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交通工程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交通建設,政府職能轉變,城市化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主力軍——政府,在城市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提出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后,中國各級政府正在積極探索加快服務型政府的建設的對策,學術界的討論也很熱烈。 建設服務型政府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脫離基本國情,尤其是在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服務型政府的構建要考慮到與城市化進程保持動態平衡。城市化從根本上改變了政府的存在環境和管理內容,要求政府模式的轉換及發展。服務型政府作為政府 發展的一種形態,是政府回應城市化的集中體現。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是循序漸進的,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配合,其中之一就是城市化的有序前行。
中國長期處于農業社會,城市長期主要是作為政治 處所而存在,城市化的歷史還比較短。這是造成中國政府 在政治統治方面經驗豐富,而在社會管理方面遺產匱乏 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在過去的3O余年間經歷了快速的 工業化與市場化,城市化進程已得到極大推動,農業人口 已大大減少。面對發展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原來行之 有效的政府治理模式越來越顯得捉襟見肘。城市化為中 國政府模式創新提供了重要機遇,服務型政府就是城市 化背景下中國政府職能轉變在不斷進化過程中的最新動 向與路徑選擇。 另一方面,服務型政府既是政府發展對于城市化的 回應,同時也需要城市化進程的合理推進予以配合,“城 市化滯后”與“過度城市化”都不利于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高度的城市化為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和支柱。城市是實現現代化和發展市場經濟的基礎環境; 城市化意味著稅收增加,政府財力增強;城市是第三產業產生、發展的物質載體和理想地帶;城市帶來了企業、第 三部門數量的擴大以及社會階級階層結構的“智能化”,為培育現代公民提供了基本土壤。沒有一定規模的城市 化作為支撐,服務型政府建設也就無從談起。 對城市化進程的積極推進,要在政府合理有效的宏 觀調控之下進行。在目前城鄉之問、區域之間的公共服務 水平差距仍很明顯的情況下,城市化進程若完全由市場 自發調節,會造成人口流動和城市發展在地區分布上的 嚴重失衡。在政府的管理與公共服務水平無法及時“跟 進”的情況下,部分城市若過度膨脹,超過當地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實際承受能力,會導致交通壓力、環境污 染、失業人數多以及“貧民窟”大量出現等一系列“城市 病”。在這一點上,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教訓值得借鑒。 服務型政府建設當然需要積極推動城市化進程,但不能脫離我國的實際情況。在基本公共服務尚未實現均等化之前,政府必須堅持對城市化的進程、城市人口的增長、城市的地區布局、城市規模的擴大等方面,實行必要的宏觀調控,而不能放任自流、完全靠市場調 節。否則任其發展,城市過少、過大、過于集中,容易產 生“城市病”;另外城市過多、過小、過于分散,又會影響 集聚效益和規模效益。中國目前推進城市化的步伐比較 穩健,避免了許多發展中國家出現的“城市病”,但也要 注意預防個別城市“攤大餅”式的擴張,同時振興部分老 城市。要堅持集中與分散并舉的方針,積極培育“城市 帶”和“城市鏈”,適度發展大城市,鼓勵興建衛星城,使 大、中、小城市(鎮)結構合理、搭配適當, 一 條堅定而 有序的城市化發展道路。
然而,不得忽視的一點是:關乎民生的環節是政府應當重點關注和政策著力傾斜的環節。公路交通建設直接關系著百姓出行與物資運輸,關系著百姓的安居樂業,因而,從公路交通建設能夠直接檢測政府的工作效果和對城市化進程做起的作用。
首先,加快公路建設是實現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繼續加大公路交通基礎設施規模,大力提高運輸效率和效益,必將有效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加快公路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條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全力提高運輸服務水平,讓運輸更安全、更便利、為公眾提供快捷、舒適的運輸服務,適應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和品質不斷提升的需要,實現安全公路交通和便利公路交通,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公路建設為城市,特別是中小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構建了一條流動的風景線。“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建設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與經濟建設緊密相連。良好的公路建設定能支撐起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城市化的進程。
而公路建設從先期規劃到投標建設再到后期管理以及保養都離不開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早在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決議中就提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今后五至十年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要優化結構、調整布局、提高工程質量、拓寬投資渠道、注重投資效益,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而公路是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是今后十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和熱點。足以看出公路交通建設在城市化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從現有資料看,各級政府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進一步推進城市化,建設現代化的公路交通網。例如,實施“通道戰略”和“城群戰略”建設主骨架;推進城市化,實施輻射戰略,建設接口路和接城路;建設立體交通網、完善公路網,擴大通達度;開展“村村通工程”解決農民朋友的出行問題,促進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等等
關鍵詞:通用機床;零件加工;工作過程導向;教學過程;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5-0104-03
《使用通用機床的零件加工》課程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中數控技術專業共享型資源庫首批重點建設課程之一,是基于系統化設計的專業基礎課程,是數控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三個階段中的第一階段,即入門學習階段課程。該課程理論知識與技能實踐并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通過課程完成數控技術專業入門知識的學習和基礎技能訓練,學生要學會認識通用機床、掌握常用加工方法、操作技能,參與工業仿真管理,同時,課程還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并將學生遵守時間、機床保養、“5S”執行情況、環境保護、團結協作、語言能力等內容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
教學過程
通過對企業實際生產零件搜集和表面特征分類,以“適度夠用”為原則確定了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旨在培養學生對通用機床認知并具備用機床加工的能力,學生通過學習應能加工出具備直軸、臺階軸、錐軸、螺紋軸、孔、平面、溝槽等表面特征的零件, 課程共設計了8個學習單元,如圖1所示。
