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房屋設計要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房屋 建筑 結構 抗震 設計
中圖分類號:TS958文獻標識碼: A
針對抗震設計標準和建筑類型, 在設計中要考慮地區和建筑結構條件, 雙重的進行建筑結構抗震設計, 在建筑物本身的材料、 地理位置、 結構層、 基礎結構等方面進行抗震設計, 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 降低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不穩定性, 提高建筑物的整體穩定性。
1 房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概述
目前在我國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時,需要做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這是對于抗震設計的具體要求。即在發生的地震烈度低于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時,建筑建筑處于彈性工作狀態,即其在地震中不會受到損壞,仍可以正常進行使用;而對發生的地震烈度與建筑的抗震烈度相當時,則此時建筑結構處于非彈性階段,建筑物可能受到損壞,但經一般性的修理即可繼續使用,即建筑物在地震破壞下經修理后仍可以繼續進行使用,即建筑結構處于可修復的范圍;而當發生較大震級的地震時,其烈度高于建筑物設防的烈度,在這種情況下,建筑物處于非彈性變開中,但要求建筑結構防震設計不致于倒塌或危及生命安全,在非彈性變形下人員可以從建筑物內進行逃離。
2 房屋結構抗震性能所存在的問題
地震所造成的損害主要來源于地震發生時所產生的地震波,地震波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通過土壤、巖層和低級,使建筑物發生外部的裂變和擠壓,當結構內部的力量超過了建筑物的承受能力,就會發生建筑物的變形、損壞甚至倒塌。
現階段,房屋的抗震技術主要采用等效斜撐的方法,該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其精確度較低,所以在實際的應用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結構抗震的剛度,按照相關理論有些學者企圖從非線有限元的角度進行模型的填充,但是實施過程過于復雜,實際效應并不高。在抗震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對其有理論上的把握。影響建筑物抗震能力主要在于建筑物的剛度,所謂的規定,與在按空框架分析的基礎上乘以小于 1 的周期修正系數體現填充墻對結構的剛度貢獻,而不去計算填充墻的剛度。周期修正系數與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結構的反應密切相關。所以在抗震設計中對于周期修正系數的確定是確定框架填充墻結構是否合理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我們沒有進行精確的計算,那么將直接導致在建筑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穩定性和抗震性的不精確。另外,對于結構周期修正系數的合理性,現階段也存在一定的疑問,并沒有十分肯定的理論依據和學界認可。
3房屋結構抗震設計方法
第一,以房屋建筑結構的基本構造為依據。傳統的抗震設計方案的確定主要依據房屋的基本機構,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為主要特點的房屋為例,則主要考慮鋼筋混凝土的構件尺寸、最小配筋率等等方面。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抗震技術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抗震設計規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對建筑結構從整體到局部的設計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抗震措施,對于大部分建筑,只要按照規范進行合理的設計,就能保證建筑結構具有較好的抗震性能。
第二,以房屋建筑規劃和場地為依據。為了提高房屋的抗震水平很多開發商在建筑的前期對建筑場地進行較為科學準確的測定和選擇。抗震層對于建筑物未來的穩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建設的過程中,房屋的外部情況與其他建筑物之間物理空間關系也應該進行綜合的考慮,例如鄰棟樓之間的距離、建筑物的外觀等等都十分重要。同時在設計的前期,應該考慮到建筑物上部位移的特點、位移的性能等等方面。我們知道建筑物的使用周期較長,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在建筑能夠移動的范圍內不能有其他物體成為障礙物。所設計的入出口等等要保證在出現地震時的絕對安全。
第三,以房屋建筑結構的結構性能目標為依據。抗震設計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保證在發生地震的時候能夠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建筑物所在區域的抗震設防烈度對建筑結構進行結構抗震性能的設計,保證結構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同時,對于沒有進行地震作用設計的建筑非結構構件,也應該滿足相應的構造措施,使房屋發生故障時,可能造成的損害程度在可控的范圍內。同時,大風對于建筑的影響也很大,所以在進行設計方案確定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大風對于建筑物水平震動所能帶來的影響,從而保證建筑物的抗震性。
4 提高房屋筑工程杭震設計質量的有效措施
第一,選擇恰當的建筑場地。在進行建筑抗震設計方案前,對于重大工程來說,應該綜合考量建筑地址的地理特性,對其進行較為科學詳細和準確的地震安全性評估。形成評估結果后,在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評估的結果,設計較為科學的防震標準要求,然后進行相關施工。所以擬定進行建筑的前期,應該選擇地震發生頻率較低、發生地震后能夠有效降低地震影響的地方進行選址,盡量避免那些本身就容易給建筑物帶來不良影響的地方。
第二,選擇科學、合理的結構形式。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筑施工的材料和建筑的結構特點也開始呈現多樣化的特點。現階段主要使用的結構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磚混結構以及鋼混結構。在實際選擇中,由于地域不同和設防烈度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也會對建筑結構的選擇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設計抗震方案的過程中,應該選擇科學合理的結構形式。對于以上幾種結構形式而言,鋼筋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它具有較強的柔韌性,在承受高壓的條件下變形能力較強,是現階段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結構形式。但是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應該結合建筑的時期情況進行綜合的考量。我們知道隨著房屋層數的不斷增加,在發生地震的時候所能造成的水平位移也不斷增大。建筑的內部結構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給予較多的考量和關注。
第三,提高抗震設計的質量。地震的破壞力很大,一旦發生地震,建筑本身的抗震的能力與人們的生命財產關系密切。我國對于建筑的抗震能力的關注較晚,現階段的發展水平也不是很高。如果建筑的設計防范不夠合理,不僅會加大建筑工程的成本,同時對于建筑的質量而言也并不會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合理科學的觀點,提高建筑結構自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設計過程中,對于建筑的內部細節能夠給予較多的關注,提高抗震能力。
第四,建筑的體型要簡單,平立面布置宜規則
當建筑物其體型較為簡單和規則時,在設計時能夠更好地明確其受力性能,而且對于其在地震發生時的實際反應及其內力也能夠進行準確地分析,而且結構內部具體的構造也易于處理,這樣的結構即使在地震作用下其受到的損害也較小。而相對于體型及平面不規則的建筑物,由于立面上高低錯落,這樣就會形成剛度和強度上的突變,極易使應力或是變形集中出現,導致薄弱環節產生,在地震作用下其薄弱處會首先發生變形損壞,產生較大的危害。
5 總結
綜上所述,房屋建筑的抗震設計是判斷整個建筑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保證人們安全生活的重要保障,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整個社會的穩定都具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抗震設計的過程中,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抗震意識應該成為建筑設計的重要理念之一,并且在設計的過程中,對于該理念進行嚴格的執行和操控。本文論述了傳統房屋抗震的方法,并且在實際實踐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旨在希望可以提高建筑自身的安全性,使建筑行業朝著更加健康安全穩定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逢秀,劉春剛.房屋結構抗震探索與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34).
