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學術思想范文

        學術思想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術思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術思想

        第1篇:學術思想范文

        [摘 要] 系統地記述了石學敏教授的學術 思想。在中醫理論上,弘揚針灸,倡導正統,首次對14經脈361個穴位的功效主治進行 了系 統的歸納和總結,完善了腧穴學的理論體系;闡發經旨,明辨病候,科學地對十二經脈的病 候體系進行了破譯和闡發,確立了治療大法和針灸處方,發展了經絡學理論。在臨床上,倡 用"醒神"、"調神"法治療急危重癥;推崇瀉血,祛邪扶正;選穴精當,講究配伍;以神 統針,注重感傳;針藥合用,力求實效;堅持中西醫結合,用夏變夷,融西貫中。

        [主題詞] 名醫經驗 石學敏 針灸學

        Research on Academician Shi Xuemi ns Academic ThoughtMa Yanfa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College of TCM,Tianjin 300193)

        [Abstract] Professor Shi Xuemens academic thought was introduce d.In theories of TCM,he summarizes syst ematically efficiency and indications of 361 acupoints of the 14 channels and ves sels,perfects theoretical system of acup oint science,elucidates conception of ch annels,differentiates symptoms and signs ,scientically elucidates the system of s ymptoms of 12 channels,establishes thera peutic principles and prescriptions of a 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develops the theory of channels;Clinically,he uses p rinciples of "restoring consciousness"an d "regulating mentality" to treat immine nt and serious diseases,and has agreat esteem for purging blood and strengtheni 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path ogenic factors;Selects appropriate acupo in ts and pays attention to acupoint prescr iption,pays attention to needling sensat ion propagated along meridians,and combi nes acupuncture with medicines and insis t s on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 tern medicine.

        [Key words]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Acup Mox Science

        導師石學敏院士系飲譽海內外的著名針灸學家, 國 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學院副院長,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院 長。他勤奮求實,博大精深,學驗俱豐,尤其善于臨床治病,善于用針灸治療急危重癥,廣 得病家信譽。筆者在博士研究生學習期間,有幸跟從導師學習,親聆教誨,受益良多。茲將 導師的學術思想臚列如下。

        1 弘揚針灸,倡導正統

        導師非常重視中醫基本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尤其尊崇《內經》,他認為《內經》是中醫學術 理論和原則的淵藪,要學好中醫必先通《內經》。多年來,他不遺余力地研究《內經》,并 不斷以新成果充實、完善自己的學術觀點,且用以指導臨床實踐。去蕪存真,刮垢磨光,發 皇古義,崇古而不泥古,是導師治學的一條原則。遇有疑難,他尤其重視旁征博引,反復推 敲 ,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加以發揚光大,提出自己的見解。譬如關于腧穴功效主治,歷代文獻 對于腧穴功效主治的認識只是羅列了一些病癥,而缺乏用中醫理論對穴位的功效進行高度的 歸納和總結,以確立其主治證候。導師根據歷代文獻并結合現代臨床實踐,首次對14經脈 361個穴位的功效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和總結,完善了腧穴學的理論體系。

        又如關于《靈樞?經脈》篇"是動"、"所生病"的概念,歷代醫家認識極不一致,聚訟紛 繁 ,各執一端。對此與真實再現發病癥候息息相關并與針灸臨床實踐密切相關的問題,導師 通 過對歷代文獻的反復研究,又結合大量臨床研究,擺脫了諸家之爭論,從更高的層次指出: "是動"、"所生病"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對十二經脈及其相聯屬臟腑由生理轉變為病理 所產生的各種癥狀、體征、傳變和轉歸的綜合性記述,應包括病因、病位、發病緩急、病程 長短、標本、虛實、轉歸、預后。他將 "是動"、"所生病"的概念進行了具體概括。如 表1。

        再如,歷代針刺手法在刺激的計量方面概念模糊,欠乏規范操作,使得醫生難以掌握, 并影響了臨床療效的提高。導師認為針刺手法的實施是針刺治療疾病關鍵環節,自1981年以 來,在中風治療的基礎上總結了九種疾病針刺規律,首先提出針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術時間、兩次針刺相隔時間等針刺手法量學的四大要素,改變了歷代針刺 忽視計量的狀態,提出了針刺手法量學新概念,豐富和發展了刺灸學。

        2 闡發經旨,明辨病候

        成書于兩千年前的《靈樞?經脈》篇是經絡理論的基礎,十二條經脈的主治病候是其中的重 點 內容,是指導針灸臨床實踐的重要依據。然而由于古代漢語深奧難懂,歷代對于病候的詮釋 和闡發多"以字解字",使學習者很難領會其實質。導師認為:在針灸已成為世界醫學一個 組成部分的今天,作為針灸發源地的中國針灸工作者,應該對十二經病候有一個確切而完整 的概念,還《靈樞》經旨以本來面目,賦歷代認識以新的內容。導師結合現代臨床實踐,對 每一條經脈的病候群進行了剖析、劃分,并與現代相關疾病進行了對照研究,科學地對十二 經脈的病候體系進行了破譯和闡發,確立了治療大法和針灸處方,發展了經絡學理論。茲舉 例以見一斑:對手太陰肺經的病候,《靈樞?經脈》云:"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 缺 盆中痛。"《銅人》注云:"膨膨,謂氣不宣暢也。"馬元臺說:"膨膨肺脹者,虛滿而 喘 咳"等等,眾說紛紜。導師指出:"肺脹滿",是病人的自覺癥狀,是患者的主訴,是指 憋 氣、短氣、動則氣不夠用。"膨膨而喘咳",是形容咳喘時聲音的洪亮有力,咳時面部青紫 ,喘則張口抬肩。這些氣機升降方面的病變,主要是由于肺失肅降所致。"缺盆中痛",缺 盆指鎖骨上窩,是兩個肺尖部;作為肺的發病,首先反映的是肺尖部,但也反映到下部,出 現胸痛;從經絡學說講,缺盆部雖為十二經之通路,然距肺尤近,故在劇烈而頻頻的喘咳振 動下出現缺盆疼痛。這組病候病因上為外邪誘發,發病急,病程短,其性質屬熱屬實。臨床 見于大葉肺炎、支氣管炎、哮喘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上呼吸道感染、肺結核等。導師 相應提出以下治法。(1)咳嗽治則:宣肺止咳。選穴:①魚際、太淵、列缺。②孔最、天 突 、尺澤。操作:魚際直刺1寸,太淵直刺0.5寸,列缺逆經而刺1~1.5寸,孔最直刺 1.5寸 ,尺澤直刺0.5~1寸,諸穴均施捻轉提插相結合的瀉法。天突針尖與胸骨柄呈平行線直 刺 1.5~2寸,施捻轉的瀉法。以上二方可對證選用。(2)喘(急性期,屬熱屬實階段) 治則:宣 肺平喘。選穴:①背部大杼至膈俞華佗夾脊穴。②風門、肺俞部刺絡拔罐。操作: 華佗夾脊穴均施捻轉的瀉法,刺絡拔罐療法以每罐出血量5~10毫升為度。對二方同時施 術。

        3 醒神調神,拯救急危

        醒腦開竅針刺法是導師在辨證辨病相結合的指導思想下,結合西醫學,立足于中醫"神"的 學說而創立的治療中風病的大法。導師提出中風病的根本病因病機為"竅閉神匿、神不導氣 ",確立了中風病的治療法則以醒腦開竅、滋補肝腎為主,疏通經絡為輔,在取穴上改 變了以陽經穴為主的傳統配穴原則,而以陰經穴為主,取水溝、內關醒腦開竅,三陰交滋補 肝腎,極泉、尺澤、委中疏通經絡,并對所選腧穴的進針方向、針刺深度和施術手法等方面 做了重大創新,使之操作嚴格規范,從而創立了醒腦開竅針刺法,創立了"醒神""調神 "的學術思想。

        導師認為:百病之始,必本于神,凡刺之法,先醒其神,神調則氣順,百病除矣。導師倡用 "醒神"、"調神"法治療急危重癥,療效顯著,取得重大突破。如,導師用醒腦開竅針刺 法治療中風患者3000多例,治愈率達56.47%,總有效率達98.47%;用醒腦 開竅針刺法治療 假性延髓麻痹患者325例,治愈率達68.92%;用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病竇綜合征患 者30例, 治愈率20%,顯效率63.3%;用醒腦開竅針刺法搶救中樞性呼衰患者26例,搶救成 功率為50 %,存活率達25%。此外還將醒腦開竅針刺法用于血管性癡呆、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等 的治療,均取得良好的療效。

        4 推崇瀉血,祛邪扶正

        近世針灸醫學漸有存毫針刺法和部分灸法而忽視九針中砭法的傾向。導師詳研刺血療法,如 《靈樞?小針解》云:"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瀉之也,宛陳則除之者,去血脈 也" ;《素問?腰痛篇》云:"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而已""……橫脈出血,血變而止"等等 ,指出刺絡療法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消癰散結、活血止痛、祛瘀除邪之功效,對于 表虛陽熱,氣血瘀阻,風毒疫邪所致之病癥確有良效。只要辨證準確盡可大膽用之。導師對 支氣管哮喘,面肌痙攣,周圍性面癱急性期,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諸神經痛,軟組織損傷 ,丹毒,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靜脈炎,帶狀皰疹等多種疾病應用刺絡療法。導師指出: 在臨床治療中瀉血以祛邪,疏經祛風,務求其盡,單純刺絡法為血液自然流出,或稍稍擠壓 針刺局部,往往瘀血留駐不消,賊邪伏而不退,用閃火罐造成罐內負壓,可達血盡邪出,且 可控制出血量,以求療效。導師的刺絡術操作包括刺絡術、閃火拔罐術。

        導師運用刺絡療法,強調選穴配方。如對臂叢神經痛,導師治以行氣活血,通經止痛之方。 養老為手太陽郄穴,主治急性疼痛,天宗、肩外俞系小腸經穴,痛點多位于手太陽小腸經之 所 過,取之可疏通經絡,活血以止痛。導師治療臂叢神經痛取養老、痛點、天宗、肩外俞等腧 穴。

        5 選穴精當,講究配伍

        在針灸處方配穴方面,導師主張用穴要少而精。他在辨證分析的基礎上,歸納和運用正統的 配穴方法,靈活機動,力專效宏。導師善用特定穴,并化裁出其他配穴方法,現介紹如下。

        5.1 善用特定穴 臨床上如急性熱病,肢端麻木,昏厥,常用各經井穴刺絡放血;喘逆 氣 急,多取肺經的郄穴--孔最,配八會穴中氣會--膻中;咳嗽、喘急的呼吸系統疾病,多 取肺 臟的俞穴--肺俞和募穴--中府。導師十分欣賞"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的觀點,認為循 經取穴,遠近相伍,是針灸治病的重要原則。

        5.2 同名經配穴法 所謂同名經即手足太陰、手足厥陰、手足陽明、手足少陽、手足太 陽 等十二經脈的概括。這六對同名經在人體頭面軀干上部交接聯系構成經絡系統上下聯系的一 種途徑,即中醫文獻中常提及的六經。同名經配穴法是在同名經"經氣相通"的理論指導下 ,在手足同名的兩條經脈上各取一穴,組成"穴對"而應用于臨床。導師常運用同名經配穴 法來組成不同的配穴處方。如:高血壓、癲、狂、癇取兩厥陰的內關、太沖;脅肋痛取兩少 陽經的支溝、陽陵泉等。這種"穴對"精巧玲瓏,圓機活法,為導師臨床屢驗不爽的常用處 方。

        5.3 交匯經配穴法 交匯經配穴法即按經脈的交叉、交匯情況來配穴。某一病變部位有 數 條經脈交匯或某一病癥與數條交匯經脈有關,都可按此法配穴。導師臨床常運用此法,如其 創立的醒腦開竅針刺法就是依此法配穴的。中風病的總病機是"竅閉神匿,神不導氣,肝腎 陰虛"。督脈起于胞中,上行入腦達巔,故瀉督脈與手、足陽明經之會穴水溝,調督脈、開 竅啟閉以醒神安神;補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的交匯穴三陰交以滋補肝腎、 醒腦開竅,且足厥陰肝經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匯于巔;內關為八脈交會穴, 通于陰維,屬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瀉內關以寧心安神、疏通氣血。又如:髀樞部有足太陽 、足少陽經交匯,故臨床髀樞部疼痛常取環跳配秩邊、承扶、陽陵泉、承山。泌尿、生殖系 疾病多與任脈、沖脈以及足三陰經病理變化相關,臨床常取氣海、關元、中極,配太沖、太 溪、三陰交治之。

        6 以神統針,注重感傳

        針灸治病,自古就強調"得氣"。《靈樞?九針十二原》云:"氣至而有效"。氣至何處呢 ?據《針灸四書》言"氣至病所"。在歷代師傳中,對如何才能氣至病所,言及不多。筆者 3年來跟隨導師查房,觀摩導師的針刺手法,其手法獨成一家,穩健、輕柔、有韻律,充滿 靈活機動,循、攝、彈、旋、刮、震、顫,或慢如流水,或迅如閃電,瀟灑自如,尤其是他 的鳳凰展翅飛法更是惟妙惟肖,漂亮得好似鳳凰在飛翔。筆者還有幸親身體驗了導師的針感 ,他進針手法快捷、輕巧、無痛,最奇妙的是進針的同時就有舒適的得氣感。

