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美國金融危機;金融系統;實體經濟;金融危機理論
學術界關于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從金融系統的視角考察,理論與實務界已形成三點共識:
(1)過度的金融創新與金融自由化是導致次貸危機的主要原因
Yuliya Demyanyk和Hemert(2008)等從信貸標準和信貸質量下降方面進行了探討,認為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降低的信貸標準和信貸質量造成的。而信貸標準和信貸質量的雙雙下降與住房價格的持續上漲不無關系。一方面,2001-2006年房價不斷上漲,金融機構發放了大量次級貸款。其中,次級貸款2003年4000億美元,2004年突破1萬億美元,2005年增加到14000億美元;次級抵押貸款比例從1993年開始起步發展到2005年的20%。而監管機構幾乎難以及時發現這些貸款的真實狀況及其高風險,因此,這段時期美國抵押貸款的質量整體上不斷下降,低質貸款的過度膨脹最終釀成了如今的危機。
另一方面,由于房產價格不斷上升,大量新的信貸機構進入抵押貸款市場,追逐高收益,加劇了機構之間的競爭,導致信貸標準下降和貸款者承擔的風險提高,而抵押市場上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和欺詐行為進一步加劇了風險的上升,過高的風險也造成金融市場的動蕩(Dell'Ariccia etal,2008)。
然而,以上分析和研究是在理論的層次上展開的,對實際的解說和操作可能不具有明顯的有效性,從實證研究中才可增加其可信性。因此,Keys、Laeven等(2008)利用美國次債市場數據進行的實證分析發現,次貸危機的發生機理主要源于證券化的過快、過度發展,隨著一些非流動性貸款轉化為流動性債券,金融機構對借款者的評估和監測動力明顯降低。因此,證券化程度與監控力度顯著負相關,過度證券化對于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難逃罪責。
(2)過度放松的金融監管和分散的金融監管架構加速了金融危機的爆發
美國的眾多財政金融要員如Paulson(2008)、Bernanke(2008)都支持這一觀點,紛紛提出改革美國金融監管架構的短期、中期及長期建議。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埃里克?馬斯金教授認為這一危機發生主要應是美國政府的錯誤,是監管的失誤。他表示,過去很多年間,美國的大量房屋抵押貸款發放都相當寬松,但實際上其中很多根本不應該批準。馬斯金說,金融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存在所謂的“外部影響效應”,這種外部影響會產生連鎖效應,從而影響到所有金融行業當中的主體。因此,馬斯金認為,金融行業需要監管,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使金融行業的這種外部效應不致失控,這在以前都有過非常慘痛的教訓。比方次貸危機就證明了我們的監管失效,如果監管有利的話,一開始這個危機就不應當讓它產生。
因此,鄧翔(2008)指出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深層原因是由于金融監管未能跟上金融創新的步伐,從而導致監管的缺失。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高飛、胡瞿(2008)在其研究基礎上,從金融監管的角度進一步剖析了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指出金融分業監管不適應綜合經營,缺乏協調和權威的監管機構同樣也是導致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3)金融市場上道德風險的上升、市場信心的下降加劇了金融危機的爆發
關于這場危機的原因,專家及學者給出了諸多分析,這些分析均有道理,而且有的已探及成因的深層部位。Mian和Sufi(2008)等人認為美國抵押信貸市場違約率的上升導致美國房地產市場萎縮,引發了次貸危機,隨著市場上道德風險的上升、市場信心的下降,危機蔓延到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成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亞洲公眾知識分子(API)獎學金計劃高級研究員Michael Mah-Hui Lim(2008)認為,道德風險問題激勵了銀行的風險承擔,弱化了風險約束機制。2001-2005年美國的銀行抵押貸款供給迅速上升,供給的擴張將原來無法獲得抵押貸款的邊緣消費者拉入抵押信貸市場。與此同時,快速上升的抵押信貸供給導致借款者風險的迅速積累和房產價格溢價上升,進一步提高了消費者的風險偏好,抵押貸款需求激增。道德風險上升所引起的抵押貸款市場非理性繁榮,為后來違約率的激增埋下隱患,是引發金融市場危機的重要誘因。
隨著研究進一步深入,劉桂峰(2009)從道德層面入手深究了其原因。他對美國人過度超前的消費理念及消費行為引致的全球經濟失衡及生態災難、美國銀行業自身本性的迷失導致的虛擬資本在全球的泛濫作了分析,從而指出:不負責任的消費理念以及由此導致的奢侈無度的消費行為是構成這場危機背后最深層次的道德原因。同時進一步指出,過度的消費理念和方式使社會各階層、包括銀行家階層過分逐利,銀行本性的迷失是構成這場危機背后另一道德層面的原因。
以上三點均從金融系統的視角考察了此次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但金融危機根源于實體經濟,并作用于實體經濟。因此,如果僅僅從金融系統的角度,單純地依靠救助金融機構或注入流動性等舉措,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金融系統層面下實體經濟的結構性矛盾與深層次風險,甚至可能催生下一次金融危機。為此,有必要深入探討導致金融危機的實體經濟的深層次原因。
二、基于實體經濟視角考察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大范圍的金融危機使西方的銀行體系遭受重創,實體經濟也未能幸免,且影響仍在繼續。因此,有必要從實體經濟的角度來剖析危機產生的原因。
楊公齊(2008)指出:從根本上說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應該是實體經濟的失衡,國際收支失衡只是實體經濟失衡的表象,實體經濟失衡導致貨幣資本的國際流動,國際資本流動導致虛擬經濟膨脹和蕭條,由此形成流動性短缺,最終能夠導致金融危機。因而全球實體經濟的失衡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必要條件。
此次金融危機爆發后,有不少經濟學家和權威人士從消費方式角度進行了反思。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接受我國央視記者采訪時就談到,此次金融危機的發生與美國人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有關。為了支撐此種消費方式,美聯儲不得不增發貨幣(美元)大量進口石油和日用消費品,以填補國內供給缺口,由此使美國長期處于外貿逆差狀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兼地球研究所主任杰弗里?薩克斯說:在我看來,本次金融危機最基本的一個問題,就是美國居民過去幾年消費過多。美國通過從中國、從全球的金融機構借款來為居民的消費提供融資,并且美國居民對未來很樂觀,認為可以非常容易地獲得借款,特別是房貸以及耐用消費品貸款,而現在由于金融危機,信貸供給減少,消費者失去信心,減少了消費,繼而影響了資金的回籠和資產價格,這又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居民收入及消費支出的下滑。所以,我認為美國會經歷一個螺旋式的通貨緊縮周期。我國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光研究員和張弛認為:“長期以來,美國人依靠舉債來投資和消費。隨著儲蓄率下降和債務率的上升,這種寅吃卯糧、舉債度日的經濟生活方式必然潛藏著很大的風險,構成這次危機的基因。”
同樣,基于實體經濟的視角,陳繼勇、盛楊懌、周琪(2009)進一步剖析了危機產生的原因,他們認為:美國網絡經濟破滅激發的房地產經濟泡沫是孕育金融危機的搖籃;21世紀初美聯儲先后采取的寬松貨幣政策和緊縮貨幣政策是金融危機的催化劑和導火索;全球經濟失衡支撐的美國過度消費是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全球金融體系中各國貨幣地位的不平等加速了金融危機在全球的蔓延。
三、基于虛擬經濟視角考察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與實體經濟相比,虛擬經濟具有高度流動性、不穩定性、高風險和高投機性等明顯特征(曹瑩,2009)。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是經濟過度虛擬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一是它的高度流動性滿足了投機需求,投機需求具有交易成本低、資金占用時間短、可導致巨大的財富轉移效應等特點虛擬經濟都可實現;二是高風險高收益帶來的財富效應以及與之伴隨的非理性的投機行為。高風險伴隨著的必然是高收益,資產價格的不斷上漲必然帶來的是巨大財富效應的示范作用,即使人們知道收益背后的巨大風險,也會因為投機博弈的心理,產生非理性預期并導致嚴重的投機行為,即“羊群效應”,加速泡沫的膨脹;三是高投機性特征帶來的高杠桿化為人們的投機行為推波助瀾。金融創新衍生工具的交易實施保證金制度,因而投機資本往往可以支配數倍于自身的資本進行投機操作,極大地推動了投機熱潮;四是不穩定性使金融市場受到更多政治,周邊環境等許多非經濟因素影響,加大了市場波動,在泡沫破裂時危害迅速擴散。
實際上,以上學者都只是從虛擬經濟或實體經濟單方面來研究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只強調其中一方面而提出的原因必然是不全面,不完善的。雖然泡沫經濟產生于虛擬經濟,但這并不是說與實體經濟無關。相反,虛擬經濟中的泡沫因素大多是實體經濟引致的。因此,在此基礎上,楊兆廷、王元(2009),結合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雙重角度出發,指出泡沫經濟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兩者相互作用的結果:一是政府為了發展實體經濟所采用的寬松的貨幣政策,使銀行等機構為市場提供了大量的信貸資金,過量的資金導致了資產價格的快速上漲,使虛擬經濟中出現了泡沫。實體經濟的持續增長能有效化解虛擬經濟中的泡沫。反之,脆弱的實體經濟則加速泡沫膨脹;二是金融自由化政策下缺少監管,泡沫膨脹時難以及時制止;三是實體經濟中的緊縮政策,往往加速了泡沫的破裂。實體經濟引致經濟泡沫,虛擬經濟過度膨脹的催化放大作用使經濟泡沫發展為泡沫經濟。由此,次貸危機變為金融危機。
四、運用金融危機理論考察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對于金融危機的成因及防范問題,很多學者進行了細致的研究。李偉杰(2008)從金融危機的三代模型的演變過程分析了金融危機理論的沿革及發展。張金清(2008)從金融衍生品的信用創造機制研究美國金融危機的成因及傳導機制。張宇和劉洪玉(2008)從美國公共住房政策角度分析了次貸危機的形成。這些學者都是分別探討金融危機理論的發展和次貸危機的成因,但是并沒有將歷代危機理論與美國次貸危機相結合,對這一問題進行更深刻的分析。
因此,許爽,隋濤(2009)在此基礎上,將歷代危機理論與美國次貸危機相結合,運用金融危機理論分析了美國金融危機的生成機理。文中運用費雪的金融危機理論,指出貨幣供應量擴張,利率不斷降低,孕育了金融危機;運用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性理論,分析得出金融創新導致了信用的過度擴張,使得信用風險不斷放大;根據凱恩斯的投資需求不足理論與金德爾伯格的泡沫理論,指出利率提高、投資需求的下降,導致了資產價格下降,經濟步入下行區間,因此金融危機爆發;運用金德爾伯格的泡沫理論,指出美國監管機構效率的低下。許爽與隋濤運用金融危機理論來分析美國危機的生成機理,有助于從危機的內在成因角度上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進行預防。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美國此次金融危機的發生,不是某個單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上述幾方面原因相互激勵和助推,綜合作用的結果。由于研究視角的差異,學術界關于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原因尚未形成一致的認識。但事實上,不同的研究結論之間并非完全對立,而是內在聯系或統一的。
參考文獻:
[1]鄧翔.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相關分析――基于帕加諾模型的實證檢驗[J]. 經濟問題,2005,(10).