[2]婁宇,溫凌燕,徐小燕,王慶揚,王傳甲,陳志強,彪仿俊.基于大震彈塑性時程分析的結構抗震設計[J].建筑結構,2011(05).
[關鍵詞]地震災害;抗震性能;抗震設防要求
1.引言
地震是我們所面臨的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每一次大地震都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不可挽回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從全球各重大地震災害調查中可以發現,95%以上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是因為建筑物的受損或倒塌所致的。為摸查清楚松山湖開發區建筑物抗震性能現狀,確保建筑物真正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設防目標,按照《東莞市創建防震減災示范城市實施方案》要求,開展東莞松山湖開發區既有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鑒定工作,對該區內建筑物抗震性能現狀進行分析,并對其抗震設防要求進行研究。
2.研究方法
2.1普查鑒定范圍
本次普查鑒定的建筑物包括:2011年12月31日前竣工驗收備案;區內所有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東莞市國土資源局提供的電子地圖上已標記的其他建筑物(地圖更新時間為2012年)。
2.2資料收集類型
為確保該區建筑物抗震性能現狀分析更加科學、更加準確,需要收集以下資料作為現狀分析依據:
(1)松山湖開發區現狀地形圖文件、最新控制性規劃文件和松山湖開發區管委會成立以來的建筑工程報建登記記錄檔案。
(2)建筑物部分建筑、結構施工圖設計文件:主要包括建筑總平面圖、建筑總說明、首層平面圖、標準層平面圖、建筑立面圖,結構總說明、基礎平面圖。
(3)施工質量保證資料:工程隱蔽驗收記錄、分部驗收記錄和竣工驗收備案資料等。
(4)建筑物使用或受損情況記錄。
2.3資料收集途徑
為保證資料收集的完整性,從以下多種方式開展資料收集工作:
(1)從城建檔案室調取已掃描歸檔的建筑物檔案電子文件;
(2)掃描城建檔案室歸檔的建筑物紙質文件,形成普查鑒定需要的電子檔案文件;
(3)通過東莞市施工圖審查機構收集城建檔案室缺失的部分建筑物紙質文件進行掃描,形成普查鑒定需要的電子檔案文件;
(4)尚有部分建筑物的資料,從相關業主單位調取存檔的建筑物紙質文件進行掃描,形成普查鑒定需要的電子檔案文件;
(5)通過東莞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網站的招投標信息和圖紙文件,或相關設計單位公布的檔案信息等方式收集上述4種方式未能找到的相關圖紙文件或工程信息;
(6)對完全沒有相關圖紙文件或工程信息的建筑物,由該區管委會協助調查基本概況。
2.4現場調查工作
由于部分建筑物已使用超過10年,為更加真實反映建筑物使用現狀,同時,也為核實圖紙與實際建設的一致性,還需開展現場調查工作,主要內容包括:
(1)問詢業主單位人員了解建筑物的使用狀況和受災狀況;
(2)在建筑物及內部按照《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建筑物外觀質量的要求,查勘建筑現狀;查勘建筑物地基及主體結構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3)對建筑物現狀及存在問題部位進行拍照記錄。
3.建筑物抗震性能現狀分析
3.1普查鑒定成果
本次普查鑒定建筑物1031棟,建筑面積約690萬m2,以上數據不包括在屬于普查鑒定范圍內但已列入規劃拆遷或重建的建筑。施工圖齊全的933棟;缺失施工圖的98棟,完全沒有參考資料的24棟,其中有17棟為2001年松山湖管委會成立以前建設的舊建筑物,經鑒別竣工時間均為90年代初期。資料齊全的建筑物數量占總數量的90.5%,完全沒有參考資料的建筑物數量占總數量的2.3%。
3.2現狀分析
(1)從抗震設防烈度來看。普查鑒定范圍內的絕大多數建筑物抗震設防烈度為Ⅵ度(計有1003棟,所占比例為97.28%),符合《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東莞市地震動峰值加速度、主要斷裂分布圖》(2002年編制)等規范、標準要求;部分建筑物抗震設防烈度為Ⅶ度(計有28棟,所占比例為2.72%),主要為松山湖實驗小學、松山湖莞美學校、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東莞理工學院松山湖校區部分建筑物,竣工時間均在2010年以后,符合東莞市《關于我市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有關問題的通知》(東震〔2009〕11號)的相關要求。
(2)從設計用途和結構類型來看。
普查鑒定范圍內的建筑物設計用途主要以住宅為主,所占比例達到49.08%,其次為廠房、辦公、學校等,商業、商住所占比例較低。按照其發展規劃,松山湖將成為東莞的科技中心、研發中心、設計中心,配備完善的醫療衛生、文化娛樂、商業金融、行政辦公、郵電通訊等城市服務體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因此,區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顯得尤為重要。按照普查鑒定結果,區內的大部分建筑物為框架結構和框剪結構,總棟數為1003,所占比例為97.29%其余小部分為鋼結構和磚混結構,有效提高了區內建筑物的抗震設防能力。
(3)從竣工年代和綜合評價來看。區內建筑物以2001至2010年竣工占大部分,共584棟,占58.05%,2010年以后竣工建筑物共405棟,占40.26%,2000年以前的建筑物僅17棟,占1.69%。從綜合評價來看,區內建筑物大部分采用2001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計有983棟,所占比例為95.34%;部分采用2010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計有31棟,所占比例為3.01%;極小部分采用1989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計有17棟,所占比例為1.65%。此次普查鑒定的建筑物均基本符合普查鑒定要求,并且未發現建筑物地基基礎及主體結構存在明顯的異常情況。
4.抗震設防要求研究
從以上普查鑒定成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標準規范等,對松山湖開發區內新改擴建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進行研究。為保證該區建筑物抗震設防能力可達到抵御相當于本地區地震基本烈度(松山湖開發區地震基本烈度Ⅵ度)的能力,實現“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設防目標,區內抗震設防要求主要為:一般建設工程應按《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東莞市地震動峰值加速度、主要斷裂分布圖》(2002年編制)等規范、標準要求進行抗震設計;重大建設工程(如100米以上建設工程、大型水庫大壩、易燃易爆和劇毒物質的生產貯存建設工程等)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要求,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確定其抗震設防要求;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建設工程應按照國家規定,以高于當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設計和施工,具體到該區,應按東莞市《關于我市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有關問題的通知》(東震〔2009〕11號)的相關要求,“抗震措施”與“地震作用”按抗震設防烈度Ⅶ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確定。
參考文獻
[1]何萍,王挺,傅冠華.廣州市農居建筑物現狀及抗震能力分析[J].華南地震,2010,(03):63-68.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房屋設計
