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素質教育課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心理素質;教育課程;方法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7)02-0100-02
一、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目標體系的確立
1.必須符合教育的總目標。心理素質教育目標的構建必須置于人的全面素質教育的任務體系之中,注意與德、智、體等幾方面的各項教育目標的銜接,必須為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主動發展,為實現充分個性化與順利社會化服務。
2.必須從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出發。心理素質是指在遺傳的基礎上,在教育、環境及主體實踐的綜合影響下形成的心理能力、心理狀態及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心理素質的狀態主要體現在心理能力的強弱、心理健康狀況的好壞、個性心理品質的優劣,以及由心理因素所影響的行為的社會適應狀態上。
3.應以心理科學為基礎。心理教育指對人的心理的各層面實施有計劃、有目的的積極影響,從而達到心理素質的全面優化。它既是有別于心理學的教學,也不是某一分支學科理論的具體應用,而是需要運用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人格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心理咨詢學、心理治療學、心理測量學等相關學科的有關理論,同時需要有機地運用教育科學、社會學、人口學、哲學等相鄰學科的原理、研究方法及具體技術。這樣,才能科學地確立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目標體系。
4.必須注意內容的全面及系統間的協同。心理素質各要素對于促進人的發展各有其獨特的功能。心理素質教育的具體目標要與素質教育總目標協調統一,同時還須注意心理素質內部要素間的協調統一。在智力、非智力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個性心理品質及行為適應之間,他們又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在設定每一發展階段的課題時要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還應注意內部要素間的具體協調統一。
5.以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和心理健康的標準為依據。遵循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是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青少年學生正處在人生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要經歷兒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三個發展階段。這三個階段是既有區別又互相聯系、互相銜接、持續發展的關系。在各個不同發展階段,學生身心發展既有穩定性又有可變性,既有本階段共同年齡特征,又存在著個別差異。
二、構建心理素質教育的本土化模式
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建構有兩條基本的途徑:一條是實踐的途徑,即從實踐中自下而上地逐步積淀形成心理素質教育模式;另一條是理論的途徑,即以理論教育為起點,結合心理素質教育實踐所形成的模式。從教育理論的高度來看,更應強調第二條途徑的開掘,只有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在雄厚的教育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心理素質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適應教育實踐的要求。在心理素質教育模式建構的起步階段應該有清晰的框架,具體地說,應具有如下特點:
1.有特色。特色就是與眾不同的風格,從宏觀上講,應建構適合國情的規范模式。近些年來我國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質教育實踐是富有本土化特色的。從微觀上講,一個地區乃至一所學校,構建心理素質教育模式也應考慮地區和學校的情況,體現自己的特色。
2.高起點。雖然我國心理素質教育還處在發展初期,但不能因此而降低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要求。如果草率套用理論或者按部就班地沿襲別人的老路,心理素質教育模式建構勢必會經歷一段低水平的重復過程,就會滯后于心理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
3.可操作。心理素質教育課程模式的兩個端點分別連接著理論與實踐,模式是理論與實踐上通下達的中介和橋梁,因此,能否有效地進入操作狀態是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適應性與效用性的重要標志。任何一種模式的建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實踐問題,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建構也是以理論為指向、操作為基點,充分發揮其促進學生心理成長的效能。
三、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體系
從現代教育的意義上理解,心理素質教育已進入學校教育的各個層面,本著一種大課程的思路,結合心理素質教育實踐運作的取向,可以從發展性―矯正性、顯性―隱性兩個緯度建構心理素質教育課程。
1.認知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這是屬于發展性―顯性區間的第一種課程形態,它以增進人的心理成長為宗旨,以心理素質教育的進程為依托,組織師生互動的心理情境。它通過交流、對話、論辯、述理等形式促進學生對心理現象、心理品質、心理調控及心理建構等方面的認知。認知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是探究和建構式的,注重營造認知的氛圍,使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認知主體,民主、平等、合作地介入到認知性的心理素質教育進程中,增進心理認知的發展和心理品質的提升。
2.融入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這是屬于發展性―顯性區間的第二種課程形態。這種課程是指在學校常規教育活動中,幫助學生提高認知技能、情意特質和人格素養,從而完善心理技能的一種課程形式。“融合”乃是有機的結合,是使課程實現內在聯通、一體化的契合。心理素質教育作為一門導引學生心靈成長發展的課程領域,其主體應是發展性、塑造性的,即在常規教育教學活動中培育學生的心理素質,學校各門學科課程以及班會活動、團隊活動、文體活動等都隱含心育資源,如能充分挖掘其隱性的教育價值,就能達成融合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目標。
3.活動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這是屬于發展性―顯性區間的第三種課程形態。由活動課程到活動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并不是課程形式的變化,而是課程內涵的變化和功能的拓展?;顒诱n程對人的影響是綜合的,是道德的、審美的、心理的多重教育影響的復合體。所謂活動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就在于根據心理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活動課程中融合心理素質教育的原理、方法與技術,以學生的直接經驗與體驗為基礎,增進其心理品質發展的教育進程。
4.矯正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這是屬于矯正性―顯性區間的一種課程形態。隨著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發展性”取向的逐步確立,以及“發展性的心理咨詢”、“積極的心理治療”的誕生,學校心理矯正的目標也逐步與發展性的心理素質教育目標融合。
5.隱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這是屬于發展性―隱性與矯正性―隱性區間的一種課程形態,體現了隱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發展性與矯正。心理素質的形成與發展是基于“養成”的復雜過程,心靈的成長需要“潤物細無聲”的環境氛圍,不能追求“速成”。從心理品質的發展來看,知、情、意、行等要素構成了心理發展的整體,這一整體結構是在學生的生活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隱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正是以生活(主要是學校情境的生活)為媒介,通過無意識心理活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成長。
四、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類型
獨立性的心理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心理素質教育科學課和心理素質教育活動課。前者是一門傳授較系統的心理學基本知識,進行心理自我教育的獨立課程;后者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心理學知識、原理,以培養良好心理素質為主要目標和內容的心理訓練課程。
人的心理發展是在人與人的相互交往、人與環境互動的活動過程中實現的,一刻也離不開活動。人的一切活動都必須有心理活動參與,都有培養某方面心理品質的作用。但人的心理品質是一個整體,包括多方面的內容,通過單項或某類活動難以解決全部心理品質的培養問題。同時各科教學與各種教育活動都有其特有的教學目的和訓練內容,當前教育教學活動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著忽視心理素質培養的傾向。心理素質教育活動課以心理品質的培養和訓練為主要目的,因此,開設獨立的心理素質教育活動課程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素質教育活動課對兒童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其實心理素質教育活動課比其他單一的活動課的作用更深,難度更大,周期更長。它需要根據不同心理品質訓練的特點來組織教學。思維訓練要精心設計問題,情意訓練要精心創設情境,心理問題和疾病的矯治要精心創造一種互助合作的氣氛。心理品質的多樣性,要求心理素質教育活動課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富有實效。心理品質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發展的過程,需要進行系統的訓練。
心理素質教育活動課的類型很多,如測量課、游泳課、訓練課、矯正課、角色扮演課、社會活動課等。在開課上要求創設密切配合的心理氣氛,建立師生和諧的、真誠的、共情的心理關系,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無條件地積極關注,對學生的表現關心、理解,但不責備、懲罰,活動中遵循心理輔導的原則,讓活動過程變成心理輔導與治療的過程。
非獨立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是在具有多種角色人物的活動中培養良好心理品質的課程。它包括學科性心理素質教育課,即在學科教學中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活動性心理素質教育課,即在活動課中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非獨立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實質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社區、家庭、校園、班級環境。融入性心理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等。
五、心理素質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基本原則
1.主體性。它充分弘揚人的主體性,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把學生作為生命體,注重形成學生的獨立人格、精神風貌和精神力量,注重發展其公民意識、現代意識和思維方式及非認知因素。它要求發展個性,遵循教育的個性化原則。
2.發展性。心理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健康成長。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通過心理素質教育,激發其成長的動因,促進他們度過心理成長的各個關鍵時期,從而積極地面對成長中的各種挑戰,實現最佳的發展。
3.感悟性。心理素質教育的目標,決定了心理素質教育的任何教育結果都要在學生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印跡。這種教育結果的獲得,要靠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對活動、事實、經驗等去體驗、感悟,而不是教師諄諄教導。
關鍵詞: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課程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走向現代化、迎接新世紀挑戰的必然選擇,它將極大地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心臟”,改變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學科本位課程體系,建構與時代精神相適應的、旨在培養和提高人的素質的課程體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環節。
一、素質教育及其特點
正確闡釋素質是科學地理解素質教育的關鍵。