[2]程萬鵬,李好好. 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關聯性研究――基于Pagano模型的實證檢驗[J]. 山東省農業干部學院學報,2007,(1).
[3]董曉林,王娟. 我國農村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內生增長模型分析[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2).
[4]韓廷春.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理論、實務與政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5]韓正清.我國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的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2007,(1).
[6]何廣文. 中國農村金融轉型與金融機構多元化[J]. 中國農村觀察,2004,(2).
[7]李子奈,葉阿忠.高等計量經濟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8]劉旦. 我國農村金融發展效率與農民收入增長[J] .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6,(29).
[9]談儒勇. 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文獻綜述及對中國的啟示[J] . 當代財經,2004,(12).
[10]王瑩,徐璋勇. 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
[11]王瑩,徐璋勇. 我國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
[12]溫濤,冉光和,熊德平.中國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J]. 經濟研究,2005,(9).
[13]溫濤等.中國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J].經濟研究,2005,(9).
[關鍵詞] 金融危機 金融監管
2007年美國次債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不斷惡化,次債危機演變為全球金融危機。進入2008年以來,雷曼公司破產,百年老店美林被托管,各種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各大公司紛紛調整企業戰略,整合裁員不斷。據悉為應對金融危機,企業紛紛裁員,花旗、高盛將裁員1.2萬人,同樣汽車巨頭通用將裁員5100人。世界各大央行聯合行動救市,不斷降息,不斷向銀行注資。面對當前的金融危機,10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再次被提起,兩者是否有何異同,本文對這兩次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做對比分析。
一、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分析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最早出現在泰國,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投機的惡意攻擊“泰銖”引發“泰銖”大幅度貶值,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最后蔓延至整個東南亞。這其實只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外在原因,諸多內在的因素早已為金融危機的爆發埋下了伏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過快的放松管制和資本自由化
過快的資木自由化在金融休系改革、治理結構等各種配套措施尚不完善時,東盟四國在國際金融市場面臨著特定的風險。雖然資本自由化使本國機構可以到國際資本市場借款,增加了資金的來源,但如果缺乏有效監管,資本自由化可能會導致過度的對外借款和由此而造成的短期外債過度增加。這時若出現市場動蕩,就可能出現大量資木外逃,使國內產生支付危機,進而引發金融危機。
2.銀行體系不完善,金融監管缺失
與外國非制造短期資本進入對應,東盟國家對本國金融也也采取放手發展的方式,允許金融機構數目急劇擴張,取消企業的貸款限額,銀行體系監管不嚴,大量的銀行貸款被投入到房地產項目上,加之部分國家政治上的腐敗,大量銀行貸款被浪費而且很多問題又不能及時解決,危機危機的發生埋下了隱患。另一方面,各國的金融監管又十分脆弱。據統計,在1987年~1997年的10年中,銀行的貸款在逐年增加,而貸款損失準備金卻在逐年減少。
3.匯率制度僵化,不能適應金融業的發展
上世紀80年代東盟四國經濟起飛以后,其匯率制度一直采取的是與美元或者是以美元為主的一攬子貨幣掛鉤的固定匯率制度。1995年以后,美元的匯率上升,由于東盟的匯率制度沒有隨之調整,造成本幣實際高估,出口增速降低,進口增加,貿易盈余減少。由于這些國家不能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采用靈活的匯率政策,而采取行政手段將本國匯率維持在扭曲的水平上(高估),必將對其經濟活動產生不正確的信號,導致巨大的“機會成本”,并帶來更大的經濟金融不穩定性,金融市場劇烈動蕩也就在所難免。
二、美國金融危機的原因分析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爆發乃至形成一種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并非偶然,造成危機爆發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導火索,也有基礎性因素,可以說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從宏觀經濟層面看,國際和國內的流動性過剩為此次危機埋下了隱患
在過去5年里,世界各國央行的低利率政策造成了世界性的流動性過剩,較低的資金成本壓低了美國國內住宅的抵押貸款利率,降低了貸款購房的成本,經濟的繁榮使得美國居民收入大幅度上升,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對住宅的強勁需求,從而抬高了房地產價格;同時,房價的上漲也使得房主得以抵押房產再融資的形式,將房產的升值套現以超前消費,從而支撐了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另外,國際投機資金在房地產市場中的炒作,將住宅市場價格迅速抬高到實際需求決定的均衡價格之上。
2.次級抵押貸款產品設計上存在固有的缺陷
次級抵押貸款產品是建立在房價不斷上漲及低利率假設的基礎上的,在房市火爆的時候,銀行可以借此獲得高額的利潤而不必擔心風險;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戶們的負擔必然逐步加重,當這種負擔到了極限的時候,大量違約客戶出現,不再支付貸款造成壞賬,此時,危機必然發生。另一方面,由于貸款發放機構對房地產形勢的判斷過于樂觀,為了追求短期收益,失守了風險防范的基本原則,將大部分資金都以該種形式發放了出去。
3.管理機制上存在的缺陷大大加大了危機爆發的可能性
政府把對次級貸債券這種金融衍生品的評估和監督責任完全拋給私人債券評級機構, 給這些私人機構留下太多操作空間, 結果這些機構采用的評級標準并不十分真實、準確、可靠。在錯誤信息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信貸決策必然是錯誤的決策。
次級債信息不透明。當次級抵押貸款被打包成債券銷售給投資者時, 債券投資者無法確切了解次級貸款申請人的真實支付能力。不透明時往往就會隱藏危機, 這種債務風險不斷積累, 為危機的發生埋下隱患。
三、區別與聯系
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金融危機,這兩次危機分別發生在金融體系不太完善的亞洲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和金融市場比較健全的美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從產生的原因來看,兩者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但也有相似之處。兩者的差別是危機的導火索不同,產生的基本條件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兩者也有相似之處,那就是政府對金融機構的監管不力,放松了對資本流動的監管,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不完善。所以我們可以說,不管金融市場多么發達,金融體系多么完善,放松對金融市場的監管,都可能會對金融安全留下隱患。
參考文獻:
[1]張保衛:亞洲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及我國應吸取的教訓.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版),1999.3
關鍵詞:金融系統性風險 金融危機 金融穩定 內在聯系
一、金融系統性風險的內涵
系統性風險的研究(Masson,1999等)起源于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又以2008年的金融危機為分水嶺,前者對系統性風險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傳染性和金融脆弱性(Dungey et al.,2007等)。Rampini(1999)將系統性風險定義為銀行違約的相關性。系統性風險可從狹義和廣義理解。狹義的核心在于傳染性,廣義在狹義的基礎上還包括了同時逆向、廣泛地影響許多金融機構或市場的系統沖擊(system shocks)。廣義系統性風險并不強調導致金融系統性整體功能喪失的原因,而狹義系統性風險則突出強調了整個金融系統中的個別或幾個金融機構的失敗所產生的負外部性對整個金融系統功能的影響(包全勇,2005)。
2008年金融危機后,FSB,IMF&BIS(2009)把系統性風險定義為金融系統的整體或部分減值而產生的、可能給實體經濟造成潛在負面經濟后果的金融行業崩潰的風險。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對系統性風險的界定主要強調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系統性風險是對整個系統功能的影響,而不是單個機構,它會影響到整個金融體系以及宏觀經濟的穩定。第二,系統性風險使不相關的第三方也卷入其中,并付出一定的代價。第三,系統性風險具有較為明顯的傳染性和放大效應,個別風險如果不加防范最終可能升級為系統性風險,破壞金融穩定,引發金融危機。
二、金融穩定的內涵
金融穩定是金融市場所呈現的一種平和的狀態。大多數作者發現定義金融不穩定比定義金融穩定方便的多(劉郁蔥,2011),理解了金融不穩定就可以從反面來理解金融穩定。金融不穩定假說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Veblan)提出的,而明斯基則做了系統闡述,他認為金融不穩定使得金融機構經歷周期性的危機和破產傾向。吳念魯等(2005)認為金融穩定包括幣值、資金借貸信用關系和秩序、資產價格、匯率等的穩定及金融體系內部各系統協調等內容。
三、金融危機的內涵
(一)金融危機的內涵。學者們(徐璐,2007;吳念魯,2005;石俊志,2001;霍再強,2004等)對金融危機引用較多的定義包括以下三種觀點:
1.《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對金融危機的定義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短期利率、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這一定義強調了金融危機是金融狀況有突發的、迅速的惡化。
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金融危機的界定。金融危機是對金融市場的嚴重破壞,其損害了市場有效功能的發揮,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3.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1998)認為,金融危機是金融市場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使金融市場的功能不能正常發揮,不能將資金輸送給擁有最佳投資機會的資金需求者的一種狀態。
我們認為,即金融危機是泡沫經濟超出系統承受能力,也就是金融系統性風險達到極值時,金融穩定狀態被打破的一種狀態。
四、金融系統性風險、金融穩定與金融危機的內在聯系
金融穩定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保障,而金融風險(主要是系統性金融風險)、金融危機卻是破壞金融穩定的潛在威脅,對他們之間的關系學術界的研究也較為豐富。
(一)金融穩定與金融危機
兩者描述的都是金融系統呈現的一種狀態。關于金融穩定,前文在介紹其內涵時也指出了金融不穩定的學說,金融不穩定是金融穩定的對立面,在理解金融穩定與金融危機的關系時也可從金融不穩定狀態說起。金融不穩定與金融危機屬于金融體系發展的不同階段,金融不穩定屬于前期階段,如果在前期進行較好較及時的金融監管,使金融不穩定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那么金融危機在較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吳念魯等,2005)。但是如果忽視對金融不穩定的監管或者防范不及時,金融不穩定積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機就爆發了,而其中關鍵性的變量就是系統性風險。
(二)系統性風險與金融危機
張曉初(2010)認為,系統性風險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表現為一個連續變量,而金融危機就是系統性風險不斷累積到達一定程度超過臨界值的爆發狀態。
那么系統性風險轉為金融危機到底經過了怎樣發酵、升級的過程呢?張曉樸(2010)給出了系統性風險典型的演進過程,初期經濟主體對盈利預期樂觀,偏好風險,加大投資,風險擴大,債務壓力加大,系統性風險也不斷升級。不斷升級的系統性風險在擴散過程中使得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價值大大縮水,正常的融資渠道也受阻,再加上緊盯市價的交易規則,就會形成價格下跌、市值縮水、拋售、價格再跌的惡性循環,投資者心理恐慌更加劇和擴散了這種循環,最終導致了金融危機。關于系統性風險的傳導,溫博慧、柳欣(2009)等發現對金融系統性風險產生原因的各種解釋可被統一歸結為資產價格波動。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金融風險積累是轉化為金融危機的前提,而金融危機是金融風險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其中突發事件往往是金融危機的導火索,促使金融風險轉化為金融危機。
(三)三者內在機理
金融系統在起初處在一種比較均衡的狀態,主要表現是貨幣供求金衡、資金借貸關系均衡、資本市場關系均衡、國際收支均衡(石俊志,2001),從而使得整個金融體系處于穩定的狀態。但是由于金融風險的存在,尤其是不可分散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隱藏在金融體系內部,不斷累積,形成泡沫經濟,金融體系出現不穩定。這時的主要表現是,資產價格出現波動、資金流動性吃緊、債務壓力加大、投資者出現信心危機。系統性風險膨脹到極限,這時某一突發事件如金融機構倒閉、貨幣政策改變等都會產生連鎖反應,金融危機就爆發了。
參考文獻:
[1] 石俊志. 金融危機生成機理與防范 [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
[2] 霍再強. 現代金融風險管理 [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 米什金. 貨幣金融學 [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4] 吳念魯,鄖會梅. 對我國金融穩定性的再認識 [J]. 金融研究,2005,(2).
