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學體育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雖然有認真的工作態度,但理論知識很缺乏,更談不上進行教學改革了。大部分體育教師來源于大專院校體育系,他們雖然具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及專業知識,但受到十幾年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以很深。在大學4年的學習也沒有什么改觀,因為,那些大談特談現代教學理論的教授們也是在用最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實施教育,所以造成了學校年年進新人,年年還是老樣子。老教師盼望的新鮮學業始終得不到補充,都是千人一面的傳統形。擔心體育課有“放羊”嫌疑。因為不能深入透徹的理解“課程標準”的內容,所以把握不好課堂組織教學的尺度,既怕“統得過死”又怕“放羊”。教學內容是眾口難調?,F在一個教學班有50~60人之多,有男生有女生,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質、運動能力各不相同。不論選擇什么教材,教師無論怎樣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總有一部分學生是在被動接受,或應付差事,甚至擾亂正常教學秩序。如果教師硬形實施教育,就必然與《課程標準》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相矛盾。
課程評價是促進課堂目標實現和課堂建設的重要手段。而現行的體育課考核評價方法,不但沒有起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反而挫傷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部分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顯然這已經不能順應新課程發展的需要。但是它能具體量化考核學生,操作起來較簡單,所以不少學校教師仍是延用它,這樣勢必會與沒《課程標準》相抵觸。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等雙主論、指導思想和目標的口號式。導致體育老師對于《課程標準》的態度是看得懂,能理解,讀起來明白,說起來容易,但琢磨起來卻又有些模糊,干起來會覺得困難重重。也就是說,理論上是贊同的,實踐中是茫然的。
因為新課程改革不涉及體育教師的切身利益,具有這種心態的教師占8%,他們既沒有創造者的開拓和嘗試者的熱情,也沒有守舊者的實干精神,懶于搞教學改革,工作上往往只求過得去,敷衍了事。分析此種心態,一是他們對于從事體育教育工作缺乏信心和動力,他們不是抱怨領導不重視,社會不理解,就是抱怨農村社會條件差,待遇低,能夠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就已經是很不錯了。二是有的教師內心也確實想進行一番教學改革,但一想到隨之需付出的心血就猶豫了:與其辛辛苦苦搞教改,且不一定保證見成效,不如輕輕松松、隨隨變變上上課,干嗎自找麻煩,折騰自己?!
這種心理者,在體育教學改革中,大都工作扎實,嚴格按照舊有的教學模式、方法進行教學,具有“老黃?!本瘛e人搞教改,他們不感興趣,反而認為是“花架子”、“趕時髦”。出現這種心態的原因之一是固有的教學指導思想一時間還很難根本轉變,對外來的新的體育教育理論、模式、方法持懷疑甚至否定態度,總覺得自己教了幾十年,不是教的挺好嗎!如果有什么要改的話,那就是把中學的場地、器材、師資隊伍變得更好一些就行了。原因之二是他們看到別人改來改去也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換湯不換藥,盡拿些搞不懂的新概念、新名詞來糊弄人。在他們看來,有許多教改還不如從前不改的好。在調查的教師中,這一類型的占34%,且大部分是教齡較長、年齡較大的體育教師。
屬于這一類型的教師占調查總數的20%。從眾心理表現在體育教學改革中,主要是盲目和被動。由于一開始就缺乏初步設想、明確的目標和切合實際的方案,又無堅韌持久的熱情和實施細則,結果原先的教改決心也隨之逐漸弱化了。分析其原因,一是看到大家都在進行教改,自己也不甘落后,導致一哄而上,草率行事;二是由于缺乏理論上的指導,視野不開闊,思路不夠清晰,自己以為一直在進行卓有成效的體育教學改革,實則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某個環節進行了局部的改良而已,且這種模糊現象在我們的調查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關鍵詞】中學 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
中學階段是學生生長發育、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終身體育教育的關鍵時期,如何用新課程理念指導當今的中學體育教學,怎樣讓學校體育更好為終身體育服務。筆者認為只有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構建新的評價體系,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和能力,才能使中學體育教學真正為學生終身體育服務。
一、更新認識,確立新課程理念
學校就是培養、造就人才的搖籃,學校教育就顯得優為重要,以終身體育為目標的中學體育教育將成為學校發展的趨勢,一個人只有根據不同生理階段的變化進行適度的身體練習,才能有助于健康,也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當學生走上社會后能根據自身的情況有意識地參加鍛煉,增強體質,調節身心。我們的體育教學就達到了目的,為此,我們的體育課就必須圍繞學生的健康進行,不但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養成運動的習慣,還要培養學生的運
動努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二、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過程
1.中學體育是終身體育的起點。進入中學,青少年變進入生長發育的旺盛階段,這一時期身高、體重增長速度驚人,伴隨著學校、家長、社會的教育、影響,世界觀在逐漸形成,意志力在增強,足以控制自己,因此,在這最關鍵的時刻,施以新課標教育,灌輸終身體育的理念,無疑是事半功倍。就這一點來說,“中學體育是終身體育的起點”是令人信服的。
