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園林環境設計范文

        園林環境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園林環境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園林環境設計

        第1篇:園林環境設計范文

        關鍵詞:居住區、園林景觀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居住區園林景觀的重點在于公共綠地的環境設計。公共綠地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居住區綠化的成功與否,如唐山新建小區的綠地率按規定要求最少要達到30%,隨著現代人們對環境要求的日益提高,環境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房產的銷售量,房地產開發商對綠化也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和財力,一般小區的綠化率都超過30%,甚至達到50%,而這個綠地率中公共綠地所占的比例一般都較高。公共綠地的位置都位于小區的中心部分,所以其環境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小區的形象。

        1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

        1.1符合居民身心要求的設計

        怎樣才能讓人們從幾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來,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潔靜,力求達到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這是每個設計者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社會的進步從而導致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渴望有優美安靜和舒適的居住環境。要創造一個這樣的居住小區,作為園林景觀的設計者必須考慮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居住環境是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來的一種客觀的外界環境,它改變和影響著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環境,會導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為:而良好的居住環境則使人們心理處于平衡狀態,精神積極向上。

        我國古代建造出了很多聞名于世的園林,如蘇州的諸園林等,這些庭園,原為私人游憩,怡情休養之所,常連于宅旁屋后,故當時設計,不崇莊嚴偉大,但求精巧,計劃不重對稱,免呆滯之 ,而須曲折,有引人人勝之概,常以建筑為主體,以花木為培襯,給人感情之舒適,陶醉之感覺。雖然那時建造的園林是為少數人服務的,但不論立于任何觀點之上來看,其心理手法之宗旨是以人的生活需要而出發,符合人的審美情感。在當今還受現代人的取悅觀賞而久居不衰,其巧妙之處就在于以自然為背景,取之自然,還之自然,形成一幅整體美的畫卷而意味無究,古代園林的造園技巧對我們今天的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是很好的啟迪。

        1.2遵循人與自然和諧構建的生態設計

        要確立“以人為本”的正確導向,最大限度地考慮居民的生活與休閑的要求,結合小品、園路、小型綠地廣場、健身場地等各種方式來促進居民和自然的親和性,而不單單為綠化而綠化,要為居民創造一個自然的空間接納他們的生活和情趣。比如,園路的設計走向要充分考慮到居民的出入方便,大喬木的位置要考慮到是否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采光、通風及安全問題。綠地廣場的規模大小和形式要符合該小區居民休閑的要求,休閑場合的形式要考慮全面,既要滿足大部分人又要考慮老年人及兒童的需求。

        2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要素

        2.1地形要素

        2.1.1原地形的重要性

        原有的地球生態系統是億萬年演化而成的,在自身系統內可以完成物質的循環和能量的轉換,所以住宅區原生態表土的保持相當重要,而以往在對居住小區的開發和建設中常常忽視這一點,隨意棄土、回填土、整土。這樣會無意中破壞大地的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的原生態環境。因此盡可能保留居住小區本土是生態復原的基礎。在規劃時既要注意借景(山、水、樹),同時也要保護土壤、防止原生態水土流失;做好地形地貌。

        形成多樣性的地形地貌小環境。起伏的地形是自然界的表象,形成起伏的地形,有一種親近自然的感覺,有了地形環境的多樣性才可能有植物的多樣性,生物的多樣性,因為人類向往的聚居環境包含了海濱、河流谷地、森林、島嶼,而森林大部分生長于地形起伏的山嶺中,對于綠地面積有限的居住小區來說模擬自然的地形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可以增加綠地面積,形成區域小環境、小氣候,有利于地表徑流,有利于排水,而且因地下水位過高引起的植物種植難度系數可相對降低,有利于栽植高大怕濕性景觀植物,如雪松等各種各樣的植物種類,豐富景觀層次,使各類植物在層次上有變化、有景深,有陰面和陽面,有抑揚頓挫之感,進而有利于提高住宅景觀品位,可做到生態、視覺景觀和大眾行為的三位一體。

        2.2水體要素

        建設居住小區的水景有助于改善住宅的生態環境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可以說居民的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說明:①水系利用原則,住宅區收集和排水系統基于生態觀點的設計模式是:阻止和收集減緩地表徑流蓄水緩釋和灌溉利用;從生態的角度:水有較大的熱容量,不僅增加空氣濕度,而且可起到調節氣溫的功效;人的親水性:水是生命的象征,人類聚居最向往的地方往往是海濱、河谷,用模擬自然結合現代園林的包裝手法,可使水產生流動跌落;模擬自然的溪流,從跌落、流動、水位變化,完全是大自然的縮影。通過水位變化的水流是人工再現的自然水流,形式上是一種人造濕地,從人類原本行為心理上得到了回歸自然的滿足和歡愉;②視覺上美感原則,創造水、綠景觀交響曲,例如水池、噴泉、溪流及可接近的水域邊界可組成參與性的動態景觀,成為居民流連的場所;③環境指示原則,在一些大型的居住小區可應用水體,如溪流或小河,并種植水生植物或養些觀賞魚類等,不僅可以滿足人的親水本能,更重要是環境污染的指示植物。因為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就有靈氣。水可以調節氣溫,可以使周圍空氣新鮮、清新,有助于人們的健康;有了水就可以造就出更多供人們觀賞的景觀,有了水的景觀能給人以空靈開闊、神態清爽、心曠神怡的感覺。21世紀生態居住小區應通過建設噴泉、瀑布、藝術水簾、溪流、垂釣池、戲水池及生態人工湖居住小區公園,以美麗的湖光水色,實現都市人回歸大自然的夢想。

        2.3植物要素

        植物配置應向生態化、鄉土化、景觀化、功能化方向發展。所以應正確選擇樹種特別是多用鄉土樹種,因為鄉土樹種是自然生態歷史演變的結果。科學地配植各種植物有利于發揮植物的特性,構成生態美景。

        2.3.1喬灌花草合理結合

        將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層次,既豐富植物品種,又能使三維綠量達到最大化,使放出的氧氣和制造的有機物更多,有益于人類的健康;總體上體現植物配置的層次性、多樣性、小區植物配植功能性。

        2.3.2配植大喬木時,選擇樹種要有鄉土性、針對性

        種植樹種應考慮植物生態群落景觀的穩定性、長遠性、美觀性。樹種選擇在生態原則的基礎上,力求變化,創造優美的林冠線和林緣線;配植大喬木時,要有足夠的株行距,為求得相對穩定的植物生態群落結構打下基礎,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3.3植物配植應體現四季有景三季有花

        觀花樹種:合歡、櫻花、海棠、桂花、紫薇等;季相色葉植物:銀杏、紅葉李、五角楓、紫葉小檗等;管理粗放、觀賞期長的宿根地被花卉:大花馬齒莧、美人蕉、醉魚草、鳶尾、萱草等;招蜂引蝶的芳香植物:例如蠟梅、桂花、丁香等;觀果植物例如火棘、枸杞、桑樹等鳥嗜植物,吸引鳥類和小動物,從而形成植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

