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誠信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些企業沒有認識到誠信會計審計在規范企業資金管理、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以及增強企業競爭力方面的作用,也沒有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措施,導致企業的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缺乏相應的約束,各種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問題時有發生。
(2)企業會計審計誠信環境有待優化。
現階段在企業會計審計工作方面,大部分企業都沒有建立一個良好的會計審計誠信環境,沒有形成良好的企業會計審計文化氛圍。這就導致一些企業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修養,經常出現一些弄虛作假的會計審計違規問題。
(3)當前會計企業審計信息安全問題較多。
當前企業會計審計工作已經步入信息化階段,信息化的會計審計工作非常有利于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但是卻也存在著突出的問題,容易產生各種信息安全問題。企業會計審計信息很容易出現被篡改或者是泄露的問題,再加上一些會計審計人員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保護意識或者是違反授權違規操作,都有可能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出現會計審計誠信問題。
(4)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缺乏誠信教育。
當前一些企業對于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主要是側重于會計審計工作專業知識以及業務能力方面的教育培訓,而忽視了對于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誠信價值觀的教育,誠信價值觀教育的缺失勢必會造成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的發生。
2企業會計審計誠信體系建設措施研究
(1)完善會計審計誠信相關制度的建設。
健全系統的制度建設也是會計審計誠信機制建設的重要保障,針對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建設,重點是要推行企業的會計委派制度與會計審計制度。通過實施會計委派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由于外部壓力而出現會計業務弄虛作假行為,進而在企業會計工作上建立誠信審計新秩序。其次,在會計審計誠信問題方面,還應當進一步完善會計審計制度的建設,重點治理會計審計工作中的信息作假行為,通過嚴肅處理會計審計違規人員,為會計審計工作人員樹立誠信信條,實現會計審計工作應用的功效。
(2)針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建立信用檔案。
為了確保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在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管理上可以借鑒金融機構對于企業的信用等級評價的做法,針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建立個人誠信檔案。通過個人誠信檔案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審計工作進行記錄與評價。并可以采取設置誠信等級,實時動態管理,進而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形成約束,讓會計審計人員充分認識到誠信建設的重要性,進而讓會計審計人員違規審計有所顧忌,提高違規審計成本,避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失信行為的發生。
(3)優化會計審計誠信環境的建設。
確保會計審計誠信,必須在企業內部進行會計審計誠信體系的建設。對于會計審計誠信環境的建設,首先應該采取多種手段對企業的經濟環境與管理環境進行優化,同時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強制措施,并對會計審計管理方法與手段進行強化約束,通過在企業內部構建有利于誠信實施的空間,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誠信氛圍。
(4)確保企業會計審計信息的安全。
信息安全也是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對于會計審計誠信機制建設也應該注意確保會計審計工作信息的安全可靠。首先,應該確保會計審計工作信息化的標準與規范,通過強化對于會計審計信息的檢查與監督管理,確保會計審計工作信息的安全、可靠與準確,確保會計審計工作的誠信度。其次,應該注意進一步完善會計審計信息系統的安全可靠程度,對于涉及到會計審計信息方面的內容,在會計信息系統的登錄操作上,應當設置相應的授權登錄、加密處理以及權限設定,通過這些措施避免會計審計信息出現篡改或者丟失的問題,為會計審計誠信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
(5)培養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誠信理念。
當前一些企業在開展會計審計工作中出現誠信缺失,除了是由于企業環境因素影響之外,更多的是企業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對于自身定位不準以及誠信理念價值觀不正確所造成的。因此必須針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進行誠信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誠信價值的教育培訓,讓企業的員工認識到誠信理念不僅僅是會計審計工作的要求,更是為人處事的基本道德準則。同時通過誠信教育,對會計審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并讓會計審計人員準確地定位自己,進而降低會計審計道德風險,確保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誠信開展。
3結語
一、會計舞弊行為的理論基礎
美國注冊舞弊審核師協會的創始人艾伯倫奇特(W.SteveAlbrecht)提出的企業舞弊三角理論,是對舞弊行為進行分析的一個代表理論。他認為,企業舞弊的產生需要三個條件;壓力(Pressure)、機會(Opportunity)和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這三個條件具體表現為:
