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啟蒙文學的特征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備受人們關注,主要是發現理解人和人性,不僅具有反封建革命的意義,還具有不同的風格,為讀者提供豐富閱讀體驗。但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處于內憂外患的特殊時期,因此同其他國家和時代關于蠻性書寫書籍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性。筆者通過梳理分析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來尋找蠻性同啟蒙、文明以及人性之間的關系,進一步了解中國現代文學蠻性題材美學價值發展。
關鍵詞:
中國;現代文學;蠻性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蠻性”書寫備受人們關注,基于作家的經歷、創作思想和思想資源各不相同,同時,加上環境和文學語境的不斷變化,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內涵復雜多樣,不僅是對啟蒙和救亡的訴求及焦慮,還承載著作家對人和社會的烏托邦理想,為作家們提供特殊的現代性審美價值及體驗,并且能進一步探索人性和人的深層次心理狀況。
1、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類型及特點
1.1植根鄉土—書寫“蠻性”之美在中國新文學開始時,鄉土農村就出現蠻性這一特征,作家對故鄉和農村的風俗習慣用批判的眼光進行審視,并揭示和批判農村的蠻荒愚昧及落后。早在鄉土文學第一個十年時期就出現了“蠻性”書寫作品,但數量不多,且立意和宗旨同鄉土小說較為相似。研究顯示,值得人們關注的是“蠻性”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其中,東北和西南為兩個濃墨重彩的版塊。不管作家是東北的還是西南的,其筆下的地域不僅為故事的發生地,同時,還為作品提供復雜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作品的感染性及可讀性。且作家能通過特定地域,讓人們認識蠻性和人性理論,合理的批判道德等,最后將“蠻性”的生存及生命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
1.2觸碰心靈—對個體解放的意義研究顯示,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不僅是表現中國農村邊遠地區的野蠻生存狀況及原始旺盛的生命力,還希望通過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來窺探人性及心靈深處的隱私,便于很好地理解人性內涵,觀照人生存困境的詩性和質詢人為解放自身的途徑方法。說到蠻性的這個特點,很多作家便會提高先生的《雷雨》,該作品為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最高成就。事實上,先生的創作也很好地將關于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事實折射出來,該事實為“蠻性”書寫的大量出現同當時政治文化之間具有直接關系,在發展中受到政治、傳統和地域文化的影響,其中影響較為嚴重的為政治、地域文化,其對大多數作品藝術風貌和思想水準起到決定作用。在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潮流前一些成就比較高的作品,試圖超于潮流,他們不僅辨析整合倫理,不依賴于抒寫特定地域風情,同時,還用一定方法碰觸人性深處,尋找“蠻性”的無限可能,最終擺脫概念束縛。
1.3轉向革命—“蠻性”的升華及純化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部分作家的眼光便轉向鄉土中國的蠻荒,在人們生存的蠻荒中具有一定的力量之美,但沒有人能明確這股力量的來龍去脈。直至20年代中后期,人們發現蠻性同鄉土聯系暫時被分割。“蠻性”為一種讓人們在受到迫害或是不公時自發發出的殊死反抗力量,該種力量已經被納入到革命視野中,具有明確的合法指向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變革和階級革命。
2、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價值
2.1連通“啟蒙”與“救亡”兩大主題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特點為啟蒙和救亡雙重變奏,換言之,啟蒙和救亡二者一會相互促動,一會又相互壓倒。同時,啟蒙和救亡還相互交纏滲透,出現了像“蠻性”書寫這樣的鈕結點。通過上文所述,便會發現“蠻性”作為一種書寫題材,不僅是啟蒙者借用的“辟人荒”和“立人”途徑,同時,還是救亡者號召“革命”及“反帝”的方式。因此,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不僅指明對感情和人性國民性的思考,同時還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將“蠻性”書寫放在鈕結點上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蠻性的價值。
2.2新的審美品格極端體驗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不僅限于思想內涵上“,蠻性”作為一種寫作題材,在現代文學發展后兩個十年中,該種題材承載的啟蒙和救亡內容有限,鈕結點為主要貢獻價值。在促成審美風格多樣化上,“蠻性”書寫具有一定的成就和價值,并且該種成就及價值是其他題材作品難以替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蠻性”書寫逐漸深沉博大凝厚,呈現出攝人心魄的“極端體驗”之美以及雄健壯闊的“力之美”。
3、總結
“蠻性”在中國現代文學上作為一種創作題材,并不是只有出現在中國文學史上,只是當時中國環境較為特殊,因此,關于“蠻性”創作風貌較為獨特。不管是啟蒙訴求還是救亡迫切需求,作家均將眼光轉向“蠻性”,逐漸深入認識“蠻性”,并探索和嘗試表現內容及方式,為創作提供多樣化新質,代表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成就。
參考文獻:
[1]章敏.典妻習俗與中國現代文學書寫[J].湖南社會科學,2014(1):199-202.
[2]黃曉艷.上海——中國現代文學史書寫中的地位[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7):103-104.
