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雙減背景下的素質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醫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及問題。
醫學類高職高專學生以成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一線從業人員為職業導向,自身特點鮮明:志向遠大、渴望成材,但缺乏自信、自卑心理重。
對英語真正發自肺腑感興趣的學生只有極少數,部分學生狹隘地認為英語和醫學完全沒有關聯,學習英語對未來就業和生活都無益,所以不用學英語,多數學生迫于持有英語等級證書才可能取得院校頒發的學歷證書的外在壓力而學習英語。筆者觀察到:一年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普遍高于二年級學生,剛走進大學校門的大一新生對英語學習持新起點,新開始的自我鼓勵的學習態度,愿意通過努力學習提高英語水平,但英語基礎差、想學學不會、努力學學不好的現象普遍,于是,不少學生學得事倍功半,自信心受挫、興趣減退,基本處于被迫學習狀態,夢想被現實折腰,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哪里談得上快樂學英語,更談不上借助英語躊躇滿志地提升自己的醫學專業素質了。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在于:首先,學生英語學習態度普遍良好,然而學習興趣不高、內驅力不強;其次,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知識很欠缺,運用不夠自覺,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而導致學習吃力、不見成效。
(二)英語教學現狀及問題。
目前,多數高職高專重專業課輕文化課,重技能訓練輕基礎學科,使得高等職業教育陷入職業培訓的誤區。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重知識輕能力注重語言知識的強化訓練,漠視學生在未來職業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重形式輕素質注重教學信息的單向傳遞,缺少與學生的交流,忽視學生的興趣所在,淡化語言的人文性。教師未能有效培養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未能有效引導并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未能有效傳授和訓練學習策略知識,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院校未能為學生創造不斷刺激其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的學習氛圍。問題如下:
1.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轉向新型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過程進展緩慢、成效不明顯。
多數院校都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方式,將授課內容在課堂上動態調用,使抽象內容形象化,降低了知識的難度,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和集中注意力,形式上圍繞以生為本展開教學。但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都是照本宣科,教學內容多是講授英語詞匯、文章、語法等,完全按照課件進行講解,很少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實際教學效果較弱,不能真正讓學生練習英語口語,啞巴英語的現象較普遍。一成不變的死板的課堂教學活動,過于單一的教學形式與內容,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多數醫學類高職高專沒有設置本校相關醫學專業英語課程,究其原因,雖然與學生整體英語水平較低不無關系,但這一課程設置體現出院校不愿向更高遠的教學目標挑戰、不考慮醫學生的職業發展所需。可見,教學并未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新型教學理念。
2.師資比例不足。
近年來,高職高專教育已占據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院校不斷擴招,師資不足現象日趨加劇,尤其是基礎學科的教師越來越匱乏。很多院校都采取大班授課的方式,造成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的機會減少,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難以得到組織,教學質量受到影響。
3.教材主觀性過大。
