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范文

        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

        第1篇: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范文

        關鍵詞:金融危機;債務危機;資本主義;內生性根源

        中圖分類號:F83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12)08-0005-05

        一、引言

        如果從2006年春季“次債危機”在美國顯現端倪算起,金融危機距今已經快七年了。七年來金融危機經歷了顯現——集中爆發——持續影響等過程后,并沒有消除。反而,金融危機演化成了“債務危機”。如今,“債務危機”在一些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卻越演越烈。除了挪威、希臘等國家最早發生債務危機外,目前,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也卷入了歐債危機。債務危機似乎只有惡化的趨勢,而沒有好轉的征兆。面對殘酷的現實,不僅要追問此次金融危機為什么持續這么長的時間,影響面這么廣,深度這么深,同時能夠引發債務危機?這次深度的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對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有什么啟示?這是本文試圖回答的問題。

        二、金融危機的內生性根源

        金融危機的原因,國內外學者們從不同的視角進行了論述(白暴力、梁泳梅,2008;吳曉求,2008;劉迎秋,2009;Taylor,2008;Phillip Arestis、 Elias Karakitsos,2009)。雖然這些論述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全面性。為此,本文將從基本經濟制度、經濟體制和微觀市場的運行和操作這三個層面來剖析此次金融危機發生的內生性根源。

        (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矛盾

        此次由美國次債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其深層次的根源仍然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資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認為資本家對超額利潤的追求決定了資本家會不斷的擴張生產規模,另一方面由于工人僅僅獲得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工資,其有限的支付能力與資本家無限擴張的生產之間的矛盾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生的最根本原因。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有限的消費,資本主義產生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

        理論上來說資本主義生產“相對過剩”才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但是,當代資本主義的生產的相對過剩的矛盾出現新的變化:

        1.生產相對過剩的表現形式由“有效需求不足”轉向“有效需求過度”。資本主義生產的相對過剩是生產的無限制擴張和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間的矛盾。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解決生產過剩的方法已經不是過去那種簡單的“把牛奶倒掉”的浪費做法了,而是創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來擴展全社會(包括政府、社會和私人)的支付能力。具體涉及到私人信用的擴張、政府債務規模的擴大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首先,私人信用的過度擴張。具體來講就是私人信用工具的創新,即通過“按揭”等金融創新產品來鼓勵全社會的超前消費,幫助人們用未來的錢實現現在的夢想。在這樣的制度下,雖然可以擴張全社會的消費規模,部分解決生產過剩的問題,但是人們卻變成了一個個“負翁”。當受到利率等外部因素沖擊時,沒有實際支付能力的“負翁”很容易發生支付困難,變成“倒下去的負翁”,即個人的破產。其次,政府信用的過度擴張。為了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除了創新金融工具,釋放全社會的“未來需求”外,資本主義國家還通過大規模借債來擴大公共支出。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危機后,歐洲等一些國家采用借債的方式籌集資金來刺激本國經濟,由于其國家債務負擔超過了未來的償付能力,結果誘發了債務危機。再次,社會福利水平的過度擴張。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一些歐洲國家,為了緩和階級矛盾,不斷的提高全社會的福利水平。當一個國家的福利制度被政治人物用來討好選民時,就會變成一項剛性的制度。在國家稅收增長幅度不大或下調的情況下,伴隨逐漸上升的福利支出的必然是政府的財政赤字。其實,過度福利化的代價是社會信用和政府信用的過度擴張。希臘等發生債務危機國家的情況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總之,為了解決生產過剩問題,資本主義社會在私人信用、國家信用和社會信用方面進行大規模的擴張,結果是“負翁”、“負國”和“負社會”的出現。當受到外部沖擊時,尤其是全社會的支付鏈條中斷后,發生金融和債務危機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了。

        第2篇: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范文

        [關鍵詞]馬克思;凱恩斯;經濟危機;危機;資本

        [中圖分類號]F0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187-(2013)04―0090―05

        一、引言

        1825年英國爆發的第一次經濟危機引發了學術界對經濟危機問題的不斷探討,相應地形成了解釋這種經濟現象的不同理論,其中尤以馬克思危機理論和凱恩斯危機理論為重要的經典危機理論文獻。由于馬克思危機理論深刻指向資本主義制度,所以當世界經濟良好運轉的時候,某些人便把馬克思危機理論拋至腦后,認為凱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危機理論才是治世良方。2008年的經濟危機讓人們重新審視資本主義的經濟運行,試圖尋找不同于西方經濟學僅停留于現象層面的論斷,于是馬克思危機理論重獲人們的青睞。一時間《資本論》在各地的暢銷榜榜上有名,據報道,2008年該書在柏林的銷售量是過去一年銷量的3倍、1990年的100倍。這種在經濟運行良好時就說馬克思過時主張凱恩斯,而在經濟蕭條時又主張馬克思而批駁凱恩斯的“功利性”傾向,蓋源于對這兩種危機理論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尤其是對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沒有準確的把握。馬克思和凱恩斯的經濟危機理論在研究方法、研究領域、階級立場等方面都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在運用這兩個理論來分析經濟危機前,有必要對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把握。

        二、馬克思危機理論的基本觀點

        雖然馬克思沒有將其經濟危機理論以專著的形式展現出來,但只要對《資本論》、《剩余價值理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以及一些有關信件中的“重要論點和思想加以綜合”,危機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則躍然紙上。馬克思對經濟危機的研究并未停留在表象層面,亦未孤立于某個時代,而是將其置于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加以考察分析,以獲得一般性的結論。馬克思是從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和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即生產的社會性和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的運動中,去揭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具體原因和演變趨勢的。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的基本觀點可以概括如下。

        (一)危機的可能性與實現條件

        馬克思認為在直接的物物交換中,買與賣是同時完成的,即消費與生產能夠直接完成匹配,不存在風險。但當貨幣作為交換媒介引入到商品交換中,之前不可分離的相互聯系的買和賣便可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完成。由于商品生產并非為了滿足自身消費需求,所以為完成下一步的生產商品必須交換出去,且必須先轉換為貨幣再交換,但是貨幣卻不需要立馬轉化為商品。這種由買賣分離引發的危機可能,被馬克思稱為“危機的第一種形式”。伴隨商品的買和賣發生時空上的分離和對立的還有貨幣所起的作用,它會從簡單的交換媒介分別擴展到價值尺度和價值實現。如果在這兩個分離的時刻,商品的價值發生了變動,就可能引發支付能力問題,進而發生危機,故馬克思認為這是“危機的第二種形式”。馬克思認為危機的以上兩種形式共同構成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可能,且在沒有第二種可能性的情況下,“危機的第一種形式”也可能出現,但“危機的第二種形式”要以第一種形式的產生為前提。

        上述兩種形式只是經濟危機爆發的一般可能性,要將這種潛在可能轉變為現實的經濟危機還需要一定的條件。“危機的這種可能性要發展為現實,還需要有整整一系列的關系,從簡單商品流通的觀點來看,這些關系還根本不存在”。由此可見,危機成為現實所需的關系是在簡單的商品流通擴展為資本流通之后,即貨幣轉換為資本之后。也就是說,經濟危機爆發所需的“一系列關系”是伴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而形成的。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貨幣的介入使簡單的物物交換轉變成資本的流通,信用制度的發展加速了資本周轉和流通的速度,不可遏止的生產力的發展催生了大規模的生產,這些都為資本家實現追逐剩余價值的沖動和欲望提供了條件。在把握了單個企業資本流通的運行規律之后,馬克思從宏觀上對全社會資本的流通過程進行分析,將微觀的流通中的矛盾擴展為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資本流通的普遍矛盾。他認為,社會總資本的循環與周轉不過是相互交錯的單個資本循環的總和,通過這種單一到總和的擴展過程,局部的危機也就演變成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普遍的經濟危機。

        (二)危機的根源

        通過把經濟危機放置于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考察,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危機絕非一種偶然事件,而有著深刻的制度必然性。他指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具體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有限的支付能力相對于無限擴大的生產規模之間的矛盾;二是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和他們的有限的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這表明,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危機是一種相對的危機,是一種有限支付能力相對無限擴張生產的危機,即生產相對剩余的危機。它還揭示出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與勞動間的根本對立。一方面,作為資本人格化代表的資本家,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價值,會不斷增加資本積累擴大生產,并通過提高資本有機構成的方式壓低工人工資。另一方面,作為消費者的工人創造了包括勞動力價值、剩余價值在內的價值,但得到的僅僅是勞動力價值這一部分。從全社會來看,工人只得到相當于“需要的平均水平”的工資,資本家卻不斷進行擴大的生產,兩者間的不匹配毫無疑問地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宏觀經濟狀況。所以,在資本主義中,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矛盾激化是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且這種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普遍存在的危機而非狹小范圍內由于個體消費受限引發的經濟危機。

        (三)危機的周期性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根植于資本主義所特有和固有的各種矛盾,當這些不可調和矛盾間的沖突達到一個極值時,經濟危機就爆發了。經濟危機給緊張的矛盾一個舒緩的機會,使長期積累的矛盾壓力得以舒緩,也使資本主義經濟暫時恢復正常。但經濟危機只是對資本主義矛盾的暫時緩解,其并沒有消除或觸動危機爆發的社會制度,因而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危機爆發的可能性、現實條件和根源依然存在。由此看來,危機不過是一種緩沖劑,當緩沖效果過去之后矛盾依舊會尖銳化,到那時新的危機又會出現。經濟危機的根源不消除,危機和矛盾就只能處于一個死循環當中。經濟危機的周期性在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亦有所體現,整個經濟發展而言會經歷為以危機為起點的蕭條、復蘇和高漲四個階段。馬克思認為危機階段是經濟周期的決定性階段,“它既是上個周期的終點,又是下個周期的起點”。

        獨立資本家作為整個資本主義生產的重要參與成員,其自身的生產決策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經濟危機的發生,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對固定資本安排。經濟危機爆發于矛盾最尖銳的時刻,這個時刻往往是經濟繁榮的時候,面對危機資本家不得不縮小生產;經濟蕭條時期固定資產價格相對較低,因此會以較低的成本進行固定資本的更新;當經濟開始復蘇時為獲取更多的利潤其又會更新固定資產;這種投資的沖動在繁榮時期會得到進一步加強。單一資本家更新固定資產除了利于恢復生產,還會提高資本構成加速資本積累,為下一次更新產生新的需求。所以,“雖然資本投入的時期是極不相同和極不一致的,但危機總是大規模投資的起點。因此,就整個社會考察,危機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個周轉周期的新的物質基礎”。

        (四)危機的世界性

        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資本將突破一切阻礙無限制地追求剩余價值,它一方面會沖破自身現有規模的限制,不斷地擴張膨脹;另一方面,資本會沖破所在環境的局限,尋找新的土壤。隨著資本在國內的發展,國內資本規模和市場都變得越加狹小,甚至成為其發展的障礙。于是,在剩余價值的驅動下資本開始突破國家的限制走上國際舞臺。馬克思認為,“資本一方面具有創造越來越多剩余勞動的趨勢,同樣,它也具有創造越來越多交換地點的補充趨勢;……從本質上來說,就推廣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或與資本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正如馬克思所言,資本為自身的發展開辟國際市場,是資本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資本市場的形成,使得資本的生產和流通以及他們的每一主要因素都具有世界性,經濟關系的一切矛盾也就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來。根據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經濟危機本質的闡述,不難發現經濟危機只是資本主義一切矛盾擴展開來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其所固有的各種矛盾綜合作用的一種結果,是其經濟關系中所有矛盾的暫時緩和的一種強制平衡,將這些特征放置于一個更大范圍來看正是世界市場危機。由此看來,世界資本市場的形成既為資本追求剩余價值提供了舞臺,也將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推向了更高階段和更廣范圍。當世界經濟關系中的各種矛盾激化時,就以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集中暴露出來。

