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物流管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市場定位不明確
當前我國的物流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偏小、市場定位不明確的問題,很多的物流企業力求在物流業務上的全面化發展,缺乏對物流服務的專業化經營,只追求短期的業務增長,而不能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當前的物流企業沒有較為明確的市場定位,缺乏對物流市場的細分研究,對其業務功能沒有相應的戰略定位,不能形成獨具特色的物流服務,影響了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益和物流市場的發展。
2.營銷資源條件不足
物流企業想要制定營銷戰略和開展營銷活動,需要有相應的軟件、硬件資源作為支撐,但是,縱觀我國當前的物流企業,大多都對物流設備設施等硬件投資較少、專業化技術水平不高,對于營銷團隊的建設投資力度不夠,影響了物流企業的營銷能力。在物流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需要軟硬件的共同投入和發展,但很多物流企業忽略了軟件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比如對于人力資源團隊的建設力度不夠,會使得營銷人員流動性大的物流企業缺乏人才,難以形成較強營銷力的營銷團隊,影響了營銷的管理水平,進而束縛了物流企業的發展和物流市場的進步。
3.營銷管理水平不高
隨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很多物流企業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對物流企業的長遠規劃,整體的經營管理及營銷管理水平都較低。基于管理水平的制約,很多物流企業缺乏必要的物流服務流程和管理流程,不能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規范化的物流服務。在物流業的發展中,其營銷水平不高致使企業缺乏清晰明確的戰略指導,在用戶中沒有知名度,繼而會導致行銷過程中的執行能力差、效果低等等問題。所以,營銷管理水平對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有一定的決定作用,對于企業的競爭力有一定的影響。
二、基于物流市場發展現狀的市場營銷戰略探討
1.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場機會
物流市場是物流企業發展的主體,想要改進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率,應先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場的機會。當前物流業競爭激烈,隨著Fedex、DHL等國際大型物流企業進入中國物流市場,我國物流企業更應審慎分析物流市場,尋求符合自己的市場機會,進而根據物流市場及客戶的需求變化,發掘并應用市場機會。
2.立足自身,選擇目標物流市場
物流企業的發展,要在充分分析和挖掘物流市場機會的前提下,依據自身的硬件、軟件等資源條件,選擇合適的目標物流市場,選擇運輸配送、倉儲、流通加工等等中的某一方面,進行重點業務的強化,形成一定的專業化水準,打出品牌,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
3.強化物流渠道及物流促銷
當前的物流市場競爭激烈,物流企業必須要有迅速的市場反應能力,為客戶提供快速迅捷的服務。當前物流發展中,小批量、多品種的物流需求大量存在,需物流企業應設計合理的運營途徑,快速完成物流的需求,滿足散、小客戶的物流需求,物流發展中營銷戰略的運用要具備很強的信息處理能力,為達到此目的,可以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現代化的網絡信息平臺操作,對貨物的庫存情況、在途情況以及接收情況等等信息合理掌控,保證物流渠道的暢通,通過營銷戰略的運用,促進經營效率的提高。
4.從競爭營銷走向共生營銷,提高物流效益
當前物流業的發展中,除了物流企業相互之間的競爭外,可以選擇合作競爭,以競爭促合作,依靠合作來競爭,通過這種優勢互補的方式,形成資源共享、成本降低以及價值鏈增值等合作競爭效益,在供應鏈上的供應商、生產中心、配送中心、零售商等環節實現相互依存,共促發展,提高物流效益,帶動物流行業發展。
5.實施共生營銷戰略,培育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
對客戶的爭奪是現代物流的競爭目標,贏得客戶,物流企業才能更快更好發展。物流企業可通過選擇全方位的服務定位,根據企業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各層次的需求,樹立起以客戶服務為導向的企業核心文化,使客戶對物流鏈的各個環節都滿意,將企業品牌打造成用戶認可、認知品牌,提高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進而提高產品服務及競爭優勢,實現功能的創先與完善,鞏固物流企業的市場地位,促進物流行業的發展。
三、結束語
1.1缺乏正確物流管理理念,重心過度傾向物流活動