每單元的學習都按照“資訊”(項目引導)、“決策”(任務分析)、“計劃”(識讀工藝)、“實施”(加工)、“檢查”(零件檢測、過程控制)、“評估”(質量評價、過程優化)六個步驟靈活執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在真實的工業環境下通過有實用價值的產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將學習與勞動結果、經濟問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對產品制作過程的了解,不但使學生了解了成本、體驗了付出、明確了產品的價值,更在實踐過程中探詢了通用機床的基本知識,積累了通用機床的加工經驗與技能;通過對產品的驗收,學會對產品進行質量和功能的評價;通過“綜合制作”,學會各種工藝方法的綜合運用。視、聽、做、用并舉,力求使學生成為實踐者、探索者、創造者、歸納者、合作者。教學次序如圖2所示。
資訊:項目引導 選取貼近生活、具有實用價值的產品以項目單卡、工藝卡等形式下達任務,使學生明確單元學習目標,學生可瀏覽網站或查閱教材以獲取更多資訊,也可以查詢參考書進行相關的知識準備。課堂上,在教師協調下,學生自愿分成若干個協作學習小組。教師通過問題引出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布置任務、明確任務:利用車銑床加工零件。教師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設備與資源,如機床、刀夾輔具、教學文件等。
決策計劃 引導學生分析確定實施完成任務的流程,如機床結構認識熟悉機床各手柄按鈕刀具選擇與安裝工件裝夾切削參數的選擇與調整加工質量檢驗及分析。然后確定重點掌握的內容:機床的基本操作、刀具的安裝、工件裝夾。
實施 通過教師演示,使學生從感官上了解工藝和技能,通過基礎項目鍛煉學生的基本動手能力;通過產品項目建立學生的安全質量意識,鍛煉加工能力。實際操作時注意為學生提供切磋技藝的機會,即邀請動手能力強、掌握快的學生進行操作示范、介紹經驗,其他學生自由提問,為學生之間交流、切磋創造環境。實施階段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零件圖(見圖3)和工藝卡(見表1)。
檢查評估 采用形成性考核,學生成績評定包括三項:平時成績(占30%)、產品成績(占60%)、實訓報告(占10%)。其中,平時成績是對學生自主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新知識掌握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創新能力進行評價。產品成績主要是考核學生對產品生產過程的熟悉程度、技能掌握程度,學生主要對照零件評分表進行自評與互評(見圖4)。課程報告分為口試和筆試兩個部分:筆試主要考核學生對應知內容的理解與領悟。口試報告要求每個小組派一名學生做關于某個知識點的匯報(要求學生制作PPT),如材料知識,學生可以自選一種材料,介紹該種材料的性能用途等。其他學生每人回答一個教師的提問。
教學方法
為保證教學質量,課程組在每學期開課前及課程進行中都開展多次教研活動,研討教學方法、交流教學心得,基于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行課內、課外教學過程。通過課內各種教學過程對學習過程進行加工以便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掌握技能;通過課外的教學過程保證學生知識積累途徑的暢通,無論是理論還是技能都具有知識的可擴展性與延續性。
針對不同教學環節,靈活采用下列教學方式和方法,視、聽、做、用并舉,提高教學效果,力求使學生成為實踐者、探索者、創造者、歸納者、合作者。
任務驅動法 《使用通用機床的零件加工》經過一系列基于工作過程教學文件的編制、教學方法的設計,形成以任務為導向、項目化、模塊化、基于工作過程的通用機床加工技術教學法。這種方法的最大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完成任務的具體實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項目的實施,使學生既學會機床操作技能,又掌握與此相關的理論知識。
項目導向法 教學內容以“啞鈴”的加工過程為導向,按照不同加工類型設置基礎加工項目。各個項目注重不同的加工形式,培養學生對普通機械加工工藝與操作的理解、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示范教學法 通過教師上課的講解與示范操作,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了深刻的認識。在學生進行具體操作訓練的過程中,指導教師將各項操作的要領逐一傳授給學生,學生則通過對各項工序的操作演練,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自主學習法 教師在課上提供大量教材、學習工作紙、工藝卡、項目單卡等形式的學習資源,課下通過網絡和教學錄像等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程還要求學生進行口頭報告、口試、技藝切磋報告會等,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型的學習及研究。
“頭腦風暴”法 課程任務的引出、項目計劃等都大量運用“頭腦風暴”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到項目中,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課外創新 教師還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參與創新制造、技能大賽,通過課外創新與技能比賽,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其他綜合素質得到極大提高。
應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 在《使用通用機床的零件加工》課程中視、聽、做、用并舉,教學媒體豐富,除傳統的粉筆、黑板外,真實的工業環境、真實的生產任務、豐富的教學資源、大量信息技術的應用可拓展知識內涵,活躍學習氣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做法:(1)摒棄落伍的技術內容,廣泛搜集國內外素材、資料,對教學內容進行處理和整合,制作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多媒體課件。(2)利用視頻、動畫,再現各種加工過程的細節,建立視頻圖片資源庫,其中錄像資源有面對學生的工作指導錄像,可有效地再現各種加工方法與操作技巧;有面對教師的教學指導錄像,可為教師教學過程與教學實施提供參考,有效提高教學效果。(3)內容豐富的教學網站。本課程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中數控技術專業共享型資源庫首批重點建設課程,網上資源豐富,既適合學生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又適合教師課前準備、課上教學。
參考文獻:
[1]尤惠芬.關于數據庫課程實訓教學方法的探討[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5).
[2]楊軼峰.中職數控銑實訓教學方法淺說[J].職業教育研究,2009,(8).
[3]李峰.電工實訓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3).
[4]志強.鉗工技能實訓教學方法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08,(11).
[5]孫鳳林,孫桂霞.車工技能實訓教學方法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08,(32).
論文摘要:建設區域教育共同體,是希望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分享合作、高位發展”為基本原則,打破各自為政的教育格局,整合區域間的優質教學資源,形成一個合作、互動、分享的教育協作組織、教育互助組織、教育發展組織,從而在區域內達到教育的均衡、持續、有效發展。一般認為,可以運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調配,最終促使區域內整體教育資源達到平衡。我們關注的是:在目前條件下,對于區域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市場手段是否能作為基礎性手段發揮作用,其作用結果如何,如何發揮其正面影響而克服其負面影響。
2009年4月,蘇浙滬三地教育部門在南京簽訂“關于建立長三角教育聯動發展會商機制協議書”,提出“到2020年,率先建成全國跨區域教育聯動發展體制機制最完善、教育要素流動最便利、共建共享覆蓋范圍最大、合作成效最明顯、教育總體影響力最大的跨省市教育聯動發展聯盟和示范區”。正是在此前提與框架下,我們嘗試討論、研究區域高等教育共同體資源配置問題。在戰略角度上,在推動區域高等教育共同體資源合理配置上有兩種選擇:一是由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推進;二是由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調配,最終促使區域內整體教育資源達到平衡。筆者認為,在當前社會和教育發展背景下,市場手段的效用問題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對于區域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市場手段是否能發揮作用,其作用結果如何,如何發揮其正面影響而克服其負面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深入討論。
