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力學實訓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安排學生到倉儲類物流企業實習基地實習,在企業實訓教師的指導下,熟悉倉儲類企業的物流作業流程,了解倉庫物品管理及基規定,了解倉儲結算等手續,最后寫出專題實習報告
二、實習時間
**年暑假
三、實習地點
**物流有限責任公司
四、指導老師
魯雅親老師
五、實習內容
“倉”也稱為倉庫,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場地,可以為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場地等,具有存放和保護物品的功能;“儲”表示收存以備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當適用有形物品時也稱為儲存。“倉儲”則為利用倉庫存放、儲存未即時使用的物品的行為。簡言之,倉儲就是在特定的場所儲存物品的行為。
通過暑假兩個月在物流公司的實習同時結合書本上的知識使我對倉儲有了更深的認識,現從以下幾個部分講:
第一部分:自我介紹
我是公司儲運部**倉庫的倉庫保管員:我是今年七月一號進入公司工作的,作為一名新員工進入了一家高速發展的物流公司工作,深感欣喜。我想這是我職業的新開始。
第二部分:人力的合理安排和運用
1:人力的安排
作為物流公司的傳統業務———倉儲,雖然技術性并不高,但需要勤勞,心細,作業強度大,體力要求比較高。象我們**倉庫,隨著客戶的不斷進入,業務不斷增多,原本在人力方面就比較緊湊,這就要我們合理安排裝卸工人,做到在有限的人力上作合理的安排,做到有條不紊,作業順,這時就要合理安排人員,使每一作業盡量不受影響。
2:合理的休息
在出口裝箱時,高溫季節,倉儲作業量大,出汗多。像衛洗麗的箱子,每一箱成品都套有一個塑料袋,很滑,裝箱時不能碰傷箱子,作業要求高,難度大。在40多度的箱內,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了,所以要合理安排作業和休息,做到輪流休息,不間斷作業,這樣在保證作業安全的情況下,作業效率就不受影響了。
3:人員的培訓和提高
雖然裝卸工人的工作比較簡單,但為了作業的不斷提高,我們也要不斷提醒他們現場作業的規定,及客戶對我們的要求,這樣有利于我們對倉庫的管理,理貨,配貨等作業。他們的作業效率也會有所提高的。
第三部分:貨物的管理
**倉庫開業六個多月來,味之素,TOTO上海工廠,TOTO衛洗麗的業務已相繼進入**倉庫。客戶的成品,出口品部分或全部進入**倉庫進行保管。所以要做好倉庫的管理,貨物的入出庫作業,日常保管,倉庫清理工作,把好庫存數量的管理,防止不必要的損耗的發生,有效的利用庫存區面積。
A:易拿,易放,易看,易點的堆積方式,
B:貨物堆放不要超過托盤,不要超高堆放,要注意“五距”,
C:貨物入出時做好樁腳卡記錄(計好箱數和枚數)
D:堅持貨物先進先出,對于頻繁進出庫的貨物和小件的貨物應多盤點這樣減少庫存差異
E:保持倉庫的整潔,地面的清潔,通道的順暢
主要有:
一、部品的管理
1:部品的入庫作業
現TOTO上海工廠的大部分部品已進入松江倉庫保管,部品作為成品的一個部件,其種類繁多,大致分F部品和D部品,從加工手冊上有分手冊品(保稅品———存放在保稅區域)和非手冊品,保管也有不同的要求。部品在轉庫進入倉庫時,往往比較亂:部品外箱比較破因為它是周轉箱,要用到不能用為止的。而且進來的端數有時亂,要整理清點每一個型號,箱數,端數;特別注意的是D部品中的便坐器系列的部品,它是TOTO工廠中直接生產線出來由倉庫開轉庫單過開的,不像他們協力廠過來的部品那樣整齊,所以一定要多留神,多注意清點。
2:部品的出庫作業
TOTO上海工廠會按照生產計劃在每天10點之前開部品納入單傳真至我們倉庫,我們就按納入單配貨。如單上有“優先出庫“的部品,我們應在第一時間配并第一車發貨給工廠,這樣就不會耽誤工廠生產線的運轉。配的部品應整齊放于托盤,標簽朝外,出端數的放于周轉箱內,做好標記和數量,便于對方清點。
二:成品、出口品的管理
1:成品、出口品的入庫作業
相對于成品、出口品的入庫比較方便,但還要注意點數,特別是“水栓”產品,要翻板逐件堆高,以前入庫時多次發現多箱為空箱所以一定要小心仔細。入庫堆放整齊,衛洗麗的出口品應在每一托盤上標明生產日期,便于“先進先出原則”
2:成品、出口品的出庫作業
成品、出口品在出庫時根據定單或出口裝箱單出庫,一定要堅持“先進先出”原則,特別在出口方面。還有出口時,裝箱單上的箱號和封號要填寫正確,并傳真至貨代部確認后再封箱放箱,最好讓集卡司機進來時把箱號和封號與“設備交接單”上的對一下,是否一致。
為了做到先進先出,可否在填制一張記錄單用于記錄每一貨品每次入庫的數量和同一生產日的數量,出庫時進行“先進先出”銷帳,并記錄余數。
第四部分:設備的管理和衛生工作
一:設備管理
倉庫現有設備:液壓車,堆高車和鏟車。
倉儲設備是省力省時的有利工具,要做好日常的清潔保養,清理輪子中的雜物,保持其順利使用。發現隱患要及時報修,還要安全用電。
二:衛生工作
倉庫作業量大,容易積累灰塵,所以每天要清理倉庫,清潔地面,保持衛生。創造一個整潔的倉庫,在良好衛生的工作環境下工作。
第五部分:自我學習和總結
——##縣城關中學發展巡禮
##縣城關中學,1987年創辦,1998年被批為完全中學,2003年被評為市級示范高中。歷經二十年風雨,特別是1999年以鐘懷樹校長為首的新班子上任后,城關人堅持以“穩定初中規模,大力發展高中,以發展促質量,以質量出效益”為辦學目標,凝心聚力,搶抓機遇,走出了一條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創業之路;由名不經傳的鎮辦初中發展到擁有81個教學班,5600名學生的示范中學,從而成為規模最大、設施一流、師資過硬、管理規范、質量上乘的區域名校。二十年難言滄桑,二十年堪稱巨變——
基礎設施日新月異
城關中學占地83.4畝,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總投資達6000萬元。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后,先后建成了地區一流的科技館和標準化運動場,裝修了一號教學樓,新建了四號教學樓,改造了北大門,打通了西大門,整修了校園道路,美化綠化了校園環境,使校園面貌煥然一新。科技館內實驗室達到國家ⅰ類標準,圖書室藏書達3萬冊,電腦室有330臺微機,語言室設施一流,多功能廳擁有三百多個座位,天文臺被確立為國家級天文科普基地,美術室、音樂室、健身房基本滿足教學需要。
教師素質日臻完美
師資質量是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學校把好教師入口關,要求新調入教師“四個合格”:學歷合格、教師資格合格、普通話等級合格、計算機水平合格。每位教師要做到“兩個適應”: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適應家長、社會對教師素質的要求。學校立足于崗位培養教師,實施了骨干教師培養工程,制定了骨干教師幫扶青年教師計劃,全面提高教師的教書育人水平。學校現有教職工238人,專任教師198人,其中高級教師61人,中職教師99人,本科以上學歷154人。省優秀教師1人,市優秀教師5人,有30多位教師在縣市級以上的課堂教學比賽中獲縣級二等獎以上的獎勵,平均每年有20多篇教學,有數十個課題被確定為省市級課題,有一個確定為國家級課題。
教育質量突飛猛進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城關中學在生源素質相對較差的基礎上艱難爬坡。在教學上從“三個抓手”入手:一抓對抗賽,以班級的平均成績對教師進行評價,處于未位,實行未位警戒制;二抓學科競賽,培養優秀生;三抓高、中考成績,根據每屆生源情況提出奮斗目標。在教育上也做到了三個“狠抓”:狠抓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狠抓各類活動,促學生發展;狠抓德育平臺建設,為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發展提供陣地。
