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圖書管理系統的目的和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圖書管理 計算機管理系統 問題 重要性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現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與行業都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圖書管理是囊括了圖書登記、分類、資料、注銷和閱覽等多種內容的一項非常復雜與細致的管理工作。由于計算機管理系統具有處理數據快速、準確的特點,被逐漸應用到了如今的圖書管理工作當中。
一、傳統圖書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問題
目前,由于圖書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大且十分繁瑣,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存在諸多各式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工作量大。傳統的圖書管理工作具有十分巨大且繁重的工作任務。通常一個圖書館便是一個單位的主要資料庫,圖書的基礎工作包括了圖書的總括、個別和注銷登記,同時需將圖書做好嚴格的分類,設立好書名目錄、分類目錄,并且還需要仔細做好圖書的收藏、借閱、借閱歸還等各個環節的流通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圖書的保養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圖書管理人員必須做好圖書的防火、防曬、防塵等,通過定期的打掃來保證圖書的清潔與完整。在圖書管理工作當中,圖書管理的基礎工作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2.項目混亂。由于對圖書進行管理的工作人員素質水平良莠不齊,因此在管理過程當中往往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很多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分類、編目和資料檢索等方面的錯誤,這些錯誤使得圖書管理的項目混亂,嚴重阻礙了圖書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3.服務受限。給單位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圖書館設立的主要目的,因而圖書管理的重點便是其服務性,圖書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員工的圖書服務有著最直接的影響。管理人員應當明確借閱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礎上給其提供一定的服務與幫助。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當中,常常受到不恰當的圖書管理的影響導致圖書的服務水平受到限制。
二、圖書管理中應用計算機管理系統的重要性
計算機管理系統應用到圖書管理工作當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豐富了圖書資源的存儲量。計算機龐大的資料儲存功能適應了圖書管理的需求,在圖書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存儲大量內容具體的信息與資料,而借助計算機技術使得這些內容實現了存儲的系統化。計算機管理系統可以將每一個圖書館當中的大量書籍按照種類、年限、形式、名稱等標準來進行分類,有效地實現了圖書存儲的規范化。
2.實現了對用戶查閱信息的準確識別。通過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數學方法,圖書管理實現了格式、精細程度和查詢路徑等多方面的統一。在管理過程當中可以借助模塊來對信息進行整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識別用戶查閱的相關內容,在給用戶通過必要的資料服務的同時,系統還進行了相關詞條的延伸,使用戶獲得的信息具有更加廣泛的價值。除此之外,計算機管理系統還能夠對用戶所查閱的信息做出必要的解釋,大大簡化了用戶分析資料的繁瑣程序。
3.具有強大的信息處理功能。計算機管理系統通過其強大的信息處理器來對用戶的具體要求進行有效管理。借助信息處理器,信息資料的保存與加工更加便捷,同時實現了對存儲資源的合理控制。計算機管理系統的需求界面十分直觀,且使用與輸入過程非常簡單方便,給用戶提供了及時、準確的幫助。其中,糾錯功能是計算機管理系統所具備的明顯優勢,系統會對信息處理中出現的錯誤給出明顯的提示,并告知用戶哪些操作需要更改,從而實現了圖書管理程序的改善。
4.實現了圖書管理的數據化。數據化可以借助控制軟件對建立起的圖書屬性根據窗口所設定的類型來進行菜單選擇。數據化管理即對圖書具體項目做好編號,讓程序與類容一一對應,使得圖書管理員的工作量大大減少。數據化管理統一整合了圖書管理對象的過程、原理以及結果,使其達到了數據的組織形式并依照一定的格式來對不同的風格進行顯示。
5.有利于人力書庫管理的解放。傳統的圖書管理工作當中的借閱、歸還等工作都十分復雜與盲目,具有借閱人員多、工作效率低的弊端,在借閱時還很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借閱后的歸還工作也極易產生差錯。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應用,使圖書查閱過程當中的各種弊端得以避免。同時計算機管理系統還設立了相應的查詢窗口、還書期限、借閱人庫維護與書庫維護等等多種功能各異的窗口,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圖書管理的人力。
三、總結
計算機管理系統讓圖書管理工作變得簡單、直觀,納入了圖書管理中的各項內容,實現了圖書的隨時調閱、隨時查詢以及隨時檢索,大大推動了圖書管理工作的良好發展。計算機管理系統在圖書管理當中的應用,既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難度與工作強度,也給圖書借閱者帶來了一定的便利。因此,在圖書管理中大力推廣與應用計算機管理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蔣志榮. 計算機管理系統對圖書管理的重要影響[J]. 科技資訊,2013,35:254.
[2]耿慧勇. 商務管理學校圖書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2010.
一、圖書館管理系統應用的必要性
過去,大多數學校圖書館都是封閉式管理,通過卡片登記借閱信息,只能實現有限的流通,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對學生開放,使得圖書館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即使是實現了正常流通的,也不能提供領導管理上需要的各種信息如本館各種資料分布及借閱 (流通)情況。
目前,我國學校圖書館辦館的要求及領先標志就是藏書全部開放,師生共享開架借閱。這種借閱方式是當前適合我國國情的發揮圖書館應有作用的最佳方式,也是素質教育的最好體現。它充分發揮了圖書館的功效,最大限度地為讀者服務,這也是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的最終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有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體制。為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都逐步提出學校要采用圖書館管理系統,從而實現人工管理達不到的一些功能并發揮圖書館的最大效益。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學校采用了現代化的管理軟件進行管理,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從而在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也對其他兄弟學校起到了示范和促進作用。自身發展的需要和上級部門的要求以及競爭的需要決定了學校采用圖書館管理系統的必要性。
以計算機技術、存儲技術、通訊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作為信息資源存儲、傳遞的專業機構,圖書館如何在新的技術條件下,適應形勢發展,發揮自身優勢,開拓信息渠道,更好地為用戶服務,是一個新課題。也必將對現有的圖書館產生全面而深遠的影響。因此,正確認識信息時代對圖書管理工作的要求,使圖書館工作變得更加便利和高效,使資源共享更容易實現,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十分重要。
在信息時代,各種冠以“數字圖書館”之類說法的圖書館現代化論斷到處可見。那么什么是圖書館的現代化呢? 判斷一個圖書館的現代化程度,應該從圖書館最本質的特性判斷。圖書館具有信息資源的收集保存、加工整理并使之有序化及傳遞信息資源的功能。這一點是書店和網站都無法做到的,也是圖書館最本質的特性,是圖書館賴以生存的基礎。判斷圖書館的現代化程度,也應該從這個最本質的特性來判斷。
二、成熟的圖書管理系統決定因素
任何一套圖書館管理系統至少必須具備這樣一些功能:對圖書進行編目也就是采集信息并上架、圖書檢索(查找)、圖書流通(借還)。然而僅僅有這些功能是不能稱為真正的現代化的管理型圖書館管理系統的。筆者認為,一套系統是否成熟還決定于以下幾個方面:(1)符合相關的標準。(2)開發工具及所采用的數據存放格式要求先進。(3)功能是否強大。(4)要有足夠的安全性。(5)要有足夠大的輔助編目庫。(6)要具有完善的規則。(7)簡單易用。(8)有先進的體系結構。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正邁向一個以數字化技術革命為中心的新時代。這一新時代最明顯的特征便是全球范圍內的網絡革命。這場革命催生出的數字化信息網絡,大大改善了我們所處的信息環境,信息的類型和形式變得更加復雜,人類信息傳播的途徑及獲取信息的方法,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它不僅改變了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方式,同時也對圖書館的情報用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三、圖書管理系統現代化程度的標準
1、信息資源收集的現代化
現代社會信息資源豐富,信息污染也很嚴重,給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收集帶來了極大麻煩。傳統圖書館時期,由于各種信息資源極大部分由正規渠道獲得,經過圖書期刊編輯人員的認真校對,信息質量相對可靠。
2、信息加工整理的現代化
在傳統圖書館時期,文獻資源的分類加工整理 比較簡單,所揭示的文獻信息深度有限,對文獻的內在性質、內容的揭示基本沒有。圖書館應用計算機進行分類編目,給文獻內容的揭示帶來了一定的改進,但無實際性的改革。
3、圖書館服務的現代化
1 信息系統的需求
當決定要開發一個信息系統時,首先要對信息系統的需求進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軟件的功能和性能,確定軟件設計的限制和軟件同其他系統元素的接口細節,定義軟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獲得當前系統的處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設當前系統是手工處理系統。手工處理流程大致是這樣的。讀者將要借的書和借閱證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將每本書附帶的描述書信息的卡和讀者借閱證一起放在一個小格欄,并在借閱證和每本書上貼的借閱信息。這樣借書過程就完成了。還書時讀者將要還的圖書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圖書信息找到相應的書卡和借閱證,并填寫相應的還書信息。
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理解當前系統“怎么做”的基礎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質,從而從當前系統的物理模型抽象出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許多物理因素,隨著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質的物理因素就成為不必要的負擔,因而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區分出本質的物理因素就成為不必要的負擔,因而需要對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區分出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因素,去掉那些非本質的因素即可獲得反映系統本質的邏輯模型。