第一,壓力。壓力是企業舞弊者的行為動機,是直接的利益驅動。事實上,任何類型的企業舞弊行為都源于壓力,只是具體形式不同而已。企業舞弊的壓力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經濟壓力、工作壓力。其中,經濟壓力是指企業管理當局或者個人為了達到特定的經濟目標或是為了掩蓋某些經濟事實而產生的舞弊動機;工作壓力包括失去工作的威脅、提升受阻、對領導不滿等,它也會促使當事人通過舞弊的手段來應付考核或者從公司的資產中進行補償。
第二,機會。機會要素是指舞弊者進行企業舞弊,而不被發現,或者能夠逃避懲罰的條件。機會要素的存在,使得舞弊動機的實現成為可能。它主要有六種表現形成:內部控制的缺乏或低效、信息不對稱、會計和審計制度不健全、缺乏懲罰措施、無法評價工作質量績效以及無能力察覺舞弊行為。
第三,合理化。合理化實質上是一種個人的道德價值判斷。人們總是通過自己的意圖來判斷自己,而通過行為來判斷他人,對于自身而言,意圖總是比行為要好得多,因此為舞弊行為為尋找借口就非常容易。企業舞弊者常用的理由主要有:別人都這么做,我不做就是一筆損失;我只是暫時借用這筆資金,肯定會歸還的;這是公司欠我的;我會通過其他方面予以更多的回報等等。
二、會計舞弊的理論分析
(一)面臨的壓力。壓力要素是任何舞弊行為的直接驅動力,會計舞弊也不例外。對于會計舞弊而言,它面臨的經濟壓力和工作壓力有其特殊之處。
1.經濟壓力在我國資本市場上主要表現為籌資壓力。
在許多企業、許多人看來,發行股票實質上是“圈錢”,而公司股票上市往往又會給個人帶來極大的好處,所以許多企業股票發行和上市動機十分強烈。然而并不是任何一個企業都是可以發行和上市股票的。根據證券法規的規定,發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須連續三年盈利,但在近幾年經濟效益整體滑坡的情況下,能夠做到連續三年盈利的企業很少,于是許多企業為了發行和上市股票,便通過各種舞弊手段進行會計處理,以確保公司連續三年盈利。如四川紅光在發行上市材料中,將1996年的虧損1.03億元做到盈利5400萬元。
新股發行公司除了存在“圈錢”的想法外,還面對著“圈錢”多少的壓力。一家公司能夠募集資金的多少是由股票發行額度和股票發行價格決定的,其中股票發行額度受公司的影響較少,能做手腳的只有股票發行價格了。在我國,1996年12月26日以前,股票發行價格是根據發行當年預測的每股收益和發行市盈率計算的,由于市盈率同樣是證券主管部門所確定的,所以,許多公司就高估盈利預測,而實際完成數遠遠低于預測數。1996年12月26日,中國證監會對股票發行價格做出調整,按照發行新股前三年平均每股收益和發行市盈率計算,于是,為了獲取理想的募集資金,許多公司便在以前年度會計報表上做文章。1997年9月10日,中國證監會又將新股發行價格改為:股票發行價格=每股稅后利潤×市盈率,其中每股稅后利潤=發行前一年每股稅后利潤×70%+發行當年攤薄后的預測每股稅后利潤×30%.在這種發行價格的定價模式下,新股發行公司們又在上年會計報表和盈利預測報表上同時做文章了。在這些以利潤數為基礎的定價模式下,公司為了緩解圈錢思想帶來的壓力,必然會以各種舞弊手段虛增利潤數,以期達到抬高發行價,圈入更多資金的目的。
除了IPO外,配股或增發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再籌資工具。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上市公司要求在股票市場上再籌資的欲望更加強烈。然而,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配股或增發有嚴格的要求。例如1999年以前,根據有關法規的規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請配股的前3年,每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必須在10%以上,屬于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類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低于6%.為了滿足該要求,以保持可能的配股資格,上市公司大都需要在會計年度行將結束時測算本年度的凈資產收益率是否達到10%.如果本年度凈資產收益率低于10%,則在配股壓力的驅使下,會采取各種舞弊手段來提高本年度的凈資產收益率。
2.工作壓力源于上市公司的處罰機制。
公司上市后可能受到的處罰包括各種原因引起的批評、譴責以及因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惡化而被特別處理、停牌等等。例如,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做好1997年股票發行工作的通知》,“凡年度報告的利潤實現數低于預測數20%以上的,除要公開做出解釋和道歉外,將停止發行公司兩年內的配股資格。中國證監會還將視情況實行事后審查,如果發行公司有意出具虛假性盈利預測報告,誤導投資者,將依據有關法規予以處罰。”基于這一規定,以及前述企業多募集資金的動機,一方面公司在上市時高估預測期間的利潤,在預測期間利潤無法實現時,又不得不對粉飾其會計報表,以避免公司上市頭一年就受到處罰,進而喪失以后配股的資格。
同時,根據滬深兩地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規則》,如果上市公司連續兩年出現虧損或者有一年的股東權益低于注冊資本,公司將被處以特別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如果上市公司連續三年出現虧損,公司將被處以暫停股票上市。上市公司一旦因虧損而被特別處理、暫停上市乃至終止上市,公司以及其管理人員、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都將受到損失,這顯然是公司及相關利益者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出于逃避懲罰,一些處于盈虧臨界點附近的公司不得不用舞弊手段粉飾其會計報表。(二)存在的機會。機會是舞弊動機實現的前提條件。會計舞弊的機會主要體現為:缺乏內部控制制度、信息不對稱、會計政策的缺陷、審計的不足和缺乏適當的懲罰機制。
1.缺乏內部控制制度
制定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對會計統計和其他經濟業務的核算做出較為合理的規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范錯誤和舞弊,提高會計憑證、賬簿、報表及產品產量與工時等信息資料的可靠性。因此,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確保各種信息的記錄、歸類和匯總等過程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并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弊,從而保證各種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基礎十分薄弱。目前相當一部分公司的管理當局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有的并未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有的內部控制制度殘缺不全。