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思想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正義”成為自由主義的新主題
以羅爾斯正義論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理論的興起為古典自由主義理論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自由主義與古典自由主義的區別在于:古典自由主義關注的主題是自由,而新自由主義關注的主題是正義。羅爾斯指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同樣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們如何有效率和有條理,只要它們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或廢除”。3羅爾斯認為正義是評價現代社會制度是否合理的唯一標準。羅爾斯認為正義的內涵首先就是平等。
在古典自由主義時期就已經提出平等的政治概念。自由、平等、博愛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口號。古典自由主義者認為,平等也是一種權利,即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權利。資產階級尤其強調“天賦人權”,“天賦人權”是指國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名義剝奪公民的權利。在強烈的權利意識下,自由也被納入權利范疇之中。由于基本權利為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每個人都要求一種權利上的平等。因此,古典自由主義的自由原則,又是權利原則,同時也是平等原則。
古典自由主義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自由競爭時期。古典自由主義所處的歷史時代決定了它對平等的理解僅限于形式。因為古典自由主義雖然提出了平等的理念,但只是抽象的、形式的平等,在現實的政治生活中并沒有使平等的理念真正實現。羅爾斯賦予平等更加豐富的內涵。羅爾斯認為平等有形式的平等與實質平等之分。一種是政治上的平等;一種是經濟上的平等。古典自由主義關注前者,新自由主義關注后者。
形式平等的理念同制度相關聯。平等的權利原則歸根到底是一種制度原則,這種制度就是法律制度。形式平等就其實質而言就是權利平等,權利平等是由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來保障確立的,法律規定的權利為每個人平等的享有。因此,真正支撐形式平等理念的是現代民主法律制度。
啟蒙思想在反抗宗教的思想禁錮和神權統治的運動中產生,當神權統治被了之后,人在上帝面前的神恩平等變成世俗的法權平等。資產階級革命打碎了幾千年的特權等級制度,每個人在政治上的平等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予以確認,人們享有平等的自由權。古典自由主義所理解的平等也就僅限于此。這種形式的平等是遠遠不夠的,人類的不平等更多地體現為經濟的不平等,特別是在啟蒙哲學之后的歷史時期。工業革命創造和積累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但是許多人并沒有因此而擺脫貧困,相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弱勢群體更加邊緣化。羅爾斯認為這些所有的不平等在于整個社會基本結構和社會分配政策的不公平。因此,只具有形式平等是不夠的,必須實現實質的平等。所以他對平等的概念進行了全新的闡釋。
二、平等的三種樣式
在羅爾斯看來認為平等具有三種樣式。它們是自然的自由、自由的平等和民主的平等。
羅爾斯認為歷史上前兩種平等觀念在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中曾經有著重要影響,即自然的自由和自由的平等。自然的自由是一種基本自由市場制度的平等,它可以被認為是早期自由主義者所堅持的平等。這種平等取消了封建等級制度的階級差別和固定特權地位,將人看作是完全自由平等的個體。它要求一種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制度,每個人都能有同等的權利進入市場參加競爭,并在市場中盡其所能地獲得相應回報。但自由競爭的市場體制下的平等只局限于形式的平等,因為在看似公平的市場競爭中,人們往往在兩方面是不平等的:一方面進入市場的前提和基礎是不平等;另一方面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是不平等,前者的不平等導致了后者的不平等。在自然的自由體系中,個人的前途(收入、財富和機會等)總是受到自然偶然性和社會任意性的影響,如天賦能力的高低、家庭出身和社會環境的好壞等。羅爾斯由此認為:自然的自由體系最明顯的不正義之處就是它允許分配的份額受到這些從道德觀點看是非常任性專橫的因素的不恰當影響。72自由的平等力圖解決由社會和文化環境給人造成的不利影響,它通過增加教育機會、實行再分配政策和其他社會改革措施,為所有人提供一種平等的出發點。自由的平等可以被看作是18世紀自由主義的平等觀念,是對“放任自由主義”的超越,也是對靠純粹“市場”調節分配收入地反省。自由的平等應該說比自然的自由體系更可取,但羅爾斯認為它同樣有不完善的地方。原因在于即使它完善地排除了社會偶然因素的影響,但它還是允許財富和收入的分配受能力和天賦的自然分配的影響。這從道德的觀點上看是不合理的。就像通過歷史和社會的機會來確定收入和財富的分配是不合理的一樣,讓天資的自然分配來確定這種分配也同樣是不合理的。一般來說,造成人們之間不平等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社會和文化的,人們在出身、環境、教育、家庭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別,有些人比其他的人更為“幸運”;另一種是自然的,人們生來就具有不同的天賦,有些人高一些,有些人低一些。人們通常認為,產生不平等的社會文化因素經過努力是可以消解的,但自然的因素卻無法消除。如果人們的自然天賦(智力、體力、理性和想象力等)方面存在著消滅不了的差別,那么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就永遠存在不平等。羅爾斯認為,僅僅消除由社會文化因素產生的不平等是不夠的,還應該消除由自然因素產生的不平等。在此意義上,羅爾斯認為自然的自由與自由的平等都是不可取的。自然的自由只是形式的平等,沒有觸及實質平等。自由的平等雖然有向實質平等邁進的趨勢,但并不全面。以一種深切的道德關懷來講,人類社會應該解決一切不平等,不論是社會因素造成的不平等還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不平等。由此,羅爾斯提出了自己解決不平等的理論范式,即民主的平等。羅爾斯認為民主的平等相對于自然的自由和自由的平等而言是最理想的平等觀念。
對于民主的平等,羅爾斯認為最好通過結合機會公平的原則與差別原則來達到。差別原則的核心觀念:所有的社會基本善——自由和機會、收入和財富及自尊的基礎——都應該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對一些或左右社會基本的一種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差別原則體現了一種不平等社會下的最大平等理想和觀念。
羅爾斯認為,一個理想社會的分配方式應該是完全平等的,但這是不可能的。如果任何社會都無法做到完全平等,那么就應該爭取達到相對而言最大的平等。社會中最需要幫助的是那些處于社會底層的人們,他們擁有最少的權力、機會、財富和收入,社會不平等最強烈地體現在他們身上。這些人被羅爾斯稱為“最少受惠者”。一種正義的制度應該通過各種社會安排來改善這些最少受惠者的處境,增加他們的希望,縮小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的分配差距。這樣,如果一種社會安排出于某種原因不得不產生某種不平等,那么它只有最大程度地增加最少受惠者的利益他才是正義的。
差別原則構成羅爾斯“正義論”的核心思想。從平等角度而言,差別原則體現了實質平等的觀念,表明了羅爾斯想解決一切不平等的政治理想。
三、正義原則
在對平等的概念的全新的認識的基礎上,羅爾斯提出了正義理論。
羅爾斯首先提出正義一般的直覺性的觀念,即所有的社會基本善——自由和機會、收入和財富及自尊的基礎——都應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對一些或所有社會基本善的一種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這個一般的正義觀體現為兩個正義原則。
第一個原則:每個人都擁有與其他所有人同樣的自由體系相容的、最廣泛平等的基本自由體系的平等的權利。
第二個原則: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應這樣安排,使它們:(1)在與正義的儲蓄原則相一致的情況下,適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2)依系于在機會公平平等的條件下職務和地位向所有人開放。
如果說第一個正義原則體現了形式正義的觀念,那么差別原則則體現了實質正義的觀念。正義的一般觀念是闡明什么樣的平等觀是符合正義的,羅爾斯在此是要表明:不正義就僅是那種不能使所有人得益的不平等。兩個正義原則是對這一觀念的具體原則支撐并作為社會基本制度的分配原則。
羅爾斯認為,這兩個正義原則主要適用于社會的基本結構。他將社會大體上分為兩個部門,即政治領域和經濟領域。第一個正義原則適用于政治領域,它用以確保公民的平等的自由。對于羅爾斯來說,平等雖然非常重要,但自由同樣不能忽視,否則將會同古典自由主義一樣犯簡單化的毛病。羅爾斯在自己的正義中給自由一個價值定位,或者說在正義的框架中給自由以相應的理論位置。在啟蒙的價值譜系中,自由位于首位。羅爾斯在自己的理論體系中,同樣接受了這一價值譜系的安排。
第二個正義原則適用于社會經濟領域。羅爾斯把公平的機會平等原則作為第二個正義原則的第一部分,而將差別原則作為第二部分??梢哉f,最能代表羅爾斯平等觀念的就是差別原則。羅爾斯指出如果存在滿足上述兩原則的制度結構,它只有在達到下述目的時才是公正的,即當且僅當境遇較好者的較高期望是作為提高最少獲利者的期望計劃的一部分而發揮作用時。差別原則最簡單直接的觀念,社會結構并不確立和保障那些狀況較好的人的較好前景,除非這樣做適合于那些較不幸運的人的利益。
羅爾斯的兩個正義原則實際上體現的都是平等的政治價值,第一個原則用來處理平等的自由,第二個原則用來處理平等的分配。自啟蒙時代以來,自由、平等和博愛就成為現代社會追求的重大價值目標,但在實際上,人們只能很好的解決自由(古典自由主義的貢獻),而對于平等和博愛卻無能為力(古典自由主義的局限)。羅爾斯認為自己的“正義論”能夠很好的把三者統一起來:第一個原則確保了平等的“自由”,第二個原則的第一部分(公平的機會平等原則)確保了“平等”,第二個原則的第二部分(差別原則)確保了“博愛”。
經濟平等不能在古典自由主義理論中出現,在于古典自由主義把“自由”作為市場經濟的最好理解。市場經濟讓人們在其中自由選擇,盡最大努力創造和實現自己的價值,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由于市場和放任主義政策在產生贏家的同時也產生了輸家,如果不考慮到經濟上的平等,不以差別原則作為補充原則,弱勢群體將得到不公平待遇。而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真正的機會平等的效果將是采取某種福利主義的、再分配的稅收政策,以幫助那些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的劣勢群體。
新自由主義則希望國家對市場進行干預,以防止市場的任意性對社會造成極大的不平等。古典自由主義堅持市場下的自發分配,人們憑借自己的才能智力在市場中獲得相應的回報并作為自己的財富和私有財產而不可侵犯,因此那些天生有殘障或缺陷者淪為貧窮者也是應該的。新自由主義力圖糾正這種自發的市場分配,以國家的名義實行再分配以實現社會的正義。新自由主義強調正義總意味著平等,因此,它必須解決市場經濟下的不公正,調整經濟上的不平等,最終實現政治平等和經濟平等的內在統一。
