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地理跨學科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題組對贛南師范學院江西省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學校’協作的教師教育共同體”之頂崗支教實習項目的431位頂崗支教實習學生的任課情況進行調查。選擇樣本的原因主要基于在頂崗實習模式下,職前教師教育專業實習生在真實的教學環境中完全頂替一個在職教師崗位,承擔與正式教師一樣的教學任務,鑒于頂崗支教實習生是作為一個全職教師的身份在中小學開展實習,其教學情況、教學感受及其存在的問題對于地方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職前課程設置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調查結果如下:一是幾乎每個實習生承擔2門及以上的課程教學。在初中實習的44名實習生中有15人承擔了2門課,占整個初中頂崗實人數的34.09%;387人在小學頂崗實習,380人擔任2門及以上的課程,占頂崗實人數的88.17%,占小學頂崗實習的98.19%。在380位承擔2門及以上課程的小學頂崗實習生中,有214位同學承擔了3門及以上的課程,占小學頂崗實習隊的55.30%,占頂崗實人數的49.65%。數據顯示,小學頂崗實習中幾乎所有實習生任課都存在“一肩多挑”的現象,并且一半以上的實習生要承擔3門及以上的課程;二是絕大多數實習生要兼任一門以上的非主干課程。在承擔2門以上﹙含2門﹚課程的同學中有358名實習生擔任一門主干課程,一門以上非主干課程;另有22名實習生承擔2門主干課程。92.51%小學頂崗實習生需要承擔1門主干課程以及1門以上的非主干課程。實習生兼任的非主干課程與主干課程多數要跨年級;三是很大部分實習生需擔任班主任工作。兼任思想品德課程的146位同學中有81位擔任全職班主任,其余65位為助理班主任。另外有234位同學作為搭班教師也在一定程度上參與班級管理,擔任實習班主任;四是有315人認為教育實習中最大、最難的問題是跨學科教學,達73.09%。上述數據反映了目前我國中西部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小學由于師資緊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跨學科、跨年級教學甚至一肩多挑現象非常普遍。相對艱苦的工作生活條件,沉重的教學任務和壓力,對任職教師的從業理想、知識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這些卻是很多地方高師院校教師專業畢業生畢業之后就必需面對的客觀現實。如何按照國家新課程標準要求,同時結合地方基礎教育實際要求,對現有教師教育課程進行改革,以培養適應基礎教育的合格甚至優秀師資,是地方高師院校職前教師培養不容回避的現實課題。
二、當前地方高師院校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課程改革是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改革的核心,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直接影響著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是否實現。在廣義的視角里,教師應然的知識結構為培養一名教師所需的全部課程,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專業課程和教師專業課程,有的還把校園文化等隱性課程也納入其中。狹義的角度則理解為教師專業課程,也就是體現教師培養中“師范性”或“怎么教’的課程。本文主要基于廣義的課程角度探討教師教育課程問題。
(一)教師培養模式固化,課程設置理念滯后
傳統高師院校培養中學教師的模式主要是按照中學教學科目如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進行對口專業培養,采取學科專業知識加教師專業課程﹙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論和教育實習等﹚復合模式。這種模式過分重視專業高深知識,過分突出學科專業知識門類,知識劃分過細,割裂了人們對現實世界的完整理解,導致學生知識結構單一難以整合,也使得職前教師難以勝任基礎教育的一肩多挑等多元化教學要求。雖然一些學者已意識到這一模式的弊端,但是由于師范教育傳統歷史久遠積重難返。自建國以來,由于地方高師院校主要為中學培養師資,很少高師院校設置了小學教育或初等教育等專業。即使在近年來畢業生就業主要流向小學的形勢下,絕大多數高師院校仍謹守為中學培養師資傳統,漠視畢業生就業現實,按照傳統的培養模式和課程理念進行專業人才培養。這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深受關門辦學的舊思想的影響。雖然目前高考人數呈下降趨勢,但地方高師院校生源充足且仍然保持良好態勢,加上其辦學經費主要由上級人民政府撥付,缺乏強烈關注地方基礎教育現實的驅動力;二是傳統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歷史慣性強。人才培養改革涉及面廣,關系到教育教學理念、師資、學科信息與知識,教材、實驗實訓場所等。改革意味著放棄傳統做法的便利,增加新事物的無盡麻煩,也意味著必需增加巨大投入卻要承擔產出減少甚至失敗的風險。在各種因素的驅動下,辦學者往往選擇墨守成規。
(二)教師教育課程結構不合理
1.課程設置口徑過窄,學生知識能力薄弱
雖然目前高師院校都毫無例外地把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的理念寫進教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但遺憾的是其課程設置卻未能真正體現出來。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主要由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和教育類專業課三部分構成,三者比例應保持合理比例。現實問題是課程體系過分突出學科專業課程,公共基礎課﹙通識教育課程﹚被邊緣化,致使教師專業學生普通教育基礎知識單薄,知識面狹窄,興趣單調,作為教師基本素養基礎的綜合素質與培養目標尚存在不小差距。首先,公共基礎課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基礎、拓寬視野、培養獨立思考習、養成批判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會他們學會做人的重要課程載體。課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英語、軍訓、體育和通識教育選修課﹙有的學校稱作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等。由于“兩課”、英語、軍訓等都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甚至有統一的教學大綱等要求,所占學分比例非常高,與歐美國家通識教育課程相比,其內容構成、教學目的和實際效果有較大的差距;二是通識教育選修課程所占學分比例少,學生選擇性小,形式單調、師資配置低,且教學時間多安排于周末或晚上,對職前教師拓寬知識基礎和開闊視野作用大打折扣;三是在學科基礎課程設置中,由于學科基礎課主要由辦學院系承擔,在加強專業基礎口號及課時經濟利益等的誘惑下,學科基礎課絕大部分安排與學科專業類似或同質的課程,有意無意地忽視跨學科課程和綜合課程,造成準教師培養中文科生缺乏科學理智訓練,理科生缺乏人文素養。
