許多知識點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徹底地掌握。而教師只利用多媒體演示,就無法真正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可以讓他們對化學反應效果有充分理解,解析化學本質時也會更加輕松。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的效果無法達到真實實驗的效果[2]。
3加強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實效性的方案
3.1加強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轉變教學觀念:多媒體技術是現(xiàn)代化先進技術,對教師隊伍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因此,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教師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自發(fā)自覺地掌握先進的教學工具和技術。同時教師也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主動接受新的事物。教師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學習多媒體知識,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及質量。
3.2優(yōu)化設施的配合:多媒體教學需要軟硬件設施相互配合才能順利開展。其中硬件包括投影儀、電腦等設施,是多媒體教學中必須會用到的工具,而軟件則是使用多媒體時需要運行的相關程序和教學課件。多媒體教學的展開,離不開軟件和硬件的支持。因此,學校應加強對硬件設施的重視,積極引進先進的設備工具。而軟件除了需要配備相關的電腦軟件外,一些專業(yè)的初中化學軟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3.3擺脫對多媒體的依賴:初中化學教學的掌控者必須是教師,多媒體教學雖然有巨大的作用,但只是一種工具。因此,教師必須正確地運用多媒體,擺脫對多媒體的依賴性,綜合發(fā)揮多媒體教學技術和教師的作用,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引導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3]。
3.4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多媒體教學的實驗演示作用,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驗基礎,但無法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化學的反應原理。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自己動手開展實驗,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經驗,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及消化其中的化學知識。
4結語
總結,初中化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運用多媒體,既可以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化學知識,其實效性非常高。因此,筆者在此建議初中化學教學應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重視,以提高化學的教學效率及質量。
作者:卜鮮果 單位:內蒙古呼市二十九中
參考文獻:
[1]廖平.對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實效性的探討[J].學周刊,2013,04:174.
關鍵詞: 初中化學教學 微課 教學應用
微課,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就一個知識點或圍繞一個主題或為解決一個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而開展的主要以視頻為呈現(xiàn)形式的教學活動。因時間多在為3~5分鐘,短小精悍,主題性強烈,可循環(huán)播放,近年來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歡?;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巧妙靈活應用微課視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對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的嘗試提出認識,與同仁交流。
一、對于抽象的微觀世界,微課具有更直觀、生動的表現(xiàn),易于教學難點的突破。
抽象的微觀世界因看不見、摸不著,對于初中生而言,難以想象,更不能理解。動畫微課能恰當、合適地解決此類問題,微課通過形象的動畫,能幫助學生“看到”奇妙的微觀世界。例如:在魯教版初三化學(以下舉例均為魯教版初三化學)第二單元第三節(jié)《水分子的變化》學習中,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構建微粒觀概念,幫助學生從微觀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實質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教材雖有圖片,但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通過微課動畫,學生能形象地看到水分子在直流電的作用下是如何破裂成氧原子和氫原子,氧原子又是如何結合成氧分子,氫原子如何結合成氫分子的。極微小的分子、原子在微課中變得可視而有生命力,學生在觀看此段微課視頻時常常驚呼且心情愉悅。又如,在第三單元第一節(jié)《原子的構成》學習中,盧瑟福所做的α粒子沖擊金箔實驗,現(xiàn)象與原子結構的推測解釋,很多同學理解上有困難。對于原子內部結構一直認為原子是實心球,電子就像運動員一樣在不同的軌道上運動,這是不準確的。通過播放幾種不同原子結構的解剖動畫視頻,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原子的結構和核外電子運動的特點,構建起正確的微粒觀。在突破微觀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構建微粒觀概念上,微課提供了更直觀、形象、生動的教學素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對于化學實驗教學,微課可提供更安全、效果更顯著的實驗素材。
在初中化學實驗中,有些實驗本身具有危險性,有些藥品或生成物本身有毒或有腐蝕性,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例如:第四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99頁)“方法探究”中,用紅磷測定空氣的成分。因紅磷燃燒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為酸性氧化物,具有強腐蝕性,不可用手直接觸摸,也不可直接聞氣味。此實驗探究不能在教室里做演示實驗,需要在通風櫥里進行實驗。如果鏈接相關微課視頻代替實驗,則學生不僅同樣能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而且安全,也減少了對空氣的污染。又如,第六單元第一節(jié)《燃燒與滅火》“氫氣的燃燒和爆炸”實驗探究中,氫氣的爆炸實驗,現(xiàn)象震撼,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氫氣爆炸很容易傷著學生,在教室里做此演示實驗很不安全。此時鏈接相關實驗視頻,不僅安全,效果也很好。
