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歷史學本科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歷史學本科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歷史學本科論文

        第1篇: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倫理實體;科學共同體;科技;倫理;生態

        中圖分類號:N0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尤其是近代以來物質與文化生活的繁榮興旺,人類自由程度的空前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科學共同體的推動。但是在人類社會繁榮和進步的同時,由于科技理性的任意擴張,導致了諸如生態危機、社會危機和人性危機等全球危機。科學共同體作為科學研究和發展的主體,在科學的認知與社會互動進程中愈來愈顯示出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推進科學發展進程中,科學共同體只有堅持其倫理實體的價值訴求,實現科技與倫理的生態整合,才能成為促進科技與社會良性互動的積極的主體力量。

        一、“倫理實體”釋義

        實體,《辭海》中對其釋義為“構成萬物的基礎”,即實體是一個本體論的范疇,這種本體或者是物質,或者是精神。古希臘時期的水、火、原子、理念等,中國古代的氣、天、道等,均是以不同方式所表達的作為世界本原的實體。也就是說,實體是對世界本原、本質的一種形而上思辨表達,其本質內容在于本原性、普遍性和統一性。實體通常被理解為物體或實有之物體等哲學本體論含義,又被引申為具有一定組織規模的集體、團體或共同體。實體既具有自身的獨立性,又具有內在的結構與生命。從這種意義上理解,實體是一種共體、整體或公共本質,是“單一物”和“普遍物”的統一,并通過精神而成為一種普遍性的存在。實體的道德哲學意蘊是:具有“普遍物”的特性,但不是抽象的普遍物;包含個體,但又不是個體的簡單集合,而是個體與共體的統一;是個體,但不是單個的、個別性的個體,而是“整個的個體”;是“公共本質”,既包含特殊,又包含普遍,是具體的和辯證的統一體。

        倫理實體是倫理學的一個重要范疇,具體說來,倫理實體具有以下內涵和特性:

        首先,必然性和普遍性的關系體系。現實中的社會關系體系種類繁多,并非任何社會關系體系都能作為倫理實體而存在。只有那些超越了偶然性和特殊性,并由特殊性上升為普遍性的社會關系體系才能成為倫理實體。倫理實體本質上是一種超越偶然性與特殊性、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關系體系。在這種關系體系中,存在著差別性的個體,因而倫理實體既是存在差別的現實的實體,又是“在實際存在著的意識的復多性中實現了的絕對精神”[1]7,這種絕對精神就是公共本質或共體、共同體。也可以說,倫理實體是包含個體的共體,是一種自在自為的精神。

        其次,涵攝差別的共體。倫理實體不僅是具有必然性、普遍性的關系體系,而且是存在差別的共體。倫理實體是具體而多樣的,作為多樣性存在的倫理實體彼此之間必然存在著差別。而且,倫理實體是人類自我立法的規范的關系體系。“倫理性的東西就是理念的這些規定的體系,這一點構成了倫理性的東西的合理性”[2]165,這些規定的體系“是從事物本性中產生出來的規定”[2]165,因而“構成自由的概念”[2]165。由此可見,倫理實體是以一定社會共同體為內容的關系體系,是一種具有一定規范范型的關系體系。因而作為存在差別的現實的實體,倫理實體是在這些實際存在著的個別性中實現了的絕對精神,即公共本質、共體或共同體。

        最后,個體的偶性存在。倫理實體是個體的本質,它規定了個體的權利與義務的內容,個體從倫理實體中獲得自身存在的價值規定。因而在倫理實體中,個體獲得了新的規定性,不再是單一的、形式的個別存在,而成為社會整體有機結構中的一員。個體之所以有自由,之所以有真實性,原因在于他體現了倫理實體的本性。進一步說,任何個體在社會生活中都有依其倫理角色而具有特定的倫理權利和倫理義務,但其具體內容則不以個體的特殊意志為轉移,而具有某種確定性。盡管“個人對他特殊性的權利也包含在倫理性的實體性中,因為特殊性是倫理性的東西實存的外部現象”[2]172,但是這種特殊性并不能決定個體的本質,個體只有把倫理實體的精神本質內化于自身,使他的倫理行為成為倫理實體的自覺表現,這時他才是自由的。對此,黑格爾精辟地表述為:“個人主觀地規定為自由的權利,只有在個人屬于倫理性的現實時,才能得到實現,因為只有在這種客觀性中,個人對自己自由的確信才具有真理性,也只有在倫理中個人才實際上占有他本身的實質和他內在的普遍性。”[2]172

        綜上分析可見,倫理實體是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構成社會生活價值合理性之根據的倫理關系體系。或者可以說,倫理實體是一切具有倫理的內涵和特性并實行有效的倫理互動的倫理關系的精神體現,是“倫理的共體或社會”[1]8。

        二、“科學共同體”倫理實體性之內在根據

        英國科學家和科學哲學家米切爾?波蘭尼(Michael Polanyi,1942)最早使用“科學共同體”(Scientific Community)這一概念,他在探討科學自主性的過程中,把全社會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作為一個具有共同信念、共同價值、共同規范的社會群體,稱作“科學共同體”,以區別于一般的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按屬性歸類,科學共同體一般指兩種情形:一種是共同職業意義上的科學共同體;一種是共同專業意義上的科學共同體。前者是廣義上的,指整個科學界,體現科學共同體的外在功能。后者是狹義上的,指由科學家組成的各種專業集團,顯示科學界的內部結構。

        德國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體與社會》中指出,共同體具有不同于社會的本質內涵:一方面,共同體應該“被理解為現實的和有機的生命”[3]52,而社會則“被理解為思想的和機械的形態”[3]52;另一方面,共同體的實質是一種結合,而社會則意味著分離。“在共同體里,盡管有種種的分離,仍然保持著結合;在社會里,盡管有種種的結合,仍然保持著分離。”[3]95據此,作為共同體的特殊模式,科學共同體本質上具有共同體所蘊涵的倫理向度,而非一般意義上的社會或社會群體。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科學與社會的互動性日漸突出,社會、文化、倫理等因素日益滲透于科學的認識過程。科學共同體不但涉及對科學認識論的闡釋,而且科學與社會的互動、倫理價值向科學的融入等問題已經成為科學共同體關注的重要內容。換言之,倫理實體已經成為科學共同體人文本性的實質內涵。

        首先,科學共同體具有穩定聯系的整體性特征。科學共同體是“科學家在科學活動中,為了實現特定目標、完成特定的社會功能,通過相對穩定的聯系而形成的社會群體”[4], “他們在他們自己之中維持著為促進科學過程而建立起來的特有關系”[5]138。科學共同體就是擁有共同范式的科學家所組成的群體,“他們由他們所受教育和見習訓練中的共同因素結合一起……這種共同體具有這樣一些特點:內部交流比較充分,專業方面的看法也比較一致”[6]。

        其次,科學共同體體現了精神氣質上的共同性和秩序性。著名的科學社會學家默頓認為,科學研究的慣例形成了科學家的動機、熱情和種種社會關系,形成了有形、無形的科學家的行為準則。這些研究慣例和行為準則緊密地與科學家的創造成果相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科學的精神氣質(ethos of science)。科學共同體在本質上是關系的結合,它突出科學家之間共同的精神氣質,并將它作為相互聯系的紐帶。科學家在社會中構成特定的集團,這些集團“環繞特定的知識目標形成各種獨特的共同體,它們控制著研究設備,在相對獨立的條件下決定自身的工作目標和程序。共同體一旦建立,將沿著某個特定的方向發展”[7]。

        再次,科學共同體以某種共同價值信念為基礎。科學共同體是主體間性的形式,它強調共同體中個體成員之間的普遍性意識,它是一種遏制拆解共同體的力量,依賴共同體成員彼此之間強烈的倫理情感或共同信念來維系。這種價值信念是共同體的持存所不可或缺的,沒有或者喪失它們,科學共同體就是不健全的。科學共同體“試圖使自己的行為舉止就像遵循著一個共同一致的和穩定的范式那樣行動。事實上,雖然科學的內容有大量的變化和不斷的變革,存在有范式的這種假定卻有助于確定一個共同體的邊界,這就像存在著對其他種類的共有傳統的假定,可以確定民族的、宗教的和其他的團體的邊界一樣”[8]。

        最后,科學共同體蘊涵著多重倫理關系。科學活動的社會化使倫理關系成為科學共同體活動關系的重要部分,“不僅科學共同體內部形成了復雜的倫理關系……而且還形成了科學與社會、科學與人、科學與自然的倫理關系”[9]168,而“在處理上述倫理關系的過程中,還生成了科學工具倫理觀、科學理性倫理觀、科學社會倫理觀、科學倫理價值觀等”[9]169。在這種倫理關系中,科學共同體以科學成果向生產過程和精神領域滲透,協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其權利和義務得到了統一,構成了社會倫理生活的有機單元。

        可見,并非任何科學家群體或集體都能稱為科學共同體,只有體現科學共同體之普遍本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共同體。美國社會學家李克特揭示,科學共同體不能簡單地根據它的成員來定義,因為科學家們可能會因各種各樣的目的組織起來,例如科學家的一個協會可能會變得等同于一個工會,功能主要是保護其成員的經濟利益;或者它也可能變成一種以謀求改變政府政策為目的的政治壓力的群體,而且科學家也可能因為政治權力而組織起來。致力于這些目的之一的科學家集體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共同體。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共同體只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存在,即科學家們組織起來是為了以相對直接的方式促進科學過程本身。[5]138-139因此,科學共同體具有一種必然性和普遍性的本質規定,這種普遍性、必然性體現了倫理實體的根本特征。

        三、科學共同體倫理實體性之價值訴求

        科學共同體的倫理實體性蘊涵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價值訴求:

        首先,摒棄“原子”追究,以“實體”為形上出發點和價值根據。當前對于科技領域中倫理問題的探討多注重“原子”追究,或側重科學的倫理要求,或側重倫理對科學的規約,或強調科學家的倫理規范,忽略了科學共同體這一實體的倫理道德內涵。“原子”追究往往導致這樣的后果:“以實體內部的倫理性,消解實體與實體之間、實體與它所面對的自然之間的道德責任,于是,在這些理念之下,就會出現這種狀況:對內部關系來說,實體是‘倫理的’,甚至是非常‘倫理的’;但對外部關系,包括實體與實體、實體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來說,它卻可能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非常‘不道德的’。”[10]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在“原子”思維方式的影響下,由于僅僅強調個體的道德性,而那些由個體所形成的集體,由倫理所造就的實體,就會因為對于道德和道德責任的集體缺場,而給現代生活和現代文明造成眾多悲劇性的后果。因此,實現由“原子”向“實體”的價值轉換,是科學共同體倫理實體性的重要人文優勢。