何為素質?對其眾說紛紜,不一而論。我們認為,教育學意義的素質是指個體在生存和發展中所必須具備的各種身心潛力之總和。根據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學說,人的潛力可以從兩方面進行理解:1.它是指與生物學方面相關的人的潛力,在這一點上,素質既是人得以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也是教育活動對象化的物質基礎。若進一步分析,它具有兩層含義:(1)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生物學基礎,是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點,也是人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結構;(2)這個結構及其機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主、客觀各方面條件的改變,其也將發生適應性變化。2.它是指以第一個方面為物質前提而形成的社會屬性方面的潛力,即人在社會生活中所應當具有的基本品質,是人獲得各種社會特征、展現其主體性品格和個性的基石。它也具有兩層含義:(1)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社會學原因,是人的社會性特征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可能性方面;(2)它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經過轉化,在不同的社會情景中,主體所可能展現出來的思想意識及行為方式,表現為主體在社會生活中的滲透性和超越性。素質的上述兩方面含義是統一的:沒有身心結構作為先決條件,人就缺乏發展的可能性;而如果沒有后者,就談不上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
由于人的素質的培養和發展與教育密不可分,因此,重新闡釋教育對于深刻地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是不可或缺的。在與素質相應的意義上看,教育不能再被泛泛地理解為有目的地影響人身心發展的活動,它應被看作以相信人的潛能的無限可能性為出發點,以發展性為主要特征,致力于發掘和培養學生的各種身心潛力的活動。它立足于學生的內在品質,特別是主體性的培養,期望教育的力量能夠被迅捷地內化為學生個人的精神力量,而不是單純的訓練、定型或熟練化。它的內容由整體的,且對學生生活有實際意義的知識構成,給學生呈現的世界圖景與其個性的豐富多彩性相一致,以區別于應試教育中只強調唯理性知識的弊端。據此,素質教育意義上的教育與傳統的訓練式的教育是有原則區別的,它所關心的是發展而不僅是定型,是超越而不僅僅是適應。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則強調促進學生身心潛力的開發,提高學生在未來社會生活中的適應和發展能力,充分展現其主體性;它的基本信念是:無論是量上,還是質上,人的身心潛力都是無限的。通過適當的教育活動,能夠使其獲得與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相適應的、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培養。具有以下特點:
基礎性。無論未來的生活和工作狀況如何,學生在身體素質、道德素質、智能素質、審美素質、勞動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發展,都應達到與一定社會歷史時代相適應的“閾值”。由于個體差異及每個個體所接受的教育的不同,這個閾值因人而異,不存在絕對的劃一性。以往,應試教育將這一閾值絕對化,使個性差異完全被漠視。而素質教育則充分顧及到了個性差異,主張使學生獲得無論從事何種社會活動都必需的、具有鮮明主體特征的發展,使每個學生的身心潛力達到它可能達到的閾值水平,并以此作為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起跑線。
全面性。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全面潛力的挖掘和培養,主張予學生以全面完整的教育,反對割裂知識的完整統一性,期望學生獲得和諧的發展。從素質教育的立場出發,那種在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間只選擇其中一部分而漠視另外部分的做法是偏頗的。人的各種素質的培養和發展不能“單兵獨進”,而應是相輔相成、和諧發展。
主體性。素質教育之所以能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同,在于它順時應世地把弘揚學生的主體性擺在顯著位置。與應試教育不同,素質教育不主張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教育,而是致力于塑造其超越意識和批判精神,重視培養其能動性、自主性、創造性和獨特性。
發展性。素質教育不是簡單的模式化訓練,更不是“定型”教育。它著眼于學生全面身心潛力的挖掘與培養,將學生的眼前需要與長遠發展、將現實性與可能性相結合。它確信通過教育能夠使學生的各種具有向好的方面轉化的可能性因素被培養和發展起來,能夠達到其應當達到的發展水平。
二、當前基礎教育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學生發展的“發動機”。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并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落于實處,改革現有的課程體系和結構是當務之急。縱觀國際教育改革,莫不都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顯然,只有課程體系和結構發生了變化,才能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化和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創造條件,才有可能重建學校文化。
許多時間以來,在推進素質教育中,我們曾經做了許多嘗試,做了許多努力,但總感到不盡如人意,癥結何在?關鍵便是課程。如果現有的課程體系與結構不變,評價方式不變,素質教育的推進是很困難的。然而,由于受制于諸多因素,基礎教育課程仍存有以下與素質教育相悖的問題。
課程目標左右于升學和考試。關于課程目標,曾有過不少爭論。代表性的有兒童中心論、學科中心論、社會中心論等。經過長期討論,人們開始認識到,“這三種‘理論’不管哪一種都不能單獨成為完全正確的課程理論。”它們的各執一端性使之在理論和實踐上均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拋棄偏狹性而尋求整體性是現代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教育目標分類理論表明,課程目標應兼顧認知領域、情感領域、技能領域,三者是相互協調、彼此制約的。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設計偏重于學科體系和理性知識的構建,把目光主要聚集在認知領域,以保證學科知識的完整無誤性及應付考試成功為課程的主要目標。這不僅弱化了課程的整體功能,隔絕了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也使課程設計本身背離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難以在基礎教育課程的“基礎性”與素質教育所關注的“潛力”開發之間建立起適宜的連接點。
課程結構不合理?,F代課程論認為,各種類型課程的長處和優勢是相對的,純粹采用任何一種都是不完善的,優化的課程結構應是各種類型課程的有機結合,唯此,它們才能相互滲透,取長補短。然而,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基礎教育課程結構不盡合理:一是偏重于以學科課程為主,致使其它類型的課程,如活動課程、綜合課程等被削弱,甚至在課程體系中毫無地位;二是形式化傾向濃重的“板塊結構”。這種結構多指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組合,有時也指除以上兩者之外,更多類型課程的組合。無論哪種組合,都試圖彌補學科課程的不足,但在各方面條件不具備的情形下,要做到這一點是困難的。(1)由于活動課程體系尚未建立,板塊組合的結果必然仍以學科課程為主,其它類型課程則以“補充”的形式存在,其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具有人為性。(2)板塊組合有機械相加之感,不能充分展現課程間的內在聯系,課程的整體功能發揮不出來。
課程內容脫離實際?;A教育課程內容應當兼顧社會需要與個人需要,堅持工具性與價值性相統一。然而,應試教育模式下的課程內容不僅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相去甚遠,而且往往落后于社會發展,與時代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各種新信息、新知識難以及時迅捷地融匯到現有課程中,課程內容幾乎都是“完成時態”的知識。即便某些新興學科知識或信息能夠進入到課程內容之中,但在原有課程體制下,它們只能作為課外活動的內容或選修課的內容存在,與原有課程內容之間難以建立起有機的聯系,因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課程間的內在聯系薄弱。從本質上看,人類知識源于統一的客觀世界,知識間必然存在普遍聯系。然而,應試教育課程過于強調其自身學科體系的完整性,破壞了知識的統一性,使原本具有豐富意義的知識成為只有在原有邏輯體系中方有意義、離開其便失去了生長基礎的僵化之物,不僅使知識間產生了等級性,也使各種知識間難以相互融通,遷移學習無法實現。
對隱形課程的影響估計不足。隱形課程的存在是普遍事實,特別是在各種傳媒不可盡數的今天,各種各樣的觀點、思潮無一例外地會對學校教育產生影響,學生無時不處于多元價值判斷的情景中,成長環境不再是理想化了的,在這種情形下,隱形課程是不能被輕視的。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學科課程獨尊和對學生成長環境的簡單化理解,隱形課程的地位與作用一度被忽視,人們既未能看到各種影響學生發展的非正式因素所產生的彌散性作用,也未能對其所表現出的社會價值參考系、哲學背景、意識形態傾向等進行細致準確的分析評估,使隱形課程獨到的教育價值無以展現,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的關系不明確。有些人認為,活動課程就是諸如音、體、美等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就是要強化這部分課程。顯然,課程改革只是在數量上增減是不科學的,科學的方法應是對活動課程體系做出整體性的構建,處理好它與學科課程的關系。而這也正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課程是“法定文化”,是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領域。我國現有課程中存有的這些問題,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們的存在必然成為制約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難點。我國基礎教育要能夠迎接新世紀的挑戰,推行與素質教育理念相映襯的課程,就應當從深層次改革課程的體系、結構、內容,使之更貼近學生身心潛力的挖掘和培養。
三、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構建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積極進行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結構、內容的改革,是近年來世界各國加強基礎教育,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共同之處。各國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緊跟科技發展步伐,注重完人培養的認識和做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在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構建如何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為此,應處理好以下問題:
1.基礎教育課程的價值應是在現有社會條件下,使人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人的發展總要受制于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人也只有在其中才能實現發展。實施素質教育不能背離這一點。直面新世紀,要使學生獲得時代所允許的最大限度的發展,就應摒棄應試教育課程的狹窄性和功利性,著眼于每一個學生的未來,重視塑造每一個學生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努力為他們呈現一個完整統一的世界圖景,使基礎教育課程在學生的理性精神世界和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和諧發展中起到基礎性的支持作用。
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精髓,它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通過主體的文化實踐及其創造活動,逐漸沉淀、升華而形成的反映主體的文化價值體系及其主體性的社會意識,表征著主體身心特征的發展水平與所處時代的關系。它能夠使主體超越現實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為此,素質教育課程設計在價值取向上應指向人文精神。(1)在素質教育課程設計中,要以人類已有的寬厚文化遺產為基礎,體現出對現時代社會形勢和歷史命運的最大關注,充分展現人文精神的批判本性;(2)被編纂到課程中的知識應合理有序,能夠包含豐富的文化要義和人類在創造知識及文化過程中所注入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追求;(3)基礎教育課程設計要立足現實、指向未來,有助于人的本質力量的展現和人的全面發展。
2.基礎教育課程的結構應是完整統一的。哲學、科學和藝術是人類從不同的層次和角度出發,運用各自獨特的手段和闡釋方式,對世界的總體把握。對它們的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把握世界的完整統一性,也有助于他們的和諧發展。據此,素質教育課程應包括四個內容:(1)普通知識,它是課程結構的基礎部分;(2)科學知識,立意點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使其得以理智地認識世界,參與社會生活;(3)專業知識,這類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意義與價值,進而科學地選擇他們人生的發展方向;(4)人文知識,旨在培養學生完整和諧的精神世界和超越意識,使其人格健康發展。上述四個方面的內容是相互影響和制約的,它們的有機結合能夠最大程度地體現基礎教育課程的價值,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此,應圍繞課程標準,形成豐富多彩的課程體系。