關鍵詞:文學理論 范式 轉型 多元化
在20世紀人文科學領域里開展了一場極具深意的文學理論研究運動,它以文學理論、“后”理論等為支撐,涉及了宏觀和微觀層面的文學理論反思。在這場運動中,人類對文化建構進行了重新認識和劃分,提出了宏觀意義上的解構與重建的立題,在這一文學建構的過程中進行自省式反思;同時,在這一場文化運動中,更為深刻而具體的表征性轉變即是對文學理論概念的大討論,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文化學者們都以質疑的態度對文學理論進行了省察和批判,對于文學理論的紛爭性討論,構建了西語學界的文化體系。我國在以往的文學理論研究領域所之甚少,傳統的理論范式已不能實現其現實功效,“理論的焦慮”和“范式的危機”已經侵入到我國的人文學科領域,人文的缺失已成為理論研究的迫切議題。
一.范式理論的經典概念
美國學者庫恩提出了“范式”理論,成為了公認的社會科學領域的核心成果。范式理論有其基本的兩個核心元素:范式吸引了一批特定的科學共同體成員;范式又為重組的共同體提供謎題和問題。統一而論,范式在同一種科學世界觀和價值觀、方法論的基礎上,在其模型為廣大科學實踐者所接受的基礎上,對這一特定的科學共同體進行制約、協調和整合的作用。范式不但在社會科學上應用,而且拓展到文學理論應用,在文學理論研究領域里,理論是一種對科學及文學現象的認識和認知,是對科學及文學認識的闡述與解釋;而范式則是一種模型和框架,它代表著共同體要素的承諾,同時以取代明確的規則而成為科學文化解答的基礎和原點。庫恩用范式這一科學共同體的承諾,推動了科學的革命,賦予了其重大的歷史性價值。
中國文化研究也借用了范式理論的發展性概念,我國文學理論界通過對文學理論的反思和重構,重新審視考察“理論焦慮”與“后現代的范式危機”,進行范式轉型的探索與研究,并且從不同的公共領域、公民、道德角度對中國政治文化進行范式思考。
二.比較分析文學理論現代和后現代范式的內在邏輯
(一)、現代范式和其中的同一性邏輯。
1、現代范式。
文學理論現代范式在歷史的進程中凸顯了理性的光環,在這一理性的延伸之下,衍生出了經驗主義、普遍主義和人性的一致性等理念,這些現代文學理論中的各衍生理論都是基于啟蒙理性崇拜精神,有兩個觀念是通用并與現代文學范式密切相聯的。其一是:普遍主義觀念,其內涵是指理性和科學的原則是世界通用標準,它是控制宇宙全范疇的普遍真理。其二是:人性的一致性,即人作為宇宙的主體存在,具有特征的一致性,并且不論是處于何時,還是處于何地都具有同一性。
現代文學理論的范式正是以啟蒙精神的普遍原則作為關鍵核心點的文學體現,現代文學范式主流理念是自由人文主義構想,它以對文學作品的價值認同觀為前提,基于人性的一致性原則和普遍性原則,自由人文主義闡述出了永恒的概念意識,即任何一個好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超越時間的束縛,并且超越文學作品本身歷史時代的局限,以統治宇宙的人性主義力量顯現出現代文學中自由人文主義的激情。自由人文主義的對自由、自主和理性的文學價值觀體現出了“人”作為普遍主體的不懈追求,體現出了著名哲學家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的獨立自主的反思主體,以及康德的“呼吁自己的理智”哲學觀念。
2、現代范式中的同一性邏輯。
同一性邏輯是現代范式的主要特征,其邏輯原則是把普遍原則擴大化到極致領域,以統括的概念取消了差異性的存在根因,導致極端化和文化暴力侵蝕,它用抽象的同一性抹殺了差別事物的具體表現和個性特征,這種同一化標準支配著文學的統一解釋,而使差異性特征黯然失色。
在現代文學范式中,其同一性邏輯往往偽裝成一種普及全球的統一性思想而對被統治者加以同化,其實這是統治者強加給被統治者的一種意志表現,其在現代文學范式中體現出來的意志實質是以地方涵蓋全部、以特殊代表普遍,它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將特定群體的意識形態用復雜的話語手段,轉為一種“自然存在的、不可變更的”形式呈現出來,顯現了自由人文主義的文學價值觀。那么,這種無可非議的啟蒙淵源的同一、普遍性原則,自然也將詩人、作家等文學表現者扶上了主體的地位,并通過文學世界的架構來傳達特定的統治意識形態,那么,隱藏在其中的中心化、同一性邏輯則很難被發現。在現代化范式的中心追求中,對異體的排斥、消除不確定性是一顯著特征,而建構一個中心化的、人為秩序的系統則標明了文學理論現代范式的某種特征。
(二)、后現代范式與其中的差異性邏輯。
在現代范式研究中,自由人文主義以普適的價值觀念為規范,并設立同一性和統一性標志;而在后現代范式研究中,則新生出了解構主義哲學觀,它以質疑、解構和批判的觀點對普適的價值規范進行針對性的解剖。
1、后現代范式中的差異性邏輯。
差異性邏輯是后現代范式中提倡的一種辯證邏輯思維方式,它打破了同一性邏輯的思維方式,揭開了不同事物的不同層面,認為任何一個概念和理論思考都不是只有一個入口,而是由各種可能性組合而成的多個入口。差異性邏輯已經將啟蒙運動所帶來的宏大解釋予以破碎性的解體,并用社會實踐驗證了總體同一化所帶來的危害,例如:納粹法西斯主義。
2、后現代范式。解構主義哲學觀在本質上是矛盾、差異和顛覆,在解構主義力求從文本邊緣中突顯出文本矛盾,從而將文本的統一根據予以打碎式的重構,將原來控制著文學的人文主義價值觀宣告解體,為差異性文學理念打開新的通道。另一方面,在話語形成的過程中,現代范式中的人文主義自由價值就是以權力為擴張點,運用話語的運作權來壓制不同矛盾的話語沖突;而在后現代范式中,解構主義則要重申這些“另類話語”的合法性,認為這種“另類話語”更具存在價值,為差異性話語提供了伸展的空間。
后現代范式以“差異”、“他者”、“認同”、“表征”為基本理念,構成了后現代范式的結構體系。“他者”是一個熱門概念,意指我們之外的他人,是有別于自我特征的另類特征,自我與“他者”是互為參照,自我是常態、穩定的參照點,而“他者”即是反常、不穩定的相反體,這種二元對立結構在政治文化上就顯現出了不對等,另類的“他者”就受到壓制和排擠,話語權被“自我”統治者所掌控。
基于對自我話語權的統治批判,差異在話語變化過程當中不斷地擴大和深化,認同不再是完整不變的同一體,而是傾向于分解和重構的變化體,既然認同是變化的,那么話語的建構實踐也就成了差異的表征,霸道天下的話語文化必然不符合社會的發展,在健全的社會機制下多變的話語表征必然同時并存,在文學實踐中也存在平等的多元文化權利,諸如:女性、弱勢階層等,對同一邏輯的顛覆必然導致多元化、平等化的訴求和申辯。后現代文學理論體現了各種差異性邏輯征服同一性邏輯的“多于一”的思維勝利。
三.我國文學理論研究實踐范疇下的范式轉型思考
由“理論的焦慮”和“范式的危機”催生而出了我國現代文學理論的大討論,舊有的理論承諾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的需要,傳統意義下的許多文學概念和結構態勢已無法為新時代下噴涌而出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現象提供圓滿的解釋,新生的文學理論范式應運而生,例如:“文本”取代了“作品”、“話語”代替了“語言”,同一性和自由人文主義已無法適應差異化和多元化的“后現代生活”狀態,范式創新、轉型已成為時代所需,“記憶范式”、“空間范式”和“文化政治范式”已成為新型的范式關鍵詞。