        (五)危機的結果

        通過對資本主義全面的分析,馬克思認為它所特有的各種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后果的復雜性。隨著矛盾的逐步激化會促使“暴力”的方式來消解沖突,危機的爆發導致勞動被暫時中斷、資本被部分消滅,采用這種強制的“暴力”的方式迫使資本回復到合理水平。雇傭勞動者作為以出賣自己勞動力獲取勞動力價值的經濟活動參與者,受到的沖擊是最直接的,他們將喪失收入來源或者收入銳減,只要危機不散去、其處境只會日益惡化。第二個受到沖擊的就是資本,為了保證整個社會水平上的資本繼續發揮職能,很大一部分資本會被消滅,甚至單個資本家的資本會全部消滅。當然這種以生產力的巨大浪費和破壞為代價的方式,還是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那就是使資本主義經濟中已經尖銳的矛盾得以緩和,已經失去的平衡得以恢復。但是馬克思指出,這種解決只是暫時性的,它預示著下一次更猛烈的危機的開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如果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存在的制度基礎不能消滅,那么它就會不斷地周期性地出現。故而,要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離不開資本主義的制度基礎,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消滅資本主義制度。

        三、凱恩斯危機理論的基本觀點

        面對上世紀30年代爆發的經濟危機,“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在這本經典著作中,凱恩斯對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作用機制進行了詳細論述,這些分析均建立于“有效需求”這一核心思想之上。“所謂有效需求,只是雇主們從決定提供的當前就業量上,所可預期取得的總所得或收益”。“有效”是針對整個社會的總供需能否平衡而言的,“有效需求是總需求上之一點,這一點之所以成為有效,因為如果就業量在該水準,則供給與需求兩種情況,恰好使雇主之預期利潤成為最大量”。“需求”是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之和,消費需求形成的基礎是真實所得,取決于實際就業量;投資需求的基礎是資本的未來收益,會影響資本家的生產規模即供給。所以,從就業的角度來看,由總需求的不足引發的危機就會以失業的形式展現。

        凱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為邏輯起點,引入經濟行為主體的心理因素,從“心理上的消費傾向”、“心理上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以及“心理上的流動性偏好”間的相互作用解釋出現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這三個心理因素中,凱恩斯認為“對資本未來收益的預期”即“資本之邊際效率”最為重要。原因有兩個:其一,“長期利率基于成規,相當穩定,而資本之邊際效率則變化多端,非常不穩定,故有效需求很難維持在一個高的水準,足以提供充分就業”;其二,“商業循環之所以可以稱為循環,尤其是在時間先后上及期限長短上之所以有規則性,主要是從資本之邊際效率之變動上產生的”。

        他認為心理因素的作用機制大致如下。首先,經濟危機源于資本邊際效率的突然崩塌。“預期之基礎,非常脆弱……故預期常有驟然而劇烈的變化”,“一個典型的恐慌,其起因往往不是利率上漲,而是資本之邊際效率突然崩潰”。經濟繁榮的后期,人們表現出對資本未來收益過度樂觀,對資本存在過度投資,因此當資本邊際效率“驟而奇烈”的崩潰時,流動性偏好增強,利率上漲,投資下降,危機爆發。其次,資本邊際效率決定于人們的心理狀態,并作用于消費傾向。“決定資本之邊際效率者,乃是不受控制、無法管理的市場心理”。通常在這三個心理因素中消費傾向是比較穩定的,但是“若資本之邊際效率降得很厲害,則消費傾向也受到不利影響”,以至于出現消費傾向的下降。其次,利率的上升可能會加劇經濟危機。利率與資本邊際收益率密切相關,影響著人們在資本市場的投資決策。如果利率上升發生在危機之前,那么利率的上升會使人們對未來收益的預期下降,進而導致資本邊際收益率的下降和崩潰,爆發危機;如果利率上升發生在危機之后,在流動性偏好和低未來收益預期作用下,人們更不愿意投資資本市場,資本邊際效率會加速崩塌。所以“要挽救經濟繁榮,其道不在提高利率,而在降低利率,后者也許可使繁榮延長下去”。

        四、兩種經典經濟危機理論的比較分析

        (一)馬克思與凱恩斯經濟危機理論的共同點

        1.兩種經濟危機理論都具有系統性。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從商品經濟出發,研究了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根源、推動力、周期性以及危機的后果和治理。凱恩斯的危機理論也同樣論述了經濟危機的根源、周期性以及危機的后果和治理。

        2.兩種經濟危機理論中都非常強調投資在經濟波動中的作用。馬克思指出,大規模更新固定資本在為擴大生產提供條件的同時,也在為經濟危機提供物質基礎。凱恩斯則認為,投資會使企業凈儲蓄增加導致消費下降,從而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3.兩種經濟危機理論都認為,在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證券市場通過作用于實體經濟加速了危機的爆發。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經濟條件下,信用制度的存在為虛擬資本積累和現實資本積累的分離提供了條件。當兩者之間確實發生脫節時就會產生經濟泡沫,當泡沫破滅的時候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也就來臨了。凱恩斯則將資本市場作為三大心理因素發揮作用的媒介,消費者是通過利率、資本市場預期收益和流動性偏好在資本市場和消費之間做出選擇和平衡的。

        (二)馬克思與凱恩斯經濟危機理論的不同點

        1.兩者研究方法不同。馬克思立足于人類社會發展歷程,重點運用唯物辯證法中的矛盾分析法以及抽象分析法,從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流通、交換和消費構成的循環體,系統剖析了生產的社會性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如何引發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相對于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凱恩斯運用的是唯心主義,他將經濟危機的原因歸結于人們的心理因素。認為危機源于人們心理上對資本未來的預期的崩潰,這種崩潰又來自于心理因素,并且利率的上升會加速這種崩潰。

        2.兩者的階級立場和研究層面不同。與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不同,凱恩斯公開宣稱自己是“站在有教養的資產階級一邊的”。正因為兩者的階級立場不同,決定了他們研究的層面不同。馬克思從制度的層面去把握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的原因、后果和治理等一系列問題,將對經濟危機的整個分析放置于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中,而非停留于顯現表層。他通過抽象的、辯證的分析,指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伴生品,它的消失是以資本主義制度的滅亡為前提的。凱恩斯,作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維護者,認為危機客觀存在,并不是資本主義制度帶來的,所以凱恩斯的危機理論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對一些表面層次的調整和修正,以此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3.兩者研究的領域不同。在探究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時,馬克思強調生產、交換、流通、消費中的生產領域,而凱恩斯則注重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即流通領域。當然馬克思也有論述商品流通、貨幣流通和資本流通對經濟危機實現的作用,但是他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真正根源在于社會再生產,“危機的一般條件必須用資本主義生產的一般條件來說明”。認為,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積累已到一定的程度,反映在流通領域當中嚴重的生產過剩或消費不足時,危機已是勢不可免。凱恩斯也承認過剩,但他認為原因不在于社會再生產而在于人們的有效需求不足。雖然有需求,但是沒有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就無法使生產出來的商品銷售出去,完成流通。雖然凱恩斯提出從分析經濟危機的新視角,但遺憾的是他對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析沒有去觸及資本主義制度,不過是在現有資本主義制度框架下進行的表層分析。

        4.兩者對待危機的處理方式不同。研究立場、研究層面、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使得馬克思和凱恩斯對危機的解決方式上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觀點。馬克思的研究表明,在資本主義制度條件下,社會的無政府狀態與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組織性、資本追求最大剩余價值與勞動者只能獲取勞動價值、生產的不斷擴大與有限的消費能力、信用推動下的虛擬資本積累和現實資本的脫節等一系列的對抗關系只能通過危機的方式獲得暫時的緩和。矛盾對抗的結果必然只能是生產力破壞所換來的暫時的平靜,矛盾進一步運動所帶來的也只有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這意味著,只有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代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消滅危機。

        凱恩斯依據有效需求不足理論,提出了以國家干預為核心的經濟危機治理政策。他認為,要解決有效需求不足就應該利用國家的力量來進行需求管理。其政策手段有財政政策(包含財政支出和政府稅收)和貨幣政策(由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和再貼現率三個工具組成),并以財政政策為主導,貨幣政策為輔助。具體來說是通過擴大政府支出、刺激私人投資和消費,利用這兩種力量來轉變需求為有效需求,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導致的經濟危機。必要時還可以輔以以下措施:減免稅收增加購買力、采用公開市場操作或其他貨幣政策影響利率增強對資本市場的信心。

        五、小結

        綜上,我們認為,強調“制度是根本的”、著眼于經濟制度深刻層面的馬克思危機理論,與強調“運行是重要的”、致力于經濟運行層面的凱恩斯經濟危機理論,實際上從不同角度啟發我們以馬克思危機理論為基礎,有分析地吸收和借鑒凱恩斯危機理論的合理成分,嘗試構建起一個全面的、綜合的、包括經濟制度層面和經濟運行層面的經濟危機的理論分析和解釋框架,從而為我們擴展研究、充分解釋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危機現象,提供了兩種理論資源和基礎。

        [參考文獻]

        [1]胡代光,魏塤等,當代西方學者對馬克思《資本論》的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1990,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1972,133,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1982,548,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1,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16,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1,

        第3篇: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范文

        關鍵詞:金融危機;根源;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1.5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6-0089-02

        一、金融危機的根源

        經濟危機的直接表現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現出來的某些行業嚴重過剩某些行業嚴重不足的經濟不平衡的危機。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機是經濟危機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種表現形式,經濟危機則是金融危機的一種后果和本質所在。

        (一)金融危機的直接根源:過度投機

        高額的利潤誘發過度投機行為。我們從一些數據來看一下金融業和地產業的高利潤狀況。根據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美國房價2004年平均漲幅為11%,2005年平均漲幅為13%,美國2000―2006年全國房價平均價格上漲了90%,其增長速度均超過同期利率回報水平;在國內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過千萬;2007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產的達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產。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看出,金融業和地產業的利潤程度,如此高額的利潤豈能不誘發資本的逐利行為?其行業投機程度由此可窺見一二。經濟中的某個行業如果處于利潤過高的狀態,根據西方經濟學中“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的原理,必然會有很多資本包括投機資本流如該行業,其結果就是造成該行業的過剩和其他行業的短缺,這種局面如果維持時間過長的話,經濟的不平衡狀態會逐步加劇直到出現該行業因為嚴重過剩企業大量破產的局面,最終造成銀行大量壞賬,進而波及其他行業,損害實體經濟的發展。

        (二)金融危機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

        為什么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容易成為經濟危機的重災區,或者說,為什么在金融業和地產業更容易產生投機呢?投機需要大量的資本來支撐,在資本不足的情況下,杠桿交易成了投機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為在金融和地產領域廣泛存在著杠桿交易,才使得這兩個行業成為投機活動的重災區。

        我們知道,在實體經濟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實實在在掏出1美元,在這種情況下,投機即使存在,也很難掀起大風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動的杠桿交易中,投資10美元的東西實際出資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這種情況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現的,杠桿越高,投機活動就越密集,最終,瘋狂投機打破了原有的經濟平衡狀態,當資本獲利撤出或市場出現嚴重過剩后,問題或危機也就隨之而來。

        二、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影響深遠

        當前,美國次貸危機已迅速演變成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及金融的影響在不斷加深,并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從發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擴散,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歐美主要經濟體進入經濟下行周期,全球性經濟衰退風險明顯增大,世界經濟金融形勢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受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擴大以及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的影響,從2008年9月份開始,我國經濟下滑的風險也在增大,甚至比預想的還要嚴重。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GDP增速自去年以來已連續5個季度出現回落。2008年我國GDP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2003年9月以來首次跌破10%。10月份我國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為94.7,比上月回落10.6點。而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季度企業調查問卷顯示,反映海外需求的出口訂單指數持續回落,已跌至2005年7月以來的最低值;反映國內需求的國內訂單指數較上個季度下降3.7個百分點。同時,作為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反映企業活躍度的10月末M1(狹義貨幣供應量)增速跌至9%以下,為近年來最低。目前,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都開始減速,投資、消費、出口的實際增幅都已經降到個位數,經濟增速下滑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

