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村的發展方向及前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農村群眾文化 開展意義 創新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作為各行業的基礎,農村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比重較大。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的發展問題十分重視,三農建設也在不斷的深入,農村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推動當前新農村的全面建設和發展,需要做好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確保農民群眾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文中分析了農村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意義,并進一步對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創新發展策略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一 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方向
(一)發揮文化觀自身的職能,做好群眾文化工作
群眾文化工作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在公共文化體系當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群眾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點內容。我們在開展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主流方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弘揚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統美德的和文化體系,充分合理的運用各種各樣的文化藝術方式,讓人們能夠在活動當中提升自我,寓教于樂。積極主動的開展文化陣地建設活動,讓人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能夠變得豐富多彩。
(二)農村群眾文化的信息化發展。
當今世界是信息與知識的時代,人們不論是在生產、生活還是在學習中,都越來越離不開知識與信息的支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人們不但可以在網絡上獲得更多的知識與信息,還可以在網絡上開展各種活動,這就為我國開展農村群眾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信息化發展中,建立信息網絡化平臺,有效地促進群眾間的文化交流。通過上傳優秀的的文化作品,分享給廣大群眾;舉辦群眾性文化演出,并將演出的視頻發送到網絡上向更多的群眾來宣傳;建立農村群眾文化的聯絡網點,及時與群眾進行交流與溝通,并及時記錄群眾的反饋意見,并以此為根據對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進行完善和改進,促進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有效地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
(三)農村群眾文化的特色化發展。
中華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點,我們在研究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方向時,應堅持以中國社會主義為特色進行著重發展農村群眾文化,使農村群眾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充滿活力。例如,積極組織群眾進行自主創作;以文化討論的形式直接抒感等,使群眾認識到祖國文化的精髓,促進農村群眾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與此同時,還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農村群眾文化發展原則。農村群眾文化是人民大眾的文化,它要從根本上改變人民群眾對先進文化的需求,讓人們體會到文化的強烈感染力。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原則,就要聯系實際,加強以農村為主的群眾性基礎文化建設,積極關注農民和弱勢群體的文化生活,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符合時代特征和經濟發展的文化建設目標。將為人民服務作為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宗旨,使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并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二 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措施
(一)思想觀念的創新
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需要加快思想觀念的創新,這樣才能創作出全新的作品。同時作為農村群眾文化工作者,也需要具 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在工作中勇于創新和善于創新,在群眾文化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加快新的藝術形式的引進,以時尚和豐富的藝術形式來豐富當地群眾的文化生 活。農村群眾文化工作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具有較強的發展和改革意識,以創新性的思維來加快推動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
(二)走群眾發展的道路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對農村群眾文化事業的投入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群眾文化的發展光靠國家的投入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在堅守農村群眾文化公益性的同時,還需要積極引進經營理念,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資源,運用市場操作等手段來辦群眾性文化活動,把農村群眾文化當做是一個產業來經營,打造農村群眾文化品牌,將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以便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例如,舉行特色的文化節,像石雕節、玩具節等既培育了當地的文化市場,建立了文化活動品牌又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服務,吸收更多投資資金來服務于文化事業。促進文化事業與經濟產業的共同發展。
(三)加強文化內容和文化形式的創新
文化內容上應該在保持當地特色的同時進行創新。農村傳統的特色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極高藝術價值,需要我們傳承和發揚,但是在保證傳統文化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需要進行內容上的創新。將新的高科技融入到了文化建設當中,新的表演道具,新的設備在促進著文化表演的改變的同時也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更多的形式。
(四)總 結:
農村群眾文化已經成為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要不斷創新農村群眾文化建設、不斷地探索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創造更多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作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幫助人們樹立新的思想觀念、調整心態,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建設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芹生.《新時期農村群眾文化的特點和作用》,《大眾文藝》2011,(2).
[2] 張黎明.《淺談新時期農村群眾文化的特點和發展趨勢》,2011(12).
(一)農村人力資源素質低下
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以中小學文化層次為主,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僅占總勞動力的13%,而文盲半文盲則占總勞動力的8%。在偏遠山區,還依然存在飲水困難、住房條件緊張、衛生醫療設備缺乏的情況,這一切嚴重影響農民身體素質的提高,進而影響農村發展。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民思想落后、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缺乏創新精神和適應能力。隨著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和社會改革步伐不斷加快,農村人力資源問題日益凸顯,嚴重阻礙農村經濟與時俱進,據2013年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農村各類技術人才僅占農村勞動力的0.9%。
(二)農村人力資源結構配置不合理
