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范文

        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

        第1篇: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 室內污染;健康;污染防治

        0引言

        現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60%以上的時間在家里。室內空氣污染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與室內空氣污染有直接關系的疾病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認識和分析常見的室內污染物,將其危害防患于未然,這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1室內主要污染物

        在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將室內空氣主要污染物質按其性質區分為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四大類[1]。其中化學性污染尤為突出,其污染物主要應有以下幾類:

        1.1 甲醛因為甲醛具有較強的粘合性,還具有加強板材硬度及防蟲、防腐功能,被大量用作人造板材中的膠粘劑,還可應用于涂刷墻面涂料和家具油漆等。

        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帶刺激性的有毒氣體,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長期接觸甲醛,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可以致癌,也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1.2 苯主要是苯系物,例如苯乙烯,它存在于油漆、膠、涂料中,由于苯屬于芳香類,一時不易覺察其毒性,但如果在散發著苯氣味的密封房間里,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頭暈、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若不及時脫離現場,便會導致死亡。此外,苯也可致癌,引發血液疾病等。

        1.3 氨氣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如有大量氨氣泄漏,對人體呼吸道、眼黏膜及皮膚會造成損害,出現流淚、頭疼、頭暈等癥狀,甚至死亡等。長期吸入低濃度氨,會使人體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顯上升。

        1.4 氡氣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氣體。是自然界中鈾、釷等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物,遍布于地殼中,是導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即使在氡濃度很高的環境里,人們對它也毫無感覺。室內的氡主要來源于磚、混凝土、石塊等建筑材料以及土壤和供水系統。室內氡氣的濃度較室外要高出2~10倍。通常,地下室和建筑物第一層的濃度總是高于地面上其他房間的濃度[1]。據有關專家介紹在氡氣超標的居室呆一天,無異于一天多抽了100多包煙。

        1.5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TVOC是由復雜的混合物(主要是苯系物、醛、酮以及不飽和烴類等),另外家用化學品(如清潔劑、殺蟲劑等)、燃氣、吸煙等都可造成VOC污染,其對人體神經系統危害極大。輕者引起煩躁不安,重者引起頭痛及神經病變。

        2污染源控制

        對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我們須知道我國對室內化學污染物濃度限量標準是: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2006版中規定,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限量不得超過表1的規定[2]。

        2.1 慎重選用裝修材料對每一類污染物的控制,建議如下:

        2.1.1 甲醛甲醛是工業生產樹脂的重要原料,這些樹脂主要用于生產各種人造纖維板的粘合劑,也是生產化纖地毯等多種輕化產品的原料,用途廣,也更易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所以改革生產工藝流程,減少甲醛的使用量,使建材產品中的甲醛含量降低。

        2.1.2 氡氣用氡氣檢測儀對建筑工程地土壤進行監測,工程應避開氡氣異常或過高的地質環境。

        2.1.3 氨在建筑工程中,嚴禁使用含有氨水,尿素,硝銨等可揮發氨氣的成分的材料。

        2.1.4 苯和TVOC室內用涂料及膠粘劑不使用苯作溶劑;科學施工工藝,如對木制板材表面及端面采取有效覆蓋處理措施,對斷面進行密封等。

        2.2 加強通風,延期進住據監測,一般新裝修的居室,室內污染物的濃度高出室外10倍左右,有的甚至高達幾十至上百倍。即使安全性達標的材料仍含有微量對人體有害物質。在室內裝修施工期間,要及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降低有害和有毒物質的濃度。在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房間空氣污染約在新裝修10~15d內達到高峰。在自然通風條件下,要排除由裝修材料產生的40%~50%有害氣體,時間至少需30d以上。因此,在房屋裝修完成后一個月時間,再遷入新居。同時盡量不要在冬季進行室內裝修。

        2.3 養花可減輕室內污染在室內養花可消除或減輕室內空氣污染給人們身體帶來的危害。仙人掌、吊蘭、蘆薈、龍舌蘭、虎尾蘭可吸收甲醛;、長青藤、鐵樹可吸收苯;去除氨氣,現最出色的是黃金葛;有吸收二氧化硫作用的植物:如月季、玫瑰等;杜鵑花可吸收放射性物質;天竺葵、檸檬有顯著的殺菌作用。

        第2篇: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范文

            一、風對空氣污染的影響

            泗水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受季風影響,一年4季均以偏東氣流為主,尤其冬季最為明顯(見表1)。風對空氣中的污染物質具有整體輸送和稀釋作用。某一風向頻率大,對污染物的輸送作用就較大;某一風向的風速愈小,愈有利于其下風方位污染物質的積聚和停留。因此,可用污染系數計算公式[2]I=M/N間接反映空氣污染濃度的水平分布情況,應將工業區布置在I值小的上風方向。公式中的I為污染系數,M為風向頻率,N為平均風速。由泗水累年各季及全年各方位污染系數(見表2)看出,偏西方位對泗水的污染擴散最有利。實踐證明風速≤1.5米/秒是空氣中污染物質有利的積聚和停留條件[3]。從統計的泗水累年各季及全年各風向,0.0米/秒~1.5米/秒風速段聯合出現頻率(見表3)可見,東北方向有利于泗水的污染物質積聚和停留。

            綜合分析可知,泗水在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居民生活區以安排在東南方位的上風方比較理想,而工業園區的安排則以西北方位為佳。若在原有工業園區內擬建新廠,應選擇在園內累年污染系數較小的下風側,并且盡可能選擇在較低的地方,避免工廠之間的重復交叉污染。在山區建廠,應盡可能選擇在與盛行風向相一致或接近(交角≤45°)的山谷,以便通風稀釋[4]。空氣中污染濃度的垂直分布是由貼地層風的垂直分布所決定的。但由于泗水站缺乏貼地層各高度的實際風速資料,這里不具體探討泗水風的鉛直分布特征及影響,實際應用中可通過小氣候觀測來分析。

            二、降水、大氣層結穩定度的影響

            降水對空氣中的污染物有明顯的稀釋清除作用,雨量大小與稀釋程度存在正相關關系[5]。泗水整個地勢為東部高,西部低,東北部和西南部多丘陵、山地,降水自東北部向西南部逐漸增多。泗水縣累年各月降水量及降水變率(見表4)。降水變率Q的計算公式:D=Ri-R式中D為降水絕對變率,Ri為第i年某時段內實際降水量(i=1,2,3,…n),R為同時段內幾年的平均降水量。Q=(D/R)×100%式中Q為某年的降水相對變率,D為降水絕對變率,R為同時段內幾年的平均降水量。典型的高污染天氣過程,出現在冬季冷空氣入侵以后,冷高壓開始變性到完全變性之前,大氣層結出現較高的穩定概率[6~7];夏季氣流強、降水多、大氣層結極不穩定、湍流擴散條件好,加上降水變率較大,有利于空氣中污染物質的稀釋和擴散;而在秋冬季節,受副熱帶高壓、北方冷高壓脊控制,降水少、大氣層結相對穩定、湍流擴散條件差,所以,泗水縣空氣污染監測防治的工作重點應在秋冬季節。

            三、結果討論

        第3篇: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城市;空氣污染;治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Q988;X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848(2013)05-0050-08

        [作者簡介]謝 丹(1978—),女,江西宜黃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法理

        學、環境法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項目]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青年項目“城市空氣污染治理機制研究”(1314)的階段性成果。