通過上下努力,城關人爬過一道又一道坡。如今初中質量堪稱縣內一流,2002年、2003年、2004年連續三年##縣中考“狀元”之花都綻放在城關中學。高考本科達線數直線上升,尤其中等生的提高率名列全縣前茅。2002至2006屆高考成績優秀,獲得合肥市的表彰。在學科競賽、體育比賽、科技創新大賽、文藝活動、讀書活動中,城關中學的學生都有出色的表現。
辦學水平不斷提高
學校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風正,學風濃,校風純,辦學水平不斷提高,2003年一次性通過市示范高中的評估驗收。近年來學校先后被授予市辦學水平優秀等級學校、市文明單位、市安全文明校園、市綠色學校、市科普示范學校、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衛生先進單位、省級家教名校、全國讀書育人活動特色學校、國家級天文知識科普基地、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國語實驗學校等四十余項榮譽稱號。這些榮譽集中體現了城關中學的辦學水平。
關鍵詞:工程結構;工程力學;評價;實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TB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8-00-02
工程力學是人們對工程實際問題的分析研究、不斷的總結經驗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門自然科學理論。《工程力學》教科書中,從工程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講起,逐步深入。例題也是經過簡化抽象出的力學模型,其結構、約束、載荷都是典型化、標準化的,而沒有說明力學模型是如何從工程實例中簡化抽象出來的。目前,國內高等院校中的機械工程、土木工程、航空工程及相關專業普遍開設工程力學課程,所用教材大同小異,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論脫離實際的問題。學習了工程力學課程后的大學生們,能夠基本理解和掌握工程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但是,當遇上工程實際問題時,就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為工程實際問題都是較為復雜的結構,不是教科書中的標準拉桿、標準簡支梁,各結構間的連接方式有焊接、鉸接,不是書中標準的約束形式,載荷也不是給出的,需要去調查或實測,無法直接應用工程力學理論去分析研究,不知如何下手。這也是新畢業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
理論脫離實際,大學生們缺乏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個問題,明顯地擺在各工科高等院校面前,擺在高校各級領導、廣大教師和學生面前,急待解決。
通過專業課學習解決理論關系實際問題當然是一個有效途徑。但是,受到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只靠在大學后期階段的幾門專業課學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且已顯為時較晚。那么,強調要在大學教學的全過程中貫徹落實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并硬性規定,在技術基礎課中安排一定學時的工程實訓教學,是完全必要的。
一、問題
如何搞好工程實訓教學?這個問題又擺到了任課教師的面前。
如何做到從工程實際中簡化抽象出力學模型是搞好工程力學實訓教學的關鍵一環,也是最基本的內容。而在普通工科高等院校中,過去和現在都沒有搞過這類實訓教學,無可借鑒。但我們可從以下三方面去探索:第一,聽取老大學生的實際工作經驗;第二,認真分析已有力學與工程實際的關系;第三,借鑒相關學科知識。經過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歸納總結出了從工程結構分析開始,從中離散出簡單構件,再簡化抽象出力學模型,進而進行力學分析計算,得到結論及給出對原工程結構設計的評價及改進意見,這樣一個對工程結構進行工程力學分析全過程的方法。現以流程圖的方式表達如下:
工程結構力學分析流程圖
對上述流程圖簡要說明如下:
㈠在對工程結構進行力學分析、對構件、約束、載荷進行簡化抽象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分清主次,注意轉化。既要抓住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同時要注意,在一定條件下,有些次要因素可能轉化為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2.雅俗對照,約定俗成。即要把理論(雅)的東西和工程實際(俗)的相關東西進行比對,形成相應的簡化關系;特別是有些已經形成定式的簡化結果(如木結構連接就簡化成鉸接),就不能再變了。
3.由繁而簡,先分后和。工程結構都比較復雜,直接對構件整體作力學分析是很困難的。一般應先分析結構的構成及各構件間的連接方式;然后,將構件間的連接方式作為相互的約束進行簡化處理,離散出簡單構件;進而對構件及相關載荷進行簡化,得到力學模型。在對力學模型進行力學分析后,再回到整個結構中,作綜合的分析處理。
㈡力學模型三要素。簡化抽象出的力學模型必須具備三個要素:構件、載荷和約束,缺一不可。
㈢力學分析三要點。應用力學理論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有三個出發點: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并分別給出結論。
㈣綜合評價三方面。對各構件分析后,再回到對工程結構整體的分析評價,應用工程標準和力學標準進行安全性、經濟性和科學性三個方面的評價。
㈤在得出了對原工程結構的評價之后,自然會產生對原設計的改進意見。
依據上述分析方法,我們“掛壁床”、籃球架、綱目結構橋、吊扇、桌連椅等多種工程結構進行了工程力學分析研究;更準確地說,也是在進行分析時,不斷地歸納、總結、完善分析方法。現以“掛壁床”為例,說明分析的全過程。
“掛壁床”是煙臺南山學院學生宿舍中普遍使用的學生用床,如圖所示。
該床由三部分組成:兩個床頭、一個床身。床頭是一根50×50×4的角鋼彎成直角的兩邊,與一根外徑35mm圓鋼管彎成直角的兩邊焊接成的矩形框架,框架中還焊有3根外徑為20mm的圓鋼管。床身是2根40×40×3的角鋼由5根外形為20×20的方鋼管焊接在一起而形成。由4根M8的螺栓將床身和床頭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整床;又各用2個膨脹螺栓(M16)將床頭固定在墻上,形成了“掛壁床”。
