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范文

        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

        第1篇: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范文

        [摘要]經濟活動本身如自然界運行一樣,存在著一種平衡狀態,危機是平衡狀態被打破的必然結果。過度投機導致經濟或金融活動的平衡狀態被打破,信用交易監管的不力導致投機活動泛濫,加速了危機的爆發。征收投機稅或暴利稅是抑制投機活動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在不打破現有體制的情況下為經濟創造一個平衡器,作為政府來講,主動并謹慎的面對風險,抑制人為壟斷行為,監管投機交易是維持經濟平衡和防范危機的必要手段。

        [關鍵詞]金融危機投機經濟平衡監管

        2007年在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最終演變成目前這場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世界實體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距離上次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僅僅十年。縱觀世界經濟,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為什么它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類應該如何防范金融危機的發生以及減輕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本文將就以上問題展開論述,探討金融危機的根源,進而尋找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一、經濟生物鏈和經濟生態平衡

        在自然科學領域,自然界的生物鏈和生態平衡的概念已經被人們廣泛的認識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鏈和生態平衡被打破,帶來的是生態危機和生態災難。本文認為:在經濟領域,也存在著一種經濟生物鏈和經濟生態平衡,一旦經濟生物鏈和經濟生態平衡被打破,必然帶來經濟災難或金融危機。經濟運行的規律與自然界運行的規律在很多層面是相通的。

        我們先來看一個自然界最簡單的生物鏈模型:在草原上,生活著獅子和羚羊,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開始點,處于生物平衡的狀態。假設獅子的數量開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時間內,羚羊開始減少,草原開始茂盛,結果就是獅子被餓死,羚羊獲得更多發展空間,草原開始減少;隨著羚羊數量增加,草原開始減少,獅子也獲得更多食物開始增加;當草原開始減少,羚羊會隨之減少,其后是獅子因食物不足而減少;羚羊減少后,草原又開始增加……獅子、羚羊和草原之間正是在反反復復的增加和減少的過程中建立了一種動態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難找到絕對的平衡。假設獅子過度發展,最終吃光了羚羊,或羚羊過度發展,吃光了草原,結果就是一起毀滅,這就是自然界的危機。

        經濟活動的運行規律如同自然界一樣,存在著一種動態的平衡,各個環節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關系,當某個環節過度發展,最終會對其他環節產生影響,而嚴重的失衡狀態就是我們談到的危機。經濟本身的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各個環節不同步發展也是客觀現象,但是當某個環節的發展超出正常波動的范圍,則最終會打破經濟原有的平衡狀態,表現出來就是經濟或金融的危機狀態。以金融、房地產、其他實體經濟為例,當金融和地產的過度發展最終擠占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透支了實體經濟的血液之后,最終金融和地產也會因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潰,這就是目前經濟的危機狀態。

        二、金融危機的根源

        經濟危機的直接表現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現出來的某些行業嚴重過剩某些行業嚴重不足的經濟不平衡的危機。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機是經濟危機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種表現形式,經濟危機則是金融危機的一種后果和本質所在。所以本文在論述時沒有加以詳細的區分。

        下面簡單探討一下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本文認為,金融危機發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動中的過度投機行為,而政府在監管信用交易(投機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機的爆發。

        1.金融危機的直接根源:過度投機。投機活動無處不在,但是最容易發生在哪里呢?“資本懼怕沒有利潤或利潤過于微小的情況。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會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它們。走私和奴隸貿易就是證據。”通過這段話不難看出,哪個行業利潤高,哪個行業就容易產生投機行為,利潤越高,投機產生的風險就越大。

        經濟中的某個行業如果處于利潤過高的狀態,根據西方經濟學中“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的原理,必然會有很多資本包括投機資本流如該行業,其結果就是造成該行業的過剩和其他行業的短缺,這種局面如果維持時間過長的話,經濟的不平衡狀態會逐步加劇直到出現該行業因為嚴重過剩企業大量破產的局面,最終造成銀行大量壞賬,進而波及其他行業,損害實體經濟的發展。

        高額的利潤誘發過度投機行為。我們從一些數據來看一下金融業和地產業的高利潤狀況。根據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美國房價2004年平均漲幅為11%,2005年平均漲幅為13%,美國2000年到2006年全國房價平均價格上漲了90%,其增長速度均超過同期利率回報水平;在國內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過千萬;2007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產的達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產。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看出,金融業和地產業的利潤程度,如此高額的利潤豈能不誘發資本的逐利行為?其行業投機程度由此可窺見一二。

        無論是東南亞金融危機還是此次起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產泡沫的破裂,這恰好反映出一個問題:金融業和地產業在危機爆發前存在著利潤過高和規模過度膨脹的情況。可以說,過度投機使這些高利潤甚至是暴利行業過度膨脹,最終助長了經濟危機的發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個物種過度發展,便有可能影響到其他物種的發展,進而可能引發生態危機。在經濟領域同樣如此,過度投機使某些行業的發展超出了正常的規模,同時其他行業得不到充分的發展空間,最終使經濟失衡導致危機的發生。

        2.金融危機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為什么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容易成為經濟危機的重災區,或者說,為什么在金融業和地產業更容易產生投機呢?投機需要大量的資本來支撐,在資本不足的情況下,杠桿交易成了投機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為在金融和地產領域廣泛存在著杠桿交易,才使得這兩個行業成為投機活動的重災區。

        我們知道,在實體經濟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實實在在掏出1美元,在這種情況下,投機即使存在,也很難掀起大風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動的杠桿交易中,投資10美元的東西實際出資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這種情況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現的,杠桿越高,投機活動就越密集,最終,瘋狂投機打破了原有的經濟平衡狀態,當資本獲利撤出或市場出現嚴重過剩后,問題或危機也就隨之而來。

        舉例來說明:目前,世界上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杠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于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么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于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么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相關資料表明: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國投資銀行及其交易對手出現的流動性危機,都是源于高財務杠桿率支配下的過度投機行為。美國投資銀行平均表內杠桿率為30倍,表外杠桿率為20倍,總體高達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桿率則高達62.5比1。

        雖然銀行可以通過保險等手段轉嫁風險給保險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過高的風險總是要有人來承擔,保險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為承擔不了風險而破產的可能性。所以說,這個金融鏈條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個環節因為不堪重負倒下的話,受損害的是整個經濟的運行。為什么房地產行業也容易發生危機呢,按揭貸款在某種程度上起了一個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兩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變相的杠桿交易。當杠桿交易失去控制,必然會產生大量的不良債務和虛假的投機需求,給實體經濟帶來根本性的破壞。所以政府對杠桿交易的監管是非常必要的,當任何一種經濟承擔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風險,這種經濟發生危機的可能性就始終存在。

        三、金融危機的防范及應對措施

        1.抑制人為壟斷,維護經濟的平衡。經濟中的壟斷行為是高利潤的源泉。作為政府來講,防范經濟運行中出現壟斷行為是防止經濟出現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應該在經濟中引入更多的競爭來防止經濟出現壟斷行為。同時還應該立法防止經濟中可能出現的串通合謀囤積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所引發的人為壟斷行為。一旦經濟中某環節出現壟斷行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詬病,要么就是借助壟斷地位瘋狂攫取,而且由于其處于壟斷地位,在危機來臨時缺乏必要的緩沖,極容易誘發連鎖反應,對經濟產生強烈的破壞。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該行業有更多的競爭者,至少可以給經濟提供足夠的緩沖,避免或延緩危機的發生。

        壟斷企業借助其壟斷地位,很容易使其處于一種無法破產的地位,這樣便造成一種局面:經濟景氣時股東賺取高額的盈利,危機時則要動用全體納稅人的錢來拯救。這就是經濟中經常面臨的道德風險問題。也就是說,當你把某種經濟風險全部交給市場中的一個經濟體承擔時,如果這個經濟體本身無法承擔這樣的風險,那么就存在著道德風險,這種危險最終還是要由政府和納稅人來承擔。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動承擔并監管這種風險,否則的話風險機制就形同虛設。

        自由競爭也會導致生產過剩,但是自由競爭產生的生產過剩還不足以形成經濟危機,因為任何經濟都有波動性,這種波動的幅度在健康經濟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但是當壟斷行為大大加劇了經濟過剩,使其有可能超過經濟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經濟危機。

        2.控制信用交易、監管信用交易。(1)嚴格控制按揭貸款的發放。無論是東南亞金融危機還是此次金融危機,均含有房地產業過度發展的因素,這其中,按揭貸款的發放是誘發房地產行業過度發展的重要因素。銀行為了追求利潤,先是放貸給放貸給生產者,當消費不暢時,又放貸給消費者。銀行按揭貸款的發放對于刺生產激消費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也人為放大了房地產的生產和消費。這種做法最終為經濟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促使某一能夠獲得資本的行業過度發展,另一方面為投機者提供了一個自買自賣,假交易套取銀行資金的窗口,通過過這個窗口,投機者幾乎輕而易舉把風險轉嫁給銀行自身,這和借錢給賭徒幾乎沒有區別。(2)認真監管期貨交易及其資金來源。期貨交易是投機交易的重災區,中國已經有很多企業甚至是大型國有企業從事期貨交易巨額虧損的例子。中航油、中信泰富、東航和國航等企業在期貨交易領域均出現過巨額虧損,甚至威脅到企業的生存。所以,抑制企業的投機沖動監管企業投機行為也是維護經濟穩定一個重要方面。對于這個問題,本文認為最重要的是政府應加強企業財務制度的建設,防范企業投機沖動,尤其是借貸資金或挪用資金進行投機的沖動,切實保護企業運行的安全。

        3.建立危機應對機制。金融危機發生后,政府通常的拯救危機的措施主要有減稅、政府出資救市等,這些做法很容易遭到用全體納稅人貼補少數投資者的非議,而且是以犧牲政府其他方面支出或者擴大財政赤字為代價,提高了納稅人負擔,降低了政府的信用,影響了其行動能力,嚴重的甚至會拖垮政府,冰島政府破產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本文認為政府應該改變這種做法,建立一套應對危機的長效機制。具體設想如下:

        政府對高利潤行業或壟斷行業征收投機稅或暴利稅,稅收的主要部分用于建立危機應對基金,交由國家專門機構采用穩健保守的方式管理該基金,以便在危機來臨是能夠提供最大程度的緩沖,為化解危機爭取時間。這樣做的好處在于:首先,分級征收投機稅或暴利稅的目的是調節各行業之間的利潤,在某種程度上限制投機對正常經濟產生的破壞作用;其次,當危機真正來臨時,政府可以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去應對危機;再者,專門機構還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探索一套穩定經濟的管理模式。

        第2篇: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范文

        內容摘要: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過程中,仍然存在用馬克思理論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進行分析的某些情況,必須透過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對我國出現經濟危機的風險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加以防范,才能避免經濟危機的爆發,并不斷地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關鍵詞:馬克思 經濟危機 風險

        馬克思《資本論》中經濟危機理論的基本思想

        (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起源

        馬克思認為,在貨幣產生之前, 物物交換的條件下, 買和賣的行為在空間和時間上是同步的, 因此, 總供給和總需求總是平衡的, 沒有什么生產過剩的危機。但是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作為流通手段, 使商品的買和賣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分成兩次過程, 從而出現了買與賣脫節、商品賣不出去的可能。流通“能夠打破產品交換的時間、空間和個人的限制”。“在這里,一方面,我們看到,商品交換怎樣打破了直接的產品交換的個人的和地方的限制,發展了人類社會的物質變換。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當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會聯系發展起來了”。

        貨幣產生以后,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使商品交換潛伏著經濟危機。貨幣作為支付手段, 會形成支付的連鎖關系, 一旦有債務人到期不能支付, 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使一系列支付關系不能實現, 影響整個信用關系和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進行。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發達商品經濟階段, 商品經濟在一國經濟中居統治地位, 一切生產都是商品化的, 社會資源的配置通過市場來實現。在這個基礎上, 一方面, 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每一個企業生產和經營的目標, 這種商品本性決定企業生產經營的逐利性, 必然迫使企業生產有著無限擴大的趨勢,致使市場的發展落后于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 由于市場經濟體制下, 市場配置資源有其自發性和滯后性的弊端, 容易產生盲目性和無政府狀態, 資源的優化配置難以一次到位, 因為,市場經濟無法合理解決個別企業投資、生產的有組織性同整個社會投資、生產盲目性之間的矛盾。因此, 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的產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資本生產相對過剩引起的危機。“一切現實的危機的最后原因,總是群眾的貧窮和他們的消費受到限制,而與此相對比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竭力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經濟危機的社會基礎和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斷擴大的社會生產能力與相對有限的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追求剩余價值是資本家和社會生產的目的,剩余價值規律成為資本主義社會駕馭一切的絕對規律。追求剩余價值和外部的市場競爭促使資本主義生產的無限擴大,生產資料和生產越來越社會化了,生產的社會性導致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與此同時,卻沒有顧及到需求的限制,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所生產出的商品量的多少,取決于這種生產的規模和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需要,而不取決于需求和供給、待滿足的需要的預定范圍”。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經濟增長的原始動力,作為資本的人格化代表,資本家唯一的目標就是對價值的無休止追逐,從而導致資本積累的螺旋式上升與生產能力的無限擴張。 當生產與消費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成本資本主義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產生了,這一矛盾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

        (三)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杠桿

        馬克思認為,信用制度成為“生產過剩和商業過度投機的主要杠桿”,強化和加速了危機的出現。信用制度,一方面加強了貨幣的支付功能 ,提高了資本的流動性,“誘人的高額利潤,使人們遠遠超出擁有的流動資金所許可的范圍來進行過度的擴充活動。不過,信用可以利用,它容易得到,而且便宜”。但是在另一方面,“這種制度 …… 很快就發展成為一種專門為獲得貸款而實行委托銷售的制度。結果就必然造成市場商品大量過剩和崩潰”。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上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這二者作為新生產形式的物質基礎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使命。同時,信用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因而促進了舊生產方式解體的各要素”。這實際上是說,信用一方面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大;另一方面,信用造成了一種虛假的需求,隱蔽了生產過剩的事實,促使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盲目擴大和投機活動,最終必然導致生產的過剩,這個時候會出現債務償付危機,信用出現緊縮。

        馬克思認為,信用危機只有在轉化為貨幣危機的情況下,經濟危機才會全面爆發。“貨幣會突然作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價值存在 ,絕對地和商品相對立。”人們對貨幣的追求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所以,“這種貨幣危機只有在一個接一個的支付的鎖鏈和抵消支付的人為制度獲得充分發展的地方,才會發生” 。信用制度的最大益處在于促使人、 財、 物的高度集中化和生產組織的高度社會化。這又使貨幣資本、商品資本、生產資本分開,造成危機的可能性。信用制度的范圍越大,造成危機的可能性越大,危害性也越大。

        按照馬克思的分析,倘若沒有信用體系,資本積累所導致的生產擴張將不斷遭遇到工人工資收入和消費需求的限制,呈現為可以伸縮的再生產過程,但是貨幣經濟中的信用關系不斷打破對生產擴張的束縛和限制。 “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產業資本的最充分的動用,也就是等于產業資本的再生產能力不顧消費界限而達到極度緊張”。其結果是信用創造的虛假需求并不能真正解決生產與消費間的尖銳沖突, “在再生產過程的全部聯系是以信用為基礎的生產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現金支付才有效,危機顯然就會發生”。因此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往往會表現為貨幣流通的危機和信用的危機。

        (四)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往往是在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才會發生,并且是隔一段時期發生一次。從一次經濟危機的發生到下一次經濟危機發生之間間隔可稱之為經濟周期。馬克思認為,固定資本更新的平均時間決定了經濟周期的長短, “預付資本價值必須完成一個包含多次周轉的周期,這個周期是由所使用的固定資本的壽命決定的,從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時間或周期時間決定的。……可以認為,大工業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部門的這個生命周期現在平均為10年。……這種由一些互相連結的周期組成的長達若干年的周期,為周期性的危機造成了物質基礎”。

        馬克思認為經濟周期由危機、蕭條、復蘇、繁榮四個階段組成。“在周期性的危機中,營業要依次通過松馳、中等活躍、急劇上升和危機這幾個階段。雖然資本投下的時期是極不相同和極不一致的,但危機總是大規模新投資的起點。因此,就整個社會考察,危機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個周轉周期的新的物質基礎”。由于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始終存在,經濟危機每隔若干年爆發一次的“周期性現象”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經濟從出現一次危機到新的危機出現,就會形成一個經濟周期。危機發生后,由于商品大量過剩,商品價格就會暴跌,促使大批企業倒閉,社會生產規模急劇縮小。經過一段時間,隨著過剩商品的破壞、浪費和減價賣出,再加之企業的大量倒閉,商品的供應量大幅減少,商品的供求關系趨向平衡,商品的價格逐步回升,大量企業重新組織生產活動,資本主義生產暫時恢復平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臨著發生經濟危機的風險

        貨幣的出現,買與賣的分離,是經濟危機的起源,只要存在市場經濟,存在信用制度,就有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只不過在馬克思看來,簡單商品經濟僅僅提供了經濟危機爆發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是伴隨著人類社會形態的更替來完成的。在科技革命與社會生產力的共同推動下,封建社會落后的生產關系逐漸被資本主義先進生產方式所取代,簡單商品經濟逐漸發展成為發達的商品經濟。與此相適應,經濟危機爆發所需要的“一系列關系”也初步形成,這就是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逐漸演化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這一轉化的過程本質上就是經濟危機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過程。基于此馬克思認為,經濟危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特有的經濟現象,“現實危機只能從資本主義生產的現實運動、競爭和信用中引出”。雖然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有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也出現過類似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經濟波動。這需要運用的基本原理,結合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際,從理論上探討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原因,在實踐上吸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加強宏觀調控,努力使我國的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從理論上講,我國建立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它與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有很大的區別,但也有一定的共性,即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生產急劇下降所導致的經濟混亂。并且,這個體制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經濟危機不僅資本主義社會有,社會主義也可能發生商業危機、財政危機、工業危機等。因此,經濟危機并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經濟現象,而是各種社會形態共有的。因此要提高警惕,多管齊下,努力防范經濟危機風險。

        我國防范經濟危機風險的基本思路

        (一)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努力刺激內需以避免經濟大幅波動

        我國的宏觀調控要堅持科學的方法和適度的原則,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政府應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政府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也要注意區分市場經濟常態下的干預和某種特殊條件下的干預。在常態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政府的經濟職能主要在于引導市場健康發展。在某種特殊時期,政府加大對市場的干預力度,使經濟運行盡快回歸常態,但是,政府的干預也應該合理有效和公平正義,不可任意而為。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在遵循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模式,在實踐中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模式。

        在刺激內需方面,要注意從消費和投資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向低收入階層傾斜,加大財政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實行較為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改善投資結構,降低貸款利率,擴大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

        (二)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增強判斷風險的能力

        在此次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中,信用評級制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信用制度作為經濟危機爆發的杠桿,往往會成為危機的導火線。目前,我國的信用評級制度還很不完善,必須盡快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統,有效進行信用等級的區分,以降低金融機構的風險。

        (三)審慎推行資產證券化,防范金融風險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提醒我們在開發金融衍生產品時要更加謹慎。資產證券化有助于釋放風險、活躍金融市場,但也要注意到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產品是一把“雙刃劍”,它也是金融市場的一個風險源。這就需要加強監管力度,提高監管效率,以穩妥的態度逐步開發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產品,以保證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真正讓金融創新產品為經濟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邱海平.論馬克思經濟學的核心[J].當代經濟研究,2008(3)

        2.王偉光.運用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認識美國金融危機的本質和原因――重讀《資本論》和《帝國主義論》[J].研究,2009(2)

        3.郭真,梁東興.《資本論》:從物質生產角度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J].哲學研究,2008(8)

        4.王宇偉.從馬克思的《資本論 》看美國的次貸危機[J].當代經濟研究,2009(3)

        5.崔巍.經濟周期、經濟危機與危機治理理論的再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第3篇: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范文

        金融危機又稱經濟危機(EconomicCrisis)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沖擊。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體制的必然結果。由于資本主義的特性,其爆發也是存在一定的規律。