目前,我國高職高專都是以一校一教材的教學方式,全校統一訂購英語教材,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教學。此種做法不能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基本原則,容易導致兩極分化的局面,表現為: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認為教學進度不能滿足自身需求,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趕不上教學進度,從而產生厭學情況。
以上現狀及問題與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是不盡一致的。
二、人文素質和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是指受教育者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內化成個人的精神風貌和內在氣質,體現在文化修養、人格、品質、審美品位等方面,包括人文知識、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其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質教育,旨在利用教育手段,通過知識傳授、環境感染及自身實踐感悟等途徑,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品質、文化內涵、價值取向、精神追求、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上,受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熏陶,成為于己于人于自然于社會皆有益的人。
在我國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包含價值觀教育、德育、文化教育及審美教育,目標是:使學生在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積累最根本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底蘊,為社會為國家培養跨學科知識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而且是會學習、會做事、會處世、受社會歡迎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在英語實際教學中的體現是立足于教授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著眼于啟發學生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在教學各環節將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內心,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堅強的意志、高尚的情操、開闊的視野,成為素質高、能力強的社會人。
三、加強英語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職高專的教育目標和課程目標決定了應加強英語人文素質教育。
高職高專的教育目標是為新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技術型和技能型應用人才,突出對學生高素質和高技能的培養。英語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是學生必修的公共課程,課程目標應服從并服務于院校教育和教學的總目標,從學生的當前需求和長遠需求出發,以培養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提高學生英語人文素養作為最高目標,使學生成為具備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和過硬的專業技能的高品格高修養的新世紀專門人才。
(二)醫學類高職高專英語教與學的問題決定了應加強英語人文素質教育。
只有在教師的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上、在院校的管理上加強英語人文素質教育,做到以生為本,以就業為導向,以素質和能力為本位,處處考慮學生成長所需、升學所需、就業所需、終身發展所需,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醫學類高職高專英語教與學的問題。
四、醫學類高職高專教師,加強英語人文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教學面貌要有人文之愛。
教師的人文素質就是教師在教學和日常活動中體現出來的氣質和修養,如:人格、品質、性格、文化內涵、審美品位等。它表現為在教師的日常教學和管理活動中對學生的平等尊重和對學生成長的關心,表現為教師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和高度負責,表現為教師終身學習的精神面貌和以德立身的品質追求,等等。提高英語教師自身人文素質是加強英語人文素質教育的前提,只有教師本身擁有陽光燦爛、絢麗多彩的人文世界,才能以己之人格塑造學生之人格,以己之精神培養學生之精神,讓美好的人文精神之泉從學生的心田潺潺流出。