當前,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產業結構分布不均衡,第一產業的勞動力過剩,第二三產業勞動力占有比例偏低;第二是勞動力地區分布結構不合理,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邊遠地區優秀人才分布比例嚴重失衡;第三是行業分布失衡嚴重,由于受歷史因素影響,從事農業的技術人員遠遠少于從事其他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農村人力資源投資較少
人力資源支出主要包括教育支出、醫療支出、勞動力遷移支出等費用,其中教育投資占有的比例最多。近年來,我國加大對教育領域的投資,但仍然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農村教育經費投資低于城市,農村教師素質、教學設備、教學環境、教學條件不如城市,農村升學率低于城市入學率,因此導致很多農民產生“讀書無用論”的觀念,形成惡性循環,不愿在教育領域投資來提高自己,最后導致農村陷入“保守現狀、安于現狀”的僵局,與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
(四)農村成人教育及培訓比較薄弱
我國農村的成人教育及培訓嚴重不足,本來就已經很落后的農民僅僅靠經驗從事農業生產,沒有動力沒有機會接受實踐性實效性較強的培訓,與發達國家的成人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當前隨著科技的普遍推廣,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農業對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僅僅依靠經驗的傳授和積累是無法滿足農業現代化需要的,也無法與其他行業和地區競爭。
二、開放大學建設與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互動關系
(一)開放大學的建設為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提供了平臺
1.開放大學的建設適應了農村教育發展現狀
開放大學是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實行遠程教育。農村多數交通不便,從事農業生產時間非常緊張,很難抽出時間到專業學校進行完整的學習。開放大學的靈活授課,靈活聽課的教育形式為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提升創造了便利的條件,農民可以通過網絡、電視等了解農業科學技術、農業政策法規、管理技能、市場信息、接受專家學者的培訓,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
2.開放大學建設為農村勞動力
向智能型轉變提供可能開放大學教育本身具有開放性、多樣性、靈活性等特征,基于網絡開展教學,集錄音、視頻資料、廣播、電視、課件、光盤等多媒體資料與一體,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使農民隨時隨處都可以學習。開放大學教育正迎合了農民的需求,深受農民的歡迎,有利于推動農民整體向智能型的轉變。
(二)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
為開放大學建設指明了方向開放大學是適應社會新形勢而實施的教育戰略調整。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培訓是開放大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農村人力資源具有無限的潛力,為開放大學的發展提供了生機和活力。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成果將進一步推動開放大學向前深入持續發展。農村人力資源的需求就是開放大學建設的方向,農村人力資源的現狀正是開放大學規劃建設的依據之一。
三、以開放大學建設為契機
推動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開放大學應該瞄準農村人力資源的市場,而農村應該以開放大學的建設為契機,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不斷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強化農村人力資源的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人才基礎和智力保障。基于此,開放大學教育要發揮其自身的優勢,為農村人力資源提升貢獻價值。
(一)設置豐富多彩的辦學形式
開放大學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的辦學形式非常靈活,在為城市提供職業教育培訓、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的基礎上,更應該將目標對準農村市場。農村可開發的人力資源有務農的初中生、高中生、農村技術員、農業管理員等,他們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他們所需要的培訓內容、專業特長及發展方向是有區別的,這就要求開放大學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適合農民需要的、形式多樣、種類齊全、內容豐富的培訓。首先可以采用訂單式培訓并不斷擴大規模,這種培訓要以知名的有生機的企業為依托,按照企業需求的技術人員為標準,深入開展實用型培訓,最后進行回收,解決農民的培訓后的就業問題。其次,可以與農村的農業培訓機構合作辦學,為其提供師資、教學資源、管理資源等,利用農民的農閑時節聯合開展短期培訓。
(二)開設與市場緊密銜接的專業開放大學教育的目的
就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其專業設置要突破傳統教育模式,要挖掘市場、研究市場,將市場的發展前景與農民的需求與專業設置緊密銜接,專業設置要具有市場性、前瞻性、地域特色性。教學內容要貼近市場、貼近農民、貼近社會,要把教學內容與農業實踐、農村服務、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結合起來,重視農業實踐和技術能力的培養,把課堂搬到田間,把講臺移到農村。此外,要開設一些符合地方實際的特色培訓項目,讓農民在短期內學到真本領,真能帶來經濟收益。
(三)積極構建適宜農村的教學
在推進農村信息化方面比較。離開了計算機的信息化不是真正的信息化。衛星網絡模式是信息化產品,推進了農村的信息化進程;機頂盒模式帶來的信息化還不能完全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養、發展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生產力,并使之造福于社會的歷史過程。其特點:一是數字化。依賴于計算能力的處理,廣泛應用計算機。二是網絡化。三是信息資源化。信息資源多,人們可以共享。四是虛擬現實。信息化的發展使人們感覺到整個地球越來越小,使人們的感知范圍越來越大。離開了計算機和網絡怎么談得上信息化!計算機的出現改變了世界,信息化改變了世界,計算機和網絡使世界變成了“地球村”。一個天南,一個地北,可在同一時間互相看見互相對話互相探討事情。多少復雜的數據,過去要十天半月才能做完的事情,經過計算機處理,瞬間就可完成。丟棄計算機,勢必是舍本逐末。
衛星網絡模式的遠程教育設備是典型的信息化的產品,一個個站點的建立大大地推進了農村信息化進程。它不僅讓農民受到了教育,更重要的是為我們國家農村的信息化做了大貢獻,功在當代,利及長遠。信息化的發展還必然會帶來政務的信息化――電子政務。這是大勢所趨,是時代的要求。開展電子政務就離不開計算機和網絡。現在許多省已明確電子政務開展到鄉鎮一級。發展地看,不久將會延伸至村級。采用機頂盒模式現在看來似乎省了買計算機的錢,但或遲或早還得添置計算機。
從抓農民教育的思路上比較。衛星網絡模式是用發展的前瞻的眼光抓農民教育;機頂盒模式則是用相對保守和傳統的眼光抓教育。
初一看,機頂盒模式適應了農民特點,簡單易操作,只要拿著個遙控器左調調右擺擺就行了,方便得很。但仔細想想就有問題了。這種模式的邏輯思維是:因為農民文化水平低、素質差,不會操作現代化的東西,所以就要針對他們的特點給他一個簡單的東西操作。照此下去,農村怎么發展,社會怎么發展?其實,正是因為落后、素質不高所以就更要推廣計算機,要將普通大眾能接觸到的科技含量高的東西提供給他們,使他們及早轉變觀念,提升素質。正是因為農村的發展落后于城市的發展,才應該把計算機擺到農民面前,讓他們和城里人享受同等的網絡生活。因為中國農民占總人口的比例大,才更需要我們強力推進這項工作。
在開放性和格式標準化方面比較。衛星網絡模式是開放性的,節目格式采用通用的標準化格式,能與其他行業、節目相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十分方便;機頂盒模式自成一體,自我封閉,節目采用專門格式,與其他行業格式不相融,極不方便。
衛星網絡模式天地網節目均采用通用格式。機頂盒模式是封閉的一套系統,站點只能上專門的網站,不能上其他網站,節目格式不符合標準化要求,不太符合發展潮流。接收的各種節目都要先進行格式轉換,然后再提供給各站點。每天要大量的人力完成這一轉換工作。由于自成體系,不能與其他行業資源共享,一般不能和中小學校共建共用。其封閉性是影響其發展前途的致命缺點之一。
在直通性方面比較。衛星網絡模式站點可以直接接收中央教學平臺的節目,極為方便;機頂盒模式站點不能直接接收,要經過省市縣三級轉換平臺或其中的一級平臺轉換后才能點播。
對中央播出的節目,衛星網絡模式站點直接從衛星上接收,無中間環節。機頂盒模式站點由省市縣三級轉換平臺至少其中的一級先接收,再進行格式轉換。理論上轉換過程中存在再次衰減問題,要再次壓縮,效果不如直接接收的好。轉換平臺必須配備一支專門的人員隊伍負責每天的格式轉換。轉換格式看似簡單,其實那是一項一天都不能停、不能節省的重復而繁瑣的程序。
在覆蓋面上比較。理論上衛星網絡模式可實現全覆蓋;機頂盒模式則不能。
采用衛星網絡模式,無論高山、丘陵,還是平原、島嶼,均能收到主教學平臺播出的衛星節目。機頂盒模式受制于網絡,不通寬帶網的地方沒法建站點,不能實現全覆蓋。我國的地形特點決定了采用此種模式是不可能實現全覆蓋的。技術上,一般在電信光纖端口3公里以內的地方才能通寬帶,超過了這個距離信號衰減太大。因此,在目前技術條件下許多村是通不了寬帶的。
在傳輸通道方面比較。衛星網絡模式傳輸通道寬,容量大,不存在堵塞問題;機頂盒模式嚴重受網絡帶寬的影響,網絡堵塞是其無法回避的問題。
衛星的傳輸通道對每個點都是一樣的,不受接收站點多少的影響,設計上能實現快速接收和下載。機頂盒模式的通道是電信網絡,網絡的帶寬是有限的。正如再寬的高速公路其寬度總是有限的一樣,車一多就會塞車。上網的人數一多,并發流達到極限后,必然導致畫面不流暢甚至點不出來,而且還存在服務器的瓶頸問題以及受線路質量好壞影響的問題。
