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范文

        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

        第1篇: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 農村;生物教學;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0-01

        引言:中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農村學生也不例外,所以對中學生加強健康教育是時代的需要,由于生物學科不僅是對自然的一個探究,也是對人體的一個探索,與健康教育密不可分,同時初中生物教學通過對人體生理上的變化進行敘述人體奧秘,對于處在青春期的農村初中生,這種教育是必要的。下文將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健康教育的現狀,以初中生的心理為主,探討出農村初中生物教學中健康教育滲透方法。

        1.農村初中生物教學中健康教育現狀

        現在對教育的目標已經改變,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也非常重要,一個好的學生不僅僅是在學習成績上優秀,還要從心理上表現出積極向上的心態[1]。但是在偏遠貧困的農村,基本的教學都是一種困難,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一種奢望,生物的教學更是注重課本上知識點的疏導,對于學生健康教育的滲透基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狀態,從而導致農村學生對健康衛生知識一無所知,并且初中生正處于一個敏感的時期,因為的他們身體開始二次發育,進入青春期,初中生物教學中會對青春期過程中人的身體變化進行教學,但是教師卻忽略了他所教導的對象正是一群面臨青春期的學生,只是單純的對知識點的講解,并沒有著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總之,在農村初中生物教學中,對農村學生健康教育的滲透還是不夠完善、不夠徹底。

        2.農村初中生物教學中健康教育滲透方法

        2.1利用生物知識與健康教育的聯系,使之相結合

        生物學研究的是生物體的科學,以醫學、衛生與健康為基礎進行科學性的研究[2]。在進行生物教學時,教師應該將生物知識與健康教育相結合,通過對問題的預設,讓學生發現健康教育與生物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僅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生物知識的了解,還能有效的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例如,在對學生講解生物生殖時,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偷偷翻閱過,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對他們自身的一個變化也是很關注的,生物生殖知識點主要是對人體的一個發育過程以及生產過程的闡述,筆者聯系青春時期,學生會出現的一些身體變化,如女生月經,男生遺精,開始變聲等學生所遇到的變化進行生物知識的講解,同時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告訴他們,這個時期這些變化都代表著他們向大人更進一步,而且隨著生理的變化,他們的性意識也開始萌動,性心理上也產生“好奇感”和“神秘感”,只要正視這些就可以避免學生面對這些的時候采取不健康的方式來滿足好奇心,也可以消除學生的恐懼,改變了農村初中學生對性知識的一無所知。

        2.2把握健康教育滲透時機

        在生物課堂上,教師應該有意無意的將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情況聯系起來,通過對知識的講解來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生物教學時,有些時機的出現適合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教師應該把握這樣的機會,適當的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呼吸道方面知識的講解,筆者以“人類在做什么行為的時候會對呼吸道帶來傷害”這一個問題的提出來引導學生對呼吸道的思考,同學開始紛紛舉手回答,有說,環境污染會對人體呼吸道帶來傷害,有同學說,吸毒會對人體呼吸道帶來傷害,也有同學說,吸煙會對人體呼吸道帶來傷害,等等學生回答,這些回答都很有道理,而且也表明了學生對呼吸道有一定的了解,這時,筆者總結,人體的呼吸道是通過對空氣中氧氣的吸收從而排除身體內的廢氣,如果人類所在的環境受到污染,必然會對呼吸道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損害,并且吸煙、吸毒的行為并不僅僅是對呼吸道造成傷害,吸煙還會對人體肺功能造成損害,吸毒行為更是嚴重的損害人身體各個器官,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致命的傷害,通過對這個知識的總結,告誡學生吸煙吸毒有害健康,讓學生懂得吸煙吸毒的危害性,利用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從而在學生行為上進行約束。

        2.3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

        農村初中生必城市初中生心靈上更加敏感,所以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如果強行的灌輸一些思想和道德觀念,農村學生不容易接受,而且容易產生厭煩心理。由于生物教學與健康教育內容的聯系,在對生物知識的講解的過程中,通過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這樣會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并且這樣的思想教育會在學生腦中留下深刻印象,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在講到《健康地生活》這一課時,筆者通過課堂調查,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一個大致的了解,對每個學生的生活習慣進行講評,并且讓在座學生也來評判這種生活習慣是好是壞,使得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從而制定出更加適合自己生活的生活習慣,達到身體健康的目標,最終筆者達到一個對學生進行適當健康教育的目的。

        3.結語

        總之,在農村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適當進行健康教育的滲透有利于農村學生身體上、心理上健康積極的成長,不僅能夠在知識上得到滿足,還能對農村學生精神上、心理上進行輔導教育。

        參考文獻

        第2篇: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范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社會不斷地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將在滿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時,開始關注個人心理健康問題。對于學生家長來說,特別是初中生家長來說,他們在關注自身的同時,也在關注自己孩子身上的變化。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變化沒有做好準備,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怎么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了,諸如此類的困惑,教育界在進行思考。

        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結合我國初中教育的特點,且根據已有研究我們得出,我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1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鄉差異。對于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參差不齊來形容。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有經過專業培訓過的專職心理老師,通過他們開設心理健康課這樣的方式來實現的這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對于大部分學校,特別是二級城市以下的眾多學校來說,具有兼職心理健康老師的學校可謂是鳳毛麟,特別是農村初中,絕大多數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課程。

        1.2心理健康教育課安排較為隨意且內容不系統。在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級中學,利用班會課或者德育課時間進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無固定的心理健康課時間。關于初中生的適應問題、性教育、學習方法、自我接納、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課程內容涉及得較少。而初中階段,學生由于學習內容、生理心理發育、學習生活環境等因素發生較大的變化,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需即使進行指導和疏通。而現有課程安排并未過多考慮到本因素。

        1.3家庭因素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學校而外,家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學生除了學校而外另外一個長時間生活學習的場所,因此,家庭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我們的實際情景當中,更多家長因為工作、自身等諸多主客觀原因,對于學生教育的關心更多體現在對學習成績的關注。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度遠不及對學習成績的關注,由于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而與此同時父母步入中年期,這個時期的成人要面對來自事業、生理、心理的特殊時期,因此極易產生沖突。而這個時期的沖突的處理又將影響親子關系的發展,進而影響到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

        2.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和發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初中生綜合素質為目標,以期促進其全面發展。簡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促進初中生發展為最終目的。根據對已有的研究分析,我們得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如下原則。

        2.1普及性原則。現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種種限制,普及性不強。而初中生在成長過程中由于身心發展以及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需要更多的心理關懷。我們對于問題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但與此同時不能忽視對其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范于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學校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

        2.2發展性原則。由于初中生所處于的成長階段,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必須采取發展的眼光。初中是學生成長迅速的階段,這種成長不僅限于身體上的成長,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長。因此,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叛逆等行為不能簡單地以好與壞來定性,以免造成對學生的傷害。

        2.3包容性原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其健康成長。對于有問題行為的學生,比如行為退縮、學習障礙等方面的學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理解與包容,會促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助于學生敞開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潤物細無聲。