建立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分析目標系統與當前系統邏輯上的差別,明確目標系統到底要“做什么”,從而從當前系統的邏輯模型導出目標系統的邏輯模型。在對上述流程進行分析后,我們對新的圖書處理流程進行整理,圖書館借還書過程如下:
借書過程:讀者從架上選到所需圖書后,將圖書和借書卡交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用碼閱讀器將圖書和借書卡上的讀者條碼2碼讀入處理系統。系統根據讀者條碼從讀者文件和借閱文件中找到相應記錄;根據圖書上的條碼從圖書文件中找到相應記錄,讀者如果有如下列情況之一將不予辦理借書手續。
①讀者所借閱圖書已超過該讀者容許的最多借書數目。
②該讀者記錄中有止借標志。
③該讀者還有已超過歸還日期而仍未歸還的圖書。
④該圖書暫停外借。
若讀者符合所有借書條件時,予以借出。系統在借閱文件中增加一條記錄,記入讀者碼、圖書條碼、借閱日期等內容。
還書過程:還書時讀者只要將書交給管理人員,管理員將書上的圖書條碼讀入系統,系統從借閱文件上找到相應記錄,填上還書日期后寫入借閱歷史文件,并從借閱文件上刪去相應記錄,同時系統對借還書日期進行計算并判斷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則結束過程,若超期則計算出超期天數、罰款數、并打印罰款通知書,記入罰款文件。同時在讀者記錄上作止借標記。當讀者交來罰款收據后,系統根據讀者條碼查罰款文件,將相應記錄寫入罰款歷史文件,并從罰款文件只刪除該記錄,同時去掉讀者文件中的止借標記。
為了對圖書管理系統做完整的描述,還需要對上面得到的邏輯模型做一些補充:首先采用圖形的方式描述圖書管理系統的用戶界面,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整個系統的用戶界面的一致性,同時也有助于后續的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系統需要實現的功能。其次,說明圖書管理系統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書、還書服務花費的時間一次不得大于5分鐘等。
2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完成功能
系統功能分析是在系統開發的總體任務的基礎上完成。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1)有關讀者種類標準的制定、種類住處的輸入,包括種類編號、種類名稱、借書數量、借書期限、有效期限、備注等。
(2)讀者種類信息的修改、查詢等。
(3)讀者基本信息的輸入,包括讀者編號、讀者姓名、讀者種類、讀者性別、工作單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辦證日期、備注等。
(4)讀者基本信息的查詢、修改,包括讀者編號、讀者姓名、讀者種類、讀者性別、工作單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辦證日期、備注等等。
(5)書籍類別標準的制定、類別信息的輸入,包括類別編號、類別名稱、關鍵詞、備注信息等。
(6)書籍信息的輸入,包括書籍編號、書籍名稱、書籍類別、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稱、出版日期、書籍頁書、關鍵詞、登記日期、備注信息等。
(7)借書信息的輸入,包括借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名稱、借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8)借書信息的查詢、修改,包括借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名稱、借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9)還書信息的輸入,包括還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名稱、借書日期、還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還書信息的查詢和修改,包括還書信息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姓名、借書日期、還書日期、備注信息等。
3 網絡化圖書館的特點
(1)信息資源的數字化。網絡圖書館是以數字化為基礎,圖書館的信息大量存于光盤及其他介質的存儲庫中。網絡圖書館的其他特點都是建立在數字化基礎上的,這是網絡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之間最大的區別。
(2)信息資源的網絡化。信息的網絡化,使信息的使用更標準化、科學化和規范化。
(3)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性。資源的共享性建立在數字化和網絡化的基礎之上,有了以上兩方面的支持,使信息的共享成為可能。醫務工作者在圖書館就可以查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所有的人可共同享有同一份文獻資料,使交流和科研變得更加快捷。
傳統圖書資料的管理注重圖書保存和擺放,不同時期的圖書按照學科分類存放在不同的位置,這一做法的分類依據較為簡單,在存放過程中容易忽視圖書的使用效率,同時這一分類方式呈現的信息目錄和內容提示不夠豐富,讀者獲取檢索信息的能力受到限制。擺放式貨架占用的空間小,讀者選取書目的范圍受到影響,這是造成圖書使用效率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傳統的圖書管理與借閱流通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書本的借閱與歸還受使用條件影響較大,圖書管理的效率相對不足。現代圖書管理建立在網絡資源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同時與數字化應用緊密聯系,這就使得圖書管理系統具有準確、快捷和方便的特點。知識經濟時代下,圖書管理人員應當重視信息系統的應用能力培訓,注重綜合化網絡管理程序的應用,管理人員可以進行圖書信息的交互式處理,這一程序對于加快圖書管理的信息采集,儲存調配和管理使用具有重要意義。在知識的傳播與應用過程中,大量圖書情報信息需要整合和編輯,圖書管理人員要主動適應信息變革的方向,強化圖書信息管理的技術優勢,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促進圖書管理的規范化與科學化發展。科學管理與強化應用是發揮網絡資源優勢與提升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學習數據采編與軟件應用,提升信息化方案的處理能力,對于高效利用網絡資源,進而提高圖書使用效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利用綜合化信息系統處理圖書管理數據可以省去繁瑣的手工登記業務,對于無紙化辦公和資源檢索一體化有顯著的進步意義。
2創新服務方式,完善管理特色
知識經濟時代下,圖書管理正處在信息資源迅猛發展的變革期,網絡數字圖書館的建立對于豐富網絡文化資源,提升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能力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通過虛擬網絡信息平臺,各地分散的圖書資源得到重新整合,知識的分享與應用為讀者獲取檢索信息提供了便利,讀者可以在多種環境下快速獲得所需信息,圖書的使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創新服務方式不僅需要在圖書資源的硬件建設上打好基礎,在軟件的支持上同樣需要下足工夫。知識經濟時代下,各類信息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部分讀者在知識的傳播和應用上處于被動狀態,圖書管理人員應當創新服務方式,在網絡環境下利用一體化交互模式合理協調和優化圖書信息,充分實現互聯網信息服務功能,建立完善的圖書館服務模式。此外,圖書管理人員還應當完善管理特色,以貼近用戶需求為重點,以提升讀者使用體驗為目標,不斷改善自身服務。針對不同需求的讀者,應建立電子網絡化服務終端與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使廣大讀者能夠根據自己的習慣和安排,自由便捷地享受信息變革帶來的益處。管理人員還可以根據讀者需要建立網絡圖書共享系統,從而彌補資源分享的不足,提高知識的分享與應用能力。現代圖書管理應用先進的知識分享系統,既是適應網絡信息快速發展的需要,也是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的必經過程。伴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發展,現代圖書管理過程中,向讀者提供的圖書不再是裝訂的紙質材料,而是實現了紙質圖書向電子資料圖書的轉變,這種信息依附載體的變化突出了知識分享與傳播的應用變革。而知識經濟時代下市場競爭的加強,對于圖書館在封閉環境下形成的管理機制形成了強有力的沖擊。因此,圖書館要擺脫傳統的管理模式束縛,就必須走管理創新之路,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堅決走在信息變革的時代前列。
3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實現“書本位”管理到“人本位”管理的轉變
知識經濟時代下,圖書管理的信息化變革使得越來越多的重復勞動由計算機替代簡化處理,與此同時,信息變革的加速也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實現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僅靠硬件投入是不夠的,還需要管理人員在認知與實踐中不斷提升業務技能,主動適應自身角色由計算機操作員到網絡技術員的轉變。首先,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圖書情報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其次,管理人員要有較高的學習能力,能夠將學習的業務知識迅速轉化為工作崗位上的本領;再次,管理人員要有良好的服務心態,圖書管理崗位本質上是服務于讀者閱讀需求的,每一位圖書管理人員都要以積極的態度做好本職工作。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實現“書本位”管理到“人本位”管理的轉變對于提升圖書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轉變服務方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書本位”管理即圖書館的各項業務活動圍繞圖書展開,從文獻的加工、整理到組織,整個過程強調書目的保存和利用,文獻資料的收藏是圖書工作的重點。“人本位”管理即圖書管理的思路是以人為本,貼近讀者的需求是工作的重點,這就將圖書管理的核心內容轉變到以服務于人的需求為出發點和歸宿上。實現“書本位”到“人本位”管理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從圖書館自身管理出發,將一線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與表現作為工作考核的重點,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重視讀者、尊重讀者,在不同的崗位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加強信息化資源建設,為“人本位”管理創造條件,針對不同讀者的需求差異建立相應數據庫,努力做到以服務讀者為本,把一切為了讀者的口號落到實處。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圖書管理人員要不斷解放思想,加強自身人力資源建設,積極探索新型服務渠道,爭做信息變革的參與者、支持者、推動者,并最終實現自身角色由“守門人”和“中介人”到“信息導航員”與“知識工程師”的轉變。
4協調圖書館與資料室、檔案室之間的關系
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單位的資料室藏有豐富文獻,其中既有自然社科類文獻,又有數據統計等調查資料,除文章外,圖書管理人員應努力協調圖書館資料與資料室及檔案室文獻的共享關系,一些資料室存放的文獻信息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尤其是統計類文獻資料頗受讀者青睞,這些資料系統地反映了相關學科的建設優勢,是不同研究人員在各個時期積累的實踐經驗,也是知識積累的重要成果,具有寶貴的學術價值。知識經濟時代下,圖書管理人員要轉變服務方式,暢通知識分享渠道,打通圖書館、資料室與檔案室之間的借閱壁壘,努力使館藏文獻資料服務于讀者,為知識的傳播與應用創造有利條件。圖書管理人員創建綠色流通渠道需要依靠集體力量,打破各部門之間的隔閡。為理順圖書館與其他部門的職能關系,圖書管理人員還應當建立聯合服務機構,并創建相應的協調機制,把知識的共享與傳播方案落到實處。建立聯合服務機構能夠保障檔案室與資料室等部門間文獻資料的正常流通,為讀者制定行之有效的流通方案。此外,聯合服務機構要定期召開各部門聯席會議,溝通圖書館、資料室與檔案室之間的知識分享狀況,并不斷提出改進策略,努力使知識的分享與應用創造最大價值。
