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發展縣域經濟的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我縣非公經濟現階段發展的概況
截止20__年12月,全縣非公經濟總戶數6492戶,從業人員22149人,注冊資金77513萬元,非公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1992萬元,嗇值達84048萬元,上交稅金3685萬元。個體私營企業主要涉及采掘、化工、冶煉、能源、種植、養殖、建筑、建材、批發、零售、餐飲、旅館、娛樂、運輸等14個行業的個體私營企業及部分集體企業中的個體私營企業及部分集體企業。
經初步調查,我縣的非公經濟企業主要進行的是產品的初級生產、初級加工和粗放型經營,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形成企業規模的個私企業為數很少。如煤礦企業,我縣的煤礦企業及非煤礦山企業多數從事的是對原始資源的采掘,沒有形成有規模上檔次的相應的產品加工配套設施。有的煤礦企業采取土法煉焦的形式對原煤進行加工,這不僅浪費資源,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低下,并且污染嚴重,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和破壞。蔬菜種植,除能進行簡單粗加工外,在沒有其他手段對蔬菜產品進行深加工。在興起的養殖業中,只是進行簡單的養殖而沒有出現有規模的加工行業。總之,在個體工商戶當中,多數從事的是種植、養殖、飲食、飼料、服裝、批發、零售的經營,規模較小,形式單一,但靈活多變,適應性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非公經濟與前幾年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從產值、規模和從業人員來看都有了很快的發展,但從總體上來看,形勢依然嚴峻,前景令人擔憂,不容樂觀。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和問題主要有:
1、政策難以落實到位,政府缺乏有力的調控措施,從整體上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自黨的十五大以來,省、州、縣都相繼出臺了一些切實的政策及措施,以便鼓勵、引導、支持、促進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起了積極的作用。我縣是一個以烤煙生產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縣,長期以來對非公經濟特別中小企業的發展認識不足,使很多政策難以貫徹落實到位,對非公經濟的發展沒有采取有效的調控、引導和規劃等服務工作,全鎮的工業發展沒有形成一個合理的布局,使很多企業的發展缺乏正確的引導,長期處于盲目狀態。
由于政策落實不到位,企業發展沒有進行很好的調控和引導,企業也就對市場信息的反應顯得遲鈍,不能充分用好用足相關政策,從而錯失良機。企業投資的目的大多出于眼前利益的驅使和引誘,很難從整體和長遠利益進行企業的發展規劃,從而處于一種盲目自發的投資狀態。例如我縣的煤炭產業,由于煤炭資源的市場價格急劇飚升,僅在去年就興建了多個洗煤廠,還有幾個小型的手工操作洗煤廠,到現在又建成小型焦化廠,這些廠在投資興建時,對原料供應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必將影響其產量效益的提高和規模的提高。其實根據我縣目前的實際產量,只需建兩至三個上規模上檔次的洗煤廠和焦化廠就已足夠,通過合資入股的方式完全可以做到,既能保證充足的原料供應和企業經濟效益,又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和抗風險能力。
2、企業整體競爭能力弱,綜合素質不高,沒有正常的籌資融資渠道。
我縣有一大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主的文化層次都在初中以下,有的甚至一個字都不識。家庭式經營和家庭式管理仍然是制約企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企業管理水平和效益低下,缺乏專業化管理人才,沒有形成穩定的資金籌措渠道,全部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仍然停留在產品的初級生產、初級加工和粗放型經營的基礎上。企業職工的勞動主要以體力勞動為主,文化素質普遍較低,老板粗暴地對待職工的事時有發生,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使得企業里職工流動性很大,企業里很難有長期穩定的工作人員。這些都嚴重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使得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不強,抗風險能力較弱,在未來的發展中,很難適應市場的競爭。
3、安全意識不強,環保意識淡薄。
在調查中發現,盡管近年來政府及相關部門十分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但在實際生產工作中,職工的安全意識仍然不強,環保意識的樹立還有待時日。
從全縣的范圍來看,因違反安全生產操作規程的傷亡事故時有發生,在環保方面,有部分企業從投資興建到投資生產,其廠址的選擇和建設,明顯不符合有關環保方面的政策和法規,給周圍的環境和農作物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如在部分鄉鎮投資興建的小型鐵合金廠、錳合金廠,還有煤礦企業的土法煉焦。這些都有待政府及有關部門作好引導和管理。
三、發展措施及對策
非公有制經濟在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就業,
促進農民增收,穩定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為全縣的經濟、社會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綽綽戰功,為使這種作用在未來的發展中得到進一步加強和鞏固,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措施。
1、加強政府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宏觀調控和指導功能,引導企業用好用足上級政府和部門制定的相關優惠政策。
要使省州縣有關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落到實處,使企業真正得到實惠,政府就必須發揮其在宏觀調控中的職能和作用,為企業提供各種法律法規政策服務宣傳活動,為企業反饋相關市場信息,對全縣非公經濟發展作好長遠規劃,形成合理布局,使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引導鼓勵非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政府在積極改善投資環境,為非公經濟發展搭建平臺的同時,尊重群眾首創精神,著眼于全縣經濟健康發展長遠目標,利用輿論宣傳及資金獎勵等形式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個私經濟企業抓質量,創品牌,樹立大市場觀念。
2、在經營分散、經濟滯后的情況下,要想使企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骨干和龍頭,必須走企業聯合或合并之路。
我縣現在的煤礦企業及非煤礦企業從全縣范圍來看,在數量及其產量方面是有一定規模和優勢的,但沒有一家能形成地方經濟發展的龍頭,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數實行家庭式經營、家庭式管理,沒有全局和長遠觀念,不能很好的向外擴張和發展,相反,卻使得行業內部競爭激烈,矛盾重重。因此,要建立幾家具有整體競爭實力,適應市場變化的骨干企業,必須以投股的方式對企業進行合并或聯合,以有限公司的形式對企業進行改組,從而形成行業內部良性互動,一致對外的良好局面。譬如,可以把洗煤廠和焦化廠合并成1至2家,各自以其固定資產作為入股份額進行重組,使企業提高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克服各自為戰,盲目發展的局面。
這種聯合式合并,需要政府牽頭、引導、鼓勵和支持并提供幫助和給予相關的政策優惠,使各企業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此建議可能會影響甚至損害一些個體私營企業主的眼前利益,但從長遠和整體的目標來看,對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是有益無害的。
3、建立相應的行業協會
在非公經濟發展過程中,商會組織應該受到重視并使其發揮作用,商會組織建設應該優化,建立商會同行業商會、同業公會,在經濟活動中充當政府和企業無法替代的角色,發揮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作用。通過現在__煤炭協會、紅磚銷售協會,旅游協會的運作效益來看,成立協會,提高整體競爭力,規范無序的市場競爭有很長遠的前景,也是從整體上提升我縣非公經濟企業競爭力的戰略構思。
4、創建品牌意識
__的經濟還處于原始積累時期,這時期各企業的發展大多只顧眼前利益,忽視長遠發展,出現一些假、冒、偽劣的產品,但正在這個時期,是品牌處于萌芽發展的重要階段,通過輿論和一定政府行為把抓質量、創品牌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抓死抓牢,扶持出一部分有影響力、有代表力的品牌,讓其發展壯大,成為__的龍頭是很有必要的。
5、加強教育,造就一批非公有制經濟領軍人
在干部任用上,用強人、能人管理非公有制經濟,教育干部堅持原則辦事、公正辦事,嚴于律己,干凈干事,躬身為官,挺腰做人。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專題講座,從思想深處使各級干部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理念發生重大轉變,做到政府政策指導由既撐舵又搖槳向只撐舵不搖槳轉變,對非公有制經濟服務上由指揮者向服務者轉變。適時有計劃召開非公有制經濟培育研討會,制定明確的發展規劃、目標,讓有潛力,發展前景好,并做出貢獻的成功非公有制企業老板走上講臺,走上報紙,走上電視,在介紹成功經驗的同時造成一種輿論傾向。培育地方人的精神,建立各種培訓機構,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戀家不守土,走四方而把根留住,敢冒知進退,既能睡地板,又能當老板,雙贏重誠信,做生意,共生且共榮,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你好我好大家才會好。培育地方人的技能,人才無定論,長城唯"磚"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里,承認強者,淘汰弱者,這就必須培養起一大批向高科技靠攏,與高科技結緣,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人才。為此,各企業與教育部門應聯合加強職業培訓、職業教育;建立非公有制經濟人才儲備庫,建立"非公有制經濟人才培訓、服務中心";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人才評審機制;對于現有從事非公有制經濟的人士可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取經拿寶",也可采用請進來的方式"摘花造林"。
