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庭成長期的理財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人的一生主要分為單身期(一般25歲以下)、家庭形成期(一般25~34歲)、家庭成長期(一般35~48歲)、家庭成熟期(一般49~60歲)、退休期(60歲以上)。各個時期收入支出的比重有所不同,財務安排自然也不相同。圖1是美國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通過研究發現的一條關于凈收入的規律。橫坐標代表著年齡,縱坐標代表著凈收入。凈收入=總收入-支出。
可能由于我自己在進入這個行業時處于家庭形成期,而當我工作逐漸成熟后也邁進了家庭的成長期,與客戶朋友們溝通得最多的就是成長期的規劃內容。一般來說,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重點有所不同,表1揭示了家庭各個時期的共性需求的側重情況。
可以看出,在家庭成長期,無論是家庭責任、健康、教育、養老等都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個方面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如何平衡幾方面的安排呢?我們用案例來說明。
案例一
W先生在某國企任一般主管,愛人T女士在某單位任普通職員,年收入約12萬元。在我與他們認識時這個家庭處于形成期,當時擁有的保障及投資情況如表2所示。
過了幾年,W先生與T女士有了寶寶并進入了家庭成長期,現在寶寶已經1歲了,在與這個家庭溝通后完成了第一步的補充規劃,現在已擁有的保障及投資情況如表3所示。
由于現金流的原因,教育等更多規劃將在未來補充。
案例二
Z先生在某國企任中層,愛人L女士在某民企任高管、擁有股份,孩子7歲。見面之前L女士已認同保險在家庭理財規劃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已為自己 及家人投保了多份保險,當時擁有的保障及投資情況如表4所示。
這個家庭將來會在中學階段就送孩子到國外學習,同時,L女士有提前退休的打算,也非常注重生活品質。我根據這個家庭的財務情況作了一些補充,現在已擁有的保障及投資情況如表5所示。
現在有關健康方面的規劃還在繼續補充當中。
案例三
L先生在某家相對穩定的企業工作,任職中層,有社保;愛人J女士從事銷售工作,無社保;孩子已11歲了。在8年前已擁有的保障及投資情況如表6所示。
2008年我與這個家庭作了溝通,增加了教育、投資、養老計劃、完善了意外保障,2010年又增加了重疾保障。該家庭2010年已擁有的保障及投資情況如表7所示。
明星也要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由于身處名利場,他們理財的愿望往往更為迫切。但在這個圈內,錢財來得快去得更快,不少往日風光的藝人因為投資失利或者沉迷于賭博,最后敗光家產,也有人善于理財,每年就算不怎么露面,日子照樣愜意。
很多藝人工作壓力都很大,一旦出現健康或其他意外方面的問題,就會影響到一家人的生活,甚至整個家庭都陷入困境。可見,藝人更應重視規避風險。
黃小姐,26歲,進入演藝圈已經6年,目前為國內一家知名演藝公司簽約藝人,參演過幾部電視劇。憑著俊朗的外形,不錯的演技,雖說算不上一線明星,但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她的演唱、拍電影等收入均歸公司,自己的日常包裝和工作人員費用由公司負擔,自己只獲得分紅,稅后收入大約為45萬元/年,這是她主要的收入來源。另外也有一部分走穴的收入,稅后大約15萬元/年。
黃小姐目前尚無商業廣告代言收入。她每年用于生活消費約10萬元,其他交際、購物等費用約20萬元。黃小姐2007年全款75萬元購置了一套房產用于自住,酒店式公寓,50平米,地處市中心黃金地段,目前市值約150萬元。她有私家車一輛,市值15萬元,家庭無負債。
黃小姐沒有理財經驗,且理財觀念較為保守,現有銀行存款120萬元,國債70萬元;出于對保險的不信任,沒有購買任何保險;由于擔心虧損,沒有股票基金投資。
未來變化很大,黃小姐該如何理財呢?
