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線損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 專業管理的目標
1.1 企業發展對專業管理的要求
近年來國網東阿縣供電公司緊緊圍繞“一強三優”現代公司戰略目標,堅持“三抓一創”的工作思路,協調推進各方面工作。體現在線損管理方面更注重管理的網絡性、開展的時效性、發現問題的根源性、制定措施的針對性及措施落實的及時性。以求改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確保企業線損管理工作的持續改進。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為公司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1.2 目標描述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縣供電企業電能損耗規范化管理標準》的要求,通過不斷加強電氣化建設,農網改造工作,使線損精細化管理深入到各項日常管理工作各個環節,形成上下貫通、多方聯動、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管理機制。及時、準確提供線損信息,建立科學、高效、實用的線損分析體系。實現管理網絡化,為企業改進管理、合理實施技術、管理降損提供決策依據,提高企業競爭力。
1.3 專業管理的范圍
低壓線損管理是線損綜合管理的重要一環,涉及低壓線損管理職責,電網建設管理,配電變壓器三相負荷管理,供電設備管理,抄、核、收管理,表計管理,無功補償管理,業擴報裝管理,人員培訓管理,線損分析及日常管理等方面。
1.4 指標體系及目標值
線損管理的指標體系由線損率指標和線損小指標兩大類指標組成。具體包括上級下達的年度計劃指標和國家電網公司定量規定指標,以及按部門和年、季、月進行層層分解的指標。
二 專業管理的工作流程
2.1 完成工作的組織機構
低壓線損管理組織機構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領導小組由經理任組長,分管副經理任副組長,成員由發展建設部、鄉鎮電管部、生產技術部、營銷部、稽查大隊、人事部、抄表中心、設計室負責人組成。負責線損管理及分析的技術支持與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及公司管理工作的實施。
工作小組由分管副經理任組長,發展建設部主任任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專工組成,負責線損管理及分析工作的具體運行,定期向領導小組匯報線損管理工作的情況及一定時期內東阿公司的電網運行狀況。并負責提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建議,提交領導小組審批實施。
2.2低壓線損管理
發展建設部組織各職能管理部門編制線損管理工作建議計劃,由線損管理領導小組討論審批線損管理總體計劃后,發展建設部根據公司線損管理總計劃,確立下年度低壓線損管理總體目標,各相關職能部室圍繞年度指標進行層層分解與落實,組織開展低壓線損理論計算、三相負荷不平衡管理、專業培訓、業擴管理、無功管理、用電稽查、表計管理、集約化抄表管理等工作,各供電所組織實施各項降損措施工作計劃。發展建設部組織對低壓線損各項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組織監督檢查,對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兌現。并提出改進提高建議,并監督各相關單位開展專業管理工作,對各部門降損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2.3 低壓理論線損計算管理
發展建設部線損專工下發開展線損理論計算的通知,供電所對線損理論軟件進行調試,匯總低壓臺區圖紙、設備臺帳,整理低壓線損的數據參數,把整理的計算參數報供電所所長審核后上報鄉鎮電管部,由鄉鎮電管部開展低壓理論線損計算工作,根據鄉鎮電管部理論線損計算情況,整理理論計算統計表,編寫線損理論計算報告,把理論計算統計表、報告書上報發展建設部主任審核通過,再由分管經理審批,文件記錄歸檔。
2.4 配變三相負荷不平衡管理
鄉鎮電管部編制配變三相不平衡計劃交線損領導小組審批,通過后進行實施,各供電所結合實際制定本所計劃并落實,鄉鎮電管部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匯總檢查,發展建設部對整體情況進行考核。
2.5 低壓業擴管理
供電所客戶服務大廳受理本轄區內低業客戶的用電需求,客戶提出申請后,營銷部組織對現場進行勘察并制定出勘察方案,由客戶來選擇用電方案,然后進行現場施工,通過驗收后,并收取相關費用,由客戶服務室與客戶簽定供用電合同后,營業組進行裝表接電,最后客戶服務室進行對客戶回訪及資料歸檔等工作。
2.6 低壓電網無功補償管理
生產技術部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公司無功電壓運行管理實際情況,制定無功電壓管理計劃,提交線損領導小組進行審批,通過后組織實施,各供電所是計劃的具體實施者,鄉鎮電管部對各供電所的實施情況進行匯總,發展建設部對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2.7 集約化抄表管理
抄表中心編制抄表計劃,提報線損管理領導小組進行審批并下發,抄表中心按審批計劃實施抄表。抄表數據由電費結算中心初審和供電所復審后由抄表中心錄入MIS系統,由電費結算中心打印制單后將數據傳至發展建設部,發展建設部利用抄表、制單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并對抄表工作進行考核。
三 對專業管理目標的改進方法
進一步加大農村節能降損的宣傳力度,加強農電工技能培訓和業務培訓,提供社會全員節能降損的思維意識,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進一步健全低壓線損管理體系,形成事前指標管理為主,事中監督、控制和事后總結、分析為輔的低壓線損管理體系,確保農村低壓線損的可控、能控、在控。為確保實現低壓線損總體目標而制定具體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
1) 加強低壓線損指標計劃管理,實行線損小指標分級管理考核。
2)實施管理降損。科學分解線損指標,實現動態考核。
3)實施科技降損。大力推廣應用降損節能設備,在10千伏配網建設中逐步選用低損耗的非晶合金變壓器。
【關鍵詞】10kv配網;線損異常成因;線損管理;對策
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步伐也開始逐漸加快,電力行業的改革以及對新技術的應用也更加頻繁,對于電力基礎設施的管理也開始提上電力企業的工作日程,線損管理作為維護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主要手段,對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但是,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電力企業在對10kv配電網進行線損管理時,一味注重技術而忽視了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使得線損管理工作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需要及時進行改進和創新,以進一步提高線損管理的有效性和水平。
1 線損管理的作用
線損管理是電力企業進行電力基礎設施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力企業進行生產經營管理的關鍵環節,是衡量一個企業管理水平的技術指標。加強對電力企業的線損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電力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降低電網運行中的安全隱患,確保電力應用的安全運行,對于電力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必須引起供電企業的高度重視。
2 10kv配網線損異常的成因
10kv配網近年來在我國的供電網絡中得到了很大地發展,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線損問題則是其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之一。10kv配網產生線損的主要原因有:
2.1 發展速度較慢,沒有跟上居民用電需求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種家用也開始相繼進入普通百姓的生活,這就導致居民的用電量急劇增長,10kv配電網的發展速度跟不上居民的優點需求,從而導致電力網絡的作用受到很大地限制。
2.2 結構設置不合理
在最初進行10kv配網建設時,由于缺乏整體規劃,導致大部分配網線路走向不合理,分支過多,線路較長,同時,導線的粗細選擇不當,導致線路中電阻的增大,使得電流在傳輸過程中的電能消耗大大增加,同時,由于部分線路為裸架設,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線路老化程度嚴重,也造成部分帶電能的損耗。再有就是高壓線路分布不當,沒有深入電網負荷的中心部分,供電距離較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電能的損失。
2.3 配電設備利用率低