        三、金融危機的防范及應對措施

        (一)抑制人為壟斷,維護經濟的平衡

        經濟中的壟斷行為是高利潤的源泉。作為政府來講,防范經濟運行中出現壟斷行為是防止經濟出現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應該在經濟中引入更多的競爭來防止經濟出現壟斷行為。同時還應該立法防止經濟中可能出現的串通合謀囤積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所引發的人為壟斷行為。一旦經濟中某環節出現壟斷行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詬病,要么就是借助壟斷地位瘋狂攫取,而且由于其處于壟斷地位,在危機來臨時缺乏必要的緩沖,極容易誘發連鎖反應,對經濟產生強烈的破壞。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該行業有更多的競爭者,至少可以給經濟提供足夠的緩沖,避免或延緩危機的發生。

        (二)控制信用交易、監管信用交易

        1.嚴格控制按揭貸款的發放。無論是東南亞金融危機還是此次金融危機,均含有房地產業過度發展的因素,這其中,按揭貸款的發放是誘發房地產行業過度發展的重要因素。銀行為了追求利潤,先是放貸給放貸給生產者,當消費不暢時,又放貸給消費者。銀行按揭貸款的發放對于刺生產激消費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也人為放大了房地產的生產和消費。這種做法最終為經濟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促使某一能夠獲得資本的行業過度發展,另一方面為投機者提供了一個自買自賣,假交易套取銀行資金的窗口,通過過這個窗口,投機者幾乎輕而易舉把風險轉嫁給銀行自身,這和借錢給賭徒幾乎沒有區別。

        2.認真監管期貨交易及其資金來源。期貨交易是投機交易的重災區,中國已經有很多企業甚至是大型國有企業從事期貨交易巨額虧損的例子。中航油、中信泰富、東航和國航等企業在期貨交易領域均出現過巨額虧損,甚至威脅到企業的生存。所以,抑制企業的投機沖動監管企業投機行為也是維護經濟穩定一個重要方面。對于這個問題,本文認為最重要的是政府應加強企業財務制度的建設,防范企業投機沖動,尤其是借貸資金或挪用資金進行投機的沖動,切實保護企業運行的安全。

        (三)建立危機應對機制

        金融危機發生后,政府通常的拯救危機的措施主要有減稅、政府出資救市等,這些做法很容易遭到用全體納稅人貼補少數投資者的非議,而且是以犧牲政府其他方面支出或者擴大財政赤字為代價,提高了納稅人負擔,降低了政府的信用,影響了其行動能力,嚴重的甚至會拖垮政府,冰島政府破產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本文認為,政府應該改變這種做法,建立一套應對危機的長效機制。具體設想如下:

        政府對高利潤行業或壟斷行業征收投機稅或暴利稅,稅收的主要部分用于建立危機應對基金,交由國家專門機構采用穩健保守的方式管理該基金,以便在危機來臨是能夠提供最大程度的緩沖,為化解危機爭取時間。這樣做的好處在于:首先,分級征收投機稅或暴利稅的目的是調節各行業之間的利潤,在某種程度上限制投機對正常經濟產生的破壞作用;其次,當危機真正來臨時,政府可以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去應對危機;再者,專門機構還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探索一套穩定經濟的管理模式。

        第4篇: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范文

        (一)合同買賣引發郁金香泡沫16世紀中期,郁金香從土耳其傳入歐洲,受到歐洲社會的追捧。由于郁金香數量稀少,價格從幾盾一直攀升到64盾。不斷上漲的價格吸引了投機分子的關注,因為鮮花本身無法長期保存,為了滿足大家狂熱的炒作,人們發明了一種用買賣合同替代實物交換的交易方法。在這種新的交易方式引導下,郁金香的價格在一個月時間內從64盾上升到了1668盾。但好景不長,僅僅在兩天之后就有人開始拋售自己所有的合同訂單,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的崩盤,價格就像泡沫一樣瞬間破滅,剩下0.15盾。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危機。這次危機的產生開始于投機分子的貪婪,他們通過炒作試圖讓資本不需要通過勞動而自身產生利潤,這是資本為了獲取利潤所采取的跳躍性增值方式。而郁金香泡沫的出現則是從合同交易方式產生的那一刻開始的,這是投機分子為了能夠長時期的買賣炒作郁金香所創作出來的金融產品,它用合同的方式替代了郁金香本身,把對實體的買賣轉化為對價格預期的買賣。這就產生了兩個市場,一個是實體郁金香的市場,另一個是郁金香合同的市場。由于對合同的炒作很容易讓大家忽略對郁金香本身的評估,而且持續上升的價格也會爭強購買者的信心,實物與交易之間的脫節讓合同價格脫離實物的實際不斷的瘋漲,最終形成巨大的泡沫,但是被買賣的合同最終是需要被執行的,一旦高昂的合同價格在實體市場無法消化,合同就不能被實現,最終泡沫會被戳穿,危機隨即產生。

        (二)南海泡沫破滅引發政府誠信危機17世紀,英國經濟空前繁榮。社會資金閑置、儲蓄膨脹。在股票買賣還作為一種特權的社會環境下,旨在協助政府融資、分擔政府戰爭債務的南海公司打著專營英國與南美洲等地貿易特許公司的旗號在民間募集資本。為了獲取暴利,南海公司通過賄賂政府官員獲得股票轉換國債的特權。由于得到了政府的保障,南海公司的股價不斷飆升。但是隨著《泡沫法案》的通過,人們逐漸意識到南海公司不良的經營狀況,開始拋售手中的股票,英國經濟遭受重創,同時人們開始質疑政府的信用。以政府的信用作為保障來實現社會的融資,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次大膽的嘗試。這也是南海公司挾持政府信用在金融領域的一次豪賭。由于政府信用本身不可估量,所以能夠爭強投資者對于股票市場的信心。政府的信用掩蓋了公司不良的經營業績,使得投資者對于股票價格的預期失去理智,股票價格自然芝麻開花節節高。但是金融最終依賴于實體經濟,不良的經營狀況最終會引發公司信用體系的崩塌。

        (三)黃金儲量不足引發貨幣信用危機1837年,美國的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于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紙幣是一種價值符號,也是國家通過自身的信用開出的反映價值數量的合同。不同于貨幣本身屬于商品,紙幣只是一種信用的符號,本身并沒有價值。基于資本的貪婪本性,加之市場的反映具有遲緩的效果,所以金融家希望印發更多的紙幣來增加資本,獲得更多的利潤。但是紙幣的票值是以硬通貨為依據的,一旦印發過多,必然導致可兌換的硬通貨不足,紙幣本身的信用便受到了動搖。由于紙幣是市場流通的重要工具,一旦失去了信用,那么就會導致市場對硬通貨的回歸,紙幣的貶值與拋售自然引發經濟的危機。

        (四)綜合矛盾大爆發引發大崩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經濟出現極不平衡的繁榮。美國靠對德國貸款和國內信貸消費造就了經濟的繁榮,在危機到來之前的18個月里,華爾街股票市場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動搖的,一些主要工業股票的價格竟翻了一倍多。但是,美國的繁榮不僅建立在新興工業的蓬勃發展上,也建立競爭對手的犧牲和信貸增長上。由于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廣大勞動人民的日益相對貧困,導致供需矛盾擴大;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過度的股票投機活動;貧富差距過大,市場相對狹小,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大崩潰。1929年的經濟大崩潰,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各種矛盾積聚的總爆發。在實體經濟方面,由于長期以來對于工人階級的剝削,導致了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消費的不足與生產的過剩導致市場蕭條。在虛擬經濟領域,通過貸款和信貸消費投資市場的信用體系,最終導致巨大的泡沫在實體經濟面臨巨大蕭條的狀態下爆破。資本主義對于外部市場的客觀需求將整個歐洲社會聯系在了一起,使一開始由美國爆發的經濟危機迅速波及整個歐洲。

        (五)信用疊加引發次貸危機2008年,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委身”美銀、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世界各國都為美國金融危機而震驚。華爾街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濫用”和對次貸危機的估計不足終釀苦果。此次金融危機迅速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基礎遭到重創。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經濟面臨停滯,為了促進消費,制造虛假的經濟繁榮跡象,美國政府以政府信用為擔保觸及房地產市場,通過降低貸款人申請資格吸引大批美國人購買房產,通過把次級貸款打包出售分攤貸款風險。這種人為的市場繁榮和人為掩飾的風險管理引發了新一輪的經濟泡沫。這是資本主義社會對于資本運用的最新進展,通過復雜的數學模型,充分的適用政府的信用,將資本重復的出售以謀求最大的利潤,表現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無限的貪婪。

        二、與時俱進,把握資本運用方式的發展

        縱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是實體經濟向虛擬經濟發展的過程,是貨幣流通到紙幣流通再到信用流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商品生產逐漸升級為金融的生產,資本的增值不再僅僅局限于商品的生產,還蘊含了對資本的再生產,商品生產依靠的是勞動與生產資料,而資本的再生產依靠的是信用和交易。但是正如實體經濟中資源是有限的,在虛擬經濟當中,信用也是有限的,信用最終離不開實體經濟的發展,一旦信用被過高的估算,泡沫就會形成,一旦人們認識到了泡沫的存在,那么危機就產生了。因此,雖然資本主義經歷了幾百年時間的發展,資本的增值方式發生了巨大而復雜的變化,但是馬克思所揭示的資本的本性并沒有改變,政治經濟學依然能夠揭示當下資本主義社會金融的秘密。

        (一)資本的貪婪性是危機出現的根源回顧我們剛剛分析的五次極具代表性的經濟危機,我們都能夠發現,任何商品價格的炒高,任何金融產品的發明,任何經濟泡沫的誕生都是源自于資本本性的貪婪。馬克思在《資本論》就已經揭示了資本的本性,他認為資本的增值過程伴隨著G———W———G的過程,目的在于實現從G———G1跨越,實現資本的增值。所以資本主義社會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圍繞著這一目的而進行的。對于利潤的追逐讓資本家剛開始迷戀于商品的生產,繼而發展為對商品價格的炒作,最終發明出信用合同的體系———金融體系。我們可以從郁金香泡沫中看到金融體系的創立就是為了能夠擺脫商品的時間限制,實現商品的無限期交易和投機炒作。可見,馬克思解釋的資本的貪婪性依然是今天引發金融危機的根本動因。

        (二)信用的產生讓金融成為商品商品的憑證本身沒有價值,它的這種價值是由開具憑證的人用信用作為擔保所賦予的。所以信用體系的產生是金融向商品過渡的艱難一躍。因為有了信用體系,人們可以不使用貨幣來進行結算,可以直接使用價值符號,因為有了信用體系,對于物品的交易不再受到商品本身的影響,雖然郁金香依然在土地中生長,但是絲毫不影響人們對它的交易。金融逐漸以信用作為依托脫離了商品的限制,這就為金融資本的無限放大創造了機會,縱觀歷史上這五次危機,郁金香泡沫憑借信用將商品買賣轉化為合同買賣,南海公司借助政府的信用買賣股票,1837年的經濟恐慌也正是因為國家通過信用發行了過多的紙幣,而1929大崩潰和2008次貸危機更是因為信用將信貸作為商品不斷的買賣。然而我們必須明確:任何資本都以物質為基礎,但是在金融領域,資本可以通過信用憑空的創造出來,所以二者實際上存在著若即若離的關系,一旦二者超過一個平衡,那么商品就會刺破金融的信心,金融原本憑空創造出來的資本就會瞬間因為失去信心而消失。

        (三)金融生產過剩引發經濟危機郁金香泡沫形成于過高的訂單合同價格,1837年經濟恐慌形成于紙幣的過度發行,1929年的大崩潰形成于商品的產過剩與信貸的過度發行,2008年的次貸危機完全形成于對信貸的過度使用和重復買賣。無論是合同訂單,還是紙幣與信貸,當他們直接作為一種憑證進入交換領域的時候他們就成為了一種金融的產品。由于金融產品本身是商品控制的一種憑證,他們本身可以用于交易,所以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商品的控制。由于在名義上他們等同于原本的商品,所以對于他們的大量生產在金融市場就等同于對價值的生產,基于資本的貪婪本性,由于商品市場的反映具有遲緩性,金融市場會對其不斷地進行生產,從而導致金融產品生產的過剩,泡沫隨機產生。由于金融本身是代表著商品的,所以金融生產的過剩其效果等同于商品生產的過剩。