2.偏重學科專業課程,忽視教師專業課程
地方高師院校過去一直主要是為培養合格中學師資為目標,長期以來課程設置強調學術性,重視學科專業系統知識,輕視教育理論和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有關統計顯示,國外的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中教育專業課程占總學時的比例,俄羅斯和英國為25%,德國為30%,美國和日本教師專業課程都占總學時的1/3。我國現行教師教育課程的結構比例,據國內權威研究顯示,大致為普通教育課程占總學時數的20%25%,教育專業課程占7%11%,學科專業課程占總時數的絕大多數比例。在美、英等發達國家的教師教育課程中,教師專業與學科專業類課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然而在我國的高師院校,通常對于“教什么”的學科專業課的比例過大,約占總課時的60%左右,而關于“如何教”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類課程,大多低于總課時的15%。這樣的課程設置,比例失調嚴重,過于突出專業化,過分強調向本學科的高深領域發展,偏離了教師教育的價值導向,沒有凸顯教師教育特色,極易導致師范生的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貧乏,教育教學能力缺失。
(三)教師教育實踐課程流于形式,職前教師職業能力缺乏保障教師是極具實踐性和藝術性的職業。僅憑了解了教育的一般知識與技能教師無法開展教育活動,一個教師必須運用自身教育知識與技能,在自己與教育世界的互動中,通過教育實踐建構起自身與教育世界的聯系。這就是教育經驗或教師職業經驗,是教育者在實踐中與自己的教育對象之間建立有效互動關系的結果。衡量這種教育互動關系有效性的標志是教師是否促進了學生的個體發展。職前教師教育中的經驗課程的價值不僅讓職前教師獲得豐富的教育實踐的感性認識,更在于提供教育實踐探索的寶貴經歷,對于職前教師的職業情感培養、職業能力養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這種經驗課程載體的實踐性課程,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中把學生置于真實的教學環境中的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環節。目前我國高校教師教育專業的教育實踐大多是第三學年安排12周的教育見習,第四學年開展68周的教育實習,教育實踐課程占師范生所學課程的5.5%6.9%。由于教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安排的教育見習、實習學分少,實踐時間短,職前教師真正進入基礎教育課堂教學實踐機會少,很難深入了解中小學生情況,很難深入開展研究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教育實踐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再加上當前很多高師院校穩固的實習基地不足,缺乏足夠的實習指導教師,很多院校在學生就業或考研的壓力下允許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學校進行分散實習。實習已從傳統意義上的學生跟班聽課、教師逐人指導試講、評課、學生帶班上課,演變為聽匯報了解情況、看實習學校的鑒定評價實習情況。教師教育實踐環節管理松散及效果低下,直接影響了職前教師職業情感的培養和職業技能的訓練,教育實踐質量難以保證,教育實踐流于形式。
三、地方高師院校職前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壓力分析
(一)地方高師院校教師培養重心轉變
一直以來,高師院校主要任務是培養普通高中和初級中學教師,課程設置特點是專業性明顯,學術性較強。而由于小學教師與中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教學對象及其身心特點和規律存在明顯差異,小學教師不要求有高深的專業知識,但必須擁有寬廣的知識面及較高的教學實踐能力,其專業培養的定位為通才教育基礎上的適度的專長教育。因此,基于面對基礎教育實際情況和職前教師專業培養與不定向就業的現實問題,地方高師院校傳統的嚴格按照專業培養、強調專業高深知識和學術價值的理念需要適度調整,師資培養知識、能力結構也需重新定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相關課程也需進行調整。
(二)地方高師院校職前教師就業方向轉變
近年來,中西部地區的高師院校教師專業畢業生中從事教師工作的,主要以流向鄉鎮學校為主,即主要是擔任偏遠鄉鎮中小學教師。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沿海發達地區、城鎮中小學師資已接近飽和,因此用人單位在吸納師資時要求逐漸提高,對職前教師的學歷、畢業學校設置較高門檻,這對地方高師院校畢業生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鄉鎮地區,特別是偏遠鄉鎮中小學師資匱乏,教師老齡化嚴重,教師隊伍不穩定,教育質量低下,亟需大量具有堅定職業理想、良好從教能力和素養的教師,這對身處其中的師范院校而言,既是光榮的歷史使命也是實時推行教師教育改革的機遇。
四、中西部地方高師院校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建議
(一)破除傳統師范課程舊觀念,樹立教師教育新理念
教育觀念變革是師范大學發展和教師教育改革的先導。將課程視為學科教學內容往往會引發重視教學內容傳輸與傳授的教學實踐,將課程視為科目則會引發機械訓練成果的教育實踐。受傳統課程理念的支配,我國高師院校的課程體系過分強調師范生對學科專業領域知識的全面系統掌握,忽視師范生作為未來教師必須接受的全面素質教育。從詞源上講,課程﹙curriculum﹚源出自拉丁語的“跑道”,后轉化為教育上的術語,以為學生學習的路線、學習和進程,并被用來指稱限于學校內部的強制性教育內容。美國教育家杜威賦予了課程新的定義,課程即學習經驗之總和,提出了經驗課程。經驗課程認為教育即經驗的重組,學校所組織的經驗應當包括與學術性經驗具有聯系的經驗,同校外的社會與產業有聯系的經驗以及同公共生活具有聯系的經驗。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哈佛大學通過重點反省學校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培養有教養的人”的培養目標,設立了跨越學科界限、具有橫向聯系的若干課程組成的“課程群”,為本科生提供包括外國文化、歷史、文學、道德判斷、科學、社會分析7個“課程群”的100多門課程。隨后世界各國紛紛效仿設立基于“課程群”的跨學科教師教育課程改革計劃。如美國十大教師教育培養基地之一的德伊諾利大學芝加哥校區教育學院開設的普通教育必修課程模塊就包括人文科學課程群﹙含17門課程﹚和哲學類課程群﹙含21門課程﹚等5個課程群,供學生依據自身興趣和未來就業方向選擇。