10kv線路的主要用途是在居民用電的傳輸方面,相對于高壓超高壓線路來說,其整體負荷較小,但是,由于居民生活用電的時間過于集中(如夏季空調制冷以及冬季暖氣保暖),在用電高峰期的負荷也是十分巨大的,而為了保障高峰期的正常用電,配電網的變壓器容量必須足夠巨大,使得配電網長期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一旦用電高峰結束,又會立即出現空載的情況,使得負荷分部極度不合理,從而造成配電設備的利用率低下,不利于線損管理的發揮。
2.4 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由于我國發展時間較短,而發展速度又較快,導致我國對于配電網的線損管理水平相對落后,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使得實際管理的效果不夠顯著,從而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在電力傳輸過程中,出現漏電、竊電、違章用電、收費誤差等一系列的問題,導致10kv配網的線損管理難度較大,電量損失率高,以及對損失電量的原因調查不足,造成很多莫名其妙的電力損失。
2.5 受到社會效益的制約
作為受國家管理的電力供應企業,本身的性質和定義就不是純粹的商業企業,而是帶有基礎公共事業的性質,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和滿足部分地區居民的用電需求,供電企業在追求自身經濟利益之前,首先必須考慮的是社會利益,有時甚至必須應為社會利益而放棄一部分經濟利益,建設供電距離較長、電力應用較少的線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電力資源的浪費現象。
3 10kv配網線損管理的對策
面對嚴重的電力線損情況,加強對于10kv配網的線損管理是電力供應企業扭轉困難形式,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和關鍵項目,結合我國電力供應的實際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實現:
3.1 加快電網改造工程,優化配網結構
首先,對于建造時間較早,老化嚴重的配網進行改造和重建工作,盡可能減少電力資源在傳輸過程中的電阻損耗問題,同時也可以加強電力的使用安全,減少漏電現象的發生。
其次,對于設計建造時設計不當或線路容量較小的配網進行改造,提高10kv輸電線路構造的合理性,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迂回供電,以最短的線路對兩個地點進行連接,同時,為了防止或減少陽光和雨水對于線路的侵蝕現象,要盡量延緩線路老化現象的發生。
最后,使用節能型變壓器替換現有的高能耗變壓器,減少輸電設備自身所帶來的能耗,從而達到更好的節能效果。
3.2 應用智能電表,減少計量損失
對用電量的計量不當也是造成線損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須提高計量的準確度。可以使用智能型電表替代原有的電表,使用智能自動抄表系統,提高對于用電量的計量精準度,在解放電力工作人員的同時,也可以避免因人工抄表造成的計量失準現象。
3.3 完善理論研究,制定合理目標
優秀的技術是做好線損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在進行10kv配網的線損管理時,要根據線路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理論線損研究和計算,從而制定合理的線損指標,為線損管理提供目標和方向,從而使線損管理更加具有方向性,進一步提高線損管理的水平。
3.4 引進先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
在對10kv配網的線損管理中,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都是必不可少的。加強管理的技術手段,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是提高整個配電網路線損管理水平的重點和關鍵。前文提到的智能電表和自動化抄表系統就屬于比較領先的線損管理技術,可以對線路的線損情況進行實時監控,使得管理人員可以隨時了解線路的運行信息,相對人工檢測更加迅速可靠。同時,必須對線損管理的工作人員進行技能和專業素質的培訓,減少人為原因造成的失誤,避免其對于線損管理效果的影響。
4 結語
總而言之,10kv配網的線損異常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管理對策也是不斷變化的,線損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并不是憑著一腔熱血就可以瞬間解決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不斷進步,線損管理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重要,必須得到電力供應企業的高度重視。企業必須完善對于10kv配網的線損管理制度,盡最大可能減少電力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進而帶動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世鵬.10kV配網線損理論分析與計算[J].科技創業家,2012(11).
[2]劉海東.配網線損的治理措施探討[J].中國科技投資,2012(33).
[3]鐘潤章,李偉文,陳利文.線損管理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J].2012(27).
[4]何潔芬,鄧穎松.淺析配電網線損問題管理對策[J].2012(6).
關鍵詞:供電企業;線損管理;電能損耗
中圖分類號:U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32-0120-02
線損是電能從發電廠傳輸到用戶過程中,在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各環節中所產生的電能損耗,是影響供電企業利潤的重要因素。線損率是在一定時期內電能損耗占供電量的比率,是衡量電網技術經濟性的重要指標,其大小取決于電網結構、技術狀況、運行方式和潮流分布、電壓水平以及功率因數等多種因素,能反映出一個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
1 線損管理內涵
供電企業線損由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兩部分組成。技術線損是指電能在傳輸過程中,經由輸變配電設施所產生的固有損耗。管理線損是指在購、售等環節發生的技術線損之外的電能損失。
線損管理是供電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輸、變、配、用等各個環節,其水平的高低是對供電企業規劃、計劃管理、運行管理、營業管理、計量管理等諸多方面綜合管理水平的考驗。
貫徹落實國家節能相關政策、加強供電企業線損管理,提高電網經濟運行水平。建立層次清晰、分工明確、指標完善、分析手段完備的線損專業管理體系,是供電企業實現線損專業化管理、降低線損率、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2 線損管理的目標和要求
貫徹落實國家節能相關政策、加強供電企業電網線損管理,提高電網經濟運行水平。建立層次清晰、分工明確、指標完善、分析手段完備的線損專業管理體系,是供電企業實現線損專業化管理、降低線損率、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指標管理和過程管理并重,力求線損管理過程的可控、在控,自上而下明確線損管理的任務和目標,形成閉環的線損專業管理模式,科學核定線損指標,實施動態考核。
3 線損管理的實現途徑
在供電企業“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實施后,需要明確各部門線損專業相關管理職責,明確技術支撐單位的職責分工和定位,需要細化檢修公司、地市公司和縣公司的各級職責范圍和管理工作要求,同時還需要完善的技術分析手段和閉環管理控制的線損指標管理體系。
應制定完成線損管理辦法,建立省、市、縣三級線損管理領導小組及線損專業管理網絡,分別負責領導本級及以下線損管理工作、并對上級負責。
省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相關機構包括發展策劃部、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工作部、調度控制中心等部門。發展策劃部歸口管理線損管理工作,負責制訂、修訂省公司線損管理辦法、標準和考核辦法,組織開展線損檢查與考核,組織編制、評審公司降損規劃,組織落實線損指標月報表、季跟蹤分析。運維檢修部負責公司技術線損管理,組織開展技術降損工作,研究技術降損方案,并進行降損效果評估;參與指標分解工作。營銷部負責管理線損管理工作,對批準的管理類降損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并對實施效果評估,組織開展營業普查及反竊電工作,執行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考核辦法和電能計量專業管理。農電工作部負責農村電網線損管理工作;組織各縣公司農電類降損項目實施。調度控制中心負責220千伏及以上主網網損管理及母線電量平衡,科學安排檢修計劃。
