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歷史文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什么是史學聯系文學的教學方法呢?它就是學術界以現有教學理論為依托,借助文學與史學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所重新構建的一套教學理論。它具備文學語言的嚴謹性、準確性以及形象性的特點,使文字表達內容更加具體,更清晰、更貼切,易于學生理解記憶。一些經典文學作品的引入可以突破時間空間限制,讓學生仿若身臨其境,歷史知識更是深入人心。這樣,學生勢必對歷史產生濃厚興趣,歷史教學品質也會因此而有所保障。
二、在我國歷史教學中應用文史結合法的必要性
一方面,受古代科舉制影響,我國歷史教學發展步履維艱,高中歷史教學與時展嚴重脫節,也正因為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新時期內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所以歷史教學過程中涌現出了大量的問題。首先,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教學理念跟不上時代步伐,教學語言生硬呆板,過分嚴肅,學生個性也因此而受到壓制;其次,歷史教學模式陳舊而沒有新意,現代影視資料信息滲透不足,歷史知識就像我們所看到的,只是簡單的文字,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且學習深度不足;最后,傳統教學模式的形成取決于師生應試心理,教師一味強調灌輸學生理論知識卻忽視對學生進行歷史情感方面的教育,阻礙了學生歷史價值觀念的建立和健全。另一方面,該方法的應用恰如其分地解決了上述問題,迎合了時展的需求。不僅使學生建立起了歷史學習的自信,愛上了歷史學習,而且促進了高中歷史教學水平的提高,推動了我國現代高中歷史教育的發展和完善。所以,使用文學史學相聯系的教學方法是時代的要求和發展的必然。
三、高中歷史教學中文史結合法的具體應用
(一)在歷史教學中融入文學性語言及文學作品
《史記》有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絕對高度的評價,是應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絕好的文學作品。它不僅語言生動,而且內容也形象地描繪著歷史,讓人感覺身臨其境。另外文中所述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更是全面而具體,讓學生感覺作者仿佛就在眼前,使歷史知識變得更加形象易懂,有助于學生記憶。當然,除此之外我國還有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它們也在歷史教材中出現,使歷史事件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學生理解更加深刻。人類因為語言而溝通,書本知識也通過恰當的語言描述而變得淺顯易懂,所以優秀文學作品的加入給歷史教學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在歷史教學中融入影視作品
傳統教學模式受科技因素和經濟因素的影響,只能在“粉筆”、“黑板”和“教科書”的協作下進行,單一而低效。既不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又不利于教學水平的發展。但將影視作品適當融入歷史教學中,就可以輕松活化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比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珍珠港》、《甲午風云》、《三國演義》等歷史影視劇,讓學生在感受藝術作品韻味的同時收獲歷史知識。
(三)在歷史教學中運用“融情于景”的教學方法
有人曾說過,青少年之所以遇到了困難,那是因為他們面對著裸的教育行動。這足以說明傳統歷史教學中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聽取的教學模式是錯誤的。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不論哪個學科的教師都必須意識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教學活動開展的重大意義。只有學生對某一事物感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所謂“融情于景”就是將情感教學與情境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歷史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國歷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念,使其最終具備以史為鑒的能力。從而更高效地學習歷史,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這也就達到了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
四、結語
論文摘要:基于文學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文學理論課程體系對于高師院校中文系學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調查顯示,當前高師院校中文系在文學理論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它要求我們在編訂具有時代性、前沿性同時又不乏普適性的文學理論教材以及開設相應的課程以加強文學理論教學的實踐性、時代性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文學理論是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觀念:文學理論是一門“以美學方法論為總的指導,從理論高度和宏觀視野上闡明文學的性質、特點和一般規律”,的學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學史提供的大量材料與文學批評實踐所取得的豐富成果為基礎,同時為文學史、文學批評提供理論指導。文學理論課程體系對于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關系著學生的理論水平,決定著學生能否以科學的方法對具體的作家、作品、文學現象進行科學的分析與評價。然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這一目標。現實中的情況如同相關學者指出的那樣:“在大學的文藝學研究與教學中,或者說在教科書形態的文藝學知識的生產與傳播中,文藝學的危機就表現得尤其突出。學生明顯地感覺到課堂上的文藝學教學知識僵化、脫離實際,它不能解釋現實生活中提出的各種問題,也不能解釋大學生們實際的文藝活動與審美經驗。在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中,這樣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教文論的不講作品,講作品的沒有理論,理論因為與生動的文學實踐相隔離而顯得抽象、缺乏實際意義,文學實踐也因為缺乏理論的引導而顯得感性、隨意。尤其是對于高師院校而言,人們往往對于那些玄奧、費解的理論觀念對于中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意義存在著疑慮,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人們對于文學理論相關課程的開設價值的懷疑。
這種狀況的存在固然與人們認識上的某些誤區相關,但它也與我們在文學理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有著直接的聯系。在圍繞著“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面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探索”這一課題所展開的一項調查中,筆者曾向近十年來由各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分配到中學從事中學語文教學的畢業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有機會回到高校中文系學習,你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在問卷中表示希望進一步“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提高自己分析、闡釋相關文學作品的能力”。然而,當在同一份問卷中問及他們:“你覺得大學中文系應當減少課時的專業課程是什么”時,許多畢業生選擇了文學理論方面的課程。在這里,提高理論素養的要求與削減理論課程課時的希望之間的矛盾鮮明地表現出來,這一矛盾迫使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在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學理論諸多課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學生理論素養的作用,問題出現在什么地方?因而,對高師院校的文學理論課程體系進行學科反思,對其所涉及的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清理,從而對文學理論課程在高師院校中文系課程體系中的意義進行評價,這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文學理論課程體系在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首先是由文學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所決定的。文學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生活、吸收人類傳統中優秀的文化價值觀念,幫助他們培養審美能力和審美情感,陶冶情操,發展個性。這種獨特的學科價值,是其他學科替代不了的。文學作品的語言一般是規范、優美的語言,是理想的母語教育范文,中學語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課文是文學作品,這體現了人們對于文學教育在中學語文學科中的重要性的認識。因此,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fal。從這一要求出發,普通高中語文教材選用了大量的經典文學作品,“課程標準”還向中學生推薦了大量的課外經典讀物,其內容涵蓋了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包括《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子夜》、《邊城》、《巴黎圣母院》、《復活》、《老人與海》、《變形記》、《西廂記》及普希金、莎士比亞的作品等等。這些都說明了文學教育構成了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文學教育既然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指導學生進行文學欣賞也就構成了中學語文教師的一項基本職責。面對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語文教師對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觀的層面上,他應當具備一定的理論素養,能夠站在理性的高度對一定時期的作家、作品、文學現象作出理性的把握,這樣,較強的文學理論素養就成為我們對一名中學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學語文教學不同于大學教育,它不要求向學生講授系統的文學理論,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欣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并要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朱光潛的《談美書簡》、愛克曼的《歌德談話錄》等文藝理論名著。另外,“課程標準”還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增強文化意識,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傳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這里所要求的審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識的培養,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對一定文化現象進行闡釋的能力,實際__卜都是指向學生理論素養的提高的。中學語文教師承擔著指導學生展開文學欣賞,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分析和闡釋一定文化現象的能力的使命,這就對高等師范院校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理論素質培養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學生理論素養的提高,固然與他們對文學史的學習、作品的閱讀有著緊密的聯系,然而,對文學理論的全面、系統的自覺把握,是離不開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開設的。
