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外貿英文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句法指的是句子的排列組合規則。一個句子表達的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每一個詞都在句子中充當一個合法的成分,通過判斷它在這個句子中的成分,就能準確判斷單詞的詞性。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知道這個句子的結構,要確定句子中某個詞的意思比較就容易。因此,翻譯外貿英語詞匯時,首先要判斷該詞在句中的成分及詞性,再進一步確定其詞義。如:
1、Theirfirmhavecontractedtobuildadouble-purposebridgeacrosstheriver.
他們公司已簽約承建一座橫跨大江的兩用大橋。(contract在句中做謂語,為不及物動詞,與to連用,意為:訂合同)
2、Theygotaheavyfineduetothebreachofthecontract.
由于違反了合同,他們受到了巨額罰款。(contract是breach的定語,為名詞,意為:合同)
二、根據詞的搭配關系確定詞義
詞語搭配指的是句子成分內部詞與詞的搭配使用,如名詞詞組內部中心詞(名詞)與其修飾語(定語)的搭配,動詞詞組內部動詞與其賓語或狀語的搭配等等。因此,當我們確定了其中的一個詞義之后,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詞的意思來確定與之搭配使用的另一個詞的意思。如:negotiable該詞在修飾不同的名詞時,含義有較大不同,應仔細辨別。
1、ThepartofthecontractpriceshallbepaidinUSDbywayofanirrevocableL/CagainstpresentationbyContractortothenegotiablebank.
該句中的negotiable修飾bank,意為“議付”,應譯為“合同價格要根據承包人要求,在議付銀行以不可撤銷的信用證方式用美元支付。”
2、EnclosepleasefindanegotiablecopyofB/L.
該句中的negotiable修飾copyofB/L.意為“可轉讓的”,譯為“隨函寄上可轉讓的提單一份,請查收。”
三、根據專業來確定詞義
外貿英語函電中涉及各種不同的專業,專業不同,某些詞語的詞義也就相應的需要調整。因此,根據不同的專業確定詞義也是正確翻譯外貿英語函電的重要因素之一。如:
discount在外貿英語中意為“折扣”,但在銀行業務中,它的意思則是“貼現”。
1、Ifyouorderfor5,000sets,wewouldgiveyou10%discount.
句中的discount意為“折扣”,譯成“如果你方能訂購5000臺,我方將給予10%的折扣。”
2、Weshalllodgea80-daynoteinthebankfordiscount.
句中的discount意為“貼現”,譯成“我們要把一張80天的期票提交銀行貼現”。
四、使用詞的引伸義
外貿英語函電英譯漢過程中,在詞典上找不到適當詞義時,不要照搬詞典中的解釋硬譯。在這種情況下,應根據這個詞所含的基本意義,結合上下文和邏輯關系,引申該詞的意義,選擇較恰當的漢語來表達。當然,這種引申除了單詞外,還包括詞組,甚至句子。
1、Itisimpossibletopurchasesuppliesateconomicpricesatpresent.
該句中的economic意為“經濟”,此處引申為“較低”,譯成“目前不可能再以較低的價格購買此貨”。
2、Inreplytoyourinquiry,wetakepleasureinmakingyouanofferasfollows,providedyourreplyreachesuswithin7daysfromtoday.
該句中的reach意為“遞給”,在此處引申為“送達”,譯成“為答復貴方詢盤,我方報盤如下,以貴方回復在7日內送達我方為有效”。
五、通過詞性轉換確定詞義
詞性轉換就是譯時往往改變英語某些詞的詞性,來適應漢語的表達習慣。在外貿英語英譯漢過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詞對譯,有些句子則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詞對譯,只有轉換詞性后才能使漢語譯文通順自然。
1、Wearepleasetosendyouourquotationforthegoodsyourequiredasfollows.
譯文:我方對貴方所需要的商品報價如下。(quotation:英語名詞轉換為漢語動詞)
2、Yourfaxaskingustoofferyouthesubjectarticlehasreceivedourimmediateattention.
譯文:貴方要求我方發盤標題下商品的傳真已立刻受到我方關注。(immediate:英語形容詞轉換為漢語副詞)。
詞語是構成外貿英語函電的最基本單位,從以上分析和例句中可以看出,翻譯時不能孤立片面地去盲目理解詞義,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學生,根據外貿英語函電詞匯的獨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嚴謹性和準確性,使學生能準確把握每個詞在句中的正確含義,以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誤譯而影響貿易活動的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尹小瑩等,外貿英語函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2]郭著章等,英漢互譯實用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3]黃莉娜,商務英語函電英譯漢一詞多義的選擇[N].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03.
[4]江澄,實用經貿英語用法詞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1 Introduction
The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ossible advantages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n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 analysis.
Since early 20th century, translation studies gradually broke away from the marginal status within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established itself as an empirical science. From then on,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kept coming out and each claims its legitimacy for existence. Among these schools is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DTS).
DTS approaches translation from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is viewed to be a social activity hav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the receiving culture and for the target community. 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dealt with beyond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language comparison, and is incorporated in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My attention was first directed to DTS by its peculiar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The subject is whatever happen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spectiv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to the process of translator’s choice of strategies, brainstorming and the revision, to the final product making appearance in the target community.
The method of DTS is basically descriptive. The prescriptive tendency and the problem-solution pattern is abandoned.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noted down. With accumulated data, some underlying truths about translation will come out which will prove to be instructive not only for theoretical probe but also for applied translation practice. I will apply this descriptive method in the case study of this thesis.
A convenient tool has been set up to conduct DTS. “Norm” is operative at every stage of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Fun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as well are skeletal structure of what constitute descriptive studies. Translation phenomena are accounted for with the help of norm.