[5] 徐璐. 金融危機形成的理論模型[J] . 金融經濟, 2007, ( 18): 95??96.
[6] 駱鈺,黃孟強,沈謙試. 論金融風險及其防范[J].金融研究,1997,(5).
[7] 張洪濤,段小茜. 金融穩定有關問題研究綜述[J].國際金融研究,2006,(5).
[8] 溫博慧,柳欣. 金融系統性風險產生的原因與傳導機制--基于資產價格波動的研究評述[J].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9,(6).
[9] 張曉樸. 系統性金融風險研究: 演進、成因與監管[J].國際金融研究,2010,(7).
[10]〔美〕威廉姆斯等. 企業制度與市場組織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11] 包全永. 銀行系統性風險的傳染模型研究 [J]. 金融研究,2005,(8).
[12] 安輝.現代金融危機國際傳導機制及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4,(8).
關鍵詞:金融危機;大學生創業;創業條件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87(2016)02-0016-03
在國家政策和人們思想轉變的推動下,創業成為越來越多在校及畢業大學生的選擇,新一代的年輕人不再熱衷于父輩眼中的金飯碗,而是想用“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擁有自己的事業。創業對于大學生來說有利有弊,受多方面影響,這其中也有許多內在外在的必要條件,金融危機作為資本、貨幣市場上不能忽視的一座冰山,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對其創業的沖擊也不容小覷。大學生創業的第一步就要與資金打交道,沒有一定數量的資金支持很難有一個良好的開頭,而金融危機對各個市場帶來的影響就體現在貨幣資金上,所以在金融危機與大學生的創業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這個關系是由金融危機主導的,它對創業會帶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打擊市場上眾多潛在的經濟利益。
一、金融危機對各方面的沖擊
(一)對進出口的影響
進口和出口行業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容小覷,而他們在金融危機中受到的沖擊也是最直接的。危機在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的過程中,出口業首當其沖;另外人民幣因金融危機而升值,美元則在同等程度的貶值,造成中國出口到國外的商品價格不斷上漲。金融危機時期我國進出口公司的營運壓力也會日益增大,其原因就是在危機中很多國家的內需逐漸縮小,從而我國產品市場份額隨其逐漸縮小。
(二)對各行業的影響
具體到行業,外包公司和跨國公司業務首當其沖,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其減少用人數量;制衣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也會很大。金融危機的存在使得世界船舶業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西方許多銀行因此暫停了船舶融資業務,所以其對船舶行業的影響也不容小覷。還有就是對技術人員的需求。
(三)許多資產的價格如土地、股票增長幅度過快
對預期態度偏離實際情況而樂觀過度,導致實際資本積累過多,特別是將許多資金轉向投機性較強的房地產市場,這種情況在金融危機中越積越多最終造成了房地產、金融泡沫。
(四)普遍的過度投資
在對經濟持續增長的預期持樂觀的態度下,以及信貸的增長迅速和大量流入的外部資金推動力下,危機前各國普遍出現的現象即過度投資,不但對外部資金的流入有了更大的吸引力,而且,更為嚴峻的是快速增長的金融資產等一系列虛擬經濟的投資使得眾多資產價格被快速提高。
(五)貿易持續逆差并不斷惡化
各個國家的貿易狀況在危機前不斷惡化,逆差也在隨之擴大,國內資產和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以及本幣匯率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使得國家對維持本幣幣值的信心下降,同時對經濟的持續增長產生了憂慮,經濟在外部的沖擊面前變得一觸即潰。
(六)對就業的影響
金融危機導致各大企業公司的收入狀況不容樂觀,甚至出現負增長的局面,為了緩解這種現象對企業來說最好的辦法便是裁員,節省開支。而裁員對即將或已經畢業大學生和在職人員來說是重大的打擊,對他們這些個體而言即意味著失去工作的機會,失去了生存的條件,社會不穩定因素隨之上升。
二、大學生創業的條件
大學生創業是現在社會上最普遍的現象,如果家里有一定的經濟支持,大學生的創業過程或許會比較容易,如果只是靠自己的拼搏努力,困難可想而知。即使有了人和,也離不開其他的一些條件。
(一)擁有敢創業的精神
大學生創業動力的源泉便來自于創業精神,其是創業者的支柱。擁有創業精神,可以讓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信念堅定,走向成功。創業大學生最離不開的便是開拓創新精神和敢于承擔風險和敢于冒險的精神。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只有具備了承擔風險的勇氣和敢于冒險的精神,才能在創業的過程中有遠見有想法。
(二)創業經驗
在校園內較長時間生活的大學生,缺乏對社會的了解,特別是在對公司的經營管理、市場業務開拓上,很可能缺少腳踏實地的干勁。所以在創業前要去各個機構企業實習學習一段時間,積累一定的經驗,在創業時少走一些彎路,經驗的積累是創業必不可少的條件,也是在為自己的創業之路鋪路。
(三)外部環境影響
大學生的創業動力還會受社會創業環境以及對大學生創業輿論導向的影響。其創業的成功也離不開政府對創業活動的支持。政府應從各個方面給予創業者一定的支持和幫助,創業的成功也會帶動整個社會的活力,增加就業機會、拉動經濟增長、為國家的GDP做貢獻。
(四)金融環境良好
整個金融市場環境處于正常狀態對大學生的創業來說很重要。一個各方面機制運行完善的社會可以給創業提供一個好的平臺,有一個順暢的過程,使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有信心繼續堅持下去。如果金融市場不穩定勢必會給大學生的創業帶來重創,創業離不開資金,若整個市場背景都處于資金的不穩定狀態,那創業的穩定又從何談起。
三、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
金融危機產生的最明顯的外在原因便是貨幣政策的變化和宏觀經濟環境。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經濟經歷了長達10多年的經濟繁榮期,這一時期,西方國家貨幣政策非常寬松,人們對經濟預期的樂觀態度引起了大規模的超前消費,使抵押貸款的擴張加速。沒有償債能力的個人獲得貸款的規模越來越大時,過度負債、資產泡沫便產生了。由此說明泡沫的產生離不開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環境,這兩個因素也使得泡沫最終破裂。自主創業的畢業大學生是新創業人才群體,但他們對社會的認知有限,創業的經驗不足,因此,在創業方面會遇到很多障礙。首先,大學生創業機會鑒別能力較弱。現代社會產業發達,物質豐饒,基本步入經濟微利時代,但因為金融危機的原因,社會和家庭消費需求下降,行業之間存在很大的投機性,創業機會的識別和創業項目的選擇顯得尤其重要,但是在校園內生活的大學生對市場需求的把握能力相對不足。其次,大學生信息資源獲取能力缺乏。初入社會的大學生在創業中不論人脈關系還是資金問題都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融資渠道開拓能力和人力資源獲取對大學生創業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另外,大學生有沒有處理好團隊內部關系的能力和對創業團隊進行明智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根據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的成活率一般不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內部會出現分歧。大學生處于快速成長期,變化性較大,而創業是一個充滿艱辛的過程,必須構建一個優秀的團隊并堅持合作到底。創業對高度自信和堅持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但現在的中國還沒有形成像美國硅谷那樣敢于冒險、寬容失敗的創業氛圍。來自文化上的壓力也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挑戰之一。首先是家庭上的壓力,父母一般希望孩子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大學生選擇創業意味著與父母的意見不一致,而創業的過程又充滿了不確定性,這在大學生的心理上無形中增加了一把鎖,因此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更要堅持自己的信念。金融危機存在的時候整個金融界的投資都會比較小心,投資主要是通過資本市場來得到利潤,在金融危機的形勢下,公司的市場價值在下降,風險投資商所司的資產以及其擁有的股份的價值也在縮水,于是對他們而言最安全的方法便是放棄投資。雖然金融危機造成了投資商的小心投資,但它對大學生創業者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單方面看,中國更快崛起的機會就要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尋找,之前國家4萬億元的投資可能讓我國產業發展更快。全球的金融環境不好勢必導致國家發展有潛力的、核心能力高的新產業和新方向,這種新發展方向的定位,就會讓大學生創業的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站在一條線上,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創業的人帶來了機遇。機會總是與挑戰并存,創業能否成功離不開創業者能力和資源可獲取性。作為社會群體中最有活力和激情的群體,大學生也會在危機爆發時信心受到打擊。政府雖然會采取多種方法增強創業者的信心,但是對快要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群體來說,面臨人生路上的重要抉擇,選擇創業還是到運營成熟的企業從基層做起是對自我定位的很大挑戰。創業過程會充滿不確定性同時他還需要各個方面的思維和行動上的創新,甚至是顛覆傳統,這一點不同于專門的工作或企業的經營管理,它需要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具有堅定的信心。不可否認,許多社會和經濟轉型的契機都來源于金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創業的大學生部分可能成為以后新型創業文化發展方向的領頭羊。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消費者消費能力下降,金融危機的到來,引起部分企業的倒閉與裁員,一部分人沒有了經濟來源,失去工作的人首要做的事就是節省錢財,抑制自己的消費,購買力因此下降,除了生活中的必須品之外,不會考慮其他彈性大的物質。另一方面大學生的創業資金有限,而在金融危機下,整個投資界的投資會比較謹慎,所以融資更成了一個嚴峻的問題。資金充足后,工作經驗也是創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是大學生創業一個很大的門檻,而金融危機會直接導致大學生缺乏工作經驗,社會經驗不能投機取巧,必須通過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去慢慢積累。
參考文獻:
〔1〕饒文方,許學軍.重大金融危機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啟示[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5-7.
〔2〕吳海兵,吳瑞清,王奇.大學生創業成功之關鍵[J].時代經貿:學術版,2006,(4):6-7.
〔3〕陳石清,伊文斌.加強創業能力培養力促大學生就業[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8,(29):131-133.
〔4〕馬開貴,宋夏偉.金融危機下大學生自主創業前景分析[J].企業家天地月刊,2009,(2):53-55.
〔5〕袁永平.金融海嘯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硅谷,2009,(13):119.
〔6〕李昊.廣東大學生創業(問題)調查———尋找困境與出路[J].知識經濟,2011,(14):66-67.