就高師院校文學理論課程開設的目標而言,它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素質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文學理論的一般知識,為他們能正確認識、分析文學現象奠定基礎。作為一名合格的高等師范院校中文系畢業生,應當具備比較深厚的文學素養,他們對于文學的認識不應當停留于感性的層面上,而應當對文學的性質、特點,文學作品的構成、文學創作、文學作品欣賞的一般規律有較為深人、全面的認識。只有如此,他們才可能科學地認識不同時代、不同歷史條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種文學現象,才有可能深人淺出地引導學生進行文學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當前中學語文教材選用了許多中國古典詩詞,在對這些古典詩詞的欣賞中,就離不開對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的認識,特別是文學理論中關于“意境”的理論是我們解讀這些作品的的關鍵。然而,我在圍繞著本課題的相關調查中曾向畢業生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對‘意境’、‘典型’、‘靈感’、這些術語的熟悉程度如何”?約有60%的畢業生選擇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確切內涵”。這一回答是很不能讓人滿意的,這些概念都屬于文學理論中的基本范疇,缺乏對其內涵的充分認識顯然是不利于他們對學生閱讀的指導的。
同時,在調查中我還發現,在中國古典詩詞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把重點放在字、詞的解釋和翻譯方面,而忽略了引導學生進人到對這些作品的藝術境界的感受、體驗之中,這與他們的文學理論基礎方面的不足有著直接的聯系。實際上,中學語文教學所涉及的文學作品是有相當的廣度與深度的,比如:李商隱的《錦瑟》詩是中學語文課外閱讀篇目之一,對于這首非常晦澀、含蓄、“幾同無字天書”詩歌,中學語文教師如果不了解中國古典藝術的一般審美特征,是很難說得上為學生的欣賞活動提供指導的。對于教師文學理論素養的要求是貫穿于中學語文教學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學的性質、特征、文學的構成、文學的創作、鑒賞、發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學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作品,其內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學類型。如何引導學生展開對這些作品的欣賞和閱讀呢?這就離不開對各種文學樣式、創作思潮的理論把握。對于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這些作品的分析,也離不開文學理論中關于“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關理論,而對于《變形記》、《等待戈多》等作品,就離不開對現代主義文學的理論把握。
其次,文學理論要努力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文學理論作為對創作實踐的理論概括,其根本意義在于為人們提供一種從理論的高度去認識、評價具體的文學現象的能力。文學理論作為中文系的一門基礎理論課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識性學科,不是僅僅介紹各種文學理論知識和各家各派的觀點就行了,關鍵的是它必須闡明文學理論本身的”學理”,著重培養學生分析、闡發作家、作品以及各種各樣的文學現象的能力,使他們對文學的認識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觀的層面上。它當然要介紹各種各樣的文學理論觀點,但不能滿足于單純的知識介紹,更主要的是要為學生面對紛繁復雜的文學現象提供一種認知方式。向研究型、學者型的教師轉化,這是我們對中學語文教師的理想要求,我們很難想象一名基礎理論匾乏,缺乏較強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畢業生能夠成長為一名研究型教師。因此,在高師院校文學理論課程教學中,對各種理論問題的內在意義、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的把握,最終都指向為學生提供一種理論思辨能力,引導學生對具體的文學現象從理論的高度上展開思考,通過不斷加強這種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
再次,文學理論應當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分析各種文化現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養他們能夠面對現實進行思考的能力。”文學是人學”,文學是對人類生活狀況的整體反映,文學作為人類文化的載體,它總是與人類的政治、經濟、歷史、宗教、哲學等文化現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文學理論固然是以文學為研究對象的,但這種研究并不僅僅局限于文學本身,它通過文學涉及人類廣泛的社會現象、文化現象。當前文藝學領域正在發生的“文化論”轉向就體現了這一內在要求,它強調通過對文學作品的“價值閱讀”,發現文學所承載著的文化意義。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文學理論教學不僅要傳授關于文學的一般知識,更要從文學的角度出發,教會學生如何面向現實進行理論思考,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分析、評價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文藝作品中所蘊含著的文化意義。特別是近十年以來,文化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典意義上的文學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網絡、大眾傳播媒介的出現、“文化工業”的興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文學與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復雜地結合在一起,文學理論要取得鮮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視這一趨勢的存在,一名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不僅應當具有闡釋文學經典的能力,還應當具有引導中學生面對現實社會中豐富、復雜的文學現象、文化現象進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師范院校文學理論課程教學與研究的現狀而言,有兩方面的問題值得我們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學理論本身的實踐性問題。在高等師范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中,當代中國文藝學學科體系主要是以文學概論為基礎,以美學、西方文論、中國古代文論以及馬列文論為輔的課程體系。從知識結構方面來說,這一體系是無可非議的,它很好地涵蓋了古今中外關于文學的一般觀念,能夠反映出不同時代,不同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下人們對于文學的一般規律的認識。但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看,這一體系在強調了學生對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相關知識的掌握的同時,卻對文學理論本身所固有的實踐性缺乏足夠的重視,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往往不得不面對一種現象:基礎理論與文學實踐相脫節,文學理論課程與文學史、作品選課程各講各的,文學史、作品選讀的課程往往對文學理論問題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往往與具體的作家作品、文學現象的研究相脫節,這種趨勢在近年來尤其嚴重。理論為文學史、文學批評提供指導,在很大程度上淪為一句空話。特別是近二十余年來,當代中國社會的審美意識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我們的大學文學理論課程往往無視這一變化:“文藝學研究的范圍局限于經典的作家作品(甚至連在西方已經經典化了的現代主義的文學藝術作品也很難作為”例子”進人文藝學教材),并且堅持把那些從經典作品中總結出來的”文學特征”當作文學的永恒不變的本質與標準,建立了相當僵化機械的評估一篩選一排除機制。這就日益喪失了與現實生活中的文化一藝術活動進行積極對話的能力”(陶東風《大學文藝學的學科反思》)。知識僵化,脫離實際,不能解釋現實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復雜的文學問題。這成了人們對于文藝學學科的一個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問題是:如何面對人類豐富的文藝理論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能夠較全面地對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學現象進行闡釋的文學理論體系。中國現代文藝理論體系處于西方文化的絕對影響下,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特別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西方文藝觀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觀念、新理論不斷涌現,理論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論界的一道基本景觀,這些理論往往自成體系,在不同層面上都具有自身的價值,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對其加以整合,這是一項非常艱辛的工作。這一間題突出地表現在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方面,文學理論教材編寫的難度是困擾著文藝學界的一個基本問題。應該說,二十余年來,國內文藝學研究有了巨大的進展,但文藝學研究成果向教學領域、教材編寫領域轉化的效果卻還很不盡人意,其中困擾著大家的一個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內容的先進性和普適性的關系的處理問題,對這兩者關系的處理,也就是教材的編寫者的學術個性和教材涵蓋當代學術進展的客觀性的關系的處理問題。
從中國當代文學理論體系的發展演變過程來看,在蘇聯文論模式的影響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學理論體系主要建立在現實主義反映論的文學觀的基礎之上。作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著廣泛影響的大學文學理論教材,以群主編的《文學的基本原理》雖然承認”萬古不變的文學原理是不存在的”,對于文學理論的研究應該”同具體的歷史經驗聯系起來加以考察”川,但在具體的理論闡述中,教材卻以反映論的理論模式代替了對古今中外紛繁復雜的文學現象的認識,觀念嚴重滯后,知識老化、僵化。當前文學理論界對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著足夠的認識的,也在突破這一模式方面做出過許多努力,近幾年所出的幾樣教材的確有不少新意。但是,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論上的前沿性的同時,卻又r帶來了另一個方面的問題,對各種理論觀念的整合差強人意,特別是在本科文學概論教材的編寫中,對于大學本科低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文學素養考慮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論問題往往過于寬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談,但什么都談不透,整部教材讓學生覺得晦澀難懂,教師也很難取舍。
針對上述各種情況,對于當前高師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教學,有幾方面的問題需要我們進行認真的思考并作出相應的改革。這主要涉及到優秀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加強,特別是應注意文學理論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性與時代性,加強文學理論、文學史與作品選之間的聯系,開設富于實踐性的文學批評與鑒賞課程,同時,作為對轉型期時代文化狀況的回應,把文化研究納人到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系統之中。