根據床的結構和連接方式,拆開4個M8的螺栓,即可將床離散為三個簡單構件,即兩個床頭和一個床身。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將已離散出的較簡單構件轉化為力學模型。先看床頭,它一端固定在墻上,相當于固定端,另一端自由;當人坐在床沿上時,人的體重將由床身傳至與之相連接的床頭自由端處;于是就得出了在自由端作用有集中力的懸臂梁。床身即可視為兩端鉸支、受有幾個集中力作用的簡支梁。考慮到幾個人同時坐在床沿上的情況較多、而且此時床沿角鋼比墻邊角鋼承受更大載荷,處于較危險狀態,應予重點分析。考慮到兩根角鋼要同時發生彎曲變形,而且變形之差比連接兩角鋼的方鋼管尺寸小得多(約1%),兩角鋼間的相互作用很小,可以略去。于是就得到了以床沿角鋼為簡支梁、其上有幾個集中力作用的力學模型。到此即完成了力學模型的簡化抽象工作。
接下來的是對載荷的分析。當一個人坐在高度為0.5m的床沿上時,兩腳放在地面上,地面會分擔體重的20%左右,墻邊角鋼也會分擔體重的20%左右,余下的60%由床沿角鋼承擔。常見的較嚴重的情況是4個學生同時坐在床沿上。由于床板的作用,會使4個人的體重的60%平均地分配到5根方鋼管與床沿角鋼的焊接處。以每個大學生體重為600N計,則可視為簡支梁上作用有5個290N的集中力;而總重量的一半以集中力的方式作用在懸臂梁的自由端,約為720N。
載荷確定后,即可進行強度及剛度分析計算。對于懸臂梁,集中力對固定端處的彎矩Mmax = 612N?m,由此引起對固定床頭的上部螺栓的拉力1.5KN。據查,該螺栓的許可拉力為21KN,可見其強度儲備很大。對于簡支梁,最大彎矩Mmax=304N?m,角鋼的抗彎截面系數W2 = 1.23×10-6 m3,則σmax = 245MPa,梁中點的最大撓度ω=13 mm。我們還對4人坐床沿時的變形進行了實測:懸臂梁自由端撓度為2.1 mm,簡支梁中點撓度為15 mm。上述實測撓度值與計算結果完全吻合。由此可以認為,我們所進行的力學模型的簡化抽象以及對載荷的估計是基本正確的。
根據上述分析,可對“掛壁床”作出評價及提出改進意見。
二、評價
設計思想新穎,結構合理,經濟實用,安全可靠。床頭結構設計巧妙,既有很高的承載能力,又是很好的床頭護欄;而且用于固定床頭的膨脹螺栓有很大的強度儲備。床身的強度和剛度能滿足一般正常要求,但在嚴重情況下(如4、5人同時坐在床沿上),強度和剛度都顯不足;而且變形較大且不均勻時,會引起很大噪聲,影響休息。
三、改進建議
針對上述例子分析,為增加“掛壁床”強度和剛度,提出下列建議:
1.將床沿角鋼由40×40×3改為40×40×4,既不改變外觀情況,又可增大強度和剛度,可使4人同時坐床沿時的最大應力降至190MPa,最大撓度降至10mm。
2.將固定用螺栓穿墻雙掛。即把相鄰兩宿舍的兩張床背靠背地用同一根螺栓固定在同一面墻上,既節省材料,又大大提高了防地震能力。
以上只是對工程結構的力學分析方法和工程力學實訓教學的初步探索。還需要逐步提高水平,把實訓教學活動提升到實訓教學課的高度上來。
參考文獻:
[1]蒙曉影.工程力學[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示教模型相對完整地重現了實際施工中從圖樣識讀、下料加工、安裝施工、質量驗收的全過程。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講解,讓學生在比較真實的情境中完成了感性認識,這比在課堂中學習更生動、形象、便于理解。此外,在實訓工場的計算機中,可收集、制作一些有關施工過程的動畫片,作為參觀靜態施工過程的補充。還可以收集、自行拍攝一些實際工程當中的施工照片和視頻。了解、熟悉這些信息將極大地豐富示教模型實訓的內容,完全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
2.施工實習
顯然,示教模型實訓場地不能僅僅滿足認識實習的需要,還應該作為施工實習的場地,即直接動手進行施工操作、現場學習施工技術。實訓場地還要設有現場操作場地,教師根據授課的進度,隨時安排施工實訓,在校內實訓場地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必要時輔助施工照片、視頻,比如制作混凝土結構梁、板、柱、樓梯、樓蓋、雨篷等整個構件或一部分,整個制作過程強調學生自主決策實施,教師可以在之前課堂上介紹構件組成材料、制作流程、注意事項等,讓學生按小組查閱資料寫好操作步驟,做好充分準備,完成之后寫出總結或體會。這種結合親身動手操作,讓學生更了解建筑工程中施工技術,從而提高學生在工程技術的問題上,有更好的解決與分析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等方面的能力。
3.復合實訓
示教模型相對完整地重現了實際施工中的全過程,這也涉及很多其他專業課程,比如:制圖與識圖、建筑力學、測量、施工組織、建筑構造、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建筑安裝等重要課程。因此,還可以用來組織復合實訓。例如,在施工技術、混凝土結構課程中都講到雨棚,它有多種形式,可做成結構形式,也可做成建筑形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雨棚的受力鋼筋應設置在上面,這與一般的梁配置受力鋼筋有區別,為什么呢?在建筑力學課程中可以找到答案,該課程常將結構形式的雨棚簡化為平面的懸臂梁,與墻的連接為固定端支座,受向下的均勻分布荷載作用時,上部受拉,因此必須將受拉鋼筋配置在上面。此外,在復合實訓中由于時間長、涉及課程多,而且各門課程研究重點也不相同,所以也要注意場地的使用效率。如果某種構件在某課程中已要求制作過,在其他課也涉及時,不必再重復制作。這時可以利用計算機存取的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也可探討在電腦中制作三維立體模型、動畫模型。筆者認為在復合實訓中可加強計算機的使用。如在平法識圖教學中,梁中的鋼筋關系十分復雜,理解難度很大,雖然在施工實訓中可以動手操作,但不會反復去做。這時可利用計算機軟件制作一些三維立體模型,如三維模型軟件3DMAX、MAYA、SketchUp等。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軟件,并利用它模擬從簡單到復雜的各種構件及施工過程,這樣學生對此更有興趣,既學習了軟件,又鞏固了專業知識。
4.小結
關鍵詞:高職;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課程改革;建筑工程技術;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8-0042-02
課程改革與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理論教學應依據職業崗位能力的需要,以“必需、夠用”為原則,不需要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而需注重其針對性和實用性。《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課程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整合課程,體現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就業崗位為目標、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原則,按照建筑工程實際施工過程,將原有《土力學》、《地基基礎》、《施工技術》等課程內容進行重組、整合,并增加“四新”(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的管理模式)內容,使得課程開發緊緊圍繞職業性和實用性并反映現代科技水平和職業崗位需求。
課程實現“工作過程”模塊化教學
《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課程打破傳統的先土力學基礎知識、后地基基礎施工的課程安排,圍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核心崗位“施工員崗位”的能力需要,按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重新整合教學模塊。
