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語文教育活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互動;主體地位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課程的改革,人們對如何有效的進行課堂上的教學方法有了很大的興趣,初中語文的教學活動中的有效互動分析有力的影響著語文教學的過程和效果,只有先進的教育科學方法為引導才能更好的促進語文的發展,但是對于很多初中生來說他們對上課產生一種厭煩心理,在傳統的教學中,機械教育代替主動學習,是一門極其無聊的課程,給很多初中學生帶來了厭學的嚴重情況,因此,在分析我國初中教育教學師生溝通交流問題的基礎之上,應提出構建我國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師生溝通交流的有效措施,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感受到的樂趣,下面我們就開始探索與展開分析吧。
一、要正確的認識“有效語文課堂”
要想提高初中教學質量,必須要找到提高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行有效的初中課堂教學方法,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必須要結合初中生現階段的心理狀況,有效的課堂并不是老師單方面在課堂上一直講個不停,學生們在課堂上一言不發,一直在聽老師講課,而是要提高學生們上課的積極性,讓老師與學生之間擁有更多的互動性,課下老師要安排同學回家默寫古詩與詞語,把最基本的詞語默寫會,在下一節課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與默寫,讓學生意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給學生一個學好語文的教學平臺。
二、提高學生的興趣,創建情景對話
一個人要想快速學好知識很多時候在于他對學習知識的興趣,興趣是學習好知識的動力,對于初中生來說,對新事物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他們剛接觸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對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有一定的興趣,所以在這個時候老師應該抓住此時學生的心理特點,抓住現在他們對初中語文教學方式好奇階段的心理階段,讓他們多念背語文,多學語文,更多的在課堂上讓老師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讓初中同學們提起學習語文的樂趣,傳統的教學都是比較單一枯燥無味的,老師在臺上不停地傳授,同學們在課堂上聽,無法引起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現在的初中同學正是不聽話時期,思想容易發生轉變,所以當他們對于枯燥無味的課堂知識他們很容易放棄學習,所以要想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必定要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學習使他快樂,讓每個學生能夠融入課堂的氣氛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提高參與課堂知識的主動性。不在讓他們感覺學習語文是件枯燥的事情,更多的是讓他們感到學習語文的樂趣,為初中生提供好的學習環境。
三、增加互動性,激發學生潛力
要想提高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性,老師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是以前老師一直在臺上講,學生在課堂上聽的教學模式,更多的應該增加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例如在課堂上,老師經常抽取學生朗讀語文課本,默寫語文詩詞,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互動性還能滿足初中同學心理的需求,讓處在青春期的初中同學更能得到老師的肯定,是對同學們鼓勵,讓他們認為自己是被認可的,更能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讓同學更多的是親近老師,這一過程同學們會積極的向老師提問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對老師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間接的避免自己的問題,這樣會讓同學們充滿對學習的渴望,讓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被動性變為學習英語的主動性,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們學習的潛力。
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一直都是老師在不停的講,學生在聽,讓更多的學生,認為自己只是學習的被動者,老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傳授者,所以很多學生都是在等著課上老師的傳授,而不是課下自己學習知識的主動性,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要讓學生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五、總結
本文結合多年的學習經驗,對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有效互動分析展開了探討與分析,具體的指出了,分別是要正確的認識“有效語文課堂”、 提高學生的興趣,創建情景對話、增加互動性,激發學生潛力,利用這些的教學方法使初中生更能積極的、更快的學習好語文,能夠解決學生學習語文的困難性,打好學習語文基礎,為以后學習語文提供更好的底子,使每個學生在以后的道路上母語不在成為他們的絆腳石,能讓他們的道路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趙蔓莉.試析師生互動形式化――對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觀察與反思[J].學科教育2004
兒童有著成人難以估計的巨大潛能,而成人往往以自己的立場與觀點低估兒童的潛能,認為他們是弱小的。殊不知,兒童絕非我們想象的那么脆弱,他們小小的身軀蘊藏著巨大的潛能,有待我們正確去認同,有待于我們去創設環境讓其一展身手。因此,在選擇活動內容時,我依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原則來設計活動難度,即比兒童現在能夠達到的能力要稍高一些。用一個形象比喻就是讓幼兒跳一跳才能達到,有時要用力跳才能夠到,但是難度必須是在兒童跳起能夠達到的范圍內,否則,兒童會對活動失去興趣。
二、提供豐富的材料,營造培養創新能力的良好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幼兒廣泛探索、想像、創新和求異的空間,能激發幼兒不斷地與其相互作用,積極地動手動腦。因此在體育活動中,我注重了解幼兒的特點、需求、興趣,在幼兒的興趣上不斷創設和改進環境和材料,以引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我觀察到幼兒對“”的崇敬之情,就創設了“戰場”的情景,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投擲材料:拉罐、沙袋、乒乓、紙球等,啟發幼兒想像并運用這些“武器”以及各種辦法攻打“目標”,由于投擲練習的環境和材料的新穎、豐富、趣味,幼兒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戰斗中”花樣層出不窮。多玩幾次后我發現幼兒的興趣有所減弱,我又想辦法改變情境,材料,增加“躲碉堡”,“過小河”的情節,啟發幼兒用多種辦法巧“躲碉堡”,巧“過小河”,以新的環境、材料不斷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創造性。此外體育活動中,我還積極支持和鼓勵幼兒自發地探究和操作,讓幼兒充分的活動,自己選擇材料,選擇伙伴,決定用材料做什么,給幼兒充分的活動自由度,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學習,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如體育活動“好玩的彩圈”中我啟發引導幼兒一物多玩,相互學習,并鼓勵幼兒自由結伴,自由選擇輔助器械,自由選擇活動內容與方法:鉆滾圈、拋圈、頂圈、雙人滾圈、多人跳,擺不同圖形跳等,在良好的環境中,幼兒的創新能力不斷得到發展。
三、以游戲激發幼兒的創新靈感