2.新課程標準改變了以往課程內容繁、難、偏、舊的傾向和單一的課程結構,構建起能充分體現綜合性、均衡性和選擇性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重視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我們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考慮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的項目。凡是有利于健康的內容都可以納入所選擇的范圍之內,而不必局限于課本上的條條框框的限制。我在教學中發現初中女生特別喜歡一種跳方格的游戲,這個游戲有一定的規則,人數相等的兩組面對面向前跳,不能踩到方格線,對方站人的方格也不能跳進去,犯規的話就要出局。雙方既要進攻對方,又要阻止對方進攻,還要和隊友很好地合作,分散在不同的方格內,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這種游戲雖不登大雅之堂,但這種游戲能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又能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我就將其納入課堂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體育教學的內容要選擇一些能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內容。有些學生對運動比較感興趣,加上在運動方面有一技之長,所以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有人問他們苦不苦,他們還真的不覺得苦,他們說看到自己的成績不斷進步,在比賽中不斷戰勝對手,內心深處充滿了自豪感和成功感。所以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最苦再累也能想辦法去克服。我在對初三男生的調查中發現,喜歡球類運動的人最多,女生喜歡羽毛球的比較多,還有的喜歡乒乓球。我在按興趣分組教學時,盡量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有一些無興趣的項目,我因為想法讓學生興趣盎然。如對學生終身有益的耐久跑,如果只是在田徑場讓學生反復繞圈子,學生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而稍微變化一下,將耐久跑改成定向運動或越野,學生就會興趣大增,效果就不一樣了。
4.采取形式多樣的體育教學形式。過去,由于我們學校體育的教學組織形式變化比較少,學生在體育課上失去了應有的生機和活力。就目前我校及周邊學校的按興趣分組教學的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按興趣分組教學,一是在原有的班級基礎上分成若干興趣小組,按小組進行教學活動,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原有的班級變化不大,易于管理,不利的因素在于教師在各小組的指導時間相對較短,參與每組活動的時間相對較少。也正是由于各班在一節課上被分成了若干興趣小組,教師在每個項目上不可能都精通,部分學生的學習愿望得不到滿足。這兩個方面都不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另一做法是在同年級按項目重新分班,每個教師進行一項擅長的項目教學。這種做法有利于學生學到一些專業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女生,選健美操的比較多,也能很好地進行練習,效果比較明顯,不利的因素是不利于管理,學校行政領導持反對意見的比較多。
5.要善于使用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啟發式教學,情景式教學以及程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在我市舉行的江蘇省新課程展示課上,一位老師將足球文化引入到體育課上,可謂獨具匠心,學生不但練習了足球技術,還現場表演了觀眾席上的人浪,上課的學生被深深感染,聽課的老師也收到很大啟發。記得前年我參加了市體育教師教育能手比賽,我把這堂課設計成《西游記》這一幕戲,既增加了學生的興趣,有培養了他們合作創新意識。其中,在第四場景——勇渡通天河時,我用學生手中的金箍棒搭成陷阱,讓他們通過合作保護師傅渡過通天河,有的小組是相互拉著通過,有的小組是兩人抬著師傅通過,最后,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獲得圓滿成功。學生在這節課上練得很認真,玩得也很開心,從而達到了練習跨越障礙的教學目的。
三、創建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決定著教師的教學方向和學生的學習努力程度。對教師而言,要力求上出符合課改要求的體育課,圍繞學生的終身體育設計教學內容,要讓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在運動中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對學生而言,要更加重視過程評價和多項內容的評價。開學初,我們對學生建立一套個人的體育檔案,對學生的知識、技能體能進行摸底,并把這些作為入學的初始成績,通過學期結束時的評價結果和入學時的初始成績進行對比,使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學生為自己的進步評分和相互評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四、改革體育考試的方式方法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的創新提上了議事日程,基于創新發展的原理,體育教學也在研究探索科學的手段、靈活的教學方法,其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創新的意識以及歸根結底的創新能力。體育課程的創新教學,必須遵守創新教育的基本規律,結合體育課堂的教學特點,整體謀劃、全面布局,注重智力開發、強調靈活教法,在培養學生的個性意識、自主意識上“教練”結合,科學組織。
一、體育教學中的“智育”空間
“智育”教學往往被強調在文化課程上,雖然學生的智力開發主要依靠智力教育來完成,但智力的發育歸根結底還有賴于其健康的體魄,這是完全智力的物質基礎。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在圖解觀察、練習中因勢利導,啟發學生的思維智慧。比如:怎么能跳得更高、跑得更快?教師必須講解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和人體的形態結構,透徹講解跑步、彈跳的最合理姿勢和用力的科學方法。這個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科學規律的演示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的過程。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把所學的知識變成感知,加深理解,從而獲得學習上遷移和反饋的積極作用。體育課堂,是大部分學生都感興趣的課堂,教學中,除了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還可以充分利用興趣、情感、愛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開發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打造學生的創新動力源。
二、基于創新教育的教法模式分析