1、記憶范式。記憶是在時間的維度上,通過與時間的本質聯系而構成文學理論研究的核心,記憶的理論范式為任何一種理論的創造提供心理源泉,它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機械復制,而是一個具有創造力和生命力的歷史系統。記憶的范式超越了“現代”與“后現代”的差異概念,也延伸了科學社會價值的內涵,記憶范式記載了過去的客觀存在,也通過對理論的重構證實了文學與社會、歷史的不可割裂的關聯,從文學記憶的視角貫穿文學理論發展進程。
2、空間范式。空間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理論概念,它與“焦慮感”有著本質的關聯,它受制于社會進程中人類的干預實踐活動,諸如:信息資源互通與共享、資本擴張與跨國消費等,具有其時代性的政治功能和社會含意;但相反地,空間也對人類的意識和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人類在空間范式的視角下進行多元化的關注現象,例如:都市生態文化研究、視覺與圖文關系文化研究等,這些空間范式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至深至遠的重大影響。
3、文化政治范式。文學與政治已在歷史的進程中得以結盟,當政治與文化互融之時,人類的社會生活方式就會發生重大變化,隨著傳統理論范式的失效,我們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后”語境下的政治和社會學資源,延伸了文學理論研究的內涵,為文學理論的創造性提供了可能。
四.結束語
一.古希臘羅馬文學與人的觀念
古希臘—羅馬文學和希伯來—基督教文學是歐洲文學的兩大源頭。重視個體的人的價值的實現,強調人在自己的對立物—自然與社會—面前的主觀能動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導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臘文化的突出特征。
荷馬史詩中“阿喀琉斯的憤怒就是我的主題”,就是集中體現了個人與群體分離狀態的個體本位意識,其中神和英雄們對個人榮譽的崇尚,則表現了古希臘人對個體生命意識價值的執著追求和對現世人生意義的充分肯定,體現了人對個體生命意識與欲望的放縱。在《奧德修紀》中,詩人高度贊揚了奧德修斯“求正道、求知識”的人道觀,把人從蒙昧狀態中解放出來了,極力肯定人的力量,表現人的思想感情,鼓吹個性解放。古羅馬文學是對古希臘文學的直接繼承,古希臘文學中的世俗人本意識在古羅馬文學中得到了再現,并經由古羅馬文學廣泛的流傳于后世的西方文學中。希伯來—基督教文學中,“靈”取代了“肉”,在關于人的理解上,與古希臘文學表現了明顯的分野,“神—理性—人”呈三位一體之勢,體現出一種尊重了理性、群體本位、崇尚自我犧牲和忍讓博愛的宗教人本意識,則是后世西方文學之文化內核的又一層面。
二.中世紀基督教文學與人的觀念
早在歐洲歷史上的中世紀,自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的蘇醒則使人們重新理解上帝的內涵和人與上帝的關系,同時在宗教的名義下探討自我的價值。而此期出現的圣母崇拜則是基督教人性化發展的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為此后人文主義思想的弘揚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世紀文學最杰出的代表意大利詩人—但丁,他的代表作《神曲》張揚了中世紀人民努力掙脫精神枷鎖,尋求思想解放的革命情緒。《神曲》在西方文學史上最早放射出了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隨后在文藝復興的早期,人文主義思想是以古希臘—羅馬的世俗人本意識為主體的。它的以人為本,以人權反神權,以個性自由反對禁欲主義等思想指導下文藝復興運動將一度極端化了的人神關系,也即原欲與理性的關系作了調整,從而有了人的覺醒與解放。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與人文觀念
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文學成就的最高代表,如果說,文藝復興確實如布克哈特所說的是一個“人的發現”的時代的話,那么,只有到了莎士比亞的創作中,這個“人”才被發現得最全面、最豐富、最深刻,人文主義的內涵也才發展到了最完整的境地。莎士比亞通過悲劇告訴人們:人的自由是有限的,僅有原欲的解放和滿足并不能把人引向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人性也不僅僅體現在原欲上,而且還體現在其理性力量上,因此,人必須在自然欲求與社會道德律令、原欲與理性、出世與入世、個體與群體、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方面作出準確地把握。莎士比亞的作品既溝通了人文主義與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傳統,又延續了希伯來—基督教文化的血脈,是世俗人本意識與宗教人本意識的融合的典范。由此,以肯定人的世俗的原始欲望之合理性為起點的人文主義文學,到了莎士比亞這里,又融入了基督教人本意識,歐美文學“人”的觀念步入了新的世界。
四.新古典主義文學啟蒙運動文學與人的理性
17世紀的歐洲強調理性與秩序,這種時代精神在這一時期的文學主流—古典主義文學中得到了集中體現,從而也使文學中“人”的觀念發生了新變。古典主義文學所表達的人對自我力量的肯定與頌揚主要是理性意義上的“人”。這種通過對古羅馬的崇尚文學,歌頌了從神權束縛中解放出來的人自己,正好是對人文主義文學之“人”的解放主題的一種延伸,是從另一條道路、另一種意義上延續了文藝復興運動。
18世紀啟蒙時代被稱為“理性的時代”。肯定理性的力量也就是肯定個體的人的力量,張揚理性也就是在張揚人自己。啟蒙文學肯定人的理智的同時又肯定人的天然情感的合理性,這種肯定理性力量的文學也就是肯定人的力量,張揚理性也即張揚人的個性,表現了自文藝復興以來人們對人與上帝、人與王權、人與世界之關系的新理解。
五.浪漫主義文學與人的情感
資本主義新的政治經濟制度打碎了原有的社會結構,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的自我觀念得到了強化,人的命運也得到了重大變化。這時期的浪漫主義文學以藝術的方式描繪了這一特定時代人的激蕩、亢奮而敏感、纖弱的心靈世界,展現了有著強烈個性擴張欲望的“自我”。
英國浪漫主義作家崇尚“自然”,表達的主要是人對自然純真的人性的崇尚,對被理性與文明壓制下的人的自然情感與欲望的追尋。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展現的是渴望自由、熱情奔放,張揚“自我”,個性主義的“人”的形象。夏多布里昂的小說通過狂野的人性、狂放的原欲之愛與宗教的尖銳沖突,顯示了潛藏于人們心底的不可抗拒的人性之愛的美,說明了自然人性原本就是美的。總之,浪漫主義文學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張揚個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豐富而纖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滿擴張欲望的“自我”,表達了現代人要求擺脫傳統文明束縛的強烈的個性主義愿望,使歐美文學中“人”的形象擁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和鮮明的主體意識。