僅僅依靠推動物流管理工作中各個部分的智能化與自動化進程是無法滿足現代物流的工作需求的,更無法讓信息技術的價值得到最大化運用。不斷提升物流運作各個環節相關業務的高效性與專業度也是現代物流的需求,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能夠將各類具備先進技術的信息系統和物流設備運用于組織物流活動的獨立企業。然而現代物流受到各項經營制度的影響,在我國的現實情況往往不盡如人意,在社會的所有物流活動中,企業物流仍舊占據了其中的絕大部分,因此導致多數物流活動都是在企業內部進行操作的。盡管伴隨著社會的信息化的發展,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開始逐漸被部分大型企業引入到物流管理工作中,但是卻只有極為少數的企業能夠在企業內部推行物流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革,不僅如此,與物流管理工作相關的工作人員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觀念方面也極為欠缺。
1.2專業軟件應用率低,信息技術不受重視
信息技術是物流管理實現現代化的基礎,然而在物流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并未將管理軟件靈活運用到物流活動之中,從而讓那些物流管理軟件喪失了應有的使用價值。不僅如此,在我國的許多企業中,物流系統相關的集成軟件的應用率也是十分低的,真正能夠得到應用的軟件數量僅僅只占到了百分之十的軟件總數量。信息技術的不受重視使得物流行業的現代化進程遠落后于社會的整體步伐,造成了物流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現狀。
1.3行業信息無法得到充分共享
我國當前物流工作大量的數據信息是在信息化技術的推動下而得以產生的,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物流管理工作,無論是在前期的數據采集方面,還是后期的數據使用方面,物流管理工作都始終未能與信息化技術進行良好融合,從而造成物流工作與物流管理工作之間的信息不對等現象,更嚴重阻礙到了各個物流企業的及時交流與相互合作。不僅如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物料的使用單位與供貨單位往往不在同一個地方,使得物資的消耗信息與采購信息無法進行第一之間的溝通,而許多物流從業人員也不具備專業化的工作水準,從而造成物流活動過程中的信息阻塞,嚴重影響到物流工作的效率。
2現代信息技術對物流管理的影響
2.1改變物流產業的運行方式
物流管理工作中,現代技術的應用為物流產業的運行方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物流企業開始主動接收市場信息,正式成為經濟活動的組織者,加強了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信息互動,讓企業能夠隨時捕捉用戶需求的動態變化以滿足市場供應;物流活動開始呈現出系統化的趨勢,加速物流市場供應鏈的形成;提高物流管理過程中的信息交流,讓物流工作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能夠第一時間獲得最新信息,提升物流作業過程的透明度。
2.2改變物流產業的組織結構
在以往的物流企業當中,物流活動的各個環節常常會依據自身特性而屬于職能全然不同的部門負責,在這種模式下,物流產業的組織結構是不復存在的。然而伴隨著近幾年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尤其是得益于一款名為EDI的軟件的普及,物流活動被賦予了獨立性,它不再需要依附于相關的銷售企業或者生產企業,而是由專門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負責。另外,物流活動也獲得了物流企業的全程負責,不再散亂的分散在企業內部的各個職能部門中,這便促使了全新的物流產業組織結構的誕生。無論是在物流組織結構的發展還是創新,信息技術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2.3改變物流產業的競爭格局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改變了物流產業的運行方式和組織結構,更讓物流產業市場的競爭主體由以往的生產或者銷售企業轉向第三方物流企業。不僅如此,市場的競爭焦點也從以前的提高單一環節的管理效率和水平轉向了以整個供應鏈為整體的管理效率和水平的穩步提升,物流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已經逐步成為了物流競爭的大勢所趨。
3總結
[關鍵詞]物流運輸成本控制
隨著物流成為獲取利潤的“第三源泉”,物流的功能和作用也開始被中國企業界所認識、所重視。“物流”,不但成為當前一個最為炙手可熱的名詞,而且更成為企業界投資的熱點。稍有實力的制造業企業、零售連鎖企業和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動輒上千萬元、數億、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地投資建設自己的物流部、物流公司、物流中心甚至物流港。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企業界對物流業的重視,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也使物流運營走入了誤碼區。實質上,企業物流的效益主要來自對物流的管理,特別是來自削減“物流冰山”的效應,即對物流成本的系統化管理研究、有效減少或消除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必的物流作業成本,也就是本文所強調的研究作業成本。世界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教授說過一句話“在企業內部只有成本。”成本是影響企業利潤的最基本、最關鍵的要素。只有對物流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獲取第三源泉的利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物流運輸成本分析