創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沖破傳統、革新理念。因此,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教育并不可能形成固定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中,無論是師生之間的和諧教學,還是教學內容和教法創新、或者學生的技能學習與學生心理發展,都在追求一種追求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過程,追求一種從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揭示了創新教育的實質在于創新理念的培養。一節體育課,從準備、實施到課后小結等環節雖無模式,但有定勢,那就是創新理念的灌輸。為此,體育教學必須借助于靈活的教學方法,強調教法不一、靈活運用,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
沒有個性、就沒有創新。從個性角度來看,必須基于學生的個性特點,方法靈活,層次結構多樣,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教學形式以集體教學、個體教學、分段教學、循環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為主。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組織生動有趣的活動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例如,組織學生觀看有關錄相、電影,訪問體育明星,回顧我國體育發展史等,這些對陶冶學生性情,激發學生情感卻很有好處。
從體育發展的走向來看,中學體育課程更應該注重潛力開發與培養。為此,體育課程設置應由單一的體育教學課向體育選項課、專項提高課、保健運動課等潛力開發方向發展,以適應不同層面的個性教學需要。教學內容應實現“以運動技術為中心”向“體育活動、體育經驗為中心”轉移。為此,具體的教學內容將根據教學目的的轉化,本著發展體育、發展個性、發展終身運動意識的目的,進行必要的調整。教學內容將有必要拓寬,包括理論、技術、保健、素質等方面。非競技運動項目、娛樂體育項目及個人運動項目的內容比重將加大,突出健身性、娛樂性、終身性、實用性,以利于吸引學生主動地參加體育學習和鍛煉。
三、和諧教學是創新教育的基礎
體育課堂包含有多種教學因素,比如教師、學生、教材、組織教法、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以及場地器材等等。而師生關系,卻是教學關系中的最基本關系,要使體育創新教育獲得最大的教學價值,必須從整體性的觀點出發,把握師生關系的實質,建立和諧的“教”“學”新關系。
1.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應努力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增強主體意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這是教學新理念的重要內容。從個性化教學來看,具有創新特點的思維,往往在創造性活動中表現出一種不順從性和不隨俗性。所以教師不應該不加分析地壓制學生的不順從性,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引領、掌控、調節的作用,以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這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主導作用發揮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就是看是否善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是否使學生能做到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是否有利于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創新精神與能力,并以身體練習為主要形式來實現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2.民主和諧的師生新關系。傳統的師生關系被理解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教師在年齡、知識占有量以及社會地位上具有先天優勢,教師因其權威而具有操縱、控制學生的權力,學生則認可教師的權威地位而被動接受和服從。新型的師生關系本質上是一種合作關系。這種合作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為基礎,以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為目標。這種合作就應當是雙向的、主動的、協調的、和諧的,而不是管與被管的關系。教師不是領導者而是指導者,不僅僅是年齡上的長者,更應當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良好創新環境的基礎。有了這一基礎就會時時處處激發起學生創造的興趣,在豐富多彩的創新活動中,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總之,創新教育是以創新精神為核心,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創新思維習慣,基于體育課程的特點,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熱情、要有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堅韌精神是體育教師創新的必備精神之一。
參考文獻:
一、運用體育游戲的原則
1.育人性原則
不同的體育游戲具有不同的審美教育作用。例如“龍頭捉龍尾”游戲,“龍尾”在“龍頭”的保護下,結伴而行,盡力躲閃而不至于被對方抓住,同時“龍頭”還要想方設法抓住對方“龍尾”。這樣的游戲中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所以,在體育教學中,選擇運用體育游戲應充分考慮其育人性。
2.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是體育游戲必須具備的一個特性,這種趣味性可激發游戲者產生積極的心理傾向,并對某項游戲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由于游戲者把注意力多集中于活動過程的樂趣之中,游戲者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會有一種輕松愉快的心境。一般來說,游戲越新穎、競爭性越強、情節越生動,其趣味性就越強。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地選擇、運用富有趣味性的體育游戲,會使枯燥、單調的體育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3.科學性原則
選擇游戲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與訓練任務,而且還要考慮通過游戲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因此,在教學與訓練中,體育游戲既要符合人體自然生理規律及健康的需要,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性別、生理特點、心理特點、身體狀況及訓練水平,還要注意到參與游戲的人數、場地器材設備和游戲時間等,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4.安全性原則
