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古典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古典景觀園林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古典景觀園林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古典景觀園林設計

        第1篇:古典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關鍵詞】古典園林設計;現代居住景觀設計;應用

        隨著建筑行業不斷的發展,居住區也成為了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現代居住區景觀,不只為遮風擋雨的地點,應該為提供人們觀賞和休息的場所,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如何科學、合理的對現代居住區的景觀設計進行完善,并具有中國民族和古典園林設計的特色,為當前主要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1古典園林的特征

        1.1神似:古典園林一般多以自然山水為主,以植被當成裝點,因為山水植被為自然風景的重點裝點內容。然而,古典園林并不是通過模擬原態的方式將歷史的構造重現,需要人們通過其原始的狀態進行改造和適當的調整,并加工,形成一種神似的境界。

        1.2詩情畫意:詩情畫意作為中國古典園林的主要表現方式,并屬于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其所要創造出來的意境,為古典園林基本的特征之一。園林的意境一般會以構思創作的形式,將園林景觀達到形象化和典型化,而這也是自然環境所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涵韻。其和花草樹木一樣,能夠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感受。中國園林還可以叫做“文人園”,一般和很多的詩文、書畫、楹聯可以聯系到一起,其給園林景觀也增添了詩情畫意的感覺。

        1.3可與自然有機結合:秦漢時期,人們就已經把物質方面的生活和自然環境相聯系到一起。自然的山水人們就開始大規模的建造了離宮別館,以及亭臺樓閣等。通過上千、上百年的累積,人們建筑景觀已經把自然的山水增添了名族的特色和中國的特色。中國的園林建筑的種類繁多,其具有多種形式和作用,均和山水、植被能夠聯系到一起,達到相互襯托的效果。一部分的建筑將園林景觀作為主體,即為構圖中的重點內容。

        2古典園林對現代景觀設計的啟發

        2.1古典園林為現代園林設計的主要靈感

        古典園林設計的根本思想為現代園林設計的理論的主要內容,古典園林屬于風景式的園林,人們會通過空間進行合理的設計,設計內容可通過多種方式,把山、水、植被和建筑有機的聯系到一起,將其達到美化自然環境的效果,形成人工和自然緊密聯系到一起的美。

        2.2以古典園林掌握本土地域文化

        風景園林的設計人員應給予風景園林本土研究方面更多的關注,并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地域文化的探索中,以便可以設計更多的優質園林作品。園林藝術為直觀體驗的藝術類型,即為不通過專業的知識進行教育,即可感受到其園林的藝術。此外,這種直觀的藝術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如時代的變化、文化藝術的變革等。

        3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存在的不足

        3.1風格問題

        現階段,很多居住區的景觀的設計內容,從設計到構造首先會考慮的內容為其外觀的美觀,不能感受到其功能的重要性。很多開發商為達到美觀性,一般情況下會以促銷的方式,花費大量的資金進行創新,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加大了投資方面的成本,且提高了人們的房款和物業管理的資金。如,北方地區的居住區將南方的景觀列入設計的內容,會以南方的樹種為主進行大面積的種植,并建造面積非常大的水體。客觀來講,北方居住區的景觀,在設計方面應體現北方景觀自身的特征。居住區內的景觀的設計,需要滿足因地制宜的要求,特定區域的設計應該滿足區域特征居住景觀的要求進行設計。

        3.2意境問題

        由于現代居住區當前為居民聚集最多的地點,因此活動的空間非常多。如健身廣場、兒童活動場地,這些基本的設計均為尺度比較大,多將鋪裝作為重點內容,對圍合方面密閉空間沒有合理的進行設計。古典園林主要將景觀的內斂和曲徑通幽的感覺進行表現,人們能夠在私密的空間進行休息或洽談。現代居住區景觀一般會表現出“一覽無余”的效果,娛樂設施、休閑娛樂場所等均為人們正常視線下可以觀察到的。還有部分的景觀設置在居民的住家下,對于居民來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3.3施工問題

        隨著社會和時代不斷的發展和變化,越來越多的新型建造技術涌現出來。施工人員通常情況下,更加依賴高科技的施工方法和技術手段,對于傳統的技術和工藝完全摒棄。很多居住區能夠直接看到水泥仿制木材所構建的亭臺和樓閣,毫無傳統工藝的特色。

        4古典園林設計在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4.1古典園林的作用

        現代居住區景觀的設計,應該從觀念上作以改變,應針對古典園林造園方面的理念設計方法進行學習。把園林景觀設置到具有特殊的環境內,而不僅僅為對古典園林的方式形象材料和工藝方面進行調整,把理論和文化的背景、生活幾方面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傳承古典園林設計好的理念。

        4.2貫徹天人合一的意識

        自然作為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內容,其具有用不完的能源。古典園林所要達到的思想,是為了達到任何自然相融合的效果。自然文化為中國園林的中心內容,而古典園林一般多以自然規律的方式建造園林,將自然的景物和藝術進行重現。和現代風景園林的設計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所以現代居住區的設計應全面的考慮到場地的發展情況,盡可能合理的規劃基地植被。

        4.3以現代的方式完善古典園林的設計

        現代居住區的景觀設計,需要按照一定的視域空間作為設計的范圍,將地平線設定成空間參照,以確保和地域景觀相互融合,其和古典園林所需要達到的無限外延空間整體理念是相契合的。小中見大的古典園林,在比較局促的空間內應通過對比、突出、加強的方式,以環形游線的形式構成散點的視點和視線,防止出現“一覽無余”的園林景點。同時,可通過山體、屋頂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天空,進而達到擴大空間感的效果。對于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以有限的空間表現出不同的空間效果,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并具有一定的啟發性。

        5總結

        當前,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得到更多專業人士和人們的關注。新社會體制下,新功能的要求和技術的條件下,需要不斷學習并傳承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和好的方法。而不僅對其外在的形式進行模仿,施工粗糙、形式過于簡單均會都整體的設計和日后的建造造成直接的影響。現代居住區景觀的設計,只有在古典園林設計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改造和完善,并將其功能和外觀持有同等的關注,才能更好的進行設計和建造。

        參考文獻:

        [1]鄒偉周.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的繼承與發展[J].現代園藝,2011(11).

        第2篇:古典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 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

        經過60多年的摸索和發展,我們逐漸認識到,在現代小區景觀設計中應當運用當代的科學技術手段和西方先進的居住景觀理論,融合我國傳統的古典園林設計理念,結合“本土精神”和“地域文化”,在設計中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強調景觀與自然相結合,提倡簡約明快的設計風格,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1.我國古典園林的歷史發展概況

        據歷史典籍記載,我國園林建設始于商周,當時稱之為囿;漢朝在秦朝的基礎上把早期的游囿,發展到以園林為主的帝王苑囿行宮;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園林轉向返撲歸真, 開始挖掘自然的美,當時私家園林逐漸增多,不再僅僅是達官們狩獵、娛樂的場所;隋唐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園林設計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到了宋代, 文人、士大夫對山水寄情,向往和追求自然山水之美,這種山水審美觀念深深地影響中國古典園林的建設;明、清是中國園林創作的高峰期。皇家園林創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最為活躍。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給建造大規模寫意自然園林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圓明園”、“暢春園”、“避暑山莊”等;到了清末,由于外來侵略、西方文化的沖擊、國民經濟崩潰等原因,當時造園理論探索停滯不前,使園林創作由全盛到衰落。

        2. 我國居住區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2.1重恢弘氣勢、輕建設成本

        目前居住區的園林景觀為追求表面的美觀和氣勢以達到促銷的目的,不惜重金打造個性怪異、突出的效果。在一些小區中營造的水景,噴泉,當噴泉開放時場景非常壯觀,然而卻沒有充分考慮增加的投資成本,以及北方地區由于氣候原因不能四季通用,既增加了購房者的房款支出,又產生了高額的后期管理費用,使得當時設計的壯觀場景無法實現。

