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師節的古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眾所周知,人的品德形成必須經過一個知、情、意、行的發展過程。一個人的長期穩定的行為是一個人道德、品格的外在表現,也是德育的最終目的。但要真正達到這一步,它又必須以人的認知、情感、意志的不斷膨脹為鋪墊的。在對學生知、情、意的引導中途徑是多種而不可勝舉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在如今的德育界可以說是百家爭鳴,各有所長。下面筆者談談自己在故事教育法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見解,以供探討。
一、在文藝作品故事中樹立遠大的理想
有一位學者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兒童的閱讀應該是從故事開始的,生動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無不感染孩子幼小、純真的心靈,甚至影響其一生。究其原因,則是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用心靈去感悟,自己身處故事之中,因故事中人物高興而喜悅,或因故事中人物憂傷而難受;為主人公的奮斗而激情滿懷,為主人公的遭遇而憤憤不平;為平凡之人的善良而感動,為英雄的壯舉而倍感鼓舞……可以說,孩子在無聲無息中性情得到陶冶,人格受到感化,理想得以樹立。
二、在自身的故事中明辨是非
隨著故事的積聚,真善美在他們內心發酵,他們需要表達,也一定會有講述他們自己故事的沖動。每一天早晨,我最早進校,在教室門口微笑著迎接他們,讓他們附在我的耳邊說幾句悄悄話,講述著他們的故事,在他們的耳邊響起的是你的激勵;放學送走孩子時,讓他們附在我的耳邊說幾句悄悄話,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在他們的耳邊響起的是你的贊賞。倘若你擺出一副嚴肅的面孔,帶著挑剔的目光望著他們,自然會給他們無形的壓抑。“是不是老師知道我的家庭作業沒寫完?還是發現我帶來了不該帶到學校的玩具?……”老師們,要知道孩子的這些事也許就是我們昨天所曾經做過的,要知道理解就是尊重,就是德育。
三、在老師的故事中感受真善美
孩子喜歡我的故事,一方面是因為我是他們的老師,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出生在山里,出生在他們不曾了解的年代里,那些對我們自己來說是極簡單不過的事,對他們而言卻如同《少年閏土》中的少爺對閏土故事的向往。
故事能感染人,不僅僅是事的本身,還要求助于生動、精練的語言和故事講演者的激情。我不能將自己的故事粗制濫造地講述給孩子們聽,應該去其粗皮,將這些并非珍珠的石頭磨亮,如溫潤剔透的璞玉般呈現給他們,給他們以快樂,給他們以寬慰,給他們以感動,給他們以啟示……
我有意地將這些故事分類,有兒時嬉戲的快樂,也有對貧困的無奈;有對學習的渴望,也有對違紀的追憶;有舍命救同伴的經歷,也有母愛的贊歌;有童年勞動的感受,也有對未來的幻想……下課時,我常把自己當作“點歌臺”,學生點,我來“唱”。盡管這里頭有的“偷”黃瓜、西紅柿的難堪,盡管這里頭有學生時代的逃學去河邊捉魚的愚蠢,但我想并不會將孩子們引向歧途,因為這是原先我這位乖孩子的真實。這也許比那些自己好像從來沒有犯錯或不敢暴露自己的錯誤的師長,道貌盎然地說“一個人犯錯并沒有什么,關鍵是要看他有沒有勇氣承認錯誤”的說教要好上許多。面對這些孩子,作為教育者來說有責任引導他們向善,然引導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盡一樣。所謂“潤物無聲”,不需要對故事中行為的點評,更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對故事中犯錯自我的反省,一切盡在不言中。這樣,當你看到孩子的一點過失,會想到原來他們身上就有自己小時候的影子,你就不會過分地指責他們;你的故事隨著的年齡的推進,孩子也似乎能看到他們的未來――一個做人的未來。漸漸地,他們的是非觀念、善惡標準也日趨清晰起來。
冬至的時候,在北方家家戶戶都會吃的東西就是餃子,但為什么冬至要吃餃子的原因有很多人不知道,那么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冬至節氣吃餃子的由來故事簡介_冬至時節為什么要吃餃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后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傳統習俗1、食俗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2、祭天拜祖
據文獻記載,早在漢武帝元鼎五年便有冬至祭天習俗,后經歷代逐漸制度化。
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該祭祀體現了國人敬天畏地尊重自然的情懷,表達了為天下蒼生祈求風和日麗天氣的愿望。
冬至"寓意陰極陽升、萬物生長,這場"祭天禮"以古喻今,寓意國家復興、與民同樂。
3、合家團聚
冬至在古代以來就是一家人團聚,整整齊齊在一起吃飯的時節,很多平時不在家吃飯的人也要回家陪長輩吃飯。
