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歐洲藝術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金民合,國家二級演員;1987年考入河北省藝校,1990年在邢臺市梆子劇團工作,曾獲第四、五屆河北省戲劇節表演一等獎;1999年他主演的《包公賣鍘》獲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他本人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河北省優秀劇目進京匯報演出表演一等獎。
金民合嗓音洪亮、能文擅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優秀花臉演員。1999年加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后,他與彭艷琴主演的《包公賠情》,獲得北京市新劇目評獎小戲改編獎;他本人獲表演獎。
2001年在大型河北梆子劇目《忒拜城》中,出演男一號克瑞翁。該劇赴希臘參加德爾菲國際戲劇節受到歐洲戲劇專家與希臘觀眾熱烈歡迎;在第九屆BESETO中韓日戲劇節開幕式上的演出獲得中韓日戲劇專家好評。
2005年在新編歷史劇《竇娥冤》中,團里決定讓他扮演張驢,這對一向在舞臺上塑造正面英雄和清正廉明、懲惡揚善的包公形象的金民合是一個自我挑戰。他仔細揣摩刻苦鉆研,憑著多年的舞臺經驗和身體條件實力,成功地打造了一個橫行霸道、貪財好色的潑皮無賴張驢的形象,得到了廣大觀眾的一致認同。
2006年,隨劇團參加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舉行的“拉丁美洲國際戲劇節”。飾演《忒拜城》中克瑞翁一角。他是此次出演的主要演員中唯一沒有B組的演員,在高原條件下他演滿6場,獲得了觀眾的強烈好評。
王洪玲: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
王洪玲,國家一級演員,第2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1978年考入河北省藝術學校,師從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賈桂蘭先生,主工青衣。198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分配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2004年調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她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F為中國戲曲學院第四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生。
王洪玲扮相俊美,表演細膩傳神,嗓音高亢激越,身段沉穩嫻熟,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并在各種藝術賽事中屢獲殊榮。她大膽創新,廣采博收,向聲樂老師系統地學習聲樂的發聲方法,并科學地運用到河北梆子唱腔中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得到專家的肯定和贊譽。
關鍵詞:加爾西亞;聲門沖擊;男高音;聲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J6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7-0109-02
加爾西亞是世界公認的美聲學派聲樂教學和聲樂理論的權威。他的“聲門沖擊”理論,真正從生理學角度證明古典意大利美聲學派的發聲、起音的正確性,并從理論上對美聲唱法予以總結,從而使后人可以更加有意識、更加自覺、更加明確地練習發聲、起音。這一理論開創了以人體發聲機理作指導的機理教學法,同時也揭示了人類發聲原理的神秘面紗。通過對“聲門沖擊”理論的研究,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共鳴腔雖然在人體發聲中起著重要作用,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聲帶本身。因此,要較好的把握男高音的教學工作,我們還得從喉器上下工夫。
一、良好的呼吸支持是“聲門沖擊”的前提
1894年,已經從事70多年教學活動的加爾西亞在倫敦的音樂論壇(Musical Herald)上,他總結了以往的教學經驗,依然認為呼吸和喉器是重中之重。他再次強調:“真正發聲中應該去做的事是呼吸,去運用聲帶。”“沒有掌握控制呼吸的藝術,就不能成為高明的歌唱家。”呼吸是整個聲音建筑的基石,也是歌唱藝術的生命。如果誰拋開了正確的呼吸去談論歌唱,就如同鳥放棄了翅膀去談論飛翔一樣可笑。
“聲門沖擊”的前提是歌者必須有穩定、持續和可控的呼吸支持,因此,讓男高音建立起一套良好的可自如調控的呼吸機制是必不可少的。歌唱訓練前,要讓學生盡量多而深的吸氣。訓練時,可提示學生用聞花香的感覺把胸、橫膈膜和腰充分打開,吸氣后應讓學生學會保持和控制氣息(吸氣后五到十秒再慢慢呼出),呼氣時應做到氣息均勻而流動(可以用吹口哨的感覺提示學生口型和氣息控制)。至于呼吸的具體訓練方式,筆者在《“聲門沖擊”學說對聲樂教學的啟示》一文中做了詳細講解,這里不再累贅。