        其次要選擇居民喜聞樂見的樹種,這是一個傳統的認識問題。比如居民比較喜歡桂花樹,因為桂花之香有中秋之夜合家團圓的良好祝愿,符合大多數居民的愿望。而在小區中一般居民比較反對列植常綠的松柏類樹種,也是出于潛意識,怕有類似墓地的感覺,所以在用松柏類樹種進行小區綠化時,盡量不要采用列植,但可以采用孤植、叢植,或在地勢較高處采用片植,因為松柏類的錐形樹冠,對美化天際線并引導視線焦點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其他闊葉樹種難以企及的,關鍵在于我們如何正確應用。

        在小區綠化的樹種中,可以盡量多地選用花期較長的無毒的灌木,如春天開紅花的垂絲海棠、西府海棠、紫荊、榆葉梅、櫻花,開白花的溲疏,開黃花的迎春、棣棠等;夏天開花的紫薇;秋天的五角楓;冬天的紅瑞木等都是居民喜聞樂見的樹種。而同樣花期較長的常綠樹種夾竹桃,就由于居民怕它的花葉有毒,嫌它長勢過快、樹形散亂、不美觀,所以在居住區綠化中不太受人歡迎,而在公路兩邊則因其管理粗放、長勢迅速無病蟲害而大受歡迎,所以樹種的受歡迎程度是因地而異,并不是絕對的。

        3.色塊在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中的重要性

        植物配置要層次分明、注重色塊,在設計喬灌木混交群落時,配置高、中、低、地被層,各個層次要分明,并注重色塊的應用。近幾年來由于色葉樹種的開發應用,可以用矮小的灌木來組成各色的色塊,常見的有組成紅色塊的紅葉小檗,綠色塊的瓜子黃楊、雀舌黃楊、杜鵑等,黃色塊經常采用金葉女貞等進行色塊布置,采用色塊布置的好處大致有幾點:

        3.1色彩簡潔、明快,又可按設計者要求任意做出各種圖形圖案,可以是抽象的如意紋,也可以是仿真的小動物或是其他的標志,等于把植物當作畫筆可以直接描繪設計者的意圖。

        3.2綠化采用色塊的模紋形狀可以達到最快的成形效果,滿足快速綠化美化的需求。

        3.3色塊綠化的養護相對比較簡單,只需一次成形后經常間斷性地進行修剪,就可以達到較好的綠化效果,而且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不變,只要合理選擇色葉樹種就可以讓色塊一年四季基本不變,不至于一到秋、冬季就有蕭條的感覺。

        3.4色塊的設計比較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特別在歐式建筑的小區中,和環境比較和諧,也容易使人感覺環境整潔有序,現代氣息較濃郁。

        色塊設計的手法是通過利用大量的植物種植在一起,體現出一種群體的美,使之成為視線的焦點。合理地運用色塊,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也是現代人們比較容易接受的一種表現形式。

        4.景觀道路、雕塑、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在居住區中的設計

        適度的戶外空間對每個人來說是必需的,人與自然對話、與人對話交流中需要戶外空間,如果說居具有私密性,那聚就有公眾性、開放性、參與性,沒有人參與、感知的綠地是蒼白的 、缺少品位的,所以說景觀道路、健身設施等戶外空間合理分布于綠地中是聚集活動的需要,由自然園路相連的“植物園天地”、“親子樂園”、“探險者之路”、“鳥類樂園”、戲水池、茶室平臺等,在居住小區中是相當重要的,人們生活、聚居方式的形成是人類的向往:8小時室內、8小時工作、8小時戶外娛樂活動,是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小區的戶外活動空間的容量是在住宅規劃中確立的。

        根據該居住小區的居民容量,居民知識文化層次,合理區分聚集需要的硬質景觀、生態需要的軟質景觀,以及生理需要的視覺景觀,以人為本,以生態為本,堅持居住空間形態規劃格局、建筑風格、環境品質、文化特色和立地環境、植物配置多樣性、色塊在綠化中的應用、水體(水生植物)合理應用等方面綜合考慮,做到住宅和環境的和諧、功能的完善,使住宅建筑、人文景觀、戶外空間、綠化系統等交融在一起,即賦予綠地空間多樣性與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區綠色景觀生態系統,并進而和大地自然景觀生態系統相連。讓住宅區存在于可持續發展的綠地景觀生態系統中,讓人們生活于近自然的環境中。

        參考文獻:

        第2篇:園林環境設計范文

        【關鍵詞】居住小區;風景園林;綠化設計

        1 居住小區綠地的設計

        居住小區綠地是在居住區用地上栽植樹木、花草,改善小氣候并創造自然優美的綠化環境,居住小區綠地是城市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城市居民使用最多的室外活動空間,是衡量居住環境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

        1.1 宅旁綠地也稱宅間綠地,是居住區最基本的綠地類型,多指在行列式建筑前后兩排住宅之間的綠地,其大小和寬度決定于樓間距,一般包括宅前、宅后以及建筑本身的綠化,它只供本幢居民使用,是居住小區綠地內總面積最大、居民經常使用的一種綠地形式,尤其適宜于學齡前兒童和老人。

        1.2 道路綠地居住小區道路綠地是居住區內道路紅線以內的綠地,其連接城市干道,具有遮蔭、防護、豐富道路景觀等功能,一般根據道路的分級、地形、交通情況等進行布局。

        1.3 專用綠地各類公共建筑和公共設施四周的綠地成為專用綠地。例如俱樂部、展覽館、電影院、圖書館、商店等周圍綠地,還有其他塊狀觀賞綠地等。其綠化布置要滿足公共建筑和公共設施的功能要求,并考慮與周圍環境的關系。

        1.4 其他綠地包括居住小區住宅建筑內外的植物栽植,一般出現于陽臺、窗臺及建筑墻面、層頂等處,在新興的現代化小區中,還在公共活動的會堂等處,形成頗為壯觀的室內綠化景觀。

        2 居住小區道路及鋪裝的設計

        2.1 居住小區道路的設計

        它直接影響著小區居民出行的方便和安全。應根據居住小區地形、氣候、用的規模、人口規劃、用地周圍的交通條件、居民出行方式以及交通設施發展水平等因素,規劃設計經濟、便捷的道路系統和道路斷面形式。

        小區的內外聯系道路應安全便捷,既要避免往返迂回和外部車輛及行人的穿行,也要避免對穿的路網布局。

        道路的布置應分級設置,以滿足居住小區不同的交通功能要求,形成安全、安靜的交通系統和居住環境。

        滿足居民日常出行以及區內商店貨車、消防車、救護車、搬家車、垃圾車和市政工程車輛通行的要求,并考慮居民小汽車通行需要。

        小區道路布置還應滿足地下工程管線的埋設要求。在舊城改建區,道路網規劃應綜合考慮原有地上地下建筑及市政條件和原有道路特點,保留和利用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街道。