        2.4活動性原則。根據初中生的特點,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應該增加活動課程內容。活動的設計需要緊扣主題,趣味性強且具有思考性,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領悟成長。與此同時,活動需要遵循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期在得以較為充分的發展。

        2.5指導性原則。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出現成長的煩惱較為集中的時期,他們需要得到教育者的指導性建議。此外,初中階段也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塑造的一個重要時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帶有一定的指導性。

        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據上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我們的教育方式可以以課程、專題講座、個體輔導、團體輔導、科普小冊子等形式進行。

        3.1心理健康課程的開設。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由專門老師的教授,結合生理衛生知識講授情緒情感、學習策略、人際關系、性心理健康等方面內容。以便學生深入地了解自己心理狀況,正確地處理學習、生活中所出現的各種心理困擾。由于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得絕大部分學生可以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3.2專題講座。學校應定期舉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講座的內容主要涉及情緒、學習、人際、性心理等。讓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讓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講座。讓學生在較強動機的驅使下,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3開展個體心理咨詢。學校需要開設專門的心理咨詢室,讓出現心理困擾的學生能在學校里面找到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去解決相應的問題。個體心理咨詢需要有專門老師負責,該老師需具備一定的心理咨詢經驗,對于普通的心理問題與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界別能力。此外,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3.4團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工作是當今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個重點,對于集中解決部分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有時間、受眾、效果等方面的優勢。同時,通過各種活動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自我探索與思考中來,到達積極參與積極成長的目的。團體輔導工作可以是專題團體輔導,也可以是團體咨詢,同時在我們的學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團體輔導的理念。

        3.5科普小冊子的編制。學校可以編制一些心理健康小冊子發放給學生,里面應包括情緒調節、人際交往、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便于學生及時自我調節。也是心理問題預防的一個較為有效的措施。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是不容忽視的,它為我們亮起了警告信號,作為心理工作者有責任挑起這付擔子不能僅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而是要著手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的意義。

        參考文獻:

        第3篇: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文獻綜述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3)16-0004-04

        農村初中生相對于城市初中生而言,不僅僅存在地域上的差異,還主要涉及到師資、教育投入等方面的差異。然而農村初中生與留守初中生有所不同,唐為鳳[1]認為,留守初中生指的是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半年或半年以上,而被留在農村的家鄉交由父母單方或祖輩或其他親戚朋友等撫養,或獨自在家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生(13~16歲)。曾紅[2]等人認為,留守初中生是指留守兒童中處于初中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年齡大多在12~16歲。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留守初中生的年齡在16周歲以下,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外地打工;而農村初中生的概念比留守初中生的概念要廣,還包括父母雙方與其子女在同一區域的農村學生。故我們將農村初中生定義為:年齡在13~16周歲之間,且處在義務教育學習階段,父母雙方或一方與其子女同在或不在同一地的學生,他們均可作為本研究的對象。

        一、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總體現狀

        以農村初中生和心理健康并詞在中國期刊網上進行檢索,共找到57篇有關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文獻。這些文獻在研究方法上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22篇)是采用問卷調查法來研究農村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第二類(19篇)是采用理論研究分析初中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并提出應對策略;第三類(2篇)是城鄉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對比研究;第四類(14篇)是針對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相關關系的研究。

        表1 2003~2012十年間研究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文獻量與累積文獻量

        單位:篇

        年代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文獻數量 0 2 4 2 4 8 10 5 10 12

        調查研究 0 1 2 1 1 3 4 2 3 4

        理論研究 0 1 1 1 2 3 3 1 2 5

        對比研究 0 0 0 0 0 0 0 0 1 2

        關系研究 0 0 1 0 1 2 3 2 4 1

        累積數量 0 2 6 8 12 20 30 35 45 57

        從近十年的研究可以看出,文獻中關于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調查研究、理論探究與關系研究三個方面,研究數量總體上呈上升趨勢。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對比研究在2011~2012期間有研究者開始關注,且多集中于對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內在因素的研究如個性、自我、情緒,與外在因素的研究如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應對方式、生活事件。但將其二者進行結合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經歷了研究方法、量表使用、實證及理論探討四個發展階段,取得了豐碩成果,人們對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認識正在不斷深入,并對這一群體的了解也越來越清晰。但針對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量表使用、對比研究和相關關系研究等方面還不夠成熟。迄今為止,對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究竟包括哪些內容、如何對其進行測量等問題還沒有形成共識,更沒有一個公認的科學的測量工具。一些實證研究在對象、內容、方法選擇上還不夠全面,所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

        (一)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

        國內學者關于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相對略多。縱觀心理健康本身的發展道路就是一條整合之道,心理健康學之所以能生力猶存,除了得益于現代科技水平的進步,研究手段、方法的不斷完善,還在于它吸取了各學派之長。國內學者從2004年開始將心理健康調查研究介入到農村初中生這一群體,試圖說明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

        例如,為了調查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有研究者采用自編問卷,與心理健康量表進行整合,如周瑞蘭等[3]采用SCL-90和自設問卷對農村156名輟學者及435名未輟學者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后發現:輟學組總分與未輟學組差異有顯著性,農村中學生輟學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在整體水平上與同齡人之間存在著一定差距。李松[4]采用自編家庭客觀環境問卷和主要撫養人教養態度問卷、《家庭環境量表(FES-CV)》與《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對1049名農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成績以及客觀家庭環境和主觀家庭環境進行調查,結果表明,雙親均外出家庭的主觀家庭環境好于其他家庭類型,子女心理健康狀況良好;母親和子女留守家庭主觀家庭環境差,子女心理問題多。

        目前多數心理健康調查采用的是《癥狀自評量表(SCL-90)》。李長庚、羅潤生等[5]利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對376名江西老區農村初中生進行測查,結果表明:江西老區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低于全國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姬成偉、韓江濤等[6]應用SCL-90,對太原市955名農村初中生進行問卷調查表明,農村初中生有明顯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21.1%,女生心理健康狀況較男生差,高年級學生特別是女生心理健康狀況較低年級差。王翠萍等[7]采用張琴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咨詢需求調查問卷對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三所農村中學進行調查發現: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按照得分高低首先是學習發展,其次是人際溝通,然后是價值觀情緒情感方面,得分最低的是行為困擾。

        上述研究表明,研究者主要借助問卷調查來分析其獲得的數據,從而分析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得出其研究結果,但從文獻中我們發現,國內研究者對于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的量表使用上存在多樣化,而且調查對象偏向欠發達地區農村初中生,對發達地區的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較少。盡管研究結果存在不一致,但基本上能反映出農村初中生在學習、人際、焦慮、適應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二)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理論研究

        中國期刊網的統計結果顯示,學者們對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理論研究文獻達到19篇。基于農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農村中學開展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故有必要運用系統、科學的理論對其進行研究,以為有針對性開展農村初中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蒙宗卿等[8]2004年從應試教育與學生生理、心理不平衡的視角來分析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習心理負擔過重、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人際關系不好等方面,繼而探討優化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策略。

