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鄉鎮企業 環境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X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3)004-127-02
1 鄉鎮企業造成的環境污染損失狀況
據1988年統計(下同),中國鄉鎮企業是分別由工業企業、農業企業、建筑企業、交通運輸企業及商業、飲食業構成,而工業企業的產值占到70%以上,是主要組成都分,也是主要環境污染源。
中國鄉鎮工業數量巨大,已超過700萬家,占全國工業(含鄉鎮工業,下同)企業數的94.8;鄉鎮工業人數已超過5000多萬人,占全國工業企業人數的88.2%;鄉鎮工業總產值已超過3200多億元;占全國工業產值的23.3%。
從對鄉鎮工業環境污染與鄉鎮企業生態破壞兩個方面(1978-1988年)的環境經濟損失動態分析表明:其經濟損失自1978年來是逐年增加的,1985年前增加較慢,1985年后增長加快,至1988年鄉鎮工業污染經濟損失累計達355億元,年均約35.5億元;鄉鎮企業生態破壞累計損失值達258億元,年均約25.8億元;合計累計713億元,年均71.3億元,為產值的10.16%,為總收入的10.77%,為利稅的79.79%。
我國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一躍成為振興我國經濟的生力軍,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有力地促使了農民生活富裕起來。但是,由于鄉鎮企業在建設過程中,投資少,規模小,生產工藝簡單,技術落后,管理水平低,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尤其是對農業生產造成毀滅性破壞,甚至危害到人民生命健康,最終影響了自身及其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見,改善鄉鎮企業的環境污染現狀,實現鄉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
2 鄉鎮企業的環境污染現狀及原因
2.1 鄉鎮企業的環境污染現狀
鄉鎮企業工業廢水排放量大,嚴重污染了農村環境。調查資料表明,大部分地區在鄉鎮工業高速發展的同時,污染物排放量也以較快速度增加,有的甚至以產值或產值增長相同的速度增加。從全國廢水排放趨勢來看,每5年增加1倍,到2000年已占全國廢水排放量的50%左右。從水質污染趨勢看, 2000年我國約有一半的省市區會產生大面積的區域性污染。其中,京、津地區,將達到江、浙、滬一帶的水平。尤其是2003年以后,太湖流域、淮河流域等受周邊鄉鎮企業污染嚴重,雖經過多次強制治理和整頓,環境污染越來越突出。2006年,全國地表水總體水質屬中度污染,七大水系五類和劣五類水質已占26%,國家重點監控的9大湖泊中整體水質為五類和劣五類水質的就達7個。五類水意味著已不能和人體接觸,而劣五類水則喪失基本生態功能。2007年5月由于太湖湖體污染加重,湖體生態結構受到破壞,藍藻占絕對優勢,最高時約占藻類總量的94%,發生大面積水華,嚴重影響了周邊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甚至嚴重影響了湖區人民的身體健康。
鄉鎮企業大氣污染問題突出,據統計資料顯示,鄉鎮企業工業廢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的排放量占同類指標的比重最大,這些究其原因,是由于鄉鎮企業生產設備落后,設備除塵率低,工業廢氣凈化處理率低,以及大量廢氣無組織排放等原因造成。例如鄉鎮企業中的小型磚瓦廠、琉璃廠、包裝廠、造紙廠等,這些類企業普遍存在無組織排放,除塵效率低下等問題,這些都是導致鄉鎮大氣污染嚴重的原因。
鄉鎮企業的噪聲污染主要由交通運輸、建筑施工、以及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目前很多地區的噪音都超過了標準分貝,有很大一部分鄉鎮居民生活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中,這嚴重影響了他們正常的生產生活。有些地區的紡織企業、機械加工企業、以及工廠鍋爐房的引風排風機都容易引發噪聲污染。
由于鄉鎮工業的迅猛發展,按目前的技術進步、控制污染水平和農村環境管理狀況,則未來它對農村環境的污染影響,將是巨大的。
2.2 鄉鎮企業產生環境污染的原因
(1)片面追求經濟利益。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希望的是小投入大回報,利用逃避污染治理手段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部分鄉鎮領導的環保意識不強,在環境保護和經濟利益沖突時,往往選擇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取眼前的經濟效益。
(2)鄉鎮企業自身的缺陷。鄉鎮企業大部分生產水平不高,技術力量薄弱,粗放式經營,能耗高,規模效益不明顯,生產短期化。因此,大部分鄉鎮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肆意排放污染物,造成超標排污,污染環境。
(3)缺乏適宜的誘導政策。在處理鄉鎮工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上,政府經常采用的關閉鄉鎮企業的辦法。企業往往象征性地停產一段時間,不久重新開業。
(4)鄉鎮企業布局分散。受經濟實力所控,多分布于小河、小溪、池塘附近,取水、排水往往為同一水源,形成污染循環,污染源的分散性,同時也增加了控制污染的難度,不利于集中管理。
3 促使鄉鎮企業綠色發展的對策
3.1 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立法