一、創設童趣,導入古詩課題,整體感知全課古詩內容
這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主要是要根據不同的古詩,創設適當的充滿童趣的情境來整體感知新授古詩的教學內容,并隨機導入下一教學環節。如教《古詩兩首》,教者先出示《池上》《小兒垂釣》及《村居》三首學生己熟悉的、充滿童趣的,并能反映這三首古詩(詞)內容的圖畫來讓學生猜詩名、讀詩文、說詩意、問特點,來導入整體感知新授課《古詩兩首》內容的學習,而不是將兩首古詩分開來一首一首地整體感知。
二、感受童趣,粗讀古詩篇章,了解掌握古詩大意
這是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的“粗讀”,把詩讀準、讀通、讀順,讓學生在適當的童趣情境中,了解掌握古詩大意,而不是將兩首古詩分開來一首一首地了解掌握。如教《古詩兩首》,教者就用學生自由讀悟的方法來了解掌握全課古詩大意。
三、分享童趣,精讀古詩要點,欣賞品味全課古詩特色
主要是通過“精讀”來進入每首古詩的“內涵”,把詩中含著的詩意和寫作特色弄明白,以此來分享童趣,欣賞品味。可用“先分后總”法,由每一首詩的詩意和特色的“部分”,再到兩首詩的詩意和特色的“整體”來“欣賞品味”。如教《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尋隱者不遇》時,教者就讓學生讀議:詩中寫到了哪些人物?“隱者”“童子”各是什么樣的人呢?然后,再讓學生想悟互動交流(生自由練說,師巡視指導;指名同桌交流),最后生生、師生互扮賈島、童子,進行摹擬式情境問答對話來理解“寓問于答”的寫作特色。在教學第二首詩《所見》時,則采用了讀詩句、想畫面、議情景(動景、靜景)、寫詩意、說因果等方法來理解“動靜結合”的寫作特色。然后,再將兩首詩連起來朗誦感悟,并說說學習后的收獲,從而達到欣賞品味全課古詩特色的目的。
四、表達童趣,仿創古詩作品,學習寫作新詩
這是課的第四部分,是“讀寫并重地營造古詩教學新的生長點,也是學寫新詩的重要環節。它主要是要引導和激勵學生在習得本課古詩創作特色、方法的基礎上學習寫作新詩。一般來說,這些由學生自己即興創作出來的詩,總體上講比較粗糙,但它們只要經教師的指點、引導,學生稍作修改,便會成為像模像樣的“詩作”了。如在《古詩兩首》(《尋隱者不遇》和《所見》)的教學中,教者是這樣“點石成金”的:“像本課中這樣每首只有4句、每句只有7個字或5個字的古詩,只要在1、2、4句的句尾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韻,就大致像古詩的樣子了,也就可以說是寫出了詩的韻味。會寫詩的人就是詩人,‘詩人’的稱號多么令人向往啊!同學們,你們也想試著學習仿寫或創作詩嗎?想做一做詩人的美夢嗎?”
【例1】《學垂釣》
春光明媚花草香/微風輕拂柳條蕩/小娃坐于池邊草,悄然拋線釣魚忙。——王寶俊
點評:你寫的詩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美麗的春景,還讓我們看到了可愛的兒童。更了不起的是:你還做到了句式整齊,1、2、4句尾押韻:“香”“蕩”“忙”的韻母中都有“ang”,寫出了詩的韻味。但如果將“柳條”換成“綠絲”或“絲絳”這類的詞語,柳樹的景色和你垂釣的環境就更美了。另外,“小娃坐于”也可改為“咱娃獨坐”(如果是你一個人的話)或“咱們坐于”(如果是兩人及兩人以上的話)。
像這樣的新詩教學,教師易教,學生也樂學。教者只作了如此這般的點拔,同學們興致勃地寫出了各自的“詩坯”,即刻便成了充滿童真童趣的處女作了。它既激發了學生的寫詩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寫詩能力,弘揚了漢語教學的“詩教傳統”。真是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五、生長童趣,推薦古詩經典,拓展延伸激勵讀寫古詩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既要對全課的教學作一個終極性的總結,又要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寫詩作拓展延伸。如在《古詩兩首》(《尋隱者不遇》和《所見》)的教學中,教者是這樣說的:
師:同學們寫得都很好,課后大家把自己的詩作再改一改,譽寫出來貼到教室的學習園地展示互學,還可回家朗誦給家長聽,征求他們的意見,有興趣學寫詩的同學,還可自愿組成“小詩社”。
關鍵詞:舞蹈故事;認知;事件框架;藝術性
一、引言
舞蹈不僅僅是肢體動作和音樂節律的結合,更是有豐富藝術內涵的敘事和抒情。對舞蹈編導而言,在有限的時間內合乎情理并令人印象深刻地講述一個故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遺憾的是,就國內的舞蹈編創體系來看,并沒有專門的理論研究來闡述如下兩個核心問題:1)舞蹈敘事中的故事要素的可解構性如何;2)故事要素和舞蹈整體的藝術性的關系怎樣。傳統的敘事學在回答這些問題上能夠有一定成效,但總的來說都顯得過于主觀牽強,缺乏統一有效的解釋。本文試圖走出傳統敘事學的窠臼,采用認知科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立場,試圖在這一領域給出更加令人滿意的答案。
二、認知視角下的事件框架理論