        針對中學生的相關事實材料的背景,馮萬奎等[9]指出,農村初中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易沖動、學業懶散及容易情緒化。王桂娟、陳桂霞[10]針對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低的現象指出農村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即學習懶散、安逸思想盛行、人際交往困難等,進而分析其產生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同年,姚慧娟[11]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得出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不足,探究了鹽城農村初中生存在情緒、情感類問題,意志類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學習心理問題等。

        2005年,王小華等[12]從初中生身心發展不平衡性的角度來分析農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體現為情緒不穩定、耐挫力差、課堂注意力不集中、自卑焦慮等方面。顏以玲[13]認為農村初中生存在意志薄弱、社會適應能力差等問題。然而,傳統的理論研究僅僅是突出農村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從教育角度來進行闡述。基于此,同年,武存金[14]分析了留守初中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即任性、自私、自卑、偏激、冷漠、孤獨、嫉妒、逆反心理等,并對于其存在的問題從教育方法上進行了闡述。

        基于上面的文獻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集中在學習、人際關系及其負性情緒上。研究者多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1)已有問卷調查所獲得的研究結果;(2)初中生身心角度;(3)已報道的相關事實材料;(4)素質教育及教育方法。這些理論分析僅局限于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重復羅列,并沒對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作深層次分析。

        (三)農村與城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對比研究

        基于我國城市與農村發展的不平衡性,研究同一區域或跨區域城鄉初中生心理健康對當前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改革也極有價值,部分研究者已著手進行研究并認真疏理。

        曹靜[15]采用《中學生應對方式量表》與《青少年心理彈性量表》對陜西省城鄉初中生各270名學生進行研究后得出結果:在心理彈性的城鄉對比中,農村初中生在家庭高期望值和自我覺察兩個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城市初中生,這反映了農村初中生可能因為面臨較為匿乏的外界資源,被家庭寄予更高的期望,自我覺察水平更高;農村初中生在心理健康各維度以及總分上都顯著低于城市初中生,說明農村初中生的心理癥狀顯著少于城市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顯著高于城市初中生。景英、任紅巖[16]采用SCL-90量表進行測查,在山東省隨機抽取濟南市、青島市、濰坊市、德州市、聊城市與菏澤市的城鄉初中年級學生共計1804名,其中農村初中生各項癥狀(除軀體化、敵對、總癥狀指數外)均高于城市初中生。

        從表1可以發現,十年間只有兩年有研究者進行了關于農村初中生城鄉對比的實證研究,而且文獻數量偏低,僅占累積文獻量的3.5%,實施地點主要集中在陜西省與山東省。目前,城鄉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比研究仍然遠遠不足。

        (四)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依據表1數據可以得出,十年來針對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總體呈上升趨勢,主要針對農村初中生的父母教育方式、家庭關系、生活事件、社會支持、自我同一性等方面進行探討。

        趙榮、羅新堅[17]采用SCL-90和《父母教養方式評價量表(EMBU)》對樂清市下屬農村某中學初二學生共325人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SCL-90各因子與EMBU的父母親嚴厲懲罰、父親過分干涉過度保護、父母親拒絕否認等項呈顯著正相關;父母親溫暖理解與SCL-90各因子呈負相關;父親偏愛與SCL-90中的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敵對、恐怖及偏執等因子呈顯著正相關;母親偏愛與SCL-90中的人際關系、抑郁、敵對、恐怖和偏執等因子呈顯著正相關。

        劉志強[18]采用《家庭環境量表(FEV-CV)》與《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在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和淮濱縣選取3所農村初級中學共計300名學生進行研究后得出:

        (1)農村留守初中生家庭硬環境影響其心理健康,父親的文化程度與是否獨生子女對其焦慮有顯著相關;是否獨生子女對其焦慮有明顯的預測作用;

        (2)農村留守初中生家庭軟環境影響其心理健康,父子關系對自責傾向因子和沖動傾向因子有較強的預測作用;母子關系對孤獨傾向、身體癥狀以及心理健康量表總分有較強的預測作用,對沖動傾向的預測作用非常強。

        梅少林、曾長佑[19]采用SCL-90與《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某農村中學共311名學生進行調查表明,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與客觀支持有明顯相關,與主觀支持無明顯相關,與利用度有明顯相關。

        以下研究開始從農村初中生的外部相關轉向研究學生的內在因素與其心理健康的關系。謝傳送[20]2011年采用加藤厚的同一性地位測定量表和王極盛的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對閬中市五所農村學校的初中生共811名學生進行測查,結果發現,川東北地區農村初中生自我同一性與心理健康關系密切,不同同一性地位的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異。2012年,馮翠仙[21]采用孤獨量表和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對山西省晉中市兩所農村中學的400名初中生進行了調查后得出,農村初中生孤獨感與心理健康總均分和其他各因子得分均呈顯著正相關,且對心理健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相關研究是從父母教育方式、家庭關系到其生活事件再到社會支持,這種針對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外部相關研究跨度不斷增大;從近年來看,有研究者基于其內在關系上進行研究。總體而言,目前沒有人將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內外關系綜合起來進行理論或實證研究。

        (五)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測量工具

        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調查工具主要集中在SCL-90癥狀自評量表的使用,由Derogatis等在20世紀70年代編制,在國外廣泛用于精神科臨床的研究,基于我國心理工作的深入研究,現該表被用于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測查,但因SCL-90量表主要適合于測查可能有心理障礙的人,并不適合比較正常人之間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另外,關于測量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量表還有《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青少年心理彈性量表(HKRA)》等。基于中國文化結構背景與西方不同,這些量表被國內學者引用后會有其局限性。

        二、對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的綜合評價

        目前國內學者從教育心理學、社會學與應用心理學等多維度來研究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理論與實證成果,但總體而言,各年度文獻量分布不均。

        另外,研究方法、研究內容、量表使用等方面呈現出不足。如姬成偉、韓江濤[22]僅僅通過SCL-90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后所獲得的數據來分析并得出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這一結果明顯忽略了其他相關因素,從而使得研究缺乏系統性和深入性;當然,也有研究者基于多角度來研究其相關性,但相關研究缺乏內外結合的關系研究。此外,很多研究大多采用問卷調查,在量表的使用上沒有統一標準;理論探析方面很少采用個案研究、訪談法與觀察法,研究結論的可靠性不強;對城鄉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比較研究文獻也非常少。

        三、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未來研究思路

        (1)規范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使用,將實證與理論研究結合,逐步完善其量表標準。

        (2)拓展其研究內容,將其內、外影響因素進行關系融合研究。

        (3)跨地區進行比較,同時需要兼顧其樣本的可

        靠性。

        (4)在一定程度上整合量與質的研究。

        (5)將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滲入學校教育體系中。

        主要參考文獻:

        [1]唐為鳳.農村留守初中生道德失范行為研究——以安徽省志遠初級中學為例[D].武漢:華東師范大學,2009.