5開展個性化服務,為讀者創造個人知識庫
知識經濟時代下,傳統的館藏書目已不能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越來越多的讀者要求圖書館提供個性化與數字化服務,圖書管理人員應當積極創造有利條件,為讀者創建“我的圖書館”提供有益方案,并在閱讀方式與推薦書目上大膽創新,努力使圖書館綜合建設服務于讀者需求方向。個性化服務是指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差別化的、有益于個人需求的特別服務。個性化服務在圖書館的應用具體體現為圖書館根據讀者的差別化需求,提供有特色的服務項目,使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例如圖書館可以在網上預約、書目推送、信息編譯等項目上推出有針對性的服務。個性化服務不僅滿足了讀者的信息需求,而且提高了讀者的滿意度,讀者在個性化服務中感受到了尊重,從而在整體上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圖書館開展個性化服務,不僅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與知識傳播,而且為讀者創造個人知識庫打下了堅實基礎。在借書還書的登記上,圖書館可以根據系統記錄,及時歸納總結讀者喜歡的圖書類型,并做出相應的推薦書目單;在書目推送上,管理人員可以及時將有價值的閱讀信息發送給讀者;在還書方式上,為了滿足讀者的異地還書需求,不同的圖書館之間可以建立館藏圖書共享流通機制;在藏書特色上,圖書管理人員還可以根據學科發展的優勢突出藏書地方特色,在知識庫共享與傳播的應用上吸引更多讀者和用戶。
6結語
關鍵詞 數據庫自主學習案例教學
數據庫Visual Foxpro課程開設已經多年,常常聽到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學了這些東西究竟有什么用?”任課教師也曾有過困惑,文科學生學習數據庫的目的是什么?課程的落腳點在哪兒?看到怨聲載道的學生,有些教師對課程開設的必要性也產生了懷疑。學生們腦子里已經裝滿了問題的答案,但還不知道問題在哪里。我們經過對連續四輪數據庫課程教學的反復總結,結合建構主義的教育理論,在啟發自主學習、培養創新意識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確立了該門課程新的教學目標,采用以項目訓練為主的案例課程的教學模式,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教學平臺擴充教學內容,實現網上動態交流互動,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提倡把問題還給學生,讓他們經歷完整的知識建構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突出特點就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通過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和應用,激發學生對先進科學技術的追求,推動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提高綜合應用各種知識的能力。
美國IBM公司亞太地區教育行業總經理提到:“教育創新是基于21世紀人才培養必須推行的理念。運用信息技術學習,不在于掌握信息技術,而在于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世界上每樣東西都在改變,唯有創新不變。
1 深入分析文科學生特點,準確定位課程教學目標,有的放矢
文科學生偏重于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抽象能力較弱,尤其考慮問題的嚴謹性和嚴密性相對較弱。而數據庫課程內容本身較抽象,所以應該采取他們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盡快進入角色。
我們把握數據庫課程綜合性強的特點,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為主要目標。課程教學不在于學生是否設計制作出一個出色的應用系統,而在于學習的整個過程對邏輯思維的訓練,對問題抽象能力的培養,對問題分析解決能力的培養,對計算機工具駕馭能力的訓練都是在這個過程中完成的。程序設計過程中鍛煉了學生處理問題的準確性、嚴密性和精確性,這也恰恰是文科學生相對薄弱的環節。在項目開發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也鍛煉了學生經受挫折的能力。
(1)課程的內容開門見山
第一節課我們就提出針對本課程學習目標設計的小型開發項目“圖書管理系統”的需求,演示數據庫和表的設計、建立和輸入數據,然后讓學生上機模仿完成。第一次上機實踐課,學生就能基本完成數據庫和表的設計與建立,隨后我們再引入一些關系數據庫的術語,學生就很容易接受。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
展示一些有趣的小例子,如表單設計初期利用編寫的“幾何變形”題目,在表單中單擊標簽為“圓形”的按鈕,形狀變為圓形;單擊標簽為“矩形”的按鈕,形狀又變為矩形,引出對象的屬性和事件。然后再把題目變得稍微復雜一些,單擊標簽為“圓形”的按鈕,形狀變為粗邊、綠色圓形;單擊標簽“矩形”的按鈕,形狀又變為細邊、紅色矩形,學生如果理解了對象的屬性,自己就會找到相關屬性。
(3)授課內容打破教材的順序,按照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順序講解
課程內容從教材順序上看是跳躍的,但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避免了他們機械地記錄筆記,也避免了機械地按照課本的順序記憶課堂講解的內容。如程序的邏輯結構全部由表單貫穿,一個案例是:通過“單選鈕”\“復選框”設定某個標簽的字體,這涉及到簡單分支和多重分支結構;通過在表單文本框中輸入一個起點、終點的數值,計算二者之間的數據之和,這涉及到循環結構。這樣做一方面突出了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特點,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
(4)把握文科學生偏重形象思維的特點,盡量把抽象內容實例化
例如函數部分利用實際的例子,讓學生看到靈活運用函數的現實意義。如展示一個身份證號前后有多余空格的數據表,建立一個查詢會出現無法找到相應身份證號的情況,提出問題,然后利用函數快速高效解決;英文圖書書名有大小寫的情況,建立查詢演示如何利用函數忽略區分大小寫的問題等。這些例子學生順理成章接受和理解,本來抽象的知識轉化成非常現實的應用實例。
展示一些往屆學生完成的精品案例,讓學生確立最終實現的目標,在興趣的激發和目標的牽引下,逐漸引入抽象術語和名詞。為了目標,為了興趣,學生欣然地接受和執著地鉆研,許多學生在課程總結中概括“痛并快樂著”,這是多數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心里寫照。
2 啟發自主學習,加強實踐訓練
在數據庫的案例任務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那些被動接受、機械操作的學生,學習過程是痛苦的,他們會有無助而且自信心受挫的感覺。這需要一個逐漸的過程,通過多個任務,反復提醒和幫助學生調整角色。
(1)選用體現學生學習主體的案例
課堂上選用的分析案例,力求從教師是需求者,學生是問題解決者角度出發,充分體現學生是解決問題的主人,這樣也增加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責任感,有效避免學生的依賴性和惰性。
(2)課堂上精講,課后多練,授課內容避免面面俱到
在教學網站上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提供各種力求精致的系統界面,提供各種程序動畫特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學習。學生的最終作品都力求完美,都盡力把一份功能完善的作業展現在老師和同學面前。
(3)強調問題解決的思路
在VFP程序代碼設計講解過程中,避免按照結果程序代碼由上到下流水賬敘述。具體方法是:先描述需求,然后描述如何分析需求,如何抽象概括,問題解決的核心是什么,接著以如何從用戶角度設計友好的界面、完善程序的容錯能力等方面循序漸進地逐步完善程序代碼。學生在課堂上若按照講課順序記錄筆記,語句是顛三倒四的,如果沒有把握思路,課后的實踐將很困難。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主動思考,而不是代碼灌輸。在這種講解方式下,許多學生放下手中的筆,專心聽取分析和講解,甚至有些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已逐漸繪制出了簡單的流程圖。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師生間問題的問與答也格外和諧。
(4)加強自學環節,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重點講解程序調試的方法,上課根據一個小案例,設計思路,逐漸實現,實現過程中利用各種程序調試工具與方法排除和定位錯誤,進一步把問題交給學生自己解決。學生在總結中提到:“當看到一個個紅色驚嘆號的錯誤提示被自己解決后有一種極度的興奮感。”看到學生上機調試程序的從容,面部表情的若有所思,提出的問題有深度,我由衷地感到高興,甚至是激動。基于項目的案例教學,學生的學習是有目標的,學習過程是有任務的,學生在完成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必然會促使他們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有的學生說:“種種自己無法解決的錯誤會讓我對每周的上課充滿期待,這些問題在老師的幫助下解決后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3 培養學生創新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如果不墨守成規,必然會涌現出新的想法,且敢于實踐。
(1)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老師對學生項目開發和實踐過程中的任何發光點要及時發現,并加以贊賞和鼓勵。這種認可可以進一步激勵學生研究和創新。
(2)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對事物本質的洞察能力、抽象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把大任務分解成小問題,通過積累,然后綜合。如圖書管理系統中的“借還書”表單,如果完整講解學生理解和設計將困難重重,但是分解成幾個小表單,在課程中期就實現,在后期大的綜合表單中只解決幾個關鍵、難點的問題,抓問題的本質和主體,那么學生學起來就易如反掌。
(3)將多種知識和技能融合滲透
為了讓學生制作出完美的界面,筆者在課堂上講解了如何利用Fireworks、Photoshop工具修改圖像大小,如何為圖像重新著色等。許多學生在實現“圖書管理系統”項目程序的同時,所有的表單界面竟然也達到了布局和色彩的統一。
(4)培養學生使用軟件的潛能
引入Access、VFP、Excel之間的數據交換,并把在VFP下實現的“圖書管理系統”的部分功能利用Access實現,加強學生對各種軟件的綜合使用能力。
(5)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發掘問題本質的能力
引入數據庫與Web頁面之間的關系,以“留言板”為例講解Web頁面與后臺數據庫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了解到無論Web頁、VFP表單、Access窗體都是外在表現形式,而核心仍是有關數據庫的概念和理論。
學生在總結中描述:“創新,其實是一種不滿足。做數據庫時,只有不滿足于常規的思路,才能開動腦筋創造出自己的風格,才能真正地把老師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個性化的自由體驗。這一切都來自于數據庫給我的自由,它簡直變成了一種消遣,自戀的媒介。”
4 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數據庫Visual Foxpro課程自始至終都貫穿著“圖書管理系統”一個綜合的小型開發項目,任務從開學初就布置下去,學生組成團隊,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在相互交流中進步,在彼此支持中完成項目。
這種團隊協作一方面體現在項目分工和界面設計分工上。分工之后在最終完成時又各有特色;另一方面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答疑解惑,增進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感情,課程項目設計過程中充滿了濃厚的互相協作和學習的氣氛。