三、微課可適度彌補學校實驗教學不足帶來的影響。
學校的經費有限,相關的實驗就難以開展,但教學中又需要展示相關實驗。為彌補這些客觀存在的困難給實驗教學帶來的不便,運用微課視頻進行演示實驗,效果很好,能達到教學目的。例如: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自然界中的水》“蒸餾“實驗。蒸餾瓶和冷凝管已不是必配儀器,如何獲得實驗用蒸餾水是學生迫切想知道的。引入水的蒸餾實驗視頻,讓學生看到水的蒸餾過程,知道蒸餾水是如何得到的。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探究欲望,而且進一步使學生明白了蒸餾是混合物分離的一種方法,是凈化水中凈化程度最高的一種操作步驟。觀看視頻,記憶深刻,更便于理解。又如,第六單元《燃燒與燃料》活動天地6-3“乙炔的不充分燃燒和充分燃燒”,氧炔焰切割金屬實驗,學校沒有電氣焊設備,該實驗不可能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很少見到。鏈接微課視頻,就把生活和生產實際帶到了課堂上,這樣學生自然印象深刻,記憶持久。
四、微課內容的“點”狀和可重復播放的功能能幫助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復習。
在教育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內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煉,在五分鐘內講解透徹,不泛泛而談,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現(xiàn)一個小知識或技能,因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設計,對學生的學習尤其是自學有很大幫助。微課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而且適合學生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微課視頻播放快慢可以調節(jié),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播放的速度。由于視頻可以反復播放,平時反應慢又羞于發(fā)問的學生能夠反復觀看,較好地解決了后進生的轉化問題。
五、反思。
微課雖然在化學教學中作用顯著,但仍然不能完全代替課堂教學,它只能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一是對于化學實驗教學,能夠開展的安全實驗,化學實驗教學要盡量開展,畢竟只有身臨其境,親自動手實驗,才感受深刻。二是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動手進行實驗探究是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科學技能,不要也不能弱化化學學科的實驗功能。三是微課主要是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讓學生借助小型多媒體播放器隨時隨地能夠進行化學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觀念的學習,有些教學難點往往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這樣就離不開教師的講解,教師的講解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反應不斷進行調整。
在教育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微課在教與學中的輔助作用,更好化為化學課堂教學服務,構建信息技術下的高效課堂,需要每一位化學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究。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知行網.
【關鍵詞】初中化學;分層遞進;教學應用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社會背景以及小學教育水平,形成明顯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這種能力差異進行適合他們的教育活動,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學生是擁有獨立人格、巨大潛能以及個性差異的獨立個體,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在這種自然規(guī)律,要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能力差異,并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每個學生得到學習能力發(fā)展。分層遞進教學方法就是根據(jù)學生這種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上的差異,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的學習團體,從而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學格局。
1.學生分層
在教學活動中實行分層遞進教學,首先應該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當然學生可以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層次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教師在分層過程中要堅持、有分有合的原則,通過學生分層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地了解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合作與競爭的精神。教師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個性差異發(fā)展,充分挖掘學生潛在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信和良好習慣。基于此,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一層學生化學理論基礎知識扎實、學習接受能力強、自主學習能力強、學習方法先進、成績優(yōu)異,二層學生化學知識基礎與學習能力一般、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上進心、成績中等,三層學生化學知識基礎不牢固、學習能力差、接受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不好。
2.學習目標分層遞進