認知視角下的框架理論源于Fillmore的“框架語義學”,其基本要義是:人類在心智中儲存著原型化、圖示化的各種事件框架,意義的獲取實際上來自于激活某一種(或幾種)框架,在框架中才可能得到對于任一參與者(在敘事層面指人物或事物)及其功能的合理理解。在文學作品中,以《水滸傳》為例,可以把梁山的興衰看做一個完整的事件框架。盡管所有中文母語者對小說故事的一般性特征有著高度概念化的認知(如:事件、地點、人物等),該框架要求讀者具有一定的知識背景才能夠被提取,包括宋代的社會政治面貌、當時人們的俠義精神、底層民眾和官府的關系等。更重要的是,讀者需要把這些在心智中存在的框架要素與小說的語言本體結合起來,從很大程度上說,故事的語言呈現方式會操控讀者最終的框架提取和敘事理解,甚至閱讀體驗。那么,對于小說語言的本體研究,將使得我們更準確的理解是什么樣的因素導致讀者(最有可能)調動什么樣的框架。而當確定了何種框架被使用之后,整個敘事就可以在該框架中被合理的解構甚至預測,這樣,讀者的理解和審美過程將得到很好的描述和分析。同理,這樣的范式在舞蹈故事的構建中也起著類似作用。其運作機制基本保持不變,跟一般性文學作品相比,雖然舞蹈敘事的表述更為視覺化、更加體現肢體動作與真實世界的象似性、更加強調舞蹈本身與音樂和其他舞美手段的相互配合,但就敘事本身,其高度圖示化和概念化的本質未受影響。下文將應用古典舞《孔乙己》這一個案進行深入分析。
三、《孔乙己》的個案分析
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舞蹈《孔乙己》基本上還原了故事中那個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它講述了一個落魄的書生在科舉中屢屢失敗,卻又怕人嘲笑,故作清高,自欺欺人,從而窮困潦倒的度過了一生。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世態炎涼,人情冷漠,他只能在酒精中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他的內心復雜充滿矛盾,他深知自己的處境卻又不與之抗爭,有種逆來順受的感覺。編導試圖通過這個舞蹈來表達一種恪守做人的原則和那種自強自立的愿望,演員有著幽默的肢體語言動作和豐富的面表情,再加上音樂的配合,成功的將孔乙己這個形象接近完美的塑造出來,他的不幸,人生的悲歡離合,直指魯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本意。
那么這一舞蹈的編創中,故事是如何推進的?事件框架如何解釋故事性和藝術性的有機結合?筆者將從如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高度概念化的故事要素
《孔乙己》是男子獨舞,演員僅有“孔乙己”一人(不同于小說中的角色較多、場景轉換較多的情況),這在故事構建上對編導提出來很大的挑戰。因此,走高度概念化的路線十分必要:破舊的長衫、灰白凌亂的頭發(清朝時期的辮子)和胡子、佝僂的步姿等等,這些被化妝和舞美手段高度凸顯的要素有助于觀眾很快建立起事件框架中的基本要素(包括故事時間、故事基調、人物命運等),更重要的是,一旦這樣的框架形成,跟該框架相關的很多要素也被激活,如清朝普通知識分子的命運、花白凌亂頭發所體現的衰老和無助感等。簡言之,僅僅是演員的出場就在很大程度上構建了觀眾心中一個框架,其基石是觀眾作為中國文化參與者在心智中普遍具有并共享的概念化系統。編導只需打開這個系統的開關,故事要素就能比較清晰的呈現出來了(盡管存在著不同觀眾認知的個體差異)。
(二)藝術性在框架中的體現
為了更好地進行闡述,下面選取一個場景:在該舞蹈結束的時候,演員背對著觀眾,用食指指向天空,耳邊又傳來一群孩童朗誦三字經的聲音,讓人覺得無奈和惋惜。也就是這一指,給觀眾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是在問天,還是在指著這個社會,還是在為自己的命運覺得惋惜?這樣“留白”的手法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并不罕見,但關于為什么這樣的方式會引起受眾產生可預測的體驗,目前的解釋還不夠充分。筆者認為,在事件框架理論下,留白正是被激活的框架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并不直接來自于任一一個要素,也不來自于幾個要素的簡單相加,而來自于要素內部的層級性和連續性。具體說來,在舞蹈《孔乙己》中,跟人物本身相關的故事要素大致分為三層:人物身份、人物經歷、人物心理。這三層的可及性從強到弱遞減,而每一個可及性更強的層次都為與其相鄰層次提供了激活點,如在人物身份層次中,觀眾可以清晰得知孔乙己是清代讀書人,這一信息可以直接激活框架中關于人物經歷的要素,如括科舉中第或落第等,這樣的被激活要素又跟第一層中人物的穿著等要素結合起來,使觀眾得出科舉落第的判斷。換言之,通過要素間這樣的推及關系,編導并不是直接告訴觀眾故事,而是在留白中讓故事推進并產生可控性審美體驗。
四、余論
運用事件框架理論進行舞蹈故事的認知分析在學術界還不多見,還有待更多的研究來解決傳統文藝理論尚未有效解決的問題。相信認知科學的更深入研究會為藝術研究和創作提供新的視角和更令人滿意的范式。(作者單位:1.西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2.四川工商學院舞蹈學院(原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