教材的編寫是文學理論課程建設的難點之一。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傳播方式的改變以及“全球化”的趨勢使我們從以往那種單一、封閉的環境之中走了出;來,地球上每一種創作思潮、理論觀念都能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多元化已經成為我們對于這個世界的共同認識。表現在文學理論界,理論上的創新、學術觀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論觀念、審美取向各領數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種各樣的文學觀念整合到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文學理論課程體系之中,使我們的理論體系有足夠的覆蓋力,從而獲得更強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學理論成為各種理論觀念的拼湊,而能構成一個自足的體系,這無疑是高校文學理論教學中所巫待解決的問題。如同童慶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樣:“過去文學理論只關注現實主義,不關注現代主義。實際上現代、后現代都要關注,各個方面都要照顧到,這樣才完整”。然而,困難在于:當代中國文學;理論的建設正處于一種尷尬的“失語”狀態之中,雖然理論界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氣象,但面對豐富的文論資源,不同學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學術興趣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選擇哪些觀點、學說來加以介紹,如何依據教學的需要,把這些觀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統中去,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個問題。
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教材內容的先進性和普適性的關系的處理問題,即既要使教材能夠體現出學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內容的普適性為編者本人的學術個性所掩蓋。大學教材與學術專著有著很大的區別,優秀的學術專著往往帶有著者鮮明的學術個性。而對于文學理論教材而言,它不應該只是講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應當客觀地介紹人們對于文學的性質、特征,文學作品的構成以及文學創作、鑒賞及文學發展的一般規律的認識。文學理論教材的個人風格,不應沖淡其理論的全面性、普適性,而應當綜合本學科國內外主要的成果,特別是對于作為基礎課程的“文學概論”課,它應具備較強的知識性,應當在綜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具有普適性的文論體系,而不宜過多的強調編寫者個人的學術興趣。其中應特別注意文學理論研究成果的繼承與創新問題,如果我們缺乏對當代學者科研成果的吸納,教材便往往缺乏時代感,與時代相脫節,但同時也應注意到對以往學者研究成果的繼承,如果僅僅因為“創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優秀成果,就會使文學理論失去豐富的學科資源而顯得漂浮、淺薄。文學理論教材的編寫者應當具有廣闊的學術視野、海納百川的學術胸襟,把歷史上不同學者關于某一文學理論問題的優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應避免把教材作為宣講個人學術觀念的地方。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間題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論的深淺程度問題。20世紀世界文學理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此我國的文學理論研究界也給予了充分的注意,這對于全面地反映當代文學理論的發展狀況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對于《文學概論》這樣的課程,在注意到人們關于文學的觀念的多元化的同時,是否也應當考慮到其作為基礎課程的性質,內容不應過于繁雜,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術語名詞滿天飛的局面。“文學概論作為講授文學理論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識的課程,是文學理論的初步。文學理論中所包含的各個方面的問題,它都概括地講到,但它只講最基礎的東西,不涉及其中比較專門的復雜問題。它是概論,不是專論”。一方面,文學概論是為大學低年級學生所開設的一門課程,這一階段的學生文學方面的素養還相對不足,如果這一門課過于艱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響到他們學習理論的效果,甚至影響到他們學習文學理論的熱情。另一方面,師范院校的文學理論課不是培養專業的文學理論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養合格的中學語文教師,我們在注意到引導學生了解文學觀念的豐富性的同時,是否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學以致用問題呢?因此,對教材所涉及的理論問題的深度與廣度的慎重考慮是我們在教材編寫中所必須注意到的。
就高師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建設而言,傳統上分層開設課程的做法是值得繼承的,在大學低年級以開設文學概論課為基礎,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理論素養。在大學三年級以后逐漸開設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等文學理論的分支課程,分別在相應的領域作進一步的深人學習。在此之后,可結合師資狀況開設中國古典美學、文心雕龍研究、當代文學思潮研究等專業性較強的專題課程,對這類課程必須突出其選修性質,以適應不同學生的興趣。
問題的關鍵是必須是對每一階段的具體某一門課程開設的價值、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應當有一個較為明晰的認識。從提高學生文學理論素養的需要出發,我們可以把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課程分為三類: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文學概論”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其目的在于向學生介紹歷史上人們對于文學的性質、特征,文學作品的構成以及文學創作、鑒賞及文學發展的一般規律的認識。它是文學理論的初步,基礎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開設一般放在第二、三學期比較恰當。
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是在學生學習了“文學概論”課,對文學的基本原理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經過對文學史的學習、閱讀了一定數量的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中國、西方文學理論發展的一般狀況。它是在“文學概論”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深人,如果說“文學概論”課是側重于對歷史上人們關于文學的本質、規律的綜合性的介紹的話,那么“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等課程則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學理論的發展歷程中,具體了解不同時代、不同理論家關于文學的認識發展過程。這類課程可列為專業必選課,放在三年級開設較為恰當。對于馬列文論、美學原理這些以往在文學理論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課程,就其性質而言,它們在內容、課程性質方面與文學概論課多有重復之處,將其作為必修課并無多大的意義,可將它們歸人選修課的范圍。專業選修課的開設對于學生理論素養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視的,但在這一類課程的開設中應當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必須突出其選修的性質,以適應不同學生興趣的需要。另一方面,這一類課程為提高課,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它的開設應當根據各個學校的師資條件而定,在此類課程的開設上,應特別強調教師的學術特長,以保證其學術性,達到引導學生在相關問題的研究中提高理論素養的目的。
在高師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的建設中,對傳統的文學理論課程體系進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們需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
首先,應加強文學理論課程的實踐性,改變文學理論與文學史、作品選讀之間相互脫離的現狀。文學理論來自于對文學實踐經驗的總結,它源于實踐而又面向實踐,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沒有任何理論可以超越具體的實踐而存在。文學理論并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最終目的,它應當為學生提供理論思維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審美眼光,提高其闡釋、分析具體文學現象的能力,這些能力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就可以實現的,而只能在學生的具體實踐中才能完成。在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學理論的教學往往成為抽象的理論灌輸而與鮮活的文學實踐相脫離,理論因為與生動的文學實踐相脫離而顯得抽象、缺乏實際意義。這正是導致學生一方面覺得自己缺乏闡釋具體作品的理論素養,另一方面卻認為高校文學理論課程缺乏實際意義而應當削減課時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加強文學理論課程與文學史、作品選讀之間的聯系就顯得特別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學校雖然也開設有文學批評課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評理論的講授,對于文學批評與鑒賞的實踐性質缺乏充分的注意。與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夠針對這種狀況,開設文學文本解讀、文學批評實踐等課程,在對具體文本的解讀中培養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這是很值得借鑒的。
其次,注意文學理論課程體系的時代性,加強文化研究類課程的建設。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伴隨著經濟領域的激烈變革,我國的文化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電視、網絡的普及改變了傳統的文化傳播方式,也造成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同時,文藝活動前所未有的市場化,這一切“改變了有關‘文學’、‘藝術’、‘審美’的經典定義”。在某種意義上,文學這一傳統范疇與各種復雜的文化現象交織在一起,使中國當代的文化現象呈現出較強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如何適應這一環境的變化而進行文藝學課程的改革呢?這里值得提及的是近年來為眾多學者所倡導的文藝學的“文化論”轉向,文化研究是劇烈的社會轉型期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門類面對急劇變化的現實,打破原有學科界限,進行跨學科綜合交叉,從而形成新的學術應對面的結果。當前大眾文化的興起,影視文化的普及,圖像、網絡文化代替了以往以印刷、出版為基礎的文化傳播方式,這些變化使我們已經很難固守傳統上以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門類為中心的文學觀念,適應時展的需要,文藝學學科幾年前已經:出現了“文化論”轉向。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學語文教師,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引導中學生“關注當代文化生活,學習對文化現象的剖析”,這給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培養目標上提出了一個要求:我們所培養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應當具備剖析各種當代文化現象的能力,作為對時代所提出的這一問題的回應,在文學理論課程建設中,我們是否應當開設文化研究類課程?