        [2]曾紅,黃文庚等.鷹潭市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0(4):432.

        [3]周瑞蘭,田玉娟等.農村初中輟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13(3):317-318.

        [4]李松.農村初中生“留守子女”家庭環境狀況調查及對其心理健康和學績的影響[D].鄭州:鄭州大學,2006.

        [5]李長庚,羅潤生等.江西老區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井岡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8,29(1):115-118.

        [6][22]姬成偉,韓江濤等.太原市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現況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10,31(6):728-730.

        [7]王翠萍,任庭葦.農村初中生心理咨詢需求現狀調查與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2:79-81.

        [8]蒙宗卿,潘岐福.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186-188.

        [9]馮萬奎等.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J].校長閱刊,2006:91.

        [10]王桂娟,陳桂霞.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2008:40.

        [11]姚慧娟.鹽城市農村初中生的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8.

        [12]王小華,馬玉龍.談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成因及對策[J].心聲,2009:68.

        [13]顏以玲.關注農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J].學苑教育,2012:95.

        [14]武存金.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教師博覽,2012:111.

        [15]曹靜.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應對的中介效應與彈性的調節效應[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

        [16]景英,任紅巖.2011年山東省城鄉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2012,18(5):338-343.

        [17]趙榮,羅新堅.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與父母養育方式的關系分析[J].四川精神衛生,2005,18(4):199-201.

        [18]劉志強.農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環境的相關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7.

        [19]梅少林,曾長佑.浙江省麗水市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相關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9,25(8):626-627.

        [20]謝傳送,李曉駟.農村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生,2011,32(4):437-439.

        第4篇: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范文

        方法 運用中國青少年健康相關行為調查組編制的“中國青少年健康相關行為調查問卷”,對鄭州市43所大、中學校9 069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 感到有學習壓力的報告率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分別為71.28%,76.17%和67.10%;有孤獨感的報告率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分別為69.73%,70.69%和47.46%;無安全感的報告率大學生為42.65%;失眠的報告率大學生、高中生、初中生分別為44.67%,44.75%和30.47%;有自殺行為的大、中學生占1.71%。結論 需要對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

        【關鍵詞】 精神衛生;危險行為;對比研究;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 R 395.6 G 4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5-0603-02

        中學階段是培養青少年綜合素質的黃金時期,此階段是獨立思考能力、溝通與合作意識、抗壓能力等各種能力形成階段,也是個性特征張揚、自我意識高度發展階段。此階段學校教師和家長對青少年片面、單一的評價,是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傷害的主要因素。為了解鄭州市大、中學生心理健康相關行為的現狀及特點,為相關部門制定學生健康服務相關政策提供依據,2008年3月-2009年5月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鄭州市部分大中學生心理健康相關行為進行了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共抽取鄭州市4區6縣在校大、中學生9369名,收回有效問卷9069份,每所大學抽200余人,每所中學3個年級,每個年級隨機抽3~4個班,所抽班級全班學生均參加問卷調查,學生年齡在10~24歲。其中初中學校19所,調查學生3 131名(男生1 589名,女生1 542名);高中和職高學校19所,調查學生4 653名(男生1 996名,女生2 657名);四年制綜合大學5所,調查學生1 285名(男生544名,女生741名)。

        1.2 方法[1] 采用中國CDC編制的“中國青少年健康相關行為調查問卷”,問卷分初中卷、高中卷、大學卷。涉及學生基本情況,飲食相關行為,故意傷害和非故意傷害行為,吸煙、飲酒和吸毒等物質成癮行為,網絡成癮行為,等。問卷以班級為單位集體發放,答卷不記名,當場收卷。調查現場班主任及代課教師均回避。調查人員均由經過培訓的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生專業人員擔任。整個調查過程真實嚴謹,對學生填寫資料保密,調查時允許學生不答不愿意回答的問題。

        1.3 統計分析 調查數據采用EpiData軟件進行錄入,并采用雙錄法對錄入數據進行統計核查,以保證錄入數據的真實準確。數據的統計處理采用SPSS 12.0進行。

        2 結果

        2.1 不同學習階段中學生心理健康相關行為比較 調查前12個月里有時或經常感到孤獨、感到學習有壓力、因擔心等心理因素引起失眠的高中生比例均明顯高于初中生(P值均

        2.2 初中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行為比較 調查前12個月里有時或經常感到安全沒有保障、感到孤獨、感到學習有壓力大學生的比例均高于初中生(P值均

        2.3 高中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相關行為比較 調查前12個月里有時或經常感到安全沒有保障的大學生比例高于高中生(P

        3 討論

        本次調查中,有高于70%的學生學習有壓力;有20%~70%的學生有不安全感、孤獨感和失眠;有自殺意念的為10.86%[2];有自殺行為的為1.71%。可能與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學校少,鄭州又是省會城市,教師靠學生考試名次晉升晉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增加課外作業,補課和周末上各種名目補習班;學生學習負擔沉重,爭想上好的學校,考上好的大學,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競爭激烈。 因此,大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必須采取干預策略和措施,達到促進青少年健康的目的[3]。要求學校、社會共同關注大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心理問題的類型,開設不同的課程。開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室。同時,關注中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問題,科學安排學生的學習時間,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和學習氛圍。

        家長應引導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和途經去釋放學習壓力和負性情緒,提高學生的調節能力,減輕學生焦慮、自卑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等負性情緒的不良影響,使其身心受到良好的健康引導。

        4 參考文獻

        [1] 張一英 ,陳玉強,吳興珠,等.嘉定區5所中學學生健康相關行為分析.中國學校衛生 ,2007,28(3):267-268.

        [2] 季成葉.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監測: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前沿.中國學校衛生,2009,30(2):99-105.

        第5篇: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 初中生物學教學 健康教育 主體作用

        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之一是生物學與健康教育更緊密地結合。為將初中生物學教學與健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多年來,我做為一名一線生物教師,創造出多種有效的方法,并不斷加以改進,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以下的分析可以使大家對此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供大家借鑒。

        傳統的教學模式壓制了學生活潑好玩的天性,抑制了學生潛能的發揮,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施行素質教育,向課堂要效率,歸根結底要使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如何在初中生物課上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

        一、保持學生的好奇心

        迷人的生物界、神奇的生命現象、誘人的科學前景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一些在我們看來順理成章的事情,在學生眼里覺得高深莫測,經常提出有趣的問題。教師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耐心地、通俗易懂地加以解釋,同時表揚他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精神,鼓勵他們再接再勵,使學生為自己的獨到觀點和看法感到光榮和自豪。生物課上有各種模型、標本、掛圖等,生物更是一門探究課,有很多活動和實驗。如:“螞蟻的覓食行為”實驗,我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獨立完成時,學生饒有興致地操作。如此學生既調動了主動性,得出了確切結論,又培養了實驗探究能力。再如:在學習感覺器官的知識時結合近視眼的成因及預防;在學習骨胳的知識時讓學生理解堅持正確的坐姿,保護脊柱的道理;在呼吸系統知識的學習中讓學生理解吸煙的危害,等等。