六.現實主義文學中人的異化主題
19世紀現實主義作家延續著啟蒙哲學的理性主義思想,并接納與借用自然科學的方法與理念進行創作,形成了普遍遵循的“真實”、“寫實”原則,展開了對人的靈魂的空前真實、細致的剖析,從而改變了歐美文學“人”的觀念。
關鍵詞:歐美文學 個性自由 意義
引言
希臘文學是歐洲文學的起源,各國文學和民族文學的發展基本都是以口來傳播,口是最早的文學小說傳播形式,后來發展到書面文學中。其中“個性自由”。作為歐美文學中最長用的命題“個性自由”,我們從歐美文學作品及發展的歷程中得以認識。
一、古希臘文學中的個人特性
古希臘英雄傳說中的所有重要人物,除少數神祗和傳說(如普羅米修斯及其故事)外,他們的個人行為動機都不是為了民族集體利益,而是滿足個人生命價值的追求;或為愛情、或為王位、或為財產、或為復仇。荷馬史詩中英雄們對榮譽的崇尚,表現了古希臘人對個體價值的執著追求和對現世人生意義的充分肯定。極端的個人英雄主義,極富張揚的個性特點成為古希臘文學的核心內涵,也成為古希臘文化的基點。雖然說古希臘文學中體現的世俗人本意識是原欲型的,但以“我”為中心,以“人”為中心的個性張揚和個體自由是十分鮮明的。
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之后是千年的中世紀文學。重視人的精神和理性本質,強調理性對原欲的限制,是中世紀基督教文學之文化價值觀念的主要特征。
中世紀基督教義提出的人之原罪,救贖,禁欲主義,乞求來世,讓古希臘的人本意識蛻變為神本意識。14至17世紀初的文藝復興是一場針對中世紀的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這一時期歐洲文學的主流就是人文主義文學。 “人文主義”,亦即人道主義,它強調以人為本,肯定人的價值,維護人的權利,以“人類的本性”作為觀察歷史的準繩,反對神的絕對權威。人文主義其實質是個人主義,即強調把個人放在一切社會關系的中心,充分肯定個人的意志,個人的利益。文藝復興是對中世紀基督文學、文化的否定和對古希臘文學、文化的復興,是對古希臘文學中提出的個人自由和實現個人價值的進一步倡導。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最早提出了“人學”與“神學”的對抗,他的抒情詩集《歌集》,其中絕大部詩作是抒發對自己所鐘愛的勞拉的愛情,大膽謳歌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礎上的愛。薄伽丘的短篇小說集《十日談》徹底否定了中世紀的宗教觀及禁欲主義的道德觀。總之,這時的許多作家,如彼特拉克、薄伽丘、拉伯雷、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中顯示了人的尊嚴和權利,展開了精神個體的無限多樣性。當然人文主義決不只是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單一性延續與繼承,更不是簡單的重復;人文主義思想體系中也擁有了人人平等、仁慈寬恕等基督教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人文主義又是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結合的產物。從中世紀的“人是實現某種目的的工具”轉變到文藝復興的“人應成為獨立的精神個體”,這是西方文化史上極為重要的轉變,它標志著中世紀文化的終結、近代資本主義文化的開始。
二、17世紀后文學作品中的“個人主義”
17世紀的古典主義文學中的“人”比人文主義文學中的“人”疏遠了與上帝的聯系,也顯得更理智、冷靜和成熟,但也缺少熱情、缺少自由意識和生命意識。18世紀歐洲各國發生了繼文藝復興運動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運動――啟蒙運動。如果說人文主義者的注意中心是如何從宗教束縛下解放人的個性,肯定人享有世俗幸福的權利,那么,啟蒙時期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們更要求破除宗教迷信,摧毀宗教偶像,反對貴族特權,主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進而封建統治,建立合乎資產階級理想的社會。自由與平等是啟蒙運動最鮮明的兩面大旗。作為一個廣泛的思想革命運動,也影響到文學的發展。許多啟蒙家直接進行文學創作,把文學作為宣傳啟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盧梭的文學作品中對個性自由的崇尚是其的啟蒙主義、豐富的感情自由的典型,基督教的原罪說他予以否定,因為人至善是人的本性,這種至善是美的,及發自原始的人性和欲望要求是人類的合理的,在人類創造文明的發展過程是對人性的污蔑和罪惡的孳生地。歌德在他的作品中一個很廣袤的天地中深刻地體現了人類的思想問題。這種啟蒙主義文學思想對人類的“個性自由”、“情感自由”的理想追求,為浪漫主義文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反古典主義的偉大斗爭中發展起來的浪漫主義文學、更強調自我人性自由與追求。浪漫主義文學中表現“人性自由”不再是表現在人的理智和情感上、個人的私欲和人類社會道德之間找平衡,他表現的是個人及自我的人生價值。比如“沉浸在天地合一”,人溶于美好的自然景色,天地合一的這種忘我境界,幻想描述一個美好的文明社會,塑造一個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這種體現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個人自由觀和人生觀的理想境界和歸宿。
19世紀中期,隨著工業科技的發展,歐美國家的工業進程發生很大進步,這時的文學作品,主要以現實主義為代表作。人類歷史的進步是物質和財富的創造來推動。這種創造財富的過程是人性的發展過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個性隨著財富的變化而發生了很大的失落。現實主義文學更多的是對人性處境和人生命運的關注,從人道為出發點,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論為基礎的人道主義。現在的作品通過文學彰顯了物質化的社會現實,深深地解剖人在物質欲望的驅動下人性深處的心靈變化,揭示和引導警告人們在物質面前人的脆弱及對人性的泯滅。也是對這種物化下失去人性自由的批判。
20世紀的歐美現代文學呈現出紛繁復雜的局面。隨著資本主義的科技發展、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類在這個世紀里付出了慘巨的代價,一戰和二戰對每個民族及全人類最基本的生存空間、權利和尊嚴發出挑戰。使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生存空間發生了對立的很大變化。那種人與萬物、社會、自然及民族語民族人和人關系變得不再美好。從思想內容看,現代主義文學表現的是“現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圍世界的荒誕、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獨、陌生、焦慮、痛苦的情緒。到18世紀,西方人認為自己憑借著理性的力量可以擺脫“命運”的支配而走向自由,但到20世紀初,仿佛從云端一下子跌入深淵,而且帶著遠比古代人更加濃重的悲哀和絕望。卡夫卡小說中的人變成了“甲蟲”;艾略特的《荒原》中,物質世界使人的精神世界毀滅,世界也就成了生命死寂的“荒原”。人“原欲”的自由沒有了,對于回歸原始狀態、獲得非理性意義上的“自由”的人,又是充滿著憂慮 ,而現代物質文明下的“自由”也喪失了。總之,一種比19世紀更深重的恐懼、焦慮、痛苦,乃至絕望的情緒彌漫了20世紀西方社會。但是20世紀歐美文學在人本意識上的變化,說明了20世紀作家在對“人”自由和個性問題上的探索更加深化了,只是在人性“自由”問題上還沒有找到理想的境地,或說,在尋找過程中的失落和痛苦,因此只能繼續像“戈多”一樣等待,或像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一樣地守望。