6、充分發揮本地優勢,積極向外拓展市場。
一、清醒認識、沉著應對
當前,保證國家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保持工業經濟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健康發展,是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地控緊、能源趨緊、銀根收緊的現狀,在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但也要看到這次國家宏觀調控力度適當,政策效應逐步釋放,對工業經濟的影響有個滯后期,在此期間,大力提升企業經營水平,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都將有力促進今后縣域工業更快更好發展。同時,去年以來,各地工業投入有較大增加,這些投入存量的產出,將推動工業經濟繼續發展。下步,外貿出口有不少有利條件,外貿拉動力將趨于增強。為此,只要認清形勢,把握趨勢,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縣域工業經濟仍將持續發展。
二、積極引導,熱情鼓勵
對部分企業經營者出現的畏難、信心不足等思想情緒,要足夠重視,正確疏導。運用多種形式,向他們講清這次宏觀調控的意圖和本質不是全面緊縮,而是有保有壓,調整結構,重在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講清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各級政府應對經濟環境偏緊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引導企業經營者認清形勢,調整工作思路,在宏觀調控中尋找發展機遇;幫助企業加強成本管理,開展挖潛改造,實現降本增效;鼓勵企業經營者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增強信心,再求發展。
三、抓住機遇,優化結構
宏觀調控是推進工業結構調整的一次機遇,要結合“十一五”規劃的制訂,按照“重點行業重點支持、一般行業一般支持、限制行業不予支持、禁止行業不予開辦”的原則,把握“有保有壓”的產業導向,加強引導、指導,因地制宜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優化產業結構。針對目前生產要素緊缺以及工業投資項目檔次較低的狀況,切實按照能源、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來謀劃工業發展,綜合運用技術、質量、安全、能耗、投資強度等準入標準來抑制低效率、低水平擴張。重點支持能耗低、產出高、附加值高的企業和項目,進一步提高工業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四、想方設法,緩解瓶頸
當前要把緩解生產要素緊缺作為推進工業發展的首要任務,認真實施有序用電的各項措施,大力開展節約用電、安全用電工作,鼓勵企業自備電源,落實燃油供應,努力減少限電對企業生產和百姓生活的影響。要想方設法盤活存量和閑置土地,挖掘供地潛力,督促企業提高土地投資強度和容積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對征而未用的已供土地,要抓緊開發,無條件開發的要調劑給急需用地的企業;對優質大項目,要以解決農保田調整指標為重點,積極爭取,力爭早日供地。要進一步加強銀企協調,落實優勢企業、優質項目的信貸資金,并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增加信用擔保公司擔保總量,擴大金融租賃業務,合理利用民間資金,努力緩解資金供需矛盾。
五、轉變觀念,改進管理
要積極探索適合新形勢的工業考核制度,淡化某些經濟指標的考核,突出經濟質量的提高,促進增長方式的轉變。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通過政策傾斜、資源傾斜、服務傾斜,力促優勢企業、潛力型企業快速成長。對事關全局的工業大項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協調,確定發展思路,列出需解決的問題,會同企業建立專門工作班子,逐項加以解決,加快項目實施進度。鑒于當前正處于加強宏觀調控的敏感時期,工業發展的變數比較多,因此,要認真做好經濟形勢分析和預測預警工作,及時了解動態,把握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力爭工業經濟穩步發展。
[關鍵詞] 縣域經濟競爭協調發展
一、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建立一套科學的指標體系,能夠客觀地評價當地縣域經濟的綜合發展實力,評價指標按照系統性、可測性、可比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原則進行選取,有利于分類指導,挖掘出當地的特色,探索縣域經濟的發展規律,更好地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從理論上來講,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評價體系可以分成4個二級指標,20個三級指標(如下圖)。
由于部分指標量化起來講比較困難,在研究了國內外關于綜合經濟實力指標的基礎上,考慮到河北省的實際省情和經濟普查獲取的資料,我們特從中選取了十二個指標作為本次河北省縣域綜合經濟實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分別是:X1(GDP)、X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X3(擁有發明專利數)、X4(專利申請數)、X5(從業人員中高級職稱人數)、X6(從業人員中中級職稱人數)、X7(從業人員中初級職稱人數)、X8(第二產業增加值)、X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10(第三產業增加值)、X11(R&D經費支出)、X12(財政總收入)。
二、河北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
1.河北省縣域經濟和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發展現狀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壯大縣域經濟”的號召。河北省縣域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從整體來看,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進入提高階段,縣域經濟總量不斷增加,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經濟效益不斷提升。2004年,河北省縣域總人口5610萬,實現生產總值6166.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56億元,分別占全省總數的82.4%,69.8%和45.8%。與2003年相比,全省縣域內生產總值增長了21.6%,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分別增長了11.1%和15.5%。從總量上來講,河北省是縣域經濟大省,但是從人均方面和競爭力的角度來講,縣域經濟競爭力普遍偏低。
2.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析河北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
對河北省136個縣(市)數據(數據來源于2005年河北省統計年鑒和2004年河北省經濟普查數據)進行整理,運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結果如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KMO統計量為0.842〉0.7,因子分析的效果比較好,再由bartlett球形檢驗,可以知道各變量的獨立性假設不成立,所以因子分析的適用性通過。表2
由相關系數矩陣R計算得到特征值、方差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如表3所示,可知前三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達到84.912%≈85%,基本可以描述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水平。
表3
由表3可以知道,第一個公因子在國內生產總值、二產、三產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額、財政總收入和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都有較大載荷,因此定義為經濟資源因子。第二個公因子在研發經費支出、從業人員構成指標上有較大載荷,因此定義為人力資源因子。第三個公因子在專利申請和擁有專利數指標上有較大載荷,定義為科技資源因子。這三個因子的順序也較好的體現了其代表的因素對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影響程度和地位,也是比較符合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構成。
為了更直觀地比較和評價縣域經濟的綜合競爭力,我們采用了回歸方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數。根據系數矩陣將三個公因子表示為12個指標的線性形式。因子得分函數為:F1=0.238X1+0.196X2+
0.010X3-0.033X4-0.038X5-0.069X6+0.013X7+0.237X8+
0.183X9+0.213X10-0.231X11+0.035X12:F2=-0.141X1-0.091X2-
0.067X3-0.010X4+0.301X5+0.355X6+0.226X7-0.153X8-0.087X9-0.104X10+0.520X11+0.006X12:F3=0.011X1+
0.021X2+0.533X3+0.530X4-0.067X5-0.068X6-0.011X7+0.017X8-0.053X9+0.010X10+0.035X11+0.008X12。