1.物流運輸成本的構成
物流運輸成本是為完成貨物運輸而支出的各種成本,一般以單位運輸產品的營運支出表示。任何種類的運輸方式,其運輸成本均由兩大部分構成:場站成本和途中運輸成本。場站成本包括貨物的裝卸、倉庫、碼頭、管理經營機構和保養等成本。這項成本的大小只和貨物的體積、重量等有關,與運輸距離無關;途中成本包括運輸人力耗費、線路折舊、管理維修、運輸工具磨損、動力消耗、保險等。這部分成本的大小和貨物運輸距離成正比。
2.運輸成本與運距的關系
由于運輸成本是由與運距無關的場站成本和隨運距增長而遞增的途中成本所組成,使得運輸距離越長,雖然運輸總支出增加了,但場站作業成本分攤到單位運輸成本(運輸成本率)中的成本卻越少,從而使單位運輸成本降低,即運輸成本率遞減規律。各種運輸方式中,一般場站成本低,途中成本高的運輸方式適合于短距離運輸;場站成本高,途中成本低的運輸方式對長途運輸有利。水路運輸的場站成本大于鐵路運輸,而鐵路運輸的場站成本又大于公路運輸。但途中成本的情況則剛好相反,公路運輸最大,鐵路運輸次之,水路運輸最小。所以汽車適于短距離運輸,而水運則適于長距離的大批量貨物運輸。這種情況,恰好反映了運輸成本中各種運輸方式成本構成中的比重是不一樣的,反映出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
3.運輸成本與運量的關系
各種運輸方式所能完成的貨運周轉量,也影響著運輸成本的水平。我們同樣可以把運輸成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與運量有關,隨運量的增長而增長,稱為可變成本;另一部分與運量無關,不隨運量的增長而變化的成本,稱為固定成本或不變成本。如水路運輸中的船舶燃料成本、港口成本、及裝卸成本中的裝卸機械動力成本、裝卸計件工資等均為可變成本,隨運量增長而變化;而船舶折舊、企業管理成本、裝卸成本中的機械折舊成本等為固定成本,與運量變化無關。鐵路、公路運輸成本也可以同樣分成這兩部分。
4.運輸成本與運輸方式的關系
合理選擇運輸方式是保證運輸質量,提高運輸效益的一個重要方面。各種運輸方式都有各自的特點,不同特性的物資對運輸活動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當同時存在多種運輸方式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就有一個選優抉擇的問題。選擇運輸方式是一個非程序化決策問題,要制定一個統一規定的標準是困難的,只能在組織貨物運輸時,按照一定的原則,因地制宜地進行。
二、控制運輸成本的措施
1.合理選擇運輸方式,提高運輸效率
合理選擇運輸工具。在目前多種運輸工具并存的情況下,必須注意根據不同貨物的特點及對物流時效的要求,對運輸工具所具有的特征進行綜合評價,以便作出合理選擇運輸工具的策略,并盡可能選擇廉價運輸工具。采用零擔湊整、集裝箱、捎腳回空運輸等方法,擴大每次運輸批量,減少運輸次數。采用合裝整車運輸、分區產銷平衡合理運輸、直達運輸、“四就”直撥運輸等運輸形式,有效降低運輸成本。
2.強化運輸成本的核算和考核
要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引進先進的物流運輸管理和優化方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改善運輸管理,降低運輸成本的最佳途徑。健全物流管理體制,建立物流運輸管理專職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應用物流作業成本法(物流ABC),把反映物流運輸成本的數據從財務會計的數據中準確剝離出來,統一企業成本計算的口徑。在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的同時,加強預算管理,強化成本管理意識,實行定額管理和目標成本管理,進行成本控制目標分解,明確責任,實現責、權、利結合,加強成本核算和考核。
3.整合自身運力
通過整合運力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降低運輸成本消除由于企業內部各部門間壁壘、企業之間壁壘、區域壁壘造成的物流運輸資源浪費現象和對效率的影響。企業內部實現信息化管理,企業間嘗試通過綜合信息平臺的建立,加強橫向溝通和信息共享,改變以往的相對封閉狀態和“各自為政”、“小而全”的運作方式,共享資源,實行物流外包。這樣可以減少企業間的重復建設所造成的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現象,優化社會和企業資源配置,減少企業投資,降低運輸成本。
關鍵詞:企業物流戰略管理物流營銷電子商務
Abstract:SummarizesU.S.A.enterprises’lawoflogisticsmanagementondevelopinginfiftyyears,setsoutfromthelogisticsmanagement’scurrentsituationoftheChineseenterprises,andputforwardseverallawssuitabletoenterprisesofourcountry.Thenonthebasisofthisanalyze,theauthorputforwardsomeviewsonstrategyofthemodernenterpriselogistics.
Keyword:logisticsofenterprisesstrategymanagementmakingoflogisticsE-business
1.美國企業物流五十年