接收方式上衛星網絡模式為順向接收存儲,機頂盒模式為逆向點播。前者存儲后可隨時調閱,屬本地閱看,畫面流暢。后者逆向點播受制于網絡帶寬,畫面是否流暢沒有絕對保證。
經濟上的比較。衛星網絡模式當前的價格約為9500元/站點;機頂盒模式綜合價格約為7500元/站點。綜合性價比衛星網絡模式高于機頂盒模式。
經濟賬要全面算。衛星網絡模式站點所需經費雖然略高于機頂盒模式站點,但功能要強大得多。機頂盒模式雖然投資終端站點的直接價格只有3600元/站點,但把三級轉換平臺建設、轉換制作、傳輸成本加在一起其實價格不菲,達到了7500元/站點。僅2000元之差就失去了計算機,丟掉了大量的功能,而且還要做繁重的格式轉換工作,最重要的是改變了當地遠程教育的架構和方向,權衡利弊,是否合算值得認真權衡。格式轉換工作當然要委托給電信部門來完成,但電信是企業,要講經濟效益,沒有免費的午餐。衛星網絡模式傳輸成本低,且傳輸不用地方花錢,邊遠山區、高坡山頂、平湖洼地均能方便接收。機頂盒模式每月都有網絡使用費用,需要每個站點出錢。
發展前景比較。衛星網絡模式符合信息化的發展方向,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有較強的生命力;機頂盒模式有可能像BP機一樣成為一個過渡性的歷史名詞。
[關鍵詞] 東北農村;新能源;秸稈型煤;市場推廣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1 引言
能源緊缺和傳統能源污染性等問題使我國新能源的研發和推廣愈加重要而迫切。《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指出,“‘安全、高效、低碳’集中體現了現代能源技術的特點,為東北農村甚至全國的新能源開發提供了發展方向。”東北農村主要以秸稈、薪柴和煤炭能源為燃料,為了規避這些能源直接燃燒存在的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污染環境等問題,可以推廣以秸稈為原料制成的“秸稈型煤”作為替代能源,并在充分調動推廣者積極性,探索有效推廣對策的同時,充分發揮“秸稈型煤”熱值高、價格低、污染小等優勢。
2 研究背景
2.1 東北農村新能源“秸稈型煤”的推廣現狀
通過對黑龍江省5個地區20個農村的實地調研,對624份有效調查問卷的統計研究,分析了“秸稈型煤”在東北農村的使用和推廣情況,主要包括:當地農民的能源開支情況、選擇能源時受周圍人影響程度、家庭能源使用結構與使用偏好、對目前所使用能源的看法、對“秸稈型煤”認知程度等。在這些地區,秸稈的使用率為83.6%,電能和煤炭的使用率次之,分別是54.2%和27.6%,天然氣、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的使用率僅為4.2%,也就是說,在東北農村,秸稈、煤炭、木材、電力等傳統能源仍被廣泛使用,而新能源的使用率卻非常低,甚至存在推廣速度慢,普及難度大等問題。
2.2 東北農村新能源“秸稈型煤”的發展前景
“秸稈型煤”作為一種農村新能源,其推廣和使用不僅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資源,節約能源,而且有利于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程度,符合節能減排政策導向和環保宗旨,因此,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與此同時,也具有諸多推廣難題。
3 推廣不力的原因分析
3.1 推廣者推廣動力不足
(1)“秸稈型煤”的推廣利潤較低。推廣“秸稈型煤”的企業以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基本出發點,即利潤不足很難調動其積極性。在沒有特殊政策或激勵的條件下,“秸稈型煤”的價格上限是傳統燃料的平均價格,小于平均價格的幅度越大,越具備推廣優勢,然而,由于管理水平、原料采購、產品運輸等條件的制約,“秸稈型煤”固有的低成本優勢未能充分發揮,從而使推廣利潤較低。
(2)單個推廣者的推廣力量薄弱。目前“秸稈型煤”的推廣者多為個體創業者,經營規模小且相對分散。單個推廣者受生產能力、資金實力和業務范圍等約束,推廣能力有限,無法獲取由于規模效應帶來的超額利潤,甚至無法獲取經濟利潤甚至基本利潤,致使推廣者缺乏繼續推廣的動力,進一步影響大規模或范圍的生產與推廣。
3.2 消費者使用普及率低
(1)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在東北農村,多年來,人們一直使用秸稈、煤炭、木材等傳統能源一直被廣泛使用,而新能源的使用率非常低。多年來,人們一直使用傳統能源,熟悉度高,獲取方式比較便利,形成了使用慣性,并且與傳統能源相匹配的取暖和供暖設備已完善,,人們沒有意愿和愿望改變現有的用能結構,從而阻礙“秸稈型煤”的推廣。
(2)信息了解的渠道閉塞。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9.27%和19.92%的人選擇生活用能的燃料時,分別是通過過去的使用習慣和熟人介紹兩種信息渠道,而墻體廣告、宣傳單、廣播電視等方式則很少受到農戶關注,獲取能源信息的方式較為單一,多樣性渠道不易被采納和接受。
(3)能源使用的轉換顧慮。目前農戶對于使用秸稈型煤存在很多顧慮,例如,購買“秸稈型煤”的成本,是否需要更換爐具,新爐具同原取暖管道等相關設備的匹配,爐具的維修和安全性、能源獲取的便利性等。這些能源轉換使用的顧慮嚴重影響秸稈型煤的進一步推廣。
3.3 東北農村新能源政策中的不足
(1)缺乏完善的實施細則。我國已經出臺了關于農村新能源的推廣與發展的政策法規,并給出新能源的發展方向,但是,缺少具體的、完善的實施細則落實已有政策。如《可再生能源法》作為現階段可再生能源最權威的法律,內容完善,卻過于抽象和籠統,關于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惠民政策沒有切實落實,以致很多關鍵性措施出現執行偏差或不到位現象。
(2)政策扶持及激勵力度不夠。我國農村新能源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的扶持政策較少,激勵的力度薄弱,市場化程度低,因此,很難僅依靠零散的企業進行推廣,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改變當前農村經濟實力較低,新能源的成本高、推廣規模小,扶持和激勵力度不夠的現狀,加大“秸稈型煤”的競爭力度,促使其在市場經濟競爭條件下持續、健康發展。
4 推廣的對策建議
4.1 增強推廣者推廣動力
(1)采用原料置換的推廣模式。由于秸稈型煤價格受傳統能源均價的限制,增加“秸稈型煤”的推廣利潤更多的需要從成本著手。實地調查結果表明,51%的消費者更希望采用置換的方式獲取“秸稈型煤”。與此同時,這種方式還可以保障原材料的供應,降低生產成本。
(2)設計合理的生產布局。隨著秸稈型煤銷售和運輸半徑的逐漸增大,其運輸成本等也大幅增加,因此,可以通過計算合理、最佳和最小經濟半徑,根據相應的生產規模,選擇新廠址的地點,設計合理的生產布局,降低生產和物流等成本。
(3)建立標準化、可復制的產銷流程。建立成本最小化的生產模式和可供參考的盈利模式,形成標準化的、可復制的產銷流程,加強“秸稈型煤”的市場競爭力,提升推廣者的利潤空間,加強推廣積極性,增強推廣動力。
4.2 增強消費者購買動力
(1)加強宣傳,提升農戶對“秸稈型煤”的認識。通過政府和推廣者兩個角度的宣傳提升農戶對秸稈型煤的認識。政府應加強干預作用,提升對“秸稈型煤”推廣的思想認識和重視程度;推廣者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墻體廣告、宣傳單等多種渠道,大力宣傳使用“秸稈型煤”的意義和對農民生產生活的經濟性和便利性。
(2)樹立典型示范戶,形成示范效應。調查顯示,周圍人選擇使用什么能源會對農戶的選擇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可以通過建立示范戶,成立以村級領導干部為主要成員的指導、監督小組,每人負責一個示范戶,定期視察、指導,并協調相關工作。通過組織群眾現場參觀,示范戶和專家現場講解等方式,逐步削弱對傳統能源的使用慣性,同時減少使用“秸稈型煤”的使用顧慮,提高農戶使用可能性。
(3)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通過實地調研和定期回訪,獲取最新的能源數據,開發農村能源信息系統,為推廣者和農戶搭建最新、全面、準確的信息平臺,分享最新的能源類型及售后服務信息等。同時培訓提供技術咨詢和維修服務的工作人員,解決農戶使用秸稈型煤過程中的問題,加強持續使用的動力。
4.3 完善東北農村新能源政策的建議
(1)完善農村新能源政策實施細則。應在《可再生能源法》的基礎上,制定農村新能源產業的相關政策法規和暫行條例,各省市地方政府可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完善實施細則,充分發揮新能源政策和條例作用,切實將政策落到實處。
(2)建立健全政策監督管理機制。建立、完善新能源政策的監督管理機制,約束政府權力和企業行為,保證政策的落實,并發揮實際作用,使推廣者和農戶在推廣和使用“秸稈型煤”中獲益,充分發揮新能源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應。
(3)加大政策扶持和激勵力度。政府可通過多種方式加大政策上的扶持和激勵力度,促進農村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如減免稅收、加大補貼力度、調整價格政策、拓寬融資渠道等,為農村新能源的初期發展提供足夠的市場空間,逐步形成持續穩定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吳莉.讓農戶資源參與新能源建設[N].中國能源報,2009-7-27(A05).
[2]吳輝.低碳經濟背景下的新能源技術經濟范式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3]李偉,,李世超.低碳經濟下農村新能源產業發展政策研究[C].全國農村清潔能源與低碳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2011.
[4]姚夢媛.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的視角[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2011.
[5]姬建軍.金融危機下中國能源政策選擇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1.
[6] 張笑東.安陽市新能源發展戰略分析[J].中國市場,2009(9).