        2.2重表現形式、輕使用功能

        近年來居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大多只考慮到形式花樣,并未充分考慮對居住的補充功能,未實現“功能第一”的原則。景觀營造側重于外在形式的美觀表現,驚嘆于設計圖紙平面圖案的美妙絕倫,而對普通居民的日常休閑、活動、游憩、停車等基本功能缺乏考慮,使“景觀”成為“僅觀”,參觀的作用代替了園林對居住區參與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2.3重抄襲模仿、輕個性特征

        目前,見到很多居住區景觀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各地的景觀趨于雷同,缺乏個性特征。大多數小區在場所的意境表現方面做得不夠,很少有象中國傳統園林中的那種詩與畫一樣的意境。而當代中國的居住景觀,就是要在注重舒適、開放和生態的同時,營造出一定的意境,以增強居住空間的藝術感受,提高整個樓盤的文化品位,體現出中國文化的特有神韻。

        2.4重人工堆砌、輕貼近自然

        目前居住小區景觀設計沒有與周圍的環境和本身的地理條件聯系起來,設計時大多將小區中的自然條件如山體、水系等填埋、推平和改造,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來的樹木花草創造的植物景觀,這樣的“人造的天堂”實際上破壞了自然面貌,造成與周圍環境極不協調的“風景污點”,自然美和生態性沒有得到體現。

        3.居住區景觀設計趨勢

        近些年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居住區建筑和園林設計迅速掀起了一股追捧歐美西式景觀風格的熱潮,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趨于向歐美等西方園林形式靠攏,采用了大量的模紋花壇等西式元素。目前園林設計師一味追求“洋”化的人居文化,追求所謂的高級品位,而丟棄、忽視了幾千年來中國所固有的深厚的傳統居住文化底蘊,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設計元素等,鮮有利用或延伸發展;而中國古典園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富有詩情畫意及豐厚人文底蘊。生態園林景觀在設計觀念上強調“以人為本”,追求“生態平衡”,建筑、人、環境相結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園林景觀設計要盡量體現自然之美,充分發揮和利用自然的優勢,讓自然的本原的東西發揮作用。

        因此,將我國古典園林設計的優勢,融入現代居住園林設計是大勢所趨,也是適合我國居住區園林設計的發展趨勢。

        4.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在現代居住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4.1借鑒傳統造景手法

        現代小區景觀設計在借鑒使用傳統造景手法時應注意兩點:一是要賦予傳統材料如青磚、紅磚、瓦片、石板、木材、塊石等使用上的新手法,賦以新意;二是把傳統材料和新材料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用,如采用瓦片和不銹鋼、石材的鉸接等方式,形成粗曠古樸的肌理與平整圓滑的質感之間的強烈反差,厚重和輕盈的對比,堅硬和柔和的對比等感覺,達到耳目一新的景觀效果。

        4.2回歸實現適宜人居的理想環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營造健康舒適、清新宜人的氣候條件。傳統園林“意境”的營造則是借鑒內容中最為重要的內涵部分。中國現代居住小區景觀風格要表達的內涵實際上就是“意境”二字。傳統的中國園林是文人造園,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詩畫同源”的說法,都十分強調其中的意境,而中國傳統園林更是詩畫意境的延伸。當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區建筑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立面現代簡潔,通過傳統園林手法的適當運用,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方式,使小區園林意境有了新的延伸與體現。

        4.3繼承古典園林對植物的處理方式

        園林植物產生的意境有其獨特的優勢,它可以不受各種設計風格的影響而發揮作用。可以借鑒和發揚中國傳統園林中的植物配置處理手法,如:山姿雄渾,蒼松翠柏; 岸邊植柳,柳間夾桃;水態輕盈,池中放蓮;窗前月下見梅花含笑,竹影搖曳;槐蔭當庭、栽梅繞屋等等,現代居住小區中,可以根據景觀的設計主題和風格選擇不同的植物,用以創造出不同的景觀效果、體現出不同的景觀寓意。

        4.4實現循序漸進的空間組織形式

        中國古典園林動靜結合、虛實對比,承上啟下、循序漸進、引人入勝、漸入佳境的空間組織手法和空間的曲折變化,常常將園林整體分隔成許多不同形狀、不同尺度和不同個性的空間,并且將形成空間的諸要素糅合在一起,參差交錯、互相掩映,使人看到的空間的局部而非一覽無余,這些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在現代各種尺度的居住區園林中同樣可以精心設計加以應用。現代小區景觀設計中可以通過現代的矮墻、孔洞、玻璃、水景和植物等小尺度元素的遮擋、封閉和透明、半透明的效果相結合,創造出豐富的景觀空間。

        5結語

        中國傳統園林設計的借鑒和運用在現代小區景觀設計中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在現代居住區園林景觀建設中完全可以得到全新的詮釋和發展。我們可以相信,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景觀設計學將在現代景觀建設的發展中逐漸充實、完善、成熟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從周,《說園――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談》,同濟大學學報

        [2].園林與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第3篇:古典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關鍵詞:古典園林,景觀設計,園林美學

        中國的園林藝術,從殷、周時代囿的出現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園林藝術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園林史上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并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極其高超的藝術水平。

        中國園林的最初形式為“苑”和“囿”,在商周時代是專供帝王和貴族狩獵和享樂之用的場所,這時的“苑”和囿只是把優美的自然風景圍合起來,還沒有加入專門的人為的造園活動。先秦、兩漢時期的園林從產生到發展,經歷了一千多年左右的積累,這時已經開始了造園活動,且規模十分龐大,大都為皇家園囿。造園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模仿自然山水,從而開創了“模山范水”造園手法的先河,并形成了最初的園林格局形式——“一池三山”,這種園林格局形式對中國和鄰邊國家如日本的園林發展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唐宋園林在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崇尚自然的風景式園林藝術的過渡后,隨著封建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而達到全盛局面。這時的園林特點是大批文人墨客開始參與造園工作,將詩與畫融入到了園林的布局和造景中,讓園林藝術從自然山水階段過渡到了寫意山水階段。明清時期是中國園林藝術的頂峰,由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此段時期集中興建的一大批優秀的皇家園林與江南私家園林,成為我國園林發展史上并駕齊驅的高峰,可以認為是整個封建社會園林創作的總結。并且出現了有關造園藝術的理論書籍,如明代計成的《園冶》,為中國第一本關于造園方面的系統的理論著作。[1]

        在封建帝王的高度集權統治下,使中國園林長期處于一種逐步積累,相對穩定相當保守的漸進式發展過程。因此,使它可能創造出與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具有濃重的本民族特色的園林風格。在空間格局規劃上,完全的自由靈活而不拘一格,著重在顯示純自然的天成之美,表現一種順乎大自然風景構成規律的縮影和模擬。中國園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體現的是中國人民的審美觀念和智慧結晶。其中所體現的美學思想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師承自然,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順應自然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宇宙觀,這體現在造園活動中就是因地制宜,模仿自然,接近自然,在經營建造時,要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效果。園林藝術主要的反映對象是自然美,以自然美作為主要的表現主題。建筑等都非自然物,雖是人造的,但其風格、體量、形式、色彩、布局等只能為園林的自然美更加增色而不是去破壞自然美。在園林藝術中,自然性與社會性是統一的,兩者缺一不可,它是人們以各種方式利用各種因素加入自己的審美感受,使原始自然美進行了藝術性的提高,抒發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感受。

        2、形式與功能的統一

        形式與功能的辯證統一關系是美學研究的基本問題,中國古代園林的功能主要有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園林建筑如亭、廊、榭、舫等即可供人遮風避雨,又可供人游玩,抒情,寓情于景,從而達到形式與功能的完美結合。單純的景象構成,還只是限于形式,是一個美麗的軀殼,還不能說是完美的、獨立的藝術存在,只有當園林的思想情趣與景觀要素相統一,建筑功能與景觀要素相統一,才能稱為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