論文關鍵詞:教師教育;課程;設置
教師職業勞動的創造性、復雜性和示范性特點決定了教師是不可替代的專門性的社會職業和專業人才。新世紀教育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瓊·托馬斯曾經說過:“革新的成敗最終取決于全體教師的態度?!苯處煹闹С謱τ诨A教育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而這種支持必須體現在觀念的轉變和技術的掌握上。因此,培養和培訓大量高素質、具有專業化水準、擁有教學專長的教師,是順利進行教育改革和鞏固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前提,而這些離不開教師教育課程的設置。影響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理論因素有很多,隨著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理論觀念的發展,它們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影響愈來愈大。本文從這些學科的相關理論出發,作出如下探討。
一、哲學觀念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影響
哲學對課程設置的影響,主要在于課程的理論和實踐以哲學為依托,而且心理學和社會學也是受哲學引導、支配的。
每一種學校課程都隱含著課程設計者的某些哲學思想與觀念,只不過其表現形式不一定凸現罷了。一般地說,哲學命題理念上的差異,往往會造成課程觀上的巨大差異。我國的教育實踐也證明,各種師范教育的課程創新研究及設置,極大的受制于哲學的理念。例如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在重視素質教育的同時,尤其重視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成功與愉快體驗,讓學生充分地展示他們的創造力,獲得各得其所的發展。近幾年來,知識及知識本身的變化,引起了學者們極大的興趣。很多學者從哲學的層面上探討知識的發生、擴展及其對社會變革的影響。同樣,知識觀的更新也引起教師教育課程的改革。
古希臘學者柏拉圖認為,知識可以分為兩類:知性和理性。知性知識是數學和科學研究的對象,理性知識是辯證法研究的對象,且理性是最高級的。亞里士多德根據形式與質料的研究,把知識分成四類:邏輯學、理論科學、時間科學、純技術的指示。隨后,許多教育家,如夸美紐斯、洛克等,都受培根的影響,并把培根的指示論和方法論應用到學校教育中,逐漸形成了百科全書式的課程體系,推動了近代學校課程理論的發展。在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要求進行“通識課程”的設置也是受了培根知識觀的影響。很多國家主張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應該文理滲透、拓寬基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日本培養中小學教師的“通識課程”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外語和保健體育,這些課程占總課程的37.7%。
從上表可以看到,美國教師教育課程設置,非常重視教師的“通識教育”?!巴ㄗR教育”著眼于塑造學生的全面素質,避免教師教育課程的“專門職業化”傾向、“科學主義”傾向和“傳授知識”傾向,構建完美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擴展知識背景和能力基礎,為發展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為知識核能的遷移奠定基礎。
二、心理學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影響
當代,對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心理學流派主要有:行為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建構主義心理學。
1.行為主義心理學對課程設置的影響
行為主義心理學可以說是影響20世紀西方學校課程設置最大的心理學流派。20世紀60~70年代對課程與教學影響較大的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以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本假設是相一致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可以分為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兩大類,前者的代表華生認為:人和動物的全部行為都可以分析成刺激和反應,這種行為都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加以控制;后者為代表的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教師的教不是給學生傳授教師自己的行為,而是幫助學生建構適合某種環境的行為。
在我國中小學的課堂教學以及師范院校的課堂上,常采用程序啟發式的教學模式;課程上要求目標管理,學生以相同的步伐前進;考試注重記憶,強調記憶性知識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受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在我國的教師教育課程中,很注重“三字一話”以及教學技能和教師行為的訓練,所采用的方式也是訓練—獎勵一再訓練一再獎勵。
2.人本主義心理學對課程理論流派的影響
2O世紀50年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反對認知心理學只注重知識的邏輯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它特別強調課程內容對學生的意義,把課程看作是滿足學生生長和生活需要的自由解放的過程。
一些人本主義心理學課程理論者提倡一種合成課程(con—lfuentcurriculum)。但是,這種課程應如何把學生個人成長與傳授各門學科必要的知識技能結合起來,至今也沒有很有說服力的實驗研究。目前我國大陸以及臺灣基礎教育都在進行課程綜合或稱“課程統整”,事實上就是受了人本主義的影響。
人本主義課程理論只是一個理念,用于課程設計實際操作還很難,所以也沒有以人本主義課程理論為指導的一套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但從當今教育領域提倡的全面發展教育和素質教育來說,人本主義的很多觀點是值得借鑒和吸收的,尤其是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更應充分重視人性、人的情感、教師的人格培養的課程,因為教師的教育教學任務不單單是“傳道、解惑”,更重要的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和培養,“教師人格”已不僅僅屬于教師個人,而是一種“教材”,是一個“課程”,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人品質量,如現在我國教師教育課程開設的哲學、師德、人文學科、美術教育等。
3.建構主義心理學對課程理論流派的影響
所謂“建構”就是個人用來解釋或說明自己經驗時所使用的種思想、一種觀點或看法。換言之,也就是我們用以解釋和組織個人生活經驗的意義類型觀念。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的觀點,知識是發展的,是內在建構的,是以社會和文化為中介的。學習者在認知、解釋、理解世界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在人際互動交往中通過社會性的協商進行知識的社會建構。根據這樣的觀點,教育關注的焦點從教師的教學轉移到學習和知識的形成,認為學生知識的獲得是由個體自己去建構。學習者不是被看成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建構主義心理學影響了當代課程理論的發展,尤其是為基礎教育以及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綜合化趨勢奠定了心理學基礎。
三、教育科學理論的發展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影響
盡管教育學及其理論對現實教育現象的解釋經常受到批判,但隨著人們對微觀教育現象的研究越來越深,借助于其他學科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人們對教育現象做出判斷以及解決教育問題的措施越來越產生積極的效應。教育目標尤其表現在教育目標的研究和課程理論的發展上,新的教育目標的提出以及課程理論的更新對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同樣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育目標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影響
一般地說,大到整個課程設置,小到任何一門課程、一項教學計劃、一本教材都有其既定的目標。教育目標是培養什么樣的人,課程設置的目標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以什么樣的內容來完成培養什么樣人的過程。隨著我國實施新的課程目標,課程設置、課程內容等都將發生一系列的變革,在未來師資的培養上,是培養專才還是通才?是進行專業教育還是通識教育?是以培養教育技能為主還是以傳授專業知識為根本任務呢?這些關系到師資培養目標的基本問題仍有爭論,政策上也經常出現搖擺,所以直接影響到師范教育的課程設置,影響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標準。另外,即使課程目標明確了,在課程設置時尤其是在內容選擇上還是經常脫離或偏離目標,這可能是我國當前課程領域存在的重大問題。
2.課程理論的發展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影響
在選擇一些知識傳給下一代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種各樣思想理論流派的影響,同時產生了許多精彩紛呈的課程理論流派。其中,對師范院校課程設置影響最大的理論流派有以下幾種:
1)學科課程理論
學科課程,它是以課程類型來劃分的一種理論課程,“是以文化遺產和科學為基礎組織起來的各門學科最傳統的課程形態總成”。哄淵源為古希臘的“七藝”課程和我國古代的“六藝”課程。我國當今的中小學以及高等院校,包括師范院校的課程,普遍采用的就是這種學科課程。
學科課程強調各個科目是由單一、獨特的內容所組成,各學科都相對獨立、封閉,自成體系,這樣的設計傾向于割裂知識,割裂了整體的事物,使學生的理解力有了斷層。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指示區域綜合化,大量的新學科、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不斷涌現,這種課程設計有點窮于應付。同時,學科課程只著眼于知識本身,忽視了學生的需要和興趣,追使學生脫離自己的愿望進行學習,而且不注重以實際生活的聯系,只是在學習一些抽象的符號,學生缺少完整的理解,了解不了其真諦,削減了學生適應外部環境的能力。學科課程的教學方法單一,如同工廠生產的商品一樣都是同一規格,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但是,學科課程的優點也是毋庸置疑的,對知識進行系統地梳理,以傳統知識為基礎,容易組織教學,學生容易吸收。
這種在師范院校的學科課程設置的結果是:我們的學生基礎深、知識面窄、規范而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創造力差;而國外的學生有些基礎不是很扎實,但知識面廣、靈活而富于想象,適應性和創造力強。
2)經驗課程理論
19世紀末,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杜威,設計出一套以兒童經驗為中心的課程,成為經驗課程(experiencecurriculum)。他認為,“教育就是經驗的改造或改組。這種改造或改組,既能增加經驗的意義,又能提高直到后來經驗進程的能力?!倍磐侵鲝堃詢和癁槌霭l點,其根本方法是:把各門學科的教材或知識各部分恢復到原來的經驗,把教材引入兒童的生活,就是把東西教給學生去做,不是把東西教給學生去學,即“從做中學”。
實施這樣的課程計劃,也會極大地影響教師教育課程的設置,因為教師在課程中擔任什么樣的角色,應該怎么樣教學,都受此課程計劃的影響。基于這種考慮,教師教育課程的設置一定是偏向于綜合性和教師綜合能力的培養。杜威自己并沒有嘗試去構建一套以他的課程觀設置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甚至后人也沒有。但是,不能說我們現在就可以不受杜威課程觀的影響。如今我國按學科課程和學科專業培養出來的教師,如何教中小學的“綜合活動課”?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做中學”?因為綜合活動課程,需要教師有著融會貫通的綜合性知識和綜合性能力,甚至需要杜威當時開設的課程如“園藝、木工、金工、烹飪、縫紉、編織”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我們現在的教師能上嗎?如果不能,那誰來上綜合課?在考慮這樣一些問題的時候,必定參考杜威的課程觀,毋庸置疑。
3)要素主義課程理論
要素主義教育(essentialism education)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彌補進步主義教育缺陷而出現的一種保守的教育理論,也稱“新傳統教育”,以巴格萊為主要代表人物。巴格萊認為人類的文化在發展變化的同時,存在著相對穩定的、不變的人類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要素。這些“要素”是“文化的共同要素”,它主要包括共同思想、共同理解、共同準則以及共同精神,簡言之,就是指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因此,他強調應把“文化的共同因素”作為學校教育課程的內容,并大力提倡全國統一課程。