        小區內道路網的規劃設計應有利于區內各種設施的合理安排,并為建筑物、公共綠地等的布置及創造有特色的環境空間提供有利的條件。

        另外,小區內道路的布置應有利于尋訪、識別街道命名編號及編排樓門號碼。

        2.2 居住小區路面鋪裝的設計

        鋪裝作為空間界面的一個方面而存在著,像室內設計時必然要把地板設計作為整個設計方案中的一部分統一考慮一樣,居住區路面鋪裝,由于它自始至終的伴隨著居民,影響著居住區環境空間的景觀效果,成為整個空間畫面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進行居住小區路面鋪裝設計時,應注意鋪裝的質感、鋪裝的顏色、鋪裝的圖案以及鋪裝的材料等幾個方面。

        路面鋪裝材料的選擇要特別注意質感與其周圍的環境的調和。質感調和的方法,要考慮同一調和、相似調和及對比調和。

        路面鋪裝的色彩必須是沉著的。色彩的選擇應能為大多數人所共同接受。它們應穩重而不沉悶,鮮明而不俗氣。路面夏季光線柔和,不反光刺眼。冬季又較普通混凝土路面感覺溫暖。路面鋪裝的色彩必須與環境統一,或寧靜、清潔、安定,或熱烈、活潑、舒適,或粗糙、野趣、自然。

        在綠地中,路面以它多種多樣的形態、紋樣來襯托、美化環境,增加園林的景色。紋樣則起裝飾路面的作用。鋪裝紋常因場所的不同而各有變化。講究路面的紋樣、材料與景區的意境相結合,起加深意境的作用。

        2.3 居住小區建筑小品的設計

        居住小區建筑景觀設計是居住區外部空間設計的一部分,是形成居住區面貌和特點的重要因素。建筑小品功能簡明,造型新穎別致,帶有意境與特色,具有組合空間、美化環境、方便居民生活、為居民提供游憩活動等作用。另外,建筑小品的造價底、見效快,對居住環境起到點綴、陪襯、填白等強化景觀的輔助作用,所以也愈來愈受到重視,成為環境景觀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小品的設置是為居民創造優美、舒適的居住環境,也是構成環境的一部分。建筑景觀的設置是環境藝術的組成要素。環境藝術是自然環境與人工藝術創造的結合,它不同與純藝術。建筑小品的設計要根據居住建筑的形式、風格,居住環境的特色,居民的文化層次與愛好,空間的特性、色彩、尺度,以及當地的民俗習慣等,選用適合的材料。建筑小品的形式與內容要與環境和諧統一,相得益彰,成為有機的整體。

        第3篇:園林環境設計范文

        【關鍵詞】居住區環境;風景園林設計;問題

        引言:近年來,小區景觀設計在許多方面出現了缺乏人性化的設計,主要表現于在實踐中很少把眼光投向平凡生活細節和生活場景,很少從他們的需求出發去探索和提高其生命活動的居住空間營造途徑,因此缺乏對社會人性化的深層關懷。

        1、居住區園林景觀環境設計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社會工業化、城市急速化。人們逐漸意識到,目前我們的生存環境已經與真實的大自然生活漸遠,生態失去平衡,大自然受到嚴重破壞。工業廢氣的污染、水資源的緊缺、動植物滅絕、森林消失、土地沙漠化、溫室效應等問題,使人類感覺到生活環境的惡劣和生存的困難。園林景觀設計的興起,強調生態、自然與可持續發展促進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居住區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2.1綠化用地或綠化率“縮水”

        這是現在房地產業存在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由于歷史的或現實的種種原因,不少新建居住區的綠化面積達不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標準,比如,合理的居住區綠化用地約占居住區總面積的60%,綠化率的標準不能低于37%,而不少居住區卻達不到這樣的標準。

        2.2綠化設計中忽略“以人為本”

        目前我國許多居住區內園林綠化在很多方面沒有做到“以人為本”。比如,有的樓盤用綠地做隔離帶,卻忽視了人們生活的方便,兩分鐘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幾分鐘;有的居住區綠化設計沒有把殘疾人的行為考慮進去,為殘疾人的出行帶來不便;有的居住區沒有為老人和幼兒開辟專用活動場地。園林綠化設計要做到“以人為本”,最重要的是設計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齡結構.職業.生活.工作習慣.生理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設計,這樣才能使小到每一個細節都尊重體貼人的活動行為,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2.3選用樹種.花卉不當

        居住區綠化要適地適樹,盡量選用有觀賞價值的鄉土樹種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綠化費用,而且還有利于管理養護。由于居住區內居住樓的數量.高低.方位.空間大小等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局部環境,且造園植物又各有其特有的生長環境,因此植物的種植和藝術配置要依據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態環境來進行。居住區植物配置應注重喬.灌.草復層結構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單位面積的綠量,發揮生態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態作用。

        2.4濫用園林雕塑小品

        園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區內很普遍,在小區綠化中,如果合理地設置一些園林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點綴和組織空間,烘托主題.意境的作用。但我們可以常常見到,一些居住區內濫用園林小品,或者排成一行似展覽會,沒有主次節奏或者與環境格調不一致,造成人們心理上的割裂感;或者粗制濫造,毫無觀賞價值的意境美。居住區內園林雕塑小品的選擇要從題材.質感.質量.姿態.擺放位置等方面推敲,尤其在園林雕塑小品的取意上要下功夫。

        2.5各園林要素與居住樓體風格及人文環境難以和諧統一

        當前一些居住區綠化忽略了這一點,更有甚者,盲目遵循“什么時尚造什么,什么好看建什么”的原則,東湊西拼的各種園林綠化要素風格不一致,結果使環境反而顯得雜亂無章,不成體系,對居民的身心造成傷害。

        當然,有正確的綠化方法和措施還不夠,要使已建好的居住區綠色環境得到長久的維持,穩定生態系統,還需要每一位居民的支持和參與。因此,提高居民的綠色環保意識,加強園林科學知識普及,成為居民區環境逐步得到改善的必要保障。

        3、居住區人性化風景園林設計相關要點分析

        3.1植物種植規劃理念

        根據社區生活的實際需要,結合社區居住人群的特殊要求。以老年社區為例,在其景觀設計的同時,除了注意體現四季變化外,還應利用生態園林的優勢,以“生態、保健、美觀” 為原則,充分發揮植物的藥用保健作用,使老年人在室外長時間逗留健身的同時,不僅吸收各種植物所散發出的不同的有益于人體健康的氣體,還能利用其他植物達到防病、強身、益壽的作用。如此,設計就回歸到了其最自然的狀態并服務于設計本身,讓其在科學的基礎上顯現無限魅力。

        3.2建筑與景觀的完美結合

        在參考實際地形基礎后,景觀設計應充分考慮建筑與地形的關系,使景觀設計在具有多種建筑風格的情況下,能夠對所有建筑進行整合,融入景觀設計的理念,自然地延續其統一的格調。

        3.3合理的規劃配置,體現自然美感

        合理的規劃配置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即質樸與簡約共同打造的不凡效果及古風加現代元素的潮流信息,它們的存在是美感的自然營造和表現的基礎。首先是質樸與簡約的有效結合運用,質樸化環境是一種為了滿足現今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個性需求,以讓人感悟到陽光、風、水、土地和動植物等這些環境中最本質的美好存在為目的,在實現住區可持續性的基礎上,使文化與開放性得到穩固體現與發展的新環境趨向;這樣的環境追求,配上簡約的設計風格,便能經得起考驗,永遠不落俗套。其次是古風加現代元素的完美構思。它將古代高貴、典雅、古樸的設計元素或其思維方式巧妙地運用于現代的作品設計中摒棄冷酷的東西,學習古典園林的精髓,用最親切、最自然的手法構筑居住區環境,就像現在的極簡主義等設計風格能盡情詮釋其設計的靈活風采。

