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字藝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中國西南納西族所使用的東巴文字,自納西族東巴經手抄稿于19世紀葉被發現以來,其原始而獨特的文字樣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故作為當今世界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活化石的世界記憶文化遺產被保留著,東巴象形文字約1400個常用單子,加上脫胎于象形文字的標音文字格巴文,總計2000多個。這些象形文字就像古老的玉龍雪山的冰川一樣,不因時代的變遷而融化,奇跡般的傳承至今,還殘留著較為濃厚的原始圖畫意味,納西族東巴象形字還不能完全的用文字把語言記錄下來,一部分是口耳相傳保留下來,因此也不能完全排擠掉非文字的圖畫式表意手法,往往跟圖形混在一起使用,納西族先民在一千多年前,以觀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飛禽鳥獸的物象造型,又以組合、變形、形聲和轉換等方式創制出來的原始文字,所有事物都可以用東巴文字描繪出來,并直接當做文字使用,沒有學過東巴文字的人也可以根據大意解讀出來。
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是一種處于用圖畫記事和表意文字中間發展的階段文字,是人類文字發展史上的重要一點,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二、歷久彌新的刻字藝術
1957年,在江蘇連云港海州錦屏山南麓發現了被稱為“東方天書”的“將軍崖巖畫”,這些刻畫符號形似一張張人的臉譜,生動有趣味,代表一定的意義,可稱為最早的刻字,至今無人能破譯。從這種刻劃符號開始,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秦代刻石、漢碑、魏碑、唐碑、宋代刻帖、明清興起的在木、竹、陶等材料上刻字,輪番上演著書法史的一幕幕精彩。這些書刻的作品,構成了中國書法史上重要的部分,材料和刻工的差異,包括歲月的侵蝕,形成了新的美感:甲骨的天真爛漫、金文的質樸端莊、漢碑的風格多樣、魏碑的雄渾天成、唐碑的嚴謹工整、宋代刻帖的精致細膩、明清刻字的裝飾實用美,和書法墨跡相比,不可替代的種種美感蘊含其中:書法美,精致的刻劃能最大程度的保留書寫的筆法,保留了大量歷史上的經典書法作品;工藝美,書和刻聯系但有區別,最精到的刻劃也難免失真,而這種失真,卻造就了另外的一種美,甲骨文單刀刻劃的爽利、金文鑄造的渾厚、石鼓文歷經歲月侵蝕的渾樸、魏碑劣刻卻滋生出新的情趣、宋代各種刻帖由于刻工不同審美趣味的不同都是這種工藝美的體現;材質美:象牙色的甲骨上古銹的鐵線、斑駁的青銅文字、青黑色的刻石、以及拓片“烏金拓”、“蟬翼拓”、“朱拓”展現了不同的視覺效果。清代崇碑書家包世臣曾寫到“北碑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變態”,康有為也說“魏碑無不佳者,雖窮鄉兒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異態”。歌頌了北魏碑刻的自然,雖出自窮鄉僻壤,卻血肉豐厚,稚拙卻趣味十足,由刻畫形成了新的審美。
隨著時代的發展,刻字藝術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用途,不再是傳統的記錄文字,而將美術化的構圖、設計中的“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等三大構成融入其中,構思新穎、色彩多樣、強調刀痕,不能再像傳統的拓片那樣復制,制作成牌匾、屏風、雕塑及現代裝置等可廣泛應用于現代室內外空間的裝飾,全國刻字研究會、刻字藝術展、全國書法展中刻字藝術作品的逐年增加,為刻字藝術的大展拳腳增加了機會,刻字藝術正成為傳統書法藝術的新寵。
三、東巴文字和刻字藝術的聯系
東巴文字常以墨寫在紙或木頭上,涂飾顏色,形似繪畫。在東巴藝術中有一種以木頭為材質的木牌畫,其內容多是宗教習俗、占卜祭祀的記錄,木牌分尖頭牌和平頭牌兩種,尖頭牌一般畫神明和山神龍王之類的,平頭牌畫各種鬼怪魔妖,但也有只用尖頭牌一種的。原始納西族東巴木牌畫都是用自制竹筆作畫,不著色,近代多用毛筆線描造型,不打草稿,再用紅、黃、藍等顏色入色,使畫面更加鮮艷、奪目。
東巴木牌畫有專門的《課本》木牌畫畫譜,東巴木牌畫納西語叫“課標”,是一種最古老的原始繪畫藝術,木牌畫用松木制作,是人類早期生活在森林中取材方便的緣故。木材優點很多,給人以溫暖、舒適、柔和的親切感,它具有一定是吸水性,便于顏色的附著、可塑性強、易于受刀,適應造型設計的需要、藝術語言的表達和刀刻趣味的體現,且利用率高、簡單易刻,還有各種不同的木紋肌理,其缺點是較石刻材料易腐爛、變形、易蛀蟲等。
納西族東巴木牌畫方法獨特、形貌古樸,不打草稿,一氣呵成,線條粗獷、筆法豪放,在創作作品中充分展示了其情感聯想等元素,將東巴畫和東巴文字書法藝術相結合,可以看出東巴文字將書法繪畫藝術結合的另一種魅力和神韻。
四、東巴文字刻字藝術的前景
1、發展的前景。隨著麗江旅游的持續發展,東巴文字漸漸為世人矚目,這種文字生動有趣,保留了人類原始時期象形符號的童趣,書寫的材料也經過了以竹、毛筆書寫在石、木、東巴紙、宣紙的階段,書寫的內容從東巴經延伸到了納西吉祥用語并結合漢字釋文書寫,可以看出東巴文字書法在發展中的思考。
將東巴文字和刻字藝術結合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東巴文字早期一般用竹桿制成的竹筆撰寫,在運筆方面又沒有毛筆那么輕松自由,表現手法也相對單一,后期經過學者們的改進,開始用毛筆撰寫東巴字,但視覺效果單一。東巴文字中的繪畫成分,頗具工藝美術的民族特色,刻字藝術不僅能構成東巴文字的形式美,還可以更直接的展現作品的內涵。
2、東巴文字刻字的適應性。東巴文字的率性、隨意、天真無疑是刻字藝術的良好載體,我們在木板上刻字的過程中經常會遇見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都可以自由處理,如在木板上會碰到結疤、蟲蛀、開裂、木紋粗糙、松軟腐爛等現象,遇到這些問題可以采用邊緣刻畫或順著紋理開裂的裂痕兩頭叢刻一個小刀痕,使木紋兩端不再伸延,然后在順著紋理刻畫出刀痕效果。如果一副作品刻好后,覺得有些地方不滿意,可以再次修改,細加粗增補新線條就行了,粗改細就要首先選擇好同樣紋理的木料,按所需長短、薄厚刻好,注意邊緣要與原筆畫結合緊密,然后用粘合劑粘上,有些不理想的部位可以挖去或打磨,然后重新撰寫、刻畫。這種處理的方式,更適合于表現東巴文字。