由于當前我國環境保護基本法滯后于社會現實的需要,而且也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環境立法有差距,所以國家抓緊制定“全國鄉鎮企業環境保護法規”等類似法律法規,面對目前的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的全新理念,環境保護法的修改是當務之急。
在目前環境的新形勢下,鄉鎮企業環境立法需要突破傳統的觀念和思想,達到立法范圍的創新,與一般的條例不同,它不僅要具有法律的權威性,充分利用法制的有力手段,特別是重點要盡量放在懲處那些無視環境法規的違法者上,從而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
3.2 加強鄉鎮企業的環境規劃和布局
企業從落地到建設必須同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鄉鎮企業也是一樣,必須有環境規劃和布局,而且必須納入鄉鎮建設總體規劃及區域農業劃規之中。規劃一經制定并以人大通過,也具有與立法同等的效力,立法中也應有確保規劃實施的條文。運用法律法規和經濟手段解決企業的環境問題,大力推廣鄉鎮企業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和排污收費制度等,除了對每一個企業進行環評和監控,還要針對鄉鎮企業特點進行區域環評和監控,在環評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規劃和布局。
目前我國的鄉鎮企業環境發展存在四個不適應:環境規劃與集鎮建設規模的擴大及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不相適應、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與迅猛發展的鄉鎮企業速度不相適應、環境保護資金投入與經濟建設的資金規模不相適應、環境管理力量及其執法力度與面廣、量大的鄉鎮企業不相適應。針對上述問題,結合產業政策和產業結構調整,做好縣級與鄉(鎮)級的環境保護規劃,并重點制定鄉鎮企業環境污染治理規劃刻不容緩。(1)解決好污染大戶的問題。充分利用當前全國調整經濟結構的時機,對現有的鄉鎮企業產業結構及產品結構,進行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調整工作。(2)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經濟結構。這就要求鄉鎮企業經營者切實轉變經營思想,樹立綠色營銷觀念,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再次,建立、健全鄉(鎮)政府、鄉鎮企業的環境目標責任制。應建立環境管理網絡,把環境管理納入鄉鎮企業管理的軌道,各級環保部門應加強環境管理的力度,認真執行“三同時”和新、改、擴建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3)加強鄉鎮企業的環境管理機構建設,實現監督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培養一批強有力的環保執法監督隊伍。
3.3 建立比較完善的清潔生產管理體制和實施機構
清潔生產作為國際上最新推出的工業生產發展模式。在現階段,推廣清潔生產,對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在鄉鎮企業推行清潔生產,最主要的就是加大清潔生產工作的行政管理力度,以源頭削減和全過程控制為工作的核心內容,在鄉鎮企業建立比較完善的清潔生產管理體制和實施機構,培訓人員、建立隊伍、試點示范,逐步在鄉鎮企業中推行清潔生產。
建立比較完善清潔生產的管理,是鄉鎮企業環境保護法制、規劃手段的補充,與此有關的法制、規劃也可看作是該項管理的組成部分。管理體制、條例的制定和實施,就可以控制清潔生產程序上、手續上、關系上的混亂狀況,就可能發揮鄉鎮企業環境保護管理的職能和作用,從而有效的降低鄉鎮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危害范圍和程度。
3.4 加強對鄉鎮企業環境污染的控制
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在快速發展、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面對鄉鎮企業這個特殊的對象,采取傳統的、單一的處理措施是難于行得通的。結合我市實際,從總體上實施“三同時”是可能的,但要求每個企業都實現“三同時”也是難于行得通的,但也不能因行不通面聽其自然,放任自流,因而制定一套簡易可行的合理控制系統也是當務之急。
(1)建立完善環保目標責任制,為增強部門落實環保分工負責的意識,應建立責任目標,年度考核,表彰懲處三位一體的運行機制。(2)調整鄉鎮企業產業結構,需要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鼓勵和發展無污染和少污染的行業和產品。(3)加強對污染源的管理。加強對重污染企業監管,定期抽查其排污狀況,重點從源頭進行整治。如實現了控制的設想,大量的污染物就會消除在生產之前、之中或之后,另外還可以通過綜合利用獲得可持續收益,處理后的廢水、污水還可以資源化,同時基本消除農村鄉鎮企業的污染危害。(4)推廣使用優質新興能源,特別是太陽能、風能及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
3.5 提高鄉鎮企業、居民的環保意識
提高鄉鎮企業、居民的環保意識,可以為環保工作的落實提供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通過環保、新聞媒介、居民社區及執法等各單位有關環保的組織、宣傳和執法活動,才能全面提高社會全員的環保意識。向鄉鎮各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決策者、各級干部、各方面的技術人員及廣大農民宣傳、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生態知識及鄉鎮企業的控制和管理知識的任務,是一項十分迫切、艱巨而長期的任務。但是,地區發展差異和環保意識的不普及造成目前許多地區的廣大干部只了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了解環境保護、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所以,鄉鎮企業環境保護宣傳是一項重要的戰略對策。