游戲是幼兒十分喜愛的活動形式,它是幼兒自由自主進行創新的活動。因此,我充分發揮游戲的創造教育功能,在體育活動家中巧妙地設計了多種游戲,以游戲的場景、情節、角色吸引幼兒融入活動,激發幼兒的創造靈感。
四、以體育活動啟迪幼兒的創新教育
(一)引導積極探索,在實踐中嘗試解決問題。體育活動具有實踐性、活動性,能給幼兒的生理、心理舒適、愉快的體驗。因此,我注重幼兒在活動中學,在體驗中學,以主動代替被動,以啟發代替灌輸。在活動中,積極鼓勵幼兒提問,發現問題,并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從而培養其創新能力。
關鍵詞:文化場域;教學活動;教育文化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4608(2011)06-0077-05 收稿日期:2011-07-20
作者簡介:王長恩,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210097
語境(context)一詞源于拉丁文,字面意思為“編織在一起的過程”。不僅語言學家青睞語境,認為語境決定了內容。歷史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學家也都開始關注語境,舉凡文本語境、歷史語境、社會語境、文化語境等等概念殊途而同歸,指向構成與制約社會活動的、雖不必然可見但仍屬限定的力量。提倡對文學現象進行歷史化、語境化解讀的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更是把“語境”發展延伸為“場域”,場域由附著于某種權力形式的各種位置問的一系列客觀歷史關系所構成,是被賦予了特定引力的關系構型。場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空間,場域的相對獨立性表現為不同的場域具有不同的邏輯和必然性。場域是一個客觀關系構成的系統,它可以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系的一個網絡,或者一個構型。場域是動態的、生成的,也可以說是流動的。①場域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空間,場域中存在著積極活動的各種力量,它們之間的不斷博弈使場域充滿活力。我們可以將學校的教育與教學活動看作是文化場域的作用時空。布迪厄的場域理論,是以關系的視角,將研究對象置于系統網絡中加以解讀的。場域以關系的存在而存在著,以關系的變更發展而變更發展著,關系的停止作用則意味著場域效果的停止作用。有學者從權力關系的角度去分析課堂教學的主體的相互關系及實際存在狀態②,我們擬將研究視角關注到教育與教學活動之中,嘗試解讀教育與教學活動的文化場域。
一、教育與教學活動的文化場域理論
文化場域就其作為一種客觀性社會存在而言,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參與者相互之間所形成的一種以知識的生產、傳承、傳播和消費為依托,以人的發展、形成和提升為旨歸的客觀關系。教育制度是為教育活動的順利實施、教育目的的達成起到保障作用的,其根本指向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發展。教育制度的建構、、實施、評價等無疑是在各種教育場域中實現的。新媒體作為一個新興的社會場域,日益具有教育的意義與價值,事實上成為了與現實教育場域互為對照與補充的新教育場域,網絡社會則作為一種社會生存新空間,其功能特征主要有非物質性、隨地性、即時性、互動性和感應的豐富性等。也有學者提出,網絡教育從教育社會學的視野來看,是一種后現代教育,具有非中心化、多元化、不確定性等主要特征。從文化場域的觀點出發,教育與教學活動通常包含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這三種資本又以不同的形態表現出不同的內容。“現實的就是關系的”,這樣的關系廣泛存在于教育與教學的活動內外。
經濟資本是維系機構生存、有效運轉和發展的各種有形資本的總稱,常以土地、勞動、資金、設備、項目等形式表現。高校中的經濟資本除已有的資本外,其遞增的主要途徑有:國家撥款、科技開發收入、校辦產業及學生學費、社會捐贈等。高校為了更好地求生存、謀發展,會利用各種途徑調動各種資源來提高經濟資本的占有率,如爭取政府財政撥款、學生學費以及校友和社會各界捐贈。場域的結構迫使其中的每一分子采取與自己的位置相適應的策略,因此高校在高等教育場域中被政府與社會認可的排名越高,其獲得的經濟資本的數量與能量就越大,形式也必然越豐富。政府對高校的投入因高校地理位置、行業歸屬、綜合排名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處于頂層的高校,獲得的政府投入就越多。
文化資本的內涵相對而言更加寬泛,泛指任何與文化及文化活動有關的有形及無形資產。在教育領域中,可將其理解為與各種教育活動及其輔助形式密切相關的各類文化資產的總和。可將其劃分成身體化形態、客觀化形態及制度化形態三種基本形式。身體化形態的形式指長期地在個體身上表現出來的穩定的稟性、氣質及能力等,在個體行為中具有傾向性的指導意義。對高校而言,即其所具有的精神和內涵;客觀化形態的形式常以物化或對象化的形式表現為文化資產或資源。就高校而言,就是高校的學術成就和科研實力;制度化形態的形式是高校以合法化的制度為依據所確認的各種學銜、學位等。高等教育場域中的文化資本是以高校本身的學術成就、學銜等為外在化符號,以高校的精神、內涵和學位為本質內容的資本形態。毋庸置疑,高校的排位越高,其具有的文化資本就越多,并且這種差異有不斷擴大化的趨勢。排位高的高校其行為往往具有榜樣示范作用,其運行規則、管理方式等都可能成為下一級高校鼎力模仿的對象。處于高一級的高校也為低層次的高校定下了學術基調和發展路徑。高校排位越高,其學生擁有的學位越具有潛在社會價值。人們的一般社會心理認為越是排名高的大學,其學術成果和科研實力就越強,其成果的可信度也就越高,直接影響到學生日后的就業質量、社會地位及薪資級別,也就是說排名高的高校其本身的客觀化形態的文化資本要優于其他高校。
社會資本是指在所占有的持久的社會網絡關系中形成的實際的或潛在的資源集合體。社會資本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不斷的社會勞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社會資本以社會聲望為符號,以各種社會資源為內容,以社會規約為制度化形式。高等教育場域中位置高的高校其所占有的社會資本在數量、質量和結構上都比位置低的高校豐富。首先,位置高的高校畢業生更易獲得令人想往的職業。社會資本對于個體有著所謂神化的力量,神化主要就是通過在大面積的投資中收獲當選者來推動它的特殊實踐,正是這些特殊實踐使差異不斷得以強化。其次,位于高位置的高校更易于吸取各種形式的資本。高校在社會網絡中所占有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其所擁有的資本量。處于高位置的高校在社會網絡關系中更傾向于對外開放,因而可吸收到各種形式的資本,包括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也就是說位置高的高校具有更多的象征性資本,象征性資本主要體現高校的威望和聲譽。高校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在其個人社會威望達到一定水平和高度時,又會反哺于高校,對高校進行各種形式的捐贈或項目合作等活動,提高社會影響力的同時也增加了高校的社會資源。
高等教育場域的有效運作如其他機構一樣需要相應的運行法則和規范。當然,高等教育場域
并不是獨立地產生效應引起場域內機構的差異化,而是與外部各種場域相互作用,共同引起場域效應的生成。高等教育場域與社會場域通過相互交融、相互作用來維持高等教育的有效運作和持續發展。排名越高的高校,與社會的交融度越大,它擁有更多的資本,與外部世界交往的頻率相對較高。最常見的交往方式就是校企聯合,排名靠前的高校在與企業合作方面無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高校排名靠前,其社會文化再生產能力就越強,高等教育場域通過將學生引向已經分類的教學機構來履行其分類功能。在文化場域中,主要的媒介資本即是文化資本,同時也受制于其他類型的資本,如社會資本、經濟資本等,同時,在文化場域之中的權力中軸主要是文化權力,由于各種權力與資本之間的差異性,文化場域具有沖突與不平等的性質。在文化層面上,不同國家與民族,不同文化淵源的信息可以平等地通過國際互聯網傳播,不同需求、不同愛好的人們則可以平等地選擇自己參與網絡活動的方式與內容。青少年越來越多地將互聯網視作平等的工作與生活伙伴,但也必須指出,網絡世界并不能給人們許諾一個絕對平等的世外桃源。網絡世界仍然存在著話語權的不對稱現象,這是值得高度重視的社會現象。
二、教育與教學活動的文化意義在場
教育與教學活動和教師科研相一致的觀點越來越為大家認同,教學研究并不只是專家們的事情,也不是少數教師教學活動之外的第二專業活動或者是一種教學活動外在的“附加行為”。無論從教學實踐的內涵講,還是從教師從事教學研究較為理想的方式講,教學研究與教師的教學實踐是二位一體的,教學研究是教師教學專業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換言之,教育與教學活動必然包含教師的教學研究活動。