        二.金融危機表現

        商品滯銷,利潤減少,商品大量過剩,銷售停滯;生產力和產品遭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生產大幅度下降,企業開工不足甚至倒閉,失業工人劇增;企業資金周轉不靈,銀根緊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嚴重破壞,銀行紛紛宣布破產,生產力和產品遭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社會經濟陷入癱瘓、混亂和倒退狀態等。

        三.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引起這次全球金融風暴的最初原因是次級貸危機。

        次貸問題及所引發的支付危機,最根本原因是美國房價下跌引起的次級貸款對象的償付能力下降。而全球失衡達到無法維系的程度是本輪房價下跌及經濟步入下行周期的更深層次原因。全球經常賬戶余額占GDP的比重自2001年持續增長,而美國居民儲蓄率卻持續下降,當美國居民債臺高筑難以支撐房市泡沫的時候,房市調整就在所難免,進而導致按揭貸款的拖欠率明顯上升,無力還貸的房貸人越來越多。一旦這些按揭貸款被清收,便最終造成信貸損失。

        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影響

        1、經濟增長速度會有所下降,因為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大,出口增幅會下降,出口對GDP的貢獻將會下降。例如:出口方面,可以預料的是我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將由于此次席卷華爾街的金融風暴而更顯嚴峻。海關總署的進出口數據顯示,我國外貿出口額的增幅下行放緩的趨勢明顯,由于美國是中國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場,外需下降意味著外國消費者對高附加值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需求的同時下降。在這種環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沒有動力革新技術,而是被迫通過壓低產品價格去維持市場份額,這可能導致中國出口企業貿易條件的進一步惡化。

        2、小部分資本會外流。美國經濟出現問題后,一些公司因為資金缺乏,可能會撤回部分海外投資,或者把附屬機構及在海外的投資賣掉以解大本營的燃眉之急。但因為目前中國資本賬戶的限制,有些直接投資不一定能馬上撤得出去。

        3、金融機構利潤空間會縮小,過去動轍百分之幾十、甚至成倍增長的可能性不會有了。

        五.金融危機對我國各行業影響

        1、對我國出口行業影響

        美國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市場,我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是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源泉之一。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將會導致美國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的下降,和國內生產總值的下降,進而有可能導致美國進口的減少和我國對美國出口的減少。假如其他條件不變,我國出口的減少將導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下降。海關的數據顯示,2007年8月以來,我國出口貿易雖然不斷創高,但對美出口的增速減緩。10月份我國對美出口量達到210億美元,低于9月份的213.9億美元,數據同時顯示,1-10月份我國對美出口同比增長15.5%,而這數據1-9月份是15.8%,1-8月份更是16.7%。增速明顯放緩。外貿企業利潤增長可能會有所放緩,原因在于,次貸造成的世界經濟放緩,還會導致外需下降。人民幣升值亦可能進一步加速出口加工產業的兩極分化,由此將造成部分出口企業回報率下降。估計美次貸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到今年上半年將達到峰值。

        2、對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影響

        在國內,居民的住房按揭貸款一直被認為是優質資產,其實不然。中國的住房按揭貸款風險可能比美國次級債券風險還要高。因為,從住房按揭的對象來看,美國次級債券的次級貸款人信用還有等級之分(即"次級信用"),但對中國的按揭貸款者來說,估計其中很大部分人甚至連"次級信用"都沒有。這是因為近幾年來,凡是個人要申請住房按揭貸款,沒有誰是不能夠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住房按揭貸款者基本上是沒有什么信用等級可分的。這樣,一部分信用欠佳的貸款人就必然會進入到房地產按揭貸款市場中。盡管目前國內不少個人的住房按揭貸款信用不好,但在房地產市場價格一直上漲時,過高的房價會把這類缺乏信用的住房按揭貸款的潛在風險掩蓋起來。一旦中國房地產市場價格出現逆轉,其潛在風險就必然會暴露出來。這些潛在風險一旦暴露出來,國內銀行將面臨類似美國次級債危機的風險。

        3對國內金融行業的影響

        目前全球金融動蕩的主線在發達國家。這場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開始的金融動蕩從美國開始,蔓延到歐洲、日本,造成了發達國家經濟周期的下行和金融市場的不穩定。由于我國金融市場相對封閉,到目前為止,次級債危機對我國金融體系的影響仍然有限。

        2007年第三季報顯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分別持有數量不等的美國次級房貸債券。整體看,次級債投資在資產中的比重小于1%。其中,工商銀行與建設銀行持有數量小,次級債投資占權益比例為超過2%;中國銀行持有數量相對較大,次級債投資占權益比例約為13%。

        次級債投資額占三大銀行的總資產比例、占權益的比例低,即便出現極端情況,即次級債投資損失率為100%,該損失額也不足以影響三大銀行的正常經營,不會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同時,次級債資產凈額與2007年前3季度的稅前凈利潤之比表明,即便當次級債投資損失率達100%時,三大銀行07年前三個季度稅前凈利潤亦足以消化該損失且有富余。

        六.金融危機應對對策

        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流動性較為寬裕的背景下,投資者對經濟發展的前景較為樂觀,往往會低估風險。但是經濟發展具有周期性,處在經濟周期上升階段的經濟主體基于盲目樂觀情緒購買的資產不一定就是優質資產。美國次貸危機就是一個最新的例子。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紛紛完成股份制改造,為追求利潤的不斷增長,加大了信貸投入。我國市場同時存在低利率和局部房價上漲過快的問題,在以后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類似情況帶來的巨大損失。

        1、合理擴大銀行信貸規模。保持貨幣信貸的合理增長,取消對商業銀行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確保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及時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加大對重點工程、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自主創新、三農、中小企業、基礎設施及服務業等的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

        2、進一步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加快發展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擴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快發展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實施提供平臺。促進股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

        3、繼續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為防止經濟出現倒退,央行將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而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是央行最為有力的貨幣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后者可以為銀行提供更多的信貸資金,央行將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加大對促進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有效滿足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合理需求。

        4、實施差別化貨幣政策,促進經濟轉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會對所有行業和企業一視同仁,而是會堅持“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原則,以此來體現國家的產業政策導向,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使經濟結構向政策預期方向轉變。貨幣政策將通過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差別化利率、窗口指導、信貸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導資金流向,通過政策引導或者直接干預,以較市場金融更為優惠的條件將資金投向戰略領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等,同時嚴格對“兩高一資”等政策限制行業和企業的信貸投放。

        參考文獻

        [1]費爾德斯坦[編]《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政策》

        [2]《每月經濟參考》[J]2008年7期

        [3]巴瑞•易臣格瑞(美)《金融危機防范與管理》

        [4]《美國次貸危機成因與啟示》[J]2008-12-24

        第4篇: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范文

        關鍵詞:金融危機;農村信用社;金融體制改革

        一、金融危機對農信社發展的影響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因而金融危機必然波及到經濟領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經濟危機甚至衰退。金融行業無論宏觀還是微觀的變化都會影響企業,或者主動縮小產業規模,或者開辟新的市場類型。而以立足縣域經濟、服務“三農”為宗旨的農村信用社,在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體系方面所遇到的瓶頸和問題,自然會在金融危機的效應下被放大。

        (一)“三農”大環境受挫

        現代經濟背景下,農村產業和農村經濟已經成為一個亞經濟環節,為現代城市經濟供應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因而對城市經濟的依賴性愈發強烈,因而自身的鏈條式經營始終不得完善,產前、中、后的加工、服務、銷售等渠道不暢通,粗放型農業仍占絕對主體地位。物價一旦上漲,農村產業的收益直線下降,農民的收入受到最直接的削減。金融危機造成的市場扭曲,必然引發農村金融市場的同向混亂,從而造成農信社需要面臨更復雜和不確定性飆升的金融環境。

        (二)信貸風險加大

        金融危機首先造成的是企業倒閉和大量勞動力成本下降乃至失業,而最大的受害群體就是農民工。農民務工收入的減少,部分中小企業的產品在市場的銷售價格停滯甚至下降,經營成本上升,盈利空間受擠壓,甚至出現虧損,還款資金來源難以保障,市場風險、信用風險、道德風險等系列的風險可能疊加并轉移到農信社,案件“雙降”及貸款收回不容樂觀,大要案可能重新抬頭,不良資產可能增加。金融危機加速了信貸機構對實體經濟的一損俱損效應,從而造成了農信社信貸風險的逐層加大。

        (三)農信社體制改革風險加大

        體制改革是應對危機的核心環節。當前從整體上來說,我國農信社體制改革嚴重滯后,不僅與金融改革的預期目標相距還很大,同時也難以適應當下金融市場的高速發展。為了實現我國農信社的可持續發展,農信社的體制改革也在不斷的深化,但金融危機的到來對于農信社的改革必然造成影響。一些關系到農信社整體發展規劃的諸如產權問題、經營管理與監督服務的統一問題等,都會在金融危機的放大效應下變得更加復雜而難以控制。金融體制改革的核心是革除與金融市場和金融產業發展不相適應的所有制、經營管理方式等,而金融危機加大了市場和產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使得改革的對象和標準也呈現出多變的趨勢,從而改革的風險加大。

        二、金融危機背景下如何推進農信社體制改革

        (一)改革產權制度

        產權制度是農村金融機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而金融危機所帶來的金融市場不穩定和風險加大,客觀上為產權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農信社必須定位為股份制農村金融組織。農村信用社應該端正經營方向,加強內部管理,建立新型運行機制。具體方面可以通過這些手段來實現:首先要明確規定農村信用社的服務方向和經營宗旨,即立足縣域經濟,服務三農。鑒于金融危機對宏觀經濟尤其是城市經濟的波及,農信社必須承擔對農村經濟的扛鼎責任,作為振興農村經濟的強大的資金吸納手段。其次是改革人事制度,加大農村信用社全體干部職工的責任心,使其真正成為農村信用社的主人。崗位責任制是激勵農信人積極開展業務的制度動力。鑒于金融危機影響下,小額農業貸款整體上疲軟的趨勢,就要激勵業務人員通過業務項目創新積極探索農村金融市場并進行市場細分,創新多樣化的農村信貸服務項目。再次,就是要全面提高農信社財務干部隊伍的素質,建立新的良好的選用人員機制。最后,改善信用服務工具,創新金融產品,努力提高資金融通效益。鑒于金融危機下,農信社的客源流失嚴重,盈利能力減弱的現狀,農信社就需要積極改善信用服務工具,創新金融產品,尋找市場突破口,適時推進結構調整和業務布局,并拓展業務融資渠道。