關鍵詞:“互聯網+”;河南;農業貿易
1“互聯網+”應用于河南農業貿易中的社會背景和市場背景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2015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戰略部署,無疑給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和應用打了一劑助推劑。互聯網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將更加緊密,作用也將更大,而且未來發展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它會直接影響到中國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為中國經濟的健康高速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同樣,互聯網的發展對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也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隨著近年來工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發展速度緩慢,機制陳舊,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尤為凸顯,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給進入發展瓶頸中的農業經濟帶來的新的活力,一些制約農業發展的掐脖子問題,也隨著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得到解決,給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特別是,國務院“電商國八條”的出臺,更是將發展農村的互聯網建設進度推向了快車道,中央財政投入20億元的專項資金,勢必會對農村網絡基礎建設工作帶來極大的推進,農村的網絡覆蓋率將會更廣,使用網絡的成本也會更低,網絡的受益人群也會越大,農民依靠網絡的發展農業經濟的力度也會越來越大。同時,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發展較快,也較集中的區域都在城市,中國的農村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很小,這就說明了,中國電商未來的發展方向正在或已經對準了農村這塊還未經開采的寶地。在“互聯網+”的帶動下,京東、阿里巴巴等電商大佬已經開始行動,紛紛建立了新的電商營銷戰略,將戰略重心轉向農村,加大與農業經濟的相互融合,一些新的經營理念將會得到推廣,一些具有極強互聯網時代特設的營銷方式將會成為主流,這都將會對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農業經濟正在經歷一場革命,而作為中國的農業大省之一的河南省,必定首當其沖,也必定能因此而獲得巨大的收益[1-2]。
2“互聯網+”應用于河南農業貿易中的優勢及弊端
自古以來,河南省作為河南全國第一農業大省的地位從未改變,特別是改革開放后,農業經濟得到發展,作為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省的糧食產量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而且還成為了中國的產糧大省之一,在農產品的轉化加工方面也是站在全國前列。河南省共有108個縣,鄉鎮將近1900個,村莊突破了47000個,農村人口統計結果將近6000萬,農村網民達2500多萬人,占全省網民的四成多,為農村農業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和潛力,具有先天的優勢。在農產品方面,種類十分豐富,一些產品在全國都非常有名,而且產量在全國都名列前茅,例如焦作懷藥、新鄭大棗、鄢陵花卉、信陽毛尖等。連續十幾年在商務部舉辦的全國農產品購銷對接會上,成交額都位于前列。除此之外,近年來,河南省的物流快遞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現在已經形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物流快遞網絡,每個縣基本上都有分撥,每個鄉也都設有網店,順達、中通、匯通等快遞品牌鄉鎮網點覆蓋率均達50%以上。通過之前的效果可以看出,通過“互聯網+”帶動農業貿易,不僅能夠有效帶動農產品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使農產品銷售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同時還可以有效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然而,從河南省目前的狀況來看,“互聯網+農業”在各個地方的推進還存在有較多的細節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流通環節過長、高端物流供給不足以及生產銷售脫節等問題,其產業鏈的主流仍然是先生產后消費,很少見到以消費帶動規模化生產的訂單農業。另外,還有不少地方由于意識不足以及資金不足等問題,存在農村電商貿易缺乏完善的建設功能性配套設施、電商融資困難,以及缺乏專業人才等問題亟待解決。
3“互聯網+”應用于河南農業貿易的具體實踐
無論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通過以往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出,簡單的做加法,都難以成功。農業作為傳統企業,在新的發展時期必須要與互聯網更好的結合起來。互聯網+農業貿易不僅僅是一個零售渠道的改變或者是銷售方式的,而是一個思想觀念的進步,一種發展理念的進步。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既可以改變暢通較為繁瑣的銷售方式,通過網絡直銷直接實現農產品的銷售,省去了中間環節,使農產品的銷售更加順暢,銷路更加廣泛,能夠有效減低銷售成本,提高利潤。同時,為了滿足農村電子商務的銷售和運行,一些基礎化設施將會進一步完善,農業的智能化、集約化、精細化改造進程將會進一步加快和提高,而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也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其次,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會推動農民思想發生新的變化,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將會隨之改變,更多的就業機會會讓外出打工的大量勞動力在此回到家門口來掙錢,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會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不斷提高。與此同時,農村電子商務的深入發展還有有效帶動與電子商務有著密切關系的交通物流以及信息網絡等業務的發展和壯大,城鄉之間在公共服務方面的水平會越來越小,城鄉一體化的公共服務模式必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在今后的發展中,河南省應幫助農產品銷售環節打造O2O平臺和服務模式,將優勢農產品通過京東、淘寶等電商展開銷售,或者也可以通過網絡宣傳與大客戶簽訂協議進行訂單生產、定向銷售,這對于推動農業貿易的轉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互聯網產銷模式能夠走多遠,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看其在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是否能夠得到順利的解決,例如運輸渠道、物流成本等。尤其是農村各個地區,都必須要將重點放在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上,進一步加快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交通的優化力度,加快與物流企業的深度融合,不斷降低物流成本。要主動適應互聯網營銷模式的新要求和新變化,加快鄉鎮電商服務中心的打造力度,充分發揮鄉鎮電商服務中心在農產品的信息收集和共享,做好市場大數據的分析和整理,加大對市場需求的預判,為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提供最新、最有效的信息和咨詢,同時,搭建具有互聯網營銷模式的全方位一體化營銷體系,幫助農民更加高效,更加全面的使用網絡,讓“互聯網+農業”的新模式早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而推動河南全省的農業經濟向著更加全面,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還要關注對農民知識水平的提升,在當前的農村,人們知識水平較低,對于新事物的理解能力不足,對互聯網給農業經濟發展帶來的推動作用認識不足,對“互聯網+農業”在農村的發展帶來阻礙,必須下大力氣,花大功夫預計解決。因此,將加大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要多組織技術力量對農民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傳授更多的電子商務營銷策略和理念,盡快培養出真正有知識,會技術,能操作的電商人才。要加大外來電商人才的引入,吸引更多具有豐富經驗的電商人才扎根農村,服務農村。同時,要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盡可能的給予資金方面的支持,拓寬信貸渠道,鼓勵農民積極投身到“互聯網+農業”行動中來,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助推河南省農業經濟的飛速發展。
4結束語
“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全面實施勢必會推動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再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一個以互聯網為帶動新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形成,改革勢在必行。
作者:朱曉語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
關鍵詞:社會分層;農村教育;發展;離農;為農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4289(2012)04-0008-03
隨著國家明確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特別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為《綱要》)提出將“加快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公平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以來,社會各界對農村教育的發展越來越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農村教育迎來了一個大好的發展時機,但是農村教育的實踐卻沒有很好地跟進。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術界在農村教育的發展目標和功能定位上存在著“離農”和“為農”的悖論。農村教育的目標定位直接影響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前景,社會分層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一、社會分層理論與農村教育