教師是教育文化場域的塑造者,又是教育文化場域的被塑造者。教師的教學實踐具有極其復雜的社會情境,它既有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又指向人們理想的某種未來;它既關系個人發展的問題,也是一種產生社會后果的社會活動。教學的這些現實特點使得教學實踐不可能被簡化為僅只是圍繞既定的教材內容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更不可能被簡化成簡單的技術控制過程。教師不可能僅僅是一個知識傳授者或一個技術操作者,也不可能僅僅是某種來自官方文件的抽象指令的執行者或某種理論研究的執行者。教學本身以及教學所處環境的復雜勝,使從事教學的人必須基于他們對實踐的深思而做出許多決定,必須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對自己行為的目標及其可能的后果進行審慎思考和判斷。為了實現教學最優化,教師必須學會做出實踐中的決策,必須成為一個教育與教學工作的研究者。教師有責任審慎地對待自己的教育活動,有責任對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進行反思,以確保教育的正確方向,并盡量減少負面影響。教師的專業特殊性除了理解本學科的知識及其結構,掌握必要的教學技能外,教師還必須擁有一種擴展專業的特性,即有能力通過較系統的自我研究,通過研究其他教師和通過教學研究中對有關理論的檢驗,實現專業上的自我發展。
教師的這些專業特性的形成和發展,可能來自不同的渠道,而其中最有力而可靠的,是教師自己的教學研究。日益頻繁而且日見深刻的教學改革,使得廣大教師不得不經常面對新情況:教育新思想、新課程計劃、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這些既要求教師知識結構上的更新,也要求教師認識、態度與技能上的適應。改革往往需要教師對這些新生事物做出評價與討論,并以此作為教育改革的舉措之一,使教師和學校在課程等問題上有更多的自和責任。改革既為教師從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現實基礎,也使教師研究、探討文化場域中的教育與教學問題顯得非常必要,成為許多教師從事研究的動因。反思不僅對于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及時矯正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手段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在教育與教學轉型時期,教育與教學活動往往是復雜多變的。教學過程中存在或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是單憑教師個體的教學經驗是難以圓滿解釋和從容應對的,實踐中的問題需要其他教師以及教育與教學理論工作者的支持與合作。具體到學校文化中,我們固然可以從歷史敘事中提煉出許多內容,但更應關注當下正在學校中以主體姿態進行著的師生互動。要讓學校文化擁有生命活力,就需要讓學校成員的存在充分體現出富有人之尊嚴的主體性。師生對自身的主體地位和身處其中的學校文化所具有的自覺程度,成為衡量學校文化價值的一個基本要求,以此為基礎,我們才有可能有意義地談到學校文化的品位、內涵和系統表述。因此,需要通過看得見、聽得著、能參與其建構過程的文化作品,來展現出師生作為文化主體的地位;這樣的文化作品,正是師生每天投入其中的教育活動以及記錄這些活動的各種資料。這里所說的文化作品,包括各種靜態的文本資料,更包括各種動態的教育與教學活動。看起來難以琢磨的學校文化場域,可以返璞歸真地出現在日常的教育與教學活動之中。這就意味著為許多教育工作者所熟悉的教育與教學活動,都可以成為學校文化場域的有效呈現與釋放平臺,教育與教學活動成果可以成為我們審視教育理念的基本教育實踐活動。教育是文化主體主動策劃、組織、實施、反思和改進的對象,師生也在此過程中得以創造學校文化、發展自己,因為人的文化活動還是人本身的自我成長活動。這些活動就是學校文化場域最生動、具體的表現。
將人際關系環境作為文化場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于教育工作而言,更多的是要重視其實踐性。結構、習性與實踐活動有著重要的關聯,“習性是持久的、可轉換的潛在行為傾向系統,是一些有結構的結構,傾向于作為促結構化的結構發揮作用”,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在文化場域中開展教育工作,要樹立起人際關系環境的場域觀念。我們曾經過于強調知識傳授的重要性,宣傳知識就是力量,將場域局限在課堂之內,這實際上是一種狹窄的場域觀。在開展教育與教學工作時,應打破課堂場域觀念,將文化場域擴展至學生整個人際關系環境中,只有這樣,場域才能保持其應有的活力,也能實現其對個體行動者的團體壓力與結構制約。在課堂場域中,權力的單一機制雖然帶來了服從,但這種缺乏制衡的服從往往是不穩定的,在場域之外甚至可能會產生叛逆與不服從。而在人際關系環境場域中,由于地位與位置的對等,彼此之間并不依靠權力來維系規則的執行,而是依靠團體壓力與結構制約來實現教育的規訓,因此,這種規訓力更強,也更為持久。同時,要加強場域內個體之間的互動。脫離了具體場域,則規則不再起作用。而在人際關系環境中,我們認為,教師無時無刻不與學生進行互動,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來構筑起場域規則并使其有效運轉。通過實踐并且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建構起有效的教育與教學規則體系。典型的示范作用,可以激發起學生的爭先爭優意識,并內化為學生的行為準則,必須指出,學生之間的競爭也與教師所擁有的篩選權力有關。教育與教學
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干部與黨員在人際關系場域中的作用。每個指導老師不一定認識所有的學生,也不會全面去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與品行,因此,學生干部是老師了解學生以及將學校的安排傳達給學生的重要橋梁、紐帶。從學生干部與黨員學生的綜合素質來看,其品行往往要高于一般學生,獲得的贊賞與認可程度要高于他人。我們要在教育工作中始終把握好學生干部與黨員先鋒模范這個群體,在充分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的同時,要對他們在進德修業方面提出嚴格要求,在整個教育場域中塑造優良的道德品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三、教育與教學活動的文化價值導向
為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的與成效,教師有必要對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進行反思與評判,從而使教學活動朝著理想的方向前進。由于日常教學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創造性教學思維的趨勢,因而是需要加以克服和超越的,但我們又不能完全摒棄日常教學思維。我們可以超越日常生活而不必超越日常思維;反過來,提升到日常思維上,從日常思維中突現的能力,并不必然蘊含著拋棄日常生活的意向。
在教育與教學活動中,教師幾乎不再是具有自主意識、創新意識的自為主體,而是近乎缺乏個體意識與反思意識的工具化存在。教師往往注重的是教育與教學活動的成才價值,而對于教育與教學活動成人價值以及個體生命需求缺乏必要的思考,從而人為地導致教育與教學活動的內在目的與生存價值被遮蔽。教師是能動性與受動性、自在性與自為性的雙重存在。教師的生命發展和完善以及生命意義的充盈依賴于他之外的對象,表現出受動的一面,具有受動性,因而是一種自在性存在。如果人把他自己的活動看作一種不自由的活動,那么他是把這種活動看作替他人服務的、受他人支配的、處于他人的強迫和壓制之下的活動。另一方面,教師也是具有個體生命需要的目的性存在,具有能動陛。人必須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須決定自己要成為某種特定的東西。他不僅可能,而且必須是倉『J造性的。創造性完全不限于少數人的少數活動,它作為一種必然性,根植于人本身存在的結構之中。在教學生活世界中,教師一方面把自己對象化,即作為手段、客體;另一方面又使自己非對象化,即作為目的、主體。因此,教師不是從屬于對象的自在主體,而是超越對象的自在與自為內在統一的生活主體。我們需要在自律與他律、能動與受動、自在與自為之間尋找到平衡點,使教學活動真正成為體現教師意志、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論文【一】
親子教育活動是學前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親子美術教育活動則在親子教育活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親子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園創設特定的情景,讓幼兒在與環境(材料、家長、教師、同伴)的互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和有益的知識技能經驗。但是,我們經常看到:在親子美術活動中,家長只是陪襯,又或者是家長包辦而孩子在活動中則成了閑人。那么在親子美術教育活動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我們可以如何更好的開展親子美術教育活動,使活動真正發揮親子美術教育的作用而不僅僅只是走個形式呢?現結合園所開展美術教育活動的經驗,淺談如何開展好親子美術教育活動。