        (二)開辟多樣化的組織形式

        組織形式是農信社開發金融市場,實現金融創新的組織載體,是金融體制改革的主要場地。開辟多樣化的組織形式,就是要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縣域和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條件,對農信社組織形式進行分類的、有針對性的改革。

        1.組建股份制農業銀行。這是針對發達地區的農村信用社而言的。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發達

        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對信貸資金、金融產品及其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信用社如若仍舊沿用舊有的體制和服務方式來支撐當前的金融市場挖掘,顯然是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服務的需求的。因此要解決農信社體制與服務方式與當前層出不窮的金融市場新形勢不適應的矛盾,就必須在農村信用社基本制度保留的基礎上,成立體制最具活力、最符合金融產業發展規律、適宜市場經濟發展的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

        2.組建農村合作銀行。這是針對經濟較發達地區而言。對經濟較發達地區的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可以在現有農村信用社的基礎上組建體制適中的農村合作銀行。在農村信用社基礎上組建起來的農村合作銀行其內部組織體制、經營管理機制、外部管理體制等方面都應區別于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這種體制的合作銀行能夠整合較發達地區比較活躍的農村社會沉淀資金和較為保守的融資渠道,并能夠兼顧一些相對滯后的制度性風險防范手段,從而達到一種綜合平衡的農村融資格局。

        3.改組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這是針對欠發達或者貧困地區而言。具體實現方式為:第一,以集中優勢兵力更好地支持“三農”,促進農業生產的全面發展為目的,促進農村信用社與農業銀行聯合,組建中國農業信貸銀行。第二,著眼于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政策性業務,農村信用社與農業發展銀行合并,既解決了農發行基層無辦事機構,難以服務到位的困難,又解決了農村信用社上面無“頭”各行其是的局面,真正達到扶持農業、富裕農民、繁榮農村的目的。第三,貧困地區農村信用社在合作制原則規范農村信用社工作基本完成之后,為了壯大信用實力,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解決基層信用社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將基層信用社、聯社合并為一級法人制,各基層信用社為聯社的分支機構。

        (三)建立以資本管理為核心的約束機制,切實提升風險管控能力

        現代金融機構必然是以資本管理為核心的,這一點對于農村金融機構而言也必須貫徹。首先,要牢固樹立風險管理和審慎經營的理念,明確市場定位,細分客戶市場,嚴防死守,劃定底限,科學判斷經濟形勢,合理運用信貸資金,合理布局網點功能,根據市場需求,由外延擴張為主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向以內涵提高為主的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其次,必須做到資本約束到位,從機制上推動信用社加快股份改造的步伐,杜絕超比例發放大額貸款,拓展充實資本的途徑和渠道,調動各方面的資源和政策優勢,切實增強資本實力;最后就是加強和鞏固信用社的法人地位,建立全面、系統的內控制度和管理流程,不斷完善組織架構調整、薪酬制度改革、勞動用工制度改革、員工正向激勵機制,進一步加強對經營風險、成本、資金的管理,嚴格落實授信責任制,大力推行履職問責制,通過建立科學的風險控制體系來解決貸款發放“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問題,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農信社盡管具有為支持三農而具有的特定的公共職能,但是終究是以吸納和爭取社會資金為目的,因而資本管理始終是管理的基本對象。農信社的主要經營風險也基本上來自資本的融通渠道和業務項目的市場定位。因此,掌握好資本管理的基本架構,就能夠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風險。

        參考文獻

        第5篇: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范文

        金融是一個國家的命脈,而私法自治是金融市場維持正常秩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商法治理的依據,這使得金融法制烙有商事規范的私法性質美國金融法制所強調的商事規范私法性使得美國金融市場頻繁創新產品,并將風險轉移到全球金融市場,因而美國金融法制過分強調商事規范私法性是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真正原因,因此,現代金融法制中有關金融市場的進入(商主體)金融產品的開發(商客體)金融市場的交易(商行為)的商事規范理應強化其公法性,即強化其以社會整體利益為原則的經濟法性質。

        關鍵詞:

        金融危機;背景;金融商事;規范

        金融危機對于世界的影響較大,對于一個國家及社會影響更大,2008年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影響,至今都沒有完全消除。自金融危機帶來影響的角度進行分析:回顧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及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甚至其他的較小影響的金融危機的主要發生根源是,金融的發展離不開法律的保護,尤其是在金融快速發展的今天,相關的企業和個人均需要在法律的保護下,進行各種交易和各種性質的金融投資行為金融產品的交易及產品失常的開發均基于私法自治決定的,因此市場風險傳染和積聚導致全球反復發生金融危機甚至爆發不同程度的經濟危機。

        一、金融主體經濟內涵及忖量

        商主體是依據法律規定參加商業事物時建立同法律關系,可以以個人的名義,也可以以集體名義參加,但在參加商事的同時也享有應盡的義務和權益,也同樣承擔在商事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商法中的主體概念規定相對狹隘,指的是商事中的實施商業行為人,沒有包括商事活動中的生產者和終端消費者。在進行商事活動中可以是經營個人、合伙人、商法人的情況,除了形式不同但性質是相同的,均為法律意義上的承擔法律責任、負責法律義務的主體,但主體的擬定均需要國家及相關部門的認定和授權,因此從商事主體規范的性質上分析,不論形式商主體的商事規范的本質具有私法性質,僅僅符合商事主體的法律要求會被授權和準予注冊,在金融領域中因經濟社會的深度不用、范圍廣泛,實施商事的主體和進入金融的形式也不同,因此在金融市場中的商主體也不能完全依據其他領域商事主體的規范進行要求,應加強金融市場商主體的公法性。

        二、金融商客體的經濟法研究

        在金融的發展中傳統上主要以發展商業交易為主,主要形式是以貨幣兌換的形式為主,在金融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金融產品,主要為證券、貨幣、基金、期貨、保險等各種金融衍生產品,因此金融市場的客體商事規范就是指在金融產品的發展中應符合金融產品市場的準入標準[1]。在市場發展經濟的大環境下,依據商事規范的基本含義,是指各種形式的金融產品開發,在法律沒有禁止和明確規定下,金融市場的自主開發和衍生相對來講較為多樣的金融產品來滿足于社會金融市場發展的需要。從這個方面進行分析相關的金融產品中對于新產品的開發實質具有一定的私法自治性質,不需要國家金融法律的規范和約束。所以在商事產品的發展中大部分產品均由商人自治,但伴隨各種金融產品走入社會同時不斷的發展情況下,則需要滿足于國家金融法律的規范,需要符合相關法律規范的標準,因此在市場客體的發展中遵循的法律規范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規范性,同時設計經濟法和商法兩個方面,一個是商法屬于私法自治的范圍,一個是經濟法屬于公法干預的范圍,因此所有金融產品不論主體或是客體產品實際意義上均應符合商事規范標準,同時進出現在產品開發的范圍,不屬于非市場準入的范圍,市場準入應為經濟法規范領域,在經濟發保護的范圍內金融產品的開發和發展及市場準入是同步進行的,其具有的同步性應符合商事規范,同時也符合市場經濟法[2]。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土地政策,效益可觀、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堅持優質客戶優先的總體原則。即在行業組合風險控制中優先滿足優質客戶授信需求。目前,行業政策的重點仍需積極關注國家必須掌握和控制的兩大領域:一是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領域,包括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六大行業;二是國家基礎性和支柱產業領域,包括裝備制造、汽車、電子信息、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勘察設計、科技等行業。上述基礎性和支柱性行業中的優質龍頭企業及其上下游客戶,都可作為各家銀行積極開展信貸金融和金融創新業務發展的重點對象。

        三、金融商行為的經濟法完善措施

        市場的交易屬于典型的商業行為,國家在交易行為的定義中,明確交易行為為法律規范的典型商事規范,規范中明確公平觀念、自由交易觀念,明確市場主體中基于私法自治從事交易行為,并為交易行為而確定交易市場和創新交易方式金融市場的交易行為是一種服務性商行為,是指為了融通資金并提供交易安全保障而進行的商事交易行為,屬于第五種商行為。金融市場中的交易同其他交易有所區別,因提供金融服務的中介機構的商業行為,應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是商業行為中最為重要的因素[3]。

        (1)在金融商業主體中,相關主體的商事規范一般指的是商業法律意義上的商事規范,因相關主體間具有從事自由交易、自治能力。比如在銀行的日常工作中,銀行間的拆借就屬于自由交易的行為范圍,但在金融商業主體同普通的金融投資者進入證券市場進行證券交易時,這種自由交易的形式是不被商業法規范所準許的,因在交易中金融商業主體存在一定的優越性,在自由交易的過程中會將商業風險轉移到普通的金融投資者身上,因此在證券市場的交易中商事規范應符合經濟法的相關規定,同時貫穿于整個交易過程,交易中還應遵從政府干預。

        (2)金融主體同非金融主體的交易中,其間的交易行為不能完全遵循商事規范,因在此交易過程中,金融主體處于強勢地位,非金融主體處于接受安排位置,因此在交易過程中導致非金融主體進行經濟發展的主動性降低,從而導致金融主體受到影響;但在非金融主體處在優勢地位情況下,金融商主體會發生惡性競爭情況,從而導致金融風險發生,因此在我國經濟發展的今天應注意上述情況的發生發展,一旦具有可預見性及時給予適時的干預[4]。