        3、注重意境美,講究含蓄

        中國古典園林是滋生在中國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繪畫、詩詞和文學的影響。中國造園講究的是含蓄、虛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們置身其內有撲溯迷離和不可窮盡的幻覺,這自然是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和觀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中國人認識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體認,認為直覺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應,而是一種心智活動,一種內在經驗的升華, 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國園林的造景借鑒詩詞、繪畫,力求含蓄、深沉、虛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從而把許多全然對立的因素交織融匯,渾然一體,而無明晰可言。相反,處處使人感到朦朧、含混。[2]借景是中國造園藝術中的一項特有技法,《園冶》一書中把它稱為“巧于因借”。它的成功之點是把園外之景借入園內,擴展了某一園林的景區,利用園內外的景點環境,豐富景色內容,使園林藝術達到了高超的境界。

        景觀設計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不是很長,但它是在園林設計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因此,與園林藝術是一脈相承的關系。我國的景觀設計的發展歷程較短,至今還沒有形成權威性的,針對景觀設計所做的概念性解釋,讓我們看看美國設計師協會對景觀設計的定義:景觀設計是一種包括自然及建成環境的分析,規劃,設計,管理和維護的職業。屬于景觀設計的職業范圍的活動包括公共空間、商業及居住用地場地規劃、景觀改造、城鎮設計和歷史保護等。根據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將景觀藝術設計大致分為公園景觀藝術設計、廣場景觀藝術設計、街道景觀藝術設計和居民小區景觀藝術設計。近幾年我國景觀設計發展很快,但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針對現代城市景觀設計進行考察后,發現還存在不少問題,現歸納總結如下:

        (1)設施不健全

        缺乏為殘疾人、老人、推車兒童的媽媽提供方便的無障礙設計。輔助設施短缺,為行人服務的設施如公共廁所、道路標牌、交通圖展示板、公共電話亭及必要的休息空間等嚴重短缺,與城市面貌的改善不同步。

        (2)規劃布局不合理

        良好的規劃和布局可以讓人們感到輕松、愉悅。目前許多景觀設計的布局雜亂無章,無規律可循,讓身處其境的人們感到困惑和迷茫,缺乏場所感和歸屬性。一些郊區和鄉村的景觀設計方案大都沒有經過詳細構思,景觀和公路、地形、氣候、生態基礎之間缺乏合理的聯系。

        第4篇:古典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關鍵詞: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現代景觀設計

        引言:從時展需求上來看,現代景觀設計在國內雖然擁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卻不能盲目照搬西方設計理念與設計思想,而是要在學習、借鑒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理念的同時,拓展設計思路,對我國古典園林的現實意義與美學思想進行深入挖掘,將古典園林的各種造景手法、空間布局形式等融入到現代景觀設計之中,創造出具有強烈中國特色的設計作品,這樣才能夠使現代景觀設計在中國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對現代景觀設計的影響

        (一)自然觀的影響

        自商周時期“苑”、“囿”等形式的園林開始出現,我國古典園林創作就一直堅持以“師法自然”作為核心設計原則,希望通過對自然山水的模仿來將自然美的精華呈現出來。無論是鋪張華麗、多人工造景的皇家園林,還是講求趣味、具有詩畫意境的文人園林,都會將自然美作為古典園林的核心內涵所在。為了更好的對自然美進行展現,園林設計者們還會選擇游覽各地美景,深入接觸、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并從中提取出合適的自然元素。而在現代景觀設計發展起來后,這種“師法自然”的園林美學思想也給很多設計師帶來了巨大啟發,并為現代景觀設計中的生態規劃、動態自然等理念提供了補充[1]。例如在生態規劃方面,很多現代景觀設計作品就借鑒了古典園林自然觀中的“因地制宜”造園原則,通過“依山傍水”的方式對原始自然景觀進行充分利用,之后再借助各種建筑、小品、花卉植物來對其進行修飾,這樣既可以呈現出最為真實的自然美,同時也能夠使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二)意境觀的影響

        在我國古代,園林設計經常會由文人參與其中,甚至在整個園林設計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這不僅為中國古典園林尤其是文人園林的發展奠定了基調,同時也使意境營造成為了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2]。在對待自然美的態度上,很多西方園林都會將設計重心集中在形式上,希望通過完美的構圖設計來使園林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相比之下,我國古典園林卻更加追求園林整體意境與自身情感、藝術思想乃至價值觀念間的契合。例如在植物景觀的設置上,古典園林就比較習慣于運用喬灌木、藤木、地被植物、花卉及草皮來組成多樣景觀。不同種類植物也需要根據園林整體意境進行選用,如松、竹、梅多用于營造清雅、淡泊的意境,而芍藥、牡丹、荷花則多見于皇家園林或達官顯貴之家的園林,以營造尊貴富華的意境。受這種意境觀的影響,很多中國人在審美活動中同樣比較偏愛各類景觀的氛圍。而為了迎合受眾的需求,國內現代景觀設計也同樣呈現出了追求意境的特點,例如在住宅建筑的室外景觀設計中就經常會選用線條、色彩、體量類似或一致的多種植物來構建植物景觀,以營造出和諧、統一的整體氛圍,使居住者能夠產生心靈上的舒適感。

        (三)情景交融思想的影響

        古典園林中的情景交融思想同樣來源于古代文人們的藝術創作理念,即借助景物來表達自身情感。雖然從園林景觀設計的角度來看,由于古代文人的審美心理、審美情趣與現代人存在著很大差異,很多古典園林景觀所表達的情感內涵都顯得難以理解,但在聯系古代各個時期的藝術價值取向及傳統文化后,古典園林中的情景交融思想仍然可以得到充分體現[3]。例如在對園林內植物景觀的選用上,文人們常常會將不同植物賦予不同的寓意,并希望通過各類植物的設置來表達出人的一定情感。其中松、柏四季常青,常用來表達自身堅定不移的信念;海棠為棠棣之華,多象征兄弟和睦;梅花、蘭草則大多用于表現自身高潔的志趣。而在這種美學思想的影響下,即便現代人對于傳統文化的喜愛、了解程度存在明顯差異,但對各種植物、景觀象征意義的運用,仍然經常會出現在現代景觀設計作品中。

        (四)動態布局思想的影響

        動態布局思想簡單來說就是在園林設計中,通過動態化的景觀序列設置來凸顯某類型自然景觀的特點,進而利用有限的空間將多種類型自然景觀呈現出來,使園林空間能夠成為連續序列的寫景[4]。例如在很多古典園林中,無論園林規模如何,都會利用水池、山石、廊道等將園林的主景遮擋起來,給觀賞者帶來若隱若現之感,待越過這些遮擋物后,才能夠隨著刻意設計出的路線來逐漸觀賞到不同類型的園林景觀,并在游覽過程中產生多種不同的獨特視覺感受。同時,園林中水池、山石、廊道不僅可以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其本身也同樣可以作為園林景觀的一部分。這使得動態布局下的景觀序列雖然各具特色,但從整體上來看,卻能夠融為一體,形成毫無突兀感的完整園林景觀。而在城市用地緊張問題的影響下,這種古典園林美學思想同樣在中現代景觀設計中得到了體現,如北京植物園在對溫室沙漠景觀的設計上,就按照將巨人柱、沙漠“河流”、大金琥等極具沙漠景觀特色的微型景觀整合起來,通過動態布局的方式建立了完整的景觀序列,即便整個溫室沙漠景觀的展覽面積僅有數百平米,但配合曲折蜿蜒的道路設計,仍然對沙漠景觀進行了完美呈現。