論文關鍵詞:文學理論 教學 困境 突圍
論文摘要:文學理論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因其本身的概念繁雜,抽象艱澀,教師教學不得法,教材遴選等原因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了教學的困境。本文本著對文學理論教學中的困境的梳理,從教師業務水平、教材把關和重視文學作品三個方面嘗試突圍。
1、文學理論教學的困境
1.1文學的邊緣化
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中國,文學在當時的大學校園中是最引人矚目的學科,一大批熱血沸騰、好學上進的青年選擇去讀文學名著,即使非中文系的學生也會手捧一本小說或文學理論,那時的校園中可謂是無人不讀文學作品。但到九十年代后,隨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全面推進,文學逐漸被邊緣化,文學名著和文學理論在大學校園中變得無人問津,即使是中文系的多數同學也只會在考前背一背教科書、習題集,平時對文學專著則毫無熱情。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討論,表達出的正是這種喧囂時代的精神失落,因為人們似乎一下還不能接受文學的邊緣化,不能接受人文精神的下滑,但這一切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中,木已成舟。
1.2文論的平面化
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的后現代主義思潮興起,海德格爾、維特格斯坦、福柯、德里達、利奧塔等哲學家紛紛舉起消解本質主義、消解深度模式的大旗。所謂的本質主義也就是,它并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質,而是假定一種超越歷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質的存在,堅持宏大敘事或元敘事,而后現代卻正是解構元敘事的,這種哲學思潮對文學的影響,表現在文學的原本深度、崇高被后現代的平面化、庸俗化了,大家不再將文學奉為經典,不再對文論頂禮膜拜,認為本質是不值得關心的,而是越來越關心平面化的知識,這種思潮也影響到了中國廣大知識分子和學生,他們以西方的這種先聲作為自己標榜的對象,雖然有些盲目,但是畢竟影響到了他們對文學的熱情。
1.3教學的困境
文學理論與文學相比,更加抽象和艱澀,更加的玄妙,學生要接受則需要一個過程,有的同學在上課時也會開小差,根本不聽老師在講授什么,這就使得它具有了比文學更為復雜的困境原因。再者,在目前的教學中,有些學校選擇的教科書嚴重的脫離了時代脈搏,或者不符合本專業學生的實際,要么過于專業,要么不夠深刻。此外,一些教師的上課方式相對的落伍,照本宣科或嚴肅刻板的教學,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得文學理論的教學陷入困頓之中。這些實際困境,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必然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他們會更不愿意涉及文學理論,總之,文學理論的教學困境突破勢在必行。
2、文學理論教學的困境突圍
2.1教師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
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以解決困境通常為眾多的老師所忽視。但教師如果不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不能使學生信服,學生將徹底失去聽課的興趣,一切的困境出路都將是空談,現在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落后,一個課件用了一年又一年,從不變動,嚴重落后于時代精神,所以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可多面的提高,既要博覽群書,對古今中外文學理論史上的重要著作,比如像《詩學》,像《文心雕龍》等認真閱讀,也要時刻關注到前沿的文學理論知識,不能讓自己落伍。只有認真去閱讀,做到心中有數,才會有深刻的體會,只有緊跟前沿信息,才能在給學生講授時不慌亂。同時,教師一定改進自己教學的方式,不要太過于古板,要適當的嚴肅,適當的幽默風趣,循循誘導,讓學生在自然、自由的課堂氛圍中,沉浸于知識的海洋。
2.2教材遴選的把關
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教師上課的憑據,教材的水平會直接地影響到教學質量。對于文學理論教材而言,雖然現在多數學校選擇的都是新近一來的文學教材,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像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王一川主編的《西方文論史教程》等等,這兩本教材,在體式上是不同的,童慶炳的《文學理論教程》是比較概論性的,而王一川的《西方文論教程》則相對有背景分析,個案分析、深度閱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不局限于一本教材,像《文學理論教程》這類的書籍,可以使同學們在短時間內對文學理論的基本涵蓋的形式、內容、風格等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像《西方文論教程》這樣的書,則有一定的啟發性和擴展性,能夠增加學生的對于文學理論的興趣愛好。此外像陶東風主編的《文學理論基本問題》則是一些融合古今中外的專題,使得學生能夠對中西文論能夠融會貫通,所以這些教材各有優長,在遴選教材時,一定要照顧到學生們的實際需要。
只有好的教材做保障,學生在預習或復習時才能夠有的放矢,才能夠溫故知新,教師同樣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教材的發揮來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2.3重視文學作品,簡化文學理論
以上的教師業務素質,以及教材的重視中,都涉及到學生興趣的問題,只要打開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好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只有以上兩個方面是不足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還應該加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
眾所周知,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文學理論是從文學作品中產生出來的,如敘述學和結構主義的理論。其實,沒有文學作品的支撐,很多的文學理論是比較艱澀。教師在講授某一專題時,可以給學生列出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相結合的擴展閱讀篇目,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那么難以理解,而且在對文學作品的體會、領悟和分析中,隨著學生文學鑒賞能力,語言的直覺敏感力,篇章結構的把握力,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力的提升,會使得他們的將其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或在文學作品的品讀中讀出理論的味道,或是帶著理論的思維去閱讀文學作品,這樣對于理論知識和文學作品的都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教師在講課中,穿插文學理論闡釋文學作品,引導學生去闡釋,使得學生感受到文學理論的用處,不是毫無價值,而是卻又其用的。
總之,要解決文學理論教學的實際困境,既需要教師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教師對學生的循循誘導,也需要學生在刻苦能力中培養起對文學理論的興趣,只有如此的教學相長、師生互動,才能最大限度的解決好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陶東風主編 文學理論基本問題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關鍵詞: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點評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2-0015-01
“五四”運動之后,學界才開始對中國文學批評史進行系統性的研究。1927年陳中凡先生的《中國文學批評史》誕生,開創了文學批評史的研究先河。現代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正式形成以來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三、四十年代為研究時期;五、六十年代為低潮期,研究者們想努力另辟蹊徑;八、九十年代為第二個,各種批評史著作紛紛出現。這些著作大多理論性很強,篇幅巨大,對于普通中文系大學生來說,閱讀起來稍有困難。張少康先生的《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出現在第二個期。而本文著重介紹的《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是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上下卷的基礎上壓縮改編的,是一本成功的大學中文系教科書。本文試從以下角度對其進行點評。
這本教材以時間為線索將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展開,科學的階段劃分和概括性極強的“概說”使得全書有著一個清晰明了的脈絡。第一,對于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的歷史分期,分為五個時期:一,先秦——萌芽產生期;二,漢魏六朝——發展成熟期;三,唐宋金元——深入擴展期;四,明清——繁榮昌盛期;五,近代——中西結合期。其中,近代部分是改編的時候增加的。這樣的劃分無疑是清楚明了的,讓讀者對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有很直觀的認識。第二,著者對每一個大歷史階段加寫提要性的“概說”,這樣就使讀者對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的歷史線索有一個輪廓性的了解。每一個“概說”都會對這個時期的文學理論批評做宏觀的敘述,并總結出這個時期文學理論批評的特點,這樣的安排對于教材來說是極好的,學生們學起來更加容易。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主要是理論敘述,但對于一些學界沒有達成共識的問題,著者也進行了一些文獻考證,并得出自己的結論。書中對劉勰的生平、《二十四詩品》的真偽、李贄評本《水滸傳》的真偽都進行了嚴謹的考證。劉勰的生卒年很難得到確定的考證,學界也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著者根據其《有關劉勰身世幾個問題的考辨》一文的研究成果,做出了自己的判斷,概述了劉勰的生平,這對研究劉勰的文論思想起到很大的幫助。從九十年代中開始,關于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的真偽問題一直爭議不斷。著者對這些言論進行了分析和判斷,得出結論“雖然目前還沒有充足的文獻可以完全證實為司空圖所作,但是也沒有一條根據可以證明不是他所作。”并在書中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仍然把《二十四詩品》作為司空圖的作品來加以論述。關于李贄評本《水滸傳》,近年來學界流行的看法是容與堂刻本為委托,實際上是葉晝點評的,而袁無涯本是李贄的原評。著者通過自己的考證,肯定了李贄對《水滸傳》作出過詳細的評點。這些考證敘述的文字正是理論論述的基礎。
著者對問題的闡釋具有創新性。如論述文學理論批評的萌芽時,著者從《易傳》中尋求解釋,指出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中強調了“易象通于詩之比興”的道理,認為這是傳統起點。著者只是粗略地陳述了梗概,認為最早比較明確地表現了文學理論批評見解的是《易經》中的“言有物”、“言有序” ,而沒有論及易學思想。相較于以前的學者談論文藝理論而不談易學傳統,著者做出了創新。在解釋詩樂舞的關系時,著者指出了“在詩、樂、舞三者之中,樂占有的更為重要的地位,是三者的核心。”并且認為在儒、道、墨、法的文藝思想中,樂論是最主要的部分,勝于詩論,此觀點是個重要的創新。