1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經濟的發展同時對人們生活的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所以,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態環保的問題,綠色環保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目標,建筑行業也不例外。綠色環保理念逐漸成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具有指導性意義的理念,故有關企業及施工單位應加強對綠色房屋設計理念的認識和應用。在房屋設計的工作中應用綠色房屋設計理念,能有效地滿足當前社會對房屋設計越來越高的品質要求,同時響應了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號召,是當前房屋設計的重要指導理念。為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真正的做到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排放、保護環境。設計工作者在學習綠色建筑理念及方式后,充分了解建筑場所的實際情況,在設計建筑方案的時候將土地資源、水資源、建筑材料等充分結合起來,提高資源利用率,建造循環有效、節能環保的建筑環境,從而為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處做出關鍵的一步。
2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要求
2.1提高環境保護標準
建筑物及其所處自然環境之間是一個和諧共生的整體,因此為了能得到共同發展,必須提高環境保護的標準,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大對歷史人文的管理力度,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環保措施,充分利用當地材料,循環利用,從而優化環境。
2.2便捷、快速、高效
建筑中融入綠色理念之后,就應該盡可能的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程度,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可再生能源和非燃燒體能源利用。將設計的建筑方案更加的智能和人性化,利用現代科技技術充分當前和未來的規劃內容,為未來建設留出足夠的位置。
2.3以人為本
綠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就是以人為本,所有建筑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案措施都是為了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保證人們能健康舒適的居住生活。比如說,房屋設計師設計過程中會充分考慮光照、水源等因素,在保證空氣流通及溫濕度達標的情況下進行設計工作。施工隊伍也會選擇無污染或是低毒的建筑材料。
3房屋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
3.1降低工程造價,優化建筑結構選型
在房屋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建筑物的實用和美觀,還要盡可能地降低建設成本及工程造價。根據節能環保的原則進行結構優化,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盡可能減少資源消耗。根據調查,建筑工程中消耗最大的資源是電能資源和熱能資源,其次是水資源。在設計建筑結構時,首先要考慮到建筑的類型,如居住型建筑,需要注意節約使用熱能和水資源;在商業建筑中,則要注意節約使用電能和熱能。另外,在設計建筑結構時,還應根據建筑整體剛度要求、建筑位置等等對建筑結構進行合理布置,對設計進行反復推敲,考慮到生態環保、節能、耐久、實用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在此基礎上對建筑的穩定性和剛度進行控制。在建筑選型過程中,如在地震頻發的地區我們應采用鋼結構建筑,因為這種建筑結構具有投入成本較低、自身重量較輕、受力地基較小的特點,具有較強的使用性,因為它自身重量較輕,方便安裝和拆卸,可在短時間內建成,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但如果我們在臺風頻發地區使用這種建筑結構,它便失去了優勢作用。混凝土結構建筑不能拆卸,自身重量較重,抗震能力較差,成本較高,但抗寒能力比較強,這種建筑在工業化城市中比較常用,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但這種建筑的材料大多數不可以重復使用,不利于生態環保。地震區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比混凝土結構較好,而在臺風區則采用混凝土結構較好。在優化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可采用綠色綜合分析法,在保證建筑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最有利于生態環保的建設方案,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成本。在優化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敢于突破傳統,要勇于創新,設計出新的作品,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提高建筑的保暖和通風效果,減少建筑成本,降低工程造價。
3.2減少后期維修成本
選擇合適的負載,提高建筑的可改變性,可以減少后期的維修成本。在進行房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學會創新,盡可能地設計出靈活的可變更的建筑結構,這樣在后期維修中,只需要維修其中的出問題的某部分結構,無需將整個建筑物都拆除。當然,設計這樣的建筑結構,也要預留可拆卸的空間,否則很難實現后期變更的要求。
3.3綠色房屋設計理念下的選材設計
建筑選材是建筑工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建筑的材料直接影響著建筑的壽命及能耗等。所以,在選材的過程中,要根據建筑所在地環境、建筑類型、氣候等選擇較為合適的建筑材料,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質量、延長建筑使用年限。首先要遵循就近取材的原則進行選材。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建筑材料生產廠家越來越多,很多廠家在全國各地都設有分廠。在選購建筑材料時,切記不可為了追求價格上的優勢舍近求遠,而應比較價格、運費等一系列總支出,然后選擇條件最優的廠家進行建筑材料的購買。遵循這個原則,是因為遠距離運輸材料,運輸成本相對較高,時間相對較長,可能增加材料采購成本,拖延工期,影響工程進度,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長途運輸也會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不利于生態環保。在施工過程中,雖然根據國家頒布的《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定,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等材料,但某些施工單位會貪圖方便,選擇在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等材料。所以,應該嚴格要求建筑單位在選材時選擇預拌材料,在施工場地周邊購進預拌材料,根據需要直接運輸到施工現場,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現場攪拌材料帶來的空氣和水污染的問題,也可以避免非專業攪拌導致的材料浪費。另外,在選擇建筑材料時應盡量選擇可循環利用、可再生的環保類型的材料。
3.4選擇合適的建筑地點