        導師指出:進針時既要遵循《素問?針解篇》"義無邪下者,欲端以正也",進針的姿 勢必須端正,又要遵循《針灸大成》所云:"凡下針要病人神氣定,息數勻,醫者亦如是, 切不可太忙,又須審穴在何處……少待方可下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無痛與入穴的要求。 欲使針感直中病所,必須注意治神和守神,不斷實踐,歷歷不爽。現在導師在臨床上"氣至 病所"已成為必然效應的一項準則。其具體操作如下。

        6.1 專心致志 針刺或艾灸時,按《靈樞?終始》規定:醫者應嚴肅認真,"必一其神 , 令志在針",必須全神貫注,精力集中,細心觀察病人神氣的變化,體會針下的感應。同時 令病人專心致志,使其精神高度集中,靜心而意守病所,如此才能使醫患之間心心相印,神 氣相隨,得神取氣,提高療效。

        6.2 凝意治神 用針之際,必使患者凝意、精專而不散,乃可刺。即針刺或艾灸時,囑 患者將注意力有意識地移往病所,守定不移;醫者根據患者神氣的變化,選用適當的針刺補 瀉手法。怎樣才能使病人神定而氣至呢?一是要用醫者的雙目觀察病人的神態、目光,通過 醫患間的目光暇接,使病人安定下來。二是要通過談話減輕病人對針刺的恐懼和疾病的憂慮 等,使病人精神聚合,心情舒暢,神氣內守,安靜地接受治療,然后進針。針刺時針尖方向 依病情而定,為達到氣至病所,針尖方向應朝向病所,配合適當的手法,患者立即或逐漸出 現酸、麻、脹、重、觸電感,有時還可能出現涼、熱、癢、痛、蟲行感、氣流感、上下傳導 及水波樣感的針刺或灸治感應直達病所;醫生手下可有沉、緊、澀的感覺,用手觸摸腧穴周 圍,可感到肌肉由原來的松弛變為緊張,有些原來因病而痙攣的肌肉可由緊張變為松弛,病 癥立即減輕,某些久治不愈的癥狀也霍然而去。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言:"效之 信,若風之吹云,明乎若見蒼天"。

        6.3 密意守神 《內經》謂:"針已得氣,密意守氣勿失"。針刺或艾灸時,出現經氣 感 傳,針刺得氣后,病人應摒棄雜念,牢牢意守病所,以意領氣,自然氣至病所。此點至關重 要!若半途放棄意守,針感亦往往隨之消失。此時醫者仍專心致志于針端,手法亦和緩輕柔 、均勻綿軟,才有利于針下神氣不散。若手法快速猛烈,或驟然終止施術,其結果與病人放 棄意守病所相同,針感亦容易消失。當氣至病所,病人感到病癥減輕或消失時,方可停止施 術。此即《靈樞》"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亦即《靈樞?終始》"氣至乃休" 之意。

        6.4 接經通氣 若患者因個體差異或精力分散一時未能獲得經氣感傳時,醫患雙方應進 一 步強化誘導,彼此配合密切,遵照《靈樞》"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的古訓,或用后世 的"接經通氣法",在同一經脈距離病所的近端,選2~3個穴位依次針刺,或用"以意通 經 廣按摩法",在與病所相同的經脈路線上,循、切、捫、按,使其經氣感傳,"氣至病所" 以獲良效。此即《靈樞?終始》篇的"必一其神,令志在針,淺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 神,氣至乃休"之旨的靈活運用。

        7 針藥合用,力求實效

        導師十分贊賞古代針灸先賢張仲景、孫思邈"針藥合用"的主張。該主張源于"毒藥治其內 ,針石治其外"的原則。導師臨癥,遇疑難痼疾,也往往針灸藥物并用。他指出:以藥輔針 則十二經氣血和,以針輔藥則臟腑功能調勻,針藥合用,則經絡臟腑如被甘霖而無虞矣。例 如導師治療中風病,常用針灸以醒腦開竅、滋補肝腎、疏通經絡,同時又自配方研制成"腦 血栓片"以活血化瘀、醒腦通絡、潛陽熄風,每收捷效。

        導師擅長針灸治療技術,對中醫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皮膚科等亦頗有研究。他極力主 張《傷寒》、《金匱》及歷代方藥之書,習醫者不可不學。藥之理即針之理也,只有諳熟中 醫內科雜病,方能成為優秀的針灸醫師。他指出:"針藥各有適應癥,只有諳熟中醫理論, 通曉二者之所長,臨癥時方能方寸不亂,施藥用針切中肯綮"。

        8 用夏變夷,融西貫中

        導師行醫近四十載,他尊崇孫思邈"兼收博覽、推陳出新、用夏變夷、恪守《內經》"的精 神 ,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診療風格。在他的學術思想中滲透了中西醫結合、中醫現代化的思維 方式。導師的用夏變夷的學術思想的核心就是立足發揚光大中醫的立場,吸收現代醫學理論 要素,將其融入中醫理論中。導師作為中醫針灸專家,一貫堅持中西醫結合以取長補短,在 教學與臨床中,常與西醫同道

        切磋,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應用中醫和西醫兩套理論和診療方 法會診疑難病人,并從中汲取西醫學的種種營養以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了教學和臨床醫療 質量,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主編了《中西醫臨床急癥學》。

        9 小結

        第2篇:學術思想范文

        關鍵詞:《古今醫鑒》;龔信;六氣四因;調氣開郁;外治熏法;推崇明醫

        中圖分類號:R-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707(2016)05-0057-05

        Study on Academic Thoughts of Gu Jin Yi Jian

        YANG Wei, Qu Shen, YU Zheng, Du Song*

        (Institute of Basic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Gu Jin Yi Jian is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medical book in the Ming Dynasty. It is compiled by GONG Xin, compiled by GONG Ting-xian, and corrected and complemented by WANG Ken-tang. This book collects all the theories, learns widely from others' representative points. Pulse methods, pathology, medicine properties, and five movements and six climates are discussed in the book. It also includes hundreds of diseases and symptoms of internal medicine, surgery,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 with high clinical reference value. This book pays attention to pulse methods and five movements and six climates, advocates to take the six pulses and eight key points as the outline of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On the aspect of regulating the emotion, the method of regulating Qi is most often used. While fumigation method is advocated to apply in the external treatment. Gong's father and son respected the physicians in the Ming Dynasty, criticized the quacks, which has a very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present.

        Key words: Gu Jin Yi Jian; GONG Xin; six qi and four factors; 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depression; external treatment and fumigation; respect the physicians in the Ming Dynasty

        《古今醫鑒》為明代醫家龔信的代表作,其子龔廷賢續編,又經王肯堂校補。該書匯集上自《黃帝內經》,下至元明諸家之論,博采眾長,分門別類。首列脈訣、病機、藥性、運氣總論,其次分論各科諸門,每門又列若干證,涉內、外、婦、兒、雜科病種百余種。其中部分內容以歌訣或韻文概括,便于誦讀記憶。本書是一部切合實用的綜合性醫著,具有較高臨床參考價值。筆者對其學術思想進行分析,為臨床工作者提供參考。

        1 概況

        1.1 刊刻情況

        《古今醫鑒》初刊于明代萬歷四年(1576年),龔信纂集,原作8卷,初刊本已佚。其子龔廷賢續編,刊于萬歷十七年(1589年)。后經王肯堂校補,改為16卷刊刻傳播。《古今醫鑒》存世可見明萬歷 五年(1577年)金陵周四達刻本,明萬歷十七年 葉華生刻本(1589年),日本明歷二年(1656年)刻本,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蘊古堂余元聲刻本、文盛堂刻本,清崇順堂刻本,1930年上海受古書店石印本,1958年商務印書館鉛印本等[1]。

        1.2 編撰者情況

        龔信,字瑞芝,號西園,明代醫家,生卒年不詳,江西金溪人,曾供職于太醫院,以醫名世,《古今醫鑒》為其代表著作。傳世還有《重刻圖像本草藥性賦定衡》13卷,龔信編,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書林洪宇李良臣刻本;《太醫院補遺醫學正傳》16卷,龔信編,余應奎補遺,日本慶長 十一年(1606年)刻本;《醫學源流肯綮大成》 16卷,龔信編,余應奎補遺,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建邑積善堂刻本、清刻本、日本刻本等。

        龔廷賢(1522-1619年),字子才,號云林山人、悟真子,明代醫家,龔信之子。龔廷賢幼習儒業,后承家學,棄儒習醫,名聲鵲起,因治愈魯藩妃之疾,出任御醫院太醫吏目,獲“醫林狀元”美譽,贊為天下醫之魁首。龔廷賢訪賢求師,游學行醫于四方,著述豐富,著有《萬病回春》《壽世保元》《種杏仙方》《云林神彀》《魯府禁方》《復明眼方》《外科神驗全書》《小兒推拿方脈全書》等,其中《萬病回春》《壽世保元》淺顯實用,流傳最廣,傳入日本、朝鮮等國。

        王肯堂(1549-1613年),字宇泰,號損庵,江蘇金壇人,明代醫家。明代萬歷年間進士,后志于“不為良相,愿為良醫”,留心醫事,鄙薄功名,終以醫名天下。王肯堂博極群書,治醫“采摭繁富,于寒溫攻補無所偏主”,所著《證治準繩》120卷之多,條理分明,“博而不雜”,為醫家所宗。

        2 學術思想

        《古今醫鑒》是一部切合實用的綜合性醫學著作。書中指出醫家須指下明,病源悉,藥性熟,證治投,故首列脈訣、病機、藥性、運氣4項為總論,其次分論各科諸門,內科分諸中、諸傷、虛損、諸痛等門及時病雜病,婦科分經水、血崩、帶下、產育、產后等門,兒科分驚風、諸疳、蟲痛、夜啼、丹毒等門,雜科分口、齒、眼疾等門,外科分癰疽、瘡瘍、破傷、中毒、骨鯁等門,兼載外科輕微病證的簡易療法、膏藥配制、濟民方藥及醫德歌訣,末以通治、救荒門為終。每病證皆按脈、證、治、方敘述,分論病原、病象、診斷、處方。首明脈象,次以辨證,再則論治,詳加斟酌,輯古方、今方必驗之有效者,還記載部分針灸、外治療法,以濟方藥所不及。書中以醫為鑒,“雖隱伏沉痼,罔不洞察,與鑒之照物妍媸不爽有相類者”,條分縷析,一目了然。

        本書經龔信20年搜輯,博學眾采,廣輯約取,遠宗先哲,近取名公,紹其正傳,示之成法。選材上起周漢,下至元明,如周漢的醫和、醫緩、淳于意,金元的劉完素、張從正、朱震亨,明代的戴元禮等,名醫論辯精詳之說悉皆輯錄,參考價值較為突出。同時,本書融會古今,選精用粹,參以己見,重視實用。薈萃各科歸于簡括,不漏不蕪;闡發諸說務求透徹,條理明晰;纂輯宗旨不涉門戶之見,并蓄兼收;又以歌訣或韻文概括,便于誦讀記憶。書中提倡“每視疾則先診以脈息,次察其病原,而攻治之法,方藥之制,又酌其脈、病而投之”,詳審細察,有的放矢,求得療效。如論治脾濕之痰的二陳湯,加用升提之藥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師常法而求變,擴大治療范圍;論治癲癇不拘泥成法,主張“俱宜豁痰順氣,清火平肝”,以黃連、瓜蔞,南星、半夏之類“尋火尋痰,分多分少治之”等。

        2.1 辨病以六脈、八要為綱

        《古今醫鑒》強調診脈法,“先要定得三部,位分明白;又要曉得十二經絡、五臟六腑,及五臟配合、五行四時生克之理;又要知得脈之息數,分別浮、沉、遲、數、滑、澀,及諸脈陰陽主病之原也”。兩手俱有寸、關、尺,需詳察六部脈位,因人而異,如“長人脈長,當疏排指;短人脈短,當密排指。人瘦小,則輕取之;人肥大,則重取之”,另有反關脈、魚際脈等。六部脈位依六氣排布,“左手寸口,心與小腸之脈所出,君火也;左手關部,肝與膽之脈所出,風火也;左手尺部,腎與膀胱之脈所出,寒水也。右手寸口,肺與大腸之脈所出,燥金也;右手關部,脾與胃之脈所出,濕土也;右手尺部,命門與三焦之脈所出,相火也”,脈診以處百病而決死生。

        本書對脈形的診察和描述較為細致。如春弦、夏鉤、秋毛、冬石的四季之脈,即為寅卯春脈弦者,弦而長,以應東方肝木之氣;巳午夏脈鉤者,脈來有力,浮大而散,以應南方心火之氣;申酉秋脈毛者,脈來浮澀而短,以應西方肺金之氣;亥子冬脈石者,沉濡軟滑,以應北方腎水之氣。辰戌丑未四季月脈遲緩者,脈來和緩而大,以應中央脾土之氣。概括而言,總以浮、沉、遲、數、滑、澀六脈為綱,而芤、洪、散、大、長、濡、弦皆輕手而得之類,伏、石、短、細、牢、實皆重手而得之類,濡、緩皆遲之類,急、促皆數之類。脈診判斷病性、病因,需謹記浮為陽,在表,為風、為虛;沉為陰,在里,為濕、為實;數在腑,為熱、為陽、為燥;遲在臟,為寒、為冷、為陰;滑為血多氣少;澀為氣多血少;滑為血有余;澀為氣獨滯。又左脈不和,為病在表,為陽,主四肢;右脈不和,為病在里,為陰,主腹臟。