        2013年在中國大氣污染防治歷史上將具有特殊的意義。今年伊始,我國爆發了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主要以灰霾為表現形式的重度空氣污染,涉及全國多個城市,其中京津冀地區最嚴重。歷史表明,人類往往在重大災害性事件發生,危及生命健康時,才會真正重視環境問題的存在。如果沒有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沒有受煙霧影響造成一萬多人死亡的促使,英國《清潔空氣法案》在1956年未必能出臺,英國走上環境立法,治理大氣污染的歷史進程或許會推后很多年。與英國發生倫敦煙霧事件后再立法治理大氣污染不同的是,我國在此次灰霾事件發生前,1987年就已經頒布《大氣污染防治法》,后歷經1995年、2000年兩次修訂。雖早已制定相關法律,我國城市空氣污染形勢卻日趨嚴峻,我們是否應該反思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是否取得相應效果?我國城市空氣污染治理機制是否存在問題?此次灰霾事件引發的公眾高度關注,將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新的契機。

        一、我國城市空氣污染發展狀況及其特征

        城市空氣污染與人類的經濟活動密切相關。自我國走上工業化發展道路,城市空氣污染問題一直相伴而行。上世紀70年代,空氣污染問題就已顯現。1974年夏,蘭州市石油化工基地西固地區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現象,天氣晴朗的中午前后,空中就籠罩上一層薄薄的淡藍色煙霧,空氣很糟糕,氣味很難聞,當地居民明顯感受到眼睛受刺激,一些植物也出現葉面褪綠、長銀白斑點等受損癥狀,這些現象經環境科研人員研究后確認為光化學煙霧污染。①西固地區的光化學煙霧主要由石油化工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造成。②

        80年代,我國經濟加速發展,以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導致我國城市空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污染,呈現煤煙型污染特征,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煙塵。煙塵包括總懸浮顆粒物TSP和PM10。1989年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564萬噸,煙塵排放量為1398萬噸,北方城市煙塵污染較重,南方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較重。③受二氧化硫污染影響,我國出現局部的酸雨區,主要集中在西南、華南地區,并有擴大的趨勢。

        單一的煤煙型污染一直持續到90年代中期。1995年,我國城市大氣污染出現新的特征,氮氧化物已成為廣州、北京冬季的首位污染物,表明我國一些特大城市大氣污染開始轉型。④據《1995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公布,近年來北京市機動車數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交通環境汽車尾氣污染嚴重,大氣中的氮氧化物一直呈上升趨勢;非采暖期大氣污染物中60.6%的一氧化碳、86.8%碳氫化合物、54.7%的氮氧化物來自機動車排氣。⑤《1995年廣東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珠江三角洲以降塵和氮氧化物污染較為嚴重,廣州氮氧化物污染已居首位,達0.124毫克/立方米,超過日平均二級標準;佛山、中山、深圳也分別達0.081、0.075、0.073毫克/立方米,這表明珠江三角洲大、中城市氮氧化物污染嚴重,呈上升趨勢。⑥到90年代末,我國城市空氣污染雖仍以煤煙型為主,主要污染物為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酸雨問題依然嚴重,但部分大、中城市已出現煤煙與機動車尾氣混合型污染。

        進入新世紀,顆粒物成為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區二氧化硫污染較重。我國城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2010年11月,環保部《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2010年度)》,首次公布了中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情況。年報顯示,中國機動車污染日益嚴重,機動車尾氣排放已成為中國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臭氧污染和灰霾問題日益凸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灰霾頻發。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已經演變成為以高濃度細顆粒物(全年)和高濃度臭氧(夏秋季節)為特征的典型“雙高”型污染區域。⑦我國整個大氣環境污染呈現區域性、復合型特征。

        二、我國城市空氣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

        (一)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問題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在治理大氣污染中起到基石的作用。我們首先必須認清大氣中何種污染物,達到多少濃度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質量造成影響,再對這些污染物采取具體措施進行治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是在限定的時間內,對環境空氣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許質量濃度給予的規定。①污染物及濃度值的確定建立在分析污染物對公眾健康和環境質量影響的科學判斷基礎之上,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主要空氣污染物都應納入標準范圍。大部分國家在治理空氣污染中都首先設立空氣質量標準。我國在《大氣污染防治法(1987)》頒布前,1982年已實施《大氣環境質量標準》(GB3095-82),后經1996年、2000年、2012年三次修訂。從我國空氣污染形勢日益嚴峻的現狀來看,我國原有空氣質量標準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1.標準未真正體現保護公眾健康原則

        制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目的是為降低空氣污染對公眾健康的影響提供指導。標準的設立主要考慮污染物對公眾健康的影響,確立公眾健康能夠承受的濃度值范圍。經濟成本和技術可行性等因素會影響空氣質量標準的實現,但這些因素可在制定污染物排放標準時予以考慮。美國《清潔空氣法》要求國家空氣質量標準(NAAQS)完全建立在公眾的健康基礎之上,在足夠的安全范圍內保護公眾的健康。環境質量標準直接告知公眾,保護公眾健康和環境質量需要什么樣的空氣質量。標準對規定的污染物設立兩個級別標準:一級標準是保護公眾健康,包括最敏感群體,例如老人和小孩;二級標準是保護公共福利,包括空氣能見度,植物,動物和建筑物。而我國1982年大氣環境質量標準雖也強調保護人群健康,但把大氣環境質量標準人為分為三級:一級標準為保護自然生態和人群健康,在長期接觸情況下,不發生任何危害影響的空氣質量要求;二級標準為保護人群健康和城市、鄉村的動、植物,在長期和短期接觸情況下,不發生傷害的空氣質量要求;三級標準為保護人群不發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動、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長的空氣質量要求。與美國空氣質量標準相對照,我國只有一級標準才完全符合保護人體健康需求。二、三級標準離保障公眾健康需求還存在一定距離。

        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還出現修訂后反而寬于原標準的現象。2000年標準在1996年標準上予以修訂,二氧化氮二級標準的年平均濃度限值由40微克/立方米改為80微克/立方米;日平均濃度限值由80微克/立方米改為120微克/立方米;小時平均濃度限值由120微克/立方米改為240微克/立方米,標準大幅度降低,臭氧一、二級標準的濃度限值也有所放寬。而事實上,從1995年起,隨著城市機動車數量的增加,以二氧化氮為主的氮氧化物在空氣污染物中的比例開始上升,甚至成為某些大城市冬季的首位污染物。同時期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準則》二氧化氮的準則值是年平均40微克/立方米,小時平均200微克/立方米。2000年標準的放寬可能是為提高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率,并非為了保護公眾健康。

        2.標準未及時反映大氣環境狀況的變化

        繼2000年標準后,我國長時期未對空氣質量標準予以修訂,直至2012年新標準頒布。而這一時期,我國大氣環境狀況發生顯著變化,顆粒物已經成為主要污染物。2000年我國部分城市開始空氣質量日報,空氣質量日報依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及《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技術規定》,采用統一的空氣污染指數(API)的形式報告,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日均濃度值為基礎,計算全市平均污染指數。然而,只以三項污染物為評價因子計算出的空氣污染指數與人們生活中實際感受的空氣質量存在差別。特別是在PM2.5成為主要污染物的地區,能見度下降這一明顯空氣受污染的特征,由于PM2.5未納入評價因子,未能在空氣質量日報中顯現。我國2006年就已在一些城市試點監測PM2.5和臭氧,并不存在監測技術方面的困難,而遲遲未將其納入空氣質量標準和強制監測的污染物范圍,據環保部門的解釋是,如果制定實施將PM2.5的納入監測范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大范圍超標。①這種鴕鳥思維方式,極大阻礙了空氣污染的治理。直至近些年空氣污染事件頻發,迫于公眾壓力,2012年新標準將PM2.5納入環境空氣污染物基本項目范圍,與新標準同步實施的《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新增一氧化碳、臭氧和PM2.5為空氣質量評價因子。

