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三年級語文教學進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工作目標
1.加強理論學習,帶領全體備課組成員積極學習新課改理念、新課標以及學校研發(fā)的尚美課堂五步教學法等,以理論武裝自身,便理論為實踐,全面提升三年級語文組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
2.積極開展豐富的語文相關活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3.抓好集體備課,尤其是單元集備,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增強教師閱讀的觀念,并且統(tǒng)一作業(yè)布置、批改方式。
4.開展老帶新活動,促進新晉教師的快速成長,積極為新教師的學習、培訓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提升整體語文組教師能力。
5.精心打造自主有效課堂。通過寫教學隨筆、個案積累,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創(chuàng)出佳績。
二、主要工作
1.配合教研組長,做好本學科組的備課和教學活動。認真抓好理論學習,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的理念。明確形勢發(fā)展要求,學習新課程,在思想上樹立新課程意識,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
2.嚴格執(zhí)行和落實教學常規(guī),強化教學管理。教學常規(guī)包括備課、上課、作業(yè)的批改與輔導、學生評價、教學研究以及教師讀書筆記和教學隨筆的撰寫等方面。本學期要抓好教學常規(guī)的執(zhí)行與落實,確保每一次的集備與聽評課有效開展并達到預期效果。每個月都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常規(guī)的檢查。
3.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優(yōu)化教育教學為目標,以轉變教學方式為重點,提高教學質量管理,把學校的教學要求落到實處。
4.抓緊抓好集體備課工作,備教師要根據(jù)年級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學計劃,落實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放在首位。
5.組織好學科單元測試,負責試題的編選和質量分析。對本學科成績全面負責,努力提高本年級學生的成績,注意學生能力和治理的培養(yǎng),協(xié)助教研組長安排好學科競賽輔導工作。
四、活動安排
九月
1.各教師制定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
2.研讀小學語文教學常規(guī)、集體備課、聽評課活動安排。
3.組織參加語文新教材培訓。
十月
1.作業(yè)批改檢查。
2.教學常規(guī)檢查。
3.開展互學互研、互幫互助活動。
十一月
1.期中考試及質量分析。
2.教學常規(guī)檢查。
十二月
1.教學進度、備課、作業(yè)檢查。
2.組內觀摩課、評課。
一月
1.常規(guī)檢查、總結。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課外活動 教學成效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情感豐富的特點,教師可以運用語文課外活動拓展教學空間,將課堂教學中無法完成的活動放到語文課外活動中來進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教學成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一、結合教學進度安排,開展競賽活動
語文課外活動的組織原則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服務課堂教學?;顒咏M織的出發(fā)點應該與語文教學相配套,為課堂教學發(fā)揮補充與完善的作用,深化課堂教學成效。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與教學進度同步,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學科競賽活動,如寫字競賽、朗讀競賽、作文競賽等,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效提升。如針對學生識字學習基礎不牢固、錯別字偏多的現(xiàn)象,我在每一單元教學活動結束之后,都組織1—2次的默字競賽,要求學生將本單元的生字正確書寫出來,采取這種競賽的形式,克服以往單純強化記憶的枯燥性,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欲望,為學生營造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在學生的眼里,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難寫,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激發(fā)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競賽促進教學的成效。針對小學生在朗讀中出現(xiàn)的“唱讀”、感情不豐富的現(xiàn)象,我在課堂教學中強化朗讀技巧的基礎上,定期舉辦朗讀競賽活動,對學生開展分組競賽,將朗讀基礎與水平基本上處于同一層次的學生編成一個學習競賽小組,開展競賽活動。在競賽激勵機制的引導下,學生相互之間卯足了勁練習朗讀技巧,通過一段時期的強化鞏固,整體朗讀水平明顯提升。為了克服學生對作文學習的畏難情緒,我通過開展口頭作文競賽、作文片段現(xiàn)場命題競賽等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為深入開展作文教學營造積極的學習情感。
二、結合內容理解需求,開展主題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能僅靠課堂教學40分鐘的時間和課堂空間,在一些教學內容的教學與組織環(huán)節(jié),教師缺乏足夠的教學空間來實施整個教育教學理念、方法,難以取得較為滿意的成效。針對這種情況,我主要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外組織相應的主題活動,創(chuàng)設濃厚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吃水不忘挖井人》內容后,為了深化教學成效,加強學生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學生中開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學”主題活動,要求學生仔細回憶、認真思考與父母、朋友、同學在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尋找感恩的閃光點,在班級主題活動中進行交流,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情感氛圍,在與生活緊密結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內容后,為了強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我要求學生課后自行搜集有關描寫祖國各地美麗景色的語段、圖片,帶到班級進行交流匯報。學生的積極性被有效調動起來,有的學生找到了豐富的圖片資料,有的從網上下載了祖國各地的名山大川資料帶到課堂教學中進行交流活動。這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活動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使學生受到了一次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結合作文教學活動,開展實踐活動