理財目標
1、合理規劃,實現家庭財務杠桿的平衡。
2、加強投資,提升資產的增值能力。
3、希望建立相對完善的家庭保障體系,解決自己的后顧之憂。
理財建議
黃小姐財務狀況比較良好,面對的主要問題是資產缺乏增值潛力。儲蓄比例過高,在沒有債務負擔的情況下,用于投資的部分過少,資產增值力不強,流動資產有所閑置。由于該家庭沒有任何負債,加上風險厭惡態度,整體上屬于穩健偏保守型客戶,建議采取攻守兼備的投資策略,進行穩健偏保守的金融資產投資。
1、留足家庭緊急備用金
黃小姐平均每月支出為25000元。按照科學的現金規劃,黃小姐持有的流動性資產作為日常備用金,應該能夠滿足其3至6個月的生活支出。由于黃小姐從事演藝行業,工作不是很穩定,日常開支較大,建議她的流動資產保持至少15萬元左右,作為家庭生活的備用金。這部分備用金應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形式持有,一部分可以存為自動7天通知存款,年息1.35%,每7天自動結息;另外一部分流動資產配置為純債券基金來持有,純債券基金不僅流動性好,安全性高,收益率也略高于定期存款。
2、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主動投資
黃小姐的投資性資產幾乎沒有,資產狀況和收支狀況都顯示尚有一定的可投資空間。從已有的投資組合來看,黃小姐共有120萬元銀行存款、70萬元國債,即使扣除15萬元的緊急備用金,依然有105萬元資產可用于投資。按照其工作性質和年齡階段,在投資策略上應當堅持穩健型風格。
因此,黃小姐一方面可以從年結余中繼續拿出資金進行金融投資,另一方面可以重新構建一個合理的投資組合。追加投資后可以綜合考慮投資的比例,具體投資品種大致分為較高風險類和穩健類。建議較高風險類投資比例為30%左右,可以考慮一些業績持續性比較好的股票型基金,以及指數型基金等。其余70%的部分考慮穩健類投資,可以配置一些偏債類基金以及保本基金等品種,還有一些低風險、收益比較穩定的銀行理財產品也可以考慮。投資操作時可以分期買入,之后堅持長期投資,預計投資組合的整體收益率為年復合收益率8%左右。
充分利用明星效應,在適宜時機大膽投資。明星容易被房地產老板作為合作的對象,購房給打折,甚至請來當形象代言人,這對明星來講無疑是個賺錢的機會。其他諸如字畫、古董、古代家具等,可擇機量力而為,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利用明星資源,二手服裝賣價不菲。明星們出于職業需要和興趣愛好,總要走在時尚的最前沿,一旦過時,東西就堆得“物滿為患”。為了讓這些用品“廢物利用”,明星用品二手店應運而生,一些演藝明星開的二手服裝店,賣的衣服甚至比新買時價錢還高。有的明星在出租自己的商鋪時,還把自己的名字同時租出,獲得名氣收入。一件衣服、一雙球鞋、一把吉他,在有了題材故事之后,價格自然不菲,但這也擋不住粉絲的大手大腳。
3、構建完善的家庭保障體系
根據保險規劃的“雙十”原則,即保費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10,保額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為宜。這樣,黃小姐年繳保費控制在6萬元左右較適宜。
黃小姐應重點購買一些保障型的保險,以獲得更高的風險保障,提高家庭的抗風險能力。同時,考慮到黃小姐收入的實際情況,建議選擇躉交方式,一次性繳清,充分享受保險的利益。首先考慮購買保障功能較強的定期壽險,此險種一般都附帶重大疾病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簡稱重疾險,俗稱大病保險),是指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內發生保險合同約定的疾病、達到約定的疾病狀態或實施了約定的手術時,給付保險金的健康保險產品。重疾險的根本目的是為病情嚴重、花費巨大的疾病治療提供經濟支持,可以把健康風險控制到最低程度。
另外,還應當為自己選擇的品種是一些醫療險、意外險以及養老保險等。購買保險產品應當結合各保險公司的產品設計而定。