參考文獻:
[1]Sharifian,F.Cultural Conceptualizations and Language[M].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1
在2020年的歲末,我們來到培養河南教師的最高學府——河師大,接受河南省骨干教師的培訓。通過短暫幾天的培訓,也許這次培訓學到的內容不是很多,但深深引發了我的思考:
一、名師品質。
一個名師首先應該是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在想作為優秀的教師,一般都具有以下品質:
1.堅定理想信念。回顧思考每個名師的成長歷程,尤其是中原名師平頂山五條路小學李慧轉老師的教育分享。使我深深認識到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都一個堅定的理想信念,那就是力爭讓自己成為最優秀的自己,最優秀的教師。在當下時代,作為教師群體,處于一個高低不就的地位,即使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成就,但在別人眼里,也不過是個老師而已,所以導致年輕人思想浮躁,中年人職業倦怠,目標方向不明確,前進動力不足,大部門教師基本都在重復著所謂“教書匠”的教育生涯。究其根源,一方面可能與我們所處的社會地位有關,但我認為最根本是老師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缺乏理想信念,沒有從內心真正意識到教育是一種崇高的塑造人的靈魂的工作,自己的工作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興亡發達。所以,我們要想成為名師必須轉變思想認識和工作態度,淡泊名利,尤其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受得了白眼。要時刻堅定崇高的職業理想信念,以做最優秀的自己成就每個學生的健康茁壯成長。
2.堅持終身學習。原來我們倡導“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現在我們都認為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源源不斷的活水。而終身學習則可以讓教師能夠產生這樣的活水,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學習的內容無所不有。我們學習的內容可以是閱讀教育理論書籍、聆聽專家講座,名師成長經驗分享、個人成長實踐、自我反思等方式,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可以通過MOOC學習,在線直播、名師跟崗學習等途徑學習。總而言之,我認為我們所處的每一個空間都是是我們學習的空間。終身學習,學習不僅使我們頭腦聰明,而且使我們永葆年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向宋君老師說的那樣,讀懂學生,智慧教學。
3.堅守師德情操。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作為教師做好一切教學工作的前提。名師更是如此,名師的成長要實現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實現終身學習,必須對自己從事的職業具有深沉的愛,愛這個職業,愛每個學生,愛它的好,更要愛它的不足。對于它的不足我們要思考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種不足,讓更多的教師去真正愛上這個職業,去為這個職業做好每一份努力。
二、名師能力
通過聆聽專家教育理論講座,名師成長經驗分享,結合自己的成長實際,我覺得作為一名名師應具備以下能力。
1.扎根一線教學的能力。在培訓聽課中,我看到的名師都是過五關暫六將通過不同層次的優質課賽課才走到聚光燈下的。作為骨干教師,必須扎根一線教學,否則一切工作可能就是空中樓閣。這次來參加培訓的骨干教師多數在學校本身就是工作骨干,承擔角色多,工作繁忙,但無論如何都不能脫離一線教學,扎實做好教學每一個環節的工作,才能為自己的工作研究獲取一手資料,讓研究接地氣,有說服力。
2.深入鉆研教學的能力。名師李有珍從河南浚縣的一個民辦教師做起,直至成長為中原名師、國家特級教師。她的成就讓我震驚,他的成長過程促使我反思,骨干教師要想成長,除了深入學習教育理論之外,必須深入挖掘教材的每一個細節,深入鉆研教學每一個環節,不斷研課、磨課,力爭把每一節課都打造成精品課。李慧轉老師的成長更是如此,她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總是首先做到,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名師的稱號。