教師對英語的熱情能感染學生,教師適當地鼓勵能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教師真誠的關愛會使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教師寬容善待的心會使學生產生有意無意的情感傾向,教師傳遞給學生的親切、信任、尊重之情會收獲來自學生的喜愛,從而建立起平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英語課堂上,他們會不怕出錯、敢于開口說英語,課堂氣氛活躍愉快,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油然而生。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人文素養會深深吸引和影響學生,一方面學生對英語教師的喜愛會轉化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會在英語教師的人文精神的沐浴下得到心靈的陶冶,并在實際行動中向教師學習,從而實現教師傳授的人文知識轉化為學生自身內在的人文精神。
(二)教學內容要有人文性。
1.教材要有人文性。
教材的編寫要有時代感、趣味性和實用性,要包含豐富的人文知識和科學的人文方法,要蘊含進步人文思想和高尚人文精神。教材的選用應以英語人文素質教育的良好開展為基準。教師對教材的使用應做到既要深刻挖掘又要適當拓展,當然,拓展深度和廣度應符合學生實際知識水平并兼顧學生興趣愛好,以更好地開展人文素質教育。
2.教學素材要有人文性。
首先,加強英美文化知識的傳授。趣味性地導入英美文化,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除了應避免純語言知識的傳授、注重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的訓練外,還應穿插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引起學生的興趣。此種教學形式,將語言學習植入到文化背景的了解中,幫助、引導學習者挖掘和理解特定文化背景下語言的深層含義,有利于學習者對語言知識的領悟,也彌補了多數以單詞、課文和語法講授為主的英語教學的不足。其實,語言是文化的結晶,英語不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門文化,所以,要學好英語,也應了解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文化,這里提到的文化即人文知識,包括英語國家的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語言學和藝術等領域的知識。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把課本知識與英美文化知識相融合,在知識性與趣味性的基礎上,學生提高了英語學習興趣,汲取了些許開闊眼界的英美人文知識,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領悟性和準確運用性。
其次,傳承中華文化。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異,了解中西方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差異,感悟中西方文化精髓,進一步認識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實質。在傳導英語國家文化信息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信息的英語表達。利用語言所進行的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我們不能只注意英語語言文化,而忽略了中國長達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如果那樣,我們將無法在與其他國家的交流中很好地介紹我國傳統,甚至由于對本國文化的不了解而造成交流中的誤解。因此,英語教師有職責正確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正確培養其學好英語而不僅僅是學習英語。在科學的英語人文教育中,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愛思考、活躍思維、追求知識、健全人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進而能運用科學人文的方法思考問題,以更高遠的眼界解決問題。