論文摘要:對外貿易在一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匯率是一國進行對外貿易活動時所參照的重要價格指標,匯率的變動可能會對一國對外貿易的平衡產生重要影響。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之間的關系密切。因此,研究匯率變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很重要。
1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匯率作為國家宏觀經濟的主要調控手段和經濟杠桿對國民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大多數國家都利用匯率作為促進國際收支平衡、調節貨幣流通和發展本國經濟的主要手段,它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因此,匯率問題的研究近年來成為了全世界的一大熱點。
2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2.1匯率變動引起的貿易商品價格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可通過引起國內和國際市場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化來影響進出口和貿易收支。
本幣貶值可降低本國產品相對價格,提高國外產品相對價格,這樣出口商品價格競爭力增強,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有利于擴大出口量,限制進口,促進貿易收支的改善。但是貿易收支對匯率變動的這種價格傳遞和競爭效果,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方面,受匯率變動到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調整是否存在時滯以及時滯長短影響。在國際市場中,匯率變動引導的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動可在瞬間完成,但其引導的進出口價格的變動相對遲緩,因此本幣貶值可能導致本國貿易收支先惡化后再逐步改善,存在一個J曲線效應。J曲線效應在匯率較為靈活的浮動匯率制度國家和經濟開放程度較高的國家比較明顯,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系相對軟弱、經濟運行相對封閉等往往會使得J曲線弱化和變形。
另一方面,受匯率變動引起的進出口商品價格變動程度的影響。現今大部分國際市場并不是完全競爭市場,大部分商品也不是同質產品。在這種情況下,進出口價格變動幅度可能并不等于匯率變動的幅度。由于進口和出口是相對的,將匯率傳遞定義成匯率變動引起價格變動幅度。但是由于出口商有一定的決定價格和產量的權利,而商品價格的變動必然引起需求彈性的變動,使得本國貨幣貶值并不一定引起進口商品價格同比例上升,一般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幅度要小于匯率貶值的幅度,這就是不完全匯率傳遞。一般說,如果市場集中程度提高,進口商品用國內貨幣標價的范圍擴大,則匯率傳遞系數會降低;若產品同質和替代程度提高,國外廠商相對國內競爭者的市場份額擴大,則匯率傳遞系數上升。在這主要討論進出口需求彈性、進口商的討價還價能力、外國政府的報復、與生產成本有關的投入要素的來源、科學技術發展以及進口國的政策調整等對價格傳遞機制的影響。
2.2匯率變動引起的收入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可以通過影響國民收入來對貿易收支產生影響。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如若貨幣貶值的國家存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資源,則貶值可以刺激國內外居民對本國該種產品的需求。貶值的這種支出轉換效應會改善自主性貿易余額,自主性貿易余額的改善會通過凱恩斯乘數的作用,提高一國國民收入。國民收入的增加會相應提高國內支出。如果貶值引起的自主貿易余額改善超過因國民收入增加而帶來的進口增幅,即滿足羅賓遜-梅茨勒條件,則貨幣貶值的主要影響仍然是改善貿易收支。
第二,貶值通常會造成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出口商品價格下降,從而導致貿易條件惡化。若國民收入中支出比進口的比重很高,則貿易條件對支出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在國內貨幣貶值后,在同樣名義收入水平下,消費者只能購買較少的商品(包括國內商品和國外商品),也就是導致實際收入的下降。這必然導致貶值國支出的下降,從而改善貿易收支。
2.3匯率變動引起的價格水平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除了影響貿易品相對價格外,還會影響本國一般價格水平,進而影響貿易收支。在貨幣貶值后,主要可以通過三條渠道影響國內物價水平。
首先,貶值使得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品價格上漲。進口品本幣價格上升,一方面直接影響進口原料與半成品的價格,進而使得本國商品成本提高,就比如當前的能源價格;另一方面由于進口消費品價格上漲,必然會推動本國工資水平上升,間接影響本國商品成本。這兩方面共同導致本國國內價格水平上升。
其次,若貶值在短期內促進了貿易收支的改善,則引起貶值國的出口需求增加,從而總需求增加。在充分就業條件下,在出口大于進口時,意味著該國總收入水平大于供給國內需求的產品和勞務。在此條件下,國內會由于過度出口造成國內產品供應不足導致通貨膨脹。在短缺經濟條件下,這種狀況會尤其加劇。相反,在國內需求不足時,出口會緩解通貨緊縮壓力,促進經濟發展。如果一國尚未實現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只會使資源利用程度提高,更接近充分就業程度。因此,貨幣貶值導致的貿易收支順差在兩種情況下不會導致物價上漲,一是國內產品和勞務的供給大于需求,二是國內生產要素尚未充分利用。
再次,貶值后出現貿易收支順差,則外匯儲備會增加。外匯儲備的增加,將使央行通過購買外匯而投放的基礎貨幣增多。實際上,當國際儲備增加時,很可能會導致國內物價上揚。國內價格上升,從兩方面對貿易收支產生影響。第一,當名義貨幣供應不變時,價格上漲使得公眾所持有真實現金余額下降。為讓真實現金余額恢復到意愿持有水平,公眾一方面會出賣有價證券,從而使市場利率上升,投資下降;另一方面會減少消費支出,兩方面作用結果是國內總支出下降。這樣必然影響貿易收支的變動。第二,假定國外價格水平不變,當國內價格上漲幅度超過本幣名義匯率貶值幅度時,則名義貨幣貶值不但不會引起貨幣實際貶值,反而會導致實際匯率上升,最終會惡化貿易收支。
2.4匯率變動引起的支出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能夠通過影響支出變化進而影響貿易收支。支出變化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代表結構變動的支出轉移,另一種是代表數量變動的支出改變。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是通過支出轉移和支出改變共同完成的。
匯率的變動會引起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的變化,本幣貶值則本國出口商品的對外價格下降,而本國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上升,所以本國商品相對于外國商品而言更便宜了。這樣貶值就會使得國內外支出從外國商品轉移到本國商品。支出轉移能否實現以及其效果是否顯著則取決于國內外商品的供求彈性。供求彈性大時,則匯率變動后通過影響支出轉移就可以改變貿易收支狀況。
匯率的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不只是通過影響支出轉移來達到,還會通過改變支出規模達到。本幣貶值則本國出口增加進口減少,貿易收支改善。但是隨著本國出口商品的增加,本國的國民收入將增加,從而本國的支出規模就會擴大,從而就會導致進口增長,這樣貿易收支的改善程度將減小。這就是匯率變動通過支出數量的改變進而影響貿易收支的原理。如果考慮回傳效應,那么本幣貶值后本國的國民收入提高,則本國的支出規模擴大,從而提高了外國的國民收入,反過來又增加了對本國產品的需求,從而擴大了本國產品的出口。這樣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就更為復雜。
從以上匯率變動與貿易收支理論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得到,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是個復雜的過程,匯率變動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渠道來影響貿易收支:匯率變動引起的貿易商品價格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匯率變動引起的收入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匯率變動引起的價格水平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和匯率變動引起支出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另外,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程度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譬如匯率變動的國家的經濟還有匯率的傳遞程度等。所以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很復雜。