3.掌握現代教學技術的能力。新時代是AI時代,教育信息化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核心特征。劉延東在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在今天基于互聯網+教育的大數據背景下,為我們每個教師的成長帶來挑戰和機遇。中原名師張繼剛老師的分享,讓我深深意識到作為一個骨干教師應借助教育信息化2.0培訓為契機,借勢而為,順勢而為,去迎接新時代的挑戰,真正掌握必備的現代教學技術的能力,否則我們就有可能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關鍵詞】 知識結構;課堂評估技術;結構化評估
一、 引言
在認知科學中,就學習行為來說,儲存在記憶中的知識的數量和知識的結構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結構的概念早就被相關專家引入會計教育研究中,知識結構的概念是基于人們將信息組織成能夠反映定義它們的概念與特征之間的關系,是一門學科的概念、原理、規則和特征的組成方式。
知識結構對會計專業技能具有重要的意義。實證研究已經證明,精確、高質量的知識結構使得相關信息容易識別和編碼,便于從長期的記憶中檢索可用的知識,有利于在會計任務的行為特征中找到合適的問題解決策略。盡管記憶豐富的行為特征有它的優勢,但較好的知識結構對后續的學習是大有益處的。
知識結構和知識類型之間概念上的實際差別意味著評估策略必須不同。盡管評估某個人的知識結構的結構化評估方法(SA)已經廣泛應用于計算機專業技能教育的研究之中,但結構評估方法還是沒有作為課堂學習評估技術的主流。例如,在會計教育評估中,一些專家拒絕討論SA技術。這是由于他們對SA方法缺乏了解造成的。
本文主要研究SA工具是如何應用于會計教育中知識結構評估之中。目前已有一些商品化的SA軟件工具,它們都很容易使用,將其運用于會計教學評估只需要作少量的二次開發。
二、 評估知識結構
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的發展可以近似地認為要經過一系列的階段,知識低級形式的認識是知識結構的基礎,也是過渡到高級形式的必要條件。說明性的知識主要是關于人、地點和事物的口頭信息或事實,是知識認識的早期階段。在達到學習的初始所需要的說明性知識起點水平之后,學習者就開始集中于程序性知識的學習,程序性的知識由一系列在具體結果中所產生的動作序列組成。程序性的知識可以從簡單(計算)到復雜(決策分析)。隨著時間的消耗,說明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認識與記憶體中的知識關聯在一起。這種知識形成的特性為評估知識結構提供了基礎,為區分專家和初學者的表現提供了識別的手段。
為了揭示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最接近SA方法進行了以下三步的過程:
一是獲得某人的概念關系的判斷;
二是將這些判斷當作知識結構的表示;
三是通過與參考知識結構或“黃金標準”(也就是該領域專家的知識結構)進行對比來評估所得到的知識結構。
關于獲得概念關系的技術包括概念映射技術、單詞關聯技術、有序回憶、卡片排序過程、對半比較和有序技術等。在得出結果之后,這些數據通常要經過提煉處理,如進行聚類分析、共性相關分析或多維定量分析。從這些方法所導出的知識表示還要進行交叉學科的比較,與參考標準進行對照,用來評估每一個學生的知識結構的質量。
筆者開發了一個自包含集合的計算機軟件,通過人機界面或智能化自動獲取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為評估知識結構提供良好的手段。教師當然可以應用對半比較,得到概念表中所有可能概念的相似判斷,用來判別其知識的領域。筆者應用的評估方法與傳統方法有所不同,其評估電腦算法是基于知識的網絡表示。算法是將人們概念關系的判斷(如相同判斷的比較對的集合)轉換成將概念表示成結點的結構。筆者應用的路徑尋找技術是一個基于知識的網絡表示的量化算法。這個方法將學生頭腦中的概念關系判斷(如:相似判斷的“比較對”的集合)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網絡結構模型:概念表示成結點,聯系表示成網絡中兩個結點之間的距離。與其它評估方法相比,網絡結構能夠描述組成學生知識結構概念中更為復雜的關系。圖1說明了一個學生在管理會計中所掌握的概念的網絡表示。在這種表示中,相似的概念表示為相互連接的結點,既可表示它們的關系,又可表示它們之間相差的距離。
為了評估某個人的知識結構的質量,路徑尋找技術提供了比較兩個網絡結構的方法,如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教師的知識結構。路徑尋找技術應用一個稱之為“C”的量值,C值表示兩個網絡之間共同連接數和總連數的比率。對任意兩個網絡,C是從0到1之間的變化,C值為“0”意味著兩個網絡間沒有聯系,而“1”說明兩個網絡有相同的結構。很顯然,C值能夠說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知識結構的差別,C值越高就意味著師生之間網絡越一致,學生也就越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
三、 路徑尋找技術在教室中測試的應用
筆者認為,路徑尋找技術是教學評估或學習評估的有效手段,不論是在會計學教學中還是計算機科學以及其他的教學中,都能有很好地應用。筆者在兩門會計課程中證實了路徑尋找技術的有效性,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一是知識結構的C值評定能夠改善相關教學環境嗎?