        (二)單一污染物、單一地區治理方式

        我國城市空氣污染治理長期以來采取單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如針對煙塵,設立煙塵控制區,安裝消煙除塵裝置;針對二氧化硫,制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綜合防治規劃,限制高硫煤的開采和使用,重點治理火電廠污染,削減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防治化工、冶金、有色金屬等行業二氧化硫污染排放,大力研發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技術和設備,在山東省、山西省等部分城市進行二氧化硫總量控制和排污交易試點等;在氮氧化物成為一些特大城市主要污染物時,開始進行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分階段實施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等。單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對于由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引起的空氣污染有一定效果。然而新時期以灰霾、臭氧為典型的空氣污染,除了直接排入大氣的工業粉塵、機動車尾氣、道路揚塵等一次污染源外,更多的是來自CO、SO2、NOX、VOCS、NH3等氣態污染物在一定大氣條件下,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原有單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式下復合空氣污染問題。

        以行政區劃為主的單一地區治理方式,是我國環境行政管理體制的產物。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地方政府對轄區內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制定規劃,采取措施,使本轄區的大氣環境質量達到規定的標準。因此,我國城市空氣污染治理以單一行政區自主治理的方式為主。如北京于1999年以大氣污染防治為重點,全面開展環境整治,分階段采取多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推廣燃煤鍋爐改用天然氣,對燃煤電廠進行脫硫、脫氮和除塵治理,調整搬遷首鋼,淘汰老舊機動車,實行全國最嚴厲的機動車排放標準等。然而,北京周邊作為全國兩大重要煤化工集中區域的山西、內蒙古以及承接北京轉移出去的相當一部分工業產能的河北排出的污染物吞噬了北京的治污效果。北京頻發的空氣污染事件證明,在流動的空氣面前,局部性、區域性的努力難以取得成效。

        (三)處罰過輕

        我國對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行為處罰力度過輕,不足以達到威懾的目的。對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行為,一般予以罰款處罰,且有上限限制,不得超過一定數額,最高不得超過五十萬元。對拒報謊報有關污染物排放申報事項,拒絕環保部門或者其他監督管理部門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不正常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或未經批準擅自拆除、閑置污染物處理設施以及超標排放污染物等直接影響空氣污染治理效果的行為,最高僅處以十萬元以下罰款,一般低于排污企業違法所得,造成企業寧愿交納罰款也不愿遵照相關規定進行排污。而且,處罰一般只針對排污企業,對相關負責人沒有相應處罰的規定。處罰過輕實際上助長了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

        三、治理機制

        (一)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是治理區域性空氣污染的有效手段。我國現階段區域性空氣污染,依靠原有單一行政區各自為政的治理方式難以取得成效。區域聯防聯控的實踐始于北京奧運會前,為保障奧運會期間空氣質量,北京市聯合周邊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山東五省市在揚塵、機動車、工業和燃煤污染方面采取治理和控制措施。通過六省市聯動,實施各項污染控制措施,奧運會期間,北京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此后,為確保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空氣質量,環保部先后組織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開展區域聯防聯控,取得積極成效。在總結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國務院頒發《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區域聯防聯控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目標、重點區域、防控重點和措施提出了指導意見。《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提出創新區域管理機制,全面提升聯防聯控管理能力,我國對區域聯防聯控的規定主要體現在這兩個政策性文件中。《大氣污染防治法》對區域聯防聯控尚未有相關規定。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具體實施過程中需對以下難點作進一步探討:

        1.統一規劃應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上

        統一規劃是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首要工作機制。區域聯防聯控工作的開展首先要把區域作為一個整體,通過科學分析區域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及分布狀況,各種污染源不同排放量的時空變化,以及城市間大氣污染相互影響強度和污染物傳輸規律,再制定相應污染防治措施。①國內外實踐均表明,區域聯防聯控統一規劃必須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珠三角是我國較早探索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地區。2006年,廣東省政府與科技部合作啟動了“重點城市群大氣復合污染防治技術與集成”863項目,委托以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為首的多家科研單位對構建珠三角區域大氣復合污染防治體系開展前期研究。②2010年,廣東省成立了我國首個區域大氣質量科學研究中心,為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提供技術支持。為確保北京奧運會空氣質量達標,北京、天津等六省市在獲取大量外場觀測、源排放等數據的基礎上,利用數值模擬技術,系統分析污染特征,共同制定、實施治理措施,最終實現奧運會期間空氣質量全部達標。③美國針對臭氧區域管理的各項決策也是建立在科學認知的基礎上。1995年美國環保署與中西部、南部、東部各州組建了臭氧傳輸評估組織,致力于研究臭氧前體物的區域傳輸問題,并于1997年確認美國東部22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氮氧化物排放嚴重影響了東北部各州臭氧的達標,直接促使了氮氧化物州執行計劃的出臺。④氮氧化物州執行計劃的執行,使美國東部大部分州電力部門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03年相對于1990年減少了70%。⑤

        2.要兼顧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問題

        區域聯防聯控的主體往往分屬不同行政區(主要指跨省),彼此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無法借助同一行政區縱向治理的模式。我國已有的區域聯防聯控實踐以及出臺的區域聯防聯控指導意見都未要求建立跨行政區的區域大氣管理機構,超越行政區劃,直接負責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的規劃和實施。指導意見和“十二五”規劃仍強調堅持屬地管理和區域聯動相結合的原則,即屬地仍是區域大氣管理的主要承擔者。因此,跨越省際的區域主體間實際上是一種平行的橫向合作關系,一般通過簽署協議共同實施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如果區域主體間經濟發展水平相當,大氣污染又是轄區內亟待解決的問題,則合作治理污染的可能性更大;但如果區域主體間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面臨的大氣污染問題程度不一時,就存在非合作的可能。①為支持北京治理污染,保障奧運會期間空氣質量,北京周邊河北、內蒙等五省市關停了部分污染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這種通過犧牲周邊地區經濟利益,維護局部地區空氣質量的做法并不是一種長效機制。京津冀中的河北作為經濟相對落后的省份,更注重發展經濟,解決貧困問題。事實上它也承接了北京轉移出去的大部分產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而河北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居全國第一,二氧化硫排放居全國第二的數據表明,其污染物排放影響了北京等周邊地區空氣質量。要改善北京空氣質量,河北高污染、高排放企業就應限制發展,這就意味著以重工業為主的河北的經濟發展要受一定影響。對于承擔較大治污成本的河北,空氣質量受益者的北京是否要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通過何種形式?以貨幣形式抑或產業拉動,發展互利合作關系,輻射帶動河北的產業調整。從這種意義上說,區域聯防聯控不單純是治理空氣污染,還涉及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