三、結論
古希臘古羅馬文學表現的“自由”是把對原欲追求和個人榮譽當作人生幸福和實現個人價值的主要內容。中世紀的宗教文學對此加以了否定,今世贖罪和來世才是他們向往的地方,精神的追求代替了古希臘古羅馬的聲色享樂。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是對中世紀宗教文學的又一否定,它重新呼喚人的自然屬性的回歸,但在否定中世紀對聲色、的摒棄外,也部分吸收了宗教文學的博愛仁慈等理性的內涵。古典主義、啟蒙主義文學,更是在對人的自然屬性的自由和個性追求之外,探討人的理性下的自由和個性。浪漫主義文學,對個性自由更強調人的自然天情和自由情感,想與大自然的恬靜形成一種默契,而弱化了自然屬性和理性的平衡。現實主義文學警告人們不要無限制地追求物質享受,不要被物化而喪失人的自由的天性。現代主義文學,指責現代文明對人的生命和尊嚴的嚴重賤踏,使個性自由和個人價值幾乎喪失殆盡,作品表現的是物質文明給人帶來的更沉重的異化和危機感的情況下,表達出的一種失望甚至絕望的情感。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知道,首先,歐美文學對個性自由的文學探討從關注人與外部世界關系、個體與集體關系到理性與的沖突內容直至更加深入地展開了內部的諸多矛盾,包括潛意識層面。因此,隨著歷史的進程,歐美文學對個性自由所探討的內涵在不斷地豐富和深化。其次,爭取個性自由,正是在追求實現個體人生價值的最大化,追求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過得幸福、活得有價值,個性自由的實現程度正是一個人幸福感強弱的最集中體現。由此可見,歐美文學對“個性自由”命題的持恒熱衷正是在探討人的有限生命如何更具幸福感和如何實現人生最大價值的大命題。第三,無論命運如何坎坷但卻始終不屈,因為歐美人把個人榮譽和個人價值最大化視為人生最高的追求,視為人生最大的幸福,他們寧可選擇自由而短暫、光彩的人生。這就讓我們明白歐美文學關于命運和個性自由這兩個命題實際上是一個命題下的兩個集點,兩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人類的極境是實現“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第104頁)。命運的多舛和對命運的不屈和抗爭,爭取個性自由,讓在有限的生命里實現個體價值的最大化,歐美文學對這一命題的探索還在延續,雖然現在還沒有找到一個最佳的答案,“達到這一境界需要付出異常艱辛的努力,走過極為漫長的路程。”但歐美文學關于命運和個性自由的兩個命題的探討對人類的發展有著方向性的啟迪和指導性的作用,其意義極其深遠。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拉奧孔》 萊辛 啟蒙思想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萊辛以批判希臘詩人西摩尼德斯直至溫克爾曼的觀點,打破在此之前“詩畫同質”的傳統,詩畫相區別的觀點為西方文藝界廣泛接受。書中,萊辛流露出強烈的人本主義傾向,對于古典主義的反叛,表達對于建立本民族文學的愿望。
1民族文學
民族啟蒙思想是萊辛啟蒙思想的核心部分。十八世紀法國文化大規模入侵德國,此時德國的民族意識還未覺醒,民族文化沒有形成。萊辛深切地認識到建立德國民族文學的重要性,要求擺脫法國古新典主義對德國文學的影響。《拉奧孔》就對于“單純的高貴和靜穆的偉大”這一古典主義傾向直接提出反駁。
雖然來自同一神話,拉奧孔在史詩《伊尼特》中痛苦嚎叫,在雕像中卻不哀號。溫克爾曼認為“希臘繪畫雕刻杰作的優異的特征一般在于無論在姿勢上還是在表情上,它們都顯示出一種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萊辛認為畫中的拉奧孔不哀號不是主動自覺地表現這種“靜穆”,而是被動選擇的結果,因為畫的獨特的形式的限制所以不能表現哀號,因為哀號會產生“丑”,這會破壞了藝術品的美感。雖然繪畫的題材無限寬廣,但是在萊辛看來只限于美,尋常和較低級的美都不能入畫。畫及其代表的造形藝術所要表達的就是美,美是畫的最高規范,詩卻因為閱讀過程的沖淡作用而可以不回避丑,這也是畫所不能模仿詩的地方。
萊辛在書中選取的例子來自于古希臘羅馬時期的作品,很少有寓意畫和歷史畫。他認為這些作品混淆了詩畫的界限,偏離了畫發揮影響的途徑,更是因為“這類畫是與封建宮廷的人生理想和文藝趣味分不開的” 。在論述自由創造和宗教用途的雕刻之間的差別時,他指出“一切帶有明顯的宗教祭奠痕跡的作品都不配稱為“藝術作品”,宗教的要求束縛了藝術家們對于美的追求和表現,阻礙了藝術的發展。
2人本主義傾向
《拉奧孔》作為一部文藝批評的著作,卻沖充滿了激情和論戰的斗志,具有強烈的萊辛的個人色彩,也使整本書具有了人本主義傾向。
萊辛在探討詩畫異質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借助了想象的作用,強調欣賞者發揮想象才能使作品完整,詩人表現空間物體時,也需要想像的幫助。就如荷馬描繪阿喀琉斯的盾,雖然是展現空間并列的組成部分,但是荷馬在每一句詩中都加入“他在那里制造出”,“他在那里雕成”,“他在那里擺下”,使得盾的再現過程變成一個制作過程。如果缺少想象,這個制作的過程也不能形成,詩人想要描繪的空間并列部分也無法更好地展現。在萊辛看來,完成藝術的欣賞需要人本身豐富的想象力,不被束縛,自由發散。
萊辛在《拉奧孔》還提出了“有人氣的英雄”的觀點。他認為浮夸不能激起英雄氣概,哀怨也不會使人軟弱,贊揚人類的感情,英雄也具有普通人的感情的,“只是比普通人具有更高尚的品質,是一個有血有肉生活在現實中的優秀人物。”他批評溫克爾曼“單純的高貴和靜穆的偉大”,認為“哀號”是身體最自然的表情,“確實是和偉大的心靈可以相容的,那么,要表現出這種偉大心靈的要求就不能成為藝術家在雕刻中不肯摹仿這種哀號的理由”,充分肯定人的自然天性,追求人的個性解放,肯定人的現實生活,英雄也要顯示出“人氣”。
3理性精神
西摩尼德斯認為“畫是一種無聲的詩,詩是一種有聲的畫”,萊辛對這一觀點進行了大膽地否定,“發現其中某些規律更多地統轄著畫,而另一些規律卻更多地統轄著詩”。詩和畫在模仿的對象和方式上各自有自己的范圍和特殊的規律。詩歌和繪畫在媒介、題材、感受方式上有明顯的區別,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相互借鑒,對于詩中關于美的暗示可以在符合畫的原則的情況下被繪畫采用,但是對于比喻這類手法產生的效果,畫很難借鑒。他對于陳舊、錯誤的觀點的批判是尖銳的,因而整部作品具有很強的論戰性。萊辛創作《拉奧孔》的目的就是“反對這種錯誤的趣味和這些沒有根據的論斷”。