即使建立了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從總體上來看,仍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一是內部控制制度組織不健全,把執行了業務規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強了內部控制制度。一些公司受利益驅動,重經營,輕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約束機制尚未建立起來,內部控制的組織網絡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讓位于業務的發展,以致于既定的內部控制失控。二是偏重事后控制。內部控制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之分。目前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從總體上來看,基本-上屬于以補救為主的事后控制。實際工作中,通常是待違規違紀行為發生后才設法堵塞或予以進行懲處,這樣導致內控成本較高、收效甚微,使內部控制失去效力,無法有效地防止舞弊行為的發生。
2.信息不對稱
公司管理者實施會計舞弊以及由此帶來的“財富流失”,實質上是公司在委托——制度安排下所形成的內生交易費用。由于內生交易費用的一個主要來源是欺騙的可能性,而只有在信息不對稱時才有可能欺騙。因此,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委托——契約中的“局外人”之間自利行為無疑包含有管理者可能實施的會計舞弊行為。管理者會計舞弊既是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對委托人——所有者(公司董事會)的“欺騙”與直接撒謊,當然也是所有者因為信息不對稱所產生的“逆向選擇”和不可避免的內生交易費用。
在知識差別的情況下,授權者和被授權者在行動信息上處于非對稱狀態,授權者很難對公司的經營目標提出確切的要求。即便授權者有可能對被授權者提出盡可能確切的經營目標,但因管理信息非對稱分布,管理者憑借自己對公司的管理權威,即因為擁有對公司經營管理的特殊專門知識從而在有關信息的不對稱公布上處于有利地位。管理者披露信息時,會有選擇地提供對自己有利的信息,隱藏不利信息——逆向選擇;在管理過程中,選擇最有利于自己的福利而不是最有利于投資者福利的行為——道德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管理者具有借助于會計舞弊實現自己機會主義的動機和欲望,會計舞弊就會發生。
3.會計政策的缺陷
任何一個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不可能盡善盡美、涵蓋一切,它們只是對會計工作提出基本的原則和規范,而且大多數只是對以往會計實踐的總結,每當許多新情況、新領域、新行業出現的時候,總是很難找到一個恰當的會計準則作為會計操作的依據。也就是說法定會計政策往往滯后于會計實踐的發展,這就使得公司在處理新業務時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標為標準隨意的進行會計處理,滋生了舞弊行為的出現。另一方面,由于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一般都是原則性的規定,在指導實際工作時,需要會計人員的專業理解和職業判斷。當會計人員存在舞弊的沖動時,就會利用對會計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確實則錯誤的會計處理,這樣的會計舞弊行為更具有隱蔽性。
4.審計的不足
首先是審計的獨立性不足。獨立性是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審計的一個重要特征,它是審計結果得到社會公眾依賴的基礎,但從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卻遠未達到市場經濟發展的規范要求。這體現在:第一,公司內部法人治理結構失效,委托人與被審計人具有合一傾向,由此制約著審計獨立性。在我國股份有限公司中,一方面,國家作為大股東占絕對優勢,但其往往存有多個部門代行職權,結果造成所有者實質上缺位;另一方面,中小股東因為缺乏影響力而忽視自身投票權的使用。由此使得股東大會職權不能有效行使。與此同時,公司董事個人持股量一般很有限,作為公司所有者而能獲取的剩余報酬微不足道,在既缺乏約束機制又缺乏激勵機制的情況下,公司董事缺乏維護股東利益的動力,他們在價值取向上反而與同為人的公司經理人員更為一致。可見,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人員三者之間的制衡機制名存實亡,內部法人治理結構失效,董事與經理人員往往同屬內部人。在此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的聘用實際上由內部人決定,股東大會的批準只是一種形式,也就是說,內部人委托事務所審查自身,這無疑易使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受到削弱。第二,事務所的規模偏小導致其在經濟上對客戶的依賴。由于事務所規模偏小,不僅正常的審計業務難以規范,而且,由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大公司,在經濟上也不可避免地會對大客戶產生依賴,它們也就很容易被由內部人控制的客戶所收買,從而導致注冊會計師職業的獨立性缺失,致使其難以獨立、客觀、公正的發表審計意見。
其次,收費制度不科學。在審計工作中,一般而言,所費時間與執業質量呈正相關性,因此,為保證執業質量,國際通行的作法是按審計時間收取審計費用。但我國目前盛行的收費制度則非如此,審計收費往往是與公司資產或凈資產總額相掛鉤、而與審計時間相脫鉤,甚至在惡性競爭的情況下,對資產龐大的上市公司收取極低的審計費用。在此情況下,為了平衡自身的成本效益,審計人員往往存有不合理縮短審計時間的傾向,有時還會減少必要的審計程序,以犧牲執業質量為代價換取自身經濟利益的增加。
最后,審計人員業務素質欠佳。合格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當前制約我國民間審計事業發展的一大“瓶頸”,盡管目前國內確實存在一些業務素質過硬的注冊會計師,構成了審計職業界的中堅力量。但從審計執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來看,則不容樂觀。國內不少審計執業人員在指導思想上往往過分偏重實務操作,忽視自身理論涵養的培養。與此同時,各事務所對后續教育又往往重視不夠,培訓資金投入不足,從而使得不少審計執業人員理論基礎不扎實,知識結構較為單一,職業勝任能力不足。
5.缺乏適當的懲罰機制
目前我國的一些罰則措施有等商榷。例如,按照現行法規規定,如果上市公司的操縱行為造成了公布的信息虛假,最終導致投資者受損,處理方案往往是對上市公司及其負責人道義上的譴責或行政處分或罰款,極少數人被處以刑事懲罰,還沒有發生民事賠償。這種處罰的方式存在弊端,有罪罰不當之嫌。公司被證監會查處、罰款,罰的是公司的錢,而公司的錢是股東投入的資金;而且,公司舞弊行為一旦東窗事發,股價下跌使股東利益在二級市場受損。在這一過程中,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其實遭受了雙重損失。而對于真正舞弊的管理層或大股東而言,這一微弱的懲罰措施與巨大的非法利益相比,根本起不到警示的作用,只會加劇他們舞弊的動機。