        (五)出世思想的影響

        出世思想實際上是古代部分文人在面對封建社會黑暗時的價值觀體現,即希望通過“出世”的方式來遠離世間的污濁與黑暗,或是表達自己對求仙問道的期盼。而當這種思想被寄托于園林設計中時,以營造自然意境乃至“仙境”為主要目的園林美學思想也就隨之形成。例如在秦朝時,始皇帝晚年曾多次派人前往東海仙山求取不老仙藥。為了表達自己對“長生不老”的強烈愿望,便在蘭池宮中模仿蓬萊仙境修建了園林。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消極“避世”思想盛行于文人階層,因此當時的園林風格也充分體現了“出世”的美學思想,無論園林規模大小,都會有大量的植物及瀑布、溪流等自然景觀充斥其中,僅適合三五人觀賞。雖然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造園方法并不適用于現代景觀設計,但其貼近自然、遠離城市喧囂的意境,卻被廣泛應用到了以休閑娛樂為主要功能的城市園林景觀之中。

        二、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一)堅持適度應用原則

        中國古典園林的很多美學思想雖然能夠為現代景觀設計提供重要參考,但由于現代人與古代人的審美觀念差異較大,因此在對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的應用中,設計師還需嚴格遵循適度應用原則,根據景觀的功能用途、周邊環境等特征來適當融入古典園林美學思想,而不可為了凸顯古典園林特色而盲目“仿古”[5]。例如在情景交融思想的應用中,就需要在充分考慮景觀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對各種具有特殊寓意的植物進行選用,以免使植物寓意與景觀功能出現沖突。

        (二)準確把握設計切入點

        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并非是對各種美學思想的簡單復刻,或是對美學思想與現代景觀設計理念的直接融合,而是要以賦予設計要求、設計作品為目的,對古典園林美學思想進行合理化應用。因此在對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的應用中,設計師還需準確把握好各種美學思想與現代景觀設計作品間的聯系點與切入點,通過美學思想的運用來彌補現代景觀設計所存在的不足,以達到更好的設計效果。例如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很多設計師常常會盲目追求新穎而忽視作品的文化內涵,進而導致設計作品的設計思想缺失。而通過對古典園林意境觀及情景交融思想的運用,則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

        (三)靈活運用現代科技

        在對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的應用中,設計師應避免局限于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造景技巧與設計方法,而是要突破思維常規,從思想層面將景觀整體設計理念、設計思路確定下來,之后再利用各種現代科技來完成具體的景觀設計。例如在噴泉、疊泉等水景的設計上,就可以利用現代機械來對景觀效果進行夸張,以進一步凸顯其自然韻味,使觀賞者能夠產生更加強烈、直觀的視覺感受。

        第5篇:古典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關鍵詞: 古典;園林;住宅;景觀;

        中途分類號:P90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引言

        中國的古典園林按照構配方式來歸納,有兩類:規整式園林和風景式園林。規整式園林講究對稱均齊,具有明確的軸線和幾何對位關系。御花園平面圖布局嚴格對稱,有明確的中軸線。這些凡是與皇帝有直接關系的營建,莫不利用它們的形象和布局作為一種象征性的藝術手段。通過人們審美活動中的聯想意識來表現天人感應和皇權至尊的觀念,從而達到鞏固帝王,統治地位的目的。這種布局形式及象征寓意與屬于風景式園林的蘇卅園林有著鮮明的對比。蘇州園林結構豐富多樣,規劃完全自由靈活而不拘一格。著重在顯示純自然的天成之美。建于清代的留園,集住宅、祠堂、家庵、庭院于一體,根據會客、賞景、避暑、娛樂等不同功能而設置廳堂、庭院、回廊、山池、花木,分隔空間組合不同的景觀,把全園分為中部山水景區,東部主要建筑區,北部西部田園風光景區。整個園林打破傳統的中軸對稱式的建筑格局。它們都具有各自的特點:皇家園林給人的感覺是規整、尊貴:而蘇州園林給人的感覺是自由靈活。本文著重論述如何將古典園林中皇家園林和蘇州園林的建筑布局形式因地制宜地融入現令居住小區的方法手段,并加以現令的科技元素,營造出更適宜人們居住的住宅環境。

        1、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意義

        1.1 有益于完善居住環境的需求

        人對居住生活空間的需求是多層面的,住宅本身無法完成人居的全部要求,而住宅小區景觀作為居住生活的外部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人們對居住生活空間的需求。對于一個好的住宅小區來說,合理實用、構思獨特、以人為本的景觀設計絕非只是錦上添花,而是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畫龍點睛之筆,更是人居生活空間均好性的進一步體現。從個人居住感受來看,內部和外部居住生活空間應該盡可能做到和諧統一,如果僅著力于對房子戶型設計的完善,那么再好的項目也只能稱之為“水泥森林”。

        1.2 有益于居住使用的舒適性

        一個好的住宅小區強調功能與景觀并重,為居住者創造物質上和精神上都舒適的居住空間。景觀設計能夠從精神享受、放松心情等多個層面滿足居住者對外界環境的需求,使其居住得更加舒適、溫馨與和諧。作為人們第二居住生活空間,住宅小區怡人的景觀帶給人們的享受僅次于房子本身。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居住區的景觀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逐漸意識到住宅的居住舒適度不僅僅表現為室內戶型設計的合理、實用功能,同時還表現為室外景觀的生態功能和可觀賞性,在此基礎上打造的住宅小區景觀已成為衡量住宅產品性價比的一個重要指標。

        1.3 有益于提高居住者的健康性

        合理實用的住宅小區景觀可以滿足居住者基本的運動、娛樂、休憩、觀賞等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更重要的是,還可為居住者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空間。住宅小區景觀中草坪和樹木的種植可以凈化空氣和減少污染,改善居住小區空氣質量,帶給居住者一個健康潔凈的居住環境。

        2、對現今住宅小區景觀設計的啟發

        皇家園林的擁有者――皇室,能利用政治上的特權和經濟上的優勢任意擴充土地,不惜花費黃金白銀來營造出氣勢磅礴的皇家園林。蘇州園林的擁有者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他們有權利和經濟實力在擁有自然山水的基礎上來建造屬于自己的私家園林。然而現今社會,要在住宅區內營造出一個氣勢磅礴的居住環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我們不可能將優美的自然山水園據為己有,只能在現有的住宅區環境中,考慮布局,設計綠化、景觀來創造適宜人居住的優美環境。我們應因地制宜。現在的小區環境中,園林景觀的首要要素一建筑,已經是存在的,我們應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因“樓” 制宜,因為小區的景觀環境受到地理條件、面積大小、財力多寡等因素的制約,有的運用行列布置、周邊布置形成了類似皇家園林的對稱式建筑,而有的則運用混合布置、自由布置,打破中軸對稱,將建筑區、山水景區、田園風咣景區集中的分布在不同區域,這些局限性只能讓我們將古典園林的建園的手法采取局部應用的方法應用到住宅小區內。

        山的營造。古典園林中的山石有的是天然山石,有的是用“疊山造景”的手法創作出來的,現今住宅小區由于環境的限制,山的形式只能用“疊山造景”的形式出現,有時受到綠化面積的影響,這些“山”就只能以小區景觀中的一個裝飾元素出現了,可有可無,它形體的大小與造型以符合整個小區環境的協調性為宜。

        水不僅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而且還能調節小氣候、灌溉和養育花草樹木。我們可以利用技術,讓它以人工水域、噴泉或瀑布的形式出現。水景的設計要考慮到噪聲、氣味、深度、流向。水體可以存在于小區的綠地環境中,也可以作為獨立的單體景觀存在,為了豐富水面的景色,水體中可適當的點綴種植水生植物。利用現代科技我們可將其進行塑造,產生不同的視覺、聽覺、觸覺的效果。它可單獨作為藝術品的主體,也可與建筑、雕塑、植物相結合,創造出獨具風格的作品。水在靜態下形成一個靜謐的藝術空間,能將四周的景物、樹木、建筑甚至天空都映照在水面上,豐富了視覺,動態水景可以利用技術由噴泉,人工瀑布來營造。