中國書法藝術融合運用于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性及必然性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學說,人的需要存在先后和高低順序。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類已經逐步滿足了自己對物質的需求,那么對更高層次的精深需求也就成為追求的目標。所以,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不能僅停留在介紹產品的功用和質量方面信息的快捷獲取,更多的應該是給受眾帶來精神愉悅和審美認同。要獲得這樣的審美享受和情感上的滿足,就需要不斷的增加設計作品的文化內涵。畢竟,任何民族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特定的感情,其設計活動以民族的傳統文化精神融入其中,定能引起受眾的共鳴。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涵著豐厚的思想內涵,書法在其生成與發展過程中,與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關系。首先,書法藝術是以漢字為載體的,而漢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相對于其他文字來說,其可塑性較強。同時,因漢字本身是中華名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中國書法在其生成之時便沉淀著歷史文化的印記。其次,中國傳統的文學藝術給書法家以啟迪與滋養,使得大量的藝術形象能在無形中融入書法藝術的創作過程。再次,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帶給書法藝術的是空前巨大的影響。它對書法思想、書法精神、書法審美以及書法創作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沒有特定的民族文化、民族哲學、美學精神,便沒有特有的中國書法精神;沒有對民族傳統文化、民族傳統哲學、美學的理解,對書法精神的理解也將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見,書法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學、哲學以及美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成為燦爛的中華文化中獨樹一幟的特色藝術。筆者認為,設計也是一種文化創造,其目的也是要傳播中國文化,而中國書法恰好能將民族文化精神給予合理的詮釋。因此,書法藝術理應成為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至關重要的元素。
書法是我國特有的藝術形式,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運用書法字體,與圖形相結合,彼此交相輝映,為視覺傳達設計平添一種藝術的靈氣與文化的意蘊,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圖3)。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青少年對書法的把握與書寫顯然沒有網絡那般有吸引力,這顯然是應當引起重視的問題,因此,將書法與視覺傳達設計相結合,在一定意義上拓展了書法藝術的存在空間。同時,若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接觸的網絡、商品包裝、書籍等到處都能見到體現中國文化精神的書法,則為不懂得書法藝術欣賞的青少年提供書法欣賞的環境,使其能從設計作品中或多或少的感受到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進而漸漸領略書法藝術的真諦而喜歡上書法。當然,設計者在將書法藝術與平面設計相結合時,需打破常規,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利用計算機等現代科技進行調整布局、變換色彩等設計,達到良好的視覺傳達效果。
書法藝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近幾年來的視覺傳達設計中,對于書法藝術的運用日漸增多,這也暗示著書法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廣泛前景。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無論是包裝、裝飾、標志、書籍、招貼、展示、廣告、影視節目、動畫以及舞臺背景等設計中,都有借鑒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大大拓寬了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
那么如何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創新運用書法藝術?首先,設計從業人員的設計觀念要與時俱進,自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尤其是書法的學習。只有當設計者領悟了書法藝術,運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將書法藝術的富有個性和充滿生命活力的線條與視覺傳達設計結合,從而傳遞出豐富的文化內涵。
其次,設計者對不同書體的書寫特征要有清楚認識,通過對設計對象的特征。如隸書,筆劃蠶頭燕尾,通過筆墨的肥瘦方圓,或伸,或屈,使文字具有雄闊嚴整而又舒展靈動的氣度;行書則行飛自如,瀟灑飄逸,筆未落,意先存,氣勢蘊蓄。
因此,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設計者要對書法藝術進行深加工處理,找尋更貼切的符合受眾視覺審美習慣的表現形式來傳達設計作品的信息,增強作品的感染力。以下是兩種具體的書法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1.替構
這里說的替構,是指將書法字形分解開,并將其中的一部分用其他物象代替,借以構成新的形象,并賦予這種經替換后的整體形態以新的含義。如圖4,是余秉楠先生設計的招貼《家》,將“家”字最后一捺借寶島臺灣的地形輪廓替代,寓意中國海峽兩岸是一家,是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傳達出極強的民族情感,深化了主題思想。