        (3)在非金融商主體間的交易中,在完全自由形式的交易中,非金融主體均可以自由交易手中的金融產品,交易的數量和價格可依據雙方協商進行確定,在不完全自由交易的過程中,政府的干預介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比如在我國金融市場交易不完善的形勢下,出現了較多的黑錢莊、高利貸等非正式的金融市場,但地下錢莊和高利貸的交易屬于自由交易的范圍,符合私法自治的范圍和標準,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和問題,這種形式金融交易形式,是在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還沒有完善的情況下具有一定必然性,因此我國運用了政府干預和介入的方法進行管理,幫助和促進金融市場的完善,所以即使在金融市場的交易中第三類交易的行為,尚不完全屬于商法意義上的范疇[5]。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相關的交易市場及交易形式,還需要國家的公法干預和管理,依據交易市場的情況形成原理,大部分市場交易完全依據私法自治衍生的,由商品的交易就會形成市場,金融市場的產品發展和開發不能完全自由化、私性化,因此在準予金融產品的開發中,還應對產品進入市場后可預見的問題進行相關的整理和分析,及時給予干預和管理。同時相關的金融產品的開發和形成因符合于國境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主要由市場格局決定,同時不能放任金融市場設立完全自由,如果自由設立金融市場則會導致金融市場產品各式各樣,引起金融市場的規范性受到破壞,使金融市場不能得到完善,因此我國目前在完善金融市場的同時,在考慮設立各類期貨市場,我國還處于一個經濟發展中的國家,大部分的金融市場還需要國家的幫助和管理,因此在金融市場的設立和發展中,國家的干預和管理對于金融市場的完善至關重要[6]。

        四、結語

        在金融市場的商主體、客體和行為中,在金融這一領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處于發展中經濟的我國金融市場,還有待進一步的規范和穩定發展,同時不能夠過分的要求我國金融市場中商事規范中私法性是不合理的,反之,對于我國金融中商事規范應更加具有廣泛性和具有特色性,主要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去思考。同時這種思想也不是完全的排斥商事規范中的私法性質,主要在對私法性質中的研討要考慮到幫助和促進我國經濟金融的穩步發展這一重要因素,同時在商事發展中應重視國家干預,同時應在完全市場化背景下進行商法私法性質和金融法的論證和研究,對幫助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的推動性。

        參考文獻:

        [1]邱潤根.金融危機背景下金融商事規范的經濟法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10,09:199-202.

        [2]左海聰.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研究: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J].法學評論,2001,03:3-18.

        [3]顧華詳.從國際金融危機看我國法律措施的完善[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09,01:40-58.

        [4]顧華詳.論國際金融危機對完善我國金融監管法制的警示[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03:97-107.

        [5]顧華詳.論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及應對法律措施的完善[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101-114.

        第6篇: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范文

        傳統的經濟模式與虛擬經濟的區別與聯系

        傳統的經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實體經濟,主要用于描述物質資料生產、銷售以及直接為此提供勞務所形成的經濟活動,但是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虛擬經濟逐漸獨立于實體經濟,形成其特有的對虛擬資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動。相對于人的需要的無限性而言,現實所能提供的滿足是永遠也不夠的;虛擬經濟作為一種有效的彌補現實不足的手段,經歷了五個階段最終確立了其不可撼動的地位。第一個階段為虛擬貨幣的資本化,即使用閑置資本成為生息資本,這是產生虛擬經濟的第一個最初級的發展階段;第二個階段是生息資本的社會化,即通過銀行起搜集閑置貨幣,使它們更好的成為生息資本;第三個階段是有價證券的市場化,就是銀行發行的有價證券最后發展為企業的有價證券進行市場交易,建立金融市場;第四個階段是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最后一個階段是國際金融的集成化,虛擬經濟的總規模已大大超過了實體經濟,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和余地。

        雖然在傳統經濟在某些領域呈現出弱化的趨勢,但是虛擬經濟的產生和不斷發展源于實體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無論虛擬經濟發展多快、規模多大,其根本是為實體經濟服務,沒有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將無從談起,即實體經濟是第一性的,虛擬經濟是第二性的。同時,實體經濟的發展也無法脫離虛擬經濟,虛擬經濟中各種金融工具及其衍生物已經滲透到實體經濟的各個環節,實體經濟的正常運轉,必須借助虛擬經濟的支持。忽視虛擬經濟,會給快速發展的實體經濟造成嚴重的障礙。

        不可否認,虛擬經濟制造出空前龐大的金融財富體系,對實體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高整體經濟協調、健康地運行效率。憑借發行股票、債券,并購等多種方式,為企業規模擴大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推動了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建立和完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優化重組,對勞動力、技術、資金,自然資源等在實體經濟部門之間合理調配,保證正常的經濟發展需要。二是,有助于優化全社會資本的配置。虛擬資本通過市場發行并交易,并調節資金流向,促進優勢企業快速發展;通過資產重組等產權交易形式,實現存量資本在不同實體經濟部門之間的再次優化配置。三是,有助于將低企業經營風險。各種全新的貸款模式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融資方式:資產證券化、ABS(資產擔保證券)、期權交易等對企業資金分配、投資方向選擇及調整具有重要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四是,虛擬資本節省了交易所需要的時間,充分的發揮了其作為貨幣數字化代表的作用。五是,虛擬經濟的擴張,不僅增加GDP的規模,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緩解了大多數國家普遍面臨的就業壓力問題。

        在虛擬經濟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其規模已經超過實體經濟,成為與實體經濟相對獨立的經濟范疇。然而,虛擬經濟存在著高度流動性、不穩定性、高風險性和高投機性,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經濟的正常運行依賴于對虛擬資本的最優化利用。但是,這并非意味著單方面地強調虛擬經濟的發展而忽視實體經濟的進步。因為虛擬經濟的超前發展,不但不能帶動實體經濟的超速發展,反而會引發泡沫經濟,甚至誘發金融危機。上個世紀90年代末東南亞爆發的經濟危機就是由虛擬經濟過度膨脹所導致的,一度對該地區的實體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破壞,并且波及到歐洲和美國,震蕩了全球的金融市場,上千億的資產在這次危機中流失。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金融一體化程度不斷加強,這些金融危機的發生的幾率會不斷提高,通過國際貿易、匯率變動以及資本流動等渠道,蔓延到周邊國家甚至整個世界,形成區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機。價值,不同行業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金融危機擴展著自己的危害范圍,房地產業,旅游業,以及相關的服務行業都成為了危機延伸的范圍,貸款呆帳、壞賬,不良資產的數量已指數的速度增長。所謂的“東亞模式”,“主辦銀行制”,經濟計劃與產業政策,追求企業規模,多樣化經營的大企業集團等等,曾經是中國人引以為榮的名字,也隨著這場空前的浩劫灰飛煙滅。

        虛擬經濟的現實困境以及人們的預期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提到“虛擬”,人們通常會習慣性的將之于“虛假”聯系起來,這其實是個誤區。實際虛擬是現實存在的一種活動或一個過程,其活動產生的結果,盡管有些具有“無形”的特征,但是卻都是現實存在的。

        然而,經濟危機的出現令許多人對虛擬經濟開始望而卻步了,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對傳統的實體經濟的關注和支持上,導致虛擬經濟的發展速度一度減慢,并出現了短暫的局部停滯和失控狀態。2000年開始,由于日本放松了對金融等虛擬資本的控制,造成了一段時間內日元升值的巨大壓力,嚴重的影響了當時正在經歷泡沫沖擊的國內經濟,加劇著已經惡化的日本“兩頭在外型”的經濟。但是這并未喚起人們對于虛擬資本的重視,而是回避它轉而將創造財富和分割財富的方式和范圍限制在傳統經濟的范疇之內,將“虛擬”等同于“虛假”,認為虛擬經濟只是一系列虛假經濟行為的美妙的變體。

        雖然在所謂的傳統經濟中,正常的經濟活動也處處需要有與其的支持,但是與其對于虛擬經濟,則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簡單的說,預期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人的行為動機中,最有力的動力就是對自己有利的預期,所以,預期就成為了人們進行各種選擇判斷的基礎,必須先行做出。在虛擬經濟模式中,因為其所使用的手段是虛擬的,源于人的思維活動,于是其重要性就一目了然了。

        預期的形成過程比較的復雜,是建立在對大量相關信息的綜合處理的基礎上,經過對相關的信用、制度以及技術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分析之后,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映。

        預期維系著現存的所謂“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反之,一種社會制度安排缺乏足夠的約束或穩定性,就會造成人們預期的波動,干擾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降低人們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效率。因而,具有復雜性,介穩性,高風險,寄生和周期性的虛擬經濟就會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態的形勢,從而人們對于它的預期自然不會高。毋庸置疑,這是虛擬經濟經常被冷落的原因之一,不過人類的認識能力會不斷的提高,對于它的把握也會更加客觀,公正。我國金融改革過程中虛擬經濟帶來的挑戰

        在虛擬經濟的重要金融領域,出現了許多按照傳統金融理論難以解答的問題,對我國的金融制度提出了挑戰。一方面,全球經濟、政治、技術急速變化,尤其是政府管制的放松,全球金融正在經歷著一個持續的字優化和一體化的過程,從而導致金融制度的風險已指數方式增長,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創新,新型的貨幣形式或者交易方式的出現,促進了多元化貨幣體系的形成和交易空間的擴展。虛擬經濟的快速發展該宏觀經濟也提出了挑戰。比如,虛擬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資產,開辟了多種的資金創造的途徑,從而改變了國家對貨幣供給量等的宏觀調控的相關政策,表現在股票市場就是對股價的宏觀干預。而傳統意義上所講的通貨膨脹理論——貨幣發行增多,已經不會必然引發通貨膨脹了。在虛擬經濟的耗散結構的自組織弱混沌系統中,政府的作用漸漸弱化,市場的影響逐步擴大。

        除了給市場帶來的挑戰之外,虛擬經濟在各個行業間的不斷滲透給企業的經營,發展也新的問題。原來被市場看好的上市公司在年報或者季報中顯示嚴重虧損,而退出金融市場,并表現為短期內國際投機資本的撤出和巨額外債的歸還,新進入市場的企業又缺乏足夠的能力扭轉該經濟體外匯儲備減少,甚至出現匯率貶值的現象。企業為償付外幣債務而出現的流動性危機,可能被迫降低轉讓未來的收益,而當轉讓價低于債務總額時,流動性缺乏將導致借款人失去清償力,并通過債權人使得金融市場無法為有清償力,并且缺乏流動性的借款人提供新資金,從而流動性危機變為債務危機,導致許多企業停業甚至破產。這使得追求虛擬價值增值的游資游離到其他領域,并通過金融傳染作用引起可待資本的減少,從而引發貨幣危機,甚至形成金融危機。