美國作為較早進入工業化的國家,對于企業物流管理的研究從50年代就開始了。到今天,無論是理論還是方法,都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體系。我們研究美國企業物流50年的發展歷史,從中尋找一些規律,總結一些經驗,對于我們的企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無裨益。美國企業物流的演化發展大致可分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內部一體化和外部一體化4個階段。
1.1分散管理階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數的美國企業對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視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項職能被分散在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中,造成本來連續的物流過程被隔裂開來。而各部門有限的職責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門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顧及整個組織范圍內成本的降低。物流業務發生的成本歸進了各個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難綜合計算出物流成本的確實水平,企業成本居高不下。
1.2歷時20年的功能管理階段(60年代到70年代)
進入60年代后,很多企業為了進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將物流管理分為物資管理和配送管理兩個功能部分。前者包括與生產有關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廢舊物料的采購、加工、倉儲、搬運、回收復用等活動的計劃、組織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們將生產時間表的制定也納入了物流職能部門,物流與生產充分地結合在一起;后者的重點在于產成品從生產線到用戶的實物移動過程中發生的運輸、倉儲、流通、加工、包裝、訂單處理、需求預測和用戶服務等活動。可以看到,營銷及銷售部門的有些業務被納入到了物流職能中去。為了實現這一轉變,企業在組織結構上做了大量的調整,如擴展傳統采購部門的職責,成立一體化的配送部門。物流管理者的職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現了“物流主管”的頭銜,物流業務由副總裁級的領導來監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階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壓力外,更多的公司開始注意到用戶服務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標之一,如何實現在一定的用戶服務水平下降低成本成為企業的重要課題。另外,計算機用于生產和數據處理,MRP軟件的出現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1.3內部一體化時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國對交通運輸業實行了放松管制政策,這一改革促成了運輸企業向全面物流服務提供商轉變,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場上存在的物流服務項目越來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務提供者的面孔脫穎而出,社會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產企業開始考慮與承運人建立一種長期的伙伴關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時,大量的公司開始使用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條碼技術和個人電腦,企業間的交流和信息處理加速發展,JIT和DRP技術廣泛運用到企業物流管理中去。
這一時期,管理者逐漸將物資管理和物資配送看成是—個有機的整體,后勤一體化管理在企業中出現并應用開來。至此,物流管理成為企業的戰略問題之一,很多企業開始制定物流戰略計劃,高級物流管理者也明顯增多,并且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企業的計劃和決策中去。
1.4外部一體化階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國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首先,企業為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紛紛兼并重組,精減業務和機構。同樣,各個公司的物流部門之間也必須合并或重組,這對企業物流來說是管理和組織上的全面變革;其次,隨著國際間貿易的增長,跨國業務對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遠距離的市場運作中保證物流成本的節約;同時,市場也不斷要求企業超越成本,在時間和質量上建立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供應鏈管理的出現將一體化概念從單個公司擴展到了供應鏈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條增值鏈中,單個公司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有效配置鏈上成員的資源,可以提高整條鏈的效率,以獲得鏈的競爭優勢。這一理念使得各個公司進行物流的外部一體化:①集體制定投資計劃,共享對物流投資帶來的好處;②統一的產品包裝設計,便于使用共同的倉儲、裝卸和運輸設備;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統以消除庫存冗余;④共享專業技術。這樣,企業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業務競爭力的建立。