        其次,揚棄“個體主體”,推進為“實體主體”。長期以來,道德哲學所關注的道德主體僅僅是個體,而忽略了集體或實體的道德主體性,因而由個體所組成的集體,或者由倫理所造就的實體,往往逃逸于道德的規責之外。“而且都似乎由一個預定的前提或經驗直覺出發:個體意識行為需要透過道德的反思和引導,而集體或共體的理性和沖動,則天生是倫理的……這樣做的時候,集體、共體或實體的行為便逃逸于倫理評價和道德反思之外,于是,便不可避免地導致這樣的悖論:倫理的共體與不道德的主體。”[10]雖然不能否認個體是道德的主體,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道德的最重要的主體是集體或實體,道德主體的本質性是實體主體性。這就要求不僅作為共同體成員的科學家個體具有道德要求和社會責任意識,而且更尋求科學共同體這一實體的倫理意志和行為。也就是說,科學共同體不僅應具有內部倫理性,還應具有外部道德性。必須將道德責任的主體由科學家個體轉向科學共同體這一實體,堅持實體的道德義務(而不是實體內部個體對實體的道德義務)之本質性,訴諸科學共同體這一“整個的個體”的道德行為,最終實現內部倫理性與外部道德性、個體責任與實體責任的辯證統一。

        最后,超越“本體思維”,轉換為“生態思維”。科學共同體的倫理實體性的最終形成和確證,在于科學共同體實體的科技沖動力―倫理沖動力的“合理體系”的建立。而這種“沖動力”合理體系的建立,既不是科技對倫理的本體決定,也不是倫理對科技的價值控制,而是科技與倫理兩種沖動力的辯證互動和有機統一,這種互動和統一形成了合理的科技―倫理生態。它表明,無論是基于科技還是基于倫理的本體追究,都既不具有理論合理性也不具有實踐合理性,只有科技與倫理的“生態”才是科技與倫理的真實而合理的存在狀態,應該在整個文明及其發展的生態體系和生態視野下,考察科技―倫理生態的價值合理性。因此,科學共同體倫理實體性這一人文本質的一個最重要的價值體現,就是關于科技-倫理的生態思維和生態理念,它既不固持科技的價值本位,又不因循倫理的氣質決定,而是以科技與倫理生態關聯的實體性為價值取向,超越科技倫理問題中的科技或倫理的本體歸責,既揚棄科技決定論和倫理相對主義,又揚棄倫理氣質論和科技悲觀主義,實現科技倫理困境的生態修復,從而超越現代科學發展對自然生態環境、人類自身、社會發展的消極作用,避免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自然環境之間的沖突。

        參考文獻:

        [1]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下卷[M].賀麟,王玖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2]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范揚,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3]斐迪南?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 [M].林榮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4]費多益.科學價值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8.

        [5]李克特.科學是一種文化過程[M].顧昕,張小天,譯.北京:三聯書店,1989.

        [6]托馬斯?庫恩.必要的張力[M].范岱年,紀樹立,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89.

        [7]劉大椿.科學活動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8.

        [8]約瑟夫?本?戴維.科學家在社會中的角色[M].趙佳苓,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0.

        第2篇: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 畢業論文模式 獨立學院 法學專業 案例型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傳統模式運行現狀分析:“法學院”內畢業論文存廢之爭

        進入21世紀以來,有關“本科畢業論文存廢之爭”一直受到媒體與學界關注,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熱點話題。而《光明日報》在2012年5月7日、8日和18日分別刊載《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答辯可不可行》、《本科畢業論文存亡不應一刀切》、《畢業論文應加強而非取消》三篇文章,則直接讓這一場“存廢之爭”白熱化。相比其他人文社科專業,法學教育天然具有學術研究性和職業技能性雙重性特點,則直接導致各大高校法學院將這場“存廢之爭”延伸到實踐。

        支持者認為,“本科畢業論文的問題不是應不應該取消,而是應該如何加強,對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地方高校,同樣不例外”。①但大部分認為畢業論文制度應該堅持,但應該改良,是“對學生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綜合訓練,它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文獻檢索與運用、邏輯思維、動手、寫作能力”。②大部分高校法學院實踐中也持這種態度。取消者認為,“法律的生命在于經驗,而不在于邏輯”,應用型人才目標定位下高校法學教育應該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視科研創新為生命的畢業論文與法律實踐性和應用型培養目標相悖。悖論下畢業論文已是“人神共怒”,“與其目前這種尷尬局面,不如放棄”。③2008年底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宣布取消畢業論文,以案例分析取代畢業論文。折衷者認為,應該對待畢業論文應改變原來“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改革傳統畢業論文模式,適應法學教育對科研創新能力和職業應用能力的雙重要求。代表性模式是武漢東湖學院法學院實施的“雙軌制”。

        正如有學者言,孤立地爭論畢業論文的“存”抑或“廢”本身沒有任何意義。畢業論文只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一環,任何脫離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爭論都是空談。換句話說,如果畢業論文有利于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則應該堅持加強;反之,則應該改革甚至取消。高校教育大眾化趨勢下,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逐漸分化。獨立學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其法學教育定位為培養法律實務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相比研究性法律人才,應更重視學生法律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至于傳統畢業論文模式是否可以適應獨立學院法學教育的需要,筆者以為將模式放到獨立學院培養目標下重新評析至關重要。

        2 模式創新的必要:傳統畢業論文模式評析

        2.1 與培養目標不合

        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本科辦學的新生力量,更多是依母體高校優質教育資源托建而成。然相比母體的法學院系“研究型”或“高端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獨立學院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卻存在本質的差異,更多應定位為“普通應用型”或“高端輔助類”法律人才,具體包括基層法官、檢察官、律師、公證員、律師助理、司法執行人員以及在公司企業等其他機構從事法律業務的人員等。顯然應用型培養目標下,各獨立學院法學院專業應該強調的是對學生法律實務能力的培養,即運用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照搬母體院校模式強調學術創新能力。故視學術創新為生命的傳統畢業論文模式與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合。也正如有學者言:對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要求,說到底是對大學培養不同人才的要求,需要區別對待。不同的大學定位,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對畢業論文的要求也應有所不同。④

        2.2 與重實踐理念不合

        畢業論文屬于學術論文范疇,學術論文“不是寫出來的,是做科研做出來的,不進行科學研究寫出的文章不是學術論文”。⑤科研能力的培養是不能一蹴而就,“不是畢業論文寫作一門課程能解決的,不是指導老師一個人能解決的”,⑥而是需要大量的“前伸性”工作,即把撰寫法學本科畢業論文的科研能力培養拓展并延伸到整個法學教育培養過程,在日常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都應重視對學生科研理論創新能力的培養。顯然這種能力培養理念,是與傳統“研究型”大學“重理論”教學理念相一致的。而隨著“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獨立學院教學理念由傳統“輕實踐”轉變為“重實踐”已成趨勢與必然。當下獨立學院法學教育改革,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建設等都重在圍繞“實踐性”展開,突出法學實踐教學的質量決定了法學本科教育的質量。總之加強獨立學院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重中之重,顯然不是畢業論文所強調的科研創新能力。

        2.3 與學生智力不合

        獨立學院生源特點是獨立學院“獨”特性之一,與普通高校招收的“一本”、“二本”學生相比,他們在基礎知識、知識結構、綜合素質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傳統畢業論文模式的目標定位上顯然還是按照“一本”、“二本”的生源特點進行要求與設定,以此來指導獨立學院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勢必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打擊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能感到力不從心。正如有學者言,“幾乎所有高校都要求畢業論文具有創新性。其實“創新”別說對大學生,對我們大學生的老師一生也未必能完成幾個。我們可以鼓勵創新,但不能把社會對高等教育中拔尖人才的期冀當成大學本科生的基本目標。”⑦筆者以為,忽略生源特點地強調畢業論文創新,強調“教育公平”是不切實際的,畢竟不可能讓所有大學生都寫出有創新、有學術價值的畢業論文。

        綜上所述,傳統畢業論文模式難以適合獨立學院法學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必須對其進行比較徹底的改革和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構建一套更強調應用型和實踐性的畢業論文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3 模式創新的途徑:案例型畢業設計模式構建

        案例型畢業設計模式,將學生畢業設計與法學專業學生在司法機關、律所的畢業實習結合起來,圍繞實習過程中接觸的經典案例,采用案例選擇、文書設計、模擬審判、案例分析“四步走”模式。相比傳統畢業論模式,實踐性是案例型畢業設計模式的靈魂。一方面,強調整個設計以具體案例為中心,要求學生從原告、被告、法官等多種角色的視野去閱讀案例,并運用所學理論去分析和解決案例中發現的問題,目的性強,有效地避免脫離實際的傾向,真正起到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目的。另一方面,強調把設計與畢業實習結合,突破往常“閉門造車”,要求學生在法院(或檢察院、律所)實習時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僅提高了畢業實習質量,也加強了“法律人”素質的培養。

        3.1 案例選擇

        案例型畢業設計模式強調對學生法律實務能力的考核。按照這一模式,不僅對學生實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的指導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案例選擇是整個模式的基礎,所選案例的實踐與理論價值將直接決定整個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相比法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模擬法庭中案例選擇注重專業性、典型性、現實性,以達到緊扣專業課程教學具體內容,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氛圍的目的,案例型畢業設計模式下的案例選擇考慮綜合性、疑難性、不確定性三個因素,這樣才有助于對獨立學院法學專業學生法律實務應用能力的綜合考核。

        其一,綜合性。畢業(論文)設計是對法學專業學生四年法學知識與技能學習的整體考核。我國著名法學教育家孫曉樓先生認為,法律人才需具備三個要件:一是法律的學問;二是法律的道德;三是社會的常識。所選擇的案例涉及的知識應該有一定的跨越度,可以學科之間有跨越,也可以部門法之間跨越。其二,疑難性。過分簡單的案例讓學生覺得容易,無法激起學生畢業設計的興趣,也容易導致整個設計模式“走過場”;但是太難,又容易導致學生無所適從,整個模式停滯不前。所以指導老師在指導學生選擇案例的時候,應該把握好“度”,合適的案例應該是能讓學生經過認真思考和分析后,運用所學的法學專業知識解決案例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其三,不確定性。案例的選擇必須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不要強調一律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正如一位美國法官所說“我們能夠做出最終判決并非因為我們判決正確,相反,我們之所以判決正確,是因為我們有終審權”。案例的不確定性能為學生多重視角、多角度分析案例埋下伏筆,便于最大限度激活學生的思維并進行考核。