4、未雨綢繆,退休養老及早規劃
演藝界無永久的工作,黃小姐的退休養老計劃確實屬于需要考慮的目標之一,而且要及早進行。為了達成長期的投資目標,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可為不錯的投資產品。假設黃小姐準備50歲退休,準備期間還有24年,因此不建議選擇風險比較高的投資工具,建議選擇風格比較穩健的偏股類基金或者股債平衡型基金來進行定期定額投資。
今年的股票型基金一雪前恥,截至8月底,近2 0 0只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在8%以上,排在前10名的整體收益超過45%。上證綜指貧弱不堪,公募基金的偏股型基金的業績驚人,個別股票型基金凈值回到了2007年上證綜指6000點時的水平。
公募基金偏股型基金在經歷過幾年的頹勢后,業績終于爆發,這讓眾多投資者有點措手不及。去年,記者的一位朋友才把多年虧損的股票型基金贖回止損,今年該基金絕地反擊,如果這位朋友持有到現在,多年的虧損可能抹平。
回頭來看,這都是后話。顯而易見的是,記者的這位朋友明顯踏錯了節奏,基金長期虧損仍長期持有,基金終于到了止跌反彈,分享業績的時候,卻與他無緣。
近期多位第三方基金研究專家,在基金業經歷一波熊牛周期后,再次強調起選基金的基本方法和投資理念。就像濟安金信基金評級中心王群航所言:“雖然今年基金的業績表現讓人滿意,但我們還要重新審視長期投資的理念。”
“長期投資”的誤區
家庭的理財規劃強調只有養成長期的投資理財習慣,才有可能在多年之后,看到家庭財富積累的豐富碩果。在國內基金業剛剛起步的階段,基金公司充當著投資啟蒙的角色,有意無意的將家庭長期投資理財規劃等同于基金長期持有。
做投資是理念先行,如果投資理財陷入誤區,則意味著投資的第一步就踏錯了,投資失敗的命運必將注定。
王群航在和訊中國財富報告會上指出,基金公司這種誤導性的宣傳和基金公司自身利益相關,他們希望投資者買入基金之后,就不要贖回,這樣他們就可以長期賺取管理費。
“基金公司在任何場合都在宣傳長期持有,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因為不同的場合有著不同的客戶群體,整體素質有較大的差別。基民和基金公司,有著不同的利益出發點,基金公司片面的宣傳長期投資,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甚至一些公司重點推薦的品種主要是管理費率高的品種。”王群航說。
對此持同樣看法的民生證券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總經理聞群講道:“基金投資絕不是買入并僵化地長期持有。我們的基金投資組合里面,股票基金都是在根據市場的狀況,做有效調整,才最終獲得比市場更高的收益。”
基金不適合長期僵化持有有多重原因。據王群航研究,各個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差距很大,無論是權益類,還是固定收益類,績優公司與績差公司之間差距很大。表現在具體的基金方面,有些基金的年度收益率會相差10倍以上。所以,并非所有的基金公司及其產品都適合投資者長期投資。
今年,股票型基金首尾業績相差近80%,投資者在買基金之前,首先要看看基金公司的相關情況,如果該公司的股票和債券投資能力一直不好,就該主動規避。
投資者擇時靠譜嗎?
當然,對基金長期投資并非不可,但踐行長期持有基金的前提,是針對那些滿足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歷史業績很好的基金。這就相當于你買入了一只績優的成長股,持續分享企業增長和分紅回報。
但實際情況是,國內的股票型基金往往以追求相對收益,而不是以絕對正回報為考核目標,多數基金與大盤走勢相近。這就不得不談到擇時的問題,雖然擇時看起來對普通投資者遙不可及。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對不同資金量的投資者持有基金的平均時間對比發現,平均投資10 0 0元以下的投資者,平均持有基金時間是324天,而投資基金金額在100萬元到10 0 0萬元的投資者,平均持有基金時間只有36天。