這部著作重點突出,分量適中,適合教學。它進一步突出了對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的基本規律、主要特點,以及有代表性理論批評家及其著作的論述。著者在對理論線索有了明確的交待之后,把主要的筆墨集中在重要理論著作和問題的論述上。一些重要的理論家和著作在書中所占的篇幅很大,因而重要的理論著作和理論問題在本書中得到了充分展開。劉勰就是突出的例子。著者用了整一章的篇幅來介紹劉勰,從其生平到《文心雕龍》的寫作,對于其文學本體論、文學創作論、文學發展論和文學批評論分別用了三個小節,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既線索清晰,又重點突出,這對于作教材是比較合適的。
這部著作的出現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歷時十三年,直到現在各大高校仍將它作為中國文學批評史課程的教科書。筆者在大學時期學習的就是這本教材,因它而深入了對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的認識,得益匪淺。
參考文獻:
[關鍵詞] 中文課程;人文教育;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6639(2013)01-0076-05
在理工科為主的院校對學生進行相關的中文學科內容的教育,已在許多大學里形成課程體系和規模,中文課程的設置和開設在大學人文教育中起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大學管理者認識到了中文課程的價值和意義。但是,目前一些理工類大學里的中文課程教育存在著質和量參差不齊、認識不到位、投入少等問題,有的學校開設了中文課程,但只是單純開設幾門課,管理者們在思想上并沒有真正重視中文課程的作用,學生選修幾門孤零零的課后,沒有后續課程、提高課程,沒有系統地將中文納入學生素質培養體系中。這就導致大學生們在文理分科、專業劃分的影響下,很少接觸閱讀欣賞、寫作等中文相關課程,沒有系統中文課程的設置、缺乏專業教師的引領,學生接觸社會科學類知識少,不會寫或犯怵寫文章,專業論文也寫不好,造成很多問題。久不接觸中文學習及應用,勢必會出現讀寫能力的退化、對閱讀與寫作不感興趣,會造成語言表達的障礙。就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來說,如果很少受到來自蘊含豐富情感與思想、對社會人生認識深刻的文學作品的熏陶,學生容易沉浸在自我封閉的圈子里,對社會、他人的冷暖很少關心、理解,會造成人情冷漠,自私利己,情商的缺乏會導致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同情能力欠缺。
學生客觀的不足和主觀的需求,提醒教育者要正確認識中文課程開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實把教育目的落到實處,科學地對待中文課程教學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發揮中文課程的作用。
如何使中文教育不流于形式,使中文教育內化為素質教育成果,使中文教育承擔其應有的責任,是我們應該探討的。
一、中文課程教育概述
當今大學越來越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提倡將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培養具備全面素質能力的高質量人才。具有扎實理論功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懷、社會責任意識的建設者,是大學培養人才的理想目標。人文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旨在促進其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教育,即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將人文科學通過知識的傳授和環境的熏陶實現對受教育者啟迪心靈、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目的,并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相對穩定的一種內在的品格。人文教育往往通過文學、藝術、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等知識的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惡丑,辨明是非對錯,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大學對社會一般價值的引導作用主要是通過高校師生所展現出來的人文素質對社會的影響來體現。對人文學科的重視不僅僅是高校內部學科發展中的平衡問題,而且是關系到全社會公民素質如何提高的問題。
大學里對學生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發揮中文類課程(大學語文、傳統文化、古典詩詞藝術欣賞、現代文學欣賞、外國文學欣賞、應用寫作等)的獨特優勢,對培養全面、優質人才是必須的。中文課程包括了古今中外的文學、文化等知識。 “它的課程性質可以直接間接影響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所必需的情感、意志和思維,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引導、激勵學生勤奮學習,正直為人。……其教學內容立足于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啟迪智慧、活躍思維、優化知識結構、培養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康美麗的人格和個性”[1]。
鑒于一些學生中存在著使用母語能力退化、素質能力片面、文化荒蕪精神空虛的現象,開設中文課程可以從中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獲得安身立命的真諦,人文精神之用,可以豐富、美化、淬煉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養人的道德情操、人生智慧和審美趣味,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和民族的凝聚力。
二、中文課程教育的重要作用
馬克思評價狄更斯、沙克萊等作家時曾說:“現代英國的一批杰出的小說家,他們在自己卓越的描寫生動的書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真理,比一切職業政客、政論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2]恩格斯認為,人們從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3]。不論學習哪個專業的青年學生,都應當讀些文史書籍,這對提高思想境界和專業程度大有幫助。
(一)中文課程教育自身不可代替的內涵、特性對學生產生強大作用和影響
首先,中文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和內容有助于學生掌握分類、概括、歸納總結的思維方法,聯想和想象等思維過程幫助學生擴大生活體驗,換位思考,豐富學生的感受,培養各種能力。中文課程內容包羅萬象,蘊含人間百態,它不是支離破碎、簡單羅列,而是經過作者有意識的選擇、提煉、加工的藝術品,包含著作者對人生的認識、思考、價值取向和判定,這期間蘊含的分析、歸納、總結等邏輯過程,學生在解讀、還原文學作品中得到了思維訓練,學生學習作者看待世界的角度、方法、思想、藝術匠心,提高了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典閱讀”是閱讀人類文明史上各個階段的文學成就代表作品,文學是社會、時代、歷史的反映,通過文學作品了解社會、了解時代、了解歷史、了解社會、文明發展是一個有機體。“各種文體的閱讀”訓練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理解能力。“精讀分析”,在教師帶領下對文本展開分析,反復涵詠,舉一反三,概括總結,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通過感悟和體驗、相互共鳴來獲得真善美的認知,通過篇章教學將理想與現實、歷史和現代、理論和實踐的碰撞展現給學生,弘揚文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讓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體驗到審美感受。“精讀與泛讀結合”,創造條件擴大學生主動學習的可能,開闊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對作品的“人文演繹”,是將理論與實訓相結合,學生自己創編劇本、粉墨登場表演、組成團隊分派角色,一系列的過程從搜集材料理解文本的創新能力、組織能力、集體團隊意識、表演能力各方面都是對學生的有效訓練。專業論文的寫作更是離不開中文課程的基礎寫作訓練,中文課程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系統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以上列舉中文授課的方式方法及內容只是一部分,但對各種能力、素質的培養卻大有裨益。
其次,文學反映生活的獨特性。文學是對社會生活的能動反映,原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李廣田認為:“今天的文學已不再只是一草一木或一人一事的描繪點染,而是極度發揮了藝術創造的想象,創造形象,鑄造典型,用了這些活生生的形象或典型譜成人類活動的大諧曲,當我們讀到了,或看到了,就如同生活在其中一般,不但如聞如見,而且像親身經歷一樣,所以既可以啟發我們的想象,又可以發揚我們的情志。這種教育力量是強韌的,因為它是一種‘不言之教’,它不是用教條或格言來教訓,而是一種潛移默化,不是一種耳提面命之教,而是一種深入于靈魂或意識之中的感發。”[4]原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徐葆耕談到文學對自己的影響:“我在文學中找到了我自己,在自己的閱讀對象中獲得了自我肯定,也認識了人的復雜和深邃。從文學里獲得的這種認識,是在其他的學科中不可能獲得的。文學不僅是一個審美的、消遣的對象,從根本上說,也是我們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的方式。……素質教育就是引導學生學習怎樣做人,那么,在怎樣做人的前頭還有一個什么是人的問題。只有懂得了什么是人,懂得人性中的善與惡、美與丑、高尚與猥瑣、快樂與感傷、希望與絕望,才能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人內在心靈的和諧。”[5]
再次,文學的功能多種多樣,對人全方面施以塑造和影響。文學具有表現功能。文學就是人學,文學是研究人的學問。文學作品中塑造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王侯將相、平民百姓……各個階層各個種族、各個國家、各個時代無所不包,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文學表現情感與倫理的糾纏、欲望與道德的沖突、理想與現實的對立,關注著人性的無限豐富性與現實性。文學內容涵蓋人的心理、人性善惡美丑、倫理道德、社會規范、風俗民情、個人與群體、人與環境自然等種種情形。過去、現在、未來,現實的、想象的創作手法將真實與虛幻、宇宙萬物都容納其中。
文學具有教育功能。中文課程帶領學生暢游思想的淵藪,領略精神的盛宴,瞻仰人格的閃光。文學是教育人的,它不枯燥,形象生動,文辭優美,移情動人,寓思想觀念、道德品質教育于文化歷史知識的傳授之中。文化歷史知識的學習,對于陶冶一個人的身心,造就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中文課程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文史知識,提高了他們的文化水平,增強了他們的思考能力,而且使學生得到意志、胸懷、境界、眼光等品性的教育。文學主要是指對人精神的教育、人格教育。它塑造著人的心靈,在表現人生、社會、自然中對人進行教育,學生浸其中,深受感染,逐步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氣質、品行、節操。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留給讀者的印象遠勝過說教和灌輸,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恒德說:“熱愛祖國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是潛移默化的。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時候受的教育:中國的歷史地理,幾千年綿延不絕的文化傳統,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多么值得自豪。”[6]