3.河北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結果分析
為了對縣域經濟競爭力進行綜合評價,需要對各縣(市)在3個因子上的得分以及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加權求和得到綜合得分值Y,即:Y=(59.740F1+14.669F2+10.503F3)/84.912=0.703F1+
0.173F2+0.124F3。
通過計算,可以得出河北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其中前二十強大都分布在唐山(7個)、石家莊(4個)、保定(3個)、廊坊(2個)、滄州(2個)、邯鄲(1個)、邢臺(1個)下轄的縣(市)。
三、河北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特征
1.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地域分差比較明顯
這主要體現在“一線兩廂”上。在全河北省二十強中,“一線”上的縣(市)就有16個,是我省縣域經濟的排頭兵。這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較優越,縣域經濟發展起步比較早,培育出了一批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憑借著地理優勢和產業優勢走到了全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前面。而在后二十位中,共有16個分布在“兩廂”的地域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這個地域帶上自然條件惡劣、交通設施不暢,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導致了縣域綜合競爭力不強。
2.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化是提高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前二十名中幾乎包含了河北省大部分的縣級市。這些縣(市)多為省內的工業大縣和農業強縣,且多為工業大縣。比如遷安市、武安市、遵化市、任丘市等。也有農業大縣,比如隆堯縣,通過方便面帶動了縣域農業的發展。這些都說明城市化、工業化合作強農業對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3.地區內縣域發展程度差距較大
由于區域內環境差異和地理位置的優劣使得地區內縣域經濟發展差距也比較大,這也必然影響了縣域經濟競爭力,突出表現在保定市和邢臺市。在這兩個地區中,既有排名二十強的縣(市),也有排名后二十位的縣。縣(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地區內存在著巨大差距,一方面會引起社會資源分布的進一步不公平,呈現所謂的“馬太效應”,即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吸引的投資越多,發展越快;而經濟越不發達的地區,投資越少,發展越受限制,從而影響了各縣(市)社會經濟的公平發展。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社會的不穩定,引發社會矛盾。
4.發達縣(市)的發展指標因子不均衡
從綜合競爭力的得分來看,發達縣(市)的經濟基本上是全面發展的。但是有些縣(市)經濟發展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其經濟資源因子、科技資源因子和人力資源因子之間并不平衡。比如遷安市、武安市和隆堯縣的人力資源因子排名都比較靠后。三河市、辛集市和定州的科技資源因子也都排到了全省的最后。這說明發達縣(市)應該特別注意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缺陷。
5.傾斜性政策是競爭力弱縣發展的策動力
在全河北省136個縣(市)中,處于競爭力弱縣的大部分是國家級貧困縣。尤其是張家口地區,更是需要國家的政策傾斜,加快當地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升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對于具有潛在競爭力優勢的競爭力弱縣,比如在人力資源因子得分比較高的唐縣、昌黎縣和科技資源因子得分比較高的景縣等,盡管在綜合競爭力排名上較低,但都有較大的潛在競爭優勢,對這些縣如果實行傾斜性政策更容易促進其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提升河北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的措施
1.三大戰略性原則
(1)總成本領先戰略原則。成本領先要求有條件的縣域建立起高效規模的生產設施,提高工業化集中度,形成規模經濟,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控制成本與管理費用,以及最大限度地減小無謂的成本費用。以使成本低于競爭對手,在縣域競爭中形成了相對優勢。
(2)差異化戰略原則。差異化戰略是將縣(市)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差異化,樹立起一些全省范圍內或全市范圍內具有獨特性的東西。不能形成那種“小而全”的產業結構,要依靠特色來取得競爭的主動權。
(3)專一化戰略原則。專一化戰略是縣域經濟的發展要突出主體,抓主要項目,以便形成相對優勢,靠主要產業來帶動當地縣域經濟的發展。這個戰略尤其是對于那些處于經濟正較差的縣,由于沒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來促使全面發展,所以專一化戰略可以正好彌補這方面的缺失。
2.具體措施
(1)發展縣域經濟是提升縣域競爭力的重點。縣域經濟競爭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經濟的強弱上,因此要提升縣競爭力必須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要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因地制宜,要敢于開拓思路,增強競爭意識和開放意識,從思想上切實加強對發展經濟的認識。要解決河北省縣域經濟的產業層次低、結構單一的問題就必須推進工業化進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培養農業龍頭企業,提高農業的競爭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所有制調整和產業結構調整。
(2)提高人口素質和科技水平是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人力資源和科技水平是縣域競爭力的兩個重要方面,要充分認識到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進行智力投資和科技投資,增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和研發經費的投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強化職業技術培訓和科技興農的培訓,提升縣域智力競爭力和科技競爭力。
關鍵詞:縣域經濟 發展 差異 特征
縣域經濟的發展,可以從縱、橫兩個方面加以探討。從橫向來講,縣域經濟是在一段時間內,一個地區經濟各方面綜合的發展概況;從縱向來講,縣域經濟則是一個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及增長潛力。研究縣域經濟,能夠更好的把握地區經濟可持續、協調、穩步發展的格局與進展,進而為中長期的縣域經濟發展規劃提供科學、合理、可靠依據。
一、縣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演變特征
(一)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空間演變差異
縣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演變,主要表現為多個快速發展的城市核心及凝滯的都市邊緣、鄉村工共存;在新興的經濟發展地區,核心――邊緣結構得到進一步的增強。縣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演變可以從四個方面加以說明:從國家宏觀層面而言,我國中、東、西三大經濟發展地帶的經濟差異及南北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差異性突出,尤其表現在東西間的經濟發展差異。 目前,低于全國經濟發展平均水平的縣域經濟個體明顯多于高于全國經濟平均發展水平的縣域經濟個體,而這些較高發展水平的縣域經濟體主要集中在我國東南沿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縣域經濟體則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欠發達的地區、沿海發達地區城市經濟輻射作用不明顯的地區等。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不同地區差異明顯。
從地方層面而言,各個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內部發展差異表現明顯。如江蘇省縣域經濟發達地區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區,次發達地區主要分布在蘇南地區,而欠發達地區則位于蘇北地區。表現出縣域經濟集聚性特點。總之,目前,全國大多數城市帶縣域經濟空間發展尚未形成多層次、網絡化格局,縣域經濟間實力高低錯落分布,中心城市綜合經濟實力較弱,對其周邊縣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較差,總體上而言,縣域經濟仍呈“增長極”發展模式。
(二)縣域經濟發展局部空間演變差異
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局部空間演變差異,主要是指東、中、西部三大經濟發展地帶的省際、省內性差異。其中省內差異是構成全國縣域經濟整體差異的重要部分,它對于全國整體縣域經濟的差異性調控是巨大的。因而,全國各城市帶有著地理空間邊緣聯系的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的空間自相關,縣域經濟表現出地理空間的集聚現象;但縣域經濟整體發展水平較低,而低水平的縣域經濟空間集聚效應卻明顯增強,形成相對固定的縣域經濟聚集區域;發達地區經濟極化現象明顯,極化作用在整個縣域經濟作用中占據主導性地位,但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不能夠形成帶動于輻射性作用;整體而言,縣域經濟差異在明顯縮小,區域間的空間極化作用在削減。
二、縣域經濟發展時間差異演變特征