二是C值與傳統的學生知識評估方法,也就是考試成績之間有怎樣的相關程度?
在教學評估中,C值的真實性取決于它的判別函數的有效性。因此筆者著手解決下面問題:C值在會計教學中的預測性能是否優于或超過傳統的評價方法?
(一) 實例
筆者對廣東商學院會計學本科生進行實驗,針對他們學習的管理會計、審計和其它非會計課程應用路徑尋找技術進行測試。首先,我們對學習管理會計的學生(n=56)進行學前預考和學后結業考試,評價學生的知識結構是否發生了改變。然后進行比較研究,對學習了審計的學生(n=54)的知識結構與未學會計專業課的學生(n=51)的知識結構進行比較研究。
(二) 方法
用下列方法進行評價:
1.知識結構。每一科目的C分值用于反映知識結構的質量。由于C值表示的是兩個網絡結構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筆者的研究中以教師自己的知識結構作為參照標準。
2.說明性的知識。學生常規考試中所得的分數表示說明性知識的評價方法。考試主要由多項選擇和幾個問答與簡述所組成。
3.案例成績。要求學生對某個工業企業作一個財務管理咨詢,撰寫咨詢報告,對其進行評分,以此作為成績的評定依據。考察報告中分析的徹底性、溝通能力、建議的創造性可以比較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報告。
4.對審計任務的自我效能、學生的自我效能的評價。筆者收集了幾個審計實例。自我效能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在這里可以認為是學生需要達到指定成績類型而組織、執行相關課程學習的判斷。通過對161名學生的全面分解,可以發現自我效能與成績之間有很大的相互關系。因此筆者為審計任務構建了一套三級的自我效能的評價,科目表示他們的信用等級(從沒用信用“0”到完全信用“100”)在成功完成審計任務,包括風險評價、內部控制評估和審計過程的設計。
(三) 過程
生成C值的過程對所有實例都是相同的。
第一步,教師對每一門會計課程提供與特定的教學順序相關的概念列表(例如,收益和現金流量分析)。
第二步,創造兩個文本文件,第一個包含與整個比較對相關的概念列表,第二個包含在評價會話開始時呈現在屏幕上的給學生的指令表。
第三步,引導學生進行評價人機對話,建立起學生的個人知識結構網絡。記錄評價程序和兩個數據文件,應用于計算機實驗室。學生執行評價程序進行評價人機對話,訪問概念文件、隨機生成概念對,再每一次提示學生評價一個對之間的關系。課程教師完成同樣的評價任務以創建一個“參考或標準”的知識結構網絡。將這個過程所建立的數據運用路徑尋找軟件自動轉換成數據矩陣,并保存為近似的數據文件。
第四步,評估一個學生的知識結構的質量,只要運用路徑尋找軟件中的相關模塊計算教師和學生的兩個近似數據文件之間的相關性(C值)即可。在筆者的實驗中,通過學生人機會話生成學生的近似數據文件,使用路徑尋找軟件參照教師的“標準”知識結構文件,評價學生知識結構的水平。
最后,由路徑尋找軟件生成與圖1中類似的學生知識結構的物理表示,它可用于對學生知識結構的質量評估。
四、 結果
(一) 管理會計
筆者通過實驗,獲得了教育前和教育后的C值,如表1所示。在表中可以看到,教育前到教育后的C分值在統計意義上有了增加(0.22對0.37;t=6.5 P
總而言之,從實驗中獲得的數據揭示了路徑尋找技術的幾個重要的性質。1. C的分值因教育而得到了改進,C的分值與傳統的課堂評價方法(也就是多重選擇的測試方法)相關。2. 就案例分析成績來說,C值提供了漸進式的預測,好于傳統的考試分數。最后一個,也是最關鍵的,路徑尋找技術能夠捕獲獨特知識結構。
(二) 審計課程
對審計課程和非會計課程的平均C分值(教育后)進行比較,其學生的會計知識結構質量有很大的不同(0.41對0.07;t=18.3,P
五、 討論
(一) 對傳統評價方法的補充
在會計教育的專題討論中,有些學者強調培養“技術問題的解決者”,幫助學生變成“訓練有素、富有創造性的問題解決者”。知識結構被認為是會計課程對達到該轉換所必須的一個度量,可以幫助會計教學工作者開發改進學生的知識結構的方法,并評價這種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論證了以路徑尋找技術來評價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可行性。該技術為學生的知識結構提供了啟發,可根據某個標準或被采用的結構進行知識結構的評估。
結果證明路徑尋找方法的C值因知識結構的呈現而改進,與其它學習評估方法相關,能夠與考試成績相關聯。路徑尋找技術對課堂評價是非常實用的,它能提供關于學生學習獨特性的信息以及特別學生的會計知識結構。
(二)使用路徑尋找工具作為一個課評價技術
Harwood and Cohen早在1999年就確定了評價的四種類型:效果評價、課堂評做、等級分配與考試、課堂環境的控制。結構評價(SA)屬于等級分類方法,或說一種課堂評價技術。筆者認為使用路徑尋找技術不是一種分等活動,因為把C值評分作為課程評分等級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筆者相信路徑尋找技術是比較好的用于課程評價技術(CAT),經常用來小規模評價學生的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CAT不分等,但能夠評估他或好的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CAT技術能夠提供教師和學生的反饋,說明學生進入了更深一步的學習狀態,而不是簡單記憶事實與步驟。路徑尋找技術也能提供學生知識的物理表示,這是矯正和改進努力的有價值信息的來源。例如:學生和教師能夠共同檢查學生知識的表示,找出需要糾正的差距和不足。同樣,學生可按組各自進行分析。