二、保持喉頭穩定是實施“聲門沖擊”的必要條件
呼吸問題解決后,應讓學生有意識閉合聲帶。如何獲得良好的聲帶閉合呢?保持穩定的低喉位是有效途徑。
其一,聲帶附著在甲狀軟骨之內,穩定的低喉位可以讓環甲肌對聲帶施加強縱向張力,將聲帶拉緊,讓它處于輕機理狀態發聲(歌唱時用較小的聲帶面積――聲帶邊緣振動)。
其二,穩定的低喉位有利于后咽壁豎立和喉嚨打開。由于生理結構的特殊性,男聲的喉頭問題非常突出。打開喉嚨,穩定喉器,成為男高音歌唱基本功訓練的重心,也是男高音聲樂技巧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很多男高音聲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時喉頭不穩定,喉嚨打開不夠造成的。加爾西亞認為聲帶閉合不良乃是聲音嘶啞、漏氣、發聲不明亮的主要原因。教學中可以提示學生用喝水或張嘴吸冷空氣的感覺體會喉位下降和喉嚨打開。歌唱時,用保持吸氣的狀態保持穩定的低喉位。
三、在穩定低喉位的基礎上用“聲門沖擊”輕松安靜地起音
“聲門沖擊”的動作看似簡單,但要熟練的掌握它還是有難度的,難就難在要“輕松安靜”的起音上。如果聲帶閉合力度不夠,便會發生漏氣或喉器上跑現象。這種起音方式不僅會導致起音不干凈,聲音發“沙”、音色不美,而且會引起聲帶水腫、聲帶充血等疾病;但是聲帶閉合過緊,“沖擊”過于強烈,又會將聲音變得堅硬鏗鏘,或是產生硬繃繃裂帛似的效果,容易造成聲帶疲勞,同時由于聲帶振動時摩擦過重,容易引起聲帶小結、息肉、炎癥等疾病,哪還談得上輕松呢?這種粗暴的爆炸式的發聲方法當然是應該禁止的。
在做“聲門沖擊”動作時一定要很好的把握力度(聲門閉合的力度和氣息沖擊的力度)。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找到極輕微的咳嗽或似咳未咳前或哈哈大笑時的感覺,再用這種感覺反復練習噴口音“h”,注意練習時一定要做到柔和輕松,等學生找到感覺后再要求他們反復練習,直到熟練掌握為止。在練習歌唱的過程中,歌唱者要時刻認真體驗聲帶的細微變化,有意識地感覺控制聲帶各組肌肉的運動。如果準備好氣后仍發不出聲音來,說明聲帶沒有工作或聲帶閉合不嚴,使氣息白白漏掉了。即使聲帶不能夠發出正常的聲音,歌唱者也不能用力過度,而要用柔和的氣息使其發聲。運用聲帶發聲就像打鼓的原理一樣,有人總覺得鼓不夠響而拼命用鼓棰砸鼓,結果很容易把鼓面損壞。聲帶比鼓面更嬌嫩,用氣過猛或用力過大都容易使其損壞,所以,千萬不可拼命地喊叫。加爾西亞曾說過:“濫喊高音比年老體衰給聲帶帶來的損害要大得多”。
在發聲的過程中,聲帶的變化也是很有講究的,隨著高低音的變化,聲帶振動的范圍和力度都要變化,音階下行時,聲帶逐漸變厚變寬,使其能發出低沉渾厚的聲音。在唱上行音階時,聲帶逐漸變薄變窄,并逐漸拉緊,發出高亢明亮的聲音。只有明白了聲帶在歌唱中的作用和它在歌唱中的變化規律,通過長時間的體會和記憶,才能達到運用聲帶和控制聲帶的目的。
四、把握好男高音的音色特征
評論家們往往慣于用柔美抒情、壯麗輝煌、富于金屬光澤等等華麗的辭藻來形容男高音的迷人氣質,也正是男高音這些獨特的音色特質讓無數觀眾為之傾倒。這些聲音特質理所當然的為男高音們所夢寐以求。當然,要獲得它除了要有先天的嗓音條件,更不能缺少后天的訓練。
首先,多做哼鳴練習,特別對于男高音初學者,哼鳴非常有利于音色的改善。哼鳴練習,實質是訓練聲門的閉合能力,讓聲門的開閉與用氣量達到理想的平衡。一般在開始練聲時,先練練“M”,因為發這個音容易達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練習哼鳴時,讓上下唇自然地閉上、口腔內部要打開,好象閉口打哈欠的感覺,感到聲音向高位、額竇、鼻竇處擴展,但切勿把聲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則會發出鼻音。
其次,在聲音訓練中,男高音可以借鑒“遮蓋唱法”和“面罩唱法”訓練中保持低喉位方法,在低喉位基礎上輕聲的唱“W”母音,讓所有的聲音在面罩前半個手臂的距離形成一個集中的焦點,這一焦點要求集中明亮而具有穿透感。
再次,演唱高音時,從聽覺來說,高音好像從腦后鼻咽腔軟腭以上,透過面罩而出,歌唱家的感覺好像自己的頭腔裂開一樣。其實頭聲的真正共鳴區還是集中在咽腔--小舌到舌根這一段。打開高音位置的動作是:小舌抬高,喉頭下降,舌根向下向前,咽腔打開,頜關節大張,使后咽壁后腭區和硬腭、軟腭以上頭腔產生強烈振動,唱者有奇怪的感覺:當打開高音位置時,感到小舌,舌根上下撐得厲害,與喉頭向下擋氣的動作產生強烈的下壓力,與呼氣壓力產生對抗,喉頭感覺充分打開并處于亢奮狀態,好像高音區很明顯就在這里產生,在頭腔回響震動,像你在樓下唱歌而樓上產生共鳴,這時你會感到低音就是高音,高音就是低音,高低音的喉頭位置不變,頭腔的高音非常明亮壯麗,具有很強的穿透力。
綜上所述,現在很多教師通常所說的“要有聲音的密度”、“聲音要集中”、“聲音發自喉底深處”實際上也都是用另一種語言、另一種表達方式來實現加爾西亞“聲門沖擊” 所要達到的目標。
五、結語
當然,要唱好男高音還有諸多問題值得注意,如聲區過渡、咬字吐字、情感處理、歌曲內涵把握、舞臺表演等等,都需要花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學習與體驗。囿于篇幅及筆者學識所限,本文不能一一道來,所不到之處還望行家指正。
參考文獻:
[1]尚家驤.歐洲聲樂發展史[M].華樂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