投資金額在10 0萬元以上的機構占比較高,在基金持有的時間上,越是專業投資者和綜合實力較強的投資者,持有的時間越短。
王群航認為,機構投資者是理性的投資者。同樣,高素質的投資者,其投資行為中也應該有更多的理性成分。他們投資基金的行為,值得普通人學習。
一旦基金倉位由60%被提高至80%以上,基金更難規避市場下跌的風險,在A股震蕩起伏的市場特征中,如果投資者想控制虧損或者未獲得更高的超額收益,或許就必須具備擇時的能力。
擇時要有前提
擇時能力將取決于你對市場的判斷,還包括你對投資心理學的貪婪和恐懼,以及投資行為學追漲殺跌的認識。
傳統意義上,投資者追漲殺跌是一種貶義詞,其另一層含義則強調順勢而為。當基金表現良好,買入持有自然應該,而在市場瘋狂貪婪的時候,可以賣出基金,獲利了結。目標清晰,即使凈值再次攀高,也不要太過糾結,重要的是你最初投資目標是否明確。
當基金凈值持續下滑,市場熊市無法改觀,長期持有基金無疑會給你帶來更多損失,適時止損也并不是最壞的決策。因為你還可以在市場最恐懼、最無望的時候,再把基金買回來。
再從基金的風險等級來看,股票型基金可以排在權益類基金的最末尾。所以,如果你買入的是一只業績穩定的基金,基金經理投資風格明確,那就大可不必做無謂的擇時,因為你已經選對了基金。
我們這里談到擇時是,買入的股票型基金是一只跟隨大盤齊跌齊漲的基金,也可能是一只本身基金經理投資能力較差,業績跑輸同類的基金,你不僅要擇時,甚至需要更換基金。此外,如果你持有的某只基金和當下市場風格不符,也需要擇時換基。
“即使我們的基金投資組合已經獲得4 0 0%的收益,但在基金的持有上,除了優中選優,還會根據市場行情,選擇符合市場風格的基金。所以,基金的組合一直在調整。”聞群說。
居住地北京
韓先生41個人獨資企業主
韓太太38全職太太
韓天闊7小學一年級
韓先生原來在一家國營大藥廠擔任外銷藥品銷售。七年前,他開始自己經營一家對外出口寵物藥品的小公司。2008年下半年出口寵物藥品市場就愈來愈不好,連詢價的都少了許多,韓先生認為這是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今年韓先生已經辭退了所有員工,只留自己一個,他認為先要保住現有資產,將來才有可能再創未來。那么看看理財師是怎么幫助韓先生完成理財目標的。
案例二:解先生家庭介紹
居住地:上海
解先生48歲私營企業主月收入9千元,年底分紅2萬
解太太46歲全職太太
解先生是《錢經》雜志的忠實讀者,現在他的資產有425萬,但在2007年其名下的房產和股票的價值曾高達730萬。資產價格從2008年到現在一路下跌,特別是股票和基金的投資,從最開始的共230萬元投資額度,到現在也只有一半了。資產如此縮水,解先生在消費和投資上也有了新的舉動。可能對每個人來說,理財最重要的是,對待資產總是要有自己的招數,這才是可取之道。
做生意要留住本金
理財師和韓先生的聯系和交往已經快一年了,韓先生對于自己的資產量和投資項目還是很少透露,總是繞過理財師的相關提問。然而近來韓先生和理財師聯系多了,來銀行找理財師,還主動地打開了話匣子。正如下文所述的,韓先生在理財上確實出了一點兒問題,希望理財師能提供一些幫助。
韓先生四十出頭,湖北人,身材不高,有些削瘦,但眼睛卻非常有神。以前總是見到韓先生穿著一身普通的夾克裝,走起路來快速有風的樣子,看上去像IT工程師,而不像個私營企業家。
韓先生原來在一家國有大藥廠擔任外銷藥品銷售。七年前,他開始自己經營一家對外出口寵物藥品的小公司。這個行業國內市場需求不大,過去在國外市場可以找到一些縫隙,比如利潤薄的,大公司不屑下力氣的品種。
“我的公司開始幾年還不錯,掙個辛苦錢,但是現在進入全球經濟衰退,日子就愈來愈難過了。”
“2008年下半年市場就愈來愈不好,連個詢價的都少,應該是大的經濟形勢影響吧。我已經辭退了所有員工,只有自己一個了,真成皮包公司了,哈哈!”韓先生好像在講其他人的故事,還笑了起來。
當理財師問起韓先生將來企業打算怎么辦時,韓先生說,“明年,干不干?以后干什么,我還沒有想好。”最后韓先生道出來找理財師的目的, “現在股市低迷,也挺好,正好可以在理財上找找錢生錢的道兒!”