當前高等教育改革過程中我們遇到了畢業生就業、高校發展特色化趨淡、高校科研對社會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支持結構不盡合理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在長三角地區也普遍存在著。許多人認為,這些問題應歸咎于高等教育的不完全市場化。而區域高等教育共同體的建立正是要實現高等教育資源的合理布局,增強區域內高校的競爭與合作能力,于是“市場化”手段似乎成為區域高等教育共同體建設中的首選。但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在當前條件下,完全市場化果真能帶來區域內高校的競爭活力與整個區域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嗎?對此,我們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入手分析。
一、以整個區域高等教育系統為對象的宏觀分析
在這個層面,主要討論市場一般規律在外部對區域高等教育系統和高校的整體影響。我們知道,如果要通過市場促使某一行業內出現以“質量”提升為特征的競爭,需要它有一個基本前提,即“買方市場”的形成。只在“買方市場”格局下,市場供給大于需求,商品價格有下降趨勢,買方在交易上處于有利地位的市場趨勢,供應方才會根據市場的消費需求來組織生產,適應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在當前社會發展條件下,區域內高等教育資源的稀缺性仍頗為明顯,真正可以促使高等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布局的“買方市場”并未形成。部分學者通過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現象提出高等教育“買方市場”已經形成,這種論點有其片面之處。因為相較于其他行業,高等教育系統在市場關系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復雜:一方面,從教育系統的輸出市場來說,它是相對于社會用人單位的“賣方”,向社會各行各業輸出人力資源,在這個意義上,由于連年擴招加上高校專業結構失衡帶來了畢業生“供大于求”,現在的確是“買方市場”;但另一方面,從教育系統的輸入市場來說,與其他行業截然不同的是,它又是相對于學生的“賣方”,向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教學機會,在這一點上,我們現在無疑是“賣方市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05年為21%,2006年為22%,2007年為23%,2008年為23.3%)。那么,下一個問題就是,在這“兩個市場”中,在完全市場關系下,誰將發揮直接主導作用呢?答案顯然是后者,因為利益驅動是市場主體發展、變化的基本動力,也是市場發揮調節作用的基本動力。在上述兩個方面中,社會(畢業生就業單位)在“購買”高等教育系統的人力資源時并不直接向“賣方”(學校)支付費用;相反,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學生)在購買“教學機會”時則直接支付費用(學費),并且,國家、地方的相關教育撥款也是基本根據系統內各高校的招生情況(而非就業情況)來進行,因而也可視為幫助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購買“教學機會”的費用(學費)補充支付。在這種狀態下,如果將高等教育系統置于完全市場條件下,那么“賣方市場”的調節機制將對高等教育系統發揮指導作用,其后果如何呢?我們知道,在“賣方市場”上,商品供給量少,由于供不應求而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即使商品質次價高也能被銷售出去,商品價格呈上漲趨勢。這時,買方對商品沒有選擇的主動權,賣方只關心產品數量,很少考慮市場需求,賣方在交易上處于主動地位。“賣方市場”的存在,意味著商品交換中買賣雙方之間的平等關系,已被商品的供不應求所打破。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高等教育系統內各個主體(高校)的競爭基本體現為“數量”競爭,大家首先關心的是如何招收更多的學生,其次才是提高教學質量。 轉貼于
因此,就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而言,單純的市場調節功能不僅不能使當前高等教育改革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問題得到解決,某種程度上,它還是這些問題的始作俑者。
二、以區域內高校個體為對象的微觀分析
在這一層面,主要討論市場一般規律在內部對區域高等教育系統和高校資源配置、辦學結構的影響。在理想的市場調節機制下,各高校為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應致力于自己最擅長、最有經驗的專業發展,從而使各高校依據自己的辦學歷史、辦學經驗形成辦學特色。這種狀態下,各種不同的教育資源也相應流向產生其最大效用的地方,最終形成區域高等教育資源的均衡、最優配置。但依據前文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高校辦學資源(主要是經費)的獲得并不取決于各高校教育系統的輸出市場(就業),而取決于其輸入市場(招生)。這樣,在“賣方市場”格局下,輸入市場在短時間內并不構成各高校的辦學壓力和競爭條件,如果由市場進行調節,各高校在專業建設中顯然將傾向于“最賺錢的專業”或“最省錢的專業”,而不是“最擅長的專業”。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國內諸多理工科院校紛紛興辦人文、財經等專業,因為我們知道,在收費相同的情況下,機械專業的學生培養要比人文專業的學生培養成本大得多,所以,建設“輕專業”的“性價比”更高。
三、市場無法作為當前區域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手段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當前的畢業生就業、高校發展特色化趨淡等諸多問題并非由于缺乏市場調節,而恰恰是市場調節的必然結果,須知,按照市場波狀運行規律,每一次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過程都是以一次“產品積壓”“通貨膨脹”為其轉折點的。
因此,如果完全由市場調節,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區域內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將按照以下規律進行:教育機會需求大于教學資源供給—高校規模擴大—教育機會需求小于教學資源供給—教學資源大規模閑置—高校競爭、優勝劣汰、質量上升。這就是說,在市場規律下,我們期待的市場合理配置的前景必須是建立在教育資源過剩的基礎上的,并且,這一規律發生效用還是建立在“教育機會”需求穩定的前提下。而事實是,根據我國社會發展前景,由于計劃生育和老齡化等因素,等高校規模擴大到滿足當前“教育機會”需求時,高等教育輸入市場的“潛在需求”已經有了相當規模的縮小,這個時候的教學資源閑置問題將不再是簡單的市場調節問題,而是徹徹底底的一場教育和社會災難。故而,在區域高等教育共同體建設中,當前的市場顯然不能作為教育資源配置的基礎手段。
綜上所述,就當前社會發展和教育現狀而言,市場配置手段的局限性是無法得到根本解決的,由政府這只“有形的手”作為區域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基礎性手段也成了唯一選擇。
[參考文獻]
[1]沈健.構建長三角教育發展高地的四條建議[J].江蘇教育參考,2009(4).
[2]薛明揚.聯動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J].江蘇教育參考,2009(4).
首先我代表浙江省交通廳感謝交通部對浙江交通信息化工作的一貫支持和幫助。感謝所有為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做出努力的組織單位、參建單位和技術支持單位,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確保了三個示范項目的順利完成。
但是我這里特別要感謝的還是部示范工程工作組和技術組的領導和同志們。示范工程從方案選擇的準備階段到具體項目的實施階段,一直到今天驗收,他們都給予了指導和幫助,有些同志和專家專程為示范工程來浙江已不下六七次。期間于勝英副司長還曾親自帶隊來我省進行專題調研。而幾次交通部組織的示范工程階段工作匯報會,又使我們對示范工程的目標更加清晰、要求更為明確,也使我們有機會與兄弟省市進行深入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改進工作。應該說我省三個示范工程取得今天的成績,與交通部的正確領導,與工作組和技術組的全過程指導、全力幫助和熱情服務是分不開的。對此,我再次表示感謝!