1.會計審計工作中的誠信問題
一個企業的經營過程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多數企業會嚴格按照規章來辦事,但是個別企業中仍然存在著嚴重的誠信問題:第一,個別企業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粉飾財務報表和體系,利用各種技術和手段將真實的財務報表隱瞞,用一份虛假的報表來迷惑大眾以達到自己追求利益的目的,這就出現了財務報表與實際不符的現象。第二,會計審計中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較低,在財務工作中造成財務信息失真。這種情況會嚴重影響和制約著企業會計工作的質量,最終為企業管理決策中存在重大過失埋下隱患。
2.誠信的重要性
我國堅持市場經濟為主、宏觀調控為輔的經濟模式,市場經濟追求自由,自由環境下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誠信是保障經濟能夠自由健康發展下去的重要原則。會計工作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各種經濟得到運行和應用都離不開會計,若是誠信問題出現在會計工作中,其帶來的損失和影響必然是不可估量的。會計行業是對誠信要求最為嚴格的行業,若是會計行業中失去了誠信,那么獨立的審計工作就無從談起了。我國現在的經濟體制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如果說,會計師事務所與評估方、審計單位一味迎合,拋掉自己的專業素養,只顧自身的利益,不能如實評估實際資產價值,制作出虛假的審計報告,這不但損害了會計行業的誠實信譽,還會損害到國家利益。目前看來,我國的會計行業的確出現了所謂的誠信危機,并且已經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會計師出具虛假的會計信息不僅僅對自身有利,對被審計單位也是有利的,所以說這種誠信問題是被審計單位默認的,他們喜歡這樣的審計報告。在這個惡性循環當中,受益的是當事人雙方,受損害的外部企業和社會。因此,這是惡性循環得以長存的道理所在。
二、會計審計誠信價值的博弈理論
經濟學領域有一種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并且有著深遠影響的方法論,即博弈論。博弈論主要集中在博弈雙方或多方就彼此之間存在的對抗、沖突等進行討論。市場經濟運行原理也可以通過博弈論來進行解釋,市場經濟的每一個參與者都可以看作是博弈論中的一個主體,不同的主體代表著不同的利益群體,但是這些主體所掌握的信息量是不盡相同的。就經濟發達的地區而言,市場經濟機制相對成熟,信息流量大,流轉速度也快,不同的主體之間掌握的信息量也可以更加對稱。此時,博弈的結果是呈現均衡趨勢的。但是在經濟相對不發達甚至落后的地區,市場經濟體制是不完善的,信息量很小,信息流轉速度慢且相對閉塞。此時,博弈的結果就要取決于各個主體掌握的信息量的大小,誰的信息量大且有效,誰就是這場博弈的勝出者,非對稱信息也是通過這種形式表現出來。
誠信作為會計行業的規則與根本,也是會計業務合法、合規開展的基礎,對于會計行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現階段,由于我國經濟環境的影響以及會計行業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我國會計行業社會誠信缺失嚴重。特別是會計行業業務處理進入信息化,為各種會計違規操作提供了空間,對于會計審計誠信問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關注會計審計誠信問題,提高會計審計誠信度,已經成為完善會計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措施,這對于提高企業會計審計工作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業會計審計誠信管理問題分析
(1)對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問題重視不足。一些企業沒有認識到誠信會計審計在規范企業資金管理、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以及增強企業競爭力方面的作用,也沒有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措施,導致企業的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缺乏相應的約束,各種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問題時有發生。
(2)企業會計審計誠信環境有待優化。現階段在企業會計審計工作方面,大部分企業都沒有建立一個良好的會計審計誠信環境,沒有形成良好的企業會計審計文化氛圍。這就導致一些企業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修養,經常出現一些弄虛作假的會計審計違規問題。
(3)當前會計企業審計信息安全問題較多。當前企業會計審計工作已經步入信息化階段,信息化的會計審計工作非常有利于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著突出的問題,容易產生各種信息安全問題。企業會計審計信息很容易出現被篡改或者是泄露的問題,再加上一些會計審計人員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保護意識或者是違反授權違規操作,都有可能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出現會計審計誠信缺失的問題。
(4)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缺乏誠信教育。當前一些企業對于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主要是側重于會計審計工作專業知識以及業務能力方面的教育培訓,而忽視了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誠信價值觀的教育,誠信價值觀教育的缺失勢必會造成會計審計誠信問題的發生。
二、企業會計審計誠信體系建設措施研究
(1)完善會計審計相關誠信制度的建設。健全系統的制度建設也是會計審計誠信機制建設的重要保障,針對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建設,重點是要推行企業的會計委派制度與會計審計制度。通過實施會計委派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由于外部壓力而出現會計業務弄虛作假行為,進而在企業會計工作上建立誠信審計新秩序。其次,在會計審計誠信問題方面,還應當進一步完善會計審計制度的建設,重點治理會計審計工作中的信息作假行為,通過嚴肅處理會計審計違規人員,為會計審計工作人員樹立誠信信條,實現會計審計工作應用的功效。