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情況直接關系到優秀教師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要直面專業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應對舉措進行解決,以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服務于小學本科學歷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文章分析了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問題,探究了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本科;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
基礎教育對人才培養至關重要,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與安排直接關系到優秀教育人才的培養情況。為緊跟教育領域創新改革的需求,進一步培養優秀的教育人才,促進教育課程優化,做好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與優化意義重大。目前,我國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問題的存在會制約教師專業化發展與基礎領域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解決好課程設置方面的問題并進行優化勢在必行。下文對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進行了分析。
一、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在課程實施形式、課程內容結構、教學模式上都存在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一)課程結構問題
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上存在典型的結構不平衡問題。在本科學歷課程體系中,多數高校必修課比例偏高(超過2/3),選修課比例較低,不受重視。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教學技能的教學人才。尤其小學教育專業本身作為典型的師范專業,更重視學生各個方面知識與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力求培養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教師。所以,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學校必須緊跟小學教育工作特點、教師專業技能需求及小學生身心發展需求、興趣愛好等,科學合理地設置選修課與必修課,從而滿足小學教育專業在學生興趣愛好、專業能力、職業技能、文化素養等方面的諸多培養要求。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在理論課程、技能實踐課程安排上普遍存在理論課程比重超過實踐技能課比重的現象。同時,在音樂、美術、繪畫、舞蹈、書法等藝術技能課方面著力較小,課程設置直接影響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與鍛煉。結合國內本科院校情況來看,小學教育專業實踐課程的比重僅僅保持在10%~25%之間,與教育專業本身實踐性、操作性、應用性較強等特點背道而馳。雖然學生本身理論基礎穩固,但實踐技能方面不可避免地較為薄弱,形成了典型的高學歷、低教能現象。課程結構設置上的不平衡直接導致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現狀不符,學生教學能力培養與提高并不理想,能力與學歷不相符合,同時也制約了未來教育人才對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與辦法的應用,不利于培養高素質的優秀小學教育人才。
(二)課程內容與結構問題
在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內容設置上,通識教育課程作為必修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側重于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是典型的人文教育部分。國內院校小學教育專業中,通識教育課程單純只重視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在人文素養培養、視野拓展、創新探索精神培養與鍛煉上還較為欠缺。在課程內容設置上,通識教育課程及相關藝術課程的缺乏,直接制約了學生專業素質與綜合素質的提升。尤其是一些資源與條件欠缺的本科院校,在學生的培養上自然落于下乘。目前,國內的東部院校及重點院校相關課程開設比例較高且資源豐富,西部地區及各地方院校則相對缺乏。小學教育專業課程內容普遍較為單一且缺乏新穎性,課程內部結構的設置也不合理。比如,學科基礎課程作為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共性教育必不可少的課程,多以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中外教育史等為主,與小學教育相關的兒童身心發展與研究課程則偏少,無論是選修課還是必修課領域涉及都不多。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的學生未來主要從事小學教育,而這一內容的缺乏直接影響他們的從業技能與素質。雖然也有個別院校開設了相關課程,但無論是資源豐富程度還是分門別類情況都欠佳,實質性效果也欠佳。課程內部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教育專業個性、實踐性類課程。比如,國內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培養中,不同培養方向的專業教師,諸如小學語文、小學數學、小學英語教師等,隨著偏向的不同也有所差別。有些分類較為細致,如小學英語、美術、體育等,通過細致劃分,培養各個學科的優秀從業教師;有些則以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教師為主,結構設置上以綜合教育為主。另外,在教師教育課程上,諸如漢語文化。繪畫基礎、舞蹈美術等較為欠缺,也使得課程結構缺乏科學性。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實踐類課程的缺乏及實踐范圍的狹窄意味著學生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實踐類課程的低學分、低比例設置也使學生對這類課程不加重視。還有部分實踐課程流于形式,缺乏操作性與實踐性,教師在課程安排上也并不盡心。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意味著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必須在課程設置上有所進步與改善,以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進步與發展。
(三)課程設置觀念問題
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觀念上片面追求理論知識這一問題由來已久。國內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堅持學科本位,雖然學生能獲得系統、完整且全面的知識體系教育,但在育人功能的發揮與挖掘方面則頗受限制。這無疑與現代的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相背離,同時也忽略了教育促進人的發展的這一功能。過于強調理論性將會制約教育專業的進步與發展,既不利于學術研究的進步,也不利于教育實踐的創新發展。整體而言,小學教育專業的育人價值與專業性得不到完整體現。
二、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完善課程設置的對策
(一)完善課程設置結構
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要積極完善課程設置結構,處理好必修課與選修課、通識課與學科專業課及教育專業課的關系,以及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的關系。在選修課與必修課方面,要走出單純的主次之分,以功能、特色與目標進行設置。必修課解決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普遍性問題,選修課則解決特殊性問題,體現綜合性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選修課要著眼于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專長,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深度,貫穿本科四年教育,豐富學生學習生活的同時為其提供更多個性化教育的機會和選擇。要明確認知教育專業課、學業專業課、通識教育課的地位、功能與價值,按照主次、輕重及內在邏輯關系安排課程,結合人才培養目標與教學需求來進一步優化。為突出教育專業的實踐性,重點要突出教育專業課并提高其比例,面向小學教育做好教育人才的專業技能重點培養與鍛煉,提升學生的未來職業素質。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協調要注意解決好結構性矛盾,真正解決好“教什么”和“怎么教”兩個問題,通過交叉設置課程,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做到學為所用。
(二)關注兒童發展課程
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的人才未來主要面向兒童教育,必須堅持“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開設有關兒童身心發展的相關課程,以便讓學生掌握有關兒童健康成長的相關知識,為學生未來就業及職業發展服務。兒童發展課程的設置要緊跟小學教育工作的需求,圍繞專業本身的教學目標,以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順利掌握各類知識與技能,真正在未來服務兒童教育。要使“以兒童為本”這一教育理念深入學生內心,要將其作為小學教育專業的基本理念進行重申,確保教育理念在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中得到貫徹與實施,將有關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課程作為教學重點,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同步發展。小學教育專業要將尊重兒童、關注兒童身心需要作為學生未來的從業道德與準則。在開設課程時,重點針對這一方面進行改進,不斷調整課程內容與結構,根據教學情況及就業需求對課程內容、課時安排、課程結構進行調整,引入兒童醫學、兒童社會學、兒童文化學等課程,充實教學內容,為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未來從業與發展提供支持。
(三)培養優秀人才
高校要積極完善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以培養科研型、反思型小學教師為目標,強化其專業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及時反思并總結經驗,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在培養優秀人才方面,要積極引入現代教育理念與技術,通過應用新手段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始終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以扎實的理論知識、過硬的實踐能力及先進的教育技術打造優質的小學教育,成為高素質的優秀專業人才。要圍繞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目標,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和建設重點,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按照準確定位、注重內涵、突出優勢、強化特色的原則,通過優化建設方案,推進培養模式、教學團隊、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教學管理等專業發展重要環節的綜合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水平的整體提升。要面向小學教育需求,更新完善教學內容,優化課程設置,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專業核心課程群;深化教學研究,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因材施教,改進教學方式,完善教學手段;結合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增加實踐教學比重,改革實踐教學內容,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完成優秀人才培養目標。
三、結語
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存在不少問題,如課程結構不均衡、內容設置不合理等,直接影響優秀教育人才的培養。高校要直面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領域中專業課程設置的問題與弊端,積極采取有效對策,完善課程結構,引入兒童發展課程,培養優秀人才,構建科學合理的小學教育專業課程,促進本科學歷小學教育的進步與發展。
作者:鄒娟 單位:銅仁學院
參考文獻:
[1]王麗芳.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及構想[J].新教育(海南),2014(3):26-26.
[2]蔣蓉,李金國.六年制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依據及原則[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38-142.
[3]趙東金.本科層次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設置的本源性分析[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4(4):29-32.
[4]任德華.我國本科學歷小學教育專業:現狀、問題與思考[J].學理論,2015(17):136-137.