        3.4空間布局的人性化

        環境設計最終是為人服務,是由具體的人使用,所以設計必須研究人這個主體的需求。住宅區居民使用綠地的行為可大致分為以下幾大類:鍛煉休閑與交往活動;群體與個體活動;安靜與喧鬧活動;兒童、青少年、中年與老人活動。這幾類活動常常交叉進行,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不同的活動類型,使居民各得其樂,才能使“家園”的概念落在實處。

        在設計中盡量減少開闊的草坪面積,開辟大量林下活動空間。在有條件的地方開辟人工草坪。插入一些“時隱時現”特殊意向的小品呈現一種向外的擴展性,亦或是顯示面向核心的向心力,并在2者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這是風景園林設計與大自然意志的融合,顯示了視覺上的透過和物理上的分割這一對立概念的共存。利用這種手法 讓社區環境更平易近人,也更具舒雅格調。給居住環境較高的欣賞價值奠定了基礎。

        3.5居住環境的文化塑造

        住宅區是人的歸宿。尊重與延續地域的歷史文脈,使住宅區融入城市的傳統之中,可以增強歸屬感,同時提供和引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居住環境設計時,如果沒有綠色環境而大談文化、大建雕塑、或是只顧及人的活動空間,沒有樹木掩映的居住環境都不是理想的家園。

        在現今社會里,商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日益激烈化的現狀、使得越來越多的生產商積極尋找,甚至特地去塑造一些產品的附加值,以增加產品的價值,產品文化應運而生。對于居住環境而言,文化也是居民依靠的一個社區文化,是一個社區的靈魂所在。

        4、結語

        總之,人性化設計的目標是要求以人為本,處處從滿足小區居民的切身需求出發,完善我們的方案,體現景物的視覺性與觀賞性。同時,理要顧及小區居民的心理情緒,充分體現地區的特色與文化,滿足人們對生活方面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蔡麗明.對居住區環境建設中的幾個要素的探討.建筑知識,2001(2):19-20.

        [2]張魯山.居住區環境設計.住宅科技,1998(10):5-7.

        第4篇:園林環境設計范文

        關鍵詞: 居住區 園林環境 建筑設計

        一、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這使得當代城市居住區建設中也更加注重對小區園林環境的建設。但當前的居住區園林環境規劃設計中存在著許多誤區,沒能很好地將園林設計與城市總體及小區環境結合起來,因而也未取得良好的景觀效果。下面本文將簡要探討如何從不同層次來做好城市居住區園林環境的規劃設計。

        二、居住區園林環境規劃設計的不同層面

        1.城市層面

        進行居住區園林環境規劃設計時,首先應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找出居住區園林環境與城市總體環境之間的切入點,協調局部園林環境與城市環境和綠地系統的關系。于是對應于城市規劃層面的園林環境規劃設計便產生了,它對居住區園林環境的規劃設計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它并非側重具體方案的探究,而是更加偏重于概念性、模式性的研究。

        2.居住區規劃層面

        居住區規劃層面上的園林環境規劃設計,也即是在居住區總體規劃階段,進行整體構思居住區園林環境的規劃設計,使其與居住區規劃相結合與協調。這一層次的規劃設計工作,應由規劃師、建筑師和風景園林師共同完成,相互協調,根據建筑布局和園林布局的需要來相互調整,取得居住區總體布局與園林布局的雙贏。

        3.建筑設計層面

        在建筑設計層面,應加強建筑師與風景園林師的配合,園林師要學習建筑的有關知識,建筑設計師也要學習園林學的有關知識,進一步解決好園林與建筑的互動問題,使景觀更好地為建筑服務,使建筑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景觀,形成一種建筑與園林環境交融的境界,使建筑仿佛從綠色空間中“生長”出來的。

        4.風景園林層面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層面,也就是從本專業出發,由風景園林師來解決居住區園林環境設計問題。

        三、 居住區園林環境城市層面的規劃設計

        1.結合城市總體

        居住區園林環境的規劃設計必須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依據,領會其精神實質,充分考慮城市的總體布局規劃和功能分區,結合城市的人文環境特色和歷史文化脈絡,熟悉規劃中對土地利用、開發強度、建筑密度等各項控制指標的規定,初步確定居住區園林環境類型和基本指標。

        居住區園林環境的規劃設計還應結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分析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發展方向和指標體系,給居住區園林環境規劃設計進行明確定位,使其成為城市綠地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符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整體性。

        居住區園林環境的規劃設計要充分把握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經濟特征、風貌特征、歷史文化特征和人群特征,以便居住區園林環境能更好地融入城市整體,更好地為城市和居民服務。

        2.處理好居住區與周圍環境的關系

        對居住區周邊環境進行深入研究,如對周圍山水條件等自然環境進行研究,看能否對其進行充分利用;了解周圍用地的情況,周圍的園林環境情況,周圍地塊的居民的居住、就業等狀況,并充分研究周邊環境的現狀與未來規劃發展情況。促進居住區園林環境與周邊環境的融合,既要充分利用周邊環境資源為本居住區服務,又要體現出居住區園林環境對整個地區的意義,形成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完整的整體。

        3.把握生態格局關系

        居住區園林環境規劃設計應考慮到綠色廊道、斑塊的問題,對城市中業已形成的綠色廊道,應加以保護和利用,采用人工手段建設綠色斑塊,建立與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相銜接的,適宜居住區園林綠地的,能使園林綠地產生生物物種遷徙和物質、能量流動的生態環境體系。

        四、居住區園林環境居住區總體規劃層面的規劃設計

        1.結合居住區總體規劃

        居住區環境規劃設計與居住區規劃密不可分,它們是一個整體性問題。應加強規劃、建筑、風景園林專業的協同工作,通過景觀途徑協調解決城市規劃、建筑、園林、城市設計等各方面的矛盾,交通問題、住宅問題、密度問題、活動空間問題等,要改變以往重視實體空間、輕視綠色開敞空間的觀念,風景園林對規劃建筑專業的簡單被動適應的局面,應該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提高風景園林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的地位。

        2.加強園林環境與居住區的建筑布局的融合

        居住建筑的布局是居住區園林環境規劃設計的基礎,應結合不同的建筑布局形式,靈活地進行園林環境的規劃,如對于周邊式的建筑布局形式,可將園林布置在居住區的核心,這樣有利于形成面積較大的集中綠地,增強了可達性,能均勻地為周圍提供服務;對于行列式的建筑布局形式,可采用園林形成網格的布局方式,這樣能使住戶獲得良好的朝向,而且有利于良好的空氣、水等引入居住區;對于點群式的建筑布局形式,可將建筑散點布局,園林環繞建筑,能將建筑溶解在園林之中,形成建筑四面皆有景觀的效果。