2.規律的總結
從以上可以看到,企業物流在美國同樣也經歷了一個從忽視到重視、從經驗到科學、從自發到自覺的認識過程,我們還是可以從中尋找到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供我們參考和學習。
2.1環境的轉變
首先是政策環境。美國對于交通運輸業政策的轉變對物流的發展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很多專業化的物流公司都是從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發展起來的,這樣為物流的社會化建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物流社會化是企業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其次是技術環境。企業物流得以從分散走向整合,離不開信息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最后是市場環境。市場對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兩方面:成本和用戶服務。降低成本是永恒不變的企業目標,但是市場對于用戶服務的需求卻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傳統上,人們要求物流必須及時,準確;而在供應鏈管理中,物流則更強調企業與供應商和用戶的協作,物流速度和服務質量成為衡量供應鏈競爭能力的一項指標。
2.2觀念的轉變
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對于物流本質認識的提高,美國企業的物流觀念可以總結為4個階段:①人們認為物流管理的任務是控制產成品的運輸和倉儲。對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業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務被看作是物品流動活動的整合和控制內部運輸。這時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將個人主動性融入到了整個的物流過程中。管理者通過協調平衡尋找改進的機會;③人們發現企業物流的優化能為企業帶來服務水平的差異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業競爭優勢的又一源泉,進而成為企業戰略的組成部分;④供應鏈管理出現后,整合物流的觀念繼續發揚,企業物流只是供應鏈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離出來單獨考慮。
3.對我國企業的借鑒意義
3.1抓住時機,大膽舉措
當前,在我國,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企業物流管理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關部門、行業都先后開展城市物流規劃、企業物流管理試點等工作,物流被認為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現代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的進步為企業推行現代物流管理準備了充分的技術條件。
目前,國內物流和配送服務已有較快的發展,交通運輸企業、倉儲運輸公司紛紛建立大規模的物資配載(配送)中心,組成專業運輸車隊,以大型企業為主要用戶,展開以配合生產為主要目標的社會物流服務,社會物流能力正在形成。這一切都說明,我國企業推行現代化的物流管理,構建企業物流戰略,從環境上講,條件已基本具備,應該抓住時機,大膽舉措。
3.2分階段,有步驟的建立和完善企業物流戰略
我們看到美國的企業推行現代化的物流管理,經歷了50年,4個階段,其中有技術的原因,也有認識上的局限性。我國的生產企業可以縮短這一個摸索的過程,因為我們有那么多可借鑒的經驗,技術上也已經成熟,但我們也不可能逾越這個過程。企業要從實際出發,制定企業分階段、分層次的物流戰略。
首先,從美國現代企業物流發展的軌跡來看,我們要實現這一過程至少也要經歷3個階段,即企業內部局部物流整合,企業內物流一體化和外部一體化。其次,針對不同物流戰略規劃的實施,也應該遵循分階段的原則,邊實施,邊分析,邊改進。比如,企業在整合分銷配送系統時,可以分為調整組織結構、優化儲運環節、形成信息通道、建設營銷網絡、形成信息系統這樣5個步驟來具體實施。
3.3降低成本與提高用戶服務水平兼顧