(2)為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建立信用檔案。為了確保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在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管理上可以借鑒金融機構對于企業的信用等級評價的做法,針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建立個人誠信檔案。通過個人誠信檔案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審計工作進行記錄與評價。并可以采取設置誠信等級,實時動態管理,進而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形成約束,讓會計審計人員充分認識到誠信建設的重要性,進而讓會計審計人員對違規審計有所顧忌,提高違規審計成本,避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失信行為的發生。
(3)優化會計審計誠信環境的建設。確保會計審計誠信,必須在企業內部進行會計審計誠信體系的建設。對于會計審計誠信環境的建設,首先應該采取多種手段對企業的經濟環境與管理環境進行優化,同時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強制措施,并對會計審計管理方法與手段進行強化約束,通過在企業內部構建有利于誠信實施的空間,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誠信氛圍。
(4)確保企業會計審計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也是企業會計審計誠信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對于會計審計誠信機制建設也應該注意確保會計審計工作信息的安全可靠。首先,應該確保會計審計工作信息化的標準與規范,通過強化對于會計審計信息的檢查與監督管理,確保會計審計工作信息的安全、可靠與準確,確保會計審計工作的誠信度。其次,應該注意進一步完善會計審計信息系統的安全可靠程度,對于涉及到會計審計信息方面的內容,在會計信息系統的登錄操作上,應當設置相應的授權登錄、加密處理以及權限設定,通過這些措施避免會計審計信息出現篡改或者丟失的問題,為會計審計誠信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
(5)培養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誠信理念。當前一些企業在開展會計審計工作中出現誠信缺失,除了企業環境因素影響之外,更多的是企業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對于自身定位不準以及誠信理念價值觀不正確造成的。因此,必須針對會計審計工作人員進行誠信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誠信價值的教育培訓,讓企業的員工認識到誠信理念不僅僅是會計審計工作的要求,更是為人處事的基本道德準則。同時通過誠信教育,對會計審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并讓會計審計人員準確地定位自己,進而降低會計審計道德風險,確保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誠信開展。
三、結語
誠信是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基本前提,確保會計審計質量更應該將審計誠信問題作為工作的重點。在知識經濟時代以及信息化環境下,應該按照會計誠信審計的要求,營造會計審計誠信環境,優化會計審計誠信機制,進而確保會計審計工作誠信價值觀的樹立,推動企業會計審計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成本會計 信息失真 會計誠信
1 會計誠信的內涵與意義
1.1 會計誠信的內涵 什么是會計誠信?簡單地講,會計誠信表達了會計對社會的一種基本承諾,即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現實經濟活動反映出來,忠實地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服務。“誠”對于會計從業人員來說就是忠誠于自己所承擔的會計事業,熱誠勤勉地做好會計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信”就是講究信用,樹立會計信譽,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屈從和迎合任何壓力與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不以職務之便謀取一己私利,提高會計的公信力。所以,從整體看,會計誠信的內涵包括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職業操守、精湛的會計技術和會計技能、完善的會計信息質量和優質的會計服務。
2 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近年來,我國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嚴重失真,會計造假案頻發,會計行業面臨誠信危機的嚴峻挑戰。筆者認為,導致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會計誠信缺失有其社會背景,它是社會誠信缺失在會計領域的反映。當今社會正處于市場經濟的探索過程中,各種法律和制度建設尚不成熟或者說尚不完備。單純靠社會道德教育和所謂“紀律性”約束,顯然已不適應今天人們多元選擇的價值觀念;也不可能用來規范人們的各種社會行為。在沒有嚴格法律規范人們行為的背景下,社會誠信缺失是必然要出現的一種現象。它會反映在各個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反映在會計領域,便是我們必須正視的會計誠信缺失。
2.2 會計誠信缺失是“公民意識”淡薄在會計領域的一種表現。在會計領域,缺乏公民意識違背“契約”精神,造成會計誠信缺失。讓人擔憂的是,這種公民意識淡漠,是普遍存在于社會各個層面的;讓人欣慰的是,這個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關注。
2.3 會計誠信缺失是社會職業道德觀念弱化對會計領域的潛在影響。會計誠信缺失所引發的明顯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如造假報表、假審計報告等弄虛作假的法人行為,挪用公款、貪污、侵占等個人行為,就是一些具體表現。職業道德觀念弱化,是造成會計誠信缺失的一個潛在原因,它的真正危害在于,違法心安理得,犯罪成為“邊緣化”。
2.4 民事賠償機制不健全,會計造假成本低 在成熟的證券市場,上市公司欺詐性的信息披露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其中就包括高額的民事賠償,往往令違法者賠得血本無歸。
3 會計誠信缺失的收益
成本收益原則是經濟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在經濟學中,在服從理性人的假設下,無論為或不為,我們一直都追求的是收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收益要遠遠大于成本是我們所期待的,我認為會計誠信也是符合這一基本原則的。