        3.結合原有地形和植被

        居住區及其環境受居住區用地及周圍環境的地形狀況影響非常大,園林規劃設計師在居住區環境規劃設計過程中,應“讀懂”山水,“讀懂”地形,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將天然地形作為居住區環境規劃設計的寶貴財富,進行適當的改造和整理,而不是大張旗鼓的“平整土地”,應借助地形塑造出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住區園林環境。

        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還應加強對天然植被的利用,強調天人關系的和諧與統一,這樣有利于保持自然的植物群落演進,并營造出許多人工植物無法比擬的美學效果。

        五、居住區園林環境從建筑設計層面的規劃設計

        1.加強居住建筑與風景園林的互動

        在進行建筑的規劃設計時,要正確處理建筑和園林的互動關系,讓建筑具有良好的風景,園林具有良好的空間。建筑設計層面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從建筑到園林,再從園林到建筑的反復磨合和適應。要想促進建筑設計與園林規劃設計間的融合,不能僅停留從建筑總平面圖或屋頂平面圖的深度,還應深入到每一戶的套型和立體的套型關系,來研究最佳的園林環境設計方案,獲得良好的風景。反過來,從園林總體布局的角度,還應對建筑的設計提出要求,要求結合園林的規劃,來安排住宅的套型,充分考慮建筑的立面與園林環境相協調,形成居住區園林景觀與建筑的協調統一。

        2.力求使居住建筑獲得良好的風景

        獲得居住建筑的良好風景,首先要加強對山水條件和一些氣象條件(云、雨、光)等有利自然條件的利用,其次是人工的構造出優美的居住區園林環境,同時還應在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其美學價值,加強建筑的布局、形態、色彩等方面的設計,打破建筑與周圍環境的界限,使它們也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融入園林景觀環境之中。應從風景的角度,來設計建筑的樓棟、套型和套內房間等要素,使它們的朝向、視野、采光等都有利于獲取良好的風景。

        3.居住建筑與園林的相互滲透和共生

        在建筑設計中,可在居住建筑設立平臺層建立空中花園,也可通過首層架空使園林穿過建筑,還可建設屋頂花園,形成建筑與園林互相滲透的居住形態,拉近建筑與園林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建筑的內部,也可設計套內的入戶花園、空中花園、陽光室等,創造室內的園林空間,形成居住建筑與園林環境共生的格局。

        六、居住區園林環境風景園林層面的規劃設計

        1.改善居住區局部小氣候

        居住區的園林環境不僅起到景觀作用,還可通過其植被、地表、水體和建筑形態來改變局部小氣候。首先應考慮園林景觀區的采光條件,根據不同季節的需要,合理布置廣場景觀設施,如通過精心的安排樹林、透明的陽光廳、完全遮蔭的柱廊、構筑物等,既能讓人們盛夏得以避暑嚴冬又能受到日照。其次是充分利用住區中建筑、水、植被等調節區域小氣候,引導室外氣流,提高空氣質量。

        2.合理選擇和搭配植物

        植物是園林中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豐富多彩的植物,不僅能起到很好的景觀作用,還能改善物質環境,吸收環境中的有毒有害氣體,凈化空氣,調節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益于調動人們的情緒,緩解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促進健康。植物應合理選擇和搭配,物種應具有多樣性,多用鄉土植物,喬、灌、草的搭配要合理,植物種植形式要美觀,符合住區的整體風格。

        3.加強對水景的構造和利用

        水景也是中國傳統園林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水體不僅在蓄積雨洪、提高蒸發量、緩解熱島效應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設計手法有很多,如噴泉、跌水、溪流及人工瀑布等,有效提高了住區的自然韻味。

        七、結束語

        總之,城市規劃、建筑學、風景園林三者互相聯系,互相滲透,在居住區園林環境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處理好三者的關系,從文章探討的四個層次出發,取得最佳的整體景觀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易,自然之韻――生態居住社區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2] 方咸孚,李海濤,居住區的綠化模式[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

        第5篇:園林環境設計范文

        關鍵字:景觀 園林 城市發展

        中圖分類號:S731文獻標識碼: A

        一、引言

        城市作為一件藝術品,包含了各種元素:建筑、植物、山石水體、歷史文化,人們用這些來創造完美的生存環境。但若規劃不當,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忽略對城市活動主體人的考慮,或是千城一面,缺乏靈魂和個性,都將是失敗的城市。 適時適度的景觀建設很好地彌補了上述缺陷。在很多西方國家,城市景觀建設隨著環境變遷成為社會和政治重要關注點。在政府帶領下,大規模整治與改建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新區的開發也在生態人文的指導下謹慎開展。更有一些現代化廠房、水塔、碼頭等構筑物和設施,經處理成為新的城市景觀。同樣,中國城市也順著這條和諧之路逐步前行。但景觀到底有何意義,其作用何在呢?這需要我們(每個身居城市的人們)去深入探究,從中借鑒。

        二、 國內城市景觀建設面臨的問題

        在城市化運動過程中,“速成式”景觀穩步跟進,由此大量景觀建設問題浮出水面。

        1. 景觀設計的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的城市景觀是我們急應摒棄的。目前國內景觀建設處于起步階段,缺乏足夠的理論依據及實踐經驗,模仿是不二的解決方案。很多城市開始景觀復制工程。從一樣的草坪、廣場,到一樣的街區景觀、城市風貌。這種抹殺城市個性,忽略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切斷城市文脈的景觀規劃是值得我們反省思考的。

        2. 缺少“軟性景觀”的營建

        植物作為城市景觀最獨特最自然的一筆,在城市景觀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其生態及景觀效益是其他景觀設施不可比擬的。而近年我國流行的大面積、不合時宜、過度的“硬質景觀”正與此背道而行。

        此外,多數景觀建設對植物群落的營建方面缺乏考慮,幾乎僅停留于機械性的“種樹”工作上。尤其在一陣“草坪熱”和“大樹移植熱”后,我國多個城市都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景觀系統,包含了太多的自然要素,這個有機體建設,必須遵循自然規律才能長期為城市服務。

        3. “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

        目前,越來越多的新景觀正面臨“缺少人氣”的尷尬境地。這些問題景觀地塊上,缺乏人性化考慮的設計往往層出不窮。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城市空間內都未設殘疾人專用通道。

        城市空間是人與人交流的地方,是供人使用、讓人參與其中的。“以人為本”就是要充分考慮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在景觀設計中,公共設施要符合人的視覺觀賞位置、角度以及人體工程學的要求; 座椅擺放位置要考慮人對私密空間的需要;考慮不同年齡段人的行為心理特點,照顧特殊人群對景觀環境的需要。這些都將幫助我們的新景觀成為大眾喜愛的城市空間。

        三、城市園林植物景觀的布局

        城市綠化只有用不同植物配置,才能形成多效果、多空間、多層次的觀賞效果。在不同季節,要有不同植物景觀。例:在我國北方城市,在同一綠地可配置海棠、合歡、火炬、側柏、龍柏,在配以低矮灌木如迎春、丁香、連翹等,以草坪為襯,可達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觀賞效果。