【關鍵詞】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問題 措施展望
前言
近年來,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成為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隨著改革的深入,人們對于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突出問題有了更為清楚的認識,對于課程改革的目標更為的明確。如何解決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中一直存在的問題?如何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對癥下藥達到改革的目標?未來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該何去何從?這些都是隨著課程的改革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就這些改革中首要的問題,結合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并就我國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進行一番展望。
一、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地區基礎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歷史發展、社會以及教育環境等各個因素綜合形成的。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第一,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十分短缺。在課程改革過程中,雖然國家的政策大力支持,也提供了大量的財力、物力的投入。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學校都有多媒體教室,但是這些硬件設備的升級并不等同于課程改革的成功,其軟實力卻未能得到實質性的改革,其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師資問題,老師隊伍與城市的學校相比,差距太大。第二,在課程改革中,由于中考甚至是高考方式沒有改變,素質教育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許多學校的教學目標并非以培養綜合素質能力強的學生為目標,而是一切為了升學率、一切圍繞分數展開的教學,這可以總結為教育目標認識存在著較大的偏差。第三,在農村地區留守兒童越來越多,這部分的學生團體在生活中、情感上以及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學校沒能就這些學生的問題給于足夠的重視,這也是就我們農村地區在課程改革中出現的特色性的問題。
二、全面推進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措施
正視這些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課程改革措施是我們首要任務。以重慶市石柱縣西沱小學的課程改革為例,學校在課改中,開展實施了“領雁工程”,全面推進課程改革?!邦I雁工程”從教師對新課程落實、班級文化建、校園文化建設、校本課程開發與利用等內容。主要涵蓋了校本課程建設、課程教學改革、養成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四大版塊。但就是這樣一個工程浩大的項目,針對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主要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在文化建設上,我們要規避有如應付上級檢查的面子工程,真正意義上的實實在在的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學習機會,讓學生能夠有更多開闊視野、陶冶情操的機會,做到多方面的發展。其次,學校需要可以在心理、情感教育方面著手,通過聘請專業老師,開始這方面的課程甚至是建立獨立的機制,更好的為學生答疑解難,為學生服務??偠灾r村地區基礎課程教育改革問題需要我們的教育部門從人力、物力上提供支持,需要我們的學校和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出謀劃策,需要我們的社會給予監督。
三、關于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展望
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人才培養觀念與培養方式的大探討,也是政策、制度和機制創新的大挑戰。其發展方向是多維的。但是其最終必然回到具有時代特征,其目標也一直不變,因為其改革面向的主體一直都是“學生”。在改革的路上,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一定要抓住“課程內容”、“教學手段”、“學生發展”三個主題出發,在課程內容方面:需要精選教育內容,在當下的教育和評價體制下,完全不考慮學生成績以及中、高考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單單以此為目標必然是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相背而馳的。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在教育內容上做足功夫,既要符合社會的需求、跟上課改的發展目標,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未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將課程內容環節做好。在教學手段上面,當下的硬件設施已經完全能夠支持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課程教學,而主要要解決的難題就是軟實力,其發展方向要么大力引進高水平專業老師,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水平,那么內部開發,通過優化培訓等方式讓現有的教師隊伍能夠在教學上有所突破。這些總而言之最為重要的就是一切面向學生、一起為了學生,一切也依托于學生。這才是我們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唯一發展方向和目標。
結語
在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道路上,還有許多問題會隨著改革的深入一一凸顯出來,需要我們具體分析,具體解決。雖然問題難以預測,解決方法和途徑也是不盡相同,但是只要我們圍繞著“服務學生,提升教學”的目標,那么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一定能夠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最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方.農村課改聚焦:四川省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師資篇[J].教師之友,2005(08)
[2]李學書,謝利民.課程三維目標的解讀與實施[J].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08(02)
對少年兒童進行法制教育,不僅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走入歧途,更要教育少年兒童學會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身安全和利益。在中國,多年來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限制,以及學校、家庭和社會法制教育的脫節,少年兒童法制教育存在較多問題。本文主要對現階段我國少年兒童法制教育出現的問題及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解讀,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有效的對策,希望對解決少年兒童法制教育問題有所裨益。
關鍵詞:
法制教育;少年兒童;對策
1986年,國家教育部就率先指出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其對培養少年兒童的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養、培養法制觀念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少年兒童法制教育,就是指為了培養其作為中國公民的法律意識,樹立法制的基本觀念,建設法制社會,由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通過將傳統的紙質傳播媒體和新媒體等途徑相結合,以憲法和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為基本內容向少年兒童進行教育活動的過程。
1少年兒童法制教育的基本內容
1.1知法教育:
知法是守法用法的基礎前提和保障。因此,要首先將知法、懂法教育,納入到少年兒童教育的體系當中,貫徹于基礎教育的整個階段。少年兒童知法教育,就是要通過學校的法律宣傳、教育,使少年兒童了解與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包括與自身利益相關的和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F階段,少年兒童知法、懂法教育,主要依靠學校教育舉行的相關的法律法制教育課程以及相關主題的法制講座,例如進行關于少年兒童的相關法律課程教育,或者邀請相關法律從部門,開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專題講座,等等。
1.2守法教育:
守法遵紀是知法、懂法的最終目的,守法也必須以知法為前提和基礎。對少年兒童進行守法教育,強調少年兒童能夠按照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要根據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征對其進行相關教育。在權利教育方面,少年兒童的認知水平處于初級階段,自我保護能力也較弱,并且容易受到各種侵害,所以我國相關法律都給予了少年兒童特殊的保護,比如關于少年兒童的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以及刑法和婚姻家庭法中對少年兒童權利的相關條款,幫助少年兒童理解自身所享有的權利,并且依據規定維護自己的權利。在義務的教育過程中,不應該生搬硬套強制的要求少年兒童必須做或者不做哪些行為。對少年兒童的義務教育,要結合權利教育共同進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義務觀念,教會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的相關規定,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2少年兒童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家相關法律的出臺與支持,教育工作者的參與和努力,使得法制教育去的一定的成果。但是,具體的特殊對象—少年兒童身上,他們的法制教育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2.1少年兒童缺乏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淡?。?/p>
由于我國多年來的應試教育,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學生,對法制教育都沒有足夠重視。學校很多情況下關注學生的成績,對于法制教育,較多只是為了應付,并且配備的法制教育的教師,基本都是兼職教師,其自身的法律修養也需要完善;家庭則把重心放在孩子的身體成長;對于少年兒童自身,由于年齡的限制,往往不能做到自我法律教育。基于這些原因,法制教育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少年兒童得不到應有足夠的法制教育,導致缺乏法律相關知識,法制觀念淡薄。
2.2學校未對少年兒童法制教育足夠重視:
學校是少年兒童學習的主要場所,學校應該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充分重視法制教育。但是,由于應試教育,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注重主課,忽視一些“非考試課程”,課程計劃對各門課程的學時、課時安排等等都做了規劃,其中作為非考試的課程,很難得到學校的重視,法制教育課程當屬這一類。其次,各學校對少年兒童法制教育也缺乏統一的規劃,沒有明確的定位和長遠規劃、沒有領導組織機構。另外,在現有的法制教育課程當中,大多也是為了應付,教師教學也強調單向灌輸和說教,總是試圖以外部的思想灌輸來提高學生的法治素養。最后,安排非專業的教師進行兼職的法制教育,敷衍了事,結果令人失望。
2.3家庭法制教育的缺失:
在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家長對少年兒童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親密和諧的家庭關系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必備條件,也是少年兒童法制教育的重要場所?,F在有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成為全家的中心,父母對孩子一味地溺愛,一些孩子變得自我、叛逆,特別容易出現逆反心理;另外一些家庭,父母或者在外掙錢、或者離異,這些孩子缺乏關心和教育,容易出現厭學、暴力等,家庭法制教育的缺失,最終會使少年兒童走向犯罪的道路,釀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2.4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少年兒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少年兒童的各種教育都是為了使其更好的社會化,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下的少年兒童,受到各種社會因素尤其一些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極大地阻礙著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比如賭博、迷信,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思想,無一不在侵蝕著少年兒童。在社會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媒體應運而生,各種各樣的信息應接不暇,少年兒童對各種信息很難做到正確判斷,從而影響他們的身心,誘發少年兒童犯罪。
3少年兒童法制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少年兒童法制教育出現多種問題,孤掌難鳴,是很多原因綜合導致。筆者主要對影響較大的原因做以簡單分析。
3.1素質教育受到應試教育的阻礙: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方面和諧發展,不僅要對少年兒童進行科學知識的教育,更要促進少年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則是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學校教育要將法制教育納入德育工作體系當中。實際情況則是,以少年兒童為主體的中小學教育,大部分只關注學生的分數,對高考有關的考試課程相當看重,那些所謂的副課包括法制教育,就成了完成任務的面子工程,素質教育的貫徹實施受到極大的阻礙。
3.2我國普法教育的不足:
普法教育也就是普及法律的教育。自從國家的普法教育政策實施以來,成果顯著,人們的法律素養有了很大的提高,法律意識與法制觀念普遍得到了提升。但是少年兒童普法的宣傳還是不夠徹底,普法教育不僅表現為形式主義,而且缺乏長效機制,學校是少年兒童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陣地,應試教育阻礙了素質教育,學校的普法教育也成為形式主義活動,只是為了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臨時成立相關工作小組,根本沒有從促進少年兒童的法制教育出發。
4加強少年兒童法制教育的實施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分析,少年兒童法制教育受到多重影響,小到個人大到社會。為了更好的實現少年兒童法制教育,和諧處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在法制教育過程中的關系,趨利避害,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4.1在法律上保障少年兒童法制教育的貫徹實施:
國家應該制定專門的法律保障少年兒童法制教育的實施。盡管國家已經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關法律,涉及少年兒童法制教育,但是內容不多,而且針對性不強,沒有明確將少年兒童作為規定的保護對象。教育部門應該聯合檢察院、法院等司法實務部門共同編寫適合少年兒童的法制教育教材,將少年兒童法制教育納入國家的課程標準當中,并且對實施結果進行合理適當的考核,保障實施。
4.2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少年兒童法制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學校應該將法制教育打入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體系當中,設置多方位、多層次、多樣化的課程。法制教育課程的設置,首先要結合少年兒童自身發展的特點,實施個別輔導的方法,也就是指在進行法制教育過程中應當注重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結合少年兒童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合理的課程設置也需要專業老師的指導,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聘任法制教育專職、兼職教師;在法制教育教學過程中,變革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少年兒童的教學參與度,提高教學成效。
4.3注重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組成細胞,家庭教育對少年兒童的影響是奠基性、彌散性和生活化的。在少年兒童法制教育的過程中,家庭有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發揮著首要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學校進行教育指導。學??梢杂蓪H素撠熂彝シㄖ平逃ぷ鳎蚣议L宣傳法制教育方針、政策,傳遞正確的教育方法,普及科學的法制教育知識。
4.4凈化社會風氣,改善中學生法制教育的社會環境:
經濟全球化使少年兒童受到多元文化、多樣價值觀、多變精神信仰的影響,社會環境也受到很多不良風氣的影響;新媒體的大力發展,也使少年兒童的信息來源豐富多彩,有關部門必須發揮社會教育的支撐作用,對少年兒童的密接社會環境進行整治和凈化。首先,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配套法規和實施細則,完善少年兒童的法制教育。其次,要對少年兒童活動的重要場所———社區,進行凈化和改善。最后,充分利用新媒體生動形象、充滿趣味以及開放的教育優勢,傳播正能量,同時遏制不良信息的傳播侵害,保障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作者:申佩 單位: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譚華暖.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實施法制教育的策略研究[D].2012.5
[2]楊蕓.中學生法制教育問題研究[D].2014.5[3]任淼.我國中小學法制教育現狀反思[J].現代教育管理,2012.2
關鍵詞:公民教育課程化;學校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6-0227-02
進入21世紀以來,面對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如何為未來社會培養合格的公民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青少年是即將成為公民的一個群體,是未來公民社會的主體構建者,關注青少年公民教育,符合現代公民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作為對青少年進行系統全面的公民教育的主戰場,學校必將承擔起更為艱巨的公民教育任務。
一、學校公民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實施途徑
從世界各國推行公民教育的經驗來看,采取家庭、學校和社會相結合的方式,對中小學生進行學校公民教育最為重要。雖然在公民教育的目的與內容上因各國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的不同而特點各異,但作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基地,學校公民教育一直為各國共矚。青少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通過提升青少年的公民意識和公民能力,繼而逐步提高整體公民的素質,是學校公民教育的意義所在,可以說學校公民教育在整個公民塑造的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學校公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以學校為基地,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青少年掌握公民知識、形成公民意識、養成公民行為及培養公民能力的教育過程。從廣義上說,學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培養民主平等的現代精神,這種現代精神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二是培養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觀念;三是培養學生對國家制度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認同,核心則是一種社會主體意識的培養。從狹義上說,學校公民教育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教育,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會公德教育等具體方面。
在《教育大詞典》中,學校公民教育被解釋為現代國家的基礎教育,是每個公民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它主要是對兒童青少年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質。世界各國均把學校公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由學校來對青少年實施公民教育,既是現代公民社會的必然選擇,也符合青少年自身發展的特點。正如托馬斯?雅諾斯基在《公民與文明社會》一書中指出的“權利和義務起始于家庭,青少年時期逐漸變得自覺。青少年在學校聽公民課,以及參加鄰里和社區活動,會學到公民權利和義務的許多內容。”
二、公民教育課程化是學校實施公民教育的主要方式
隨著公民教育實施范圍的不斷擴大,當前大多數國家都采取各種課程形式來推行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課程化成為世界公民教育發展的必然潮流。
開設獨立的公民教育課,可以使公民知識的學習內容更加系統、更加具有針對性,是學校實施公民教育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途徑。公民教育內涵豐富,要求復雜,需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全方位的培養,面對這樣的任務,學校必然會選擇課程這一學校教育最核心的途徑加以承擔。
公民教育課程化是指在學校開設專門的公民教育課程,并將其作為獨立學科納入考試考核體系,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同階段要求和社會發展需要進行總體安排和統籌規劃。公民教育課程化形式主要有三種,即設置獨立的分科公民教育課程、綜合的公民教育課程、以及滲透式的公民教育。分科的公民教育課程,是指以專門的一門學科系統地傳授公民知識,進行公民教育;綜合的公民教育課程,是指以公民教育來統整紛雜的課程內容,通過歷史、地理、政治、法律等社會學科來傳遞公民教育內涵,一般適用于小學和初中階段;滲透式的公民教育則是指將公民教育廣泛滲透到各個課程和所有學科以及學校的其他活動中實施, 主要通過各科教學、課外活動及校風建設等環節來實施。三種課程化形式各有利弊,而較為理想的公民教育推行模式則是將滲透式和獨立科學或綜合學科結合起來,相互取長補短,既能保證學生獲得相對集中的公民教育,又能充分利用學校的整體教育資源。
從國外公民教育發展的先進經驗來看,各國都開設正式的公民教育課程,并且都把公民教育看做學校正式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絕大多數國家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采用綜合課程的形式進行公民教育,課程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以及課時的安排隨著年級的增長而不斷增加;為了拓展公民教育范圍,英國越來越多的社區服務志愿者參與到學校公民教育中來,美國學校和社區之間積極合作,開展“服務性學習”活動,而日本、新加坡還相繼開發出了社區參與計劃。
三、中國公民教育課程化的現狀
回顧中國公民教育課程化的發展歷史,雖然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績,但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定位含糊不清。課程內容明顯狹窄,政治科和思想品德科作為中國中小學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其目的主要是使學生養成特定的意識形態、認同特定的政治群體和政治權威,并且向學生灌輸特定的倫理要求。課程改革以后,雖然增加了許多貼近學生生活、關注身心健康的內容,但都略嫌空泛,重點不清。
2.課程體系有待完備。新課程改革以后,在小學低年級、高年級與初中階段分別開設“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以及“歷史與社會”等綜合社會科課程,注重突顯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在實踐層面上有利于提升公民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但各門課程銜接不足,且內容重復,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弱化了各科公民教育的責任。
3.課程目標尚未厘清。由于不同時期對于公民教育目標的界定模糊,諸如“培養四有新人”、“培養四有公民”的具體內容有待厘清,具體課程目標的解釋仍存在盲區。例如,《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規定的目標是培養“具備參與現代社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但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合格公民”以及“參與現代社會必須具備哪些能力”卻缺乏具體的闡釋與深入的設計、分析及陳述,從而直接影響了課程設計的合理性和邏輯性。
4.課程內容層次不清。新課程改革以來,課程內容所涉及的范圍和領域更加廣泛,但是內容廣度和深度之間缺乏適當的平衡。從過去單一強調意識形態教育、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忽視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無法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到現在的內容面面俱到、瑣碎雜亂,只強調具體事例和低層次技能,但忽略認知技能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其間的平衡尚待解決。
目前,各國均越來越重視公民教育的課程改革。這是因為學校公民教育的內容隨時展而不斷更新,既要考慮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發展的要求,又要考慮社會進步的需要。同時,學校公民教育還必須重視實踐性,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應緊密關聯。
四、大力推進公民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及建議
進入了全球化發展的新時代,公民教育必須緊扣時代脈絡,公民教育課程應該拓展視野,將生態、和諧、可持續作為公民教育的發展趨勢,在課程設置的具體環節中凸顯未來公民社會的發展要求。總體來說,在公民教育課程改革過程中應切記時代特征,著眼未來發展;同時立足本國國情,選擇性的借鑒國外先進經驗,以此為原則指導具體的實踐。具體建議如下:
1.課程設置上,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從學校教育的全局出發對政治科和社會科進行合理的配置與調節。具體來說,小學和初中階段宜采用“社會”作為小學和初中階段統一的社會科名稱,設定完整的綜合社會科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應以培養合格公民為目標,將歷史作為時間線索,把地理作為空間支架,全面整合社會科學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具備在社會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識、能力和態度,潛移默化地養成基本的公民道德和公民意識。高中階段則采用分科的公民教育課程,提煉公民資格的核心內容,幫助學生深化對公民地位、權責以及實踐的認識與理解,形成理性決策與批判思考的政治態度與技能,培養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公民。這樣既可以避免課程之間內容重復、層次不清,使各門課程目標明確、協調發展,又能照顧學生的認知發展特性,突出了適應不同發展階段的公民教育重點。
2.在課程內容上,合理組織要素。深化公民教育主題,豐富課程內容,對知識體系加以合理組織。從不同的角度突出不同的課程要求和重點,提煉公民教育的關鍵概念,以爭議性問題為中心要素整合多學科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辨別或澄清有關爭議所涉及的各種價值取向,并在解決問題爭議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分析在決策時所涉及的組織和程序,以培養和提高學生高水平理性決策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將公民教育的相關內容有機地融入到學校其他課程的教學中。注重與實踐活動的結合,從而實現更為理想的教育效果。
3.在課程目標上,以“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新型公民”為教育目的,以此為前提,制定學校公民教育的課程目標,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建立具有操作性和科學性的具體目標,進一步細化公民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的內容要求。
培養合格的社會公民是現代教育的終極目標。面對全球化機遇和挑戰,中國需要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而如何順應這一時代大潮,對于身處復雜轉型期背景下的中國公民教育來說,顯然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良好的公民素質是民主社會建立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當前中國整體公民意識薄弱、公民道德低下、公民素質亟須提高的社會現狀下,學校作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實踐基地,必將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傳統德育課程向現代公民教育課程轉型的重任,繼而全面提高整體公民素質,為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培養合格的未來公民。
參考文獻:
[1]王文嵐.社會科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2]托馬斯?雅諾斯基.公民與文明社會[M].柯雄,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36.
[3]王文嵐,黃甫全.中國公民教育課程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學術研究,2008,(12).
[4]張宜海.談學校公民教育[J].教育探討,2005,(6).