浙江交通幾年來對信息化非常重視,把她作為我省交通實現新跨越、加快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戰略舉措來抓。尤其是“十五”后期,我省堅持科學發展觀,在繼續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同時,更加注重從信息化發展的制度建設和機制建設上,來解決信息化發展的全局性問題,確保我省交通信息化的健康發展。而交通部示范工程“面向應用、理性務實、整合資源、提升效能”的要求正好與現階段我省信息化發展思路吻合。因此,三個示范工程的實施有力地推進了我省信息化的建設,使我省在交通業務系統建設、信息資源整合、信息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不僅為我省交通信息化重點項目建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其經驗和成果為“十一五”期間信息化建設起到了借鑒作用。為此,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深化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建設
今天示范工程的驗收并不意味著工程項目的結束,而是工程項目應用的開始。除了要根據專家組的意見修改外,還要在日常的應用中不斷地完善和深化,切實發揮示范工程的效益和作用。省級公路交通信息資源整合項目要充分發揮作用,深入到公路日常的業務工作中去,加大推廣應用的力度,尤其要推廣應用公路、客運的數據標準。區域客運綜合信息服務系統要繼續加快建設,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全省200家三級以上客運站售票系統與省運管業務數據中心聯網的既定目標,在提升浙江省客運管理水平,營造良好的客運市場,增強市場透明度和自我調控能力,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權威的結算信息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要進一步挖掘交通信息資源,在信息服務手段、服務內容、服務范圍上要進一步拓展,要在建立長效運營機制方面積極探索,取得突破性進展。:
總之,我廳要乘勢而上,深化示范工程,使示范發揮更大作用。同時還要結合我省交通信息化的實際,積極爭取新的示范工程,如水運信息化項目。
二、要善于總結和推廣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的經驗
關鍵詞:交通科技大賽;交通工程;品牌效應;認知度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50-0005-02
1977年恢復高考,高考的錄取比例僅為4.8%,錄取人數27萬,而我國當時正處于人才奇缺的狀態,這些高校畢業生遠遠不足以滿足社會建設的需求,當時的學生就業幾乎不需要考慮專業因素,就能夠在各自的領域做出自身的貢獻[1]。但是自1999年開始高考擴大招生以來,當年錄取比例就高達56%,錄取人數160萬,隨后的高考錄稿人數比例中,逐年增加,到2012年時,錄取比例高達74.86%,錄取人數達到685萬,從2009年到現在每年600多萬高校畢業生需要就業[2]。在主要激烈的競爭下,除了學校品牌效應會為學生就業加分外,更大程度還取決于學生所學專業的品牌效應。名校名牌專業是高考學子夢寐以求的最好的選擇,但是競爭也非常的激烈,隨著經濟發展的轉型以及社會認知的不斷變化,學生在高考報志愿,選擇學校時會理所當然地更多地選擇名牌專業,而不愿意去報考名牌學校的冷門專業,比如隨著我國能源結構的改變,以及國民環保意識增強,曾經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鍋爐行業快速萎縮,導致連985高校的鍋爐專業學生就業壓力都非常大,而一些二本、三本的品牌專業的畢業生卻供不應求[3]。可見專業品牌效應在學生就業及申報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性的作用。
武漢科技大學是一所具有冶金背景的高等院校,在材料和機械領域都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與競爭力,但是其交通工程專業在2002年才開始招生,在學校卻屬于新興學科,其品牌建設對專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學生報考該專業的熱情和以及其就業質量。
一、交通科技大賽及我校組織情況
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是國內第一個由諸多在交通運輸工程領域擁有優勢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學生競賽,是一個以大學生為主體參與者的全國性、學術型的交通科技創新競賽項目[4]。大賽專業范圍包括交通運輸、交通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物流等專業,同時涵蓋了土木工程(道路與鐵建方向)、管理學(交通運輸相關)等多個學科領域。自2006年5月同濟大學舉辦首屆賽事以來,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參賽作品逐年遞增。我校于2010年第一次參加第五屆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針對武漢公共自行車系統站點配車數和站間調度問題,提交了一個研究型的作品,并獲得二等獎。隨后學校更加重視交通工程專業發展和交通科技大賽,每年暑假放假前開始組織教師指導學生培育下一年的參賽作品,并利用暑假時間進行大量調研準備工作,九月初組織討論一次可行性研究,進行初期總結,對好的作品提出指導方向,更加深入研究,對有可行性的卻不夠完善的提出修改意見,繼續調研調整,對于沒有可行性的或已經過時的作品直接淘汰,繼續培育新的作品。寒假前再組織一次答辯,對于仍然沒有可行性的就完全淘汰,其他作品進入完善階段,分別于三月、四月再組織兩次答辯,淘汰一部分作品,對優秀作品進行鞏固,接到組委會通知以后再最后確定參賽作品。在學校和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與重視下,經過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在交通科技大賽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自第五屆交通科技大賽開始,每一屆都有獲獎作品,其中斬獲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二次,三等獎一次,優秀獎二次。尤其是2015年的作品《“星形”同步左轉信號控制方案設計及仿真》獲得了評委會的一致好評與贊賞,該作品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二、科技大賽對專業建設的影響
1.第一申報率影響。由于交通工程專業在我校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專業,加上宣傳力度不夠,學生對我校交通工程專業的認知度不高,報考熱情也不大,導致每一年的高考第一志愿申報率不高。但自參加交通科技大賽以后,借助交通科技大賽平臺使得更多的學生更加真實地認識了我校交通工程專業,近年來我校交通工程專業第一志愿率申報比例逐年呈上升態勢。由最初創立專業時的申報率才12.3%,到現在申報率已經達到了88.9%。上升非常迅速。
2.轉專業人數影響。隨著高校競爭加劇,教育改革提供給學生更多的選擇院校與專業機會。我校每年對大一新生在半學年和一學年時提供兩次轉專業的機會,通過半年學習,感知認識,如果認為自己不適合某一專業學習或特別感興趣某一專業,就可以在半學年時提出轉專業申請,如果錯過了,在滿一學年時還可以再申請一次。最初幾年由于多方面原因導致我校交通工程專業每年提出轉專業的人數很多,通過我們調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在第一志愿率不高的年代,學生認為不是自己報的專業,不管好與不好或喜歡不喜歡,就直接申請轉專業;其次,交通工程專業在我校畢竟屬于小專業,短期內無法與有冶金背景的材料和機械等優勢專業相比較,所有每年提出往這些優勢專業轉的學生較多;最后,不乏少數很有主見的學生,明確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提出轉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這一現象在我校參加交通科技大賽以后發生了變化,每年提出轉專業出去的人數越來越少,且逐漸有人開始轉入到交通工程專業學習,2014年有兩個學生轉出去學習半年后又申請轉回本專業學習。可見,交通科技大賽對穩定我校交通專業學生人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就業率影響。2002年在創建專業之初,學校在交通行業還沒有什么認知度,雖然當時我國交通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但是,我校的交通工程專業第一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卻不容樂觀,在交通行業就業的只占到13.7%,選擇其他行業就業的達31.2%,考研的達51.6%,還剩下3.5%的選擇自主創業。自2005年第一次參加交通科技大賽以來,我校交通工程專業在行業的認知度逐漸提高,2006年我校交通工程專業學生就業率達到99.3%,其中90%以上都在交通領域就業,主要與中國鐵路建設公司、中國公路交通建設公司以及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等大型國有企業簽訂工作協議。尤其在交通科技大賽中獲獎的學生在就業時成為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多家企業爭相競爭。
4.科學研究影響。在本專業創建之初,我校交通工程專業的科研基礎比較薄弱,但隨著歷屆科技大賽的參賽及日臻完善的各項準備工作,本專業的教師在指導學生過程中也會激發出一些創新的想法,加上學生的想法有時也開闊了教師的思路,而且,隨著每次科技大賽作品的產生,總會形成相應的附加產品,比如申報專利和撰寫學術論文,這些都為教師科研課題申報提供優質素材和支撐。在交通科技大賽這個良好的環境激勵下,交通工程系科研項目在逐年增加,我校交通工程專業在2008年前僅有一項國家自然基金,隨著交通科技大賽的參與,以及不斷地獲獎,現在每年都會獲得國家或省部級的科研項目資助,以及和相關企業合作,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工作。去年我校的交通工程專業獲得了兩項國家自然基金,兩項省自然基金,一項科技廳專項基金資助,在科研成果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與突破。
5.教學研究影響。由于本專業學生多屬于調劑生,骨子里對本專業有一種抗拒心理,學生缺乏學習的主觀積極性,雖然教師通過各種努力,希望改善學生的這種現狀,但最終效果總是不太明顯。通過參加交通科技大賽,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教師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最終使我校交通工程專業教學步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大好環境。同時在教學研究上也獲得了很大進步,我校交通工程專業建設了兩門校級精品課程,培育了一門省級精品課程,每年獲得兩項校級和省級教研項目資助。
三、結語
專業品牌效應一直以來在高等院校的招生和就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校的交通工程專業又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專業,且在武漢科技大學屬于比較冷門的專業,其品牌效應直接關系著我校交通工程專業的生存和發展。從近幾年的招生和就業以及學生轉專業情況可以看出,我校交通工程專業的品牌效應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這主要得益于全國交通科技大賽的影響。交通科技大賽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教師學習本學科的前沿知識,而大賽中的屢次獲獎也為我校交通工程專業獲得了很好的口碑,提升了我校交通工程專業的認知度美譽度,通過品牌建設無論在招生就業還是科研方面都對我校交通工程專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耀東,馮建棟,趙曉晴.交通工程理論與實踐互動教學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77-79.