計算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要求人們思想活躍,富有創造精神,并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學習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現代社會需要大力培養復合型人才,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模式、利用何種教學手段、采用何種網絡資源,重要的是把握課程和學生的特點,確定培養目標,借助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制定蘊含先進教學理念的正確的教學目標。基于項目的案例教學模式,在數據庫課程中的嘗試是成功的,教學效果是顯著的。(本文獲“2005年全國青年教師計算機優教育秀論文評比”三等獎)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教育傳播與技術,1996,3
[關鍵詞] 關聯規則 圖書借閱數據 SAS/EM 數據挖掘
隨著數據庫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圖書館積累了大量的讀者圖書借閱歷史數據。這些數據背后隱藏著許多重要的信息,但是圖書館的圖書管理系統無法發現這些數據中存在的關系和規則,無法預測讀者的信息需求,缺乏挖掘數據背后隱藏知識的手段,很難幫助讀者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資源。本文通過SAS/EM(SAS enterprise miner)數據挖掘工具對圖書借閱數據進行相關的關聯數據挖掘,發現讀者的圖書借閱數據間的關聯關系,并將這些隱藏在數據背后的重要信息形成知識,以指導圖書館的借閱和采購工作。
1 SAS/EM數據挖掘工具
美國SAS研究所于1976年推出的大型國際統計分析系統SAS(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是一個用來整理數據、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打印報告的大型組合式軟件包。1985年SAS研究所推出微機版,此后該軟件一直在不斷更新版本,本次數據挖掘采用SAS 9.1.3版本。
SAS對數據進行關聯規則分析是通過SAS/EM模塊中的Association節點實現的。SAS/EM是一個界面圖形化、由菜單驅動的、對用戶非常友好且功能強大的SAS數據挖掘集成軟件。
SAS/EM采用Apriori算法,利用k項集來探索k+1項集,再根據按照目標數據的性質、特點而設定的最小支持度(min_sup)和最小可信度(min_conf)產生規則。所以,利用SAS/EM進行關聯規則分析的關鍵就是確定三個參數,即產生規則的項集最大數目(items)、最小支持度和最小可信度[1]。
在SAS/EM關聯規則分析結果中包含滿足要求的所有規則(rules)以及每條規則的支持度(support(%))、可信度(confidence(%))、作用度(lift,可信度與期望可信度的比值)等一些信息。在分析結果中,每條規則的支持度表示同時滿足規則前件和規則后件的例數占總例數的比例,每條規則的可信度表示在所有滿足規則前件的例數中滿足規則后件所占的比例。
利用SAS/EM模塊中的Association 節點對圖書借閱數據進行相關的關聯數據挖掘,希望通過SAS數據挖掘模式來發現、認識圖書借閱數據間的相關性,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率,為讀者提供一定的個性化服務。
2 SAS/EM圖書借閱數據關聯規則數據挖掘過程
2.1 圖書借閱數據的獲取及數據預處理
數據挖掘的實現是以大容量數據庫為前提的。因此數據的可靠性、完整性、有效性就顯得至關重要,這是數據挖掘成功的最基本保障[2]。數據準備是否做好也將影響到數據挖掘的效率、準確度以及最終模式的有效性[3]。這些數據一般存儲在數據庫系統中,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往往不適合直接在這些數據上面進行知識挖掘,需要做數據準備工作。數據準備一般包括數據的選擇、凈化、推測、轉換(離散值數據與連續值數據之間的相互轉換、數據值的分組分類、數據項之間的計算組合等)、數據縮減(減少數據量),減少數據冗余、噪聲等因素對數據挖掘項目的影響。數據預處理是提高挖掘效率的重要步驟之一,大約占到整個數據挖掘過程的60%―80%時間[4]。
2.1.1 圖書借閱數據的獲取 進行圖書借閱數據關聯規則數據挖掘所使用的數據來自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圖書管理系統ILASII系統數據庫,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12個月的湖南師范大學商學院2006級研究生的借閱數據共2 112條。筆者將從圖書管理系統中導出的數據以文本方式保存后導入到SQL Server 2000中,通過SQL查詢語句進行數據轉換、合并、篩選,去除圖書館業務數據中與數據挖掘不相關的冗余項,保存與數據挖掘相關的如操作日期、讀者證號、索取號、文獻條碼號等重要屬性,如表1所示。
2.1.2 圖書借閱數據預處理對于圖書借閱數據挖掘來說,讀者借閱歷史基本數據中只有讀者證號、索取號數據對圖書借閱數據挖掘有用,因此在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關聯規則挖掘之前,需要利用SQL語言對讀者證號、索書號數據進行預處理。
將SQL Server 提取的數據以文本方式保存并取名為JYZHSQH52,然后導入Excel表以JYZHSQH52.xsl保存到讀者借閱數據預處理文件夾中。運用SQL對讀者證號、索書號數據進行預處理,SQL程序如下:
建表Sheet1$:
CREATE TABLE [master].[dbo].[Sheet1$] ([suoqu] varchar (255) NULL, [reader_no] bigint NULL)
由于在SAS/ EM數據挖掘工具中只能夠使用事務格式數據進行關聯規則數據挖掘,因此利用SQL語言對讀者證號、索書號數據進行預處理。SQL程序如下:
Select 讀者證號,索取號 from sheet1$
Order by 讀者證號
運行后得到預處理后的讀者證號、索書號數據表,如表2所示。
由此形成的預處理后的讀者證號、索書號數據就可以運用SAS/EM進行關聯規則數據挖掘了。
2.2 SAS圖書借閱數據關聯規則挖掘
只有將經過預處理的圖書借閱數據導入SAS的數據庫,才能進行有關的關聯規則挖掘,從而得到關聯規則挖掘結果。進入SAS系統后,導入JYZHSQH52.xsl,保存到sheet1$中。程序如下:
Proc import out=work.jyzhsqh52
datefile= "E:\碩士論文.數據\讀者數據挖掘\圖書借閱數據預處理結果
zzhsqh.xls"
dbms=excel replace;
sheet="Sheet1$";
getnames=yes;
mixed=no;
scantext=yes;
usedate=yes;
scantime=yes;
run;
在SAS中,因為要經常使用圖書借閱數據,為了避免重復導入數據的步驟,就要選擇SASUSER作為永久性的Library(庫),建立Member(成員名稱)為JYZHSQH52的文件夾以存放將要進行數據挖掘的數據。并在C盤中建立名稱為JYZHSQH52.sas的文件夾,以保存可以在SAS系統運行的相關數據,供在以后的相關數據挖掘過程中重復調用。最后將在SAS系統中建立名稱為SASUSER.JYZHSQH52的數據庫。打開SASUSER.JYZHSQH52數據庫,可以看到一個由讀者證號和索取號組成的表,如圖1所示。
2.3 SAS/EM關聯規則數據挖掘結果分析
運用SAS/EM模塊的Association節點對圖書借閱數據進行關聯規則數據挖掘的過程是:在SASUSER.JYZHSQH52數據庫建立后,要對數據集中的索取號進行抽樣,抽樣方式為聚類并指定聚類數為13,運行后生成66個樣本數據;進行關聯規則分析前,要在General中的Analysis mode中選擇Association為分析模式,Minimum Transaction Frequency to Support Associations是要設置規則最小支持度(有三種方法),在此特別指定10%為最小支持度;Maximum number of items in an association設置一條關聯規則中包含的最大項數,特別指定規則的最大項數為4;Minimum confidence for rule generation 是要設置規則的最小置信度,特別指定規則的最小置信度為10%。最后,對樣本數據進行關聯規則分析并獲得關聯規則28條,如圖2所示。
對于運用SAS/EM數據挖掘工具對圖書借閱數據進行關聯規則數據挖掘所產生的規則,可以看到按照預先設定的最大項集數為4時Relations所包括的2個數據間關系、3個數據間關系及4個數據間關系。從分析結果中的第1條規則來看,F279.241是管理類書籍,規則的前項,F127是人力資源方面的書籍,規則的后項,其支持度為10.53%、置信度為100%,其意義為借閱管理類方面書籍的學生100%會借閱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書籍。從產生的規則來看,只有那些支持度≥10%和置信度≥60%的規則才具有實際意義,對于那些支持度和置信度不符合數據挖掘要求的規則要刪除掉。
3 結束語
運用SAS/EM數據挖掘工具對圖書借閱數據進行挖掘所得到的規則,與圖書借閱的實際情況比較相近,說明關聯挖掘結果是有效的。因此,所形成的知識對圖書館管理工作起到以下指導作用:
對于圖書借閱工作來說,可以提供圖書個性化借閱服務,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率。如學生借閱了管理類方面的書籍,就可以向他推薦人力資源方面的書籍,因為從關聯規則挖掘的結果來看這兩類書的關聯性很強。
對于圖書采購工作來說,可以加強圖書采購的目的性,優化圖書資源結構。如管理類的圖書和人力資源類的圖書的關聯性很強,因此定購管理類的圖書數量要和人力資源類的圖書相匹配。
參考文獻:
[1] 段鯤,武建虎,賀佳.關聯規則在小樣本臨床資料中的應用.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91-94.
[2] 朱靜.成功實施數據挖掘的因素分析.[2010-10-20].portal.省略/ShowArticle.aspx?id=471027.
[3] 賴娟.數據挖掘技術及其應用分析.現代商貿工業,2009(14):283-284.
[關鍵詞]多角色;學習模塊;項目模塊;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4634(2017)03001007
0引言
指出,國家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任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提出、“互聯網+”的發展以及中國成為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會員,標志著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已步入國際化進程,對創新型科技人才和工程師應對復雜系統問題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理念已經從“外延擴張型”向“內涵質量型”進行轉變,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筆者積極進行教學方法改革,轉變教學范式,提出了“多角色混合式學習模式”,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進行創新實踐,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能力、素養和智慧。
1典型教學模式的特點和局限性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的各種類型的教W活動的基本結構或框架。教師在教學環節中按照一定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目前國內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傳統模式、案例模式、啟發式模式、問題驅動模式、合作模式、基于項目學習模式等,各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和性能對比如表1所示。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講解向學生傳授知識,其結構是“講―聽―讀―記―練”。這種模式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了學生作為主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其結果是教師為學生發現問題,教育學生解決已知世界的問題。這種模式只是培養了學生“解題”的能力,而不是解決問題的能力[1]。
案例教學的結構是“感知―分析―討論―理解―判斷”,教師選擇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案例,通過分析案例,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啟發式模式采取“設置情境―提問―思考―答疑―評價”的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問題驅動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即PBL)的教學過程是“提出問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效果評價”,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問題為中心的一種啟發式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過程是“建立小組―誘導啟發―交流學習―討論辯論―效果評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模式,學生最大程度地促進自己及他人的學習。這種模式有利于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和包容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但是容易忽視個體差異,能力差的學生可能會過度依靠能力強的學生。