關鍵詞:國際金融危機 傳導機制 研究
由2007年美國“次債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自從爆發以來迅速蔓延到全世界,至今經濟復蘇緩慢。此次金融危機造成的影響巨大,理論界與實務界基本上都認同這次危機是1929年世界性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然而:為何在美國發生的“次債危機”會逐漸衍變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機?為何在美國本土發生的危機會如此迅速的蔓延至全世界,各個國家都無法避免?為何危機從影響虛擬經濟到后來發展到對實體經濟也造成巨大傷害?這當然不能簡單的以經濟全球化來一言以蔽之。其中,復雜與連續的傳導機理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試圖對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作簡單分析,以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整個金融危機的發展過程。
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理論
從金融系統出現紊亂到實體經濟全面衰退有一系列的過程與環節,所有這些過程和環節的集合即為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由于全球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24小時不間斷交易,金融市場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國家和地區其接受和釋放金融危機信號越快。因此金融危機一旦爆發,很快就從一國金融市場傳導到另一國金融市場,進而再向實體經濟蔓延。一般認為,金融危機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傳導的。
(一)季風效應(Monsoonal Effect)
季風效應最早是由Masson(1998)提出的,是指由于共同的沖擊引起的危機傳導。比如主要工業國家實施的經濟政策會對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政策產生相似的作用和影響。此次金融危機是在次債危機的共同沖擊下而引發的全面的流動性危機,這也印證了季風效應是危機傳導的途徑之一。
(二)溢出效應(Spillovers)
溢出效應通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金融溢出效應,另一種是貿易溢出效應。由于一國與他國的經濟聯系主要是通過貿易和金融,因此金融溢出和貿易溢出成為金融危機傳導的兩個重要途徑。當一國發生金融危機時,該國出口、外國直接投資和國際資本流入都會大幅減少。比如1997年發生在亞洲的金融危機,泰國就備受金融和貿易的雙重打擊。泰銖受到重挫后,與其有著貿易往來的各國也就相繼卷入這場危機中。此次金融危機大大削減了美國的國內需求,而美國又是全球最大的進口國,與其貿易關系密切的相關國家的出口無疑會大幅較少。因此,在金融溢出和貿易溢出的雙重作用下,危機從金融市場傳導到實體經濟的速度更快,增加了危機感染的速度與強度。
(三)凈傳染效應(Pure Contagion)
所謂凈傳染傳導是指金融危機是由宏觀基本面數據不能解釋的原因所引起的。其主要涉及的是自我實現(serf-fulfilling)和多重均衡理論(multiple equilibriums)。在這一框架下,一國陷入危機后會引致另一國經濟走向“壞的均衡”,然而這種新均衡的特征卻是貨幣貶值、資產價格下降、資本外流和壞賬增加。此次當金融危機使得冰島銀行體系陷入全面崩潰時,其主要存款人所在國英國和德國立即查封了該國在兩國的資產,以此避免冰島金融危機通過凈傳染效應使得該兩國金融業受到沖擊。
(四)羊群效應(Herd Behavior)
由于缺乏足夠的信息,投資者一般認為一個國家發生金融危機其他國家也會發生類似的危機。Calvo和Mendoza證明了信息不對稱性以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高額費用是導致羊群效應產生的原因。Agenor和Aizenman(1998)證明了大部分中小投資者是沒有能力負擔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費用的。因此小投資者更愿意根據其他投資者的決策來作出自己相應的決策。小投資者往往跟隨大的投資者作出決策。當金融危機發生時,大投資人減持或賣出資產或投資組合時,小投資人會跟進減持和賣出,這就導致羊群效應,也即是下文所指心理預期渠道傳導。
金融危機在美國國內傳導分析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不是偶然的,有其內在原因與機理。長期以來美國以過度消費支撐和刺激經濟,在創造繁榮的同時,積聚了財政赤字、貿易逆差、資產價格飆升、過度借貸、投機資金泛濫等大量金融風險和經濟泡沫,最終促使風險爆發和泡沫破滅。美國這場危機的主要原因就是信貸泛濫,即金融衍生產品特別是資產支持證券的膨脹式發展。資產證券化的本意在于提高資產的流動性和規避風險,然而當它無節制地發展并成為牟利性工具時,就產生了潛在的危機。
2002年以后,美國政府的低息政策即美聯儲的連續降息導致市場流動性泛濫,房價快速上漲,銀行大量放出次級貸款。銀行放貸之后將其賣給專業機構,專業機構以這些貸款為標的,經結構性打包發行按揭支持證券(MBS)。另一些金融機構參與購買MBS,又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新的擔保債務憑證(CDOs),并且此過程一直持續下去,在CDOs的基礎上不斷衍生出新的CDOs。由于市場的過度投機氣氛,在房價節節攀升的情況下,幾乎意味著購買了這些債務憑證就會獲得收益。到2007年初,這些衍生證券的價值達到了其基礎資產的五倍以上。當美聯儲逐漸升息,房價隨之回落,不良貸款率迅速上升,這些資產支持證券質量惡化,相關金融機構出現巨額虧損甚至倒閉,危機便從房地產市場傳導到了信貸市場以致整個金融市場。而美國是消費大國,因此危機迅速從虛擬經濟層面傳導到實體經濟。
金融危機的國際傳導分析
(一)貿易渠道的傳導
貿易傳導渠道是指一國發生的金融危機,導致本幣貶值或該國國民購買力下降,惡化了其他與其貿易關系密切的經濟基礎,從而可能導致其他國家產生發生金融危機的壓力,傳播金融危機,即 “貿易溢出效應”。金融危機發生后,美元持續走低,也即其他國家的貨幣相對于美元持續升值,其中人民幣表現最為明顯。美國的外部需求減少,進口急劇下降,這使得與美國貿易關系密切的全世界各國對美國的出口都大幅下滑。此外,美國國內的流動性降低,資產價值縮水,于是各大金融機構都緊縮信貸,一直以借貸消費的美國人產生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預期,從而需求減少,通過收入效應作用于有直接貿易關系的國家,進口需求直接減少,由此造成出口國企業利潤下降,經濟受到沖擊。世界是一個聯系緊密的大經濟體,各國之間相互影響。金融危機于是從美國通過貿易渠道傳導到世界各國。
(二)金融渠道的傳導
金融渠道傳導以匯率和利率作為傳導的媒介,外匯市場和資本市場作為傳導的途徑。相對于貿易渠道的傳導,金融渠道傳導的速度更快,且影響更為猛烈。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金融市場實際上處于一個系統中,各金融機構之間尤其是跨國銀行之間相互持有大量的頭寸,由此系統風險被擴大。這種系統風險是金融危機在區域間傳導的重要內部市場機制之一。
美國擁有全世界較完善的金融系統,也被認為擁有最穩定的投資環境。美國國內的金融交易比較頻繁,交易量較大,交易機制也相對完善。這也吸引了世界上很多的投資資金,不僅有私人投資者的資金,也有機構投資者的資金,更有一些國家的外匯儲備資金也進入美國金融市場。美國的股市、債市也有著穩定的收益率,良好的示范效應進一步鼓勵了投資者持股的積極性。
在2007年之前,參與美國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不僅有美國國內的投資者,還有全球很多國家的機構投資者,這其中以西歐國家的機構投資者為甚,于是這些國家的金融機構便融入到美國的風險鏈條中。美國金融市場的出現的危機無疑也會使其他國家在美國市場上投資上遭受虧損,于是歐洲銀行也出現大量不良資產,銀行之間的互相拆借也幾乎癱瘓。當各家銀行收縮信貸時,危機又互相傳開,逐步傳導到全世界。
中國在此次危機的影響中,通過貿易渠道傳導的份額可能相對較大,但通過金融渠道傳導的部分也不可忽視,這其中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中國有大量的外匯儲備投資在美國的國債市場中,美元的貶值使得中國持有的大量美國國債大幅縮水,虧損嚴重。第二,美國在金融危機蔓延的同時也進行著投資組合的調整,由于國內資本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美國將大部分海外的資本撤回,加劇了全球短期資本流動的波動性。在中國表現為熱錢撤回,中國的股價、房價波動劇烈,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受到嚴重的挑戰,中國大量投身于股市、房地產市場的機構或私人投資者虧損嚴重。第三,美國及西歐各國股市的波動對亞太股市也有較大影響,中國的資本市場雖未完全開放,但通過香港股市間接地受到全球的股市走低的影響。
(三)心理渠道的傳導
金融市場尤其是資本市場重要的支撐因素之一是信心。外匯市場每天有2萬億美元的交易,投機性資本約占97%,這就為金融市場的波動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因素。衍生工具等金融創新進一步增加了金融系統的風險,網絡、通信技術使得資金投資在瞬間得以完成。這就使得金融市場變得波動異常,市場更為情緒化,投資者的心理預期不確定因素增加,一旦出現利空消息,市場就會產生恐慌心理,使得投資者對所有市場重新進行評估。金融危機引發的心理恐慌,在本國乃至世界進行傳遞和擴散,導致人們行為盲目和過度反應,進一步增強金融市場的波動程度。在金融危機爆發以前,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抱有較高的期望,信心盲目高漲,不斷投入資金,增持美國資產;危機爆發后,投資者又表現極度悲觀,從資本市場上迅速撤出資金,對政府的政策舉措也持懷疑態度,這種“羊群效應”進一步惡化了金融危機,甚至一些經濟狀況良好的邊緣國家和地區由于資金流的翻轉而陷入危機。
心理渠道傳導的對象是與危機發生國經濟類型相同、地理位置相近,金融體制、發展模式、經濟結構社會文化傳統類似,經濟聯系緊密的國家。例如這次金融危機中,在亞洲新興國家里,韓國損失最為慘重,因為韓國在1997年金融危機以后按照美國模式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結論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金融貿易自由化背景下,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金融與經濟部門的廣泛聯系使得一國金融經濟部門所遭受的沖擊足以在另一國體現,并且這種傳導趨勢日趨迅速。美國由于自身金融系統在監管制度層面較寬松,以及金融創新的牟利性動機和過度寬松的信貸制度,使得從內部產生的危機首先在房地產市場表現出來,然后傳播到整個金融市場直至美國實體經濟。通過貿易渠道、金融渠道以及心理渠道又把危機從美國到傳導到全世界。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任何國家在危機中都不能獨善其身,因此抵御金融危機,減少金融危機對各國的影響需要世界各國密切合作。中國成功抵御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但這并非因為中國的金融系統完善。而且由于加入WTO后,中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抵御世界性經濟金融危機的難度進一步加大,這對中國應對危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金融和經濟運行中還存在著諸如金融監管乏力、金融體系不健全、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不平衡等缺陷。在這次金融危機中,中國的經濟在各個層面上都受到了較嚴重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國際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的研究,以期為國家采取有效措施,應對金融危機提供借鑒,進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實現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Kodres,L.,M.Pritsker.A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 of Financial Contagion[J].Mimeo,IMF and Federal Reserve Board,1998
2.王鵬.國際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研究[D].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7
3.安輝.現代金融危機生成的機理與國際傳導機制研究[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4.張明.美國次級債危機的演進邏輯和風險涵義[J].銀行家,2007(9)
經濟危機發自于金融危機。對于產生這次金融危機的原因,一致的共識是美國的次貸危機形成的。因為在美國,貸款非常普遍,房子、汽車、信用卡、電話單等,都有信貸,有信貸記錄被視為是信用的記錄證明。其原因可歸結為:第一,基本信貸原則喪失。按照國際慣例,購房按揭貸款一般要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還本付息。美國的次級貸款實現零首付,半年內無需還本付息,5年內只付息不還本,甚至允許購房者降房價增值部分再次向銀行抵押貸款。次級貸款的對象沒有還貸能力,放貸銀行違背了今本的信貸原則;第二,金融衍生產品產生的過度泡沫,與大量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現相伴隨的風險,資產證券化這一衍生工具,在本次次貸危機形成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第三,監管缺失,美聯儲鼓勵金融創新,衍生工具可以分散風險,對金融衍生工具缺乏了應用的監管;第四,美國經濟體系出現問題,美國的基本經濟基礎是高債務經濟,是全民債務經濟,向全世界借債來支持高消費水平;第五,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世界金融體系為一個由不受約束的美元所主導的體系,美國的雙赤字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美元的地位,2006年美國的赤字已達其GDP的6%左右。以格林斯潘為首的美國貨幣當局,在長時期內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支持美國經濟的發展,加上松弛的金融監管,鼓勵發展衍生工具,支持了虛榮的繁榮。結果世界金融體系內流動性泛濫,虛擬資產大量積累。金融危機的發展和擴散暴露了美國金融監管機制本身的缺陷,作為一個金融管制較為寬松的國家,美國政府介入危機的遲緩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危機的擴散。市場穩定有序的基礎是法制和監管,建立在這個之上的一些市場運行的基本規則和制度,是一個健康的金融體系賴以生存的基石。