但是,萊辛在論述詩畫異質的同時,也看到了詩畫相互影響的一面。“詩人關于特殊的物體美的暗示才被古代藝術家們辛勤地利用過”,藝術家們也要“從詩人荷馬的精神中吸取營養”,認為“只有在這一個類似的特點上它們才是協調一致的”。
萊辛在有關拉奧孔雕像群年代的論述中,引用溫克爾曼提供的資料,否定想溫克爾曼所說的那樣古老的年代,一步步仔細推論,得出自己的結論,現實出了文藝理論家的科學態度。
別林斯基在談到德國文學的誕生時說到:“德國文學的革命不是從一個偉人的詩人開始,而是從一位聰明而又有魄力的批評家――萊辛來完成。”萊辛在《拉奧孔》中表顯現出了反封建、反教會,建立民族文學的要求,投身到市民戲劇的創作,具有濃厚的人本主義傾向。他強烈地批判將身和科學理性精神,指引明德國文學的發展方向,促進了德國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萊辛著.拉奧孔[M].朱光潛,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關鍵詞:沈從文;鄉土文學;現代文學
引言:
提起沈從文,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邊城》,這在今天,已經是讓你們頭腦中一個十分熟悉的概念。而我們說到《邊城》時,其實就是在說沈從文最主要的一種文學成就,也就是后來被稱為“鄉土文學”的一系列小說。在沈從文寫作的20世紀初,整個中國的時代主題就是“救亡”和“啟蒙”。二者之外,似乎都淡出了主流。沈從文作為一個京派作家,卻將自己所有的寫作背景放在了自己的湘西老家,這樣的寫作是十分有趣的。同時代與沈從文一同進行鄉土文學的創作的還有魯迅,然而今天在大眾語境中的魯迅早已不再是一個鄉土作家那么簡單。同樣地,在結束后的幾年中,中國大陸又出現了一次鄉土文學的熱潮。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流的文學體裁大多是被主流意識形態、反思和先鋒等占據,此時鄉土文學的出現似乎也顯得有些不合時宜。這兩次鄉土文學的出現,都是一種十分有趣的現象,我們可以將二者對比,從二者的異同之中找到中國百年文學發展的一些線索。
一、 兩次鄉土文學熱潮的不同
由于時空的限制,20世紀初和20世紀末的這兩次鄉土文學熱潮具有明顯的不同。一種文學體裁的流行,有其要表達的主要內容,也有其要反應的時代特征。在沈從文的年代,鄉土文學表現出的是一種更加純凈的狀態,其表現的內容更純粹。而在80年代的鄉土文學熱潮中,在對于鄉土環境的贊美與懷念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種十分明顯的對抗的姿態。
(一) 沈從文的鄉土文學
在沈從文的作品當中。對于相信人民的生活風俗習慣的描寫,構成了他作品敘述語言的主要內容,這些內容為讀者所展現的是湘西民族生活的淳樸畫卷。在沈從文的筆下,他從不避諱那些被主流社會所不理解不包容的社會現象,比如說吊腳樓中的,花船中的妻子等等。這些現象和風俗習慣,雖然在主流社會看來是不可理喻的,可是,正是這些不可理喻的現象構成了湘西這個神秘、美好、淳樸的世界。如果沈從文作品中缺少了或部分隱瞞了這些現象,那么湘西的神秘又原始的世界就難以全面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因此,沈從文的小說就是通過這種既帶原始特殊性又有湘西生活普遍性的東西來表現他作品所反映出的物象的總體特征。
(二)80年代的鄉土文學
80年代的鄉土文學并不是憑空出現的。事實上,在80年代鄉土文學的主力中,就有沈從文的高徒汪曾祺,其行文風格和語言可謂出于藍而勝于藍。另一方面,80年代的鄉土文學所承接的也有反思、先鋒的文學思潮的內核。經過了30多年的運動的洗禮,很多作家對于政治的敏感和話語的嗅覺已經十分敏銳,對社會的體察也更加深刻,因此,鄉土文學在他們的手中也變換了一個模樣。比如韓少功的《爸爸爸》就借鄉土的故事在描寫一個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逐漸失去了其生長的土壤的故事。這與早年間沈從文所創作的鄉土文學已經完全不同,在80年代的作家眼中,鄉土早已不是那個不可觸碰的神圣之地,它是可以被結構的,也是可以作為方法的。除了上文說過的《爸爸爸》,還有類似莫言的《紅高粱》,甚至賈平凹的《丁莊夢》都可以算作是鄉土文學的一支。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80年代雖然依舊有古華、汪曾祺等一系列作家在著力刻畫鄉土的美好與純潔,可是鄉土在這里更多地被當作了作家的一種反思的方法。作家們集體借著鄉土的外殼來敘述中國這片土壤中發生的荒誕的事情。在這里,鄉土文學作為一種方法,承擔著結構和結構的任務。
二、 兩次鄉土文學的共同點
沈從文筆下描寫湘西鄉土風情的作品,是上世紀初興起的鄉土文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由于救亡和啟蒙成為時代的兩大主題因此當時能夠靜下心來去看待原生態的生活模式的作家并不多。而越是在這種創作環境之中隱身從文為代表的鄉土文學作家的作品就顯得愈加的珍貴。在沈從文的作品之中,人不是被附加到政治環境之中的人,而是放在自然的生長環境中的自然人。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鄉土文學的熱潮也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以沈從文為代表的鄉土文學的寫作特征和精神內核。我們可以看到,沈從文在描寫湘西風情時,并沒有避重就輕,也沒有故意隱去一些外界不能理解的風俗,這一點也直接被80年代的鄉土文學所繼承。總的來說,二者是有著許多共同點的。
(一) 語言上的興奮
沈從文雖然不是的直接倡導者和參與者,可是他所生活的年代,用白話文寫作是一種標志也是一種風尚。沈從文小說中主要的內容雖然都是關于湘西的風土人情,但是因其創作的時代背景,其對于白話文使用的興奮也是十分明顯的。在寫作的過程中,他采用湘西地方話做為主體。經過提煉與加工,進而書面化,因此,他的作品始終蘊含著一股清新的鄉土文學氣息。由于湘西的經濟文化發展遠遠落后于中原地區。所以,導致了這種語言的一個顯著特征是結構助詞“的”的使用頻率大大低于現代白話文的使用頻率,正因如此,沈從文創作的小說中,口語成份增加,句式更加簡潔。這種口語化的簡潔表達,一方面滿足了沈從文在寫作中體現湘西鄉土風情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一個作家在一個新時期對于語言的興奮,這其中不免有一些稍顯稚嫩的地方,可也正是這種稚嫩,才更使得這種語言的使用顯得珍貴。而在80年代,作家們對于語言的運用更是到達了一種癡迷的程度。這其中,對于語言的使用表現得最興奮的莫過于莫言。莫言的語言一貫泥沙俱下,不熟悉的讀者讀起來會覺得有些嗦冗余,可是如果細讀其《紅高粱》系列,就會體會到作者在敘述中對于語言的興奮。80年代是一個剛剛將人們從政治話語中解放出來的時期,因此很多作家在寫作時都試圖使用一種脫離了政治的話語去敘述。莫言在《紅高粱》中夾雜了很多關于女性身體、交歡場面、相間粗話的描寫。這種描寫中都可以看出作者對于新式語言一種抑制不住的興奮之感。
(二) 對于人性本真的追尋