(二)科學調整課程設置結構,培養面向基礎教育實際的教師
美國學者達林哈默德﹙Darling-Hammond﹚突破前人的觀念,將教師的知識經驗進一步細分,認為應分為“有什么”“教什么”和“如何教”三部分。“有什么”的教育也即通識教育,其目的旨在提供準教師作為“社會人”的基本素養;“教什么”指學科專業教育,旨在培養“學科專家”的學科素養;“如何教”指教與學的理論與實踐課程與見習和實習,屬于教師專業定向學習課程﹙teacher-directedlearn-ing﹚,目的旨在將有教養的“社會人”和“學科專家”定向培養成“教師”。為適應教師職業專業化和終身學習發展的趨勢,西方發達國家教師教育課程改革都非常重視培養教師的基本素養和學科素養,在此基礎上突出教師專業素養的定向培養。科學的教師教育課程應當包括“有什么”、“教什么”和“如何教”的課程。
1.加強通識教育,提高職前教師基本素養
縱觀美國各大高校,其基本素養學習課程體系主要由以下課程群組成:人文社會、藝術素養學習類課程、數學與科學素養學習類課程以及人文與科學相融合類課程。而我國在課程設置中適當減少專業課程的學習,加大通識教育課程所占比例,增加綜合課程及課程內容的綜合性的學習,增設人文、科學和藝術基礎課程,注重文理交叉學習,如在文科開設高等數學、科學基礎等課程,在理科設置大學語文、歷史文化、社會基礎等課程,全體教師專業學生開設美術、音樂等藝術基礎課程。增加通識教育選修課程的比重,發展學生個性,開闊學生視野,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為未來的教師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2.優化教師教育課程,增強對兒童教育世界的理解
一個優秀教師不僅應是一個具有系統專業知識的學者,而且應是一個擁有扎實教育理論知識與教育教育教學能力的教育專家。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相關研究也表明,教師專業定向學習課程對職前教師培養至關重要。因此,必須按照少而精的原則對學科專業課程進行整合。同時要更加強調教師教育課程,提高其學分總比重,優化課程結構,豐富課程類型。一是要改變老三門“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的窠臼,要開設與學生將來工作密切相關的課堂教學設計、教材處理、教育科研、跨學科教育、綜合實踐活動和優秀中小學教學案例等課程,同時注重將學科前沿知識、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中,特別應及時吸收兒童研究、學習科學、心理科學新成果,幫助職前教師更好地理解兒童內心世界;二是增加教師專業選修課程的比例,使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當前高師教育課程中選修必修課程比例不協調,必修課門類少所占比例卻大,最低的都達到76.19%,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選修課門數雖多,所占比例最高不到25.00%,與教師專業發達國家教師教育課程選修課一般在1/3的比例尚有一定差距,必須改變這一不合理比例結構;三是增加教師教育課程的實踐性教學內容。當前高師院校的教師教育課程教學中,理論講授比重過大,缺乏實踐性教學內容,較少安排實踐輔導課時,枯燥的理論講授絕對統治著教材與課堂,導致無法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理論無法活化而趨于變成死知識。
3.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升職前教師職業能力
關鍵詞:微課;學科教育;思品課堂;教學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271-03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科技讓政治教學更精彩。我們的多媒體家族又迎來了一位新成員――“微課”。所謂“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其“微”字主要是指利用5-10分鐘時間講解一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考點、例題、作業題、或教學經驗的一種“微”視頻。
做一個時尚達人,應該沒有一個不會玩“微信”“微博”的,作為一個與時俱進的政治老師,不會玩“微課”,那你就“out”了。筆者將“微課”引進課堂,在調動課堂氛圍,提高教學實效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本文就以粵教版教材為例,從“微課”的價值和實踐視角略陳管見。
一、“微課”與以往傳統課堂的區別
微型課是形體齊備而規模較小的課,是一個完整教學過程的濃縮,與常態課的最大區別在于時間短且沒學生參與,其基本環節如導入、講解、總結、板書、練習、作業,組織教學等,一般都應該有,具體可結合學科特點及講題內容簡單設計教學環節。綜合起來,有四點區別:
第一,時間長度不同。優質課、精品課視頻的長度是45分鐘或40分鐘,而微課的時間跨度是5分鐘至10分鐘。根據腦科學的研究,學生的注意力保持相對集中的狀態一般不超過十分鐘, 教師必須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找到最核心的內容,用10分鐘將核心內容講完。
第二,微課視頻只有聲音和板書。不出現教師的形象,學生觀看板書的演示、聽教師的講解,這樣注意力會更集中。所以,微課必須畫面精美,再配上優美的背景音樂,在短小精湛中,微課就美到了極致。
第三,微課體現“混合學習”模式思想。微課視頻中雖沒有師生的互動,但是要求互動在真實的課堂中實現的。可以將微課視頻與在線測試相結合,也可以直接發一張紙質的測試題,用于學生的自我測試,其實質是引導學生更深度的學習。
第四,微課更多地是借助數字化和大數據技術,微課程就是要把老師的課程用數字化手段處理,數字化的最大好處是同學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反復來觀看。
總之,微課,不是課堂搬家,也不是教學過程的重新呈現、電子化,而應當,猶如高手指點新手,點到為止,做到讓學習者一點就通,一點就透,巧妙地將在線學習與面對面的教學、新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及其應用和遷移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微課”對政治教學的輔助作用
實踐證明,融“微課”于教學中,給予了學生更新奇的學習感受,就像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一樣。學生面對的是一位位優秀老師的影像――
瞧,我們的老師就站在視頻中央,像《百家講壇》里巧品三國的易中天,又像是“美女教授”于丹,侃侃而談,短短五分鐘內,我們 “妙語吐蘭”,“字字珠磯”,集百家老師之美,而且又時、空無限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打造高效課堂。教師不再是講臺上的圣人,而是身邊的導師!如果有的同學因病或活動沒來上課,或者對這個知識點一時沒有弄懂、吃透,,可永久定格的微課更成為這部分學生自我拓展深入學習的推手和助力。“微課”,真正成為解決傳統課堂之外的學習問題的小課堂!