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負責為線損管理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編制省級供電企業降損規劃報告,編制電網負荷實測及理論線損計算報告,結合計算結果,提出線損管理建議措施;負責收集、整理各部門、單位上報的月、季、年度線損分析報告,并形成省公司分析報告。電力科學研究院負責110千伏及以上電網線損在線計算及報告編制。
地市供電企業負責本地區的線損管理,組織實施降損計劃,配合完成降損效果評估,定期進行線損綜合分析,負責所轄電網的經濟調度運行,負責變電站站用電管理,督導組織縣公司開展線損管理工作。縣級供電企業負責本縣線損管理,組織開展本單位電網負荷實測及理論線損
計算。
線損管理應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充分發揮三級線損管理網絡作用,以深化線損“四分”(分壓、分區、分元件、分臺區)管理為重點,力求實現“技術線損最優、管理線損最小”的目標。
4 線損管理支撐保障措施
為保證線損管理目標的實現,應建立健全技術支撐保障措施。完善線損分析手段,以理論線損和統計線損對比促進節能降損并實現線損指標的過程控制。同時應建立指標完成情況跟蹤分析制度,各單位編寫上報線損管理分析報告,召開專業分析例會,指標管理與過程管理并重,切實提高線損管理水平。
4.1 基于電能量采集系統的線損統計分析
應依托統一部署的電能量采集系統關口電量全覆蓋實時采集功能,分地區統計某一電壓層級的統計線損,消除現有統計手段中抄表周期不同步帶來的波動影響,全過程監控線損電量的變化情況,為與理論計算線損對比分析并提出節能降損措施提供技術支持。
4.2 網損管理輔助分析
網損管理輔助分析應以EMS系統為數據來源,采用IEC61970標準從EMS系統中獲取電網模型和實時數據。獲得實時數據后,網損管理輔助分析系統進行狀態估計,以狀態估計的結果作為電網運行的基態潮流,對選定范圍內電網線路和變壓器等設備網損進行分析計算。
4.3 典型代表日全網線損理論計算
典型代表日負荷實測及線損理論計算應按照“三統一”(即統一代表日、統一計算程序、統一邊界條件)的原則進行,目的是為了科學評價電網運行的經濟性,深入了解典型運行方式下線損構成及分布情況,找出影響線損率變化的主要環節和因素,同時與統計線損對比分析找出技術上和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
4.4 建立線損指標管理體系,統一線損分析數據口徑
應建立線損指標管理體系,對各級線損率細化定義,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及統計范圍的完整性。主要指標應包括綜合線損率、220千伏及以上主網線損率、地區線損率、分壓線損率等指標構成。輔助分析指標應包括技術與管理兩方面影響因素,由母線電能不平衡率、變電站站用電量、分線分臺區管理比例等指標構成。
為確保分析結果的統一性和可比性,應制定線損分析報告模板,對相關線損指標進行明確的定義,對綜合線損率主要對標指標和線損輔助指標的完成情況、變化原因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對線損專業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和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進行討論,分析存在問題、解決措施,提出相應建議。
5 結語
通過加強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可以大量節約寶貴的電力能源,也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能源資源。降低電能損耗是一個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技術性、經濟性,加強對線損的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本文對線損管理工作的實現途徑和保障措施進行了分析,建立了層次清晰、職責明確的線損專業管理網絡,充分發揮技術支撐單位的作用,根據供電企業改革后的職責分工,進一步探討并細化了各級單位的職責范圍和管理工作要求。指出建立由主要指標和輔助分析指標構成的線損指標管理體系,并確定每個指標的歸口責任部門。以技術支撐單位為依托,以豐富的線損分析手段促進節能降損,同時應建立線損指標過程分析制度。
【關鍵詞】農網;線損;管理
1 線損管理的技術措施
1.1 采用節能型電氣設備
1.1.1 采用節能型配電變壓器
S11系列以上的變壓器、非晶合金變壓器是目前推廣應用的低損耗變壓器,空載損耗較S9系列低30%左右,其負載損耗與S9系列變壓器基本相等,如果能將高耗能變壓器更換為節能型變壓器,將會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合理選擇配變容量,保證配變的負載率在合理水平,配電變壓器容量與用電設備的容量比以1.5:1~2.5:1為宜,配變負載率在額定容量40~70%時,配變處于經濟運行狀態,效率高,損耗低。農村電網負荷率低,鐵損占農網線損的比重較大,一般負荷在配變容量60~70%時效率最高,低于30%算是“大馬拉小車”。要避免配變長期處于空載運行狀態或“小馬拉大車”狀態,以達到降低損耗的目的。
1.1.2 采用電子式電能表
由于縣公司農村每戶用電量很少,使用不同種類的電能表,將對線損率水平產生很大影響。以水富電力公司為例,系統中還存在著部分高耗能的機械式電能表,通過線損理論計算表明,表損占低壓損耗的80%以上,如能將機械式電能表更換為低損耗的電子式電能表,將大大減少低壓損耗。
1.2 提高功率因數,減少無功損耗
電網中輸送無功功率的多少,直接決定了有功損耗的多少。即電網中各線路的功率因數越高,有功損耗越小。要實現電網輸送無功功率盡量小,就要實現無功功率的就地平衡。無功功率的就地平衡,有提高設備的自然功率因數和就地無功補償兩類方法。將電網中需要的無功按照“分組、就地平衡”的原則進行補償,以減少電網中無功的傳輸,同時也可改善電壓質量。采取集中、分散、實時補償相結合的辦法,以分散補償為主,將電網的功率因數保持在0.9以上。當功率因數由 0.7 提高到 0.9 以上時,線路損耗約可減少40%,一般農網功率因數達到0.9~0.96時最佳。對于 35kV 變電站 10kV 母線集中補償,無功補償裝置的容量應按主變容量的10~15%配備;10kV配電網的無功補償以配電變壓器低壓側集中補償為主,10kV線路補償為輔。對于縣級供電企業應大力推廣“100kVA 及以上的配電變壓器裝設無功補償裝置”,補償容量宜為配變容量的 20~40%。
1.3 采取調壓措施,確定合理的線路運行電壓
農網中配變也應根據不同用電季節、用電時間以及不同用電負荷將配變電壓分接頭及時調節到合適的位置,包括投切無功補償電容器的容量、利用有載調壓變壓器的調壓裝置等方法進行調壓。一般農網在深夜若將電壓降低 5%運行,則配變的空載損耗降低約10%。縣公司應根據資金狀況積極組織農網升壓技術改造。如果將 10kV 的電網升壓改造為 35kV,能使線損率降低91.8%,同時也提高了電網的供電能力,特別對于縣城或大工業用戶應優先考慮采用35/0.4kV直變供電。
1.4 調整不合理的網絡結構,避免迂回供電
農村地區,宜采用小容量、短半徑、密布點的方式配置變壓器,配電變壓器應盡量設置在負荷中心,盡量減小供電半徑。
1.5 均衡配變的三相負荷
搞好技術降損工作,調整配變的三相負荷使之平衡,提高配電變壓器的效率,另外如果三相負荷不平衡,中性線會有電流通過,會增加中性線電能損耗。
1.6 改造導線的接續方法
導線接頭的接觸電阻一般較小,但如果工藝較差時,導線接續不好,會使接觸電阻猛增,而此處的電能損耗和接觸電阻成正比,使接續點發熱,并損耗電能,故對導線接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導線接續應盡量避免纏繞法,而應該采用炮接、鉗接(有張力時)和設備線夾接續(無張力時);(2)不同導線接線應在耐張桿的引流或設備上完成,應該用銅鋁過渡線夾;(3)導線或設備線夾在安裝前應處理好,無銹蝕,安裝時要緊固好;(4)導線及設備接頭處應加涂導膏的方法,使點與點的接觸變為面與面的接觸,從而減少接觸電阻。
1.7 其他降損技術措施
做好輸、變、配電設備及線路走廊的維護管理,對防止電能泄漏也有很好的效果。主要是清掃絕緣子,更換不合格的絕緣子,在巡線或檢修過程中,經常注意剪除與線路導線相碰的樹枝,清除鳥巢等外物。及時停運空載變壓器和空載線路,實現變壓器和線路經濟運行。此外,在線路的檢修和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導線接頭的質量,以減少因接頭電阻過大所引起的損耗。
2 線損的管理降損措施
2.1 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基礎資料
從各職能部門到生產班組應建立健全線損管理網絡,生產班組應配備專(兼)職線損管理員,形成自上而下的三級管理網絡,使線損管理工作在組織上有可靠的保證。建立線損管理責任制,實現線損的常態管理。健全線損管理檔案包括設備臺賬、負荷資料以及電網設備的各項基礎參數,它們是進行線損理論計算的基礎。
2.2 加強指標管理
線損管理部門應進行線損理論計算,并與實際情況相比較,以獲得較合理的線損指標,將指標按年、季、月下達給各基層部門并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另外,還應將用戶電表實抄率、電壓合格率、電容器可用率、電容器投入率及節能活動情況等列入線損小指標考核,獎罰分明以調動員工管理積極性。
2.3 無功管理
加大對用戶的無功考核力度,摒棄以往對部分用戶無功考核只流于形式的做法,除進行正常的功率因數考核外,還應針對無功倒送進行考核。
2.4 計量管理
正確的電能計量不僅是降低線損的依據,也是考核技術經濟指標的依據。對電度表應定時檢查、校驗,及時調整倍率,降低電能計量裝置的綜合誤差。嚴格執行統一抄表制度,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獎罰分明,確保抄表及時準確,核算細致無誤,杜絕錯抄、漏抄、錯算現象,確保表計電量準確。積極推廣使用新型合格的電能表,淘汰老型號的電能表,使用高精度的互感器。建立全面精確的計量臺賬,使抄表卡號、微機算費號、檔案卡號三號統一,同時,加強諧波監測管理。