        要發揮植物景觀配置的良好效果,形成不同的地方風格,一定要研究植物生態條件、生長習性、種植效果、地區環境、氣候、土質等自然條件,選擇合理的植物配置。不同的植物對環境因子(光照、土壤、溫度、濕度等)要求不同。我們一定要結合本地的環境因素選擇植物來塑造景觀,如我們天津市大港區的氣候特點是夏天氣溫高,光照時間長,降水少,冬天寒冷干燥,風大,晝夜溫差大,而且土質鹽堿,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植物時既要考慮觀賞效果,又要充分考慮植物的習性與環境是否相適應,在選擇樹種方面要充分考慮其耐鹽堿性,不要盲目選擇,即造成資金的浪費,又達不到預想效果,除此以外,還可通過人工改造環境、創造環境,營造出一個有特色的環境空間和景觀布局,通過對局部的土壤更換、水質處理、溫度及濕度的人工處理,使其適應南方植物的生存環境,如我區世紀廣場以東、世紀大道以南這一綠地內,通過人工改造環境,引進南方樹種(如榕樹、椰樹、杜鵑等)形成獨特的熱帶雨林景觀效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與世紀廣場相呼應,在北方特有的植物景觀中,打造一片具有南方風韻的景觀效果,為景區布置點睛之筆。

        植物本身的自然屬性是植物景觀布局應研究的重要內容,合理組織植物空間,必須研究植物可感知的性狀,了解其形態、質感及顏色,使植物本身的功能與人們的視覺感相協調一致。一般說,植物的樹形有圓形、圓柱形、垂枝形、尖塔形、卵圓形等,在布局群體景觀時,一定要注意其形態間的對比與調和,以及輪廓線、天際線的變化,才能構成最美的圖畫。植物的枝、葉、花、果的質感是人們可直接感知的對象,如枝干的光滑與粗糙、葉的蠟質與絨毛、單葉與復葉、果實的堅果與漿果等,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效果,在景觀的配置時都應充分考慮,不同的植物其枝、葉、花、果色澤變化很大,即使是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環境,不同季節也存在差異,所以說,在植物景觀中,應注意季相變化及與環境的整體統一,才是上乘。

        2.凈化水體:城市水體污染源,主要有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降水徑流等。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在城市中多通過管道排出,較易集中處理和凈化。而大氣降水,形成地表徑流,沖刷和帶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難以控制,許多則滲入土壤,繼續污染地下水。許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對凈化城市污水有明顯作用。比如在種有蘆葦的水池中,其水的懸浮物減少30%,氯化物減少90%,有機氮減少60%,磷酸鹽減少20%,氨減少66%。另外,草地可以大量滯留許多有害的金屬,吸收地表污物;樹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質,減少水中細菌含量。

        3.凈化土壤: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質而具有凈化土壤的能力。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氣性細菌比沒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幾百倍至幾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機物迅速無機化。因此,即凈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草坪是城市土壤凈化的重要地被物,城市中一切的土地,種植草坪后,不僅可以改善地上的環境衛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衛生條件。

        4.樹木的殺菌作用:空氣中散布著各種細菌、病原菌等微生物,不少是對人體有害的病菌,時刻侵襲著人體,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綠色植物可以減少空氣中細菌的數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許多植物的芽、葉、花粉能分泌出具有殺死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的揮發物質,稱為殺菌素。城市中綠化區域與沒有綠化的街道相比,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要減少85%以上。例如,在繁華的王府井大街,每立方米空氣中有幾十萬個細菌,而在郊區公園只有幾千個。

        5.園林植物的心理功能上的影響:植物對人類有著一定的心理功能。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不斷深化對這一功能的認識。在德國公園綠地被稱為“綠色醫生”。在城市中使人鎮靜的綠色和藍色較少,而使人興奮和活躍的紅色、黃色在增多。因此,在綠地的光線則可以激發人們的生理活力,使人們在心理上感覺平靜。綠色使人感到舒適,能調節人的神經系統。植物的各種顏色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不同,青草和樹木的青、綠色能吸收強光中對眼睛有害的紫外線。對光的反射,青色反射36%,綠色反射47%,對人的神經系統、大腦皮層和眼睛的視網膜比較適宜。如果在室內外有花草樹木繁茂的綠空間,就可使眼睛減輕和消除疲勞。

        6.彰顯城市個性:園林景觀藝術有利于體現城市的地方特色文化主要體現在它的造景藝術手段和對當地植物與構筑物的采用上。首先是園林景觀藝術的理法有利于更好地宣揚城市的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充分體現城市的個性。園林藝術的主要理法是“巧于因借,精在體宜”。

        參考文獻

        [1]周維權.園林.風景.建筑[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2]白德懋.城市空間環境設計[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3]安東尼?奧洛姆,陳向明.城市的世界 [M]. 曾冒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4]張欽楠. 閱讀城市[M]. 北京:三聯書 店,2004.

        [5]俞孔堅. 城市景觀之路――與市長們 交流[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5.

        [6]宋永昌,由文輝.城市生態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第6篇:園林環境設計范文

        在對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生態居住區不僅要滿足節能、節地、節約資源、節省材料以及太陽能資源的運用,而且還要保證建筑材料對人體無害、減少廢棄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資源的重復運用和循環運用等要求。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要遵循生態原則。即要求各項工程在施工時不要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在最大程度地遵循自然條件下控制好人工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此外,可以在設計中運用生態學理論以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其次,設計時也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運用當地條件,盡可能減少工程施工量,這樣即可以降低成本,還能夠得到天然的景觀。與人工修飾的景觀比起來,天然景觀的視覺效果更佳。此外,在選擇種植植被時也應考慮不同地域的氣候特點和當地的土壤需要。由于不同地方氣候條件以及地域特色的不同,這就導致了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戶外活動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設計時要做出不同的預備方案。例如,北方四季分明,冬春風較大,因此綠化設計就要首先從防護功能出發。而夏季則應考慮通風,遮陰和降溫為居民打造一個舒適環境;為了方便居民的戶外活動,在空間組織上還應考慮不同年齡段居民的需求。在道路以及小廣場的安排上,還必須考慮日常生活上的行動方便以及突發事件發生后的防災及人員疏散問題,因此綠化種植不應阻礙交通。園林的設計是貼近人們需求的,因此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一定要從居民角度出發,符合居民需求的景觀設計才能被居民真心接受,才能使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發展充滿動力。園林景觀的設計取決于建筑的特色,要與建筑相符。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周圍景觀設計要更加貼近自然;具有傳統色彩的建筑周圍的景觀要偏向于古樸;具有現代流行元素的建筑周圍的環境也要趕得上潮流。因此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要有機的結合。設計要明確居住區功能要求,住區景觀對所有住戶具有心理調適的功能,能夠給人以家園感,促進社區居民民主和自主精神的形成。對于一些玩耍健身的場所聲音較大應安排在遠離住宅建筑物的區域,或集中設置在會所等地,以免干擾居民的正常休息。對于一些觀賞景觀可以安排在離住宅建筑物的區域較近的地方,有利于凈化空氣,放松心情。最后,設計要富有層次感。居住區的景觀規劃中層次感會使住區中公私動靜變化有致,使人們能感知到該環境的美好,空間的人性化,愿意在這里駐足。居住區本就應當由許多人性化的小空間構成,人們在尺度、形式不同的空間內找到滿足自身需求的空間。除了依靠建筑的圍合來劃分空間,還可利用植物來營造一個“圍而不閉,疏而不透”的空間氛圍。通過喬木、灌木的巧妙搭配,高低錯落,可形成多樣的空間層次。