        本書強調“六氣四因,病機以明”,病本于風、寒、燥、濕、暑、君相二火,內傷、外傷,內積、外積。五運為諸病綱領,諸風掉眩,皆屬肝木;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諸氣郁病痿,皆屬肺金;諸寒收引,皆屬腎水。六氣各有主病,如諸暴強直,支痛絞戾,里緊筋縮,皆屬于風;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大,鼓之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栗,驚惑,悲笑譫妄,衄蔑血污,皆屬于熱等。

        判斷病證不離“表、里、虛、實、寒、熱、邪、正八要”。因外邪是風寒暑濕燥之所客,內邪則虛實賊微正之相乘,通過辨口鼻呼吸之情審別內傷、外傷,通過審察尺寸往來之脈,辨別陰證、陽證,浮表沉里,遲寒數熱,滑為痰多氣盛,澀為血少精傷,緩則正復,大則病進。

        病有標本,治有緩解,急則治標,緩則治本,表證宜汗解,里證宜下平,寒者溫而熱者清,虛者補而實者瀉。《古今醫鑒》重視臨證遣藥技能,按補氣藥、補血藥、補陰藥、補陽藥、活血藥、行氣藥、化痰藥、消食藥、祛蟲藥、滲濕藥、清熱藥、解表藥、溫中藥、祛風藥、安神藥、外用藥等,列出常用中藥的藥性、主治、功能及診治要點,如人參補元氣,瀉虛熱而止渴,色蒼肺實休憑。黃芪補三焦,斂盜汗而抵瘡,肥白衛虛宜準。白術健脾強胃,主濕痞虛痰。蒼術發汗寬中,導窠積飲。茯苓安驚利竅,益氣生津,和中用白,而導水用赤,禁與陰虛。甘草補氣助脾,調和百藥,溫中用炙,而瀉火用生,滿家須謹。

        2.2 調治情志,以諸氣為法

        《古今醫鑒》重視調治情志疾病[2]。人稟天地之氣,五運迭侵于外,七情交結于中。怒、喜、悲、恐、寒、暑、驚、思、勞,人之九氣,多是人體情志活動的外在表現,常則安,變則病,易見情志失衡、九氣為病。《內經》云:“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瀉,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勞則氣耗。”調治情志疾病以治氣開郁為法。

        情志氣病,病因病情多種多樣,《古今醫鑒》稱“有七情氣,有郁氣,有怒氣,有熱氣,有冷氣,有厥氣,有逆氣,有痰氣,有虛氣,有中滿氣,有腹脹氣”,務要詳究,治療加以區別。如男女情志氣病,因男子屬陽,得氣易散,女子屬陰,得氣易郁,所以,“男子之氣病常少,女之氣病常多。故治婦人宜以順氣,而兼乎散血”。調治總以調理氣機為主,使情志舒暢,五臟協調,諸郁自除。

        診察情志氣病,脈診最為便捷。書中記載,“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實,氣兼痰飲。又曰:沉弦細動,皆氣痛證。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在尺,脈象顯然”。

        治療情志氣病,“必須自能知戒”,調節情緒,改善生活習慣,才能戒除病原,保障長期療效。用藥治療,“郁氣宜開郁”,可選用蒼術、香附、川芎、青皮、竹茹、山梔子、枳殼、連翹、木香、澤瀉等,各具功效,“香附快滯氣,陳皮泄逆氣,紫蘇散表氣,厚樸瀉胃氣,檳榔瀉至高之氣,藿香之馨香上行胃氣,沉香升降真氣,腦麝散真氣,木香行中下焦氣”,臨證靈活選用。還需注意,行氣開郁之藥多服有損氣耗氣之弊,如“枳殼破滯氣,然多服損胸中至高之氣。青皮瀉肝氣,多服損真氣”,臨證需“用之能治氣之標,而不能制氣之本”,主張中病即止,以免損泄正氣。

        《古今醫鑒》所載治療情志氣病的方劑豐富,療效肯定。如治療“窒礙于咽喉之間,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梅核氣,認為此病為“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隆,乃成厲痰郁結”所致,治宜導痰開郁、清熱順氣,“如老痰凝結不開,以咸能軟堅立藥,海石、立明籽之類”。選用加味四七湯、加味二陳湯、行氣散治療,多以半夏、茯苓、厚樸、紫蘇、蘇梗、青皮等為主藥。又如治療憂愁思慮、忿怒傷神,或臨食憂感,或事不遂意,使抑郁之氣留滯不散的胸脅痞脹,用分心氣飲,以青陳皮、半夏、赤白茯苓、紫蘇、大腹皮、肉桂、桑皮、木通、羌活、甘草治療,依癥化裁,性急加柴胡,多怒加黃芩,食少加砂仁、炒神曲,胸膈痞悶加枳實、香附,三焦不和加烏藥,氣閉加萊菔子、枳殼,氣滯腰疼加木瓜、枳殼,翻胃加沉香磨服,水氣面目浮腫加豬苓、澤瀉、車前子等。

        郁證“脈多沉伏,或澀或芤”,遵循《丹溪心法》所論“氣血沖可,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辨證論治氣、血、痰、火、濕、食諸郁。以六郁湯“開諸郁之總司”,用香附童便浸炒、蒼術、川芎治氣郁,用蒼術、川芎、白芷、茯苓、羌活、防風、柴胡治濕郁,用梔子、青黛、香附、蒼術、撫芎、黃芩、天花粉治熱郁,用海石、南星、香附、瓜蔞仁、貝母、竹瀝、姜汁治痰郁,用桃仁泥、紅花、牡丹皮、延胡索、川芎、香附治血郁,用蒼術、香附、山楂、神曲、枳實治食郁。用越鞠丸加橘紅、白術、黃芩、山楂為加味越鞠丸,“解諸郁火痰氣,開胸膈,進飲食”;越鞠丸與保和丸合方為越鞠保和丸,“扶脾開郁,行氣消食,清熱化痰”。

        2.3 外治雜病,推崇熏法

        《古今醫鑒》用熏法治療藥力難以達到病所的頑癥痼疾,如氣閉耳聾、久嗽不愈、牙齒痛等,或外用有損于人體的峻猛毒藥,治療外痔、脫肛、楊梅瘡及楊梅瘡服用輕粉后致筋骨疼痛、牙腫爛等,取得療效[3]。熏法開竅通絡,內病治外,可使藥力直達病所,加強清熱利濕、殺蟲定痛、祛風止癢等功效。

        如以吸藥如神散治療風入肺中、久嗽不愈的久年痰嗽癥,用雄黃、佛耳草、鵝管石、款冬花、甘草、寒水石、青礞石、白附子、枯礬、孩兒茶等分為細末,“紙燃燒煙,令病人吸之”。因外病風邪傷肺,一般辛散輕宣藥物難以治療,所以選藥吸煙,通過“肺開竅于鼻”,使溫肺化痰、通絡止咳的藥物直達病所,剔除積痰,散除結熱,搜刮肺絡頑痰,使痰凈而愈。

        又用熏耳神方治療氣聾,不論遠年近日者均獲療效。方中重用芳香溫通的蘄艾,伍以透竅入絡的麝香,輔以靈磁石、珍珠研為細末,合一處令勻,用白紙一張鋪熱鐵器上,用黃蠟5錢搽紙上,紙上攤艾,艾上摻藥,卷作筒子,點火吹滅,側耳熏之。此法《理瀹駢文》亦有收載。用哭來笑去散,以雄黃、乳香、胡椒、麝香、蓽撥、良姜等為末,“用紙卷藥末在內作條,蘸香油點著,燎牙痛處,火滅再燃再燎”,治牙痛臉腫。

        用煙熏法治療痔瘡,如“用半新馬桶一個,入新磚一個,放桶底上,再用新磚一個燒紅,于磚上,上用全蝎兩三枚,燒煙,患人坐桶上熏之,不二三次即愈”。或用刺猬皮、雄黃、北艾為末,“每作核桃大炷子,用竹筒如小酒杯一杯大,長尺余,一頭留節,鉆一竅裝入于內,燒煙令竅透瘡口熏之”,久則癢不可當,稍歇再熏。或用花椒、艾葉、蔥頭、五倍子、皮硝、馬齒菜、茄根為散,“水煎,先熏后洗”,當時痛止,指日可愈。

        治療梅毒引發的楊梅瘡,《古今醫鑒》主張“切忌服水銀、輕粉等藥,以取速效,而遺患于后也”,所載方劑中也有熏法治療的。如熏鼻奇方,用水銀、白錫、百草霜為末,作紙櫻于早、午、晚,“用紙作罩,勿令泄氣,熏鼻孔,男左女右”,口噙涼水,溫則易之。三教歸一方,先用表藥,后用熏法,以水銀、銀朱、朱砂、棗研勻作丸,置瓦上,藥居中,用炭火圍,“令患人仰臥縮腳蓋被,將口頻吹火,燒煙熏之”,熏后再服藥。金燈照眼方,白錫、水銀、乳香、沒藥、白丁香、辰砂、輕粉、自然銅、麝香等為細末,將皮紙卷條,香油潤濕,“燃燈,照眼觀燈,口含涼水,燈用帽匣盛之”,前后服通圣散十劑。治牙床上下腫爛作痛,或因楊梅瘡多服輕粉,致筋骨疼痛、牙腫爛者,用神燈照眼法,以乳香、沒藥、雄黃、朱砂、水銀、錫花、銀朱、川烏、草烏、白芷、自然銅為末,“綿紙裹作條子,香油透點燈,以瓦片盛置斗內或桶內,將手掩其口鼻,以目觀燈”,有汗出則佳。

        2.4 推崇明醫,以釋醫德

        《古今醫鑒》中有明醫箴、庸醫箴兩篇,堪稱勸誡醫生向善棄邪的醫學倫理規范[4]。“今之明醫,心存仁義,博覽群書,精通道藝,洞曉陰陽,明知運氣,藥辨溫涼,脈分表里,治用補瀉,病審虛實,因病制方,對證投劑,妙法在心,活變不滯,不炫虛名,惟期博濟,不計其功,不謀其利,不論貧富,藥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醫,芳垂萬世”。書中批評庸醫,“炫奇立異,不學經書,不通字義,妄自矜夸,以欺當世,爭趨人門,不速自至,時獻苞苴,問病為意,自逞明能,百般貢諛,病家不審,模糊處治,不察病原,不分虛實,不畏生死,孟浪一試,忽然病變,急自散去,誤人性命,希圖微利”。強調行醫目的是濟世救人,施仁術于社會,不得貪圖名利。業醫者當鉆研醫學,精通醫道,博采眾家之說,學識淵博。臨床上應詳察病情,謹辨病原,因病制方,辨證施治,對癥下藥,不拘泥于形式,治療方法靈活多樣,以求簡、便、廉、驗的最佳療效。而不能不學無術,自吹自擂,欺世騙人,謀求私利。這些論述對現今醫生堅守職業操守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薛清錄.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

        [2] 苗萌,劉健,王米渠.《古今醫鑒》七情五郁的心理學思想探討[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13):1713-1714.

        [3] 黃仲陽.《古今醫鑒》外治法特色及貢獻[J].江西中醫藥,1997, 28(1):6-7.

        [4] 曹志平.明代父子御醫龔信與龔廷賢的醫學倫理思想[J].職大學報, 2011(2):33-36.