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經常處在跑動、躲閃、追逐、對抗等狀態,這些動的狀態容易使學生發生滑倒和沖撞等現象,教師要預先估計到可能的不安全因素,盡可能排除它;要在課堂上加強安全思想教育,并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選擇的體育游戲,其運動量要適度,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情緒、動作、活動秩序等細致入微的觀察,分析和判斷學生的生理負荷,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調整游戲的運動負荷,避免事故的發生,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體育游戲的上述原則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有機統一體,在選擇體育游戲時,應全面考慮這些原則,以便更好地發揮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二、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選擇
1.游戲要適合學生年齡特征
選用的體育游戲一定要注意結合學生不同年齡的特征。中學生身體發育和心理方面趨于成熟,這就要求教師在安排體育游戲時,既要適合學生的身體發育特征,又要遵循他們的心理特征,多安排綜合性、多樣性和技巧性的游戲內容。教師在選擇游戲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因素,所選擇的體育游戲不能有任何違反生理規律和容易造成傷害事故的因素存在。
2.游戲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
在體育課中選用的游戲,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更好地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各種游戲活動,可以誘導學生掌握教材中的技術動作;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生理機能;增強展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質。例如:如果運用體育游戲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地進入良好的運動狀態,可選擇趣味性較強的,易于使注意力集中的游戲內容;協調能力和靈巧性的游戲可安排在體育課的基本部分之前進行;如果課程內容全部為體育游戲,應按教學任務去安排;如果同其他項目配合使用,則必須注意相互配合、補充,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放松性效果的游戲應安排在課的結束部分;氣候條件不好時,可選擇室內的游戲。
3.選擇的游戲要有競爭性
體育游戲也具有競爭性,而體育游戲的競爭與一般競技體育的競爭有所不同。競技體育是嚴格統一規則下的強者競爭;體育游戲則由于其活動方式有較大的靈活性,雖然游戲結果一般也是以獲勝而告終,但體育游戲獲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有不確定性。游戲過程中,在規則許可范圍內,使游戲者充分發揮智能、體能,斗智斗勇戰勝對方,優勝者從中感受到成功的不易和成功的喜悅,而失敗者也有再戰的激情。因此,在教學中實踐,應適當選擇一些具有競爭性的體育游戲,使學生生動活潑、興趣盎然地參加游戲,創造良好的競爭氛圍,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增長知識、鍛煉意志、培養優良作風的目的。
4.游戲要簡單易行
所選擇的游戲的特點必須是教師一說學生就能明白,經過短時間的組織就能活動起來,在學生基本掌握游戲方法的基礎上,逐漸提高動作質量和難度要求。
三、游戲的時間安排
在中學生的體育課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的需要,從課的幾個部分科學地安排和選擇游戲的形式及內容來輔助完成教學的目標。比如,在體育課的準備部分,就應選擇一些能激發和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興奮性的游戲,但要強調游戲的規則和玩法等,使學生能由靜止的狀態逐漸地達到興奮。而在課的基本部分,則要根據教學的需要有目的地選擇游戲的內容。如發展速度的練習,就可用接力跑的游戲,可傳接力棒或藤圈、實心球、小墊子等輕器械,還可以用跳繩接力的游戲等,既發展了學生的速度,又不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在課的結束部分,可以運用一些模仿性的游戲來進行放松活動。比如,仿飄雪花的動作游戲,模仿柳樹擺動的游戲等,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達到放松的目的。
時下由于我國經濟與物質的快速發展,使得國內部分民眾開始將生活重點放在享受與健康等精神層面,開始追求食品的健康,身體的健康,穿著健康等等。一時間健康成為國內大街小巷議論的主要話題。原有的以犧牲健康來獲得物質報酬的行業及行為,備受國人敵對。在現實的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執行使得很大部分的學生疏于鍛煉,疲于作業與文化學習,使得部分學生的健康狀況及身體素質不容樂觀,很多學生處于亞健康的狀況,如出現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性頭痛、失眠、食欲不振或者厭倦一些事物等狀況,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身心起到破壞作用。當前世界衛生組織也非常重視健康的研究,已在原有三維健康觀的基礎上,提出五維健康觀即身體、心理、社會適應、道德和智力等。在中學階段,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的緩解學生的亞健康狀態,緩解亞健康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遷移學習、交往、工作等壓力帶給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學生的身心均處于健康狀態,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學習與生活之中,因此,從事運動,關注健康已成為時下深入人心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未來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這一理念會得以重視并稱為主流教學理念。
二、未來的中學體育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得以貫徹