我們的口號是:微到極致便是質量!能五分鐘之內就能講清楚的問題,為什么要用到5分鐘以上!那可能是在,有意無意地培養學生的惰性思維!
所以,我們的微課不微,功效甚大,結合本人實踐,究其作用談談三點體會:
1、“微課”不微 情真最美
微課是一種新穎的授課方式,它確實吸引學生的目光,作為一名初中的政治教師,我也進行了幾次有益的嘗試。比如:與新一屆的學生見面,想著讓新同學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免不了要做自我介紹。因為人往往存在先入為主的心理,第一印象能對人的認知產生關鍵作用。怎樣精彩地介紹自己,贏得學生好感。增進師生的了解,并熱切地盼望著新老師的課能早日到來。讓咱也當一回微課的女主角吧。我就借鑒了微課的形式,制作了以“我”為主題的自我介紹。
在這個微課中,我放上了我和往屆孩子的上課、郊游、開運動會、互動的照片,照片上是我們一張張開心的笑臉。放上了我們歷屆的學霸對母校的祝福,放上了我的全家福,放上了我對他們的歡迎、期盼,配上了好聽的背景音樂,整個微課程具有較好的觀賞性,同時,在微課中適當地設置提問,啟發學生思考,然后在課上就微課程中的問題展開討論。這樣,讓學生對新老師的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對老師的教學風格有個初步的了解和適應。師生感情的第一次碰撞,收獲了良好的效果。
平時課堂上對微課的制作和運用,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且一般微課的制作工具簡單。
上屆的學生在畢業時也做了一個微視頻《××山下的日子》也大獲成功,后來,讓我作為微課運用在3.2師生情誼的這節課中,也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屆學生把他們初中三年難忘的點點滴滴,從初一到初三的一張張照片,純真的笑臉、求知的激情、成長的渴望,校園里的歡聲笑語,操場上矯健的身影,師生之間濃濃的情誼,全部匯聚在短短的5分24秒內,并套用《北京東路的日子》的曲調,自編歌詞,自己演唱,自制視頻。現在只要在百度上輸入《××山下的日子》,隨時可以看見這段視頻。用來進行愛校、愛師教育,比我們說什么都有用。歌曲一唱,莘莘學子意、濃濃的師生情馬上洋溢。甚至比校歌還流行。
這兩次微課的嘗試,與傳統線下課程相比,學生體驗到了一種輕松愉快,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師生情感的好壞很重要,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師生情感融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在微課的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選取恰當的內容,及恰當的媒體進行教學,就會增進師生情感,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微課雖短,作用不微,情真意切才最美。(附上學生改學的歌詞)
合唱:開始的開始 我們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 渴望變成天使:歌謠的歌謠 藏著童話的影子:孩子的孩子 該要飛往哪去
愛國:當某天 你若聽見 有人在說 那些奇怪的語言
四七:當某天 你若看見 門口的小店還是少年游殤:當某天 再唱著 這首歌會是在哪一個角落
小殷:當某天 再踏進 這校園會是哪片落葉 掉進回憶的流年
女生:表示 從綜合到新樓的距離 原來只有三年
男生:表示校內校外貼吧微博 很多好基友
合唱:各種卷子教參都搞不懂 還有五號樓
合唱:各種曾經狂熱的海報照片 賣幾塊幾毛錢
殤:我們穿上西裝假裝成長 膠片揮霍習慣的笑臉
烏拉:悲傷一發 寂寞唏噓 痛的初體驗
小凝:畢業和高中的字眼 格外扣人心弦 各種莫名的感傷 只說句
合唱:九中再見
愛國橙味烏拉琛若瞳:十年后 你若聽見 有人在說 這些奇怪的語言
同上:十年后 你若看見 門口的小店 還是少年游
男生:表示從綜合樓到新樓的距離 原來只有三年
女生:表示校園內外貼吧微博 很多好基友
合唱:各種函數賓從都仍不懂 還有作業本
合唱:各種曾經狂熱的海報照片 賣幾塊幾毛錢
殤四七凝小殷:我們即將分別 獨自浪在 島內島外不同地點
同上:瞥見藍白的校服 還會以為是我認識的誰
合唱:秋和 美芬 阿德 林恬 九中我愛你
四七:也或許誰都忘記誰的名字 但記得
合唱:金榜山下的日子
2、“微課”不微 高效最美
微課程不等于課堂過程中的一小段切片,微課程也不等于完整課程的局部課程,它本身就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時間一般不超過5分鐘,一句廢話都要不得。
在初一上3.1《 3.1我和父母》--------第二課時 化解“愛的沖突”這一課時,課前布置學生回憶,生活中成功化解與父母沖突的例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選擇平日與父母的一個沖突,分角色扮演家長和孩子,既要表現沖突,又要表現解決方法,時間不超4分鐘。課前,我們一起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和學情特點,選擇沖突,甚至有一組學生還請我扮演了其中的一個角色,學生在課前就把錄制好的視頻交給我,視頻中,父母子女之間圍繞沖突的對話場景,提出問題,構建與課內學習目標的聯系,為具體知識的學習營造氛圍。我精心挑選好的片段,然后充分運用到課堂上,省去了課上排練的時間,效果極好,不會笑場,好的案例還可以各班通用。節省出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總結解決親子沖突的方法和技能。幫助他們認識父母的愛,體會父母的辛苦。一個教學難點輕松突破。就整節課上課的情況來看,微課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節省了課堂時間,使得整個課堂教學重難點突出,整個教學流程更加流暢,課堂氣氛更輕松,學生的表現也活躍了許多。