縣域經濟發展時間差異演變特征表現為經濟發展速度不均衡。縣域經濟發展速度是由區域經濟絕對增長速度與區域經濟相對增長速度兩個指標來衡量的,參考人均GDP相對發展率與人均GDP平均增長率,得出全國現有經濟增長水平下,縣域經濟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但人均GDP年均增長率仍然有明顯差異,最高縣域經濟增長值與最低縣域經濟增長值之比為兩位數;通過對最高縣域經濟增長體與最低縣域經濟增長體之間的研究可以發現,擁有良好經濟基礎的縣域經濟發展較快,而經濟發展速度較慢的則為基礎薄弱的地區;各縣域間經濟發展速度存在明顯差異,城市地區大致處于核心經濟圈輻射范圍之內,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可能發展為經濟次級增長極。
三、縣域經濟協調發展措施
(一)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合理定位城市功能
結合國家新的經濟發展政策,按照全國經濟合理布局的要求,制定出科學合理、高效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戰略格局,以突出主體功能區的發展戰略目標,對城市功能做出合理性定位。各縣級單位要在遵循國家經濟發展方針的前提下,結合本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現有經濟發展規模與狀況、未來區域經濟發展潛力,做出相應的城市功能區規劃,以更好的實現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重點開發區及優化開發區的合理設計與規劃。合理定位城市功能,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促使各個區域承擔不同的發展功能,保持生態平衡,實現縣域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加大城市發展力度,拉動縣域經濟增長
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以更好的實現區域經濟的一體化格局建設目標;以信息化、工業化的城市發展戰略,拉動縣域經濟增長。要繼續擴大城市發展規模,做強、做大本地區的特色產業、支柱性產業,借助于區位優勢,加強城市的開發力度;對于有著特色資源的城市,可以著力開發其特色資源,招商引資,走生態產業鏈的經濟發展道路,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增加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增強城市的經濟競爭力,以城市經濟發展拉動縣域經濟增長。
四、結束語
總之,縣域經濟呈現空間與時間的發展差異特征,縣域經濟發展總體差異持續擴大、發展速度不均衡、中心城市綜合經濟實力較弱,對其周邊縣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較差,縣域經濟整體發展水平較低。因而必須加強中心城市經濟的發展,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拉動縣域經濟增長。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縣域經濟 農村 發展
黨的十七大之后,全國各地的縣域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高速發展的縣域經濟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經濟基礎、資金來源和財政支持,其發展壯大對于新農村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從全國的總體情況來看,許多地方的縣域經濟發展存在著諸如增長速度不均衡、發展總體水平偏低、制約因素較多、缺乏特色等問題,對此,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一、不斷優化縣域經濟結構
一般來說,經濟結構是指各個產業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相互之間質的聯系和比例關系,它既是國民經濟和社會資源配置利用的基本條件,也是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重要標志。在目前,我國一些地方的縣域經濟不同程度存在著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有的各種行業發展不平衡,有的各行業聯系不緊密,有的重復投資,造成經濟資源的浪費,那么,要解決諸如此類問題,必須靠優化經濟結構。優化縣域經濟結構的關鍵是根據實際,立足于自身的比較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促進生產要素向優勢產業集聚,擴大其規模效益,以此帶動整個縣域經濟的整體發展。
1.擴大資源產業
在我國許多地方的縣域經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資源型經濟,這些經濟部門大多依賴于當地豐富的資源優勢不斷發展壯大,并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從目前情況看,依托經濟資源,發展壯大資源產業是發展縣域經濟的一條捷徑,這一方面可以就近取材,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降低經濟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利用本地的資源,充分發揮一些地方的資源優勢,把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可謂利多弊少。
2.壯大支柱產業
支柱產業是指對縣域經濟發展起到帶動和主導作用的產業。在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歷史十分悠久,由于長期的歷史原因,很多地方結合本地特色,形成具相對集中的支柱產業,這些支柱產業,在縣域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地方發展的龍頭產業,發展縣域經濟不可能避開這些已經形成并發揮著優勢作用的龍頭產業。最明智的作法是不斷壯大支柱產業,進一步發揮其龍頭作用,帶動地方經濟不斷發展。具體操作時,支柱產業的選擇不僅要立足于縣域自身的資源優勢和基礎,而且還要從全國乃至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尋找產業的定位,同時,要避免一哄而上的同構現象,要實施錯位競爭發展戰略,構筑起分工明確和聯系密切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群,促進縣域經濟不斷發展。
3.開發新興產業
由于資金少、規模小等原因,許多地方的縣域經濟往往技術含量較低,競爭力不強。為了進一步提高縣域經濟的競爭能力,必須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這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考慮以下幾因素:一是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要有條件地開發高新技術農業,采取多種有效措施發展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二是加快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傳統產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通過新技術加以改造,促其升級換代。三要開發新興行業。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實際開發特色農業、旅游業、花卉業、觀賞農業等新興行業,不斷拓寬縣域農業的發展路子,為農村現代化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加快農村市場化進程
農業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在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壯大縣域經濟,必須按照市場化的發展思路,對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以市場化帶動縣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1.擴展農業的發展空間
實踐證明,擴展農業的發展空間是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的有效途徑,也是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舉措。當前,擴展農業的發展空間就是要把農業由傳統層面向立體多維層面擴展,盡可能地利用自然稟賦擴大農業領域的包容量。具體來說,在操作時,要重點考慮延長產業鏈和開發項目,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農業產出率,要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輻射面廣、效益顯著的農牧漁林優良新品種及種植、養殖、加工技術,重點抓好農業生物技術、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集約化高效養殖技術、農產品保鮮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等農業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同時,還要積極推進農業科技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打造農業明星企業和明牌企業。在有條件的地方,要進一步拓寬農業發展的外部空間,為我國農業“走出去”創造條件。
2.發展特色農業
有人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對農業發展來說,道理也是一樣的,大力發展農業,必須立足于特色,做特色文章。就拿小麥來說,我國是小麥生產大國,但真正具有中國特色而又能走向世界的優質小麥在我國又十分缺乏,相當一段時間內我國國內能夠達到標準的優質專用面粉數量很少,我國國內市場對強筋力小麥、中筋小麥和弱筋小麥的需求量分別為20%、60%、20%,做面包的強筋粉要長期依靠進口,這就不可避免造成農產品成本的上升,所以依托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勢在必行。各地要根據區位優勢和自身特色,或發展高效農業,或發展畜牧業,或發展林果業,但不管是發展什么部門,都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和獨特個性,要以鮮明的地方特色贏得市場,促進發展。
3.培植一批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