關鍵詞:案例教學;世界經濟概論;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231-02
收稿日期:2001-01-18
作者簡介:周申(1970-),男,四川成都人,教授,從事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學研究;易苗(1984-),女,湖南長沙人,博士研究生,從事國際貿易學研究。
一、在世界經濟概論課程中運用案例教學的意義
(一)世界經濟概論課程簡介
世界經濟概論屬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基礎經濟學的教學,并借助于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和分析工具,研究戰后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運動規律以及發展趨勢,同時運用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入考察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轉軌國家經濟特點,結合中國改革開放、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接軌,認真分析戰后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系列重要問題。通過學習,使學生們了解和掌握世界經濟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熟悉通行的國際經濟運行規則和慣例,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能在涉外工作中為中國政府、企業界、研究部門科學決策提供有效咨詢、建議和發揮專業特長的專門人才。在該課程中運用案例教學對豐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二)案例教學的含義
案例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正確的思維方法、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的教學方式。
案例教學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代,但它真正作為一種教學方法的形成和運用,卻發生在1910年美國哈佛大學的法學院和醫學院。20世紀初,案例教學開始被運用于商業和企業管理學,其內容、方法和經驗日趨豐富和完善,在諸多的案例教學法中,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名和被廣泛贊譽的就是哈佛商學院案例,正是哈佛商學院對案例教學法的成功運用和實施,尤其是使用這種方法為社會培養的大量杰出的工商界驕子,使得案例教學法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被認為是代表未來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
(三)案例教學在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世界經濟概論教學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傳統教學方法比較注重理論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可能會培養出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學生在遇到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會出現難以運用理論、錯誤運用理論的情況,面對實際問題束手無策。案例教學是將實際情況編寫成案例呈現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入所描述的實際現場,探尋成敗得失的原因和教訓,就能使其內容由抽象變為具體,容易學習。
2.案例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世界經濟概論課程不僅需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案例教學中,學生被設計身處在特定的情境中,對復雜多變的形勢獨立作出判斷和決策,在這過程中鍛煉了自我綜合運用各種理論知識、經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世界經濟概論教學中,案例教學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作用尤為明顯。
3.案例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世界經濟的現實紛繁復雜卻又充滿趣味。運用案例教學這種互動式教學,訓練學生決策藝術,鍛煉學生以當事人的身份,身臨其境地解決問題,并在不完全信息的條件下作出自己的獨立決策,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成就感。
二、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案例教學的組織實施
(一)選取案例