        3.2 文書設計

        法律文書被稱作“看得見的正義”,以其為載體所體現的司法直接體現法律的權威。在當代,法律文書作為一種重要的精密的司法技術,日益凸顯其重要性。⑧故對這一技術能力的掌握,將直接體現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法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獨立學院對法學專業學生文書設計能力考核時,筆者以為應該強調文書設計的完整性和規范性。

        其一,完整性。案例型畢業設計模式文書設計階段要求學生對整個案例所涉及的訴訟文書進行設計,因此對學生設計文書進行考核的第一個要素就應該是其所設計文書是否完整。而一個案例所設計的文書是否完整,又直接取決于案例的性質與案情需要。指導老師在指導時應該把握好,也為指導老師對法律實務能力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規范性。文書設計的規范性,一方面體現在格式規范性,不同種類的法律文書有不同的格式要求,此點較易把握;另一方面體現在文書語言規范性,此點更難把握,對學生法律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而言,文書用詞規范性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核:表意準確、質樸莊重、嚴謹意賅、邏輯嚴謹。⑨

        3.3 模擬審判

        通過模擬法庭進行模擬審判一直高校法學專業提高學生法律實務應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法學實踐性課程教學的重要一環節。模擬法庭被定性為高校培養“法律人”的“職業訓練場”,從“法學院到法院的橋料”。但是相比模擬法庭,除了在角色分配、開庭程序等相同外,畢業設計模式下模擬審判有兩個重要的不同點上:其一,案例的二次選擇性。畢業設計模式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根據自己實習的單位進行案例選擇、文書設計,但對模擬審判案例進行選擇時,要求指導老師在學生提供的案例進行二次選擇,依據指導的人數在本組指導學生提供案例中選出一兩個更典型、更能對學生法律審判實務能力考核的案例進行角色分配和審判。其二,審判的“實戰性”。相比傳統模擬法庭教學,更多是圍繞教學需要(尤其是訴訟法教學),重視附著在“法庭審理”的“程序性”上面的“表演性”,設計模式下的模擬審判,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整個庭審程序,還更強調對學生法律審判實務應用、應變能力的考核,故應該重視過程的“實戰性”或“對抗性”,而畢業設計案例選擇環節要求案例的不確定性,也為“實戰”預留了空間。

        3.4 案例分析

        模擬審判的結束并非意味整個畢業設計的結束,還要求學生根據選擇或參與的案例選擇角度進行分析總結,一方面考核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更深入地學習、研究法律知識,提升法律實踐技能,具備現代法律人素質。而根據選取的角度不同,案例分析可以包括評述型、分析型。

        其一,評述型。這種類型要求學生從案例選擇到模擬審判的整個過程自行評述總結,如案例的選擇是否具有綜合性、不確定性、疑難性,文書的寫作是否規范、案例審判時證據是否確實充分、辯論是否有理有據、運用法律是否得當等等。肯定成果,指出不足,啟發以后更深入地學習,也進一步提升了學生法律實踐技能。其二,分析型。學生在圍繞案例進行畢業設計時對其中的某一個問題感興趣,然后把問題挖掘出來,結合專業深度討論,提出觀點。這一類型不僅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還強調觀點創新,要求學生有創新思維。分析型一方面適應了對獨立學院法學專業學生能力“多元化”的需要,部分學生經過四年法學知識學習后具備一定理論創新能力,甚至考上了研究生,即將跨入“研究型”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型案例分析為這部分學生畢業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對傳統畢業論文模式進行改革,追求“一元化”、“一刀切”帶來的弊端。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出現多層次性、多類型性、專業差異性,因此,對畢業論文的要求和形式,也應“因校制宜”、“因業制宜”。獨立學院 “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決定了其畢業論文模式考核指標的“應用型”。法學專業案例型畢業設計模式的提出和構建,為獨立學院畢業論文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做出了建議性的嘗試。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廳2011年高等學校“高校獨立學院畢業論文模式的改革”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XJG-11-86-11)

        注釋

        ① 鞏建閩.畢業論文應加強而非取消[N].光明日報,2012-05-15:002.

        ②③江勝清.論“本科畢業論文存廢之爭”對當前地方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影響[J].宿州學院學報,2012.27(4):93-96.

        ④ 郭立場.本科畢業論文存亡不應一刀切[N].光明日報,2012-05-08:002.

        ⑤ 楊曉旗.論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下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關于當下本科畢業論文現狀的反思[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8):6-7.

        ⑥ 汪濤.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升的路徑分析——以襄樊學院法學專業為例[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1):118-121.

        ⑦ 吳凡.法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改革問題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92(4):144-146.

        第3篇: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基本原理;課程教學;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與其它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相比,《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以下簡稱“原理”課)以其高度理論、高度抽象、高度系統、高度概括等特點而著稱,因而也就增加了理工科學生閱讀教材、教師講解教材的難度。為切實了解“原理”課教學的實際狀況,增強本門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說服力和感染力,我們秉著“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立足河南理工大學,兼顧省內部分高校,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通過對調查資料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們認真總結過去多年“原理”課程建設的經驗教訓,借鑒學習各兄弟院校的成功經驗,開拓探索出一條適合學校辦學特色,符合教師授課實際,貼近學生專業學習的新型教學路徑,真正為實現“原理”課由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變提供數據支撐與理論參考。

        從總體上看,自從“05方案”實施以來,“原理”的課程教學相比以前有了較大的起色,例如在總學時分配上,適當加大了課外學生自習的比重,更注重課堂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開放式教育教學模式,我校在保證48學時不變前提下,40學時用于課堂理論教學,8學時用于課外實踐教學,努力提升大學生獨立思考、自我發展的能力,省內同比分配的院校見河南師范大學,而以鄭州大學為首的省內其它高校,如河南工業大學、洛陽師范學院、周口師范學院等則更加重了實踐教學的比重,拓展為18學時。但是隨著各個高校在積極推進“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化過程中,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現大致梳理如下:

        1 學校管理層面的問題

        學校內部,尤其是部分理工科院系的領導對該課程的認識,與中央設置該項課程的初衷存在較大偏差。因此在實際中出現了“口頭上重視”,但實際執行中不到位等現象。尤其是對教學工作、對教師可持續發展,社會考察,在職培訓,師資隊伍的補充、對學生的要求、教學安排和教學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例如從事“原理”課教學的教師在很多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編現象,教師教學任務繁重,一個教師一學期平均能上5-10個課頭,且大部分高校大班上課的現象較為普遍,因而無形中增加了教師授課的心理和生理雙重壓力,使得一些教師甚至疲于上課,更不用說去切實保證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此外,對教師的全員培訓、輪訓、攻讀學位以及收入水平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問題,教師的成就感和地位相比于專業課教師有一定的差距。以下是針對“原理”課學校重視度以及任課教師自身滿意度所做調查情況統計:

        2 教師教學層面的問題

        2.1 責任心不強,教學投入精力不夠

        “原理”教學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具備多學科的知識背景,緊跟時代的步伐,根據國際和社會的熱點,深入、實時地了解社會,結合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實踐為課程注入新的內容,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知識面是教師讓學生信服和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必要條件。這是教育者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意味著在職業發展過程中,他們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豐富教學內容,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但是很多教師精力和時間投入都不夠,一些教師僅僅把教學工作當作一項任務,知識和技能的傳遞僅僅只能停留在造器的層面。[1]相關統計表明,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其“自我感覺的職業社會評價較低”,“對職業的社會感覺并不好”,“7.9%的人在尋找機會,想早日離開”。[2]這就使得部分教師在熱愛、關心學生,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個性化發展方面做的不到位。

        2.2 教學方法陳舊,時效性不強

        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延續傳統的理論講授和“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以自己為主,不關注學生的反映,不能針對當前的形勢和學生關注的熱點進行教學,導致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不強。實踐證明,“原理”教學吸引力如何、說服力如何,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師的學識、能力、性情、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融鑄成其人格,具有令人尊敬、愛戴的凝聚力,是增強“原理”實效性的重要環節。否則,以老思路,老方法去解決問題,結果只能是處處碰壁,教學變成了枯燥乏味的工作,感受不到教學的喜悅和成就,一定程度上也會消減教師的職業成就感和對職業的興趣。本次調查問卷結果也反映了這一點。

        在對“原理”的課堂教學情況的調查中,對于“你希望《基本原理》課應該采取哪種教學方式?”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的學生希望采取師生互動、案例討論的教學方式,18.63%的學生希望老師在專題講授過程中盡量針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與方法的培養,而也有近9%的學生希望采取學生自學,老師解疑的自主學習方式。從統計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希望教學方式的革新,希望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在其它調查中也有情況顯示將近半數的同學認為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效果一般,這說明我們應該進一步改進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學效果。[3]這就表明,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需要,傾聽學生的想法,通過運用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真正產生心理共鳴,觀點共振,思維共享,影響共有,才能使“原理”課真正走出教材,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心靈。

        2.3 學生學習層面的問題

        部分學生缺乏學習“原理”課的主體性、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被動學習的現象比較突出。青年大學生有著強烈的上進心和求知欲,希望通過學習解決思想和生活中產生的種種困惑。但是,今天的大學生不同于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的大學生,伴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絡傳播帶來的多維影響,面對如此眾多的信息因子,他們將面對更為復雜多變的生活選擇,原來占主導地位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受到強烈沖擊,一部分人逐漸淡化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觀念,重視商業價值,追求感官享樂、個人主義等價值觀。因此,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現實面前,許多學生又變得極為功利化和實用化,加之“原理”課的思辨性、理論性又較強,因此許多學生對“原理”課缺乏正確的認識,以為“原理”所講述的內容離自己的生活較遠,甚至認為內容過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體性較差,被動學習的現象比較突出。超過半數的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及格,31.7%的學生認識到學習在實際生活中的實際幫助,也有11.8%的學生是出于個人興趣而自主學習。

        2.4 經驗與展望

        針對以上問題反饋,我們立足理工科院校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專業特色以及師資配備特點,開始嘗試性地更新教學手段、改革教學方法,并在這方面取得了初步經驗和明顯成效,比如08年作為校級精品課程《基本原理概論》課躋身河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優秀課程之列。同時圍繞“原理”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和改革,把多媒體手段應用作為專項研究的重心,在“原理”課教學中全面植入現代化教學新手段,不僅目前基本原理教研室的全體教師可以熟練制作、應用多媒體從事教學,顯著提升了整體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而且對網絡課堂輔助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搭建起與課程配套的“課程網站”、“網絡課堂”,為學生提供有關“原理”課的多媒體資料(包括媒體素材、試卷素材、題庫、課件與網絡課件、案例、文獻、常見問題解答、資源目錄索引、網絡課程),引導學生實現自主學習。還通過設置“課程博客”,使任課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各個教學環節的及時交流,既能幫助學生解疑釋惑,又能夠較快地了解學生信息和思想動態,從而大大促進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提高。

        當然,任何一門課程教學改革都絕非一蹴而就之事,在循序漸進的改革與探索道路上,肯定還存在著諸多不盡如人意的方面。比如:政策解讀與具體落實的時間過渡、教師轉型與學生適應的過程磨合、兼顧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創新的矛盾等等。但是有矛盾就意味著有轉機,有問題就有前行的動力,隨著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化發展,“原理”課肯定會成長為一門大學生真心喜歡并終身受益的示范課。

        【參考文獻】

        [1]李凱城.領軍之道:軍隊管理思想的現代價值[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7.