小學生大多在三年級接觸作文教學活動,對作文寫作活動存在著畏難情緒,作文教學成效低下。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除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模式陳舊的方面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生生活感知體會少,缺乏足夠的作文寫作素材。有些學生為了完成作文寫作,生搬硬套文章內容,虛構生活事實,這樣的途徑寫出來的文章,嚴重缺乏真情實感。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利用各種機會來增強學生的實踐活動機會,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廣闊的社會,在實踐活動之中積累寫作素材,增強真情實感。我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主題實踐活動,如要求學生參加小記者報社與學校記者站聯(lián)合舉辦的“感動中國—發(fā)生在身邊的故事”采訪活動,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尋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進行采訪活動。有的學生采訪的是一些老黨員、老,聽他們講那過去的故事,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有的學生采訪了社區(qū)老同志,聽老人講述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發(fā)生的前后變化,讓學生增強對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發(fā)自豪之情;有的學生采訪了清潔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業(yè)奉獻楷模,從他們的身上汲取了優(yōu)秀的品質。通過這樣的豐富活動,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充滿真情實感。我還經常組織學生參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團隊組織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多了解社會,多增加生活積累,為作文教學積淀深厚底蘊。
四、結合學生學習愛好,開展興趣活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文活動;課堂教學
1結合內容理解需求,開展主題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能僅靠課堂教學40分鐘的時間和課堂空間,在一些教學內容的教學與組織環(huán)節(jié),教師缺乏足夠的教學空間來實施整個教育教學理念、方法,難以取得較為滿意的成效。針對這種情況,我主要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外組織相應的主題活動,創(chuàng)設濃厚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吃水不忘挖井人》內容后,為了深化教學成效,加強學生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學生中開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學”主題活動,要求學生仔細回憶、認真思考與父母、朋友、同學在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尋找感恩的閃光點,在班級主題活動中進行交流,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情感氛圍,在與生活緊密結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內容后,為了強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我要求學生課后自行搜集有關描寫祖國各地美麗景色的語段、圖片,帶到班級進行交流匯報。學生的積極性被有效調動起來,有的學生找到了豐富的圖片資料,有的從網上下載了祖國各地的名山大川資料帶到課堂教學中進行交流活動。這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活動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使學生受到了一次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
2結合作文教學活動,開展實踐活動
小學生大多在三年級接觸作文教學活動,對作文寫作活動存在著畏難情緒,作文教學成效低下。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除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模式陳舊的方面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生生活感知體會少,缺乏足夠的作文寫作素材。有些學生為了完成作文寫作,生搬硬套文章內容,虛構生活事實,這樣的途徑寫出來的文章,嚴重缺乏真情實感。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利用各種機會來增強學生的實踐活動機會,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廣闊的社會,在實踐活動之中積累寫作素材,增強真情實感。我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主題實踐活動,如要求學生參加小記者報社與學校記者站聯(lián)合舉辦的“感動中國―發(fā)生在身邊的故事”采訪活動,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尋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進行采訪活動。有的學生采訪的是一些老黨員、老,聽他們講那過去的故事,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有的學生采訪了社區(qū)老同志,聽老人講述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發(fā)生的前后變化,讓學生增強對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發(fā)自豪之情;有的學生采訪了清潔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業(yè)奉獻楷模,從他們的身上汲取了優(yōu)秀的品質。通過這樣的豐富活動,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充滿真情實感。我還經常組織學生參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團隊組織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多了解社會,多增加生活積累,為作文教學積淀深厚底蘊。