【關鍵詞】親子美術 教育
學前美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越發凸顯其重要性,而親子美術教育是其一種最能體現家園共育的活動形式,旨在幼兒在與家長、教師、美術材料的互動中,掌握美術技能,獲得身體、智力、情感、個性、社會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
因為親子美術教育的特點和優勢,親子美術活動深受許多幼兒園教師的喜愛,在幼兒園的美術展示活動中,經常看到親子美術教育活動,幼兒園的環境當中,也處處都可以看到親子美術作品的展示。然而我們發現,許多親子美術教育活動都只是打著親子的幌子,走形式,事實上名不符其實,例如,在親子美術活動中我們經常看到:
鏡頭一:活動中家長只是陪襯,回答問題的是孩子,動手操作的是孩子,而家長在活動中默不作聲,頂多只是幫孩子拿拿工具,填涂顏色,而且在活動中家長和孩子缺少交流,沒有合作,兩者完全的剝離開來,只是為了親子而把家長和幼兒硬湊在一起開展美術活動,其實活動中有沒有家長都無所謂。
鏡頭二:家長樂此不疲地盲目包辦,孩子在活動中則成了閑人,或者是家長指揮孩子做這做那,孩子則毫無思考,也就沒有得到任何發展。
那么在親子美術教育活動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我們可以如何更好的開展親子美術教育活動,讓親子美術教育活動不僅僅只是走個形式,而是真正實現親子美術教育的作用呢?那么以下將根據我園開展美術教育活動的實踐經驗,淺談一些關于如何開展好親子美術教育活動的看法。
一、選擇生活中的主題激發興趣、適合親子。
1.俗話說:藝術源自于生活!所以選擇的主題內容,首選來自于家庭生活的內容,最好是家長和孩子都熟悉都感興趣的,這樣更容易引起幼兒和家長的共鳴。
2.其次,內容選擇要照顧到家長和孩子的水平,要有家長發展的空間,也要有孩子發展的空間。也就是說,活動內容的難易程度彈性大,有家長和孩子合作的可能。我們特別強調合作這個詞,只有難度有梯度了,家長和孩子才有合作的可能和興趣,否則太簡單了,家長覺得沒意思,孩子也都能自己完成,根本不需要家長參與,也就失去了親子美術的意義;太難了,孩子做不了,必然出現都是家長指揮幼兒去做的現象,忙壞了家長,孩子卻只是扮演木偶的角色,沒有思考,沒有體驗,沒有從中獲得有有益的經驗。
二、引導家長和幼兒共同積累豐富的相關經驗。
我們會經常發現,在親子美術活動中,孩子們愛發言,而家長普遍都是聆聽者,又或者當家長發言時,說得內容孩子們都聽不懂,大人和孩子都各自說各自的,沒有共鳴點。造成這個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長和孩子在活動前期沒有共同的情感體驗,沒有共同的知識經驗做支撐。
我們在活動中總結出來一個經驗:親子美術不僅僅只是一次集中教育活動的親子美術,而應當是基于開展了一系列圍繞活動主題的親子活動為前提的親子美術教育活動。也就是說,通過這些系列的親子活動,把孩子和家長的生活、情感、技能以及幼兒原有的美術以外的其他領域的學習都很好的發生一個關聯,整合多領域的經驗,這不僅為幼兒和家長提供了許多交流的機會,滿足了他們感受美、發現美、了解美、探索美的欲望,也為孩子在親子美術教育活動中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愿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更新教育觀念,三者有效互動。
1.清晰的角色定位
教師、家長、孩子形成教育的共同體,不要過度去強調誰是教育者,誰是受教育者,因為不一定都是老師和家長教孩子,孩子也一樣可以成為家長的老師。我們總希望大手拉小手,可有的時候小手也可以拉大手,老師和家長都要學會往后退。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孩子也會啟發你,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表現技法甚至比有的家長懂得更多,很多材料家長不知道怎么用,而孩子都能當家長的老師;有的時候孩子們憑直覺思維所搭配出的顏色、構成的圖案,往往比成人的想法更稚趣、更具有創意。
2.互動的活動過程
老師和家長總是怕孩子做不好,活動中一看到孩子的線條不夠美、色彩不夠好就直接打斷孩子的創作,試問:在活動中總是被打斷、被糾錯,孩子們會開心嗎?老師和家長總是充當檢察官的角色,會享受到親子繪畫的快樂嗎?肯定不會!其實只要不過度關注技能,同時多關注美術活動的人文性和愉悅性,意識到這不僅是完成一個美術活動,更是通過這個活動創造出很多家長和孩子的接觸機會,一起來當探索者,一起去感受美、發現美,一起商量如何更好的表現美,然后一起找材料,一起創作,這樣才是親子美術的真正樂趣。所以,請家長和老師都要更加有耐心一些,掌握一些方法,學會啟發孩子,學會給孩子建議,不漏痕跡地給孩子指導,大膽放手讓孩子去做,相信孩子會做得更好。
四、利用各種手段,調動幼兒和家長的情感體驗。
1.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根據活動的內容設置相關的活動場景,多渠道讓幼兒和家長感受美,從而激發幼兒和家長興趣,調動幼兒和家長的已有體驗。例如:布置主題場景;展示幼兒與家長收集來的與該主題相關的圖片、物品;展示之前相關的作品做分享,最好是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完成的作品等。
2.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在與幼兒和家長的互動中,圍繞活動目標準確的抓住困惑點和矛盾點,拋出問題讓幼兒和家長都來思考,啟發幼兒和家長利用已有的美術知識和經驗來解決問題。特別強調在引導時,要注重幼兒和家長相互交流。
五、投放種類豐富的材料,給幼兒和家長想象創造的空間。
在中國,大部分家長都比較少接觸美術活動,可能很多材料孩子知道而家長卻叫不出名字,可能材料的使用方法孩子會而家長卻不懂,這是一個很棒的契機,我們可以投放豐富的材料,一來既可以讓孩子從弱勢走向強勢,給孩子們當小老師的機會,促進家長和幼兒的互動,同時,豐富的材料意味著有豐富的表現手法,在材料利用上,可以引導家長和幼兒發揮想象,做足材料的文章,給幼兒和家長無限想象和創造的空間。
六、提供多樣化的范例,促幼兒和家長表達交流。
家長和幼兒欣賞的水平和層次是有很大差別的,可能大人喜歡的東西,孩子不喜歡,孩子喜歡的東西,大人看不上。所以,在活動中需要多提供一些多樣化的范例供幼兒和家長欣賞,讓幼兒和家長都有得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大膽表達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讓家長和孩子互相了解需求,了解喜好,了解創作的想法。反之,如果范例品種太單一,或是太少了,孩子和家長沒得選擇,表達的也就是那幾句話,活動的氛圍自然就顯得壓抑蒼白。雖然有的時候會擔心范例局限了幼兒和家長的思維,但是任何創造都是基于模仿的為基礎的,退一步說,即使是模仿,也不可能做出一模一樣的作品,多少都會有創新,所以提供多樣化的范例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要特別注意,活動中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幼兒和家長欣賞和交流。
七、營造交流平臺,引導幼兒和家長正確評價。
大部分人會認為,有了家長的參與,美術作品的視覺效果一定會很好。其實,一旦這么認為,那么家長和老師在看作品的時候,大家又會同樣用畫得好不好、像不像來評價作品,我們的孩子們習慣了這樣的方式,也就只會麻木的用這樣貧乏的詞匯來分享自己的體驗,模式化的去評價作品了。
為了避免這種問題出現,建議在展示交流環節,先不急于對作品的視覺效果作出評價,可以先從人文性、愉悅性等方面來評價,關注親子美術活動所帶來的情感體驗,注重孩子和家長情感的抒發,例如:讓每一個家庭來介紹自己的作品,講解作品名字的意義,分享在創作過程中和爸爸媽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等,充分挖掘美術活動中所隱藏的人文教育價值。這樣每一幅作品都因為有了幼兒和家長所賦予的情感和思考,變得有靈性、有思想、有感情,作品也就生動起來了,然后再從作品的視覺性和實踐性方面來交流,幼兒、家長和老師一起從色彩、線條、構圖、材料使用等方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并通過交流共同獲得有益的知識技能。
八、關注美術親子教育活動價值的延展。
在一次美術親子教育活動結束后,不要急著就此畫上句號,其實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可以做,例如:可以把交流評價中的問題帶回家思考,一家人共同商討,繼續創作,循環分享;可以親子共同通過上網、實踐操作、閱讀等方式豐富相關的知識技能經驗,探索新方法、新材料,創新表現;可以將活動中的作品作為禮物向親朋好友表達心意,促進社會性的發展……總之,我們可以采用很多方法延伸親子美術教育活動的價值。
綜上所述,親子美術教育活動只有充分意識到親子美術教育的意義、作用,并且做到幼兒、家長、教師三位一體共同感知美、發現美、欣賞美、交流美、挖掘材料創造美,最后一起分享美,那么我們的親子美術教育活動才能真正做到名副其實!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論文【二】