[關鍵詞]少年兒童;圖書館意識;重要性
圖書館意識是指人們在對圖書館的性質、職能及其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作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崇尚、依賴、利用圖書館,使自身得以發展的求知心理,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具備圖書館意識是新世紀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之一。
一、培養少年兒童圖書館意識的重要性
培養圖書館意識,必須從少年、兒童開始抓起。美國人認為:在當今社會里,身份證、護照、借書證是三種重要證件。將借書證放在與身份證、護照同等重要的位置,這種觀念和意識正是我們所缺少的。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環境下,圖書館的職能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這就為培養少年兒童的圖書館意識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1.終身教育與圖書館。目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學習化社會中”,學習成為生存的先決條件。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一次教育終身受益的教育格局已被打破,教育的社會化和終身化成為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人們要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圖書館則是獲取新知識的主要渠道??倳浿赋?“公共圖書館是人民的終身學校”。在步入終身教育時代,綜觀比較各種社會教育機構,圖書館正以其自主性的教育職能,豐富的信息資源和現代化的檢索手段,成為適應各種年齡、各種職業和各種知識層次的人們學習和研究最理想的場所。
2.素質教育與圖書館。我國的“十五”規劃明確指出:“著力推進素質教育,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僅通過接受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圖書館是以書育人,利用文獻信息對少年兒童進行培養教育,以提高素質,培養人才為目標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它優雅的文化氛圍,尊重個性,沒有歧視的學習環境以及豐富的館藏和活動,將素質教育潛移默化的貫穿其中,為少年兒童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培養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孩子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走進圖書館,自覺自愿自主的學習和接受教育,為自己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讀書與習慣與圖書館。同志指出:“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都離不開知識。我們要在全社會倡導人們多讀書、大興學習之風”。書籍是人生最好的老師,閱讀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主要手段。從少兒起,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將會受益終身,培養少兒的讀書習慣,提供少兒喜愛的各種優秀讀物,是圖書館的性質所決定的,也是圖書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培養少年兒童圖書館意識的方法與手段
一個國家或地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是這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達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世界上的圖書館事業發達國家,都十分關注對少年兒童利用圖書館意識的培養,并重視運用法制手段來保證實施。培養少年兒童的圖書館意識,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1.加大宣傳力度,爭取全社會的支持。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圖書館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圖書館是利用文獻信息對少年兒童進行培養教育,以提高素質,培養人才為目標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這一定位在業內已達成共識,要加大宣傳力度,宣傳角度應該是多方位,多層次的,除通過公開的新聞媒體如電視、報紙、廣播等進行宣傳外,還要強化自我宣傳意識,利用圖書館自辦的刊物,網站及舉辦的各項活動進行宣傳,宣傳內容應包括:(1)基本介紹:圖書館的性質、任務、作用、館藏特色、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措施等;(2)在發揮自身教育職能和為少年兒童服務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及取得的成果;(3)利用圖書館的成功事例介紹等。
2.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社會影響力。要想提高圖書館的地位和影響力,吸引少年兒童走進來,首先自身要具有吸引力,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圖書館自身硬軟件環境的建設。
硬件主要指基礎設施,資源建設和現代化設備。要盡可能為少年兒童創造一個具有濃厚文化氛圍,寬敞舒適的閱讀環境和安全的活動場所,環境的布置,色彩等要突出童趣。館藏內容要豐富,低幼讀物要體現趣味性,知識性、益智性。中小學生讀物則要側重科學性、綜合性、知識性。再配以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圖文并茂,視聽并進。
軟環境主要體現在讀者服務上,如全開架的借閱方式,方便的服務措施,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館員熱情的態度文明禮貌的用語等。在軟環境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館員。為少兒服務的館員要熱愛事業、熱愛孩子、這是最基本的出發點。要立足于全心全意為孩子服務的思想,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敬業精神、服務態度及工作責任心。自覺學習和接受新的知識,專業技術和新的服務理念,將培養少年兒童的圖書館意識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努力勝任“知識導航員”的角色。
3.加快在中小學開設圖書館知識教育課程。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校尚未把圖書館知識教育列入中小學教學計劃中,隨著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轉軌,從教育部門來說,應當把握這一契機,將屬于素質教育重要內容的圖書館知識教育納入學校整體教學中去。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系統的學習有關圖書館的各方面知識,同時要加強有關的師資培訓。
圖書館應積極配合中小學圖書館知識教育課程的開設,作為學校教學實踐基地向中小學生全面開放。通過圖片展覽、開辦講座、參觀學習、具體操作、解答問題、完成項目。組織讀書心得交流和讀書活動,介紹讀書方法,成功人士傳授經驗等,使少年兒童從實踐中真正認識了解圖書館,學會利用圖書館,最終形成圖書館意識并得以培養提高。
參考文獻:
[1]談少兒圖書館意識的培養[J]. 少兒圖
書館.中小學圖書館,2000.
[2]鈕建平. “知識工程”的實施應從中小
一、表征師范教育課程設置的狀況
(一)內容上囿于傳統且守舊
首先,課程目標過于重視基礎知識,而對態度與價值觀、問題解決等綜合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行為習慣等方面關涉不多。如從目前有師范專業的高校的教育類課程本身來看,以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教法、教育實習4門傳統課程為主體構建師范教育課程體系;以學科的邏輯性為特征,無法映射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這種過于重視間接經驗的課程安排,就會導致漠視學生直接經驗的感驗,尤其可能抹掉學生從事自主探究、課題研究、社會調查、創造發明的空間和時間;對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培養關照不足,無法適應課程改革中研究性學習的教學以及研究型教師發展的要求。其次,課程內容陳舊,講求面面俱到,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習興趣(選擇性)欠缺考慮,學生只知曉關于師范教育的普遍內容,卻不知如何在教育教學實踐和社會生產中應用所學知識,造成師范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改革和實踐脫節;忽略專題學習與范例研究,缺乏現場的感性認識,對現實的范例沒有體悟,由此培養的人才走上工作崗位后,面對專業理論與工作實踐嚴重脫節的尷尬,卻發出了學無所用的感嘆[1]。
(二)形式上固于分散(學科)結構
師范教育課程在學科結構上較為分散,首先,教育學類課程(怎么教)單一,限于以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老三門為主的師范教育課程架構,這不僅喪失了職前師范教育的特色,也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其次,教育類課程與學科專業類課程(教什么)的所占比例很不平衡。后者所占比重可達前者的近三倍。如,通常對于教什么課的設置比例過大,約占總課時的60%左右,而關于如何教的教育類課程,多不及總課時的20%,而且兩者的結合也較為分散。這一趨勢導致教育類課程被置于整個課程結構中的邊緣 [2],致使師范生的條件性知識貧乏。最后,教育學科知識更多地以理論形式呈現。這就使教學實踐脫離了真實與生動,對于未來教師的教育實踐收效甚微。尤其是作為鞏固師范生應用理論和檢驗理論的實習環節,安排在師范教育過程的最后階段,表現為一次性的(可能指導還不一定到位),從而使其常會陷入一種無頭蒼蠅亂撞的試誤(無目的自我摸索)之中[3]。
(三)取向上傾向于理論引導
師范教育課程取向即為課程設置所體現的特定價值觀,影響著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v觀師范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基本上呈現為理論性課程多,實踐性課程少。如理論性課程(主要是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一般占總學時比例的三分之二以上,而實踐性課程所占比例則低于三分之一,理論性課程以講授為主,較為重視間接知識的習得;而后者強調直接經驗的獲取,以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發展為歸宿,重視實踐過程。具體而言,基本上還是采取以書本知識為主體、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而教育者又缺乏對現今中小學教學實踐的了解和研究,故而不知曉中小學課堂里所發生的實際情況,甚至還在一味地講授無法靈活應用的內容。這就會使教師培養只關注教學而非學習,只關注給未來教師傳授教學的知識和技能而非未來教師如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4]。如此的取向無助于培養師范生主動探究、主動建構自身教育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在以后的實踐工作中,他們往往也較難適應復雜多變的實踐情境。
(四)價值上淹沒于事后問題
師范教育的特色就是實踐性強,即實踐價值(效果或意義)極為重要。落實在實際的教學計劃中,就表現為實習,為師范生了解未來的工作環境、社會需求、綜合考查自身的素質、知識與技能的運用提供相對貼切的條件。但通過與實習單位、師生的接觸,卻發現師范教育的實踐價值不明顯、實踐效果不突出,而是更多地被各種應提前預防而未防的后續問題所淹沒。這就顯得實踐很缺乏針對性。綜上課程內容傳統守舊、課程學科結構不夠融合、實踐弱于理論知識的諸多因素,致使學生的實習效果甚微,甚至成了師范教育突出的局限與不足。比如,對新的前沿理論不了解,對素質教育和教學有機結合不知曉,對課堂教學環節的把控缺乏實際應對措施,就很難采取有效方法解決出現的問題。而且,實習中有些準備思想工作(組織、協調等)做得不足,也會影響實習的實際效果,讓實習僅僅流于一種形式,更多地被牽絆在無休無止地無意義雜碎問題事件中。無疑,這會使師范教育失卻了應有的實踐價值。
二、困惑應用型高校師范教育面對的形勢及挑戰
(一)地方新建高校轉型傳統的師范教育面臨改革
借著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風向,不少新建地方高校借助轉型之力,不斷尋求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凸顯應用型人才培養,卻由于辦學發展理念不夠成熟或政策解讀不夠準確或發展方式不夠科學等等因素,許多地方高?;驈娬{綜合擴大規模,片面追求學科專業的大而全,追求數量上轉型(通過增設非師范專業,逐步豐富學科門類,拓展專業類型),或改變名稱(原有的師范院校改為多科性綜合性高校),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向職業教育之傾,而失卻了原有的或應有的某些特色,與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有漸行漸遠之趨勢。畢竟新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既不同于老牌的本科院校,也有異于高職院校,需注意地方性,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和熟練的專業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基于目前高等教育走向內涵式發展、新建地方高校也都積極尋求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變的背景,師范教育就需思考以下問題:如何避免因非師范的強化而可能弱化師范教育?如何在師范教育與非師范教育相輔相成的狀況下加強師范教育實踐性?學校如何弘揚師范教育的傳統,堅守師范教育特色,為地方基礎教育培養高質量的師資?