        第4篇: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海洋類專業理科;本科畢業論文;產學研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3-0003-02

        海洋類專業主要是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和正確海洋觀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實踐教學環節至關重要,其中本科畢業論文是學生實現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消化和綜合運用的必備過程,是深化和提高學習、動手、實踐和寫作等各項能力的關鍵環節,是對學生大學期間所學知識綜合運用的一次全面、系統的檢測[1-2],能直接反映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如何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教學質量,已經成為高等院校亟待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目前工科專業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比較注重“產學研”結合[3-5],但理科專業在“產學研”方面做得相對差一些。本文針對海洋類理科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以海洋技術專業為例,論述了“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期望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和研究能力。

        一、海洋類理科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一)選題脫離社會現實需要

        海洋類專業理科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一般在第七個學期期末進行,所在教研室通常會擬定選題范圍及題目名稱供學生參考,這樣的選題經常會脫離社會實際需要,針對性較差,通常會存在“從理論到理論”現象,致使學生所接觸的內容限于課本知識和簡單應用,與社會實際脫節,不了解本專業在社會的發展狀況,從而為就業帶來障礙。

        (二)缺乏實踐能力訓練

        畢業論文進行過程中,一般是先查閱文獻。查閱文獻資料是進行畢業論文的前提和基礎,為論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支撐[6-7]。然后需要進行論文的研究和撰寫,整個環節過程中缺乏動手實踐能力的訓練,導致理科類本科生在后來的工作中只會“紙上談兵”,實踐能力比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還要差一些。沒有實踐操作,不能對所得的結果進行驗證,經常會影響本科畢業論文研究內容和結論的科學性。

        (三)內容缺乏技術研究

        論文內容方面問題較多,主要為:(1)內容空泛,缺乏技術研究。理科本科論文偏重于理論的描述和簡單應用,對于本科生來說研究內容不深入,由于缺乏動手實踐,對于具體技術論述不夠深入,對于論文的研究目的、論文的主要方法、結果和結論沒有敘述清楚。(2)論文結構層次較差,堆砌了大量文獻資料,看不出論文的研究思路、解決方案和結論。

        二、海洋類理科本科畢業論文的改革與實踐

        海洋類專業的高等教育是中國進入海洋世紀的智力支撐[8]。天津科技大學的海洋類理科本科專業包括海洋科學、海洋技術和環境科學。下面以海洋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為例,論述“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一)海洋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產學研”結合模式探索

        天津科技大學海洋技術專業是2002年秋季開始招生的本科專業,隸屬于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海洋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海洋科學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遙感與信息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接受遙感與信息處理分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海洋研究和圖像、遙感信息處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培養方案中一直堅持采用厚基礎、寬專業和多模塊選擇的人才培養,是海洋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干學科的綜合。畢業論文作為本科教學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其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從畢業論文的選題,畢業論文的進度計劃安排,開題報告、實習/調研報告的撰寫,外文資料翻譯,期中教學檢查和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等環節都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并進行嚴格的訓練,通過對畢業論文實施方案的不斷改革和探索,逐漸采用了“產學研”結合的模式,“產學研”結合是一種把高等教育與生產實踐、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有機地融合于大學生培養過程中的開放式教學模式[9]。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二)本科畢業論文“產學研”模式的實施策略

        在畢業論文選題過程中,本科生結合企業工作實際和教師科研課題進行選題,“產學研”結合的畢業論文題目都是來自于實際企業工作和科研課題,使學生可以直接參與科研工作,一方面可以解決企業或課題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鍛煉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操作的實踐能力和研究能力。

        1.畢業論文與企業的實際工作相結合。依據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指導教師聯系遙感圖像及數據處理、海洋觀測儀器開發和使用、數據管理和系統開發的企業,結合企業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畢業論文指導,讓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并完成畢業論文工作。結合畢業論文和企業的實際工作,增加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專業對口企業的認識,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也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了機會。

        2.畢業論文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相結合。近年來海洋技術專業的教師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市局級項目,學生依據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閱讀相關文獻資料,了解所學專業相關社會經濟發展問題,根據自己的興趣、知識積累和其他相關條件與指導教師一起商定論文選題。畢業論文題目依據實際科研問題命題,教師可根據科研實際為學生把握好方向,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示,使學生在畢業論文的過程中科研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另外還有多項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主要包括實際應用類、科技活動開放類和實驗項目研究類三種,這是依托學校實驗室,為了提高實驗室設備的利用率,促進實驗資源共享,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科技創新活動而開展的。

        3.部分考研學生進入研究院所,將畢業論文與科學研究密切聯系。海洋技術專業的學生考研情況較好,每年有多名學生考取中國科學院、國家海洋局、國家重點院校的研究生,部分被研究院所錄取的學生,畢業論文與研究院所的科學研究密切聯系,研究所科研人員對實驗的進度、操作與實驗結果的可靠性等均有較嚴格要求;學生也把完成好論文看作是證明自己能力和價值的一次機會,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較高,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產學研”模式的過程管理

        本科生畢業論文進行過程中,針對“產學研”結合模式的特色,采取校內專職教師和校外教師聯合指導的方式,嚴格過程管理,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1.論文及相關材料的管理。教研室按照學校畢業論文工作手冊,制定本專業具體的畢業論文手冊,對畢業論文每一個環節給出具體的要求,對每一個要求上交的文檔給出模板。畢業論文上交裝訂的資料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畢業論文冊,包括任務書、學士學位論文、外文翻譯資料;另一部分管理檔案冊,包括選題申請表、實習報告、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表、計劃進度表、畢業答辯記錄和成績表。各種文件的扉頁格式、正文格式及內容的字體、字號、行間距都給出明確的要求,便于學生查詢和修改。

        2.研究進程的管理。畢業論文的題目確定之后,指導教師需向學生布置畢業論文任務書,學生按照任務書的具體要求來制定詳細的計劃進度表,在閱讀文獻的基礎上完成開題報告,與指導教師探討實驗的可行性,征得指導教師和教研室同意后才能正式開題,進入畢業論文階段。在畢業論文進行過程中,在校內結合教師科研項目的學生需要隨時參加課題組的小組討論;在企業和研究所進行畢業論文的學生,指導教師和學生每周至少進行一次討論。指導教師通過和學生的互動,不斷完善畢業論文的研究內容、思路和方案,隨時解決學生在畢業論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檢查學生的論文進展情況。

        3.通過論文培育推出優秀論文。在畢業論文的開始階段,結合學生的選題,依據論文在企業、課題和研究項目中的實際意義,進行優秀論文的培育。一般會有多名學生申報,然后通過指導教師推薦,進行優秀畢業論文的培育。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努力學習,提高基本技術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體現因材施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長和課題性質做出合理搭配,著力培養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的意識,鼓勵他們提出新問題、新方法和新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培育可以推出優秀的本科生畢業論文,通過展板形式展出,為下一屆學生做畢業論文時提供參考和借鑒。

        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學生、指導教師和學校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才能有望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通過開展“產學研”結合對理科本科生畢業論文進行改革,可以使學生了解與專業相關的科研進展情況,了解所學專業知識在相關企事業單位的應用,為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提供實踐平臺,達到“產學研”結合,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

        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04]14號.

        [2]武衛莉.提高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質量研究

        [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

        [3]劉崢,李建平.產學研互動,提高化工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設計)質量的探索[J].高教論壇,2012,(4).

        [4]彭忠利,金真,梁浩等.化學化工本科畢業論文產學研教

        學模式的實踐[J].廣州化工,2010,(3).

        [5]石海信,王曉麗,周文紅等.基于產學研結合的新建本科

        院校化工類畢業論文改革[J].廣東化工,2011,(4).

        [6]張自廣,孔亞平.如何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J].合作

        經濟與科技,2012,(5).

        [7]隋秀芝,李躍珍,李煒.加強畢業論文環節文獻檢索課教

        學的思考[J].情報探索,2012,(1).

        [8]申天恩,鄧長輝,韓延波等.海洋類高等院校學科建設思

        路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2,(3).