3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評價與建議
3.1加大籃子中歐元的比重,并考慮英鎊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與歐洲國家的貿易產生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我們可以在參考一籃子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加大籃子中歐元的比重,并在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時考慮英鎊的影響因素,降低匯率變動對我國和歐洲國家貿易的不利影響的程度。
3.2加強東亞貨幣合作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我國與新加坡間的雙邊貿易收支也產生不小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加大東亞貨幣區的合作,通過合作來減小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新貿易的影響。人民幣匯率制度從單一盯住美元轉變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后,東亞匯率關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盯住美元的東亞貨幣肯定會因為人民幣對美元浮動而與人民幣匯率關系不穩定,而非盯住美元的匯率和人民幣的雙邊的匯率可能會更加不穩定,這就會影響到我國與東亞國家間的貿易關系我國應該繼續積極參與亞洲貨幣合作。以后要先建立以人民幣和日元為核心的次貨幣區,然后逐步融合,形成真正的東亞貨幣區。
3.3加快出口產品的產業升級
人民幣升值后,由于進口品的價格相對會降低,所以我們應該多進口高新技術產品,從而來提升我國的制造業水平,加快我國的產業升級,而要避免奢侈商品的進口。還要調整外資引進的政策,在引進外資時要重視技術與管理的引進,吸引的外資要能滿足我國對技術的需要并提高我國自主創新的能力,從而促進我國國內產業的升級。我國目前出口產品多為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非常低廉,而且附加值較低。因此我們應該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鼓勵企業創建自己的品牌,提升產品檔次并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實現出口產品的動態升級。
3.4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對外貿易
我們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建立境外投資保險制度和風險預警機制,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去國外投資,增加能源、資源導向型對外投資。這樣可以增強我國企業的經營能力,又可以繞開貿易壁壘,減少貿易摩擦,擴大出口,同時還可以滿足我國能源和原材料依賴型企業對能源以及原材料的需求。
3.5提高風險應對的能力
匯率制度改革后,彈性的匯率制度加大了匯率變動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得企業出口面臨更大的風險。所以企業可以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來降低出口的風險。而金融系統應該加大對金融衍生產品的開發,以滿足企業的需要。政府則應加大對我國金融衍生市場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推進金融衍生市場的發展,引導培育市場主體管理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俊江,史本葉.論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收支的影響[J].經濟縱橫,2005,(9).
[2]周毓萍.實際匯率對我國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2001,(3).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對外貿易;J曲線效應
1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匯率作為國家宏觀經濟的主要調控手段和經濟杠桿對國民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大多數國家都利用匯率作為促進國際收支平衡、調節貨幣流通和發展本國經濟的主要手段,它的重要性也越來越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因此,匯率問題的研究近年來成為了全世界的一大熱點。
2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2.1匯率變動引起的貿易商品價格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可通過引起國內和國際市場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化來影響進出口和貿易收支。
本幣貶值可降低本國產品相對價格,提高國外產品相對價格,這樣出口商品價格競爭力增強,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有利于擴大出口量,限制進口,促進貿易收支的改善。但是貿易收支對匯率變動的這種價格傳遞和競爭效果,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方面,受匯率變動到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調整是否存在時滯以及時滯長短影響。在國際市場中,匯率變動引導的金融資產價格的變動可在瞬間完成,但其引導的進出口價格的變動相對遲緩,因此本幣貶值可能導致本國貿易收支先惡化后再逐步改善,存在一個J曲線效應。J曲線效應在匯率較為靈活的浮動匯率制度國家和經濟開放程度較高的國家比較明顯,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系相對軟弱、經濟運行相對封閉等往往會使得J曲線弱化和變形。
另一方面,受匯率變動引起的進出口商品價格變動程度的影響。現今大部分國際市場并不是完全競爭市場,大部分商品也不是同質產品。在這種情況下,進出口價格變動幅度可能并不等于匯率變動的幅度。由于進口和出口是相對的,將匯率傳遞定義成匯率變動引起價格變動幅度。但是由于出口商有一定的決定價格和產量的權利,而商品價格的變動必然引起需求彈性的變動,使得本國貨幣貶值并不一定引起進口商品價格同比例上升,一般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幅度要小于匯率貶值的幅度,這就是不完全匯率傳遞。一般說,如果市場集中程度提高,進口商品用國內貨幣標價的范圍擴大,則匯率傳遞系數會降低;若產品同質和替代程度提高,國外廠商相對國內競爭者的市場份額擴大,則匯率傳遞系數上升。在這主要討論進出口需求彈性、進口商的討價還價能力、外國政府的報復、與生產成本有關的投入要素的來源、科學技術發展以及進口國的政策調整等對價格傳遞機制的影響。
2.2匯率變動引起的收入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可以通過影響國民收入來對貿易收支產生影響。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如若貨幣貶值的國家存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資源,則貶值可以刺激國內外居民對本國該種產品的需求。貶值的這種支出轉換效應會改善自主性貿易余額,自主性貿易余額的改善會通過凱恩斯乘數的作用,提高一國國民收入。國民收入的增加會相應提高國內支出。如果貶值引起的自主貿易余額改善超過因國民收入增加而帶來的進口增幅,即滿足羅賓遜-梅茨勒條件,則貨幣貶值的主要影響仍然是改善貿易收支。
第二,貶值通常會造成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出口商品價格下降,從而導致貿易條件惡化。若國民收入中支出比進口的比重很高,則貿易條件對支出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在國內貨幣貶值后,在同樣名義收入水平下,消費者只能購買較少的商品(包括國內商品和國外商品),也就是導致實際收入的下降。這必然導致貶值國支出的下降,從而改善貿易收支。