(二)課程改革師范教育課程改革的大勢所趨
從21世紀初就開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一直以強有力的政策導向為保障而不斷前行。而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也影響著師范教育的變化,2011年10月,《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從十個方面對深入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做出了總體部署,提出了《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以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為目標,基于育人為本、實踐取向、終身學習三個基本理念,對中小學教師教育課程進行了規范。因而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為師范教育提出了許多未曾接觸過的或未曾深入研究過的課題。諸如,如何恰當處理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之間的關系,而能夠凸顯主體教育觀?民主性與國際性之間如何彰顯多元主義教育價值?平等與質量之間如何平衡教育公平與民主?個體與社會張力之間如何凸顯個體性發展?基于此,有師范教育傳統的應用型高校要尋求師范教育的質量提升,而提升人才培養的實踐能力就無法再堅持已有的師范教育課程體系,所以不得不考慮新背景下的課程設置問題。
(三)教師轉型師范教育發展的實踐要求
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戰線發生著深刻的變革??v觀國內外,教師在轉型發展路上多表現為專業化成長。而具體到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教師專業化,更多的則是涉及到教學水平、心理品質及專業知識技能等問題。因而,對基礎教育領域教師職業發展的規約和引領的教師專業化發展,定然會在事實中影響到師范教育的理念構想、發展目標與行動方式。而在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中,教師起著無法替代而又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教育變革的成敗取決于教師的所思所為,事實就是如此簡單,也是如此復雜[5]。緣于師范院校與基礎教育的密切聯系,長期以來始終承擔著培養教師的任務基礎教育師資作為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故而,基礎教育領域教師職業發展取向的變化,無疑將成為師范教育體系變革的指向標。 但目前較為單一的師范教育體系設置明顯滯后于教師的轉型發展,尤其是在教師向專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卻出現了應用型高校新生事物對原有的教師教育體系結構帶來沖擊性的變化由師范院校的獨家經營,發展為綜合大學共同參與。面對如此境況,師范教育將如何尋求自身的特色發展,如何實現教師轉型和師范教育的雙贏?
(四)師范教育轉型師范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順勢而為
伴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三十多年風雨兼程,教育戰線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師范教育也面臨著新的情勢。因為師范教育作為培養師資的母機,必須緊密契合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不可避免地需要考慮許多相關因素。畢竟師范教育系統培養的師資,最終需要通過基礎教育的實踐磨練,才可證明人才培養的質量;由此,基礎教育的實踐是檢驗師范教育質量的試金石,也是反饋意義上師范教育改革的動力源泉。但面對如此改革形勢,師范教育也經歷了第一次轉型從單一的師范院校機構承擔、經營擴展為綜合性的大學或院校參與,卻并未實現師資培養質量的提高,甚至還有下降的趨勢(相較于以前)。這不得不令人深思,第一次轉型的力度或者方向或者重點有所偏頗或者不恰當?地方本科院校師范教育課程體系設置較為封閉?此外,在大眾認可與接受的知識經濟、學習型社會等理念引導下,社會對教師角色與功能的理解也隨之變化,師范教育的變革與再次轉型無疑也無可避免,走向形勢的議程:師范教育作為大學的一種專業教育,要從以學科為邏輯轉向以專業為邏輯的教育組織結構;師范教育學科不能限于學科發展,而要為教育領域的人才培養極其專業服務;師范教育課程要從學科體系課程走向師范生發展和學生發展的課程轉變等。面對這些變革與轉型,應用型高校的師范教育又該如何改革課程,實現人才培養的質量提升?
三、解惑應用型高校師范教育課程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論述,應用型高校師范教育面臨著種種困惑,只有改革課程設置,才能迎來師范教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春天。
(一)理念先行樹立協同育人的科學觀念
要真正從提升實踐能力的角度實現應用型高校師范教育發展,就需要脫離傳統觀念的束縛,實現一種轉變,樹立一種正確的觀念協同育人觀。因為解決實踐能力問題要始終貫徹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協同育人,即集聚各種資源投入人才培養,創立高校與有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應用型高校所能做的就是通過協同,把社會資源充分轉化為育人資源,更不能關起門來辦學。而且觀念作為一種精神的力量,是行為產生的先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行為的實施乃至行事的態度與方法,而若是沒有觀念的變更,難以解決的基本問題就會變成一個不斷改變主題和持續保守的系統并存局面[6];無關涉觀念的變革或改革,其效果也只是在原來基礎上做些小修小補,只關注眼前的利益或者目標,難以發展長遠。故而,作為發展的動力之源,觀念的變革需要深入人心。此外,師范教育的實踐特質對于應用型高校的價值更是一個新的事物,若要實現二者的雙贏,就不能墨守成規,而應順應形勢,適應時代步伐,尋求創新學會發揮更廣泛資源的作用,協同創新,既能適應社會需求,又能彰顯學校自己的特色。畢竟,孤木難成林,重人拾柴火焰高,單兵作戰不及團結的力量。新生事物沒有成功經驗可供借鑒與參考,許多因素的變動都會產生難以預估的影響。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相關部門就應認識到:學校與學校、企業行業、政府的產教融合將(可能)成為應用型高校的另一種辦學模式,培養出適應需求卻又不同于高職技能型的真正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把理論與實踐、培養與需求對接好,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創造應用型高校師范教育的新特色。
(二)核心引領優化師范教育課程體系
課程,在靜態層面上決定著教學內容的呈現,對教學起著理論的指導性作用。因而,從提升實踐能力的角度,改革應用型高校的師范教育課程,一方面要選取與設計合理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根據內容設置合適的課程結構。畢竟,內容也要通過相應的結構來呈現。
首先,在內容選取上,需要注意多元性、開放性與包容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作為學習型社會的未來教師,就必須擁有時刻充電的警醒意識,學會尋求并能夠抓住機會獲得與未來工作相關的理論與實踐技能。(比如較高的文化水平、教育相關知識技能與態度、情感或價值觀等都可能關涉未來教師的素質與條件,集學者與專家于一身?。┮蚨?,提升應用型高校師范教育的實踐能力,就需要選取培養適應現代乃至未來中小學教師素質的課程內容:悄無聲息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學科的前沿知識教育領域的新近研究成果充實其中;吸收學習理論、心理研究及信息技術的新成果,融入課程內容之中;引進可利用的教學事例;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的資源,設置信息技術內容,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與運用現代技術的能力;增設科學研究方法、自我管理等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與研究、自立與應變能力等。但內容不可過于死板,要具有靈活性與多元性。畢竟不同的教育對象素質各異(心理素質、興趣、基礎背景等各不相同),未來的教育也要面對民主與公正的平衡,就需要有針對性地選取多元的內容,因為有差別地對待有差異的人才是公平[7]。
其次,在結構上,以平臺或模塊的形式呈現師范教育課程。即在師范專業的人才培養方面設置通識教育必修課、學科基礎與專業課模塊、教師教育模塊、集中實踐平臺等結構。具體而言,第一,特設教師教育模塊,增加教育類課程的學分及比重,突出方法類(怎么教的知識技能)的重要性,更能體現應用型人才的特質。畢竟,在師范教育轉型的新形勢下,作為轉向應用型高校的地方本科院校,無前路可以借鑒,只能尋求改革,突破障礙,就必須要有勇氣改變原有教育類課程的比重,改變不再合乎時宜的較為保守的課程結構比例。第二,多模塊涉及多領域的課程,突破原有的老三門課程主結構,在滿足師范生基本素質條件的基礎上拓寬其視野與技能。比如,通識必修課能夠滿足當代學生的基本素質,學科基礎與師范教育平臺則為其提供了多種資源,有兒童學習與發展、教育哲學、課程設計與評價、班級管理、中(?。W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師職業發展、教師技能、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性自我學習與管理等,這些多領域學科課程的呈現,不僅為師范教育的專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理論指導,也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提供更堅實的基礎。第三,獨立設置實踐平臺,加強實踐類課程的實施與管理,而非僅僅停留著字面上,確保實踐環節能夠得到落實,發揮作用。這需要注意,充分認識教育實踐的價值,將教育實踐看作師資培養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制定實踐規劃,因為實踐是連接教育類課程的經線,與實踐相關的知識技能則是緯線,教師的關注與需求則是課程的核心[8];合理分散安排教育實踐的時間,不能僅限于某一學期,而應采用多樣化的形式;充分調動本校與實踐基地的指導教師,實現有針對性的指導;遵循規范、互惠原則,加強實踐基地建設,與中小學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方便實踐操作;建立合理的實踐評價制度,突出描述性評價,發揮評價的診斷與發展性功能,為后續發展提供更切實的依據。
(三)重點實施運用靈活多元的教學方式
教學在教育中,呈現為教育的活動代言。它是學校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動形式,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形成品格的主渠道。然而受傳統因素的影響,我國師范教育的課程實施大多還是限于教室的課堂講授,這既落后于現代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又不合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求。這就致使師范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果難以得到認可,就會出現諸如在課堂里講授的教學理念與方法,為何在課堂里看不到[9]質疑的出現。由此,應用型高校不同于一般老牌院校與傳統師范院校,其內部的師范教育有不同的要求,教育對象各異,興趣、態度與學習方法千差萬別,也只有綜合運用多種資源,提供更靈活更多可選的教學方式猶如在平靜的水面上學習劃船的模擬教學、情境教學、微格教學、案例分析等,做到以生為本,讓學生有機會實踐體驗,引發思維和行動的沖突,最終達到同化內化活化知識的效果。畢竟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教師更多地發揮著引導作用,學生才是主體,他們的錯誤、問題都是教學資源創生的諸多來源,也只有他們的真實反應才能夠檢驗質量與效果。此外,也要注意加強教學方式中的實踐資源發揮,經常走進教育實踐基地,了解課堂實際情境,為自身能力提升提供反思的平臺;也可定時聘請中小學校教師,將教學一線的經驗和成果反饋給師范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