        第5篇: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生態教育;多樣性

        生態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必須堅持多樣化的原則。這種多樣性要求分別體現在內容資源的多元化和課程組織的多樣化。

        一、內容資源的多元化

        目前,我國比較有影響的中小學語文教材在內容上基本都遵循“注意體現時代精神、重視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養”的指導思想。開發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同樣必須重視這一點,并需要進一步地開闊視野,注重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內容的廣泛性、多元性。

        1.自然風光

        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些贊美自然風光,描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譴責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但因其數量甚少,批判力度有限。加之,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沒能將其置于生態學的高度加以講解。在生態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也應將自然放在與人平等共生的地位。需要注重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對環境破壞行為的譴責,充分發掘社區環境乃至校園環境中的自然風光,將它們有效地利用起來,成為語文校本課程資源和學生語文生活化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

        2.文化風俗

        在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并發揮校本課程資源所具有的傳播優秀文化的功能。傳承歷史積淀下來的經典文化精神,比如“仁者,人也”“人無信而不立”等等。注重發現民間文化中的精華,比如,精湛獨特的民間手工藝絕活、健康向上的民族傳統習俗等。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要密切關注本土的文化風俗,這是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提高語文素養最鮮活、最貼身的文化資源。

        3.個性體驗

        校本課程資源開發是由許多個體參與形成的整體互動的教育活動,學生的個性體驗是這一教育活動的深層體現。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因此,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必須注重對學生個性的重視與研究。應該善于發現和引導每個學生的個性,把握好學生個性潛能發展的獨特領域和生長點,并且尊重他們個性的發展。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應該注重激發學生自己的個性化體驗,獲得獨特的知識體驗。

        二、課程組織的多樣化

        綜合分析我國中小學語文教材可以發現,小學語文課本的編寫體系大致分三類:“以閱讀為基礎的”“以作文為中心的”“讀寫結合,嚴格設‘法’布‘點’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合作性與學習的興趣,語文教學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這點與生態教育者所強調的“教育必須具有愛和親密的精神特質”也是相一致的。在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中,應當有意識地將活動、比賽、特長等適合學生學習天性的內容整合到課程組織中來。

        1.活動

        在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可以組織的活動也是多樣的。比如,圍繞某一話題的小組討論。中國古代書院和歐洲的學術沙龍都有互相討論的傳統,這種討論有助于師生交流思想,利用群體的力量共同探究問題,同時也有利于師生之間增加彼此的了解,改善和發展人際關系,此外還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大的視野、更多的交流和更深入的思考。

        2.比賽

        生態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中的比賽已不再是傳統理解的那種非得爭出個你輸我贏的比賽,而是你我共存、共生的比賽。此時,比賽的目的不是獲得名次,而是注重大家的參與感,注重比賽中群體的協同和群體能力的提升,培養大家共生的生命意識。在小學語文校本課程開發中,可以嘗試開展的比賽有:聽寫我能行、古詩詞背誦比賽、現場作文比賽、書法比賽等。

        3.特長展示

        當然,有很多教學模式也都注重學生的需要與個性差異,“如非指導性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個人生長,特別是情感的發展。”然而,生態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更側重把學生的特長引入到課程的組織中來。比如,擅長書法的學生寫下一首古詩詞,擅長繪畫的學生為其配上一副精致的插圖等。

        小學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只有在內容和組織方面充分發揮其多樣性特點,才能充分結合學生知識結構、實際狀況、個人興趣愛好等因素,有效地發揮校本課程的補充,從而促進學生潛能充分發揮和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第6篇: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 翻轉課堂 歷史教學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60

        Abstract College teachers use "flipped classroom"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of the specific practice, including the rol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teaching time and place such as rollover, seminar, library "reading frame, field trips, QQ group, circle of friends and other for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tudents should adapt to the role of active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 teaching idea, do a guide role through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flip "the flipped classroom to play a more effective role in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history teaching; teaching practice

        傳統的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學,多采取“教師―書本―課堂”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師口頭語言講授或課件展示,系統的把具體知識傳遞或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形式中,學生參與較少,教學效果一般,故在網絡上流傳了諸如“上課費流量”、“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為了到學校拿快遞,順便上了兩節課”等反映學生對課堂興趣不大的“段子”。為提高高等院校教學質量,許多教師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運用于課程教學中,值得認真關注。

        英特爾全球教育總監Brian Gonzalez對翻轉課堂概念有較好的總結,他認為:“翻轉課堂也成顛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學生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以便同學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①此定義較為全面地涵蓋了翻轉課堂主體、客體和實施過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源自美國的基礎教育領域,2011年重慶聚奎中學首次引進的,一時之間風靡全國。②現擬以河南大學歷史學本科教學為例,嘗試探討“翻轉課堂”與歷史學本科教學實踐互動的可能性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從而為提高高校歷史學本科教學質量水平貢獻自己的點滴思考。

        1 歷史學本科教學“翻轉課堂”的實踐形式

        歷史學是一門要求具有反思能力和質疑思想的學科,歷史學作為高等院校基礎學科,其專業教育與中小學教育的重要區別是由教授具體知識教育到提升個人專業素養教育的轉變。這就要求高校歷史學科教師不僅僅給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知識和所謂的正確答案,而要啟發和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的能力。就歷史學本科教學課堂而言,需要高校教師“翻轉”滿堂灌的講授式教學,轉變為啟發者和引導者,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筆者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和旁聽其他同仁的課堂教學,總結出現階段較為常用的翻轉課堂形式:

        第一,教師與學生角色的翻轉。翻轉課堂主要內容之一即是教師與學生角色的翻轉,教師從課堂的主要講授者成為聽眾和引導者,學生轉變成課堂教學的實施者。對于河南大學歷史學本科課堂教學而言,一些教師采取設置歷史學研討(seminar)課程環節。Seminar教學法起源于中世紀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學,其較為通行的模式是:導師給學生指定題目;學生課前準備或初步研究,寫出發言稿;然后與同學交流,接受其他同學的質疑或批評意見;學生再根據其他同學的意見撰寫一個完整的報告;最后在課堂中發言并和同學一起討論。③這種方式較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學院一位老師開設的“宋史專題課”課程就利用4個課時展開seminar研討環節,在課程開始之初把選課學生分組,并開列史籍、論著、論文、工具書等參考文獻,要求他們小組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撰寫提綱和小論文,并集中匯報討論,筆者也參與其中,通過學生們的匯報能夠看出,大多數學生花費了很多精力、做了精心的準備,較為成功地做了課堂匯報,總體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第二,課程地點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完成并不一定要借助黑板、粉筆和電腦完成,可以因地制宜地設置課程內容。例如,筆者開設的“史學論文寫作與訓練”課程,就有2課時帶選課同學到圖書館“讀架”,即把圖書館的館藏書庫作為課堂,讓學生較為迅速地掌握學術專著、學術期刊、報刊資料的相關信息,為他們能夠較快觸摸“學術”、觸摸“科研”奠定基礎。此外,合理利用地方歷史資源,對提高高校歷史學科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價值,④有些教師能夠立足河南大學位于古都開封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的區位優勢,通過對古跡名勝參觀考察的現場教學,有條件地開展田野考察教學,讓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為培養歷史學專業學生服務。筆者曾隨河南大學宋史研習班本科生赴繁塔現場教學,通過觀摩繁塔石材、磚雕以及內壁上的文字,使學生們更深入地了解了宋代的建筑材料價格、匠人工錢、村鎮地名變遷、民間的崇佛觀念、佛像服飾特點等,取得了良好的授課效果。

        第三,上課時間的翻轉。在大數據時代的當下,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課堂教學僅僅是教學的一種形式,而基于“互聯網+”基礎上的“微信公眾平臺”、“慕課”、“微課”、“QQ群”及“微信朋友圈”互動教學,可以和學生們隨時隨地討論問題,不受固定上課時間的限制,相當靈活。筆者主持的微信公眾平臺“宋史研究資訊”運行近一年時間,以宋史新著、專題論文、學術會議為主要內容,并配合課堂QQ群和微信朋友圈,學生在閱讀了相關內容后提出自己的疑問,大家共同討論,也相當有利于課程的開展和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

        2 “翻轉課堂”中師生的理念轉變

        有學者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從技術層面進行了理性反思,認為“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的架構中,微視頻、在線作業、自主學習環境、混合學習構成它的四大關鍵技術,一旦這些關鍵技術遭遇瓶頸,很可能導致課堂的效能性與科學性受到嚴重影響”。⑤除了諸如朋友圈互動的WIFI環境和時間保證、田野考察現場教學的資金支持等技術層面的限制外,有“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師生的理念轉變屬于更為重要的限制性因素。

        (1)高校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互聯網+”時代,如何改變傳統教師“滿堂灌”、“一言堂”式的教育,需要認真思考,尤其是要求有較為成熟教學經驗的高校教師們思考。學者抽樣研究表明,許多高校教師對“翻轉課堂”參與熱情不高。據統計,參與“翻轉課堂”的一線教師,大都為講師及副教授,年齡主要集中在30~39歲之間,40歲以上的教師,參與度不超過20%,并隨著年齡升高遞減。而在30~39歲高校教師中,贊同并能夠親自實踐“翻轉課堂”模式教學的教師也不超過50%。⑥甚至部分高校教師對于翻轉課堂教學有抵觸情緒。筆者曾與一些高校教師交流,不少人認為,讓學生分組討論后上臺展示小組成果,教師僅作為點評者而非傳授知識者,是作為高校教師不負責任的表現,言語之中透出自己對此種教學方式的不認可。上述情況的出現,說明了部分高校教師沒有對“翻轉課堂”有更為清楚的認識和認真的應對,需要深入反思。

        (2)學生要適應角色。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此期間,要根據課程內容查閱相當多的文獻資料,相關論著等等。如在宋史研習班繁塔現場教學時,有學生查閱了許多包括正史、宋人文集、明清方志等在內的數十種文獻,并就文獻記載的繁塔“七級說”、“鏟王氣”等與老師交流。還有學生查到了北宋著名文人梅堯臣和蘇舜欽登繁塔和詩,在沿著古人足跡登上繁塔時,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悟到古人作詩的意境。不過,也有部分學生較為懈怠,分組中較少承擔查閱資料、議題設計、PPT制作等,把田野考察當作旅游,不做提前準備工作,單純為了取得學分而選課,在翻轉課堂期間收獲不大。

        3 結語

        通過在歷史學本科教學中的翻轉課堂實踐,能夠發現其確實能夠調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從“要我學什么樣的知識”逐漸轉化到“我需要學什么樣的知識”。在此期間,作為高校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的角色,并不因為在課堂上講授較少而趨于弱化,而是蘊有形與無形之中,運用各種手段加以充分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歸納總結出現的問題并及時找尋解決方案,加強師生之間良性互動,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導師”角色。

        有學者指出,“作為一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引入了多樣化的‘翻轉’方式,如翻轉師生角色、翻轉課內課外、翻轉學習流程、翻轉學習時空等,但無論如何翻轉,它只能改變學生知識習得的流程,改變知識呈現的方式,而不可能完全改變真正的人的教育過程”,可謂一語中的。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能為創新而創新,為翻轉而翻轉,既要注重形式,更需注重內容,通過師生之間良性的“翻轉”,使其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注釋

        ① 李允.翻轉課堂中國熱的理性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4(10):18-23.

        ② 王東杰,戴偉芬.美國“顛倒課堂”及其在我國的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5):42-45.

        ③ 劉榮.案例教學法與seminar教學法綜合運用與法學本科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10):60-62.

        ④ 張艷.地方歷史資源與高校中國近現代史教學――以河南省為例[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1(11):136-138.