        (二)多種污染物協同治理

        單一污染物途徑是傳統治理空氣污染的手段。大多數國家在治理空氣污染的早期階段都致力于在一定時期內控制一種污染物。單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對只由單一污染物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但當前大氣污染形勢日益復雜,灰霾、光化學煙霧、酸雨等多種空氣污染問題同時并存,且就單一空氣污染——灰霾來說,也是由多種污染物協同造成。傳統單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大氣污染防治的需要。從單一污染物途徑轉向多種污染物協同治理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的趨勢。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2004年在報告中質問當前單一污染物途徑,單獨設定六種標準污染物的每種國家大氣質量標準,是否真的解決了人們的健康影響?建議發展多種污染物協同方式控制大氣污染。②2005年,美國頒布《清潔空氣州際規則》(Clean Air Interstate Rule, CAIR),建立一個區域上限和交易計劃控制東部28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電力部門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③目的是通過降低前提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減輕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④雖然在北卡羅來納州訴聯邦環保署一案中,特區巡回上訴法院判定聯邦環保署在《清潔空氣州際規則》中的一些規定超越《清潔空氣法》給予的有關授權,應將該規則予以廢止,但仍許可生效至聯邦環保署頒布新的替代規則。⑤歐洲國家也于1999年在《遠程跨界空氣污染公約》(Convention on Long-rang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框架內簽署哥德堡議定書(Gothenburg Protocol),通過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削減酸化、富營養化和地面臭氧。該議定書于2005年生效,被視為首個基于多種污染物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書。

        我國空氣污染治理長期以來實施單一污染物治理方式,注重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采取一系列相關措施:劃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實施二氧化硫總量控制,試點二氧化硫排污許可證交易等。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對空氣污染物只設定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排目標。有日本學者在分析多污染物治理途徑概念包括強調二次污染物、考慮二次污染物之間的交互作用、在制定政策時直接或間接使用科學分析等要素的基礎上,提出從單一污染物治理方式轉變到多污染物治理方式分四步走的戰略:第一階段:治理一種主要污染物;第二階段:通過一種主要污染物治理復雜的二次污染物;第三階段:通過多種主要污染物治理一種二次污染物;第四階段:治理多種二次污染物和有毒物質,并指出中國目前仍處于第一階段,但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實施多種大氣污染物綜合控制表明中國有潛力進入更高階段。①事實上,近年來我國也逐步轉向多污染物治理方式,先后頒發《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的指導意見》、《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強調多污染物協同控制,進一步深化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同時加強氮氧化物減排,大力削減顆粒物排放,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

        多種污染物協同治理發展的最新形式,已不是單純的空氣污染治理方式。最近一些發達國家試行將空氣污染治理、能源政策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整合,運用三者相互關聯的作用,以更少的成本實現更多的共同利益。這種更廣泛意義的多種污染物協同治理方式,在幫助空氣質量達標的同時,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目標。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機構(IIASA)的收益模型研究表明:低碳策略能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細微顆粒物的排放而不增加額外的成本;每減少1%的二氧化碳能減少1%細微顆粒物對健康的影響。②我國目前多種污染物協同治理方式主要用于空氣污染③,尚未與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相結合,但從長期來看,這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

        (三)重典治理

        我國早在1987年就已頒布《大氣污染防治法》,后經兩次修訂。然而,日益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表明,《大氣污染防治法》未能取得有效防治作用,這與其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過輕密切相關。現行《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于2000年,與1987年、1995年《大氣污染防治法》相比,新增了一些違法行為的處罰,并對罰款作了數額上限的規定,但總體來說,處罰力度并未加大。立法之所以這樣規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經濟增長因素的考慮。如果讓企業承擔過多環保責任,勢必影響企業的發展,從而影響經濟的增長。但有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并不影響經濟的發展,反而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有數據顯示,美國在1970年頒布《清潔空氣法》到2005年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口呈上升增長趨勢,空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一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等則明顯下降。①要有效遏制我國日趨惡化的大氣污染形勢,現階段有必要加大處罰力度,用重典治理。

        首先,適當減少行政命令。縱觀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六章法律責任的規定,幾乎每條處罰措施都涉及行政命令,如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責令停止生產或使用,限期治理,責令改正,責令拆除,責令限期建設配套措施等。有關“責令”行為的屬性存在諸多爭議,《環境行政處罰辦法》已將其定性為“行政命令”。行政命令相對于行政處罰,不具有強制執行力,違法者如拒不履行也沒有相應的法律后果,而改為對其實施行政處罰。“責令”行為的立法理念在于發揮其教育功能,敦促行為人在一定認知的基礎上主動糾正違法行為。②但實踐中行為人通過違法行為獲利,他們主動糾正違法行為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責令”行為的相關規定事實上顯示了《大氣污染防治法》處罰措施的軟弱性,應予以適當減少。

        第4篇: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 室內污染;健康;污染防治

        0引言

        現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60%以上的時間在家里。室內空氣污染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與室內空氣污染有直接關系的疾病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認識和分析常見的室內污染物,將其危害防患于未然,這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1室內主要污染物

        在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將室內空氣主要污染物質按其性質區分為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四大類[1]。其中化學性污染尤為突出,其污染物主要應有以下幾類:

        1.1 甲醛因為甲醛具有較強的粘合性,還具有加強板材硬度及防蟲、防腐功能,被大量用作人造板材中的膠粘劑,還可應用于涂刷墻面涂料和家具油漆等。

        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帶刺激性的有毒氣體,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長期接觸甲醛,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可以致癌,也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1.2 苯主要是苯系物,例如苯乙烯,它存在于油漆、膠、涂料中,由于苯屬于芳香類,一時不易覺察其毒性,但如果在散發著苯氣味的密封房間里,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頭暈、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若不及時脫離現場,便會導致死亡。此外,苯也可致癌,引發血液疾病等。

        1.3 氨氣主要來源于建筑材料,如有大量氨氣泄漏,對人體呼吸道、眼黏膜及皮膚會造成損害,出現流淚、頭疼、頭暈等癥狀,甚至死亡等。長期吸入低濃度氨,會使人體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顯上升。

        1.4 氡氣氡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放射性氣體。是自然界中鈾、釷等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產物,遍布于地殼中,是導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即使在氡濃度很高的環境里,人們對它也毫無感覺。室內的氡主要來源于磚、混凝土、石塊等建筑材料以及土壤和供水系統。室內氡氣的濃度較室外要高出2~10倍。通常,地下室和建筑物第一層的濃度總是高于地面上其他房間的濃度[1]。據有關專家介紹在氡氣超標的居室呆一天,無異于一天多抽了100多包煙。

        1.5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TVOC是由復雜的混合物(主要是苯系物、醛、酮以及不飽和烴類等),另外家用化學品(如清潔劑、殺蟲劑等)、燃氣、吸煙等都可造成VOC污染,其對人體神經系統危害極大。輕者引起煩躁不安,重者引起頭痛及神經病變。

        2污染源控制

        對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我們須知道我國對室內化學污染物濃度限量標準是: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2006版中規定,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限量不得超過表1的規定[2]。

        2.1 慎重選用裝修材料對每一類污染物的控制,建議如下:

        2.1.1 甲醛甲醛是工業生產樹脂的重要原料,這些樹脂主要用于生產各種人造纖維板的粘合劑,也是生產化纖地毯等多種輕化產品的原料,用途廣,也更易造成室內空氣污染。所以改革生產工藝流程,減少甲醛的使用量,使建材產品中的甲醛含量降低。