英語人文素質教育不僅包括培養和維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和內化學生學習動機,還包括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和具備來源于學生對學習策略的知曉及運用。英語是學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很多學生對于英語,想學卻不會學,努力學卻學不好。解決不會學、學不好的關鍵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自主性,也就是培養和訓練他們的學習策略知識。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主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能提高其英語學習成效,并且有效的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終身學習都需要的知識。同時,教師要意識到自己有責任使每個學生成為聰明快樂的英語學習者,有責任幫助學生在充滿樂趣、具有強烈學習動機的語言習得過程中主動運用多種學習策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聰明地學習,更輕松快樂地學習,從而為學生英語人文素質的提升和英語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學形式要有人文性。
1.就業刺激。
院校應在學生的實訓和課外活動期間,帶領學生走入企業,如:讓醫學生走入醫院、走入社區衛生服務站,并且組織學生用多媒體觀看我國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資料,向學生傳達目前我國用人單位英語需求.比如:許多國外企業因技術人才不能熟練地進行英語溝通而導致招不到合適的人才,還有很多專業技術人才也同樣因為英語水平低而失去工作的機會;醫衛是對求職者的英語水平提出較多要求的一大服務行業,而對求職者英語能力提出具體要求的用人單位,在聽說讀寫譯五個基本面上最看重求職者的聽和說的能力。通過社會需求和行業需求的刺激,學生認識到對于非英語國家而言,要發展經濟和科技,就必須有越來越多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掌握英語、進行國際交流和學習,對于自己而言,英語能推動未來事業更加成功,因此需要學習英語、熱愛英語。
2.對比刺激。
針對高職高專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英語學困生學習不得其法的情況,教師應多加關注學生的亮點,及時發現勤學上進、后進生變優等生的事例,然后在全班進行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教師的理解、尊重、關愛之情能在很大程度上觸動學生的心弦,消除學生英語學習的不自信。同時,其他學生在教師的刺激下,主動和被表揚的同學產生對比之心,以期做得一樣好或更好,從而得到教師的認可和賞識。
3.感恩刺激。
進入高職高專之后,很多學生都有混幾年的自我放縱的思想,其根源是因為經歷高考殘酷的洗牌、升入本科院校的夢想破滅而自卑,部分是因為終于從高強度的義務教育中解脫而失去前進的目標。教師應及時傳達學生家長的濃情囑咐與悠悠期盼,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父母無私的牽掛和無限的關愛,增強他們為感恩父母而鞭策自己學好英語、積極成才的信念。
通過對學生的不斷刺激,外部環境和外部力量會激發學生參與到英語學習中,逐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愿自覺自主性,而后使學生逐漸體驗到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自我決定和自我調節的樂趣,逐漸收獲因自主學習而帶來的成績進步的自我滿足感,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外在動機的充分內化,實現功利化興趣向內在興趣的蛻變。只有當英語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在動機和本身興趣,這一語言學習的過程才可能持久而穩定。
(四)教學方法要人文化。
擯棄一言堂、填鴨式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拋棄灌輸性、說教性、權威性、強制性、訓導性等呆滯的傳統教學法,在靈活有度、博采眾長的原則上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法。同時,注意經常變換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有新鮮感,起到活躍課堂氣氛和提升學習興趣的作用。比如:在英語課堂活動中,為了有效傳授人文知識,教師應選擇幾種最受學生喜愛的課堂文化習得活動,諸如要求學生以小組或同桌為單位開展競猜,還有要求學生與同伴重構閱讀內容或錄音內容,學生可以參考所作的筆記,但不可以看原文,復述所讀所聽。再如:在小組討論形式的課堂活動中,內容設置要人性化,若能引導學生將這一話題延伸到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進行討論,則能引導學生從熟悉的母語文化中獲得額外的視覺更多地思考目標語,而且難度設置要適中,討論話題既要與課本內容一致,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情況,還不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通過一系列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采用、教學方法和技能的人文化運用,構建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才能克服抽象的、枯燥乏味的弊端,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出質疑,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學會聆聽他人的意見,將人文知識在學生的心靈世界內化,逐漸培養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批判精神、合作精神、創造精神。教師要秉承人本化、人文化、人性化的精神,在引導、經歷、喚醒、感染、熏陶中,引領學生感知、體驗、實踐,鼓勵學生反省、思辨,從而激發學生認識自我、實現自我、創新自我。