        第3篇:學術思想范文

        王之士著述頗豐,據史料記載著有《理學緒言》、《信學私言》、《大易圖象卷》、《道學考源錄》、《易傳》、《詩傳》、《正世要言》、《正俗鄉約》、《王氏族譜》、《正學筌蹄》、《闕里瞻思》、《關洛集》、《京途集》、《南游稿》等;所述著作有《先師遺訓》、《先君遺訓》、《皇明四大家要言》、《性理類言》、《續孟錄》等。在王之士去世二十年后,其子嗣請馮從吾將其著述厘定為《秦關全書》。然而,至清末民初時王之士的著述多已佚失,藍田學者牛兆濂曾搜輯其著述,也“僅具一文一詩,他無考也”(《藍川文鈔·秦關先生拾遺錄序》)。牛氏未云詩、文為何詩何文?今疑其詩為《梁日緝為言輞川雪中之游》(見牛兆濂纂《(民國)續修藍田縣志》卷22),文為《灞水龍王廟記》(見《(光緒)藍田縣志》附錄《藍田縣文征錄》卷2、《(民國)續修藍田縣志》卷20),牛氏弟子陳敬修又取“儒集中有及先生者,匯為一冊,名為《拾遺錄》”(《藍川文鈔·秦關先生拾遺錄序》),惜今未見其書。故擬根據現存史料略論其思想。

        一、學宗父師,以盡性無欲為宗

        馮從吾《秦關全書序》云:“藍田王秦關先生,理學醇儒也,其學以盡性無欲為宗……頃先生冢嗣伯敬持先生著作若干種,乞余訂正,會余病,不能細讀,乃留伯敬數日,命門人輩稍為編次以歸之,而以《文簡公粹言》及《飛泉公語錄》列于前,見先生學問淵源所自,其日:‘先師遺訓,先君遺訓云者,先生所自命也。’”牛兆濂《秦關先生拾遺錄序》亦云:“先生以近道之資,稟父師淵源之正,加以篤信。”可見,王之士之學自有淵源,一則其父王旌(號飛泉,任代邸教授),一則其師文簡公呂楠(1479—1542,字仲木,號涇野)。就父教而言,據馮從吾記載,“先生幼承庭訓,七八歲即知學,教授公授之毛詩二南輒解”。可見,王之士深受其父王旌影響無疑,立身處世恪守遺訓。王旌著述現多不傳,《(民國)續修藍田縣志》卷20僅載其《七盤坡》詩一首;但《關學編》云其“明理學,有語錄藏于家”,而王之士年輕時又“治《大戴禮》,兼通《易》”,則可推知王旌對理學,尤其是《禮》、《易》有較深刻的理解,并撰語錄加以闡發,這必然會影響到王之士。就師教而論,據牛兆濂《秦關先生拾遺錄序》記載,“先生學本涇野,然涇野沒,時先生年十四五歲……先生學問淵源所自,其日‘先師遺訓’、‘先君遺訓’所自命也。此時文簡不別以姓氏,其為涇野無疑矣。”可見,牛氏認為王之士受學于大儒呂柟(謚號“文簡”),然而《明史·儒林傳》云:“潛(呂潛)里人郭郛,字維藩,由舉人官馬湖知府。藍田王之士,字欲立,由舉人以趙用賢薦,授國子博士。兩人不及楠門,亦秦士之篤學者也。”《明史》明確提出王之士未及呂柟之門,有悖于馮從吾所載。馮氏與王之士相知,所說理應可靠。然而,馮氏所論王之士“其學以盡性無欲為宗”。“盡性”、“無欲”雖為宋明以來理學家多談,尤其是在陽明學者那里;但是在以雜融程朱、張載思想為特色的呂柟那里,甚少談論“盡性”、“無欲”。僅就現存《涇野先生文集》而言,也僅有兩句相關語句:“圣人無入而不無欲,一靜坐不可便了也”(《靜修書屋記》)、“圣也者,盡性者也”(《韓生祖父母八十壽序》)。若以此推斷,王之士的“盡性無欲”似乎就成賢希圣的工夫而言。

        二、推行《鄉約》,以禮敦俗

        自張載以來,關學素有“以禮為教”、敦化風俗的傳統。在藍田推行“以禮為教”的典型,莫過藍田呂氏的“鄉約”實踐。據史料記載,呂大鈞作為較早向張載“執弟子禮”的門人,將張載重禮的思想付諸于實踐,“居父喪,衰麻葬祭,一本于禮。后乃行于冠婚膳飲慶吊之間,節文粲然可觀,關中化之”(《宋史·呂大鈞傳》)。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鄉約在彰顯儒家道德理念,教化民俗,穩定社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故有“敷教同風,莫善于鄉約”、“鄉約行,則一鄉之善惡無所逃,盜息民安,風移俗易”等褒譽。《呂氏鄉約》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鄉約》,在后世影響甚大,諸如呂楠在謫解州時即教化百姓,“行《呂氏鄉約》及《文公家禮》”(《明史·呂楠傳》)。在王之士的家鄉藍田,素來重視推行鄉約,在明代時就有邵氏推行《柳莊寨鄉約》(見牛兆濂《續修藍田縣志》卷14),直到清末民初大儒牛兆濂仍整理《呂氏鄉約》,教化民眾。

        王之士也如其鄉賢呂氏和后學牛兆濂一樣十分注重《鄉約》的勸善懲惡、移風易俗的作用。據史料記載,其云“居鄉不能善俗,如先正和叔(呂大鈞)何”,“乃立《鄉約》,為十二會,赴會者百余人。設科勸糾,身先不倦。諸灑掃應對、冠婚喪祭禮久廢,每率諸宗族弟子,一一敦行之。于是,藍田美俗復興”(《關學編·秦關王先生》)。可見,王之士效法前賢制定和推行《鄉約》的目的在于“居鄉善俗”,而且在實施過程中身體力行。王之士所制定的《鄉約》,應為史料所載的《正俗鄉約》,雖然其內容現已無從考索,但其通過宣講鄉約,使民眾將儒家的道德思想內化于民眾心靈,自覺遵守倫理規范,復興藍田淳風,成為一時美談。

        三、辟邪崇正,道法鄒魯

        自張載以來,關學學者十分注重辟邪崇正,尤其是通過批評佛、道異端,維護和弘揚儒家的道德義理和治平理念。張載力批判佛、老,發掘儒家精微義理,認為佛教以心為法,以空為真,萬物依照“形自形,性自性”之“無自性”的因緣而生,因而成為懸空的幻象,其生死輪回也是惑業所致,最后走向以寂滅為解脫歸宿的“往而不返”的極端。又認為,老子的“有生無”之論導致“虛無窮,氣有限”,以無窮之虛來對待有限之氣,乃是體用殊絕,將本體與現象割離,是不知道“不有兩則無一”的道理,結果導致道教重生執“有”,追求保身養生,甚至成仙不死之說,其弊在于沒有看到生命的變化,走向知聚不知散的另一個極端,“徇生執有者物而不化”。其后,關學學者多批佛老,諸如馮從吾撰寫《辨學錄》,拒斥佛老,闡明“吾儒之正傳”,認為佛教無法揭示天理,揭示人之所以為人的至善本原;雖然佛教明心見性,直指人心,但卻沒有像儒學般直指至善的本心。后世的李二曲也曾閱讀《道藏》、《大藏經》,核其真贗,駁其荒唐,彰明儒學與佛道的不同。王弘撰則認為:“蓋為佛之徒,服佛之服,行佛之行,言佛之言,是出世之異人也,如沈蓮池是已。雖有謬悠之談,其志堅行修,是難能也。士大夫而學佛,吾實惡之。”(《山志-初集》卷4)

        王之士同上述關學學者一樣,嚴辨佛道“二氏”與“吾儒”之不同。據史料記載:“即時貴或譚及二氏,輒正辭距之不少假。既而道鄒、魯,瞻闕里,遍拜先師及諸賢祠墓,低回留之不忍去,夢寐如見其人。”(《關學編·秦關王先生》)可見,王之士對于佛道的態度是嚴辨辭距,堅持不懈;同時,又對孔孟儒學深信不疑,以身踐履,夢寐體悟。故能久之以其辟邪崇正、道法鄒魯的行實,“名動海內矣,凡縉紳蒞茲、道茲者,罔不式廬愿見”(《關學編‘秦關王先生》),以致其好友馮從吾在其歿后二十年后仍贊揚說:“辟邪崇正,百世可師。”

        綜而論之,雖然現存史料不足以考察王之士思想的全貌,但無法否認王之士在關學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其人其學深受關中學者的推崇,屢屢被緬懷贊詠。如馮從吾訪其祠時,情不自禁地感嘆說:“清癯之貌,篤實之學。四呂而后,公稱先覺。昔聆公訓,今拜公祠。辟邪崇正,百世可師。”(《少墟集。秦關王先生像贊》)趙用賢推崇其為:“海內三逸,公居其一。”(《關學編·秦關王先生》)王以通贊云:“表帥一鄉,矜式后學。”(《關學編。秦關王先生》)清初關中大儒李二曲云:“他若吾鄉李介庵、王秦關,學足以明道,才足以應世,粹德卓品,朝野欽仰。此皆克自奮拔,知所從事,登科而弗囿于科,由數十年科目而進于數百年科目,光重史冊,彪炳無窮者也。”(《二曲集,諗言》)其后世同鄉牛兆濂過其祠,作詩云:“斜陽片石久嵯峨,到此行人喚奈何?前志有基難考信,斷碑無字易傳訛。秦關一去鄉賢少,荊峴不來野寺多。千古輞川名勝地,從教詩畫說維摩。”(《藍川文鈔》卷1)又竭力輯其著述,并作《秦關先生拾遺錄序》,贊揚說:“吾邑之興于關學者三百年來無一人焉,關學之統遂終于先生矣。”(《藍川文鈔》卷3)

        第4篇:學術思想范文

        【關鍵詞】 現代B江醫家;脾胃;學術思想

        從古至今, 許多醫家都注重脾胃的調理, 傳承古代B江醫家脾胃學術思想之精要, 現代B江醫家脾胃思想蓬勃發展, 涌現出楊志一、姚荷生、張海峰、姚奇蔚、萬友生等醫家。這些醫家促進了中醫教學科研臨床一體化的發展, 為脾胃的學術思想起到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本文將對幾位醫家的學術思想進行探析。

        1 楊志一

        楊志一(1905~1966年), 名佩賢, 江西吉安人, 業醫南昌。1937年, 楊氏出版了《胃病研究》一書, 為胃病專著。書中較全面的闡述了胃的生理病理、發病原因、預防治療、飲食調護等, 并且本書還收錄了先前醫家治療胃病的經驗及作者的臨證實錄。

        1. 1 對胃病病因的認識 楊氏根據自己幾十年的臨證經驗, 歸納了幾點胃病的病因, 其觀點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符合實際且實用。①飲食沒有節制, 攝入過多。②煙酒辛辣刺激之品, 過度攝入。③情緒不定, 憂思苦慮, 尤其傷脾。④過多體力活動, 全身乏力, 胃之收縮因此而遲緩。⑤缺乏運動, 消化機能隨之減退, 導致消化不良。楊氏認為:“胃為人身最重要之關鍵, 后天之根本, 營養賴之以富, 氣血賴之以生。胃氣強則氣血充旺, 體力健壯。胃氣弱則臟腑機能均蒙其客。”作者在書中, 附錄了他臨證胃病實驗錄。例如, 他在胃病逍遙囊中列舉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醫療相關的單方及驗方。

        1. 2 強調預防, 重視養生 楊氏認為:“人既患不消化之證, 因苦不能立愈, 亟亟乞靈于藥物。不知胃病從飲食不節而來, 治法當從調節飲食著手。”根據臨床并聯系生活, 列預防不消化之要訣, 此要訣豐富實用。①宜擇易消化之品, 食后使牙清潔無垢。②宜食時從容, 細嚼慢咽, 切忌急咽。③宜戒絕煙酒, 因其不論多寡, 皆含刺激性, 尤其是煙。④宜食時不發怒, 心情平和, 不宜多想他事。⑤宜少食生冷堅硬之品, 避免損傷胃力。⑥宜注意身體勞動, 精神疲倦時及劇烈運動后, 皆不宜馬上進食。⑦宜每日大便1次, 腑以通為補, 攻瀉滌蕩之品, 需謹慎用之。⑧宜食后廣步庭園, 不做勞力之舉動及用腦之事等。⑨臨睡勿食, 睡后消化之力也需休息。⑩宜食有定時, 脾胃之力有休息恢復之機會也。如遠行方止, 勿立即進食。這些預防調護之道, 不僅對有胃病患者實用, 對平常人們的生活, 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1]。

        楊氏在治療胃病的過程中, 理論上博采歷代醫家之長, 理論聯系生活, 他提出的預防消化之要訣被當代醫生所遵從。可見其脾胃學術思想對現今臨床診治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2 姚荷生

        姚荷生(1911~1997年), 南昌人, 精傷寒、脈理、內、婦、兒科等, 對脾胃的研究也較為精專。姚氏認為, 脾主運化, 胃主降濁, 為樞紐, 故脾臟病變, 大多與運化或統攝失職有關, 主要表現為飲食、二便的異常。脾主四肢, 開竅于口, 其華在唇, 故其外在病變多為腹部、四肢、肌肉、口唇的改變。

        2. 1 虛證 姚氏認為虛證多為中氣不足與脾陰不足。脾氣不足癥狀多見疲倦思睡, 四肢無力, 食欲不振, 大便軟或腹瀉, 可用六君子湯類治療。若脾氣虛不統血, 則見大便下血, 牙齦出血, 女子則月經崩漏, 其色都比較暗淡, 其質都比較稀薄, 可用黃土湯類治療。若脾虛兼挾寒濕則口淡, 甚則口冒清水, 大便溏瀉, 或兼嘔吐, 寒較多者, 腹痛綿綿不斷, 喜按;濕較多者, 大便更稀, 小便不利, 脘腹悶脹等, 可用平胃散類加減治療。脾陰不足癥狀, 常見大便秘結, 便出干澀, 但無墜脹灼熱、腹痛等痛苦, 便色近常, 或稍有青色。姚氏認為當治以潤導為主, 如麻仁之類。

        胃之虛證, 姚氏多分為津液素虛與虛氣上逆。津液素虛者常見咽干、口燥, 時欲冷飲而所飲不多。嘈雜善饑而不能多食, 食物多喜清淡, 有時也出現胃痛, 但不反酸, 治療以增液湯類。虛氣上逆者常見中脘痞悶, 按之軟(有的硬如薄板)而不痛, 干噯食臭(噯出飯食的氣味), 并不反酸與嘔吐, 有的經常呃逆, 其聲不高。面黃消瘦, 舌質淡紅, 脈虛弦, 可選用旋覆花代赭湯加減以達降逆益氣之功。