傳統的中學體育教學的教學流派主要以主智主義為主,這一教學流派更加注重于客觀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和習得,為更好的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在現實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多以教師為中心,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意志。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選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目標的設定以及評價的實施等等,均由體育教師來篩定,體育教學過程中以體育教師為核心進行開展,忽視了學生在現實的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利益與感受,學生僅僅作為被動的接受者來進行學習。以學生為中心是當下我國主流教育理念的一次變革,是從科學主義向人文主義的變化,在這一變化中更加注重于學生的利益和感受,因此,在現實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各級體育教師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多關注于學生的利益和感受,需要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選擇過程中多與學生進行商榷,選擇那些學生興趣高,受到多數學生喜愛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在教學評價過程中也盡可能的人性化,使得學生真正成為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人,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
三、未來體育教學非智力因素得到重視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外的對于學習與工作能夠起到一定促進作用的因素,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的關系為,如果把智力因素比作種子,把非智力因素比作土壤,優良的種子只有播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茁壯成長。構成智力主要有六種因素: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維力、創造力。抽象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創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現。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識、適應社會、情緒的控制、意志、自我激勵、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能力。智力因素,就一定程度而言,屬于先天因素;非智力因素則側重于后天的養成。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學生成績優與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步入成功的重要保證之一。很多專家和學者均認為體育教學過程尤其動手能力、克服苦難能力等均比其他課程具有一定優勢,因此在現實的中學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便成為眾多專家和學者的共識,如在進行耐力跑的練習中,學生需要克服惰性,去戰勝困難,戰勝自我,在這樣的練習過程中學生的意志力便會得以增強,在進行體育競賽的過程中,隊員與隊員之間需要加以配合,精誠合作以戰勝對手,因此可以在競賽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競爭能力,團隊意識以及協作精神等等。因此,在未來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非智力因素會得以重視,會成為未來體育教學的側重點之一。
四結語
1.1選擇學生體育骨干的標準
體育骨干,指體育運動技能基礎好的學生,能在小組學習中起到示范作用,能較快地掌握教師所教的動作技能且能指導和管理同班或同組同學學習的這部分學生。體育骨干要滿足的五個條件:一是技能基礎好,掌握動作快。二是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起到較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三是有較高的道德品德,樂于為集體做事的熱情,能夠熱心為同學服務。四是有遇難不退,具有工作毅力。五是具有個人的人格吸引力,有一定的威嚴、威信。
1.2物色各班三至六名體育骨干
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對可以培養的3-6個體育“苗子”做逐個了解,找他們談心,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并在了解談心過程中加以引導,以堅定他們為集體、為同學做事的決心。
2.培養體育骨干的作用和必要性
2.1體育骨干的作用
體育骨干的作用通常可以協助教師布置教學場地、設計準備活動,組織簡單的教學活動、實施教學中的保護和幫助,同時做好紀律、安全監督;收發體育器材;擔任課堂教學組織或比賽的裁判工作;針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同學們對體育課、體育老師的意見、想法和建議,通過和同學們溝通及時向體育教師反饋意見和建議,是老師和同學們之間上通下達的信息通訊員。
2.2培養體育骨干的必要性
2.2.1有意識地讓他們擔任力所能及的工作
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合適機會來培養體育骨干。如:課前讓他們先了解課的任務、要求、內容以及所需的場地器材,并讓其根據教學內容協助教師布置教學場地、設計準備活動;在隊列隊形練習時,教師可鍛煉體育骨干課前對隊列隊形的組織能力,使教師節省時間等。其次,在分組練習中,體育骨干的作用尤為突出。體育教師往往只能照顧到一組,其余組就能在體育骨干的帶領下進行練習。再次,課前器材的準備、課后器材的送還,體育教學中的同學之間的幫扶,也要體育骨干的組織和協調,這樣也有利于形成一種良好的體育教學狀態。通過安排體育骨干擔任這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可讓體育骨干進行組織和安排,這樣既加強了師生聯系,也使他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培養。
2.2.2增強體育骨干的示范作用
體育項目新的技術動作學習時大都要求示范。但有些動作部分教師年齡偏大,示范動作不太適宜,利用體育骨干進行示范,顯得更好。一些較難的動作,體育骨干一般身體素質較好,教師課前進行指導,他們也很容易掌握。課堂上由體育骨干作示范動作,就會增加其余學生的自信心和競爭力,激發強烈的運動欲望,有助于學生較快地學會動作。