現在的學生對抽象的政治理論往往不感興趣,特別怕說教。如在學習《追求有意義的人生》時恰逢“感動中國人物劉麗來學校的道德講堂做講座”。作為老師首先引導學生從新聞媒體收集資料走近劉麗。劉麗在講座中從自身成長的歷程開始講起,從小渴望上學,因家境貧寒不得已輟學,因學歷低找不到收入高一些的工作,到稍有能力了以后勤儉助學的講述。告訴學生要好好珍惜學習的機會,發奮求學。孩子們聽講時神情認真,會后與劉麗興奮地交談。事前學生們準備了問題,劉麗也給予認真的回答。給予學生滿滿的正能量。
了解了劉麗,在課堂上探討劉麗成長的歷程。感受劉麗稍有能力了以后勤儉助學的人生體驗。
交流對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啟示,這樣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表面,而是實現內心的感悟,產生心靈的震撼,最終內化為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培養和提高。這些視頻經過精心剪輯,主題鮮明、資源構成情景化,就是很好的微課,這樣的機會難得,今后幾屆的孩子都用得上。正所謂,有限時空,無限應用。
總而言之,本節課因為微課的使用,實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化。
3、“微課”不微 創新最美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決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競爭了,創造性人才的培養需要具有創造思維的老師,老師不僅要主動更新知識,也需要主動更新技術。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也是一種創新。
四川的一位地理羅老師這兩天火了!他把地理教學和神曲 《小蘋果》神奇地結合在一起,自己填詞、演唱制成了一段地理教學微課。“山東山西分兩邊,廣西廣東左右站,兩河兩湖還在中間”,跟著《小蘋果》的曲調哼唱,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不知不覺中就被記住了。羅老師的這段微課在學生中大受歡迎,教學當天下午就有學生把視頻偷偷曬到了網上。
這個微課大受歡迎,學生們課間學著哼唱,回家也唱。還有學生把視頻發到了網上。通過不斷變換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各種感官來加強記憶,學生是那么快樂,學習也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
學生唱起這首歌時手舞足蹈的,你都不愁他回家不通網絡、手機、ipad平板電腦去聽去唱。這些都是傳統線下課堂難于達到的,這樣的微課創新,讓學生簡單地、快捷地、快樂地掌握地理知識。”這不正是我們老師所期盼的嗎?
其實,我們初中思想品德課也可以編一些歌謠,嚷嚷上口,再配上學生喜愛的歌曲唱起來呢。比如:改革開放好形式, 感謝小平設計師,特色理論有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個中心”“兩個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三個有利于”是尺子。讓學生喜歡,樂學,作為學習的主體,在這個過程中享受主動學習帶來的良好心理體驗。一而再,再而三,這種體驗就可能轉化為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動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使初中政治更親切、更自然地走近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微課的運用,為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注入了新鮮的元素。同時讓學生對初中政治課的視角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所以,“微課”就是一種創新課堂。它不僅能跨學科交流,如把政治教學和音樂結合,而且能讓學生的學習時間既可以在課內,也可以在課外,更能讓老師隨時可以玩時空穿越,政治老師只要把優秀的微課資源上傳到網絡平臺,學生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電腦,手機,在網上選擇所需的微課知識點。反復觀看、琢磨,短短幾分鐘的微課可以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要領,牢牢把握知識的重難點,創新的思維讓政治教學更精彩更美,
三、微課在初中思品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微課是時代的產物。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有其優點,也有其不足。微課好與不足,適不適合您,您只有去研究了,真正實踐了才知道,只有實踐了,您才有發言權。筆者通過研究與反復實踐,堅持認為,微課是現代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當然,也不能完全代替課堂教學!