        2.1.2 氡氣用氡氣檢測儀對建筑工程地土壤進行監測,工程應避開氡氣異常或過高的地質環境。

        2.1.3 氨在建筑工程中,嚴禁使用含有氨水,尿素,硝銨等可揮發氨氣的成分的材料。

        2.1.4 苯和TVOC室內用涂料及膠粘劑不使用苯作溶劑;科學施工工藝,如對木制板材表面及端面采取有效覆蓋處理措施,對斷面進行密封等。

        2.2 加強通風,延期進住據監測,一般新裝修的居室,室內污染物的濃度高出室外10倍左右,有的甚至高達幾十至上百倍。即使安全性達標的材料仍含有微量對人體有害物質。在室內裝修施工期間,要及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降低有害和有毒物質的濃度。在通風不良的條件下,房間空氣污染約在新裝修10~15d內達到高峰。在自然通風條件下,要排除由裝修材料產生的40%~50%有害氣體,時間至少需30d以上。因此,在房屋裝修完成后一個月時間,再遷入新居。同時盡量不要在冬季進行室內裝修。

        2.3 養花可減輕室內污染在室內養花可消除或減輕室內空氣污染給人們身體帶來的危害。仙人掌、吊蘭、蘆薈、龍舌蘭、虎尾蘭可吸收甲醛;、長青藤、鐵樹可吸收苯;去除氨氣,現最出色的是黃金葛;有吸收二氧化硫作用的植物:如月季、玫瑰等;杜鵑花可吸收放射性物質;天竺葵、檸檬有顯著的殺菌作用。

        3結語

        在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中,預防在先,治理在后。要樹立健康環保意識,從家裝工程的設計開始,嚴格把好選材關,工程建設全過程的監督驗收一絲不茍,工程竣工后加強通風換氣,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相信不久的將來,室內環境污染治理的狀況一定會有較大的改觀。

        參考文獻

        第5篇: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范文

        1職業危害

        1.1空氣污染空氣污染包括化學消毒劑的揮發,高頻電刀使用時散發出的氣味及全身物在空氣中的彌散。甲醛、煤酚皂、戊二醛、臭氧都是手術室常用的揮發性化學滅菌劑[2]。它們用于手術室的消毒、浸泡標本、器械消毒等。均為刺激性物質,對皮膚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還具有致敏、誘變及致癌作用,長期接觸低劑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染色體異常。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1%時,空氣狀況開始惡化,出現不良氣味。安氟醚是80年代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的一種新的含鹵素的,含乙烯基,是一種潛在的致突,致癌物質,其化學性質穩定,對呼吸道無刺激作用[3]。在高濃度,低Paco2時可產生驚厥,深麻醉時抑制呼吸及循環,對肝腎只表現可疑損害,而國外細胞遺傳學已證實,可使手術室工作人員的SCE增高,具體二者之間有何關系尚需等進一步的研究。一次性醫療用品的廣泛應用,環氧乙烷氣體的消毒也越來越多。空氣污染是極微量,它們長期低劑量存在于手術室通過皮膚,呼吸道而進入人體及其他生物,以化學污染物對人群健康危害最大。空氣污染物的損害效應決定于它的特征,化學結構,濃度和人體接觸的時間,而大氣中經常是多種有害物質的混合性污染,這時最常見的是有害物質的毒性相加現象,低濃度的污染物質長期地作用于人體會產生慢性的遠期效應,這種效應往往不易被人注意,而且難以鑒別。手術室內空氣污染有特殊的一面,與麻醉方法、麻醉機的防漏質量、麻醉持續時間及室內有無通風設備,手術器械、儀器使用、消毒劑濃度有效時間和使用方法有關。不論何種污染物,在同一時間內與污染源、排放量、污染程度均成正比,污染物在手術間內每個角落的污染環境的綜合時限不相同。麻醉師在麻醉機旁,與從氣襄及病人呼出的殘余麻醉氣體接觸機會多,手術醫師使用高頻電刀機會較多,與高頻電刀使用時由皮膚或組織散發出的氣味接觸多,器械護士接觸甲醛、戊二醛的機會較多。

        1.2生物感染由于手術室特殊的工作環境,工作人員直接接觸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嘔吐特等,受感染的機會很多。如針刺損傷是最常見的職業事故,其危害不僅限于針刺損傷的本身,還可傳播疾病,易感染甲、乙、丙肝病毒,尤其是目前尚無特效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TV),腫瘤的種植生長和敗血癥發生的危害。

        1.3電離輻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手術中攝片及電透直視下手術的不斷開展,手術室工作人員接觸射線的機會較多。據有關文獻報道,少量多次接觸放射線,可因蓄積作用致癌或使胎兒畸形。

        1.4身體疲勞與心理危害手術室工作的醫護人員的心理危害主要是精神緊張,壓力感所致。他們長期處于工作繁重而平凡,思想高度集中、精神過度緊張、工作不定時,經常要搶救處理一些危重病人,加班加點的環境中,工作性質是細致的腦力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工作。工作人員易患潰瘍病、心臟病、偏頭痛病、下肢靜脈曲張、胃下垂、慢性腰腿痛、慢性肝膽病等。同時也會產生不良的心理狀態,如精神緊張、焦慮煩燥等。

        2防護措施

        2.1加強室內流通,定時開窗換氣,添置空調設備,完善排污系統,并對工作人員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對接觸麻醉劑的醫護人員,在使用吸入性物時,如安氟醚、異氟醚、笑氣等,現配現用,長期接觸可造成肝腎病變,當對患者進行吸入性麻醉時,藥液不可避免地會散發在手術間的空氣中,無意中又形成一種空氣污染。藥液散發的多少與空氣暴露的時間、麻醉機的密閉程度成正比。在對病員進行麻醉時,應道德檢查麻醉機是否密閉,以減少空氣中的藥液濃度,減輕污染。消毒劑濃度要配制準確,現配現用,改變用量越多,消毒效果越好的錯誤概念,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對人體的危害,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操作前后正確洗手,嚴格無菌振作。手術后對器械、污水、房間處理,嚴格按規章制度執行,如設有專用浸泡污敷料水池等設施進行終末消毒處理,以免污染周圍環境。

        2.2為了避免生物感染,術前必須了解病人的病史,肝功、兩對半的檢查結果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對陽性患者要提前做好預防準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手套如有破損,立即重新更換消毒手套,避免直接接觸病人的血液、分泌物。皮膚如有損傷,立即用3%碘酒,75%酒精消毒、立即注射乙肝疫苗。術前巡回護士配制0.2%過氧乙酸1000ml盛于專用容器中,置于手術間,以使麻醉醫生、巡回護士在給病人操作前后隨時洗手,手術間門口鋪一塊用0.5%過氧乙酸浸透的臺布,以減少因工作人員進出造成的交叉感染。

        第6篇: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室內空氣; 檢測

        中圖分類號:V448.2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量新型建筑和裝修材料進入家庭, 加之現代建筑物的密閉性, 使得室內空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據國際有關組織調查統計,世界上30%的建筑物中都存在著有害于健康的室內空氣,這些有害氣體已經引起全球性的人口發病率和死亡的增加,室內環境污染也已經被列入對公眾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種環境因素之一,所以對于室內空氣檢測工作很重要,作者結合自己工作中的經驗,對以下幾個方面作簡略的探討。