2.符號化結構設計
中國的漢字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是一種象形文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由筆畫構成的方塊形符號,有其獨特的造型之美。那若將以漢字為載體的書法藝術中的抽象元素(如各種筆畫)通過簡化來創新運用,設計作品則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東方文化韻味。比如在書體的運用上,篆書具有古代象形文字的古樸感,其圖形的抽象趣味在近代的圖案表現上已經被藝術化。在當代設計中,尤其是國內視覺傳達設計中,多把篆書應用于賀年卡、請帖、徽章圖案等設計。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徽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會徽將書法藝術巧妙的運用到標志設計中。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舞動的北京”是本屆奧運會的中心形象。這是有篆刻的印章構成圖案(如圖5)。篆刻是中國最古老也最具特色的藝術形式之一,篆書的書法體現了中國藝術“書畫同源”的特征。北京的“京”字在印章紅色背景中幻化為舞動的人形,成為“北京歡迎你”的形象寫照,它體現了中國人民對于世界人民的熱情友好的態度。北京奧運會“篆書之美”的體育圖形標志也是以篆字筆畫為基本形式,融合了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形象意趣,也達到了現代圖形設計“簡化”和“一致性”的要求,從而易于識別、記憶和使用,同時它又與中國印的會徽保持了一致性(如圖6)。這些圖標設計都彰顯了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強烈的民族文化特色。
一、民俗藝術文字符號的組合變化
在我國民俗藝術中,“福、祿、壽、囍”都是最常見的民俗藝術文字符號,這些文字符號不僅能夠滿足我國人民群眾的審美趣味,同時也是我國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①其中,“壽”字占首要的使用地位,將其進行圖片的變換,可以變成具有吉祥意義的符號。“壽”字具有多種不同的變換形式,每個形式都有鮮明的民俗藝術風格。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常常將“壽”字融入衣料和瓷器設計中,在廣告設計中也經常出現百壽圖的圖案。“囍”字的符號來自于民間創作,具有雙喜的含義,一般在婚嫁時出現,體現吉祥的寓意。從文字學角度來看,“囍”字是不符合正確的漢字規范的,卻凝聚了人們的祝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對生活的追求與希冀。在一些喜慶的節日,將“福”字倒過來的習俗一直保留至今。“福”字不僅代表平安,還有祝福之意,符合人們普遍的心理需求。“祿”字代表的是福氣與官運,在現代廣告設計中,運用“祿”字也有祝福之意。
二、民俗藝術文字符號對諧音的運用
我國的民俗藝術在表現特定的意境時,一般都不會使用文字來直接表達,而是借用某些物象的諧音來表現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如“如意”一詞,原本是一種用來抓癢的普通器物,逐漸成為人們的賞玩之物,但由于“如意”二字具有一定的吉祥意義,因而成為吉祥之物的象征,②被人們用來表達美好愿望。對漢字進行研究與探討可以發現,漢字含有明顯的審美感,而諧音就是利用文字代替相應圖形的表達方法。③我國的漢字具有獨特的性質,有著相同讀音的不同漢字,意義卻截然不同。現代廣告設計巧妙地應用了漢語言的諧音,如“喜”字表示喜上眉梢;“棗”的諧音是“早”,有早生貴子的含義;每逢春節,年夜飯上一定會有一道“魚”,借諧音“余”,表示年年有余。與此同時,中國人對于數字的含義也十分重視,尤其是蘊含吉祥之意的數字,如數字“三”是多的意思,而“九”則代表了無限,并且“九”是“久”的諧音,所以“九”具有長長久久的含義,也代表著吉祥。
三、民俗藝術文字符號的文字寓意
在我國的民俗藝術文字符號中,動植物的名稱同樣具有一定的民俗含義,并且極為豐富。④動植物的名稱在我國現代廣告設計中應用非常廣泛,如鳳凰是深受中國人喜愛的動物,具有美與自由的象征,因而被應用于自行車品牌中;梅花具有高潔的含義,被應用在健美褲的品牌中。貝克啤酒的廣告設計巧妙地應用了創新的設計方式,其廣告詞就是“禁酒令”,使用了公文“令”的寫作形式和語言風格,結構極為簡單,既充分體現出廣告設計的真實信息,又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制造方在產品推銷過程中的嚴謹設計與推敲,其認真的工作態度加深了大眾對產品的印象。企業對品牌進行廣告設計的初衷,是希望在市場經濟中突出自身產品的優勢與特點,以及品牌的歷史和文化。上述品牌的廣告設計都具有一定的民俗藝術和文字符號色彩,在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也能夠使其深入了解企業的文化與歷史,進而實現產品營銷的目的。
四、民俗藝術文字符號與圖形符號的結合
在我國的民俗藝術中,文字符號的指向性比較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具體所指的事物無法滿足大眾的心理思想與心境要求。⑤因此,在實際的廣告設計中,不僅要使用文字來表現廣告設計的真實意圖,也要利用非語言文字進行相應的表現,也就是所謂的圖形符號。將文字與圖形進行有效的結合,并將所要體現的廣告信息內容進行相應的整合,進而綜合地反映出廣告設計的實際內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廣告的發展空間與潛力,同時將民俗藝術文字符號的真實魅力充分體現出來。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設計為例,福娃的設計充分體現出傳統民俗藝術在設計中的應用。福娃貝貝的外形是“魚”與“水”圖案的組合,“魚”“水”二字具有繁榮與富裕的含義。從古至今,人們喜歡用“鯉魚躍龍門”來表示飛黃騰達,“魚”還有年年有余的含義。福娃貝貝代表水上運動,就像五環中的藍色一樣,彰顯了胸懷的廣闊。這種圖形與文字符號的結合,直觀、形象、真實地反映出了事物原貌,并體現出人們的情感追求。圖形不受語言限制,可以進行廣泛的傳播。圖形符號的形態比較豐富,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因而在現代廣告設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圖形符號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由民俗活動演變而來的,體現了人們對幸福與吉祥的追求,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五、結語