五、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加強英語人文教育,積極推動醫學英語教學
(一)醫學英語學習是醫學生所想所需,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應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貫徹以生為本為學生服務的人文辦學理念。
在英語人文素質教育滲透滋潤下,醫學生會更有效更自信地學好公共英語,以順利通過省級和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為實力的證明,與此同時,只有在實現了英語學習當前目標的基礎上,加之院校開展的英語人文素質教育的良好促進作用,他們才會更加充滿興趣地主動而持久地參與到醫學英語的學習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現自己能夠聽懂看懂越來越多的國外英語原聲電影、能夠通過互聯網跨越國界結識不少國外同齡朋友、能夠了解更多國外資訊、能夠更廣闊地看到世界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不僅如此,他們還欣喜地發現自己能夠運用英語查閱相關醫學專業資料,借此提升自己的醫學專業素質,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個看得到所學既能給生活提高文化品質、又能給不久的工作深造提供切實助力的語言習得過程。于是,學生才會發自心底地獲得英語學習的幸福感,并將這份對英語學習的熱愛持續到不久之后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僅能解決生活所需,更能讓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遠飛得更高的美好職業生活。綜上所述,醫學類高職高專加大英語人文教育力度,既有利于推動學生英語學習更上一層樓,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對于幫助醫學生成為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有著重要作用,對于其終身職業規劃有著遠大意義。
(二)在穩定有效的開展英語人文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醫學英語教學的啟動才具有可行性,才能取得實效,實施措施如下。
1.加強醫學英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
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高職高專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醫學類高職高專的雙師型,既是教師,又是醫生。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高職高專醫學英語教師培訓機制,鼓勵教師攻讀碩士、博士學位,鼓勵學術水平較高、敬業精神強、有培養前途的中青年教師參加在職或短期脫產進修,組織教師赴同類高職高專院校訪問考察,比如:聽公開課、示范課,交流教研論文,座談教學體會等,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醫學英語具有英語和醫學專業雙重屬性。在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醫學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少之又少,那么醫學英語教學要么由醫學專業畢業的教師擔任,要么由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擔任。然而,這兩種專業畢業的教師在進行醫學英語教學時各有利弊,因此院校應注重對醫學英語教師進行崗前培訓: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要學習至少為期一年的醫學課程,具備一定的相關醫學知識,對醫學專業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及專業術語才能有較深的理解,避免照本宣科、無法與學生進行深層交流;醫學專業畢業的教師要參加英語聽說能力的培訓,避免醫學英語課堂漢化。
2.優化英語課程設置。
首先,適當增加英語課時。多數教師迫于英語課時少、教學內容多,還要面臨多重英語等級考試的壓力,只能沿用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院校若能適當增加英語課時,緩解英語教學任務重和課時少之間的沖突,那么教師就才能更好地調度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英語人文素質之間的關系。