總之,羅爾斯的正義理論超越了古典自由主義對正義的理解。古典自由主義過于強調個體權利,包括政治參與的權力、言論集會的權利和私人財產的所有權的。尤其強調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表達了對君主專制時期對個性壓制的一種反抗。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時期社會財富急劇集中,雖然生產力大大提高了,但并未使普通社會成員過上幸福的生活。絕大多數的無產階級處于貧困狀態。正如馬克思所說,工人只有出賣勞動力的自由。工人階級為改變自身的生存狀態掀起了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這些革命運動迫使資本主義社會實行一些內部改良。即便如此,資本主義社會中各種各樣的民權運動,如反歧視運動、反貧窮運動、反戰運動等仍然此起彼伏,從未間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p>
以上引文出自《論語•里仁》篇。我們在對這里的文字進行解讀的時候,可能會關注到“道”的內涵的問題。
在先秦儒者那里,仁是個人修養。仁作為身、心的雙重維度,專屬于個體的人。因此孔子的仁是完全在乎個人修養的,甚至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終極關懷?!叭蔬h乎哉,吾欲仁,斯仁致矣。”,當子如是曰的時候,表明了人的內在追求才是求仁的永恒的主題詞,客觀原因在這一品質中則是不能夠站到主導的火車頭上的。而道則不然,“道不行,乘桴浮于?!保赖膶嵭行枰芰?、機遇。即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中的達遇之意。道這一命題蘊涵了儒家的入世情懷,即道不是所謂孤立的個體,它試圖展示給我們的實質上是人對于群體的意義?!暗馈笔侨寮业墓^,或者說成是功業觀,是人對天下應當擔負的積極責任,同時作為個體的人自我實現、自我認同的最高手段而存在。我們一般可認為道是儒家在社會層面上的最高理想。
《易》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于是某些學者很喜歡用形而上來表達道。其實,道形而上的一面的提法,本身是值得思索的。“形而上”被用來翻譯遙遠的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的“tophilosophytometa”的時候,已經自覺或非自覺中披上了古希臘的理性精神的外衣。換言之,中國人所謂的“形而上學”在指代這一實質之時,已經是徹徹底底意義上的哲學,愛智慧之學,而非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道”。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傳統意義上的“道”究竟是什么?很顯然這個道跟我們現在所說的道是有些差異的,而惟有關注差異的部分,才能夠對先秦儒者做出真正貼切的解讀。因為這樣的歷史文本才是最具備真實性的儒家的思想,而非二手材料。
讓我們往上追溯,這里,存在著這樣一個劃分,“形而下”的是器,包括“鼎”“爵”“尊”“彝”,是用來做“禮”的器物。“禮”最初作為是一種儀式,代表的是上層貴族的特權,舉行儀式和收藏禮器的行為,象征著濃厚的宗教和世俗權力。這即是所謂“形而上”所擁有的“道”。道乃是根本的關鍵性存在,所謂的三代之道,具體地說來,是那一套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雖然三代更替,但這個共同的道,還是大差不差的。所做的局部或微觀的調整,則體現在夏、商、周“禮”的損益上面。孔子所說的合于一,這個一,就是道。就是第一性的存在,然后衍出一整套的體系。由這一套體系維護著整個社會的有序運作。
于是我們注意到,子貢成“器”——瑚璉。子貢很高興,但在孔子那里,還是君子不器的。一方面,君子在孔子的心境中,是高度理想化的人格特征的載體,是全面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基石。另一面,孔子心目中的道不在此間的社會現實中,他的理想目標是恢復、找回這個“三代之道”??鬃幼载摮袚@種責任,理想的人格的載體在于“弘道”,因而安于器的子貢的思想狀況是不能讓孔子十分認可的。
二、儒者的價值取向和其成人氣質
儒家的價值追求最終指向理想的人格境界,正是“成人——人格的完善”這一路線。它構成了儒家的價值目標:自在的人走向自為的人,使本然的我轉化為理想的我。儒家的人格理想在總體上表現為普遍“仁”、“道”的具體化,社會理想與人生理想最后統一于人格境界。它既以誠為內在特征,又外化于道德實踐的過程。
三、先秦儒家仁道思想的闡發與衍變
筆者觀點認為《偽尚書•大禹謨》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提法是有錯誤的,我們手頭的先秦儒家史料中并沒有提到“道心”這一范疇。其命題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將儒家的“道”主體化,容易陷入思維的深泥潭中?!暗佬摹边@一概念實際上直接引導了后來的魏晉玄學、宋明理學。這一形而上傾向明顯的提法,使得后人在闡發先秦儒者精義時,過于進入到人的精神實在中提出要求,從而陷入純粹的建構理論的欲望中,玩起了精致的理論游戲,忽略了儒者人生實踐的一面。人生實踐,恰恰是儒家社會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
對于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差異性。也可以從這一側面予以闡發。孟子吸收更多的是儒家的成人氣質,強調個人修養的方法,涵養浩然之氣,使得儒家在精神上樹立了道德意義和終極關懷。從此,儒家不用再以“知其不可而為之”而困惑,因為有了理想人格的追求可以當作目標。關于此點,程頤說甚是有許多趣味:“顏子陋巷自樂,以有孔子在焉。若孟子之時,世既無人,安可不以道自任?!?/p>
而荀子則接受了儒家中人的作為和人格外發的一面,大加推崇。所謂人定勝天,所表達的不光是一個單純的命題,實則是對人的本質力量的自覺和肯定。人在荀子那里被賦予了“超人”的力量,成為第一信仰。從這一角度來看,荀子簡直是個人本主義者。
仁的核心是愛人,這似乎成為后儒及其它學派都認可的不刊之至論,但我們同時注意到有學者關注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這里的仁后面的文字,仍然不能算做(視做)下定義,而只能當成先驗事實的詮釋。我們對它的解讀應當是“仁者是怎樣”而非“什么是仁”。倘若只是愛人,尚不足以彰顯孔子“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言行準則。于是有孔子有“子路受人以勸德,子貢謙讓而止善”的道德評價標準??鬃诱J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這里牽涉到一個實行的問題——在孔子那里,注重言論的同時,更關注人生踐行。
參考文獻:
[1]候外廬.中國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
[2]張岱年.中國哲哲學大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3]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馮契.中國歷代哲學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這一類“辨析型”課文,雖然數量很少,但在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我教育,體現德育的針對性方面有十重要的意義,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由于“辨析型”課文內容和形式的特殊性,教學起來頗難把握,因此有必要對“辨析型”課文教學結構作一些探討。我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個三步教學結構,即將“辨析型”課文的課堂教學分解為“感知課文----辨析明理----鞏固認識”三個步驟來進行,每一步都有特定的目的和方法,現簡要介紹如下。
一、感知課文
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學生充分感知課文,明確課文所提出的問題,即解決一節課的材料和問題“是什么”的問題,為學生下一步的辨析明理打好基矗常用的感知課文的方法有:
1、指導閱讀法
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直接感知課文材料,教師只作必要的提示和指導。這種方法適用于高年級中比較淺顯的課文。如教第9冊第9課《真正的好朋友》,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只提示學生注意:(1)從哪兒可以看出王宇和丁杰是好朋友?(2)丁杰為什么為王宇的事發愁呢?引導學生充分感知課文內容。
2、創設情景法
根據課文內容創設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切實體會課文內容,充分感知課文。這種方法適用于比較復雜的課文,特別是中低年級學生難以理解的課文。如教第5冊第7課《要勇敢,不蠻于》,&127;教師可利用幻燈、掛圖、錄音等手段創設情景:&127;小松逞能捅掉了馬蜂窩,引得馬蜂到處亂飛,小松急忙捂著腦袋跑,沒有被馬蜂蜇著;而小勇跑開后又跑回去,一邊用身體護著小剛,一邊脫下上衣,拼命抽打追來的馬蜂,結果,小勇的身上、臉上還是被蜇了好幾下,疼得他直掉眼淚。
使學生通過視(小松等的行為)、聽(小松等的對話以及馬蜂亂飛的“嗡嗡”的聲音),切身體驗課文所講的故事,充分感知課文。
3、講授法
指教師對課文作必要的講解。這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適用于帶抽象性的課文,如教第11冊第9課《<盲人摸象>&127;的啟示》,教師可簡要講述《盲人摸象》的寓言,然后由此引發到現實生活中,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127;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知和理解。
二、辨析明理
這一步是在上一步學生充分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對課文內容追根究底,目的是對課文中所提出的問題作出解答。要通過討論、辨析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127;逐步解決學生頭腦中“為什么”的疑問,使學生明白道理。常用的辨析明理的方法有:
1、集中討論
就課文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使學生通過對不同發言的比較、歸納,得出正確的結論,達到讓學生明理的目的。如教第8冊第7課《接受別人的意見要虛心》,在學生感知課文后,可讓學生討論:讀了這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再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歸納、總結,從而使學生懂得一個人的進步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教育學生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
2、分組討論
一般按4至6人力一組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以組為單位對課文所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形成各組意見,再在全班交流,逐步歸結為統一的認識,使學生明白事理。如教第9冊第7課《有事大家商量》,在學生感知課文后,可讓學生分組討論:讀了這封小隊長的來信,&127;你能看出他們的小隊在這件事上有什么問題嗎?假如你是知心姐姐,要對小隊長和隊員們說些什么呢?在各組統一認識后再在全班交流,逐步形成全班的統一認識。這種做法本身就是對學生進行民主生活的教育,通過分組討論和全班交流,使學生懂得集體的事應該由大家商量著辦,學會商量事情。
3、同座議論
指同座的兩位同學互相交流意見,以便于每位同學檢查和修正自己的看法。
這種方法多用于比較淺顯的問題。如教第10冊第2課《寬厚待人》,在學生感知課文后,可就課文末尾提出的問題“同學們,你們對這個問題是怎樣看的呢?”