        第7篇: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校;公共歷史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很多在外人看來高校里“高、大、上”的專業知識走出“象牙塔”,走上了向社會“布道”之路,高等教育的專業知識傳授對象由學生逐步擴散到社會人士。其中,人文社科專業的歷史課程頗受大眾的歡迎,百家講壇的興起、淘課的流行即是典型,關于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和網絡劇也讓人眼花繚亂,甚至公務員考試以及許多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都不乏對歷史知識的考查。與全民“歷史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校公共歷史教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育的尷尬:學生興趣的缺乏以及實效性不強。

        之所以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列為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筆者認為,雖然2007年開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作為一門全新課程被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授課對象為所有本科層次學生。該課程從課程性質上看屬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其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相關通知文件也界定了該門課程的政治理論課屬性。但是,由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內容的弱理論性、偏史實性,其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于“基本原理”以及“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些理論性較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時,為了便于和美國高校本科通識類必修課程美國史教育對應比較,筆者在本文中稱其為高校公共歷史教育(該課程從性質上分析仍屬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范疇)。

        一、我國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普遍問題

        首先,我國高校公共歷史教育中,學生歷史學習意識缺乏。“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在大部分學生眼中是一門基礎知識學科,有不少學生認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開設沒有必要,他們認為在高中時已經學習過歷史,本科階段不需要重復學習。更多的學生則認為該課程的學習對日后的工作與生活沒有幫助。學生沒有正確的歷史學習意識,對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通過考試拿學分。特別是對理工科學生而言,幾節專業課的學習能夠讓他們學會設計出一個小零件、一個程序,而對歷史的學習似乎不能起到這么直接的實際效用,“歷史無用論”觀點在高校學生中普遍存在。龔自珍曾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為史。”歷史承載的知識和技能是非常豐富的,歷史知識與政治、教育、經濟等領域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歷史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生對于人類社會變化的認識,培養他們對于現代文化的透視力。這些都是學生無法主動意識到的,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樹立歷史學習意識。

        其次,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要求。我國高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方式主要還是以教師講授、學生傾聽為主。雖然教學手段有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教師早已運用多媒體教學,但是教學內容還是一樣局限于書本,一些基礎的歷史知識學生在初中、高中時就已經了解熟悉,到了本科階段,變動不大的教學內容和傳統的教學模式,必然會使大部分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最后,高校公共歷史教育考核的方式比較單一,需要作出改變。目前大部分高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考核還是傳統的考試形式。考試試題類型固化,內容固定,對學生的歷史理解、思考方面的考查較少。學生學習歷史的意義并不在于記住一個時間點或者一個英雄人物,更在于了解這段歷史的意義和對現代的啟示。對學生歷史知識的考查與數學、物理、化學等理工類基礎學科不盡相同,記住公式,套用解題不是歷史學習所需要的結果。

        二、美國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啟示

        美國的高等教育極其重視公共歷史教育,美國高校一般把美國史設置為通識類基礎課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根據近幾年對美國一千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學的調查,美國史作為公共歷史教育課程是美國大學本科中必修比例最高的。一般來說規模大的州立大學,如加州大學體系、馬里蘭大學體系等,統一把美國史設置為本科必修課程。即使在那些不要求美國史必修的全美頂尖的三十所文理學院,本科必修課的選課目錄中依然保有美國史。

        事實上,對于這些不必修美國史的全美頂尖學院來說,由于進校學生的素質極高,學生在美國史方面的素養已相當不錯,傳統的公共歷史教育課程――美國史對這些學校和學生來說顯然不適合,因而這類學校一般以其他美國史領域的專門課程作為必修課,這種其他課程,很可能是關于美國歷史文化或經濟、政治方面等更為專門的課程,如清教、天主教、新教等基本的宗教知識以及這些教派對北美殖民地的塑造作用。這些課程需要相當的美國史訓練,許多選擇該類課程的學生高中時在美國史方面的訓練就極其過硬。

        美國高校為什么如此重視公共歷史教育?從根本上看是以“通識教育” 為根本理念的教育原則和精神決定的,而歷史教育是“通識教育”重要的基本內容之一。所謂“通識教育”,即不管是文科、理工科抑或其他學科,把全面培養學生的人文與科學知識以及思維方式作為主旨,使學生對人類的物質、精神文明有系統和深入的認識理解,養成學生科學與人文兼具的思維方式。美國高校一般不將自己視為培養技術專家的地方,專業技能和技術的教育在美國高校教育中并非首位,美國高校重視的是歷史這類人文社科知識的培養在技能與專業學習中的基礎地位,本科階段許多技能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專業一般不設置,必須要等學生在本科階段打 下較為合理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才能去學習。

        另外,由于美國高校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非常注重在公共歷史教育中讓學生理論結合實際,比如在課程實踐環節安排學生到政府、社區、企業等工作單位實習,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了解如何研究材料、編輯報告、收集文獻等,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研究和應用能力,促使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研究中鍛煉了思維、收獲了方法。

        三、我國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改革

        第一,明確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目標,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歷史是記錄了過去、現在、未來的整個全人類的生活。通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育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1840年之后中國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又一步步完成實現國家解放和民族獨立以及在此基礎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事實,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啟發學生習得的歷史經驗、激發學生的歷史意識。所謂歷史意識,意味人類在文明發展過程中產生出來的對自身歷史的記憶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實的基礎上從中總結經驗、汲取智慧、進而運用于現實生活中的一種觀念和要求。現階段高校公共歷史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幫助學生樹立歷史意識,讓青年人能夠彰往察來,學會運用歷史經驗,應對現今社會生活。

        第二,教學聯系實際,幫助學生實現“學以致用”,提升歷史知識的轉化率。筆者認為,高校公共歷史教育應該注重以下幾點:其一,增強“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科的界限已經不像以往那么明顯。高校學生特別是人文社科類的學生,通過接受公共歷史教育可以增強其對專業學科的理解。文學專業,需要學生了解相關的文學史,理解特定文學作品的創作背景、歷史環境,以理解該文學作品的核心;旅游專業,更是需要學生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知曉當地古跡的歷史內涵。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各科文化交匯相融的過程,只有弱化歷史學科的專業意識,才能幫助學生找到公共歷史教育的意義所在。其二,公共歷史教育不應該與社會生活、社會工作割裂。公共歷史教育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幫助學生更好地步入社會、接軌社會,為實現“四個全面”戰略服務。在公共歷史教育中,教師作為引導者,要注重分析歷史事件與現代事件發生的關系,探討其中的歷史規律,增強學生對于歷史和現實關系的理解。

        第三,改變考核形式,讓學生從心里接受歷史、學懂歷史。高校公共歷史的教學目標,更多的在于教導學生如何理解歷史、運用歷史。所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考核方式應該以考核學生的能力為主,以考核學生的基礎知識為輔。在考核形式中,不僅可以采用試題的方式,還可以采用課題討論、撰寫報告或者論文的方式,多方面考查學生收集資料、整合資料以及撰寫報告的能力。考核還應結合平時課堂的表現和作業的完成情況。學生課堂討論是否積極參與,對于教師每次布置的思考作業是否有獨特、新穎的想法,這些都是最終考核結果的重要參考標準。

        除此之外,公共歷史教育的考核內容應該從一些基礎知識點的考查向靈活運用能力的考查上轉變。比如,以往考試試題都會考查的主要內容和意義問題,現在的試題可以轉變成對于中國近代社會發展變化以及對于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有何借鑒意義方面的考查上來。單純的對知識點記憶背誦的考核轉變成了對歷史知識理解與運用的考核,如果學生對此理解透徹并有著獨到的見解,那就真的學“懂”歷史了。

        參考文獻:

        [1]解學慧.美國歷史教育的特點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資料[J].歷史教學,2004(7):57-60.

        [2]陳靖豐.現代化與國民的歷史教育――戰后美國歷史教育述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5):93-97.

        [3]李守常.史學要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4]瞿林東.歷史?現實?人生――史學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魏久堯.中國傳統大學精神與民族精神――關于中國現代大學教育改革的歷史反思[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6]王小麗,肖守軍.美國公共歷史學教育對我國高校歷史教育實踐改革的啟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

        第8篇: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地方院校;歷史學;專業考察;實物;遺址

        [中圖分類號] G64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1-0035-03

        專業考察是歷史學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做好專業考察,關乎著考察的成效,但史學界在這方面的專門研究幾乎沒有。筆者結合近十年來組織專業考察的親身實踐,寫下此文,以期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尋求歷史學專業考察更為高效和更趨合理的方式與方法。

        一、專業考察在普通本科院校歷史學實踐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陸游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中寫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專業考察是歷史學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院校不同于重點大學,在師資力量,生源上差別太大,培養目標也不一樣。筆者通過對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江漢大學等幾所院校現今使用的實踐教學模式的比較分析發現,湖北大學的“一體三翼”實踐教學模式是各類高校普遍使用的模式。“‘一體’指以創新型歷史學人才培養為中心,‘三翼’則是分別從課程實踐、科研實踐、社會實踐三個方面來展開歷史學實踐教學活動”。其中,課程實踐環節采取的是課堂討論的方式,即設置“中國史Seminar”課程;科研實踐環節通過實行“本科生學術導師制和學年論文制”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社會實踐環節則讓學生直接到歷史檔案館查閱、整理、編輯館藏檔案。“一體三翼”的實踐教學模式固然好,但這種模式不適合地方院校,地方院校教師科研能力弱,師資力量隊伍不強,教師數量少,課業壓力大,學生基礎差,實現“一體三翼”難度比較大。因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基本的歷史事件都很難掌握,閱讀量少,所以在教師組織課堂討論時學生普遍不說話;科研方面因指導教師的匱乏和水平的限制,也難以開展;檔案館實習我們也組織過,除幾個基礎好的學生外,其余大部分學生看不懂文獻,對此興趣也不大。結合培養目標和地方院校的生源實際,根據學生普遍對歷史學興趣不高和基礎知識薄弱的現實狀況,商洛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將實踐教學重點放在了專業考察上。專業考察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上有著課堂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愈來愈受我校歷史學專業學生的歡迎。從這些年學生書寫的實踐報告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專業考察這種方式的滿意度最高。