首先教師要對班級每個學生具體學習情況作全面詳細了解,然后根據(jù)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和動態(tài),為其設置不同學習目標,幫助每個學生培養(yǎng)化學素養(yǎng),掌握更多化學理論知識,從而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于一層學生來說,在掌握化學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化學實驗設計和探索,對教材上的猜想和假設進行驗證,不斷培養(yǎng)自身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全面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對于二層學生來說,首先應該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然后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探索、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三層學生來說,要理解和掌握化學物質基本成分,掌握化學最基礎理論知識,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建立完整的學習框架和成果檢測。
3.學習內容分層遞進
學習內容上的分層遞進一般是以化學知識、技能為出發(fā)點,讓不同學生都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得到能力提升,對于一層學生來說,教師不僅要傳授教材知識,必要時還應該進行知識拓展;對于二層學生來說,學生在學習必要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自行學習必要的課外知識;對三層學生來說,教師應該側重于基本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強化基礎知識學習。
實例分析:在人教版化學《自然界中的水》章節(jié)知識教學過程中,要求一層學生根據(jù)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描述元素的化學性質及元素原子之間的相互化合原因、鞏固化學變化的能量觀、能夠獨立完成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設計和操作、學習更多實驗室和工業(yè)凈化水的方法等知識。要求二層學生要認識到化學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和作用、學會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原子組成等知識。要求三層學生認識水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對生活活動的意義、認識氫氣的可燃性和還原性、初步了解原子構成及其內部相關粒子的相互關系等知識。
4.課堂提問分層遞進
在正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jù)教材知識內容的難易程度,形成層次提問模式,培養(yǎng)每個層次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化學邏輯思維。一般情況下要求一層學生能夠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拓展,延伸出更多問題和知識點,要求二層學生回答難度適中的問題,要求一層學生能夠回答基本概念性問題等。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問題的設置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化學思維,站在學生能力發(fā)展和培養(yǎng)的角度,為學生解決不同層次的學習問題。
5.作業(yè)分層遞進
由于學生能力差異和學習目標的不同,在課后作業(yè)布置中教師也應該注重分層遞進,根據(jù)考試和教學要求,將作業(yè)分為不同難度,既要適合學生能力水平,又要幫助學生順利通過中考考驗。一層學生的課外作業(yè)難度最高,具有很強的挑戰(zhàn)性;二層學生的課外作業(yè)以基本訓練為基礎,加強始適中難度的作業(yè)訓練;三層學生的作業(yè)主要是以基本知識培訓為主,鼓勵學生嘗試二層學生作業(yè)難度。
6.教學評價分層遞進
為了充分發(fā)揮分層遞進教學價值和作用,在教學評價中同樣實行分層遞進,每個層次學生都有機會得到A+、A、A-、B+、B、B-不同等次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能動性和積極性。
7.小結
綜上所述,教師利用分層遞進教學,能夠有效促進每個層次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能力發(fā)展要求。但是教師在實行過程中要注重保護學生心理健康,避免對學生心理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分層遞進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能力變化及時調整層次,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同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分工合作和學習競爭,逐漸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全面提高學生學習和化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林森.初中科學課程的分層遞進教學[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06:48-50
一、以生為本,根據(jù)學生情況制定復習策略
(1)將學生作為復習主體。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擯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選取針對性的復習策略。初中化學的復習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單元復習階段、系統(tǒng)復習階段、專題訓練階段、綜合模擬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各個階段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教師要選取科學的復習方式,讓學生在各個階段不僅能掌握基礎知識,更能夠靈活地運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識。教師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情況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復習能夠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提高化學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從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變?yōu)橹笇еR和能力的教學方式。除此之外,教師更要注重教育學生自覺思考復習方式。
(2)讓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化學知識。初中的化學知識點一般較為零碎,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缺乏應有的關聯(lián)性,學生極易遺忘知識點,因此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學生使用知識樹的形式將化學知識點系統(tǒng)性地記憶。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提高化學理解能力。在摸底考查的基礎上,教師要與學生進一步探討有關知識的連貫性問題,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二、注重概念式教學,加強化學用語訓練