讓學生同座議論,互相檢查和修正自己的看法,達到自己教育自己、主動地明白道理的目的。
三、鞏固認識
這一步是在學生辨析明理的基礎上,及時鞏固學生的正確認識,不失時機地誘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觀點,指導和強化學生的道德行為,即解決“怎么做”的問題。常用的鞏固認識的方法有:
1、演繹法
將學生明白的道理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之中,理論聯系實際,促進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道理。如教第8地第7課《接受別人的意見要虛心》,在讓學生辨析明理后可讓學生舉例說說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有什么好處,不接受別人的意見有什么害處,進一步深化學生“接受別人的意見要虛心”的認識。
2、設置疑難法
設置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疑難問題,激發學生根據自己所明白的道理來解決疑難,以鞏固學生的正確認識。如教第9冊第9課《真正的好朋友》,在學生辨析明理后,教師可給學生設置疑難;你和好朋友是怎樣互相幫助的?發現好朋友做了錯事,你是怎樣想,怎樣做的?被勵學生運用所明白的道理來克服疑難,從而深化和鞏固學生的認識。
3、指導實踐法
在學生明白道理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指導學生的道德行為,也是對學生道德認識的鞏固。如教第9冊第7課《有事大家商量》,在學生辨析明理后,教師可給學生布置一項任務:最近學校號召各班都要建立圖書角,我們班的圖書角應該怎樣建?這件事情由誰來決定?怎么決定?
本科教育應該立足于專業技能,進而實現專業理論的培養。這就意味著學生在進行理論研究之前要掌握專業技能并加強動手能力,這就是人們說的“實踐出真知”。然而,現在地方高校的一些教師把技能培訓當成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認為技能培養和本科高校沒有關系,造成學生眼高手低,缺乏實踐能力。這好比學畫畫,只有先學會怎么拿畫筆、調顏料,然后才能開始繪畫。沒有經過實踐操作,如何進行理論研究?因此,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本科動畫專業的基礎,只有這個基礎打牢了,學生才能向上突破。動畫專業是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如果動手能力不足,就無法完成相應的工作,更別說在專業上有所突破。所以,加強本科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根本。只有會用工具,才有可能畫出好畫,做出好的效果。有人會產生疑問,如果我們加強實踐能力,那與高職高專不是定位重合了么?事實上,實踐與本科教育并不沖突。教師可以在理論教學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如素描課上,教師就可以直接用手繪板、PS軟件進行教學,學生學習素描的同時也學習了工具軟件。又如人體解剖課,教師可以結合ZBrush軟件進行講授,學生一邊了解人體知識一邊用ZBrush軟件練習雕刻。這樣4年學習下來,理論知識學到了,實踐能力也培養了,工具軟件的使用也非常熟練了。這樣培養的學生進入就業市場會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
二、專業細化,培養又專又精人才
目前,動畫專業最大的問題是“全”而“薄”。各種課程學習稀釋了重點課程、重點內容,學習的有效性也被降低。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勇于取舍、勇于改革、勇于創新,才能使學生學到真知、掌握重點。動畫專業的通識課程需要縮減,專業課程需要簡化,力求“?!倍熬薄,F在的動畫專業課程在各個專業方向上沒有特色,課程設置單一化、模式化,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沒有特色?!霸诿绹?,不同學校具有不同的專攻方向。例如有的學校只提供動畫特效的學習,有的針對藝術電影的拍攝等。學生可根據不同的興趣愛好和不同的發展規劃選擇不同的學校?!眲赢媽I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廣泛,而招生范圍也不能局限于美術或計算機專業。如,編導需要文學功底較強、對人文歷史較為熟悉的文科專業的人才,他們只需要學習簡單的美術知識(速畫)和動畫的整體知識。而原畫設計則需要美術功底很扎實的人才,他們不必具備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較高的編程能力。制作人員則需要熟練使用軟件,對美術與文學知識則不必太精通。還有一類需要精通編程的計算機專業人員,其應了解美術與動畫相關知識,用于編制功能強大且易用的動畫軟件。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在現代科學發達的今天,只有專而精的學生才會被市場需要。拿角色設計來說,由于課時的限制往往只講角色的基本繪制。這個角色的表情與動作、表情和動作與角色性格的關系、角色是怎么合成的、角色的毛發與衣服特效、角色服裝表現的時代特征以及道具方面的種種深入的知識都不可能講到。這不利于學生畢業從事角色設計工作。我們可以把角色設計這個設計方向獨立出來,讓學生用大學4年的時間專門學習角色設計。對于二維和三維的角色設計,包含人物角色、生物角色、創意角色、角色的表情與動作、角色的道具、角色的服飾等,同時還有二維角色繪制與三維角色制作。我們可以這樣設置角色設計的專業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含動畫流程);角色造型、三維角色制作;人體解剖、生物結構與分析、生物形狀與質感表現;角色創意、人物表情與心理分析、人物動作分析;角色材質與貼圖、道具設計與表現、三維道具制作、服裝設計與表現、三維服飾制作;動力學與毛發、服裝、現代機械道具與防護器具設計;等等。這樣,學生對角色設計的設計方向就非常明確了,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繪畫和三維模型制作能力,退一步可以做二維動畫的中間畫工作或三維模型師工作,進一步可成為動畫、游戲、影視中的角色設計師。對于角色設計這個設計方向,學生可以深入學習道具與服飾、人文思想等,把角色設計做得專而精。如果學校的動畫專業教育集中在類似角色設計的專業方向上,幾年之內學校的角色設計就會進入全國先進行列,2010年之后學校的角色設計將成主導專業,甚至成為全國聞名的動畫角色設計專業。學生經過4年的角色設計學習遠遠超過只學兩個月的角色設計學生。分工越細,專業頂點越高。就拿在影視、動畫、游戲中常見的水面特效來說,水面特效所包含的知識面非常廣,要想做好水面特效,不僅需要美術方面的知識,還需要流體力學、光學、化學等理工科知識,加上對三維軟件的熟練掌握及應用,這樣才能快速做出最真實的水面效果。不僅影視、動畫、游戲需要水面特效,其在海洋研究、地質研究、船舶制造等專業的應用及研究中也都會用到,如美國一些大學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建造經常會請好萊塢的特效工作室完成任務。因此,僅水面特效就足以形成一個專業方向。而現在的動畫專業講到水面特效的課時不會超過10個,即使培訓學校講授這方面的知識點也不會超過5天。所以,水面特效制作方向成立以后,學生的專業學習就會有深度,學生就業就不會有很大的壓力。把學習精力集中到一個點上,然后擴展這個點的相關知識,使這個點更精更高,才是動畫專業教育的發展之道。如果每2~3所高校攻一個點,那么這些點將全面覆蓋中國動畫行業中的各個方面,各個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就可以勝任當前的工作。
三、加強專業下的人文思想教育
一、主流理論的無政府狀態假設
對于從事國際政治的人員來說,無政府狀態一詞無疑是國際政治理論的關鍵詞,被置于國際政治學的中心地位。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華爾茲在《國際政治理論》一書中,通過國內與國際的比較,把無政府狀態作為國際體系結構的組成部分來分析國際政治的本質,認為國際政治的其他現象都是從這一特征中派生出來的。新自由主義的領軍人物基歐漢在《霸權之后》一書中,對合作的分析也是從無政府狀態的假設開始的,他要論證的是即使在一個沒有中央權威的自助體系中,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體也可在霸權國并不存在的情況下,通過國際制度的安排,仍能夠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在阿特和杰維斯主編的《國際政治》這本論文集中,第一部分就從無政府狀態的意義、無政府狀態的擺脫和無政府狀態的緩解三個方面論述了無政府狀態的環境,他們認為,“無政府狀態代表了國際政治環境的持久概念和現象..是國際關系的基本事實,要處理無政府狀態的后果,或者改變它,就必須首先理解它?!?肯尼斯·奧耶(KennethOye)在其主編的《無政府狀態的合作》中,開門見山地指出:“由于沒有中央權威對利益的追求進行限制,國家處于永久的無政府狀態中,并且明確地把無政府狀態作為國際政治的中心條件,書中的作者都是以無政府狀態作為國際政治的中心背景條件來展開對合作的探討”3秦亞青教授對無政府狀態在理性主義學派中的意義作了簡明歸納:“首先是其本體論意義,即無政府性是國際政治的基本事實。既然是事實,就是客觀存在的東西,也就具有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特性。只要國家體系存在,無政府性就是這個體系最顯著的特征。其次是論意義,即無政府性成為國際政治的第一重要假定。既然是假定,就是無需質疑即可以認為屬真的東西;既然是第一,就是最重要的假定。因此,幾乎所有國際關系的理論研究都以這個假定開始。如新現實主義從無政府性開始考慮生存的競爭,新自由主義則從無政府性開始討論為的合作。第三是學科意義。國際政治和國內政治這兩個政治學的基本次領域也是以這個基本假定分解的。這樣,無政府性就具有對國際政治定義的功能?!?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無政府狀態的假設在國際政治理論中的重要地位。它被查爾斯·利普森稱為國際關系的羅塞塔石碑。5無論是新自由主義還是新現實主義都是從這里開始他們的理論演繹。沒有人否認國際體系在某種程度上處于無政府狀態。這也是“新新綜合”的一個方面。但應該注意的是,國際關系理論對無政府狀態并沒有統一的定義。米爾納給我們提供了國際關系理論關于無政府狀態的兩種定義。6第一種定義是指缺少秩序,意味著混亂和無序。即霍布斯所描述的人反對人的狀態。這樣一種定義遭到了國際關系學者的廣泛質疑。英國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布爾則從國際的角度來理解國際體系的秩序,認為無政府狀態并不意味著沒有秩序。在國際社會中,廣泛地存在著各種規則和安排,如對使用武力的一定限制;對契約神圣性的尊重和對財產權保護的某些共同安排。“現代國際體系也是一種國際社會,至少在一定意義上說,國際社會一直是國際體系中起作用的因素之一。”7因而我們不能說無政府狀態就是霍布斯描繪的自然狀態,在《無政府狀態下的合作》一書中,作者們認識到:“國際社會雖然處在一種碎化狀態。但是,無政府狀態的世界政治并不意味著它完全缺少組織。在一些事務領域,存在對各個行為者之間的關系較為細致的安排,即使其它一些領域仍是松散的?!?在新現實主義理論中,雖然認為國際體系處在無政府狀態中,但同樣存在著秩序。這種秩序是和均勢聯系在一起的。均勢以兩種方式為體系提供秩序。一是通過力量的平衡來防止戰爭的發生,二是國家之間反復組織起來的均勢表明,在國際政治動蕩的背后存在著秩序。就像在一個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中,無形之手支配市場一樣,國家的行為總是受國際體系結構的制約。無政府狀態的第二種定義是指缺少政府。這是大多數學者的看法。但由于國際關系學者對政府的理解不同,因而對無政府狀態的認識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華爾茲借用韋伯的觀點,把政府定義為擁有合法使用武力的壟斷權:“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的區別,不在于武力的使用,而在于兩者處理暴力的組織方式不同。一個有效力的政府,壟斷了對武力的合法使用。”9英國學派的學者則把政府與確保秩序的制度和而不是與武力聯系起來。馬丁·懷特指出:“無政府狀態具有將國際政治和一般政治相區別的特性。國際政治研究的前提假設是缺少政府體系,正如國內政治研究的前提是存在這樣的體系一樣。但大致的事實是,國內政治中追求權力的斗爭是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限制和支配下進行的;而在國際政治中,法律和制度是受追求權力的斗爭限制和支配的?!?0奧耶認為國際體系缺少特定的政府功能,沒有一個凌駕于國家之上的中央權威去強制國家實施承諾或協定。這三種關于政府的觀點反映了不同派別的學者對無政府狀態的理解。盡管目前國際關系學界對這三種觀點存在著質疑和爭論,但基本上都同意無政府狀態是指國際關系中缺乏明顯的政府特征。11