        二、提供好的學習方法

        我們有責任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素質教育,把學生從“背”中解救出來。只有學生想學了,我們才能在此基礎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教師要滿腔熱情、恰到好處地宣傳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性。從緒論課開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就要滿腔熱情地向學生講明生命科學的現狀和前景;講明生命科學在工農業、醫學等生產實踐中的重要作用,講明人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生物,人類社會所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如糧食、人口、環境污染、自然資源短缺等問題的解決都依賴于生物學的研究;講明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時代,使學生對生物學的重要性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三、使學生充分感知到學習生物的重要性

        傳統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學會問題即可,學生對概念、原理等總是囫圇吞棗,生搬硬套,根本不理解,學習時只憑死記硬背,負擔很重,效果也不佳。教師要甘當導演,搞好教學過程設計,準備好充分的背景材料,讓學生在不知結論的情況下,經過教師的啟發和自主的實驗、探索、討論、研究,最后總結出科學的結論。學生自然會在其中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如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歸納、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此外學生還會產生身臨其境的科學探索感覺,從而培養科學素質。當然,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不是所有的課都可以用這種方法進行的,但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能用上的一定要上。

        四、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生命科學的重要性

        如制訂出三口之家一周符合營養標準的食譜。學習教材中有關合理膳食的知識,食物的營養成分的知識,以及合理膳食的好處,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利用教材中的食物營養成分表,制訂合理的食譜,使活動與學生生活貼近,讓學生了解社會,最終使學生愿意接受合理的膳食。有些學生在活動之后改變了不吃胡蘿卜的偏食習慣。這個活動最終也促進了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還使其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講課時密切結合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自己用所學知識去解答一些實際問題,看懂一些常見的化驗單,校園內各種花草樹木的識別,克隆羊到底是怎么回事,等等,使他們體會到生物知識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應該在生物學教學中結合下列內容進行健康教育:心臟和血管的結構、功能和保健;飲食衛生和營養衛生糖尿病的防治;呼吸系統的保健,吸煙、吸毒的危害;細胞的癌變;營養與健康的關系;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運動與保健。多年來的實踐證明,知識的學習結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是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

        新初中生物教學大綱中規定的與健康教育有關的實踐活動有:調查本地常見的寄生蟲病;記錄三天內攝入食物種類和數量,估算每天食物熱量;有關糖尿病的調查或地方性甲狀腺腫的調查;檢查視力;收集與交流有關艾滋病的資料;調查本地計劃免疫實施的狀況。健康教育就可以教這方面的內容。擺在每位生物學教師面前的新課題是如何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教什么、怎樣教、怎樣設計與組織活動。

        生物學教育與健康教育的緊密結合帶來了新的挑戰。教師不僅要深入理解生物學教學內容中與健康有關的理論,而且要收集大量與健康、保健、衛生有關的知識與資料,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葉瀾.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

        第6篇: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 自殺;因果律;因素分析,統計學;學生

        【中圖分類號】 R179 R 395.6 B 8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4-0324-03

        自殺是指有自我意識,自行采取的導致自己死亡的行為[1]。有自殺的想法、念頭即為自殺意念[2]。目前,自殺已是全人群的第5位死因,15~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3-4]。且近2 a,我國青少年自殺呈明顯的低齡化趨勢[5]。日本學者長岡利貞指出,自殺過程一般經歷為產生自殺意念―下決心自殺―行為出現變化+思考自殺的方式―選擇自殺的地點與時間―采取自殺行為。有自殺意念便具有自殺傾向。因此,研究初中生的自殺傾向現狀和影響因素對于預防初中生自殺、保證初中生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取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方法抽取學生。第一階段:將杭州市所有初中學校依次進行編號,然后采用隨機數字表抽取25所學校,學校被抽到的可能性與學校學生的數量成比例;第二階段:將抽中的25學校的所有班級進行編號,再次采用隨機數字表抽取班級。被抽到的班級中所有的學生均確定為調查對象,接受全球學校學生健康調查(GSHS)。共調查了杭州市25所學校的初中生1 802名。學生的應答率為98%。男生901名,女生894名,7人未填性別;12歲及以下215人,l3~l5歲1 529人,16歲及以上58人;一年級563人,二年級518人,三年級709人,四年級1人,11人未填年級。

        1.2 方法 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按統一指導語及標準化的調查程序,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問卷調查。學生自行匿名填寫由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設計提供的全球學校學生健康調查中國問卷,內容包括飲食行為、煙草使用、自殺傾向及相關影響因素等11個方面83個問題,允許學生不回答自己不愿意回答的問題。

        1.3 統計分析 調查表回收后,經再次核對,應用Epi Data 3.0軟件建立數據庫,以SPSS 14.0軟件進行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2 結果

        2.1 初中生自殺傾向的現狀 在過去的12個月里,有14.5%的學生認真想過自殺,6.9%的學生制訂過自殺計劃;各年級女生想過自殺和計劃自殺的報告率均高于男生(χ2=6.16,P<0.05;χ2=2.29,P>0.05);學段不同,想過自殺和計劃自殺的報告率也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2,8.90,P值均<0.05),初一與初二差別最大,初一最低,初二最高,初三低于初二。見表1。

        2.2 影響初中生自殺傾向的單因素分析 以過去12個月里是否認真想過自殺作為自殺傾向的因變量(無=0,有=1),對相關因素進行賦值,作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學生的性別、休息時間、家長是否理解、是否感孤獨、是否常失眠、是否受欺負等因素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以上因素均是影響初中生自殺傾向的相關因素。見表2。

        2.3 影響初中生自殺傾向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以過去12個月里是否認真想過自殺作為自殺傾向的因變量(無=0,有=1),以上述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影響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家長是否理解、是否感到孤獨、是否常失眠、是否受欺負對自殺傾向的影響十分顯著(χ2值分別為14.48,24.18,19.57,16.87,P值均=0.000)。見表3。

        3 討論

        自殺意念是自殺死亡的強危險因素[6] 。在有自殺意念的人中,5%會發生自殺行為;有自殺行為的人中,10%將自殺死亡,而自殺之前約70%的人事先曾向親友表達或暗示自殺意念[7]。因此,對自殺意念的早期識別和對自殺的影響因素的研究非常重要。

        調查結果顯示,杭州市初中生中,曾經認真想過自殺的報告率為14.5%,制訂過自殺計劃的報告率為6.9%,高于北京2003年初中生自殺傾向現況調查結果(分別為14.3%和6.7%)[8],也高于上海市2002年青少年危險行為監測的結果(分別為13.2%和5.1%)[9]。說明杭州市初中生的心理、精神健康教育工作還比較薄弱,應當引起家庭、社會及相關部門的重視。