在選擇綠色建筑地點時,會有很多的限制條件,例如常發生地震或是泥石流的地區,或是存在爆炸物或是污染嚴重的地區就不適合建造綠色建筑。在進行施工之前,原有場地上的綠色植被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增加土地生態利用率。原有場地上的水資源也要充分利用起來,可以制成人工水景或是建筑用水等,從而節約水資源。當建筑在山地上時,不必非得全部鋪平,可以根據場地環境來設計建筑布局,像是庭院式的建筑布局就與山地環境相適應,不僅通風順暢,而且光照充足。根據場地的環境并結合居民實際情況來設計地下空間功能,通過停車場、儲藏室等形式來實現地下空間的有效利用。
3.5合理分布綠地景觀
在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材料通常具有很高的蓄熱功能,在施工完成后,其熱量發散緩慢,嚴重了可能使施工工地出現熱島效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最為環保有效的方法就是從生態環境因素著手,栽種喬、灌、草等植物種類,增加綠化面積,從而改善氣候問題。增加的綠化面積不僅能解決熱島效應影響,對凈化空氣污染,維持周圍溫濕度適宜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設計師在設計場地的時候,應將綠化與居民生活相結合,在保證綠化面積增加的同時,不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使人與自熱和諧相處。為了做到在不影響居民生活的情況下,增加綠化面積,可以考慮在停車場或是建筑物中間的空隙中增加綠化面積。例如在停車場上種植草磚,這不僅增加了綠化,還不影響居民使用,可謂一舉兩得。或是使用三維立體綠化的方式,充分利用地面、建筑屋頂和墻面來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4結語
總而言之,相關建筑施工單位在進行房屋設計時應充分考慮生態環保問題,在不影響經濟收益的標準之下,利用更加環保的材料來設計建筑方案,不斷整合建筑場地、自然環境、節能環保的要求,合理分析利用自然資源,做到循環利用,建設一個健康舒適的居住生活環境,為人民生活質量提升做出貢獻,確保社會走向綠色的、可持續的未來。
作者:孫海明 單位:桂林平樂陽光壹佰置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相對傳統的建筑來說,綠色建筑極大的減少了建筑本身的能耗。綠色建筑對自然進行充分的利用,有既不浪費自然資源又不污染自然環境的特點。一般來說綠色建筑有以下特點:
①節約環保。節約環保指的是人們在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過程中盡量的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盡可能的節省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把由于人類建筑活動而對自然環境產生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
②自然和諧。即人們在建造和使用建筑的過程中,愛護、保護自然環境,使人和自然和諧發展。只有人與自然和諧才能不損害子孫后代的利益,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③健康舒適。人們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目的是為了讓其為人類提供一個健康和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因此,建筑物應滿足能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和高效的空間的基本要求。
二、綠色建筑設計原則
(一)保護環境的原則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核心原則是保護環境,這點對綠色建筑產業來說具有重大意義。在建筑房屋前,設計人員應先對施工現場進行詳細的勘察,制定詳細的設計建筑方案,確保建筑物對環境的影響減到最低,并避免有損害建筑的因素出現。
(二)節約能源的原則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由于人口的眾多和人口的不斷增長導致能源緊缺問題日益嚴重。所以在建筑房屋的時候要重視能源的利用情況,以保證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能很好的利用資源,防止能源浪費等對環境和發展不利的現象產生。
(三)消除污染的原則
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便是對污染進行消除,在建筑房屋中,消除污染的應用和提出對環境保護有重大意義。在施工建筑時,要采取各種辦法,降低噪音污染、減少去煙塵污染,以保護生態環境
(四)低消耗原則
綠色建筑遵循低耗能原則,對建筑物的能耗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以減少對環境的損害,維護良好的自然環境。
三、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體現
由房屋建設中面臨的環境問題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到房屋設計之中,應對了時代對房屋設計的需求,為建筑發揮其良好的性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如今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房屋設計中體現在一下幾點:
(一)改造房屋設計的工藝
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引導下,建筑物要應用先進的設計工藝,提升建筑物的質量,讓建筑物在建設過程中可以達到節能減排的要求。
(二)對房屋建設的材料進行改進
使用環保的材料可以有效地減少房屋在建筑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危害。應對房屋建設使用的原材料不斷地改變和更新,使用大量的環保材料,以滿足基本建設需求并達到了保護環境的目的。
(三)對房屋外部環境進行合理設計
根據建筑物的功能和需求,對建筑物的外部環境進行合理有效的設置,為建筑物創造一個節能的環境。主要有在建筑物周圍進行綠化,這樣既可以凈化空氣,還可以減少噪音,美化了環境。
四、結語
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目標就是要使新型建筑實現高效與節能的工業化的生產形式。為了使我國的建筑行業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我們必須將建筑行業與信息化相結合,對BIM等新興技術予以充分采用。本文對在建筑行業采用BIM技術的優點進行了論述,對處于信息化技術下的建筑工業化進行了分析,同時探討了新型建筑工業化中采用BIM技術的意義。
1 在新型建筑行業采用BIM技術的優點
建筑信息模型就簡稱為BIM,建筑工程項目的每項有關的數據信息就是BIM構建建筑模型的依據,然后借助數字信息將建筑物所具備的確切的信息逼真地虛構出來。運用數字化的形式將一個建設項目的功能性質與物理性質展現出來就是BIM技術,BIM是一個通過對相關實際建設項目信息知識數據進行共享,以便提供真實的數據給此建設項目從建設到拆除全程的所有決斷作為根據的過程,在建設項目的各個環節,各自利益的有關方對其各自職責協作的體現與配合都是借助于對BIM中的信息進行更新、插入、修改與提取來實現的。
在對建設項目進行設計的時期,BIM技術使得設計各個專業的工作都是通過將同一個模型作為依據來進行的,進而實現三維集成協作設計。對共享的內容進行修改也因三維的沖突檢查與顯示而實現了更加便捷化,設計各個專業之間的協作也因此而實現了更加的高效和容易。在對建設項目進行施工期間,BIM技術不僅能對相關的進度、成本及建筑質量等信息予以同步更新,而且還能使模擬施工得以實現。BIM技術還能便捷地對施工期間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信息,如概預算、工程量清單和各個環節的材料準備等信息予以提供,從而使整體施工過程的管理和模擬實現可視化。在將建設項目投入運營使用期間,對相關的建筑性能和使用狀況、建筑財務和建筑物已經使用的時間以及建筑物的容量和入住人員等方面的信息,BIM技術都能實現同步地更新并予以提供。
2 新型建筑工業化中采用BIM技術的意義
2.1 在構配件生產中采用BIM技術的意義