新現實主義的華爾茲在《國際政治理論》中從國內和國際二分法的類比角度說明了國內政治體系和國際政治體系的區別,從中推導出無政府狀態的邏輯。主要區別表現在三個方面:121、國內政治體系的組成部分之間是上下級關系,某些部分有權指揮,其它部分要服從。國內體系是集中的和等級制的。國際政治體系的組成部分之間是同等關系。在形式上,每一個國家與其它所有國家都是平等的。國際政治體系是分散的和無政府狀態的。2、在國內,一個政府的武力是在權利和正義的名義下使用的。在國際上,國家則是為了保護自身和自己的利益使用武力。在國內,與權威的各種關系建立起來了。在國際上,產生的只是實力關系。3、國內政治是權威、行政和法律的王國。國際政治是權力、斗爭與和解的領域。國際領域顯然是政治領域。人們描繪出國家領域各種各樣的特征:等級的、縱向的、集中的、異質的、受領導的、由人設計出來的;人們把國際領域描繪為無政府的、橫向的、分散的、同質的、不受領導的和相互適應的。這種區別使國際政治體系成為一個獨立的領域。華爾茲從國際體系結構角度建立起屬于這一領域的理論,即新現實主義或結構現實主義的國際政治理論。按照華爾茲自己的說法,他雖然保留了現實政治的主要內容,但對現實主義有兩項重要修正:1、現實主義把國家的行為視為對權力的至死方休的追求,理性的政治家就是不斷地積累越來越多的權力。而新現實主義認為,權力是一種可能有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重要關頭,國家最終所關心的并不是權力,而是安全。2、現實主義把因果關系看成是單向的,即主要從處于相互作用的個人和國家的單位(unit)層次上尋找原因,而新現實主義認為國家行為的后果是雙向產生的,既有單位層次的原因,也有結構層次的原因。而且結構層次的因素是單位層次因素發生作用的背景。國際體系的基本結構特征是無政府狀態,即不存在合法的集中控制力量。這種特征決定了國家必須時刻關心自己的生存與安全。而由于在國家之上沒有一個權威機構來保障自己的安全,所以在一個現實威脅隨處可見的世界中,國家不得不靠自身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安全。無政府狀態決定了國際體系是一個自助體系。在這種體系中,國家之間不可避免地出現安全困境,一方聊以的源泉成為另一方為之憂慮的根源。國家不得不在對外政策中推行權力政治,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因此華爾茲從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推導出來的唯一邏輯就是自助,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權力政治。二、建構主義對無政府狀態的再認識
自從華爾茲以簡約的方式建立起國際大廈后,在大約10年的時間里,這一理論雖然受到了不同的批評,但其核心假設和基本命題并沒有撼動,依然處于霸主地位。13但隨著冷戰的結束和國際政治理論的新思維的產生,主流理論的根基開始動搖。以溫特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對無政府狀態的邏輯命題提出了大膽的質疑,要超越無政府的難題。14他認為無政府狀態并不一定只有一種特性:自助,而是存在自助和他助兩種特性。體系的性質到底是他助還是自助取決于體系中的行動者的身份。身份不同,體系的特性也不一樣。如果體系的成員之間是敵人,那么,行為體的存在和安全就會成為最重要的。彼此之間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拯救自己。在這種情形下,體系的無政府狀態才表現為自助的性質。但是如果體系的成員之間是朋友,行為體就不會擔心對方對自己的安全造成威脅,反而會形成一種安全共同體。在這種情形下,體系的無政府狀態則表現為助他性。因此,在溫特看來,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無政府邏輯。15國家的身份并不像華爾茲所假定的那樣,在互動之前,在形成國家體系之前就是考慮自我的,是追求自我利益的行為體。恰恰相反,國家的利己性并不是它的天生特征,而是在一種相互關系中產生的,由相對于他者的特殊身份建構而成的特征。盡管國家易于接受利己的身份,但是國家并非天生具有這種身份。國家的身份是在國家互動的過程中確立的。在互動的實踐過程中,行為體通過文化選擇的方式建立起主體間性的意義。不同的主體間性的意義造就了不同的體系特性。自助并不是無政府狀態的邏輯特性,而是一種制度,只是無政府狀態下國家認同結構中的一種而已。所以,國家體系的特性與無政府狀態沒有關系,換言之,從無政府狀態中并不能推導國際體系的特性就是自助?!盁o政府狀態是一個空的容器,沒有內在的意義。使無政府狀態產生意義的是居于其中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結構。”16如果我們接受了國際體系的特性既可以是自助也可是他助,無政府狀態并不一定導致自助的觀點,那么,國家和國家的關系就不一定陷入到安全的困境中。這樣,國家的行為并不一定就是不斷地追求權力政治。也就是說,華爾茲的權力政治是由無政府狀態決定的論點是有問題的。權力政治并不是賦予的,無法改變的行為。如果國際體系是自助的體系,那么,國家的對外行為就是追求權力政治,以確保自己的生存。如果國際體系是他助的體系,那么,國家的對外行為并不是權力政治的行為,不僅不會陷入安全兩難中,反而,還可以建立安全共同體。因此,權力政治是建構的產物,而不是國家行為的構成特征。溫特以第一次相遇的假定展示了權力政治的社會建構。假定自我和他者是兩個行為體,以前不存在互動的經歷,如果第一次相遇,是否像新現實主義所認為的那樣,對方是對自己的威脅,會發起對自己的攻擊。溫特認為并非如此。我們可能會保持高度警覺,但我們是發動攻擊還是保持警覺取決于對對方意圖的理解。如果他者發出的信號是威脅性的,自我經過接收,解讀和賦予意義后,也被理解為威脅,那么,威脅感就會產生;如果自我采取一種針對他者的威脅行為,那么,行為體通過不斷地再現他者和自我的威脅感,就會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形式。這樣,安全困境就會孕育而生,并不斷地加以強化和依賴,權力政治就成為國家對外政策的出發點。如果他者發出的信號是友好的,自我經過認知的加工過程后,也把他者發出的信號理解為友好,那么,他者和自我對情景的定義就是友好的,而不是威脅。因此,第一次相遇并一定造就出一個安全的困境。他者和自我通過發出信號,解釋和反饋的過程完成了一次社會行為,并開始創立主體間性意義的過程。主體間性的意義賦予了行動者身份和利益。通過這種實踐活動,行動者在無政府狀態中,既可成為朋友,亦可成為敵人。因此權力政治是在行動者的實踐活動中建構起來的。
這樣,溫特就通過對華爾茲的無政府狀態的解構,破除了新現實主義所謂的無政府狀態的邏輯:自助和權力政治?!盁o政府狀態并不像現實主義所描述的那樣,它本身根本沒有什么邏輯可言;一切都要取決于國家之間共有的觀念結構。無政府狀態是國家造就的。”17沒有國家的實踐活動,就沒有國際結構,也就沒有無政府狀態的邏輯。自助和權力政治雖然在國際體系中不斷地表現出來,但它不是無政府狀態的必然結果,不是其內在的構成特性,而是行動者在互動的過程中建構起來的。因此,從無政府狀態中不能推導出自助和權力政治的體系特性。無政府狀態不過是一種形式,國家的鮮活互動創造了豐富的。從無政府狀態演繹出來的并非只有一種邏輯,而是存在多種邏輯。自助和權力政治只是其中的一種。溫特為我們刻畫了三種理想類型的無政府狀態,或者說三種無政府文化,即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邏輯。所謂文化就是社會共有知識。社會共有知識是個體之間共同的和相互關聯的知識。共有是指社會意義上的共有。共有可以是合作性質的,也可以是沖突性質的?;閿橙撕突榕笥淹瑯邮俏幕聦崱?8文化形式的一個關鍵方面是角色結構,即共有觀念是指這些觀念的行為體所具有的主置格局。無政府狀態的核心不過是一種主置。主置是由自我和他者的再現建構的,這種再現是對自我和他者作為以某些方式聯系在一起的特別類型施動者的再現,它又建構了獨特文化體系的邏輯和再造條件。角色結構不同,無政府狀態的文化也不一樣。在溫特看來,國際體系中存在三種角色結構:敵人、對手和朋友。敵人角色結構建構了霍布斯文化,對手角色結構建構了洛克文化,朋友角色結構建構了康德文化。無政府體系的結構和趨勢取決于三種角色中哪一種在體系中占主導地位。不同的無政府文化有不同的邏輯。
無政府狀態的霍布斯文化是敵人角色結構。它的核心內容是敵意。國家的相互角色定位是敵人。19敵人是由對他者的再現建構的,這種再現把他者表現為具有如下特征的行為體:1、不承認自我作為獨立的行為體存在的權利;2、不會自愿限制對自我使用暴力的程度。敵人的角色結構使國家的對外政策姿態和行為表現出以下的含義:1、國家往往會采取強烈的改變現狀的方式來對待敵人,即試圖摧毀或制服敵人。這并意味著國家的利益在于改變現狀。一個國家的利益可能是維持現狀,但是敵人的威脅可能迫使國家根據“不是殺人就是被殺”的原則,采取看起來好象是強烈的改變現狀的行為。2、決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不考慮未來前景,向最壞處做準備。3、相對軍事實力至關重要,實力是生存的關鍵因素。因為敵人一旦有著取勝的實力,就會發動進攻。要想和平,就需要準備戰爭。4、如果真正爆發戰爭,國家就會以敵人的方式來進行戰爭,就會無限制的使用暴力。如果戰爭沒有爆發,但是迫在眉睫,國家必須準備先發制人,尤其是當進攻性技術處于領先地位的情況下,這樣,可以避免敵人通過第一次打擊取得決定性的優勢?;舨妓篃o政府狀態的邏輯是“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戰爭”。在這種戰爭中,行為體的行為原則是不顧一切地保全生命。國際體系是真正的自助體系。在這種體系中,行為體不能求助于其它行為體,甚至不能采取最小的自我克制。生存完全依賴自己的力量。國家間的安全是一種高度競爭的零和游戲。在霍布斯的無政府文化中,產生了四種宏觀層次模式或趨勢。1、常年不斷的無限戰爭。這不是說國家總是處于戰爭狀態,而是說只要國家之間的相互集體再現是霍布斯式的,戰爭就會“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2、消滅不適應的行為體。3、國家一旦強大到不至于被消滅的地步,就會制衡相互的權力。4、趨于把所有體系的成員全部拖入戰爭狀態,使中立和不結盟十分困難?;舨妓篃o政府狀態邏輯作為一種理想類型刻畫了一段國際關系的特征。第二種理想類型的文化是洛克文化。20洛克文化的角色結構是競爭,不是敵對。競爭對手像敵人一樣是通過對自我和他者涉及暴力行為的再現而建構的。但是,這樣的再現卻不像敵人角色的再現那樣具有威脅意義。競爭對手不像敵人,他們有相互行為的基礎,即對的承認,而不是消滅對方。但這種基礎并不排除使用暴力解決爭端。如果體系的角色結構是競爭對手,國家的對外政策行為至少有四種意義:1、無論國家之間有什么沖突,但作為一種國家共同享有的制度得到了普遍的遵守和維持。即國家不會試圖奪取相互的生命和自由。2、的存在使得安全變得不那么緊迫,絕對收益成為國家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這并不是說國家就不擔心安全問題,但這種擔心已經大為減弱。3、軍事實力的作用下降。雖然武力在解決爭端中仍發揮重要作用,但這種力量對對手和對敵人的意義是不同的。軍事實力不再主宰一切政策。4、如果爭端真正導致戰爭,競爭對手會限制自己的暴力行為,不以消滅對方為目的。戰爭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在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中,這樣的限制表現為在正義戰爭理論和文明標準之中。這一體系界定了國家相互使用暴力的條件和程度。洛克文化的邏輯是生存和允許生存。在溫特看來,華爾茲所描述的無政府狀態實際上是一種洛克體系,而不是霍布斯體系。因為他對市場的借鑒,對均勢的強調,對國家低死亡率的認識,對國家尋求安全而不是尋求權力的假定等都是與一種相對自我約束性質的洛克文化聯系在一起。