1.案例要有關聯性。要緊扣世界經濟學科基本理論和教學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選擇案例,體現已講理論從抽象到具體、擬講理論從具體到抽象的思路,使案例發生的時空與授課的時空盡量接通。這樣,學生的感受才會更深刻。
2.案例要有真實性。缺乏真實性的案例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一方面,可以從學生的理論水平出發,選擇世界經濟中發生的真實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以參考一些案例自己編纂案例,但一定要注意符合生活工作中的真實情況。另外,表述要嚴謹準確,事實清楚,數據確切,真實可信。
3.案例要有典型性和新穎性。要在眾多案例中選擇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全面性、最能體現同類事物共性的案例,以培養學生把握事物規律性的能力。要防止“貼標簽”式簡單對應地選擇案例,應使案例涉及改革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同時,要經常更新情節過時的陳舊案例;要老案翻新,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要立足時代前沿,多選擇反映世界經濟新變化、新特點的案例。
(二)討論案例
1.準備討論案例。(1)準備案例文本。案例如果篇幅不大,討論可以選擇在課堂上進行,教師應提前計算好人數,將案例打印以便在課堂上發給學生。如果案例內容較多,教師應提前把案例分發給學生,或者提前將案例電子版上傳到網絡上,讓學生自己下載并打印。(2)布置閱讀任務。拿到案例之后,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認真閱讀案例,熟悉案例及其背景,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到圖書館、互聯網查閱有關資料,了解有關專家的不同觀點,同時也可要求學生預習或者復習與案例相關的理論知識,并針對案例中的思考題進行分析,提出對策及理由,做好討論發言的準備。(3)成立學習小組。如果學生人數太多的話,教師應當事先讓學生成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約為五六人,可以教師事先分配好,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課后由各小組自行安排時間討論,在小組活動后,推薦一名或兩名在課堂上交流發言。
2.組織討論案例。(1)學生發言。組織學生個別或每組派一到兩名代表在課堂上發言,闡述對案例的分析過程并給出案例所附問題的解決方案。課堂發言既可以延續學生們前期分析案例及解決問題的過程,又可以強化學生們的發言技巧和表達能力。(2)集體辯論。分別發言后,組織學生之間互相提問,討論時可以支持別人的觀點,闡明自己的觀點,也可反駁別人的觀點,并展開激烈的辯論。辯論可以訓練學生從多方面來思考問題,在提高自己說服他人能力的同時也認識到自身思維的不足。
(三)總結案例
1.口頭總結。可以先由學生進行口頭總結,包括案例的最終解決方案和從案例學習中收獲的心得體會;教師在課堂最后對于案例要進行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問題解決方案優劣的評價,對于學生在討論案例時的精彩時刻或不妥之處也應當指出。
2.書面總結。案例討論結束后,根據教師的要求和自己體會,學生要完成案例分析報告,報告中學生要對此次案例分析的收獲和尚待解決的問題做出書面總結。學生通過案例報告結束案例討論,將自己的思路梳理清楚,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同時案例報告也是評估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參考依據。
(四)一個實例
在本科生世界經濟概論的教學實踐中,使用案例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荷蘭病”這一概念的成功嘗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世紀60年代,已是重要制成品出口國家的荷蘭發現了大量天然氣資源,此后荷蘭出口劇增,經濟顯現繁榮景象。但到20世紀70年代,荷蘭遭受到通貨膨脹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長率降低、失業率增加的困擾,這一現象被稱為荷蘭病。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受到這個概念名稱的影響(“荷蘭病”似乎只會在荷蘭出現),往往難以把握其本質。通過學習、討論和分析尼日利亞“石油意外收入”和哥倫比亞“咖啡意外收入”的案例,學生們充分認識到,荷蘭病可能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適用于所有“享受”初級產品出口急劇增加的國家。盡管這種病癥一般是與自然資源的發現聯系在一起,但它也可能因任何一種造成外匯大量流入的事件誘發,其中包括自然資源價格的急劇上升,外國援助和外國直接投資等等。荷蘭病的根源是新資源發現而獲得的意外收益對原有出口產業(例如制造業)產生不利影響而帶來的一系列經濟問題。案例教學使得學生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形成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和探索性學習的開放型學習氛圍,顯著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有利于促使學生學會溝通與合作。
三、目前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案例教學中的主要瓶頸及克服的思路