關鍵詞:文字;字體設計;原則;重要性;作用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5-0056-01
每當翻開一本設計精美、文字流暢、色彩暖心的書籍、讀者都有一種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的感覺。是什么如此吸引讀者呢?是圖形,是色彩,是版式,還是文字呢?毋庸置疑,答案已浮現在人們的腦海里。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文字作為文化符號在平面設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給人們帶來的視覺震撼力和沖擊是別的視覺元素無法超越的。
在完整的平面設計中,平面設計要素主要是由視覺元素、概念元素、關系元素、實用元素構成。視覺元素是最基礎的元素是概念元素,關系元素、實用元素都依附它而存在。視覺元素有文字,圖形的形狀、色彩等。概念元素通常是通過視覺元素體現的,包括點、線、面。關系元素包括方向、位置、空間等。實用元素是指所表達的含義、內容,設計的目的及功能。
在平面設計中,文字設計要有一定的原則。
1、提高文字的可讀性。
在設計中要選擇合適的字體、字號,注意文字在瀏覽時的視覺順序和方向,把需要突出的字、詞進行特殊處理。
2、文字的位置應符合整體要求。
在平面設計中,要解決好文字的字體、大小、位置、間距等,也要處理好文字的圖形風格、視覺流程以及在版面中的各種層次關系。文字在畫面中的安排要考慮到全局的因素,不能有視覺上的沖突。否則在畫面上主次不分,很容易引起視覺順序的混亂
3、在視覺上應給人以美感。
在正確選擇字體的基礎上,有時也需要對主要文字作“文字圖形化”處理,即將文字筆畫做合理的變形搭配,強調字體本身的結構美和筆畫美。文字作為畫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傳達感情的功能,具有視覺上的美感,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受……
4、在設計上要富于創造性。
根據作品主題的要求,突出文字設計的個性色彩,創造與眾不同的獨具特色的字體,給人以別開生面的視覺感受,有利于作者設計意圖的表現……
5、精彩作品欣賞。
這類作品不論是字體、樣式還是顏色的應用都非常精彩,給人留下震撼和深刻的印象,欣賞這樣的作品真是一種享受……
在平面設計中,文字在平面中的編排也很重要。
1、字體的選擇。
在平面設計中,字體的處理與顏色、版式、圖形等其他設計元素的處理非常關鍵。在排版設計中,選擇兩到三種字體為最佳視覺結果。否則,會讓人感覺零亂而缺乏整體效果。在同一平面中,關鍵是如何根據平面內容來掌握這個比例關系。用不同的字體特點去體現特定的內容。同時在整個版面中不同的字體形成不同強弱、不同虛實的對比。
2、字距與行距。
一般的行距的常規用字10點,則行距12點。適當的行距會形成一條明顯的水平空白帶,以引導瀏覽者的目光,而行距過寬會使一行文字失去較好的延續性。字距與行距不是絕對的,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3、文字的面積化。
平面設計中常把文字面積化,通過文字面積的大小變化,使文字形成大小面積不相等的組合,使畫面中的文字部分出現彈性的點、線、面布局,從而為版面的編排創造緊湊、舒暢等不同的效果。可以使讀者閱讀負擔減輕,并增加閱讀興趣,同時可以使平面的版式產生節奏、韻律和視覺沖擊力。文字的編排還應注意文字本身的格式效果。
對于現代平面設計而言字體設計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字體的美感文字的編排對版面的視覺傳達效果有著直接影響。文字不僅可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概念而且也兼具有視覺識別符號的特征,它不僅可以表達概念同時也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遞信息。
1、字體的造型。
在平面設計中,簡潔,易認,易懂,傳達作者的意圖,表達設計的主題和構想意念成為字體造型的必備條件。相同的文字在不同的主題中有不同的表現。文字的造型要服從于設計主題的風格特征。不能和整個作品的風格特征相脫離,相沖突,否則就無法達到文字的訴求效果。掌握設計主題后,根據主題的需要進行文字的“形”、“音”、“義”的造型設計。
2、字體編排設計。
在設計運用中,不同的字體造型或編排可以帶給觀者不同的視覺感受和視覺訴求。而成功的字體編排則可以激發人們的藝術想象力,發掘不同字體之間的內在聯系甚至可以將幾個完全不同的內容統一在一起。反之則會給人雜亂、無序的感覺。因此,其作用主要是強化視效、加強美感、方便閱讀。
3、設計師在“字體設計”中的創新。
關鍵詞:版式設計 文字形態 視覺元素
中圖分類號:TS8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8-
常用“文字”形態中的“黑體”,筆劃粗直筆挺,整體呈現矩形形態,給人以穩重、醒目的視覺感受,中黑、大黑、粗黑、特粗黑等美術體等諸多類似字體也是在黑體基礎上進行的創作發展。印刷字體由宋體、黑體演變出了多種美術化的變體,派生出多種新的字體形態。如兒童類讀物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的特點,此類書籍設計表現形式追求生動、活潑,采用變化形式多樣而富有趣味的字體,如POP體、手寫體等,比較符合兒童的視覺感受。合適的“字體”形態可以成為設計師的“靈感觸角”,有利于創造出更符合版式空間的形式及內容的獨特語言。我們以版式空間中的“黑體”和“宋黑體”進行比較與分析:“黑體”屬于無襯線體的一種,其字形略同于“宋體”,但是筆畫粗細比較均勻且沒有“宋體”的裝飾性筆型,因此顯得莊重而醒目。“黑體”又劃分出“中黑”、“大黑”及“粗黑”等多種字體,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似的元素,多適用于版式空間中的標題和強調性文字與圖版的說明。而“宋黑體”是“宋體”的衍生造型,兼有“黑體”的穩重和“宋體”的纖細典雅,較為典型地呈現出兩者在造型上的內在聯系。從版式空間的層次上來看,“黑體”膨脹感較強,在設計中我們可視為版式空間中的“面”,而“宋黑體”作為“點”出現,對其采用群組編排手法時也可避免版面字體元素較多而造成的凌亂現象,與作為標題的“黑體”產生呼應。 如《青年視覺》雜志,在開本上采用的是大16開,以拓展青年視覺為辦刊目標,主題欄目劃分為“時尚、空間、科技、藝術、人文”等,版式設計者根據不同的主題大膽運用獨特的文字編排手法,借以拓展版面的視覺空間。獨特的攝影圖片與簡潔的文字搭配,將雜志的整體版面設計統一到具有時尚性的一種簡約風格之中。由此我們發現,貫穿始終作用的是文字造型,其采用的是細圓體,雖然運用了一種字體卻不顯單調,設計者在字號與行距中尋求微妙的變化,使一種文字造型呈現出了不同的視覺效果,傳遞出具有較強人文氣息的藝術形式。