康德文化則由朋友的角色結構決定,核心內容是友誼。21在這種角色結構中,國家期望相互遵守兩條基本規則:1、不使用戰爭和戰爭威脅方式解決爭端(非暴力規則);2、如果任何一方的安全受到第三方威脅,雙方將共同作戰(互助規則)。友誼的兩條規則產生康德文化的邏輯:大家為我,我為大家。多元安全共同體和集體安全就反映了這種邏輯。在多元安全共同體中(一種諸國家組成的體系),國家所持有的相互和平的共有知識使得戰爭不再被認為是解決爭端的合法手段,而是用其他的方式來解決爭端。雖然不能保證在共同體中不發生沖突,但是一旦發生沖突,成員會以談判、仲裁或訴諸等方式解決,即使戰爭的代價不大的時候也是如此。武力不是實現目的的合法手段。因此,軍事力量在安全共同體中所具有的意義與在競爭狀態下不同。對于競爭對手之間的爭端,軍事力量是決定結果的重要因素,對于朋友之間的沖突,其他種類的權力(如話語、制度、)則可以成為更加重要的因素。在集體安全體系中,互助原則是其安全的基礎。當一個體系成員的安全由于侵略而受到威脅,其他體系的成員應該幫助這個成員,即使是他們自己的安全沒有受到威脅也要這樣做。集體安全和結盟不一樣,在表面上看來,它們都是以軍事力量來維護成員的安全,而實際上,兩者具有質的不同。在結盟關系中,國家從事集體行動是因為結盟中的國家自身都感受到了同樣的威脅,他們之間的合作是出于利己目的,一旦威脅不復存在,結盟就隨之解體。因此,結盟的動力來自外部的威脅之劍。集體安全不是與具體的威脅或具體的時間聯系在一起。成員之間的互助是因為他們認同自己屬于同一個安全單位,是一個團隊,與外在的壓力(如威脅)沒有多大關系。這樣,軍事力量對集體安全的成員與對結盟的成員是不一樣的。在結盟關系中,成員知道,一旦結盟瓦解,盟友的軍事力量反過來就會成為打擊自己的力量。在集體安全體系中,一國的軍事實力不僅不是對自己的潛在威脅,還是自己的安全財富。在這里個體與集體融為一體,自助也是他助。
三、對結構變化的再解讀
當建構主義把無政府狀態理解為文化,是國家建構的時候,它所理解的結構變化就與新現實主義的結構變化大不相同。在新現實主義的結構中,主要由三個方面的因素組成:單元(國家)的排列原則、單元特征和權力分配。排列原則指結構中的因素是處于平等地位還是處于等級地位。在當今的國際體系中,國家具有平等的地位,因而其排列原則是無政府狀態;單元特性是指體系中的成員所具有的功能。在國家體系中,國家在功能上是相同的,即維護國內秩序和對外防御,國家的差異只是力量的不同,而不是功能的區別。權力分配是指物質力量在體系內的集中程度,即極的多寡。在這三個因素中,只要其中一個發生變化,體系的結構就發生變化。不過,新現實主義認為,無政府狀態是一個常量,這是國際的基本特征。單元的功能是相同的,可以不考慮。因此,只有權力分配這個變量了國際體系結構的變化。雖然權力分配是單元層次特征的集合,但它是結構體系的特性,其作用不可能還原為單位層次。至于與物質實力無關的其他國家特征如國家之間的關系是敵對還是友好都被排除在結構之外。因此,華爾茲的結構是權力分配,結構的變化是權力分配的變化,從一種權力分配形式轉變為另一種權力分配形式,即極的變化。國際體系往往是由一個在物質上屬于霸權國的大國所主導,大國的興衰決定了國際體系的演變。溫特認為,華爾茲的結構是一種結構物質主義理論。他定義的國際結構實際上恰恰不是國際結構。國際結構不是物質現象,而是觀念現象。國際體系的結構不是物質力量的分配而是知識的分配,是一種文化。因而,建構主義的國際體系結構的變化是指文化的變化或無政府狀態的變化,即行動者通過實踐活動創造出新的文化,從霍布斯的文化向洛克文化的轉變,從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的轉變。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建構主義的結構變化是可能的,但并不意味著其變化是容易的,因為文化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具有自加強的作用。一旦一種文化形成,行動者的身份就會被不斷的再現,從而使國際體系的結構被再生產出來。“國家越是像現實主義那樣思維,利己主義及其在體系層面的連帶結果——自助——就越會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22
因此,雖然建構主義和新現實主義都涉及到結構變化,但其內涵是不同的。新現實主義展示的結構變化是單元物質力量的分配變化,而國際的無政府狀態和國家的性質不會發生變化,國際政治的自質也就保持不變。沖突和戰爭是國際社會的固有現象和組成部分。建構主義呈現的結構變化是觀念分配的變化。雖然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在繼續,但每一次變化都使國際社會發生質的變化,使其更容易采取集體行動。國家不斷地使無政府狀態具有新的。無政府狀態和國家的性質在實踐活動中可以發生改變。物質力量變化的意義取決于國家處在何種文化狀態之中。這種對結構變化認識的差異使得建構主義認為的結構變化如封建體系到國家體系的轉化,冷戰的結束和歐洲聯盟的產生等在新現實主義看來都不是體系結構的變化,因為它們要么沒有改變權力分配狀況,要么沒有超越無政府狀態。建構主義和新現實主義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差異,源于對國際體系的本體論的理解。本體論指身份和利益是被看做需要社會因素支承的進程,還是被看做在某種意義上置身于社會時空范疇之外的固定客體。23新現實主義認為,行動者的身份和認同是不變的,與國家互動進程無關,由于新現實主義把行動者的互動層次看成單位層次,而不屬于國際體系的結構,因而國家的身份和利益被排除在結構之外,即外生于體系的結構。因此,結構對行動者的作用只是約束它的行為,而不是改變它的身份。結構一旦從行動者中脫離出來,就成為凌駕于行動者之上的力量,行動者不過是結構的木偶。所以,不管力量分配如何變化,行動者的自利性質不會變化。新現實主義的這種結構-行動觀類似于涂爾干的功能主義的觀點。24華爾茲的結構與行動者之間是一種因果關系,即從結構推導出行動者的行為。建構主義認為行動不斷地造就和再造自我和他者的概念,行動者的身份和利益不是外生于體系的過程之外,而是由體系的過程所支承。行動者的互動過程也是體系結構層次的內容(微觀結構),而不是屬于單元層次。當行動者的身份和利益在互動進程中發生變化的時候,宏觀上的結構(文化)就會產生變化,因為,結構變化是附著于身份變化。結構和行動者之間的關系就不只是結構對行動者的約束,而且還有使動的一面,即行動者和結構是相互建構的。這種結構-行動者觀點的社會學來源是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
如果進一步追溯為什么新現實主義和建構主義對待身份和進程有不同理解,這種追問就變成了對國際政治的本體論思考:國際體系是什么構成的,結構是什么?新現實主義認為國際體系的結構是物質主義,權力和利益是由物質力量決定的,是一種物質事實,獨立于人的實踐活動。建構主義認為國際體系的結構是由共有觀念而不是物質力量決定的。有目的的行為體的身份和利益是由這些共有觀念建構而成的,而不是天然固有的。國家和國際體系是一種社會類別。它不僅僅是事物,而且還是進程。權力和利益之所以具有意義和作用,是觀念使然。單純的物質力量和利益不可能解釋國家之間的關系。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隨著生態危機的凸現,人們對傳統林業經營思想和經營模式進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態林業概念,后又逐漸演化為可持續林業、現代林業。然而,到目前為止,現代林業這個概念,還未被人們真正認識和正確理解,業外人士往往錯誤將“現代林業”當作“現代化”林業。業內人士也有不少人將“現代林業”抽象化,使“現代林業”遠離社會,脫離實際,嚴重影響了中國現代林業的建設。
1.世界各國林業建設觀念的轉變
現代世界各國林業經營思想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具體的經營目標和重點上,雖然千差萬別,但總體思路和發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斷重視生態環境作用,兼顧生態與經濟的協調。其中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有奧地利的“森林經營新模式”,其目的是實現不破壞生態平衡的環境保護與經營;瑞典的“立地特點林業”,認為“合理林業可與小規模自然保護和景觀并存”;德國的“正確林業”,采取“與健全的科學知識和經驗證明的實踐準則一致的經營方法,同時,保證林地的經濟與生態生產率,從而實現物質與非物質機能的永續”;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計劃”,以森林生態經營思想為基本原則,大力倡導公眾參與,積極引入科學技術和生態技術,持證經營,充分實現森林多種價值;修正的熱帶“近自然森林經營”,要求從整體出發,經營森林生態系統,以保證生態系統的生產率與穩定性;日本的“森林•林業流域管理系統”,則從日本國情出發,把森林作為“綠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來進行經營管理[1][2]。
林業不再只是一個經濟部門,而是環境建設的主體,是人類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的基礎產業——這已是大家的共識[3][4]。
2.“現代林業”的定義
國內較早的現代林業定義是:現代林業即在現代科學認識基礎上,用現代技術裝備武裝和現代工藝方法生產以及用現代科學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續發展的林業[8]。后來,進一步發展,定義為:現代林業是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全社會廣泛參與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高效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和多重價值,以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生態、經濟和社會需求的林業[1]。
第一個概念一連使用了四個“現代”,關于“林業”之前,就其觀點的實質而言,不過是“現代化”“林業”的定義。后一個概念,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其實,這個定義的實質并未超越可持續林業的范圍。
林學自創立以來,各國對于林學、森林、林業的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了許多新的發展。林學經歷了傳統林學的各個階段(從“大木頭”林業到“永續利用”林業),向現代林學轉變?!艾F代林學”成了以森林生態系統的營建、經理為研究對象,以發揮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環境功能為核心,全面發揮森林生態系統的多種效益和多種功能為目的的學科。對森林的認識也由單株樹木、樹木群體到森林生態系統的轉變。由于人們對森林和林學認識的變化,是人們對林業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從“木頭”林業向“生態”林業轉變,從“伐木”行業轉變為以生態環境建設為中心,全面發揮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作為林業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從而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上述轉變,以及當前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的日益突出,使人們又認識到,“社會”與“生態”是一個復雜的復合大系統,人類活動必須遵守其競爭、共生、自生三大原則,實行“資源共享、適時協同、按需生產、和諧共榮”[3],實現“人地共榮”,社會——生態系統的競爭、共生和自生機制的完善結合,環境合理、經濟高效、社會文明、系統健康地發展[3][4]。
因此,現代林業可以歸納表述為“和諧林業”: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研究并協調社會——生態系統中的社會關系和生態關系,實現社會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穩定和繁榮,人類共同幸福與進步[5]。