在農業經濟的眾多部門中,加工企業下連種養業,上連市場,是農業生產的中間和中介,因此,大力培植農村產品加工企業是壯大農村經濟的重要途徑。國際上農產品加工產值一般占到農業產值的3倍以上,我國大多在1倍左右,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潛力很大,市場也很大。當前,各地要根據實際,走出傳統加工的老路,向高、新、特方向發展,培植一批內聯農戶、外通市場的加工龍頭企業,通過發展加工企業,真正解決農產品的賣難低效問題,并為實現農產品的加工增值開辟出路。
三、抓好小城鎮建設
小城鎮處在城鄉交匯點,具有功能城市化、規模小型化和與農村經濟發展聯系緊密等特點,在推進經濟市場化、城鄉一體化、農村城市化進程中有著十分特殊的作用。因此,必須把發展小城鎮,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放在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切實強化措施,抓緊抓好。在具體指導上要考慮以下幾點:
1.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
小城鎮建設需要大量資金,這些資金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投資來籌措。要建立以個人投資為主,政府、企業共同參與建設的投資機制,大膽將一些基礎建設、公用事業推向市場。要樹立大開放思想,以開放促進大開發,確立縣外、鎮外就是“外”的觀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到政府出政策,市場出資金。建立以地建市(鎮),綜合開發,滾動發展之路。對城鎮土地可通過集體土地的轉讓、作價入股等方式,積累建設資金。
2.加快建制鎮建設
目前,我國的鄉鎮一級建制數量多,又比較分散,造成了公務人員多,行政成本不斷增加,這不僅影響了經濟的發展,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經影響到了農村社會的穩定。對此,要著手進行改革,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快建制鎮建設。建制鎮要研究自己的興鎮支柱是什么,產業重點在哪里。根據自己的產業特點和區位優勢培育發展一批商貿型、旅游型、工業型小城鎮,推進農村城市化及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壯大縣域經濟。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包括供水、供電、通訊、污水和垃圾處理以及教育、衛生、文化設施等方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小城鎮不可缺少的環節。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時,要更多地引進市場機制,調動各方面投資和建設縣域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對于國家、集體投資建設的項目,有條件的要采取承包、租賃、拍賣等形式,實現企業管理和商業化運作,實現有效維護和運營。加快城區道路、供氣、供熱、通訊、電力和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及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城市規模,提高輻射帶動功能,爭取以較為完備的基礎設施早日實現農村城市化。
四、千方百計增加縣級財政收入
當前,我國許多地方的縣級財政十分困難,發展縣域經濟的投入嚴重不足。據資料統計:我國2200多個縣中,地方財政收入超過1億元的縣共有631個,占總縣數的28.6%,而貧困縣占27.3%,地方財政收入在1億元以下的縣969個,占44%,兩者合計占到71.3%。因此,我國大部分縣市財政還是吃飯財政,沒有更多的條件發展經濟。要解決這一問題,唯有走發展、提高的路子,舍此別無他路可循。
1.要在培植新的骨干財源上下功夫
解決縣級財政收入偏低問題的一個關鍵是要培植新的骨干財源。要按照“依靠科技,面向市場,突出重點,培植支柱,注重規模,系列開發,提高素質”的總體思路,改善財源結構,逐步建立起具有強勁實力的效益型財源建設體系。要大力扶持支持新的財源建設項目,把“蛋糕”做大。要注意從長計意,避免急功近利、竭澤而漁。
2.要加強對縣級財政的科學管理
一要加大稅收征管力度。要解決稅賦不公的問題,特別是解決好偷稅漏稅和變相偷漏稅問題,強化征管,堵塞漏洞,真正把該收的收上來。二要抓好收支兩條線管理。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轉變財政管理方式,建立嚴格的預算約束機制,落實預算外資金、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提高縣級財政調控能力。
3.要減少冗員
【關鍵詞】金融 支持 縣域經濟 國際經驗
一、縣域經濟及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黨的十把發展目標與改革目標一起規劃,提出了“兩個全面”的目標,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這標志著我國無論是社會,還是經濟,均從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作為最基本的國民經濟區域單元以及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縣域經濟的中心是縣城、紐帶是鄉鎮、腹地是農村,它把鄉鎮企業以及農產品加工業當作其發展的重點領域,工業和農業齊頭并進、城市和鄉村一體化發展,各種產業以及不同的經濟成分是其主要的組成部分。城鄉經濟在縣域經濟處結合,農業與工業經濟在縣域經濟處交匯,微觀與宏觀經濟在縣域經濟處銜接。在我國的總人口中,超過70%分布在縣域,這就決定了縣域必然成為決定小康社會能否全面建成的關鍵區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早日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同時,縣域經濟的發展在中國新農村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三農”問題的解決。加快經濟發展必須發展縣域經濟,縣域經濟的發展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石。
目前,就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我國縣域還比全國其它區域落后得多,發展還遠遠不夠,縱然是東部地區的縣市也不能例外,因為雖然它們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已然較高,但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縣域經濟基礎設施落后、公共產品缺失、產業結構失衡、可持續發展能力下降,再加上在我國,相當大比例的農村是坐落在貧困地區的,這就越發造成了縣域如下的不利局面,那就是嚴重缺乏一種社會活力,這種社會活力能夠推動其經濟以較快的速度向前發展。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既對農村經濟的繁榮有所助益,又有利于縣域地區財政困難的緩解,同時對協調一致地發展農村與城市地區的經濟也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要想推動縣域經濟快速而健康地向前發展,需要強有力而高效的金融支持,沒有金融支持的經濟發展只能是紙上談兵。而在不斷變化的動態環境之中,克服地域與時間不同的限制對各種經濟資源加以優化配置,恰恰是現代金融業最為核心的功能,固而,金融在加速發展縣域經濟的進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必然是無可替代的。
二、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研究意義在于通過對縣域經濟情況的調查、整理、分析,厘清各縣域經濟發展的狀況,找出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地金融支持情況,規劃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符合實際的金融支持,以期為區域內經濟融的協調發展提供借鑒,為縣域金融的發展探索出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的路徑。
(一)國內的研究現狀
最近一些年以來,以大量借鑒外國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前提和基礎,關于我國的經濟增長和金融發展之間的關系問題,我國的學者也對其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與分析,一套比較完整的研究框架及體系雖然還沒有完全形成,但是一些很有價值的結論已經被提出。范閩、伍紹平(2008)在對湛江市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中認為,研究金融支持對經濟增長所發揮的作用,需要認真加以考察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如下三個部分,一是體現經濟增長速度的各種變量,二是儲蓄率的提升水平,三是儲蓄中有多大的比例將會向投資轉化。何廣文(2011)、何廣文,李莉莉(2011)認為,要想找出進一步完善我國農村地區本土金融服務機制的有效途徑,把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作為出發點是首先應該做到的,并在此基礎上把它的現實特點及未來趨勢厘清,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構建縣域本土金融服務機制。莊巖(2011)在分析縣域地區的金融發展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時,使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探索性地提出了縣域地區的金融狀況和經濟基礎是兩大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盡管包括以上專家在內的許多學者在縣域經濟發展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出了有價值的結論,但既科學又完整的一套理論框架還尚未形成,在研究縣域經濟時,還不夠全面,深度也不夠,對縣域金融與縣域經濟關系的研究,也仍有待于進一步深入。
(二)國外研究情況