我認為,“文字”形態語言在版式設計中應具有三種意義:其一,是表面的“文字”字型形態(亦為點、線的組構形態);其二,是語言學意義上的“文字”(字意及內容);其三,是激發人們藝術想象力的“文字”(圖形化的“文字” )。對于設計師來說,第三種意義是最重要的。我們發掘不同字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可以以版式中使用的不同字體為基點,從字體的形態結構、字號大小、色彩層次、空間關系等方面入手。“文字”個體形態設計中,所謂的“形”,是指字體所呈現出來的外形與結構。為使“文字”的版式設計與版式風格特征保持統一,選擇何種字體以及哪幾種字體,要多作比較與嘗試,運用精心處理的文字字體,可以創作出富有較強表現力的版面空間。以“文字”為主體的版式空間設計,更多注重的是文字的傳達性,除我們所關注的“文字”本身的一種寓意外,其本身的結構特征可成為版式空間的形態素材。因而要特別關注“文字”的大小、曲直、粗細、筆畫的組合關系,認真推敲它的字形結構,力求尋找字體之間的內在聯系與版式空間構成的多種可能性。
韓國弘益大學安尚秀教授一直致力于文字在書籍版式空間中的設計創新研究,他經常說:“如何設計好書籍版式,關鍵在于如何把握文字。” 文字版式設計應具有一個總的設計基調,除了我們對文字特性進行統一外,也可以從空間關系上達到統一基調的效果,即注意字體組合產生的黑、白、灰等明度上的版面視覺空間,它是視覺空間上的拓展,而不僅僅是視覺形式的變化。如《安尚秀》內頁版式設計中,文字的編排大膽地打破傳統的版式設計形式,文字的字體、大小、字距、行距等等這些形式要素都是經過細致精心的設計,在版式空間中合理的遵循空間秩序,有序地編排文字段落的形式,同時賦予了有限的空間中無限的節奏和韻律,正像安老師所說:“文字并非僅僅表音釋義,而是表示形式之外的‘無形氣韻’。雖然無法確證,但是能夠感覺得到它。”
篆刻藝術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經過歷代印人艱苦的創造、發展,不僅擁有很強的實用價值,而且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其藝術成就之高,可以和唐詩、宋詞、元曲相媲美,已成為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篆刻藝術的形式美主要由篆法、章法、刀法所構成,三者缺一不可。從現代設計學的角度來看,篆刻藝術與設計藝術在表現技法與審美觀念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擁有強烈的形式美感和設計美學基本特征。
1.1篆法表現文字之美傳統印章文字多用篆書,所以稱之為篆法。篆刻是以篆書為基本元素,運用抽象的線條進行造型的藝術。篆刻作品之所以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成為獨具特色的藝術,主要是因為篆書是篆刻的母體,是篆刻藝術中篆法美的基礎。已故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在《中國書法里的美學思想》一文中說:“中國人寫的字能成為藝術品,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國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國人用的筆”。篆刻藝術也是同樣的道理,但由于篆刻與書法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創作形式不同,除篆書起源于象形是構成篆刻藝術篆法美的基本因素外,章法、刀法也是形成篆刻藝術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象形文字雖是客觀事物的抽象符號,但卻體現了事物結構的感性形式和生命運動的規律,富有節奏感。所以,篆書源于象形是篆刻能夠成為一種藝術形式的決定因素。
1.2章法表現造型之美篆刻藝術中章法就是表現印面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安排和布局,即所謂分朱布白。篆刻創作的藝術構思、章法布局,實際上就是依照美的規律,把印文的點畫、偏旁部首、結體、間距,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使之產生感人的藝術魅力,從而升華為篆刻藝術美。這就對篆刻藝術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篆刻家需要在“方寸”的范圍內,以不多的文字進行創作,而最終所呈現出來的藝術效果要求在文字上追求變化的豐富,在章法上追求虛實相生、置陣布勢。章法除了利用文字的排列來實現外,還可以利用漢字的結構與規律,偏旁筆畫的搭配以及邊格的變化對印面進行整體的經營。總體來說章法的形式美法則大概可以分為對立與統一、對稱與均勻、矛盾與和諧等這幾個方面。一方篆刻藝術作品有無藝術感染力以及其所能體現出的藝術性高低,主要取決于篆刻家是否能靈活地運用美的規律,巧妙地處理各種矛盾因素之間的關系,把各種元素融為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篆刻形式美,給欣賞者以美的享受。
1.3刀法表現線條之美在篆刻藝術中篆法、章法都是要通過刀法來實現的,刀法是篆刻藝術創作中最后一個步驟。字由刀刻,但刀并不是按照字形一絲不變的刻。刀法的表現具有主觀能動性,追求“刀趣”,即以刀刻石所形成的粗細、光糙、連斷等趣味。明代甘旸在《印章集說》中強調指出:“刀法者,運刀之法,宜心手相應,自各得其妙。”所以用刀之妙在于心手相應,善于根據條件的差異,千變萬化,目的在于傳神,使作品具有強烈的生命意趣。篆刻藝術刀法中主要分為沖刀、切刀兩大類。沖刀,運刀干凈利落,不加修飾,刻出的線條不求粗細勻稱,但求剛勁挺直;切刀,運刀行進緩慢,用反復的短刀切成,刻出的線條有粗細、參差、起伏等變化,具有強烈的節奏感。依據篆刻家的喜好,不同的刀法產生的刀痕也不相同,這就大大增加了篆刻藝術的趣味性。
二、篆刻藝術形式美法則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