3結合學生學習愛好,開展興趣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中,許多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具有強烈的興趣,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如教師要統(tǒng)籌均衡推進教學活動,不一定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差異性學習需求,此時就需要教師通過開展課外興趣活動等方式,以滿足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如針對學生對朗讀興趣濃厚的特點,我在教學之余開展了朗讀訓練小組活動,將班級朗讀水平較好的學生集中起來,給予針對性指導,并吸納更多的學生加入其中,全面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再比如,針對學生的文學愛好,我開展了文學社活動,利用文學社這一課外組織,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興趣愛好,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我近年來以小草文學社為單位,先后吸納100多名學生參加,許多學生通過文學社這一載體實現(xiàn)了提高作文技巧、激發(fā)作文興趣的目標,三年來先后有26名學生在省市縣教育主管部門和文學刊物組織的競賽中獲獎,10多篇學生作品在刊物與報紙刊登,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作文學習興趣。
上半年,我擔任高三年級兩個文科班的課。能備課,鉆研高考大綱,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知識上的缺漏,分析練習題的特點及其對學生的作用,有性地學生備考復習。在教學中,課堂,課堂教學,不占用學生的課下,讓學生有較多的自主學習的。在最后的考前教學中,注意對學生,解決學生的應考。兩個文科班的高考平均成績?yōu)?85分,在濟南市排列為名。對成績,我滿意的。我對的工作也有很不滿意的地方,這,有幾個平時語文成績優(yōu)良,語文也較高的學生,在高考中理想的成績,甚至是成績很不好。我考慮,這是我的教學工作著問題。我在很長一段里費心地想問題的根源,也想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可直到,我還能讓滿意的答案。
下半年,我擔任了高一年級兩個班的課。是新大綱、新教材、新學生,我在備課上花費了較多的。備大綱,的教學思想理念,的教學要求;備教材,從量和質兩個教學內容,安排好教學進度,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備學生,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維特點,學生的習慣和個性特征,從而使的教學為學生服務。這半年,我還和高一備課組的老師一起在寫作教學上作了些改革嘗試。,采用了大作文全年級寫作、內容、要求,選出范文,印發(fā)給學生,再分班講評的教學;,在周記教學中嘗試著把學生平時的習作情況量化評價,并把量化評價分數(shù)記入期中考試成績中,使學生能時時的寫作,在平時養(yǎng)成踏實的學習習慣,習作;條件一允許,馬上開始上“課外閱讀課”,學生的知識,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半年來的教學,現(xiàn)在還很難成敗優(yōu)劣的論斷,我將在恰當?shù)臅r候另作總結,以利于今后教學工作的。
二、學校日常學習、工作、活動
情況下,一年來,我能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習、工作、活動,如政治學習、學習、升旗儀式、聽專家講座等等。對教研組的活動也能按時參加。,我與附中,與同事,與社會,與時代較緊密的。我認識到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認識到在學識、能力還遠遠達要求,認識到學許多老師,是組里的許多老師的許多是值得我學習的。,我就了在各努力學習,工作,既不自以為是,也不自慚形穢,從容自然地做附中的教師。
年中,也有特殊情況。上半年,我母親先生病后病逝,對我。其一,我在上半年,因要照顧病人,學校在下午的會議,就參加;其二,母親的病逝,也使我產生了人生無常、行樂的情緒,一度要求不高,工作也像是了動力,生活毫無條理。
三、學習
一年來,我通常只能零星的,閱讀專業(yè)類的書刊一點專業(yè)的新知識。常讀的有《語文學習》、《語文月刊》、《中學語文教學》等。專業(yè)的特點,當然個人愛好,我還抽讀了幾本小說,讀了一點文學評論類文章。下半年,新的教學大綱列出了高中生必讀書目,有我讀過的三本,我以較快的速度把能夠買到的兩本讀完了。非常幸運,下半年我參加了校長帶隊的赴參觀學習的團隊,到華師大二附中、七寶中學去學習了兩天,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受到多的啟發(fā)。
故事再現(xiàn)——“局長來了”遭遇“老大難”
那個清晨,秋高氣爽。剛邁進校園,我便被這個“老大難”將了一軍——教務處緊急通知,局長視導,第一節(jié)課(20分鐘后即上課)聽我的作文指導課。我的教學進度沒有到作文,學生沒有準備,我沒有準備,要在20分鐘內準備一節(jié)作文課,難??!
20分鐘里我只來得及選定了主題——《習作4:走進秋天》,制作了執(zhí)教以來最為簡單的課件(內容為秋天的圖片),確定了粗糙的教學框架“三部曲”:(一)投影出示一組秋天的風景畫,你找到秋天了嗎?(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例文《山坡上》,說說馮長柱同學在山坡上看到了哪些景物,圍繞“作者是怎樣把這些景物描寫出來的,你能找出他的秘訣嗎”展開討論,引導學生自主體會描寫景物的方法。(三)你在秋天里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它們是什么樣的?(指導學生在草稿紙上列出提綱)哪些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一想這些景物的主要特點是什么,自己準備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修改提綱后口頭作文。
我忐忑不安地走進教室時,并沒有想到,如此粗糙的設計,卻并未讓我在課堂上“飽受煎熬”。在秋天組圖的引領下,學生發(fā)言積極,妙語如珠,消除了我的緊張,調動了我的熱情。課后點評中,局長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課堂隨想——開源導流,推波助瀾,作文不再難
“劫后余生”的我靜下心來卻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在作文這個“老大難”面前,學生為什么能小臉通紅,小手高舉,敢說,樂說,甚至讓遭遇局長的我消除緊張呢?桌案上朱熹的《觀書有感》幫我找到了答案——“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回顧整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不正是如此嗎?
一、開源,讓學生有話想說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寫作素材?!比昙壍牧曌鹘虒W應該引導學生到生活中積累素材,因為生活是習作的源泉,“生活素材”擷取得好,習作就“自有源頭活水來”。
本課教學前,我是這樣導人的:“伴著陣陣秋風,秋姑娘來了,你知道秋姑娘在哪里嗎?”富有感染力的導語,讓孩子們一下子進入了習作的情境,有效地喚醒了學生的“回憶”,大大激發(fā)了他們寫作的興趣,讓學生有話想說。接著出示一組秋天的風景圖,讓學生親眼看看多彩的秋天,架起生活和習作的虹橋。有了這些景象資料,學生的視線就不會只停留在“藍天、白云、落葉”,難道秋天只有這些嗎?不。出示一組圖片后學生的話題明顯豐富了,因為真實的生活、真摯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已經在孩子們的心靈安營扎寨。所以在習作前,一定要引導學生著眼生活,體驗生活,寫真觀察。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鍛煉了學生的說的能力,又為下一段寫提供了素材。
遺憾的是,這節(jié)課只來得及臨時在電腦里搜羅了一些簡單的圖片,制作了簡單的課件,如果在課堂上我能大膽地帶孩子們到教室外面的小操場上走一走,看一看,嗅一嗅,摸一摸,那么孩子們的語言必會像例文一樣散發(fā)著泥土的芬芳!