        一、室內空氣污染情況分析

        人們一直認為空氣污染嚴重的是室外,而事實上,辦公室、居室、飯店、影劇院、歌舞廳等建筑物的室內環境對人們健康的影響卻遠比室外要大得多,從現實情況看,室內空氣質量遠劣于室外大氣環境,而造成室內空氣的污染主要來源于以下5個方面:一是人體呼吸、煙氣;二是裝修材料、日常用品;三是微生物、病毒、細菌;四是廚房油煙;五是空調綜合癥。這些污染物隨著呼吸進入人體內部,長期積累,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對于人體呼吸、煙氣方面,研究結果表明,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約500多種化學物質,經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種,人體呼吸散發出的病原菌及多種氣味,其中混有多種有毒成分,決不可忽視,而人體通過皮膚汗腺排出的體內廢物多達171種,例如尿素、氨等,此外,人體皮膚脫落的細胞,大約占到空氣塵埃的90%,若濃度過高,將形成室內生物污染,影響人體健康,甚至誘發多種疾病,吸煙也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煙霧成分很復雜,有固相和氣相之分,經國際癌癥研究所專家小組鑒定,并通過動物致癌實驗證明,煙草煙氣中的“致癌物”多達40多種,所以吸煙可明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率,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對于裝修材料、日常用品方面,室內裝修使用各種涂料、油漆、墻布、膠粘劑、人造板材、大理石地板以及新購買的家具等,都會散發出酚、甲醛、石棉粉塵、放射性物質等,它們可導致人們頭疼、失眠、皮炎和過敏等反應,使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因而國際癌癥研究所將其列為可疑致癌物質;對于微生物、病毒、細菌方面,微生物及微塵多存在于溫暖潮濕及不干凈的環境中,隨灰塵顆粒一起在空氣中飄散,成為過敏源及疾病傳播的途徑;對于廚房油煙方面,據研究表明,城市女性中肺癌患者增多,經醫院診斷大部分患者為腺癌,它是一種與吸煙極少有聯系的肺癌病例,經過進一步的調研發現,致癌途徑與廚房油煙導致突變性和高溫食用油氧化分解的致變物有關,廚房內的另一主要污染源為燃料的燃燒,在通風差的情況下,燃具產生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濃度遠遠超過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的極限值,這樣的濃度必然會造成對人體的危害;對于空調綜合癥,是指長期在空調環境中工作的人,往往會感到煩悶、乏力、嗜睡、肌肉痛,感冒的發生機率也較高,工作效率和健康明顯下降,這些癥狀統稱為“空調綜合癥”,而造成這些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是在密閉的空間內停留過久,CO2、CO、可吸入顆粒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及一些致病微生物等的逐漸聚集而使污染加重,上述種種原因造成室內空氣質量不佳,引起人們出現很多疾病,繼而影響了工作效率。

        二、室內空氣污染的檢測

        隨著室內空氣污染的愈加嚴重,室內空氣的檢測也越來越被社會所關心和重視,室內空氣檢測是針對室內裝飾裝修、家具添置引起的環境污染超標情況進行的分析、化驗的過程且出具國家權威認可(CMA)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根據檢測結果值,我們就可以判斷室內各項污染物質的濃度,并進行有針對的防控措施。

        目前我國對室內空氣污染的檢測標準分為兩類:一是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合頒布,于2011年6月1日起實施的強制性標準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一是由國家質檢總局、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聯合,并于2003年3月1日起實施的GBl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對于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和裝飾工程,即在工程完工后、交付使用前的檢測和驗收,是強制執行的國家標準,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方面,對建筑商和裝修商具有強制性約束力,它規定了由建筑裝修材料產生的甲醛、氨、苯、TVO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氡氣等五項污染物指標,在工程驗收時,只有當上述5種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的全部檢測結果符合該標準規定時,方可判定該工程室內環境質量合格,否則,不準交付使用,而且該標準把住宅、醫院、學校教室、幼兒園、老年建筑等劃為I類民用建筑工程,把辦公樓、商店、旅館、文化娛樂場所、書店、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餐廳、理發店等劃為Ⅱ類民用建筑工程;而對于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則涉及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苯、甲醛等物理、化學、生物、放射性四個方面19項指標,屬于國家推薦性標準,它實質上是一個健康人居環境的基本標準,目前對建筑開發商、裝修商、家具商并沒有強制約束力。

        對于具體的檢測方法如下:對于甲醛和氨,一般都是用分光光度法來進行檢測的,其具體的實驗步驟如下:首先在現場用一個內裝5ml (氨為10mL)吸收液的大型氣泡吸收管,以0.5L/min的流量抽取10L(氨為5L)空氣,及時記錄采樣點的溫度及大氣壓力,采樣后樣品在室溫下保存,于24h內分析,再將所采回來的樣品放在分光光度計上進行檢測,測得相應的吸光度值,進而得出空氣中甲醛和氨的含量;對于苯和TVOC的檢測,則主要是采用氣相色譜法進行檢測,其具體的實驗步驟如下:首先在現場打開Tenax-TA管,與空氣采樣器入氣口垂直連接,以0.5L/min的速度抽取10L空氣,精確計時,采樣后,應將吸附管的兩端套上塑料帽,并記錄采樣時的溫度和大氣壓力,Tenax-TA管在采樣前已老化,再將采回來的樣品放在氣相色譜儀上進行氣相色譜分析,得出相應的譜圖,根據譜圖分析苯和TVOC的含量;對于氡的檢測,則一般用連續測氡儀直接測出其在空氣中的含量。

        三、室內空氣污染的治理

        如果室內空氣污染經檢測出業已超標,那該如何治理呢?目前有各種各樣的治理辦法,現提出以下幾種治理方法:一是加強室內通風換氣,通過開窗和安裝換氣扇,讓室內外空氣流通,加速室內污染物的散發和排放,以達到減輕污染的效果;二是使用使用植物凈化,在室內擺放一些能吸收污染物的花卉,例如吊蘭、蘆薈、虎尾蘭、常青藤和天門冬等,這樣能適量吸收室內空氣中甲醛等污染物,改善室內空氣污染狀況;三是使用活性炭或竹炭凈化,活性炭或竹炭能夠對室內空氣中污染物起到吸附作用,活性炭或竹炭在房間內兩天的吸附力能達到80%左右,這是一種較為經濟實用的凈化方式;四是使用光觸媒、空氣觸媒、甲醛清除劑等化學方法進行凈化處理,其最大的優點是有效期長,對細菌、病毒、甲醛、苯、氨等室內污染都有效果。

        四、結語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隨之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也成為日益重要的大事,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單位的檢測工作,較為詳細的闡述我國室內空氣的污染情況和檢測方法,有針對性的提出有效治理的幾點措施和建議,希望能對同行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第7篇: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范文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1-0216-01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手術室的護理人員易于受到職業傷害的問題受到眾多研究人員的關注。筆者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業傷害進行探討,以找出發生傷害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預防防護方法,以供臨床提供參考。

        1易于發生傷害的因素

        1.1生物性危害護理人員操作中碰觸了患者的污染器械、嘔吐物、分泌物、體液、血液等,其會導致護理人員感染疾病,尤其為血液性疾病。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如血液濺入眼內,急診手術的搶救等均容易被感染。

        1.2空氣污染

        1.2.1麻醉機揮發氣體麻醉使用的異氟醚、乙醚的外漏,造成空氣污染,對人體產生刺激。

        1.2.2化學消毒劑手術室物體表面的消毒、標本浸泡、消毒機的化學劑、甲醛熏蒸對人體皮膚、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1.2.3廢氣術中使用電刀、雙極電凝產生的煙霧、腹腔鏡手術二氧化碳泄露、碘伏紗條釋放的氣體、腸梗阻腸壞死釋放的腐臭氣體均可對人體產生不良刺激。