        花草樹木是構成園林不可或缺的物質材料。植物配制力求作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作為裝飾園林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改善環境。樹木花草可成蔭投影,減少眩光和熱輻射,改善小氣候,襯托建筑,還可供人們鑒賞,為人們休閑娛樂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對稱式布局的植被可以在建筑物周圍種植,也可以局部對稱,自由式的植被布局沒有明顯的軸線,在靈活、自由、多樣的布置綠化的同時,還應充分利用地形,如水池、小山丘等自由分布,構圖靈活,富于變化,給人以動感。為了使視覺空間更加豐富,可以種植藤本植物和攀爬植物來美化墻面、陽臺、庭廊等。植被的總體布局應與整個大范圍的空間環境取得一致。

        另外,現今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新型材料和技術,我們應在現代化的住皂區內應加以運用。如燈光的使用。在功能方面:它可以對道路、廣場、安全防護進行照明;在美學方面,白天燈具可作為環境景觀的點綴,其造型可成為引人注目的小品,夜晚的燈光豐富景觀空間色彩,成為環境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重現與白天絕然不同的藝術風采,以嶄新的姿態展露在人們面前,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音響設計也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在小區內的科技元素之一,特別是在住宅小區環境景觀中背景音樂的普遍應用,從聽覺方面增強空間感染力。還有游樂設施,現今小區游樂設施已成為住宅環境景觀中重要的設施之一。健身器材、網球場、羽毛球場、以及游泳池等大大地豐富了小區的文化生活,給人們提供了健康的娛樂方式。

        以上所提到的燈光、音響、游樂設施等,除了它們本身的功能之外,它們的造型及制作材料都要符合整體的景觀環境,不能與這個環境格格不入。在現代的居民區景觀設計中融入園林造景手法,比如“借景”,將有限的景觀,利用自然、地形和環境的特點來組織空間,人們在俯瞰、仰視、遠眺、近觀之時,既能看到如畫的景觀,又能引人入勝。而這也需因地制宜,一個小區內景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經過專業人士的精心設計,栽植與維護等保護措施。經過一段時期的養護才能形成一定的規模。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園林仍然具有的強大的生命力,并應該在現代景觀規劃中得到新的補充和發展。可以相信,一門新的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景觀設計學將在社會主義現代景觀建設的發展中逐漸充實、完善和成熟。

        參考文獻

        [1]陳永生,管欣.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初探[J].安徽農業科學,20o6,34(1):37―38.

        第6篇:古典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飛速發展,我國逐漸對重視環境和景觀設計的發展,并引進了發達國家提倡的“景觀生態規劃”的發展模式,這成為了我國開始對環境保護和景觀規劃研究的起步階段。隨著人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使得我國大力發展的環境和園林景觀設計,不斷地開展街道亮化工程、公園綠地設計、小區環境設計等活動,這使得我國的園林設計發展到新的階段。但是我國在園林景觀設計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我國未系統的對西方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進行研究,因此,我們要正確對待園林景觀的傳承和創新,使得我國園林景觀設計具有鮮明的特點和時代特色。

        2.園林景觀設計的傳承

        2.1傳承古典園林的天人合一

        我國傳統園林景觀設計的思想源于自然而又區別于自然,主要表現在過多的人工雕鑿和修飾。中國古典園林采用“天人合一”的思想,這一思想受到很多國外學者的關注,“天人合一”是指達到人與自然界的協調統一,這是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最高要求,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生態智慧,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寶貴財富。園林設計師在進行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時,應展現出“天人合一”古典園林思想,然后通過對園林景觀進行適當的雕琢,才能使人們在園林景觀中放松身心。

        2.2傳承古典園林的季相之美

        我國大多地區具有四季分明的變化,四季的變化除了出現春暖夏涼等氣候變化外,還會在花草樹木之間充分的展現出來。中國古典園林景觀完美的利用了大自然四季交替變化的現象,把園林景色隨時間和季節變化而具有不同的特點來營造出不同季節的空間意境,從而使園林景觀具有豐富多彩的景色。所以,在進行當代的園林景觀設計時,需要努力使古典園林景觀中四級之美繼承下去,充分結合四季景觀的變化,做到時間空間與園林景色和諧統一,從而給人們精神上的享受,以及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2.3傳承古典園林的設計技巧

        中國古典園林景觀歷史悠久,充分展現了園林景觀設計的創作技巧。在古典園林設計時展現出的技巧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一.采用以小見大的空間表達效果。以小見大的設計方法是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獨具的特色之一,在空間尺寸受限的情況下,古典園林采用延長停留時間來平衡與前者的感受量;二.設計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景致。古典園林在進行設計時采用動靜結合、循序漸進的空間手法,把整個園林分為不同的外形、不同的個性及不同的獨立空間,并將這些獨立空間完美的構成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從而為人們展現出一個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觀。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應該繼承這種設計技巧,使有限的空間和景觀形態展現出豐富多彩的景觀。

        2.4傳承古典園林的思維方式

        中國古典園林景觀一直著力于達到寄托情感、時代觀念和人生哲理的意境,這使得古典園林具有了生命力,使游客在享受園林景觀的美景時,能夠通過眼睛將所看到的景色產生出聯想,從而感悟出園林所包含的感情寄托,使得人們在精神上得到升華。因此,在設計現代園林景觀時,設計師應該結合古典園林景觀設計方法,使現代園林景觀能夠給人以觸景生情的感悟和思想文化的傳遞。

        3.園林景觀設計的創新

        3.1吸收現代藝術思潮

        設計師在進行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時,應當結合人們的審美要求和時代意義,恰當的將各種文化資源植入到當代園林設計中。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不僅要符合人們的精神文化的追求,還要適應藝術多元化的發展,不僅要繼承和發揚古典園林設計理念,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由于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受到各種藝術思想的影響,使得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其過程也相當復雜。多種藝術流派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豐富了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表現手法,使得園林藝術表現更有深度和意義。

        3.2應用現代技術

        通過使用新技術,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充滿了活力,將一些新穎的設計素材合理的融入到園林景觀設計中,從而改善園林景觀的造景素材和方法。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很多靈感來自于自然的更迭變換,采用不同的景物變換來營造環境氛圍。由于古典園林設計受到技術所限制,很難將景觀表現到一定高度,而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融入了新的技術,發揚和革新了傳統設計理念,使園林景觀另有一番風味。園林景觀造景素材可以分為硬質景觀和軟質景觀,在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中,硬質景觀大多采用混凝土、玻璃及不銹鋼等造景元素,混凝土不僅改變了石景、柱廊等傳統硬質景觀單一表現方式,還具有很高的可塑性;通過采用玻璃的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來進行創意性表現,使我們仿佛處于虛幻的境界。同時,軟質景觀中的熱塑塑料、合成纖維、橡膠等材料也為園林景觀的裝飾增加了很多色彩。現代園林景觀融入現代照明技術后,使我們進入了一種夢幻般的迷離境界。

        3.3引進生態景觀理念

        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是指將人類所生活的整個生態系統融入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之中。把生態技術融入到園林景觀設計之中,從而引入生態系統與生態平衡理念,為現代園林設計師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設計空間,并且改變了傳統園林景觀設計的孤立造影,把整個生態環境融入到園林景觀中,使園林景觀和周邊生態、動物、植物、昆蟲、鳥類和諧融洽。在進行園林生態設計時應該更多的考慮自然物種的多樣性,盡力減小對自然資源的剝奪與破壞,避免一味的進行人工改造環境的現象,為人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舒適場所。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生態園林景觀設計時,應盡量不用不可再生的資源,注重對生態系統的保護。

        4.結語

        第7篇:古典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化不斷提速,城市建設不斷發展,本文從我國景觀園林的設計發展的背景開始著手,結合了我國傳統的園林設計手法以及現代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的發展趨勢,本文通過研究分析,淺顯的探討了現代城市景觀的設計新思路,希望能夠營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因地制宜的城市景觀,進一步的開發適應我國人民生活的文化魅力,突顯我國民族和地域的特色。