二、導流,讓學生有話會說
三年級是寫話到習作的銜接過渡階段。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不會寫作文,怎么辦?其實,正是因為不會,才要老師教呀,都會了,還需要教嗎?不會就教他怎么寫,把方法告訴他。就像嬰兒學步,一開始是需要大人領著走扶著走的。三年級學生習作剛剛進入起步階段,他們的視野還不夠廣闊,思維還不夠靈敏,雖然有習作熱情,但是在選材描寫布局等方面的能力仍然有限,往往在習作中容易遇到困惑,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扶著他“走”一段“路”是有必要的,在這之后他才會“走”,甚至“跑”起來。
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比刖幗滩牡睦亩际蔷幷呓涍^細致推敲的優(yōu)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yōu)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口頭作文前我先引導學生在例文中走個來回,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要點,感悟描寫景物的方法,即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就使學生從“有話想說”到“有話會說”,從“想寫”到“會寫”。
三、推波,讓學生有話樂說
葉老認為語言是思想的定型。任何人說出來的口頭語言和寫下來的書面語言都是他心里所想的,想的過程就是語言形成的過程。蒙眬的思想是不清不楚的語言,清澈的思想是有條有理的語言。課堂上我引導他們嘗試列出提綱,旨在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使其說出有條有理的語言。他們對照提綱,回想腦海中的秋景圖,調動平時的閱讀積累,于是口中的秋天便有了金黃的田野、累累的碩果、湛藍的天空、怒放的秋菊、火紅的楓葉……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將思路打開,相互啟發(fā),體驗并分享習作的快樂,為下一步寫作奠定了基礎。
文章的生命在于交流,在于讀者的閱讀。學生的習作不是寫給老師看的,而是為了交流、溝通,給一切想看的人看的,而暢通的思緒、流暢的表達,再輔以積極的評價,無疑會給他們更多的自信。當寫作活動成為他們多彩生活的延續(xù),那么學生就會煥發(fā)出寫作的無窮的動力。
下面分三個方面談談我在這一年中的學習和工作情況。
一、教學工作方面
上半年,我擔任高三年級兩個文科班的課。能做到認真?zhèn)湔n,鉆研高考大綱,了解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水平和知識上的缺漏,分析各類練習題的特點及其對學生可能起到的作用,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備考復習。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占用學生的課下時間,讓學生有較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在最后的考前教學中,注意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解決學生的應考困難。兩個文科班的高考平均成績?yōu)?85分,在濟南市排列為第一名。對這個成績,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我對自己的工作也有很不滿意的地方,這就是,有幾個平時語文成績優(yōu)良,語文水平也較高的學生,在高考中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甚至是成績很不好。我考慮,這一定是我的教學工作存在著問題。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費心地想問題的根源,也想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可直到今天,我還沒有得到一個能讓自己滿意的答案。
下半年,我擔任了高一年級兩個班的課。由于是新大綱、新教材、新學生,我在備課上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備大綱,調整自己的教學思想理念,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要求;備教材,從量和質兩個方面確定教學內容,安排好教學進度,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式方法;備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水平,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維特點,了解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個性特征,從而使自己的教學為學生服務。這半年,我還和高一備課組的老師一起在寫作教學上作了些改革嘗試。首先,我們采用了大作文全年級統(tǒng)一寫作時間、內容、要求,集中選出范文,印發(fā)給學生,再分班講評的教學方式;第二,我們在周記教學中嘗試著把學生平時的習作情況進行量化評價,并把量化評價分數(shù)記入期中考試成績中,使學生能時時了解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平時養(yǎng)成認真踏實的學習習慣,提高習作水平;第三,條件一允許,馬上開始上“課外閱讀課”,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半年來的教學效果,現(xiàn)在還很難作出成敗優(yōu)劣的論斷,我將在恰當?shù)臅r候另作總結,以利于今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學校日常學習、工作、活動方面
一般情況下,一年來,我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學習、工作、活動,如政治學習、業(yè)務學習、升旗儀式、聽專家講座等等。對教研組的各項活動也能按時參加。通過這些,我與附中,與同事,與社會,與時代有了較緊密的聯(lián)系。我認識到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認識到自己在學識、能力方面還遠遠達不到要求,認識到我們學校的許多老師,尤其是我們組里的許多老師的許多方面是值得我認真學習的。這樣,我就做到了在各方面努力學習,工作,既不自以為是,也不自慚形穢,從容自然地做一個附中的教師。
這一年中,也有特殊情況。上半年,我母親先生病后病逝,對我影響較大。其一,我在上半年,因要照顧病人,學校
在下午召開的一些會議,就沒有參加;其二,母親的病逝,也使我產生了一種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情緒,一度要求自己不高,工作也像是沒有了動力,生活毫無條理。
三、業(yè)務學習方面
一年來,我通常只能利用零星的時間,通過閱讀一些專業(yè)類的書刊得到一點專業(yè)方面的新知識。常讀的有《語文學習》、《語文月刊》、《中學語文教學》等。因為專業(yè)的特點,當然也是因為個人愛好,我還抽時間讀了幾本小說,讀了一點文學評論類文章。下半年,由于新的教學大綱列出了高中生必讀書目,其中有我過去沒有讀過的三本,我以較快的速度把其中能夠買到的兩本讀完了。非常幸運,下半年我參加了校長帶隊的一個赴上海參觀學習的團隊,到華師大二附中、上海七寶中學去學習了兩天,開闊了視野,增長了一些知識,受到多方面的啟發(fā)。
另外,上半年,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教師電腦培訓學習,使自己使用電腦的能力有了提高。下半年,我較多地聽了本組幾位老師的課,向他們學到了不少東西,對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隨著時間的匆匆而過,一個繁忙的學期又結束了,一段緊張的教學活動又劃上了圓滿的句號?,F(xiàn)將本學期教學工作如下總結:
首先,按教學要求完成本冊的識字和寫字任務。認識并能夠正確地運用所學生字詞。在繼續(xù)學好鋼筆字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學好毛筆字,在學寫毛筆字的過程中,感受祖國文字特色的魅力,感受中國書法的無窮奧妙。在寫字過程中成功地運用“我們的展示臺”展示學生的書法,有效地刺激了學生對毛筆書法和鋼筆書法的興趣,提高了學生書法的熱情,涌現(xiàn)出一批書法愛好者,同時展出了不少的成功作品。
第二,繼續(xù)訓練學生的自讀能力。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運用“范讀——默讀——品讀——朗讀”等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感悟課文中的好詞好句,理解好詞好句在文中的作用。并能夠自覺地把這些好的詞句積累起來。同時體會關鍵詞語所表達的含義,及對人物的思想品格的塑造作用。
第三,繼續(xù)訓練學生的習作能力。隨著對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了本冊范文所含有的習作方法。學生學會了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描寫畫面內容。學會了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建筑物、能寫出一種水果或蔬菜的特點、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貌和習性,還學會了以寫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來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和精神。
第四,繼續(xù)訓練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
適當?shù)卣归_小組學習或分組討論等多中形式,讓學生在小組中
發(fā)表見解也傾聽別人的見解。同時利用多層次的口語交際課,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認真傾聽的品質。并培養(yǎng)在小組中互相協(xié)作互相補充互相學習的合作精神。
第五,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精神。在傳統(tǒng)教學的影子里,學生們仍然習慣于老師的講解,在做習題的時候,有不懂的或年會的還想等待著老師的標準答案。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惰性,不利于學生的開拓創(chuàng)新素質的養(yǎng)成。因此,在閱讀之后我首先鼓勵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各種問題出現(xiàn)時,又鼓勵顯示去自己解決,利用所有能夠利用的途徑。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并促使他們去為自己的見解到處去努力尋找相應的材料。無論對與錯,只要是自己找到的,自己通過任何渠道獲得的都得到表揚和鼓勵。在一個學期的能力只后,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相應的增長。
那么,如何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呢?
三年多來,我在指導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定位要準;第二、要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第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條件對活動內容積極地進行篩選或調整;第四、指導學生對資料進行收集及整理;第五、重視教師在整個活動中的指導;第六、面向全體,形式多樣,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第七、鼓勵學生自我總結、評價。
關鍵詞:合理指導
激發(fā)興趣
正確評價
目前,我們正在使用的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這套教材,它把“綜合性學習”課程設計成每單元后一項內容:“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或者“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崩缙吣昙壣?、下冊: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語文綜合性學習突出的主要特征是“綜合”和“實踐”,它是一種綜合實踐活動,具有整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點。它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以語文學科為主并綜合了其他學科內容的學習實踐活動,是以拓寬學習空間、增強實踐機會、在多學科的交叉中體現(xiàn)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實際運用、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體現(xiàn)了“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溝通、課堂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是以往教材中寫作、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三個系統(tǒng)的整合和發(fā)展。是語文新課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語文學習開辟了嶄新的天地,為語文教學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是語文教學的新舉措、新突破,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的實踐性的特點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基本目標。
這一門新課程的目標和特點告訴我們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告訴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扎扎實實地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然而,在近幾年我校的教學實際中,這項教學活動開展得不是很理想,其原因如下:
第一、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門新課程,活動時間長、活動過程和形式稍復雜,師生活動的工作量大,不少老師都不太理解、不重視,往往為了追求教學進度而忽視了活動的開展,平時形同虛設,或將“大綜合”變?yōu)椤靶【C合”,或將“小綜合”隨便應付一下,讓語文綜合性學習“流產”或“斷種”。
第二、活動安全問題令人擔擾。
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開放性”,要求學生走出校園,接觸大自然、大社會,在經歷的實踐過程中獲得發(fā)展。相比傳統(tǒng)課堂教學活動,綜合性學習設計所在地更自由些,卻更多地遭遇著“安全問題”的嚴峻考驗。無論哪一種活動,指導和參與者,首先要將安全工作排在第一位。安全工作出問題,就實行一票否定制。因此,“少活動,只有在校內活動,甚至不活動”成為時下許多教師消極對待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的負面策略。