        2居住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改進建議

        雖然目前,我國的小區景觀園林設計已經達到了令人滿意的地步,但是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還需要加入更多的創意元素。在緊張的工作過后,人們總是會把更多的休暇時間花費在居住小區內的休閑活動上。而園區中的綠色植物是能夠滿足人們眼球享受的途徑之一,但是僅僅停留在視覺享受上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在園林的植物設計方面,多添加一些創新元素。例如芳香園林植物的應用,不僅可以增添自然色彩,還可以從氣息上給人一種享受的滋味。目前,我國根據植物的生長條件需求,采用最多的是梅花以及桂花,種類有限。這也提醒著我國專業人員能夠更好地推出更多的適宜品種來做實驗設計。

        3結語

        第7篇:園林環境設計范文

        近年來,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生態環境也在不斷的惡化,為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人們對石油以及其他碳基能源進行了大規模開發,但是同時也破壞了人類的生態環境。碳基能源的價格一般都比較貴,在全球經濟發展的形勢下,各國間爭奪能源的戰爭也越加激烈。由于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以及過度的開發碳基能源,所以導致了溫室氣體極具增加,全球氣溫變暖出現溫室效應。

        2低碳與園林景觀設計相結合

        2.1軟質景觀的設計

        進行園林景觀綠化是實現低碳環保的主要途徑,綠化園林景觀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調整因為土地利用而在空氣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的含量。在提高了公共用地的美化水平的同時,還能夠使綠色植物促進氧碳化合物的吸收。在對園林景觀進行綠化的過程中,要保證新樹和老樹的有效分配。對于多數樹種來說,考慮植物配置的這種情況,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態效率,還能夠實現低碳環保的目的。一個優秀的園林作品,需要多方面努力,包括園林的整體設計、高水平的施工質量、設計師的環保觀念等。在建設園林的過程中,應該盡量減少自動化的機械操作,能夠減少一定的碳排放量,實現了低碳環保的節能理念,同時也能夠避免周圍土地被破壞。

        2.2硬質景觀的設計

        硬質景觀指的是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可再生能源或是節能技術可以得到有效地應用。在景觀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最常見的是太陽能照明系統應用。在建設園林使用的材料上,無論是其路面設施還是園藝,都應該選擇低碳環保的材料,同時這也是低碳環保最直接的方法。低碳環保材料是在其基本性能不變的情況下使用,是一種可以再生的天然原料,在加工制造的過程中會減少能源的消耗,還能夠保障其使用壽命,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也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還可以對木結構材料進行收回利用,逐漸用木材料取代鋼筋混凝土的使用,這是一種減小碳排放的有效措施,還能夠促進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3園林景觀設計中低碳意識的體現

        根據研究表明,在園林內進行樹木種植時,應該在每單位面積內,按照植物的固碳釋氧能力將植物從高到低排列,首先應該是常綠灌木,然后是落葉喬木,最后是常綠喬木。種植人員還可以將落葉喬木與常綠喬木交叉種植,這種種植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低碳環保的工作效率,實現低碳環保理念,保持適宜的空氣質量。樹木吸收固碳的能力還與樹齡有很大的關系,樹齡相對小的樹,吸收固碳的能力越強。但是若是體積較大的大齡樹木,樹齡較小樹木的吸收固碳能力一定比不上這種高齡樹。主要原因是因為這種高齡樹的生長周期基本已經停止,再加上高齡樹的稀少,自然吸收碳的能力也是十分強。若是將普通的高齡樹與低齡樹搭配種植,那么不僅能夠將園林的美觀發揮出來,還能夠保證一定的園林吸收固碳的能力。

        4結語

        第8篇:園林環境設計范文

            蔽建筑物的作用。植物豐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變的線條、優美的姿態及風韻都能增添建筑的美感,使之產生出一種生動活潑而具有季節變化的感染力,一種動態的均衡構圖,使建筑與周圍的環境更為協調。達到自然美與人工美的結合,使景點變得更為完美。建筑形體多是生硬的幾何線條。造景植物的形體和質地,比起建筑顯然柔和多變化,種植以后,起到軟化建筑物硬線條的不良影響,使這部分空間和諧而有生氣。如:基礎栽植、墻角種植、墻壁綠化等形式,自然氣氛倍增。一般體型較大、立面莊嚴、視線開闊的建筑物附近,要選干高枝粗、樹冠開展的樹種;在玲瓏精致的建筑物四周,要選栽一些姿態輕盈、葉小而冠密的樹種。

            1.2園林造景植物對山、石、水體的襯托作用

            山水雖然是自然式園林的骨架,還需有造景植物的裝點陪襯?!吧揭蛩?石因樹靈”。造景植物與山石相配,能表現出地勢起伏、野趣橫生的自然韻味,一般選用姿態優美的樹木,可喬、灌木錯落搭配,欣賞山石和花木的姿態美。與水體相配則能形成倒影或遮蔽水源,造成深遠的感覺:能顯示出水體的靈性,使規則的幾何形水池活潑生動起來。園林中各類水體,無論其在園林中是主景、配景,無一不借助植物來豐富景觀。水中、水旁造景植物的姿態、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強了水體的美感。各類水體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靜態水景,或是動態水景,都離不開花木來創造意境。

            1.3園林造景植物與園路組合成景的作用

            光禿的路面兩旁如無樹木、草皮或其他地被植物覆蓋,不但生硬呆板,而且直接影響到行人的情緒。樹木栽于曲折道路兩側分隔空間,可達到“曲徑通幽”的意境,也可達到“草路幽香不動塵”的環境效果。例如,在轉折處布置一些山石、樹木,或者地勢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綠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彎、五步一曲,為曲而曲,脫離綠地而存在。陳從周說:’園林中曲與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曲折的道路若無必要的視線遮擋,沒有空間虛實之分,就只有曲折之趣而無通幽之感?!秷@冶》中計成說過:“雖由人作,宛如天開。”植物配置上要考慮空間層次,色彩搭配,體現園路綠化的特色。同一條路段上植物配置要相互配合,使道路綠化有層次、有變化、景觀豐富。

            1.4園林造景植物對園林小品的強調作用

            現代園林中往往以常綠樹或用綠籬作為雕塑、噴泉等園林小品的背景。通過色彩、質感等方面的對比和空間的圍合來強調園林小品所處的特定景點,加強人們的印象,產生烘托效果,起到點景的作用。