2.5 定期召開線損分析會議
每月召開線損分析會議,檢查分壓、分線、分臺區、分片區的線損統計情況,結合理論線損,對下達的指標及完成情況逐月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實現“指標、考核、措施、兌現”的閉環管理。
3 結束語
隨著國網公司管理水平的上升,以及精細化管理的不斷深入,對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電網的損耗分為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兩部分。技術線損是指電能在傳輸過程中在輸變電設備上的電量損失,它與流過導線電流的平方或施加在變壓器繞組電壓的平方成比例,俗稱“負載損耗”和“空載損耗”。技術線損可以通過相應的技術措施予以解決。管理線損則是在計量的統計管理中的各個環節上產生的電量損失,需要采取管理措施來降低線損。線損的高低直接反映一個供電公司的管理水平,在當前公司大力推進線損管理工作的大旗下,經濟效益就是企業的生命力,各縣級供電公司應轉變思路,積極開展線損工作,使線損工作常態化,才能使降損工作達到最佳效果,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配電網;線損管理;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4)35-0104-02
配電網的線損率是衡量供電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加強線損管理是電網經營企業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和系統工程,對電網經營企業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有制定合理的線損指標、明確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建立完善的線損管理方法,才能使配網的線損管理工作取得實效。
1 線損的定義以及產生的原因
1.1 線損的定義
電能是通過配電網進行傳輸的,在傳輸的過程中,變壓、配電等環節會出現損耗,因此配電網的損耗就是指在傳輸電能時出現的線路損耗。從線損的性質分類能夠分為兩種,分別是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
技術線損就是配電系統中的導線、開關、設備等組成元件的損耗,通過相應的理論能夠計算出來;管理線損就是在管理方面不嚴謹、計量錯誤等人為因素導致的線損,例如竊電、工作馬虎等原因造成的線損。
1.2 線損產生的原因
①電阻損耗:變壓器的線圈和線路中的導線都存在電阻,當電流經過時受到電阻的作用,導致電能有小部分的損失,變為熱能散失在周圍的介質中。
②磁場損耗:變壓器和電動機都是需要磁場來保證工作的,磁場的建立也就是電磁轉換的過程,由于交變磁場的作用,鐵芯會產生渦流和磁滯,這時鐵芯會發熱,導致電能損耗。
③營業損耗:電力企業在管理制度方面有一定的漏洞,有些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不仔細以及用戶違章用電,導致電能損失。
2 配電網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營業方面
電力企業原有的經營、銷售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但新的營銷策略還不完善,導致營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如現行的一戶一表制度,實行預收電費等政策,但是對這些表計管理沒有十分明確的標準;另外因人力資源偏緊,表計在安裝之后沒能定期進行檢查,導致表計出現故障、逾期不購電等狀況得不到及時處理;對偷電盜電沒有科學的手段處理,導致流失的電量不能全數收回。這些問題都導致電力的損耗增大,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
2.2 缺乏認識
在線損管理工作中起到指導作用的就是線損理論計算,但是一些電力企業對線損計算還沒有足夠重視,手段也不夠先進,即使有程序也只是把計算結果作為參考;另外,系統開展線損理論計算的周期偏長,存在網絡變化了系統計算未同步到位的現象。線損理論計算必須要作為一項日常工作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電網情況,出現問題才能及時解決。
2.3 管理軟件的局限性
①軟件的功能具有局限性,適應面較窄;②線損計算軟件的計算方法不準確、不方便;③軟件缺少同其它信息管理系統的接口。
3 降低線損的措施
3.1 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線損負責人是降損組織中的要員,主要的工作內容有了解降損工作的開展狀況,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修改意見,同時做好引進新技術、交流經驗等。
線損負責人不僅要具備營業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也應具有組織協調工作能力;因此線損負責人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盡最大的能力管理,努力做好降損工作;企業要定期對人員進行調整和培訓,加強員工隊伍的建設,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
3.2 合理規劃配電網
①在規劃配電網時,要以適度超前、節能環保為基礎,使用環保、低損耗、小型化的配電設備和裝置,保證電源點的布局合理,盡量就近接入新增負荷,通過縮短供電的半徑,降低配電網的損耗。
②電源點要盡量同負荷中心相鄰,減少供電的距離,對于10 kV架空和電纜線路要深入到負荷的中心,對于供電半徑超過標準的,且負荷較重的線路要依照配電網的規劃重新進行調整,要保證線路的后端負荷從較近的變電站或開關站供電;另外,對于110 kV電壓等級的要提前計劃負荷中心的布點。
③盡量降低低壓線路的供電距離,依照《中低壓配電網改造導則》中的制度,低壓線路的供電距離不能太大,同時還要達到末端電壓質量的需求,城區要把供電半徑控制在200 m之內,農村控制在300 m之內。
④導線的截面積科學合理,以經濟電流密度為主,另外還要檢查發熱安全電流,中壓配電網要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主干線路導線的截面要一次選定,中壓架空線路主截面要達到240 mm2,分支不能低于120 mm2,低壓線路干線截面不能低于185 mm2。
⑤在電網的建設方面,要多應用新的技術和工藝,要采用低能耗的變壓器,采用S11和S13系列的變壓器和非晶合金變壓器,非晶合金變壓器的特點在于空載損耗低,要比硅鋼片變壓器低于70%左右,空載電流下降80%左右。
⑥要堅持“小容量、密布點、短半徑的”原則,改造舊的低壓線路,根據負荷的需求更換小截面的導線,一方面提高供電質量,另一方面降低配電網的損失。
3.3 優化運行方式
①變壓器的使用:變壓器的運行同負荷的變化有著直接的關系,保證變壓器的運行在最佳的狀態。針對有兩臺變壓器的供電點,要結合負荷的大小來決定是分列運行還是并列運行;對于負荷波動較大的可以使用兩臺容量不同的“子母”變壓器,大負荷時使用大變壓器,小負荷時使用小變壓器,能夠有效控制損耗的發生。除此之外,調整變壓器的分接頭,適當提高供電電壓、降低輸電電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損耗。
②優化無功補償:對配電網的電容器無功補償,通常采用的是集中、分散、就地結合的方式。電容器自動投切的方式要依照母線電壓的高低、無功功率的方向、功率因數、負載電流等進行。針對三相不對稱負荷,要考慮采取分相補償,降低配電網的無功流動。
③優化潮流分布:配電網網絡重構要依照網絡的潮流分布來進行,通過調整聯絡斷路器和分段斷路器的狀態來改變網絡拓撲,保證配電網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降低配電網的損耗。網絡重構是優化配電網的一個重要措施,對企業的經濟、社會效益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一方面能夠降低損耗,提高經濟性,另一方面還能提高電壓質量和可靠性。
④優化運行方式:要依照配電網的運行方式積極進行配電網的優化,設計各類運行方式的最小網損方案,在制定過程中要盡量減少線路迂回供電、提高檢修工作的計劃性,優化無功運行。
3.4 加強應用系統間的協同
①及時掌握配網結構變化,提前做好配網異動后的PMS信息錄入及營業資料更新,確保線損統計結果的準確可靠。
②抓好用電采集系統、PMS系統、GIS系統等的基礎建設,不斷提高配網運行數據的采集成功率。加強各應用系統間的協同,增加數據監測的維度,提高對監測數據的分析質量,明確配網中降損的重點環節。
4 結 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能源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因此必須要合理利用能源,對于電力企業來說,有效控制線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采取科學有效的策略避免電力的浪費,不斷加強線損的管理工作,完善線損管理體系,一方面可以提高配電網的經濟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吳晨聲.試論配電網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J].電子世界,2014,(16).