一些老師對微課所產生的認識不足,主要有如下原因:1、選題不太好,是傳統教學就能很好解決的問題,就不需要做成微課了。不適合用多媒體表達,不是典型、重點和難點問題。2、課堂搬家現象比較嚴重、缺乏啟發性、沒有設置懸念、情景。3、有些教學過程,未免太過繁瑣,“微到極致就是質量”。4、缺乏設計性、創意不夠新穎。5、拍攝畫面不清楚、聲音不夠清晰。6、實效性不強,不能有效地解決實際當中的教學問題,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微課”教學中,我們要注意
1、學科內容要適合
教師應靈活選擇微課的內容、學科的什么內容更適合翻轉教學的問題。比如,適合視頻學習的內容主要有:需要重復講解的內容、基本的事實和定律、已成定論的觀點、基本的方法和規律、基本的演示和操作步驟,等等。
2、切入課題要迅速
由于微型課教學時間短,切入課題必須迅速。可以設置一個題目或問題引入課題;可以從以前的基本內容引入課題;可以從生活現象、實際問題引入課題;也可以開門見山進入課題。
3、講授線索要清晰
在微型課的講授中,要盡可能地只有一條線索或只說一個知識點。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重點內容,著重進行主干知識的講解與剖析,或精要講授,或巧妙啟發,或積極引導,力爭在有限時間內圓滿完成課題所規定的教學任務。
4、教師語言要得體
在微型課中,時刻謹記您的教學對象是學生。要想上得有激情,除了要具備一個優秀教師應具備的基本功外,還得有點演員的功底。教師語言在要求生動,富有感染力的同時,還應做到準確,邏輯性強,簡單明了。
5、課堂板書要簡約
板書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給學生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顏色線標識;用符號圖形標注;屏幕側邊列出關鍵詞。要真正起到對內容要點的提示作用。在微型課中,部分板書可以提前準備到紙板上,以掛圖的形式在授課的過程中展示在恰當的位置,這樣可以節省時間。
6、課后小結要快捷
在微型課的結尾,一定要有小結,用二三分鐘時間對一節課的教學進行歸納和總結,使微型課的課堂結構趨于完整。微型課的小結,不在于長而在于精,在注重總結內容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科方法的總結。
總之,微課不能替代課堂教學,它是把知識最高效地傳遞給學生,把知識特別是難點放在微視頻里。微視頻本身不改變教學方式,而是翻轉課堂上改變教學方式。微課不微,見微知著,以小見大,讓微課翻轉課堂早日成為現實,讓微課給政治教學帶來又一春!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
[2] 胡鐵生《區域性優質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思考》
慕課(MOOCs),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從2011年底開始風靡全球,世界各大高等院校紛紛投入其中,迎接“未來教育”的曙光。北京數字學校(BDS)作為打造北京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新模式的載體,要順應大勢、立足基本、謀求發展。
從基礎教育視角來看慕課
2013年,一些中小學校也開始探索和研究慕課,我們究竟應該以什么樣的視角來看待慕課,來發展基礎教育界的慕課呢?
正如一位校長所說:慕課從草根開始,從細微的教育技術開始,引起教學模式、學校形態、教育形態的連鎖反應,進而倒逼傳統教育進行改革。改變一種已經存在很久的交互技術,相當于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慕課改變了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模式。
但是,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慕課學院2013年10月份調研的數據:參與慕課學習的人群80%以上是本科及以上學歷者,高中生很少,初中以下幾乎沒有。
究其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基礎教育領域學生基本上是未成年人,在網絡學習的自主性、自律性、學習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第二,基礎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或社會教育,課程形態除了知識的傳授外,還有態度情感價值觀方面的培養。中小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大部分時間在課堂中度過,師生在眼神與眼神的交流中不斷碰撞火花,不斷潛移默化,不能放棄課堂這個教育的主渠道,而采取自主網絡學習。第三,基礎教育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養成的關鍵時期,需要在集體生活中不斷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在學校生活中實現情感生成,慕課在這些方面是不具備條件的。
所以,對于慕課,我覺得要用揚棄的態度去看待,既不要追隨資本,跟風式強行將慕課大規模在基礎教育推行,也不要對慕課置之不理,不去接受其給教育帶來的新變化。
在馬云豪言“銀行不改變,我們改變銀行”,要改變金融業的時候,你是否感到了教育改革的緊迫感?在社會資本對在線教育爆發式投資,用互聯網包圍基礎教育的時候,你是否有兵臨城下的感覺?我們這些基礎教育人,作為信息時代的“移民”,要向信息時代的“土著民”學習,要以主動變革者的姿態去接受新技術、新媒體,充分理解互聯網變革的內涵,培養互聯網思維,更新教育觀念。充分學習慕課在優質課程資源供給方式、多渠道互動、教與學方式變革、專題教育、個性化評價與考核、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大數據挖掘等方面的優點。
北京數字學校的思考與實踐
為進一步適應首都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實現質量提升、均衡發展、教育公平,改善和豐富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是緩解和解決矛盾問題的出路,必須用改革創新的辦法轉變發展模式,關注需求結構、供給結構和要素結構三方面的有機協調。教育信息化手段和思路,是構建北京(世界城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新模式的中堅,以“融合創新”的思路積極深入研究,提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務背景下“實際獲得公平”的理念,推動從機會均等向實際獲得均等邁進。北京數字學校提供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是實際獲得的均等,即每一所學校、每一個孩子都可以無需時間等待、無需自身能動就能直接獲得的公共教育服務。可以突破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可以讓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構建無處不在的泛在學習環境。