[2]張詩波,駱勇.從交通科技大賽看我校交通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31(2):171-173.
關鍵詞:交通安全;設施施工;質量控制
前言:一條完整的現代化公路需要有質量過硬的交通安全設施和完善的公路管理機構組成。公路交通安全設施主要由5部分組成,分別為:交通標志、交通標線、防護欄、隔離柵、防眩設施。交通安全設施的建設過程必須在專業化的工程管理下進行,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工程的進度,對其質量也是一種強有力的保證。在工程施工前,需要聘請具有豐富工程項目經驗,技術過硬的專業工程師進行工程施工設計,并根據工程自身特點和人員配置,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制度,通過以上措施,確保工程可以保質保量的順利完成。
一、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交通標志的設置
交通標志對于公路交通安全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它擔當著公路交通路況提示的重要作用。交通標志的設置需要結合實際公路路況及周邊環境設置,應布局合理,防止出現信息不足或過載現象。在進行交通標志施工時需要重點查看交通標志與公路狀況是否一致,標志的施工地點是不是處于視線盲角,高度與高壓線是否適當。要通過合理的布局設計,使交通標志易看、易懂,充分發揮交通標志的重要性。
2.交通標線
交通標線是公路交通中指引交通流向的重要標志。交通標線的設置必須嚴格與道路線形狀況一致,涂劃要醒目,并需要有良好的晝夜視線誘導功能。交通標線的涂料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影響交通標線穩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響最大的亮點是溫度和壓力。在涂料的選擇上要結合涂料的自身功能特點,根據當地溫度變化和車流量,選取最為合適的涂料進行交通標線的涂劃。另外,要定期對交通標線進行保養,防止交通標線長時間損壞情況的發生。
3.護欄的設計
公路護欄在公路交通安全措施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它起到緩和沖擊和阻礙沖出的作用,是道路使用者生命安全的一個強而有力的保證。對于護欄的設計,首先要到實地考察,根據當地實際公路情況,設計出符合要求的護欄圖紙、然后根據道路地勢情況,設計出護欄間距和立柱的位置。對于立柱的位置,一定要確保位置的精準。在為立柱打樁的時,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打入法,挖埋法或鉆孔法施工,保證立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4.隔離柵
公路隔離柵欄的主要起到隔離的作用,防止人員和動物亂闖交通公路情況的發生。公路隔離柵與公路通達性有時是相互矛盾的,只有合理的進行隔離柵設置,才能將矛盾最小化。所以在隔離柵施工時,需要考慮當地人口密度與交通情況,在保證不影響人員交通的情況下合理設置公路隔離柵。另外,對隔離柵的設計還要將整潔美觀考慮在內。
5.防眩設置
防眩設置的目的是減少駕駛員夜間行車的視覺疲勞,減少夜間事故的發生。在進行防眩設置施工的時候,需要嚴格檢查防眩設置的質量,控制好防眩裝置的尺寸大小和安裝高度。保證防眩裝置的布局合理性,使其符合技術要求,整齊有序,并能發揮最大的防眩作用。
二、對施工質量的控制
對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施工質量的控制,主要有三個方面,分別為:對施工技術人員的培訓、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于執行、嚴格管理施工材料的質量。
1.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
專業技術人員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基礎,面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專業人員會根據專業知識和以往經驗高效的解決。但由于專業人員在施工單位中也是十分缺乏的,這時就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相應的技術培訓,提高施工人員整體業務水平,并對施工人員進行不定期的評測和培訓。這樣可以保證施工人員認真負責的態度與工程質量的責任感。
2.建立合理的質量管理體系
為了使項目正常的施工,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第一步是將項目總工程師定義成項目工程質量的總體負責人,也就是項目工程的管理層,關于本次項目工程質量的所有政策方針都是由管理層制定的。工程的質檢工程師責任也是十分重大的,他需要對所有進場材料進行檢測,并定期的對工程的質量進行檢測,對于發現與規范不相符的地方,質檢工程師應報告上級管理人員并要求施工人員對不規范的地方及時進行整改,以免將錯誤無限放大,造成更大的損失。項目施工現場需要有施工員或者工程師在場,這樣方便進行技術指導與施工規范監督監督,并能在出現問題時,及時解決。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是工程質量得到保證的前提。
3.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施工原材料對于工程質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施工單位技術能力再怎么優秀,沒有質量過關的原材料,也不能完成一個質量過關的工程。為了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對施工原材料進行質檢尤為重要。質檢時不光要檢查表面上的產品優劣,還有滲入檢查隱藏的安全隱患,對原材料的生產廠家也要及時的進行考察和檢測,通過以往經驗,發現隱藏問題,避免施工時因材料質量問題,影響施工整體質量。對于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因及時返回重購,不可敷衍了事。
三、交通安全設施工程質量控制對策
1.健全管理體系
根據《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目標細化分解》的具體規定,交通安全設施工程需要在工程施工之前制定完善的、詳細的、分工明確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考慮交通設施工程項目的特殊性,細化各個工作部門的施工內容,對設施工質量起到監督作用,明確各單位及人員的責任和任務。
2.保證施工過程的正確性
在得到質量過關的原材料之后,設計人員會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當地實情的施工方案及設計圖。技術人員根據設計好的方案和圖紙進行技術分析,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多套解決方案。施工人員根據設計人員設計的施工方案和圖紙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的要求,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對公路的維護和保養。總而言之,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全面考慮,防止出現任何人為可避免的質量問題的出現。
3.強化安裝質量控制和轉序控制
在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施工的過程中,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可能有多種,其中最為嚴重的兩點是施工不規范和安裝質量不過關。為了解決安裝質量不過關這個問題的發生,首先需要對安裝技術和材料檢驗嚴格把關,確保技術過硬,材料質量合格。然后在施工的不同結束階段,都應該嚴格按照施工前的設計方案和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檢測驗收,并對安裝條件進行質量評估,只有安裝條件符合要求后,才能進行下一步工序。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需要由專業的檢測人員進行驗收。在管理的過程中,可以采取適當合理的監督和獎懲措施,這樣既可鼓勵施工人員認真負責,也可以激發員工積極性。
四、總結
總之,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的施工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影響中交通安全設施的使用壽命,更加是車輛駕駛員的生命保障,所以施工單位需要加大對其質量的管理。在項目工程施工前,需要對是施工質量的要點進行認識規劃,組織好管理體系,提高施工人員、檢測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及質量評優意識。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每個施工細節,保證每一步的工程質量,最終完成一個質量過關的工程項目。
參考文獻:
[1]隋濤.淺談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與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1,(29):113.