2.2.3對體育骨干進行理論和實踐培訓,培養體育骨干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
通過舉辦不同形式的理論培訓班,使體育骨干懂得部分競賽項目規則和裁判方法、各體育教學常規項目的編排方法和記錄成績,投擲項目丈量成績的方法及田賽、競賽的成績公告方法;讓體育骨干試著嘗試擔任班級小型比賽的編排、組織、管理等。在學校舉行的各項目比賽和運動會中,根據教師的培訓,如何更好地對本班級參加比賽時做好充分的編排、組織,為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和空間,使他們有更多的“前臺”亮相機會,教師只在“后臺”做指導,使學生在參與組織各種體育競賽活動過程中,信心得到充分培養。
2.2.4培養體育骨干堅定的信念,心態保持“常溫”
教師就要把培養體育骨干的重點放在“保溫”上,多給予鼓勵和肯定,使他們為集體辦事的決心和熱心長久下去,并促使其熱心變成恒心。體育骨干難免因為一些原因,直接或間接地失去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心,這時體育教師要幫助體育骨干調節好學生情緒、學生關系、學習與工作矛盾的關系,教育他們發揚“汲取失誤的主客觀原因,鼓勵他們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一旦發現有阻礙體育骨干工作的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適當的幫助和解決。這樣體育骨干的工作熱情就會保持,避免因工作失誤或學習上的挫折而打“退堂鼓”。
3.體育骨干應注意的問題
一是體育骨干的培養是處在動態中的平衡,即體育教師對體育骨干是在挑選中使用,在使用中培養;而體育骨干是在自己工作、學習的實踐中逐漸加深對體育教師的理解和信任,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識素養和人文素養,進而在體育教師的指導、幫助下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二是要一分為二地評價學生所做的工作。對體育骨干所做的每個任務的完成要給予充分及時的反饋和中肯的評價,而對于偶爾出現的一些語言不文明、工作方法上的失誤、處理問題的不適宜方法或手段等,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所在,讓體育骨干認識到自己的言行不當,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妥,注意引導學生及時的發現錯誤并改正錯誤,提高體育骨干的綜合素質,也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也才能使他們更好地成為體育教師組織開展好學校各項體育活動的得力助手。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素質教育
一、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教學內容老舊
競技化的體育強身指向在于片面強調體育對人體的改造作用,過分追求人的身體活動能力的不斷超越和自我精神的磨練,違背了人的自然生長、發育和發展的規律,偏離了正確的健身目的。同時,那些規則嚴密、技術要求高的競技運動項目使體育教學嚴肅有余、活潑不足,天生好動的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導致了學生厭煩上體育課。
(二)教學評價體系存在漏洞
體育教學評價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檢查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自我,從中獲得鼓勵,不斷鼓舞自己向新的目標沖擊。然而,重結果、劃一化的教學評價以運動技術的技評和達標為主,忽視了學生個體基礎差異、主觀努力和進步程度,使學生的進步得不到肯定和回報,造成評價失去激勵性。另一方面,劃一性的評價使得受評價者無法擺脫先天的客觀因素影響,不同程度的個體按照同一標準去衡量,注重結果,主觀的努力難以得到體現,這樣的評價也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教學過程缺乏創新
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是要利用教學環境,發揮課堂優勢,以靈活多樣、富有實效的教學手段、組織形式,讓具有個性差異的所有學生都能通過體育教學途徑,盡最大努力實現適合其自身的學習目標。為了保證教學的正常秩序,適當的組織紀律是需要的。但盲目擴大,片面強求紀律要求,過于強調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遵守紀律、步調一致,強調行動的一體化,實際上已造成教學目的的錯位,其結果是將體育教學改成了缺乏實效、按部就班的機械操練,失去了體育教學的真正意義。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的單一,也使體育教學顯得機械、呆板,體育課缺乏生機。多年來,體育教師一直按照“講解――示范――練習――糾正錯誤――鞏固提高”的模式進行體育教學組織。學生疲于聽講解、看示范、反復練習,沒有時間去感受和體驗健身運動的樂趣,使得體育課的教學效果無從提高。
二、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具體對策
(一)轉變教學觀念
中學體育教師要圍繞素質教育,深化教學改革,更新學校教育教學觀念,加強教學研究,從實際出發,貫徹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要想提高中學的體育教學現狀,應要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認真學習新的體育課程改革的體育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充當主導地位,教師應積極的引導學生朝著有利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學生循著教師的引導方向,自己前行,自己組織活動,自己設置課的內容與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發揚學生自主創新的品質。教師在準備課的時候應根據中學生的身體發育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與過程。同時在選擇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的時候,應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啟發性和引導性,與各個學校實際情況緊密結合一起,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而促進中學生身體的正常的發育,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的意識,在運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主要以學生的學為主體地位,教師的教輔助學生的學,使學生更好的上好每一次課,促進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
(二)加強體育教師的培養