使構配件的精確度實現提升是構配件工廠化生產的目的之一,依靠傳統的生產技術是無法徹底避免生產與記錄中的誤差或者錯誤的,但是BIM模型可以實現完整地將所搜集的資料錄入BIM技術的其他系統或者完整地將所搜集的資料展現給制作工作者,采用BIM技術制作與設計構配件,能夠使構配件的制作精確度與設計精確度的提升成為可能。
2.2 在建筑設計中采用BIM技術的意義
重復化、標準化、模塊化等都屬于新型建筑工業化建筑設計的特征,因此其會有眾多且重復的數據產生,如果采用傳統的建筑設計技術來進行整合記錄,則必定會耗費眾多的物力和人才,而且還極易出錯。然而BIM模型在建立模型期間不僅能夠借助多種設計軟件來對構配件進行設計,而且對數據的共享也能夠通過數據共享平臺來實現,從而對規則與標準予以建立。
2.3 在施工安裝中采用BIM技術的意義
新型建筑要想實現工業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使施工安裝實現裝配化,而這當中構配件信息的記錄,像搭接的順序與搭接的位置等,這些都是需要耗費眾多的人工來進行的,而且極易出錯。如果在施工安裝中采用BIM技術,那么不僅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能夠得到保障,而且人工成本也將大大地降低。在BIM模型中能夠完整地展現各個構配件的信息,3D模型也會對各個構配件的搭接順序與搭接位置予以精確地展示,從而使施工安裝實現順利地進行。
3 BIM技術在新型建筑工業化中的具體應用
建筑工業化是建筑生產形式改革的產物,其施工形式是現場裝配的,而其生產形式也已經實現了工業化,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建筑行業的工作實效與工作重點得以切實地把握住,使建筑行業環保、低碳、高效及節能的目標得以實現,同時也使當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突破了困境,使住宅產業實現了高質量的保障,使勞動生產率實現了有效地提升。然而,迄今為止,建筑工業化在對構配件的生產、房屋設計的標準及施工操作等方面的有效整合還是略顯不足,無法將完整的建筑體系信息模型予以建立,另外,由于生產形式信息和建筑設計信息分離下的統一化和標準化,使得無法全方位地對生產技術形式與其他各方面的因素進行有效協調,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阻礙用戶今后的房屋實現多樣化。為了使不同的構造體系與建筑體系得以建立,必須在施工、生產及設計等每個階段將每個有關功能塊存在的問題予以有效地處理。
3.1 BIM技術下構配件的生產
要實現建筑工業化首先就必須實現構配件的生產工廠化,通過工廠預制樓板、墻板和樓梯等構配件,不僅可以使標準化中建立的規則與標準得以有效地實現,而且可以使生產效率實現提升,使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使生產周期實現縮短,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原材料浪費,從而使建筑達到綠色環保的目標。然而,因為每個建筑構配件的生產單位缺乏一致的生產技術體系,為了有利于銷售,生產單位會對標準的、單調的構配件生產方式予以注重,以使生產單位的經濟效益得以實現,這便又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標準化、單調化的設計將應用于房屋設計中。但是在信息化技術下構配件的生產能夠為生產構配件供給更多詳盡的生產技術體系,以便構配件生產單位將更多多樣化的產品生產出來,以適應市場的要求。
3.2 BIM技術下的房屋設計
建筑工業化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實現房屋設計的標準化,這不僅可以使構配件的通用性得以加大,使建筑產品的生產效率得以提升,而且可以實現生產經濟效益的提升和建筑產品損耗率的減少。然而如果在設計房屋過程中忽視多樣化和個性化,只是單純地重視標準化的話,則會使人們對房屋舒適度、房屋外觀效果和房屋戶型的選取等多方面的要求受到限制,進而阻礙建筑工業化的發展,但是信息化技術下的房屋設計能夠為設計房屋供應更多的設計信息資料。
3.3 BIM技術下的施工操作
建筑工業化的核心就是實現施工機械化,施工機械化不僅可以使現場施工裝配所需的人工減少,極大地減少施工作業量,使施工周期得以縮短,進而使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實現降低,使工期實現合理化,而且能夠使建筑物實現節能性、安全性、耐用性。然而建筑物的外觀與質量也會因不同施工方法的安裝特征而存在差異。而信息化技術下的施工操作能夠將施工技術指導信息更加詳盡地供應給施工操作人員,其中就包含怎樣根據房屋設計的需求,在各種各樣的構配件中對有關的機械儀器和施工操作的程序予以選取,以防止施工現場的機械和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從而使施工操作的質量和安全得以確保。
共同鑒定房屋委托書一xx市xx有限公司:
現有_____市_______區______鎮_____街道辦事處_______村______路______號(巷)的房屋,由于___原因,需委托xx市xx技術有限公司對該建(構)筑物進行房屋(工程質量、安全可靠性)鑒定。
1、 建筑物概況:
建(構)筑物名稱:
建筑面積:㎡
結構形式:(磚混、框架、排架、框剪、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層數(高度):年月日
設計單位:
施工單位:
2、委托鑒定的范圍:
特此委托!
委托單位(蓋章):
委托人:
年月日
聯系人電話:
辦理房屋安全鑒定
一、提出申請:
申請人(單位)到區鑒定所領取《房屋安全鑒定申請表》,按規定填寫,加蓋單位公章或個人簽名后,備齊申請鑒定房屋所需提供的有關資料復印件(房地產證、租賃憑證、房屋設計施工圖紙等)。?全文
房屋安全鑒定范圍
鑒定范圍包括:房屋安全鑒定、建筑物建成年代鑒定、房屋質量鑒定、房屋損害糾紛鑒定、施工周邊房屋證據保存鑒定、房屋拆改結構鑒定、公共娛樂場所開業前鑒定、房屋災害鑒定。?全文
安全鑒定書辦理程序
辦理條件及流程:
1、市區房管部門按各自職責辦理非住宅和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項目申報登記手續,核發裝修申報登記表,并將裝飾裝修工程的禁止行為和注意事項告知裝修人和裝修人委托的施工人。
共同鑒定房屋委托書二甲方:XXX
乙方:XX市房屋安全鑒定中心
甲、乙雙方經過協商,達成以下協議:
一 、委托事項
甲方委托乙方對其所屬房屋進行安全鑒定,委托鑒定的目的要求詳見房屋安全鑒定委托書。
二、甲方的權利與責任
1、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按委托書內容提出明確的鑒定結論和處理意見;
2 、甲方應向乙方提供擬鑒定房屋的原始資料,如實介紹房屋的使用、修繕、加固情況,并配合乙方進行現場勘查和檢測。
三、乙方的責任與權利
1、乙方應自甲方正式委托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鑒定工作,并向甲方出據房屋安全鑒定報告。
2、乙方有權要求甲方按協議約定取得房屋安全鑒定費。
四、 付款方式
1、經雙方核算,預計鑒定費用為XX元,大寫:XX萬
仟 佰 拾 元整。
2、甲方應于本協議生效之日支付乙方房屋安全鑒定訂金,訂金為總金額的60%。
3、余額在領取鑒定報告時付清。
五、 違約責任
1、乙方如未能按約定時間向甲方出據房屋安全鑒定報告,每延遲一日,向甲方支付總鑒定費1%的違約金,協議繼續履行。
2、甲方自報告出據七日內未來領取,將視為違約,并將訂金作為違約金賠付給乙方。
此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若有未盡事宜,雙方可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六、 本協議自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XXX 乙方:XXX
簽字蓋章: 簽字蓋章:
日 期: 日 期:
【拓展閱讀】
一、房屋安全鑒定的途徑
現實當中,因不當使用而對樓宇造成損壞的情況有很多,但因為普通居民樓分屬于不同的業主,因此很難統一協調進行保護,這就為房屋安全埋下了巨大隱患。市民如對房屋質量鑒定存在疑慮并申請鑒定時,可以通過小區業主委員會,以單幢建筑所有產權人的名義向鑒定中心提出房屋安全鑒定申請;如果沒有業主委員會,市民也可聯合該房屋所在建筑物的所有權利人提出房屋鑒定申請。
總而言之,未經房屋鑒定的房屋,居民平時要定期觀察房屋內墻壁、地板、天花板等位置是否存在沉降、傾斜和裂縫等現象。重點要注意觀察裂縫出現的部分這些都是房屋質量鑒定的項目。其中,由材料干濕變化引起的地面、墻面網狀裂縫,或由熱脹冷縮變形原因造成的裂縫不屬于危險裂縫。居民碰到類似情況須引起重視,并盡快進行房屋安全鑒定。