1.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交通在生產生活中占據的分量越來越重,有關交通工程中安全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業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所以說,在道路交通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是整個施工過程中的重點項目。
保證交通工程施工規范化、設施化以及現代化的前提是設置交通工程的
安全設施,這對我國交通事本文由收集整理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交通工程的安全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安全設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說,要保障我國交通道路事業的順利健康發展,必須把安全設施的合理設置放在首位。
2. 交通工程安全設施的類型及其作用
2.1交通標線與交通標志
道路上的交通標線是為了能夠給道路使用者提供一定的信息誘導,使其通過道路標線體現出的交通信息來引導自己按正確的方式行駛。一般來說,交通標線是與交通信號燈和交通標志共同作用的,當然也可以獨立地發揮作用。道路上的交通標志可以劃分為多種,但其總的目的都是為了使道路結構更加合理,從而保障道路的安全通暢。道路交通標志有傳達指示信息、禁止、警告以及指路等多種作用,使必備的道路安全設施,也是交通管理正常進行的保障。
2.2護欄
按其在公路中的橫向位置,可分為路側護欄和中央分隔帶護欄,再就是設置于橋梁上的護欄。
護欄的作用是防止失控車輛越出路外或碰撞路側構造物或防止失控車輛穿越中央分隔帶闖入對向車道并保護中央分隔帶內的構造物。
從護欄的結構來看,主要分為混凝土護欄、波形梁護欄和纜索護欄。由于波形梁護欄的防撞性能、變形特點、養護成本和美觀性等因素,在我國路側護欄和中央分隔帶護欄較多采用波形梁護欄的型式。
2.3防眩設施與輪廓標
對于防眩設施而言,既要能夠有效地遮擋對向車輛前照燈的眩光,又要滿足橫向通視好、能看到斜前方事物以及駕駛員的心理影響小等要求。從型式上來看,防眩設施主要有防眩網和防眩板兩種;輪廓標是利用其自身所帶的反射器呈現的視線誘導效果來實現指示作用,根據其安裝位置的不同,可分為附著式和柱式兩種。
2.4活動護欄
活動護欄是設置在中央分隔帶開口處便于特種車輛在緊急情況下通行和一側道路施工封閉時臨時開啟放行的活動設施。其特點是正常情況下具有隔離性能,在臨時開放時能快速、靈活的移動。活動護欄國內采用較多的型式是插拔式、伸縮式和填充式3種。
2.5隔離柵
隔離柵主要是根據其結構類型的不同來進行劃分的,組成隔離柵的立柱材料也是不同的。總體來說,設置隔離柵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禽畜或行人進入到公路的禁止行走區域,同時也可以對公路用地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防止出現其他非法的侵占行為。
3. 交通工程安全設施的具體施工與管理
3.1波形梁護欄
波形梁護欄的施工主要是在路側和中央分隔帶,護欄立柱的施工方法采用打入法和埋設法。兩種方法各有其優越性,也各有其適用場合,打入法適合于土質路段,埋設法適合于石質路段和橋頭位置。從施工角度考慮,打入法比較優越、方便,所用設備簡單、投入少,而從日后養護角度考慮,則埋設法合理。
首先,測量定位。測量定位是最根本的要求,同時也是最關鍵的工序之一,立柱間距的準確與否直接決定著到掛板的速度與質量,測量人員要認真熟悉工程施工圖紙,縱向以橋梁、中央開口帶等為基準,橫向以路緣石為基準進行放樣,確保測量定位準確。其次,打入立柱。打入立柱時,施工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原先定好的位置將立柱準確打入,邊打邊調整垂直度并注意其高度。現場質檢人員一定要重點檢查立柱的高度與垂直度,對于不符合要求的立柱,應及時予以調整。最后是掛板,立柱打完之后,對于那些具備掛板條件的路段應及時進行掛板,掛完板之后調整其線形并擰緊螺栓。
3.2交通標線
在進行交通標線的施工與管理時,首先要注意測量定位。也就是說首先要根據圖紙的具體要求對道路進行精確的測量,打水線的依據是路側的路緣石或是道路中央的路緣石,同時還要對橫向及縱向線間距、局部導流線、空的尺寸以及出入口的標線等進行精確的計算與測量,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打水線放樣時的順暢。其次要對路面進行清掃再刷上底漆。在對交通標線開始施工以前首先要對路面進行清掃,只有保持路面的干凈清潔才能使底漆更容易附著在路面上。完成這兩步工作之后就進入到了劃制標線階段。劃制標線是在之前第二步涂刷的地面底漆完全干燥之后,把之前已經融化過的涂料用劃線車在路面上進行劃制標線。在這個過程中要使涂料的溫度保持在一定水平,如果說涂料的溫度太低,不易使玻璃珠進行完全的黏貼,最后可能會脫落,進而造成交通標線反光效果不佳的問題出現。但是涂料的溫度如果太高的話,玻璃珠可能會受熱下沉,不會浮在涂料的表面,也會影響到交通標線的實用效果。所以說,劃制標線時要認真閱讀涂料的相關使用說明,同時根據施工期間的氣溫狀況來對涂料進行合理的溫度調節。
3.3交通標志
(1)測量定位與基礎開挖
標志的測量定位要以里程樁和路緣石為基準,遇到特殊情況可進行適當調整。當位置確定后,要按照圖紙給定的尺寸開挖基坑,基坑挖好后要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才能進行下一工序。根據經驗,基坑一次不能挖的太多,要根據澆筑進度安排,否則遇到下雨天會造成塌陷。
(2)支模澆筑
基坑挖好驗收合格后,應盡快支模澆筑。支模前應先將綁扎好的鋼筋籠及預埋件放入基坑內牢固定位,不能預先綁扎的鋼筋籠應在基坑內現場綁扎,上述工作完成后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此項工作一定要控制好連接法蘭盤的位置和標高,并做好螺栓的包封,防止損壞。
(3)立柱掛標志板
基礎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安裝立柱并掛板,對于單柱式標志可以先把板提前安裝到立柱上,然后再把柱安裝到基礎上。對于大的標志,只能是先安裝立柱再掛板。安裝時要注意立柱的垂直度及板面與路面縱向夾角,同時要掌握好標志側邊緣與路肩的水平距離、下邊緣與地面的垂直距離。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raffic is also more and more, from the ancient waterway to the present "five way", the traffic has become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human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social proces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traffic situation is developing constantly, from the past simple singl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to three-dimensional traffic and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ffic system and traffic management automation, opened up broad prospect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ffic engineering.