中文課程有助于審美意識的培養。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7]其中的“興”和“怨”都有審美體驗的成分在內。在西方,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可以引起人們的憐憫與恐懼之情,從而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這正是文學的審美功能。文學作品創作的意境包含了各種美的形式和表現。學生在閱讀賞析中了解各種審美方法,涵詠其間,培養了美感,懂得欣賞美、創造美。
文學的創新功能。文學的創新體現在很多方面:思想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等等。文學內容和樣式都是既有繼承也有創新,文學關注著千變萬化的現實社會,總是在嘗試探索表現時代特色、新思想、新變化、新風貌,新的表現方式、技巧。文學緊跟時代變化而發展,文學是常新的。學生可以在文學的天地里遨游、自由創造,表現對社會諸方面的認知、解釋、參與,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文學記載著人類發展的歷程,記錄文明發展的軌跡,傳承文化、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結晶、智慧的載體、文化的寶庫,散發著永恒的魅力。除了自己的專業知識之外,學生應掌握廣泛的其他社會科學知識,了解社會發展規律,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結合起來,在科學研究中發揚實事求是、學術獨立自由、求真務實、踏實奮進、勇于創新、不怕困難的精神,讓科學研究為人類造福。
(二)中文課程對其他課程的引領、指導作用
中文課程和其他學科門類課程一道共同構建了人文教育體系。中文課程與其他人文課程有很多交叉重合的方面。比如在欣賞作品時,文學和藝術一樣,都要大膽想象、展開聯想;聯系時代背景、生平事跡、風格流派對作品解讀;在意境上品味、涵詠、生發;把握主旨,注重虛實相生、抽象和具體結合、體味象外之象。文學的手法可以為其他課程所借鑒,指導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中文涉及到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它既包羅萬象,又與其他課程觸類旁通。例如,文學為藝術提供豐富的知識府庫,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之一。中文課程的學習方法能更好地指導解讀音樂、繪畫、雕塑、建筑欣賞等藝術課程,建筑、雕塑就是凝固的詩。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很好的詩畫結合的例子;對音樂的欣賞、把握,如《聽穎師彈琴》《李憑箜篌引》《琵琶行》等文學作品很好地詮釋了音樂的魅力;古箏《十面埋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也都是來源于文學作品,用音樂的形式詮釋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音樂是有聲的文學,文學是無聲的繪畫、音樂、雕塑。
三、中文課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文課程不僅在治學方法上有助于其他課程的學習,而且它的教學內容和目的與人文教育的培養目的是一致的,中文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和塑造就是人文教育的目標和方向,體現了人文教育的精神和實質。中文課程是人文教育理念的具體實施、落實。
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論述學問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若論其目,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屬明明德;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屬新民。”[8]現在的大學,主要把大學教育的性質定位在知識教育上,即格物致知,然而卻忘記了大學教育的最重要作用:正心、修身,實現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徑就是弘揚人文精神。現在大學教育的主要問題是把人文精神教育僅僅理解成政治教育,在人文學科中沒有充分重視其中的愛與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價值內涵。沒有注意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對人生有更豐富的體驗,給他們對自由的渴望,對道德生活的向往……
文學是導引精神的燈火,文學作品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文學有助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精神高尚的人。文學傳承著文化,蘊含著民族精神,學生學習文學作品就是在汲取文化養料,陶冶情操、塑造心靈,把自己塑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文學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與對當代文化的開拓和創新是緊密結合的,中文課程就是要挖掘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撻假惡丑,革故鼎新,繼往開來,用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雙翼,讓學生遠離蒙昧、封閉、偏見,用科學、開放、發展的眼光來探索世界、走向未來。文學就是要挖掘我們的民族精神、塑造我們的時代精神,使我們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是有精神、品格、境界的,文學讓我們認識這些道理,懂得自新、自強不息、奮發有為。
文學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文學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反映。文學和政治經濟、哲學宗教、科學藝術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文史哲不分家,文學是社會的百科全書,以文學為內容的中文課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其他學科、課程共同構建了人文教育的體系,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學生的成才提供充分的營養和保障。理工科學生文理兼修,學科互補,有利于打通學術壁壘,優勢互補,發揮出潛能和創造力。
文學歷久彌新,在無數志士仁人的真知灼見和實踐檢驗中,傳遞著文明,影響塑造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綜上所述,中文課程不僅傳授給學生人文知識,更對學生起到塑造心靈,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幫助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作用;中文課程在思想教育、審美教育、情感教育以及邏輯思維訓練等方面的優勢,潛移默化,深刻影響、塑造著人的精神世界。重視建設中文課程,大學生會從開設的課程中汲取營養,將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自覺培養全面的素質,大力弘揚人文精神,承擔起時代和社會賦予的使命和責任!
四、深化和加強中文課程的舉措
重視中文課程的建設,將中文課程建設與學生專業、素質能力、興趣結合起來,根據培養計劃,配備師資,精心設計課程,大膽改革和實踐,切實深化和加強中文課程的影響力。
深化和加強中文課程的影響力,可以根據不同大學人文教育的重點和方向,有所側重,設置核心課程,將其建設成為精品課程,圍繞精品核心課程,創建中文課群,有一定的鋪開面,較系統地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比如將“傳統中國”、“大學語文”建為精品課程,圍繞“傳統中國”精品課,開設“古典詩詞藝術欣賞”、“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茶文化”、“《孟子》與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人格理想”、“民間文學研究”等課程;圍繞“大學語文”精品課,開設“中外文學名著欣賞”、“現代文學欣賞”、“西方文學概論”、“西方文化入門”、“紅樓夢研究”等課程。課群建設要體現關聯性、延續性,能很好地實現教育目的。
針對學生喜愛博大精深的國學、傳統文化,渴望汲取智慧、思想精華,可以開設國學系列課程:老子、孟子、莊子、論語……;針對學生對中外經典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開設經典名著欣賞系列課程:紅樓夢、人間喜劇、神曲、堂吉訶德、史記……
開設文理交叉課程,拓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文學的思維方式之一形象思維對科學研究大有裨益,科學家錢學森在《中國大學為何創新力不足》中說:藝術上的修養不僅加深了我對藝術作品中那些詩情畫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學會了藝術上大跨度的宏觀形象思維。我認為,這些東西對啟迪一個人在科學上的創新是很重要的。科學上的創新光靠嚴密的邏輯思維不行,創新的思想往往開始于形象思維,從大跨度的聯想中得到啟迪,然后再用嚴密的邏輯加以驗證。學生可以結合專業選擇中文課程,輔助專業學習,也可以從中汲取靈感,走出一片新天地。體現文理交叉融合的課程,如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可以開設“美學及藝術”、旅游專業開設“中國歷史文化與導游”、經濟管理專業開設“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建設”……所有專業都應開設“寫作”課。
體現階梯式遞進的系列課程,如較低學年學期,可以開設生動形象的各體文學欣賞,如“詩詞欣賞”、“電影欣賞”、“名著欣賞”;之后了解整個文學史的背景和階段特點,如“上古文學史”、“文藝復興”、“20世紀文學發展歷程”、“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高級課程如“漢字文化”、“傳統文化”、“宗教對文學的影響”、“西方文化”、“孫子兵法”、“周易的魅力”。學生寫作能力缺乏,可以開設“演講與口才”、“新聞文體的寫作”、“應用文寫作”。
深化和加強中文課程的影響力,可以發揮中文課程在學校社團建設中的影響。創辦一些與文學相關的社團,如茶緣社、文學社、戲劇社、學通社、詩歌朗誦社、人文知識社、紅樓夢社、寫作社團、詩詞曲賦社團等等。學生在社團建設中把課堂知識落實到實踐中來,應用、創新發展課堂知識,學生編劇本、搞創作、調查采訪、參觀體驗、參加競賽、到社會上實習,開闊視野,認識自我、他人、社會,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勇于實踐,敢于走創新之路。社團建設需要中文教師指導、參與,師生一起探索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使社團文化發揚光大,在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素質培養上使中文課程產生效力,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鄭笑平.大學中文類課程改革的研究和實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p106.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p686.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p41.