3.1 從企業本身來看, 企業喪失會計誠信,提供失真的會計信息,主要可以獲得以下收益:
3.1.1 可以籌集資金。在當今社會中,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資金是至關重要的。沒有資金,企業經營就沒有保障。然而不管以那種方式籌集資金,公司的財務報表都是至關重要的,都是對方必需審查的對象。因此公司財務報表所反映的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信息也就成為能不能籌集資金的關鍵因素。有些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好,要想獲得資金,只有缺失會計誠信,扭曲財務信息。
3.1.2 可以獲得稅收上的好處。在我國現行的稅收管理體制下,一些跨區域的企業,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采取虛構或隱瞞交易、人為抬高或降低交易價格等手法,以確保所繳納的稅收均能夠進入某一地方政府的口袋。而在“內部人控制”下的企業,企業的利益也就是內部人的利益,內部人為“確保企業的利益”,便出現了偷稅、漏稅、減少或延遲納稅的動機,而為達到這些目的,只能通過會計舞弊,調整賬面會計利潤,從而調整應納稅所得額。
3.2從企業內部人員來看,企業因缺失會計誠信,扭曲會計信息,內部人員所獲得的收益主要有:
4 會計誠信缺失的成本
會計誠信缺失的成本是指違背會計誠信原則所要付出的代價。會計誠信缺失的成本通常包括罰款、處分、吊銷會計師資格證書、免職、會計誠信缺失行為的各種支出等。但所有的成本可以歸分為四類:管理懲罰成本、市場懲罰成本、違約懲罰成本、會計誠信缺失的費用。
客觀會計信息失真是指由物價指數變動、幣值變動,會計原則之間不協調導致主觀方法介入等客觀因素導致的會計失真。一般說來,會計人員無意識的失誤也被稱為客觀的會計信息失真,它是無法避免的。主觀會計信息失真是相關人員由于利益驅使而人為制造的會計信息失真。導致房地產行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較多,在宏觀方面有政策不配套、法律制度不健全、相關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的客觀因素,也存在微觀上的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房地產行業管理制度不嚴密、會計人員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差和房地產行業業內部對自身利益的追求等。
我國的會計制度的缺陷集中表現對沒有對新出現的會計業務做出規定,對某些經濟業務和事項的核算不明確或不科學。正是由于應用會計科目不合理及使用上的串項等一系列的會計核算不規范造成了房地產行業成本不實,會計信息失實,收入、支出和結余虛假。我國目前的《會計法》的規定尚有待進一步完善。例如,《會計法》中只規定了違法人員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而沒有規定民事責任,降低了違法人員承擔巨大成本的風險。此外,對會計人員的獎勵和保護的法規還不明確。房地產行業的會計人員在違背單位、個人利益而遵守《會計法》要求時,國家要從法律上給予保護。如果缺少這方面的保護,很容易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房地產行業的監督機制可分為內部監督機制與內部監督機制兩種。第一,房地產行業的內部監督有一定的局限性。房地產的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決策者,但是會計負責人又是由決策者直接聘任的,會計人員的薪酬也是由決策者直接決定的。也就是說,會計工作某種程度上是在為企業的決策者服務,隨著決策者的意志而變化。所以,不少房地產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沒有真實反映經營成果。第二,房地產行業的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機制也不健全。目前,房地產行業的外部監督還是由房地產行業的主管部門實現的,而主管部門往往考慮到的是本部門的利益,對其下屬的房地產行業采取保護的態度,不能夠很好地監督。第三,一些社會中介機構彼此間進行不正當的競爭,或者是一些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差,出具虛假的會計驗證報告。這就使有些會計信息即使被確認了但仍缺乏真實性。
總的來說,我國房地產行業會計人員的自身素質并不高。會計活動的主體是會計人員。會計信息要經過會計人員對相關要素的計量和確認后才能生成,必然要對經濟活動中的某些不確定的因素加以估算、推理和判斷。所以,會計人員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會計信息的質量。一直以來,房地產行業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的提高并不重視,致使會計人員的素質和技能得不到提高,常發生原理性和操作性的錯誤。近年來,會計制度變化特別大,新增的內容很多,更增加了會計核算的難度,這也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素質不高的會計人員即使遵守了會計法規,但受到認識水平的局限,也可能使計量處的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從而使會計信息不實。有些會計人員素質較低,不按會計法核算,迎合上級或自身利益需要,做假賬、受理假憑證和編制假報表,使得會計信息失真。
一、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培養目標和特點
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的培養目標是:“系統地掌握基本經濟原理和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會計規則和慣例,成為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和經濟決策等綜合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因此會計學專業和其他專業的畢業論文相比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專業性強。二是創新性強。一系列新的會計理論的產生,都來自于會計活動實踐,但又不等同于會計實踐,它帶有一定程度的科學創新,論文中的某些觀點必然反映會計學科的發展趨勢。
二、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
目前,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一般安排在第二年的第四個學期來進行,畢業論文撰寫時間占本科教育時間的1/4左右。每個階段都有嚴格的要求和具體的規定,為確保畢業論文質量提供了保證。但是在實際執行中,無論是指導教師還是學生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并沒有給予高度重視,導致論文質量不高。表現在:
(一)在創新方面: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要求學生在已學過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會計理論、會計專業知識來撰寫畢業論文。然而絕大多數學生的畢業論文主要是對書本知識或文獻資料的簡單重復,很少提出自己新的理論觀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二)在寫作方面: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有的成人學生并沒有圍繞選題認真地進行調查研究,搜集資料,閱讀有關文獻資料。而是只滿足于圖書資料、網上資料、專業教科書,閉門造車、拼湊論文。結果是撰寫的畢業論文內容重復,結構不合理,格式不規范,缺乏說服力,更談不上解決實際經濟問題。
(三)在答辯方面:答辯是考察成人學生畢業論文的真實性和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按照正規的答辯程序,答辯人首先簡要介紹畢業論文選題的原因、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主要觀點及研宄價值,然后答辯委員會人員就論文中的相關問題向答辯人進行提問,以考核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學生在答辯過程中只對論文中的問題進行說明,與論文知識密切相關的問題很難回答出來,答辯委員會人員只能根據答辯者的簡要說明,簡單地提一、兩個問題了事,答?辯基本流于形式。
(四)在監管方面:首先,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畢業實習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實習期間學生都回到自己的工作單位進行實習,學校基本失去對畢業生的監控和對畢業論文的管理;其次,部分指導教師知識老化,科研能力差,指導水平低,對論文的內容似是而非,對論文的題目把握不準,也是導致畢業論文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再次,畢業論文評判標準過于寬松,并沒有嚴格執行畢業論文的評定標準,而是對不合格的畢業論文持遷就態度,幾乎沒有不通過論文答辯的學生。
三、影響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高的因素
(一)成人學生對待撰寫畢業論文的態度不認真。部分成人學生急功近利,誠信意識和學術道德意識缺失,對待畢業論文的撰寫采取消極的應付態度,對學校布置的畢業論文寫作要求、寫作進度和寫作標準不以為然。在臨近答辯時,匆匆應付,東拼西湊,網上下載、購買,甚至抄襲別人的文章等。
(二)指導教師責任心不強。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有的指導教師責任心不強,在論文指導工作上敷衍馬虎,沒有做到和學生定期的交流,缺乏對學生寫作階段的必要指導,審閱畢業論文時不認真,對畢業論文的內容沒有深刻的理解。甚至個別指導教師答辯時才匆匆看一遍論文。因此,畢業論文的指導86工作常常流于形式。
(三)缺乏足夠的專業訓練。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不一定要求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但論文結構與內容展開要以會計實踐為基礎,以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為依據,經過縝密論證,得出科學結論。然而學生在平時的專業學習中,對專業論文寫作課程不重視,很少有學生把它當成一門專業課來學習,更不要說學以致用了。在選題時有的學生只選那些理論強的題目;有的學生只是把參考資料堆砌上去;還有的學生從期刊上或文獻資料上摘錄一些資料,然后把它們拼湊在一起就形成了自己的畢業論文。可以想象,如此形成的畢業論文很難有自己的觀點和新意,加之理論水平有限,突破專家、學者的觀點更難。
四、提高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途徑
(一)要引導成人學生正確認識畢業論文寫作的重要性
畢業論文是成人本科教育最后一個正規的訓練過程,是一個獲知的過程,也是促使學生積極探索創新知識、新見解的手段。因此,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和指導教師的誠信教育,提高他們對畢業論文寫作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在論文寫作上加強自律,以誠實的態度做論文,并讓指導教師落到實處,學校加強監督和檢查。杜絕有些教師在答辯前才匆匆看一遍論文等現象的出現,對弄虛作假者給予嚴厲處罰。
(二)強化成人學生畢業論文寫作訓練
在制定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教學計劃時,應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體現在教學中。比如,開設畢業論文的寫作課程,從選題、搜集資料、確定論點、結構語言到表述方式等畢業論文的各個寫作環節,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指導,使他們掌握畢業論文的寫作知識、寫作規格、寫作要求和寫作方式,從而為寫好畢業論文奠定基礎。
(三)規范成人教育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管理工作
1.建立畢業論文領導小組,把學校的畢業論文管理制度落到實處。規范指導教師的指導責任、管理部門的管理責任。指導教師在畢業論文的指導過程中,要定期和學生交流,幫助學生解決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的問題。另外,還要勤于檢查,敢于批評,掌握好論文的寫作進度,保證論文的質量。管理部門應對畢業論文的整個寫作過程進行督促和檢查,既要對學生檢查,又要對指導教師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畢業論文工作有序地進行。
2.嚴格把好命題關,逐步完善論文選題的管理辦法。學生選題時,要根據本人的興趣、基礎和從事的職業選擇恰當的題目,題目確定后,還要征求指導教師的意見,避免題目過大難以完成論文,必要時可由指導教師和學生一起確定論文題目。
3.嚴格答辯程序和評分標準。畢業論文答辯是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考查學生畢業論文真實性的有效手段。因此,認真地選拔答辯委員會成員,在認真評閱學生論文的基礎上,按照既定的答辯程序,公正合理地進行答辯,做好答辯記錄,客觀公正地評定學生的論文成績。對于優秀論文和不及格的論文實行復議制度。同時建立優秀畢業論文獎勵制度,以調動指導教師的積極性,對于不合格論文的指導教師所負的責任也要進行客觀的評價。
(四)改革畢業論文的管理工作,增強服務,規范指導