PART ONE 分析家庭資產負債
韓先生的資產主要集中在投資性資產上,先來分析股權、投資性房產、金融資產的特性和各類資產給家庭資產帶來的影響。
1 股權
2006年,為了支持親弟弟的投資創業,當然也是想分散一下全家人對自己公司收入來源上的依賴。于是韓先生入股150萬元到弟弟的公司,在四川購買了一個茶廠。現在這家廠子的產品銷售量在不斷提高,市場定位在內蒙、甘肅、青海一帶,品質一般,利潤也薄。茶廠經營三年了,剛剛處在不虧損狀態。而隨著新的《勞動法》的實施,工廠的用工成本又開始上升了,有點雪上加霜的感覺。
2 房產
自用房產當前價值1約萬,2005年四月份,韓先生在北京北四環邊上買了一處135平米的房產用于投資,當時8500元,每平方米。現在雖然市價有些下跌但還是1.6萬元/平方米左右。每月租金收入E3500元左右,當然還需要承擔銀行貸款共計50萬元,16年還清。
3 金融資產
韓先生在銀行選擇的都是短期理財產品,包括49天的票據類理財產品63萬元人民幣(預期年收益率2.6%)、70天的貨幣類理財產品135萬元人民幣(預期年收益率4.5%)、定期3個月20萬美元存款(利率為0.50%),其中銀行人民幣產品,客戶是無權提前贖回的。
韓先生會選擇短期的理財產品,正如他說的“現在大部分資產存在銀行,以前想可能會隨時接單,生意上要用,所以就沒有考慮過銀行理財經理推薦的長期投資項目。”的確,要保證資產的流動性。就不能兼顧投資的收益性。
PART TWO分析理財目標
韓先生說,剛開始做這個行業時可以達到30萬美金的凈利潤。可是隨著進入進口藥品市場的同行公司增多,行業競爭加劇,公司的利潤開始呈下滑趨勢,自己也是通過努力維持,2008年才只有近10萬美元的凈收入,最糟糕的是在未來幾年也沒有收入的保證了。韓先生也在思考和考察另外的投資項目,可能的運作時間大概是2~3年后。
另外他感到勞累的工作使得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而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還有很多愿望還沒有實現,比如自己早年曾有國外學習和工作的經驗,想把孩子將來去國外讀書,還有就是自己退休了可以達到財務無憂。韓先生總感到身上肩負的責任巨大,他需要及早做好家庭理財規劃,降低家庭的財務風險。那么以現有資金和未來收入,韓先生期望將達到以下三個理財目標:
PART THREE 達成目標的步驟
現在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寒流襲來,寒風中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可能是受沖擊最大的群體,如何度過寒冬,不僅是國家的宏觀經濟發展戰略層次上的事情,也是每個中小企業主家庭理財規劃面臨的重大課題。韓先生在投資茶廠時就該意識到“隔行如隔山,轉型宜慎重”。因為投資茶廠并非是韓先生所熟悉的行業,如果因自己擅長的主戰場不利,就把資源盲目地投入不熟悉的領域,就如同投資于風險等級高的投資產品上,那么可能面對的風險是失去將來東山再起的基礎。
過去生意上的收入是家庭的唯一收入來源,現在韓先生生意上的收入正面臨挑戰,公司發展無望,但是隨著家庭孩子的成長,他的家庭責任愈來愈重大,他期望充分地利用金融工具來保值和增值。
理財師認識韓先生雖然現金充沛,但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由此理財師為韓先生如何實現家庭的夢想和幸福,設計了具體的理財方案。
步驟一:合理籌劃風險管理
財富管理之前必須考量風險,正如開車前先要知道車有沒有剎車系統一樣。韓先生已是不惑之年,對未來憂慮,收入的不穩定性和將來待機發展事業的期望,使韓先生進入了新的階段――穩健型理財階段。
理財師請韓先生填寫了理財分析表,測試結果表明:韓先生的目標是資產增值保值,他有實業投資經驗,也了解投資機會與風險的關系。除了愿意嘗試股票或與之掛鉤的投資,心理預期年化收益率為每年7%左右,只要相對于通貨膨脹率不貶值就好,但其風險承受能力中等,需要適度地分散風險。
韓先生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故在個人家庭資產組合配置時可據當前投資環境景氣有所下降的情況下以穩健投資為主,在經濟景氣度上升時適當增加風險資產的配比,以求在穩健的基礎上達到增值。
企業經營都有風險,如果一旦出事,將來轉型后的企業資產要全部拿來清償。像韓先生這樣把企業資產作為家庭收入主要來源的,等于將家庭安全和企業掛鉤,風險非常大。韓先生作為家庭的頂梁柱,承擔著不可推卸的家庭責任,要為自己設立較高的風險保障才能在商海中拼殺而無后顧之憂。而合伙企業或者個人獨資企業則要以個人的財產承擔無限責任,這就更要求韓先生保留一塊“神圣不可侵犯”的資產――保險金。