1993年,對金融究竟發揮什么樣的功能進行計量的一套合理的指標經由King&Levine之手被設計出來,以此為基礎,他們利用80個國家、1960~1989長達30年間的數據開展了細致的研究,最終得出了經濟的增長和金融的發展這二者之間的正相關性極強的結論。并且借助于這之后的繼續研究,他們發現后者是因,前者是果,即經濟的增長是由金融的發展造成的。1997年,經過Panicos Demetriades與Philip Arestis的研究得出如下結論,即在各個不同的地區或者國家里,經濟的增長和金融的發展這二者之間的關系也會隨之有所不同,例如在德國這個國家,金融只有在發展到真實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后,那種單向的因果作用關系才會產生,而在美國則不然,蓬勃發展的金融業卻會導致真實國內生產總值的減少。2008年,MichaelK.Fung提出了經濟增長和金融發展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其實是互相促進、互相作用的觀點,尤其是在初級階段的經濟發展進程中,經濟與金融之間的這種相互關系表現得特別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的不斷穩定發展,這種相互影響的程度將會越來越弱。
三、發展縣域地區經濟過程中可供借鑒的金融支持方面的國際經驗
從世界各國為發展縣域經濟所采取的金融支持方面積累的經驗來看,各個國家的國情盡管各不相同,其金融業也都采取不盡相同的發展模式,但卻存在著一些具有共性的經驗值得我們加以借鑒,這種借鑒對于進一步完善我國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及有關政策意義十分重大。
一、旗縣域經濟發展現狀評析
(一)經濟發展整體水平參差不齊
2002年82個旗縣域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1萬元以上的有19個,其中最高的鄂托克旗達到1.91萬元,不低于6000元的有23個,低于6000元的有40個,最低的只有人均2400元;人均財政收入450元以上的有19個,其中最高的滿洲里市達到1325.42元;不低于260元的有23個,低于260元的有40個,最低的人均財政收入只有80.7元;其中有4個旗縣不足100元。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在2580元以上的有21人,最高的東烏旗達到4879元,不低于2000元的有20個,低于2000元的有41個,最低的只有845元。
通過上述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內蒙古旗縣域經濟的現狀。客觀評價,旗縣域國內生產總值不僅同其生產力發展水平有關,也同域內區位、資源、土地、交通、投資及其它社會因素有關,不足以完全反映旗縣域經濟的整體實力和發展水平。但人均經濟總量是能夠基本反映旗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
(二)農村居民收入差距明顯
旗縣居民大多數生活在農村牧區,這部分居民的收入從一個側面反映旗縣經濟的發展水平。現實的情況是,內蒙古旗縣域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明顯,實現農村全面小康目標的基礎條件薄弱。2002年全區82個旗縣域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呈現出明顯的差距。從總體來看,人均收入超過3000元的有8個,占全部旗縣的9.75%;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有15個(全國平均水平為2476元),占全部旗縣的18.29%;高于全區平均水平的有11個(全區平均水平為2086元),占全部旗縣的13.41%;其余48個旗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全部低于全區平均水平,占全部旗縣的58.55%,其中有21個旗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不足1500元。
全面小康社會是一個城鄉交融、謀求城鄉統籌發展并共享建設成果的社會,而不是城鄉分割發展的社會。內蒙古作為欠發達地區,農村經濟的欠發達狀況尤其突出,這正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與難點。
(三)整體經濟發展仍有差距
內蒙古旗縣域經濟已經取得長足發展,成為全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石。但從現實和發展來看,整體經濟實力和競爭力仍然不足。由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心、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等部門連續四年進行的“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內蒙古列全國第20位之后。全國縣域經濟100強中,始終沒有內蒙古旗縣入選。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重要的是其整體經濟實力,即經濟規模。只有擁有足夠的經濟規模,才能全面提升地區的經濟競爭力,進而取得經濟協調、健康、有序的發展。
(四)部分旗縣“西部特征”明顯
內蒙古旗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區域發展的不均衡性。從目前情況看,全區有49個旗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有38個旗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于全區平均水平,有38個旗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于全區旗縣域平均水平。全區只有3個旗縣人均財政收入達到或超過全區平均水平,有38個旗縣低于全區旗縣域平均水平。與全國及發達地區相對差距十分明顯,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欠發達特征突出。
錫林郭勒盟有9個旗縣工業增加值沒有超過億元,占其全部旗的75%。從全區82個旗縣工業化程度來看,旗縣整體工業化進程較為緩慢,仍處于工業化初級階段。突出表現為大多數旗縣工業化水平還相當低。82個旗縣中,只有18個旗縣進入工業化階段,占全部旗縣的21.95%,其余64個旗縣尚未進入工業化階段,仍處于農業經濟時期,占全部旗縣的78.05%。在進入工業化階段的18個旗縣中,縣級市有7個,占總數的38.9%。在地區分布中,鄂爾多斯市有6個旗縣進入工業化階段,占33.3%。工業化是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可逾越的門檻。從現階段看,內蒙古旗縣域經濟發展進程中,邁入工業化道路門檻仍需加倍努力,任務十分艱巨。
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
(一)民營經濟方向
廣東、浙江等地的發展經驗表明,是民營經濟造就了一批富縣強縣。民營經濟是百姓經濟,是富民經濟,是強縣強市經濟。
(二)特色經濟方向
我區縣域經濟已經逐步呈現出各具特色的塊狀經濟特征,如和林縣的養殖業和五原縣的油葵產業化。
(三)園區經濟方向
經濟增長點在園區、發展競爭力在園區。去年我區各旗縣園區基礎設施迅速發展,建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園區,園區經濟在縣域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且增勢強勁。
(四)配角經濟方向
縣域經濟所擁有的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較少,它不可能在很大的產業領域與對手展開競爭,也很難形成以自己為中心、外部為之配套的大型終端產品和龍頭企業。因此,它應更多地尋找和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
三、實現縣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措施
(一)加強區域經濟的規劃與協調,統籌謀劃區域內與縣域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明確定位分工和發展方向
不僅是放在本區域范圍內進行空間生產力、重大產業和社會事業項目、重點城鎮建設等方面的規劃和布局,而且應當跳出地區謀劃,置身于全區、全國發展的大背景下來考慮和統籌。
(二)加大對縣域經濟要素的供給和投放,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重大支撐
一是政策要素的投放。市縣兩級應對現行的各級各類優惠政策進行全面梳理,不能兌現的予以取消,能兌現的明確操作部門、操作路徑、確保到位,以維護政策的嚴肅性。此外,政府各工作部門還應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上級的政策規定,一切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沖破種種不合時宜的思想阻礙,放開手腳、放低門檻、放寬政策、放活機制,促進各類要素向縣域集聚迸發活力,促進一切能為縣域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二是各級政府應加強與各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探索建立信用體系和擔保體系,創新信貸方式,如存貸掛鉤放款、授信放款等,解決銀行懼貸、惜貸的問題。同時,建立各類扶持引導資金,把更多的社會資金導向縣域經濟,積極向上爭取“星火”、“火炬”、“兩高一優”等專項貸款和貼息資金,努力緩解縣域資金投入不足的矛盾。三是人才要素的投放。這是縣域經濟的治本之策。目前,縣域人才狀況是數量極少且在加快流失,“孔雀東南飛,麻雀也在東南飛”。由于人才瓶頸,許多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項目無法在縣域落戶。政府應高度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問題,制定和采取更靈活的人才政策和措施,把急需的人才引來、留住、用好,加快本地適用型人才培養,為縣域經濟乃至全市經濟提供更有效的人才服務。同時,進一步重視對教育的投入和新生勞動力培訓,有條件的地區提前實現普及十二年教育,沒有條件的地區通過掛鉤幫扶、智力扶貧、教育扶貧等形式,把幫扶的重點放在貧困生的助學上,通過勞動力素質的有效提升,推動群眾致富和縣域經濟發展。
縣域經濟發展需要依靠縣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依據本縣域具有的生態環境,自然條件,人工狀況,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情況以及所屬較大經濟區域內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對本縣經濟的戰略目標和戰略布局等做好統籌規劃。縣域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在城鄉差距不但加大的情況下,對農業實行工業反哺,帶動農村發展的舉措。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新農村規劃需要有關政府部門依據農村的自然條件(包括氣象條件,地形條件,水文地質,人口資料,歷史改革等),以及社會條件(包括土地利用及分布,村民居住條件)和經濟條件對農村產業特色,人口,發展方向和規模,古建筑保護等進行合理的總體規劃,一般以5~10年為發展規劃期限,若發生重大環境變化或規劃期滿時應該及時調整規劃。縣域經濟發展與新農村規劃兩者相互協調,互為一體。縣域經濟發展能夠為新農村規劃工作提供方向,合理的新農村規劃能夠有效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下文首先闡述了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在此背景下對新農村規劃工作的具體內容作了概括,在此基礎上探析了縣域經濟發展中如何做好新農村規劃工作。