綜上所述,已有的典型教學模式在加強學生素質、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等方面表現出各自的優勢。然而,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則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此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熱點問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主動創新意識。當學生具有主動創新意識后,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才會以超常規或是獨特的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適應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者在深入研究典型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已有教學模式的優勢,設計了多角色混合式學習模式,旨在激發學生的主動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多角色混合式學習教學模式
移動互聯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加速驅動社會的發展。大學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在“互聯網+”的大時代學會學習和成長。通過大學教育,學生不僅學習知識,而且通過訓練和實踐提高能力,通過熏陶和滋養提升素養,通過感悟和啟迪增長智慧。然而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是圍繞著一定的教學目標而設計的,不存在對任何教學過程都適用的普適性教學模式,也沒有哪一種教學模式是最好的。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能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混合式學習模式,即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1混合式學習理論
混合式學習的核心思想是針對不同的問題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效益[3],即綜合多種教學模式的優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混合式學習一方面強調系統性學習,即學生的能力、素養和智慧的培養需要有系統和完整的知識結構,學科知識與工程實踐的有效結合。另一方面強調碎片化學習,即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獲取知識,開拓視野,促進知識向能力遷移。在工程與知識的交互中激發學生的主動創新意識,形成創新思維,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混合式學習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由皮亞杰的結構觀和建構觀、維果茨基的心理發展理論和布魯納的認知學習理論等多名學者的研究成果形成的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種能動的建構過程。學生是認知的主體,知識不是教師灌輸,而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通過協作、討論、交流等方式積極建構,是與從環境中主動選擇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動建構信息的意義過程。其中,皮亞杰系統地闡述了知識的建構過程。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4]認為知識的獲取是學生主動探索的結果,學習是學生進行發明與發現的過程。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把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設置充滿智慧刺激的環境,向學生呈現一些能夠引起他們興趣、具有挑戰性的材料,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行探索,在探索中主動獲取知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認知發展呈階段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外界信息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這一過程稱為同化;當有些信息與現存認知結構不十分吻合,學生將改變認知結構,這一過程稱為順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其本質是同化―順應―同化―順應的循環往復。平衡是一種心理狀態,當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能夠輕松地同化環境中的新經驗時,就會感到平衡,否則就會感到失衡。心理狀態的失衡將驅使學生采取行動調整或改變現有的認知結構,從而達到新的平衡。平衡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學生在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的過程中實現認知的發展。
2.2多角色混合式學習模式
在“知識、能力、素養和智慧”的目標驅動下,筆者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深入探索教學模式,對教學環節進行改革,構建有效教學情境,綜合運用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等混合式學習模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并在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基礎上引入多角色理念,設計了多角色混合式學習模式(如圖2所示),通過承擔不同角色,學生不僅能在原有的知識理論基礎上建構知識、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而且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實現了能力、素養和智慧的提升。
多角色混合式學習模式將教學過程分為2個模塊:學習模塊和項目模塊。學習模塊主要是進行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學習模塊中,教師根據課程的知識體系以及應用領域的最新進展,從現象和問題入手,引導學生思考、學習、研究和解決問題。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依次為:知道、理解和精通;學習模塊采用的教學模式有講授模式、問題驅動式、合作模式;教師扮演的角色有專家和引導者;學生扮演的角色有學習者、探索者、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和合作伙伴。學習模塊的具體流程是:首先,教師作為專家對學生進行講解、傳授知識,學生通過學習、探索等方式對知識進行同化和順應。其次,為了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教師不斷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主動創新意識,引導學生相互合作,增加知識的積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最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同化、順應并理解新知識,進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有關問題。
項目模塊是以學科的概念和原理為中心,通過實際項目的研究整合學生所學知識,培養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發現式的一種學習模式,學生通過各種探究活動以及相關資料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項目模塊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知識,并加以創新。在項目學習模式中,學生扮演的角色有項目經理、需求分析師、軟件設計師、軟件工程師和測試工程師。教師的職責是回答項目小組的問題、引導并指導項目小組。具體流程如圖3所示。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因為承擔著不同的角色,好奇心和責任感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創新興趣。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同的思維碰撞激發了學生能夠以發散性思維去思考問題,大膽突破原有的框架,對已有的知識進行新的分解與組合,在知識的積累中實現認知的發展。認知水平的提高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此外,在項目學習模式中,由于創造性思維活動是一種探索未知的活動,而學生認識水平和能力有限,因而失敗不可避免。為了預防屢次失敗可能給學生帶來的消極影響,教師應及時指導項目小組,并給予一定的技術支持。當學生思路受阻時,教師應啟發學生調整思路、靈活轉變思維方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多角色混合式學習教學模式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傳統的課堂教學特點是重知識輕能力、重學輕思,教學方法通常是灌輸式、封閉式、句號式。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過程對學生的熱情和潛力的發揮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學生通常是積累了很多“知識”,但也失去了創新的“動力”。“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是信息類相關課程的基礎課,本文以“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為例,引入多角色混合式學習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和智慧。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包括理論教學、實驗環節和課程設計。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程序設計思想以及專業所要求的高級技能和工具的使用;能夠設計針對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通過引導、鼓勵學生動手設計項目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其創新能力。
3.1學習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學習模塊涉及理論教學和實踐環節,理論教學由課前活動和課堂學習組成。課前活動主要是要求學生在上課前通過上網查閱資料、課前預習等方式學習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主動深入地參與教學活動,增強自信心。例如,學生在開始學習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時,對面向對象思想上既好奇又陌生。強烈的好奇心會驅使學生思考什么是面向對象軟件開發方法,它與之前學習的面向過程程序設計有什么關系等問題,在課前活動中,首先,為了滿足好奇心,解決未知問題,強烈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去查閱資料。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自己已有知識結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學生在探索中汲取知識,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吸納新知識,從而實現知識的同化。其次,課前預習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改變學生只是被動地遵從教師和課本、機械地存儲知識的現象。最后,查閱資料和課前預習可以顯著提高W生的自學能力。此外,學生是帶著問題聽課,個人的熱情、個人的探究、個人的見解有助于知識的積累。