        女生有自殺傾向的報告率高于男生(分別為16.5%和12.4%),這與國內外有關報道一致[5,10-11] 。可能與女生的性格、情感敏感脆弱、依賴性強、家庭社會中的性別角色、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等有關[11];同時由于生理的特點,女生更早面臨青春期帶來的一系列困惑和問題,如果沒有家長、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及時教育,就容易出現自閉、孤獨、傷心絕望等消極情感,導致自殺意念或行為發生[8]。因此,要特別關注女生的青春期教育和心理衛生教育,幫助她們順利度過青春期,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早中期,由于特殊的身心特點,有較多的困惑和較大的心理壓力,容易出現焦慮、抑郁、孤獨等心理衛生問題,隨著年齡和年級的增加,想過自殺和計劃自殺的報告率也不相同,初一年級是自殺傾向的初始階段,報告率較低;初二年級報告率明顯增加,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心理趨穩定,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初三的報告率較初二低。另外,由于初中生學習任務重,競爭壓力大,休息娛樂的時間少,容易造成情緒低落、悲觀抑郁、心情焦慮,不滿等負性心理情緒,促使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的發生。因此,應該加強中學生的心理衛生和精神健康教育,進行有效的自殺預防和干預,讓他們正確應對面臨的問題,健康成長,避免自殺傾向和自殺行為發生。

        家庭作為青少年重要的生長環境之一,不僅為個體的發展提供物質上的保障,還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結果表明,缺乏家長理解的學生更易產生自殺意念,這可能與父母的教育水平、教養方式、與父母關系等因素有關。父母與子女之間不能得到良好的情感溝通,子女感覺父母不能理解自身的問題和煩惱,從而產生抑郁、反感、逆反等負性心理情緒和行為。青少年抑郁是造成青少年自殺的主要原因[12];而家庭因素是抑郁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要促進家庭和諧,增進父母子女之間的溝通,加強相互理解,避免抑郁心理的產生和預防自殺傾向的發生。

        單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孤獨感是自殺傾向的強相關因素(P值均=0.000)。孤獨感是指當個人感覺到缺乏令人滿意的人際關系, 自己對交往的渴望與實際的交往水平產生差距時而引起的一種主觀心理感受或體驗。對于青少年來講,它是個體基于對自己在同伴群體中社交和友誼地位的自我知覺而產生的孤單、寂寞、失落、疏離和不滿的主觀情緒體驗,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反映[13]。應開展初中生心理咨詢輔導,提高初中生的交際能力,增進群體友誼,減少孤獨感,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從而避免自殺意念的產生。同時經常失眠的學生,可能因為來自家庭、社會、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問題,導致睡眠不足,精神狀態不佳,甚至滋生精神健康問題,產生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故應教給初中生緩解壓力的方式,增強應挫力,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

        此外,經常受欺負的學生,易情緒低落、悲觀,如不及時疏導和幫助,很容易造成人格上的障礙,從而導致自殺意念或自殺行為的產生,所以應加強初中生的心理和行為方面的教育,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

        4 參考文獻

        [1]季成葉,主編.兒童少年衛生學.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17.

        [2]李文梅,張玉超,李雷,等.南陽市青少年自殺傾向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學校衛生,2006,27(9):800-801.

        [3]殷大奎.齊心協力腳踏實地全面推進新世紀精神衛生工作.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1):4-8.

        [4]王黎君,費立鵬,黃正京,等.中國人群自殺死亡報告準確性評估.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10):889-890.

        [5]陳建梅,況利.青少年、兒童自殺行為的流行病學特點.重慶醫學,2005,34(1):125-127.

        [6]NORDSTROM P,SAMUELSSON M,ASBERG M.Suicide analysis of suiciderisk after attempted suicide.Acta Psychiatr Scand,l995,91(5):336-340.

        [7] 沈漁屯,主編.精神病學.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855-856.

        [8]程玉蘭,田本淳,呂書紅,等.中國城市初中生自殺傾向現狀.中國學校衛生,2005,26(11):924-926.

        [9]羅春燕,彭寧寧,朱蔚,等.上海市青少年危險行為現狀研究(五):自殺傾向與離家出走情況.中國校醫,2003,17(3):197-199.

        [10]梁軍林,孫錄,趙靜波,等.中學生自殺意念發生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0,10(3):144-146.

        [11]邱育平,桂曼今.自殺意念少女3 394例心理健康分析.中國學校衛生,1997,l8(1):13.

        [12]程文紅,王祖承.青少年抑郁發病家庭因素研究.上海精神醫學,2005,17(1):50-52.

        第7篇: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學校;結核病;感染;發病;宣傳教育;預防和控制

        結核病是公共衛生疾病,學生是結核病高發群體之一,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場所,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身體免疫力低,自我保護意識差,更容易受到各種傳染病的危害。近年來我國多所學校結核病的爆發時有發生,本市的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做的比較規范和扎實。掌握好中、小學新生結核菌感染的情況,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對控制結核病在學校的蔓延,提高結核病的知曉率,構建無結核病的和諧校園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對象

        2011年章丘市市直學校及20個鄉鎮166所中、小學校共29192名學生,其中:高中、高職10所,共6938名學生,初中26所,共12428名學生,小學130所,共9826名學生。

        1.2資料收集

        章丘市疾控中心與市教育局協調好統一安排本市學生健康查體工作,結核菌素實驗由章丘市慢性病防治站具體安排實施,與查體工作同步進行。

        1.3 方法

        1.3.1 準備:首先對醫務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統一標準和要求,嚴格操作規范。做PPD試驗和查驗結果的人員相對固定,分組進行,并由經驗豐富的科主任帶隊,負責協調,處理工作中出現的突況。藥劑科提前按預計估算人數,準備好各種物資。

        1.3.2 結核菌素實驗(PPD實驗):統一采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的卡介苗純蛋白衍生物(BCG-PPD)規格:51U/1ml,在左前臂內側下1/3處,皮內注射0.1ml,注射后72小時查驗結果,以硬結平均直徑為檢測指標,平均直徑小于5mm為陰性;大于或等于5mm為陽性反應;大于或等于15mm、或者有水泡、壞死、淋巴管炎反應的均為強陽性反應。

        1.3.3 PPD試驗強陽性反應的處理:一般陽性反應者不做任何處理,PPD試驗強陽性反應者進行胸透檢查,胸透有異常者進行痰涂片、胸片、血常規、血沉,結核抗體等檢查,對確診的結核病人給予規范抗結核治療。對單純強陽性的學生:高中生建議預防性治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建議治療方法為二種:(1)異煙肼0.3g每日一次,連用6個月。(2)異煙肼0.3g,利福平0.45g每日一次,連用3個月,并密切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初中生年齡在12--13歲,小學生年齡在6--8歲,考慮藥物的不良反應,未建議用藥。

        1.4 健康教育

        聯系查體事宜的同時,向各鄉鎮教育辦、學校領導、班主任先進行宣傳結核病的相關知識、免費政策,并發放各種形式的宣傳材料。有的學校在查體期間出了一期宣傳結核病知識的黑板報,在完成查體任務的同時,對廣大師生進行了大力宣傳。