        然而,一些已經有一定經驗的企業來說,虛擬的經營方式使企業在組織上突破有形的界限,特別是在知識、技術等方面,虛擬化的形式,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促進產品快速擴張,發揮市場競爭優勢,充分利用了虛擬資本追求盈利的特性,擴大了市場的占有率。北京真維斯公司就是目前國內成功運用虛擬經營策略的典型企業之一。這家創立于80年代末、以生產休閑系列服飾為主的企業,目前已擁有上千個品種、年產銷量達500多萬件。而這樣一個頗具規模的企業走的主要是外包加工的路子,借助外包給廣東、江蘇等地的多家企業加工制造的方式,節約了上億元的生產基建投資和設備購置費用。在銷售上,公司也主要采取了在全國各大主要城市特許連鎖經營的方式。其店鋪已經覆蓋了全國30幾個城市和鄉鎮,與各地的其他相關企業相互之間以協同競爭為基礎,資源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建立了一種雙贏的合作關系。

        由此可見,虛擬經濟的發展,雖然來勢洶洶,大有讓人應接不暇之勢,不過,這只不過是暫時的現象,大可不必“草木皆兵”。這正如在沙堆累積的過程中,偶爾會有一顆沙粒引起一個小的崩塌,隨著沙堆越來越大,穩定性也就會越來越強。虛擬經濟與實物經濟相脫離實際上是一個異化的過程。最初為充分利用和優化配置各種資源而出現的虛擬經濟最終會異化為徹底獨立的運動過程,人們對財富的追求便異化為對并不增加社會財富真正的虛擬利潤的追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林頓·拉魯什指出,現在全球每天的金融交易中,僅有2%與實體經濟有關,而世界衍生工具交易總量已突破40兆億。國際外匯市場上每天約有2萬億的交易額大多與實際貿易活動無關。這種倒金字塔結構圖就清楚地說明了金融上層和實物經濟的巨大反差。可見,虛擬經濟與實物經濟的過度背離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成為貨幣危機爆發前所潛伏的最典型的特征。

        金融的創新過程總是伴隨著技術的革新,特別是網絡的出現為虛擬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媒介。網絡是一個系統,網絡經濟是通過系統提供信息的一種經濟活動。網絡經濟的存在為虛擬經濟的產生、發展創造了條件,以網絡為條件構建電子商務活動,形成虛擬企業,則網絡產生的活動就成為虛擬經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對于信息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企業、一個行業、甚至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比如IT產業,它是網絡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從IT業的變遷中可以窺見到經濟的總體走勢,經濟的發展因此而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整個世界經濟的不確定因素隨之增多。

        21世紀——虛擬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

        經過20世紀的快速發展,人類已經踏入更加光明的21世紀。在新的經濟領域中,虛擬經濟將全面展開,并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知識經濟的全面滲透,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信用意識的增強,進入虛擬經濟的時代。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沖擊下,市場經濟已經發展到必須超越一國范圍之外、在實際范圍內確保資源自由流動,淘汰落后的生產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以及相關的政策措施,將虛擬經濟發展作為時代的主旋律。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出了更多地將交易對象符號化的要求,極大地推動了虛擬經濟的發展。而在經濟生活中,信用對于交易合法權利的尊重和維護,則是涉及到虛擬經濟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因此,交易方式的演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信用體系的缺失或者不健全,會提高成本降低效率,使得交易者合法權利受到損失,引發信用危機。為此,國債回購幾經風波、不得不暫停交易;柜臺交易市場勉強維持了近10年,最終被迫關閉;期貨市場近幾年不斷畏縮;企業債券市場也已多年陷于停頓,導致投機成為市場交易主體的主導。相比之下,當引入虛擬經營方式之后,股票、期貨市場的發展速度加快,成效顯著,成為經濟走向的“晴雨表”。

        為適應新世紀的諸多變化,人類需要一種新秩序,使各國都能安全生存并發展,而不同的,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利益之間的相互碰撞與沖突,需要以一種更為全面的視角來審視和分析,而虛擬經濟在人類提高技術的過程中,有效性會逐漸為人們所發現,通過其強大的驅動作用補償實體經濟的不足,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秩序。

        參考書目:

        1.劉駿民:《從虛擬資本到虛擬經濟》,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2.劉駿民:《穩定虛擬經濟系統是關鍵》,《人民日報》2003年4月1日

        3.曾康霖:《虛擬經濟:經濟活動新領域》,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年9月

        3.成思危:東亞金融危機對我國的挑戰和機遇,《經濟界》,1998年第四期

        4.張寶林、但凌《虛擬經濟與貨幣危機(上)(下)》,中華財會網

        5.《“虛擬經濟”導致“泡沫經濟》,《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1月15日

        6.程思危:《虛擬經濟和金融危機》,南開覺悟

        第7篇: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范文

        “若無《洛基山新聞報》,丹佛市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這是科羅拉多大學歷史學教授湯姆?諾伊爾(Tom Noel)送給《洛基山新聞報》的“悼詞”。

        2009年2月27日,生于1859年4月23日的《洛基山新聞報》死于網絡時代,死于金融危機肆虐之時。這一天,最后一期《洛基山新聞報》付印上市這一期報紙總共發行35萬份,重新刊發了《洛基山新聞報》當年獲得普利策獎的報道和圖片。

        作為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市創建于1858年。在流逝的150年,一座城市的命運和一張報紙緊密相連。城市繼續呼吸,而《洛基山新聞報》卻成可供追憶的歷史。

        《紐約時報》說,丹佛市創建伊始,充滿野性和暴力,男人們樂于爭吵和戰斗,四處皆是“以我為主”的試圖發財的人,正是《洛基山新聞報》舉起了火炬《紐約時報》沒有明說火炬意味著什么,也許,它照亮了文明,讓一座城市有了教養。

        倘若有實力的公司接手《洛基山新聞報》,這份丹佛的百余歲報紙也許還能堅守一段時光。不過,《洛基山新聞報》的老板“E?W?斯克里普斯公司(EW.Scripps)”2月26日宣布因無人收購,《洛基山新聞報》就此“壽終正寢”。有數據顯示,2008年,《洛基山新聞報》虧損1600萬美元。

        2月28日是商業新聞部記者大衛?米爾斯特德(David Milstead)的生日,他本希望《洛基山新聞報》能出報到這一天,可是他的小小愿望破滅了。“驚悚已逝,而憤怒則深入內心。”這是米爾斯特德的感受或許,這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編輯部內,吊在屋梁上的電視正在直播新聞,而同事們相互擁抱,為對方祈禱好運那一刻,有人哭得像個失去芭比娃娃的小女孩,令人動容。

        雇員們從編輯部走出戶外,打開一個從墻體內取出來的“密封瓶”,那是1985年設置的。瓶內藏有一份《洛基山新聞報》、一份《丹佛郵報》、當時雇員的簽名手冊、丹佛地圖、漫畫家埃德?斯特恩(Ed Stein)創作的畫冊和專欄作家吉內?阿莫勒(Gene Amole)的著作。瓶上寫有這樣的字樣:“2059年4月打開此瓶,慶祝《洛基山新聞報》誕生200周年”。

        《丹佛郵報》發行人兼總裁、美聯社董事會主席迪恩?辛格頓(Dean Singleton)說:“《洛基山新聞報》以其在城市歷史和成功道路上的顯著作用,而被世人銘記”在其看來,盡管《丹佛郵報》與《洛基山新聞報》拼得“你死我活”,然而后者擁有的優秀采編隊伍為《洛基山新聞報》贏得了尊重、

        總共有230名采編人員服務于《洛基山新聞報》,同城的《丹佛郵報》將聘用其中的10名采編人員,他們分別是5位專欄作家、5位記者和社論版編輯。

        好端端的報紙怎么說死就死了?圈中人總是列舉無數個理由,其中關鍵的兩點就是網絡媒體分流出了許多紙媒廣告,經濟危機肆虐更是大勢,沒辦法躲。E?W?斯克里普斯公司首席執行官里奇?波伊內(Rich Boehne)于2月27日表示:“今天,長期以來作為丹佛市的主流聲音,《洛基山新聞報》成為我們所處行業的時代變化和巨大經濟挑戰的犧牲品。”

        第8篇: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范文

        關鍵詞 金融學科建設;金融資源意識;金融功能;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673-0461(2011)02-0082-04

        一、金融專業的教學改革研究及其存在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末,曾康霖(1998)就針對金融專業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進行過較全面的論述。世紀之交,教育部設立了“面向21世紀金融學專業系列課程主要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與實踐”這一研究項目,項目(張亦春、蔣峰,2000,2001)比較了我國和西方在金融學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給出了概括性的設想[1]。以中央財經大學、廈門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為成員學校的“21 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給出了我國金融專業發展的學科定位,制定了從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金融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王廣謙、張亦春、姜波克、陳雨露,2005),項目更強調了素質教育和教學質量的提升[2]。

        在西方,投資組合理論(Markowitz,1952),分離理論(Tobin,1958),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Sharpe, 1964; Lintner,1965; Mossin,1966),金融工程科學(John Fonnerty, 1988; Hayne Leland,1989),行為金融理論(Debondt and 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Shiller,2000)的不斷提出和擴展,使得我國學者開始更多的關注金融專業教學內容的擴充、轉變,更多的考慮教學與實際的銜接,學科發展和國際的接軌。王廣謙(2001)[3]、張新(2003)[4]、封思賢(2005)[5]和張文穎(2006)等在各自的文獻中都特別強調了這一問題及其發展趨勢。另外,李芒環(2007)、佘德容等(2008)和梁玉等(2006)結合各自所處學校的特點,對金融專業的目標定位和課程設置等進行了整體性設計,提供了個案經驗。張亦春、蔣峰(2001)[6],何嵬(2009)專門針對金融專業和金融類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了研究,給出了改進的思路、方法、經驗,為金融教學改革的這一重要問題提供了一些借鑒手段。