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是發現知識的過程,是新舊知識經驗直接相互作用過程,是將新知識納入已有認知結構的同化、順應過程。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用所學知識去獲得新知識,開闊視野,活躍思路,達到觸類旁通。課堂是教學實施的主要形式,是培養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載體。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即“授之以漁”。也就是學生應該學會如何運用知識,如何創造知識。為了保證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和扎實性,筆者對于課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和概念采取講授模式。在講授模式中,教師扮演專家角色,學生扮演學習者角色,被動地聽使得學生只是機械地對知識進行繼承,缺乏對知識的批判與創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在講授過程中穿插引入問題或案例,并及時進行角色變換,具體流程如圖4所示。以“圖書管理系統”的圖書類設計為例,首先,提出問題:程序中的其他函數如何能對圖書類中的私有成員進行讀取操作?通過設置問題,教師由專家角色轉變為引導者,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啟發。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多種解決方案,如將圖書類中的數據成員定義為公有的、調用類中的成員函數對類的私有成員進行相關操作等等。教師在肯定學生方法的基礎上,指出這些方法雖然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將類的成員定義為公有的方法會破壞類的信息隱藏特性,對成員函數進行多次調用的方法會增加時間開銷,影響程序的運行效率,由此引出友元函數。通過這種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象。學生由單純的學習者變換為知識的探索者和主動建構者,實現知識積累的同化和順應過程。通過引導,啟迪學生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思維,激發創新意識,探索和發現前人尚未解決的問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人的認知水平的提高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是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每個人認知發展的速率不同,為了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平衡和不平衡的循環過程中實現學生的認知發展,筆者在實驗環節中采用合作學習模式。為了提高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性,筆者在布置“圖書管理系統”程序設計任務時,要求學生綜合所學知識,采用多繼承方式設計類,設計成員函數時使用虛函數等。對于有些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該任務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學生很難一個人獨立完成,因此采用合作學習模式顯得尤為有效。此外,筆者還將與該案例有關的相關理論知識放在課程學習網站上,引導和啟發學生。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的認知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討論,每個學生就有機會了解別人解決問題的思想,當自己與其他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時,由于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因此學生不會簡單地接受其他學生的思想,而是進行探索、研究,進而得出自己的結論,這一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研究和創新能力以及團隊的合作能力。
3.2項目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項目模塊對應課程設計環節,在課程設計環節中采用項目學習模式。之所以采取項目學習模式,是因為在“學以致用,以用促學”的教學理念中,“用”是學習的起點和落腳點。學生在“實踐―學習―實踐”的螺旋式上升過程中,不再是存儲信息的淺層學習,而是將新知識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建立知識間聯系的深層學習[5]。筆者根據教學內容,以項目為核心,設計或選擇若干個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的項目。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由5名學生組成。分組的原則是“組間同質、組內異質”[6],即將學習成績、能力、性別等方面不同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這種分組模式有利于“組內合作、組間競爭”。每個小組選擇一個項目作為課程設計任務。在課程設計環節中,學生承擔著項目經理、需求分析師、軟件設計師、軟件工程師和測試工程師等不同角色,項目組的成員獨立完成信息的采集、需求分析、方案設計、編寫代碼以及系統的測試。
以“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設計――圖書管理系統”開發為例:項目經理主要負責圖書管理系統的總體規劃和階段規劃,一般由項目組中能力較強的學生承擔,該角色可以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需求分析師的職責是通過調研確定“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目標和任務,即確定系統的綜合要求、分析系統的數據要求、導出系統的邏輯模型、修正系統的開發計劃等。例如通過調研,確定系統應能對一定數量的讀者進行相應的信息存儲與管理。要實現這個需求,系統需要具備錄入、刪除和修改讀者信息,查詢并統計讀者的相關資料等功能。需求分析角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主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軟件設計師的職責是完成“圖書管理系統”的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例如整個系統需要劃分為幾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需要設計幾個類,類與類之間的關系是組合還是繼承等。該角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軟件工程師的職責是完成源代碼的設計與實現。軟件工程師的能力對程序的可靠性、可讀性、可測試性和可維護性具有深遠的影響。該角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思維和編程能力;測試工程師負責對系統進行整體測試,這是保證“圖書管理系統”質量的關鍵步驟。因此測試工程師應精心設計測試方案,盡可能充分覆蓋程序邏輯并使程序達到所要求的可靠性。學生在完成該項任務時,將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如《軟件工程》課程中的軟件測試方法,從而將抽象的理論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該角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圖書管理系統”的開發和設計過程中,還設置了小組討論環節,項目組成員對每一階段所完成的任務進行討論和論證,以進一步對自己所完成的部分進行修改、完善。項目學習模式將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等進行綜合訓練。
綜上所述,項目學習模式包含3個環節:(1)提出問題。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解決問題只不過是數學或實驗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項目組中不同的學生承擔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責任,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進而會對要完成的項目提出很多問題;提出的問題越多,越能激發學生探索性學習的主動性。(2)建構自身的知識,實現知識的積累。針對遇到的問題,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討論、觀察、實驗等活動,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在對已有知識和技能應用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新技能,進而解決在項目實現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3)培養多種能力,提高綜合素質。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自行組織管理模式,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工作責任感以及團隊合作能力。通過以實踐為基礎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跨學科、跨領域完成馱庸ぷ魅撾竦哪芰ΑT誚餼鑫侍獾墓程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知識自主深化和創新能力。項目學習模式中的這3個環節循環往復且螺旋式上升,學生針對項目提出問題,以問題為驅動,通過探索、研究、討論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將方法用于實踐之中,并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通過這種學習模式,學生不僅可以將抽象的理論概念通過做項目聯系起來,提高理論聯系實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養成敢于質疑、善于表達和認真傾聽的習慣。此外,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了解和掌握了軟件開發方法,強化了學生的思維訓練和系統的設計訓練,提高了綜合素養。
4結束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在能力、素質和智慧越來越重要的時代,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多角色混合式學習模式”以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素養和智慧”為目標,將教學過程分為學習模塊和項目模塊2個模塊。學習模塊將講授模式、問題驅動模式和合作學習模式與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實踐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引入多角色模式,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潛力,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而且提高了素養,增強了智慧。項目模式是通過完成項目,引導學生思考,整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和智慧,并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組織學生參加ACM程序設計大賽陜西省賽所取得的成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多角色混合學習模式對學生的能力、素質和智慧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陸國棟.我國大學教育現狀與教學方法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3(23):4244.