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成本和顧客服務水平都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業永恒的話題,而用戶服務這一新生理念卻后來居上,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關于降低成本。企業在物流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強化總成本觀念,著重在產生物流成本的一些關鍵領域進行必要的核算和權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動是直接面對上游供應商和下游消費者的活動,所以物流是一種企業給予的服務。接受服務的用戶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傳遞的及時性、可靠性和經濟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終目標是滿足用戶的需求(把企業的產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給用戶),是企業物流戰略的全局性目標。
從美國企業的經驗來看,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幾條;①制定企業的服務水平標準體系,并根據用戶的需求,動態地修正這一體系;②與上下游的企業聯合。建立合作伙伴關系;③選擇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專業化物流的規模效益帶來的低成本。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用戶滿意度的管理體系,實施用戶滿意工程。
3.4實現組織結構轉變與戰略轉變同步
從美國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企業物流觀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戰略的形成和發展,企業的組織在結構和職能劃分上也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同樣,我們的企業在進行現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時,也要進行組織上的改革和創新。
目前,我國大多數的企業是按職能劃分的組織形式,庫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購、生產計劃、需求預測、銷售網絡等職能被分布在財務、生產、營銷、銷售等不同部門中,沒有出現獨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職能部門。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的物流管理階段的不同目標和自身管理經驗的積累,設計合理的組織結構。首先可以嘗試現有結構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將物流功能獨立出來,比如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門,集中負責需求預測、產品配送控制、用戶服務調查監督等職能。再進一步就可以實現物流一體化的組織,這種組織結構的關鍵是有一個高層經理的領導,由他來統一所有物流功能和運作。這其中,要大膽地啟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適當的權限,便于物流參與到企業決策中去。
4.筆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4.1企業應當重視市場營銷戰略組合中的物流戰略
傳統的4PS營銷戰略體系,包括產品戰略、價格戰略、渠道戰略和促銷戰略,沒有提到物流戰略,這說明人們對物流戰略在市場營銷中的重要作用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物流理論本來是在研究市場營銷理論的過程中產生的,是為市場營銷服務的,可是越到后來,好像二者是越來越分離了,人們一提到市場營銷,好像就只有開拓市場的含義,而把物流作為市場營銷的一個因素的含義漸漸忘卻了。
事實上,物流是市場營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戶能否接受企業的產品,成為企業的市場成員,只有一個很實際的衡量標準,就是考慮能否保質保量、及時地得到企業的合格產品和服務,你的產品再好、質量再高、價格再低、促銷語言再好聽,如果最后你的產品不能及時地送到用戶手中,或者即使送過來了,但是送貨成本很高,服務質量不好,則一切都是空的,用戶還是不會選擇你的產品,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對市場營銷效果的最后決定作用。
企業在市場營銷中運用物流戰略是指通過物流來達到擴大市場、促進銷售的所有措施謀略,它包括許多具體內容:例如產品實體分銷戰略,供應鏈營銷戰略,第三方物流戰略,商物分離戰略,聯合配送戰略以及準時化戰略等。對產品開展物流營銷,不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對顧客的服務水平。對于顧客來說,由于送貨準時、保質保量,大大提高了顧客的滿意程度,從而贏得了市場;對于企業來說,由于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還可以達到鞏固和擴大市場的目的。
4.2企業應當建立自己信息管理與通訊管理的電子商務物流操作平臺
現今,網絡化的商業行銷,即所謂的電子商務,是非常流行的營銷方式。而電子商務最重要的是實現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融合為一體。隨著商業化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借助計算機網絡等數字化手段來完成交易。而物流在電子商務環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