根據遺屬需求法計算,對于韓先生來說,建議補充定期壽險、終身壽險、意外險保障需求,保額最少各是50萬元、120萬元、240萬元,另外他缺少住院醫療的保障,該補充300元/天的定期住院津貼保險,預估算韓先生一年的保費總計為14000元。對韓太太而言,因為她不是家庭的主要收入者。最基本的保障類別是住院醫療險,最低所需日補助保額為300元/天;保費約為1800元/年。
按照國際慣例,保險金屬于受益人財產,而不是被保險人的遺產,當被保險人生前負有債務或拖欠稅賦時,受益人可以享有保險金而不必償還債務和稅賦,這與繼承人要將債務、欠稅連同遺產一并繼承有很大的差別。
韓先生購買壽險可以到期領取可觀的生存保險金,而意外險和住院醫療險在平時也可以使韓先生得到高額的風險保障。每年只要繳納1.4萬元的保費,就能充分體現韓先生對妻子和孩子愛心責任,這也為家庭財務的長期規劃順利執行建立堅實的基礎。
步驟二:資金管理策略,以備企業轉型
鑒于當前投資市場形勢分析:全球范圍內股票市場,尤其是A股市場不斷震蕩,恢復尚需時日;中國降息對于國債、金融債等的推動升值可能放緩,債券市場中機會可能不如2008年底多。
理財師建議韓先生把家庭資金分成三個部分管理,在保證流動性的基礎上,獲得最大的收益。
緊急備用金部分的管理
留出月支出2.5倍的活期存款,作為一級流動保障資金,約2.5萬元。購買月支出10倍的貨幣基金,作為二級流動保障資金,約10萬元。
中長期的投資管理部分
結合投資市場的周期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和管理,以在經濟快速成長期獲取較高收益,而在經濟下滑或衰退時期做好資產的保值并有所增長。總體采取穩健為主、進取為輔的投資策略,尤其是儲備資金一定要有一個相對穩健的投資,以保證未來生活品質的穩定。
在品種選擇中充分考慮投資產品相關性對風險的分散作用,如當前情況下在貨幣市場、信貸市場中,依據市場中性投資策略進行合理配置,同時,避免單一貨幣、單一市場投資的風險,適宜從全球投資市場中選擇產品。可進行低風險的債券投資或各種保本型理財。
專項的出國留學基金,外幣部分購買保本的結構型理財產品。
針對家庭的理財目標,資產配置需要重現調整。比如國際市場上著名的瑞士研究所推出近20年的CYD市場中立策略類理財產品,可以達到年化13.13%的收益,歷史波動性卻只有8.11%左右。這也是為了準備韓先生的孩子5年后的求學費用。
理財總有自己的招數
在雜志的讀者中,有人說,現在的規劃是不到位的,還需要細化,還需要更具有指導性。但是作為記者,很想和眾多讀者分享一下解先生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地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財套路,我們不能給予什么評判,只希望可以給您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案例二:解先生家庭介紹
解先生48歲私營企業主月收入9千元。年底分紅2萬元
解太太46歲全職太太
居住地上海
資產負債狀況
資產(單位:萬元)425
1 現金類資產小計:25現金0.3一年期存款:18外幣存款1萬美元
2 房產資產自住+投資房產:280
3 金融資產基金+股票+海外基金=120
初見解先生,他準點出現在咖啡廳,正如記者所想象的那樣,一身休閑裝,溫文爾雅,他說下午看盤后本來是有空的,可是今天非常不巧,因為愛人去醫院看病,而鐘點工又來家里幫忙,所以才匆忙趕到這里。
他開始聊起了他的家庭,母親近80歲了,因為身體欠佳不能住在自己的兩室一廳的房子,解先生把母親的房產出租,每月租金3500元,又幫助她租住在一樓的一居室,自己不時地去看望母親,每月給母親撫養費1000元。
自己沒有孩子。和愛人十多年的婚姻,家庭基本還很穩定,所以也沒有贍養孩子的費用。
以前養老是無憂的!
當記者問解先生:在08年10月份我們交流時,您期望是做養老方面的規劃,為什么以前沒有考慮呢?解先生說,其實這個問題現在一直都在考慮,以前有時太注重眼前的生活了,沒有想那么長遠。
的確,他們夫妻兩人一共有兩套房產,現在的房價在2007年的時候該是有350萬元了,再加上投資的基金、股票也有上百萬等等,正如解先生說的“想想這就些資產足夠我們基本的養老生活了。”但是誰也沒想到,原來150萬元的一套房產,從2008年到現在一路下跌,現在可能連120萬元也不到了,而股票和基金的投資,從最開始的230萬元。到現在也只有一半了。無論是固定資產還是金融資產都在縮水,解先生還是很為自己的未來生活憂慮。原來解先生想不想工作就提前退休,可以開始休閑的生活方式,但是現在看看這些資產的變化的確讓人心痛,也讓人很不安,解先生的焦慮不免皺上了眉頭。
據解先生說,目前家庭的月開銷是1萬元,而工資收入和房租收入也不過一萬多,每月生活沒有什么結余。既沒有原來的高資產,現在又沒有結余,未來養老的確是很現實的問題。就算是未來生活標準可以降低,只要每月6千元的水準,但是考慮到收入降低,還真是不堪設想呀!