關鍵詞: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原因分析;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U2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0引言
線損率直接影響了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對加強對營銷管理的分析,采取了堵塞各種漏洞的措施,可明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隨著配電網絡的不斷架設,線損管理工作也將是一項長遠且繁復的工作,為實現供電企業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只有通過不斷總結經驗和探索新的方法,才能真正達到加強營業管理、減少線損漏洞的最終目標。本文通過在韶關局幾年來線損工作情況,總結分析線損產生的主要原因,探討線損管理的具體措施。
1 線損及線損率概述
在電能的輸送和分配過程中,電網中的各個元器件產生的電能損失、功率消耗及其它相關的損失被稱為線路損失,通常簡稱為線損。在電網的實際運營過程中,線損電量主要是根據電能計量統計的供電量與售電量的差來計算的,這個差在總供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被稱為線路損失率,簡稱為線損率。按照管理的角度而言,可以把線損分為理論線損和管理線損兩種。
2線損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影響線損率的因素
2.1 線損產生的原因。線損是供電局一項較為重要的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其綜合反映了整個電網的規劃設計、運營管理水平以及生產技術。下面對線損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
①由電阻作用產生的線損。線路的導線以及變壓器的金屬線圈均屬于導體,由于電阻的存在,當電流從中流過時則會產生一定的電能損耗,這部分損耗一般會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于周圍的截至當中,基于這種損耗是由于電阻作用引起的,同時損耗還會隨著導體中電流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所以該種損耗又被稱為可變損耗。②有電感作用引起的線損。有許多電氣設備在電流通過時,需建立并維持磁場才能正常工作,而電流在電氣設備中建立磁場的過程是一種電磁轉換的過程,由于在交變磁場的作用下,會使電氣設備鐵心中產生出渦流和磁滯現象,引起鐵心發熱,從而產生電能耗損。基于該損耗與流經設備的電流大小無關,而是只和設備的性能以及接入的電壓有關。因此,屬于固定損耗。③管理方面的原因。由于供電企業有關部門疏于管理,致使個別用戶違章用電或是竊取電量,從而導致了線損。另外,電網元件漏電、抄表人員工作誤差、電能計量統計誤差等,也會引起電能損失。
2.2 影響線損率的主要原因。影響線損率的因素的較多,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電網升壓改造。是一種優化電網的措施,主要是在用電負荷急劇增長,導致線路的輸送容量達不到實際需求,或是能耗大幅度上升,致使經濟效益明顯降低,以及淘汰非標準電壓等級,簡化電壓等級的情況下而采取的技術措施。但是由于在城網的過程中,僅對10kv 主線進行了改造,卻基本未對380V 以下的低壓線路進行改造,而這部分低壓線路中卻存在大量的老化現象,致使線損電量較大,并且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這種情況在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較為普遍。②由于10kv 及以下低壓售電量比重逐年增長,從而導致了降損難度增大。此外,負荷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季節性的空調負荷比重大,也加大了線損的增幅。
3供電企業在營銷工作中線損管理的具體措施
當前,為了達到降低線損、提高供電局的經濟效益的目標,供電企業在進行線損管理中主要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3.1 技術方面的措施。
①規劃和改造電網結構,使電網結構更加合理,如升高電網額定電壓,即對電網進行升壓改造;
②結合規劃,調整不合理的線路布局,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導線截面; 或增建線路回數,減少線路迂回,縮短供電半徑;開展殘舊臺區配網大修,更換殘舊低壓線路和舊型淘汰電能表,確保計量準確;
③選擇節能型變壓器。目前, S11型配電變壓器的效率與S9 型變壓器相比,空載損耗下降了將近30%。對新裝、增容用電客戶可派發節能建議書,提醒用戶選擇S11型以上新型變壓器,對運行中的S9型之前的舊型變壓器,條件允許時建議更換為S11 型,這樣能夠大大降低空載損耗。
④進行無功補償。在負荷的有功功率不變的前提下,裝設無功補償裝置,通過提高功率因數可減少無功功率在線路和設備中的流通,盡量使無功功率就地平衡,從而達到降低線損的目的。減少無功損耗可采取提高自然功率因數和人工無功補償兩種途徑進行。
⑤減少接點數量,降低接觸電阻。由于電網中導體的連接數量較多,從而導致線損增加,這部分線損主要是與接觸電阻有關,而導致接觸電阻劇增的根本原因是施工技術差,因此,必須對連接處的施工技術加以重視,以此來確保導體接觸緊密,降低接觸電阻。
3.2 管理方面的措施。
①可通過線損的理論計算制定可行的線損指標以及線損考核管理制度。為了能夠保證線損指標制定的合理性,需對電網的理論線損率進行準確的計算,尤其是低壓理論線損率的計算。可根據當前電網的接線方式和整體負荷水平,對主要元器件的電能損耗進行計算,并以此作為計算線損的理論依據,同時還需不斷收集、整理理論線損計算資料,在基礎數據整理好后,可以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軟件對電網進行線損理論計算,隨后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線損指標以及線損考核獎懲制度,從而使線損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學合理。②應建立并健全組織和指標管理體系。供電局應成立節能降損專項小組,并設立專項負責人,同時還應建立并健全線損管理工作的目標管理制度,嚴格考核、獎懲兌現,以經濟的手段來確保降損工作的落實。
③建立線損分析例會制度,定期對影響線損率的主要因素進行具體分析,并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以此來確保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
④規范計量管理,確保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性。由于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線損率的準確程度,因此,必須對計量管理工作加以規范,以此來確保計量裝置的準確性。一方面應認真做好電能表的安裝工作,做到安裝正確合理,按照規程要求定期進行電表輪換和校驗,將誤差值控制的允許的范圍內,另一方面需規范計量箱的安裝位置,盡量縮短饋線的距離,并加大其截面積,嚴格高壓計量柜的鉛封制度。
⑤應加大營業普查、營銷稽查力度。營業普查是杜絕各種竊電、漏電、偷電等情況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供電局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各種專項普查、營銷稽查相結合方式,開展營業普查、營銷稽查工作,大力打擊偷竊電行為。當前,偷竊電的方式日趨隱蔽,供電企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對用戶安裝防竊電的電能表和電量監視裝置,加大對偷竊電行為的打擊力度。
⑥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供電企業還應充分利用計量自動化系統。一方面積極應用計量自動化系統線損管理模塊,與營銷系統線損進行比較分析,查找異常;另一方面通過對用戶的負荷、電壓、電流等數據進行監控和分析對比,尤其失壓、失流、斷相等情況,判斷異常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處理,及時追補漏計電量,降低線損。