本課程的“模塊化”教學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課程教學就以身邊某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礎施工這一綜合項目為主線展開,涵蓋巖土的工程分類和鑒別、地基勘察、土方工程施工等7個項目,各項目下設具體的子項目,如土方工程量計算及土方調配、基坑降水方案設計、樁基檢測與驗收等。各個子項目的具體實施需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土方調配子項目需要學生分組確定挖、填方區土方的數量和調配方向,編制出土方調配表,從而實現土方機械和運輸車輛效率的充分發揮,達到縮短工期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在訓練學生土方調配能力時,需要數學計算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繪圖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作為支撐,經過反復訓練后,學生可以掌握各單項能力,再經串聯、并聯、融合后可以逐漸形成綜合能力。
調整教學組織方式,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
實踐性教學與理論教學緊密配合 打破傳統以“課堂、教師、教材”為三個中心的教學模式,努力按 “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授課,突出學生的能力本位。本課程的實踐教學分實驗、校內實訓、校外實習三部分,在教學中以實驗教學為先導,讓學生先通過實驗將認識由感性高度上升到理性高度,進而順理成章引出理論部分;而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緊隨理論教學穿行,使學生及時訓練、分步鞏固、加強應用。
為學生構建立體化的學習環境 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工程案例、工程場景、原理模型和實驗的模擬動畫;通過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工程實訓環境,并在課外向學生開放實驗室;通過共享教學項目的視頻、重難點解析、學生自測題等課程資源并安排課程指導教師在線答疑。使理論鞏固與實踐能力提升齊頭并進,為學生學習構建一個課內課外結合的立體化學習環境。
工程案例導入 以學生為主體 原先本課程的土力學部分理論繁多、內容的連貫性相對較差,但理論知識多與解決實際問題有關。因此,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采用工程案例導入教學主題、學生參與案例討論、教師引入土力學理論、再轉入理論應用的課堂模式。教學中強調基本原理、弱化公式推理,最后重心落在工程應用上,培養學生應用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工程計算和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例如,引入意大利“比薩斜塔”案例,讓學生思考并討論:(1)為什么斜塔會“斜”,分析可能的原因。(2)如果你是一名項目經理,將對斜塔進行怎樣的地基處理?(3)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師,將對斜塔進行怎樣的地基處理?在此過程中通過引入某基坑坍塌事故的照片、技術資料等讓學生分析原因和提交解決辦法。通過一個個工程案例導入有關地基與基礎的問題,極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引入理論,最后結合實際工程加以應用,通過教學實踐,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輔助”的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突出實驗和實訓的地位
本課程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對原有實驗項目進行了改革與調整,減少和壓縮驗證性的實驗,增加與生產實際聯系密切的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的實驗項目,并將學生職業資格培訓的相關內容融入實踐教學環節,為學生順利獲取施工員、材料員、監理員和質檢員等職業資格證書奠定基礎。
實驗項目 要求學生分組完成下列實驗項目:(1)采用環刀法測定土的密度;(2)采用烘干法測定含水率;(3)采用液、塑限聯合測定法測定液、塑限;(4)篩分實驗;(5)采用直接剪切儀測定抗剪強度指標——內摩擦角和粘聚力(快剪條件下);(6)采用固結儀測定固結度指標。完成上述實驗項目是為了進行土的工程分類,讓學生制作出簡單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
校內實訓 為了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本課程安排4周時間實訓,教師帶領學生分組形成某簡單框架結構或磚混結構的基礎施工資料及完成相應的技術實操。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大多數學生能夠掌握我們必須教授的事物”。設置的仿真式實訓項目安排及訓練成果如表1所示。只要教師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充足的資料、耐心的指導,任何水平的學生都會有能力的提高。通過近一年的實踐,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校外實習 校外實習是學生提高并鞏固能力的良好渠道,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在教師的帶領指導下,進入有關校企合作單位進行建筑工程淺基礎、深基礎施工的實地調研學習;(2)邀請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學校進行基礎施工的專題講座,便于交流教學;(3)將學生分組在學校的合作企業進行基礎工程施工的專項實訓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習報告。
課程改革無定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職業教育工作者不斷嘗試、探索、總結和提高。我們應轉變教育觀念、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課程教學模式以適應高職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光.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設計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雷云濤.高校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5(4):27-32.
[3]寧亞瑜,孟凡靜.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09(5):9-10.