二、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
縣域經濟發展需要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重點發展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優勢經濟和特色經濟。縣域經濟作為一種綜合性經濟的同時又是一種區域經濟,在具備國民經濟一般性特征的同時又兼具區域特色。因此,制定縣域經濟發展戰略應該秉承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應該突出特色,重點開發,做大市場,不能也不應該搞全線出擊,面面做大。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與其他地區結構雷同,產業趨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強化自身優勢和特色。
縣域經濟發展要以市場為導向,實現本地資源優勢與市場需求的有效結合。縣域資源優勢對于發展地區特色經濟,保持地區經濟優勢具有顯著作用,但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所謂的特色必須與符合市場需求才具有經濟價值。因此,縣域經濟發展須以市場為根本性導向。縣域經濟發展不能目光短淺,考慮經濟發展只從自身資源出發,而是必須適應市場需求,努力參與資源利用競爭,不能局限于區域經濟格局,要對虛擬經濟進行充分利用,這樣才能通過聯合與合作等市場橋梁和紐帶促成經濟的持續深化發展。
縣域經濟發展須將縣域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循環中,實行對外開放。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擺脫行政區域局限,實現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的經濟循環交流,始終不渝地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任何自給自足,保守的,封閉的潛意識和經濟觀念勢必導致經濟差距擴大,經濟落后。這是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維持縣域經濟持續高效率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開放性,只有以開放觀念作為主導,才能有效地發展外向型,開放型經濟,因地制宜發展多樣化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才能提高縣域經濟開放度。
縣域經濟發展須依托城鎮,使縣域經濟發展的經濟效應達到聚集規模。要以發展城鎮為載體實現縣域經濟的工業化,就近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產業聚集。在發展縣域經濟時應該重視小城鎮建設與鄉鎮企業發展的同步性,重視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高度相關性。在此過程中還應該秉承規模經濟原則,生產專業化原則,比較利益原則,才能引領企業集中于具有比較優勢的城鎮,進而大大加快縣域經濟的工業化進程。
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實現產業互動,提高產業協調性。產業間的連鎖互動依賴于產業間的關聯度,如果產業間的關聯度過低,將導致產業鏈條伸展困難,嚴重制約欠發達縣城的經濟發展。在引導和規劃縣域經濟發展時應從宏觀的角度注重產業關聯性,清除制約產業互動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障礙;從微觀的角度應該主動適應產業互動,展開產業鏈條,實現產業溝通,尋求并進一步拓寬發展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縣域新農村規劃的具體內容
縣域新農村規劃工作須形成合理村莊規模,對舊村進行改造,合村并點。我國當前大部分縣域農村居住分散,農房占地多,村莊規模小,數量多等狀況尤為突出,如何在這種狀況中配套基礎設施,集約利用土地,改善農村景觀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最大難題。為了集中處理垃圾,污水,方便上下水道,供暖,道路等設施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必須在地域上實現居民點的相對集中。因此,縣域新農村規劃必須按照節約用地,緊湊發展,強村并弱村,大村并小村,合并相鄰村等原則,結合當地實際發展要求,通過實行有關優惠政策,對現有農村居民點的布局結構進行調整,對村內閑置宅基地要進行妥善清理,利用村莊原有用地治理“空心村”,改造舊村,在減少村莊數量的同時擴大村莊規模,撤并人口少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引導農村人口向居住社區集聚,社區的選擇必須秉承有利生產且方便生活的原則,有限考慮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社區。要合理控制中心村的居住人口規模。中心村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兩種類型:一是改造舊農村,對農房進行集中布置,合理配套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二是以富村帶動窮村,以發展快的村莊兼并過于落后的村莊,通過發展快的富村帶動較落后的村莊聚集成中心村。
縣域新農村規劃工作必須依托城鎮,以縣城為中心,形成村鎮縣城體系。眾所周知,工業化始于城市化,縣域經濟工業化需要就近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獲取規模經濟,發展城鎮載體。縣域城市化發展通常不能跟上工業化進程,這種現象在經濟欠發達縣域尤為明顯,嚴重制約縣域經濟的深入發展。因此,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應堅持規模經濟,生產專業化,比較利益等原則,合理定位城鎮功能和規劃城鎮布局,完善城鎮管理體制。縣城作為縣域中心,是新農村建設的中流砥柱,對縣域發展起著帶頭作用,可以且應該在縣域經濟發展中起到“龍頭”作用。城鎮作為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結合點,一方面聯系城市,接收城市輻射效應,另一方面聯系廣大農村,能夠指導和協調本區域內各種產業的發展,且能通過輻射帶動周邊鄉村,聚集生產生活資料為農民生活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新農村規劃應重點建設市場發達,經濟繁榮的中心城鎮,再通過其示范作用和輻射力帶動欠發達村莊和城鎮的發展。
四、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新農村規劃工作
縣域新農村規劃要緊密結合自身資源、環境、經濟條件,以縣域經濟發展為核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縣域經濟發展與新農村規劃工作兩者的協調統一。
首先,縣域經濟發展為新農村規劃工作提供方向。縣域經濟發展是縣城發展的根本性目標,政府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必須以縣域經濟實際發展特征為出發點,才能制定出科學的經濟發展戰略,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大規模縣域經濟建設。新農村規劃涵蓋了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等方面,必須服務于特定發展目標,是一種詳細的具體規劃。而縣域經濟作為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鄉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結合體,是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環節,對實現農村經濟甚至國家經濟發展目標具有決定意義。因此,新農村規劃必須服從縣域經濟發展的要求。
其次,新農村規劃對縣域經濟發展具有顯著促進作用。新農村規劃通過采取多項措施,綜合協調建設農村經濟,政治,社會,科技,用地,交通,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實現多種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居住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境。可以說,縣域經濟發展的落腳點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農村規劃,它能通過結合本地實際,合理布局,統籌兼顧,逐步向農村引入縣域規劃建設項目,以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切實提高農民生產技能,轉變農民生產經營思路,促進農村生產力水平的顯著提高,對縣域經濟發展起著強有力的促進作用。
五、總結
綜上所述,要搞好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新農村規劃工作,必須把新農村規劃和縣域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與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結合起來,將新農村規劃置于縣域經濟發展體系之下,將兩者融會貫通,使縣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規劃兩者協調統一,把改變村容村貌、改善鄉村生活條件與發展鄉村經濟和鄉村社會事業相結合,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惠娟.縣域經濟發展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J].江海縱橫,2008(04).
[2] 趙秋榮.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對西寧市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考[J].青海統計,2008(06).