            1.5園林造景植物的不同選擇關系到庭園的綠化

            單位庭園綠化是通過造景植物的選擇和精細的配置來營造優雅的環境。工廠則要用具吸塵或具抗有害氣體能力的植物;醫院應選用殺菌能力強的植物。一般庭院要用常綠樹種,面積較大時則要適當種植落葉、半落葉的植物。但各類庭園對造景植物選擇都有共同的要求;即樹形、花色、花香、葉色等某些方面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2.園林造景植物能起到改善環境的作用

            2.1造景植物可涵養水源,減少地表徑流,保持水土

            一般綠地內地表徑流僅占降水的10%左右,70%以上可滲入地下,如使綠地略低于道路廣場則可以提高涵養水源、減少洪害的能力。在坡地上鋪草則能有效的防止土壤被沖刷流失。在園林工作中,為了涵養水源,可選擇樹冠厚大,郁閉度強,截留雨量能力強,耐蔭性強,生長穩定,能形成富于吸水性落葉層的樹種:樹木的根系深廣,可加強固土固石的作用,并有利于水分滲入土壤的下層,一般柳樹、楓楊、水杉、側柏、南蛇藤、胡枝子等根系較深,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效果較好。由于植物降低了地表徑流,從而也減少了地表徑流對河、海、湖的污染。

            2.2造景植物能防風、固沙

            當風遇到樹林時,在樹林的迎風面和背風面均可降低風速,但以背風面降低的效果為最顯著,所以在以防風為目的而設的防風林時,應將被防護區設在林帶背面。防風林帶的方向應與主風向垂直。全面建造好城市防風林帶,對多風害的城市來講十分重要。為了防風固沙而種植防護林帶時,在選擇樹種應注意選擇抗風力強、生長快且生長期長而壽命亦長的樹種,如東北和華北的防風樹種常用為楊、柳、白蠟、黑松、烏柏、圓柏等。在有河流泛濫  或地震發生的城市,城市綠地及公園則是救命安身之地,其作用不可低估。 2.3造景植物的其他防護作用 在地震發生較多的城市可用不易燃燒的樹種作隔離帶,枝葉茂密含水量高、著火點低的高大喬木和矮小灌木,具有很好的阻燃作用。它們既起到美化作用又有防火效果,常用的樹種有銀杏、女貞、棕擱、蘇鐵、珊瑚樹、山茶、八角

            金盤等;此外,在寒帶可以用樹林形成防雪林帶;熱帶海洋氣候地區可在淺海泥灘種植紅樹作防浪墻;沿海地區可種植防海潮風的林帶以防海風的侵襲。

            造景植物能遮擋陽光,吸收輻射,降低溫度,增加濕度,還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放出氧氣,造景植物枝葉能吸附空氣中的懸浮顆粒,有明顯的減塵作用,部分造景植物還能吸收多種有毒氣體,凈化空氣,有些造景植物還能分泌殺菌素,殺滅細菌,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橫跨寒、溫、熱三帶,花草樹木種類繁多,從園林綠化建設和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而言,園林造景植物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綜合考慮各種園林造景植物的生態習性及環境因子,合理配置園林造景植物,建立和諧的人工群落,充分發揮造景植物的綠化功能,將對保護和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園林造景植物的綠化功能,有效制止環境的持續惡化,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第9篇:園林環境設計范文

        關鍵詞:森林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途徑

        一、 全面建設林業重點工程項目

        對于林業工程而言,應當充分考慮實際情況與應用,對重點與非重點工程進行劃分。其中,在林業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主次分明,對于重點林業工程應加大建設的力度。重點林業工程的建設主要包括了以下六點內容:

        第一,應在平原區域實行高標準的農田林網綠化工程,這樣可以有效地強化農田本身的防護功能,還能夠使其更好地抵御自然災害[1]。

        第二,加大對退耕還林工程項目的重視,有效地遏制耕地水土流失的問題。其中,應當貫徹并落實補償政策,注重造林地的管理以及管護工作的力度,積極組建管護團隊,對于林業結構予以適當地調整,實現特色產業的全面開發,最終將對退耕農民生計問題予以有效地解決。

        第三,重視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建設,特別是集體林管護,應當采取公益林建設以及封山育林等方式,對天然林資源予以全面保護和發展?;诖?,還需要積極開展多種經營模式,對新產業進行開發,對于富余的職工應當妥善地安置,以保證林區的穩定性。

        第四,對野生動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給予關注,在維持當前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對野生動植物資源以及濕地資源等予以有效地保護。

        第五,濕地保護工程的建設。應當針對濕地資源展開實踐調查與研究,基于此,合理地采取濕地保護與恢復等多種措施,對于濕地資源予以全面保護。

        第六,貫徹并落實村屯綠化與坡地丘陵困難區域的林業富民工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林業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以保證農民可以致富并增加經濟收入[2]。

        二、 促進高效林業產業的發展以實現興林富民的目標

        豐富的林業資源能夠為百姓帶來更為可觀的經濟價值,使得百姓物質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進一步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然而,在建設施工的過程中,應當通過辯證的眼光來分析富民與林業發展之間的聯系。堅決不允許一味地追求富民目標而對林業資源造成破壞,同時,也不能夠故步自封,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過大而對百姓經濟利益的獲取帶來不利的影響。針對兩者間存在的關系,管理工作人員必須要明確發展的方向以及標準,踐行生態林業富民的思想。換句話來說,在對森林資源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的基礎上,還需要確保百姓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經過深入地探索,合理地制定具有代表性的理念:首先,將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進一步推動森林旅游行業的發展;其次,全面開展種苗工程項目,促進林木種苗與花卉產業的發展;再次,對于新經濟林產業予以全面發展,對于優良品種要積極推廣,以保證更好地實現經營管理以及生a,使得產品質量以及在市場中的占有率不斷提高[3]。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創建綠色品牌產品,使得商品的附加值不斷提高;第四,注重中招商引資的重要性,合理地制定并出臺優惠政策,對于龍頭企業進行重點地引進與培育,進一步推動林副產品的深加工發展。這樣一來,產業鏈會隨之延長,能夠更好地實現增值的目標;最后,對林業后續產業進行有效地培育,注重對農民的引導,使其能夠實現復合型的經營,使得森林野生食品采集行業得到全面地發展,將森林自身效能充分發揮出來。

        三、 建立并健全森林資源保護機制

        在保護森林資源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工作的全面優化。在提高管理水平的過程中,應當對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全面改進與完善,進而為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法律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權威性更為明顯,進一步貫徹并落實森林資源保護工作[4]。另外,應當全面建設林政資源管理機構,結合森林資源開發需求設立管理部門,適當地合并不重要的部門,并有效增強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責任心以及工作熱情,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應當對森林資源的限額管理予以高度重視,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確保人民生活的基礎上,為后代造福。而在管理工作中,還應當嚴格控制“三總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具有一定的長久性特征,所以,必須要始終保持熱情并投入一定的精力?,F階段,我國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建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所以,在實踐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在保證管理水平的基礎上,有效地增強保護的力度,對保護的手段予以全面完善,進而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文章針對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問題展開了相關性的討論,希望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張軍.新常態下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22):15,41.

        [2] 馮宗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促進生態環境建設[J].北京農業,2014(6):71-7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无广告 |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免费看国产大片AV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小说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