[2] Bruno W,Omar T,Christophe K,FrédéricH.MultiRole Project (MRP):anew projectbased learning method for STEM[J].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2016,59(2):137146.
[3] 李克|,趙建華.混合學習的理論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7):14.
[4] 高文,徐斌艷,吳剛.建構主義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710.
[5] 趙魯濤,張志剛.“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創新高校課堂教學[J].中國高等教育,2015(17):3739.
[6] 王鑫,白樹勤.從理念到實踐:“合作學習能力培養模式”的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14(6):102106.
【關鍵詞】書友會;管理系統;系統設計
1 概述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微信、微博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就在新媒體“碎片化閱讀”的旗號洶涌而至的當下,有一群人正從網絡碎片化閱讀回歸到聚在一起深度閱讀和討論書籍。他們當中有的是在校學生,有的是正在拼搏的創業者,有的是普通的企業員工,也有的是事業有成的企業管理者,他們或許此前素未謀面,但卻在微信、微博上彼此熟悉,他們有著共同的身份:某個書友會的書友。線上結識線下聚會,以微友為群體的書友會的發展正是微信、微博等移動互聯網改變社交方式的結果。線上結識的微友們線下聚會的目的,是摒棄移動互聯時代盛行的碎片化和電子化閱讀,回歸到氤氳書香與面對面的討論。
這種面向微友的書友會,較之傳統方式的書友會是不同的。一直以來,傳統的書友會成員之間都僅限于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不但限制了書友會的規模發展,而且組織者在決定定期開辦讀書會的時間與地點,以及邀請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互動溝通上也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此外,由于傳統書友會的成員群體的小眾性,使其討論的話題與觀點難以成多元化發展。溝通不及時,會員積極主動性差成為傳統書友會的硬傷。雖然目前新型的面向微友的書友會,可以通過微信、QQ等即時通信工具,可以及時通知每個會員參加讀書會、作家見面會、新書會等活動的時間、地點,但隨著讀者群規模越來越大,書友會成員的需求不斷增加,僅僅依靠這些即時通信工具和人工管理手段對其進行管理,也還是不能滿足書友會日后的發展。
開發一個面向微友的書友會管理系統,可以向會員推薦一套好的讀書管理方案,減少會員在選書方面的時間與精力上的浪費。通過網絡的途徑,使會員能夠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更廣泛的書目流派選擇和興趣,并且可以隨時隨地的將自己對所讀圖書的觀點到網上與他人分享,可以和世界各地不同的人自由的交流看法與觀點。書友會管理系統可以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以往遲緩、溝通不便、讀者參與被動、周期長的弊端,而且讀者會員的信息登記、刪除、修改,書目查詢,統計數據快速準確,為使用者帶來方便。因此,開發面向微友的書友會管理信息系統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的。
2 需求分析
①由于網絡上各網站收錄圖書的側重點雖有所不同,但大多是中外文學名著和現今較為流行的圖書,也有電腦、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方面的圖書,更多的是網友自己的習作和連載。這樣就造成文學書太多而專業書少;雖然圖書數量大,但交叉重復的很多。
②雖然網上有許多的免費電子圖書和免費電子圖書網站的鏈接,但由于提供免費電子圖書的目的各異,提供免費電子圖書的數量不同,質量也參差不齊,又由于主辦者的版權問題和經費等種種原因,網站更新不及時,維護不到位,許多網站經常被迫關閉。所以讀者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曾經訪問收藏過的電子圖書的網上鏈接,再次訪問時出現了許多死的鏈接,原有頁面已經不存在。這些問題的存在也使得人們對免費的電子圖書的信任度不高,需要得到改善。
③現如今的一些電子書網站缺乏會員之間的互動與了解也成為其一大硬傷之一。
除了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以上三類主要問題之外,還需要具有特色圖書管理、書友心靈博客、會員上傳下載文檔、在線投票和在線客服求助等功能。此外,在設計上也要力求提高用戶界面的友好度,提高參與者的親切感。
3 系統設計
3.1用戶權限設計
根據需求分析將系統用戶的權限分為一般書友會瀏覽者、注冊書友會員和主持人三個權限等級進行管理。書友普通用戶(任意瀏覽者)只能實現查詢瀏覽和查詢資料的功能;書友會員(注冊會員)擁有查詢瀏覽和查詢資料、發言交流、查詢書目、管理個人資料的功能,但是不能修改刪除他人信息和交流中的記錄;書友主持人用戶(系統管理員)擁有系統的全部功能。
3.2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①會員管理模塊:驗證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根據不同權限實現不同角色的用戶,分配不同的功能;添加普通會員和主持人會員;修改和更新用戶信息;注銷過期用戶(刪除用戶功能)。
登錄:登錄頁面要求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當用戶名或密碼為空時,程序將出現提示信息;當用戶名或密碼輸入錯誤時,會出現錯誤提示框,提示用戶名密碼錯誤,單擊確定按鈕后回到登錄頁面;當用戶名、密碼輸入均無誤時,用戶單擊登錄按鈕后就進入主頁面。登錄頁同時還設有[會員注冊]的鏈接按鈕,想成為正式會員的書友可以點擊,跳轉到注冊頁面。
會員注冊:向會員提供注冊表單,會員同意協議后,按要求進行注冊。首先,點擊注冊超鏈接,到注冊協議頁面。其次,按[同意]按鈕后,轉到會員資料注冊填寫表單。最后,單擊[提交],注冊成功。可以跳轉到書友心靈博客中點擊[個人信息]鏈接來修改個人資料。
②特色圖書管理模塊:包括特色圖書類型管理,特色圖書信息分頁顯示,特色圖書的查詢,特色圖書的添加,修改和刪除等。特色圖書信息將通過分頁技術顯示,由于圖書信息繁多,所以采用存儲過程分頁。
③交流論壇管理模塊:為了便于會員的及時交流與溝通,有必要設計會員交流管理模塊。會員交流管理模塊主要包括會員交流信息的錄入、刪除和查看,這部分的設計與特色圖書信息模塊的設計基本相同,都包括錄入、刪除和查看模塊。
會員交流必須具備的功能共有5個:會員必須具備在系統信息的功能。會員信息能夠顯示在頁面上的功能。主題劃分板塊,主持人可以根據會員的實際需求來設置不同的論壇主題,例如經典名著討論主題、都市職場著作討論主題等。信息控制功能,為了共建和諧的社會,系統必須把一些敏感字替換成一些替代符號的功能。系統管理功能,主持人可以對一些偏激和惡意的帖子進行刪除。
要設置系統首頁文件,來顯示系統的首頁信息,分別有:系統的導航鏈接,會員注冊鏈接,鏈接到正式會員注冊頁面進行注冊后,才能返回到論壇頁面進行發言;論壇信息:顯示系統公告信息,登錄界面及基本信息;版面信息:顯示論壇的基本主題劃分及其分類。在線統計:顯示系統在線人數等。
④心靈博客管理模塊:為了系統對會員個人信息的日后的維護與更新,有必要設計會員心靈博客的管理模塊。會員心靈博客管理模塊主要包括會員發表信息的錄入、修改、刪除和查看,這部分的設計與特色圖書信息模塊的設計基本相同,都包括錄入修改刪除和查看模塊。除此之外,會員心靈博客管理模塊還包括了會員發表讀書筆記日志,主持人管理,IP封號等功能的設計。
⑤投票排行榜管理模塊:包括對投票主題、投票項目的添加、修改和刪除。
首先,設計投票主題顯示頁面,顯示投票內容。其次,投票處理和結果顯示頁面,用戶投票并單擊[確定投票]后,將獲取的用戶投票信息保存到數據庫,并統計票數。投票成功后顯示統計結果,將用戶投票數據進行處理。將統計結果以圖像形式顯示。
⑥在線求助管理模塊:對于會員對功能使用的疑問解答信息的管理。
⑦上傳下載管理模塊:對會員可上傳、下載文檔的信息添加和刪除等功能。
其中,下載文檔信息顯示的功能,顯示系統內所有可以下載的文檔類型及名稱,方便會員及時找到個人所需的文檔信息。設置文檔詳情顯示頁,通過獲取id的值來將該文檔的信息及下載超鏈接顯示出來。上傳功能是為會員提供上傳表單,當會員選擇上傳文件,單擊[上傳]后,文件被上傳到系統服務器upload文件夾中,并顯示上傳成功提示。下載功能是會員單擊文檔的超鏈接后,文檔會被下載到會員的指定位置。
4 結論
書友會管理系統主要針對面向微友的書友管理中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進行開發,采用B/S架構,利用.NET技術開發前臺用戶界面,使用SQL Server 2010為后臺數據庫管理系統。采用模塊化的開發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穩定性、環境適應性、可移植性等。
參考文獻:
[1]鄢凡. 基于Android的移動圖書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4.