        【關鍵詞】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現狀;發展趨勢

        園林設計不僅可以遵循中國傳統的園林設計中的一系列設計手法,還可以借鑒西方建筑方面的構圖方法和表現手段,兩者之間并不相互排斥。中國景觀在園林方面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業績輝煌,得到全世界的承認。在世界舞臺上,中國傳統城市景觀園林設計是獨領、獨樹一幟的,它對世界園林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城市景觀的園林設計和居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只有以人為本的設計城市園林景觀。才能更好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都市經濟發展,加快城市化進程。本文簡單闡述了景觀園林設計的發展現狀,綜合研究了中國城市景觀園林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

        1 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當前的發展現狀

        1.1 傳統的古典園林設計

        傳統園林的古典設計法是中國本土特色,完全遵循中國人對于自然的習慣和態度,即能保護又不破壞的原則,并且在相對自然貼切的地理位置上,使以情感或主觀想象,這樣的藝術方式充滿了寫意的味道,以風景名勝、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建筑、官員官邸或者紀念意義深遠的寺廟、歷史遺跡或者其他建筑等為服務對象的一套景觀理論和實踐。這種方式從形式上區別于西方園藝設計。

        我國傳統的古典園林設計是對花木、山水和建筑等共同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性的藝術品,充滿了詩情和畫意。古典的園林設計并不拘泥庭園的范圍,通過借景的方式擴大空間視覺的邊界,將園林景觀和城市景觀緊密的相聯系在一起、自然和社會的內容交相呼應,營造出整體性極強的園林景觀,動靜結合,很多角度都能夠呈現美麗的景致。中國傳統的古典園林設計一般可以區分為我國北方的皇家園林與南方的官僚、文人、富商大賈等的私家園林這兩類。由于地形地貌、鄉土植物、水文地質等很多自然資源的不同還會構成一些鄉土景觀類型,或者鄉土材料方面的精雕細作,或者園林景觀等的意境表現,這些都是中國傳統古典園林設計的主要特色。

        1.2 現代的城市景觀園林

        現代園林設計是由西方傳入的,區別我國傳統的古典園林設計等形式,主要采用了與現代建筑匹配的對稱后者幾何形狀等很多方式,更重視理性與科學性為特征,為現代城市的廣場、公園、道路以及居民住宅的小區等現代建筑服務,講究的是人工改造方面的造園理論與實踐。隨著新時代的發展,我國小區建筑大多發展為鋼筋混凝土的結構,造型體現現代的簡潔,縱使仿照歐式小區,也相對的不同于中國傳統古典的園林設計和造型建筑,通過適當運用傳統古典園林的手法,城市小區園林延伸和體現了新的意境。塑造園林意境,可以借助建筑、植物、山水、道路、山石等體現,園林植物是意境創作中主要的素材,園林植物在創造已經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不拘泥于任何的設計風格,自由、自然、清新的發揮作用。它的優點體現在姿態的自然優美、色彩的豐富、芬芳沁人、巧名奪目,而且由于園林植物具有生命,可以寄托人們的感情。在城市景觀園林中栽種很多名貴樹木,不僅綠化了環境,還更加要具有欣賞的畫意,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2 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2.1 堅持可持續性的原則,堅持生態原則。

        在城市實用建設之外,應該適當結合自然的設計,以倡導一個全新的生態觀念,透過充滿野趣的自然之美,真實自然的生態之美共同組成城市景觀園林必不可少的生態要素。而且遵循生態原則發展城市景園園林有利于節約用水用地,有利于對地下水的補充,有利于運用新的清潔能源,有利于恢復、保護本地特有的自然生態系統,維護其完整性與多樣性,使之成為新的城市景觀設計的主流。許多現代的園林設計師都會順應自然的過程,根據生態原規劃設計城市景觀園林,運用鄉土材料或者本土植物將景觀園林融匯成一個有機體,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水的存在便利以及最小程度上依靠人工水,自然做工,維系集體的完整性,促進整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減少人為破壞。城市景觀園林設計不僅僅探索美麗的表面形式,更加注重與自然生態系統的配合,并推動生態價值觀和生態美學進入形式、功能以及思想內涵的更高層次和完美統一。

        2.2 大力發掘城市景觀環境中的民族文化資源,借鑒西方文化。

        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景觀園林設計有很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建筑風格,園藝構思,甚至于民族靈魂深處的藝術魅力應用在城市景觀園林設計上,表現出中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民族文化資源的利用和借鑒,應該向更深層挖掘。同時,西方城市景觀園林和建設也存在自己的文化特點以及藝術風格。針對古今中外的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的優點和缺點,我們應該盡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長避短,有創新的有選擇的借鑒吸收。

        城市景觀園林設計過程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將倡導多元素的寬容精神,因此積極的發掘城市景觀環境中屬于民族的世界的文化資源。在未來的景觀設計中,不應該僅僅將范圍局限于圍墻以內,還應該把整個小區和周圍的生態環境都納入整體考慮,全面的創造充滿活力、具有共享性并與城市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空間系統,發展新城市主義的景觀規劃理念。這種理念講究居住和城市相融合,城市和自然相融合,工作和居住、生產和商業相融合,公共交通和城市景觀相融合。堅守民族的文化精神,借鑒有利的西方特色,,倡導個性,擴在這種文化精神的影響領域。堅持發展“引進來”和“走出去”,弘揚出中國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弘揚出自我的特色與個性。這樣就需要我們進行城市景觀園林設計時,認真積極的研究歷史化、民族化、鄉土化、個性化、時代化等一系列的問題。

        2.3 重視創新型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積極解放思想。

        城市景觀園林的設計和施工建設應該隨著當前科技與時代的不斷進步而發展,積極地解放思想,豐富現代的藝術手法,要勇于創新,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的桎梏,融入當前時代特色。比如,噴泉水景、書法鐫刻或者雕塑等各種藝術,應用并借鑒與自己的設計里面,合理的規劃與安排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具有磅礴氣勢的大手筆城市園林景觀中使用大色塊的植物景觀鋪陳,能夠擴大藝術的尺度,豐富藝術的聯想空間,形成城市景觀園林的自然、生態、社會和諧的藝術化特色。

        2.4 具體深入的調研,因地制宜,統籌建設

        城市景觀園林是城市建設的附屬區域,目的是為了豐富人們的生活,精華人們的心靈,美化都市環境,塑造生態平衡健康向上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在此基礎上因該重視城市景觀的因地制宜,充分深入的了解城市景觀園林設計原址的地質地貌,民族風格,植被水利等,這樣有利于創造和諧自然相融合的具有整體性的城市景觀園林。因此設計城市景觀園林,應該因地制宜,站在統籌安排和規劃的角度,掌握宏觀的藍圖,重視細節設計和創意,將傳統和創新融會貫通與自然和諧的地理地質之上。

        總結:在城市化逐漸加劇的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對于城市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代城市景觀園林和我們人民居住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最貼近我們的生活,城市景觀園林在數量、面積、使用上都為城市生態建設貢獻巨大的力量,因此城市景觀園林設計就更應該審慎思考。古今結合、中西結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勇于創新是我國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金建紅,葉圣綠,金家國.淺論城市園林的管理與創新[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09)

        [2]蘇俏云.以“人”為本規劃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論中國城市園林綠地建設[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4)

        [3]楊玉蘭.實現園林管理低成本的對策和建議[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S2)

        第8篇:古典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古典園林設計課程是建筑學(古建修繕與保護)專業的基礎課,建筑尤其是中國的古建筑自古與園林環境聯系緊密,因此,該課程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古建筑保護的內涵和外延。對課程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設計題目等的分析,有助于教師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更加完善地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和設計,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探究、體會、繼承和發展中國的古典園林文化。

        關鍵詞:

        建筑學(古建修繕與保護)專業;古典園林設計課程;教學研究

        建筑自古以來就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中國,古代的園林與建筑是并行發展的,上自帝王的宮殿與苑囿,下至官僚富豪、文人名士的住宅與私園,建筑與園林在建造的過程中都是統一考慮的,尤其是中國的古建筑,蘊含著先人適應自然環境的智慧。因此,古建修繕與保護方向的學生非常有必要學習和掌握園林景觀尤其是古典園林的設計方法,但該專業學生在學習本課程時只有建筑學外部空間設計的理論知識,缺乏園林設計的基本知識。學生如何在短短的課時內掌握并且能夠運用園林設計方法和要素設計傳統園林景觀,是古典園林設計教學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

        (一)教學目的

        教師要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園林的基礎知識和流程,掌握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并能夠進行中小規模的古典園林設計。此外,教師要求學生在設計的同時思考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準確地將調研、分析語言轉化為圖面語言,二是如何將現代景觀的設計語言用傳統園林的要素表達出來,三是如何在滿足現代園林空間功能的同時體現傳統園林文化的意境和內涵。

        (二)教學內容

        理論課程首先講授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要素與方法、設計思想和設計手法;其次講授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構圖和意境。實踐課程主要安排兩個作業,第一個是場地調研,第二個是具體設計,這可以加深學生對古典園林設計及表達方法的理解和感悟。教師希望通過作業使學生能夠將現場調研和設計構思很好地轉化為設計語言,并且能夠將現代園林空間功能與傳統園林設計要素相結合,擴大建筑設計的視野、寬度和深度。

        (三)教學方式和流程

        在教學方式上主要采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理論與實踐各12個課時。理論課程要求學生掌握中國古典園林的組成要素和作用、造景與意境營造、構思要點。實踐教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4個課時,以三或四人一組進行調研,講解對場地的理解和感悟,隨后由全班學生與教師一起分析和點評;第二階段4個課時,個人對場地進行深入構思并繪制平面草圖,以調研現狀為基礎,深入繪制平面草圖;第三階段4個課時,深化草圖,完成設計圖紙。

        二、實踐課程題目設計

        (一)題目設定

        設計題目對場地、面積及設計背景進行限定,設計成果統一為A3大小的裝訂文本。設計基地主要選擇南陽市白河的小島——月亮島,四周臨水,要求學生在基地內部自行選擇1~2hm2的用地設計漢代背景的古典園林。該處是南陽市公園用地,既要滿足現代公園的空間功能需求,又要體現園林的歷史背景和人文背景。

        (二)設計成果要求

        總體設計要求學生利用該基址使之形成一處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恬淡雅致的意境的古典園林式休閑空間,運用古典園林設計方法組織建筑、綠化、道路、山水元素,創造美景宜人的游賞環境,營造獨具匠心的園林意境。設計成果要求包括總平面圖(比例自定)、設計分析圖、總體剖面圖、整體鳥瞰圖、局部透視圖若干及各項設計說明。

        三、教學成果分析

        (一)學生加深了對調研分析語言與設計語言的轉化能力的理解

        對于場地的調研分析是整個古典園林設計的基礎工作,也是整個場地設計構思的關鍵。對于場地的現狀、歷史背景以及人文背景等的分析,學生能夠從場地的背景出發進行園林空間布局。比如,一個學生的場地調研從現狀要素的分析出發,確定場地的出入口以及場地的基本空間結構,從而確定場地的構思和基本布局。

        (二)學生加強了對現代景觀的空間功能與古典園林設計要素的轉換能力的理解

        學生設計的場地不同于傳統的私家園林,學生在設計中要體現現代公園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時體現傳統園林的文化內涵。中國古典園林在有限的空間里,綜合運用了多種設計手法,完美地完成了由物質空間的拓展到意境空間的聯想升華,這些設計手法看似傳統,實則與當代環境心理學、現代設計基本原理等并不相悖。因此,在整個古典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學生要學習用傳統園林的設計要素表達現代園林的空間功能。

        (三)學生對古典園林與詩詞書畫等關系的理解和感悟提升

        古典園林與歷史背景密切相關,同時與當時的詩詞書畫相互影響。詩文題詠與某些景象相結合,被組織到景象之中,點出景象的精粹所在,闡明景象的思想、情趣,促使景象升華到精神的高度,從而成為園林藝術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通過設計,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感悟古典園林與詩詞書畫等的相互影響和聯系,許多學生用題詞或者景點題名來深化意境,比如,清音閣、正凝堂、致遠齋、經畬書屋、珠箔舫等。

        (四)學生加深了對古典園林空間造景手法的理解和運用

        古典園林景觀要素種類豐富,排列多樣,看似表現出自由隨意的風格,但實際上古典園林空間邏輯清晰,體現出有序的空間脈絡。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設計加深對古典園林造景手法的理解和運用,通過模型感知、剖面表現等體會所設計的園林空間布局和豎向空間表現,同時進一步通過細部空間的設計和表現,學生掌握了園林空間從大到小的轉化和設計,進一步掌握了建筑、山石、水體、植物的運用和相互組織的方式。

        四、結語

        在古典園林設計的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基本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學生也在該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設計中對古典園林設計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但是在教學中也出現很多問題,如學生不能很好地利用現狀場地條件,對于場地內部的建筑、道路等尺度把握不準,在設計中暴露出對該課程知識儲備明顯不足等。結合課程中的具體問題,筆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有針對性地結合教學內容解決問題,以期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更加完善地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和設計,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探究、體會、繼承和發展中國的古典園林文化。

        作者:趙瑞 王婷婷 單位:南陽理工學院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第9篇:古典景觀園林設計范文

        關鍵詞: 設計語言 古典園林 現代園林

        “園林設計就是園林的籌劃策略,指利用各種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創造和安排環境空間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間審美為主導的藝術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園林設計這門學科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它包括文學、藝術、生物、生態、工程、建筑乃至現代高科技的知識等,涉及諸多領域”①。現代園林是為大眾服務的,不似古代只有少數人才能享受、欣賞園林,例如皇家園林頤和園,私人園林拙政園等。現代園林設計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注重人的主體性,無論是在地形的選擇、植被的配置,還是水景的營造、園路的鋪裝等方面都是以人為本的,另外還必須注意幾點,如要遵循理性主義,局部要與整體相協調等,注意自然與人和諧相處,也就是設計中經常說到的“天人合一”,不能過于注重人的作用而忽視自然,它要求人們用藝術與技術的手段處理好自然與人之間的關系。

        一、古典園林藝術

        (一)中國古典園林

        中國園林有很多種,有宮廷園林、自然山水園林、陵寺廟觀園林等,但它們主要都是由建筑、山水、花草樹木等構成的,通常都富有詩情畫意,比較注重藝術性,可以說有點仿造自然,注重自然美,一般的園林中都有假山、流水、花草樹木等景觀,通過隔景、借景、障景等表現手法體現藝術性。“中國古典園林是自然山水式園林,園中多以自然山水為主體。這些自然山水雖通過疊山理水、植物配置等人工模擬而成,卻濃縮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風光,在園林中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效果,體現著自然天成之美、自然天成之理和自然天成之趣”②。而且很多園林植物景觀的配置會根據地方特色,或者季節性、藝術性等來選擇,例如拙政園的紫藤花、留園的銀杏等。園林中還有大量的建筑,如亭榭、樓臺、長廊、廳、堂等,讓人們隨時有休憩的地方,可以一邊休息一邊欣賞景色。另外,中國園林還比較注重對牌匾、楹聯、雕刻、石碑等的運用,例如恭王府花園中的“福”字碑,中國古典文化可以通過上面的文字傳遞出來,體現出一種比較深刻的內涵。

        (二)西方古典園林

        “西方園林藝術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效法自然迥然不同,它完全排斥自然,追求嚴謹的理性,一絲不茍地按照純粹的幾何結構和數學關系發展。西方造園藝術把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作為基本信條,提出‘完整、和諧、鮮明’三要素”③。西方古典園林中主要的部分是建筑物,基本是以大型的建筑物為主體,園中中軸線較明顯,主要建筑物位于中軸線的起點,在全園中有統帥的作用,而中軸線周圍都會布置有雕塑、噴泉、水池、樹木等景觀,布局較嚴謹,講究秩序美、幾何美,比較注重人工化。且道路、建筑物、噴泉、雕塑等都是經過嚴格配置的,按照一定的比例來建造,園中多數都會布置花壇,樹池和水池,西方的古典園林主要是以16世紀的意大利園林、17世紀的法國園林及英國園林最突出。