在20世紀初的中國文壇有很多人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探尋寫作的新路徑。但是這些探尋的嘗試,其目的都在于進行政治上的對抗以及思想上的啟蒙。在這一時期,很少有人能夠跳出政治話語去考慮人在本真的情境之下,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然而,沈從文卻因為其獨特的生長環境而天生具備將人放在本真環境下進行觀察的能力。沈從文對于湘西鄉村的描寫,并不是刻意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在表現他對于自然健康人生形式的追尋以及他對于人生終極意義的思考。在鄉村平靜美好的凈土之中,人仿佛被去除了社會性,而在展露其生物性和神性的一面。這樣的創作內容使得沈從文的作品的文化價值被體現了出來,在這種環境之下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本真的人。同樣地,80年代的作家在書寫到鄉土時,其目的也是在追問人性的本真是什么。雖然形態各異,可是每個人的追問都十分犀利。如汪曾祺看到了人性追求的平淡生活;韓少功看到了人性本質的丑陋面目;莫言所感受到的祖先的原始生命力......等等。作家們的筆下并不是都在展現美,可是他們展現的都是自己所見的真實。這一c,也深受沈從文的鄉土文學的影響。
結語:
作品是作家主觀情感的反映,任何一部作品都愛憎分明地表現了作家的好惡,在戰亂迭起、土匪橫行的混戰年代,偏遠的湘西當然也不是一塊凈土。但是在沈從文對湘西真實情況的描寫之中,一個個活生生的具有人最本真面貌的形象被讀者所接受。一種審美上的純真也淳樸融入進了文學的表達話語之中。這是沈從文書寫鄉土的最重要的意義。而80年代的后來者們也在這其中找尋到了自身書寫鄉土的意義和方式。“鄉土”就這樣作為一種方法,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大潮中被繼承和流傳。
參考文獻:
[1]張丹寧.鄉土小說的審美烏托邦及其現實影響―以沈從文及其湘西世界為例[J].北方文學
[2]任曉兵.沈從文鄉土小說對民間文學的移用[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一、現當代文學的現代性內涵
針對現代性的探討,部分學術界專家認定其屬于時間概念,還有一些認定其是與傳統觀念相區別的概念,是不斷發展、變化并且逐漸自我完善的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學術界里,許多的專家認為,文學的現代性是與審美相互關聯的,這是由于文學自身就具有審美的意義。總的來說,文學現代性是難以被全面解釋的,它屬于一個整體,具備著啟蒙、審美的作用,它的核心就是審美現代性。
二、現當代文學的現代性特征
(一)審美現代性有悖論性
文學中的審美現代性和社會中的現代性具有很大的不同,文學中的審美現代性不但研究了技術現代性,同時對個體、語言、審美觀念以及主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文學現代性包含了我國人民價值觀念、理想、現實生活以及情感寄托等方面。從屬于文學現代性的審美現代性具備稍縱即逝的特點,它所包含的一部分輕易就會流失,而與其相對的另一部分卻會永垂不朽,所以就需要利用各種方式把易逝的這部分保存下來并且將其轉變成不會消失的特質。文學審美的現代性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推動審美意識的發展與成熟的同時,也會對傳統的觀念帶來負面影響。在我國的現代文學的現代性中,具有經驗世界具體性與當代經驗片面性的特點,因此,就需要認真地研究每個國家的文學現代性,利用其他國家正確的觀念來完善我國現代文學的整體性。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現代性發展兩難性
我國現代文學所具備的現代性,不只是吸取了歐洲的研究成果,也有著本身的明顯特征,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第一,歷史差異。歐洲的現代文學中的現代性是為了對抗古典文學,然而我國的現代文學不但要展現富有凝聚力的民族特色,同時還要在完善現代性的同時避免出現因副作用而產生的影響。第二,表達方式差異。在歐洲的現代文學中,它的現代性特征是推翻傳統藝術后所展現出來的,是利用比喻、象征等方式來表達一個非理性的世界;而我國的現代文學則是在傳統與現實這兩座大山中艱難生長,具備文學藝術中的先進性與探索性的特征,是用積極的方式展現我國人民具有的獨特的民族精神。第三,自身體制差異。歐洲的現代文學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資本制度為基礎,對個體的精神異化展開研究,尋找個體最適合的定義;我國現代文學以集體為基礎,社會現代化和民族解放獨立就是其核心目標。歐洲的現代文學盡管給我國的文學發展產生了較好的影響,不過依然難以創造一個更好的平臺,這也就造成了我國的現代文學不但質疑我國的傳統藝術,同時也質疑歐洲的文學藝術,使其難以繼續發展。
(三)文學現代性體現的怨恨情結
我國的現代文學在不斷探索現代化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抵制現代性,在傳承文化的基礎上,又難以正確處理其落后性,中國現代文學學術界也就有必要理清我國現代文學利弊共存的局面,使其不會將審美觀念總結為“怨恨”。然而我國現代文學所具備的現代性卻和這種怨恨相互關聯。由于我國現代文學所具備的這種現代性是在歐洲文學的啟發下進一步發展而來的,所以,我國現代文學所具備的現代性不但表現在現代化和傳統相互矛盾的怨恨,同時也表現在中國與歐洲文化差異的怨恨。
(四)文學現代性的轉型
在觸及到我國現代文學中現代性所引發的研究,我國文學的現代性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在作者看來,我國現代文學中存在的現代性變化是由的《文學改良芻議》引發的,從現實社會來看,魯迅是在文學藝術以及個體精神等層次來表達文學現代性。茅盾在《蝕》中,利用知識青年的精神感覺來表達文學現代性,《子夜》就是利用渡船、炊煙、火車來表達人物的內心感受。在魯迅、茅盾、等現代作家的帶頭下,我國現代文學具備的這種現代性日益變化,同時將我國現代文學推向了現代性的潮流中,并且慢慢地剔除了我國現代文學中現代性的缺點。
關鍵詞:李贄;盧梭;文藝思想;比較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I0—03;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573(2012)03—0020—05
一、前言
李贄(1527—1602年),原姓林,名載贄,字宏父,號卓吾、百泉居士等,晚明杰出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續藏書》《初潭集》《四書評》《史綱評要》《讀升庵集》《莊子解》《老子解》《九正易因》《因果錄》《永慶回答》《柞林紀譚》《道古錄》《闇然錄最》《孫子參同》等著作存世[1]。在哲學、文學、史學等方面均有建樹。他的思想較為復雜,除了中國傳統儒釋道思想對其深刻的影響外,伊斯蘭教思想甚至西方基督教思想對其人格和思想的建構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2]。李贄生活于中晚明時期,這一時期是各種思想相互激蕩的時期,但也正是思想的相互激蕩才產生了“不以孔子是非為是非”的李贄以及其以“童心說”為代表的文學思想。