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圖像傳達的重要作用正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得到愈來愈多的體現。這種非語言的傳達方式在交流中可以超越文化和時空界限,從而代替語言,標志則是其中一種。標志以獨特的視覺語言說明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含義,可使交流方式變得愈加簡便。在弘揚傳統文化的今天,許多設計師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設計靈感,用現代的設計方法將傳統的圖形與現代的設計理念相結合,設計出具有民族性、時代性的作品。篆刻藝術具有強烈的中國特色,它與標志設計相結合,既具有符號美的特征又具有標示意義。
2.1形式的借鑒我國的篆刻藝術從外部形態來看,大致可以分為方形、圓形、三角形、不規則的幾何圖形等。其中我們最常見到的就是方形,這與天圓地方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不無關系,方形給人穩重、均勻、對稱的感覺。在方形印的構圖中,多采用田字格和日子格這些基本形式,可以達到均衡的視覺效果,在現代標志設計中這一基本形式被廣泛運用。杭州老字號胡慶余堂標志設計,就是運用方形印章的基本形式和構圖,以方形為基礎加上田字格作為骨架,其“胡慶余堂”四個字則用書法的形式表現,生動地傳達了胡慶余堂的品牌特色,給人以誠信、莊嚴、富有責任感的感覺。同時,胡慶余堂標志設計將篆刻藝術融入其中,也體現了其百年的醫藥品牌同中國傳統的篆刻藝術一樣,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2.2篆書的運用篆書是傳統篆刻藝術中最常用的字體,也決定了篆刻藝術為什么能夠成為一門獨具特色的傳統藝術。篆書在標志設計的運用中,由于篆書年代久遠和現代簡化字的使用,一般人對于篆書的辨識度不高,如果用比較復雜的篆書,在傳播上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因此,就需要設計師在運用篆書設計時,與設計主題相結合精心設計。,就是將篆書作為圓明園標志設計的主要元素。主題“圓明園”三個字采用篆體,并運用藝術的手法演化成圓明園的標志性遺址大水法。在圓明園標志設計中,將篆字與圓明園的標志性遺址大水法的形象相結合,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增強了識別度,使傳播效果得到了明顯提升。
2.3意境的傳承“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但各類藝術對于意境美的創造及其表現形式有很大的差別。篆刻藝術的“意境”是通過印文、章法布局以及刀法所產生的筆情、墨意、刀趣、石味所表現出來的。在標志設計中意境美的體現,是對篆刻藝術形式美法則的綜合運用。故宮博物院的標志設計,采用了篆書“宮”字形為基礎,而“宮”字的一點取材于古代朝服圖案“海水江牙”和“玉璧”中的圖形元素;“宮”字的兩個“口”采用章法中對稱、均勻的構圖原理,也正好符合紫禁城“前朝后寢”的建筑理念;標志還采用了中國紅底色和古代中國象征皇權的黃色來表現,整體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將篆刻藝術形式美法則與現代的設計理念相融合,既能保留傳統神韻與本土特色,又能帶來鮮明的時代特征與設計意味。
三、結語
藝術檔案是一門新學科,這對于藝術檔案的相關單位和從事藝術檔案工作的同志來說,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過去,各文化藝術單位沒有藝術檔案室,也沒有藝術檔案員,大量的藝術文件材料和各種藝術資料散落在各部門或個人手中。現在,各藝術單位普遍建立了藝術檔案室,配備了藝術檔案員,藝術檔案工作已全面展開,并走向了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在藝術檔案的立卷整理過程中,第一步工作就是收集藝術文件材料,把分散在各部門和個人手中的藝術文件材料收集起來,然后進行分類、整理。搞好藝術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弄清什么叫藝術文件材料,什么叫藝術資料,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哪里。檔案學告訴我們:檔案是各個單位或個人在從事各項工作活動中自然形成的,作為本單位工作活動的真實記錄,并且具有一定查考憑證價值,而歸檔保存起來的各類單份的或成套的文件材料;凡不是本單位工作中形成的并且不記錄和反映本單位的工作情況,只是為了本單位的工作參考的目的而收集的各種材料就是資料(或稱參考資料)。那么,什么是藝術文件材料呢?一般來說,凡是本單位在從事藝術業務活動中,用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以各種方式直接形成的一系列文字、聲像、圖表、實物等,記錄和反映本單位藝術業務活動及其成果的,具有查考和憑證價值的材料,就是藝術文件材料。
比如一個劇目的創作和演出過程中,直接形成的劇本、音樂、舞臺美術、導演闡述、角色分析、排演計劃、場記、以及演出情況、座談記錄、社會反映等各種(如文字、圖表、照片、錄音、拷貝、實物等)材料;又如藝術教育方面的教材、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學生的實習演出、作品、成績材料等;美術單位的書畫創作稿件、展覽的展冊、圖片、照片(包括底片)等,這些材料都應視為藝術文件材料。凡不是本單位在從事藝術業務活動中形成的,而是為了本單位的參考、借鑒、學習和研究等目的而收集、購買的各種材料,如圖書、報刊、錄音(像)帶、劇本等,就是藝術資料。