        二、現代園林設計語言

        (一)造景藝術語言

        中國園林的造景手法有很多,點景、借景、隔景、框景、障景、分景、對景等。比如點景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用文字的形式,如楹聯、匾額、碑刻等對園林內景觀及空間環境等特點進行高度概括,另一種可簡單地理解為對園林風景的點綴和修飾,它既可以是一座小亭,又可以是一從修竹,被點綴的隨想也不盡相同,山體、水面、建筑群無所不可”④。有很多的物體都可用來點景,楹聯、石碑、雕塑、噴泉等都可以,點景的運用比較自由,在現代園林中是造景藝術的一種重要手法。其次借景,它主要的運用就是把園外的一些景物納入園林的視線范圍內,讓人們在園內暢游、欣賞景色時能欣賞到園外的景色,可以豐富園林空間的層次,增強風景的多樣性,擴大觀賞者的視野范圍。如“保利國際廣場,坐落于珠江江畔,毗鄰歷史悠久的琶洲塔公園。在園林景觀設計時,為了將園外的琶洲塔公園之景引入到園內來,建筑物的錯動布局形成了進入中心花園的重要門戶空間。從東南向的門戶空間觀賞,場地上的林地與遠方的琶洲塔公園在視覺上連成一體,琶洲塔公園的林地景觀也就成了本項目的借景”⑤。框景也是一種表現手法,利用門洞、窗戶等把一個局部的景觀框在特定的框內,使其達到畫一樣的效果。隔景可以利用一些園內的景觀風景,將空間分隔開,園中路邊的樹就是一種簡單的隔景的運用。現代園林的造景手法大多是繼承了傳統的造景手法,同時又在不斷發展,將現代園林景觀要素和現代人們的社會文化、價值體系等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設計理念和方法。

        (二)造園藝術語言

        造園藝術有空間布局、地形選擇、植被配置、園路鋪裝、水景營造、景觀小品等,在園林營造中,特別是中國的園林,山和水的結合是很重要的。首先就需要考慮整個園林空間的布局和營造。園林中的各個景觀、植物、水體、園路、小品等都要根據整體空間安排好。

        地形是園林景觀設計元素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元素之一,一般人們都比較喜歡舒適、穩定的環境,而地形變化較大會讓人感到不適應、不舒服,所以在園林設計時應當避免對地形的大幅度改造,例如頤和園就是利用自然的地形,其中的萬壽山和昆明湖就是利用長廊而分隔開的。

        植物是景觀設計中一個重要的元素,植物不僅具有造型美,還有組織空間的作用,在植物配置時需要注意植物與植物、植物與其他景觀之間的關系。植物的配置不僅要有藝術性,還要有功能性。“通過植物的帶狀與片狀設計,形成綠色屏障,提供私密的領域空間,獲得穩定感和安全感,滿足人的私密交流;通過植物的特色藝術景觀,形成重點景觀環境,吸引人氣,促進人與人的公共交流”⑥。例如北京玉泉公園就選擇了像雪松、大葉黃楊等枝葉發達、枝條的開張角度小的喬灌木,隔離效果最好,適宜形成私密園林空間,人們可以自由地游玩欣賞。又如芝加哥千禧公園中勞瑞花園的樹林墻,不僅可以分隔環境,還可以吸收噪聲,其中的植物是按照季節配置的,人們可以看到四季的植物。

        園路鋪裝和水景的設計很重要,園路可以是磚路,也可以是石路,它可以引導游人按照設計的意圖、路線、角度欣賞景觀風景,所以園路的設計要與園內的景觀相聯系,并且風格要一致,利用園路讓人們在行走中欣賞景色,融入景色之中。水景是景觀設計中不能缺少的元素,大致可分為動水和靜水兩類,水景的設計應該根據環境、氣候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進行設計,而且人一般具有很強的親水性,在水景設計營造中,要盡量縮短人與水景的距離,所以應該在水面上設置親水平臺、棧道、觀景橋等景觀小品。在設計娛樂水體景觀時,要設置開放式或無障礙式水體場地,為人們提供融于水體的機會。例如千禧公園的皇冠噴泉就是一個開放式的娛樂水體景觀,在水池中經常會看到有小孩子在玩耍,還有其噴泉上變換的人臉都是這個城市中的居民,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與人的互動性。造園的藝術語言最基本的是這幾類,當然還有其他分類,人們在建造園林時要充分考慮自然和人的雙重因素,秉持以人為本,但是也要天人合一。

        (三)建筑藝術語言

        建筑在園林的營造中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考慮建筑的整體布局,其次要考慮建筑的功能分類,比如實用性建筑、觀賞性建筑、溝通景點的建筑等的設計營造,還有地域、民族、社會等關系。一般來說建筑的布局就是在整個園林中建筑所在的位置,還有所占的比例,它由建筑的性質、造型、功能、大小等許多因素決定,為了突出大型建筑的主體形象,比較大的建筑需要建造在地勢平坦、視野開闊的地方,而體積較小的建筑可以自由地安排,但是在安排配置時還要考慮園林整體的布局及各景觀之間的搭配。園林是集休憩、娛樂、游玩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空間,所以建筑設計要有實用性的,也要有觀賞性的。實用性的有亭子、樓閣、廳堂等,觀賞性的有亭榭、雕塑、噴泉等。其中雕塑與園林景觀的結合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起到觀賞、點景的作用,可以傳達各種理念與信息,還可以起到統籌空間的作用。溝通景點的建筑可以是橋、長廊等。我們在營造建筑景觀時還要充分考慮地域文化、民族等因素,例如在徽州設計建造園林時,就要融合當地的特點,徽州建筑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粉墻、黛瓦、馬頭墻,還有著名的三雕等都具有地方特色,所以就需要與這些特點相協調、統一,再融入現代因素進行設計營造。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園林設計有很多設計語言,除了上面說的造景藝術語言、造園藝術語言、建筑設計語言外,還有裝飾文化語言等。我們在現代園林建設中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有所創新;既要考慮民族文化的文脈、歷史、地域、社會的關系,又要考慮時代的發展,在現在擁有的條件下要結合新思想、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努力創造出更好的園林藝術。“現代園林意境的營造有賴于現代園林設計人員對于中國古典文化的學習與研究、充分領悟與利用山水等園林建構元素的內在含義以及園林設計人員的能動性的發揮。同時,結合其他方面的各項努力,相信現代園林意境的營造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深化與提高”⑦。

        注釋:

        ①鄧定超.論園林設計與園林藝術[J].廣東科技,2007(170):271-272.

        ②③宋文超.現代園林藝術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8):198.

        ④王其鈞.中國園林建筑語言[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271.

        ⑤魏保枝.傳統造景手法在現代園林中應用的研究[D].福建:福建農林大學,2011.

        ⑥余聲.基于設計心理學角度的景觀營造設計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0(23):218-230.

        ⑦王慧,王英哲,董佳佳.現代園林意境的營造[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6):94-95.

        參考文獻:

        [1]鄧定超.論園林設計與園林藝術[J].廣東科技,2007(170):271-272.

        [2]宋文超.現代園林藝術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8):198.

        [3]王其鈞.中國園林建筑語言[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4]魏保枝.傳統造景手法在現代園林中應用的研究[D].福建:福建農林大學,2011.

        [5]余聲.基于設計心理學角度的景觀營造設計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0(23):218-230.

        [6]王慧,王英哲,董佳佳.現代園林意境的營造[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6):94-9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v欧美v在线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 在线看免费看国产 | 亚洲另类中文日韩 | 久久精品成年人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