        二、專業考察目標一定要明確

        目標是個人、部門或整個組織所期望的成果。在制訂專業考察目標時一定要明確,即要明確考察時,學生在每一個考察點要獲得哪些基礎知識,掌握什么能力,獲得什么感受等。如考察半坡遺址及其博物館,西安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座比較完整,比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和村落遺址,距今6000年左右,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是進行歷史研究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和最好課堂。遺址大廳保留了發掘時的原貌,是一處典型的聚落遺址。在出發前,教師在課堂告訴學生在半坡遺址大廳重點看構成聚落的四要素,通過房屋地址了解半坡人的房屋形狀,通過觀察墓地的分布、墓葬的形式、埋葬方式、隨葬品等掌握原始先民社會生活、精神生活和等。在博物館重點考察半坡人所使用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陶器的形狀,器壁上的紋飾等,掌握原始先民的生產、生活及審美情趣。這些活生生的教材,比教師在講臺上描述要具體、形象得多。這些年,我們的學生仔細觀察后,無須教師用語言引導,都能流利回答教師的提問。如房屋的形狀,學生在考察后得出從房屋地址可以明顯看出:房屋有圓形、圓角方形、方形等,房屋為半地穴式,房屋內有灶。墓葬,有單人墓、合葬墓,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仰身屈肢葬、側身屈肢葬。隨葬品一般為尖底瓶、陶罐、陶盆。防衛設施有環壕,經濟設施有陶窯、窖穴等。只是學生對陶盆底部中間的圓孔不理解,經教師解說后明白那不是生活用品,而是原始先民甕棺葬上覆蓋的器物,古人謂靈魂出入的孔道,說明半坡人亦有靈魂不滅的觀念。

        洛南盆地舊石器遺址群是一系列沿洛河流域分布的大量舊石器曠野地點群,考察該遺址,要求學生觀察每一處遺址的地望,了解古人類生存環境,理解原始先民選擇居住地的因素。學生在實際考察后,都能正確分析出原始先民選擇居住地,首先考慮的是水;其次是安全,一般選在河流沿岸的二級臺基上;再次,考慮的是食物來源要方便、充足。通過對非洲石器和洛南石器的比較,學生也能發現它們同屬阿舍利文化,但洛南石斧與非洲石斧有明顯的不同。

        三、專業考察地點的選擇一定要具有典型性

        陜西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省會城市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延安又是革命圣地。商洛學院地處秦嶺腹地,與鄂、豫兩省毗連,學院所在地商洛市及周邊兩省既有廣泛的原始人活動的遺址,也是不同時期的人們活動的主要場地,遺留下來豐富的遺跡、遺物,同時還是革命老區,這些便利寶貴的資源對我們歷史學專業的考察極為有利。我們在考察點的選擇上遵循的原則是典型性和就近性,典型性是主導。據考古發現,早在一百多萬年前的舊石器時期,商洛就有先民活動。全市有古遺址古建筑等文物保護點1200多處,其中省級以上文保單位20多處。在舊石器時代遺址考察選擇中,首選洛南盆地舊石器遺址群。新石器時代直至春秋戰國遺址考察則選擇鞏家灣、紫荊、東龍山,這三處遺址文化疊壓重重,反映了商洛從新石器時代直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發展,及與周邊文化的淵源、交流情況,是商洛歷史的見證。

        考察戰國、秦漢遺址選擇的是武關、丹鳳縣古城商鞅封邑遺址。武關是秦楚相爭時的主要關隘,殘存的武關東城墻斷面夯土層次明顯,是考古學專業學生識別生土和熟土的實物教材。丹鳳商鞅封邑在今丹鳳縣城西2.5公里處的古城村,建于秦孝公十一年(公元前351年),為商於古道之中心。

        考察聚落遺址首選西安半坡遺址和臨潼姜寨遺址。這兩處遺址都是黃河流域一座比較完整,比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和村落遺址,距今6000年左右,遺址保存完好,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王陵以秦始皇陵、漢陽陵、茂陵、乾陵分別代表了秦、漢和唐代的帝王陵建制。秦始皇兵馬俑坑是研究秦朝軍事和雕塑藝術及秦朝陵墓建制的不可或缺的珍貴的實物資料。茂陵是漢代雕塑藝術的代表,群雕獸像、相搏的藝術造型是十分珍貴的重大文化遺產,是空前啟后的“國之瑰寶”。漢陽陵保存了墓里挖掘時的原貌,陵園平面呈不規則葫蘆形,對漢代宮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習俗的研究都具有重大價值。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察城墻我們選擇西安市現存的明代城墻,它是我國現存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墻。考察博物館選擇半坡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商洛市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西北側,被譽為“華夏珍寶庫”和“中華文明的瑰麗殿堂”。

        寺廟選擇大慈恩寺和法門寺。大慈恩寺是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為了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后而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對研究唐代歷史、佛教、佛寺建筑、玄奘事跡極為重要。法門寺是佛教在中國流傳和唐代佛教興盛的見證,寺內珍藏的有佛教世界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養曼荼羅,世界以及數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絕代珍寶。

        考察衙署文化選擇的是毗鄰商洛的河南內鄉縣衙。內鄉縣衙始建于元,完善于清,占地4萬余平方米,現存建筑280余間,其大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縣丞衙、主簿衙、典史衙、吏戶禮兵刑工六房、東西花廳、監獄等主體建筑保存完好,被海內外譽為“神州大地絕無僅有的歷史標本”。

        四、專業考察路線的設計和時間的安排一定要合理

        十多年來,我們在反復摸索、對比和實踐的基礎上,已設計了以下兩條路線。

        第一條路線:關中線,因其參觀點基本上沿隴海線分布,以西安為界分東線、城區和西線,這條路線的設計優點在于不走重復線路,節約時間,節約經費。時間一周。東線點自東向西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陵―華清池。

        第一天,從東往西,從商洛市出發,我們首先考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時間早上8點至12點。下午1點從兵馬俑向西三公里,便是華清池,在這里考察1個小時。下午3點從華清池乘車半小時西行至半坡,參觀2個小時。晚六點結束第一天行程,休息。

        第二天:城區點自東向西有:半坡博物館―大慈恩寺、大雁塔―陜西歷史博物館―碑林博物館――明城墻―鐘鼓樓。早上8點至11點半,首先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完畢后,吃飯、休息一個小時,然后步行至據陜西博物館有0.5公里的大慈恩寺大雁塔,參觀時間2個小時。下午3點至4點,參觀城墻。碑林位于南門和文昌門之間,緊挨城墻。從城墻下來,直接走進碑林,參觀2個小時。晚6點結束第二天行程。

        第三―六天:西線點自西向東依次為法門寺――乾陵――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漢陽陵博物館――茂陵。時間四天,其中法門寺一天,其他幾個地點距離較近,行程三天。

        第二條路線:商洛線。因所參觀地皆在學校附近,本著節約經費的原則,我們每天參觀一個縣,分六天完成。順序:洛南盆地舊石器遺址群――洛南縣博物館―丹鳳縣四皓墓―丹鳳船幫會館―丹鳳縣博物館――丹鳳縣武關遺址――商南闖王寨――商南縣富水鎮崖墓群――商南縣趙川鎮東岳坡村古寨――河南內線縣衙――商洛市商州區東郊區巴人洞――鎮安明清古山寨――柞水縣鳳凰鎮桃園村高塬遺址――柞水縣清代陣亡官兵集體墓。

        五、專業考察的組織領管理要嚴密

        為了保證專業考察的質量和效率,學院歷史系制訂了詳細具體的專業考察實施方案,從考察的目的和意義、具體安排、經費預算、考察路線、考察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專業考察的考核與成績評定、見習的組織領導七個方面,既有對帶隊教師的選拔和考察期間的要求,也有對學生在參觀前的準備、參觀期間應遵守的紀律和參觀后的考察要求,還有院系領導應承擔的責任和要做的工作。正是由于我們有詳細具體、責任明確的考察方案,使我們十幾年來的考察活動得以圓滿完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六、專業考察的評價機制要完善

        為了使專業考察不流于形式,變成專業旅游,使學生通過對遺跡、遺物這些歷史的活化石的觀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商洛學院堅持縱向評價和自評相結合的原則,構建了立體化的評價模式。學生自評,教師對學生評價及對自己組織活動進行的評價,教研室對任課教師的評價和教研室自身的評價,還有學院對任課教師和教研室的評價,教務處對任課教師、教研室的評價相結合。我們從1997年至今,歷史學教研室每年三次,分別在公歷四月下旬、六月上旬、十一月中旬組織了30次專業考察教學。在每次考察中,我們除配備專業老師全程對遺址、遺物、遺跡進行講解、答疑解惑外,在每一處考察地還聘請研究人員深入講解,使我們的學生獲得了比校內更為豐富、生動、深入的知識。在每次專業考察歸來后,我們都要求學生書寫見習報告,打分后納入考試成績中。從學生的報告中可以看出,通過考察,增加了學生對歷史問題的認知,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愛國熱情。

        地方院校歷史學專業考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課本內容向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轉化的有效途徑,是適合地方院校的一種實踐教學方法,只要各方面做好協調,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 參 考 文 獻 ]

        [1] 楊果,劉安志.構建“一體三翼”體系,探索歷史學專業本科生實踐教學新模式[J].歷史教學,2013(24).

        [2] 張侃.走進歷史現場:論“田野工作”與大學歷史本科教學[J].歷史教學(中學版),2007(14).