在現有的體育教師隊伍中,要經常向其他學校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經驗,注意引導教師多多參與新的課程改革的創新,鼓勵教師自行對新的課程改革的理解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從事體育學科的實驗,克服慣性思維影響認識的誤區和操作時的偏差。其次,要加強職前教育和職后的培訓,主要對新的體育課程改革的課程進行好好的學習,提高體育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能力。此外,體育教師的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重要保證。體育教師進行再教育可以通過去高校進修,學習高校最新的教育理念,豐富學校的專業理論,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
(三)教學模式力求靈活多樣
在中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我們要力求教學模式的靈活。在教學中可多設計些帶有趣味性的競賽來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這樣不僅使學生得到了表現自我的空間,也能使教學質量得到了進一步得升華。他們能夠很放松的進行學習,降低他們對練習所產生的疲勞感。而在高年級的教學中,利用電教手段,將一些技術細節和技術關鍵通過慢鏡頭的反復回放于邊看邊講解相結合,學生不僅能準確理解動作要領,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且通過這種形式,更能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以及學生對新異事物的好奇心,引發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參加體育活動的廣泛興趣。
參考文獻
[1] 馮勝剛,關于當前我國學校體育中兩個突出問題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2.
[2] 王家宏,江蘇省中學體育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6,11.
[3] 周君華,中國東西部農村學校體育現狀比較與發展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20.
1.缺乏科學的教學體系
科學有效的教學體系能改變以上問題,還可以培養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習慣和認識,因此,建立科學有效的體育教育系統是目前中學體育教育中的首要任務。
2.教師主觀認識不到位
在應試教育為主的教學模式下,成績儼然成為評價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這使得學生和教師在潛意識中都認為學習文化知識是教育的全部意義,而體育課程是完全沒有必要存在的課程,甚至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的課程。這樣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教師作為處于主導地位的教育者,如果沒有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對整個課堂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不但無法起到好的帶頭作用,而且會誤導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看法。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下,人們對于就業、人才、價值等評價標準不夠全面客觀,就業制度和用人制度的不合理也讓“文憑”成為眾人唯一看重的東西,體育教學在這些客觀因素面前顯得尤為多余,自然無法得到應有的重視,要改變這一觀念,需要整個社會由上至下發生徹底的變革,這樣才能重新審視體育在整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家庭教育對于學生思想的誤導
傳統家庭中的父母通常處于一個誤區———學習就是一切。許多學生都被父母告知學習才是重要的,甚至有的認為日常的體育鍛煉是不務正業的貪玩。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出發點也是為了孩子著想,但在這種無形的教育中,學生往往會接受“只有成績好才是最重要的”這樣一個理念。這種陳舊的理念會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給學生帶來壓力的同時,剝奪了他們進行正常體育活動的權利,這樣他們也就無法享受到更多的生活樂趣。由于身心得不到鍛煉,且長期處于努力提高成績的壓力之下,長此以往,學生的身心發展會受到不良影響。因此,改變傳統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改善我國中學體育教學現狀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改善中學體育教學的建議
1.從政策上改變體育課程在整體教學中的地位
所有的教學工作者必須重新認識體育教學對學生整個人生的長期影響,改變對體育教學的認識,這樣才是從根本上改變體育教學現狀的方法。
2.制訂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體系
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體系能夠幫助教師很好地完成大綱中的要求,幫助學生完成各項體育鍛煉的目標,并通過有趣的形式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完成體育教學內容。
3.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
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決定了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和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否行之有效。如果體育教師能夠以現代的教學理論和最新的體育課程教材,以及最新的體育理論研究成果武裝自己,就可以使自己成為受到學生喜愛和尊敬的教師,學生對教師的主觀情緒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廣受學生喜愛的教師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更有幾率使得體育課堂成為調節心理健康、鍛煉身體機能的地方。
4.優化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是為緩解學生壓力、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而設立的課程,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更應該致力于建立以“快樂”為主要氣氛的課堂。充滿樂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充分地感受到運動所帶來的快樂,在這種快樂的情緒下,學生更愿意繼續進行體育活動,處于這種良性循環中的學生,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情緒,都會處在一種逐漸進步的狀態之中。