2012年,北京市教委創新體制機制,成立北京數字學校,依托教育信息化,開發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北京智慧學習環境,構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新模式,實質性地推進“實際獲得”公平,打造首都教育的新品牌,在建設世界城市和智慧城市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經過兩年的建設,北京數字學校初具規模,在電視和網絡兩個平臺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一是提供無處不在的學習通道。在校園網絡環境,家庭電視、網絡環境,公共場所歌華飛視、WiFi環境下,可以通過電腦、電視、手機等終端,訪問數字學校網站、電視平臺,數字學校APP、微信公眾賬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登錄數字學校學習和參與活動。
二是提供實名網絡學習空間,建立以“用戶參與和個性化應用”為核心的交互式網絡虛擬學習社區。學生和教師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關注社區活動,參與群組和感興趣的話題,通過撰寫便箋、日志、微博等進行社區交流,可以看到數字學校為其提供的個性化推薦課程,參與豐富多彩的網上教育教學活動。數字學校擁有實名學生用戶120多萬人,經常參加活動的60萬中小學生建立了個人實名網絡學習空間;實名教師用戶8.8萬人。月瀏覽量保持在300萬次以上,其中郊區縣的訪問量占了六成。
三是提供豐富、多元、精品的覆蓋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數字化名師課程。目前,北京數字學校網絡平臺上已經有27個學科14000多節數字化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為在北京市的學生及其家長提供名校、名師課程,可以自主進行學習;鏈接一些來京務工隨遷子女較多省市的課程,方便在北京接受基礎教育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在回原籍進一步學習時,可以跟得上當地的教育進度,也幫助外地轉學而來的學生,盡快適應北京的學習生活;扭轉啞巴英語的學習方式,提供網絡英語口語和聽力自主學習平臺;為遠在國外的北京學生提供義務教育服務,彌補中文教育的不足。
四是提供家庭教育、育兒指導信息推送服務。每周為學生和家長的手機終端推送彩信、微信信息,為中小學生提供與學生課堂學習同步的學法指導,為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提供“伴隨成長 家長學院”家庭教育指導,為學齡前家長提供“伴隨成長每周一信”的育兒指導。社區學前兒童早期家庭育兒指導信息共匯集了0歲~6歲學前兒童早期教育家長需要了解和掌握的5000余個知識點,按照“生理發育”、“心理發育”、“護理保健”、“營養飲食”、“合格家長”等8個類別進行分類,按照一年52周,6年312周對應年齡階段。形成了每期3000字~5000字,多張配圖,共計312期彩信,120余萬字,2300余張圖片的完整指導內容系統。每周一,按照每一個孩子的對應年齡段發送,所有學齡前兒童的家長都會收到一條與自己的孩子成長年齡完全同步的教育指導建議。目前,已覆蓋北京市多個區縣近20萬學齡前兒童家庭,并取得廣大家長的充分認可和贊譽。
五是選擇112所中小學校,開展基于區域和學校的深度應用,從七個方面開展應用模式研究。城里名校和郊區縣學校結成協作共同體,探索利用北京數字學校在課堂教學、教師教研、師資培訓、學校管理、德育活動等多個層面的協作,開展名師同步課程資源與學校課堂教學和教師教研的深度融合試點。
課堂教學研究:探索基于名師同步課程資源的有效教學形式(如翻轉式課堂、問題解決型課堂、研究型課堂、思維發展型課堂、學習能力提升型課堂)。整合學校各類資源,提升數字化環境下教師教的能力和學生學的能力,對12所實驗校共351名教師進行了教師學習力測評分析,找出了教師自身在學習能力方面的欠缺。實驗校教師在語文、科學等14個學科開展了教學應用探索,形成了60多個教學應用案例(含教學設計、教學視頻和評價分析報告),其中案例資源視頻超過100G。教師們感受到名師同步課程在教師專業發展、課堂教學改革和學生個性化學習等方面很強的支撐性作用。
數字教研研究:16所試點學校參與,探索名師同步課程在學科教研中的應用方法和效果,開展了集體聽課、評課,提交60節教學應用案例,137位參與該項目的教師對學科(教研)應用實踐的反饋和評價(包括觀看名師同步課程節數、觀看頻率、觀看途徑、觀看時間;集體評課頻率;觀看視頻后修改原有教案的比例;專業水平提高;個人教學的收獲;參與學科教研的態度;建議等)。調研結果獲得了試點學校教師的高度認可,以名師同步課程作為一個重要資源開展集體教研活動,結合名師同步課程開展了學科教學應用實踐。
校際合作研究:16對城鄉合作學校,依托北京數字學校網上學習平臺,將在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多元化學習體驗方面充分應用數字小學平臺開展多元化的研究與應用活動;組織學校教師參與全國性的校際協作與研討活動,與來自上海、廣東、遼寧、山東等地區的中小學校進行網上互動與協作,教師和學生對信息化教與學方式變化方面有了深刻認識和實踐體驗。
北京數字學校未來發展思路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北京數字學校作為北京市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個重要載體,承擔著教育深化改革的責任,在信息化發展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下,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勇敢肩負起相應的責任。
在總結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我們提出未來發展的目標和發展框架。發展目標是建成服務北京、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數字化教育品牌。拓展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新方式,讓廣大受眾可以平等享有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研究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開發優質的教材教輔、作業、考試評價系統,促進減負增效。建設開放、多元、高效的教育服務體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務與個性化高端教育服務融合運行,促進基礎教育可持續發展。
發展框架,總體來說是一套機構(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北京數字學校管理辦公室)、兩個平臺(網絡平臺、電視平臺),三種模式(課堂教學模式、虛擬課堂模式、個人自主學習模式),四個機制(系統建設合作機制、課程開發機制、市場運營機制、評價考核機制),五類服務(為面向學生、教師、家長、學校和教育管理者五個群體服務)。
在云計算、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決定e-Learning發展的現在,我們要學會向市場學習發展模式、向用戶學習發展內容、向社會學習合作方式,找到關鍵環節和切入點,在轉型中實現創新,在開放中獲得動力,在融合中凝聚力量。
1. 轉型