其次,增設英語選修課程。在醫學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學時少,教學內容多,教師負擔重,是普遍現象,其結果是精讀不精,泛讀不泛,口語、寫作棄置不顧。以公共英語教學與醫學英語教學兼容并蓄為原則,增設英語選修課程,既是加強英語人文素質教育和促進醫學英語教學積極啟動的需要,又是解決醫學類高職高專英語課效率不高的有效對策。
充分利用選修課,彌補英語課堂教學的不足。幫助學生在享受學習的同時向自己的夢想不斷靠近,學得多,樂在其中。比如:增設語法聽寫課程(主打從句,尤其是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口語應用課程(相當于有組織有指導的校園英語角),目的是加強學生英語基本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使得公共英語教學成效更良好、更穩定;增設英漢詞匯文化內涵異同賞析課程、看電影學英語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興趣,陶冶學生文化品位和審美品位,提升學生人文素質,在中西方思維方式、文化價值觀的對比學習中,樹立學生健康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以上四門選修課的開設,都是為了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基礎差而無法學好醫學英語或發現醫學英語知識枯燥乏味而學習興趣大減的現實問題,都是為公共英語學習向醫學英語學習遞進做好鋪墊,將學生對醫學英語學習的短暫興趣轉化成持久興趣、功利化興趣轉化成內在興趣。
最后,增設醫學英語課程(醫護英語、醫用英語、醫藥英語、針灸英語等),目的是滿足學生升學和就業所需,增強課程的實用性,在教學中打破語言和專業的割裂局面,實現語言和專業的相助相長。
3.醫學英語教材、要符合學生所需和社會所需。
以科普文章為主要素材、以語言分析為教學方式的傳統醫學英語教材已經過時,以醫學術語學、原版經典醫學教科書、醫用口語、醫學論文答辯等為主要內容的醫學英語教材才符合學生對醫學英語的需求和社會的需要。
4.豐富校園英語文化。
一、團伊久磨與《夕鶴》的意義
(一)團伊久磨其人
團伊玖磨,1924年4月7日出生于東京。其父親伊能是意大利美術史的專家。他自幼學習鋼琴,1942年上初中時就寫出了第一首鋼琴曲《三首間奏曲》。后進入東京上野音樂院(現為東京藝術大學)本科作曲部學習作曲。在校期間,加入了軍樂隊開始編寫軍樂曲,同時學習對位法和作曲。1945年從東京上野音樂院畢業。1950年創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劇《夕鶴》。1953年,他與芥川也寸志、黛敏郎一起組成了名為“三人會”的作曲組合。在7年內,共發表了交響組曲《絲綢之路》(1955)、《阿拉伯記行》(1958)等作品。之后,又連續發表了第三、第四和第五交響曲。1955年,繼《夕鶴》之后完成了歌劇《聽耳頭巾》。1958年完成并首演了《楊貴妃》。除此之外,1973年還創作了《光蘚》、《素戔鳴》這兩部作品。除了歌劇,他還一直潛心歌曲創作。以《五首斷章》為首,接連創作了《兩首抒情詩》、《寄時雨情》等歌曲。在大合唱、童謠中也有很多出色的作品。1964年,在東京奧林匹克的開幕式上,演奏了他的作品《開幕序樂》和《祝典進行曲》。同時他所著的散文集《煙斗的青煙》系列,也被眾隨筆家贊譽。在1966年,團伊玖磨獲得了日本政府頒發的藝術學院獎勛章,后來成為日本藝術院會員。
(二)歌劇《夕鶴》的意義
《夕鶴》于1952年1月30日在大阪朝日會館首次公演,同年2月7日于京都公樂會館、2月11日于東京日比谷公會堂演出。首演后,在日本樂壇及新聞界引起莫大的震動與興奮,各界齊聲稱贊,榮獲了第三屆每日演劇獎。之后由藤原歌劇團上演后又分別獲得了第四屆每日音樂獎的特別獎、第一屆山田耕i音樂獎,以及第五屆伊庭歌劇獎。《夕鶴》于1957年在海外舉行了演出,這是日本在海外演出的第一部歌劇,也是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后,開創日本歌劇創作先河的代表性作品。《夕鶴》在國內外的上演率是日本歌劇史上首屈一指的,從1952年1月30日首演至1994年創下了600場的演出紀錄。可見,《夕鶴》在首演后上演的時間較長,營造了相當濃厚的歌劇藝術氣氛,給觀眾造成了深刻的印象。
二、《夕鶴》創作中西方特質與民族血統的成功融合
全劇為獨幕歌劇,音樂結構連綿不斷。這部作品不僅是作曲家團伊久磨成功地將西方歌劇的特質與本民族的血統完美融合的體現,也標志著日本對西方歌劇的成功借鑒與接受。
首先,在作品中關于西方歌劇特質的體現主要集中在歌劇的各個要素之中。
其一,全劇中出現了分別代表男主人公與哥、女主人公阿通、“愛情”、“欲望”、“游戲”的五個特性主題。如由管樂器完成,增四、減五等不諧和音程的使用,連續大三度的使用確立了無調性的感覺,兩個全音階的疊置使用出現了雙調性的效果,成功地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音樂整體給人以奸詐、陰險之感,這就是代表販賣商“忽”、“運”的欲望主題音調。這幾個特性音調主題貫穿于全劇之中,對劇情的發展及人物的出現起到了連接、點綴作用。主題音調戲劇性的描寫成功地起到了塑造場景、人物形象以及矛盾沖突的效果。