包裝本是一個中性詞,比喻對人或事物進行形象設計,使之美化和有特色,不含貶義。幾乎可以說:包裝行為,人皆有之。譬如,在文明社會,人們去參加一個重要的社會活動前,一般都會習慣地把頭發梳理清爽,衣帽穿戴整潔,鞋灰擦干凈,男人會修刮胡子,女人會化個淡妝,顯得容光煥發,彬彬有禮,自己覺得很有信心,他人看來也蠻舒服,適度包裝沒有什么不好。但是,近年來,有些人和事包裝過度,成為造假且蔓延成風,欺世害人不淺。因此,社會上有些人誤把包裝等同于造假,成了貶義詞。我以為,我們應該把適度包裝與惡意造假切割開來,還包裝一個清白。業務工作總結作為申報者的自薦書,當然要著重寫成績、寫貢獻,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顯示出來,只要是真有其事,自我贊美幾句,無傷大雅。當然,人無完人,瑕不掩瑜,對于一般的缺點或失誤,少寫甚至不寫,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把沒有的事寫成有,把一分成績放大成十分成績,甚至把別人的成績變成自己的功勞,抄襲別人的文章變成自己的佳作,那就是典型的造假了。
近年來,個別申報人員造假的情況時有發現,尤其在專業論文方面,請人捉刀或從網上下載論文,改頭換面成為自己的創作,有的甚至一字未動地將原文中的錯誤也一并拿來,鬧出不少笑話。高評委的成員多數是會計專家,此類問題一經發現,都予以嚴肅處理,不僅被取消參評資格,還會對你的道德誠信形成一個污點,影響以后的人生發展。其實,會計實務工作者與會計理論研究人員、會計教師的工作任務不同,評審中對論文的要求也不要求相同。現行規定除了對破格申報人員適用破格條件第三項時,有論文的數量、字數和刊物等級等求以外,正常晉升人員的論文,只要求能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本職工作,撰寫具有應用價值的專業論文即可。應該說,對于要求晉升高級專業職務的人,這個要求并不很高。大學畢業后工作十來年、數十年,經歷了那么多的工作磨煉和不斷的繼續教育,只要是有心人,總不會毫無體會、心得,把它們梳理一下,選一個自己最熟悉的命題,進行探討,只要條理清楚,言之有理就行了。如果沒有寫過論文,也可以提供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的調查研究報告、管理建議書等能代表自己專業水平的資料。我想,只要認真對待,應該不會成為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高師申報人員必須具有最起碼的道德誠信水平。決不造假。造假會被戳穿,即使僥幸蒙混過關而獲得晉升,也于心有愧,一輩子背包袱,何苦呢!
這里需要提醒: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專業論文內容必須與財會工作直接有關,與財會工作無關的其他專業論文,高評委難以評價,無法確認。其次,如果有多篇專業論文,在總結中可只選一、二篇代表作,介紹其寫作的背景、主要論點及其依據,以及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等等,其余論文可只作概括敘述。
二、實事求是當仁不讓
會計人員具有許多優點,其中之一就是謙虛謹慎,處世低調,羞于談論自己的成績,尤其是涉及為企業創造效益的話題。過份謙虛,不敢顯示會計工作的艱難和成績,不利于爭取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不利于會計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長期以來,會計的任務是記賬、算賬、報賬。有的單位領導認為:只要會寫字、會打算盤的人,就能當會計。企業里流傳:一線工人創造價值,供銷人員實現價值,他們都能增加經濟效益;會計人員嘛,收收付付,記賬造報表,會算企業經濟效益有多少,卻不能創造效益。改革開放后,會計創造經濟效益已經被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會計通過成本管理、預算管理、資金管理、資本運作、合理籌資、內部控制、防范風險、稅務籌劃、充分運用國家優惠政策待遇等途徑,為企業創造效益,已是不爭的事實。申報高級會計師資格的同仁應該當仁不讓,理直氣壯地在總結中如實反映這方面的工作和業績,這正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目前的問題是:會計直接為企業創造的效益可以計量,也容易確認作出貢獻者,而間接創造的效益,往往是多人參與,甚至是整個單位全員參與,并且效益遞延實現,時間跨度較長,情況非常復雜,較難計量,或雖可計量卻難以區分各人的貢獻大小。稍有不慎,會計人員就會涉嫌“爭功”,因此,寧愿避而不談或籠統寫上幾句。對于這種情況,我以為不妨先把整個事情作一概括介紹,然后說明自己在其中擔當的角色是建議者、組織實施者或執行者,做了哪些具體工作,起了什么作用,等等,審閱者自然會從中了解底細,作出判斷。
1.出于滿足個個興趣目的。即從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入手確定選題。如果自己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問題比較有興趣,或在實際工作中自己就從事假賬甄別工作,就可以針對會計信息真實性問題,從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標準、現實經濟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解決對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開論述。
2.熱點問題追蹤法。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對會計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盡相同的,也就是說,每一階段都有該階段的熱點話題。如前一階段的會計委派制問題、2001年上半年的會計準則制訂權問題、現階段的會計誠信問題,等等。選擇熱點問題的最大好處是比較容易取得相關的參考資料,而且選擇途徑較廣,既可以是新聞媒介體,也可以是報刊雜志,還可以是專家研討等。
3.邊緣學科交叉法。即將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與會計學科相結合,利用會計學科自身專門方式方法,為其他學科和會計學科自身發展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角。比如環境會計是將環境問題現代財務會計理論方法有機結合,以貨幣單位、實物單位計量或用文字說明等方式反映、記錄、報告、考核資源和環境成本與價值,評價企業環境經濟活動以及取得的環境效益對企業財務成果和社會價值形態的近期、長遠影響的一門新興會計學科。在這樣的一門新興會計學科中有許多問題是值得探討的。
4.對比分析法。通過對幾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的比較研究來認識事物。如我國借款費用準則與美國相關準則的比較研究、股份合作企業會計核算的差異、中美注冊會計師管理制度的研究、企業合并的基本會計方法及其比較分析,等等。
5.延伸法。進一步加深對某個課題的研究,該方法要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關論文,并在那些論文所闡述觀點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談。如預算會計體系進一步改革探索對會計委派制新認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