關鍵詞:室內設計專業;實訓考核;考核法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0-0161-02
實訓考核是評價實訓教學質量成果、檢驗學生專業職業素質、職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基本途徑之一。課題組通過對高職院校實訓教學考核體系建設現狀的調研評析, 確立了研究目標, 即嘗試建立一套立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職業(崗位)需要的, 以專業職業素質、職業技能與職業能力為考核目標的(具體化為考核項目指標), 與實踐教學形式相適應的, 過程性與結果性相統一的, 多元考核主體參與的實訓教學考核指標體系。經過近一年的研究與實踐探索, 初步構建起一套以課程為依托、與實訓教學情境相適應的實訓考核體系, 并應用于教學實踐, 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室內設計專業實訓考核的方法
根據我校人才培養目標、考試考核大綱要求,結合社會行業需要,我們采取以下方法:
(一)“崗位能力采分點”考核法
專業教師可根據職業崗位的分析與特點制定崗位能力“采分點”,實行模塊式考核制度。教師在教學、考核時均以“采分點”為依據,考核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比如,在校內可采取一階段一考,扎實基本功。學生都以每一階段的“崗位能力采分點”為依據進行自我測試,以課內作業、課外調研的形式,將知識、技能分散到平時的每一階段的課中,逐一加以落實,一階段一考核,教師及時檢測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與問題所在,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進而扎實學生的專業基本功。
(二)“因人施考”考核法
在室內設計作專業實訓考核中,不能只考共性的、統一的東西,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施教、因人施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結合企業崗位單項能力的特殊要求,進而形成自身獨特的“關鍵能力”和“核心能力”的考核。
(三)“小組合作”考核法
師生共同設計好課題,將考題帶出考室,規定完成的期限,完成后要寫總結匯報材料,比一比哪組完成任務又快又好。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好勝心,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研究。比如,給出任務:家居設計。各小組接到任務后,根據成員自身特長分工協作:收集、整理、歸納資料;測量、預算、設計、出圖等等。這種考評方式不但將所學的多門課程進行整合,而且還充分挖掘學生潛力,融入學生的智慧,培養了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了各小組成員的主人翁精神、團隊協作精神等。
(四)“層層遞進”考核法
首先,對學生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摸底,對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能力基礎、動手能力進行全面了解;然后,教師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基礎,提出新的要求,制訂階段目標,為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接著,當堂考核驗收,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與缺陷,根據學生實際制定出努力的新臺階,“層層遞進”,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向前走,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體會到了自身的價值,進一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五)“公司實習環境”考核法
走出教室到企業去,在崗位中學習,在裝飾、裝潢公司環境中測試已成為必然,讓學生早接觸社會,早了解和熟悉他們將從事的工作,可以讓學生從心理和技能上產生接納和適應。企業還能為學生提供完備、真實的工作、實訓環境,學生崗位能力考核完全可以在企業里進行,可由學校教師及實習企業的設計師們在實踐現場共同對學生進行考核,重點測試學生是否達到課程所確定的崗位能力目標,是否形成企業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六)“學用結合”考核法
以實戰操練代替考試。每個模塊的總結性測試,可讓學生用命題設計作品把學生帶到現場進行實戰操練。由于室內設計強調綜合應用能力,要求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廣泛聯系實際進行創作,在學生自主設計的同時,本著“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原則,要求學生在教室、現場、借助資料書、教師輔導、專家指導、“兵”幫“兵”的方式完成最終的設計作品。最后嚴格把關由教師、企業設計師、現場用戶,以評委綜合打分的方式代替考試成績。教師、設計師的好評,用戶真誠的贊賞,會使學生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能使學生更加對將來所要從事的工作充滿信心。
(七)“互評”考核法
將考核看作是由教師、學生、第三方共同參與的交互過程。一是建立相互交流的機制。考核完成后, 學生寫陳述( 總結), 教師寫評語( 總結) , 通過總結會等形式, 教師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 并提出改進的建議。二是建立反饋與救濟程序。避免教師考完不管, 學生不知對錯的問題。
(八)多證書考核
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勞動部對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認證,是求職就業的“敲門磚”,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人員的主要依據之一。職業資格證書的各模塊又分為初、中、高級等多個層次,非常適合我專業的學生。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還要爭取取得室內設計員的職業資格證書,達到以考促學、“發展學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九)“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的考核方法
形成性評價是關注過程的評價,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來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終結性評價是關注結果的評價, 是面向過去的評價。要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 既注重考查學生學習的過程, 又看學生學習的結果。
二、室內設計專業實訓考核的方案
根據以上考核方法,制定了以下詳細的考核方案。實訓成績=考核單(權重80%)+考核單(自我評定)(權重10%)+考核單(小組互相評定)(權重10%)
三、結束語
關鍵詞:獨立學院;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培養方案;專業素質
作者簡介:喬娟(1979-),女,黑龍江綏化人,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土木水電學部,講師;張立仁(1979-),男,陜西宜君人,三峽大學科技學院土木水電學部,講師,工程師。(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2-0054-02
2004年2月,三峽大學科技學院經教育部批準確認為高校獨立學院,并于2005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的大專生,至今已有八屆,為水電行業輸送了近700名專業技術人才。但隨著水電行業的發展及其對專業技術人才質量要求的提高,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及培養模式也必須與時俱進地進行調整及改革,以實現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在水利、水電部門從事勘測、施工等工作的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本校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在結合社會需求及用人單位反饋意見的基礎上,本著注重綜合素質、強化操作技能的主旨已歷經了3次大的改革,現對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歷次改革的原因、方案及實施效果進行一系列總結,并對人才培養方案實施過程中幾個突顯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過程
學校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現行人才培養方案總的培養規格要求為通過學習英語、計算機、數學、力學、水電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受到工程勘測、施工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后,應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英語綜合能力;具有中小型水利水電樞紐、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測、施工的基本技能;具有測繪、制圖、運算、工程概預算的基本技能等。本專業培養方案由通識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實踐教學課程模塊及課外學分模塊組成,2005級至2012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的對比情況見表1。
1.2.5+0.5培養模式
本專業最早的2005級及2006級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設置相同,均為2.5+0.5培養模式,即標準學制3年,校內教學為2.5年,校外實習為0.5年,課程設置參考的為本校相應專業本科的教學安排,其中通識教育課程包括政治理論、思想品德與法律基礎、大學英語、體育、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編程語言及大學語文;專業基礎課程包括高等數學、水利工程制圖、水利工程概論、工程力學、工程材料、工程測量、土力學、工程地質、水力學、鋼筋砼結構,其中工程力學、工程材料、工程測量、土力學、工程地質及水力學課程均配有8學時的實驗教學環節;專業課程包括水工建筑物、水電站、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與管理、施工水力學、工程概預算、施工機械;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軍事訓練與軍事理論、測量實習、認識實習、金工實習、鋼筋砼結構課程設計、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水利工程施工實習及畢業實習,其中畢業實習共18學時,安排在最后一學期完成。
2.2+1培養模式