化學概念是化學學習的基礎,只有充分理解概念的含義后,才能學習更深層次的化學知識?;瘜W計算中的概念大部分是通過實驗或分析具體事物得出的,在學習概念時,要注意新舊概念的區(qū)別,弄清相似概念中的本質區(qū)別與相互關系,加強概念訓練,提高概念運用能力,掌握獨特的化學學習語言。只有當學生了解化學式、化學式含義、相對分子質量等概念后,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學基本計算。如當學生掌握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知識時,就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三、以考綱為本,多媒體輔助化學復習
運用多媒體輔助化復習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瘜W成績是中考成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學生成績的高低是由考綱決定的。因此,教師要準確把握考綱,運用多媒體輔助,以考綱為本進行化學復習。多媒體的音、形、視頻能夠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具體化,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從而讓學生掌握考綱。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在考綱、課標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課件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能力。在化學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掌握多元化的復習方式,創(chuàng)造多樣化復習形式,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和教師共同探討,在探討中提升學習能力。如教師可以將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并把知識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融會貫通。
四、將化學“量”的思想與數(shù)學計算相結合
教材上的例題在化學教學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例題上有明確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步驟,教師要讓學生用正確的解題格式進行化學計算和表達邏輯思維。教學策略包括探究性教學策略和傳授性策略。
探究性策略是指教師設定真實情境,提出有關化學的問題,學生們進行探討研究,運用化學概念完成化學計算,再運算出結果后進行評價糾正。在探討研究過程中,學生可以從例題中掌握學習方法,也可以運用化學概念自己尋找解決方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深刻體會化學計算方法,形成化學計算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探究性教學策略的不足之處在于消耗時間長,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形成化學計算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傳授性策略是指通過教師講授或學生自學教材上的例題,掌握計算方法后再強化訓練,得出結果后再評價糾正。這種教學方法適用于大多數(shù)學生,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學習方法,但不足之處在于容易忽視基礎稍差的學生。
五、積極鼓勵學生
關鍵詞:高中化學 記憶 理念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164-01
化學作為一門具體的自然學科,要求要有數(shù)學的邏輯,也要求人文學科的記憶素養(yǎng)。因為作為一門具體的自然學科,在具體的領域有著自己的獨特的性質與學習要求。如我們在一線教學中就經常遇到:記憶的東西太多,特別是化學方程式和一些實驗的步驟。這些讓很多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因為在他們的理念中,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需要的是人類的邏輯推理能力與思維,記憶的東西相對較少,可是真正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都需要去記憶,而且是不能有所差錯的。這給學生學習帶來了不少的困惑與不適,讓學習成績有所下降,這點在我們江蘇的高考中也有所體現(xiàn),選化學的學生在等級達標中出現(xiàn)了較多的不匹配情況。作為一線教師,我們不能對此視而不見,因為我們對這樣的學情不關注或是不給以探索的話,不僅對自己的教學會有影響,更主要的是對自己的教學信心與教學效果也會產生影響。下面就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來對這一問題做下粗淺的探索。
1 幫助學生改變理念,正確看待化學學科
大家知道,初中化學教育重點在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基本素養(yǎng),目的是讓學生具備基本的化學常識,為此,初中的化學課堂教學多是對化學現(xiàn)象的了解與掌握,是對一些基本的化學實驗有個基本了解即可。再加上中考的應試壓力與化學學科學時的影響與限制導致我們初中的化學課很“勢利”,為此初中化學課堂主要是基礎知識的了解與記憶,給學生以中錯覺,就是化學只要記憶就夠了。然而到了高中以后,高中化學教育不是化學基本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是對化學基本知識的運用于掌握,而要想掌握的話,就必須要拓展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因此高中化學教材看似很薄其實是很厚的,需要教師不斷的根據(jù)教材去拓展很多的知識,所以本來要掌握的知識就多,再加上邏輯推理出來的很多“衍生”性的知識,讓學生感到知識的浩瀚,也讓學生感覺到無所適從。為此我們要改變學生的這種心理,讓學生明白這樣的知識掌握是必須的。讓其明明化學學科作為一門具體的學科,其有著自己的特點,需要記憶,只有在掌握很多知識背景的前提下才能讓自己在化學知識的運用更加的自如。
2 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基礎知識
由上所述,大家知道高中化學教材在知識量上比初中有了很多的拓展,為此想盡快的幫助學生學習化學的信心,就必須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正確記憶基礎知識的機會與方法,幫助學生重拾學習化學的信心。既然高中化學對高中生的要求有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或是抽象思維提升,那我們就要注重對學生思維上的引導與鍛煉,不可以像初中時期那樣對學生采取簡單的方法,為了應試而進行大量的記憶。我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教會學生如何記憶如此多的內容。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解難答疑,幫助他們提高記憶的效果。