思維是人類最絢麗的花朵,而想象和幻想則是這朵絢麗花朵的花蕾。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形象思維走在抽象思維的前面,想象和幻想則走在理性的前面。人類在“幼稚”期肯定是充滿想象和幻想的。從遍布世界各地的遠古時代人類的出土文物中,從那些圖騰、神靈中,無處不見早期人類的神奇幻想和想象。
想象和創造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創造是藝術的靈魂。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則更注重對幼兒藝術情感的熏陶。主要滲透于文學活動、美術、音樂、科學、數學等一系列領域中。讓幼兒欣賞美的語言,畫一幅合情而不合理的畫,感受一段音樂表現的情景,提一些出人意料的問題。這些都是幼兒想象發展的良好途徑。
瑞吉歐教育經驗中的“一百種兒童語言”特別強調了美術這一特殊語言。它是人腦思維的外在表現,而且最能反映兒童想象創造的結果。因此應充分利用好美術活動的契機,來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有專家認為:美術對發展兒童的想象力確實比較有利,但要看什么人去上,怎么上。由此可見,在轉變觀念的同時還必須注重方式方法,才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 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帶領幼兒邁開想象的第一步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是求知成材的起點。一般來說,幼兒對畫畫和左手工都有一定的興趣,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調動、培養和運用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1、取材于幼兒生活經驗。
人的想象力,包括藝術想象力,是從生活中來。現實生活為想象提供了基礎。而幼兒感興趣的也是周圍熟悉的事物。幼兒園的一草一木,老師和小朋友,我的爸爸和媽媽,以及他們所從事的活動、愛吃的水果、喜歡的游戲,《過年了》、《運動會》等都是幼兒經歷過的感興趣的話題。當然幼兒積累一定的繪畫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2、運用于幼兒的所好。
活動前,經常有幼兒這樣問:“老師,今天畫什么呀?”說明幼兒對繪畫的內容十分感興趣,急切想知道。這時教師不妨試問:“你想畫什么呀?”幼兒將會根據自己的意愿來講述。有的說畫大獅子,有的想畫童話世界……。幼兒的思維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幼兒的這種情感體驗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生活經驗,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想象空間。教師可根據幼兒提供的題材作一些范畫,滿足他們想象愿望,更進一步激發幼兒的作畫興趣的靈感。
3、借助于語言的功能。
語言能激起人遐想,調動人的思緒積極向上地遨游在想象情境中。它是培養想象力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平時多給幼兒講述童話故事,讓幼兒創編故事情節,圍繞一個素材編一段完整的情節,如拎著籃子的小豬畫面讓幼兒展開討論:今天小豬阿姨要去干什么?她到哪里去?路上會遇到什么事情呢?幼兒各持己見,答案各不相同。教師及時鼓勵他們發散思維。一方面幼兒受到情緒感染,另一方面,通過想象,頭腦中再現故事的畫面并且反映在畫紙上,使幼兒的語言繪畫能力同時得到發展,讓幼兒學會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
二、注重幼兒美術活動的成果,激勵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
藝術的可貴之處在于創新,美術活動中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培養幼兒創造性方面首先要超越自我認識,提高創新意識。
1、正確看待幼兒的自我體現。
兒童往往比成人更賦予想象。大人和孩子看同一幅畫,大人看了就認為這是一幅畫,他不會去想什么太多的事情。而孩子呢,看著看著,就會想:旁邊是大海,還有別的什么。成人看孩子的畫,覺得雜亂無章,會用不理解的態度點評它。但不妨靜心聽聽孩子是怎樣給自己的作品加以語言描述,賦予它生命的。有一只自動筆上畫了兩根線,他說:我設計這樣一種筆,兩根導線插在人的大腦上,人想什么就寫什么,這樣人就不累了。再有一個小女孩畫一個在飛的人,畫面簡單而且也看不出什么。她說:“我想著人飛到天上去,相小鳥一樣,看著山和水。”多么美妙的想象!這時及時鼓勵和表揚孩子的想象和創造,尊重孩子的情感體驗,也許藝術之花就從這里綻開了。
2、激發幼兒體驗想象的樂趣。
想象的內容反映了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他想什么就畫什么。有些孩子缺乏這種情感流露,無法在他的作品里宣泄情感。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培養幼兒漸漸產生幻想的動機,賦予他們想象的能力。讓孩子欣賞一幅同年齡具有創造水平的畫,一支帶導線的筆兩根導線插在人的大腦上。我借助于畫面利用情境語言來引導想象力缺乏的孩子:閉上眼睛,現在你好象戴上了這支筆,寫了很多很多字,累嗎?一點兒也不累。讓幼兒感受筆的神奇功能,起到幻覺的作用,從而激發想象的愿望。
三、提供幼兒美術活動的渠道,幫助幼兒拓寬想象的思路。
藝術欣賞的過程實際上是欣賞者積極主動創造的過程,藝術作品就像一臺發動機,它把欣賞者潛在的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在重視其它美術活動對幼兒想象創造力培養的同時,欣賞活動也不可忽視。
1、合理利用抽象作品的幻想功能。
抽象作品為幼兒提供了一個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創造的廣闊天空。如西班牙米羅的“人投鳥一石子”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幼兒欣賞時創造性地表述了自己對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說:“我感覺一個人在變魔術。他把自己的一只眼睛、腳變沒了,把沙灘變成了一條直線。”又如英國畫家戴維幫伯格的“陽光下的樹”同樣是一幅極賦想象的作品。有的幼兒說:“火山爆發了,石頭都被燒化了,紅紅的,像張開大口的老虎沖下山岡。”還有的說:“這是一床金色的被子,躺在被窩里甜甜地睡,夢見我在花叢里跳舞。”在欣賞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系列的繪畫活動。讓幼兒自己設計“鞋子車”、“我喜歡的房子”、有的設計的房子是水果型的,有的房子掛在大樹上,是為小動物準備的。讓幼兒設計京劇人物發型,幼兒可以不受常規的約束,創造性地表現自己對藝術的理解。
2、積極評價名家作品的藝術效果。
選擇著名畫家典型的作品,如凡高的《向日葵》,明快的色彩變化給幼兒帶來了無限的遐想,像一團火在燃燒,暖洋洋的。畢加索的自畫像,幼兒通過討論、猜測畫家的心境和個性特點,并用“我認為……”“我覺得……”“我有一個看法……”等等積極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想象和幻想是創造性的基礎。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礎上,在大腦中產生許多新的形象。它離不開人的現實生活經驗。而幻想大多和自己的希望聯系在一起。幻想是指向未來的。科學的、積極的幻想就是理想。幻想的內容更多的是頭腦中想出來的而不是現實中存在的事情。根據幼兒的想象和學習的特點,我認為幼兒園美術活動的現狀還存在著這樣兩種弊端:
(一)創造性匱乏
現在的美術教育活動大部分還沒有走出誤區。老師畫一個蘋果,孩子都照著畫一個蘋果;老師畫兩片葉子,孩子也跟著畫兩片葉子。老師讓孩子仔細觀察范畫中動物的外型特征,區分五官和四肢的位置,然后一點一點臨摹。教師過于重視所畫物的比例關系,根本就沒有留給幼兒想象的空間。
(二)想象脫離實際
一、把握導讀藝術,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語文是一門藝術,其藝術的真諦在一個“導”字。這是因為,教學的藝術不只在于傳授,更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所以,課堂上教師應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由傳授知識為主變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為主。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這里,“教”是主導 學生是“主體”。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一旦調動起處于主體地位的學生的積極性,其課堂效果自然令人滿意。導讀的藝術集中體現在“切入點”的選擇 開篇導語和課堂提問的設計上。開篇導語如同喜劇的序幕,小說的開端。導入環節設計的好,會使整個教學課堂先聲奪人,極大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愉悅舒暢的情緒體驗,進而形成一種推動力,使教學內容層層深入的展開。總之,導讀教學要遵循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準則。無論是課堂教學提問的精心設計,還是教學環節的巧妙銜接,都熔鑄著教師的智慧。