現在的投資瓶頸
解先生說起在2007年牛市高峰時,自己的生活是非常瀟灑的:每到周末就出去旅游,在節假日和朋友家人去國外旅游。那時的消費真是可以用隨心所欲來形容,但是到了2008年基本就沒有到國外去旅游過。記者開玩笑地說,現在其實倒是旅游的好時節,要響應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解先生無奈地說,我們也想跟著國家的政策走,但是沒有把握這種經濟形勢的變化,投資弄得很失敗,沒有余錢去擴大消費的。
解先生也找了專業理財公司為自己做理財規劃,但是發現最后的結果是:被套牢的資產一概無人問津,倒是對于現金類資產和房產處置建議倒是五花八門的。他非常郁悶的是,被套金融資產占家庭總資產的三分之一,這些所謂的“不良資產”沒有好的解決方案,怎么可以開始新的理財方案呢?于是解先生現在開始了自己的解救戰術。
當記者問到,現在是天天下午都在看盤么?解先生說,只是今天下午要做賣單,所以得盯著股票而已,今天是賣掉了20%。當問及為什么這么決定的時候,他和記者分享了一個道理,大盤漲了10%的時候,你的股票中有漲的就要減倉10%或者更多,這樣才能保證你的現有收益率。雖然記者也不明了這種策略的正確與否,但
是可以看出,解先生現在是非常用心在自己的投資上。
解先生還津津樂道自己的投資收獲,現在使用的操盤軟件發覺非常好用,以前都沒有好好看過,真是白交2千元,年的會員費了。現在看著大的建倉單自己可以能跟上單了,就在這一月的行情中,自己也小有收獲。
解先生正打算等美元存款在去年7月份到期后開始做外匯保證金,現在正尋找合適的平臺,想找到合規的交易平臺還真不是那么容易,他給記者介紹了FX多種外匯操作平臺,也列舉了種種的不合規,最為明顯的就是錢雖是在其公司的賬戶中,但是在國外的機構還是沒有自己的戶頭,一旦發生問題,錢的安全性就是最大的問題。要在哪個平臺上交易外匯,解先生還在尋找中。
在和解先生交流中,他不時地說到,資產配置理論是非常有用的。在自己參與的理財論壇和多種經濟課程的學習中,他總是聽到“如何賺錢的方法”,人要賺到錢,有100%的回報率,其中10%要靠自己的投資功力,5%是靠發現機會的運氣,但是85%是要靠資產配置。現在他自己也在嘗試,主要是通過學習提高投資的功力。
對于解先生目前也很迷惑的問題是,將來自己的資產組合該如何配置,現在已套的投資該如何解決,為了不降低將來的生活水準,核心資產該是如何配置才更合理。這些問題似乎都不是可以通過理論可以得到解決,但是解先生總是不斷地去學習這些新的投資方法,他說,我現在非常熱衷于投資,發現其中的樂趣,也特別想哪天不上班了天天可以看盤,收盤后和投資的朋友一起喝喝茶和聊聊投資。也許這是解先生的未來的生活夢想吧。
記者由解先生的投資經歷想到的問題是,投資到底是什么?投資該是讓人的生活更精彩,通過投資賺到更多的錢,但是投資的過程中要像解先生那樣充滿熱情和激情,才會使人覺得投資生活更有意思,如果你是厭倦看盤、分析市場,看著股價跌宕起伏總是心理緊張,那么你可能就不適合股市,該去尋找新的投資點。
分享時刻
家庭財務診斷
從表1來看,廖先生沒有家庭負債,表明廖先生的家庭財務很安全,風險評級為低風險。但這意味著廖先生沒能合理利用其他財務資源獲得財富增長。廖先生家庭正處于成長期,家庭成員的年齡都在增長,最大的開支是保健醫療費、學前教育、置業費用。同時,隨著工作能力增強,收入也在不斷增加,投資能力增強。
從表2來看,夫妻兩人的月總收入3.1萬元,其中,男方月收入占比51.61%,女方占比48.39%。男女雙方經濟地位相近,同時構成家庭經濟支柱。廖先生的家庭月總支出為1.1萬元,其中,家庭日常支出占月收入比重為24.19%,低于50%,表明廖先生的家庭控制開支能力較強,家庭儲蓄能力較強。從年結余來看,廖先生的家庭每年可結余26.7萬元,留存比例為65.6%,有很強的儲蓄能力,為廖先生買房置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家庭理財規劃
一個完整的家庭財務規劃包含應急準備、長期保障、子女教育、退休養老4項基本內容。
應急規劃