2.3匯率變動引起的價格水平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除了影響貿易品相對價格外,還會影響本國一般價格水平,進而影響貿易收支。在貨幣貶值后,主要可以通過三條渠道影響國內物價水平。
首先,貶值使得以本幣表示的進口品價格上漲。進口品本幣價格上升,一方面直接影響進口原料與半成品的價格,進而使得本國商品成本提高,就比如當前的能源價格;另一方面由于進口消費品價格上漲,必然會推動本國工資水平上升,間接影響本國商品成本。這兩方面共同導致本國國內價格水平上升。
其次,若貶值在短期內促進了貿易收支的改善,則引起貶值國的出口需求增加,從而總需求增加。在充分就業條件下,在出口大于進口時,意味著該國總收入水平大于供給國內需求的產品和勞務。在此條件下,國內會由于過度出口造成國內產品供應不足導致通貨膨脹。在短缺經濟條件下,這種狀況會尤其加劇。相反,在國內需求不足時,出口會緩解通貨緊縮壓力,促進經濟發展。如果一國尚未實現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只會使資源利用程度提高,更接近充分就業程度。因此,貨幣貶值導致的貿易收支順差在兩種情況下不會導致物價上漲,一是國內產品和勞務的供給大于需求,二是國內生產要素尚未充分利用。
再次,貶值后出現貿易收支順差,則外匯儲備會增加。外匯儲備的增加,將使央行通過購買外匯而投放的基礎貨幣增多。實際上,當國際儲備增加時,很可能會導致國內物價上揚。國內價格上升,從兩方面對貿易收支產生影響。第一,當名義貨幣供應不變時,價格上漲使得公眾所持有真實現金余額下降。為讓真實現金余額恢復到意愿持有水平,公眾一方面會出賣有價證券,從而使市場利率上升,投資下降;另一方面會減少消費支出,兩方面作用結果是國內總支出下降。這樣必然影響貿易收支的變動。第二,假定國外價格水平不變,當國內價格上漲幅度超過本幣名義匯率貶值幅度時,則名義貨幣貶值不但不會引起貨幣實際貶值,反而會導致實際匯率上升,最終會惡化貿易收支。
2.4匯率變動引起的支出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能夠通過影響支出變化進而影響貿易收支。支出變化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代表結構變動的支出轉移,另一種是代表數量變動的支出改變。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是通過支出轉移和支出改變共同完成的。
匯率的變動會引起兩國商品的相對價格的變化,本幣貶值則本國出口商品的對外價格下降,而本國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上升,所以本國商品相對于外國商品而言更便宜了。這樣貶值就會使得國內外支出從外國商品轉移到本國商品。支出轉移能否實現以及其效果是否顯著則取決于國內外商品的供求彈性。供求彈性大時,則匯率變動后通過影響支出轉移就可以改變貿易收支狀況。
匯率的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不只是通過影響支出轉移來達到,還會通過改變支出規模達到。本幣貶值則本國出口增加進口減少,貿易收支改善。但是隨著本國出口商品的增加,本國的國民收入將增加,從而本國的支出規模就會擴大,從而就會導致進口增長,這樣貿易收支的改善程度將減小。這就是匯率變動通過支出數量的改變進而影響貿易收支的原理。如果考慮回傳效應,那么本幣貶值后本國的國民收入提高,則本國的支出規模擴大,從而提高了外國的國民收入,反過來又增加了對本國產品的需求,從而擴大了本國產品的出口。這樣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就更為復雜。
從以上匯率變動與貿易收支理論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得到,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是個復雜的過程,匯率變動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渠道來影響貿易收支:匯率變動引起的貿易商品價格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匯率變動引起的收入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匯率變動引起的價格水平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和匯率變動引起支出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另外,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程度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譬如匯率變動的國家的經濟還有匯率的傳遞程度等。所以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很復雜。
3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對外貿易的評價與建議
3.1加大籃子中歐元的比重,并考慮英鎊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與歐洲國家的貿易產生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我們可以在參考一籃子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加大籃子中歐元的比重,并在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時考慮英鎊的影響因素,降低匯率變動對我國和歐洲國家貿易的不利影響的程度。
3.2加強東亞貨幣合作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我國與新加坡間的雙邊貿易收支也產生不小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加大東亞貨幣區的合作,通過合作來減小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新貿易的影響。人民幣匯率制度從單一盯住美元轉變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后,東亞匯率關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盯住美元的東亞貨幣肯定會因為人民幣對美元浮動而與人民幣匯率關系不穩定,而非盯住美元的匯率和人民幣的雙邊的匯率可能會更加不穩定,這就會影響到我國與東亞國家間的貿易關系我國應該繼續積極參與亞洲貨幣合作。以后要先建立以人民幣和日元為核心的次貨幣區,然后逐步融合,形成真正的東亞貨幣區。
3.3加快出口產品的產業升級
人民幣升值后,由于進口品的價格相對會降低,所以我們應該多進口高新技術產品,從而來提升我國的制造業水平,加快我國的產業升級,而要避免奢侈商品的進口。還要調整外資引進的政策,在引進外資時要重視技術與管理的引進,吸引的外資要能滿足我國對技術的需要并提高我國自主創新的能力,從而促進我國國內產業的升級。我國目前出口產品多為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非常低廉,而且附加值較低。因此我們應該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鼓勵企業創建自己的品牌,提升產品檔次并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實現出口產品的動態升級。
3.4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對外貿易
我們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建立境外投資保險制度和風險預警機制,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去國外投資,增加能源、資源導向型對外投資。這樣可以增強我國企業的經營能力,又可以繞開貿易壁壘,減少貿易摩擦,擴大出口,同時還可以滿足我國能源和原材料依賴型企業對能源以及原材料的需求。
3.5提高風險應對的能力
匯率制度改革后,彈性的匯率制度加大了匯率變動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得企業出口面臨更大的風險。所以企業可以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來降低出口的風險。而金融系統應該加大對金融衍生產品的開發,以滿足企業的需要。政府則應加大對我國金融衍生市場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推進金融衍生市場的發展,引導培育市場主體管理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俊江,史本葉.論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收支的影響[J].經濟縱橫,2005,(9).
[2]周毓萍.實際匯率對我國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2001,(3).