社會分層是根據獲得有價值物的方式來決定人們在社會位置中的群體等級或類屬的一種持久模式[2]。也就是說,不同的階層占有的資源是不同的。社會分層理論的代表人物有馬克思、韋伯和布爾迪厄等。馬克思從經濟這個角度,以占有生產資料的多少將階層劃分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韋伯從權力、財富和聲望三個方面對社會階層進行分類;布爾迪厄則認為社會分層主要是由于資本的不平等分配所致,他將資本分為四種類型:文化資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符號資本。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當代中國結構變遷研究”課題組經過廣泛調查,將我國階層分為十類,分別為:(1)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2)經理人員階層;(3)私營企業主階層;(4)專業技術人員階層;(5)辦事人員階層;(6)個體工商戶階層;(7)商業服務業員工階層;(8)產業工人階層;(9)農業勞動者階層;(10)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者階層[3]。
在社會學家看來,教育、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三者是相互關聯的,教育對社會階層的合理分布和社會結構變遷具有促進作用,這主要是通過促進社會流動進行的;社會分層受教育者接受何種教育影響,同時教育能夠促進社會結構合理分層的實現。既然教育對社會分層具有促進作用,那么農村教育也不例外。社會分層理論認為,研究者所持的價值立場不同,對于農村教育發展的目標定位也會不同,這就造成我國農村教育在目標定位上存在著“離農”和“為農”的悖論。國內學術界在表述這對矛盾時所使用的概念略有差別。一種表述是“離農”和“為農”。提出反對意見的人認為,“為農”中包括了“離農”的含義,也就是說伴隨著城鎮化的推進,“為農民著想”教育的重要內涵就是幫助農民離開農村。另一種表述是“離農”和“務農”,對這種表述也有反對者,他們認為“離農”是從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的一對概念,而“務農”表現的多是工作選擇,在邏輯內含上不對稱[4]。在本文中,使用的是“離農”和“為農”這種表述。
二、社會分層視角下的農村教育發展悖論
(一)“離農”教育與農村社會發展的背離
所謂“離農”教育,就是以城市為中心,為城市培養高級技術人才,培養離開農村、農業和進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歸鄉土文化的人才[5]。這種教育滿足了農民對自己的子女通過學習考上大學,通過教育改變社會身份,獲得社會升遷,成為城里人,過上城里人的都市生活的愿望。而農村孩子讀書最大的動力就是“跳出農門”,擺脫父輩們世代務農的命運。
“離農”教育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這與我國社會發展和特殊的國情有著緊密的關系。1954年劉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在《勞動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一文中指出,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二元經濟結構,即國家經濟中含有兩種性質不同的結構:一個是以傳統的農業為代表的農業社會,一個是以現代化方式進行生產的城市社會。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制定了先發展城市、后發展農村的發展戰略,人為地造成了城鄉發展不一致,形成了兩個不能整體、均衡發展的二元社會[5]。由于建國初期的特殊國情和趕超英美的迫切愿望,國家采取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政策,為了獲得工業發展所需的原料,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強制性制度,使農村服從于城市的優先發展,人為地加劇了城鄉二元結構的分化,造成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長期處于緩慢發展甚至停滯狀態,遠遠落后于城市社會經濟發展。
對于農村教育發展的這種“離農性”取向,早在20世紀初期,陶行知先生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鄉村教育走錯了路!他教人離開鄉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飯不種稻,穿衣不種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羨慕奢華,看不起務農;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農夫子弟變成書呆子;他教富的變窮,窮的變得格外窮;他教強的變弱,弱的變得格外弱”[6]。而到了改革開放,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后,農村教育中的“離農性”傾向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愈演愈烈,成為困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步入新世紀,今人對農村教育的指責與1920年中國鄉村教育運動者的批評,何其相似,歷史的車輪已經碾過80多年的歲月,何以中國農村教育幾乎依然如故,這不能不令人深思。”[7]
(二)“為農”教育與學生個體發展的缺位
所謂“為農”教育,就是強調農村教育發展更應該使農村教育“農村化”、“自然化”,為滿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而培養“為了農村,面向農村,改造農村”的人才[8]。這種取向符合國家發展“為農村的農村教育”的政策訴求,因此成為政府制定農村教育政策的依據。
“為農”教育的提出也是有淵源的。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鄉村教育運動中,晏陽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和教育家,出于提高全民族素質以振興國家的良好愿望,對我國的農村教育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晏陽初認識到,中國的大多數人民是農民,中國是以農立國。要想普及中國的平民教育,應當到農村去。根據農村的“愚”、“窮”、“弱”、“私”四大基本問題,他提出了“四大教育”與“三大方式”和“化農民”與“農民化”的教育理論來進行鄉村教育實驗。梁漱溟在認識到中國社會是一個“倫理本位、職業分立”社會的基礎上,實施農村教育,重新整理和建設中國傳統文化,以進行鄉村建設。陶行知先生主張從鄉村實際生活中創辦活的中心學校,以鄉土物事為教材,以鄉村建設為本位,培養出具有農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改造社會的精神的人才[9]。
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農村教育必須立足于農村,培養農村所需要的人才,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呼聲也日益高漲,發展立足于為農村服務的農村教育,并試圖消除當前農村教育嚴重背離農村實際,農村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單純教育消費等弊端。但是,如果農村教育只是追求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而不去考慮農村學生期望通過教育而得到社會升遷的機會,獲得進入城市和在城市立足的文化資本的話,那么這種“為農”取向的農村教育雖然會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但會造成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的教育功能的一種缺位,這將更不利于社會階層的公平流動。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認為教育是文化再生產和社會再生產的工具,具有維護不平等社會關系的功能。如果農村教育只面向農村劣勢文化圈,那么只能導致農村孩子的低地位的社會再生產,農民永遠擺脫不了悲慘的命運[10]。
三、在“離農”與“為農”之間:農村教育發展的第三條道路
在社會分層理論看來,“離農”教育雖然可以增加農村孩子向城市流動的可能性,但是這種簡單的移植城市模式“對于鄉村來說暗含著一種意義,那就是鄉村的城市化與現代化將通過對已有的城市與工業的移植與照搬而實現”[11]161。也就是說,這種“離農”教育取向“從一開始就沒有將鄉村改造與鄉村發展問題考慮在內,它的眼光集中在國家的建構與城市工商業的發展上,它只是將鄉村作為人才選拔的一種來源而已”[11]161。這造成農村教育脫離農村實際和與農村社會斷裂,不利于農村社會的發展。同樣,“為農”教育雖然立足于農村實際生活與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對農村孩子進行教育,培養他們成為農村社會發展的“建設者”和“改造者”。但這種“催生”農村現代化模式剝奪了農村孩子參與城市生活的權利,不利于農村孩子公平地向城市流動。總之,“這種想從認識農村既有的物事、掌握農村既有的技能開始‘催生’農村現代化的教育方式,事實證明是比較荒悖的”[11]169。
在“離農”與“為農”之間,在社會需求與個體發展之間,農村教育似乎陷入了發展的兩難境地,農村教育究竟何去何從?其實,根據農村社會階層不同的教育需求,可以將農村教育的功能分為三類:一是“為升學的教育功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城市升遷需求;二是“為務農的教育功能”,滿足一部分扎根新農村建設者的教育需求;三是“為進城務工的教育功能”,滿足一部分勞動力進入城市工作的技能培訓需求。即要求農村教育要立足于城鄉共同發展,在教育目標、學校類型、學校層次和教學科目設置上實現多樣化,其中學校類型的多樣化主要體現在高中發展的多樣化上,既有普通高中又有職業高中;學校層次上既要在現有條件下發展基礎教育,還有必要發展農村高等教育,尤其是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在科目設置上既要開設符合社會發展的知識課程,還要傳授必要的就業和發展的技能。這樣不但會滿足各個農村社會階層的不同教育需求,而且會促進農村教育的自我發展。
因此,在《綱要》實施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從“離農”與“為農”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困境當中擺脫出來,著眼于促進城鄉共同發展。農村教育不但要滿足城市社會發展的需求,而且要滿足個體發展的需求,同時還要滿足農村社會發展的需求。這樣,我們在制定各種政策,思考各種農村教育發展問題的時候就要從城鄉這個大的系統出發,協調城鄉各種利益群體關系,特別是要多考慮和照顧農村各個社會階層的利益訴求,促進城鄉的共同發展。只有這樣,城鄉教育差距才會不斷縮小,城鄉二元對立的格局才會慢慢改變,農村教育發展中“離農”與“為農”的悖論才會徹底消除。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EB/OL].(2006
-09-27)[2012-1-20]省略/ReadNews.asp?NewsID=4511.
[2][美]波普諾.社會學(第十一版)[M].李強,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64.
[3]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9.
[4]鄔志輝.關于農村教育三個理論問題的探討[J].理論月刊.2009,(6):5.
[5]張濟洲.“離農”?“為農”――農村教育改革的困境與出路[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3):36.
[6]陶行知.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A]//陶行知全集(1).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59.
[7]葛新斌.農村教育:現代化的棄兒及其前景[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12):39.
[8]史成明.對新農村背景下農村教育的審視和對策[J].學術交流.2009,(12):244.
[9]孫培青.中國教育史(修訂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449-455,472-475.
[10]余秀蘭.中國城鄉教育差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346.