        三、認識政治經濟學實效性,直視資本主義的危機根源

        通過對歷史重大金融危機的回顧以及分析,我們發現,隨著虛擬經濟的盛行,資本運行的表現形式變得越來越復雜,但是其根源并沒有改變。因為信用體系的出現,讓原本基于商品的危機,轉化為基于金融的危機,但是在新的時代,金融在信用體系的保障下成為了一種新的商品,基于資本的貪婪本性,過去資本希望通過商品的生產來實現增長,現在則希望通過金融的生產實現增長。雖然形式上發生了變化,但是運行的規律并沒有改變,金融因為成為了一種新的商品從而具有了商品的性質,為了獲得資本的快速增值,金融家會大量的生產金融產品,從而獲取資本的獲利,而這種過度的生產必然導致金融產品的生產過剩和信用體系的崩塌,最終現代社會的金融危機就產生了。

        第5篇: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在理論框架下,對美國次貨危機爆發以來的世界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從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的可能性、虛擬資本的生成與金融危機的發生,以及運用理論分析研究金融危機的意義三方面來時這場金融海嘯進行解讀。

        從2007年夏美國開始爆發次貸危機,到2008年秋全面惡化,獨立投資銀行模式在美國消失,金融市場幾近崩潰。雖然美國政府實施了規模空前的救助行動,但并未消除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優,危機進一步向其他國家蔓延,一步步演變成如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筆者認為,除了從操作層面來描述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技術性失誤和政策性弊端以外,還應當運用觀點來分析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的根源和實質,即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來加以認識。

        1.金融危機產生的可能性

        隨著商品經濟的產生,貨幣的出現,生產過程之前和之后的交換產生了時空上的分離,一旦這種分離導致商品賣出受阻,商品價值不能實現的危機就會發生。馬克思認為,正是由于商品和貨幣在價值形態上的對立和必須相互轉換,資本運動過程中才出現了經濟危機和貨幣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首先,商品買賣分為兩個階段,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分離,使貨幣與商品轉化出現隨機性、不確定性。因為賣出商品取得了貨幣的人,不一定立刻購買,這意味著貨幣退出了流通,而商品卻在市場上等待。這種買和賣的分離或獨立就使商品生產和價值實現過程包含著中斷或危機的可能性。其次,隨著信用的發展,商品買賣中商品與貨幣不是同時出現,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出現在未來。如果一個企業依托信用所發生的商品交換的債務債權不是恰好在同一時期內相互抵消,而且它所獲的進款不能清償債務,就出現了債務支付危機的可能。

        2.虛擬資本與金融危機的發生

        虛擬資本的運作直接表現為分配和交換關系。虛擬資本并不直接進人生產領域,也未直接用來消費,它處于生產與消費之間的中間環節。一般來說,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是沒有生產成本的,其價格取決于人們在市場上對它的估價,也就是取決于人們對這類資產未來收人的預期。因此,可以將這類資產的價格看作是由人們觀念支撐的價格系統,包括地產、證券、無形資產等,構成了虛擬資本系統。虛擬資本積累,在通常情況下是可以與實體資本積累相脫節的,即虛擬資本積累反映的價值符號可以與實體資本的真實價值無關。虛擬資本的量與實體資本的量不一致,且信用經濟越發達,虛擬資本的量就可能更多地超過實體資本的量。一旦超量過大,交易主體的預期和信心就會受到沖擊,虛擬資本量相應會急劇縮小,這就可以直接引發金融危機。據馬克思分析,虛擬資本市場的過度膨脹和銀行信貸的過度增長,就是貨幣金融危機發生的基礎和條件。在這種金融系統超常發展條件下,只要證券市場的資本注人停頓、銀行收縮信用、金融投機者或金融機構失敗,都會直接觸發金融危機。在這一理論框架下,我們可以接觸到金融風暴產生的深層原因,即處于交換和分配領域的虛擬資本與實體資本相脫節以及生產和消費領域存在的嚴重矛盾。實際上,引起此次金融危機的美國次貸市場問題,就首先表現為住房信貸的虛擬資本與建筑業實體資本的脫節,而這種脫節又源自于生產、消費領域的不理性行為和貧富兩極分化。 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是華爾街銀行家們不計后果大玩“繞過生產過程來賺錢”把戲所造成的。馬克思早已明確指出,抽象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的無差別勞動。虛擬經濟本身并不創造價值,其存在必須依附于實體生產性經濟。脫離了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就會變成“無根之草”,催生泡沫經濟,造成經濟的虛假繁榮。在華爾街危機爆發過程中,次貸危機只是起到導火索作用,深層原因則在于虛擬經濟的嚴重膨脹,使得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失衡,資產價格泡沫化,并導致虛擬經濟累積的系統性風險集中爆發。它同上個世紀20年代末發生的經濟危機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生產過剩危機。只是在上次古典金融危機中,生產過剩直接表現為有效需求不足,商品賣不出去,最終引發金融動蕩,股市崩潰;而在此次現代危機中,生產過剩不再直接表現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現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現為有效需求“過度”—由消費信貸推高的消費能力。從古典危機演變為現代危機,只不過是把皮球從供給方踢給了需求方,把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的爆發從現在推到了未來。

        第6篇: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范文

        一、現階段我國存在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馬克思所構建的理想社會主義藍圖,是建立在大工業充分發展,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物質資源極其豐沛的基礎之上。?@種社會主義揚棄了私有財產,從而徹底消滅了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和商品貨幣關系,從源頭上消除了產生經濟危機的內部因素,因而是不會出現經濟危機的。然而理想畢竟不同于現實,經濟危機作為一種生產過剩的經濟現象,其實質是商品經濟內在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因此,社會制度的變革只要不以消滅商品經濟為目的,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就依然存在。

        (一)我國依然是商品經濟社會

        我們從馬克思關于經濟危機現實的可能性的論述中不難發現,只要還存在商品貨幣關系,生產過剩的危機就隨時可能爆發。我國現階段所實行的市場經濟體制作為一種發達的商品經濟,不但存在著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產生經濟危機的現實依據,而且就經濟關系本質而言,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一樣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廣泛借助于信用關系,因而同樣存在產生經濟危機的現實依據。所以,經濟危機是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必然產物,它與特定的社會制度無關。只要處于商品經濟社會,無論是以公有制為基礎還是以私有制為基礎,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運動或者導致生產過剩或者引發需求旺盛,矛盾的不可調和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經濟危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二)我國不是純粹的生產資料公有制

        馬克思所設想的社會主義是一種純粹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形式,從源頭上消滅了資本家為了追求剩余價值而進行的盲目、無序的生產,因而引起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制度根源也就不復存在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多層次和不平衡性,使我們的經濟制度經過不斷的探索與創新,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并且私有制經濟將與公有制經濟長期并存于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雖然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并不廣泛地存在于全社會范圍內,但畢竟仍在一些行業和部門內小范圍長期存在。因而,在我國依然存在產生經濟危機的現實可能性。

        首先,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明晰的產權關系,使絕大多數國有企業擺脫了對政府的依賴,面向市場,成為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獨立體。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有依靠取得的收入來抵償用于消費方面的所有支出,并獲得利潤,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因此,公有制企業逐漸蛻化成盡可能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主體。這時企業的生產首先表現為一種局部勞動,而非社會勞動,因而企業具有強烈的擴張沖動。只要認為有利可圖他們就會加大資金的投入,借助于外延式擴張手段不斷膨脹生產規模。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等一系列浪費行為。同時,隨著非公有制經濟體實力的不斷發展壯大,其釋放出的新能量雖然極大地提高了微觀經濟效率,加速了經濟發展態勢,但由于缺乏宏觀統籌和統一指導,其生產往往具有更大的盲目性和無序性。甚至有些企業在地方政府設置的隱性壁壘庇護下,有恃無恐地在商品銷售市場大打“價格戰”,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價出售商品。這種惡性競爭所造成的后果使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無法對過度膨脹的生產能力實現有效的擠出,從而為產生生產過剩的危機埋下隱患。

        其次,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加大造成了國內總體消費需求不旺盛的現狀,具體表現為:一是城鄉居民需求結構的二元化現狀。現階段,我國城鎮居民對中高檔耐用品的消費需求已經趨于飽和。而廣大農村居民由于消費水平普遍偏低,導致這些中高檔耐用品無法在廣大農村得到普及。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匯集了我國當今較大部分生產業的消費缺口。二是城鎮高收入群體對一些高檔消費品的邊際消費傾向已經趨于飽和,而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長期無法得到提升。這兩種情況的矛盾運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供給與需求之間的不協調。

        (三)國際環境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影響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比從前更加密切。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區域統一使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加速流動,現代科技在全球范圍迅速傳播。因此,我國要想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就必須參與到國際經貿活動中去,積極參與國際分工,進一步與世界經濟接軌。這樣一來,世界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也會對我國進出口貿易造成影響,經濟波動難以避免。

        二、我國防范經濟波動的根本措施

        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導致了世界經濟波動的蝴蝶效應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從而導致我國產生經濟危機的現實條件日趨成熟。然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變革、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優越性,使我國不懼任何外部挑戰,完全可以通過采取相應的手段和措施來避免或減輕世界經濟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一)加強宏觀調控,防止市場失靈

        現階段,我國所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依然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然而市場不是萬能的,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市場主體之間競爭的盲目性、市場機制自發調節的滯后性和信息的不對稱性都會導致市場失靈,從而使市場主體在制定發展決策時難以同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總目標保持一致,難以促進企業轉型和產業機構優化,難以解決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外部不經濟問題,因而經濟波動也就無法避免。為了避免經濟出現明顯下滑,我國政府應當出臺一些刺激方案,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斷完善與國家計劃相配合的宏觀調控體系,并加強對我國經濟發展中長期戰略目標的研究和制定,科學引導市場要素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只有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和宏觀調控這只有形的手同時發揮作用,才能夠真正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克服市場機制作用下的盲目性和不確定性,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擴大國內消費需求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然而,從構成我國經濟增長的要素中不難發現,國內市場的消費需求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比較弱,投資和出口所占比重較大。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切實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才是防止我國經濟出現劇烈波動的穩定器。因此,我們必須要轉換發展思路,積極拓展國內市場,提高居民消費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將擴大內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目標,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切實保障各種要素投入獲得回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公平,從而緩解我國收入差距過大的矛盾。同時,我國政府還應該繼續增加社會投入,在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工資正常增長的長效機制。著力提高城鄉低收入群體的工資水平,逐步提高企業職工的最低工資標準和離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標準。不斷強化個人所得稅項目的征收和監管,適當提高個人所得稅的繳扣標準,切實減輕中等收入群體的稅收壓力。努力調節過高收入,嚴格規范國有大中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的分配制度,取締非法收入,切實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第二,促進勞動就業體制的改革。積極探索和實施有利于提高就業水平和自主創業的財稅政策,切實改善就業和創業環境,努力把擴大就業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重要位置上來,通過采取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為全體勞動者提供公平的就業機會。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同政府引導相結合的辦法,積極拓寬就業渠道,鼓勵企業為勞動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政府還應當重視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扶持能夠廣泛吸納就業人口的中小型企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努力滿足不同層次的就業需求,進一步規范企業的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逐步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第7篇: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范文

        關鍵詞:有效需求不足;信用危機;過度消費;生產過剩

        中圖分類號:f8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1(2012)05-0025-07

        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發生以來,國內外學界對這場危機的實質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但是,也有一些觀點,如果聯系危機發生的過程和現實,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加以分析,就會發現其中的非科學性、荒謬性以及為資本主義制度的辯護性。本文在對當前國內外學界一些觀點進行評析的基礎上,對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實質、形式、特點及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以求真理。

        一、國內外學界關于此次金融和經濟危機實質問題的觀點及其非科學性

        源自美國次貸引發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發生以來,國內外學界對這場危機的實質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以下觀點值得關注:(1)此次危機在本質上是“有效需求不足”[1]、“儲蓄過剩”或“儲蓄相對于投資過剩”的危機[2];(2)此次危機實質上是一場“支付危機”[3]、“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清償力危機”[4]或“信用危機”[5];(3)此次危機的實質在于“過度消費”[6];(4)當前的危機“是一場國家干預的危機”[7];(5)“這場危機是盎格魯——薩克遜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危機,是華盛頓共識的危機”[8];(6)美國危機的本質是“信心危機”[9];(7)道德危機“可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的癥結”[10];(8)這是一場“資產負債表引起的風暴”或“資產負債表的危機”[11]等。