盧梭(1712—1778年),全名讓—雅克·盧梭,法國啟蒙運動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有《論科學與藝術》《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爾》《新愛洛伊絲》《論戲劇——致達朗貝爾的信》《懺悔錄》《孤獨散步者的遐思》等作品為中國讀者所熟悉。盧梭生活于18世紀,而西方的18世紀是啟蒙運動的世紀,但正如卡西爾在《啟蒙哲學》中所說“啟蒙主義運動為浪漫主義運動鍛造了武器”,而這一武器的首先持有者就是盧梭,盧梭開啟了西方19世紀浪漫主義運動的先河。但是正如雷內·韋雷克在《近代文學批評史》中談到盧梭時所說:“盧梭鞭撻文明,贊揚個性、想象和幻想,洞見到人與自然的聯系,要確切地說明這一切對于批評的實際貢獻,將是一樁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那樣一來就會融匯為一般思想史。”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研究對象的復雜而成為不進行研究的理由,也許正是因為研究對象的復雜而使研究可能具有更大的價值。
李贄和盧梭基本處于相同的時間維度之上,都是當時所在國家的異端思想家,都提出了關于自然人性的文藝思想觀點,都對后世文藝思想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通過對李贄和盧梭文藝思想的橫向比較,挖掘二人文藝思想的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對于準確把握二人的文藝思想有積極的意義,也為溝通中西文藝思想架起一座有益橋梁。
二、研究概況
(一)李贄文藝思想研究概況
關于李贄文藝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圍繞李贄文學和哲學思想的核心——“童心說”展開研究,按照研究角度的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對以“童心說”為核心的文藝思想的多角度闡釋。如許蘇民的《論李贄文藝思想的新理性主義特征》[3]從人學本體論出發,認為李贄的文藝思想“其中一以貫之的基本精神,就是真善美之統一的理性追求和體現在這一追求中的人的自由本質的展示”。如蔡鍾翔的《論李贄的“以自然之為美”》[4]從文藝美學的角度對李贄的“自然觀”作了研究,認為在李贄的哲學和美學思想中,“‘自然’不僅是人格美的標準,也是藝術美的標準,人格理想和審美理想是相通的。崇尚自然真誠,追求思想自由,是李贄人生哲學的要義”。如徐又良的《試論李贄文學思想的體系性及其創新性》[5]以宏觀的視野力圖構建李贄文學思想的體系性,等等。
二是對以“童心說”為核心的文藝思想形成原因的多方面挖掘,在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是湯曉青的《回族文學批評家李贄的多元文化背景》[6]和李珺平的《李贄“童心說”多元文化淵源試探》[7],兩篇文章都肯定了傳統研究所認為的李贄“童心說”受到了中國傳統儒釋道思想的影響的同時,前者令人信服地指出了伊斯蘭教思想對“童心說”的影響,后者還提及了西方基督教思想對“童心說”的濡染,這兩方面都是李贄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
關鍵詞:郭沫若;詩歌;浪漫主義色彩
一、引言
剛開始的中國文學作品受理性的約束,而受郭沫若浪漫主義的影響,最后,使中國的文學作品從理性的約束中掙脫出來,之前的傳統只是臨摹自然、對理性的看重,但是后來受到郭沫若浪漫主義的影響,由之前的轉變為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行描摹,對自我情感抒發的看重,同時尊崇自然,構建郭沫若浪漫主義詩歌最突出的三大特征時,首先要以自我為中心,其次要先對自己的浪漫主義進行構建。郭沫若在創作實踐中,正是因為他高舉的旗幟,大量民間文學創作的營養被他所吸收,所以古典文學主義的各種約束都被他擺脫出來,從而他自由的想像開始發揮出來,表達出強烈的寫作情感,以上的種種因素都構成了郭沫若的浪漫主義風格。
二、郭沫若浪漫主義形成的原因分析
從時代背景方面對郭沫若浪漫主義風格進行分析,啟蒙主義是在以梁啟超為首的改良派維新變法后興起的。在后來更強勁的啟蒙主義者出現在20世紀的留學生中,就是在這股啟蒙思潮的流行下,中國浪漫主義漸漸的開始萌芽。而郭沫若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生活著,這種時代下的民主自由把他所影響,所以他的浪漫主義風格的天分才會得到發展。
郭沫若在日本留學的那段時間里,泰戈爾、雪萊、歌德和海涅這些人的著作把他深深地影響,使他更傾向于泛神思想。這是一條將他與西方浪漫主義作家思想聯系更緊密的紐帶。從國外許多浪漫主義作品中,郭沫若不但看到了與泛神論的聯系,而且他曾經還說過“在宇宙中最適合的就是泛神論。使他形成浪漫主義風格的原因還有他對當時國家的失望和擔憂。總而言之,當時的時代背景與他形成浪漫主義風格的道路是緊密聯系的,是密不可分的。
三、郭沫若詩歌中的浪漫主義色彩分析
(一)《女神》中的浪漫主義色彩
郭沫若自身有一種文藝思想,那就是“自我表現”,而他的著作《女神》就是他文藝思想的集中體現。這種文藝思想是對舊社會、舊傳統的破壞和創新精神的一種歌頌。而郭沫若的文藝思想核心被《天狗》、《日初》和《晨安》等這些著作體現出來,這些著作都具有自我張揚和贊揚自然的精神,它們不僅體現了郭沫若作品的基本觀點,而且同時也是“”時期文藝思想的核心內容。無論在張揚個性方面,還是從自我表現方面來說,同一時期的詩人們都無法與郭沫若相比擬。
(二)《星空》中的浪漫主義色彩
剛剛過去不久,郭沫若就開始創作《星空》,而且就在這個時候中國革命出現了短暫的低落,郭沫若的心被國家的黑暗和前途渺茫中華民族所深深刺痛。當時發生的所有事,包括郭沫若在內詩人們的心情很快地冷靜下來,隨后他們綿綿的思慮和苦悶都很難被激發出來。此時發生這一切影響了詩人們的創作心態,使他們的創作心態發生了高低起伏的變化,如今如果讓我們想想面對這些事我們心情還會澎湃起來嗎?客觀的環境因素對詩人們的內心情感產生極大的影響,對詩人們情感力度的強弱和內心世界是否開放會產生產生影響。因此,許多詩人會逃離社會,反而轉移到自然中,之所以他們要這樣,是因為只有這樣他們的心靈情感才會得到寄托。詩人因理想的破滅而產生痛苦、彷徨的內心情緒。詩人借身邊的一些小事和日常生活的一些瑣碎的事情對自己的內心情感進行表達,借此來表達自己的理想與追求,那一時期詩人的真情感被集中體現出來。
(三)《瓶》中的浪漫主義色彩
在20年代的文學論壇上,《女神》《星空》之后出現了《瓶》,它是郭沫若一部既閃耀又具有歷史性光輝的優秀抒情長詩,全詩共有42首。在創作《瓶》時,郭沫若使用了“直抒情感”的手法,而且詩中還有許多情感非常豐富的詩句,都是著重強調詩人痛苦的心靈和感情的變化。由于等不到姑娘的來信,“我”時時刻刻都在等待,“我”的心情也變得焦急煩躁起來。由于“我”等不到姑娘的來信,“我”開始埋怨起了郵差,但是每當姑娘送到梅花來給“我”的時候,我瞬間感到非比尋常的幸福。像以上這樣反反復復,詩人就對少女產生了強烈的感情。經過描寫“我”的心理活動,可以在讀者面前把自己的情感集中體現出來。
四、結論
中國現代浪漫主義詩人中,郭沫若是其中之一,他的詩一般都是抒情詩。他浪漫主義風格的形成是受許多原因的影響。他曾出版了《女神》、《星空》、《瓶》和《前茅》等,因此,才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基礎。在時期,郭沫若的出現在人們的思想解放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