        2. 2 實證 姚氏認為實證可見濕熱或濕熱兼淤濁以及蟲食積結。濕熱較為多見, 多表現腹部脹滿不舒、口中粘膩, 有時覺甜, 渴不多飲或喜熱飲, 不欲食, 時而嘔惡。小便不利, 色黃或偏混濁, 大便溏而粘膩不爽或有灼熱, 其色醬黃, 面色深黃垢膩。舌紅、苔黃厚而濁, 脈濡數。臨床治療當以清熱利濕為主。兼瘀濁者, 可見肝脾腫大, 治療可加以赤芍、鱉甲之類。而蟲食積結比較少見, 常見于小兒。

        胃之實證多為燥熱、濕熱、寒滯所致。燥熱可用白虎湯類;濕熱可用藿香、佩蘭、郁金、蘆根、薏苡仁、滑石、茵陳、梔子、大黃之類;寒滯可用香砂平胃散和保和丸之類加以治療[2]。

        3 張海峰

        張海峰(1915~1988年), 業醫南昌。主要學術觀點是重正氣, 重脾胃。他認為, 凡病以正氣為本, 邪氣為標。治療外邪疾病, 要考慮標本兼顧。治療內傷疾病, 則要加強脾胃的運化功能, 有助于復元益氣。張氏認為, 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 不外是納和化、升和降、燥和濕三對矛盾變化的結果。這三對矛盾歸納起來不外乎是寒、熱、虛、實。現將其治療脾胃的主要觀點探析如下。

        3. 1 補脾開胃 張海峰教授認為胃要有所納, 脾才能有所化。“人以胃氣為本”故其臨床治療脾胃病非常注重胃氣, 并根據實踐提出開胃主要有兩法:①芳香開胃法。寒濕穢濁之氣, 阻塞胃氣, 使得胃不得納, 當用芳香開胃之品化之。如四逆散加入白蔻仁、砂仁、藿香、雞內金、谷麥芽等, 以開阻塞之氣, 胃氣得復, 則脾有所化。有一醫案:男, 45歲。癥見面色蒼黃無華, 全身浮腫, 納呆腹脹, 不思飲食, 神疲嗜睡, 四肢乏力半年, 舌質淡白、苔白滑, 脈緩弱。辨證屬濕邪困脾, 鍵運失司。治宜燥濕健脾, 芳香開胃。處方如下:砂仁和木香各10 g、生麥芽30 g、蒼術12 g、白蔻仁(后下)、厚樸各6 g、甘草3 g。連服5劑后, 胃口大開, 后改用四君子湯加減善后而獲效[3]。②養陰開胃法:胃陰不足, 胃中嘈雜或有灼熱感等, 張氏認為當用養陰清熱之品, 如梨汁、蔗漿、石斛、麥門冬、玉竹、北沙參等。此法屢收良效。

        3. 2 寒溫并用 張氏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體會到脾胃病每多寒熱錯雜, 故他在調理脾胃時常寒熱并用。脾喜燥惡濕為陰土, 主升清。胃喜濕惡燥, 為陽土, 主降濁。燥與濕, 升與降, 相反相成。邪在太陰, 易從陰化寒, 脾土受抑, 清陽不升, 運化不及, 水濕下趨, 虛寒內生。脾寒胃熱之癥在臨床易同時出現, 治療上需寒溫并用才能達到良好效果。張氏喜用仲景半夏瀉心湯合小陷胸湯加減化裁[4]。張氏善用經方治療脾胃病, 且將經方運用于現代臨床游刃有余。

        3. 3 補脾胃必用甘味 《內經》指出:“五味入胃, 甘先入脾。故甘味藥品是補脾的主味。脾為陰土, 喜燥惡濕而升清;胃為陽土, 喜濕惡燥而降濁。甘有甘溫和甘涼之別, 陽不足者, 治宜甘溫。陰不足者, 治宜甘涼。”張氏宗東垣思想, 善調理脾胃, 認為補脾多用甘溫, 他將補中益氣湯類大量運用于臨床。當然并不是所有補脾都用甘溫, 對于脾臟而言, 脾陽不足較脾陰不足多見, 故多用甘溫。如果為脾陰不足者, 當用甘淡類藥物, 常用如懷山藥、扁豆、薏苡仁、茯苓、芡實、蓮肉等。葉天士云:“胃為陽土, 宜涼宜潤。”張海峰教授調理脾胃善用甘涼, 于胃臟而言, 胃陰不足較胃陽不足多見, 臨床常用甘涼之品, 如益胃湯、沙參麥冬湯等。如遇胃陽虛者, 當用溫陽寒藥物[5]。總體說來, 張氏認為脾喜甘溫, 胃喜甘涼, 并要結合患者特點, 辨證而得。

        3. 4 師古不泥古, 倡衷中參西 張氏認為中醫有中醫的長處, 西醫有西醫的優點, 他倡導取長補短。西醫學進行疾病診斷時, 可以應用現代醫學的先進技術進行客觀檢查。在此基礎上, 可以再結合中醫的望聞問切、理法方藥、辨證論治治療疾病。他注重權衡診斷和選方用藥, 以此可獲得較滿意療效。多年來, 張氏把西醫學診斷的相當多的疑難疾病運用中醫藥來解決, 特別是通過補益脾胃來做治療。另外, 張氏辨證論治脾胃病時, 還注重與其他臟腑的關系。虛者補其母, 實者瀉其子, 用以協調與他臟的關系。同時, 他還注重飲食的治療, 藥補不如食補, 除了服藥, 調理飲食, 從而促進治療。

        總之, 張海峰教授幾十年的臨床經驗, 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脾胃觀學術思想, 且實踐性強, 對后來學醫者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4 姚奇蔚

        姚奇蔚(1916~2003年), 主任醫師, 南昌人。從醫六十余年, 對中醫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頗有研究, 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4. 1 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認識 姚氏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器質性損害的病變。本病開始, 一般以飲食呆滯、胃脹、胃痛、胸脘痞悶或灼熱、嘈雜、噫氣等胃的功能變化病癥為主。繼而由氣及血, 胃絡受損, 甚至阻閉, 逐漸發展為器質性損害的病理狀態。姚氏認為胃為水谷之海, 后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以和降為順。肺主宣肅, 肝主疏泄, 與肝肺的關系密切。一是要肺能制肝, 肺氣舒達, 肝氣不郁則肝不犯胃。二是要中氣不虛, 胃陰不虧, 才能布氣于肺, 輸津于肝。如是則肺舒肝達, 胃氣和調, 氣血流通, 不致阻滯生病。

        綜上所述, 姚氏認為本病的病因病機以中虛胃弱為基礎, 肺虛肝郁為主因, 胃絡阻痹器質損害為結果。姚氏的思維開闊, 認識創新, 有其獨到之處[6]。

        4. 2 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 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中醫學胃脘痛、嘈雜、吞酸等范疇。姚氏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因多為胃陰不足, 病位在胃。胃為陽土, 喜潤惡燥, 病久多寒濕化熱, 燥熱傷陰或氣郁日久化火傷陰。唐容川說:“胃燥不能食, 食少不能化, 譬如釜中無水, 不能熟物也。”引起胃陰不足的原因:①嗜食辛辣食物或過嗜煙酒, ②肝氣郁結化火乘胃。臨證常見胃陰不足、脾胃虛弱、脾胃濕熱等證。

        4. 2. 1 胃陰不足證 臨床見胃脘隱痛, 嘈雜不適, 胃納欠佳, 口干等癥狀。患者常舌質紅、苔黃少津, 脈細數。當治以甘涼養胃為主或佐以微酸, 常用沙參麥冬湯加減。藥用北沙參、麥冬、淮山、天花粉、竹茹、石斛、山楂、麥芽等。他倡導滋陰與健脾、行氣、消食合用。“胃以通為補”, 使動靜結合, 滋而不膩, 補而不滯。

        4. 2. 2 脾胃虛弱證 臨床見胃脘疼痛, 食后尤甚, 喜溫喜按, 納呆乏力, 腹瀉便溏等癥狀。患者常舌淡苔白, 脈緩無力。治以健脾和胃為主, 方用六君子湯合參苓白術散加減, 藥用黨參、炒白術、砂仁、陳皮、半夏、茯苓、薏苡仁、木香、麥芽等。

        4. 2. 3 脾胃濕熱證 臨床見胃脘滿悶不適或疼痛不已, 嘈雜噯氣, 口臭, 納呆, 便溏不爽。患者常舌紅苔膩, 脈弦數或洪數。治以健脾和胃, 清熱化濕, 方用三仁湯和半夏厚樸湯加減, 藥用薏苡仁、蔻仁、厚樸、半夏、黃連、蘇梗、竹葉、茯苓、佩蘭、大黃、桑葉。

        姚氏認為臨床不能以一方一法統治諸癥, 審視揣度, 按不同病情、病性、病位, 隨證分析, 靈活用藥。治療時應注意疾病發展過程中陰損及陽, 陽損及陰的現象常常存在。所以, 在治療過程中, 溫陽之劑宜溫而不宜燥, 以免損傷陰液;養陰之劑不宜過于滋膩, 以免阻礙脾之運化[7]。

        5 萬友生

        萬友生(1917~2003年), 江西省新建縣西山鄉人氏。他對脾胃觀學術理論進行了有力的繼承并進一步發展、充實。

        5. 1 重視脾胃的生理病理 萬氏在臨床診治時, 對脾胃的重視程度是非常突出的。生理方面, 先生強調兩點。一點是“脾胃為元氣之本”, 另一點是“脾升是升降運動的關鍵”。這些觀點, 李東垣也有相關論述, 萬氏的理論是對《脾胃論》的發揮與發展。病理方面, 萬氏突出“氣火關系失調”和“升降運動失常”兩大理論。氣火關系失調是脾胃病理的一大特點, 本觀點由李東垣首先揭示。萬氏將其條分縷析, 使之易學易用。升降運動失常是脾胃病的基本特點, 先生在這里把東垣的主升與葉桂的主降結合起來, 再結合臨床實際, 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8]。

        5. 2 脾胃為元氣之本 萬氏認為元氣是健康之本, 而脾胃則是元氣之本, 比先天命門真陽更為重要。先天稟賦再足, 若沒有后天脾胃的充養, 就難以維持生命。因此, 在出生之后的生命活動中, 脾胃占有更為重要的地位。人體是一個“小宇宙”, 在這個“小宇宙”中, 與自然界一樣存在生生不息的升降浮沉運動。而在人體內, 最重要的就是脾胃的升清降濁。在脾胃的升降問題上, 萬氏指出脾升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關鍵。有胃氣則生, 無胃氣則死, 此處的胃氣, 就是指脾的升發之氣。如果脾氣不能升發, 反而下陷, 則水谷不能運化, 氣血生化則無源。如此, 五臟六腑失養, 元氣就會虧乏和消沉, 生機也就不能活躍如常, 病變由生。萬氏認為李東垣獨重脾升之論不夠全面, 他認為在人體升降浮沉的生理活動中, 脾升和胃降相輔而成。臨證時, 需注意二者并重, 不可偏執;二者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 只不過脾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已。

        5. 3 陰火理論 李杲創立了陰火學說, 論及脾胃元氣虛弱是陰火產生的根源, 但沒有將陰火的概念詮釋清楚。萬友生在其基礎上, 進行了繼承, 并對其理論進行了完善。他認為陰火是相對于陽火而言提出的病理概念。此處所謂之“火”, 是指熱的現象, “陰氣”是指引起該熱象的性質。如果陰火的產生為寒濕陰邪外郁, 生冷飲食內遏, 這些病邪其病理性質為陰寒之邪, 但可令陽氣不得宣發透達, 而使得所表現的病癥為火熱的病理現象, 此為陰火實證;如果陰火的產生, 由于勞倦過度、飲食不節、起居不慎、七情內結等引起外在的火熱之征象, 則為陰火虛證。總體說來, 陰火是指病性為陰寒而病癥為火熱的病理概念[9]。

        5. 4 繼承并創新脾胃思想 萬氏認為, 李東垣善治脾胃, 應是金元以前的最高水平。隨著醫學的發展, 到了今天, 有其不足之處, 大致有兩個方面, 這兩方面對臨床實際有一定指導意義:①偏重脾胃之陽, 忽略脾胃之陰, 溫補脾胃之方雖多, 滋養胃陰之法欠缺。②對臟器間相互影響的認識也有不足, 只著重闡述了脾胃和肺、腎的相互影響, 而對脾胃和心、肝的相互影響則有所欠缺。他認為, 在辨證論治脾胃時, 要注意到脾胃有陰陽兩方面, 要兼顧之。另外, 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診治時要全面考慮, 顧及其他四臟之間的相互影響[10]。萬氏對脾胃觀的思想在古人的基礎上, 發展并進行了有效創新, 使得脾胃學術進一步發展, 更為深入。

        6 小結

        以上僅擷取部分現代B江醫家脾胃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 以饗讀者。B江流域歷史文化底蘊源遠流長, 涌現出了數百位聞名于世的杰出醫家。在傳承古代B江醫家之精要的基礎上, 現代B江醫家對其學術發展進行了大量探討。古代B江醫家脾胃觀的學術思想, 對后世有較大的影響。本文探討了現代B江醫家脾胃觀學術思想, 旨在傳承B江醫家精華之要, 弘揚地方醫學文化特色, 以期對B江醫家經驗薪火相傳, 從而推動中醫學教學、醫療、科研以及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焦麗杰.楊志一《胃病研究》的學術思想初探.中醫文獻雜志, 2001, 19(2):16.