        1.5 統計資料與反饋

        由專人負責材料收集和統計。PPD結果填寫在學生健康查體檔案中,由疾控中心向各鄉鎮教育辦反饋,學校若發現有可疑結核病人,應盡早送到結防機構行進一步檢查。

        2 結果

        2.1 結核菌素反應與年級分布的關系。

        章丘市2011年度高中、初中、小學新生結核菌感染情況分別為:高中受檢人數6938人,陽性2210人,陽性率為32.59%,其中強陽性人數477人,強陽性率占7.00%;初中生受檢人數12428人,陽性人數2549人,陽性率為20.54%,其中強陽性人數732人,強陽性率占5.90%;小學生受檢人數9826人,陽性人數2539人,陽性率為25.96%,其中強陽性人數887人,強陽性率占9.06%,陽性率和強陽性率小學生均高于初中生。本市中小學生總受檢人數29192人,陽性7308人,陽性率為25.20%,其中強陽性人數2096人,強陽性率占7.22%。

        2.2 發現病人情況

        通過查體共發現7例結核病人,其中高中4例、高職2例,初中1例,均為女性,查痰結核菌均為陰性,有3例病人結核抗體為陽性,均給予安排了規范抗結核治療。

        3 討論

        第8篇: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 視力不良 用眼衛生 中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R778.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22-0049-03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of the poor vision of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Zhujing Community of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Nie Lianlian, PENG Yanying( Zhuj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5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learn the trend of the poor vision chang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Zhujing Community of Jinshan District in recent three years,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poor vision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myop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The data of the health monitor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15 953 stude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were collected in the community from 2014 to 2016, 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poor eyesight of the student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school stage and sex. Results: The overall poor eyesight rat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decreased slightly in general from 2014 to 2016. The girl’s poor vis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boy’s, and the poor vision rates of the boys and girls increased with their ages. The poor vision of the pupils was in moderate degree, that of the student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was in moderate to severe degrees, and that of the students in senior schools was in the severe degree. Conclusion: The society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poor eyesight of the stude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schools, parents and student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to prevent myopia.

        KEY WORDS stude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poor vision; eye health

        學生近視是世界范圍的青少年健康問題[1]。中國青少年視力不良患病率長期居高不下,患病總人數居世界第一,且處于逐年增加、發生年齡提前的狀態[2-3],帶來了嚴重的健康威脅和經濟負擔[4]。如何正確有效的“防近”成為國內外共同關心的公共問題。本文根據2014―2016年3次學生體檢資料,對朱涇鎮學生視力不良狀況進行動態分析,旨在了解和掌握朱涇鎮青少年視力變化趨勢,探索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發展規律,為學校防治視力不良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整群抽樣選取金山區朱涇鎮兩所高中、兩所初中、兩所小學2014―2016年的所有學生(初三、高三和個別漏檢學生除外)的15 953名學生的視力體檢資料。

        1.2 方法

        對本鎮6所學校3年來參加體檢的中小學生視力檢查結果進行分析。檢查方法及診斷標準:視力檢查采用統一的燈箱對數視力表。判斷標準:被檢查者單側裸眼≥5.0為正常,單側裸視力

        1.3 統計學分析

        檢測數據用Excel進行篩選統計,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檢驗,以P

        2 結果

        2.1 不同年度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的比較

        調查結果得知,參加視力檢查的學生共有15 953人,除去6個極端值,剩余15 947人,有9 555人視力不良,不良率占總數的59.9%。其中,2014年共調查學生有5 943人,視力不良數為3 671人,不良率61.8%;2015年共調查學生有5 981人,視力不良數為3 701人,不良率61.9%;2016年共調查學生有4 023人,視力不良數為2 183人,不良率54.3%。結果顯示,3年來,總體學生視力不良率略有下降,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不同學段、性別學生視力不良程度的比較

        對不同學段、性別學生視力不良程度的比較發現,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41.6%,初中生為70.8%,高中生為88.7%,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小學生視力不良以中度為主,初中生以中重度為主,高中生以重度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視力不良程度構成比中輕度所占比重逐漸下降,中度、重度人數所占比重逐漸上升,不同年級學生視力不良率有統計學意義(χ2=2163,P

        3 討論

        通過調查結果可知,近年來我鎮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總體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國際一般水平[5],與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相符。根據衛生學診斷進行分析,①女同學視力不良率高男同學,這與福清市調查結果一致[6]。女同學缺少戶外運動,男、女學生視力不良率與戶外運動密切相關,女同學因為心理壓力較大,學習時間一般比男同學學習時間較長。②隨著年級的升高視力也逐漸下降。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視力不良率逐級上升,證明高年級的學生用眼時間比小學生過長,導致視力逐漸下降。同時,此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及后期,身高的快速增長伴隨屈光狀態的巨大改變,導致近視程度的加重[7]。③與課桌的大小、坐姿以及自然采光情況密切相關,導致學生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坐姿不正確、課桌與前面的距離較遠或近[8]。④隨著學生手機使用率的增加以及玩電腦和看電視時間的增長,用眼疲勞,這都是造成近視的原因[9]。

        視力不良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10],其不僅會影響學生的生活、學習,并且會對將來的工作選擇造成一定的限制,重度者還可引起一系列嚴重的眼部并發癥,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11]。學生近視在西方被稱為學校性近視(school mopia)[12]。預防近視是防治視力不良、保護學生視力的核心[13]。因此,教育部門應繼續重視學生的近視防治問題,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政策,如給學生減負、改善教室照明條件等;另一方面,學校應加強用眼衛生健康教育[14-15]宣傳工作,充分發揮“醫教結合”的作用,加強用眼衛生知識的宣傳;繼續推行陽光體育,鼓勵學生多參加戶外活動。同時,家長也應加強對孩子用眼衛生方面的教育和監督,家中應備有無頻閃臺燈,以減少視覺疲勞;并減少孩子玩手機、看計算機、電視的時間[16]。

        參考文獻

        [1] Bar Dayan Y, Levin A, Morad Y, et al. The changing prevalence of myopia in young adults: a 13-year series of population-based prevalence surveys[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5, 46(8): 2760-2765.

        [2] 施冰, 潘臣煒. 2010-2014年蘇州工業園區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分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 9(11): 14-15.

        [3] 國家體育總局. 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J]. 中國學校衛生, 2015, 12: 1001.

        [4] 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 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J]. 中國學校衛生, 2011, 32(9): 1V, 1026.

        [5] Logan NS, Shah P, Rudnicka AR. Childhood ethnic differences in ametropia and ocular biometry: the Aston Eye Study[J]. Ophthalmic & Physiological Optics, 2011, 31(5): 550-558.

        [6] 王財福. 福清市2015年中小學生視力低下現狀分析[J].醫藥前沿, 2015, 5(31): 391-392.