藝術文件材料與藝術資料的區別,關鍵就在于它們同本單位藝術業務活動的關系,但這種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里要注意的是,資料的來源并不是區別是否為本單位藝術文件材料的絕對根據。在一定條件下,即使不是本單位的藝術業務活動形成,但記錄和反映了本單位的藝術活動及其成果,具有保存利用價值的藝術資料也能轉化為本單位的藝術文件材料。比如,有些藝術單位沒有攝影、錄音、錄像設備,他們演出的劇(節)目或舉辦的各種藝術活是由外單位,如新聞單位、電臺、電視臺等來拍照,錄像等,這些照片、錄音、錄像資料,依然真實地記錄和反映了本單位的藝術活動及成果,并具有憑證和參考價值,所以,它們也是本單位的藝術文件材料。又如,本單位根據外單位的作品(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或劇本、曲目、教材等)改編、整理或移植過來成為本單位的演出劇(節)目和藝術活動直接發生了關系,并成了這些劇(節)目和藝術業務活動的整套藝術文件材料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同樣,藝術教育、藝術研究單位業務活動中,借鑒和利用外單位的資料為本單位藝術教學、藝術研究等活動服務,這些資料,也應視為單位的藝術文件資料歸檔。這里可以看出,藝術資料轉化為藝術文件的重要條件就是,它要真實記錄和反映本單位的藝術活動及其成果,并且有憑證和參考價值,是整套藝術文件材料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終止都有一定的規律性,藝術文件材料的形成,也有其一定的規律性。比如,舉辦一次戲劇會演的藝術活動,首先有主辦單位的通知,參見的名單,參賽的劇(節)目,開幕詞,座談會記錄,評議記錄,評獎情況,會議總結,閉幕詞等。諸如其他藝術的生產過程,也都有其內在的規律性,這也是區別藝術文件材料和藝術資料的一個重要特征。由于藝術形式的不同,其藝術表現手段和方式亦不同,它們的藝術文件材料有的是單項的,但大部分是成套性的。大部分的藝術形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綜合性,他們的藝術文件材料也包含有各種藝術成分,是綜合各藝術成分的藝術活動的真實記錄和藝術成果。戲劇和電影,音樂和舞蹈,教學與研究,它們的藝術文件材料既有單項的,但大量是綜合性的,即成套性的。如戲劇,一個劇(節)目,它有劇本、樂譜、表導演、美術、舞蹈等;而劇本又有手稿、打印稿、演出本等;樂譜有主旋律譜、分譜、總譜等;導演計劃、導演闡述、演員角色自傳以及場記等;美術又綜合有布景、服飾、人物造型、化妝、道具、燈光等多種舞臺造型藝術成分,除此,有各項藝術記錄的文字材料、照片材料、錄音錄像材料等,這些材料成了一劇(節)目的成套藝術文件材料。
(作者單位:呼市藝術檔案館)
自從電影出現以后,影視片頭的設計就隨之出現。我們在設計多媒體動畫的招攬片頭時,可以借鑒影視片頭動畫的制作。一部電影的風格我們從該片的片頭和字幕上就可以確認。從素材的動態維度和形式,以及符號的風格上得出對整個影片風格的認知。那么,我們在設計多媒體動畫的招攬片頭時也可以讓片頭的風格貫穿整個演示。另外無論是多媒體的招攬片頭還是影視的片頭設計,現在都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的強大功能來表現。隨著媒介功能的增強,大量的特效被運用到片頭中,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這些設計手法綜合起來有以下幾類形式:一是粒子特效,二是運動特效,三是后期轉場特效。粒子特效的運用范圍比較廣泛,在多媒體游戲及影視動畫中經常出現。文字與粒子的轉換以及模擬環境的效果產生絢爛的畫面。運動特效一般是元素在運動中的一些表現方式。如運動物體的模糊處理方式。燈光的運動效果也是虛擬現實的多媒體表現的常用方式。我們可以模擬真實環境中的物體碰撞的場景以及重力和風力等運動特效。而現在的三維軟件都能夠提供這些功能,機械和物理的特效是為特定環境與功能的使用。實的案例或基于多個企業真實案例整合抽象或模擬。“知識鏈接”一般提供與項目實施相關的前沿信息或專業知識。“實訓項目”是與情景任務相對應的訓練項目,一般根據工作流程設計3到5個子任務,細化項目的實施。“思考與實踐”提供了開放性的實踐任務,供學生課外學習。以《商品圖片與文字處理》課程為例,設計了四個項目:產品圖片采集、產品圖片修復與美化、產品文本編輯與處理、產品信息整合處理。每個項目都設有“情境任務”、“任務描述與分析”、“任務實施”、“知識鏈接”、“思考與實踐”等內容,一個項目以生動的“情境任務”引出崗位工作的需要。在每個子任務中,以“任務描述與分析”簡述該任務的背景、內容;“任務實施”是完成該任務的具體步驟的詳細講解,部分技術性較強的內容則采用“手把手教”的方式,步驟詳盡,確保學生跟得上,學得會。
2、教學實踐
2.1教學準備
基于TF-PBL模式,開展課程教學實踐前,教師需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還要做一些教輔準備,主要包括設計項目任務文本、創建項目工作組、開通在線學習平臺等。
2.2教學開展
基于TF-PBL模式,進行教學實踐。實踐過程通常由四步組成:項目布置、項目實施、項目點評、項目拓展。第一步:項目布置。教師基于“情景任務”,引導學生共同設計情境問題,組織學生結合問題進行自主學習,并在學習的基礎上明晰具體的任務。學習內容大部分來源于企業真實工作任務,通過案例的分析學習,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嘗試設計問題的解決對策。第二步:項目實施。首先結合項目任務文本,教師分析講解任務操作要點,操作性強的項目,教師進行必要的核心操作的演示。根據項目特點,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進行角色分配。在項目實施中,項目小組可以參考“知識鏈接”,也可以結合教師提供的相關素材源和素材,在“教學工廠”進行合作和探究性學習。一個項目可以設有多個任務,每個任務由教師根據課程教學計劃進行安排。教師是項目實施的顧問,主要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起協助和指路作用。項目實施的核心是實踐,它需要學生在課內(含課外)安排大量集中的時間,沒有充足的時間保證,項目實施難以達到效果。第三步:項目點評。在每個項目完成后,項目工作組首先進行項目成果分享,參與分享的組一般根據自愿原則,當然教師也可根據項目實施情況推薦1~2個小組。在成果分享的過程中,將邀請案例企業專家到場,學生、教師、企業專家三方共同點評作品。點評結束后,每個項目工作組完善項目成果,鞏固實施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最后提交項目工作報告。第四步:項目拓展。項目拓展主要包括師生兩方面工作。對學生而言,項目工作組在成果分享后,結合三方點評建議,修改項目成果,定稿后上交作品。“項目展示區”將集中展示部分優秀作品。學期結束后,將優秀作品統一裝訂成冊,上架實訓中心的外展廳,供全校師生分享。對教師而言,項目實施完成后,借助在線學習平臺,上傳所有電子資料,方便師生共享,在平臺上可以設計一個類似的拓展項目,讓感興趣的學生進行課外拓展。
3、總結
(一)漢字定位與藝術設計的形象戰略關系