        [2] 姚芷齡, 姚梅齡.姚荷生臟腑辨證論要(二).江西中醫藥, 2007, 38(290):5-6.

        [3] 張經生, 章耀楣, 張和平, 等. 張海峰教授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簡介.新中醫, 1988, 20(6):7.

        [4] 張小萍, 嚴小軍, 張經生, 等. 中醫對胃癌前期病變機理的探討 .江西中醫藥, 2003, 34(6):1-2.

        [5] 于世偉, 于慶, 王彬, 等.張海峰先生談補脾.中國實用醫藥, 2009, 4(31):200-201

        [6] 李紫昕, 張倫. 名老中醫邱健行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經驗. 中醫臨床研究, 2014, 6(2):110-112.

        [7] 喻玲, 徐立平, 羅曉晶.姚奇蔚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經驗.江西中醫藥, 2002, 33(1):2.

        [8] 萬蘭清 .萬友生學術思想簡介.江西中醫藥, 2007, 1(38):12-13.

        [9] 安偉偉, 崔娜娟. 陰火本義探析 . 中醫臨床研究 , 2014(21):8-9.

        第5篇:學術思想范文

        【關鍵詞】 萬全 幼科發揮 學術思想

        《幼科發揮》是萬全在歷代醫家的學術理論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對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病證診法及五臟辨證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具有鮮明的學術特點,對兒科的臨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現將萬全的學術思想淺析如下。

        1四診合參,尤重小兒望診

        中醫診斷疾病的理論和方法,早在《周禮·天官》便有“以五氣、五色、五聲,眂其死生”的記載。公元前五世紀著名醫家扁鵲對疾病的診斷有“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的觀點。[1]中醫學理論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對望聞問切等診斷內容進一步進行論述。后世不少醫家都在疾病診斷理論方面有不少新的成就。在小兒疾病診斷方面,由于小兒與成人不同,尤其3歲以內,其寸口脈位短小,加之切脈時常哭鬧,易影響脈象的真實性。故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劉昉的《幼幼新書》中都詳細論述了小兒指紋的診斷方法和臨床意義,對小兒診斷理論做了貢獻。萬全在疾病診斷中同樣強調了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并要求全面收集疾病的相關信息,以作為辨證的依據。尤其強調了小兒獨特的生理病理特點,其形氣未充,臟腑柔弱,因而在兒科臨床中運用四診時當與成人有區別。正如萬全說的“小兒方術,號曰啞科。口不能言,脈無所視,唯形色以為憑”。可見他更加強調了望診的意義和運用。在《幼科發揮》中萬全對望診方法做了詳細論述和系統總結,他認為“白乃疳勞,紫為熱極”“年壽赤光,多生膿血;山根青黑,頻見災危”。通過對小兒的望診來確定病因、病位、病機,以判斷疾病的發展與預后,經驗獨特,豐富了兒科的診斷內容。

        2五臟生理,強調有余不足

        小兒臟腑嬌嫩,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點。古代醫家對小兒生理、病理特點有“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說法。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中說:“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臟腑嬌嫩,易虛易實,易寒易熱。”萬全在錢乙的基礎上,從臨床實踐出發,進一步發展完善了對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的理論認識,將其與五臟氣血陰陽相結合,提出了“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腎常虛”的觀點。他認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此都是本臟之氣也,蓋肝乃少陽之氣,兒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陽生長之氣,以漸而壯,故有余也。腸胃脆薄,谷氣未充,此脾所以不足也”。萬全的這些學術思想以五行學說為依據。五行學說認為肝屬木,小兒初生,猶如樹木方萌,少陽之氣日漸而壯,所以肝常有余。萬全在文中論述的小兒急驚風證多與此生理特點相關。脾位居中焦,主運化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正如《醫宗必讀》中所說:“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于胃,灑陳于六腑而氣至,和調于五臟而血化,而人資以為生者也。”然小兒之脾胃薄弱,谷氣未充,故曰“脾常不足”。所以小兒易患脾胃之疾,多與脾胃虛弱所致運化失常有關。關于“肺常不足”,中醫基礎理論認為肺葉嬌嫩,通口鼻直接與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易受邪侵,不耐寒熱,有“嬌臟”之稱。《醫學心悟》中有“蓋肺體屬金,畏火者也,金性剛燥,惡冷者也”。小兒初生,臟腑嬌嫩,尚未發育成熟,又鑒于肺臟本身之特點,故“肺常不足”,易感外邪,易患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腎藏精,為先天之本,促進機體生長發育。人體之精氣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由于小兒發育迅速的特點,后天脾胃之不足,其生成的后天之精氣亦不足,故有“腎常虛”之說。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中也指出:“腎主虛,即胎稟不足之病也。”腎主骨生髓,故小兒易患解顱脊疳之病。萬全對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做出了精辟的闡述,對于中醫兒科臨床治療和預防保健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3五臟分治,善別主病兼證

        關于臟腑辨證理論,東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確立了以臟腑病機立論進行辨證論治。錢乙在治療小兒疾病方面開始運用五臟辨證,他在《小兒藥證直訣》中提到了“心主驚,肝主風,脾主困,肺主喘,腎主虛”的學術思想,發展了臟腑辨證理論。萬全在《小兒藥證直訣》的基礎上,將五臟證治體系進一步發展完善。他在《幼科發揮》中以五臟為綱,總述病因病機及治則,以病癥為目,詳述癥候治法。于五臟主病、五臟兼證、五臟所生病之下,分別具體病癥,提綱挈領,條理清楚,切合臨床實用。

        萬全的五臟辨證論治的學術思想使臟腑辨證在理論上發展到一個相對系統化的階段,給兒科臨床醫生在治療方面提供了相對明確的辨證思路。特別是萬全在論五臟主病時,并不是僅辨明病證所在的臟腑部位,還分辨出臟腑病位上的病因病性,更重要的是他考慮到人體五臟之間在生理上相互聯系、在病理上相互影響的特點。他認為一臟生病,多兼及其他臟腑。如論述肝經主病時,他認為“肝主風,實則目直視,虛則咬牙呵欠。氣溫則內生,氣熱則外生也”。在論述肝經兼證時,他提到“諸風搐搦,牽引Z斜,皆肝之病。兼見心證,則發熱而搐。兼見脾證,輕則昏睡,不嗜飲食。兼見肺證,喘急悶亂,痰涎壅塞。兼見腎證,暴喑失音,手足強直”。都說明了萬全在臨床上以五臟為綱,區分病因病性,分析五臟之間及臟腑之間的內在聯系,最終得以全面而正確地判斷疾病。這些都體現了萬全無論是在中醫理論上還是在臨床實踐中都遵循了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哲學思想和基本原則。

        4重調脾胃,善施醫中王道

        萬全在兒科疾病臨床診治中,非常注重調理脾胃。“脾位居中焦,與胃相表里,運化水谷,輸布精微而藏營,為氣血生化之源,為后天之本”[1]。萬全在《幼科發揮》中就指出了“胃者主納受,脾者主運化。脾胃壯實,四肢安寧;脾胃虛弱,百病峰起”。李東垣在《脾胃論》中也說:“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可見脾胃的重要性。它是元氣之源,脾胃傷則元氣傷。尤其對于小兒來說,“脾常不足”這一生理特點就意味著其脾胃易傷,而引發他病,反之,其他諸病也會影響到脾胃,而且其他疾病的康復也與脾胃密不可分。故萬全在疾病診治中就特別強調了調理脾胃的必要性和方法。他認為:“調理脾胃者,醫中之王道也;節戒飲食者,卻病之良方也。”在調理脾胃的方法上,他從脾胃本身的生理特點出發,深入分析,論述透徹,調理脾胃的根本方法不在醫而在食。萬全在文中指出:“胃喜溫而惡寒,脾喜清而惡熱,故用藥者偏熱則傷脾,偏寒則傷胃也。”“偏熱偏寒,食也,食多則飽,飽傷胃;食少則饑,饑傷脾。故調脾胃,宜節飲食,適寒溫也。”即使在用藥調理方面,萬全也是很慎重的,他認為用藥不可偏寒偏熱,不可偏補偏攻。在調理原則上,他認為小兒有少食易飽者,多為胃之不受,脾之不消,宜益胃之陽,養脾之陰。對于小兒有多食易饑者,多為脾胃之邪熱甚者,宜瀉脾胃之火。可以說萬全調理脾胃的學術思想,不但在調理脾胃疾患方面給我們很大幫助,而且在臨床診療其他疾病方面,也給我們提供了有利的參考依據。

        5煎服用藥,重視經絡流注

        中醫基礎理論認為經絡是人體組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氣血津液的運行,臟腑器官的功能活動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和協調,均須通過經絡系統的運輸和傳導、聯絡調節的功能得以實現,并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2]。在臨床實踐中,根據經脈的循行部位、循行時間及所屬臟腑的規律,對疾病癥狀和體征相結合進行分析,可以判斷疾病的所屬臟腑。萬全的學術思想也體現了這一點。他在論述急驚風的病案中提到“一兒未周歲,因傷食發瘧,間一日一發。在子丑時,瘧發搐亦發也。子時屬膽,咬牙者心肝俱熱也。肝木心火,子母病也”。《子午流注針經》[3]中提到了經絡循行時間,在十二時辰中,子丑時屬肝膽流注時間。同時萬全在服藥方法上也注重經絡流注,他在用當歸龍薈湯治療肝膽有熱的驚風發瘧時,讓其在寅卯時服竹葉湯,在用加味參苓白術散治療脾胃虛弱型的驚風發瘧時,令病者巳戌二時服。這些都體現了萬全在臨床中運用經絡理論和五行學說理論來辨證論治這一學術特點,值得臨床醫生深入探討和體會。

        4 結語

        《幼科發揮》的這些學術思想,醫理精研之深,論述之精辟,見解之獨特,思維之開闊,均對中醫兒科臨床診治具有重要指導作用。當然,除了這些學術特點外,萬全在小兒的預防保健、創制新方、外治湯洗等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經驗和見解,我們應當深入地研習和領會他的這些學術思想,并能運用于臨床實踐。

        【參考文獻】

        [1]吳敦序.中醫基礎理論[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61.

        第6篇:學術思想范文

        關鍵詞:趙貞吉 致仕 學術思想

        趙貞吉其人,據明代胡直《少保趙文肅公傳》記載:“趙文肅公諱貞吉,蜀之內江人,字孟靜,號大洲。”[1]他是明代四川內江人。“其先世五代時,由荊南入蜀。十世祖趙雄,淳熙二年拜右丞相,贈少師,謚文定。祖父趙文杰,丙午舉人,授武功訓導。父趙績,萬歷五年贈資政大夫,禮部尚書。母余太夫人,贈孺人。”[2]其一生經歷從“選庶吉士,尋授翰林院編修,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國子司業事到任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授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兼掌都察院事;從習靜般若寺,到講學桂湖,遂乞休歸,設教圣水寺;從乞求真儒,經歷庚戌之變,閣臣之爭,到最后致仕歸里,長眠于三堆山下”,①其學術思想力求以“二氏學通吾儒”,②吸收佛道二家之言,追尋性命之本,可謂與佛道儒三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學界對趙貞吉已有初步的研究,而將其致仕之后的活動及其一生經歷與之學術思想的關系相結合來進行探微,則還是鳳毛麟角。筆者不揣淺陋,就其概況作如下探討,望方家指正。

        一、隆慶四年至萬歷三年

        趙貞吉于隆慶四年(1570年),致仕歸田。③其于隆慶三年八月被召入閣,至四年十一月致仕,在閣時間僅有一年零三個月。隆慶五年辛未(1571年),趙貞吉六十四歲。③“上蔭貞吉子鼎柱為知府。貞吉上《謝蔭疏》”,[2]說道:“所惜筋骸衰憋。自愧年景催頹,肝膽徒存矢激。此生已矣,報答何堪!惟愿后世他生,再為犬馬臣,早致方剛之臂力,重輸未效之涓埃耳。臣瞻天望極,垂老含情,心披愿竭,無任感戴激切,愧悚之至。”[3]一個年老體衰、“筋骸衰憋”、“致仕歸里”的老臣,一顆“此生無以為報,來世再為犬馬”的涓涓報國之心,何以言表?只能“垂老含情”罷了。可見其血液里深深地流淌著“君君臣臣”的傳統儒家倫理道德。“隆慶六年壬申五月,穆宗崩”,③他哭臨至水漿不入,哀毀成嗽疾。萬歷元年,趙貞吉六十六歲,撰《楊文忠公墓祠碑記》。

        二、萬歷二年至萬歷三年

        萬歷二年,是年貞吉弟蒙吉卒,貞吉撰《弟仲通廣記》道:“時上尊人丘墓,撫松楸而感今昔,時事悠悠,真影鄉耳;年命促促,真朝露耳。道術事不復講也。”[4]貞吉傷弟之先逝,已有遲暮之感。曾經一起為尊人上墓,而今只剩一人,孑然一身,撫松楸而感嘆罷了。時事悠悠,年命促促,人生何其短矣!于是不在講道術事。“傷哉,弟胡舍予先去乎……愿大覺真宰常放光明,照其身心;常傾甘露,灌其頂門,世世生生出為道侶,遇不請之友,發無師之智,得早登無上之果耳。嗟嗟,虛空有盡,劫石可消,此愿無窮,我記不忘。嗚呼哀哉,嗚呼哀哉!”[4]希望大覺真宰,時常放光明,陽光普照。“世世生生出為道侶,登無上之果”,希望弟超脫于塵世,逍遙于物外,破碎虛空,追尋道家的境界。