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提到: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三愛教育活動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將學生培養成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具有審美和人文素養,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全面發展的人。
我們北京數字學校就順應教育需求和教育發展新的形勢,進一步轉型,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方向,拓展服務形式,深化服務內容。
(1)課程內容由學科知識向拓展性課程發展。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全面成長需求為出發點,在學科知識內容全面豐富的同時,開發、引進自然科學、科普知識、藝術、體育等課程和資源。
(2)課程形態更加豐富和精細化,朝向深度學習邁進。結合課堂教學結構的變化,課程形態更加多元。比如混合式教學,課前提供給學生知識點講解的視頻和思考的問題,學生自學并按照設定問題進行思考,搜索資料,帶著問題來上課,課上研討、合作、解決問題。
正如清華附中王殿軍校長在談到慕課時提到:慕課,改變清華附中教育。他認為慕課之后,教什么、何時何地教、誰來教、如何教都發生了改變。結合學校實踐的翻轉課堂,他提出“課堂,重在啟發,走向深度學習”,翻轉回來的課堂教學,重點不再是一般性知識的傳授(側重記憶與理解),而在于質疑、表達、合作、實踐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3)對課程學習內容進行深加工、重組,形成分難度的知識網絡體系,引導學生個性化學習。在學科整體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學科知識內容的碎片化處理,以微課作為基本學習單元,按學業標準等級,開發相當難度的微視頻、微作業、微教案等資源,建立1-4-N(1個知識點,4個學習程度等級,每個等級配套N種學習資源)的知識網絡體系。同時,研究主題資源網絡體系,建立跨學科、跨學段、跨系統,具有相同主題的資源。比如,關于生命的專題教育,既可以有文學對生命的描述, 也有生物對于生命孕育過程的介紹,還有地理、歷史、化學、物理、體育等對于生命不同角度的闡述,更有學習活動中學生、教師、家長參與其中產生的思考、啟迪和感情升華生成的教育資源。
2. 開放
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還提到,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北京市早于2012年就已經提前進行試點,北京數字學校已經進入各區縣和中小學校,進入大規模服務階段。移動互聯網通過把人和網絡實時鏈接,擁有比互聯網更快的加速度,更低的參與成本,這些變化都是數量級的。
開放,是這一切發展的動力源泉,技術服務體系的建設是基礎,體制機制創新是保障,借鑒先進的管理理念,建立北京數字學校發展的長效機制。
(1)進行北京數字學校頂層設計,做好區域級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對中小學校開放,實現中小學校與北京數字學校的有機銜接。啟動建設17個區縣數字學校分校、100所名校課堂建設。
建立“市、區、校”三級打通和“政府、社會、個人”共建共享的課程開發模式,實現課程相互流通和共享共建。市級負責按照國家課程標準的規范化課程建設,區級負責本區域網上課程建設和運維管理,學校負責本學校網上課程建設。引入市場機制,給社會開放接口。
為個人、學校搭建發展的平臺,給予其充分的自主管理權,教師乃至有專長的學生可以自由開設課程,分享學習成果,瀏覽者重點關注課程質量、互動討論、體驗、答疑等服務,以追隨者、粉絲關注人數、評價鮮花數、參與度為主要評價依據,設置“最受歡迎的網絡教師”、“最勤奮的網絡學習者”等榮譽,提供展示的舞臺,引導課程建設向“高質量、優服務、強互動”方向發展,打破傳統權威,充分發揮廣大教師和學校的積極性,形成自下而上的“市級課程資源共享、個人二次開發創新、試點應用后再開放共享”的課程建設機制。
北京五中校長張斌平提出的,希望北京數字學校給予學校網絡空間和發展空間(管理的自主權),學校建立優秀團隊,把自己的辦學特色充分挖掘出來,開設專題課程、選修課,通過市級課程管理委員會審核,可以作為區域或者全市學生都可以選修的課程,學生在線學習并通過測試和認定,可以獲得市級認定的學分,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一部分。學校通過申報、評審通過后可以承擔開設選修課的任務。
(2) 建立開放的活動服務平臺、宣傳平臺和應用管理體系。
為市區教委、中小學校、校外單位等部門提供開放的接口,在北京數字學校門戶網站上開辟區縣分校和學校子站點,開展政策解讀和宣傳,教育理念的宣傳,中高考的考前輔導宣傳,區縣和學校辦學特色宣傳等信息。建立全市各區縣、中小學校信息庫,匯聚區縣和學校的基本信息、政策、辦學特色、宣傳片、特色活動視頻等信息。
(3)建立開放的運行服務、系統合作、評價考核機制。
考慮績效評價制度,按目標要求建設,根據用戶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試點推行市場運營機制,實行基本公共服務免費,個性化的定制需求等增值服務引入市場機制。評價考核機制,實行開放的網絡對課程以及提供的服務進行量化考核。
3. 融合
2013年中國互聯網行業強勁發展,形成橫向延伸、縱向深入、跨界融合發展的態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北京數字學校也將吸引多方跨界的優質資源,實現融合發展。
(1)實施“合縱連橫”發展戰略,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效益最大化。縱向打通學段和科層的壁壘,實現學前、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數字化教育資源銜接,市、區、校三級課程和教育資源扁平化管理;橫向打通優質教育資源在系統、區域、部門和學校間傳播的壁壘,實現優質資源的橫向流動和融通。
積極與國內外參與慕課的大學聯絡,力爭能夠實現北京數字學校與大學慕課平臺強強聯手,在大學先修課程、科普課程、拓展性課程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讓學生們直接從北京數字學校網站就可以學習國內外大學課程。
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與北京數字學校聯手,在“翱翔計劃”上進行合作,將科研重點、難點、突破點的內容,以微課的形式通過網絡共享給更多的學生。在“創新人才培養協作體”的“可降解塑料”研究中,東直門中學校長薛麗霞和幾所協作體中小學校談到了融合,協作體學校根據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分成不同的學習團隊,有從物理領域研究,有從化學領域研究、有從環境保護課程深入,有在班會深入討論,協作體整體以融合的方式滲透了三愛教育、德育、科學素養、人文素養教育等。
(2)實現課程與活動的融合。將課程融入活動,將知識融入生活,將德育、美育和體育消融在日常活動組織中。例如:最近北京數字學校組織的“數字寒假,快樂成長”主題活動,就將閱讀經典著作、吟誦古典詩詞,親子共同品味書香,與動手實踐寫對聯、剪窗花、捏面人結合在一起,讓同學們在動手中傳承傳統文化;將走出北京游學寫游記,與英語口語閱讀提高聽說能力相結合,培養有知識、有胸懷、有人文素養、有國際視野的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