關鍵詞:WTO工程造價
一、對我國工程造價咨詢機構的影響
境外工程造價咨詢機構與我國的同類咨詢機構相比,其優勢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機制較好。境外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尤其是工料測量師事務所,大多采用合伙人制,對其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這種公司形式增大了咨詢事務所的責任風險,委托方愿意將工程咨詢任務交給這一類承擔無限責任的機構。同時,這類咨詢企業為了轉移風險,往往在境外投保專業責任險,這不僅降低了自身責任風險,而且更增強了信譽度。
二是公正性強。境外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因為其公司為無限責任,加之屬于專業人士合伙企業,主要依靠優質高效的服務來吸引客戶,依靠專業技術力量強的人員運作,所以具有較強的公正性,當境外咨詢業涌入后,有些國內造價咨詢機構就會因不適應新的競爭而被淘汰出局。
三是服務范圍廣泛。境外工程造價咨詢機構的服務范圍比國內企業更寬更深,它一般對委托方提供以工程造價為龍頭的全方位、全過程的工程造價咨詢服務,包括項目投資估算、協助或招投標、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價款預結算及經濟法律法規咨詢等內容。
四是管理手段先進。境外工程造價咨詢機構一般有強大的工程造價與工程管理系統軟件支持,能為委托方提供詳盡的工程進展以及支付資料,并能提出分析意見和控制措施,從而協助業主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投資進行監控并最終實現投資目標。而國內由于投資管理體制所限,造價工程師只能分別參與工程前期或工程實施階段的工作,缺乏連續性,這也是造成工程造價失控的一個主要因素。
二、面對挑戰,我們應采取的對策
1、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樹立國際化意識。
面對WT0的挑戰,我們首先要從計劃經濟中走出來,進入到市場經濟中,進入到國際市場中。加入WTO,這就要求我們深入學習和深刻理解WTO具體規則和條文,認真研究WTO成員國主要對手的態勢,樹立國際化意識,以適應加入WTO所引發的新形勢、新變化、新問題和新要求。
2、盡快提高工程造價咨詢機構競爭力。
(1)工程造價咨詢機構要盡快進行體制改革,實行合伙制,其責任應為無限責任風險型。這是符合當今世界上工程造價咨詢機構運行機制慣例的,也是適應我國加入WTO后迅速提高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在市場開拓中還要注意風險控制,樹立行業信譽。目前,我國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大部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僅承擔有限責任,同時也未象國外的工程造價咨詢機構一樣投保專業責任險,如果出現錯誤需要賠償,大多數工程造價咨詢機構不愿意也無力承擔賠償責任,一旦國門打開,負有無限責任且有專業保險作為信譽支撐的國外工程造價咨詢機構進入我國,就將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因此,我國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在加強職業道德和技術業務的基礎上要一方面提高服務質量,用高質高效的服務吸引客戶;另一方面必須盡快建立起強制保險責任制度,以提高風險承擔能力,重樹形象,提高行業信譽度。
(2)工程造價咨詢機構要拓寬服務領域。我們應主動擴大自己的服務面,真正在微觀層面上為業主或委托方提供全方位和全過程的工程造價咨詢與工程項目管理服務。
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應該貫穿于工程建設全過程,這個全過程通常應該包括投資估算、設計概算、預算(標底報價)、結算、決算這幾個環節。工程造價咨詢的內容應該是全面的,除了傳統的造價確定和狹義的造價控制外,還包括經濟分析、風險分析、價值分析、系統分析、資源管理、進度管理、質量管理、合同管理、信息技術等許多新的內容。我國的工程造價咨詢是政府審計演變過來的,在計劃經濟時代和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工程造價咨詢實際上就是政府的審計,代替政府部門審核工程造價。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脫鉤改制的完成和工程造價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工程造價咨詢首先應該將主要業務拓展為工程造價的編制,為業主編制標底、承包商編制投標報價、編制估算、編制概算。其次,從深度上拓展服務,工程造價的著重點應該是投資控制,特別是前期設計方案的控制,作為工程造價咨詢機構,不能只停留在提供熟練、準確的套用定額的造價服務水平上,還要有意識的去分析積累工程造價資料,改善知識結構,熟悉法律經濟,在工程其它方面,特別是設計環節也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術水平。在綜合考慮相關影響因素的前提下,靈活運用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提出切實可行的咨詢意見,才能在咨詢深度上有所突破,使工程造價的咨詢對工程的實施起到決定性的控制作用,從而體現出較高的專業技術含量。做好投資決策服務,對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還應該將業務內容發展的更全面、更豐富,除了傳統的造價確定和控制外,還要做經濟分析、價值分析、合同管理、招投標、支付和索賠管理等內容。只有增強實力、誠信服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全過程造價服務對提高投資效益具有重要作一用,我們的業務范圍應向工程建設全過程發展。
3、工程造價咨詢機構要完善自身管理。
工程造價咨詢單位若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壯大,只有充分發揮工程造價咨詢單位自身的作用,這就要求工程造價咨詢單位應當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并具備高超的管理技巧,靠出色的管理方法、豐富的業務知識、精湛的業務水平、良好的服務來贏得客戶的信任。在工程造價咨詢工作中,造價咨詢人員應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堅決抵制行業中的不正當行為,不斷提高工程造價咨詢單位自身實力和社會知名度。
4、引進國外工程計價定價的原則和方法,加快工程造價市場化進程。
幾十年來,以歐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大多采用工程量為清單報價的計價模式,該模式的基礎是:工程量計算規則統一化;工程量計算方法標準化;工程造價的確定市場化。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先進的計價模式,因此程量清單報價法,已被包括世行、亞行、非行在內的國際組織和國際工程造價咨詢機構普遍應用。它與我國現行的招標、投標、報價及評標辦法有較大的差別。因此要制定適應工程量清單報價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和相關配套的政策。要組織專家學者在借鑒國際經驗的條件下,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研制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和工程計價辦法等統一性的法規。
5、加快工程造價咨詢業的立法。
目前我國工程造價咨詢業只有《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管理》和《造價工程師管理辦法》兩項部令,而各地區的行業細則及管理辦法較多,這顯然與WTO法律規則很不適應。因此應加快工程領域的立法,爭取在3-5年內提高并完善適應WT0運行機制的有關工程造價咨詢管理配套的法律法規與技術法規體系的框架構建工作,并盡力體現既不違背WT0規則,又能充分利用WTO規則,從法律角度來有效地保護企業的經濟利益,制約入世后的沖擊,保證工程造價咨詢管理的生存和發展。
1、出口商品品牌化程度低。
我國每年出口1600多億美元的商品中,標有我國自己的品牌的商品僅占1/3左右;有1/3的商品沒有品牌:有1/3的商品打的是外商的品牌。許多從國外回來的有識之土都感嘆:“國外市場上的中國貨的確不少,但用中國品牌的卻不多見,街頭巷尾都是沒有商標的中國
廉價商品,或者是為外商定牌生產的中國商品。”品牌是商品的組成部分之一,沒有自己的牌子的商品很難進入國際市場,即使進入國際市場,其競爭力也遠不如別人,很難登堂入室。據有關方面統計,我國46.5萬個企業加上服務業,到1995年底,在國內注冊的商標僅為53.87萬個,在國外注冊商標的就更是寥寥無幾。不少企業,為了完成出口任務,不得不依附于“洋品牌”,賺下很少的原料費和加工費,為他人做嫁衣裳。
2、品牌的自我保護意識淡薄。
華”等公司合資后,中國四分之三的洗滌品市場被“飄柔”、“海飛絲”、“花王”、“潘嬸”等洋名牌壟斷。國有品牌在洋名牌的圍攻中處境艱難,更談不上搶占國際市場。
3、品牌的附加價值低,品牌競爭力不強。
品牌的附加價值是指那些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費者欣賞
[關鍵詞]外貿企業金融危機
2008年6月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國際經濟環境日趨復雜多變,已經給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首先,我國經濟外貿依存度較高,隨著歐美國家經濟下滑,將嚴重影響我國的出口領域與企業,這需要對我國經濟結構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改變。其次,是通脹的挑戰。由于美國自身存在巨大的債務問題,其通過降息、發行貨幣等手段減輕壓力,必然會加劇國際市場流動性泛濫,造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我國由于自然資源所限,受其影響通脹壓力正日益加大。
一、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影響
1.外貿需求疲軟。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企業最直接的影響在于出口訂單的減少、出口更加困難。由于歐美地區經濟不景氣,失業人數始終高居不下,民眾消費意愿普遍不強,對進口商品的需求減少。且人民幣從2005年7月份以來大幅度升值,導致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喪失了價格競爭力。據海關總署的數字統計,2008年是我國加入WTO7年來對外貿易進出口增速首次低于20%,出口比2007年回落了8.5個百分點。