二、把握教學節奏,調動學生注意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最大技巧在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保持他們的注意力。但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常不斷轉移變化,要集中和保持,就要把握教學節奏。從開篇的導入,到快節奏步入主題,可在瞬間使學生注意力集中于課堂,這就是開頭的引人入勝;中間的教學環環相扣,既能解決教學重點的問題,又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穩定;結尾時學生注意力常會分散,故更應該巧妙地運用教學藝術,使學生注意力反彈。總之,教師只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就把握了教學的節奏和靈魂,就可以使課堂教學充滿靈氣和活力。
三、堅持有條不紊的聽說訓練
語文教學重在體驗 感悟,以及有聽、說、讀、寫、做的親身經歷。當今的語文教材,構建了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各自獨立而又相輔相成的新體系。這樣做,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開闊視野,使學生敢于探索和敢于創新。
語文活動課的出現,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次大改革,是語文學科課程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有力舉措。
一、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一直處于高耗低效的狀態,個中原因,雖說十分復雜,但教學內容的封閉和教學方法的陳舊應是問題的主要癥結。正是由于語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脫節,缺乏現代生活氣息。
正是由于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注入式,學生缺乏自主的實踐,才導致了語文課堂氣氛的沉悶,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導致學生語文能力的局限,導致語文教學質量適應不了現代社會的需要。因此,語文教學要走出困境,必須強調語文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和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特別要注重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自主地進行語文學習實踐。
語文課外活動的開展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條充滿希望的途徑。前一段我省各地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語文課外活動常常缺乏系統的目標、內容,常常難以有序進行,許多學校僅僅把它當作課堂教學的補充,甚至作為學校教育的點綴,因而往往難以落實,難以堅持。只有把語文活動列入語文課程,給予教學目標、內容和進程的規定,給予時間和空間的保證,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語文活動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當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把活動課列入課程計劃的時候,當新的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試用稿)把語文課程分為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的時候,我們就意識到,初中語文課也必須把活動課列入課程,作為正式課程的一個部分。于是,從1995年開始,我們在調查研究和初步嘗試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建立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系列、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的構想,提出了兩周開設1節活動課的方案,設計了每個學期8個課例的具體要求和內容,并于1996年秋在省內部分學校正式開展試驗。
二、作為課程的一部分,語文活動課與傳統的必修課課堂教學相比,顯示出鮮明的特點和不可替代的優勢。
語文活動課的"活動",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學活動,而主要指學生的學習活動。活動課側重于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組織教學,因而活動的目標、內容和方式方法,就與傳統的必修課課堂教學有明顯的區別。
在教學內容上,它強調語文的社會實用性。傳統的課堂教學常常以必修課教材的教學為中心,內容顯得狹窄,有時也有點陳舊,與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語文活動課則是開放的,其教學內容往往涉及了語文應用的各個領域,特別是觸及最新和最實用的領域,并與一定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有較強的時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夠補必修課課堂教學的不足,全面反映社會生活對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又能給學生具體生動的感受,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新聞會""語言的藝術——廣告""錯別字普查""編手抄報比賽"等專題活動,既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在現代生活中應用的情況,也加強了學生實際應用語文的能力訓練,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又實實在在。不少學生反映,開展語文活動課以后,自己才感到語文原來是那樣有趣、那樣有用。
三、語文活動課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是有其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依據的。
心理學表明,學齡兒童的智力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處在學齡中期的初中學生,抽象邏輯思維逐步占主導地位,但思維中具體形象的成分仍然起著重要作用。
也就是說,初中學生的思維一般是"經驗型"的,而不是"理論型"的,即在進行抽象思維時,需要具體、直觀的感性經驗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認識和經驗是學生在主動參與、親自經歷的各種實踐活動,如觀察、制作、表演、參觀、調查、訪問等豐富多彩的感性活動中得來的。因此,在開展學科教學時,就不能抽象地傳授學科有關的知識、法規、原則,而必須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活動性,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中去感受,去體會,去發現。
從教育學看,學科教學的任務和目的在于促使學生由知識向能力遷移,只有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學生的文化素質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主體實踐。當代教學論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過程是學生合理運用知識解決多種實際問題和選擇活動方式的過程,是一種知識轉化為行動的結果。