其二,序曲與間奏方面。序曲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九個小節,但卻是全劇的精華所在,其主導旋律、主導節奏是對整部歌劇的高度概括。音樂一共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以銅管樂和樂隊為主,三連音的特性節奏貫穿給人一種堅強有力但又有種壓抑、矛盾的感覺,調性明確,似乎代表了男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第二部分以木管和弦樂為主,奏出了一支具有東方色彩的旋律線條,給人以清純、優美之感,代表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同時,間奏的音樂為人物的出場作了充分的準備與鋪墊。如每當女主人公阿通出場前,間奏音樂的織體就出現全音階等印象派手法,節奏上采用五連音、六連音,弦樂的顫音背景,長笛、豎琴的特殊音色等都給人以虛幻、神秘之感。再如當販賣商“忽”與“運”出場前,間奏音樂中就會出現欲望的主題音調材料。
其三,詠嘆調。女主人公阿通的詠嘆調中純四、五度的頻繁使用,三連音節奏的連續使用體現了朗誦性的音調,通過半音化的上行模進使人物情感得到升華并達到。
其四,重唱與對唱。對于任何一部歌劇而言,重唱始終是體現矛盾沖突的最好手段,在《夕鶴》中也不例外。全劇的對唱及重唱經常交織在一起,出現得最多的是男主人公與哥和兩位販賣商的三重唱。如他們在唆使與哥讓阿通織布,而與哥作思想斗爭的那段三重唱,將販賣商的欲望和與哥矛盾的心理用音樂刻畫得非常到位。
最后,樂隊編配。在《夕鶴》中,樂隊的編制是純西方式的,其配器原則也都是以西方體系為主的。但是在這部歌劇中,樂隊與人聲的競奏在處理音樂戲劇化方面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男女主人公對唱的一段,聲樂旋律部分是動機式的、細碎的、片斷性的非穩定陳述方式,同時和聲具有復雜性,在樂隊三連音節奏的強奏襯托下,體現了聲樂與器樂的抗爭性,造成了戲劇化的矛盾沖突。
其次,在《夕鶴》中日本民族因素也得到了恰如其分的運用。作品中出現的貫穿全劇的童聲是日本民族五聲性音調構成的旋律進行,而且旋律進行多以同音保持、二、三度的級進進行為主。另外,劇中宣敘調的音調與節奏與日本語音音調也有密切的關系。它的音樂充分注意到日本語言特點,盡量避免使用西洋歌劇篇幅較大的詠嘆調,而大量采用短小精致的朗誦風格的旋律,使音樂更具有生活氣息。
三、《夕鶴》在日本創生的緣由
從《夕鶴》的情況可以看出,日本對西方歌劇這一舶來藝術的成功借鑒與吸納是讓人肯定的。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對這一現象展開分析。
(一)在西方音樂發展的背景下創生
日本作為一個沒有史前史的島嶼國家,其文化的形成是遲滯而緩慢的。其文化在形成之初是吸收了外國文化,無論古今,它都在不斷地引進和吸收外國文化。然而,這樣的引進和吸收,既不是不加分析地全盤照搬,也不是單純借鑒,而是在充分比較、多方權衡之后予以適當的取舍和借鑒。“這種文化選擇的歷史軌跡所反映的是日本社會的實用主義,甚至可以說,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乃是日本對外國文化不斷選擇的根本原因。”歌劇作為日本選擇的外來藝術之一,肯定有對其實用的方面存在。在日本近代史上,曾經出現了如武滿徹等的立足于將民族音樂運用于西方音樂語言的創作、并在國際舞臺上具有一 定影響力的音樂家,西方交響性的音樂語言在當時的日本非常受歡迎,歌劇產生在這樣的音樂大背景之下,日本能對它較為順利地接受,其原因之一也在于期望通過西方的音樂語言來弘揚本民族的文化。
(二)在傳統文化與民族性格下創生
日本社會積極攝取域外文化為主流,形成開放文化,有利于外來文化的傳播。正如郭沫若所認為:“中國古代文化歷史太久,光輝太燦爛,往往視歐美為夷狄,對于新文化、科學知識不易接受,這在變革時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而日本傳統文化的負擔沒有中國重,易于學習外來文化,所以走的較快。”這和各國的意識形態有著密切的關系。眾所周知,在意識形態領域日本和中國一樣均屬儒教體系,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國的儒教體系存在嚴重的排他性,而日本的儒教體系卻能產生巨大的兼容性。在日本,儒教的功能是一種知識性和倫理性的思想,一開始就被限制在狹小的運用范圍之內,從而有足夠的空間讓給新的文化。所以,同樣的西洋思想、西洋文化、西洋音樂,甚至是西洋歌劇的傳入,在日本就沒有意識形態的障礙,加之其本身是一個資源極其有限的島國,長期與世隔絕,在文化上總是處于劣勢狀態,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態勢,使其天生對外來事物和文化具有敏感性和好奇心,從而養成了較容易接受外來事物和文化的習慣。