在用電力負荷管理系統的目的就是監測用戶電力負荷的實際情況,然后根據這些實際情況來對電力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配置,使得電力企業能夠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社會的的用電需求,在實現上述目的的過程中有效的利用電力資源。在我國用電量比較大的時期或者是電力較為緊張的時期,電力系統負荷管理就能夠起到很大的調節作用。從根本上來講電力系統負荷管理就是對于電力匱乏的情況進行一個更加合理的分配。經過長久的使用,對于電力系統電力負荷的管理就成了使得電力系統經濟安全運行一個必要的手段了,該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對于電力系統的監控和控制。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得電力資源得到了更加有效的配置,對于線損的管理也能夠從中得到分析的數據和依據。
2線損管理
2.1所謂的線損的管理就是在電力系統運行的過程中對于傳輸線部分以及各個傳送變壓裝置以及在該過程中總的電能損失之和。電力企業所售商品的主要的形式就是電能,電能的損失直接關乎到電力企業的經濟損失,也就是說電力企業的線損和電力企業經濟損失之間存在著直接的關系。所以在電力負荷管理的過程中,通過有關數據加強對于線損的管理,減少線損是電力企業應該著手要解決的問題。
2.2線損的類型有很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將其分為很多的類型,包括由于技術原因造成的線損和管理原因所造成的線損。所謂的電力線損就是電力系統中各個元器件所造成的線損,除了上述所講的兩種線損之外還包括計算線損。在對線損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從理論上來講線損都能夠通過相應的計算來得到并且能夠進行避免。由于管理問題所造成的線損稱為管理線損,比如由于抄表的失誤或者是用戶的竊電都屬于管理線損的范疇。從上述兩種情況來進行劃分的話管理線損還可以分為有意的線損和無意的線損。供電企業給用戶所供給的電能和用戶所使用的電能的差值就是統計電能,為了更加方便的管理線損,一般在計算線損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高壓線損和配網線損。
2.3對于電力企業來講線損管理的常用方法在電力企業線損管理中占據著統治地位,其對于線損的管理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對于電網的網絡結構進行分析。要再利用常規管理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可能產生線損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包括配送線路上的線損,變壓過程中的線損等。然后在進行線損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對于我國電網的改造對于電網的結構進行改造和管理,形成較為電網網絡。其次是計算理論上的線損。在進行理論線損計算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電網輸電過程中的各個可能造成線損的各個環節,特別是電網的負荷情況以及相應的網絡參數等。將理論計算值和實際的估算值進行比較,通過計算來發現發生線損的主要的原因,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對電網負荷進行相應的改進。傳統的從線損的管理方式還能夠對于用戶的用電量用電功率進行檢查。對于用戶使用的較大功率的設備進行驗證,然后進行相應的查表作業,通過上述方式來對用戶的用電量進行核算,使得整個電網系統始終運行在較為合理的狀態上。這種線損計算和管理方法能夠有效的減少用戶的竊電行為最大限度的減少電力企業的經濟損失。采用傳統的線損的管理的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線損。在線損的管理工作中可以結合電網實際線損的情形指定為較為合理的線損管理方案,規劃好輸電的線路、供電所的相應的線損,大力推行線損管理過程中的責任制度來有效做好線損的管理工作。在線損管理的過程中還應不失時機的加強電力企業對于電力的調度。在對電力系統進行線損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將工作的重點放到節能上來,在可以對電網系統進行優化的過程中,還能夠實現遠距離的輸電,使得電網的運作效率大大提高。通過有效的管理和調度能夠大大減少電網上所產生的線損。
3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在降低線損管理中的應用
3.1變電所始端的線損管理
在對線損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變電所有效的采用了電力負荷管理系統,采用電力負荷管理的系統能夠對用戶用電進行監測還可以實現遠程的抄表作業。能夠實現抄表作業的自動化,使得相關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了。在這種情況下抄表的時間以及抄表的精確性都避免了人工的誤差使得抄表的精度增加。通過這種管理系統的自動化實現可以更好地對于線損的管理,并且能夠使得上述線損降低到很低的程度。
3.2末端電力用戶的線損管理
在電力系統運行的過程中末端的電表也是非常總要的一個環節,在安裝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相應的工作,可以是的整個系統連接在一起避免了數據不一致的現象。以此為基礎可以較為方便的對線損量進行計算。針對不同用戶電力使用不同的實際情況,對線損進行管理盡量保證所采集數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3.3配電網絡的線損管理
在配電網絡中一般都要相對應的配電網絡管理系統,通過無限的方式實現對于配電網絡系統的集成和管理,對于運行狀態進行遠程的監測,采用這種方式能夠在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上實現對于配電網絡的線損的管理。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對較為典型的配電網絡安裝相應的終端來實現對于線損的管理使得線損降到最低。
3.4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對公用變壓器的監測
電力負荷管理系統還能夠對于公用變壓器相關的數據進行采集、監測和管理,各種電表以及其他種類的終端數據都可以進行集成然后進行綜合分析。電力負荷管理系統通過采集到的實時數據還能夠對于變壓器進行狀態以及線損的監測,通過對于變壓器中的電壓以及電流等參數的監測實現對于線損的監測。
4結論
關鍵詞:線損管理 供電企業 管理措施
1 線損的含義及分類
線損是電力網在電能的輸送、分配、管理等環節中所造成的損失。線損電量占供電量的百分比稱為線路損失率,簡稱線損率。線損按種類可以分為理論線損,管理線損,統計線損和定額線損等。理論線損是在電力網輸送和分配電能過程中,由當時電力網的負荷情況和供電設備的參數決定、無法避免、正常合理的電能消耗,它可以通過理論計算得出,也稱之為技術線損,又可稱為不可控損失管理線損就是在電力營銷的運作過程中,各種計量裝置與表計的誤差和人為因素及其它不明因素造成的各種損失,又可稱為可控損失。統計線損又稱為實際線損和考核線損,它是根據購、售電電能表的讀數計算出來的差值,即供電電量與售電量兩者的差值,它是上級考核企業線損計劃指標完成情況的唯一依據。統計線損等于理論線損與管理線損之和。定額線損也稱目標線損,它是根據電力網線損歷史水平、當前實際水平,結合下一考核期電網結構、負荷潮流變化等預測以及降損措施安排所測算出的,經上級批準作為對線損管理責任部門考核目標的線損率,它是電力企業為減少損失而努力爭取的目標。
2 管理線損及其影響因素
2.1 計量裝置的準確及到位對線損的影響
計量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線損統計的準確性。要堅持用合格的電能表,用精確的互感器,堅持輪校輪換周期,提高校驗質量。更換淘汰型電能表,減少計量損失,積極采用誤差性好、準確度高、起動電流小、超載能力強、抗傾斜、防竊電、可實現抄表自動化管理且表損低的全電子電能表,提高計量精度、合理設置計量點,推廣使用具有寬量程,高精度電子式電能表,杜絕人為因素的影響,及時查處現場各種計量差錯。推廣應用集中抄表系統,實現大用戶和居民用戶遠方抄表。