一、開放大學的內涵及特征
開放大學是在原廣播電視大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大學,它的辦學宗旨就是大力推進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為更多人提供更多提升自己的機會,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遠程教育,通過自由靈活的辦學模式實現時時可學、處處可學、人人可學的目標。開放大學具有開放性、網絡性、靈活性等特征。所謂開放性就是說開放大學的大門對所有想繼續學習的人群都是開放的,沒有入學的門卡限制。所謂網絡性就是說開放大學的教學手段主要基于網絡來開展,學員與授課教師在網絡上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所謂靈活性就是指開放大學對學員的上課時間地點沒有任何限制,只要在規定的時間段完成教學任務即可,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間空間限制,這樣為學員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現狀
(一)農村人力資源素質低下
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以中小學文化層次為主,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僅占總勞動力的13%,而文盲半文盲則占總勞動力的8%。在偏遠山區,還依然存在飲水困難、住房條件緊張、衛生醫療設備缺乏的情況,這一切嚴重影響農民身體素質的提高,進而影響農村發展。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民思想落后、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缺乏創新精神和適應能力。隨著經濟不斷向前發展和社會改革步伐不斷加快,農村人力資源問題日益凸顯,嚴重阻礙農村經濟與時俱進,據2013年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農村各類技術人才僅占農村勞動力的0.9%。
(二)農村人力資源結構配置不合理
當前,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產業結構分布不均衡,第一產業的勞動力過剩,第二三產業勞動力占有比例偏低;第二是勞動力地區分布結構不合理,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邊遠地區優秀人才分布比例嚴重失衡;第三是行業分布失衡嚴重,由于受歷史因素影響,從事農業的技術人員遠遠少于從事其他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農村人力資源投資較少
人力資源支出主要包括教育支出、醫療支出、勞動力遷移支出等費用,其中教育投資占有的比例最多。近年來,我國加大對教育領域的投資,但仍然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農村教育經費投資低于城市,農村教師素質、教學設備、教學環境、教學條件不如城市,農村升學率低于城市入學率,因此導致很多農民產生“讀書無用論”的觀念,形成惡性循環,不愿在教育領域投資來提高自己,最后導致農村陷入“保守現狀、安于現狀”的僵局,與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
(四)農村成人教育及培訓比較薄弱
我國農村的成人教育及培訓嚴重不足,本來就已經很落后的農民僅僅靠經驗從事農業生產,沒有動力沒有機會接受實踐性實效性較強的培訓,與發達國家的成人教育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當前隨著科技的普遍推廣,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農業對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僅僅依靠經驗的傳授和積累是無法滿足農業現代化需要的,也無法與其他行業和地區競爭。
三、開放大學建設與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互動關系
(一)開放大學的建設為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提供了平臺
1.開放大學的建設適應了農村教育發展現狀
開放大學是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實行遠程教育。農村多數交通不便,從事農業生產時間非常緊張,很難抽出時間到專業學校進行完整的學習。開放大學的靈活授課,靈活聽課的教育形式為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提升創造了便利的條件,農民可以通過網絡、電視等了解農業科學技術、農業政策法規、管理技能、市場信息、接受專家學者的培訓,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
2.開放大學建設為農村勞動力向智能型轉變提供可能
開放大學教育本身具有開放性、多樣性、靈活性等特征,基于網絡開展教學,集錄音、視頻資料、廣播、電視、課件、光盤等多媒體資料與一體,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使農民隨時隨處都可以學習。開放大學教育正迎合了農民的需求,深受農民的歡迎,有利于推動農民整體向智能型的轉變。
(二)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為開放大學建設指明了方向
開放大學是適應社會新形勢而實施的教育戰略調整。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培訓是開放大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農村人力資源具有無限的潛力,為開放大學的發展提供了生機和活力。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成果將進一步推動開放大學向前深入持續發展。農村人力資源的需求就是開放大學建設的方向,農村人力資源的現狀正是開放大學規劃建設的依據之一。
四、以開放大學建設為契機,推動農村人力資源開發
開放大學應該瞄準農村人力資源的市場,而農村應該以開放大學的建設為契機,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不斷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強化農村人力資源的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人才基礎和智力保障。基于此,開放大學教育要發揮其自身的優勢,為農村人力資源提升貢獻價值。
(一)設置豐富多彩的辦學形式
開放大學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的辦學形式非常靈活,在為城市提供職業教育培訓、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的基礎上,更應該將目標對準農村市場。農村可開發的人力資源有務農的初中生、高中生、農村技術員、農業管理員等,他們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他們所需要的培訓內容、專業特長及發展方向是有區別的,這就要求開放大學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適合農民需要的、形式多樣、種類齊全、內容豐富的培訓。首先可以采用訂單式培訓并不斷擴大規模,這種培訓要以知名的有生機的企業為依托,按照企業需求的技術人員為標準,深入開展實用型培訓,最后進行回收,解決農民的培訓后的就業問題。其次,可以與農村的農業培訓機構合作辦學,為其提供師資、教學資源、管理資源等,利用農民的農閑時節聯合開展短期培訓。
(二)開設與市場緊密銜接的專業
開放大學教育的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其專業設置要突破傳統教育模式,要挖掘市場、研究市場,將市場的發展前景與農民的需求與專業設置緊密銜接,專業設置要具有市場性、前瞻性、地域特色性。教學內容要貼近市場、貼近農民、貼近社會,要把教學內容與農業實踐、農村服務、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結合起來,重視農業實踐和技術能力的培養,把課堂搬到田間,把講臺移到農村。此外,要開設一些符合地方實際的特色培訓項目,讓農民在短期內學到真本領,真能帶來經濟收益。
關鍵詞:農村商貿物流;“淘實惠”;“最后一公里”
一、前言
京津冀協調發展規化,將河北定位為“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河北省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并出臺多項政策給予扶持和幫助,大力打造“互聯網+智慧鄉村”平臺。支持物流體系建設,支持農村、社區、學校的物流(快遞)投送服務網點建設,構建覆蓋城鄉的電商物流配送體系,積極發展第四方物流。在政府的大力號召下,河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保定市大力鋪設“農村電商”,力求實現一村一店,村村通物流,解決農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
二、電商“淘實惠”現狀分析
(一)“淘實惠”基本情況
“淘實惠打造保定人自己的電商平臺”保定市滿城區淘實惠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專注于農村電商領域,是一個為了打造“智慧美麗新農村”,幫助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平臺。公司計劃在鄉鎮發展13家鄉鎮級運營中心,183個行政村,采取先試點、后推開的實施辦法,計劃兩年內全覆蓋。
(二)“淘實惠”在鄉鎮中的生存現狀
1、鄉鎮顧客“留守化”。筆者對保定市滿城區鄉鎮村民做了“保定市滿城區鋪設淘實惠店鋪鄉鎮村民調查問卷”,調查發現,鄉鎮顧客表現為“留守化”年齡普遍在40歲以上,且女性居多50歲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比例基本相近,40歲以下的顧客相對較少,且仍以女性為主。