此外,不同的歷史造就不同的民族性格,而不同的民族性格也造成了歌劇藝術在各國被接受狀態的不一致。日本民族具有明顯同質性,但又具有獨特復雜性。“民族性格是就民族整體而言,多數成員共有的、反復出現的、心理特質和性格特點之總和,它是受生物、地理和社會文化等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日本島國的地理環境,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等對國民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特性產生了特定的影響。與在大陸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居民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日本獨有的海洋性濕文化也造成了它對外來文化有很強的融合性,也促進了對西方歌劇的接受。日本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而且日本民族具有強烈的群聚習性,民眾們之間容易產生相同的欣賞口味。日本對于外來優秀文化的態度一直是謙遜、執著且勇于吸收的,但又是從自我的立場出發,通過過濾后,以自我理解的方式來解釋外來文化的,對西洋歌劇的態度也是如此。因此,日本民眾能夠調節自身的欣賞習慣,為接受歌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在舶來文化與傳統文化碰撞下創生
在一個國家,能夠妥善地處理好本國傳統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對于傳統和新文化的共同發展也是十分關鍵的。日本也有傳統音樂的積累。現代日本,實際上并存著多種多樣的音樂種類,而且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各自狀態也都存在著許多的獨特之處。當然在眾多的音樂種類中,最受人注目的還是流行音樂和西洋古典音樂。同時日本對自我的傳統音樂文化則始終力行保護政策。因此兩種不同的文化至今仍并存于各個時代、各個地區。在日本,傳承著被總稱為“邦樂”的傳統音樂;還有古代宮廷音樂的“雅樂”以及在中世紀發展起來的“能樂”;佛教音樂的“聲明”等傳統音樂也一直被傳承著。西洋音樂的潮流對日本的影響是強大的,然而從日本音樂的整體來看,仍應說是傳統音樂與西洋音樂是平行并存的,甚至可以說西洋音樂和傳統音樂以及世界諸民族音樂是并存共榮的。當然,這種多元共存的現象從世界音樂文化的角度來看,也許是日本的一大特色。另外,對于西洋音樂的演出也是相當重視的。在日本有個慣例,即每年的新年伊始,像我國的“春晚”一樣,都會有大型的、影響較大的演出,其中西方歌劇的片斷專場是必不可少的。屆時將有大量的傳統知名藝人和著名的歌劇演唱家們出席表演。有男女對弈的“紅白歌星”專場,交響音樂會專場,還有“歌劇經典片段”專場。后者至今已經舉行了五十多場,是一次大型的盛典。這種在全國性的節日里舉行的專場活動對于推進歌劇在全民中的影響和普及有著積極意義。
(四)在相關文化領域發展下創生
歌劇在日本的演出情況、創作情況、接受及普及教育情況、專業場所的建立、演員的培養、相關組織、獨立刊物、觀眾群的培養及國民對西方歌劇藝術的認同度等方面都做過很多努力。這為歌劇這一舶來藝術在日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如從專業場所上來看,專業場所是歌劇傳播和發展的媒介,它的建立情況直接影響到歌劇的演出、創作情況,從而促進觀眾對歌劇的接受、相關組織的成立、獨立刊物的發行,甚至刺激歌劇的普及。早在1911年3月,即明治四十四年,為了讓歌劇在日本的發展創造一個嶄新的環境,還專門建成了為歌劇演出而建造的歌劇場――帝國劇場,該劇場不僅為專業性的歌劇演出提供了場所,而且還附設了西洋樂隊、歌劇演員、舞蹈演員和創作人員,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演出團隊。不論是工作人員還是演出的劇目,除日本本土的之外,還有許多來自歐洲的歌劇演員、導演和專業創作人員及經典劇目,同時為大量高水平的歐洲歌劇團赴日演出也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從此以后,在日本的各大主要城市,出現了數量可觀的能夠舉辦高質量藝術演出的劇場、音樂廳。80年代以后,各種大小規模的音樂廳、劇場更是猶如雨后春筍般地建設起來。尤其是東京附近的“新國立劇場”建成短短幾年時間,已經成為東京音樂、舞蹈愛好者心目中的一個主要演出場所,演出的硬件設施上甚至超過歐美的一些大歌劇院。此外,新國立劇場由其“公共性”決定了它能夠保持較低的門票價格和較高的演出質量,“歌劇場”成為日本國內第一個僅用于歌劇、芭蕾舞演出的專用劇場。由于是“國立劇場”的性質,能夠獲得來自財政資金和民間贊助這兩方面的資金援助,也更容易獲得國際支持,與歐美各大歌劇院開展合作。而且不僅如此,新國立劇場的“公共性”還體現在其“教育功能”上。除日常演出外,該劇場還承擔起培養本國年輕演員的“重任”。劇場開辦后,陸續設立了“歌劇研修所”和”芭蕾舞研修所”,每年公開招聘學員,只需交納金額不高的學費,便可享受獎學金待遇。在學期間,還安排不少舞臺觀摩實踐活動,除定期舉辦“實習演出”外,部分學員還可以獲得在新國立劇場正式登臺參加演出的機會。此“教育功能”也輻射到普通市民。上述活動基本上都是向市民免費開放,只需領取門票便可入場觀看(報名者多時需要抽簽)。最讓人欣賞的是新國立劇場6樓設置的“資料室”,雖規模不大卻十分方便,資料內容相當豐富。除國內外表演藝術方面的主要期刊外,還有本劇場歷次演出的節目說明書,以及大量錄像資料。對于新國立劇場任何一個已經上演過的劇目,讀者都可以觀看到幾個不同“版本”的演出錄像(同一個劇目多者可達五六種以上),而且上述書籍雜志或錄像資料全部是免費開放,讀者無需交納任何費用。但凡歐洲有傳統的歌劇院,都不僅僅是一座”建筑”,而且也是一個優秀的演出團體,新國立劇場也正朝著這個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