[2]穆翠霞. 個人虛擬書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電腦開發與應用,2014,7.
[3]杜嘉寧. 基于策略模式的在線會員俱樂部的設計與實現[D]. 上海交通大學,2012.
論文摘要:高校圖書館是高校信息傳播的主體,以黑龍江科技學院圖書館為例,根據高校圖書館信息傳播的特點,提出了加強本校圖書館信息傳播的建議和措施。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信息傳播的主體,由于信息需求的特殊性和讀者的特殊性,客觀要求高校圖書館按照傳播學原理提高文獻信息的傳播速度和質量,提高對讀者信息服務水平。
1信息傳播的形式與在圖書館中的應用
從傳播的基本形態來看,主要分為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等幾種形式,其在圖書館信息傳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1自我傳播
在這些基本類型中,自我傳播對個人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感覺、知覺、表象、概念、判斷、推理等環節和要素,人能夠認識自己,改造自己,不斷實現自我的發展和完善。這一模式在圖書館的應用主要是指讀者對文獻信息的自我選擇與閱讀學習。
1.2人際傳播
人際傳播被人們作為進行傳播研究的邏輯起點,自有其不可動搖的理論地位,主要指個人與個人之間面對面的信息交流。其特征有:①屬于社會信息傳播,是人類社會最普遍、最大量的傳播行為;②是面對面的信息傳播,傳者與受者可以相互交替;③信息表達不規范;④信息反饋及時,傳播效果當即產生。這一模式在圖書館的應用最首要的當屬信息咨詢工作,也可以說是圖書館核心業務之一。WWw.133229.Com
1.3群體傳播或組織傳播
群體傳播是指通過一定社會關系結合起來進行共同活動的團體內部和團體與團體之間的傳播。組織傳播作為公共關系的基本手段,也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主要是指有組織、有領導、有一定規模的訊息交流活動。其特征是規模較大,對象特定,傳者與受者角色有所規定,信息表達和傳播周期較規范,信息反饋比較困難。此二者似乎在概念上有所交叉,但其在本質上仍有所區別。以上兩種傳播模式在圖書館亦比較顯見,前者的應用如圖書館界的資源共享和館際互借,后者如面向讀者組織各類活動一報告會、講座、展覽等等。
1.4大眾傳播
大眾傳播由于規模巨大、影響深遠,理所當然地成為最被重視的傳播類型。大眾傳播就是職業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通過現代化的傳播媒介(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對其廣泛受眾所進行的信息傳播過程。對于當代圖書館來講,注重通過各類大眾傳媒進行自我宣傳,使更多的社會公眾了解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則是大眾傳播模式的最佳應用體現。
2高校圖書館信息傳播的特點
對于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來說,圖書資料工作就是教學科研工作的起點和組成部分,因而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傳播可歸結為兩點:一是直接配合教學進行專業教育;二是配合學校科研、提供參考咨詢和情報服務,即教師和科研人員要通過查找資料將國內外先進的技術和知識吸收過來,圖書管理人員還要通過資料把信息傳遞出去,這一來、一去,實際上體現的就是高校圖書館的傳播特點:
(1)對信息資源加以采集、加工、存儲并將其開發成有序的信息產品提供給用戶以滿足他們的信息需求。在這里,高校圖書館面對的信息資源主要是文獻,其傳播的方法主要有外借、館內閱讀、館際互借、情報檢索、咨詢服務、定題服務、翻譯、復印等,服務或信息傳遞方式取決于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讀者需求。
(2)網絡化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依托高效、快速的通迅網絡,對網上信息資源進行開發并提供用戶。
(3)舉辦各種書評、書展、讀者座談會等,來建立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溝通,達到信息交流的目的,從而優化和提高高校圖書館信息傳播的效率與效果。
3黑龍江科技學院圖書館信息傳播現狀分析
3.1圖書館館情概況
黑龍江科技學院圖書館于2003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建筑面積3.77萬耐,現有館藏圖書80萬冊,閱覽座位4000個。管理職能設有八部:流通部四個,負責圖書、期刊的借閱工作;信息部負責開展信息咨詢服務以及用戶教育工作;技術部負責全館計算機及網絡系統的運行和維護工作;采編部負責圖書、期刊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工作;綜合部負責自習區管理及安全保衛工作。圖書借閱采用ilas圖書管理系統,實現流通、采訪工作自動化。
購有cnkj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重慶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書生之家、礦業工程數字圖書館、中國煤炭數字圖書館、美國ebsco等中外文數據庫。
建館以來,大力發展電子閱覽和網上虛擬圖書館建設,積極開展網上圖書需求調查及讀者培訓;推行“一站式”服務體系,初步形成了秩序、高效、和諧的圖書管理和信息傳播體制,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服務。
3.2影響圖書館信息傳播效果的矛質和不足
根據圖書館信息傳播理論,考察分析我院圖書館信息傳播現狀,認為存在以下不足:
(1)圖書館需求信息反饋不足。目前,已建立了網上圖書需求調查反饋系統,但信息反饋量不足,影響了圖書館對圖書采購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2)圖書館信息網絡建設不全面,在用的機房微機數量相對讀者來講,數量不足;
(3)經典科技圖書、外文期刊和外文原版教材采購數量和質量不足,對提高教學和科研的支撐力小;
(4)圖書借閱流通過程中,圖書破損和丟失現象時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妨礙了教學和科研工作。
4加強圖書館信息傳播的建議和措施
結合我院圖書館信息傳播的現狀,對黑龍江科技學院圖書館信息傳播建設提出如下建議和措施:
4.1加強圖書館信息反饋渠道建設,提高圖書館圖書采購的數量與質量
在繼續開展好現有的圖書采購網上訂購服務外,拓寬信息反饋渠道,設立專家或學術帶頭人咨詢服務熱線,聘請各專業專家、學者、學術帶頭人對本學科重點圖書或信息進行評估和推薦,評估和推薦結果做為圖書采購、特別是科技前沿圖書或資料采購的依據。
4.2加強圖書館信息網絡硬件建設,提高電子信息查詢和傳播能力
采用兩條腿走路的方法,提高校園網的使用效率,一是適當增加電子閱覽室微機數量和閱讀座位,提高電子信息的查閱能力;二是在閱覽室或館內自習室設立獨立網線端口,方便攜帶筆記本電腦用戶上網查詢,并降低電子閱覽室壓力。
4.3加強電子圖書和數據庫信息網絡化建設,提高電子文獻載體信息的比例
根據需求和經濟運行情況,加快電子圖書和數據庫購置,增加電子文獻數量,提高圖書館信息傳播能力和信息質量,提高對教學和科研的服務效果,并努力做到國內、國際科技信息共享。
4.4加強讀者培訓
除了對讀者進行信息查詢技術培訓外,還需要加強對讀者道德修養教育和尊書愛書教育,延長圖書、文獻的使用壽命,保證信息傳播不受中斷的影響。
4.5建立專題數據庫
利用圖書館所擁有的網絡系統,對文獻進行深層次開發和利用。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都在建立流通、編目、采訪、期刊、查詢等業務的計算機自動化系統的基礎上,對本館圖書進行提練、摘要,建設成各種與學校教學、科研相關的各種專題數據庫,并且數據庫標準化、規范化,形成自己的信息產品,通過圖書館網絡系統傳送給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