只有通過科學高效的手段,協調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使這些關系和諧協調,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顯然,這種定義克服了傳統的割裂“社會”與“生態”的觀點的弊端,強調了“關系”的重要性,突出了“關系協調與和諧”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6][7]。3.“現代林業”的內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現代林業:①以森林生態系統為經營對象;②和諧地協調人與人(包括組織與組織、人與組織)、人與環境的關系(即:競爭、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榮”為最高目標。
因此,現代林業的內涵可以理解為:以和諧發展理論為指導,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手段,全社會協調參與社會——生態系統的研究與管理,協調人與人的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榮[5]。
顯然,現代林業產業體系具有復雜系統所具有的網絡性、多區域性、開放性、動態性、耗散性、作用過程多樣性、多維數、非線性等特性,我們應該運用整體復雜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會共同參與系統診斷、參與方案設計、參與推廣與實施),對以現代林業進行研究,對人地系統進行模擬分析,尋求系統和諧發展的新途徑[3][5]。3.1經營對象
現代林業的經營對象是森林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最大生態系統,具有其他生態系統所具有的結構特征。當把森林生態系統作為經營對象時,必須尊重生態系統的自然規律,人類的經營活動不應超出其調節能力的閾值,以免造成生態失衡。就現代林業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態系統的演替規律,開展森林經營活動,通過各種措施,減少對于林地的養分耗損,增加林地養分補充,增加對系統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態鏈,形成高級有序循環,促進林業系統向高級有序態進化[2]。
3.2經營目標
現代林業的經營目標是森林利用達到“零廢棄物”,實現“清潔生產”[3]。實現林業“清潔生產”,就是通過改進森林資源經營利用手段,達到削減和控制co2排放,加強廢棄物循環利用,少或不產生生產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過對有限森林資源的節約、節制和循環使用,創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資源使用機制,實現和諧發展的循環性社會:①開發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術,如生物發電、低公害車、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廢棄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環系統,確保環境衛生安全。③加大木質系列材料開發利用力度,提高木質系列產品生產效益。④培育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圍。
3.3經營原則
在目前礦物燃料日漸枯竭、人口壓力加大和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現代林業的經營原則應該堅持:①開發短輪伐期速生豐產林;②營造高產能源林,解決農村燃料短缺狀況,加快“綠色能源”替代礦物能源的步伐;③促進區域社會能源自給化、多元化,最終達到區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產力[9]。
3.4經營之路
除了堅強生態建設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林業發展有必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行業建設:加強林業能力建設,逐步把我國的林業建設成大生態產業,實現林業的和諧發展。
②加強林業意識建設:加強生態安全和生態關系知識宣傳教育,強化領導林業意識,提高全民林業觀念,倡導清潔生活方式和勤儉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資源,按需生產,實行清潔生產和節約生產[3]。
③加強林業行政能力建設:加強林業組織建設,提高林業行政能力;加強林業質量建設,提高林業工程質量;加強林業制度建設,完善林業法律法規體系和林業行政體制;加強林業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設的聯系,使它們有機結合,實現整體與局部同步健康發展[5][10]。
4.結束語
以上,只是筆者對“現代林業”思想內涵淺陋的思考。實際上,“現代林業”的思想內涵遠比上述內容還要深、廣??傊?,就我國而言,我國的林業底子薄,又走了許多彎路,林業經營水平還很低,林業行政能力還比較差,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的運轉模式和思維模式上,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林業的發展。因此,有必要通過對“現代林業”內涵的討論和思考,促進我國林業觀念的轉變,提高全民林業意識,尤其是領導林業意識,轉變林業行政運轉模式,促進我國的林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江澤慧,現代林業[m],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張國慶,從林業系統的自組織探討生態林業設計[j],華東森林經理,1990(3)。
[3]張國慶,論和諧發展與生態建設[j],安徽農業,2003(學術刊)。
[4]張國慶,試論復合生態系統與按需育林[j],安徽林業科技,2001(2)。
[5]張國慶,試論和諧林業[j],安徽農業,2003(學術刊)。
[6]張國慶,行政管理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7]張國慶,現代公共政策導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8]張建國,現代林業論[m],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
學生的著裝要做到“健康第一”。體育課堂,學生的動作幅度大,特別是一些特殊動作,更要求學生要穿寬松的衣服。作為體育教師,在給學生上第一次課的時候都要講清楚,體育課要穿運動服,給學生講清楚穿運動服意義,并且在每次上課點名結束、宣布完課的內容及任務后要檢查學生的著裝,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慢慢的懂得穿運動服的意義,才能通過著裝的規范來滿足體育教學“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學內容的安排要符合“健康第一”。教學內容是體育課程教學的載體,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才能符合“健康第一”呢,不是說哪個或者哪幾個體育項目才符合“健康第一”的特征,其實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選擇哪個體育項目沒關,選擇任何體育項目都可以,只要嚴格按照該項目的技術學習的特點和學生本身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教學,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這樣選出來的教學內容都是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教學方法手段的安排要符合“健康第一”。
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是否有效教學的直接的助力,如果選擇了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就能幫助教師教學省力的教,學生有效的學。但針對體育課程的學習,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健康第一”的思想,什么樣的方法和手段符合條件呢,首先選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但要適合項目技能本身學習的特點,更應該符合學生的生理解剖結構的特點,只有符合了解剖生理結構的動作才是保證健康的動作,再漂亮的動作違背了人體生理解剖結構的特點,都是影響學生健康的;另外選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還要符合學生心理特點,都是教授籃球的低手上籃的動作,高中的學生和小學的學生的教法和教學手段就不能相同,高中的教法中可以講解要領和用途,小學生就要怎樣在娛樂中模仿練習到低手上籃的動作要領。
因此,在體育課的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心里和生理解剖的特點進行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才是符合“健康第一”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第五,課堂氣氛的營造要適合“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育課本身就是由游戲課演變來的,從體育各個項目的特點來看,其實每個體育項目在比賽時都是游戲,都是在一定規則的限定下,運用一些技術手段進行比賽,最后賽出結果,給予獎懲,所以是符合游戲特點的。但是體育課又不能等同于游戲課,不能只要氣氛而沒有達到鍛煉身體的價值,所以體育課堂的營造要在滿足技術的學習和鍛煉身體的同時進行,比如羽毛球高遠球的學習,在營造課堂氣氛時,為了能夠產生愉悅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先學習顛球的技術,球可以顛的由低到高,又由高到底,形成一個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場面,氣氛熱烈,學生都在比誰顛的好,但等大家都能把球由低到高顛起來時,又要求學生把球墊到最高點時把球向遠處打,這樣高遠球的雛形就有了,等學生都能把球再最高點時擊到球,然后才給學生具體介紹什么是高遠球的打法,并且講一下動作要領,這樣學生就會在“健康第一”的課程氣氛中學會了打高遠球的技術。這樣的課堂氣氛的營造就符合“健康第一”的要求。第六,教師的教學思想要充滿“健康第一”的思想。為何教師的教學思想要充滿“健康第一”的思想呢,如果把“健康第一”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其實這樣的體育課是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條件的,教師如果腦海里存在“健康第一”的思想就能處處想著如何把課上的充滿健康和活力。
所謂教師教學思想要充滿“健康第一”并不是說教師只選擇那些不容易出現傷害事故的教學項目,或者說選擇了學生喜歡的項目,而只兼顧到學生不出安全事故,并不進行具體的技術教學,關于片面的選擇項目和安全第一的思想都不是符合“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正確的教學思想是不管選擇什么樣的項目進行教學,都要從學生的生理、心理、道德、團隊精神等各個具體的方面進行授課。只有教師腦海里時刻充滿“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才能夠上好有意義的,符合體育課堂特點的,對學生的健康有所發展的體育課??傊?,“健康第一”思想的落實,要從具體的有形的場地器材、衣帽服裝、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手段的選取、課堂氣氛的營造開始,最后歸結到教師要逐漸掌握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思想,通過有形的量化的約束來提高無形的思想的完善,從客觀的表現到主觀的思想提升,只有具備了能夠看的到的“健康第一”的有形的實現,才能逐漸去實現思想的大提高,然后思想再進一步去指導實踐。這樣真正的“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才算落實,否者都是空話假話,使體育教師無從下手的話。