美國作為此次金融危機的“發起者”,既是金融危機的傳播源又是傳染者,任何國家,地區甚至是個人都被卷入此次金融危機當中。美國通過貿易、貨幣和金融等多種直接或間接渠道,在把本國金融危機傳播分散給世界各國或地區的同時,也加速或是刺激了各國金融泡沫的破滅,造成了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危機。可以說只要美國金融危機不消除,其危害就會借助于美國特有的傳播途徑,不斷向世界各國傳播擴散,不斷引發各國金融問題,經濟問題,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對于美國金融危機的救助既是對美國金融危機救助,也等于救助全球金融危機,也是從源頭上救助金融危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救助應以救助美國金融危機為重點之一,解決好美國金融危機,就可以從根源上避免全球金融危機的進一步傳播。救助美國金融危機可以從三個角度考慮:第一,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既可以有效的穩定國際金融市場,也有利于美國通過匯率政策調整國際收支;第二,承擔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有價證券損失,包括繼續持有美國債券(權)不拋售、持有美國外匯儲備不大量拋售,保持國際儲備量與結構的相對穩定,一方面可以不減少甚至增加美國可調動救市資金,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美國金融市場之一步動蕩;第三,繼續注資購進美國不良債券(權),增加美國資本流動性與對企業的救助力度。
局域金融危機的爆發不會引起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危機以及經濟蕭條,而美國金融危機之所以能將各國卷入全球金融危機的“深淵”,主要源于不合理的國際金融體制以及美國的特殊經濟政治地位,對于美國金融危機的救助只是一時之計,并不能從根源上消除全國金融危機的隱患。所以各國在對全球金融危機積極救助的同時,也在大力開展國際合作,協商和談判,希望建立起一個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新的國際金融體系。
金融危機爆發后,社會各界一方面忙著原罪,而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中,矛頭直接指向會計準則,認為第157號美國會計準則要求金融產品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是金融危機罪魁禍首。即找出罪魁禍首;另一方面積極尋找應對危機的舉措。在前一方面,人們從次貸危機追溯到衍生金融產品,追溯到市場及市場信用;在后一方面,政府開始“國家干預”,替代失靈的自由市場。在這一過程中,令會計界人士沒有想到的是,金融危機也扯上了會計:公允價值成了金融危機的原兇之一;會計也成了金融危機的救“市”主。公允價值計量與金融危機的相關性,成了金融界與會計界在危機拯救中的一個爭議熱點。在金融危機蔓延過程中,美國一些銀行家、金融業人士和國會議員將矛頭指向了第157號美國會計準則。他們認為,該準則關于金融產品按照公允價值計量的規定,在金融危機中起到了發生器與助推器作用,即在市場大幅下跌和定價功能缺失的情況下,公允價值計量導致金融機構按市價大幅減計資產,使虧損增加,資本充足率下降,引起市場加大資產拋售力度,進而形成“價格下跌-資產減計-恐慌性拋售-價格進一步下跌”的惡性循環,推動并加速惡化了金融危機。他們并認為,失靈的市場常常意味著沒有什么價格可以讓金融機構作為基準來“盯住”,如果金融機構不必按市值計量其金融資產,金融危機就會消退。
論文關鍵詞:次貸危機形成分析
論文摘要:本文概述了本次金融危機的形成,并對金融危機形成的原因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簡要的抒發了自己的觀點。
參考文獻:
關鍵詞:金融危機;財務管理;啟示
引言
如果從2007年底美國發生“次級貸款”危機算起,被稱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至今已近兩年了,現在還再探討這個題目,似乎有炒冷飯之嫌,但在筆者看來,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說,金融危機使我們失去了很多,但不應失去思考;它摧毀了我們許多,但不應摧毀價值。還有人說金融危機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認識到它給我們上了生動而又深刻的一課,是年輕人鍛煉成長的好機會。它給我們多了一種經歷、一種見識、一種歷練、一種本事。不論從哪個角度,都必須通過思考,認真總結經驗,不能輕易地放棄金融危機給人類思考的價值。
理由之二:人們經常說形勢決定任務。當前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是,對世界經濟寒潮何時消退的形勢做出科學的判斷,以便確定當前任務。
就我國而言,在經濟寒潮何時消退中存在多種意見,其中有兩種代表性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我國經濟2008年底就觸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這次經濟寒潮2009年才能見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應當說,這兩種意見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張2009年下半年就能見到曙光的理由,媒體已有許多的披露,這里從略。下面主要講主張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時代,世界雖大也只不過是個地球村,誰也不能獨善其身。這里先關注世界多數經濟專家的看法。他們認為,這場經濟危機目前仍見不到底,也很難預測什么時候能見底。因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緩解,而不能根治;實體經濟深層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經濟調整還將進一步展開。有的專家還預言會出現第二波金融危機。拿超級大國——美國的經濟來說,經濟危機還在繼續,其經濟仍然在惡化,失業在增加,消費率(占GDP的比重)從70%降到60%等。這是因為,美國生產要素已缺乏增長動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夠填平金融海嘯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維持美元穩固的世界地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因預測到這次金融危機而得獎)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經濟將真正進入蕭條期,人們將看到零利息、通貨膨脹和無復蘇景象,這種情況還將延續很長時間。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萬分之一,也就是一百萬存款的利息是1元。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國的狀況又是如何呢?由于這次金融危機是通過美元和五花八門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國擴散,并滲透到世界各國經濟中。既要看到我國經濟基本面及發展優勢和潛力,也要看到我國所面對的外部嚴峻環境和自身的困難。而對于后者。主要有四點判斷:
第一。經濟增速繼續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長61%;全國財政收入1.46萬億元,同比下降8.3%。用電量和運輸量一般是研究宏觀經濟走勢的風向標,而一季度用電量還在下降,說明經濟產出仍是下降趨勢。有人具體指出,2009年我國經濟可能出現投資、消費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時減速的險情。先說投資。投資增長的原因,是經濟增速的拉動。現在經濟下滑,投資自然就沒有積極性。再說消費,這幾年主要是靠汽車、房地產拉動,而這兩個產業又是靠消費信貸刺激起來的,然而百姓的消費力已經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費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億,而現在只有4億多。而今又有1000多萬的農民工返鄉,農村的消費很難拉動,目前又很難找出新的經濟增長點。類似于家電下鄉這樣的策略并不理想。東部不想買,西部又買不起。有的還說,家電是因為不能出口,才轉銷到農村的,而價格優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稅而已。
第三,央行認為,房地產目前仍有回調的危險。商品房開工面積還在下降。其調整時間約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業的調整。
第四,伴隨著改革開放以及全球化產業的分工,中國經濟的增長對對外貿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內難以逆轉。如我國與美國的年貿易額高達3000多億美元。而我國出口卻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進出口總額同比降24.9%。我國經濟面臨美歐經濟衰退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巨大考驗。
綜上所述,金融危機已到盡頭的說法并不可靠,現在僅是進入止穩狀態。因此,如何從認識危機產生原因和怎樣科學認識危機的問題出發,進而總結經驗、豐富知識、提振信心、沉著應對、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共克時艱這些問題,今天仍然嚴肅地擺在面前,需要我們做出響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來探討這個題目并沒有過時,更不是炒冷飯,仍然具有理論與現實的針對性。
基于此,根據有關文獻及筆者學習的體會,這里先講金融危機及其產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講當前人們對金融危機的幾種認識;接著討論一下怎樣科學與辯證地看待金融危機;最后,根據上述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和發展的形勢,談一談金融危機給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帶來的思考和啟示。
一、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這場危機來得莫名其妙。在談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說一下什么是經濟危機。
一個國家的經濟,由過熱到停滯,再走向衰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發生經濟危機。從其表面現象來說,就是你所生產的東西,有錢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買不起;或者說,大家需要的東西無人生產,不需要的東西卻還在大量制造。嚴重而又全面的經濟危機,是以下述7種現象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經濟嚴重泡沫化(商品價格嚴重脫離價值);二是經濟結構失衡,生產相對過剩;三是銀行嚴重虧損,有的倒閉;四是很多企業破產,大量員工失業;五是發生通貨膨脹或是通貨緊縮;六是經濟下滑;七是經濟秩序混亂。當人類被動地接受懲罰后,又會回到價值規律上來,使經濟得以恢復。但以后又會再出現經濟危機,使經濟呈現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經濟危機既有始,也會有終,所以稱其為經濟發展的周期性。
那么,產生金融危機的原因是什么?應當說,各個時期產生經濟危機的具體原因不盡相同。更為重要的是,金融危機至今還在繼續。此時,要對這場金融危機做出全面的尋根究源還不是時候。下面根據有關資料,講五個主要原因。
(一)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
美國人有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的習慣,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錢。然而。天上掉不下餡餅。這就要碰到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有錢保證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常規的做法是借債和撈錢。
先說借債。美國人在世紀之交,儲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錢花,負債的水平相當高,據說已達10多萬億美元。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們的人民幣來說,10多萬億美元,相當于70萬億人民幣。而我國2008年的財政收入約6萬多億人民幣。即使什么錢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還清債務。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也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有人說過。美國是太多的人花了還不起的錢,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錢借給了不該借的人。如很多國家都買美國的國債,我國到2008年底總共持有美國的國債7274億美元,占美國國債的23.6%,已經超過日本,是美國國債第一大持有國。現在,我們還在買美國的國債。
再說撈錢。多年來,他們揮舞著美元的大棒,認為經濟的增長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產要素,而是熱心地去制造科技網絡泡沫、房地產泡沫和衍生產品泡沫等等,以便撈錢。有這樣的社會存在,就很容易養成投機的心理。投機雖是市場的劑,但漠視風險的過度投機所制造的泡沫總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價值規律的懲罰,使市場失去穩定的基礎,引發金融危機。例如,近年來,在高利潤的誘惑和激烈競爭的壓力下,投資銀行逐步地放棄需要資本金很少、以賺取傭金的主業務,而是不務正業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級貸款”市場和復雜衍生金融產品投資。而衍生金融產品又具有眾所周知的杠桿效應,可以放大收益和風險,交易主體只要交少量的保證金就可以完成高回報的交易。高杠桿率使得投資銀行對融資依賴增強,一旦投資銀行不能通過融資維持流動性時,就容易引起投資銀行的破產。美國五大投資銀行就是教訓。
(二)金融創新過度和不恰當使用
雖然金融創新對金融的發展具有推進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風險的一面,是把雙刃劍。因此,必須把金融創新風險置于可控的范圍內。美國是推崇金融創新的國度,現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誰也無法搞清楚。它們又是如何創新和使用金融創新工具的呢?如美國的房貸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購買商業銀行和房貸公司流動性差的貸款,通過資產證券化,將其轉換成債券在市場上發售,投資銀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術,通過創新再將“次債”進行分割、打包、組合并在市場上分別出售。由此衍生層次變迭加,信用鏈條拉長。其結果是沒有人去關心這些衍生金融產品的真正基礎價值。從而助長和推動了極度的短期投機趨利化,最終釀成了嚴重的金融市場危機。可以說,美國本輪金融危機就是“次貸”危機所蔓延的結果,“次貸”危機是美國金融機構的金融創新過度和不恰當使用金融衍生品的產物。
總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糧,終究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同時,也使我們想到,我們黨所提出的可持續的發展戰略是何等的正確和有眼光。
(三)對經濟疏于監管