由前兩屆在校生的教學及學習效果反饋及調查表明,因獨立學院專科生的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學習能力相對較差,2.5+0.5的專業培養模式又為直接參照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而確定的,沒有與學生自身的素質科學地相關聯,相對重理論而輕實踐,不能理想地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與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即不能夠很好地實現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因此必須進行改革,故2+1培養模式相應而生。
2+1培養模式即校內教學為2年,校外實習為1年,結合專業培養目標與行業對人才專業技能的要求,與之前的培養方案相比改進之處為:
(1)在通識教育模塊中,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由12個學分壓縮為10個學分,刪除了部分與高中教學雷同的內容;根據實際教學及學習效果刪除了大學語文課程;模塊中增設了4學分的通識教育選修課程。
(2)在專業基礎課程模塊中,將工程地質課程與土力學課程合并為一門課程,去除了部分理論性較強的內容;刪除了水利工程概論課程,其中部分需交待給新生的教學內容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完成;新增了AUTOCAD電子繪圖課程,使學生的識圖、繪圖能力與行業發展相適應。[1]
(3)在專業課程模塊中刪除了施工水力學、工程項目管理課程,而將此二課程的教學內容影射在施工技術、監理概論與實務兩門課程中。
(4)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新增了各1.5個學分的AUTOCAD考證技能實訓及工程測量考證技能實訓,且考核成績以參加國家相應的證書考試成績為準,這樣既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切實增強學生專業動腦、動手能力的培養,提高專業素質,又能促進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目前這一改革從學生的綜合考評、就業率、實習及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來看,成效明顯;另外,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在第五學期新增了12個學時的施工實習,旨在強化工程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并通過實習帶動就業。[1,2]
3.2+0.5+0.5培養模式
本校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科專業的2+1培養模式共執行了4年,即2007級至2010級四個年級,從四個年級的實際教學及學習效果來看,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及專業技能水平確實有所提高,但由實習單位及之前各屆畢業生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也可知,實際工程不僅要求大專生有專業技術操作能力,還要有一定的專業思維能力、設計能力及文件編寫能力等[1-5],故自2011級開始本專業的培養模式改為2+0.5+0.5培養模式。
2+0.5+0.5培養模式即校內教學為2年,校內畢業設計為0.5年,校外實習為0.5年。與2+1培養模式相比,通識教育模塊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均未變動,主要區別為:
(1)在專業課程模塊中取消了監理概論與實務課程,因該專業以往各屆畢業學的就業崗位分布幾乎無涉足監理行業的,故將此部分學分移至實踐教學環節。
(2)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取消了專業關聯性較小的金工實習,增設了壩工課程設計及水利工程施工課程設計,通過設計訓練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及靈活應用專業核心課程的知識內容,強化初步設計能力。
另外,該培養模式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將原第五學期的施工實習改為校內畢業設計,以培養學生正確、熟練地運用行業相關各種規范、手冊及參考資料的能力,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工作思路及方法,綜合訓練學生的計算技能、繪圖技巧、文件編寫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自主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以提高其專業綜合素質,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人才培養方案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經實踐檢驗,2+0.5+0.5培養模式是目前適應我校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的最合理、最有效的一套培養模式,但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除了與培養方案的科學性有關以外,還與其在現實教學工作中能否被切實有效地執行相關。目前該專業的日常教學工作需特別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現今高校學生的舞弊手段越來越“高明”,渠道越來越多,在作業、課程設計報告、實習報告、考試中均存在普遍的抄襲現象,這勢必影響學生的培養質量,因此學校的教務部門、任課教師和輔導員必須聯合起來,嚴肅考風,加大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監管力度,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
由該專業學生實習單位及就業單位的反饋信息可知,因水電行業相對為艱苦行業,工作及生活環境一般比較簡易、單調,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家庭條件較好,部分同學在工作中表現出極其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及奉獻精神,不能很好地遵守用人單位的紀律要求,責任感及使命感低下,因此在該專業學生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應注意其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的培養。[1,4,5]
另外,為了使學生適應以后的工作,學校也可以定期組織一些行業相關的專題報告,并為學生配備專業指導老師,當然這些也要求專業教師有較強的奉獻精神。
應注意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本專業培養方案中實習、實訓環節較多,故建立起一批專業對口、特點鮮明、合作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對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至關重要。校內實習、實訓基地主要是針對某些課程的實踐環節而設置,應有較強的針對性,但也要有一定的系統性,最好能使整個培養方案中的各個教學環節關聯統一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既要兼顧已建工程,同時也要兼顧在建工程,故除與水電開發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也要與行業相關的設計、監理、施工類的相關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并應簽訂合作協議,規范操作。[1]
要鼓勵廣大同學在校期間獲取各類專業資格證書,這里所指的專業資格證書除了本專業要求必須獲取的AUTOCAD繪圖員、測量員證書外,還包括監理員、施工員、造價員等。考取各類專業相關資格證書可以使學生在備考過程中對某一專業領域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學習,也可以讓同學們對所學專業有更深入的了解與理解,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指明方向,也可以獲取更多的就業機會。但個別資格證書的培訓及考試費用較高,故也應提醒學生不要盲目跟風,應結合自己的興趣及特點選擇。[1]
三、結語
獨立學院本質是民辦性質的,系三本院校,在招生層次上既有本科專業也有專科專業,在辦學上如何能將專科專業辦出特色,與高職高專院校相抗衡,關系著獨立學院的可持續性發展。
在我國,水利水電行業前景良好,但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一定要與時俱進地修訂培養方案,并注意落實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及時發現及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狠抓人才培養質量,為國家輸送更多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立仁,喬娟,姜袁.獨立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討[J].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12,(11):163-165.
[2],錢波,褚曉銳.基于就業導向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培養模式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3(2):126-131.
[3]鄭丹,許光祥.水利水電工程畢業設計指導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8):152-153.
關鍵詞:中職學校;技能實訓;教學過程
實訓課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操作技能的主要手段。作為教學一線的中職教師,在理論方面是學生的老師,在實訓方面是學生的師傅。那么作為一線的中職教師,實訓課該教些什么,怎樣教,如何才算教得好,怎樣讓學生對本專業感興趣,怎樣讓學生學好,考慮這些問題是必須的。對于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更是教師們經常要思考的問題。下文就如何提高中職技能實訓課的教學質量進行一番探討。
一、充分認識實訓課在中職教學中的重要性
1. 了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
中職學校的生源主要來自初中畢業沒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學生。這些學生不僅在學科學習方面落后于整體水平,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處于一種自卑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持久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精神狀態。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精神不飽滿,敏感而自卑,自以為是卻不自信,表面自主內心卻缺乏獨立能力,僅有雄心和抱負,卻顯得懶惰。中職生既對自己的生活現狀不滿,對前途充滿擔憂,但又對未來生活期望值不高,在生活觀中選擇“知足常樂、隨遇而安”而不是“積極上進,拼搏進取”的生活態度。