2.2 電網運行設備檢修質量對線損的影響
提高設備檢修質量,對線損管理大有益處。在春、秋兩季應認真組織清除線路障礙,對線路絕緣子進行擦拭維護,減少事故跳閘次數,減少線路漏電。變電設備的高質量檢修,可以保證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的穩定運行,可以確保電流、電壓端子可靠接觸,對提高電能計量準確度大有幫助。合理安排檢修對線損管理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當某一設備停下來檢修時,可能由另一設備來代替,但是由于負荷的增加,損耗也增加了,因此應縮短檢修時間,減少損耗的發生,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制訂檢修定額工時,采用承包責任制。
2.3 其他因素對線損的影響
在線損管理中,打擊竊電行為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內容。竊電是指用戶以非法占用為目的盜竊電能的行為,其直接影響供電企業效益,導致線損升高。另外,供電企業將設備檢修、工程施工、辦公自用電及福利用電計入線損,不進行電費繳納也是影響線損的重要因素。其次,影響管理線損的因素還有供、售電量抄計時間不對應,供售關系對應不夠準確等等。
3 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由于城農網改造資金不足、技術水平以及規劃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網架結構,新技術應用、無功優化、臺區改造等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到位,存在迂回供電、遠距離輸電、供電半徑過大、導線截面過小、線路超載、無功補償容量不足、變壓器空載和輕載現象嚴重等情況,同時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總體素質還不適應高水供電企業的專業管理需要,經過比較分析,本人認為供電企業線損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關鍵性問題。
3.1 對線損管理缺乏綜合系統性認識
3.1.1 線損指標完成情況是線損管理水平高低的反應,而將線損指標分解之后,為完成這些指標應當采取哪些措施、提供哪些物質保障及技術支持等卻無人問津。
3.1.2 將線損指標進行層層分解后,線損管理工作幾乎滲透到縣級供電企業日常工作的每一個角落,線損管理沒有一個清晰的界限,而各單位、部門又有自己的主營業務,線損管理成了“副業”,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3.2 線損管理組織結構不合理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發展目標的推進,線損管理的職能式組織結構的各種弊端逐漸顯現出來“電網堅強”所要求的“經濟高效”被忽略,各職能部門更專注于它自己的日常工作,線損管理工作得不到優先考慮,線損管理中與職能部門有直接利益關系的問題可能得到較好的處理,而那些超出其利益范圍的問題則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各職能部門參與線損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不高,線損管理不被看作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很多人將線損管理的任務視作負擔線損管理需要縣級供電企業中多個職能部門的共同合作,但他們更關注本領域,從而忽略線損管理的整體目標,并且跨部門之間的交流也是極其困難的。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橫向協調困難、線損戰略目標的實現缺乏保證”是線損管理職能式組織結構致命缺點,在實踐中也存在各類問題。
3.3 線損管理激勵機制缺乏
對于線損管理,因涉及部門較多,激勵機制是保證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既然線損率是一項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與電網規劃、結構、運行狀態、計量方式、準確性、電量抄核以及偷竊電、黑戶等有關,那么規劃管理部門、配網運行管理部門、調度部門、用電營銷管理等有關部門在線損管理工作中又有什么職責呢生產運行部門只負責運行安全、分倒路操作及維護搶修職責調度部門只負責配網運行穩定合理、下達操作令確保配網運行安全用電營銷各部門執行用電各項規程、規定、法規制度等,這其中當然有線損有關的內容,比如抄表到位、電量差錯、檢查周期、普查任務、電表輪換、燒卡、調前合格率、錯接線等等,這些也只是完成用電部門的考核,為線損管理出了力,也盡了力,但是,一旦線損完不成,因素自然很多,但各部門責任又有多大,難于說清,只能做籠統考核,同時存在激勵方式過于單一的問題。
4 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對策
4.1 明確線損管理方向
線損率是電網經營企業的一項重要的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線損管理是涉及并涵蓋規劃計劃、建設改造、生產技術、調度運行、電力營銷、電能計量等諸多部門和專業的綜合性管理。長期以來電力企業高度重視線損管理工作,又是成立線損領導小組、又是制定降損規劃,又是開線損分析例會,又是計量裝置改造,做了大量工作,但總是給人以抓局部工作的感覺,缺乏整體意識,實踐效果不盡如人意。本章作者將在系統梳理線損管理工作范圍的基礎上,理清各項工作的內在聯系,明確線損管理的重點方向。
4.2 技術降損和管理降損與理論線損的關系
對照線損產生的原因,降損的手段可分為管理降損和技術降損。技術降損措施得當可以帶動理論線損值的降低,管理降損措施得當可以促使實際線損值向理論線損值逼近,由此可見技術降損與管理降損對縣級供電企業線損效益同等重要。一般而言技術降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優化電壓等級、改善網絡結構、縮短供電半徑、優化無功配置等方式來達到降壓的目的而管理降損一般資金投入量較小,通過加強管理,減少供電環節人為因素造成的“跑、冒、滴、漏”電量損失來達到降損的目的。既然技術降損與管理降損有區別,那么是否可以使兩者處于游離狀態,答案必定是否定的。技術降損和管理降損是降損管理過程中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管理降損活動需要管理,技術降損活動更加需要管理,否則大量的資金投入將無法見到良好的經濟效益。線損管理就是要通過有效的組織結構、激勵機制、控制手段,實現資源有效整合,通過管理措施與技術手段使其更好的為縣級供電企業的線損戰略目標服務。
4.3 供電企業混合型線損管理重構
混合型組織結構是在系統原直線職能組織結構的基礎上設計的,系統中增設了與職能部門同一層次甚至在線損管理上高于職能部門層次的線損管理辦公室,其主要目的在于突顯線損管理在日常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考慮到縣級供電企業的規模,線損管理可不單設線損管理辦公室,其職責納入到發展策劃處,這樣做可以充分利用發展策劃處的綜合管理職能,達到線損戰略目標與公司整體戰略的有機融合的目的,從公司的整體利益角度對線損進行有效管理。線損專責人扮演項目經理的角色兼線損作業運作管理,對公司線損管理工作全權負責。另外上述混合型線損管理組織中涉及的職能部門與作業流的劃分只是一種可能,縣級供電企業可以根據線損戰略目標和管理重點的不同對于職能部門和作業流進行擴充或縮減。
4.4 建立線損管理的有效激勵機制
4.4.1 激勵應具有多渠道,適應多層次需求。縣級供電企業的降損戰略管理目標相對明確和單一,而員工的個人需求卻相對較為復雜,激勵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4.4.2 激勵應當公平合理。不論是那一種激勵方式,都要體現公平合理的原則,這樣才一能更好的鼓勵先進,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在工作中體現自身的價值。
4.4.3 激勵應注重時效性。激勵要有一定的時效性,盡量實現及時激勵,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激勵效果。
參考文獻
[1]周云丹.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分析.中國科技信息.2005.