正反的經驗均證明,市場經濟是法制的經濟,必須依法進行監管。建立在法制和監管基礎上的一些市場運行的基本規則和制度,是一個健康和有序的金融體系賴以運行的基石。市場主體如果脫離監管和法制的約束,過度追求盈利,盲目競爭,市場就可能滑向無序,金融危機就極易發生。而美國自由金融主義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頂峰,必然導致金融市場的系統性崩潰。總理2009年初在劍橋演講時,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場金融危機使我們看到,市場也不是萬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勢必引起經濟秩序的混亂和社會分配不公,最終受到懲罰。總理還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些經濟實體疏于監管,一些金融機構受利益驅動,利用數十倍金融杠桿進行超額融資,在獲取高額利潤同時,把巨大的風險留給整個世界。這充分說明,不受管理的市場經濟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勵
有關機構的研究資料表明,2007年美國大企業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員工的275倍,而大約30年前,則是35比1。在中國,據媒體的披露,中國銀行董事長是150萬,相當于美國30年前的水平。金融機構對高管激勵措施,往往與短期證券交易收益掛鉤。在誘人的高薪軀動下,華爾街的精英們為了追求巨額短期回報,紛紛試水“有毒證券”,借助于金融創新從事金融冒險。如前所說,美國的房貸機構、經紀公司將貸款發放給沒有還貸能力的借款人,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則將房貸資產打包賣給投資者,重獎之下放棄授信標準。離開合理邊界的高薪激勵,是這場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禍首之一。
(五)數學模型的濫用
數學模型本身是科學與嚴密的,但卻是靜止的,而資本市場則是生動活潑和瞬息萬變的。數學模型依賴一些脫離現實市場條件的抽象假設和歷史數據,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圍內作為投資決策參考,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過分依賴模型進行投資決策是不科學的,必須對模型計算結果給予科學判斷。恰恰是不準確的投資模型,使得華爾街分析師、精算師忽略系統性錯誤,并在證券化分析、系統風險估算,甚至違約率計算上出現預測失誤,最終成為這次美國系統性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誘因。論文
存在決定意識。金融危機,既然發生了,人們會有怎樣的認識呢?
二、對這場金融危機現有的幾種認識
下面列舉現有的三種認識。
(一)巴不得一夜之間就能告別經濟危機
據有的媒體披露,1998年東南亞發生了金融危機,泰國人一夜醒來,每個家庭的財富縮水了20%。本次金融危機已造成世界4萬億美元損失,大體上每人平均約3萬元人民幣。這對非洲絕大多數的國家和我國有些地區來說,都是天文數字。對我國來說,尚未見到這樣的指針和數字。盡管我國經濟基本面還是好的,但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蒙受了損失,其程度估計不會亞于泰國人。根據媒體的披露,給我們留下較深印象的有:
第一,經濟下滑。如2008年國家的GDP和財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滬A從六千一百多點跌到一千六百多點,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減少了20多萬億元,創證券市場開張侶年以來的記錄。因市值減少,中國經濟證券化比率也從2007年157.5%回歸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業面縮小,失業增加。畢業大學生就業難,有一千多萬農民工返鄉,使許多家庭的收入縮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業的業績下滑,職工的工資和獎金減少。
不難想象,上述的這些情況給生活帶來了壓力,又給精神上帶來煩惱。甚至使人容易產生悲觀失望情緒,對經濟和生活失去應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機的發生,美國人比7年前還窮,歷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億萬富翁自殺。4月22日,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的主要來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殺。鄰居都講他是好人,同事講他的能力出眾,去年還獲85萬美元獎金。自殺原因可能是壓力太大。俄羅斯的億萬富翁因金融危機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萬富豪在2008年減少了6.6萬人,平均流動資產(基金、股票、外匯、債券及其它流動資產)減少120萬港元。因此,許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間就能揮手告別經濟危機。
(二)盼望房價能越低越好
我國房地產的價格時有上漲過快的情況,很多低收入家庭買不起房子。政府根據這一現象,采取了如運用稅收和利率杠桿等調控的措施,鼓勵買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進一步運用行政手段,打壓房價,價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買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貨
為了促進消費,刺激經濟,政府采取了包括發放消費券在內的許多措施,幫助困難群眾。許多企業也為了使自己手頭有真金白銀,以便在危機中取得主動,采取了包括降價在內的許多促銷策略,有許多商品的價格低于成本。這種策略使得部分人認為,經濟危機沒有什么不好,工資一分也沒少,而衣食住行樂都在降價,天天有便宜貨可買。有的人一買東西,就可以用好幾年。
上述這三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與科學?
三、必須以科學、辯證的眼光看待這一場金融危機
針對上述三種想法,相應地講三點:
(一)應充分認識到金融危機的客觀性和不可抗拒性
當今,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放棄了計劃經濟的模式,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的本質是競爭,價值規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謂的價值規律,講的是商品的價值量取決于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目前還無法加以直接計算,只能借助于價格(貨幣)加以表現。由于供求關系,價格會隨價值上下波動,但最終決定價格的是價值。市場經濟正是通過價值規律的價格機制進行調節。即通過價格信號知道要生產什么,不生產什么。所以,價值規律是一所偉大的學校。
市場經濟同樣存在著許多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是在追逐利潤的競爭中,由于信息不對稱和生產的無政府主義,會使生產具有很大盲目性,進而引發經濟結構失衡,從而出現開頭所講的那些經濟危機現象。這些現象,不是買賣雙方或是某個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價值規律作用下,受到懲罰后才能知道的,屬于事后的懲罰,當發現并要糾正時已經來不及了。因此,經濟危機是無法阻擋也逃脫不了的。換言之,經濟危機不是那種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東西,而是具有客觀性質和不可抗拒性,并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另一條經濟規律,叫做經濟周期規律。這也是實行市場經濟這一資源配置形式,在創造高速生產力同時,必須付出的代價,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為如此,認識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機應成為人生的必修課。
(二)商品房價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價格問題,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思維上往往會出現“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況。
首先,從理論上看,商品房價格不是由主觀愿望決定的,它最終是被商品房的價值所決定的。也就是價格太高了,背離其價值,很多人買不起,這當然不行,也不可能長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虧本生意沒有人會做。其價格問題,只能由市場決定,由價值規律進行調節。決不能倒退到商品價格均由政府規定的計劃經濟體制時代。況且,據統計,房地產行業牽涉到五十幾個行業,如鋼鐵和水泥等行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占到GDP的比重10%,與相關的56個行業加起來占到GDP的40%。這里有個如何照顧到更多人利益的問題。
其次,商品房價格問題,同很多經濟問題一樣,是一個兩難選擇的問題。溫總理2009年2月28日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說,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過千萬戶以上。但是。筆者認為實際比這要多。因為每年的大學生有600萬人,不久就要結婚,這需要多少房子?總理這里想說的是,商品房目前還存在著很大的需求。可總理沒有講另一方面,也就是現在居民手中有錢,光儲蓄就有25萬億多元,這還沒有包括基金、股票、債券、外匯等。可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錢。又有需求,而商房卻大量積壓?其癥結是開發商與消費方想法不一致,沒有找到合理的價格。從政府的角度來說,處于究竟是傾向老百姓還是傾向開發商這種兩難選擇的境地。十個行業的振興計劃只有房地產行業可能與此有關。如何解決需要與價格的均沖性問題,這正是企業家和經濟學家的任務。最近中央發表了房地產白皮書,稱由于需求的剛性,再降房價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關于是不是必須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房子的問題,號稱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國,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實,經濟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資源也高度地在流動,買個房子會感到很拖累。
總之,商品房價格要降到合理的價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價格不能嚴重背離價值。
(三)商品低價促銷問題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經濟學中有個基本常識,只有投入小于產出時,社會不僅能生存,而且能發展。因此,任何社會都要節約,力爭以盡可能少的投入來取得盡可能大的產出。這里講的節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節約,時間節約規律被稱為是最高級的經濟規律。社會對節約要求的強制性,也適用于企業。現在用時間節約規律來看促銷的現象,企業能長期用低于成本的價格出售商品嗎?如果是這樣,企業一定不能生存。現在的促銷只是一種戰略,而且他們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補償。促銷對于經濟危機來說,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更不是長遠之計。
由此可見,上述的三種想法均不大科學,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辯證法。對于金融危機,科學的態度應是:一方面是要承認和尊重規律,人類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積極地去面對。也就是說,30年前我們選擇了市場經濟,享受了市場經濟帶來的快速發展;今天我們也要勇敢地面對市場周期性波動。
四、金融危機對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的啟示
對財會工作者而言,這次經濟危機,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顯和提升財務理念的好機會,把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當今,每個企業都必須有針對性地加強以下的建設和管理。
(一)必須加強財務管理的戰略研究和建設
財務管理應采取什么戰略?這是財務管理的首要問題。過去,有相當多的企業隨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著做什么,什么賺錢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詢、分析和制訂戰略,確定經營模式。根據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今后應看重考慮的問題主要有:
1企業的生產經營要著重于實業
當前的危機是危中有機,關鍵看能否抓住機遇。現在政府為應對金融危機所投入的每一分錢,在戰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學發展,再不能回到傳統發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長的同時,要做到促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因為只有培育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增長點,才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可持續性,才是應對危機的長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訂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的戰略時,我國的實體經濟應名副其實,生產經營應重在實業。
雖然融資等問題離不開資本市場,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資本市場上,特別是股票投資。
2要慎用各種理財的金融衍生產品
本來,金融創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規避風險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機的根源,但如果濫用或將其視為投資工具,就會成為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2007年全球外匯資金和金融衍生產品全年交易量達3259萬億美元,相當于當年全球GDP總和的67倍,已超過了實體經濟的需求。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特別是要慎用各種理財的金融衍生產品的創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據數據介紹,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則:
第一,總量適度的原則。要以規避風險和套期保值的需要為標準,而不是要通過投資獲利。否則又將演變成不可抗拒的風險。
第二,程控的原則。對金融衍生產品投資要有內控機制,如果是無法控制,則不能投資。
第三,穩步推行原則。先推行簡單、風險低的產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復雜、風險高的產品過渡。
說到財務戰略,熱門的話題是樓市和股市,卻很少有人去關心居民儲蓄以及貨幣量擴大的問題。可把它比喻為定時炸彈、籠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爆炸和潰堤?估計在未來GDP溫和增長下還可能發生通貨膨脹。對此,在理財戰略上怎么應對?