Key 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current situ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ighway
中圖分類號:U415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交通設施的要求也越來越強,這就要求我們加強交通工程的建設速度,把我國的交通工程建設成為高速、科學的現代化城市交通,我們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把我國的交通工程設施建設成為交通體系與交通自動化管理的有機結合。一、我國交通工程的現狀
由于我國的交通工程相對起步晚,在交通工程設計及施工上沒有相對嚴格的標準。在交通工程的設計初始就未對現場地勢進行認真勘測,易出現設計脫離現場實際的現象。 在按設計圖紙施工完成后,才發現其弊端,而必須對其重新變更施工,就會相應的增加工程量而且在部分工程中發現,交通工程的設計標準完全與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直接影響到將來的交通工程的使用價值。2. 在交通工程的管理中還存在著管理不科學的弊端。交通工程是全人類共同使用的公共資源,它的使用狀況是關系到所有人的安全的,但是我國的交通工程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交通工程的經營部門與管理部門不能協作統一,致使交通不能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用。例如,高速公路經營部門目前正在建設一套主要用于收費、養護、路政工作的電子監控設備,但是由于歸屬部門不統一,不能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而設施的重復建設也會造成國家資金的浪費。3. 交通工程設施沒有與先進的技術手段相結合。交通設施是保證交通暢通安全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只要具有了良好的交通設施就會保證交通的安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要把先進的科學技術與交通設施建設相結合,但是我國的交通設施就沒有與科學技術很好的相聯系,其主要表現在:首先,交通設施沒有充分利用視頻監控設施。如果我們充分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就會對交通情況進行時時檢測、快速控制、排障、誘導等措施來減少交通的違法行為。其次,子共享資源在交通設施中應用較少。電子信息共享功能可以避免因有霧、雪、冰、雨等惡劣天氣或發生交通堵塞排隊等情況時,不知前方多少公里發生什么情況及如何應對的弊端,為交通的參與者及時提供正確的信息來保證交通的暢通。最后,交通設施缺少與不規范。雖然我國近幾年的交通工程建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交通的通行能力也提高了 ,種類也擴大了,但是我國的交通設施的設計及使用還有許多的不足,一是限速標志少且不規范。二是限速標志缺乏針對性,例如,在大型橋梁、陡坡、彎道等復雜路況下,缺少警告性限速或禁令性限速標志,形成安全隱患節點。
三、交通工程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1、觀念的調整,支撐著可持續發展的交通設施體系早期在有限的建設能力和資金能力基礎上,其構成只包含了最基本的部分—道路、鐵道的本體;當交通安全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之上以后,交通標志和標記、交通監控系統等成為交通設施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當交通環境問題提上議事日程,隔音墻、交通環境監控設備等成為交通設施體系中的新成員;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適應,支持與土地利用規劃相結合的交通規劃決策支持系統和信息采集管理系統、更加充分發揮交通設施能力的交通誘導系統等成為交通設施體系中的重要成員。在這種硬件設施構成內容變化的背后,設計觀念的更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目標的變化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 與基礎設施建設緊密關聯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基礎設施建設緊密關聯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是:改善人類居住區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改善居民的居住工作環境和生活質量。這一目標需要通過多種途徑的努力才能有效地實現,作為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的交通建設對這一目標產生多方面的作用:引導作用,對區域社會經濟空間形態發展的引導;支持作用,提供區域空間的基本支撐框架;保障作用,對于地震等災害的救援來說,交通網絡是最基本的生命線。3.結構的變化,道路交通綜合系統的構成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導下建立道路交通綜合系統是一個包括“政府調控行為、科學技術能力建設和社會公眾參與”的復雜系統工程,采用宏工程的觀點看待這一問題,需要分析系統外部環境對道路交通系統所提出的功能要求,根據這種功能要求確定系統的結構,支撐這一結構的科學技術體系。 根據執行可持續戰略的要求,道路交通系統將與其它系統之間形成如下接口關系:與自然系統的直接接口,包括從自然界的索取、向自然界的排放、對自然界的干預等。與社會系統的接口,與城市化進程的協調,對國土發展均衡程度的調節,對消費模式的影響等。與經濟系統的接口,包括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協調,與能源利用政策的協調,對產業結構與布局的影響等。
4、人車分流
目前很多的住宅小區在實行人車分流的實踐中,有兩種形式,分別是部分人車分流和完全人車分流。而小區中大部分采用的是部分人車分流,與此同時,采用完全人車分流的小區有綠園和親親家園三期,在小區的主入口設置地下車庫的入口是完全人車分流的一般方式,使得車輛從主入口直接進入地下車庫,然后再進入所在組團、單元,最后進入單元電梯,走的是地下車庫,這樣就可以保證對地面居民的活動基本不產生影響。
5、建造立體城市
立體城市的建筑群,平均高度應該約為400米,最大高度大約為500米,同時容積率高達5。人們在這里居住和工作,城市所需的功能在其間都能得到體現。一個名為“立體城市:未來中國”的國際建筑設計展覽也正在北京舉行。來自美國等地的前衛建筑師們所展示的,正是如何在一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造可容納一二十萬人口的“立體城市”。 馮侖認為,到2020年,約3.5億中國人將從農村遷移到城市,從而導致城市的極度緊張。因此,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很難按照低密度模式發展,這也正是他提出“立體城市”計劃的一個重要原因。“立體城市”能夠同時節省土地和能源。
6、智能運輸系統(ITS)與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
6.1減少交通擁擠和行車延遲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汽車擁有量及公路交通量都在不斷增加,相應引起的交通擁擠也在加劇。而智能運輸系統通過提供各種有選擇的信息服務,能夠使出行者的路徑選擇向網絡均衡的系統最優方向接近,達到路網負荷的均勻化,可大大減少行車延誤,實現道路資源的高效利用。
6.2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采用ITS可預知危險的發生,有效加快反應速度,減少反應時間,大大增加交通的安全性。
6.3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對交通問題的解決不能僅考慮增加道路里程數和增大資源的投入量,否則即浪費了土地、燃油等資源,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而ITS技術能夠大大降低交通運輸系統能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
關鍵詞:交通安全;質量管理;材料