        上述觀點,從表面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聯系危機的歷史和現實加以分析,就不難發現其中的非科學性。

        拿“有效需求不足論”來說吧。早在19世紀初期,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西斯蒙第就有“群眾消費不足”的說法。但能否以“消費不足”來解釋危機的實質呢?答案是否定的。認為,“群眾消費不足”或“消費水平低是數千年來的經常的歷史現象”,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普遍的商品滯銷”,只是資本主義大工業時期到來之后“才變得明顯”。[12]“群眾的消費水平低,是一切建立在剝削基礎上的社會形式,從而也是資本主義社會形式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只有資本主義的生產形式才使這種情況達到危機的地步”[13]。在說明當代資本主義金融和經濟危機時,應當承認“群眾消費不足”這個事實,但只能把它放在應有的從屬地位,而不能用它來解釋危機的原因和實質。從歷史到如今,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每一次都恰好有這樣一個時期作準備,在這個時期,工資會普遍提高,工人階級實際上也會從供消費用的那部分產品中得到較大的一份。”[14]“群眾的消費水平”可以作為“危機的一個先決條件”,“但是它既沒有向我們說明過去不存在危機的原因,也沒有向我們說明現時存在危機的原因。”[15]20世紀30年代,作為對“群眾消費不足論”的發展,凱恩斯又提出“有效需求不足”論。按照凱恩斯的說法,有效需求由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構成。有效需求不足,系由消費太低和投資萎縮所致。消費太低和投資萎縮,則是由消費傾向、資本的邊際效率和靈活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或心理規律決定的,由于消費太低和投資萎縮,結果導致生產過剩,危機隨之發生。經濟危機在實質上就是由上述三大基本心理因素或心理規律導致的有效需求不足而發生的經濟蕭條或生產過剩的危機。此次危機在本質上是“有效需求不足”的說法,實際上是19世紀初期西斯蒙第“群眾消費不足”論和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有效需求不足”論在21世紀初期的再現,它不是把危機的原因歸結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而是歸結于人民群眾的“消費不足”或“有效需求不足”,掩蓋了危機的真正根源,歪曲了危機的實質,帶有濃厚的主觀唯心論色彩。

        把此次危機的實質說成是“支付危機”“清償力危機”或“信用危機”也是不科學的。首先,“支付危機

        “清償力危機”或“信用危機”,只是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常見現象和重要組成部分,或者說只是危機的起點或爆發點,而非危機的實質和原因。“在危機期間,支付手段感到不足”,清償能力喪失,“這是不言而喻的。“[16]研究和揭示危機的實質,不能只看現象和發生的始點,而必須由此出發,深入問題的內部,揭示其內在的聯系和根據。“在再生產過程的全部聯系都是以信用為基礎的生產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現金支付才有效,危機顯然就會發生,對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必然會出現,所以乍看起來,好像整個危機只表現為信用危機和貨幣危機。”[17] 事實上,“只要再生產過程不斷進行,從而資本回流確有保證,這種信用就會持續下去和擴大起來,并且它的擴大是以再生產過程本身的擴大為基礎的。一旦由于回流延遲、市場商品過剩、價格下降而出現停滯時,產業資本就會出現過剩”,“只要再生產過程的這種擴大受到破壞,或者哪怕是再生產過程的正常緊張狀態受到破壞,信用就會減少。通過信用來獲得商品就比較困難。要求現金支付,”“每個人都想賣而賣不出去,但是為了支付,又必須賣出去,”“正是在這個信用最缺乏(并且就銀行家的信用來說,貼現率也最高)的時刻,不是閑置的尋找出路的資本,而是滯留在自身的再生產過程內的資本的數量也最大。”“這時,由于再生產過程的停滯,已經投入的資本實際上大量閑置不用。工廠停工,原料堆積,制成的產品充斥商品市場”[18]。因此,整個經濟運行突出地表現出來的雖然是支付手段缺乏,清償能力衰竭,信用崩潰,但究其原因,卻是由生產過剩引起。經濟危機,實質上就是生產過剩的危機。這次由美國次貸引發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也不例外。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后,房地產業即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支柱,為了加強房地產業,刺激經濟增長,美聯儲連續13次降息,實行擴張政策,結果房地產業迅速擴張,形成過剩局面。為了緩解過剩,銀行家、商家和美國政府沆瀣一氣,采取各種措施鼓勵居民舉債消費,結果使居民債務迅速膨脹。2006年,美聯儲為抑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又連續17次加息,致使購房者還貸負擔加重,市場需求急劇下降,房產價格急劇下跌,次貸違約率急劇上升,諸多貸款機構和投資機構相繼破產,危機隨之發生。這次危機也突出地表現為支付手段短缺,清償能力枯竭,信用崩潰,但危機的實質卻不在這些,而在于房地產業的過度擴張,生產過剩。“支付危機”“清償力危機”“信用危機”論,實際上只是“那些根據自身的個人需要來判斷危機的小資產者所想象”出來的幻境[19],而非這種幻境背后的真諦。 實質在于“透支消費”或“過度消費”的觀點,其非科學也是顯而易見的。就這次危機來說吧,本來是由于美國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實行擴張政策,引起房地產業膨脹和過剩所致,是生產出了問題,而不是消費出了問題;本來是由于美國政府、銀行和商家為了推銷過剩的住房商品,相互勾結,采取各種措施,鼓勵居民舉債消費,導致居民債務膨脹,債務鎖鏈拉長,最后由于政府緊縮政策,利率上升,購房者還貸負擔加重,次債鎖鏈破裂所導致,而不是居民透支消費、過度消費所造成;本來由于剩余價值規律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決定,一方面房地產業過度擴張,生產極大過剩,另一方面,廣大群眾,無力購買,不得不在政府和商家的引誘下,舉債購房和消費,而不是廣大群眾追奢求侈、豪華消費。把危機的實質歸結于“透支消費”和“過度消費”的觀點,割裂了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是“消費決定論”在危機實質問題上的反映。

        把“國家干預”或“華盛頓共識”說成是危機的實質的觀點,也不是什么新鮮異見,而是新國家干預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兩種經濟理論在危機實質問題上的反映。前一種理論以凱恩斯經濟學為基礎,以批判新自由主義理論、揭示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在經濟運行過程中造成的惡果、以致引發危機的弊端為宗旨,主張以新國家干預主義理論和政策來拯救經濟,解決經濟崩潰問題。后一種理論,則是以斯密和李嘉圖古典自由放任的市場理論為淵源,以經過改進了的新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為基礎,以治理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滯脹為背景,以“撒切爾主義”“里根經濟學”和“華盛頓共識”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集合體。這種理論是盎格魯—薩克遜模式即英美資本主義模式的理論基礎,主張以某些改良的經濟政策來治理危機,目的在于防止和避

        免建立在西方經濟學假設和理論基礎之上、經過幾十年構建的資本主義“知識大廈”和“理智大廈”的轟然崩塌、危及資本主義制度的生存。兩種理論觀點貌似相互對立,不可一世,但細究起來,卻有明顯的一致性。它們都把制度性危機說成是經濟體制或經濟模式危機,從而掩蓋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和剝削本質;都把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和政策體系的失靈當作危機的實質,回避資本主義制度及其基本矛盾必然產生的、普遍而基本的經濟現象即生產過剩這一危機的實質;都把危機的責任推給對方,歪曲或掩蓋危機的真正根源和實質,帶有明顯的辯護性質。把危機說成是“信心危機”的觀點,同樣沒有什么新意,完全是在現代西方經濟學中十分流行的凱恩斯、庇古和拉文頓等關于“心理危機論”的翻版。這種理論認為,當資本家對社會和自己的經濟狀況充滿信心并抱有樂觀情緒時,就會增加投資,擴大經營規模,從而推動經濟的高漲和繁榮;而當資本家過度樂觀,對經濟形勢誤判,產生錯誤時,悲觀情緒就會油然而生,壓縮投資規模,導致有效需求減少,引發危機。把危機歸結為資本家缺乏信心,完全顛倒了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狀況與這種狀況在資本家心理上的反映即“信心“之間的關系,把屬于意識范疇的心理狀態說成經濟運行狀況的決定性因素,把危機的現象當作危機的實質,歪曲危機的根源和原因,以其荒謬的理由,呼吁政府通過財政“補貼”,對貪婪成性的金融財團進行“市場救助”,使之擺脫破產倒閉的境地。這種理論的唯心主義世界觀基礎和階級本質是再明顯不過的了。

        至于把危機說成“道德危機”的觀點,更是荒謬絕倫。認為,道德是一個意識形態范疇,是一定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思想、觀念、意識的產生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觀念、思維、人們的精神交往在這里還是人們物質關系的直接產物。表現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的語言中的精神生產也是這樣的。”[20]“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21]。還認為,道德“在階級社會中,始終是階級的道德;它或者為統治階級的統治和利益辯護,或者當被壓迫階級變得足夠強大時,代表被壓迫者對這個統治的反抗和他們的未來利益。”[22]。“每一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業,都各有各自的道德,而且也破壞這種道德,如果它們能這樣做而不受懲罰的話。”[23]“在歷史上剝削階級的道德,都是虛偽的,都是剝削和壓迫廣大勞動人民的工具。”“絕大多數的人民都不過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充當了一小撮特權者發財致富的工具。但是所有過去的時代,實行這種吸血的制度,都是以各種各樣的道德、宗教和政治謬論來加以粉飾的”。[24]在這次金融和經濟危機中,華爾街金融巨頭似乎只是個人的行為,但歷史已經證明,這些個人“只是經濟范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系和利益的承擔者。”“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的歷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系,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系的產物。”[25]華爾街金融巨頭的貪婪和道德缺失,決不是這些人的天性,而只能是資本的天性,或者說,只能是現存的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天性。對此次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本質和原因,“不應當在人們的頭腦中,在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在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在有關的時代的經濟學中去尋找。”[26]把此次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實質說成是華爾街巨頭的“道德危機”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政治上層建筑與意識形態上層建筑的關系,在世界觀方法論上“從天上降到地上”[27],陷入了歷史唯心主義的思維定式之中;三是在談論此次金融和經濟危機時,不涉及資本主義制度,不涉及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運行規律,或者故意掩蓋在上述因素作用下的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普遍的、基本的現象和特征,歪曲危機的根源和實質,自覺或不自覺地投入金融壟斷資本的懷抱,充當了壟斷資本的辯護人。列寧曾經說過:“當人們還不會從任何一種有關道德、宗教、政治和社會的言論、聲明和諾言中揭示出這些或那些階級的利益時,他們無論是過去或將來總是在政治上作受人欺騙和自

        己欺騙自己的愚蠢的犧牲品的。”[28]在研究和分析此次由美國次貸引發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時,這句話應當成為這些人的警鐘! 危機也絕不是“資產負債表的危機”。誰都知道,“資產負債表”只是經濟或資產經營運作狀況的記錄,是經濟或資產運營信息的反映和提供者,是經濟或資產運營的現象,而決非經濟或資產運營危機的根源、原因和實質。把作為經濟或資產運營狀況的記錄、信息的反映和提供者也說成是危機的根源、原因和實質,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在此,就不浪費筆墨予以評價了。

        二、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實質是什么

        從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狀況以及危機發生的過程和特點來看,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在實質上,依然是一場生產過剩的危機。

        從理論上看,自19世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第一次生產過剩的危機發生以來,資本主義已經經歷了若干發展階段。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又由私人壟斷經過國家壟斷發展為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為特征的國際壟斷。目前,國際壟斷已發展為以金融資本壟斷為龍頭,金融、經濟、政治、軍事以至意識形態話語權壟斷為一體的超級國際霸權壟斷的資本主義。與古典資本主義相比,當代資本主義在各個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是,在當代資本主義的經濟運行中,其固有的基本規定性仍然未變,引發危機的各種因素依然存在。這些因素雖有深化和發展,但它們作為系統性因素發生作用的結果,仍然推動著資本主義經濟不斷走向周期性過剩,引發危機。