六、結束語
路徑尋找技術作為一個CAT,也有一些不足。如果評價一個知識結構只是源于20多個概念,就需要作190(N×(N-1)/2)條件的判斷。當概念增加時,需要判斷的數目就會變得難以想象。然而,筆者通過研究發現,只要應用10個左右的概念,就不會影響結果的有效性。
由該技術提供的數據能夠增強與專業實踐相關的學習效果的預測。很顯然,知識結構評估與涉及的具體領域和各自的能力有關。從這種評估方法的收斂、可識別和預測效果來看,這種結構化評估方法能夠提供關于教學效果方面的有價值的反饋信息。
雖然路徑尋找技術不太適合于等級劃分或考試,但非常適合用作課堂評價的工具。如果要對認知科學和會計學教學進行深入研究,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結構化評價肯定會得到教師越來越多的關注。
【主要參考文獻】
[1] 王壘. The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of Self-efficacy [J].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5):415-420.
[2] Mary B. Curtis, Mark A. Davis. Assessing knowledge structure in accounting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2005,(21):185-195.
[3] Harwood, E. M., and Cohen, J. R.. Classroom assessment: educational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JournalofAccounting Education [J]. 1999,(4):691-724.
1、從左右兩側各拿一小撮頭發。交叉打兩個結。準備好自己喜歡的發夾。插在打結處即可。
2、將所有頭發梳成高馬尾,重點在于兩側頭發要梳緊,頭頂和下方的頭發只要輕輕梳順,保留松松圓圓的弧度,就能做出漂亮的圓頭型。將馬尾分為兩束,以打單結的方式將頭發打結。頭發較長的人可以再打一次單結,打結時不用將頭發拉太緊。將打完結的頭發往前翻轉,用發夾固定在頭上即可。
(來源:文章屋網 )
一、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孔夫子講過“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語言運用如果缺乏技巧性和表現力,文章是不可能傳之久遠、不可能有綿長的生命力的。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作家反復錘煉、精益求精的結果。
古詩文經過歷史的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都是歷久彌新的佳作。學生如果能在閱讀中把握作品的精妙之處,就能向古人學習寫法。如在學習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映帶左右”的環境描寫,短短四句話,就將蘭亭附近的山、林、竹、水描繪得有聲有色。結合背景帶動學生討論,優美的自然風光流露出聚會者怡然自得的心情,是景中含情的優秀范例。適時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環境描寫的情況,談一談景物描寫需要注意的事項,讓學生明白情由景生的道理。寫文章不能因文造景,情與景是密不可分的。講解中聯系已學的《荊軻刺秦王》“易水送別”,永垂千古的原因。學生感受到蕭蕭的寒風和冰冷刺骨的易水烘托出悲涼的氛圍,側面寫出荊軻“一去不復返”的俠客形象。老師借機引申開來,暢談景與情的觀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所謂有我之境,是指感情較直露,鮮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花草不含淚,鳥兒也不會因別離傷心,只因詩人痛苦不堪,所以萬物都著了作者的感彩。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無我之境,作者雖在畫面中,但他的情感卻藏而不露,一切讓讀者從畫面中體會。經過討論,學生對情與景的關系有了更深的思考,即景物描寫與作者感情密不可分,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要想寫出文采飛揚的佳作,還要學習表達語言的其他技巧。例如排比和比喻等修辭在古詩文中比較常見,排比句一般是用三個以上句式相同的單句組合而成,他們結構相似,語氣一致,使語勢得到增強,感情得到加深。如《過秦論》“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以上排比句的使用,寫出了秦國吞并四海,笑傲戰國,不可阻擋的氣勢,為文章增添了文采。使用比喻句,既能使語言形象生動,又能使說理深入淺出,因而為歷來文章所常用。學生在寫議論文,表達觀點時,如靈活運用多種修辭格來表達自己的主張,那么在寫作的語言上將更上一層樓。