第三、部份農村家長不支持或無法支持。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門實踐性的課程 ,涉及大量的參觀、調查、訪問、外出接觸社會、自然、包括制作、實驗等這樣一些活動環(huán)節(jié)。這些活動不少是在課外開展的。由于受地點、時間、人力限制,老師不可能總是能與學生一起參與活動,有些活動需要家長的配合。但實際活動中,家長與學校的配合受到挑戰(zhàn)。首先是社會、家長對學?;顒拥膬r值判斷很難與分數(shù)、排名、升學放到同一平臺。然后安全問題又成為社會解釋追求分數(shù)的理由。其次,我校絕大多數(shù)學生生活在農村,而農村家長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把自己子女送到學校就算盡到義務教育責任了,有的連自己孩子在哪個班,班主任是誰都不知道,更談不上參與子女的綜合性學習。
第四、資料的搜集與整理難。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條件,搜集資料便也面臨著不同的困難。尤其農村孩子遇到的困難更多。我校大部分學生家庭沒有電腦,平時父母親、學校又不讓他們進網吧,信息課上計算機老師也不隨便讓他們上網,更不知上什么網站查。學校圖書室藏書冊數(shù)少得可憐,閱覽室又難得向學生開放。城里的圖書館、新華書店離家太遠根本不方便。部分學生星期六、星期日還要上特長班,沒時間查。學生怨聲載道,教師發(fā)火連天,資料搜集難,難于“上青天”。
另外,課程內容的設置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戲曲大舞臺,學生不喜歡,與這幾年農村地方戲曲面臨失傳的邊緣有關。還有活動器材、實踐基地的問題、教師專業(yè)化的問題、課程評價問題、合作小組的問題,個人指導和集體指導的關系問題等等。學生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設計他們的課題,在開展實驗研究時,遇到的很多問題,可能是教師自己不能完全進行正確指導,給學生們一個滿足的答復?;谝陨显颍C合性學習開展得不好,那么,怎樣克服這些困難,有效地開展這項活動呢?經過近三年的教學總結,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開展這項活動:
第一、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定位要準,要高度重視這一新生事物,充分認識到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合作意識、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千萬不要怕工作繁重,讓語文綜合性學習“流產”或“斷種” 。
第二、要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要利用家長會或其它形式向家長介紹新課程的情況,介紹綜合性學習的一些理念,使家長知道探索、創(chuàng)新、實踐、責任感、良好品德以及人性張揚對孩子的重要性,轉變家長認為只要學好語文知識等考試內容的舊觀念,重視孩子全面素質的提高。另外,充分利用一些綜合性學習設計“親子”互動活動,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心思,如: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獻給母親的歌》一活動,要求學生在家中采訪母親生兒育女的甘苦;收集母愛的各種表達方式,并在小組內討論如何去理解這些母愛的表達方式;根據(jù)采訪母親的相關內容,評價自己的母親;搜集與母愛有關的詩、詞、美文、格言、俗語等。為鼓勵學生,并激發(fā)他們的熱情,對學生收集的資料進行或評比、或展示、或交流心得等活動,同時進行延伸活動——以“母愛”為話題的寫作訓練。通過活動,增進了母子之間的交流和感情。孩子變得更加理解母親了,更加懂事了,而母親在欣喜的同時,也領悟到了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當然也更加支持活動的開展了。還可以在家長會上進行成果展示,諸如手抄報、實踐日記、活動圖片、生活作文等一一給家長們看,贏得家長的支持和肯定??傊?,家校合作是語文綜合性學習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保障。
第三、為了保障學習的正常進行,教師要對各項活動認真地進行研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條件對活動內容積極地進行篩選或調整,如:七年級下冊的,“去劇院看戲、訪問劇團”我們沒這個條件,我就刪掉了這一內容,改為通過多媒體欣賞戲曲,了解我國一些著名的劇團,這樣就有效地解決了條件不足的困難,使活動得以正常開展下去。另外還要對活動時間進行靈活處理。又如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聽聽我的足音”,要求學生在不同時空諦聽雨的聲音,深入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各個角落去采集雨聲,用錄音機錄下來準備在課堂上播放并描述給同學,這不是幾天可以完成的?!白x讀我的韻味”收集關于雨的知識和文學作品,也難以在短期內做得系統(tǒng)、豐富。因此,在學期一開始,我就把這項活動布置了下去,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隨時留意、多方收集,如不這樣處理,這項活動就不會開展得深入、成功。
第四、指導學生對資料進行收集及整理。
活動內容多,可讓學生分組分工收集、整理資料,做到分工合作,資源共享。讓學生明確搜集資料的途徑很多,如看其他書報、上網、看電視、聽廣播、實地考察、觀測、調查采訪、請教相關老師等。選擇最佳查找方法,活動前通過看書、上網、閱報所得,活動中主要經過自己的動手、動腦、用眼看所得,根據(jù)家庭、學校、社會的可能條件來選擇。同時,介紹獲取資料的方法,如通過購買、復印、打印、摘抄、下載、剪貼、借閱、寫觀察日記等方式將其占為己有。最后要求學生對資料進行加工整理。首先指導學生按資料呈現(xiàn)形式將資料歸類;再是每一大類下面分小類,并在卡片庫上簡單注明。對所讀資料做上特定的符號、標記,寫上自己的看法、解釋或質疑。還要標明搜集處理者、時間、地點等。
第五、重視教師在整個活動中的指導。雖然每次語文綜合性學習都有活動的主題、大方案,但大多沒有細致的操作性強的過程計劃。而初中生正處于心智成長、求知的階段,知識結構尚不完善,還不完全具備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如果缺乏教師的指導,往往會使活動陷入盲目的狀態(tài),甚至導致整個活動的失敗。例如,在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成長的煩惱”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第二部分“媽媽(爸爸、老師、朋友……)少年時期的煩惱”中,如果教師不指導學生事先設計好訪談的問題,調查就會缺乏針對性,往往會無功而返,甚至導致整個活動的夭折。2007級2班學生在我的指導下,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1)媽媽(爸爸、老師、朋友……),你們在少年時期有過煩惱嗎?能不能說來聽聽呢?(2)你們是怎樣解決這些煩惱的呢?(3)通過這些經歷,你有什么要告訴我們的?可見,教師應時刻記住自己的“主導地位”,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但不要過多介入,主要起組織、關心、指點和評估的作用。重點在調動所有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
第六、面向全體,形式多樣,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學生的主體意識是綜合性學習啟動的起點和實施的基礎。因此,要從尊重學生的個體情感、個性思維考慮,最好是變教師的激發(fā)為學生的自發(fā),要讓學生一開始就認識到這樣的學習活動是一個更自主的活動而樂于參與。面向全體,形式多樣就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如:
(1) 競賽 有計劃地開展語文競賽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有極大的作用。競賽可在不同范圍、不同場合隨時舉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比如:查字典比賽、成語串聯(lián)、朗誦會、現(xiàn)場作文、辯論賽、演講比賽等等。
( 2 )表演 初中學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過表演課本劇或童話劇,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記憶,還能在某些課文的情節(jié)空白、濃縮處,拓展想象,在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過程中培養(yǎng)想象力,促進語言發(fā)展,增強自信和勇氣。如:《我的叔叔于勒》、《變色龍》等都可以改成課本劇,九年級下冊的戲劇單元都可以進行表演。
(3)辯論 中學生好勝心強,不服輸,常常為了自己的觀點與別人爭得面紅耳赤,根據(jù)這一特點,常常在課上開展一些小小的辯論會,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為了在辯論中立于不敗之地,辯論前積極準備資料,編寫提綱,辯論中唇槍舌箭,既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又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如:九上,就可以圍繞“追星的利與弊”而辯論。
(4) 游戲 愛玩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游戲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如:“角色體驗”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鍛煉了他們的口才。
(5)賞析 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可以開設一些賞析型活動課,由各個小組確立一個主題,分頭搜集資料,集體展示。如:“詩海遨游”、“神游水滸”、“秋雨詩意”都可以設計成賞析課。
(6)研究 研究性學習是培養(yǎng)教師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種重要途徑和載體。尤其到了初中高年級,我們更應該倡導這種學習方式。例如:在初中三年級,我們就可以開展“九年級學生在校學習狀況”、“住校生每周生活開支情況” 等社會調查活動。
第七、鼓勵學生自我總結、評價。
綜合性學習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學生評價、總結的能力。每一次活動的評價主體是學生,評價對象也是學生,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評價,思考自己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談體會、談收獲、談不足。在學生自我評價基礎上還應對同學進行評價,評出本次學習活動的優(yōu)秀。為了便于考查,可以采用記分辦法。對學生的其他成果,如手抄報、圖畫等,教師可給予定性評價。一定要采用多種方法和不同角度進行評價,力求評價成為激發(fā)所有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調動積極性的手段,成為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過程。開展了《黃河,母親河》這個活動后,我們舉行了手抄報比賽,學生通過上網找資料,自愿組合辦報,比比哪組做得既快又好。做完后,學生把作品拿到班上展示,學生參與評價,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并要他們交流自己辦報的經驗,小組成員之間點評作品,好在哪里,不足之處應該怎么修改,必要時加上老師的評價,這樣,同學們在學習別人的長處的同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提高自我鑒賞、總結、評價的意識,同時,通過這種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激發(fā)學習興趣。
以上觀點只是本人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膚淺認識,也許有很多不成熟之處,僅供大家參考。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綜合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獨特優(yōu)勢已逐漸顯現(xiàn),現(xiàn)時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已列入了考試必考內容,在近幾年的中考中,分值也較重, 作為語文教師,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我們應該投身于新課程改革之中,以新的眼光來看待綜合性學習,積極開展綜合性學習,而且應以引導者、幫助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為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添磚加瓦,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添柴加薪。
參考文獻
1、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頁。
一、抄寫詞語的初級階段
通常老師們的做法是先抄寫后默寫,以默寫來檢驗抄寫的效果。這一模式中也有幾種不同的做法:
(1)老師確定抄寫內容,也就是根據(jù)教師經驗判斷抄寫詞語的必要性。好處是教師能結合現(xiàn)有學情,比較有針對性地選擇;不足是因為老師僅憑個人判斷,缺乏個性和靈活性,不能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使一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一起被捆綁起來,高耗低效。
(2)學生自主選擇抄寫詞語,給了學生一定的自主空間,能結合個人情況有目的地練習、識記,但是也有放任之嫌。事實上的確有一部分學生鉆了空子,有甚者就挑“大山”“小路”這類詞語以應付,根本達不到抄寫的效果。
(3)老師指定必抄的詞語若干,學生再自主選擇一小部分,達到規(guī)定的數(shù)量。這一方法好像克服了前兩種的弊端,但學生仍然缺乏選擇權,尤其是一些學習效率高的學生,抄寫詞語對他們來說仍有浪費時間之嫌。
以上方法也是我在語文教學中反復嘗試的,三年級基本上還是由老師確定抄寫內容,四年級以上可以有部分選擇權。不過,抄寫詞語仍是一項基本固定的作業(yè),也成為了一種模式與思維定勢,從沒有學生質疑過。但是,從實際默寫情況來看,效果也保持在原有的狀態(tài),未見明顯提高。
二、抄寫詞語的升級階段
我反思,抄寫詞語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為了讓這本“規(guī)定要有”的本子上密密麻麻,以此來證明教師的教學進度,最終目的是學生掌握了,不寫錯了。那么,抄寫就是一種手段,希望通過多次重復來達到記憶的效果。如果學生沒有這樣的認識,沒有更好的方法,沒有識記的動力,抄多少遍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才有了老師們討論抄幾遍的問題。
我覺得,即使不抄寫,只要能默寫正確就行了。記得我中學三年最驕傲的就是沒做過英語作業(yè),當然不是我一個人不做,而是大家都不用做,可是班級的英語成績總是年級第一。其實,雖然沒有抄寫單詞、課文這樣的機械作業(yè),而我在背誦上花的時間遠多于抄寫,因為每堂英語課都要聽寫單詞、詞組、句子,還要被點名檢查預習情況,天天如此,誰也不敢大意。由此我想,在語文學科抄寫詞語上是否也可以借鑒?