(二)加強風險導向型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
內部控制隨環境變化,處于不斷的演進之中。針對現代企業風險無時不有、無處不存的這一環境,COSO委員會于2004年頒布了企業風險管理框架(ERM),認為以前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包含在企業風險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說明對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視。從中明白,風險發現就是收益發現的過程。這次金融危機不知有多少企業倒下(20世紀30年代有15000多家銀行倒閉)?2009年的頭兩個月,美國又有14家銀行倒閉。盡管各個企業倒閉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對風險的管理不到位,資金的風險管理做得不好。根據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的教育與啟示。當前資金的風險管理應針對性地做好三個方面:
第一,現在相當多的企業,仍然存在著不是內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這是造成資金風險管理有名無實的重要原因。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中,要建立科學有效的權力制衡機制和有效的授權與監控機制。因為在風險投機收益的誘惑面前,監督往往無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特別是要加強責任感的建設。這是因為:一方面風險管理絕不是管理階層幾個人的事,而是要貫穿企業管理的每一個過程和每一個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萬能的,新的情況與問題會不斷發生,這就要求做到在授權之內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第三,大國之間的摩擦或由于某個國家的金融危機,都會對收匯造成致命的打擊。還有不斷創新金融的工具,它們都充滿風險,需要對此高度警惕。
(三)樹立“現金為王”的觀念
資金是企業“血液”。對此,人們在平日里也許不能充分領悟,但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就不再難以理解了。這次的金融危機給我們的啟示之一是現金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事實表明。由于現金流動性不足,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而破產的不在少數,甚至有的企業還是盈利性破產。因此,在預期融資困難時,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企業就必須儲備盡可能多的現金,以保全企業的生存。盡管金融危機不是經常爆發,但又很難預期。從這個角度看,如果希望企業的基業常青,控制負債水平,保持科學流動性,持有必要的現金儲備,就顯得十分必要。這就是所說的“現金為王”的觀念。同時,在方法上,要重視企業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分析和應用,把現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這并不是說持有現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與風險的匹配。從理論上說,資產的盈利性與流動性具有替代關系。企業現金保持量越多,流動性就越強,但極端了會嚴重影響其盈利性;企業現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強,但極端了會嚴重影響其流動性,這就是利益與風險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觀經濟行業環境、國家貨幣政策、公司財務狀況等都是公司現金持有量的影響因素,有很深學問。現有人對1998年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現金持有比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資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進行了比較,發現美國企業的現金持有比率為6.4%、英國為6.1%、日本為15.5%、我國臺灣為11.6%。相比而言,國內大陸上市公司現金持有水平比較高:中國上市公司的現金持有比率約為16.8%。1998~2007年中國上市公司的平均現金持有比率約為24%。各國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沒有答案。
(四)對企業會計準則進行再認識和提出新的認識
2007年我國上市公司實施了與世界趨同的新會計準則。其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引進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經本次金融危機實踐的檢驗,其科學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簡單的回顧。1990年9月1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時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參議院銀行、住宅及都市事務委員會作證時指出,歷史成本財務報告對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于事無補。他首次提出應當以公允價值作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一直存在爭論并不斷進行調整、修訂與完善,經歷了風風雨雨。
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公允價值計量與金融危機的關系問題再次成為金融界與會計界的焦點。對其看法有不同聲音:
據資料證明,歐美政治家曾經把矛頭指向了按市價計算的所謂公允價值的會計準則。他們認為,在金融危機時,公允價值計量會令很多金融機構的資產價值被嚴重低估。為了讓資產負債表好看,又會被迫拋售損失比較大的資產,進一步壓低了這些資產價格,造成惡性循環。因此認為公允價值計量是加劇金融危機的因素之一。
現任財政部會計司司長劉玉廷在參加一次座談會時指出,金融危機與公允價值并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系,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是美國超前消費及衍生金融產品泛濫。它原則上是經濟問題而非會計問題,公允價值僅是一種計量工具,是一種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機發生的原因。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是沒有問題的,只是計量方法上還需要研究。
對這些意見怎么看?筆者認為,公允價值計量從表面上看來,只是一種計量的方法問題,這沒有錯。但它客觀上會導致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項目發生波動,從而會影響著經營者與投資者行為,是有經濟后果的。問題還在于,所謂的公允價值取得,存在著技術上的困難。同時,公允價值既有如實反映的一面,又會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縱并運用于盈余管理等。具體到本次金融危機,其主要的表現是:公允價值在反映企業金融資產的價格上過于敏感,很多時候會成為資本市場助漲與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場狂熱時,它可以加劇市場狂熱;而當市場陷入恐慌時,則可以加劇市場陷入恐慌,這就是人們所講的推波助瀾。針對這些問題,應該通過這次金融危機的實踐進行分析,并得到相應啟示。現總結以下幾點:
第一,要注意流動性管理。流動性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現金支付能力,它是企業資產配置和資本結構管理的結果。因此用公允價值計量資產和負債,要以流動性為目標,要能保證企業在持續經營的前提下,有足夠現金頭寸。
第二,提倡交易對象的管理。交易對象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在管理上,應運用該法獲得交易對象的情況概要,對各項財務的指標影響進行判斷,包括收益、資本、財務比率是否達到企業內部控制標準。
第三,重視處理好與投資者的關系。與公允價值計量相關的,尤其是不可觀測數據的采用、管理層的判斷等,更是企業需要詳細披露的內容。同時管理層需要重視與投資者溝通,并解釋財務指標的變動,使投資者了解企業的價值等。
總之,公允價值計量不是惡魔,也不是救世主。它是現今金融市場高度發達的必然結果,全面否定它并不可行。在思想方法論上,不能簡單化,而要具體問題做具體分析,也就是對公允價值計量的使用要注意硬約束。今后,公允價值這種計量方法還需要在實踐中檢驗,不斷地進行再認識并提出新認識。
【關鍵詞】 后金融危機; 高校; 資金; 風險
一、金融危機的產生及其原因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國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企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惡化。金融危機通常是由金融領域風險的負面效用累積引起的對正常經濟運行的破壞性影響。金融危機多是由系統性金融風險引起的。美國經濟學家克羅凱特這樣定義系統性金融風險:由于金融資產價格的異常、劇烈波動,或由于許多經濟主體和金融機構負擔巨額債務及其資產負債結構趨于惡化,使得它們在經濟沖擊下極為脆弱,并可能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
(一)美國金融危機的產生
美國金融危機起因于次級抵押貸款。2001到2004年期間,在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之下,美國房地產業迅速發展,貸款機構推出了大批次級抵押貸款,隨著房產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美聯儲連續不斷地提息,致使次貸市場上借款者不堪重負,違約率不斷上升,同時金融市場上各種高杠桿創新工具不斷將次貸風險擴大化并擴散。而隨著近年來金融體系國際化的發展,使得美國的次貸危機爆發后迅速在各主要經濟大國間蔓延,歐洲和亞洲市場也出現了劇烈的動蕩。
(二)美國金融危機的產生的原因
1.過于注重收益、忽略風險,對金融創新產品的風險認識程度不足。美國次貸危機表明金融創新所存在著巨大風險。“看上去華爾街的那些科學瘋子們又把實驗室給炸飛了”。《時代》上的這句話,很好地總結了最新一輪金融產品創新產生的后果。正是由于金融機構運用創新產品時,對收益的估計過分樂觀,沒有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創新性金融產品的定價,所以導致了貸款規模過度擴張,擴張風險的不斷積累,以至金融風險最終爆發。
2.商業銀行短視,忽視經濟周期性變化導致無法應對危機的產生。當經濟處于擴張時期時,企業利潤增加,還貸能力較強,此時銀行對市場過于樂觀,風險意識下降,降低放貸標準,大量的投放低信用級別貸款。一旦經濟增長出現減速乃至衰退時,企業利潤降低,還貸能力下降,銀行的貸款就會出現大量的呆壞賬,從而影響銀行正常的信貸業務,當這種情形擴大到一定程度,就產生了危機。
二、我國高校的資金來源
(一)高校資金來源渠道及分類
我國高校資金主要來源于四個方面:1.財政撥款。2.學費性收入。自從1994年實行并軌收費制起,成為學校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已占高校資金來源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3.其他自籌類經費。包括了校辦產業收入、外界捐助款、教育基金會收入以及科研收入等。4.銀行貸款。這部分資金形成高校負債性資金來源,是高校以自身信用為擔保形成的,運用的不適當而過分的借貸,容易造成高校財務危機。
(二)高校利用各類資金的現狀
由以上我國高等教育收入性資金構成的歷史變化可以看出,我國高等教育資金供給具有以下風險特征:
1.以政府財政性投入和學費收入為主體,占資金來源總量的八成左右。這兩方面來源風險所在(不確定性)是在于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政策導向和財政支持力度的變化。在國家不加大對高等學校財政支持力度,同時又不提高高校收費標準的前提下,高校為保障辦學條件的正常開支,就必須努力從其他渠道籌集資金。
2.其他收入性經費來源占比不斷加重,已達總需求量的20%左右。
3.大量高校收入不能滿足的經費需求,如臨時性周轉資金需求,長期基本建設資金需求,只能通過銀行貸款來解決。《200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指出我國高校銀行貸款2005年以前已達1 500―2 000億元。根據高校貸款需求統計,在“十一五”期間,將突破5 000億元。高校貸款規模增長迅猛,銀行貸款已成為高校彌補資金不足的經常性手段。銀行貸款雖然是現階段可供高校利用能滿足自身經費需求的籌資渠道,但由于其有償性,銀行貸款籌資具有較大的風險性,主要體現在到期還款對本、息的支付上。因而銀行貸款也是最容易導致高校信用危機的籌資方式。
三、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高校資金風險
2008年10月金融危機來勢兇猛,曾經叱咤風云的華爾街投資銀行紛紛倒閉、被并購,房地美、房利美、各保險業巨頭、商業銀行紛紛陷入困境,美國三大汽車巨頭深陷金融危機的泥潭,與此同時金融危機開始向全球化擴散。近兩年來,在各經濟大國各項積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刺激下,全球經濟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但仍然無法完全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世界經濟進入后金融危機時期。