二、欣賞借鑒,古為今用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文章亦是如此。學生在寫作時,不是開頭起調過高,后來難以接續;就是開頭調子過低,后繼無力;還有的一開頭就不在調上,后面雖是洋洋灑灑,卻離題萬里。因此慎重開頭,接續也會順當,如果開頭不恰當,就會像抽絲亂了頭,難于下筆。學生在學習蘇洵的《六國論》時,老師就可和同學們一起鑒賞一下它開頭的藝術。經閱讀,學生明白了如何做到開門見山:即開篇點題,首段表明中心。該文的首段便從經典的閱讀文本轉變為作文開頭的典型范例。
關鍵詞:賀知章;《詠柳》;文本解析;朗讀教學
《詠柳》這首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1單元第2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作者賀知章(659—744年),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縣)人。唐代著名詩人,也是李白的好友。武則天證圣元年進士,考取超拔群類科,授國子監四門博士,后被任用為太常博士。唐玄宗開元年間,歷任太常少卿、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太子右庶子充侍讀、工部侍郎、秘書監員外,官終太子賓客、秘書監等職。晚年告老還鄉隱居,做了道士,不久因病故去。賀知章的詩文成就很高,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詠物詩、抒懷詩的風格非常獨特,可謂描寫細膩、感情充沛、語言通俗、空靈瀟灑,因此備受世人贊賞。
詩題“詠柳”。詠:歌唱、贊美的意思。第一句“碧玉妝成一樹高”。碧玉:深綠色的寶石,是形容柳樹枝葉那種可愛的顏色。妝:裝飾、打扮的意思。這里使用了擬人的手法,意指如碧玉般的深綠色好像不是柳樹長出來的顏色,而是有人給柳樹梳妝打扮成的一樣。那么,是誰如此打扮柳樹呢?是春天。一樹:指整棵樹,就是滿樹。高:指樹的高度。“高”字本應放在“樹”前作定語,但為了押韻,詩人將之放到了末尾。這句詩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好像全都是用碧玉裝飾而成的。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絳”。萬條:指柳樹垂下的枝條之多。“萬”是個概數,指數目多,不是確指。絲絳:是一種絲織的帶子,可以用來裝飾衣服等,這里是用來形容長長的柳條非常柔嫩、輕盈。這句詩的意思是:這棵高高的柳樹上,有千萬個柳條像絲帶子一樣垂下來。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細葉:指柳枝上細嫩的葉子。裁:是裁剪的意思。句尾用問號,表示發問,引人思考。這句詩的意思是:不知道是誰的巧手裁剪出這些細細的柳葉?“裁”字用的是擬人手法,把春天喻人,令其人格化,使讀者感到好像是春姑娘在那兒用巧手裁剪出來似的。第四句“二月春風似剪刀”。似:好像的意思。這句是對上句的疑問所做出的答復。意思是說:是二月柔和的春風吹拂,像剪刀那樣裁剪出這滿樹的柳葉。
《詠柳》是一首詠物詩,描寫了早春二月柳樹欣欣向榮的姿態,讀來令人有春風送暖之感。前兩句明寫的是柳樹的形狀,暗寫的是春天的實景;后兩句是詩人的想象,用自問自答的句式,巧妙地把“二月春風”喻作手執剪刀的能工巧匠,是它把柳樹裁剪得如此美麗動人。這種借柳樹歌詠春風的高超手法,表現了詩人對春天的無比熱愛,歌頌了春天給大自然帶來的勃勃生機。
縱觀全詩,通俗而新穎,獨具匠心,形象而新奇,流暢自然。在教學過程中,教者要指導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加強朗讀,在朗讀中體會詩人歌詠柳樹、贊美早春的思想感情,如此才能正確朗讀和講解這首詩。筆者認為,關于《詠柳》的朗讀應該如下進行。(注:單斜線“/”表示輕微的停頓,雙斜線“//”表示一般的停頓,“///”表示停頓時間長些,著重號“.”表示邏輯重音)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詩題《詠柳》,“柳”字要重讀,“詠”和“柳”之間應有個一般停頓。第一句中“碧玉”讀重音,結合想象來突出柳樹的顏色之美;“妝成”之后有個一般停頓;“一”要讀重音,強調整棵樹,因在去聲(樹)之前,發生變調讀成陽平聲“yì”;“樹”字后停頓時間應略長些。第二句中“綠”字要讀重音,“萬”字可讀成次重音,“絲絳”要結合想象讀出隨風飄舞的美感。第三句中“誰”字要讀重音。句尾是疑問的口氣,所以應讀成提升調。第四句中“春風”要讀重音,體現對上句“不知”的回答,句尾“似剪刀”要讀成下降調,表示答復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