2. 認識中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
中職生的文化基礎差,在理論方面不能與高等教育學生相比,并且中職生在入中職學校以前就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厭學現象較嚴重。這造成中職教育在專業理論方面不可能像高等教育那樣系統地進行教學。但中職生在動手能力方面并不比普通高等教育學生差,中職學生有著巨大潛力,因此可以充分地利用這種潛力,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實訓,培養其動手能力。
3. 了解中職畢業生未來就業崗位的特點。
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的學生主要從事技術管理工作,可以說是灰、白領階層。而中職畢業生,主要是從事生產服務一線的工作,可以說是藍領階層。那么,對于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求具有一定的設計和開發能力,而對于中職畢業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求熟練掌握專業操作技能。因此,中職生的專業操作技能的學習即實訓課對于中職生在校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二、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在發自內心愉快的情緒支配下克服困難,集中注意力學習知識技能,并在穩定而樂觀的情緒中增強活動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技能實訓課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情緒轉換,隨時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始終處于飽滿的情緒之中。
1. 身臨其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知識和探求真理并帶有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學習興趣又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學習需要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教師在實訓課開始前,就要做到這一點,創設一定的情境,能讓學生親身體驗比用口頭解說要好得多。
2. 讓學生享受勞動和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
每次實訓課時,實訓教師可以把上一批學生的好作品,讓這批學生觀看,同時讓學生來分享這份勞動和成功的快樂。注意觀察發現學生在實訓中所取得進步,每次都予以表揚鼓勵,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 培養“我能”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進行系統的實訓以前,教師要先鼓勵并引導學生去做簡單且有代表性的實物操作,鼓勵學生只要好好地學下去,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有所收獲,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培養“我能”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精心備好實訓課
實訓指導教師的備課工作要求,概括起來主要是:領會大綱,吃透內容,熟練操作,明確目的,突出重點,精講多練,巡回指導,因材施教,安全第一。
1. 備教學內容。
正確理解實訓大綱和實訓教材,是實訓指導教師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師要根據實訓大綱和實訓計劃的要求,確定實訓內容;要反復閱讀教材,吃透教材,從教材中提煉出論點、論據、概念、觀點、層次邏輯,同時,應閱讀一些參考資料以補充教材內容;要熟練掌握動手操作內容,從中歸納出方法、步驟、動作要領和技巧及注意事項;要確定授課的重點、難點,重點是實訓內容的核心,是教材中所滲透的基本思想、主要觀點、操作方法、步驟、動作要領等,難點是教材中學生難以接受、理解和掌握的思想、觀點、概念及操作方法與技巧等。要確定實訓目的,確定學生在理論方面應掌握哪些內容,在實際操作方面應學會哪些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
2. 備教法。
教法即教學方法,要與教學內容相適應。好的教法可以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聰明智慧的結晶。掌握一套好的實訓教法是實訓指導教師的基本能力之一。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備實訓步驟。實訓步驟,即如何開頭,如何導入本實訓工種、引出主題;如何展開,如何對講授理論、示范表演、學生操作、集中講評等環節按照科學規律進行分段安排,交替進行,達到實訓目的、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如何結尾,如何鞏固實訓效果,強調實訓課的知識重點、操作要點。
(2)備實訓方法。根據實訓的內容,可以選擇合適的實訓方法,主要有:①灌輸式講授。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方式適合集中講授學生此前知之甚少的新知識;②啟發式講授。啟發是教師就教學內容發出信息,學生接受與反饋信息,雙邊互動,教師順勢推理、總結、概括的過程;③多媒體講授。對于比較抽象的內容,教師可以借助視聽設備進行授課。此外,當訓練條件不具備時可以作為一種彌補措施。④示范表演訓練法。圍繞訓練目的,教師針對操作方法、步驟、動作要領、技巧進行示范表演,配合適當解說,針對不容易掌握的難點給予特別重視,根據經驗,就學生容易犯的錯誤給予預先提醒;⑤學生操作訓練法。安排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檢查,發現違反操作規程、安全規定和動作要領等錯誤及時給予糾正;⑥集中講評訓練法。在學生操作過程中,除了要進行巡回指導外,教師還要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評,判斷癥結,分析原因,說明道理,指明方向,糾正錯誤。同時對制作方法正確、效果突出的作品給予肯定和鼓勵;⑦參觀授課法。利用學生下企業實習的機會了解企業實際,激發學習興趣,端正實訓態度,樹立崗位意識,增強自我培養的自覺性。
(3)備實訓時間安排。要根據實訓內容,合理分配和利用實訓時間,要確定每一個班在本工種實訓期間的各個實訓環節的時間安排;必要時還要確定每個環節內各分支環節的時間安排。
3. 備實訓對象。
想要實訓有的放矢,需要了解學生以下基本情況:①學生的文化知識基礎;②學生的專業理論、技能基礎;③學生的畢業崗位要求;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⑤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
4. 備教具。
教具是實訓教學必備的物品,是實訓的基本條件,主要有:①多媒體設備;②直觀教具,如樣品、實物;③實訓環境、設備、工量刃具、材料等。
四、規范實訓課教學過程
1. 實訓課前精心準備,做到心中有數。
作為實訓教師,實訓前應指導學生寫出實訓報告,包括明確本次實訓的目標任務、技術要求、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實訓時間、實訓地點、實訓材料和工具及設備、人員分工。實訓教師還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實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出現這些問題應采取的應急預案。在每一次實訓課前,實訓教師都要做好實訓材料的準備工作,列出實訓材料清單,按清單準備好各種材料,做到有條不紊。對實訓學生進行分組時要做到合理搭配,即根據平時對學生性格、愛好以及動手能力的掌握情況,使每一個小組實訓時能夠團結合作,做到動手能力強的能帶好動手能力差的,從而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2. 實施時集中精講,明確實訓要點。
實訓時,根據專業的特點,首先必須對學生強調安全事項,以及在實訓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操作程序的安排要合理科學,即第一步應做什么,第二步應做什么。而對于怎樣做,必須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實訓班的學生少,實訓的場地又寬的話,那么所有學生可以同步進行,教師教一步,學生跟一步,或者教師先示范,然后學生全部一起做,在學生實訓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于那些跟不上的學生可以再單獨輔導。如果實訓班的學生多,實訓的場地又窄的話,那么實訓教師就可以先培訓每一個小組的小組長,各小組組長再回到各小組進行本組的培訓,小組培訓時實訓教師要到各小組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小組培訓完以后,所有學生進行實訓操作,并要求每一名學生能獨立完成每次實訓任務。當需要記錄實訓過程中的數據時,實訓教師應要求學生及時做好記錄。在實訓過程中,實訓教師必須做到一個“嚴”字,嚴格要求學生按照規范操作,文明操作。
3. 檢查實訓效果,對差生重點指導。
一般情況下,要檢查所有學生本次課的實訓效果及掌握情況是不可能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在平時的實訓課中,實訓教師可以抽查3-5人或按小組每小組抽查一人,抽查時注意高、中、低搭配,以便了解各層次學生對本次實訓課的掌握情況,并對本次實訓掌握較差的學生進行重點指導,提高實訓效果。
4. 歸納總結,不斷提高。
每次實訓課結束前,實訓教師要用5至10分鐘的時間去總結本次實訓課的情況,總結本次實訓課取得的成績,好的方面及學生對本次實訓內容掌握情況。對于實訓中出現的問題,存在的不足、必須糾正的錯誤、以后實訓要注意的問題都應一一予以解決。
5. 清理實訓場地,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每次實訓課結束后,實訓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清理實訓場地,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具體內容包括材料、實訓工具和儀器儀表的清理以及實訓場地的清掃。實訓課結束后將所有的材料、實訓工具和儀器儀表清理好,按規定要求進行歸類擺放,恢復實訓前的狀態,以備下一次實訓用。實訓課完后,實訓教師應組織學生將實訓場地進行徹底的清掃,保持實訓場地的整潔。
6. 課后作業,鞏固實訓效果。
實訓結束后,學生一起填寫《實習日志》,其內容包括實訓題目、任務要求、實訓過程、實訓總結等。填寫《實習日志》時,應改變以往單純以分數為標準的評價方式,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指導教師點評等方法,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這樣,學生不僅能夠了解自己實訓中的不足,也為教師改進實訓教學提供了依據。
探討、研究中職生實訓課的教學,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但是,作為一名中職教師應從專業實訓課的特點出發,結合中職生的特點,注意積累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技能水平,不斷提高技能實訓課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理工學校)
參考文獻:
[1]劉相.從專業實際出發 創新實習實訓教學[N].中國教育報,2007.