(1)進一步做法是徹底放手,劃出一部分詞語,讓學生自己決定要不要抄寫,但是默寫內容絕不限于此。選擇先默后抄的,當默寫全對后可以得到雙倍的獎勵,即抄寫本和默寫本上同時得到“大拇指”,當默寫有錯后除去必要的訂正,抄寫本上補做詞語抄寫;選擇先抄后默的,若默寫正確不再獎勵。因為我的目的是希望學生選擇不抄寫,鼓勵自主學習,能提前準備,不光要有挑戰(zhàn)的勇氣,更要有解決的辦法,比如讀書更注意細節(jié),對形象不夠清晰的字詞能做針對性的鞏固復習。
調查顯示,40人中有26人覺得喜歡這個方法,并且19人覺得較之以往正確率有提高。認同的學生覺得,這給了他們很大的選擇空間,他們不但能根據(jù)實際掌握情況來確定是否抄寫,甚至可以根據(jù)當天的作業(yè)量情況進行一些調整,以減輕一點負擔;并且因為沒有挑戰(zhàn)次數(shù)的上限,即使默寫有錯了,還能繼續(xù)嘗試,沒有壓力,不受打擊。但是不足之處是,部分學生缺乏挑戰(zhàn)精神,即使有能力也放棄嘗試,這一方法對這部分學生沒起到促進作用。
(2)先默后抄。為了讓一部分沒有勇氣的學生也體驗到不抄寫的“”,我對之前的抄寫方式又做了改革。這個做法徹底顛覆了原有的順序,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提前準備,以默寫后結果為是否抄寫的標準,且以默寫內容為抄寫內容。這讓有能力沒勇氣的學生感受到了好處,認識到了自己的水平,覺得被推了一把,很欣喜,但同時也挫傷了一些“冒進”的學生,覺得準備沒了方向,不知從何著手,加大了難度。調查中也有“不領情”的學生,他們覺得自己很被動,事實上他們是很愿意抄寫的。調查顯示,40人中有23人贊成這一方法,13人認為正確率有提高,主要反映失去了選擇的自由。更多的學生喜歡有自由選擇的空間,就像自助餐總是受歡迎一樣。事實上,就我批改的情況來看,這兩種方法的效果差別不是很大。
我認為,決定正確率的不是先抄或后抄,而是態(tài)度與方法?;鼗貨]有進步的挑戰(zhàn)意義不大,有能力卻不敢挑戰(zhàn)的進步有限。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我向學生講解了以上兩種做法的出發(fā)點,幫助學生一起分析默寫錯誤的原因,提出一些提高默寫效果的方法。不論哪種方法,想要獲得成功都離不開前期的充分準備,比如:默讀不能完全取代大聲朗讀;讀書時要眼和口配合,一字不落地看和讀;對字形印象不夠清晰的要著重復習,也可以自己抄寫。
三、抄寫詞語的轉型階段
不管是抄寫還是默寫,我覺得單一的聽寫詞語只會讓學生又回到最初機械的狀態(tài),因此在默寫的內容上要有轉型。
通常,我除了挑選學生易錯的詞語進行聽寫,還會提出些小問題,如:課文作者、出處,作家的代表作,寫出某個詞的近(反)義詞,用文中的詞語概括人物,寫出作品的寫作手法等?;鼗囟加幸馔獾哪瑢?,給學生提供了這樣的信息:學習是綜合的、全面的,知識的掌握也應該是融會貫通的。在經常性“出難題”后,不少學生變聰明了,他們不再是單一地關注文本,能結合課堂學習和筆記做一些簡單的知識整理了。每一次默寫都成了一次知識梳理。
四、關于抄寫詞語的一些思考
(1)興趣是個好老師。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熱愛學習、產生強烈求知欲的基礎。有了興趣的引領,學生就能較為容易地投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中,并保持較長的注意力。從前面對不同抄寫方式的調查中反映,雖然學生對方法的認同有差異,但是大多被調動起來了,參與到對方法與結果的關注中,樂于提出自己的見解與想法。調查討論本身也是對學生情緒的一種調動,學生看到老師對這一細節(jié)的重視,引發(fā)了好奇,主動要求加入實驗的隊伍里來了。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fā)起他們的興趣、熱情是很有必要的,讓他們感到學習有挑戰(zhàn),有創(chuàng)意,就會投入進來,即使是看似簡單的抄寫詞語。
(2)競賽是個好方法。
有興趣,還要保持住。利用多數(shù)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順勢引導到學習競賽中,保證人人都有能力參與,給予大部分學生成功的可能性。平時根據(jù)實際默寫、抄寫情況給予“大拇指”認證,期末統(tǒng)計給予“大拇指”總數(shù),向保持前列的部分學生頒發(fā)有特殊意義的獎品。在精神與物質的雙重獎勵,沒有幾個會不心動的。也正因為有了競爭,才能在集體中營造向上的學習氛圍,不斷促進學生全面的提高。
(3)明確目標很必要。
獎勵是較低層面的追求,如果學生能逐漸明確了學習真正的意義與價值所在,就從根本上保證了學習動力的后續(xù)。因此,在前面兩項措施的實施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追求更高層面的目標。而這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保證,如同山頂飄動的紅旗,引領著一群登山者向上攀登。在階段總結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從“大拇指”的數(shù)量轉向其意義,看到這些獲獎同學取得的進步,收獲的成功,幫助一小部分學生認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