作者:宋戰兵 洪小軍 單位:浙江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 金華金東實驗小學
近幾年,我國新聞媒介得到有效發展,并逐漸成為當前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時間的角度分析,終身教育思想的源頭出現在幾千年前,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經將人的一生歸納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闭軐W家莊周也提出“吾生有涯,學海無涯”的著名觀點。這些觀點成為了終身教育思想的源頭。新聞媒介對終身教育思想比較重視,無論是西方國家所推崇的自由與平等,還是東方國家所堅持的矜持與傳統,都在新聞媒介的發展中發揮影響。西方著名思想家柏拉圖認為,“一個人如果不接受漫長、艱苦的訓練,那么便不會有所成效?!边@作為終身教育發展的萌芽,為日后亞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主張“兒童和所需要教育的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應該受到鍛煉”奠定了基礎。眾所周知,傳統社會中受眾地位沒有得到重視,但是,在新聞媒介的發展中,各種新聞理念、新聞思想以及新聞觀點、新聞媒介的出現,從根本上打破了這一局面?,F如今,在新聞的影響下,人人均可成為主角與焦點。與此同時,從新聞媒介的受眾角度看待終身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的內容、形式發生本質改變。傳統社會中,受眾在15~30歲接受教育,但是,在新聞媒介的影響下,受眾從幾歲開始便可接受教育,一直到老年仍然接受終身教育,從而形成“學到老、活到老”的基本現狀,進而促進終身教育思想的發展與進步。1970年,保爾•朗格朗創作的《終身教育引論》發表,標志著終身教育理論的誕生。朗格朗作為終身教育理論的創始人,在對終身教育理論進行分析與闡述過程中,以人文理念為主,從新聞媒介受眾的創新角度進行分析與實踐,從而對全世界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1972年,聯合國教科發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本次研究在朗格朗的理論基礎上,從教育問題進行回顧性分析,從歷史以及現實的角度對終身教育理念進行研究,并且從根本上明確了學習社會以及終身學習的基本目標。該報道從受眾角度進行分析,進一步加強了終身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認為終身教育是受眾在學習、生產中的主要手段。該報道在新聞媒介的影響下,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對新聞媒介下受眾加強對終身教育思想的認識,將新聞媒介與其相融合,利用各種媒介產品,對終身教育思想進行總結與整理,并在新聞媒介的影響下傳遞給廣大受眾。1995年,我國新聞媒介得到快速發展,終身教育理論以新聞媒介為指導,積極納入我國教育目標之中。近幾年,我國新聞媒介得到可持續發展,終身教育思想得到快速進步,在此基礎上,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發展目標,實現教育的現代化,為終身教育理論的實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新聞媒介對終身教育思想的影響
從本質上而言,終身教育是在適應社會的發展中,不斷學習的一個過程。在該過程中,教育的過程是持續的,是不間斷地完成的。在新聞媒介受眾角度下,終身教育思想將受眾、教育、新聞融合在一起,促使三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發展關系。另外,新聞媒介受眾角度下,終身教育思想延續新聞傳播的基本特點,將教育擴展到朋友、家族、工作之中,將教育與新聞媒介、實際生活結合。此外,在我國新聞媒介的發展中,以受眾為主要出發點的終身教育思想逐漸在學習、工作中體現出新聞媒介的基本特點以及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媒介產品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在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中,新聞媒介得到快速發展,人們獲取終身教育的途徑得到擴充,人們在積極適應以新聞、媒介為主體的發展模式中,能夠對新聞媒介自身的優勢進行探究,并利用自身特點,將學習方式進行改善,從而為獲取到相應的知識而逐漸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變化。從本質上而言,傳媒行業是思想文化的載體,從根本上影響了終身教育理論的傳播。上世紀,由于技術落后,缺乏媒介產品,信息傳播渠道狹窄,導致很多終身教育理論無法得到傳播,但是如今,伴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終身教育思想也有所理解與認可。社會發展需求有所保障朗格朗以為,現代社會中不僅需要各種、職業交往,還需要各種挑戰。這些挑戰,會對人們的社會、命運有所改變。其中,新的挑戰主要包括了人口速度的加快、科學技術的進步、政治方面的影響、大眾傳播的發展、生存模式的改變等。媒介產品的運用也導致教育機會得到提升,我國傳統教育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無論在各個層次、各種轉型階段,新聞媒介都會促進終身教育的發展以及創新。
3、新聞媒介如何推廣終身教育思想
關鍵詞:建構主義情境創設協作學習會話商討意義建構
秘書學是研究秘書工作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它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秘書學的宗旨就是通過揭示規律達到應用的目的。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間的商務交往日益增多,新情況、新問題大量涌現,這些變化不僅給我國的秘書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高校從事秘書學教學的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才能培養出既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又有著過硬實務能力的秘書人才是目前困惑許多老師的一個難題。很明顯,過去“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講解、板書和各種媒體作為教學手段和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己不再適應當今秘書學的教學,更滿足不了教學目標的需要。經過長期實踐和探索,筆者認為,若想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秘書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大力借鑒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具有很多優勢,具體表現在:
一、強調情境的創設
所謂情境創設是指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盡可能真實的情境。建構主義認為,創設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可激發學習者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習者利用自己原有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的新知識,從而賦于新知識以某種意義。而在傳統的教學設計中,一般情況下都是由教師直接利用教材向學生灌輸新知識,沒有情境創設這一環節,不能為學習者提供實際情境所具有的生動性和豐富性,當然就激發不了學習者的聯想,也很難獲得長時間記憶的效果。
二、提倡學習者之間的協作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的相互影響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同學們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交流、協商和辯論,共同建立起學習群體并成為其中一員。每位同學都可以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對別人的觀點做出分析和評價,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及修正,大家共同來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協作學習能讓每位同學的智慧被群體所共享,這種教學方式比起忽略討論、交流、協商、辯論等環節,直接由教師給出結果的傳統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同學們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三、重視學習者的會話和商討
會話是協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它包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會話。由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會話商討才能完成老師規定的學習任務。建構主義主張,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們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只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線索。老師通過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要素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達到讓大家有效地利用當前所學知識進行意義建構的目的。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是,教師不再處于主導地位,他們的作用只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促進者;同學們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新知識,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主動思索、積極參與、發表意見、相互啟發、暢所欲言。
四、明確學習目標的意義建構
盡管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只有一個即“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培養學習者主動建構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讓學習者自己形成對事物的看法,通過意義建構,同學們不僅能掌握事物的性質和規律而且對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也會有更多的了解。意義建構與“以教師為中心,以邏輯講解傳授方式為主,讓同學們記住更多知識為目標”的傳統教學模式有著質的區別。
以《辦公室管理》中的一堂課為例,按照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可設計如下:
(一)教學目標:要求同學們掌握收進郵件的一般程序并學會發現和處理可疑包裹。
(二)教學重點:掌握收進郵件處理的一般程序。
(三)教學難點:
(1)怎樣發現和處理可疑包裹?