        [7] 李振華, 吳秋狀. 陽泉市市直學校2012學年學生視力不良狀況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2014, 43(24): 2871-2873.

        [8] 李長春. 雙遼市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4, 2(7): 67-68.

        [9] 趙曉華. 虹橋社區中學生視力不良健康狀況分析[J]. 上海醫藥, 2014, 35(20): 46-47.

        [10] 汪素美, 嚴雙琴, 徐葉清, 等. 馬鞍山市中小學生近視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5): 715-716, 722.

        [11] 韓亞男. 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生視力低下情況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09, 36(10): 1847-1848.

        [12] 鄭榮領, 金秀英, 李淑珍, 等. 世界眼科近視防治史與視力保護發展歷程[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35(2): 309-312.

        [13] 季成葉. 兒童少年衛生學[M]. 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332-333.

        [14] 王曉玉, 葉亞玲, 丁小云. 健康教育對青少年近視控制的效果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 2015, 31(32): 147-149.

        第9篇:初中生衛生健康教育范文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問題;有效途徑

        一、初中生心理問題的現狀分析

        初中階段是青少年身體和心理發育最為關鍵的時期,是最充滿激情、浪漫,最有創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躍的時期。這個時代的孩子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但在家庭、學校與社會的三重壓迫下成長,他們的身心健康不容樂觀。近年來,初中生由于心理問題而導致心理與行為上的失誤,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和發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會。筆者借助心理咨詢專業教師在本年級做了一份調查,發現有16.52%的初中生有嚴重的心理問題,有32.12%的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個調查結果表明,初中生心理的健康教育已是擺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問題,不容忽視。班主任必須轉變觀念,把教育的基點轉到更豐富的層面,注重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班主任疏導學生心理問題的意義和價值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上和諧發展,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這種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形成健全的個性為出發點和歸宿。面對初中生心理問題越來越普遍的現狀,學校教育在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承擔著重要的責任。而且,班主任應加強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學習,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自覺地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盡心盡力。

        三、初中生主要的心理問題

        當下初中生充分享受著社會的關注與重視,感受著家庭的悉心呵護,他們身上體現出父輩們所不具備的優勢:聰明、求知欲強、善于思考、反應敏銳、興趣廣泛、身體素質好、綜合能力強、講究衛生、講文明等。但是他們明顯表現出缺乏堅強的意志、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些缺失的東西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

        筆者通過在本年級學生中的調查分析,歸納出主要的心理問題:(1)懶于動手動腦,一切坐享其成。(2)缺乏獨立性,缺乏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過分依賴家長。(3)自私自利,性格孤僻,以自我為中心。(4)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經不起挫折。(5)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6)虛榮心強,攀比家庭優越程度,比吃穿。(7)缺乏上進心。(8)自我封閉,集體觀念淡薄。(9)做事情不徹底,往往虎頭蛇尾或一遇到困難就半途而廢。

        四、疏導初中生心理問題的有效途徑

        1.關注與重視――把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當作教育重點

        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的教育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弊端,一味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體育;重課內教學,輕課外教育;重尖子生,輕后進生等等,學校生活內容、方式單一,許多學生對學習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很多時候也是以學習為中心、以學習為目標對學生進行教育。

        筆者認為,在班主任的工作思想中,要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把疏導學生心理問題看作工作的重點之一。為了更好地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班主任需要認真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在工作中,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變教育方式,探索師生溝通的多樣形式,促使學生心理得到健康調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影響著一個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班主任不應停留在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而是要著手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實際的意義。

        2.尊重與理解――做學生溝通、傾訴的朋友

        初中生平時在學習方面、生活方面、交往方面產生的問題很多,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問題,較多的是屬于心理健康的問題。班主任疏導學生心理問題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急躁苛求。

        首先,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平等對待,要尊重、理解、信任每一個學生。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尤其渴望別人的理解和肯定。在他們的成長中,哪怕一點小的進步,也要寄予殷切的期望,適時而恰當地激勵他們。

        每個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煩惱、焦慮、緊張,往往因人而異,通過集體指導的方式往往難以收到最佳效果,班主任應通過個別咨詢,對個體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減輕心理壓力和負擔。朋友式的談心、針對性的梳理,讓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也能正視自身的優點與缺點,思考自己的存在與價值、現實與未來,并學會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尋找一些適合自己充分表達情緒的方法。“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已被大多數教育界人士所認可。

        3.發現與贊美――開展豐富多樣的班級活動

        目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缺少專業人員是一大問題,近期內也很難配備專業的心理輔導員,而學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著他們的健康成長,班主任是學校教育的排頭兵,肩負著重要的責任,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出現的和即將出現的心理問題,班主任要開辟多種途徑,通過多樣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4.發展與追求――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奮斗目標

        從集體的角度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不能缺少明確的班級奮斗目標。班主任要讓集體目標時刻都去影響和引導學生奮發向上的健康心理的產生,為學生成功心理的滿足提供動力。從學生的個體情況看,學習成績優秀的,就有理想,有明確的追求目標,學習節節拔高。反之,學習成績差的,就灰心喪氣,沒有信心,沒有追求的目標,對讀書滿不在乎,得過且過。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程度幫助其確立個人發展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

        筆者就如何幫助學生確立不同層次的奮斗目標做了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具體有這樣幾個實施步驟:

        (1)實事求是地分析,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班主任幫學生實事求是地分析其在學習、生活、思想等諸方面的狀態,使他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班主任幫學生挖掘其優勢資源,樹立改變現狀的信心。

        (2)樹立信心,確立短期目標

        班主任要指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同別人比較,找出差距。比較要根據學生具體的情況,確立近期可以達到、能考查的短期目標。目標太大,無法實現,只會打擊積極性;目標太小,找不到奮斗的成就感。班主任要幫學生確立能夠通過努力達到的第一階目標,這是鼓舞他們繼續努力的基礎。

        (3)確立考查時間,分階段跟進

        學生確立了發展目標,班主任在指導他們自我檢查的基礎上,還要定期跟進,監督他們實現目標的時間。階段目標實現后,鼓勵非常必要,如果出現一些問題影響了目標的達成,則要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樹立信心,繼續努力。

        (4)樹立長遠目標

        在學生不斷實現階梯目標的過程中,信心會逐步增強,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潛在優勢或幫助其尋找適合他們的人生道路。引導他們確立長遠的目標,讓他們看到希望,腳踏實地地朝著目標而努力,讓希望燃燒起光明,照亮他們人生的路。

        “成功自信教育”,要讓學生在成功中獲得自信。班主任通過讓學生確立奮斗目標培養學生的成功自信心理,是疏導學生心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可以通過成功自信教育,促進學生建立自尊、自信、主動、積極的人格。

        參考文獻:

        [1]胡永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08.

        [2][美]伊麗莎白?伯格.培養孩子的性格:將信義與正直植入孩子的心靈.陳佳雯,劉夢岳,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0-06.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 亚洲人成电影日本在线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一区在线 | 最新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刚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