        三、萬歷三年至萬歷四年(六十八歲至六十九歲)

        萬歷三年己亥,他在這年遂杜門不復會講,“匯秦漢而下三教遺言,勒為內篇曰《經世通》,外篇曰《出世通》”。[2]其弟子鄧林材在《趙文肅公先生年譜序》中記:“寧無何,謝閣事歸,年逾耳順矣。心與口言曰:‘孔子不夢周公,東周之志衰矣,乃刪六經以垂萬世。吾老矣,懼此生虛度也。’奮起編摩之思,作《經世》《出世》二通部。”[5]其實趙貞吉“自童稚誦法孔子時,即有求通二氏學,即有志出世而經世”,[6]而此兩者的關系,在其《祭古圣賢文》中明確地說道:“身居臣子之地,每懷經世之憂;心慕道德之門,時發出世之愿,如此輾轉四十余年。邇來垂白謝事,形志俱衰,顧影枯殘,忽生勇猛。乃取架上舊書,以類列,隨文點布,各就部曲,曰統,曰傳,曰制,曰志,屬之史門,中治理也。曰典,曰行,曰藝,曰術,屬之業門,明學術也。夫學術必助于治理,治理必原于學術。二門通矣,世可經矣,題曰內篇。又取東度金經之目而觀之,函部整齊,出于御制,非貞吉鯫生可得改易,但于每部摘采要文,以便修習。曰經,曰律,曰論,屬之說門,大智二昧所自出也。曰單傳直指,屬之宗門,大行三昧所自出也。夫行智二嚴如震輪兩足,闕一不可。二門通矣,世可出矣,題曰外篇。”[7]約要而言,“經世者不礙于出世之體,出世者不忘于經世之用,然后千圣一心,萬古一道,圣人憂世之念可少慰矣”。[7]經世不礙出世,出世不忘經世,以此為標準處理經世與出世,則千古以來再無圣人為世道而擔憂了。萬歷四年丙子(1576年)趙貞吉六十九歲。是年,“三月十五日,貞吉卒。享年六十九歲。上震悼,輟朝一日,給祭葬,贈少保,謚文肅少宗伯。墓在三堆山下文曲峰側”。[2]從此,先生長眠于三堆山下。

        四、結語

        縱觀趙貞吉的一生,其仕途相當坎坷,從選庶吉士,尋授翰林院編修,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國子司業事到任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授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到后來加太子太保,兼掌都察院事,官居一品,最后致仕歸里,幾起幾落,歷經宦海浮沉。未嘗不可歸為其醉心于佛道,尋求精神上的慰藉的重要原因。其思想性格由青年時的“忘情斯世,立志出世”,到老年時成熟的“經世不礙出世,出世不忘經世”。其一生以“二氏學通吾儒”,吸收佛道二家之言,追尋性命之本。“尤深明出世之旨,于道禪宗,咸各晰其微言,以合于性命。”[8]在其弟子鄧林材《趙文肅公先生年譜序》一文中對其一生做了很好的總結:“先生自沖年以至垂老,學術凡幾更歷,始焉求道于載籍,既而潛心于本體,既而顯設于事,為晚而加意于著作。事與年易,道與時遷,然而精神意向始終惟一,而隨處自得以性命了悟為宗也,故其論學一洗陳言,直指本體,廓披圣途,誕登道岸。所謂愈真切愈易簡,愈易簡愈真切,在能者從之耳。有論先生之學者曰:‘以性命為根,文章其枝葉;以經濟為用,出處其蘧廬。’君子曰:可謂知言。謹序。”[5]

        注釋

        ① (清)張廷玉.明史?卷一九三?趙貞吉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5123-5125.

        ② (明)胡直.衡廬續稿?卷十一?少保趙文肅公傳[A]//臺灣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7冊)[C].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779.

        ③ 官長馳.趙貞吉詩文集注?附錄?趙貞吉年譜[M].成都:巴蜀書社,1999:830.

        參考文獻

        [1] (明)胡直. 衡廬續稿?卷十一?少保趙文肅公傳[A]//臺灣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7冊)[C].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783.

        [2] 官長馳.趙貞吉詩文集注?附錄?趙貞吉年譜[M].成都:巴蜀書社,1999:807,830,831,833.

        [3] 官長馳.趙貞吉詩文集注?卷八?謝蔭疏[M].成都:巴蜀書社,1999:357.

        [4] 官長馳.趙貞吉詩文集注?卷十八?弟仲通廣記[M].成都:巴蜀書社,1999:600.

        [5] (明)鄧林材.民國內江縣志?藝文?卷七?趙文肅公先生年譜序[A]//中國地方志集成(四川府縣志輯第23冊) [C].成都:巴蜀書社,1992:875,876.

        [6] (明)姜寶.趙文肅公文集序[A]//趙貞吉.趙文肅公文集[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100) [C].濟南:齊魯書社,1997:244,242.

        第7篇:學術思想范文

        11月17日下午,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與音樂學系聯合舉行了紀念已故老教授、杰出的老一輩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孟文濤教授的專題研討會。學院副院長彭志敏教授主持會議,院黨委書記楊鋒教授發表了重要講話。孟文濤教授的家屬、生前好友、學生代表,武漢音樂學院的專家教授,以及作曲系黨總支書記魏平安同志、系主任錢仁平教授,音樂學系黨總支書記楊于芳同志、系主任孫曉輝博士出席會議。

        與會代表踴躍發言,對孟老先生作為教育家一生誨人不倦的品德和作為理論家永遠追求真理的精神,做了真摯、誠懇、深入的討論和總結。會議還對孟文濤教授的《成敗集》續編的編輯出版工作進行了部署。

        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是一個有著優秀傳統的學術團隊,孟文濤教授是老一輩學者、專家們的典型代表之一。孟文濤教授1934年生,2005年去世。在他84年生命中,全部精力都投入在了藝術教育和理論研究的工作中,為中國音樂理論和專業音樂教育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他的學術研究涉及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史、音樂評論與批評研究以及音樂文獻編譯等領域,共計2000余篇,可謂碩果累累;而他培養的以彭志敏、劉健、田可文等專家、教授為代表的大量學生們,已成為推動當代中國音樂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孟文濤人品高尚,一生求真務實,要求真理、講真話。這個特點在研討會的發言中被提及的次數最多,也被認為是他最大的特點。而正是由于這樣的求真精神,造就了孟老先生不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學術研究中遇到疑問總是樂于思考、敢于質疑,不趨炎附勢、人云亦云,也形成了他在學術研究中獨特的文風文品。孟文濤一生秉承“契而不舍”、“追求真理”、“不畏權威”、“敢說真話”的學術精神,使得他的學術論文具有“言他人言所未言,說他人言所未盡,議他人文之缺失,駁他人論之謬誤”的顯著特點。作為作曲系老一輩學者的代表之一,孟老先生在“為人”和“治學”上的求真精神,充分體現了作曲系優秀的學術傳統,而這樣的傳統及其延續,也正是作曲系、武漢音樂學院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除了對孟文濤教授的人格人品、學術思想的討論之外,研討會還總結了他在教學中的嚴謹作風和教育理念。作為教育家,孟老先生秉承“藝術教育中不追求唯一標準”的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嚴謹的治學風格,同時積極鼓勵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他一生誨人不倦,不僅帶出了一批在當今中國音樂理論界享有盛譽的優秀人才,而且他豐富的專業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樸素的生活作風更是影響了一代代的武音學子。

        第8篇:學術思想范文

        【摘要】秦伯未是近代中醫名家,出身中醫世家,年少即熟讀中醫經典著作,獨鐘情于《黃帝內經》的研究,其深入淺出,分門別類的研究方法,對于我們今后學習整理中醫經典著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秦伯未;《黃帝內經》;學術思想

        【中圖分類號】[R2-0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003

        秦伯未(1901~1970),近代著名的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名之濟,字伯未,號謙齋。上海縣陳行鎮(今屬上海市)人。《辭海》【秦伯未】的詞條對他的評價為“對中醫學術頗有造詣,精于中醫理論并擅詩文書法”。秦伯未出身于中醫世家,他認為中醫學從幾千年的醫療實踐中總結而成,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是能夠指導臨床實踐,經的起臨床重復的科學的學術理論。年少時即在父親的指導下學醫,學習中醫經典著作,繼而學習歷代名醫名家著作,打下了堅實的中醫理論功底。學成后即邊懸壺邊任教,博覽群書,教學相長,形成了一套自身獨特的中醫理論體系。

        秦氏對于中醫經典著作的研究,尤鐘情于《黃帝內經》,素有“秦內經”的美譽。關于《內經》的著作主要有上海中醫書局出版的《讀內經記》(1931)、《內經病機十九條之研究》(1932)、《內經類證》(1933)、《群經大旨?內經》(1934)、《秦氏內經學》(1936)、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內經知要淺解》(1957)、《內經知要概論》等,這些著作都體現出秦氏在研究《內經》的方法上不僅善于鉆研微義,對原著本身做出全面、深刻的歸納分析,還結合他豐富的臨床經驗,反過來印證《內經》理論,使《內經》的大義等到發揚、擴展。

        秦伯未先生之所以投入這樣大的精力到《內經》的研究中,他認為“《內經》是秦漢時代的醫者總結前人的實踐經驗,同時也表達了古代的醫學思想體系,構成祖國醫學發展的基礎,研究祖國醫學就先要學習《黃帝內經》,然后才可以順流而下地貫徹到其他醫書,不如此,便像失掉了鑰匙,無法打開中醫寶庫的大門。[1]”秦氏在民國中醫藥期刊上登載的《內經》相關的部分教材和論文,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內經》研究的成就。

        1分類整理,條理清晰,溯臨床病證之淵源

        秦氏在《中醫指導錄》中“醫藥論文”欄目中多期連載文章《類證釋惑》與《類證新辨》,即1929年整理出版的《內經類證》一書。《內經》是中醫學習的必讀經典,包含宏富有,義奧玄深,單從臨床診療的辨證論治來講,如果不將散在于《內經》里的病癥分析歸納,系統的列舉出來,就不容易領會古人遺留下來的豐富的知識經驗,更不便于對《內經》進行深入研究,全面掌握進而指導臨床和實際運用。《內經類證》一書,秦氏將全書分為四十四種病類,三百十一種病候,每一病類分為概論和各論,按照因、癥、脈、治次序排列。

        例如他在“腫脹類證辨”中這樣分類[2]:

        “甲 水腫氣腫辨,水腫之狀,腫而腐,按之有深凹,怔忡喘息,皮薄色澤,四肢胸腹皆腫。氣腫之狀,腹腫,按之不成凹,皮厚色蒼,胸脅膨脹,四肢瘦削。

        乙 諸脹辨,又分為水脹,氣脹,血脹,谷脹。丙 中滿如脹辨,中滿者,實滿也,腹內滿而外腫大。如脹者,不滿也,胸腹自覺常滿,外無脹形。丁 腳腫腳氣辨,腳腫,腳脛腐而腫,不痛。腳氣,足脛麻頑腫痛。”

        這樣的內經分類既如實摘錄《內經》原文,不參入后人及作者意見,既忠實于《內經》原旨,又提綱挈領,條理清楚,便于后人查閱學習,是研究內經者良好的參考材料,對于內經理論的研究、中醫經典的編纂,臨床辨證施治,均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2擷各家之言,參以個人意見,深入研究經典條文

        秦氏連載的《內經病機十九條之研究》,該文章內容分為兩大綱目,一是“分析之研究”,將病機十九條的原文逐條分析闡述;二是“合并之研究”,將病機十九條中的有關條文綜合比對。對后學理解和運用病機十九條,并指導臨床辨證論治提供了較好的參考。

        如其在“諸濕腫滿皆屬于脾”一段中這樣論述到[3]:“濕,濕病也,終膚肉浮滿也,充盈也,謂凡一切濕病浮腫充滿屬脾臟也,濕病詳見金匱痙濕篇,其言曰,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導致濕病腫滿的病因病機為“濕家身疼痛,夫濕為重濁之邪,有從外感者,有從內生者,山嵐瘴氣,天雨濕蒸,遠行涉水,久臥濕地,及穿汗衣濕衫,致濕氣浸入肌膚,此外感不干脾也,膏梁之人,或食生冷瓜果,甜膩之品過度,致脾腸不運而化濕者,此內生而屬于脾者也,然其甚者,外感之濕,每漸入于臟腑,內生之濕,每漸傳于經絡,非謂與脾絕不干系也。”張介賓謂“未有不干于脾肺腎三臟者也,其意以脾主運化精微,肺主氣行治筋,腎主五液行水,凡五氣所化之液,悉屬于腎,五液所行之氣,悉屬于肺,輪轉二臟,利水養肺,悉屬于脾”,其論說精辟得當,且與內經大旨也相吻合,陶節庵則曰“胸滿多帶表癥,脅滿多帶半表半里,以邪自表傳里,必先胸脅以至心腹入胃也,更考內經太陰所至為中滿,歲土太過,發為中滿,則滿自屬于脾為多,惟有內外濕之分耳”,然此脾字,終當作濕字活看。