        我國現有針對金融專業的教學改革研究多是尋找差距,模仿和學習西方金融學的研究范式、學科體系和教學方法。然而對于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國來說,這并不完全符合金融發展規律,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甚至嚴重的會造成金融資源流失,金融喪失,危及我國的金融安全。黃達(2000)[7]、白欽先(2007)關于金融學科建設、中國經濟學金融學理論與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任務等進行了思考與論述,他們的論述從思想方面提出了獨到觀點,這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研究視角。

        二、國際金融危機的啟示與金融發展理論的視角

        1. 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思考

        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至今已兩年多時間,其造成的影響嚴重、持久和深遠。這場危機不僅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較大影響,更是給我國的金融從業者提出了挑戰和質問:即金融的本質是什么?怎樣認識金融的結構、金融的功能和金融的發展?目前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多局限于技術的層面,且爭論頗多,莫衷一是。

        要正確、準確地認識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等知識在內的微觀金融體系;而要抓住危機爆發的根源和本質,以及日后最大限度的防止金融危機的發生,又要求我們不能拘泥于微觀金融的觀察視角,要有金融資源的意識,大金融的意識和具備金融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思路。

        2. 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研究視角

        自20世紀70年代始,以Black-Scholes公式為代表的數理金融理論的創立,西方的金融專業逐步形成了以金融工程為代表的微觀金融的理論體系。金融學科逐漸數學化、模型化和微觀化,而且往往將金融專業設在管理類學科之下,這與我國傳統的以貨幣、銀行為代表的金融專業形成了較大反差。

        與此同時經濟金融學家(以我國學者白欽先(1998、2001)等為代表)提出了金融資源、金融安全與等基本概念,形成了金融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框架。契合金融危機的爆發,我們可藉以對金融本質進行更深化的認識。在金融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視角下,我們能更清楚的知道,對各類金融資源的運用應以金融功能的擴展和提升為基軸,以金融效率、金融安全的實現為歸宿,避免簡單的金融量性發展觀。如果我們從金融發展理論的演進歷程及其研究視角來審視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金融(市場)發展,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對危機的理解及對金融學科教學改革的推進會更加具有指導和針對性。

        三、從金融發展理論到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框架形成

        1. 金融發展理論的形成

        金融發展問題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Goldsmith(1969),其最早給出了金融發展的定義,即金融發展是指一國金融結構的變化,并采用金融相關比率(FIR)對金融發展進行了量性描述。作為對Goldsmith金融發展觀念的深化,Shaw(1973)和Mckinnon(1973)分別提出了“金融抑制論”和“金融深化論”。由于兩個理論從不同角度論述了同一問題,故一般可簡稱為“金融深化論”。Mckinnon和Shaw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論”的理論背景是:他們發現發展中國家存在明顯的金融抑制現象,即政府過分干預金融市場,實行管制的金融政策,同時存在著較高的隱形或顯性的通貨膨脹,使得國內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發生扭曲,致使利率、匯率不足以反映資本的稀缺程度。金融抑制在發展中國家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嚴格的利率管制、高額存款準備金、信貸配給、高估本幣匯率等。發展中國家要使其金融和經濟不斷發展,就應該放棄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實行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六個方面:提高或放開利率、放寬對金融機構的管制、建立與發展國內統一的資本市場、抑制通貨膨脹、財政和外貿配套改革。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論的提出,標志著金融發展理論的正式形成。但其在體系上比較粗糙,分析模型過于簡單,包括因素較少,不具有動態特征,很多觀點還停留在經驗水平上,理論分析尚顯不足。更重要的是,根據Mckinnon和Shaw的理論框架,其認為金融部門并不創造財富,金融的發展也只能影響資本的形成,并不影響全要素生產力,這些也都較大地削弱了金融發展理論的解釋力度。

        2. 20世紀90年代的金融發展理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金融自由化的進程,一些經濟學家汲取了內生增長理論的重要成果,在其金融發展理論模型中引入不確定性、信息不對稱、不完全競爭、外部性等因素,對金融發展理論進行了修正和發展。

        (1)“金融供給論”和“金融需求論”。Patrick(1966)研究了金融深化對國民財富的構成及使用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貨幣供給帶動下的金融發展戰略。他強調,貧窮國家應當采取金融優先發展的貨幣供給帶動政策,在需求產生以前率先發展金融。這種戰略要求政府在短期無明顯效益的情況下,堅持對金融進行投資和重點發展(陳岱孫、厲以寧,1991)。1996年,帕特里克提出了金融發展中“供給導向法”和“需求導向法”之間的區別。“需求導向”的金融發展是實際經濟部門發展的結果,這意味著市場的拓展和產品的增長必須更有效地分散風險以及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此,金融發展在經濟增長過程中起了一個更好地推動作用。此外,“供給導向”的金融發展先于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因而對經濟增長有著自主的積極影響,對動員那些阻滯在傳統部門的資源,使之轉移到能夠促進經濟增長的現代部門,并確保投資于最有活力的項目方面可以起到基礎性的作用。后者對早期的經濟發展有著支配作用,一旦經濟發展成熟,前者便發生作用。

        (2)金融約束論。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理論界在反思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過程中認識到:對發展中經濟或轉軌型經濟而言,金融抑制將導致經濟發展的停滯和落后。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由于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不僅很難收到預期效果,甚至會導致金融動蕩,因此有必要尋找另外一條道路,這便是由Herman, Murdock and Stiglitz等人提出的金融約束理論。

        金融約束論運用信息經濟學理論,對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金融深化的假定前提為瓦爾拉斯均衡的市場條件,這在現實中難以成立。同時,即使現實中存在這些條件,由于普遍存在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以及行為等因素,這些因素會引起金融市場的失靈。金融約束論認為,金融市場失靈本質上是信息失靈,它導致了金融市場交易制度難以有效運行,必須由政府供給有正式約束力的權威制度來保證市場制度的充分發揮。政府可通過金融約束政策為金融部門和生產部門創造“租金機會”,并通過“租金效應”和“激勵作用”有效解決信息不完全問題。也就是說,政府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觀經濟穩定、可預測的低通貨膨脹率,正的實際利率),通過對存貸款利率加以控制、對市場準入及競爭加以限制以及對資產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為金融和生產部門創造租金,并提高金融體系運行的效率。這一理論為發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過程中政府如何實施干預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政策框架。

        金融約束是發展中國家從金融抑制狀態走向金融自由化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性政策。它針對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轉軌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暢、金融監管不力的缺陷,充分發揮政府在市場失靈情況下的作用。因而它并不是與金融深化完全對立的政策,而是對金融深化理論的豐富與發展。

        (3)內生金融發展理論。內生金融理論把金融因素作為內生增長理論模型的重要變量,研究金融在經濟增長中的效用與作用機制。內生金融理論認為,資金融通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產生金融交易成本。隨著經濟發展,這種交易成本對經濟運行的影響越來越大。為了降低交易成本,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內生地要求金融體系形成和發展。內生金融發展理論從效用函數入手,建立各種具有微觀基礎的模型、引入了諸如不確定性(流動性沖擊、偏好沖擊)、不對稱信息(逆向選擇、道德風險)和監督成本之類的與完全競爭相悖的因素,在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形成作了規范性解釋。

        內生金融發展理論既放棄了以發展中國家為研究對象的傳統,又堅持了從金融與經濟關系角度來研究金融發展問題的立場,金融學家們試圖建立一個一般金融發展理論。它帶來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轉變,使有關金融發展的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令金融發展理論在沉寂了20多年以后重返主流學術界。但是,他們有意無意地堅持了金融發展研究的機構觀,即從現有的機構出發來研究金融功能,導出其產生、發展和作用于經濟的機制,依然具有一定局限性。[8][9]

        3. 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呈現經濟全球化、經濟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發展態勢,金融與經濟越來越密不可分,金融越來越成為現代社會經濟的核心性和主導性要素。這一切要求人們重新認識金融的本質以及金融與經濟的關系。有學者認識到金融發展的現實效應與主流理論不符,提出了以金融資源論為基礎的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是面向21世紀新的金融發展觀,是可持續發展思想和金融理論的融合與升華,是對傳統金融發展理論的揚棄與創新。

        國內學者對金融發展作了比較全面、深刻論述的代表人物是白欽先教授。在其《論金融可持續發展》(1998)中,白欽先教授首先提出了金融資源、金融安全與等基本概念,并提出了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框架。發展金融理論認為,金融可持續發展是在遵循金融發展的內在客觀規律和未來發展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體制,發展和完善金融體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動員和配置金融資源,從而達到經濟金融在長期內的有效運行和健康發展。在其他文獻(白欽先等,2001)中,白欽先教授及其合作者以金融資源論為基礎,從經濟與金融的關系切入,從金融發展的一般性出發,對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作了更系統的闡述: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既不是孤立研究金融的發展和金融發展的一般規律,也不是孤立研究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而是在金融與經濟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即在兩者彼此互動的意義上來研究金融與經濟的發展。

        在這一領域,白欽先教授一直關注并持續不斷地研究金融結構和金融功能的演進和金融總體效應(功能)兩個方面同時展開,針對西方學者只包含金融工具和金融機構兩大要素的特指金融結構理論,提出“金融相關要素的組成、相互關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結構理論;針對戈德史密斯“金融結構變遷即是金融發展”的量性發展觀,提出“金融結構演進(質性與量性發展相統一)即金融發展”及“金融功能演進(擴展與提升)即金融發展”的金融發展理論;并在發展金融學的整體框架內,梳理整合了“發展金融學是以金融功能為研究金融與經濟關系的聯結點,以金融功能的擴展與提升為其研究的基軸,而以金融效率為研究的歸宿”。[10]

        四、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內涵

        現代金融已成為包括宏觀金融與微觀金融、理論金融與實務金融、金融理論與政策、金融風險與金融危機、金融觀念與金融意識等眾多因素,并直接涉及經濟與社會、財富與資源、實質經濟與虛擬經濟及經濟風險與經濟危機等眾多因素的龐大的復雜巨系統。我們在研究金融,進行金融學科建設的時候需要始終具有這樣的大金融意識,始終將金融問題與金融的功能提升緊密聯系起來。