        第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特點依然存在,并向世界范圍發散,日益具有普遍化的品格。商品關系的普遍化雇傭勞動制度以及剩余價值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性的動機,作為資本主義生產突破其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界限和走向無限擴張的激素,使資本主義始終不能走出生產過剩的怪圈。

        第二,作為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剩余價值規律和競爭規律依然存在,其作用的力度越發增強,以其強制性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推動資本以無限的規模和深邃的內涵進行擴張和發展,從而使資本主義生產不能不具有過剩的趨勢和特點。

        第三,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雖然經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多次改良和調整,仍未得到解決,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導的國際體系蔓延和擴展,演變為經濟全球化與占有制的私人性的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這一矛盾的深化和發展,必然導致資本、生產和貿易的無序擴張,經濟結構的失衡,資本剝削的加強,貧富差距的拉大,勞動與就業、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等經濟運行的各種矛盾在對抗中進一步發展,不斷把世界經濟推向結構性過剩和全面過剩,走向危機的深淵。

        第四,資本主義的發展,壟斷規律的產生和作用,使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為壟斷資本主義。但由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存在,壟斷雖然限制了自由競爭,但并未消除競爭,反而使競爭更加劇烈,具有壟斷競爭的特點。壟斷競爭的產生,使競爭的對手、競爭的內容、競爭的手段都發生了變化,競爭的程度更加慘烈,破壞性更加巨大。各壟斷組織為了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加強自己在競爭中的地位,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無不利用自己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生產能力,進行生產規模的擴張。這樣,就不能不使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從而使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無政府性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的不平衡性迅速增長,供給與需求、生產和消費的矛盾進一步加劇,生產過剩的局面進一步發展,危機發生的機率進一步增大。

        第五,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自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以來,這一規律作用的深度、廣度和強度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頂點。這一規律的作用,不僅導致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的產生,而且也引起各國壟斷同盟實力對比的變化。實力對比的變化,不僅引起各國壟斷同盟之間更加劇烈和更加殘酷的競爭,而且還引起資本主義各國之間對經濟領土乃至殖民地的爭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新殖民主義出現,雖然許多原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國家在名義上獲得了獨立,但壟斷資本在經濟和政治上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陰影依然籠罩在世界的上空。資本主義瓜分世界是靠“實力”說話的,而實力是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維護和鞏固自己在國際上的壟斷地位,必然會運用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生產

        能力,推動經濟的擴張,使生產越過市場的界限,走向過剩。

        第六,在當代國際經濟政治格局中通行的是霸權規律。美國作為一超獨大國家,處于霸主的地位。美國利用國際貨幣體系實質上的美元本位制和金融霸權,不斷向國際市場輸出美元,吸收發展中國家的物資輸出,從而提高國內的消費水平和對外資產的控制權,同時又利用貿易霸權大肆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和高端產品的價格,并以國家安全為由,制定相應法規嚴格限制這些產品的出口;而發展中國家為了賺取外匯和引進外資,求存圖強,又紛紛采取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這樣,就必然導致美國國際收支赤字越來越大,廣大發展中國家手中結余的美元越來越多,從而不得不循環回美國用以購買其政府的債券。這樣,就不能不造成美國的債務過剩、國際流通中的美元過剩和發展中國家用于出口的商品過剩。在美國國內,為了構建“一個人人擁有住房的社會”,美聯儲又推行了信貸擴張政策,結果推動了房地產業的擴張和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與居民之間債務鎖鏈的延長。房地產業和金融業的擴張,又帶動了建筑、建材、鋼鐵、汽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樣,不僅造成以房地產為龍頭的各項產業的全面過剩,而且還造成了信用膨脹、流動性過剩、投機過剩、金融商品及其衍生商品過剩、債務和次級債務過剩。這樣,國際經濟與美國國內經濟的各種過剩就相互作用、相互結合,導致此次深重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發生。

        從現實來看,在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過程中,生產過剩的內涵與馬克思在《資本論》及相關著作中所揭示的相比,顯著地擴大了。馬克思依據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危機的情況,認為生產過剩一是指商品的生產過剩[29],二是指資本的生產過剩[30],其中商品的生產過剩是指“作為按一定的利潤率剝削工人的手段的勞動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過剩”[31],而資本的生產過剩實質上“就是危機中出現的產業資本過多的現象,即產業資本的過剩”[32]。在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生產過剩雖然也包括商品的生產過剩和資本的生產過剩,但商品的生產過剩除了包括生產資料商品和生活資料商品等物質商品過剩之外,還包括金融商品和金融衍生商品過剩。而資本的生產過剩,除了馬克思所說的產業資本過剩之外,還擴展到金融資本和以各種有價證券形式出現的虛擬資本。 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實質的生產過剩,在形式和規模上也有了較大發展。

        第一,貨幣過剩。2001年以來,美聯儲為了防止因互聯網產業泡沫破裂和“9·11”事件所導致的經濟持續衰退,放寬信貸管理,實行擴張政策。2001—2003年間,連續13次降低利息率。同時,還利用短期標售、定期證券借貸、一級交易商信貸等貨幣政策工具,直接向金融市場的多個子市場注入流動性;利用貼現窗口直接向商業銀行貸款,鼓勵社會客戶從銀行大量提取現金;結果使流通領域的貨幣量超常增長[33]。美國貨幣的超量發行,又通過一定渠道傳染到歐盟和世界各地,結果,又導致國際流通的貨幣過剩。據統計,至2006年底,在全球流通的紙幣,美元為7 600億,歐元為7 600億[34]。國際流通貨幣過剩,使世界各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推動了許多商品尤其是大宗商品諸如石油、糧食等價格大幅上揚。

        第二,房地產過剩。2001年之后,為走出經濟衰退的低谷,美國對產業結構作了相應調整,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加大對房地產業的投資,企圖以房地產業帶動經濟增長,結果使房地產業迅速擴張,樓市價格迅速上漲。據統計,2000—2006年許多城市住房價格上漲幅度超過了100%,住房價格總水平上漲了60%以上[35]。到2007年初,美國房地產市場總值約達21萬億美元[36]。但好景不長,從2004年6月起,美聯儲為了控制流動性過剩,抑制房地產業過度擴張,實行緊縮政策,連續17次加息,結果又使房地產市場一落千丈。到2007年,美國全年新房銷售量僅為77.4萬套,比上年減少24.8%,舊房銷售量只有562.5萬套,比上年減少12.8%,新房開工率比上年低24.8%。[37]美國房地產業由盛到衰,處于崩潰的境地。

        第三,金融過剩。房地產業的擴張,帶動了金融業的發展,刺激了金融創新業務的增長,從此次以“次貸”為始點的金融創新來看,涉及此類業務的金融機構有2 500多家,全球45家大銀行和證券商都卷入其中。2007年,美國次貸金額有1.2萬億美元~1.5萬億美元,經過包裝之后,其衍生品證券在二級市場流通的總規模達到1

        0萬億美元,其中國際市場流通額占2 / 3以上[38]。據國際清算銀行2008年3月公布的調查結果,在金融創新的推動下,全球金融衍生商品總值從2002年的100萬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516萬億美元,為全球gdp總額48萬億美元的10倍多,其中近300萬億美元在美國。[39]金融資產也呈現出迅速增大的趨勢。1980年,全球金融資產價值僅為12萬億美元,與當年全球gdp相當;1993年,全球金融資產價值為53萬億美元,是當年全球gdp的2倍;2003年,全球金融資產價值為118萬億美元,約為當年全球gdp的3倍;到2006年,全球金融資產總值則高達150萬億美元。[40]美國金融資產的規模更是大得驚人,2006年美國金融資產市場規模達到46萬億美元[41],2007年美國金融資產占世界金融資產總量的34%、世界gdp總額的25%、世界貿易總額的11%[42]。龐大的金融商品和金融資產規模與實體經濟的規模形成了鮮明對照,過剩的程度可謂登峰造極。

        第四,投機過剩。隨著貨幣過剩、以房地產業為典型的生產過剩、以金融商品及其衍生商品的炒作和次貸規模的增長,各類資本家不斷遭受“資本太多”的痛苦。最大的金融機構和投資銀行為了擺脫困境,便對債務抵押債券(cdos)和結構性投資工具(sivs)等金融工具進行層層包裝,借助信用評級機構的虛假信息向社會出售,進行欺詐活動,于是投機活動便猖獗起來,以致造成投機過剩的局面。據《華爾街日報》披露:2007年3—7月,花旗債務抵押債權等用于欺詐的金融工具,規模之龐大,在高峰期竟達390億美元。自2007年8月以來,投機觸角又急劇向石油、小麥、大豆、大米等市場擴展,結果導致市場各類商品包括運輸價格迅速上揚[43]。有人估計,在美國,僅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泡沫就達8萬億美元[44]。難怪有人把美國經濟稱作金融投機經濟[45]。

        第五,債務過剩。由于美國過剩的經濟靠貸款刺激消費來消解,居民消費靠信貸來支撐,國家和地方財政虧空靠發行債券來彌補,結果使美國經濟淪為債務經濟。截至2006年,美國國債已達10多萬億美元[46]。2000—2004年,家庭債務余額達11.4萬億美元[47]。2006年,美國內外債務余額為53萬億美元,為當年gdp的1.6倍[48]。日益繁重的債務負擔,給美國經濟罩上陰影,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從直接原因來說,系由美國債務過剩及其鎖鏈斷裂釀成。

        第六,虛擬經濟過剩。上面所列過剩,除房地產過剩以外,均屬虛擬經濟范疇。毫無疑問,金融、投機、債務過剩的發展,推動整個虛擬經濟向過剩發展,1973年以來,隨著美元與黃金脫鉤,貨幣、信用和資本日益虛擬化起來,加上新自由主義理論及其政策的推動,金融資本急劇膨脹,虛擬經濟加速發展,日益脫離實體經濟這一物質基礎。據統計,1952—1979年美國金融資產流量與gdp之比為257倍;而1980—2007年則迅速增長到418倍。非金融公司的金融資產與實際資產之比,20世紀70年代為40%多,到90年代則接近90%。金融部門獲得的利潤,20世紀70年代還是非金融部門的1 / 5,到2000年則達到70%左右[49]。長期以來,在美國gdp中,由實體經濟創造的份額逐年下降,1950年為61%,2007年則為33.9%。同期,虛擬經濟創造的gdp,則由11.37%上升到20.67%[50]。虛擬經濟的過剩,給實體經濟造成日益繁重的壓力,當實體經濟不堪重負時,必然崩潰而發生危機。

        第七,對外貿易過剩。上面說過,美國利用國際貨幣體系實質上的美元本位制和金融霸權,向世界輸出大量美元,吸收發展中國家的物資和商品,以提高國內的消費水平和對外國資產的控制權。同時,美元本位制及其霸權又使美元成為國際貿易中的結算貨幣、外匯資產的儲備貨幣,廣大發展中國家為了引進外國資本和先進技術,振興民族經濟,紛紛采取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外向型經濟戰略,于是,便引起了這些國家外貿產業的迅速發展、出口產品的生產過剩。外貿產業的迅速發展和出口產品的生產過剩,又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結果導致了國內經濟結構的失衡和全面的生產過剩,從而使本國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變成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為中心的外圍依附性經濟。按wto和imf的數據推算,2003年,全球平均貿易依存度接近45%,其中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38.4%,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則高達51%。而我國2004年和2006年的外貿依存度則為68.4%和65.51%,大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1]。在如此國際貿易格局中,美國發美元,外國賣商品,美國貿易逆差加大,外國貿易順差攀升,美國

        進口過剩,外國出口過剩。一旦美國經濟過熱,對內實行緊縮政策,對外實行保護政策,遍布全球的生產過剩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就會爆發。對外貿易過剩,是2008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一個突出特征。 經濟危機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和特點,雖然千奇百怪,變化多端,但萬變不離其宗,生產過剩仍然是普遍的、基本的、一般的、具有實質性的現象和特征。事實證明,此次危機的實質不能是別的,只能是與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對應的生產過剩。任何否認、掩蓋、歪曲和偏離生產過剩這一實質的觀點和做法都是不妥的。