二、房屋安全鑒定的條件
1、在房屋建筑上設置高聳物、擱置物或者懸掛物的,屬于拆改房屋結構、明顯加大房屋荷載或者在樓頂設置廣告牌等高聳物的,應當由原房屋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經房屋安全鑒定機構鑒定符合安全條件后,方可設置。
2、嚴重損壞的房屋一般不得裝飾裝修。確需裝飾裝修的,應當先進行房屋鑒定,并采取修繕加固措施,達到居住和使用安全條件后,方可進行裝飾裝修。
3、非住宅房屋裝修涉及拆改房屋結構、明顯加大房屋載荷的,應當由原房屋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經房屋質量鑒定機構鑒定符合安全條件后,方可施工。
4、原有房屋改為公共娛樂場所或生產經營用房的,經營者應當向房屋質量鑒定機構申請房屋鑒定。
【關鍵詞】房屋建筑;建筑設計;思考
一、房屋建筑設計應堅持的原則
1、地方性原則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環境的質量問題己引起人 們的普遍關注。而住宅建筑外觀的色彩作為塑造建筑形象和美化居住環境的重 要手段,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雖然呈現出以米黃、淺 紅、深棕、淺綠、天藍等為色彩基調的豐富多彩的建筑外觀格局,多彩的顏色豐 富著人們的視線,豐富著城市的美觀。但是,在大部分住宅建筑外觀顏色的選擇 上,卻沒有考慮當地城市的地方特色,缺乏整體感、無規則,色彩的選擇上也無 推敲、生冷、火爆,缺少文化品位。色彩是一個都市的文化象征,是一個城市建筑語言和形體的表現,能直接反映這個城市的整體風貌和歷史文脈,生活居住建筑又是城市色彩的主要組成部分。住宅建筑的外立面好比人的臉面,或清新,或 淡雅,或穩重,或溫馨,或熱烈……對于樓盤而言,好的色彩除可為城市風景增添色彩外,更能吸眼球,增加賣點,提升樓盤的附加值。
2、低碳環保原則
如今不少國家房屋建筑均開始利用太陽能來進行能量的供給,這不僅實現了資源的節約,還做到了無污染。因此,進行房屋建筑的設計過程中也應當遵循低碳環保的原則,設計時應考慮所設計區域的生態情況,以保護及恢復原始生態為原則,借助于植被來進行環保設計。
3、多層建筑設計原則
由于多層建筑結構體系多層設防,因此,實際應用的結構中多數均采用的是超靜定結構體系。此結構體系無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所有抵抗外力結構都協同進行工作,如果此時局部構件的設計存在一點點缺陷將會直接影響到局部構件的載荷能力,甚至造成局部構件發生損壞。進行高層建筑設計過程較為復雜,因此,設計師應當對局部破壞對于整體垮塌的影響進行考慮,并及時發現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不同種類的構件之間相互連接,同一種構件截面發生改變的地方都可能形成所需設計的節點。節點時刻都存在,這也反映了結構體系的不斷變化。一旦荷載突然來襲,對于較為復雜的體系而言,節點復雜性無法預測,但是,各節點普遍存在,負載傳遞不順暢而導致載荷集中現象的發生,并直接造成其無法傳遞,這樣將會導致建筑整體結構體系遭到破壞,而對于單一性的構件而言,其力量的傳遞過程既合理又可控。
二、房屋建筑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房屋設計的空間適應性
比如房屋套型在功能空間不相互借用的情況下最小使用面積不應小于30O,若相互借用時使用面積不應小于22O。雙人臥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9O,單人臥室使用面積不應小于5O,兼起居室的臥室不應小于12O,無直接采光的餐廳、過廳其使用面積不應大于10O,臥室、起居室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4m等等。設計空間在最大限度考慮居住舒適性的同時,還要考慮設計的規范要求。房屋的根本要求就是適用,房屋性能要能夠適合居住者的生理需求以及形體功能的需求。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性的命題, 房屋建筑設計的可持續發展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的變化。比如說高科技的智能化電視技術的廣泛使用,家庭不僅僅只是我們的生活空間,同時也是我們的工作場所,在裝有電子裝置的房屋空間里,人們可以隨意的使用網絡、電話以及電視等。房屋建筑的適用性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于平面布局的要求,又能夠隨著生命周期發生變化或是家庭居住模式的改變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因此就需要采用更加靈活可變的大空間結構體系來完成。一般大城市里常常會采用大柱網的框架結構體系或是板柱結構體系。房屋內部的各個房間的布置和聯系要合理,只有這樣才能夠營造一個舒適方便的家庭生活。
2、房屋設計的安全性
房屋的安全性表現在結構的安全、防火、防盜、防滑、防墜等。結構的安全性應主要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和抗地震力破壞的可靠性。防火疏散是高層房屋設計的重點,按不同等級安全要求保證底層疏散出口的數量、消防電梯的設置、防煙前室的設置、通風排煙措施等。關于防盜問題,建設部曾發文,要求分戶門為防盜門,防止從房屋建筑的附件如落水管、陽臺、樓梯入口上部的雨蓬等處攀越入戶。目前不少房屋為了防盜竊,開始將底層外窗設置防護欄桿,繼而上升到二、三層,甚至到頂層,造成不安全因素。如火災發生,室內人員無法從窗口外逃,消防人員也難以從窗口進入室內滅火救人,因此,需要綜合解決這類問題。防墜有二種可能:一是防護不周,發生人體墜落;二是沒有遮欄,物品下墜傷人。在設計時,要注意欄桿和上人屋面或平臺圍欄的設計,在樓梯梯段空隙之間也要采取措施,比如樓梯欄桿的垂直桿件間凈距不應大于110L,以防止小孩子鉆出發生意外。為防止物品下墜,如花盆從陽臺上掉下,設計時應考慮擱置花盆臺板寬度、欄桿高度以及單元出入口處的安全措施。總之,近年來我國城鎮化步伐正在加快,房屋建設空間巨大,任重而道遠。為了滿足人們居住需求,房屋建設要與時俱進,在考慮到居住的舒適性和安全性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建筑材料的節能性和環保性,以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綠色”房屋要求,從而最終建設出更多更好的現代化房屋。
三、現階段房屋設計的思考
在房屋大環境設計時確定的市場定位,決定了房屋戶型面積指標,由此也同時確定每戶的起居室、臥室、衛生間、廚房面積大小及設備的配備檔次。隨著面積的合理分配,各房屋之間的合理安排,設計人員應該更深入細致地研究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個細節。比如,研究門的位置、開啟方向、門洞邊的尺寸,以利家具布置;研究空調室內機、室外機位置、高度、預留孔洞的大小,以利安裝;研究室內各種電源、電視、電話插孔的數量和位置,以利作用。
房屋小環境的發展性,也就是考慮不同住戶不同時期的要求,不僅僅是把室內隔墻全部做成輕質隔墻,裝修時可能打掉就能解決的,還應考慮暖氣、各種管線的位置能適應靈活分隔的需要,不能改動的立管應盡量靠近結構墻布置。另外,努力將人體工程學應用到房屋設計中,這點是房屋產業人性化的一個表現。人體工程學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安全和舒適的要求,而系統地研究人的行為、習慣等人體因素的科學。人體工程學可以應用到設計的各個環節, 應用得越廣泛,設計就會使人覺得越安全越舒適。在考慮經濟條件及美化室內設計的前提下,建議推廣管道井的做法使衛生間、廚房內的“蜘蛛網”不復存在。
隨著人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很多地區在房屋建筑總體規劃和單體設計中,對建筑物的空間及朝向都做了系統的設計,以滿足冬季室內光的要求,這不僅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還能改善房屋住宅建筑室內熱環境,是一種最基本的節能措施。在住宅建筑設計中主要空間朝向南、南偏東、南偏西是比較合理的設計,這是基本節能設計在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丁立瑛.淺析建筑結構設計原則及其存在的問題[J].中國西部科技,2010 (14):39-40.