        1.2.4臭氧臭氧在沒有還原時,對眼、粘膜和肺組織有刺激作用,能破壞肺表面活性物質,并能引起肺水腫和哮喘等。

        1.2.5紫外線如不注意防護,可損傷眼睛及皮膚。

        1.3物理性危害

        1.3.1噪音如層流手術機器、無電時的發電機,長時間的噪音,可影響人體心身健康。

        1.3.2X射線骨科手術中定位,其放射出來的X射線,長時間小劑量接觸可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嚴重時可引起免疫系統的疾病。

        1.4心理性危害護士每日高度緊張,注意力過度,精神壓力大。長期的疲勞有可能超過機體的調節能力,產生焦慮、抑郁等緊張情緒。

        1.5生理性危害器械護士長時間超時站立,導致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暢,可造成下肢靜脈曲張。長時間飲食不規律等易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值班時晚間基本上均有手術,長時間睡眠不規律,可造成失眠。

        2防護措施

        2.1生物性危害的防護

        2.1.1加強防護意識,在患者入手術間進行傳染病篩查時,有傳染病者首先要做好防護措施。戴雙層手套、護目鏡及腳套,嚴格要求急診患者未做出篩查報告者,按傳染病進行防護。

        2.1.2規范操作在傳遞器械時嚴格按手術器械護士操作規范進行,以減少意外損傷。練好基本功,以減少在穿針引線斷線時損傷手指。術畢及時將縫針、刀片、注射器針頭等銳利廢物放在利器盒內,在清洗器械時防止污水濺入眼內。

        2.1.3每年進行手術室護士的體檢,重視預防接種,提高護士免疫力。醫院應定期對手術室醫務人員進行體檢,接種乙型肝炎疫苗等。

        2.1.4損傷后干預措施若發生銳器損傷,要立即脫去手套,將傷口旁輕輕擠壓,用流動水徹底沖洗創口擦干,用碘酊,乙醇消毒后包扎。及時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并在24小時內注射免疫球蛋白,并進行隨查,在6周、12周后復查。

        2.2空氣污染的防護

        2.2.1提高防護意識,改善手術室通風條件。

        2.2.2正確使用化學消毒劑,做好自我防護。

        2.2.3使用密閉性良好的麻醉機。

        2.2.4禁用甲醛熏蒸的方法消毒,以減少對護士的危害。

        2.2.5合理安排臭氧消毒時間。

        2.2.6使用電刀、雙極電凝盡量及時吸盡煙霧。

        2.2.7腹腔鏡手術時,嚴格檢查氣腹機與二氧化碳容器銜接處,防止二氧化碳泄露。

        2.3物理性危害的防護

        2.3.1盡量從多角度減少噪音,給予安靜的環境。

        2.3.2骨科使用C臂機進行X線攝片時,遠離,達到時間。

        2.3.3使用紫外線時,注意眼睛和皮膚的防護。

        2.4心理性危害的防護培養護士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護士的醫療技術水平,必要時增加護士的人數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

        2.5生理性危害的防護器械護士為改善下肢靜脈回流,術中可穿彈力襪,同時在原地輕輕活動雙腿。如遇時間長的大手術時,可配備高靠椅,以減輕護士的站立時間。

        第8篇: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范文

        [關鍵詞] 家庭裝修 室內 空氣污染

        【分類號】:X832

        近年來,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也不斷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相應相對增高,高水平的生活條件帶來高檔享受,同時也帶來高濃度的室內空氣污染。所以,室內裝修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人們日益重視環節。低劣的空氣質量會使人注意力分散,嚴重時還會使人產生頭痛、惡心、疲勞、皮膚紅腫等癥狀,人們急切盼望改善日益惡劣的居室,提高生存質量。

        1、室內主要污染物種類、來源及危害

        室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的:一是人們在室內的活動產生的,可產生SO2、CO2、可吸入顆粒物、細菌、尼古丁等污染物;二是建筑材料、裝修材料和室內家具中所含的揮發性有機物,在使用過程中可向室內釋放如苯、甲苯、二甲苯及甲醛等多種揮發性有機物。其中范圍最廣、影響最大的莫過于甲醛、苯、氨氣和放射性氡這四類物質了。

        1.1甲醛:化學分子式HCHO,也是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及媒體最為關注的室內空氣污染物。甲醛是一種無色且具有刺激性的氣體,易溶于水、醇、醚,其40%的水溶液稱為“福爾馬林”,具備防腐作用。而正是由于它的防腐(防蟲)作用,甲醛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建筑裝飾材料之中。因為各種建筑材料使用甲醛樹脂,包括膠合板、毛毯、隔熱材料、木制產品、地板、裝修和裝飾材料,且因為甲醛樹脂會緩慢持續放出甲醛,因此甲醛成為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之一。甲醛一般會從源頭慢慢釋出,新制產品在最初數月內所釋出的甲醛量最高,一段時間后,釋出的甲醛量便會漸漸降低。居室空氣中甲醛的最高容許濃度為0.08mg/m3,當室內空氣中的甲醛含量超過0.06mg/m3 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造成刺眼流淚、咽喉不適或疼痛、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水腫;達到30mg/m3,會立即致人死亡。而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細胞核的基因突變,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青少年智力下降。

        1.2苯(苯系物):苯系物也是為人們所關注的室內空氣污染物,苯(C6H6)、甲苯(C7H8)、二甲苯(C8H10)為無色透明油狀液體,具有強烈芳香的氣體,易揮發為蒸氣、易燃有毒。苯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確認為高毒致癌物質,對皮膚和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吸入或經皮膚吸收可引起中毒,嚴重者可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或白血病。甲苯對皮膚和粘膜刺激性大,對神經系統作用比苯強,長期接觸有引起膀胱癌的可能。二甲苯存在三種異構體,其熔沸點較高,毒性相對苯和甲苯較小,皮膚接觸二甲苯會產生干燥、皸裂和紅腫。神經系統會受到損害。還會使腎和肝受到暫時性損傷。

        1.3氨氣:氨是一種無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氣味,會對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氨主要是來源于建筑施工單位的施工過程,是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而違規添加了含有氨的添加劑。氨在短時間內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在溫度升高時,會緩慢從墻體釋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空氣中氨含量超標。人體長期接觸超標濃度的氨氣,會出現胸悶、頭暈、疲勞等癥狀,味覺、嗅覺減退,更嚴重的還會引起心臟停博和呼吸停止等,所以不得不防。

        1.4氡:氡由放射性元素鐳衰變產生的一種放射性稀有氣體,無色無味。1982年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的報告指出,建筑材料是室內氡的最主要來源,如花崗巖、磚沙、水泥及石膏之類,特別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易釋放出氡。各種石材由于產地、地質結構和生成年代不同,其放射性也不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曾對市場上的天然石材進行了監督抽查,從檢測結果看,其中花崗巖超標較多,放射性較高。一些釉面磚也會使室內空氣中放射性氡濃度增高。人體吸入氡后,衰變產生的氡子體呈微粒狀,會吸入呼吸系統堆積在肺部,沉淀到一定程度后,這些微粒會損壞肺泡,進而導致肺癌。但并不是說生活在這種情況下的人都會得癌,一般從受到氡的照射到肺癌發病之間可能要經過幾年時間。