2、鄉鎮村民對互聯網的使用呈“星星之火燎原”之勢。鄉鎮村民的對會聯網的使用并不像想象的那樣落后,百分之六十多的人會手機上網,百分之四十多的人會電腦上網,不上網的人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說村民們對于網購的硬件條件基本具備。
調查數據顯示經常網上購物的只占12.93%,這些人一般是20到四十歲的女性,主要在家帶孩子,處理日常事務。而限制大家網購的條件大部分人表示為“付款”、“質量”、“售后”等。網上付款讓大多數村民感覺到不安全,再有就是網銀的綁定程序也給村民帶來不便;加上網上的東西只能看到圖片,同一個圖片不同的店鋪價格可以差出數十倍;再有就是物流的配送,之前鎮上村里物流配送點沒有普及,要取東西需要到附近相對繁華的鎮上,甚至是市里取件,讓村民感覺時間性不強,購物省下的錢都用在了交通上,或者反而價格更高了。
(三)“淘實惠”村村通物流現狀
1、“淘實惠”物流基礎設施。“淘實惠”村村通物流項目,采用總分形式進行物流配送,即“淘實惠”在市區設有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再下伸至各個鄉鎮村落,實現村村通物流。“淘實惠”采用的兩級適應不同市場需求的綠色配送方式,在市區采用電箱車,保證及時到達市區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住戶。在鄉鎮采取電三輪小箱車,能夠更合理的適應鄉間道路,并與鄉鎮貨物購買量匹配,避免浪費,合理節約成本。此外,“淘實惠”的整個配送過程中采取與當地原有快遞公司結合的方式,即消除了競爭,又降低了自己的投入成本,且節省了宣傳費用,也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2、“淘實惠”物流市場現狀。調查訪談中,絕大部分村民都聽說過“淘實惠”,還有不少人去店里嘗試過操作,許多人進行了購物嘗試,還有些村民已經成為了“淘實惠”的常客。村民對“淘實惠”普遍持稱贊態度,認為淘實惠讓他們的生活更先進了,更有水平了,更方便了,更豐富多彩了,更接近城里人了。由此也可見鄉鎮村民對于“互聯網”的使用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畏懼,對網絡的使用也不像意識中的那樣艱難,大家對屏上交易還是很感興趣也很樂意接受的。滿城區人口總計約40萬,但是電商的進入還是很少,除了再市區還有兩三個之外,在農村的幾乎電商幾乎沒有,所以“淘實惠”的發展前景相當樂觀。
(四)“淘實惠”電商物流存在的問題
1、平臺不夠健全。“淘實惠”的農村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雖然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但是與時代接軌還是稍有滯后,尚未建立成具備數據交換、信息、智能配送、庫存管理、決策分析等功能的綜合平臺,物流信息還不能完全實現共享,每個行政村的網點與總店的溝通還存在巖石問題;此外物流配送中心的設置并不平衡,考慮到新建成本,造成“淘實惠”在有些地區只能鎮鎮通,存在個別村配送“不精準”問題,也存在有些村莊人數少,購物少,與鄰村無距離,但也設有配送點的情況,存在“配送浪費”。
2、服務規范化程度低。對于“淘實惠”而言,規范化能提高內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對于消費者而言,享受規范化的物流服務是消費者權益的體現。宏觀來看,“淘實惠”物流服務規范化程度比較低。因為配送底端網點與之前的快遞單位有重組和并購,所以導致其他企業的文化和規范還存在身影,不能完全實現規范化物流服務,整個流程還存在“農村式服務”的隨意性。
(五)“淘實惠”電商物流問題解決對策
1、靈活變通。一是在制度安排上要促進農村物流的供需穩定,不僅能夠屏上買還要做到屏上賣,而且買賣相當,滿足農用生產資料特別是農產品流通的平臺要求。二是對于物流配送問題, “村村通”不代表必須“村村有”,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配送體系。
2、引進人才。調查結果顯示“淘實惠”的絕大部分員工并沒有較高學歷,或者其所學專業也并不是電子商務或者物流相關專業,也就是在企業的專業化人才太少,這無疑會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局面,從而阻滯企業的發展。因此引進和培養電子商務、物流等人才或者對現有人員開展電子商務、物流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是“淘實惠”人才之路的選擇。
3、政府扶助。調研中發現,雖然政府一直都在宣傳“淘實惠”、“村村通物流”但是實際中并沒有給以實際的物質、財力、人力幫助。滿城區“淘實惠”總負責人方寶江,是滿城區國美電器的總負責人,私人商人做“淘實惠”更多的是看重利潤,這必然會影響“淘實惠”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如果政府能給予相關政策、財力、物力、人力等的支持,對從事農業與農村物流的企業實施政策傾斜,甚至直接給予資金補貼,可以增大“淘實惠”或者其他農村電商的惠民作用,也是政府發展經濟的不錯選擇。
三、農村商貿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的反思
通過對“淘實惠”的調查研究,發現農村商貿物流雖不像大家意識里認為的那樣不堪,但是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尤其“最有一公里”配送問題更是亟待解決。首先要樹立物流品牌,物流服務不容小覷,要想使電商物流在農村市場一炮打紅必須有足夠的企業實力,一步滿足農民的多種需求和選擇,這樣才能給予農村商貿物流進一步完善的機會,否則很容易“夭折”;其次完善農村交通物流網絡,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節點,有效提高農村物流網絡連通度和覆蓋面,努力搭建農村綜合服務平臺,不斷創新經營模式,以貼近農村生活,服務農村百姓為宗旨,創建一流的物流交通運輸環境;最后培養復合型的農村商貿物流人才,爭取一人多才,一人多用。既簡化工作隊伍,又能防止互相扯皮推諉現象,節約人力成本,比較適合農村物流服務市場。
參考文獻:
[1] 李曉賓,張博文,盧賢鑫. 基于電商市場的鄉鎮物流模式及瓶頸分析[J]. 特區經濟,2015,06:104-105.
[2] 李晶蕾,羅逸軒. 鄉鎮物流發展現狀與前景的研究[J]. 物流科技,2014,05:85-87.
[3] 石巍. 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的形成和突破初探[J]. 科技致富向導,2014,17:86+115.
關鍵詞: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對策;沈陽市
中圖分類號:F320.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2-0044-03
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是推進農業農村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沈陽市現代特色農業主要分布在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法庫縣、遼中縣、新民市和康平縣四個縣域,以及沈陽市轄東陵區、于洪區、沈北新區和蘇家屯區。目前,約有現代特色農業面積23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23%,現代特色農業畝均收益1 123元左右,遠大于一般的種植業收入,特色農業效益顯著,扶持和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已經成為帶動農村區域經濟提升的關鍵環節。在跨入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關鍵時期,充分認識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合理規劃現代特色農業發展重點和方向,構建良性的管理和運營機制,對于實現沈陽市農業、農村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一、發展現代特色農業面臨的問題
1.龍頭企業帶動力弱。雖然從2006年起至今沈陽市已經命名了幾百家的農業龍頭企業,但相對于沈陽市整體農業發展需求來看,龍頭企業還存在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弱的問題,對240戶特色農業農戶的調查顯示,87.59%的農戶還處于分散經營狀態,龍頭企業帶動分散農戶發展的機制亟待完善。同時特色農產品精加工型龍頭企業缺乏,限制了特色農業產業鏈條的延伸,嚴重影響了特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速度。
2.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欠缺。沈陽市特色農產品較多,但深加工型特色農產品少,特色農業初級化現象普遍。對100個特色農業品種的抽樣調查發現,經一次加工或二次以上深加工的特色農產品僅占30.29%,附加值低,嚴重影響了特色農業的經濟效益,不利于特色農業特色優勢的挖掘。
3.品牌意識薄弱。調查中發現沈陽市特色農產品“有品無牌”現象嚴重。2007年沈陽市通過工商注冊的商標和被農業部門認證的綠色標識總計24 000件,其中涉農商標僅占2.7%,而浙江省地級市平均涉農商標率為20%,商標保護意識相差甚遠。同時發現沈陽市部分農戶和農事企業對經過長期積累形成的特色農業品牌保護意識薄弱,導致以次充好現象的存在,嚴重損害了品牌的口碑。以新民市梁山鎮梁山西瓜為例,“梁山”西瓜以皮薄、沙瓤、香甜可口而著名,市場認可度極高,但是由于沒有重視商標標識的統一規劃,造成“一流的品質、普通的價格”現象,品牌效益差,再加上打著“梁山”西瓜牌子進行銷售的其他西瓜,嚴重削弱了品牌的形象。調研還發現沈陽市特色農業宣傳推廣機制薄弱,絕大多數的農產品包裝粗糙,缺乏必要的宣傳營銷,有些產品產出后直接在農貿市場或早市粗放銷售,不利于特色農業的品牌塑造。特色農業品牌意識薄弱的狀況,嚴重制約了特色農業的長遠發展。
4.銷售流通渠道不暢。對240戶從事特色農業的農戶進行調查,發現92.16%的農戶在投資特色農業的時候擔心特色農產品及服務的銷售問題,77.21%的農戶沒有和企業或中介機構形成穩定的收購關系,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69.53%的農戶因為盲目的跟風行為導致產出品滯銷。銷售環節存在的明顯無組織性和惡性競爭的態勢,嚴重制約了特色農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在流通領域缺乏流通操作規程,造成農產品運輸途中的二次污染或損耗,規模化標準化國際化的農業物流體系亟待建設。