關鍵詞: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實訓模式;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4-0036-02
一、引言
目前,我國機械工程研究生的培養方向一直以學術型為主,學術型研究生基礎理論知識較扎實,但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相對不足的矛盾逐漸凸顯出來,當前研究生培養模式就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探討一種行之有效的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培養模式,成為了當前研究生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
自恢復研究生教育以來,我國機械工程研究生的培養方向一直以學術型為主。每年畢業的機械工程研究生主要為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培養,從事科學研究及高等教育工作。而學術型機械工程研究生主要以基礎理論為主,存在工程實踐方面不足等問題。目前,以市場化為主導的國家經濟模式使機械工程研究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機械工程畢業研究生數量使高校和科研單位飽和,多數研究生將以大中型企業等單位為就業的主體。因此,為了適應當前大中型企業及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對研究生工程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并成為當前研究生教育的重點內容。
綜上所述,在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養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制約了研究生的培養效果,達不到社會對研究生的期望值。因此,很有必要對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創新素質和科研工程能力的培養模式進行研究,為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提供一種有效地、可行的教育模式。
本文主要對基于工程項目的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實訓模式進行研究,結合本人所指導的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以企業項目案例為平臺,對其科研工程意識、科研工程知識及科研工程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使其具有較強的創新素質和科研工程能力,為其他研究生的培養模式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二、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基礎培養
科研基礎知識和科研意識是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基礎。科研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與研究方向相關的機械和電氣控制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和應用軟件方面的知識,如機械原理、高等數學、理論力學、現代控制理論、二維和三維工程繪圖軟件等基礎知識和應用軟件;科研意識主要是指科研工程項目的前瞻性能力和創新欲望。
(一)基于實際機械系統的學習模式
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僅僅是工程項目實施的基礎知識,將這些基礎理論知識應用于工程項目的實施,還需要不斷提高科研工程知識。本項目以6-DOF串聯機械臂系統為例,指導和加強研究生學習與機器人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工程項目實施方面的知識,了解國內外機器臂的發展動態,加強掌握科研基礎知識,增強研究生的科研工程項目實施的意識。
以首鋼莫托曼機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6-DOF串聯機器人系統為例,啟發和誘導研究生掌握該機械人研制的關鍵科學問題和工程實施中關鍵工程工藝問題等,包括運動學、動力學和機械系統設計等方面。針對每部分關鍵科學問題和工程實施中關鍵工程工藝問題等,發揮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機械臂進行系統的研究,進一步完善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這種通過實際案例的學習方法可以理論聯系實際,使理論學習內容可視化,直接驗證理論學習的可行性,加深了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促進了理論知識在工程方面的應用,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基于已實施的科研工程項目,探索性實踐教學模式
基于已實施的國家基金項目“串并混聯擬人機械腿的力約束及動載協調分配問題研究”,指導學生探索性學習機械工程項目實施方面的知識。首先,引導學生掌握該項目立項的依據,即項目實施的工程和科學意義,同時使學生了解該項目的研究內容以及研究內容及創新點提出的工程科學意義。然后,針對研究內容,引導學生展開研究,啟發誘導研究分組進行運動學、動力學、機械系統設計等方面的實踐,進一步提高科研工程實施能力。最后,研制串并混聯擬人機械腿樣機。
(三)科研工程培訓總結
對已進行的工程案例進行總結,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提高相關科研理論知識和工程項目實施方面的能力,寫成科研工程論文,以提高研究生的總結能力,對研究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通過上述學習方式,鞏固了研究生的科研基礎知識,增強了研究生的團隊協作意識、科研動力及興趣,有利于研究生激發出創新思維,也有利于營造一種和諧向上的學術氛圍。
三、科研專業知識及科研能力的培養
科研工程專業方面的能力主要是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理論知識及工程實踐經驗等的運用能力。本文主要通過探索性實踐的方式,來檢驗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掌握程度。以一種新型雙軸顎式破碎機的設計為例,增強研究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首先,對目前顎式破碎機進行調研,發現現有破碎機的不足之處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其次,基于現有破碎機的不足之處,提出新型顎式破碎機方案,解決現有存在的問題;然后,對新型顎式破碎機進行性能研究并進行設計方法研究;最后,研制樣機并進行實驗研究。
通過對當前顎式破碎機的調研,發現當前顎式破碎機存在破碎物料不均勻、破碎效率低、顎板磨損厲害、很難實現超細破碎以及耗能大等缺點。為克服傳統顎式破碎機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一種新型的雙軸復擺顎式破碎機。
對這種新型雙軸復擺顎式破碎機的行程特征值、運動學、動力學等性能進行研究,給出各性能的分布規律。首先,應用遺傳基因方法對新型雙軸復擺顎式破碎機的結構參數進行優化,給出合理的結構參數,同時考慮加工與裝配工藝性,設計了一種雙軸復擺顎式破碎機樣機;其次,對這種樣機進行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同樣破碎500kg的物料,單軸機需要269s,而雙軸機只需要52s,只占單軸機破碎物料所需時間的五分之一;然后,在細料占總成品的比例上,雙軸是單軸的2.5倍,在每小時的生產能力上雙軸是單軸的5.2倍;最后,在衡量破碎機產能的指標值S上,雙軸是單軸的2.5倍。因此,綜合上述的分析和數據認為,新型雙軸復擺顎式破碎機的性能明顯優于單軸破碎機,具有很好的工程應用價值。
四、結論
本文基于實際工程項目的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研究,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素質及創新能力等,研究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在這個過程中,研究生研制了擬人機械腿、顎式破碎機等樣機,提高了工程能力。同時,還撰寫和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授權了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參考文獻:
[1]張紅,張翼宙.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質[J].中醫教育,2007,26(3):54-57.
[2]林秀英,楊炳鈞,劉邦凡.試論研究生素質教育與英語教學[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1999,(1):57-60.
[3]李薇,喻良文,吳文如.學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探索和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10,9(3):38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