廖先生家庭每月需要的生活費用為1萬元。按6個月生活費用來準備應急資金,需要6萬元作為應急準備金。可以將第1個月的應急資金以活期存款方式保留,另外5個月的應急資金以購買貨幣基金的形式保留。
長期保障
廖先生和廖太太有社保,已經有基本保障。由于廖先生和廖太太的收入較高,且均對家庭貢獻較大,從保障其他家庭成員的生活標準來考慮,雙方都可通過購買商業保險來加固家庭財務的長期保障。廖先生的年收入為21.2萬元,希望保障意外情況下5年的收入,可以考慮購買保額約100萬元的商業保險,每年支出的保費控制在2.12萬~3.18萬元即可。廖太太的年收入為19.5萬元,同樣保障意外情況下5年收入所需要的保額也接近100萬元,每年支出的保費控制在1.95萬~3萬元即可。商業保險可選擇重大疾病險、壽險、意外險的組合。
子女教育
廖先生對子女教育特別關注,在孩子出生時就開始了定投。不過廖先生的定投金額在年均收益率為7%的情況下無法籌備100萬元教育金。從現在起到孩子18歲這段時間內,每月應投資2776元,在7%的年均收益率下才能籌備100萬元。考慮到學費可能隨著通脹而增長,假設年通脹率為3%,則投資額應增加為4455元。
養老規劃
不考慮孩子和房租的費用,兩人的生活費用為5500元。假設通脹率為3%、年均投資收益率為7%,男方退休時家庭每月的生活費用為12584元,女方退休時家庭每月的生活費用為11516元。由于女方按55歲退休計算只能工作25年,而男方按60歲退休計算還可工作28年,以女方退休的時間作為養老費用籌備的基準時間。到女方退休時,應籌備的養老費用為345萬元。假設50%可由社保滿足,為籌備這筆資金的另外50%,可每月定投2132元。
房產規劃
雖然目前房價走勢不明朗,但買房已成為廖先生的剛性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的是在買房規劃中如何最優地運用各類財務資源來實現買房目標。
廖先生想購買一套120萬元左右的住房,由于是第一套住房,最高可貸款7成,即84萬元。由于目前商業貸款利率較高,基本上沒有投資經驗,無法實現利用銀行貸款賺取正現金流的目標,不建議廖先生采用商業貸款。目前的活期存款中扣除應急準備金6萬元,還有6萬元可動用,加上定期存款110萬元,共有116萬元可用于買房。建議廖先生充分利用公積金貸款利率低的優勢節省自己的資金,從而使得財富獲得更快增長。
廖先生購買120萬元的住房,可采用首付3成,公積金貸款7成的方式來支付。其中36萬元的首付款通過定期存款支付,另外的84萬元通過廖先生和廖太太的公積金貸款完成。由于是第一套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為4.5%,貸款25年,每個月還款額為4669元,小于上述基本規劃后的月結余14412元,可以承受。通過公積金貸款,廖先生節省了自由資金84萬元。可以將這筆節省的自由資金做一個長期投資(比如5年定期存款,利率為4.75%;也可選擇風險較低但收益超過4.75%的其他投資),就能實現用銀行的錢來“生錢”的目標,從而使自身家庭財富實現更快增長,而生活水平完全沒有降低。
采用這一策略還要注意的是,應急準備金和長期保障也需要隨著貸款的產生而有所增加。換個思路,廖先生實際上還可將目前的存款全部作為首付款,公積金貸款80萬元,這樣廖先生實際可承受的房價是200萬元以內,或許可以選擇在靠近市區的地段買房。
實施策略
(1)從活期存款中撥出6萬元作為應急準備金,1萬元繼續以活期存款形式保留,5萬元可用來購買貨幣基金。
(2)廖先生和廖太太都可購買商業保險來補充保障,兩人的保額均可設置為100萬元,保費控制在年收入的10%~15%。
(3)廖先生希望籌集100萬元的教育金,在考慮通脹的情況下,需增加每月基金定投金額至4455元。
(4)廖先生夫婦還可每月定投基金2132元用于籌備養老費用。
(5)如果廖先生想購買120萬元的房產,建議首付3成,用公積金貸款7成。節省下來的資金轉做較長期的投資,選擇的投資品種應是收益大于等于4.75%的投資(比如5年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