中圖分類號:F53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8-0-02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擁有私家車的家庭越來越多,由此帶來的交通安全事故也逐年增加。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交通事故,必須合理設置配套的交通安全設施系統。交通安全設施屬于道路的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的交通安全設施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必備措施。交通安全設施包含范圍很廣,包括交通標志、標線、護欄、隔離設施、防眩設施、視線誘導設施等,這些設施是傳遞交通管理信息的道路語言,是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行車過程中將會起到安全防護、交通誘導、防止眩光、隔離封閉等多方面的功能,對減輕事故的嚴重度,提高道路服務水平,改善道路景觀等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交通隔離設施是為了對汽車專用道路進行隔離封閉的構造物的統稱,包括設置于公路路基兩側用地界線邊緣上的隔離柵和設置于上跨公路主線的分離式立交橋或人行天橋兩側的防護網。作用是防止人和動物隨意進人或橫穿汽車專用道路,防止非法占用公路用地的人工構造物,避免由此產生的交通延誤或交通事故。當然,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也不是越多越好,不然就會畫蛇添足,給交通安全管理到來反作用,例如護欄是減低交通事故的有效設置,但是如果我們在一些不應該設置護欄的地方也設置護欄,就會形成一些新的障礙物,增加了交通危險。道路安全標志也是如此,安全標志的作用是對駕駛人進行引導,但如果標注過多或者過于復雜,提供的信息太多,駕駛人就會無所適從,相反還會分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不是一項簡單的日常工作,而是要符合交通安全工程的特點,從形式上、設計上、施工上、管理上都要符合一定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交通安全設施的作用。
二、交通安全設施的質量管理措施
由于我國對于交通安全設施的研究比較晚,還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規范和管理要求,結果導致很多城市交通設施建設都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和當地實際情況來進行,缺乏有效的規定和評價標準。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交通安全設施建設滯后于我國道路事業的發展,在交通安全防范上作用差強人意。為了盡快改變這種情形,就需要我們不斷吸收先進國家的管理經驗,不斷加強交通安全設施的質量管理。交通安全設施與其他土木工程有著不同點,在質量管理和控制上也有差異,下面本文對交通安全設施質量管理的要點進行了分析。
1.加大宣傳、提高全社會的交通安全設施管理意識
交通安全設施的管理不僅僅是道路管理部門的責任,而是全社會應該關注的問題。交通設施更新換代很快,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老百姓熟知、了解交通設施的目的、作用,為群眾提供良好的出行指南。同時也要提高廣大的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增強交通設施建設與管理部門對交通設施建設與管理的重視程度。無論交通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到最后的整個交通活動,都離不開人的參與。針對目前易發生交通事故的人群分析,學生、老人、村民以及公交和出租車司機相對占的比例較高,應充分利用新聞媒體、講座、發放資料等形式強化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例如交通部門可以一些廣播電臺合作,定期請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和管理人員來到演播室,就市民比較關心的交通設施難點、熱點等問題進行交流和解答,將會起到不錯的效果。同時也要形成交通安全設施宣傳的長效機制,交通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與電視臺、電臺、報社、網站等媒體的溝通協調,聯合開辟專題宣傳欄,及時公布交通設施建設的新亮點、新舉措。另外,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學習其他城市交通設施建設與管理的成功經驗,廣泛收集社會各界反映的交通設施管理“熱點、難點”問題,認真采納合理化意見和建議,要使交通設施管理工作切實成為服務百姓的一個窗口。
2.嚴格依法管理交通設施
作為道路的重要元素,交通設施通常是在道路規劃、設計和建設過程中,由交通或市政建設部門同步完成。交通設施在建設完成后,存在維護、保養以及管理上的諸多難題,經常發現在一些交通事故多發地帶,交通設施被破壞嚴重。由于責任缺失以及多頭管理,相應的道理管理部門會出現相互推諉以及責任心不強的現象。經常出現交通安全設施被屢屢破壞,跟不法商販非法回收廢品和不法分子的僥幸心理有關。因此,必須嚴格執法,加強對安全設置的法制化管理。交通設施不是簡單的施工工程,而是交通參與者的出行指南,是交警執法的依據。每一個安全設施都合乎法規、合乎標準,一旦被盜竊或者損害都會對行人和車輛出行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只有在法律上和行政上雙管齊下,嚴格依法行政,嚴厲處罰破壞交通設施的單位和個人,并利用新聞媒體及時曝光,結合保護交通設施的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公信力。破壞交通設施的行為一定能得到遏止。
3.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交通安全設施的材料可以根據當地的資源狀況進行就地取材,尤其是在農村公路上,之前有的公路用一些鋁合金版制作來制作交通安全標志,結果被盜率非常高。如果能夠利用一些木材來作為交通安全標志的立柱,不僅可以節省成本,而且可以減少被盜案件的發生。在具體施工作業時,可以用單根木頭來作為立柱,上面可以刷一層油漆或者用火烤一下,這樣不僅不增加成本,而且也會更加堅固和耐用。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區交通設施施工時,施工前要加強對材料的檢驗和檢查,堅決杜絕不合格的材料進入施工現場。采購人員要親自到生產廠家對材料進行檢查,對生產廠家的技術實力、工藝水平以及質量控制措施進行現場了解,同時也要對供貨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保證材料質量的可靠性。發現一些質量隱患時,還要增加一些檢驗項目和檢驗次數,沒有問題繼續施工,有問題要及時反饋廠家。例如水泥的標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安定性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技術標準的規定;嚴格控制粗、細骨料的含泥量和含水率,如其含泥量超出標準規定值時,應進行沖洗;外加劑和摻合料必須經過試驗,符合要求方可使用,摻量必須嚴格按照產品技術說明書的規定或試驗配合比的規定。外加劑應事先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在混凝土拌合物攪拌時均勻投入,嚴禁干粉投料;現場配合比換算、拌和、運輸的過程控制對交通安全設施的質量起到控制性的作用,如標志牌、波形梁護欄、隔離柵等的質量隱患往往不是出現在安裝過程中,而是出現在進場構件的質量上,安裝的檢驗比較容易控制,有缺陷也比較容易發現和糾正,但進場材料的質量問題,往往不易及時發現,通常在使用過程中才能逐漸暴露出來,因此,進場材料和構件的質量檢驗十分重要。
4.加大對人員的控制
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的質量管理應該調動各方面人員的積極性。首先加強設計人員與施工現場的管理和施工人員的溝通與交流。設計人員擁有比較科學和完善的設計理論和經驗,但是對于現場的熟悉程度,不如現場的管理和施工人員。其次,充人發揮監理人員的作用是完善質量管理的保證,優秀的監理工程師既掌握完善的監管程序也具備豐富的現場經驗。第三技術人員是運用廣泛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工作經驗加強工程質量的重要基礎,教育項目部的工程技術人員,使他們認識到創精品工程最重要的是先從達到合同要求的質量目標做起,認真自覺地履行監理程序,從最基本的施工要素做起,嚴把質量關。最后,運營人員的早期參與,對于高速公路安全設施工程的完善,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運營人員能從使用的解度對安全設施工程的實施提供十分有用的意見建議。另外,在高速公路蓬勃發展的今天,從事交通工程的專業人員十分緊張,必須認真審核進場專業人員的資質和能力,必要時可以抽調相關人員進行短期培訓,不合格者不得上崗。
三、結語
總之,隨著我國公路事業的發展,公路交通安全日益突出,交通安全設施是行車安全的重要保障,交通安全設施的質量關系著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我們必須加強交通安全設施的安全管理,通過加強宣傳教育,讓更多的市民參與進來,形成全社會預防管理的局面。同時加強交通安全設施工程中的材料和人員管理,在各個環節切實滲透安全監督管理,健全監管體系,做好道路用交通產品的生產、檢驗、采購、使用等各個環節的質量監督工作,推動交通產品質量總體。
參考文獻:
[1]王慶余.交通安全設施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和質量管理[J].北方交通,2010(11).
[2]蔡鳳田.營運車輛安全保障策略[J].現代職業安全,2011(06):36.
[3]高速公路叢書編委會.高速公路建設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