        2、室內環境污染防治措施

        以上本文分析了室內裝修中污染物的來源、種類以及危害,為了減少危害,原來污染,給大家一個舒適、健康的家居生活,下面就來探討一下對室內環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2.1污染源控制

        2.1.1 選擇合格的建筑、裝修材料 要從根本上消除室內污染,必須控制污染源。由于具有價廉物美、使用方便的特點,現在的建筑和裝修材料大量的使用化學制品,而這些化學產品又多具有毒性和揮發性,我們在選擇裝修材料時,應盡量考慮環保和自然生態的建筑和裝修材料。并盡量減少使用殺蟲劑、空氣清新劑等物。改善室外空氣品質,也可減少室外源帶來的污染。

        2.1.2 改進施工工藝 在施工過程中,可通過工藝手段對建筑材料進行處理,以減少污染。例如:對木制板材表面及端面采取有效覆蓋處理措施,控制室內木制板材在空氣中的暴露面積,從而可以減少板材中殘留的和未參與反應的揮發性有機物向周圍環境的釋放等等。

        2.2污染治理技術

        2.2.1 物理凈化――通風 首先應盡可能改善通風條件,減輕空氣污染的程度,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減少室內環境污染。堅持打開門窗換氣,使揮發出的有害氣體不滯留在室內,新裝修的房間每天通氣換氣至少3~5小時,如此保持通風3個月后再入住。開窗通風能使室內污染物物濃度顯著降低,并使空氣變得清新,讓人感到呼吸順暢,精神煥發。還可以在室內擺放盆栽花木,綠色植物是清除裝修污染的“清道夫”。

        2.2.2 化學凈化――光觸媒法 該方法是新近從國外引入,應用較多的一種,對重度污染具有治理見效快的顯著特點,但價格也較高。光觸媒通過紫外線催化,產生游離電子及空穴,進而產生具有極強氧化作用的活性氧和氫氧自由基,它可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此類清除劑對甲醛去除效果為70%左右,對苯的去除效果在80%以上。

        2.2.3 生物凈化――生物酶 生物酶就是對微生物的優選,馴化并進行提取,有針對性的添加了酶制劑以及營養物質和礦物質的一種生物工程復合產品。由于酶的加入,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性能。酶所起得兩個關鍵作用就是酶本身對有機物有極大地降解能力以及酶還是一種能力巨大的生物催化劑。生物酶產品的許多是制劑,當按一定比例遇水稀釋后,生物活性被激活。產品經噴霧器灑成的霧狀液滴均勻地分布在污染物的表面,由于特選生物菌和酶的結合。有益菌群數量呈指數級增長,龐大的微生物菌及酶會極快地降解和分解掉有機物。生物酶產品采用天然菌種和酶復合而成,不含有任何化學藥品或轉基因產品成分,無毒,無腐蝕性,更無污染性,代表著生物環保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使用生物酶進行室內環境的凈化治理,既可以有效降解對人體有害的有機物(甲醛,苯等),又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也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生物酶不僅可以用于居民家里,還可用于醫院,賓館,飯店,學校等公共場所。

        結束語

        由于室內污染物具有復雜多樣、持續時間較長的特點,而且國內現有室內污染治理技術并不是太成熟,治理產品并不能包治百病,若出現嚴重超標危害身體健康,且治理產品無法解決問題時,應考慮拆除。只有綜合各種措施,才能真正得到一個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

        【參考文獻】

        [1] 朱天樂.室內空氣污染控制[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2] 參見《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1.0.3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325―2001。

        第9篇:減輕空氣污染的措施范文

        每次出現霧霾天氣過程,基本上都是由不利氣象條件、本地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物的傳輸共同造成的。

        一、不利氣象條件

        1.靜穩天氣的出現。靜穩天氣是產生霧和霾的必要條件。就水平方向來說的“靜”,是指風小,冷空氣活動比較弱,污染物水平輸送弱;就垂直方向來說的“穩”,指的是大氣層結構比較穩定,如出現大氣逆溫現象,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才造成了霧霾天氣。

        2.空氣濕度較大。空氣濕度較大造成了霧,而霾是空氣污染物形成的。但在有霧的情況下,霾顆粒因為吸收到了濕氣,也會變大,從而增加霾的嚴重程度。

        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京津冀地區霧霾來勢兇猛,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污染程度重,主要原因就是地面平均氣壓十多年來最低,地面風速明顯偏小,與逆溫狀況聯系緊密的大氣中層溫度也達到10多年來最高水平,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釋、擴散和消除。

        二、污染物排放

        1.工業生產產生的大量煙塵和煙氣。目前,我國仍處于快速現代化進程之中,工業生產在加快,火力發電量在上升,鋼鐵、水泥都在加快生產。工業化的發展依靠強度極高的物質消耗,同時污染物、排放物強度也在加大。所以,現階段我國發生霧霾的頻度和程度高也是必然的。

        2.汽車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大量尾氣。使用柴油的汽車會排放大量的細顆粒物,使用汽油的小型車雖然排放的是氣態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霧天,也很容易轉化為二次顆粒污染物,加重霧霾。

        3.冬季大量燃煤取暖產生的煙塵。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我國煤炭消費仍維持在65%以上;石油、天然氣、水電、核電及其他能源所占比重總體趨勢緩慢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消費比重仍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可見,我國能源消費依舊嚴重依賴煤炭,其燃燒直接破壞空氣質量,引發大規模的霧霾天氣。冬季,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區處于供暖季,再加上部分地區散煤燃燒量開始加大,所以霧霾北方比南方樂亍

        4.農村居民大量燃燒秸稈產生的煙塵。

        5.城市建筑工地露天施工產生的揚塵和粉塵。

        6.森林覆蓋率降低,不能有效吸收有害氣體。

        三、污染物的傳輸疊加

        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也導致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以北京、天津為例,雖然作為重要生產原料的燃煤使用量逐年減少,并且未來仍將繼續下降,但北京、天津周邊省份的燃煤量卻在增加,重化工也已遍布周邊各省,從華北北部,尤其是北京西南方向延伸至河北省南端的大面積污染排放帶,易于造成大范圍、區域性的污染累積;最后,在靜穩天氣條件下,弱的偏西南和偏南氣流有利于把西南污染排放帶上累積的污染物緩慢輸送到北京和天津地區,與當地累積的污染物一起疊加就形成重污染。

        四、我國霧霾日數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1.近地面氣溫高,逆溫現象少,空氣對流旺盛,有利于煙塵顆粒的擴散。

        2.生活用煤量少,煙塵排放少。

        3.植被茂盛,吸煙除塵作用強。

        4.與冬季相比,夏季盛行東南季風,局部地區位于山地夏季風的迎風坡,氣流沿山地抬升,有利于污染物的擴散。

        5.夏季降水多,空氣較濕潤,有利于塵粒沉降。

        五、治理對策

        1.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大幅減低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產業和產品需求;尋找使用清潔能源低污染的生產方式大力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同時加強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單個城市采取應對措施難以達到治污控霾的效果,而是需要區域協同發展,共同促成產業結構轉型,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產業,從而減少工業污染物的排放。

        2.改善能源結構。節約能源資源,提高能源效率,加大能源勘探投入,建立必要的戰略儲備。積極發展先進核能及清潔能源,以緩解能源供需矛盾,減輕環境污染。

        3.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合理控制機動車數量,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同時鼓勵綠色出行,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4.大力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增加綠地面積。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2020 | 三上亚悠在线精品二区 | 香蕉久久高清国产精品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88 | 日韩AV在线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