三、結束語
關鍵詞:中學 體育教學 改革建議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發展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勞動者的素質直接影響到科學技術應用的程度,而基礎教育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要階段。體育課必須改革,與之相適應。過去有的教師上課“放羊式”,因為目標太高無法實現,教師心中茫然學生亦然,場地器材條件差,加之天氣等原因,體育課一盤散沙。過去考什么練什么,對于教材規定的十二項必修教材則拋在一邊,無選修課與素質練習課,僅僅是為應付教學競賽和教學檢查才上幾次考試項目之外的內容,學生學得少、練得也不多。因此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優化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必修課。通過體育課堂教學,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體育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增強體質,向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質教育。因而搞好體育教學,優化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是完成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根本保證,是發展學校體育的重要途徑。
當代學校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就是指選擇最恰當的教學形式和方式,使師生耗費最少時間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最優化要求全面考慮教學和教育的規律、原則、形式、方法、現有條件及所教班級和個別學生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使教學教育過程能按既定標準發揮最有效的(最優的)作用。最優化不是某種特別的教學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師在按教學規律和原則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教育過程,自覺地、有科學根據地(而不是自發地,偶然地)選擇具體條件下課堂教學和整個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要求教師變傳統的知識“遺傳型”教學為探索型教學和發展型教學,體育教學就是要改變傳統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過分強調運動技術和知識的系統化;教學評價過分注重身體素質和運動成績,過分強調運動技能的評價的體育教學。為落實素質教育和健康第一指導思想,改變以“增強體質”和“技能教育”為主的傳統觀念,樹立身體、心理、社會適應性全面發展的新觀念;改變“三基”教育的傳統目標,突破以傳授競技體育項目技術為主的教學體系,樹立以終身體育為主多種體育形式并存的教學觀念。這些就需要充分發揮和營造民主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和鍛煉身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發展和完善學生個性,使學生在自練和自評的體育鍛煉實踐中養成經常體育鍛煉的習慣。一些教師沒有真正理解和領會現代教學觀,頭腦中還是根深蒂固的“遺傳型”和“灌輸型”教學觀,因此很容易單純去追尋沒有理念的教學形式的現象。如目前許多學校都嘗試了選項教學、小集團教學、體能分班教學、個人特長分班教學等形式和方法,以努力彌補傳統體育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但是,由于教學觀念的落后、教學思想僵化,使得這些教改嘗試大多停在形式的層面,難以將“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精神實質真正體現到體育教學中去。
在中學中,由于體育教師素質不高,學術知識不豐富,對體育教學的知識的更新和新的理念的認識不夠,使得大部分教師只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教師大多按照教學大綱把競技運動搬到體育教學過程中來,在教學過程中,不管學生能不能學會,傳授的內容有沒有太大的實效性,可多可少的把傳授運動技術放在首位,把以健身娛樂為主的中學體育轉變成了競技化,這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能達到一定水平而喪失了對體育鍛煉的熱愛,使學生不能達到健康鍛煉的目的。
三、采用游戲法教學
游戲是一種遵循很簡單的規則讓人有很大自由活動余地的運動,可以隨意支配動作的難易與數量,比如雙人搖繩跳,只不允許踩死跳繩,而進出的方向、跳動的次數均不加限制;“網魚”游戲規定在一定范圍內運動,而跑直線還是折線、曲線,是急停急起還是跑跳結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動者不被圍捕者逮住即可。游戲法特點之一是參加者全體在運動,這保證了練習的密度與強度;二是動作難度自己控制。比如“貼膏布”,速度快與追捕者離得遠可以多繞幾個圈,速度慢可就近處置;三是在練習中學習,不會作游戲的人,只要參加了一次練習,也就會作這個游戲了,學習效率比單純的組織學生學要高很多。其基本過程是“練習一學習一練習”,實用性大,練習次數多,而不是學示范動作那樣“學習一練習”;四是不同氣候不同場地條件下均可作游戲,受外界的限制較??;五是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以活躍氣氛,提高練習效果;六是可簡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比如籃球投籃練習,將球籃降低到2.2至2.5米高度,學生易于投中,還可練習扣籃,既是游戲,又是教學內容,學生很愿意投入。
體育課中使用游戲法,可以激起學生運動熱情;但當學生很活潑時上體育課,又必須集中其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激情,這時可用集中注意力游戲;素質練習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戲法進行調節,如追逐跑練奔跑能力、聽信號追逐跑練反應速度與動作速度,“跳深”與蛙跳的競賽練跳躍能力,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可用來練障礙跑和跳高。結束部分用音樂伴奏跳迪斯科來放松肢體,或用聽信號大聲笑的游戲放松情緒。
四、改革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