2.企業資金鏈緊張。歐美市場不振,使得我國出口企業的產品出現積壓,資金回收出現問題;或進出口雙方未曾在貿易合同中約定采用信用證方式結算貨款,導致海外客戶延期付款,海外貨款回收期延長。對于外貿企業,資金鏈出現問題時,雖然可以尋求融資,可問題隨著金融危機開始向全球蔓延,我國又面臨著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央行對此加大了貨幣政策工具的調控力度,如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央行票據對沖操作、提高利率等措施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了貸款的成本。2009年開始,信貸環境有所寬松,但是對于一般外貿企業來說,無論從貸款的額度或者期限上都無法和有些大型企業或國有企業相提并論,很多企業陷入了資金鏈斷裂困境和破產境地。
3.經營成本上升。企業經營成本上升主要是由于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出口退稅稅率的調整引起的。隨著2008年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企業的用工成本上升,如企業需要為農民工交納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在2008年8月份以前,國家對較多的出口產品維持較低的出口退稅率,使得我國出口企業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而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際市場需求低迷、競爭更加激烈,通過提價來轉移成本壓力幾乎不可能;另一方面由于需求下降使得產品積壓,企業為了加快存貨周轉,短期內降價是速動的辦法,這樣就形成了成本上升與售價降低的兩頭擠壓,使得利潤空間進一步緊縮、甚至虧損,經營壓力增加。
二、外貿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
1.政府層面對策
(1)金融機構視角對策。加快建立完善的國家金融體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體制、增強其他防范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已是當務之急。建立金融危機預警系統,增強對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和態勢的了解,及時獲得信息,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監督,從而增強對金融危機的預警抵御能力。不過,光有預警指標的設計沒有建立相應的組織、制度體系,便難以對金融運行實行有效的監督。
(2)資本市場視角對策。健全和完善的貨幣市場是資本市場乃至整個金融體系得以順利運行的基礎。我們要大力發展和完善我國貨幣市場,對于國債回購市場,主要是規范交易形式,必須在指定的交易所和滿足最低的資產抵押比例前提下才可交易,此外還要規范交易主體(必須取得入市資格)和通過回購取得資金的用途,嚴防其流入股票、期貨和房地產等市場。
(3)外匯管理視角對策。我國已是WTO的成員國,我國外匯管理的最終目標應該是人民幣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需要繼續完善資本項目管理,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的手段來控制居民和非居民間的資本流入、流出,改進資本項目管制的方法,采取以市場為基礎的間接管制方法來提高管制效率。應該根據我國國情來選擇我國資本項目的開放順序,并根據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整,使資本自由化過程得到有力控制和保障。
2.企業層面對策
受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影響,2008年6月以來一度出現相當數量的外貿企業倒閉。在金融危機面前,外貿企業必須自身以多種形式與模式從容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才能在危機中堅持下去,實現發展。
(1)市場視角對策。外貿企業應積極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降低對歐美市場較高的外貿依賴。面對歐美市場衰退,出口企業應開拓新的市場領域,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在鞏固已有的、傳統的貿易渠道,穩步提升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探索開拓,大力拓展東歐、中東、非洲、南美市場,逐步形成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風險分散、渠道多元、方式多樣的出口市場分布新格局,降低對歐美市場較高的外貿依賴。
(2)并購視角對策。由于金融危機導致美國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部分企業陷入了暫時的困境,增強了原股東出售的意愿,降低了美國企業的估值,更削弱了美國國民和政府對外資并購可能存在的排斥心態,從而降低了收購的政治性風險,一些歐洲企業也存在相似的情況。利用對方的估值偏低,外貿企業可以趁機折價并購一些境外企業,以并購方式實現出口目標。
關鍵詞: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專業英語詞匯
隨著世界茶葉貿易的發展和茶葉外貿活動的增多,茶葉專業對外英語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茶葉專業急需一大批專業英語對外人才。茶葉專業英語人才不僅要熟練掌握一系列茶葉常用英文知識,還要能掌握常用的英文對外交流語言和詞匯,更要聽說讀寫樣樣俱全,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很好展示國家形象。
1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作用
茶葉專業英語教學培養具有多方面能力的茶葉對外英語人才,首先是閱讀對外英文文獻的能力,對外英語人才要能夠熟練的翻譯茶葉英文文獻;其次是書寫文獻和論文的能力,這對茶學專業秘書的培養至關重要;最后是對外交流能力,茶學專業的對外交流需要掌握一般性的英文交流術語,便于商業談判和文件的簽訂。茶葉專業對外貿易涉及到對外貿易各個方面的內容,例如:商務英語、生物英語、醫學英語、科技英語和營銷英語等。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特點:(1)茶葉專業英語針對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服務對象;(2)茶葉專業英語針對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服務內容和任務要求;(3)茶葉專業英語詞匯,根據不同行業的常用英語和句法,有不同的專用句式和詞匯,也有著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方式;(4)茶葉專業英語的對外使用上,無論是從語法單詞和句式的復雜性,還是談判和交易的靈活性,都大大的難于普通英語教學。《茶葉專業英語》主要任務是運用英文的詞匯語法和句式,進行茶葉專業的教學。通過茶葉專業英語知識、語法和句式的講授,讓同學們掌握茶葉專業英語詞匯,能夠看懂茶葉英文資料和文獻,并能進行簡單的茶葉專業英文交流,最終能夠書寫茶葉專業英文論文和進行茶葉專業英文資料的統計整理。這不僅僅要求茶葉專業英文授課教師能夠順利的完成相關課程,也需要教師能夠緊跟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引入和時展有密切聯系的茶葉專業對外英語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書寫茶葉專業英語論文,進行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實力。茶葉專業的教學,不僅是對學生專業知識網絡的構建,更是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最重要的是聯系實際,講解和目前行業擇業就業相關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行業要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國茶葉產量提高依賴于茶葉科技的發展,茶葉科技的發展又為茶葉教育提供相關教學資金。近年來茶葉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培養大批的茶葉專業對外英語人才,他們具有優秀的英文文獻閱讀和書寫能力,也有著良好的對外英文表達能力,為我國對外茶葉貿易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2茶葉專業英語教學目標
茶葉專業既是我國傳統的農業教學專業,也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改進的新型教學專業。茶葉專業融合農業專業、工業專業、商貿專業、醫學專業和英文專業等多個學科的專業內容,對各個行業的發展具有極大促進作用。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發展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又使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連續多年保持10%的發展勢頭。茶葉商業貿易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沿海地區的茶葉貿易在全球市場上有廣泛的知名度和強勁的競爭力。因此茶葉專業對外英語人才缺少,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最主要的短柄之一。茶葉專業對外英語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求相關人才有著專業的茶葉知識和對外英語知識,也要能夠了解用人單位專業發展需求。根據自我所學專業和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進行有效調整,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實力,創造可觀的企業經濟效益,并在對外貿易的談判和協議簽訂中熟練進行交流,提升企業形象。