關鍵詞:多層框架;房屋結構設計;基礎設計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在目前建筑工程質量中,對其影響最關鍵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施工技術水平,而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結構設計就是保證其順利進行的基礎。從平常人的眼光看來,房屋的結構比較簡單,但是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就不是這么簡單了,它需要從多方入手,對各種因素與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分析,在對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得出解決方案之后,才能夠正式進行工程的施工。如果在一個工程的設計階段沒有處理好可能出現的問題,沒有做好設計的完整性,那么直接導致的就是在施工階段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為工程的整體進度與工程的收益造成嚴重的影響。
2多層框架房屋設計的重點因素
2.1 合理選取設計參數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科技技術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逐漸增多,以往很多需要人工計算的工程數據都能夠通過計算機的輔助來很快的獲得計算結果。而在工程設計方面,也離不開計算機的幫助。但是,計算機畢竟只是一臺機器,在建筑工程的很多實際問題中,其不能夠對一些突發的問題進行及時、全面的考慮,這就為預算結果與計算結果的不一致埋下了隱患。在我國建筑行業的相關規定中也指出,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只能以計算機作為輔助工作的工具,對于其計算結果要進行科學實際的分析而不能一味盲目根據計算機計算的結果作為最終計算結果,從而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在多層框架房屋設計中,主要需要計算的參數有以下幾個:
2.1.1 抗震等級
抗震等級對于建筑房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素。在建筑過程中,要分別就建筑的功能和建筑結果對抗震的等級與類別進行科學的區分,并按照建筑等級來決定其應具備的抗震等級。對于普通建筑如辦公樓、民宅等等,其劃分為丙類建筑,所以在其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要按照相關規定以丙類建筑的要求進行設計。另外還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對建筑的抗震等級
進行計算時,要首先明確建筑物的等級,然后再根據相關標準劃分其抗震等級。
2.1.2 地震力的振型組合數
振型組合數在建筑工程中也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因素,它與建筑物的結構層數有著正比關系。當建筑的層數增多的時候,振型組合數也就越大。而如果建筑的層減小的時候,振型組合數的值也就隨之減小。
2.1.3 確定構周期折減系數
在建筑的框架中,由于有著填充墻的存在,使得計算出的剛度同實際剛度有著些許偏差,即計算的剛度比實際剛度小的情況出現。同時,因為計算周期要大于實際周期,以這為根據計算出的地震剪力會相對小一些,致使建筑的抗震性達不到預期。所以,如果要對房屋的建構強度進行增強,就需要適當的減少房屋的計算周期,同時在計算中要注意比例,合理計算。
2.2 基礎拉梁
如果在多層建筑中,其框架結構的深度足夠大,那么就需要對房屋拉梁設置進行充分的考慮,從而對房屋的長度與唯一進行合理的降低。對建筑的抗震性而言,最好是采取短柱的方案,也就是在設計過程中將箍筋進行合理的加密措施。一般情況下,基礎拉梁的設計要依照整體房屋的情況來進行,當建筑的基礎埋置深度不是特別深的話,就可以按照其主軸為方向設置。另外,還要根據建筑的實際條件及深度對拉梁的截面進行確定,基礎拉梁同工程的深淺有著密切的聯系,基礎埋深如果深度不夠的話,就應該通過拉梁對柱底實施平衡工作。
2.3 獨立基礎設計荷載取值
在多層房屋的建設工作中,另一個需要考慮到的問題就是基礎設計荷載。在大多數情況下,房屋結構主要都是采用柱獨立基礎樣式。我國對此也有著相應的標準,在對抗震性的要求中,如果房屋的高度低于25米或者層數低于八層,就可以忽略計算地基的抗震能力。同時,對于地基抗震性能的設計過程中,也要在對各方面因素進行參考后再進行設計工作。而在這其中風荷載是很重要的一項因素,有的設計工作人員沒有對整個設計過程進行充分的考慮,在設計獨立基礎時,沒有深切注意到柱腳的取值,這樣就會導致后續的荷載取值工作達不到應有的準確性,從而為后續的施工質量與施工進度產生負面影響,更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房屋建設完畢后的安全性,所以無論是哪種因素,作為工程的設計人員都要做到認真對待,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
2.4 基礎拉梁層模型的計算
在對多層框架房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計算基礎拉梁的模型。在計算過程中,要遵循計算的嚴謹性、科學性。在現今的多層房屋拉梁的計算工作中,大多都采用TAT或者SATWE程序進行計算。由于拉梁層沒有樓板,所以在實際計算中,樓板的厚度值可以取零,另外還要注意房屋各部分的不規則情況,從各個角度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
3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在設計過程中注意規范的強制性
對于房屋的設計工作者來說,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設計工作。我國的規范有著強制性的特點,在設計工作中,只要嚴格依據規范進行設計,無論設計中出現了什么樣的問題,設計人員都不會對其承擔任何的責任。而在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即使設計時嚴格按照規范來進行,但是一旦出現了問題,設計者還需要對其承擔一定的責任,這種差異出現的原因就是在西方國家的規范中,是屬于推薦指導的性質,而不是強制的性質,從這里就可以看出我國的規范制定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的改善及更新。而規范改進需要一個過程,在這期間就需要設計人員增強自身的靈活性、變通性,在實際工作中要按照房屋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同時相關部門還要加強設計人員的宣傳及監管工作,避免因為少數設計人員鉆設計規范的空子而使得房屋的質量及施工單位的利益受到損失。
3.2 要在設計過程中避免浪費
一個合格的房屋設計工作者,不僅要能夠設計出安全、規范的房屋,還需要通過對材料的合理選取使工程以最少的材料達到預期的建設目標,從而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收益。在實際設計工作中,要嚴防設計的浪費現象,在我國目前的多層框架房屋設計中,建筑的主要材料鋼筋與混凝土的使用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外同級別建筑的標準,產生了巨大的設計浪費。
所以相關部門對此還要針對設計人員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在設計規范達求要求的情況下,避免材料的浪費,這樣無論是對建筑業而言還是相關施工單位而言,都能夠避免無謂的支出,從而獲取更多的利益。
4結束語
隨著人們對于建筑安全與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現今的房屋結構也向著多元化的方向進行發展,其中多層框架房屋的應用范圍也由于其抗震性好、整體性強的特點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成為了現代房屋業內廣受歡迎的結構類型。而由于我國近年來地震災害的頻發,建筑設計的安全性也成為了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在施工部門對多層框架建筑進行設計的工作當中,一定要對整體房屋的結構提前做好充分的把握,同時對各項有關的因素與問題進行及時的考慮與處理,切實把房屋的安全與質量放在首位,從而為我國的房屋安全建設起到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房屋建筑;防滲漏;建筑施工技術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發生滲漏的部位