[4]李廣田.論文學教育[A].吳劍平.清華名師談治學育人[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p82.
[5]徐葆耕.走出“半人時代”[A].吳劍平.清華名師談治學育人[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p381.
[6]李恒德.事業與人生[A].吳劍平.清華名師談治學育人[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p153.
教學管理工作任務重、內容繁瑣、需要注重細節,教學管理隊伍的穩定與否,直接影響到學院教學管理的質量。我院的2名教學秘書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多年,愛崗敬業、管理經驗豐富。為了確保教學工作的穩定有序運行,我院對于教學秘書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分工。分為學生學務和教師教務兩大塊。考慮到學生學務和教師教務之間有交叉,而且經常有許多臨時性工作,為防止出現紕漏,又將教務部門相關科室的工作進行對口劃分。對于臨時性緊急工作及復雜性工作,由教學院長協調2位秘書共同完成。教務員輔助教學秘書完成教學管理工作,但不作為直接責任人。
2注重師德師風活動的開展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職工隊伍是學校發展的關鍵,良好的師德師風是教職工隊伍素質中至關重要的方面,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重要思想動力。為了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教師的行為作風,應注重師德師風活動的開展與宣傳,組織開展師德師風宣傳活動。可以通過邀請校內及學院資深老教師作報告,廣泛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典型和模范事跡,激發教師強烈的職業光榮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全面關心學生成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風范去影響和培養學生。
3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
青年教師是學院發展的骨干力量,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關系著學院的發展前途。因此,應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制定并實施詳細的青年教師培養計劃,每位青年教師在上課前必須經歷“課前準備-培訓-試講-驗收”的成長過程。為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安排教學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的老教師進行“傳幫帶”,如指導教案的書寫、備課的方法、講授技巧以及如何充實授課內容等。通過老教師對年輕教師業務上的指導,使一批年輕的教師健康成長。努力為青年教師成長創造機會,多途徑、多方式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有計劃地選派青年教師參加國內外各地及院內組織的師資技能等培訓或進修學習,為授課奠定堅實的基礎。注重培養青年教師獨立從事科研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科研意識和科研技能,有意識地吸收青年教師參與教材編寫、教學科研,促進青年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
4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
為了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積極參加國家、省及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學項目、本科教學工程及教學獎勵的申報工作。依據學校的相關規定,積極動員,鼓勵教師參加教學研究工作,并把經驗公之于眾,帶動大多數教師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注意加強已立項教學項目的建設,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學院老師積極參與,確保立項項目的順利完成。
5推進畢業設計采取“雙向選擇”新模式
畢業設計既是大學生綜合基礎、專業知識應用的載體,又是對工程實踐能力進行強化的最佳平臺,既要考慮畢業設計題目、內容的性質與特點,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既要強調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又要體現多元化、個性化的發展。近年來機械學院畢業設計采取“雙向選擇”新模式。即畢業設計題目通過教師申報、論證確定后,向學生公布,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知識積累情況、個人興趣、就業方向按第一、第二志愿自由選擇畢業設計課題和指導教師,然后再由指導教師在學生選擇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學習積分分布情況,本著學生可以互幫互助的愿望,確定所要指導的學生。過程督導和事后監控相結合。為了確保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通過畢業設計環節,使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真正得到提高,避免在學生中形成抄襲的不良習慣,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雷同情況檢查力度。比如,答辯前隨機抽出3-5個設計組的學生成果檢查同組、上下級學生雷同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對指導教師提出警示,并要求整改;用論文學術不端檢測軟件對所有參加校級優秀畢業設計評審的成果復率,重復率超過20%,取消評優資格,并要求整改;用論文學術不端檢測軟件對申報參加校級優秀畢業設計組評審的設計小組成果隨機抽復率,重復率超過20%,取消競爭資格,并要求整改等。
6強化協調機制,實現管理聯動
為了適應新時期高校管理工作發展的客觀需要,根據學校《關于構建新型和諧師生關系的指導意見》精神要求,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實現聯動,教學管理人員與教師參與學生管理。通過定期召開教學—學工聯席會議,落實輔導員、班導師聯誼制度、任課教師聯系備案制度等促進教學與學生管理工作相互滲透、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將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要求學生管理工作者從培養目標出發、站在全局高度、樹立整體觀念,積極配合教學工作,有計劃的開展學生工作;另一方面引導任課教師充分發揮教學育人功能,使專業教學活動、學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相互交叉融合,使思想教育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由粗放式的管理變為細致的引導,全面建設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聯動機制。
7創新管理模式,促進學生學業全面發展
為了迎接新的時代要求與挑戰,我院將組織模塊化理論運用于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實踐中,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系統復雜問題分解與整合,形成以學風學業、就業創業、安全穩定、科技創新、黨務團學、獎貸資助為內容的六大管理模塊。建立了由教學管理部門、學生管理部門、班導師、年級委員會、學生干部組成的聯動工作管理體系。以年級為單位,橫向突出工作重心;以學院為單位,縱向統籌規劃安排,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自我管理中來。學生管理工作以學生為本、以平臺為基、以教師為主,相互配合、共同進步,嚴格按照部署保質保量完成任務。通過這種模塊化管理模式和聯動式管理體系,實現我院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時效性、創新性,促進了學生學業水平的全面發展。
8加強教學質量的院系二級督導
一、文學理論的教學困境
(一)文學理論教材編寫滯后
當下文學理論奎塞著各種主義、各種思想和各種理論。在現實中,龐雜的知識使學生不堪重負、望而生怯,因為文學理論經過了幾十年的實踐和積淀,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且完整的知識框架,即我們都非常熟知的“五論”框架:本質論、創作論、作品論、接受論、發展論。目前大多數文學理論教材都是以此框架為依托編寫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科的發展,人們對文學的思考也隨之深入和細致化,而且國外的文學理論資源也開始漸漸地被譯入,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就必須對現有知識進行完善和更新,也就是說需要對那“五論”框架加以擴充和調整,當然此舉會讓我們的文學理論教材涵蓋的知識日趨豐滿,但是由于各種學理知識在融合時沒能做到渾然一體,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各種問題,學生就會慢慢敬而遠之了。從目前的課堂調研結果來看,我們文學理論教學的主旨是研究文學的普遍規律,注重對文學的性質、特點和一般規律的學習研究,缺乏對具體問題的闡釋和分析。那么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對文學理論學科產生疑惑,那就是雖然學習了文學理論的各種概念和原理,但是這種種理論都不能很好地解釋當下的文學現象。
(二)文學理論的教學方法單一
文學理論較為枯燥,再加上學生本來就對這些理論就很陌生,若授課老師的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并且還以絕對的霸權地位灌輸理論知識,不容任何質疑還沒有任何趣味性,而在講解有爭議的理論問題時,只介紹出現的不同觀點,以及每種觀點的局限性或是片面性,最后給出一個折中的所謂的科學的觀點,沒有教學生如何思辨,更沒有帶領學生熱烈激辯,只有灌輸并強迫學生接受,那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學生的學習態度消極
現在的大學生大都喜歡上互聯網、看電影或電視、看漫畫等快餐文化,很少會主動去閱讀純文學作品,而對文學理論這種思辨性較強,較為難懂的理論大都會望而卻步。如果我們能讓文學理論真正發揮其作用,把現實中的歷史的、新生的文學現象有理有據地剖析開,用事實展現文學理論的博大精深,猶如武功秘籍一般,那樣自然就會吸引學生圍觀點贊了。
二、文學理論教學的化解機制