        三、結論和啟示

        生產過剩這一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并不是直觀地呈現在人們面前的,而是運用抽象法,通過對金融和經濟危機過程一系列現象由表及里的分析揭示出來的。許多西方經濟學家由于其階級和思想方法上的局限性不能也不愿揭示生產過剩這一危機的本質特征。而我國一些崇拜西方的學者,在此次危機的實質問題上,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研究當代資本主義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現實,正確認識和把握此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實質,必須堅持和運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歷史階級的產物。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在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由于那時人們追求的不是交換價值而是使用價值,根本無所謂過剩的生產。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后的一個很長時間,由于生產力仍處于較低水平,市場狹小,經濟結構仍具有自然經濟色彩,經濟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因處于萌芽狀態而未突出并發展起來,因而也不存在生產過剩和生產過剩的危機。只有到了資本主義大工業時期以后,生產力獲得了極大發展,社會化程度有了顯著提高,封建所有制關系已經解體,被資本主義私有制尤其是大私有制所代替,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已經成熟并充分展開,剩余價值規律和競爭規律成為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主導規律,各國經濟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場,資本主義制度帶有國際的性質,生產過剩及其危機才得以發生。生產過剩隨著資本主義統治的產生而產生[52],生產過剩及其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顯著特征”[53]。

        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永恒伴侶和不治之癥。自資本主義脫離幼年時期而進入大工業時期以來,生產過剩及其危機的幽靈一直環繞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周圍。“資本主義的所有政黨,資本主義的所有稍有名望的活動家,從最‘英明’的到最平凡的,都曾經試用自己的力量‘預防’或‘消滅’生產過剩的危機”,“但是他們都失敗了。”[54]“問題不在于資本主義的領導者或政黨,雖然資本主義的領導者和政黨在這里也有不小的作用”[55],而在于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生產過剩及其危機就不能“消除”。要消除生產過剩及其危機,就必須消滅資本主義制度。

        有人可能會以我國經濟被卷入這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出現結構性生產過剩特點為由,懷疑上述論斷的真理性,這顯然是不對的。事實上,我國經濟之所以被卷入這場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出現結構性生產過剩的特點是由我國所處的國內外經濟環境造成的。從國際上看,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在使我國分享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成果的同時,也使我國經濟融入國際壟斷資本主導的現代國際經濟體系之中。這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出現了問題,我國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從國內來說,當前,我國的所有制結構已是公有制為主體、公私經濟并存;在經濟規律體系上也是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規律與私有制為基礎的經濟規律并存。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失衡,出現生產過剩,甚至發生危機有時也難以避免。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要使我國經濟少走彎路,減少震蕩,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就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鞏固、發展和壯大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參考文獻:

        [1]【美】保羅·克魯格曼.蕭條經濟學的回歸與2008年經濟危機[a].陳佳貴,劉樹成.國際金融危機與經濟理論反思[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00.

        [2]【英】克里斯·哈曼.從信貸吃緊到全球危機的幽靈[a].程恩富.金融危機啟思錄[m].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2009:34.

        [3]陳佳貴.國際金融危機與經濟理論反思前言[a].陳佳貴,劉樹成.國際金融危機與經濟理論反思[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2.

        [4]【美】

        克里斯·哈曼.從信貸吃緊到全球危機的幽靈[a].程恩富.金融危機啟思錄[m].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2009:41.

        [5]林汶奎.美國金融危機的幕后元兇[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9:83.

        [6]【阿根廷】阿蒂略·博龍.從無窮的戰爭到無盡的危機[a].李慎明.世界在反思[m].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4.

        [7]【法】帕斯卡爾·薩蘭,皮埃爾——阿蘭·米埃,等.英美金融資本主義的終結[a].李慎明.世界在反思[m].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5.

        [8]余永定.反思次貸危機[a].突圍——中國金融四十人縱論金融危機[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3.

        [9]葛兆強.金融危機下的經濟思考[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0:10.

        [10]【美】法里德·扎卡里亞.資本主義宣言:貪婪即美德[a].李慎明.世界在反思[m].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8.

        [11]李稻葵,等.預判國際金融危機之演變[j].經濟學動態,2009:(6):5.

        [12][13][1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0頁。

        [1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57頁。

        [1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54頁。

        [1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54-555頁。

        [1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6-547頁。

        [1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63頁。

        [2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頁。

        [2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頁。

        第8篇: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范文

        論文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性的經濟波動所帶來的危害在范圍、程度上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在追成經濟衰退的同時帶來巨大的浪費,嚴重地阻礙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本文從國際資本的本性與 資本主義 國家政權的私人性質的角度出發來分析和研究產生經濟波動的根源。

        從資本主義誕生的那一天起,經濟波動或者稱之為經濟周期就像噩夢一樣籠罩在資本主義世界上空揮之不去,上演著一幕幕繁榮、蕭條的悲喜劇,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危機……成為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永恒不變輪回,所有周期的結局都已經寫好,生產苒生產被破壞,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文明的進步嚴重受阻,同時帶來了資源巨大的浪費,使得資源稀缺形勢變得更加嚴峻。隨著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深化,這種危害在世界蔓延的范圍越來越大,造成的危害成倍增加,卷入其中的國家和地區深受其害,損失巨大。

        一 資本的存在和擴張是經濟波動的根本原因

        資本的存在和擴張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它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為了增值,為了實現增值不折手段是資本殘忍和血腥的具體表現,同時也構成了資本運動的全部和原始的動力。從資本主義誕生到今天走過了近五百年的時間,五百年來,資本主義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經過了原始積累、自由競爭,壟斷、國家壟斷的 歷史 過程,伴隨著這一過程,資本主義勢力稱雄世界,資本主義集團內部通過激烈的競爭,不斷分化和組合,形成了規模宏大、實力雄厚的金融、能源、礦產、糧食世界性壟斷集團,在與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長期博弈中,最終獲勝,獲得了貨幣發行權,資本主義步入國家壟斷階段,國際資本應運而生,資本主義政權最終成為國際資本的附庸,國際資本通過手中掌握的海量資本,完成了對世界經濟的全方位掌控,其實現增值的手段變得隨心所欲,花樣翻新,不斷通過制造經濟波動,劫掠世界財富。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性的經濟波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近年來發生的頻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雖然導致經濟波動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是,結局卻具有驚人的相似性,值得我們認真地分析和研究。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別是進入資本主義的高級階段——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資本的形態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的同時,其實現增值的方式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資本已經對通過傳統手段掠奪財富,實現增值變得失去了耐心,而是利用手中掌握的海量資本頻繁攪動世界經濟,實現一夜暴富,瘋狂地掠奪世界財富,掠奪的手段變得更加隱蔽和富于欺騙性。

        二戰后在頻繁發生的石油危機、 金融 危機 、糧食危機、局部戰爭危機的背后我們總能看到資本的影子,資本在這些危機的背后鬼魅魍魎,若隱若現,事實上我們應該知道:它___一國際資本才是這些危機的真正罪魁禍首!但哭得最傷心的卻往往是最大的贏家,每次 經濟 危機的最大受益者恰恰就是它,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危機的根本原因,也許能加深對危機的認識和把握,在未來的經濟運行中防微杜漸,減少損失。

        二 金融危機成為世界經濟波動常態

        金融經濟國際化早在70年代就已露端倪,80年代進一步發展,到了90年代演化成席卷全球的大趨勢。盡管幾次金融風暴的沖擊使金融經濟國際化受到異議,但是,隨著經濟壘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金融經濟國際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已成共識。金融國際化使得國際資本輕而易舉敲開了世界各個國家的大門,表面上表現為壘球經濟一體化以及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的合理高效流動,但本質上我們可以看到金融的國際化進一步加深了國際資本對世界經濟的全方位控制,為國際資本攪動世界經濟創造了條件和機會,國際資本只是在等待的合適的時機和機會來制造增值的機會。基于國際資本在世界經濟中的絕對控制地位,技術壟斷、資源壟斷、規則壟斷、金融國家化使得國際資本如虎添翼,金融危機成為世界經濟中的經常發生的現象,金融危機的常態化使得世界經濟陷入經靜性的波動中。

        第9篇:經濟危機發生的根源范文

        關鍵詞:次貸危機;根源;虛擬資本;產業資本;商業信用

        作者簡介:徐茂魁(1947-),男,北京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金融理論研究;陳豐(1983一),女,福建福州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金融理論研究;吳應寧(1982-),男,安徽望江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主要從事金融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F0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09)04-0013-04 收稿日期:2009-06-15

        一、次貸危機產生千信用過度膨脹的觀點

        始于2007年4月的次貸危機至今已經整整兩年了,次貸危機已經從最初在美國境內爆發的信用危機逐步演化為全球經濟危機。但次貸危機產生的真正原因仍然是眾說紛壇,許多學者從信用經濟的虛擬性角度來揭示次貸危機的根源,認為美國信用經濟的過度繁榮是次貸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劉克崮(2007)認為次貸危機發生的根源在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產品自身和運行機制的缺陷,杜厚文等(2008)認為美國次級貸款危機源于在房地產市場繁榮時期的大肆信貸擴張。曹紅輝(2008)認為次級貸款引致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在于:美聯儲利率政策及貸款利率的變化、CDO等基于房屋貸款的衍生品在結構設計和流動性方面存在缺陷、對沖基金和銀行等機構過高地利用杠桿融資進行交易。易培強(2009)運用馬克思虛擬資本理論認為當代金融資本的貪婪性所驅動的虛擬資本過度擴張和經濟泡沫的膨脹是國際金融危機的最深刻根源。

        以上觀點均認為次貸危機由美國信用經濟的過度膨脹產生,其演化如圖1所示。他們的觀點可歸納如下:2001年~2004年,受低利率的貨幣政策影響,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高度繁榮,與房地產市場相聯系的次級抵押貸款產品允許借款人在借款的前幾年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從而借款人一開始的還款負擔遠遠低于固定利率貸款,而據美國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的估算,大約有近90%的次級抵押貸款采取可調整利率的形式,因此,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促進了以次級抵押貸款為代表的虛擬資本的迅猛發展,但是,從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聯儲17次調高利率,利率的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因此,從2005年起美國次級貸款的到期未付率普遍上升,由于次級抵押貸款的價格主要由未來預期的現金流決定的,因此,隨著到期未付率的普遍上升次級抵押貸款價格大幅下挫,持有大量次級貸款的美國金融機構相繼破產,次貸危機爆發。

        以上信用危機論者只是把利息率的提高和次級抵押貸款價格的跌落簡單的聯系在一起,認為只是美聯儲的錯誤的貨幣政策和次級抵押貸款等虛擬資產的過度膨脹引發次貸危機,這種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原因在于:(1)過度膨脹的虛擬資產究竟是怎么產生的,除了低利率對其產生有決定性影響,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如果低利率催生虛擬資產的過度膨脹,那么為什么如今美聯儲人為的壓低利率不會阻止虛擬資產的縮水?(2)虛擬資本價格變化可以脫離于實體經濟獨立運行,為什么其大幅度縮水又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如此嚴重的影響?是否虛擬資產的大幅度縮水只是實體經濟危機的一種表象,而不是其發生的原因?事實上,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美國就已經出現了產業危機,美國消費信貸在儲蓄率很低的情況下已經開始萎縮,而房地產及其相關行業還在不斷膨脹,在強烈的供需矛盾下次貸危機最終爆發。

        二、馬克思的虛擬資本理論

        馬克思根據虛擬資本“虛擬性”的不同根源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股票、債券等公共有價證券形式存在的虛擬資本;另一類是商業匯票。認為次貸危機發生是由于信用過度膨脹的學者通常把虛擬資產等同于第一種虛擬資本,即股票和企業債券等有價證券。這種虛擬資本產生于借貸資本,是生息資本的現代形式。而第二種虛擬資本是產生于商品資本,由于商品資本的延期支付而產生。