3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
3.1優化授課內容
茶葉專業英語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和不同方面的課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茶樹病蟲防治學、茶葉生物化學、茶史與茶文化、茶葉審評與檢驗、制茶工程與茶葉機械和茶葉營養與保健等等。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一般選用國家編寫教材和學校自助編寫教材進行教學,國家指定教材主要為學生專業知識打基礎,自編教材為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增強學生能力編寫。教學內容也不僅限于教材和課本,通過目前行業熱點的深度挖掘,找到行業的發展方向,進行學生能力培養。通過教材結合課外知識講解,學生分組討論,自主發言提出問題和課外口語鍛煉,書寫鍛煉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能力。專業的研究不僅僅要緊跟行業潮流,還要把握時代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國際茶業對外英語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行業的發展要求。因此我們要提倡學生閱讀相關茶葉英文期刊和雜志,探討國際前沿茶葉英語問題,提高學生專業認知力,掌握最新茶葉科研成果。
3.2改進教學方式
茶葉專業英語教學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是英語老師舊的教學思想。講授的內容仍舊老套,毫無新意。這樣不僅制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使教師思想和教學內容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使教學目標和企業要求發生一定程度的偏移,取得的教學效果很差。茶葉英語的教學和其他專業的教學一樣,都要做到活學活用,不僅要以教材內容和教師教授為主要授課方式,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講求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材與課外知識之間,理論與實踐之間的互動交流。只有交流互動,才能加快信息傳播和知識傳遞,才能緊跟時代前沿技術和行業發展要求,才能使教學內部達到弄懂弄會、活學活用的目標。教學不僅要培養專業知識過硬的人才,同時也要培養聽、說、讀、寫能力全方位發展的人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茶葉專業英語教學講授不能僅限于教材的內容講解,更要深挖教材內容的具體含義,教材和現實關聯的密切程度以及教材對行業職業的指導意義;教學方式要多元化。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知識掌握為主要目標,以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發展為次要目標進行教學。教學方式可以運用課件講解、實物介紹、學生講解和學生自主討論、網絡講解和網絡作業任務布置等多種形式,促使學生掌握專業的茶葉英語知識,通過課外的反復練習和企業實地的操作演練,達到企業崗位職業要求。
3.3重視教材選取
教學活動是圍繞教材進行展開和規劃,目前茶葉英語教學活動展開是依據國家規定的《茶葉英語》為主要教材,茶葉英語教材內容涉及英語專業的知識較多,與茶葉專業相關的內容較少,因此對茶葉專業英語發展會產生一定影響。茶葉專業英語教學的宗旨為:在茶葉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上,進行相關英語知識的學習,過多的茶葉英語內容講授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所以茶葉專業英語教材的選擇,成為茶葉主頁英語學習最主要的問題之一。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應該結合市場相關專業的發展情況,企業單位的用人需求以及對外交流英語口語要求等等,進行專業教材的選取工作。教材編寫首先要注重格式、語言的規范化;其次根據茶葉英語專業的教學方向和知識特征,進行教材的選擇。同時要綜合多本教材和期刊來編寫茶葉英語專業教材,盡量做到結構合理,內容合理和教學方式的合理。結構合理指的是教材編寫的整體框架和課程的整體要求符合,能夠反映當前茶葉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內容合理指的是教學的內容要足夠的全面和具體,涉及的知識面要廣,細節突出主次分明,能夠完整的講授專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合理指的是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要能夠把握茶葉專業英語教學的重難點,重點進行講解。結合茶葉專業英語領域的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兩方面內容,進行茶葉英語的教學。綜合以上多方面的教材編寫要求,我們編寫出新的茶葉專業英語教學課本《茶葉英語》,《茶葉英語》將基本茶葉英語知識、課外茶葉英語拓展、對外茶葉英語研究和企業茶葉英語專業職位要求幾方面結合起來,具有注重基礎和實際操作,緊扣時展特征,反映當前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等多方面的優點,是不可多得的優秀茶葉專業英語教學課本。
3.4完善考核方式
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效果考核方式具有以下改革:改變以成績作為主要考核結果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出勤率、課堂發言、作業完成情況等的考核,期末成績只作為學習考核的參考條件之一。考核的目的不在于對比學生成績好壞,而在于讓學生發現自身學習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成績;也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在課堂和課外努力完成老師和教材規定的學習任務。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特別是就業知識技能的掌握。教學效果考核方式有以下幾種:課堂回答問題情況、課堂作業完成情況、課外預習復習情況、實地實踐操作情況、銷售演講和期末成績考核情況。只有多方面考核,才能給予學生公平公正的評價。
4結語
通過對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中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師資隊伍、教材建設等改革,基本建構茶葉專業英語教學體系。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不僅要發揮教師的能動作用,更重要的是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僅要掌握基本茶葉專業基礎知識,還要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茶葉課題的書寫以及對外茶葉商貿的交流。學生的自學應該成為茶葉專業英語學習的主要方式,老師提供相關的資料和適當的講解,幫助學生完成自學,使其適應行業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馮延燕.中西方文化中動物詞匯的象征意義[J].青年文學家.2011(15):206-206
[2]李昱霏.我國中庸思維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3):109-110
關鍵詞:教學方法 發散性思維 實用能力
一、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作為內驅動系統中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對于學習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學方法至關重要。我們應當因地制宜,不斷探索。
信任激勵法。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充實地活上兩個月。”可見,來自別人的肯定對一個人來講是多么的重要。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定型的時期,是一個迫切需要得到社會肯定、贊揚,急于體驗成功喜悅的人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信任、鼓勵會影響到學生的自信心以及求知欲和創新思維能力的產生。對他們學習中的進步,教師都應當給予恰當的、積極的評價。同時還要注意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不論哪種評價,都要多表揚少批評,多激發少訓斥。對每一名學生的每一點兒進步,都要及時地肯定,熱情地給予表揚,這樣才能激勵學生努力拼搏。正如明代教育家王陽明曾說:“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
知識拓展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英語教學不單純為考試而教,學生也不是單純為考試而學,要使學生吸收多方面的知識,以開闊胸懷,拓寬眼界,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如在給經濟學專業的學生講英語課時,遇到經濟學方面的詞匯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國際經濟和國內經濟發展的背景中去,在舉例時,將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內容帶到授課中,學生既學會了英語單詞的用法,而其內容又與時展相結合,使學生感到新鮮、實用,可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頭腦風暴法。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是由奧斯本提出的培養創造力的方法,其具體做法是:教師先提出問題,然后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尋找答案,一直到可能的答案都找出來為止,然后循循善誘。在英語教學中可采取班組討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遇到問題時先通過集體討論,要求每個學生先從自己的角度提出解決的辦法。這樣能極大地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還能在相互說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見解時產生互動,激發彼此間解決問題的靈感。通過學生的語言表達,既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又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最佳過程。