5.發展資金不到位。抽取尚未開展特色農業的100戶農戶進行調查,發現42%的農戶很想嘗試特色農業生產,但是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資金。特色農業發展所需資金籌集困難的原因表現在:一是農民自身資金儲蓄少,長年耕作大田作物的農民,經常受到自然災害的侵襲,農產品利潤低,導致農民缺乏發展特色農業的資金。二是依靠金融機構貸款困難,貸款額度小,周期短,限制條件多。三是政府資金補貼范圍較窄,申請門檻較高。例如2005年下發的《關于促進畜牧業發展若干政策的實施細則》規定,養殖雞牛羊等都需要達到一定存欄量、具有養殖規模才可以申請政府資金補助,較高的補助條件,令普通農戶難以企及;同時政府資金補貼標準落后于市場變動。例如2010年3月4日,由沈陽市農委、市林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財政局共同制定的《沈陽市2010年扶持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若干政策》共35條,給予特色產業發展資金補助,但像今年物價上漲,原材料也上漲的情況下,農戶收入并沒有很大增加或者沒有增加,甚至出現不如去年的情況,嚴重削弱農民生產積極性,這時,就需要政府及時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調整補貼標準,增強農戶發展特色農業的信心。
二、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重點和方向
結合沈陽市農業產業基礎和區域優勢,建議重點發展以下十二種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并提出發展方向。
1.林果業。通過政策引導和土地流轉的方式,擴大寒富蘋果、樹莓和葡萄的種植面積,實現規模化生產,把寒富蘋果打造成極具東北寒地特色的農業品牌,打造世界最大的樹莓生產基地和全國大棚葡萄第一產區;加大名優特品種創新力度,重視新品種培育和市場研發。如蘇家屯永樂經濟區的美國白雞心葡萄和正在試種的“巨玫瑰”葡萄品質優越,特色突出,特別是“巨玫瑰”葡萄目前市場銷售價格可以達到每千克20元,經濟效益顯著。
2.蔬菜產業。繼續發展以設施農業為主的反季蔬菜,重視新奇特品種的引進和培育,如荷蘭黃瓜、以色列番茄、彩椒等;重點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目前急需做好相應的生產技術規程制定和推廣工作,對農藥、化肥等施用建立明確統一的標準,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3.特種專用玉米產業。重點發展以高直鏈淀粉玉米、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高賴氨酸玉米、爆裂玉米為主的原料玉米,以糯玉米、黑玉米、甜玉米等為主的菜用玉米和青貯玉米等專用特種玉米品種的選育和推廣工作;積極培育特色玉米深加工企業,發展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飼料和玉米罐頭等,增加特色玉米的加工轉化率,走精深加工之路。
4.高油大豆產業。重點推廣含油高、含蛋白高的遼豆11號、鐵豐31、遼豆14等品種,加大對高油大豆品種選育力度,解決高油大豆品種較少,含油量較低的問題;嚴格按照《遼寧省高油大豆生產操作規程》進行優化種植,大力推行輪作方式。
5.優質特種稻產業。高度重視無公害稻米、綠色稻米、有機稻米和硒鋅營養稻的研發和種植,嚴格操作規程,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加快研發黑米、紫米、紅米、香米、軟米、巨胚米等特種稻,并做好深加工。例如上海農學院以黑米為原料加工的黑米保健粥、黑米酒、黑米飲料、黑米雙歧酸奶等供不應求,發展前景廣闊。
6.食用菌產業。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擴大生產規模,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加強技術合作與交流,發展多樣化品種,尤其雞腿菇、雙孢菇、猴頭菇等珍稀品種的引進培育力度。
7.西甜瓜產業。引進推廣新品種,尤其是早熟品種,提高畝產效益;加大特色西甜瓜的品牌保護力度,維護品牌形象;建立西甜瓜種植示范基地,探索形成西甜瓜種植新技術。
8.花卉產業。壯大百合、玫瑰、香石竹、等適宜在沈陽種植的專業高檔花卉生產基地,加大花卉的出口創匯;普及花卉的種植技術如花棚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努力實現科學化培育;積極試種引進新品種,加大培育力度,豐富花卉品種,如玫瑰新品種的培育“藍色妖姬”、“雙色玫瑰”等。
9.花生產業。建立花生種子繁育基地、鮮食花生生產基地;重視黑花生、彩花生等特色品種的引進培育工作;注重花生的精深加工,向花生奶、花生油、花生醬等農產品加工領域不斷延伸,提升花生種植效益。
10.小雜糧產業。選擇傳統產區,建立小雜糧生產基地和出口創匯基地,實現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搞好小雜糧產品的深加工,例如蕎掛面、蕎香酥、苦蕎速食面、雜糧八寶粥等,市場開發前景廣闊。
11.特色養殖業。充分利用現有的產業基礎,以牲畜和家禽飼養業為主體,發展規模化養殖小區建設,并重點向有機化、綠色化養殖方向發展;加大狐貂貉特種養殖品種的引入力度,適當擴大養殖規模;鞏固發展現有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鼓勵開發引進名、特、優、新品種。
12.休閑觀光型特色農業。鼓勵將區域自然資源、新農村的村莊面貌和淳樸民風有機結合的休閑觀光特色農業發展,建設過程中仍舊要按照“政府主導、農民自愿、管理規范、突出文化”的原則,形成集觀光休閑、文化科普、體驗參與、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多層次農業旅游特色產業;嚴格限制同質化發展和無特色的重復建設,注重資源環境的保護,堅持特色的可持續性和資源的永續發展。
三、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建議
1.選擇和培育高素質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引導特色農業產業化。要注重選擇那些具有產業開發所需的經濟實力、區域種植所需的技術支撐和管理能力、產品成熟所需的迅速采收貯藏、加工能力以及商品上市所需的市場駕馭營銷能力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業,拉長農產品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鼓勵采取“企業+中介組織+農戶”或“企業+基地+農戶”的運作方式發展特色農業,并建立良性的龍頭企業準入考核機制、評估獎懲機制、調控約束機制和清退考核機制,保證龍頭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2.鼓勵和支持中介組織的發展。中介組織帶動特色農業組織化。中介組織包括運銷聯合體、農村經紀人、經銷大戶、專業合作社和運銷服務公司等。要注重選拔培養特色農業帶頭人、經紀人和經銷大戶等,在場地、資金和技術上予以支持,鼓勵其參加或主辦技術培訓班,樹立品牌,實現地方聯盟,形成規模效益。降低組建門檻,鼓勵各種形式的特色專業合作社和技術協會的注冊登記,引導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對接,安排一定專項基金,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質量標準與認證、市場營銷等服務,并盡快出臺“沈陽市加快農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發展的意見”,使各項扶植政策有法可依。
3.提高和加強惠農資金補貼和監管。惠農資金保障特色農業公平性。農業弱質公益的特性,決定了政府需要提高惠農資金額度,尤其重點資助有發展潛力的特色農業產業,在資助范圍和標準上建立市場聯動機制。同時加強惠農資金的管理與發放,建立一套完備的資金監管制度,建立專款專用賬戶,確保劃撥合理,足額發放,落實到位,保證公平。對違規挪用占用惠農資金、采取欺瞞手段騙取惠農資金的單位和人員要嚴肅處理,決不姑息。
4.研發和推廣新技術及規程。科技成果支撐特色農業科學化和標準化。鼓勵農業科研部門加強特色農業關鍵技術的研發,引育名優特新品種、配套實用栽培管理技術、農產品貯藏保鮮技術、深加工技術、物流技術、包裝設計技術、宣傳營銷技術等,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速度。抓緊制定與國際國內接軌的特色農產品的生產規程和技術標準,嚴格操作規程,實現標準化生產,保證產品品質的統一優良。對規模化特色農產品要及時引導樹立品牌,加強知名度宣傳,實現品牌化經營。
5.加強和維護市場監管職能。市場監管保證特色農業秩序化。借鑒美國的食品溯源制度,從特色農業生產的源頭入手,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對特色農產品的生產者、產地、等級等進行記錄,以便及時追溯到問題食品的源頭,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質量。嚴厲打擊那些以次充好,擾亂秩序的假冒偽劣產品,保護優質農產品的銷售,維護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陳殿有,張素鳳.特色農業發展對農民增收的作用[J].農業經濟,2005,(12):24.
[2]程計則,吳義周.縣域特色農業發展對策研究[J].山西農業科學,2002,(3):91-96.
[3]劉婷婷,郭明順.沈陽周邊農村特色農業開發調查[J].農業經濟,2010,(6):29-30.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oder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Shenyang City
ZHANG Wen 1,2,ZHANG Guang-sheng1
(1.Postdoctoral Station of A&F Economic Management,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866,China;
2.Rur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Agronomy College,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86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