一、實踐活動課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而主要是依靠后天的力量逐漸培養起來的”。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大量的研究表明,凡是適合兒童能力水平的活動容易使兒童產生興趣;而濃厚的興趣,又是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欲的原動力,進而培養學生敏銳的思維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記憶力。在教學實踐課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自愿參與,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課中并得到驗證,從而滿足他們好奇心,同時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教育階段,小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深度還不夠,往往學習積極性不高,熱情不足。在教學課堂上,我們經常會發現小學生愛搞一些小動作,有很強的好動性,如果我們合理的將這一心理特點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就會獲得一舉兩得的效果,既能使他們好動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又能使他們在愉悅中獲得知識。比如在課堂上我們給學生講述《死海》,那為什么會稱為“死海”呢?我們就可以開展一次實踐教學課,將雞蛋放入一定濃度的鹽水中,過15分鐘雞蛋就會被“煮熟”并浮上水面。這個實驗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實踐,這樣不但可以驗證我們講述的“死海”的原因,也可以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我們常說“實踐檢驗真知,脫離實踐的知識如同是空中樓閣”。學生只有在實踐中嘗試到知識應用的樂趣,才會產生興趣,更好地學習,進而促進實踐活動的開展。也只有在充分實踐的前提下才能達到預期的認識程度;只有充分認識和理解所學內容,才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在教學實踐中,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老師會發現各種不同的問題,從而達到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這是教學中很重要的新理念之一。因此,在小學教育中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達到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重要的是在小學教育中應提供實踐的機會和條件。所以在小學教育中開展教學實踐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實踐活動課有利于促進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
新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須通過他們自身的主觀努力才能實現。小學教師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在教學中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開發學生的智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獲取豐富的知識。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做學習的真正主人?就應創設寬松、愉快的環境,使學生的認知與情感和諧統一。老師在教學實踐活動課中可以為學生創造出這樣寬松和愉快的環境。比如在進行《認識新同學》、《我們做游戲》中,老師引導學生發揮他們的能動性,在活動中不但可以增進學生間的互相親近和了解,還可以在活動中增強四肢的靈活性和思維的靈敏性;還比如小學自然課《石頭、沙子和泥土》,石頭、沙子和泥土具有原始、天然、隨手可得的特點,而這些物體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有一些感性的認識,但這些認識是模糊的、不完整的。以此為切入口,通過做《沙糕》和《沙橋》游戲等實踐活動課,引領學生自己體會它們具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在觀察、比較、交流、分析中獲得較清晰、完整的認識。這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能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發揮自主能動性,獲得新的認識、新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嘗試探究活動的科學態度和與伙伴合作交流的精神。
三、實踐活動課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富勒說過:“理論是一種寶庫,而實踐是它的金鑰匙”。實踐活動課程以實踐活動為主體,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觀察、想象、設計、制作、反思等一系列活動中,綜合運用各科知識,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實踐課程不局限在書本里、課堂上、學校中,而是提倡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多交流、多合作,應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真正把裝進學生書包里的知識通過開放性的活動內容展現給學生,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比如在數學教學中,講授“時、分、秒的認識”后,可安排活動課,讓學生到客運站、火車站、商店門前等地方記錄關于時間的內容,并在班上與同學們交流和探討,同時,可以自發收集生活中關于時間方面的信息,制作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合理運用時間的好習慣。實踐活動課通過活動過程的實踐,使學生親身體驗獲得的直接經驗的廣泛性,如通過“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估一估”、“算一算”等實踐,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他們的自主性,這樣有利于發展思維能力和拓展他們的知識面。
四、實踐活動課有利于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
1.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考力。觀察力的強弱、思考方法得當與否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能力素質。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嘗試,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調動學生的觀察思考。比如數學教學中的“七橋問題”,老師可以在實踐活動課上先教給學生一筆畫的初步知識,同時幫助學生發現“偶數點”的規律,然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嘗試,這樣學生會發現“七橋”不能“一筆畫”,進而提出怎樣才能“一筆畫”的問題。這就在實踐中無形的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求異探索,激發思考情趣。
2.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學實踐課的目的是鍛煉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所以實踐活動課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數學教學中給學生講“圓”、“長方體”、“正方體”等圖形的作用時,可以開展教學實踐課“有趣的拼搭”,學生在拼拼湊湊、堆堆搭搭、推推滾滾中聯系生活,就會明白“為什么車輪都是圓的”、“為什么造房子時采用的磚頭的形狀都是長方體的”。學生如果不親自動手實踐,就不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可見,教學實踐課在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課程。