論文關鍵詞:強管理,明責任,嚴獎懲,增效益
城區局自2000年起, 按照國網、省公司要求開展農村供電所規范化管理工作, 把線損管理列為工作重點,著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切實提高農村供電所管理水平的同時,提升農電企業的盈利能力。在此期間,本局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強化線損管理工作,經過多年不斷努力,在線損管理中逐漸摸索出一套帶有自己特色的線損管理辦法。一,認真開展線損管理 線損率是供電企業一項重要經濟技術指標,也是企業電網規劃和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不斷降低電能損耗,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必然要求。針對城區局線路長,負荷小,客戶分散,管理難度大等具體情況,積極探索各種降損管理措施,通過開展線損理論計算和現場測試,科學合理確定線損指標,降損效果很好。總結各供電所降損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實行10kV配電線路和配變臺區的包保管理。即以10kV配電線路,低壓臺區線損指標的科學確定為依據,落實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類資料,以強化檢查與考核為主要措施,以實現三包(包線損指標,包電費回收,包優質服務和行風建設)三保(保完成降損指標,保電費雙結零,保政府和用戶滿意)為目的。經過全面推行線損指標包保,收到顯著成效。在包保管理前,本局10kV線損率在10%以上,臺區線損在網改前達到30%-40%,改造完后也在15%-23%之間。通過線損包保管理,代市供電所2005年實行包保的10kV線路損失率為7.5%,比未包保時下降4.1%,實行包保的低壓線路損失率為9%,比未包保時下降12%;城郊供電所2005年實行包保的低壓線路損失率為6.05%,比未包保時下降13%。 (一)實行線損包保,確定責任指標。 確定科學,先進的線損責任指標。 1,開展10kV線路線損理論計算,確定線損責任值。 依據理論計算值確定線損責任值。考慮到負荷性質,另加一定幅度的管理系數,若理論計算值與實際值比較,相差3%以上時,查明原因后,重新計算確定線損責任值。 2,確定臺區線損責任值。 城區局采用'理論計算值與實測值相比較,條件相近臺區計算值相對照,線損計算值與實際經驗相結合'的制定和檢驗方法,確定線損責任值,使多數責任者通過積極努力,能夠完成責任指標,達到節能降損目的,也使少數被罰者心服口服,全面推行包保工作。 (1)計算臺區線損理論值 首先繪制臺區負荷分布平面圖,根據已知的導線長度,導線截面等參數,用'均方根法'計算網絡電阻值,進而計算臺區線損理論值。 (2)選擇合適的實測代表日 選取的代表日電網運行方式正常,潮流分布正常,用電量接近計算期的平均日用電量,用戶的用電情況正常,天氣情況正常。 (3)臺區線損的實測與計算 采用東北電力學院PBJ-C型配電變壓器運行參數監測儀,對臺區首端電流,電壓,有功功率,無功功率等實際參數進行連續24小時的監測,測得有關數據。運用微機軟件,求得網絡電能損失率。 (4)確定包保時的責任線損率理論值和實測值計算完成后,根據不同的情況合理確定責任值: ①理論值和實測值很接近,實測值直接為確定責任值的基準值。 ②理論值和實測值差距在2%以上需要重新確定代表日另行實測。 ③理論值與實測值差距約1.5%,采用算術平均法計算責任基準值,或直接采用實測值做為責任基準值。 確定責任基準值后,再定管理系數:負荷集中,地理條件好,設備狀況好的臺區,系數為1.0;負荷不集中,供電半徑在500米左右的臺區,系數為1.1;負荷分散,地理條件差,供電半徑大于500米的臺區,系數為1.2。 臺區責任值為臺區線損責任基準值乘以管理系數。臺區責任值每年修訂一次。 3,具體實施。 10kV線損包保由供電局農電科負責落實;臺區線損包保由供電所負責落實。簽定包保合同,落實責任人和各級有關人員。 實踐證明,實施線損指標包保,只要措施到位,責任到人,堅持過程控制,就能收到顯著的效果。如:桂興所10kV嶺桂線,包保前實際線損率為5.98%,理論計算值為4.01%,核定責任值為4.23%,經包保實際線損率降為3.62%,比上一年下降2.36個百分點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二)加強包保管理,兌現獎罰。 10kV線路和低壓網實行線損指標包保,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落實技術降損和管理降損措施;加強過程控制,發現問題就地解決,從嚴考核,及時兌現獎罰。 1,健全組織,落實責任。 (1)成立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全局農電線損管理工作。農電科承擔降損的日常管理工作。 (2)制定各級領導,保證降損工作事事有人負責。 2,從嚴考核,獎罰到人,獎罰分明。 (1) 10kV線路線損指標考核 ①實行月考核季兌現獎罰的方法。 ②完成線損指標不獎不罰,低于線損指標的每少損失1千瓦時獎勵0.10元,高于線損指標的每多損失1千瓦時罰0.10元。 (2)臺區線損指標考核 ①按臺區包保線損指標,每上升或下降一個百分點獎或罰責任人10元。 ②實抄率必須達到98%以上,每降一個百分點扣責任人10元。 ③連續三個月未完成線損指標,供電局在冊員工下崗待業,執行下崗工資;農民合同工停發工資,發生活費,連續六個月未完成線損指標者,又無特殊原因予以解聘。 ④對線損忽高忽低的臺區,供電所用電要重點檢查,認真分析,發現弄虛作假者,嚴肅處理。 ⑤電費回收必須100%完成,未完成按欠費額10%扣罰,連續三個月未完成又無正當原因,在冊員工下崗,合同工解除勞動合同。 (三) 落實降損措施,全面提高線損管理水平。 實施線損指標包保,只是管理降損手段。工作中注重管理降損與技術降損并重。 1,根據季節性負荷變化及時調整變壓器分接頭及三相不平衡電流,保證變壓器經濟運行。 2,采取技術手段進行降損。加強大用戶的跟蹤監測。對一些用電量較大,交通不便的廠礦,在用戶側安裝FLCMS型遠程抄表測控系統,防止漏抄、竊電現象出現。 3,供電局供電所至少每季進行一次大普查。 4,優化無功補償。將電容器適當分組,根據負荷變化適當投切部分或全部電容器強管理,合理配置,提高功率因數和降低線損。 5,加強計量管理。檢查,校驗,及時更換淘汰型電能表。使關口表,臺區表,動力表計合格率為100%。 6,建立線損分析例會制。每月進行一次綜合分析,及時發現和糾正線損波動異常線路和臺區問題,查明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
多年來,城區局為搞好農村供電所規范化管理,降低10kV線路的線、變損和臺區線損,做了大量工作,收到明顯的效果。目前城區供電局農電綜合線損率由以前的8.7%下降到5.99%,通過加強管理降損電量約128萬度強管理,提升效益約60萬元。我局將進一步深化有關工作,組織課題攻關和重點研討,不斷探求強化管理的新路,不斷完善管理措施,,爭取達到一流的國家電網公司農電標準,通過不斷努力,使農村供電所管理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