文學理論具有其獨特的價值和重要性。伊格爾頓說過:“如果沒有某種文學理論—不論多么奧秘和含蓄—我們首先就不知道什么是文學作品,也不知道如何去讀它。對理論的敵視態度一般意味著對他人理論的反對,同時也意味著忘記了自己的理論。”如果我們按照有些學者的主張徹底告別文學理論走向文化研究,這顯然是盲目的、不可取的。文學理論及其教學對一個文科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形成是極其重要的。面對文學理論教學出現的問題,我們應積極認真地進行診斷并尋求方案對癥下藥,走出尷尬。
(一)建設新型的文學理論教材,解決教材與現實脫節的問題
任何一門課程的教材都是至關重要的,是決定整個教學內容的樞紐,所以新型的文學理論教材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明確教學目的。目前造成文學理論的教學困境的最根本原因是該課程的教學目的不明確。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積淀,文學理論的教學目的至少應有三個:一是要掌握一些文學理論的基礎知識;二是樹立正確的文學觀來分析判斷各種文學現象;三是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同時使其有理論思維能力。
其次,教材編寫要和學生的閱讀經驗相同。教材不是專著,一定要通俗易懂。當然通俗也不代表沒有學術性或學術性不高,而是用大眾的語言來表達論證,深入淺出、自然形象地將那些抽象、枯燥的理論闡釋清楚;簡單并不是單薄,而是要求教材一定不能過于厚重,那種沉甸甸的書本會把學生嚇住的。編寫教材需做到提煉出古今中外共同的基本問題和概念,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度,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結構即可。
再次,教材建設要凸顯文學的人文性。文學理論不同于政治理論、社會理論等,它重在文學二字,必須要體現出文學所具有的特征及特有功能,即文學的人文情懷。所以文學理論教材不能只是單純知識的闡釋與傳達,而應肩負起守護人類精神家園的天職和弘揚人文精神文化的使命。因此,新的文學理論教材編寫要還原文學理論固有的人文情懷。
(二)積極營造“教”與“學”的理論互動課堂模式
使課堂教學的互動自然、隨和,需要師生雙方都用心努力。對教師而言,應該改變的是教學方法,堅決不能再照本宣科,做教材的傳聲筒了。要博覽古今中外名著,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還要不斷地、及時地了解文學動態,如大眾文化的新動向,想辦法把課堂變成一次充滿發現和創造的旅行,老師搖身一變成為一名導演或編劇,把教材這個劇本改編成生動、形象、充滿激情的舞臺劇,讓學生感受到新奇和歡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而言,刻不容緩的任務就是多讀書,除了多加倡導之外還應適當地采取強制措施,讓學生讀一些專業方面的書籍,并且定期上交詳細的讀書筆記,因為文學理論這門課程對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求較高,學生除了要大量的閱讀文學作品之外,還應涉獵哲學、美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只有綜合這些相關的知識背景才能培養其鑒賞、理解、分析、判斷等能力。所以只有教師和學生雙方面都做好調整,才會共同創造一個寬松融洽的教學環境,達到“寓教于樂、寓學于樂”的雙贏效果。
(三)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理論思辨
很多歷史學科任課教師抱怨歷史與我們太遠,中學歷史難教!我認為那些天天喊難的教師沒有真正將歷史領悟透徹,沒有用發現的眼光來研究歷史的教學。雖然我們要承認歷史是對過往的片段式的記錄,是對過去時間的回顧與重溫,中學的歷史時間跨度確實很大,但這并不表明歷史不在我們身邊,并不表明歷史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很遠。隨著現代化城市建設理念的興起,每一座城市都開始注重對其歷史文化的保護和挖掘,因此,我們教師何不因地取材,借助所在地現有的古跡、文物、歷史人物開展案例教學,這樣既減少了教師組織案例教學的難度,也可以放開學生的腳步,到生活中,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去學習歷史,培養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例如在講授“”一節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走訪社區的老、老革命,聽聽他們親歷過的,聽聽他們對那段民族抗爭史的理解,從而使學生獲得對抗戰的感性認識和進一步了解、研究抗戰史的濃厚興趣,在引發學生了解研究這段歷史的興趣之后,老師再順勢和學生一起分析的宏觀背景,繼而到整個中國抗戰的背景和歷史。這樣由身邊的微觀而具體的史實案例入手,學生就會覺得教科書上的歷史其實和我們自身密切相關,這樣也就能產生并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二、以歷史體裁的課外書為依托開展案例教學
歷史是一門人文內涵極高的學科,它的內容之豐富,跨度之長久是其他學科不能比擬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學歷史時不能只依賴教科書,要廣泛的閱讀史料,廣泛的積累歷史知識,從而為歷史教學做好積淀,方便學生更好地領悟知識點,更好地將歷史教學內容串聯成體。我們歷史教師要承擔起為學生推薦課外書的任務,讓學生學會學歷史,學會用時代的眼光看待歷史。課外書中有豐厚的歷史故事和歷史史實,這些拓展性的知識是大多數學生所感興趣的,而且這些故事比教科書中的故事更具備完整性和趣味性,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動機,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增加學生以感性的眼光來洞視歷史的滄桑與變化。比如在講解“明代中央集權制”一節時,我們可以向學生推薦風靡一時的歷史書籍《明朝那些事》,讓學生提前通過看這本書來了解明朝的政治機構,政治制度,這樣不僅可以推進教學的進度,還可以在教學中一針見血地抓住重點,讓學生輕松理解明朝集權的來龍去脈。
三、以人物傳記為底本熟悉案例教學法
新教師經過高等院校的學歷教育,具備比較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是,隨著科學技術及理論的迅猛發展,教師只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已經很難滿足教學的要求.因此,各類院校要加強對新教師專業理論的培訓,提升其專業理論水平.一是請進來.邀請兄弟院校的知名專家、專業帶頭人來校,就專業前沿理論進行講座,使新教師掌握本學科發展的前沿知識及世界領先的高科技知識,幫助新教師掌握專業發展動向,提高新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二是走出去.有計劃地安排新教師參加專業進修,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專業理論水平;鼓勵新教師參加學術研討活動,通過學術交流,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三是崗位自學.新教師都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要充分發揮新教師的自學能力,使其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短板”,有針對性地學習.通過自學,及時追蹤學科的前沿動態、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方向.
2打牢教學基本功是提高教學能力的關鍵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基本條件,是教學能力提高的關鍵.教研室要給新教師創造條件,使其打牢教學基本功.一是以老帶新.為了使新教師能夠盡快掌握教學基本功,可安排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與新教師結對子,對新教師進行傳幫帶.老教師從內容的安排、課件的制作到教案的編寫,從教姿、教態到板書的書寫等細節對新教師進行指導,使新教師少走彎路,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提高教學基本功.二是新教師要勤學苦練.新教師要給自己提出要求,制定標準,自我加壓,勤學苦練,打牢教學基本功.首先,教姿、教態要規范.新教師要加強教姿、教態的訓練與養成,講課時要大方得體、姿態規范,形成良好的課堂講授習慣.其次,語言要簡練、準確、生動.“簡練”要求教師上課用詞恰如其分,不要模棱兩可和啰嗦;“準確”要求教師認真備課,弄清所要講授內容的來龍去脈,弄清每個概念、定理、定律、原則、原理的確切含義,真正領會其內容,做到語言表達準確;“生動”要求教師語言表達具有感染力,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次,提高課堂調控能力.新教師課前要認真備課,做好教學和心理準備;上課時要充滿信心,從容應對,不要縮手縮腳;課中要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注意觀察學生表情和神態的變化,適時調整講授進度和教學方法.
3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學能力的保證
教學方法和手段是達到教學目的、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也直接影響知識的傳授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新教師要加強教學方法和手段創新,提高教學效果.一是教學方法創新.新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大膽創新,大力開展啟發式、學導式、案例式、討論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能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并配合使用.如,對理論性強、不易理解的內容可以采取啟發式教學;對理論性不強、淺顯易懂的內容可以采取研討式教學;對操縱性強、需要實習的內容可以采取實踐式教學;對技能性強、需要動手動腦的內容可以采取互動式教學.新教師在教學方法的創新上要多向老教師請教,多聽課,勤思考,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二是教學手段的創新.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方法的重要保證,是傳授知識的根本途徑.因此,新教師要加強教學手段的學習和掌握,廣泛開展多媒體教學,注重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的結合,提高教學能力,保證教學質量.
4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是提高教學能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