        第一,強化金融資源意識,樹立金融與金融安全意識,實現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在經濟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況下,發展中的經濟體尤其需要有這樣一些意識,并形成相應的對策措施。傳統的金融發展理論對這些問題沒有給出直接回答。而金融發展首先也是一國的金融發展,在金融市場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發展中經濟體往往處于被動和被掠奪的地位,發展金融和金融發展,就必須給與它充分的重視和保護。

        第二,對于我們國家這樣正處于發展成熟中的金融體系來說,仍應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在逐步推進金融領域市場化改革的同時,我們要形成適合我們自身發展狀況的合理的金融結構,在某些市場化改革不利或行不通的行業與部門,我們仍應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職能。金融傾斜并非是惟一正確的金融改革方向,其關鍵是要看改革能否充分的發揮出金融相應的功能性作用,是否實現了經濟金融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金融體制改革應鼓勵創新,鼓勵對外開放,但我們要有自己的時間表,要與健全國家的宏觀調控體系和完善金融的監管體系同步。

        第三,金融發展理論的研究范式需要適當轉變,凸顯人文價值觀的認同。包括金融發展理論在內的現代金融學科體系和大多數經濟類學科一樣,呈現出研究方法數學化、模型化的現象,這本無可厚非。但在金融這樣一個充滿風險因素的領域,在金融虛擬化程度不斷強化的時代,我們應該,而且也不得不轉變我們認識、發展金融理論及其實踐的思路,重新審視金融的本來目的到底是什么?金融的人文價值觀又是什么?這對維持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對我們防止危機的發生都不無裨益。對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來講,在能夠與國內外同行交流的基礎上,也應發展起具有我們自身特色的金融發展理論的研究范式,這不是簡單的中國特色,而是金融發展理論的中國化。[11]

        當代金融學繼續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是貨幣非中性基礎上的金融非中性,將“可持續發展”的哲學理念引人金融學研究,拓寬了金融學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思路;這一研究范式確立了金融學的最終研究目標,在最高層面上給出了我們進行金融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金融發展觀;在方法論上,這一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論實證與經驗實證的有機結合,并突出了金融學的社會科學屬性,實現從貨幣分析到金融分析的真正變革。[12]

        [參考文獻]

        [1]張亦春,蔣 峰. 中外金融學高等教育的比較及啟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2] “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 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J]. 中國大學教學,2005(2):6-18.

        [3]王廣謙. 正確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 中國高等教育,2001(22):13-14.

        [4]張 新. 中國金融學面臨的挑戰和發展前景[J]. 金融研究,2003(8):36-44.

        [5]封思賢. 從金融理論變遷看金融本科教學改革[J]. 金融教學與研究,2005(2):38-41.

        [6]張亦春,蔣 峰. 金融學專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1(3):32-35.

        [7]黃 達. 金融學學科建設若干問題[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0(9):1-7.

        [8]龔明華. 當代金融發展理論:研究及前沿[J]. 國際金融研究,2004(4):4-11.

        [9]劉 澄. 金融發展理論的發展演變簡評[J]. 當代財經,2001(1):35-39.

        [10]白欽先. 金融結構、金融功能演進和金融發展理論研究的歷程[J]. 經濟評論,2005(3):39-45.

        第9篇: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區別范文

        【關鍵詞】金融穩定;貨幣穩定;關系理論

        我國的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中央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都要履行實現貨幣穩定和維護金融穩定這兩大職能。通過大量的事實證明金融穩定和貨幣穩定之間總是存在沖突和一致的關系,中央銀行應該認真履行職責,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1、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關系的研究觀點

        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有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國外的一些先進的金融理念和經濟觀點仍然是需要我們去借鑒和學習的。英國學者較早的發現了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之間的關系,他認為,實行貨幣政策可以有效的減少金融不穩定的因素,而中央銀行可以通過降低最后貸款人的需要來降低金融不穩定的風險,在其發表的理論中指出,可信賴的以維持貨幣穩定為目標的貨幣政策,為經濟提供了穩定并且可預測的利率環境,因此有利于保持期貨幣穩定的貨幣政策,不可能避免短期內通貨膨脹超過可接受的水平,因為金融體系內不穩定的潛在因素使得短期內必須接受超額的通脹。也就是說,在其他的外界條件都一致的情況下,中央銀行還是把政策目標集中的放在貨幣價格水平的穩定減少上,這樣才能夠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還有觀點認為,實現貨幣穩定為目標的貨幣政策造成了金融體系的動蕩,加大了金融體系的潛在風險,不利于金融穩定。通貨膨脹的壓力并不一定都表現為通貨膨脹本身,中央銀行僅僅以貨幣穩定作為目標是不足夠的,必須直接關注于金融不平衡本身,較低的利率不匹配的風險,從而有利于保持金融體系和金融機構的穩健性。因為通貨膨脹的存在,使得貸款方在區別借款人和項目的質量上變得更為困難。換句話說,就是通貨膨脹使貸款者面臨更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從而使貸款方的風險暴露加大,在這種情況,出于實現貨幣穩定目的的貨幣政策同樣可以保證金融穩定的實現。而傳統的觀點則認為金融穩定和貨幣穩定是相一致的,應該把貨幣穩定作為金融穩定的前提條件和基礎保證,很多的國外的金融學者也從各國的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中總結出,無論是貨幣因素還是非貨幣因素導致價格的變動都會引發金融危機,所以,應該避免金融風險的積累,盡可能的把金融不穩定的危害降低。

        2、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關系的沖突性

        2.1金融穩定的維護對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影響。無論是哪一種觀點都不能夠否認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之間存在沖突關系,這可能是由于一些企業或機構出現通脹率的偏離,從而使得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非常困難。金融不穩定導致金融體系內部流動性不足,影響到對實體經濟的資金供給,降低了投資的增長,投資增長的降低又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凈值,而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資金往往都以企業可以提供的擔保或抵押凈值為依據的,因此,企業凈值的降低使其能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供給又進一步減少,這樣惡性的循環下去就會導致金融的不穩定向著實體的經濟轉化。當金融體系的穩定性發生轉化的時候,貨幣不僅可以向金融體系流入,還能夠幫助貨幣管理者擺脫金融危機的不良影響。所以,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是必不可少的,金融機構在貸款給企業的同時還要想辦法提高企業在證券市場中的融資機會,這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降低融資的成本,從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

        2.2低通脹貨幣政策對金融穩定的影響。低通貨膨脹政策對于金融穩定的維護是十分不利的,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的沖突性體現在低通貨膨脹可能導致企業的金融體系出現流動資金短缺等問題,這樣就會造成金融機構面臨危險的經濟危機。防止通貨膨脹會與預防金融不穩定發生沖突,尤其是在經濟繁榮的時期,更應該采取緊縮性的貨幣措施,如果一旦出現流動資金不能夠支持企業或機構的運作,就應該及時的把流動性不足轉變為資不抵債。與此同時,緊縮性貨幣政策的結果使金融機構的脆弱性增加,應對風險的能力降低,一旦發生不利因素沖擊,即容易引起不穩定。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所謂貨幣政策可能引致金融不穩定,并非意味著貨幣政策是造成金融不穩定的根本原因,各種外生因素包括貨幣政策的變化才可能成為點燃金融不穩定的導火線。

        2.3過度信用擴張導致金融不穩定。過度信用擴張是指金融機構超過自身風險管理能力的信用擴張,或者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不匹配的信用投放。過度的信用擴張使金融體系和金融機構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抵抗風險的能力下降。當不利的沖擊發生,即使是一點輕微的震蕩,都會對收益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自1980年以來,各成員國由于銀行不良貸款過高引發的金融問題占所有發生金融問題國家的66%以上,而由于不良貸款過高引發金融危機的占58%以上。可見,不良貸款仍然是銀行穩定的主要威脅,而不良貸款即來源于過度的信貸投放,而且相應的風險管理能力不匹配,就證券系統而言,持有過多的風險資產,過多的風險暴露,會降低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同類型的過度信用擴張造成對不同市場的信心問題。

        3、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關系的一致性

        雖然,貨幣政策的變化與過度的信用擴張會導致金融不穩定,但是我們不能夠忽視貨幣的不穩定性,因此,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之間仍然存在著長期的一致性。接下來,本研究就通過對通脹模型的分析來解釋其中的原理,以及貨幣政策沖擊竟會帶來的影響。

        3.1解析投資通脹模型。筆者通過分析投資通脹模型發現通貨膨脹會直接的影響到企業家們的投資決策,換句話說,通脹預期會通過降低投資需要的成本和產品價格的變化來刺激投資的增加,這樣不僅使得投資者有更大的意愿投資,也會提高企業潛在的收益。因此,可以通過投資增長率的變化趨勢來預測下一期的投資情況,從而促使通貨膨脹率的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投資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有著固定的曲線關系,其受到投資者對于價格需求的影響,如果通貨膨脹率在合理的范圍內波動,就說明投資者們的投資平穩,反之亦然。

        3.2貨幣政策沖擊的影響。貨幣政策的沖擊對于金融穩定性的影響也是不能忽視的,如果是暫時的貨幣政策沖擊可能不會造成投資者對于預期的改變,但是其能夠間接的導致通貨膨脹的發生,從投資通脹模型中可以分析出貨幣政策受外界因素影響的波動性大小,尤其是貨幣沖擊發生后,平衡點會發生偏移,甚至改變原有的運動路徑。與此相反,如果是負向的貨幣沖擊就會導致完全相反的結果,所以,貨幣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以系統原來的位置為基準。但是,一旦出現比較大的貨幣政策沖擊就會造成投資通脹模型的不穩定,所以,一定要注意政策使用的適度性。如果是永久性的貨幣政策沖擊,就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因為投資者會很容易發現而改變預期投資方向,從而,通貨膨脹的預期會隨之提高。可見,貨幣政策的變動對于金融不穩定性的影響非常巨大,這無不需要信貸資金的幫助,所以說,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之間存在長期的一致性。

        4、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首先總結了關于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關系的多方觀點,又闡明了金融穩定與貨幣穩定之間的沖突性和一致性,事實上沖突與一致并不矛盾,只有保持貨幣的穩定才能夠有利于投資和居民的消費,同時,對于金融機構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陳超.制度構建滯后成為我國金融穩定軟肋0,5上海證券報620041811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 |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久久 | 色影音先锋国产资源 |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 日本少妇高潮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