(2)幾種特殊郵件的處理方法。
(3)文件在傳閱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四)教學方式:頭腦風暴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有關“收進郵件”的問題;各位同學,非常抱歉,我今天上課遲到了2分鐘,原因是我剛才在辦公室里找一封信耽擱了時間。這封信對我來說很重要,為此,今天課前,我特地留出一些時間去辦公室拿信。辦公室王秘書告訴我,前兩天的確有我一封信,可他當時沒看見我就順手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了。我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他的辦公桌,隨后又到辦公室的其它角落細心查找,都沒找到。王秘書見狀也跑過來幫忙,我倆累了半天,還是一無所獲。我又氣又慈,責備了他幾句,他卻很不服氣地說:“我每天要處理大童的辦公室事務,你的信我總不能天天裝在身上吧?”同學們,你們說說,這件事王秘書到底有沒有責任?
(2)提出開放型問題:你們認為這件事責任到底該由誰來承擔?(請同學們自由思考和討論)
(3)采用頭腦風暴法鼓勵大家積極思考;選舉代表發言;老師在黑板上羅列出他們的主要觀點:
①這是個小事情,在生活當中很常見,不必太認真;②事情雖小但能看出王秘書的工作責任心不強;③秘書每天的工作繁忙且瑣碎,不就是弄丟一封信嗎?不應該責備他;④不論大事還是小事,秘書都應認真時待。今天能把信弄丟,以后就有可能會弄丟其它重要的東西;⑤王秘書應該采取其它的辦法,比如電話通知本人或找別人代領子,盡快地讓信到達收件人手中;⑥王秘書錯在工作的過程中缺乏必妥的記錄;⑦王秘書不會分揀郵件,更談不上會處理郵件,缺乏相關培訓……
(4)歸納同學們的觀點:
大致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①應該由王秘書負責,理由是:工作責任心不強;工作缺乏條理;不具備秘書的基本素質。
②不應該由王秘書負責,理由是:辦公室的工作環境差;王秘書的工作量大且瑣碎;信件是小事不必小題大做。
(5)進一步引導同學們思考:你認為作為一名辦公室的初級秘書,應不應該熟悉和掌握收進郵件的一般程序?
大家經過思考都認為應該具備,這樣觀點就統一了:這件事應由王秘書負責。緊接著請大家再思考:你們能告訴老師,王秘書錯在哪兒?如果你是一名秘書,你又該如何處理收進的郵件?
(6)創設案例、組織分析:假如你是某大型企業的秘書,每天下午三時,市郵政公司會準時地把你單位當日所有的郵件都放在公司的前臺,你該怎樣去處理這些郵件?
①角色扮演。假如,教室的講臺就是你公司的前臺,老師在上課前準備一些信件、帳單、傳單、報紙、雜志等作為道具,分別請一男、一女兩位同學上臺表演,其他同學分成兩組在下面認真觀察、討論并選定代表將臺上兩位同學的工作過程詳細地表述出來。
②小組代表發言,老師在黑板上羅列他們的觀點。第一組認為,首先要對信件進行分揀,其次進行登記,再次分發,最后傳閱。第二組認為,首先進行分撿,其次是郵件的拆封,再次注明日期,最后分發、傳閱。
(7)提出思考型問題請大家考慮:
①郵件的種類有哪些?
②辦公室里需不需要有郵件分類工具?
③在取郵件時要不要先確定包裹是否安全?
④郵件上需不需要注明日期?
(8)同學們思考后都一致認為在收進郵件時應注意這幾個問題。
(9)請同學們把收進郵件的程序寫成一份清單。
(10)重點講解:
①怎樣發現可疑包裹?應特別引起注意的幾種情況:郵件的形狀不規則或大小異常;能看出金屬線的形狀;在封口處有油漬;有一種苦杏仁的味道;在包裝紙上有小孔。:
②怎樣處理可疑包裹?a.不打開它,更不要讓其他的人去處理。b.對可疑物要輕拿輕放,并且要把它放在一個與地面平行且遠離辦公室的一角。c.盡可能快地離開辦公室,并且要把門鎖上,隨身帶好鑰匙,這把鑰匙只能在警察或者負責安全事務的官員到來的時候才能使用。d.通知你公司的負責安全的官員,如果有必要,還需通知警方。e.疏散辦公室周圍的人,保證通道暢通。
③一份文件多人傳閱時應注意哪些問題?a.使用標準傳閱順序提示條或者設計一個傳閱提示條。如果你使用的提示條上面已經有名字,在這些名字前按每個人必須收到的順序加數字“1,2,3"等。每個人都必須在看完郵件之后,簽上自己姓名的縮寫字母或者劃掉自己的名字,然后再轉交給下一個人,并且注意不要拿掉郵件上面的提示條。b.如果公司使用的是部門之間通用的郵件登記表,可以按每個人的收看順序把名字寫在登記表上,每個收閱人在看完郵件后都要劃掉自已的名字,然后把郵件放回原處,并派專人把郵件送給郵件登記表上寫的下一個人。
④郵件在拆封時應注意哪些事項?a.不能拆開標有“親啟”、“保密”等記號的郵件,除非上司授予秘書這樣的權利;b.如果無意拆開了不應該拆的郵件,應立即在郵件上注明“誤拆”字樣,并封上郵件;c.如果接收到的郵件是報刊、小冊子等印刷材料,拆封時要注意整潔,一般應把郵件上的所有包裝紙除去,并要把來件理齊攤平;d.拆郵件時,要在郵件底部輕輕敲擊幾下,使郵件內的物件落到下面,以防讓信等物留在信封口的邊緣。如果忽視了這一點,支票和重要物件可能會被剪壞,給工作帶來不便;e.應該使用開封刀或者用自動拆封機開啟郵件,小心取出郵件,并仔細檢查郵件內物件是否全部取出,f.郵件上注明的附件,必須核對清楚。如果缺少附件,應該在郵件上注明,最好將附件用環行針或訂書釘固定在郵件上。
⑤上司不在時如何處理郵件?a.如果上司習慣于每天給辦公室打電話,就應該把內部信件和外來的信件分開,同時把每封郵件的內容大致記錄,這樣就可以隨時向上司匯報,b.如果上司沒有每天給辦公室打電話的習慣,應該主動打電話把需要上司親自處理的郵件告訴他,或者傳真一份給他;c.如果上司離開時間較長,應把所有郵件—無論是私人郵件還是商業郵件都通知他;d.盡可能多處理一些郵件,在通知上司時應清楚地說出郵件的主題,或者把郵件交給公司其他人處理;e.把需寄給上司的郵包連續編號(如3-1,3-2,3-3),這樣就會知道所寄的郵件上司是否全部收到了;f.如果上司正在度假,并且不讓秘書轉交郵件時,可以把需要上司親自處理的郵件先保存下來,并在對發件人回復的信中告訴對方何時可以得到回復;g.把積壓的郵件分別裝入紙袋,標上“需要簽字的郵件”、“需要某某處理的郵件”、“需要閱讀的郵件”、“報告”和“一般閱讀材料”等。
(11)請同學們再次總結正確收進郵件的程序。參考答案:郵件的種類和初步分揀、郵件的拆封、注明郵件的日期、進一步分揀、郵件登記、郵件的分發和傳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