[3] 李健,張建誠.五個文明目標的和諧統一: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內涵的新解讀[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
[4] 王愛萍,韓淑芬,王立紅,等.縣域經濟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互動研究[J].商業時代,2009(21).
[5] 王婉芳.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探索:以長三角為例[J].生產力研究, 2009(12).
縣域經濟發展需要依靠縣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依據本縣域具有的生態環境,自然條件,人工狀況,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情況以及所屬較大經濟區域內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對本縣經濟的戰略目標和戰略布局等做好統籌規劃。縣域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在城鄉差距不但加大的情況下,對農業實行工業反哺,帶動農村發展的舉措。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新農村規劃需要有關政府部門依據農村的自然條件(包括氣象條件,地形條件,水文地質,人口資料,歷史改革等),以及社會條件(包括土地利用及分布,村民居住條件)和經濟條件對農村產業特色,人口,發展方向和規模,古建筑保護等進行合理的總體規劃,一般以5~10年為發展規劃期限,若發生重大環境變化或規劃期滿時應該及時調整規劃。縣域經濟發展與新農村規劃兩者相互協調,互為一體。縣域經濟發展能夠為新農村規劃工作提供方向,合理的新農村規劃能夠有效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下文首先闡述了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在此背景下對新農村規劃工作的具體內容作了概括,在此基礎上探析了縣域經濟發展中如何做好新農村規劃工作。
二、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
縣域經濟發展需要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重點發展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優勢經濟和特色經濟。縣域經濟作為一種綜合性經濟的同時又是一種區域經濟,在具備國民經濟一般性特征的同時又兼具區域特色。因此,制定縣域經濟發展戰略應該秉承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應該突出特色,重點開發,做大市場,不能也不應該搞全線出擊,面面做大。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與其他地區結構雷同,產業趨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強化自身優勢和特色。縣域經濟發展要以市場為導向,實現本地資源優勢與市場需求的有效結合。縣域資源優勢對于發展地區特色經濟,保持地區經濟優勢具有顯著作用,但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所謂的特色必須與符合市場需求才具有經濟價值。因此,縣域經濟發展須以市場為根本性導向。縣域經濟發展不能目光短淺,考慮經濟發展只從自身資源出發,而是必須適應市場需求,努力參與資源利用競爭,不能局限于區域經濟格局,要對虛擬經濟進行充分利用,這樣才能通過聯合與合作等市場橋梁和紐帶促成經濟的持續深化發展。縣域經濟發展須將縣域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循環中,實行對外開放。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擺脫行政區域局限,實現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的經濟循環交流,始終不渝地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任何自給自足,保守的,封閉的潛意識和經濟觀念勢必導致經濟差距擴大,經濟落后。這是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維持縣域經濟持續高效率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開放性,只有以開放觀念作為主導,才能有效地發展外向型,開放型經濟,因地制宜發展多樣化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才能提高縣域經濟開放度。縣域經濟發展須依托城鎮,使縣域經濟發展的經濟效應達到聚集規模。要以發展城鎮為載體實現縣域經濟的工業化,就近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產業聚集。在發展縣域經濟時應該重視小城鎮建設與鄉鎮企業發展的同步性,重視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高度相關性。在此過程中還應該秉承規模經濟原則,生產專業化原則,比較利益原則,才能引領企業集中于具有比較優勢的城鎮,進而大大加快縣域經濟的工業化進程。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實現產業互動,提高產業協調性。產業間的連鎖互動依賴于產業間的關聯度,如果產業間的關聯度過低,將導致產業鏈條伸展困難,嚴重制約欠發達縣城的經濟發展。在引導和規劃縣域經濟發展時應從宏觀的角度注重產業關聯性,清除制約產業互動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障礙;從微觀的角度應該主動適應產業互動,展開產業鏈條,實現產業溝通,尋求并進一步拓寬發展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縣域新農村規劃的具體內容
縣域新農村規劃工作須形成合理村莊規模,對舊村進行改造,合村并點。我國當前大部分縣域農村居住分散,農房占地多,村莊規模小,數量多等狀況尤為突出,如何在這種狀況中配套基礎設施,集約利用土地,改善農村景觀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最大難題。為了集中處理垃圾,污水,方便上下水道,供暖,道路等設施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必須在地域上實現居民點的相對集中。因此,縣域新農村規劃必須按照節約用地,緊湊發展,強村并弱村,大村并小村,合并相鄰村等原則,結合當地實際發展要求,通過實行有關優惠政策,對現有農村居民點的布局結構進行調整,對村內閑置宅基地要進行妥善清理,利用村莊原有用地治理“空心村”,改造舊村,在減少村莊數量的同時擴大村莊規模,撤并人口少的自然村和行政村,引導農村人口向居住社區集聚,社區的選擇必須秉承有利生產且方便生活的原則,有限考慮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社區。要合理控制中心村的居住人口規模。中心村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兩種類型:一是改造舊農村,對農房進行集中布置,合理配套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二是以富村帶動窮村,以發展快的村莊兼并過于落后的村莊,通過發展快的富村帶動較落后的村莊聚集成中心村。縣域新農村規劃工作必須依托城鎮,以縣城為中心,形成村鎮縣城體系。眾所周知,工業化始于城市化,縣域經濟工業化需要就近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獲取規模經濟,發展城鎮載體。縣域城市化發展通常不能跟上工業化進程,這種現象在經濟欠發達縣域尤為明顯,嚴重制約縣域經濟的深入發展。因此,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應堅持規模經濟,生產專業化,比較利益等原則,合理定位城鎮功能和規劃城鎮布局,完善城鎮管理體制。縣城作為縣域中心,是新農村建設的中流砥柱,對縣域發展起著帶頭作用,可以且應該在縣域經濟發展中起到“龍頭”作用。城鎮作為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結合點,一方面聯系城市,接收城市輻射效應,另一方面聯系廣大農村,能夠指導和協調本區域內各種產業的發展,且能通過輻射帶動周邊鄉村,聚集生產生活資料為農民生活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新農村規劃應重點建設市場發達,經濟繁榮的中心城鎮,再通過其示范作用和輻射力帶動欠發達村莊和城鎮的發展。
四、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新農村規劃工作
縣域新農村規劃要緊密結合自身資源、環境、經濟條件,以縣域經濟發展為核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縣域經濟發展與新農村規劃工作兩者的協調統一。首先,縣域經濟發展為新農村規劃工作提供方向。縣域經濟發展是縣城發展的根本性目標,政府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必須以縣域經濟實際發展特征為出發點,才能制定出科學的經濟發展戰略,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大規模縣域經濟建設。新農村規劃涵蓋了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等方面,必須服務于特定發展目標,是一種詳細的具體規劃。而縣域經濟作為微觀經濟與宏觀經濟,鄉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結合體,是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環節,對實現農村經濟甚至國家經濟發展目標具有決定意義。因此,新農村規劃必須服從縣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其次,新農村規劃對縣域經濟發展具有顯著促進作用。新農村規劃通過采取多項措施,綜合協調建設農村經濟,政治,社會,科技,用地,交通,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實現多種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居住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境。可以說,縣域經濟發展的落腳點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新農村規劃,它能通過結合本地實際,合理布局,統籌兼顧,逐步向農村引入縣域規劃建設項目,以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切實提高農民生產技能,轉變農民生產經營思路,促進農村生產力水平的顯著提高,對縣域經濟發展起著強有力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