房屋建筑是一項復雜、系統、規模巨大、耗時較長,而且涉及專業和人員十分廣泛的綜合性工程,因此雖然設計人員和具體的施工人員都十份清楚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防滲漏技術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差錯而導致滲漏現象。就目前的大多數房屋建筑而言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滲漏現象,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房屋的使用壽命和使用人員的體驗。
根據相關調查和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知,近年來房屋建筑施工中發生滲漏的部位主要有廚衛、外墻、檐溝、落水口、天溝、門窗、空調孔和煙囪,其中外墻出現滲漏的幾率最大,高達27%;廚衛居于其次,高達19%;此外,門窗、煙囪分別占比17%和11%;天溝占據8%;檐溝和落水口都是7%;空調孔的比率是4%。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滲漏現象出現原因
房屋建筑施工的程序主要包括設計、選材和施工,因此分析房屋建筑施工中滲漏現象出現的原因也應該從以上三個方面著手。
(一)房屋設計的原因
房屋建筑設計圖是整個施工過程的房屋建筑施工是嚴格按照施工開始之前就已經完成的設計圖和具體規劃進行的,因此房屋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直接關系到房屋建筑施工的質量。一旦早期房屋建筑設計存在漏洞和缺陷就很容易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常見和最突出的便是出現房屋滲漏現象。
(二)施工材料的原因
1.墻體砌塊存在的不足。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隊伍使用的墻體砌塊都是灰砂磚、空心磚等新型墻體材料,毋庸置疑,這些新型材料完全可以起到填充外墻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加重的問題。但是,灰砂磚、空心磚等新型墻體材料在運輸過程和施工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損害,而這些材料一旦受到損失便會直接增加出現房屋建筑滲漏的幾率。
2.框架材料的使用不。目前大部分施工建筑隊伍施工都會采用鋼筋混凝土作為房屋建筑的墻體框架,但是鋼筋混凝土材料具有熱脹冷縮的屬性,而且一般情況下這些材料的線膨脹洗漱并不同于墻體砌塊的線膨脹系數,因此在不同溫度下二者變形的程度也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在溫度變化小的時候并不明顯,因此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然而一旦外界溫度發生劇烈變化,各種材料熱脹冷縮程度不同導致的不同形變以及各種材料結構上的相互制約就可能會導致墻體出現開裂和滲漏的現象。
3.砌筑所使用的砂漿存在問題。房屋建筑設計中一般會對砂漿進行要求,但是在砌筑時由于各種原因所選用的砂漿會與設計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房屋設計是要求精準性的工作,砂漿種類、強度選用所導致差異可能會直接影響施工的具體效果和質量。
(三)施工技術的原因
施工技術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預留孔處理不當和坡度設計不合理。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出現滲漏現象和保證施工質量,通常會在外墻設計預留孔。但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部分施工人員在施工結束之后沒有及時對孔洞進行密封,從而導致外墻上出現裂縫。或者一些施工人員在施工的時候沒有做好濕潤度的控制,從而導致砂漿由于缺水而發現干裂。坡度設計是指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治日后出現滲漏現象通常會對于水平構建設計一定的坡度以保證積水可以及時排除,因此坡度設計的不合理也是導致滲漏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滲漏技術
上文我們對于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滲漏現象出現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針對以上分析我們應該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的技術。
(一)針對施工總過程的防滲漏技術
房屋建筑施工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防滲漏技術的關鍵就是要完善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制度,即制定合理、科學的制度對于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監督管理來保證施工質量。具體而言,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管理質量應該包括施工設計圖審核制度、材料采購質量管理制度、施工程序監察管理制度、施工質量審查制度和防滲漏質量檢測制度等。只有從始至終嚴格地貫徹科學合理的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制度才能夠保證施工質量。
(二)嚴格把控材料質量審核關
如果說房屋建筑設計是保證房屋建筑質量的前提,施工材料便是保證房屋建筑質量的基礎。即使房屋建筑設計十分合理、科學,劣質、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同樣會直接影響房屋建筑的質量,因此施工材料的質量也是導致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滲漏現象的主要原因。保證施工質量也必須嚴格把控材料質量審核關。把控材料質量審核關的關鍵便是要保證采購的材料質量合格,保證材料合乎施工設計的具體要求。
(三)加強對于施工人員的專門培訓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房屋建筑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加強防滲漏技術勢在必行。房屋建筑施工歸根結底是由施工人員實施的,因此提高施工質量的核心和關鍵還應該在于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加強對于施工人員的專業培訓、定期對于施工人員技術能力進行考核評定是提高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
(四)完善房屋建筑施工事后檢查
為了確保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相關人員通常會在施工結束后對建筑的防滲漏性能進行檢測,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種檢測并沒能起到該有的作用。因此施工管理人員應該明確檢查人員的職責、嚴格檢查制度和質量評審制度,使房屋建筑施工事后檢查落到實處,發揮該有的作用。
四、小結
綜上所述,房屋建筑滲漏是房屋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既包括管理層面,又涉及技術和人員素質層面,因此想要從根本上解決房屋滲漏問題、減小房屋滲漏帶來的經濟和人員損失必須多管齊下,從總體管理制度出發、落實到具體的施工人員和施工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