3.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問題的解答往往是單一的、絕對的,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需要,當今的教育更加強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開發。創造性思維的特點是從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分析問題,從而產生許多聯想。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活動課,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比如,開展《變廢為寶》實踐活動課,教師可以給學生舉一些變廢為寶的實例,如用廢紙設計成衣服,進行服裝表演;利用易拉罐設計各種造型等,并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借助這些活動可以啟發學生利用自己身邊的廢舊物品,變廢為寶,美化生活。通過類似的實踐活動課,可以培養和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創新思維能力。
4.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現今社會,強調團隊的力量,要求具有協作交流的能力。所以必須從小學開始培養他們和他人交流、協作的意識,這樣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才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舞臺。而教學實踐課能為學生提供這樣的機會和空間。比如在小學三年級開展“校園綠化”的活動。學生小組合作,在老師的指導下為綠地進行花圃設計,然后按圖紙進行實地花圃種植。種植過程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組合,今后的管理等工作全留給學生自己處理。在活動中同學們充分合作、充分交流,利用團隊力量實現活動目標。
春風送暖,春雨綿綿,為扎實踐行市教育局提出的“四課競賽”活動,推進新課改理念下語文新課堂的深入實施,優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切實提高教師科研能力,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水平。4月19日,XX小學“立足課改實踐,優化教學行為”語文專題教研活動如期舉行。學校特別邀請了市教育局教研室、城區督學責任區、陽三石街道辦事處城南中心校領導、兄弟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們,以及學生家長代表,參加此次專題教學研討活動。此次活動,受到了與會專家、老師和家長的高度評價。
為了把這次教研活動開展得扎實有效,活動之初,語文組全體教師就作好了充分準備。分年段備課組從教材的個性化解讀、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環節的設定方面著手進行深入研討。本次教研活動分為四個環節:說課、上課、聽課、評課及專家講座,對語文課堂有效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展示了真實的教研過程。首先由學校語文教研組長鄧勉老師對展示的三節教學研討課進行說課,就教學設計意圖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接著三位低、中、高年段的語文老師,針對“低年級隨文識字”“中年級生本課堂”“高年級略讀課文教學”分別上了教學研討課,三位老師的課讓大家耳目一新。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點撥、鼓舞、激勵下,煥發出了勃勃的生機。課堂氣氛活躍,小組活動有序,言語生成精彩。聽課后,來賓們欣賞了XX小學獨具特色的大課間活動。下午,進行了評課和專家講座。
在下午的研討中,各位領導、老師都緊密圍繞研討主題很有見地談出了自己的想法,充滿理性思考和現場感的專業表達精彩紛呈,研討氣氛達到了,每一個老師都酣暢淋漓地經歷了一次深度研討的高峰體驗。隨后,市教育局教研室陳運林老師對《如何聽課評課》做出了實質性的指導,并與上午的課例相結合,在場的每一位都受益匪淺。最后陳老師還對我校語文教師提出了建議:要多讀書、要有底蘊,在教學中要做到“粗中有細”。
本次教研活動開展井然有序,集中展示了大家的研究意識、研究能力、研究水平和團隊活力,語文組教師明確了教學方向,了解了教學中的具體策略,有效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養。相信在以后的活動中,老師們將會有更多的思維碰撞,激起更多教學智慧的火花,學校教研活動定會再上新的臺階。
關鍵詞:活動式;語文教學;培養意識;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132-01
“活動式”教學源于我國古代教育的“知行觀”。荀子認為“行高于知”、“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陶行知指出“行是知之始”。我國傳統教育一向注重活動是認知的前提,將實踐看作能力發展的契機。活動越豐富越扎實,能力發展就越快越強。“活動式”教學就是要以活動為引發學習興趣的契機,以活動為撬動能力發展的杠桿。
分組活動是語文教學活動的基本方式。分組活動可以是定式的,也可以是變式的。
分組活動的定式:
其一,分工明確。包括組織明確(組長與組員),任務明確,過程明確,成果形式(書面的還是口頭的,統一結論還是爭鳴實錄,等等)明確。
其二,活動到位。個體思考到位(“作”而后“合”),人人思考,盡力思考;合作互動到位(“合”而升“作”),有互補共享的努力(成果是否圓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歷和體驗)。
其三,培育產權意識。分組學習必須有組長集中匯報環節,組長匯報必須突出問題的解決人(我們的見解是由某某同學提出來的),充分地尊重與抬舉發現者,使發現者得到成功感與自豪感,激活每個人心中以發現為榮的內在動力。
其四,著眼綜合能力。除了提高學習能力之外,還有組織、溝通、分享、融合等技能,因而應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做組長鍛煉的機會。
其五,教師的活動需要到位,包括沉入學生當中,相機點撥,適時啟發,推波助瀾。
分組活動的變式,也因課程內容而定。《祝福》正好三處寫祥林嫂的肖像描寫,可分三組活動。《寡人之于國也》有三部分內容,則分三組活動。常用有效的變式有五種。
其一,競賽式。不同小組面對同一活動目標,相互競賽,看誰完成得快完成得好。教師或學生按時按質按量打分或評優。一般來說,活動內容比較簡單,活動目標容易達成的可用這種分組方式。比如說明文、文言文等知識性較強的課程資源,尤其文言教學中一詞多意板塊,用競比式能較好的整合學生查閱的資料。
其二,互動式。每個小組接受相同的任務,討論同一問題,先行小組交流,后由小組推出一個優秀代表,集中全組智慧,到全班交流,在互動中達成共識,形成資源共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方式通常適用于有一定廣度、深度,需要深入、全面討論的活動內容。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梳理與探究板塊,用互動式就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其三,板塊承包式。各小組分別接受不同的活動目標,討論不同的問題,先行小組解決,達成共識后推出一個優秀代表,面向全班報告。這樣,各個組分別完成自己點上的活動,再從交流中接受面上的學習成果,以達到目標集中、節省時間、共享互補的收益。這種方式通常適用于篇幅長、內容多、難度大的學習內容,長課短教或一課兩文等活動教學課型多用這種分組活動。
其四,對抗式。這種方式借鑒于辯論活動。當學生對于課程的重點難點產生分歧時,教師可用這種分組方式,將相同與不同意見的學生分成兩個陣列,展開論辯。在對抗中發現自己的破綻,接受別人的意見,從而拓寬視野,增加知識,加深理解,提高學習收效。在對李商隱《錦瑟》的教學中可以分小組進行對抗式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活動潛能,收獲精彩。
其五,答辯式。每個小組(人員由學習分工而定)的學生按要求預先完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問題研究,作出相應的研究報告。活動中由該組學生作為課堂主講,其他小組的學生憑借自己研究的體驗與積累,對主講者提出質疑,由主講者作出解答。這種方式適合于具有一定基礎的拓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語文教學的活動,必須以活動的理念,融通課情與學情,建構教學,通過適時、適量、適度、有序有效的學生主體性活動,化解教學的重難點,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優化語文的教育教學。活動不是盲動,不是虛動,不是濫動。
適時,即分組合作一定要以學生個體充分的獨立的有效學習為前提,也就是說問題情境具備后,教師要留足時間(中心活動的思考時間一般不少于5分鐘),讓學生充分地獨立思考,思考真正有得,交流才有資本,分組才有必要,合作才有價值。正如生活中的運動一樣,劇烈運動前要作必要的熱身準備。課堂活動之前,同樣需要一定的預熱,可以是課下提前做,可以是課堂臨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