2.1運用直觀教學法,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記憶如果單純的是記憶的話,這樣的記憶往往是徒勞的也是無效的,因為記憶的目的不是記憶,而是運用。為此,在課堂教學中短暫的教學時間里,我們可能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讓學生親手去做,或是過多的時間慢慢的去感悟一個化學方程式,但我們可以通過更加直觀的教學方法來告訴學生這個化學方程式發(fā)生的真實過程。如通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親手演示就是很直觀的教學方法,以鹵素為例,我們通過學生比較熟悉的氯元素化合物為例,著力探索其化學性質,教師可以通過演示氯素化合物的化學方程式給學時以直觀的感受,在演示的過程中要告訴學生這樣做的目的與注意事項。并在在演示后讓學生總結出我們想要的結論,這樣的話,學生就更容易的理解,也就更有利于學生對氯化合物相關知識的記憶。同時因為同屬于一個系列當中,所以其他鹵素也就有了相對共同的化學性質比如:化學性質相對穩(wěn)定等,這樣的舉一反三的理解加記憶就有利于學生學習他們認為比較難記憶的化學方程式了。正所謂我們所說的“在理解中去記憶,在記憶中去理解”。還比如講“離子方程式”時,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成象技術,播放一些離子在發(fā)生反應時的運動過程,讓學生感覺一目了然,印跡深刻。
2.2加強實驗教學,增強記憶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要注重對學生實驗的開展,通過學生自己親手的實驗讓學生親自明白化學方程式發(fā)生的真實過程。由于化學學科的實驗性,也就是具有實證主義的特點,因此在實驗中學生有可能因為對實驗發(fā)生條件的把握不是很清楚,會使實驗失敗,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正是這種失敗讓學生在不斷的實驗中找到符合條件的實驗條件與前提,從而在反復的實驗中加深對化學方程式的“無意記憶”,而且在實驗中還可以訓練學生其他綜合素質,從而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一、權衡理論與實驗教學對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性
在新課標中初中化學教學明確指出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的基礎化學知識,為學生后續(xù)化學學習奠定基礎。在課本設計上,理論教學內容中穿插實驗課程,相比于舊課本,實驗課程安排更多。因此從教學計劃上來看,初中化學要求權衡化學理論及實驗教學,并正確地將實驗教學與理論相結合,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化學學習的綜合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借助于實驗操作,能夠很好地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融合進每一步實驗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化學反應并對相關知識形成較為全面的了解。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的完善,化學教學實驗課程的可操作性有明顯提升。實踐結果顯示,學生接受實驗教學后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明顯提高,并且在以實驗為基礎的分析試題中的表現(xiàn)有了明顯改善。因此,在化學教學工作中必須權衡理論與實驗教學的比重,恰當?shù)乩脤嶒灲虒W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升化學教學成果。
二、實例說明
化學式及基本物質的化學性質是化學學習的第一環(huán)節(jié),對于具備一定邏輯思考及記憶能力的初三學生而言,靈活地掌握化學式的難度相對較小,而對于化學性質而言,其掌握的難度相對較高。在教學中引入實踐方式,將重要的化學物質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直接通過眼睛及設備觀察各種基本化學物質的物理特性,進而初步對化學物質的外觀、味道等形成基礎認識(有毒物質要采取特殊保護方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在基本的認識后,引導學生學習不同化學性質的物質的不同特性,為下一步學習奠定基礎。在對學生教授主要的化學物質的性質后,完成理論上對化學反應及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學習。之后再啟動化學實驗,逐步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容器選擇、物品擺放、實驗操作、過程觀察等,并在實驗中適當?shù)夭扇—毩⒉僮髋c分組操作等多種模式,確保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對化學反應進行全面貫徹,為學生分析和解決化學反應相關的問題奠定基礎。同時,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該適當?shù)匾雸F隊合作與競賽的模式進行教學,這樣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學習的意識,在有限的實驗教學中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初三化學酸堿部分的教學中,借助于一個典型的實驗教學,能夠很好地將整個課程進行串聯(lián),并引導學生對該部分知識及相關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與復習,能夠較好地達到教學效果。
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一個分組實驗的模式,以實驗操作得到如下結果為考核標準。
1.正確標注酸堿物質的化學式。
2.由教師帶領學生復習酸堿稀釋的基本知識和注意事項,并引導學生安全正確地進行酸液稀釋,引導學生進一步復習和鞏固這些特殊物質在稀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原因。
3.由教師對酸堿中和實驗進行重點知識和環(huán)節(jié)的理順,學生分組正確選擇酸堿物質并根據(jù)步驟,從選擇容器、裝入、點火等實驗步驟逐一操作并進行實驗,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由學生主導得到酸堿中和物。
4.對整個實驗進行記錄和化學式書寫,并對實驗過程應該注意的事項及發(fā)生的錯誤進行記錄。
上述實驗是在明確化學物質的情況下學習化學反應的過程,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邏輯思維和逆向思維的能力。在上述實驗后,應該安排逆向實驗,抽出一個實驗結果,對實驗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物質特殊性及反應進行描述,由學生根據(jù)反應過程的重要信息分析參與反應的主要物質,并進行獨立的實驗對猜想進行驗證等,以達到對化學反應形成全面認識的目的。在完成上述兩個實驗后,應該引導學生對容器及物質進行合理的清潔和保管,鞏固物質特殊性的相關知識。此外,對于化學反應后得出的酸堿中和物質,其中一般包含酸堿中和物和其他雜質,也可以在這一實驗環(huán)境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除雜操作,對酸堿中和的后續(xù)知識進行補充學習等。
綜合上述因素考核各組結果,進而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盲點,及時加以輔導和完善,并且再次強調重點知識,貫穿整個酸堿學習的基本理論和注意事項,為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