在我國,高等教育雖然未受到金融危機的正面沖擊,但亦無法獨善其身。由表2可以看出,從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的高速增長到2008年增速的大幅下降,以至2009年增速繼續下降。財政收入增長大幅減少,政府投入高校的財政經費亦減少;學費增長也隨之大幅下降。
(一)財政收入增量減少明顯,導致高等教育撥款增速減緩
金融危機的到來,我國經濟出現了下行趨勢。2008年GDP的增速,從一季度的10.6%、二季度的10.1%、三季度的9%,降至四季度的6.8%,減速非常明顯。經濟決定財政,2009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33 976億元,比2008年同期減少832億元,下降了2.4%。在政府財政在其他公共領域支出的壓力下,政府在教育領域的投入無疑將受到影響。
首先,在GDP增幅下降的情況下,政府可供投入高等教育的經費總量必然減少,同時,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經費也會受CPI漲幅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程度的縮水。其次,政府在安排年度預算時很難增加高等教育經費,各省在2009年度高校預算中政府撥款大多維持了2008年的水平而沒有增加,有些地方還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在財政收入目標任務未完成的情況下,為緩解財政收支矛盾,政府會縮減高等教育經費預算。如江蘇省在2009年壓減5%高校經費預算,各高校被壓減了幾十萬至幾百萬不等的預算經費。
(二)就業機會減少,家庭收入增長緩慢,導致學費性收入的減少,欠費率大幅上升
金融危機期間,導致社會成員的就業機會減少。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指出,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形勢變化使未來就業面臨三個挑戰:一是經濟增長速度趨緩,對就業的拉動能力減弱。二是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對就業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三是部分外貿出口型企業由于對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出口的減速將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
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增長下行,對新增就業產生擠壓。而大量就業機會的減少不可避免影響到家庭收入的增長。有關調查顯示,受金融危機影響,56.43%的家庭收入減少約兩成,對低收入家庭的影響將更為直接和嚴重,此時通過提高學費來滿足高校資金需求顯然不合時宜。
(三)企業投資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導致科研以及社會捐贈等自籌經費下降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GDP增速由2007年的14.2%下降為2009年的9.1%。表現在微觀領域,企業投資需求減少,利潤率大幅下降,尤其是出口貿易企業表現尤為明顯。而企業為了保證生存,必然努力地開源節流,在努力增加各種收入的同時削減各類非必要性開支。如減少與科研院所的各類非應用性的研發投入,減少針對高等院校人才儲備進行的獎助學金的捐贈,減少與高等院校合作進行的高技術孵化性投資。企業這些資金投入的減少必然影響到高校在鼓勵教學、深化科研等方面的資金投入,從而導致高校資金供求矛盾的加大。
(四)高校更加依賴銀行貸款
在金融危機的過程中,由于高校自我收入性資金供給的緊張,高校為了平衡自身資金需求,必然將目光轉向負債性資金。而由于我國公辦高校是由政府信用作擔保的,同時高校以自身在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各類資產進行抵押,銀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也樂于向高校投放大量的信貸資金。這就造成了一方面高校由于在擴招背景下,自身跨越式發展對資金的極度渴求,同時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收入性資金的籌集能力不斷下降;另一方面,銀行信貸體系樂意于為高校提供短期或長期的各種性質的貸款。這就導致高校在缺乏信用約束的情況下,具有盲目擴大借貸規模的沖動。
2005年以前,全國高校貸款規模在1 500~2 000億元,有學者研究表明,2006年底高校貸款規模達4 500
~5 000億元,而“十一五”期間高校貸款需求在1 456億元。而2008年,我國高等教育總經費只有4 346億元,貸款規模已超出經費總量,很多高校已經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化解貸款風險。
四、當前形勢下如何化解高校資金風險
(一)在后金融危機時期借鑒其他國家應對高校資金風險的做法
在金融危機中,高等教育經費來源緊張的情況下,如何控制學費上漲,合理分配高等教育資源,改善高校入學機會,也成為歐美等國政府面臨的突出問題。
1.加大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高等教育的影響,緩解嚴峻的高等教育財政緊缺狀況,美國聯邦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資助政策,為高等教育注入了大量資金,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因金融危機造成的財政鴻溝。如2009年2月17日奧巴馬總統簽署了《美國恢復與再投資法案》(ARRA),授權向教育部門投資總額近1 000億美元的教育經費,分別向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資助及提高獎學金標準。2009年度報告顯示,ARRA法案實施后,填補了各州絕大部分高等教育財政赤字。
2.加大對學生的扶持、資助,鼓勵學生就學深造
國際金融危機間接影響在校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使大學生背負更沉重的學費貸款,不得不延長在學期間的打工時間以維持學業。英國政府一方面為高校提供辦學經費,另一方面為大學生提供學費貸款與補助,以使教育經費能夠惠及每一個人。
3.完善改進高校財務管理
金融危機直接沖擊高校的財務制度,不完善的財務制度潛藏著高校財務危機。英國各大學積極采取措施調整捐款資金的投資和監管策略,積極尋求多渠道的教育經費來源,同時改革大學內部管理以提高效率和節省經費。
(二)在后金融危機時期如何化解我國高校資金風險
在當前時期,從我國高校資金來源的性質可以看出,影響我國高校資金風險,既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內在的因素。外在因素是高校不可控的由于系統性風險引起,要防范這部分風險只能從我國高校的經營環境入手,而內部因素是高校可控的非系統性風險所引起的,是要靠高校自身內控及管理來實現。
1.加大政府財政扶持力度
為應對金融危機,我國政府2008年11月出臺的4萬億元刺激經濟增長方案中,涉及教育、衛生合計400億元,僅占1%,直接涉及到高等教育領域就更少了。同時,金融危機也使我國高校學生助學貸款面臨嚴重危機。因此,為緩解金融危機沖擊,在實現2020年高等教育大眾化達40%入學率目標和提升高等教育質量過程中,政府肩負著責無旁貸的資金投入使命,應繼續加大對高等教育財政投入力度。
2.大力提升高等教育入學率和高校接納能力
政府在加大貧困學生資助力度,簡化學生貸款程序的基礎上,需要不斷完善高校學費政策;在加大高校資金投入的基礎上,有計劃地擴大各級各類高校的招生規模,加強高等職業院校與高層次大學之間的銜接和整合。同時,關注弱勢群體,重點發展一批面向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民族高等院校,以滿足因金融危機誘發的少數民族求學熱潮之需。
3.有效引導高校畢業生就業
規范就業市場,營造公平競爭的就業環境,對殘疾青年和缺乏工作經驗的大學生等,制定適度的就業保護或傾斜政策,同時積極開展高校創業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鼓勵大學生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創設新的就業崗位,緩解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就業壓力。
4.拓寬高校融資渠道,多種舉措努力降低高校貸款壓力
教育主管部門應進一步拓寬高等教育融資渠道,充分利用社會資金改善辦學條件,走多元化辦學之路。國家可以采用政府貼息方式,緩解高校貸款高額付息壓力;完善規范商業銀行發放高校貸款程序流程,不斷進行制度創新,確保高校的各項資金安全運行。
5.高校自身強化風險意識,構建高校風險預警系統,提前預測風險
高校應強化自身的風險意識觀念,加強自身的資金管理,可以在現有管理和核算基礎上,設立一些科學化的風險指標,通過分析和評價這些指標的變化,及時對可能面臨的危機進行提前預警。對各項指標超過了警戒線,及時分析風險發生的原因,有效地化解風險,為學校健康持續運營提供保證。
總之,雖然從總體上看,我國受這次金融危機影響不大,逐漸步入后金融危機時期。然而,這次金融危機的教訓是深遠的,其后續影響依然存在。我們應當深刻反思,仔細評估金融危機為我國高等教育帶來的真實性而非預測性的影響,分析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問題,調整和規劃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高等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從資金上保證我國高校持續、穩定、健康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來卓,查道林.從次級信貸危機看我國高校貸款的金融風險[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65-67.
[2] 孫繼輝.對金融危機形勢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思考[J].會計之友,2009(4):40-41.
[3] 劉禮明.金融危機對高校財務的負效應探析[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1):116-119.
[4] 馮蕾.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對就業的影響――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N].光明日報,2008-11-05.
[5] 中國社會科學院.2007年《教育藍皮書》暨教育改革研討會 [EB/OL].http://省略/
zhibo/2007-03/01/content_87851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例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惡化。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金融危機有呈現某種形式混合的趨勢。金融危機的特征是的人們基于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蕩。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房產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愿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并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金融危機的產生多數是由經濟泡沫引起的,以21世紀最大的美國金融危機來舉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
二、金融危機下防范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措施
根據金融危機的爆發特點和分析歸類,我們就應該對癥下藥,針對金融危機影響的領域和服務行業進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空前的信用災難和貨幣災難在無形中吞噬了人的正常生活。在這里,我們將分別舉出必要的措施,以應對金融危機下商業銀行會計風險增減的必要討論。各層級會計人員應充分履職,提高制度執行力。對于整體的管理制度而言,執行制度、操作制度及完成服務項目的都是個體行為,因此要求會計人員自身做到充分履職,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不慌亂,時刻保持頭腦冷靜,恰當的分析和處理數據和第一時間信息,將變得非常重要。會計人員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時間、程序和性質進行有效的、針對性設計,已使從個體做起,完善整個體系的應對金融危機所結成的網絡。加強人員管理,防范道德風險。無論任何國家、任何社會意識形態,人性的本質不會改變。金融危機下會有兩個層面的暴露:私欲主義和集團主義的極端對峙。各層級會計人員充分履職是在整體的監察、監督和管理制度下能夠掌控的,但是單個的個體永遠是能動的,制度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準則。所以對人員管理的加強,也就是監督體系在大的人為災難面前的強化,也將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出于隱性的考慮,道德危機也有可能在這個時候極端爆發。加強服務管理,提高服務能力。在總體上造成金融危機沖擊影響最大的就服務行業,而尤以銀行業為最。在金融危機期間加強服務管理,用人為的智商控制隱性的災難持續性危害就是最好的應對手段。以上三點措施為防止、防范、主動改變三個層次的分析,也是我們從理性出發,能對金融危機所造成沖擊的最好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