問題解破法。就是幫助學生自我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的實際演練。例如通過各種專題討論會、研討會,引導學生就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全球經濟、區域經濟等問題用英語及相關術語進行討論。許多學生專業知識學了很多,但難以用英語進行表達,開展這些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與此同時,通過組織學生撰寫英文論文,用英語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探討,都能較好地增強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二、利用現代化設備,訓練發散性思維
發散思維又稱求異思維、輻射思維,是指從一個目標出發,沿著各種不同的途徑去思考,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就是鼓勵學生從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們電視大學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設備,既方便遠程教育,又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遨游在世界知識的海洋,尤其對訓練學生發散性思維幫助較大。
首先,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改革開放以來,英語教材及課程設置經過了幾次大的調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科教興國”的高度,從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為知識創新服務的高度看,教材內容及課程設置還遠遠不能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我們必須對外語教材內容不斷創新。一方面,在當代中西交流越來越密切的形勢下,美國許多大公司十分重視顧客的文化差異問題,十分重視研究對象國的文化心理,以便順利地將產品打入對方市場。因此,在英語教學當中,必須兼顧文化教學。使學生清楚地了解相應的文化知識,了解中西文化的共性與個性,包括與不同國度的商務代表進行談判時約定時間的技巧、談判時的身體語言、合影時應站的位置、合同中英語與美語的差異、不同國家對同一貿易術語的不同解釋,等等。總之,專業英語教師必須打破純語言的教學模式,不能停留于課文翻譯以及詞組搭配,而應時刻注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若能將專業英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緊密巧妙地結合起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也一定會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應從外語教育如何更好地為知識創新、為經濟建設和科技強國服務,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考慮,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英語教學內容的改革必須體現知識的系統性、科學性、新穎性、多樣性和時代性的特點,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了解當代的科技信息和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變革的新動態,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因此,呼吁相關部門及時地更新教材內容,改變“一本教材統天下”的局面。
其次,是優化教學環境。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要想培養學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必須要形成和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與“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來講是與眾不同的,在一般人眼中是“異常的”,一個人只有在心理上有“自由”和感到“安全”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想象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一切機會,通過創設教學情景為學生創造一個能支持或高度容忍“標新立異者”和“偏離者”的環境,給敘述提供一個自由、安全、和諧的創新思維的空間。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毫無顧忌地充分發揮想象,進行發散性思維活動,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而不必壓抑、歪曲或掩藏。所以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努力提高教學藝術,借助實物、圖片、錄音、多媒體教學軟件輔助教學,多安排對話、游戲、角色表演,多運用交際教學法,讓學生在模擬的生活情景中積累豐富的表象,創設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參與活動,擴大自由的思維空間,在增強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同時,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升。
三、結合社會需求,增升實用能力
當前,社會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在不斷提高,既關注英語運用能力,又注重專業知識水平,對英語能力與專業知識并重培養,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實踐證明,實用型、復合型人才深受用人單位青睞,就業率不斷提升。因此,改變教學模式,采取實用型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增長才干的重要方面。
學校與企業掛鉤。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陣地,如果與企業掛起鉤來,參與企業的經濟活動,不但是對學生課堂知識的測驗,鞏固已學知識,還能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加以改進。同時,使學生早日了解企業,看到自己的弱點,激發學習熱情。
學校與外貿公司結對。張家港市是對外貿易是全省的大戶,各國客戶的訂單很多,是英語教學最佳的實踐陣地。我們在教學中主動與市貿公司結對,把他們的外文翻譯資料作為個案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就把書本的知識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不但增長了知識,拓寬了知識面,還熟悉了對外經貿活動,體驗到了英語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學習的自覺性。
學校與外商互動。英語只有在實際交往中,才能顯示其重要。為此,我們除了請外商講授經濟管理、經貿交際、社交禮儀、外國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外,還與他們開展聯誼、討論、服務等互動,在互動中進一步掌握英語的詞義擴散、詞形擴散、語法點擴散、句型結構擴散、方法擴散等等知識。
通過以上與社會實際交往的活動,我們把課堂從學校搬到了企業、公司和社會,一方面,使學生增長了知識、才干和熟悉了社會,把遠大理想與現實有機結合,學會了科學辯證的思考問題,全面理智地處理矛盾,并結合自身和社會實際,找準自己的定位,使學習目的更加明確理性,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強化。另一方面,使企業、公司和外商了解了學生,對于學生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促進我們的教學更加科學與優化。
On Improving the English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L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 are facing the reality of social life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globalization,English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too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foreign coutries,thus people who are expert in English show their vitality. How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 their English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new issue for the English educator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explore the new teaching models, making the passive learning become positive learning,is sure to be the key to the prob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