        3化繁為簡,深入淺出,開內經教學之創舉

        《內經》奠定了中醫理論形成的基礎,是中醫學生必讀之經典。秦氏從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畢業即留校任教,深知學習中醫之困難,致力于幫助后學打開學習內經,研究中醫之門徑,教育之初就著手編寫教學講義,在其編著《古醫學講義》時,將其定義為《內》、《難》諸書,第一編即為《內經》,并吸收西醫教學課程的特點,將《內經》有關條文分為生理學、病理學、解剖學、診斷學、治療學、方劑學、雜病學等專題。對于病證,則取“厥逆”為例,分為寒厥、熱厥、煎厥、薄厥、暴厥、尸厥、臂厥、骨厥、踝厥分別論述,均取《內經》中所論之病證加以講解,每一厥病又以所屬經絡、臨床表現、所屬臟腑、運用方劑、常選藥物作為講述提綱。1934年以《秦氏內經學》為書名,由上海中醫書局發行出版,該書擇內經必要之條文,作詳盡之說明,將《內經》之學按照現代醫學教學特點編寫成系統的教材,開創了當時《內經》教學之創舉,該教材在秦氏離開學校五年后,仍作為該校的《內經》教學課本,足見其實用價值。

        4客觀評價《內經》價值,寄希望于后學

        秦氏對于中醫經典論爭中的偏激言論,客觀公允地提出:“《內經》確有研究之價值,不必以真偽定存廢也”。既看到了《內經》在整個中醫理論中的重要作用,也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在《內經知要概論》中就講到:“《內經》畢竟是兩千年前的古老著作,它存在的系統是粗糙的,理論是不完備的,所說的辯證唯物觀點也是自發極為樸素的,不僅從現代醫學來看十分陳舊,就是從中醫的歷史發展來看,也沒有一直停留在《內經》這個階段。《內經》僅僅是中醫的門徑,問題就在如何通過這門徑來窺視更淵博、更廣闊的中醫成就,進一步用科學的方法加以整理、提高它。”

        總之,秦氏對中醫理論經典《黃帝內經》的鉆研、傳播,對中醫進一步的提高和普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究其一生不僅創辦了許多與中醫有關的機構,主編了多種中醫雜志,編寫出版了許多中醫教材、著作,為培養中醫人才,推動中醫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秦伯未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396

        第9篇:學術思想范文

        逸,又作越、越林、達德僧等,后世尊稱越林上人。約清代乾隆、道光間人,生卒年代已不可考。湖州烏程籍,自幼遁跡禪門,于嘉慶間住持烏鎮西柵之倩涇寺。性極慷慨,詩畫琴棋兼擅,并喜藏書,博學精醫。尤其擅治內、婦諸難癥,與張千里、吳古年并列為“西吳三杰”、“浙西三大家”。據后世載:“(逸)處方簡潔,醫理湛深,屢起大癥,在民間享有極高聲譽。后輩弟子中知名者甚多,傳承至今不絕。”逸無醫著傳世,臨證醫案散佚無刻本,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后由浙江名醫宋鞠舫向湖州醫界前輩輾轉抄錄,選輯成冊。1979年由湖州市中醫院整理為《湖州十家醫案•逸醫案》[1]出版,吉光片羽,彌足珍貴。《湖州十家醫案》共收錄逸醫案四十六則(文中以下所引醫案,皆出自《逸醫案》),涉及內、婦、兒科二十三種疾病。既有外感時病如暑溫、頤毒,又有內傷雜病,尤以后者為主,占四十二則。綜觀之,其醫案案語簡潔,醫理通透,旁引各家,博采眾長。處方精練,經、時方并用,一方用藥在十味左右,最多不過十三味。現通過《逸醫案》管窺其學術思想和臨證特色。一得之見,就正于高明。

        1 崇尚經典,學有根柢

        逸性喜藏書,博學精醫,于《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著作有深入研究,頗有心得。故其醫案多處引經據典,闡述病理,分析病源,顯示出深湛的理論功底。如“頤毒”案,引用《內經》“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虛之處,便是邪客之處也”闡述病機,認為系外感溫熱時毒乘正氣之虛而侵襲陽明少陽,結為頤毒。但受病之后,其證即實,故治以梔、芩、翹、薄荷、牛蒡等辛涼清透之品。又如“休息痢”案,引《內經》“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說明休息痢病因系食滯撐傷大腸支絡,飲食轉輸至此,必有留滯成積,日久病由腸腑漸入太陰脾臟,機軸失運,血滲于腸,挾積垢而自下,釀為休息紅痢。對于休息痢機理的認識可謂深刻。其論治處藥妥貼允當,以附子理中溫脾,黃連清熱燥濕,歸芍活血養營,木香調理氣機。所謂活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后重自除。至于久痢治不如法,變為痿癥,當責諸濕熱入絡。并引《內經》“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張,軟短為拘,弛張為痿也”經文為證。自《金匱要略》確立“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治則后,對痰飲多從脾腎論治,所謂“外飲治脾,內飲治腎”,用藥不離溫化,如苓桂術甘湯、真武湯等。但“痰飲案”系新感引動伏飲,痰熱壅肺,肺氣郁,激傷肺絡,故痰中帶血,治以清化痰熱,肅降肺氣。可見治療痰飲,也必須辨證施治,不能一遇痰飲即用溫藥。如此則可謂善師仲景矣。

        2 旁涉諸家,博采眾長

        逸醫案以內傷雜病為主,外感溫熱病僅四則。但從中可以窺見,其論治溫熱病,一以葉、吳為宗,用藥輕靈。如“暑熱”王案,遣方有吳鞠通黃芩滑石湯意,加六一散、薏苡仁者,是遵葉氏“暑熱必挾濕”之說。另可與《溫病條辨》上焦篇的清絡飲加杏仁、薏苡仁、滑石治暑瘵條互參。“暑濕”沈案用竹茹、半夏、黃芩、豆豉、山梔、陳皮、神曲、通草以祛濕清熱,用薄荷、杏仁、連翹、黃芩、豆豉、山梔以辛涼宣透,治療暑風挾濕之證。處方注重輕清宣透,不用苦寒直折,是得溫熱學派之真傳者。其中梔子豉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原治傷寒胸膈郁熱,心中煩或懊惱者,吳鞠通擴其治法,用于溫熱病、濕熱病熱郁氣分證,取其微苦以清熱、微辛以宣通。“休息痢”蔡案因痢久陰傷,治以清熱祛濕、健脾益氣,仍然后重,故曰“究系痢久傷陰,純乎氣藥,未免益氣助熱,此陰虛氣墜,濕熱下注”,故仿許學士《普濟本事方》之法,加用酸甘養陰如烏梅、白芍、阿膠珠等。論治“脹滿”溫案曰:李東垣本是旨立脾胃論,獨詳乎升降,所謂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今早食善消,晚食難運,總在乎陰氣用事之際,而乏陽運之機也。所以愈晏則愈脹,直至子夜以后陽升,寅卯交泰,脹勢平矣。脾機運遲,胃輸失職,肝木橫逆,來侮其土,脹益增焉,依東垣意。因脾胃虛弱,肝木乘脾,氣虛則中滿,故投以健脾疏肝理氣之劑。以參、術、夏、曲等健脾益氣,柴、芍、香附、木香、枳殼等疏肝理氣,方法兼善。又治僧某“噎膈”案,不食不便,系關格之證,因不食則無以生化精微而充養身體,大腸失于滋潤,故大便不通,屬“津液枯竭”之證,擬丹溪法,治以五汁飲加味,養陰生津,潤肺降氣,以通大腸,因肺與大腸相表里故也。另“青腿牙疳”案以六味地黃丸去萸肉的酸斂,加石斛、銀花、綠豆、甘草等治療,是宗御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書載“軍中凡病腿腫色青者,其上必發牙疳,凡病牙疳腐血者,其下必發青腿,二者相因而至,……內地人初居邊外,得此癥者竟十居八九”[2],并述初起時宜飲白馬乳,兼服活絡流氣飲、加味二妙湯及六味地黃湯加減等方藥,以宣其氣血,通其經絡。本案仿其意,可見其博學多聞。其治眩暈,從肝陽化風立論,也是受到葉天士的影響。醫案雖僅四十余則,但已可窺測逸的博采眾長、醫術高妙。

        3 重視脾腎,固護元氣

        脾胃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在人體生理病理中占有極其重要位置。后世醫家雖有“補脾不如補腎”、“補腎不如補脾”之爭,但其爭論焦點在于補益的先后步驟,也即是說技巧層面:或是直接補腎固本,或是通過補益后天脾胃以充養先天。但充養元氣、固護真元其揆一也。逸臨證,重視先后天之本脾腎。正如《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所云“若五藏元真通暢,人即安和,……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只要元氣不虧,即使患病,也易痊愈。如“瘰疬”施案:“串疬已久,兼之咳嗆失血,近更疬潰不斂,氣血交傷,積虛成損之候。議用兩固。”處藥:熟地、綿芪、黨參、菟絲、山藥、云苓、歸身、杜仲、杞子、大棗、苡仁。此案已延為勞,更見疬潰不斂,氣血不能長養肌膚,從脾腎先后天入手調養,脾腎兩固。藥雖平淡,但寓意深刻。方中黃芪主癰疽久敗,用量宜大,以固護元氣。“龜背脊痛”孫幼案:“先天賦薄,經絡失于維附,脊骨突出,羸弱龜背,與五疳同為一例,兒科損癥也,年僅五齡,谷氣不充,當理陽明。”處藥:黨參、綿芪、歸身、白芍、茯神、冬術、南棗、甘草、鹿角霜、豬脊筋。此病系小兒生長發育障礙的一種病患。其癥狀脊骨彎曲隆起,狀如龜背,故名。主因是先天腎精不足,加之后天失于調養,故治法以補益脾腎為主。經所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故以參、芪、歸、芍輩以溫養其形,鹿角霜、豬脊筋血肉有情之品以補益精血。處方層次分明,允為至當。又 “閉經”案,系“中焦失運,谷食少進,陽明脈虛,是以月事不來也”,并且體質甚薄。治從后天脾胃,佐以疏肝。如此則肝氣得疏,脾胃得健,氣血得充,月事自來,而體質也有望改善。一僧“失血盈斗,不熱不渴,由胃腑而來,陽明大虛”,主以胃藥。用黨參、綿芪、炙草、云苓、苡仁、扁豆、杏仁、川貝、玉竹等益氣健脾和胃之品,并無止血之藥,正所謂治病求本,本于后天脾胃。既可以益氣攝血,又可以補脾生血,一舉而兩得之。

        4 辨體論治,病證結合

        對人體體質的探索,古已有之。一些論述散見于歷代醫家醫著醫案中。體質學說是歷代醫家臨證經驗的升華,對臨床頗有指導意義。逸醫案就對其有深刻認識,并有效地應用于臨床。在其醫案中就有“木火體質”、“體質甚薄”、“先天賦薄”、“是稟賦氣虛而痰濕偏盛也”、“陰虛之體,最忌遇夏,是不耐熱逼也”等有關體質的論述。共出現“木火”、“濕熱”、“陰虛”、“陽虛”、“氣虛”、“痰濕”等六種體質類型,故其論治也常結合體質而進行。如同為血證,體質不同,論治亦異。“便血”彭案見“面白脈濡”,辨為“中焦陽虛何疑”,治則“宜通陽明”,方用六君去甘草加黃芪、當歸、木香。“咳血”朱案屬“陰虛之體”,且恰值時令炎暑,濕熱相交,而“陰虛之體,最忌遇夏,是不耐熱逼也”,故擬煎劑養肺胃之陰為主,或可免金被火刑,不至失血再發。藥用沙參、麥冬、玉竹、蛤殼、地骨皮、苡仁、百合、川貝、冬瓜、湖藕、八仙長壽丸(吞)等。“痢后變癥”案患者因“平昔氣急多痰,舉止不便,是稟賦氣虛而痰濕偏盛也”,即氣虛兼痰濕體質。痢后氣急更甚,中虛顯然,且舌苔白膩,中陽失宣失化,水谷精微不化精血而化痰濁,乃“脾胃運輸之機遲鈍耳”。 故以香砂六君去甘草,加枳殼、藿香、白芍等益氣健脾而化痰濁。“休息痢”吳案曰“木火體質,而飲酒積濕,釀成濕火,蘊積腸胃,已成滯下。緊逼后重,下痢紅白,將近三載,舌絳脈細數,為休息痢”。患者屬木火體質(即肝陰虛火旺體質)兼濕熱體質(飲酒積濕,釀成濕火,蘊積腸胃),癥見“緊逼后重,下痢紅白,將近三載,舌絳脈細數”,辨體辨病結合辨證,顯然是濕熱蘊積、肝陰血虛,方選白頭翁湯加阿膠、當歸、白芍、枳殼、甘草、柿餅等,苦降泄熱為主,而佐阿膠、歸、芍養陰。

        5 參考文獻

        [1]宋鞠舫輯.湖州十家醫案•逸醫案[G].湖州中醫院整理(內部發行),197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本久久免费高清国产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激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