        第9篇:歷史學本科論文范文

        關鍵詞: 高校歷史學 女碩士研究生 成就動機 影響因素

        麥克利蘭把人的高層次需求歸納為對成就、權力和親和的需求。他對這三種需求,特別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阿特金森(J.W.Atkinson)于1963年將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進一步深化,提出了具有廣泛影響的成就動機模型。個人的成就動機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敗的意向。近年來,國內關于成就動機的研究方面有豐碩的成果。但是,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定量研究,很少有學者以訪談法為手段,對研究對象的成就動機進行定性研究。本文旨在通過對10名在讀女碩士研究生的成就動機進行定性研究,來考察她們的成就動機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家庭環境對成就動機的影響

        這10名女研究生的成就動機整體上是受到家庭環境影響的,包括親人們對女孩子的態度、親人們對女孩子讀書的態度、家庭成員的關系、家庭經濟情況等,這些都會對女研究生的成就動機產生直接或者間接影響。父母和其他親屬要求子女獨立自主,又能以身作則,有利于培養子女的成就動機;父母和其他親屬對子女過多保護會限制兒童的獨立性,不利于激發子女的成就動機。

        女生1:“我是獨生子女,家在農村,父母是工人。父母比較開明,對我上學的態度是能上到什么程度就支持我上到什么程度。外公是個老黨員,他也認為生男生女都一樣。”

        女生2:“我在城市里長大,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會計。我是獨生子女,父母不生二胎的原因是,母親認為,如果再生一個孩子,對我的愛就會減少,我是他們唯一的愛。我上學,包括讀研,家人和周圍的人都是理解和支持的。”

        女生7:“父親曾經是工人,后來下崗了,就做起了小生意。上中學前母親是家庭主婦,后來因為經濟壓力,就出門和父親一起做起了生意。有個弟弟在上高三。父母都很支持我們讀書。雖然母親當過家庭主婦,但是他們都不是很贊成女性當家庭主婦,認為女人也是要有工作才好。”

        女生9:“我的父母務農,農閑時也就近打工。我有個弟弟,比我小十歲。父母想要一男一女,覺得這樣最好,他們支持女孩讀書,對弟弟更嚴格些。可能是習慣心理吧,覺得兒子能傳宗接代。”

        以上幾位受訪者的父母和其他親屬對于受訪者的學業持支持態度,這是她們能在學業方面保持成就動機,成長為女碩士研究生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統;女生7的母親曾是家庭主婦,但是她并不贊成女性做家庭主婦,這種觀念對女兒的影響是很大的;女生9的父母內心深處雖然有些重男輕女,但是他們對兒女們讀書的要求都比較嚴格,也有利于培養女生9的成就動機。父母的期待對受訪者的成就動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女生1:“我本科畢業參加工作后又想考研的原因是,我發現學了四年的歷史,工作時用不上,我又不是師范生,當不上老師,如果考上研的話,是有機會當老師的。另外,我的父母也很希望我能讀研后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女生4:“我高中選擇文科是因為家長支持我報文科,同時,我自己也愿意……我小時候的夢想是做天文學家或者歷史學家,長大了一些后也想過做畫家,但是父母認為當畫家不是正統道路,后來我就放棄了。”

        女生7:“我原來是想讀中文專業的。高考后被本科院校錄取時,我被調劑到歷史專業,我就不太想上。我的爺爺曾是中學老師,比較喜歡歷史,勸我說其實文史不分家,還是上吧。再加上回讀壓力太大了,我就這樣上了歷史專業。”

        這三位受訪者很明顯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受到了來自家庭的影響。雖然走什么樣的道路最終還是要由當事人自己決定,但是來自家庭內部的支持或反對的聲音總是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這至少會間接影響女研究生的成就動機。

        二、社會環境對成就動機的影響

        一個國家處于經濟繁榮時期,人們的成就動機就會提高,反之則降低。城市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機會亦多,所以城市居民的成就動機強于偏僻的鄉村居民的成就動機。女研究生是社會的精英群體,又生活在文化、科學發展的前沿――高等學府里,其成就動機亦比其他社會群體的要強。

        女生6:“我的家鄉讀書風氣很好,人們都支持包括女孩子在內的學生讀書,但是也有個別女生的父母不太愿意支持女生讀書……我本科是在烏魯木齊上的,那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都很好,我很喜歡。”

        女生8:“家鄉人的觀念比較傳統,認為女孩子書讀多了沒必要,讀到本科就夠了,讀多了還影響嫁人。”

        女生9:“家鄉的人受傳統思想影響,大部分認為兒子比女兒好,更想要兒子。家鄉人在教育方面的男女平等觀念還可以,能支持女孩讀書。我們這一代人里,女孩子更幸福些,以前有不少女孩子上完初中就不上了。有的家庭孩子太多,不能都讀書的話,總是要有一個女兒作出犧牲。”

        受訪者在表述自己家鄉風氣和社會環境時,多數認為家鄉的風氣還是不錯的,有利于女孩子讀書求學,但是也有個別受訪者,如女生8,對家鄉的環境表現出明顯的不滿意。社會風氣作為外在條件,也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女研究生的成就動機,社會風氣越是積極向上,女研究生的成就動機越強。

        女生1:“我本科期間曾到杭州實習過半年,編寫杭州經濟開發區的區志。在校期間也做過兼職,比如家教。當過志愿者。本科畢業后有一年的工作經歷。先是在浙江做過會計,后來因為要考研,就回到老家,做了一段時間的人壽理賠工作,邊工作邊準備考研。”

        女生6:“我本科大一的時候參加過社團;大二參加過校報記者團,主要參加一些訪問和稿件編輯工作。大三在中學實習過,當時覺得自己要是當老師就是浪費生命,因此兩個多月的實習其實對我來說也沒什么大的收獲。但是我做事的態度一貫很認真,雖然不喜歡,但是覺得既然干了就要干好,實習還是很認真的。”

        女生7:“我經常做家教,現在的生活費用基本是靠自己解決。”

        女生8:“我參加過學校的記者團,采訪過招聘會,在院里的素質拓展部還當過副部長。我研一研二時還做了不少家教,賺過一些錢。”

        教育研究表明,經常參加社會競爭和探險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成就動機。以上幾位受訪者都積極參與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得到了很多競爭的機遇。無論是在校內的課余活動,還是校外的兼職或工作,女研究生都會在參與實踐的社會環境中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個過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實踐能力,有利于成就動機的培養。

        三、學校環境對成就動機的影響

        學校是學生生活和生長的重要場所之一,在學生的人生成長中有重要的作用。學校環境中的各個因素,如教師的因素、學校的管理和課程、學生的人際關系、學生的學業成績等,對成就動機有諸多影響。教育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成就動機基本呈正比。不少受訪者都提到學校環境對自己成就動機的重要影響。

        女生1:“我讀研的院里的男老師對學生沒有什么性別上的偏好,對男生女生差不多一樣。我所在的中國近代史專業,男女比例是6比5,基本持平,我的導師是男性。如果非要二選一的話,我是更喜歡男老師的。因為男老師講課的方式比較多樣,思維活躍,天馬行空;而女老師往往思維不開闊,上課就會念教案,就事論事。”

        女生2:“高中的時候,我很喜歡文科,就選擇做文科生。我的本科生活過得不錯,擔任班里的團支書,大二、大三、大四連著拿了三次一等獎學金。”

        女生9:“我高中選擇文科。我的理科也不差,只是物理太差了,總是考20多分,沒辦法,就選了文科。如果物理不錯的話,我可能選擇理科。我本科的學習狀況不錯,總是班上中上等,但是沒拿過獎學金。雖然我研究生階段沒有發表什么論文,平時寫論文也痛苦,但是對歷史學的認識和掌握方面,我的自我感覺還是很好的,只是我不喜歡寫而已。”

        女生1明顯對大學中的男教師更有好感,認為男教師的講課方式和水平整體優于女教師。那么,可以推斷,在男教師教授的課程方面,該受訪者會有更強的學習動力。女生2因為文科好,所以高中時選擇做文科生。本科的學習成績不錯,她對學習一直很有興趣,并且對自己的學業抱有希望。女生9在高中時出現了明顯的文理偏科,本科時成績一般,研究生階段雖然學習興趣尚可,但是不喜歡學術研究,因而沒有什么學術成就,該女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成就動機遠不如女生2強烈。

        四、個性因素對成就動機的影響

        奧蘇伯爾認為,在兒童期獨立性強的兒童很早就顯示出高水平的成就動機;而依附性強的兒童顯示出較低水平的成就動機。個人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對成就動機也有深刻的影響。不同個性的女碩士研究生的成就動機也各不相同。

        女生3:“我不愿意讀博士,想工作,最想當老師,碩士畢業以后工作一段時間再說吧。我認為要想成為女歷史學家,需要思維開闊,有很強的洞察力,有嶄新的觀點,但我本人不愿意成為歷史學家。從小到大,我的夢想沒有怎么變過,就是想當老師,或者當個文職人員也可以。”

        女生4:“我本科過得比較輕松愉快。考研主要是因為興趣,還能上的話我就上,跨考是有難度的。因此我還是考了歷史……我是一定會考博的,因為我還想學習,我有這個能力,這也是考博的原因……我理想的結婚年齡是28歲以后,上完學再結婚,一直都是這么想的。我想博士畢業后到高校當老師,或者在博物館工作也可以……周圍想讀博的人不多,想讀博的女生更少,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挺孤獨的,但這無所謂,人都會有孤獨的時候,我不怕。”

        女生5:“我考研主要是因為工作壓力。我想過跨考,但是被周圍的人否定了,因為跨考的壓力太大了,而且考歷史也有利于碩士畢業后當老師……我不打算考博,主要考慮到年齡問題,先工作吧,也許工作一段時間還會考。我理想的工作是當老師,或者公務員也可以。”

        不難看出,女生4比女生3和5的個性更鮮明,她有很明確的學業目標和人生規劃,很有遠見且意志堅定,不懼怕拼搏中的寂寞;女生3和5的個性比較接近,她們都愿意碩士研究生畢業后當歷史老師或公務員,不打算讀博,她們和許多在讀女碩士研究生一樣,愿意走一條風險小、收益快的發展道路,她們的成就動機遠不像女生4那樣強烈。

        女生1:“我讀研的院里也有女教師,婚姻都不是很好,有的還離過婚。我不愿意做女歷史學家,只是想有份穩定的好工作。”

        女生2:“我相信波伏娃的那句話: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構建的。女性的社會壓力更大,讀博士的話更有風險,這是大環境造成的。”

        女生10:“我不想讀博,因為聽說女生讀了博以后反而更不好就業了,我也不想花那個時間。”

        以上受訪者都明顯表現出對成就的恐懼,基本的擔心來自對周圍事業型女性家庭婚姻生活的觀察、道聽途說和自己的猜想,她們認為女性的學歷越高、成就越高,個人生活就越悲慘,甚至認為因為傳統思想還在現代社會中很有影響,整個社會對女博士的接納還不夠。因此,女性學歷越高,就業反而會越難,等等。對成就的恐懼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女碩士研究生的成就動機,這不僅會為她們帶來學習、工作上的困擾,而且會使她們為自己的不成功找到更多理由。

        五、結語

        女碩士研究生的成就動機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響。雖然女碩士研究生的成就動機的情況各不相同,但是,其中的高成就動機者往往具有溫馨的家庭環境、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良好的學校教育和積極向上的心態等有利條件。增強女碩士研究生的成就動機,既有利于這個群體中更多的人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成長為真正的人才,又有利于在全社會進一步推廣男女平等理念。

        參考文獻:

        [1]裴娣娜.教育科學方法導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克蘭迪寧,康納利.敘事探究:質的研究中的經驗和故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丁鋼.聲音與經驗:教育敘事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5]瑪格麗特?W.馬特林.女性心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 午夜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中文在线码日本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