        這兩種虛擬資本產生的根源不同,與實體經濟的關系也不同。第一種虛擬資產的價格變動和實體經濟運動沒有任何關系,這部分虛擬資產的市場價值,會隨著它們有權索取的收益的大小和可靠程度而發生變化。而第二種虛擬資產和實體經濟的關系十分密切,這種虛擬資產的變化反映了實體經濟運行的好壞。

        1 以股票、債券等公共有價證券形式存在的虛擬資本

        馬克思在分析這部分虛擬資本時,他選取了國債、股票、企業債券三種虛擬資產,這三種虛擬資產的共同特點在于它們都擁有雙重存在:(1)國債,是國家的借人資本,每年要付給自己的債權人以一定的利息,這里的利息來源于政府的稅收。但是,這個“資本本身已經由國家花費了,耗費了。它已不再存在。”由于“這種貸款本來不是作為資本耗費的、不是作為資本投入的”,所以,不管國債反復交易多少次,它“仍然是純粹的虛擬資本”(馬克思,1975;原版,1894)。(2)股票,這個資本不能有雙重存在:一次是作為所有權證書即股票的資本價值;另一次是作為在這些企業中實際已經投入或將要投入的資本。它只存在于后一種形式,股票只是對這個資本所實現的剩余價值的相應部分的所有權證書。”可見,股票與企業債券的虛擬性根源,在于現實生活中資本形式的雙重存在,有價證券只是現實資本的“紙制復本”,其價值“只是幻想的”(馬克思,1975;原版,1894)。馬克思在考察這些有價證券的本質后,他指出:“這些所有權證書――不僅是國家證券,而且是股票――的價值獨立運動,加深了這種假象,好像除了它們可能有權索取的資本或權益之外,它們還構成現實資本”(馬克思,1975;原版。1894)。這就是說,它們已經成為商品,其價格有著獨特的運動和決定方法。股票的價格,與該企業預期的收益大小成正比,與銀行的利率成反比;債券由于年收益率已定,其價格的漲落就和利息率成反比。

        目前,在次貸危機中出現的代表性的虛擬資產次級抵押貸款(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簡稱MBS)、抵押擔保債券(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簡稱CMO)、擔保債務權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簡稱CDO)就是這一類虛擬資本。MBS是以住房抵押貸款為基礎,以借款人對貸款進行償付所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撐,通過金融市場發行證券(大多是債券)融資的過程。這種結構不對基礎資產做任何現金流處理,每個投資者都接受相同的風險和本息支付,無法滿足不同風險收益偏好的投資需要。后來美國金融機構又對MBS進行了分層處理,由此產生了CMO。如果說MBS

        和CMO只是對于次級房屋抵押貸款的第一次證券化,那么將已經證券化的金融產品再次衍生,就形成了CDO,它與MBS和CMO的最大區別是,其標的資產通常為信貸資產或債券。這些在次貸危機中產生風險的金融衍生品都是資產證券化的一系列產品。根據美國投資百科全書網站給出的定義,資產證券化就是指將缺乏流動性的某種或者某組資產匯集成資產池,再以該資產池所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撐在金融市場上發行有價證券融資,最后用資產池產生的現金流來清償所發行的有價證券的過程。從資產證券化的定義中,可以看出,這種虛擬資產的本質特性就是它們只是虛擬的代表缺乏流動性的某種或者某組資產,在這里表示為住房抵押貸款這種資產,這個資本不能有雙重存在:一次是作為所有權證書即債券的資本價值;另一次是作為在房地產市場中實際已經投入或將要投入的資本。它只存在于后一種形式。債券只是對這個資本所實現的剩余價值的相應部分的所有權證書。可見,這種資產只是現實資本的“紙制復本”,其本身的價值只是幻想的,其積累與現實資本的積累毫無關系。

        另一方面,這部分虛擬資產的市場價值,在現實資本的價值不發生變化(即使它的價值已增殖)時,會和它們的名義價值具有不同的決定方法。MBS、CDO和CMO價值取決于客戶償還抵押貸款所產生的現金流,可見,這種證券價格的市場價值部分地有投機的性質,因為它們不是由現實的收入決定的,而是由預期得到的、預先計算的收入決定的,它們的漲落和利息率成反比。但是,一旦在貨幣市場緊迫的時候,這種有價證券的價格會雙重跌落;第一,是因為利息率提高,第二,是因為這種有價證券大量投入市場,以便實現為貨幣。

        在危機的后期,雖然美聯儲不斷的調低利率以求挽回這些證券化資產價格的縮水,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在于,這部分虛擬資產雖然和它們所代表的現實資本無關,但是和它們的所有者支付能力關系極大。在危機階段,這些虛擬資產急劇縮水,而它們所有者擁有的財富也相應的大幅度貶值,導致其支付能力大幅度萎縮,即使美聯儲調低利率減輕他們還貸壓力,他們也無法支付每月必須的現金流。但馬克思認為這種有價證券的貶值不會引起實體經濟的大幅度波動。一旦風暴過去,這種證券就會回升到它們以前的水平。一國的財富在這種貶值或增值以后,和在此以前是一樣的(馬克思,1975;原版,1894)“’。但是,此次次貸危機已經明顯從信用危機傳導到實體經濟,引發了實體經濟的強烈震動。那么究竟是哪部分虛擬資本引發了實體經濟的危機?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連的究竟是哪部分虛擬資產呢?

        2 由信用制度產生的商業匯票

        由信用制度產生的商業匯票的虛擬性根源在于商品資本的延期支付能力,由于商品資本是產業資本的組成部分,所以,這部分虛擬資本能真正反映實體經濟的運行情況。這部分虛擬資本產生于從事再生產的資本家互相提供的信用,這是信用制度的基礎。商業信用的代表是匯票,匯票是一種有一定支付期限的債券,是一種延期支付的證書。如果這些匯票通過背書而在商人自己中間再作為支付手段來流通,由一個人轉到另一個人,中間沒有貼現,那就不過是債權由A轉到B的轉移,而這絕不會影響整個的聯系(馬克思,1975;原版,1894)。信用的中介作用在這里表現為:就產業資本家來說,使產業資本由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使彼此有關和彼此銜接的各生產部門聯系起來;就商人來說,使商品由一個人手里運到和轉入另一個人手里,直到商品最終出售,變成貨幣,或者交換成其他商品。

        這種虛擬資本和職能資本是同一個東西,即貸出的資本就是商品資本,而不是閑置資本,不是用于最后的個人的消費,就是用來補償生產資本的不變要素。所以,這里作為貸出的資本出現的。總是那種處在再生產過程的一定階段的資本,它通過買賣,由一個人手里轉到另一個人手里,不過它的代價要到后來才按約定的期間由買者支付(馬克思,1975;原版,1894)。商業信用和商業活動是密切相聯的,這就決定了商業信用與現實再生產的關系:只要再生產過程不斷進行,從而資本回流確有保證,這種信用就會持續下去和擴大起來。在這里,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產業資本的最充分的動用,也就是等于產業資本的再生產能力不顧消費界限的極度緊張(馬克思,1975;原版,1894)。因此,這部分虛擬資本的變化是產業資本運動的指示燈。在產業危機出現時,這部分虛擬資本會因為資本無法回流而極度萎縮。事實上,在次貸危機發生前產業危機已經出現了,為了刺激提升乏力的消費力,美國大力發展消費信貸,即使儲蓄率已經達到負值,仍鼓勵居民大量借債去提早兌現未來二三十年的消費能力,以保證大量過剩產品的銷路。但是,居民的消費能力總有最高的界限,當社會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的差距過大時,就會出現市場商品過剩,價格下降而出現停滯時,產業資本就會出現過剩,有大量的商品資本找不到銷路,資本無法回流,信用將會收縮。

        圖2給出了美國2000年-2008年全部股票價格變化指數、銀行主要貸款利率變化指數、公開市場證券變化指數。從圖2可以看出,美國公開市場證券數額的變化早于股票價格的變化,在2004年達到頂峰后,2005年就急劇下降,由于這部分虛擬資產的萎縮,已經暗含著產業危機的發生。而這時以股票等有價證券所代表的第一類虛擬資產還處于上升時期,由于以MBS、CMO等金融衍生品為代表的虛擬資產的過度膨脹,相對而言,公開市場證券在美國信貸市場中借貸總額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從2000年的49.8%到2007年的3.8%,在經濟發展的最頂點,商業信用已經基本上完全被純粹虛擬的MBS、CDO、CMO等金融衍生品所取代,美國信貸市場中借貸總額由于這類金融衍生品的急劇膨脹而不斷上升,但這一切繁榮的背后暗藏著巨大的危機,唯一可以提供指示的是,從2004年開始,銀行主要貸款利率開始上升,原因在于商業信用相對產業資本已經出現了不足,商業信用危機在2004年開始已經顯現出來了。

        因此,可以說次貸危機爆發前,由產業危機產生的商業信用危機就已經潛伏著了,而這部分和產業資本緊密相連的虛擬資本價格變動才能真正反映危機發生根源。因此,在危機爆發時,最先出現問題的是商業匯票。由于有限消費和無限擴大的生產能力之間的矛盾導致商業資本無法正常回流,由信用制度產生的商業匯票支付鏈條斷裂,從而無法轉化為閑置的貨幣資本,相應地使以MBS、CMO、CDO等金融衍生品為代表的虛擬資本的支付能力急劇下降。這時候,信用危機和貨幣危機相應爆發。

        三、對次貸危機根源的再反思

        如果說次貸危機是由于在低利率的情況下虛擬資本的過度膨脹產生的,這只是看到問題的表面現象。持這種觀點的學者看到的只是上述以股票、債券等公共有價證券形式存在的虛擬資本,這部分虛擬資本在危機的時候表現的最明顯,這部分虛擬資本價格的變化和實體經濟并沒有直接聯

        系,它的價格波動不會影響實體經濟分毫。這部分虛擬資本在危機時刻的價格跌落卻與其支付能力有關,由于以商業匯票為代表的信用票據受到極大的破壞,其支付鏈條中斷,商品資本無法轉化為貨幣資本,進而無法轉換為借貸資本,因此,來源于借貸資本的以MBS、CMO、CDO等金融衍生品為代表的虛擬資本支付能力受到影響,價格才急速跌落。事實上,利率本身就是根據借貸資本和產業資本相對比例的變化而調整的。因此,利率和以MBS、CMO、CDO等金融衍生品為代表的虛擬資本的聯動關系只是產業危機的表面現象。

        圖3根據馬克思虛擬資本理論給出了產業周期各個時期產業資本、借貸資本、利息率和股票等有價證券價格的變化圖。由于馬克思所處的年代,金融衍生品并不發達,當時的銀行信用是由匯票、國家證券和股票組成,因此銀行信用可部分代表MBS、CMO、CDO等金融衍生品變動。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借貸資本總量。如圖3所示,從整個產業周期來看,利息率反映了借貸資本和產業資本的相對比例,當借貸資本相對產業資本過剩時,利息率較低,反之,較高。在次貸危機中,表現的最明顯的是以MBS、CMO、CDO等金融衍生品為代表的虛擬資本價格的變動。在產業周期的時,由于此時公眾對經濟前景十分看好。而以MBS、CMO、CDO等金融衍生品為代表的虛擬資本的市場價格和預期關系很大,所以,這類虛擬資產大幅度發展。從圖3可看出,從產業周期好轉到時期,商業信用雖然也隨產業資本的增長而增長,但其增長幅度遠滯后于以銀行信用為代表的虛擬資本增長幅度。在借貸資本中,商業匯票等與產業資本運動密切相關的信用工具已經被銀行信用所取代。與產業資本息息相關的商業信用比重卻相對縮小,在危機時期,這部分資產由于商品資本無法轉化為貨幣,產業資本無法回流而極度匱乏。但是,商品資本的實現是轉化為貨幣資本進而轉化為借貸資本的前提。因此,當商業信用出現萎縮時,必定會影響到銀行信用以及股票等有價證券的價值,股票等虛擬資本價值出現大幅度下跌。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了利息率達到最高的現象,仿佛利息率是股票等虛擬資本價值跌水的主導因素,但利息率的高低恰恰是反映以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為整體的借貸資本和產業資本相對比例的指標。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片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小说专区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三州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