漢字的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最突出的特點是易于識別,充分體現了產品信息化、視覺化、藝術化等視覺語言特征。漢字的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是企業文化與品牌形象的整體而簡練的概括,漢字的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無論表達什么、指示什么,無論是寓意還是象征,含義與企業文化都應是相統一的。在藝術設計中,既可以利用漢字的字體設計作為詮釋商品屬性的媒介,通過改變字體本身外形和字體的結構進行圖形化處理;也可以從版面空間排版關系上進行合理利用與調配,即將文字看作是最基本的點、線、面元素加以編排設計,使其具有極強的形式美感。但無論哪種表現形式都是從文字本身去尋找可以運用的圖形元素,根據商品屬性進行漢字圖形化字再設計,增強商品的視覺表現力,體現出產品品牌的風格形象。
(二)漢字的設計定位與藝術設計的視覺形象關系
有時候主題文字的圖形化在藝術設計中占據了一大部分甚至是全部,這種主題文字本身的圖形化設計可以通過象征、寓意的手法對字體進行增減筆畫、添加裝飾或改變字體結構來拓展字體形象,強調字體所傳達的深刻含義和視覺效果。
二、漢字字體設計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一)漢字字體設計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從概念上來說,面的形成是由線的移動軌跡所產生的。面的不同分割和布局都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可以產生輕松感,也能形成壓迫感,映射出不同的視覺動勢。主題文字的存在使整個包裝版面相當生動飽滿。以面構成時,統籌各元素的關系和畫面的和諧,在必要時甚至可以在包裝上做出些空白處理,在立體包裝上,還可以將文字編排進行兩個平面之間的跨越,增強視覺張力和藝術效果。漢字的字體設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以書法字呈現書法的筆墨意韻具有一種流動方向性,不可重復的書寫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圖形化的表現,是一個以時間帶動空間,以動作過程帶動視覺的表現方法。如:下圖3的茶葉藝術設計就是以書法字呈現,中國文字的古韻將茶葉的綠色韻味充分體現出來,藝術設計是產品投放市場的首要印象,下面的茶葉包裝給人煥然一新的初步印象,引起消費者的好感。2.拆分文字筆畫將一個或者多個中文字的筆劃進行拆分,結構重組,這時文字的識別性降低,但是圖形化增強,一般需要注釋。拆分后重新組合的文字失去了直白的解釋功能,但新的圖形形態具有更加深刻的寓意。如圖4的月餅包裝,“回”字的巧妙變換,充分體現了月圓中秋與回家與親人團聚的美好愿望,包裝生動、形象地傳達了產品的主體思想。3.文字留白漢字字體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可以突出產品的亮點,體現在平面廣告的構成要素的差異化創意方面。漢字字體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應用形狀、大小、色彩、深淺,發散,組合能夠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和心靈感受和不同層次的藝術魅力。近幾年來商業廣告設計藝術中漢字字體的表現形式獲得了多角度的視覺效應,顯露時代風格。如圖“5花開富貴”禮品袋,清新簡約的字體和簡潔,四周的空白留給消費者適當的想象空間。在立體包裝上,還可以將文字編排應用于包裝與產品之間的跨越,加強包裝與產品之間的聯系“。花開富貴”禮品袋的包裝設計中選取具有東方古韻的折扇漢字字體裝飾,在外包裝上,生機勃勃的蝴蝶和牡丹清晰了反應了禮品的高雅,在“花開富貴”三個字的運用上,利用不同的字體、字的不同大小突出的特色品牌,整個包裝采用文字圖像化的設計,除了保留花開富貴文字標志、紅牡丹、蝴蝶外以及少量的商品信息外,幾乎不再運用任何的圖案裝飾,整體包裝效果簡約鮮明,達到優雅的視覺效應和心理效應,傳達了源遠流長、品味生活的一種從容態度。這種充滿文字圖形化的設計使得整個包裝更加突出品牌形象,成功地在其功能和情感訴求上達到了一個平衡考量。
(二)漢字字體設計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案例分析
漢字字體作為網頁設計的一種元素,直接影響著網頁的整體形象。漢字字體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作為一種網絡信息傳播平臺,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帶來與傳統媒體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效應。在隸書與楷體、黑體與宋體之間濃淡變化形成繽紛的色彩層次,字體的線條為虛實相生,字體的大小、粗淡可以隨意調整,使網頁藝術設計產生出悠遠豁達之意境,將中國漢字的意境融入到新媒體傳播中。
(三)漢字字體設計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運用案例分析
將漢字字體以標記、點綴、插畫形式應用在書籍裝幀中,帶來煥然一新的效果,對漢字字體文化也起著傳播的作用。無論從裝飾性還是藝術設計的設計運用上,都繼承了漢字字體的線條特征表現出來的靈動韻致。書籍中的漢字字體插圖,營造了文化、活躍的氛圍,使書籍煥發活力。如《星火燎原》一書選用了的狂草,大氣磅礴,飄逸灑脫,不用其他元素,僅憑這四個字已經凸顯出書籍版式設計的特色。另外,有的書籍裝幀采用了書法家的書法來題寫書名,由于書法家的知名度和對書的理解與創作,提升了書的藝術個性;有的將書法字體與圖書的內容、構圖、圖案等元素搭配,并在邊緣關系處尋找新的靈感融入主觀的意念,書籍裝幀的效果就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漢字字體設計在唱片封套設計中的運用案例分析
根據漢字字體提煉出豐富多變的圖案,通過線條組合,可運用到與中國的唱片卡套設計中,如圖6的唱片卡套設計不僅僅要是漢字字體的引用,還是對中國文化藝術精神的繼承。隨著音樂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藝術設計的開發,漢字字體文化開始以唱片卡套這種形式隨著唱片的熱賣以更快更新的渠道傳播,使漢字字體藝術與現代平面廣告設計接軌,實現音樂與畫的和諧共存,讓唱片外觀既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又不失時尚氣息,既反映出唱片音樂的主題,又使唱片封套充滿了文化底蘊。
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