目前在世界經濟概論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的一個障礙是,盡管中國已經登上國際經濟舞臺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可供直接使用的案例幾乎全部是基于國外所發生的經濟事件。因此筆者認為,我們有必要嘗試自主編寫以中國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發生的經濟事件為藍本的案例,并在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積累。例如,在有關生產要素變動對一國生產和貿易結構影響的現實經濟事件分析中,中國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流入城市和外國直接投資涌入的經濟效應為我們編寫以中國為背景的案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此外,教師要注意提高案例教學的藝術。案例教學法的特點是側重實踐、師生交互式和基本由學生自主進行,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導。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確定教學目的和方法、選擇合適的題目、案例和閱讀材料、組織課堂討論、評估學生的表現。首先要把握好案例教學的時機;其次須完全掌握案例中所展示的事實:教師應對案例一讀再讀,并做出筆記,以便把握案例的要點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此外要具有時間概念,小組討論的時間至關重要,教師要注意運用這種形式有效地加以控制,要根據討論問題的重要性來分配時間。
參考文獻:
[1]陳英.論管理案例教學的基本概念[J].濟南人學學報,2004,(4).
[2]鄧正林.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15).
[3]何威.哈佛商學院與案例教學法[J].管理案例教學研究,1999.
[4]李向東,張玉英.案例教學在經濟管理類課程中的應用[J].專業教學研究,2008,(6).
一、經濟管理現代化的表現
當前,在經濟管理逐步創新的歷程中,現代化的經濟管理模式在經濟發展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就經濟管理的客觀情況而言,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現代化的經濟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管理的創造性和能動性
經濟發展水平盡管越來越高,但為滿足經濟發展趨勢的各種要求,也需要相應提高其他層面的發展水平。在經濟管理領域,逐漸增強的經濟管理能動性和逐漸擴展的經濟管理權限,使得經濟管理不管是在外在管理方面還是在內部刺激方面都極具積極的作用。同時經濟管理的現代化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創造性,在經濟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及模式過程上也具有先進性的體現。經濟管理模式的現代化正是由于其創造性和能動性的特點,使得在經濟管理方法企業能夠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具備滿足自身經濟發展要求的能力。
(二)管理的藝術性和重要性
科技和經濟水平的迅速發展,使得其他技術也相應取得的不小的進步。應用技術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具有確保企業技術先進性的功能,但是一旦企業在自身發展中不能很好的進行經濟管理,那么企業可能就會面臨自身凝聚力的缺失。當前管理在企業的發展中具有越來越突出的作用,其重要性日益明確。在這種背景下,企業不斷將現代化的經濟管理方式用于自身的發展過程,隨著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經濟管理模式的現代化已不再單純的要求企業內部的相關工作實施僅僅需要符合相應的制度章程,還逐漸注重管理形式的藝術化。例如文化建設、心理剖析等管理方法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逐漸應用,可以更好、更高效的達成經濟管理目的。
(三)管理的民主化與專業化
企業管理人員擁有良好的經濟管理知識儲備是企業實現經濟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先決條件。專業化的經濟管理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和管理能力。同時,經濟管理模式的現代化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人性化。對我們國家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講,經濟管理模式的民主化更貼近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助于我國經濟靈活性的發揮。
二、經濟管理發展的新趨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經濟管理方式的發展也正體現出一種全新的態勢。這種發展趨勢不但有助于經濟管理現代化的實現,同時還可以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新需要。
(一)完善經濟管理制度
在任何一種管理的實施過程中,管理制度不但能夠為管理工作的實施提供基本的章循支持,同時還具有不斷進行自我完善的功能。在經濟管理制度的更新和完善過程中,適時的將人性化管理納入其中,逐步完善經濟管理制度關于人性化部分的要求,可以充分體現企業實施相關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使得企業各種工作在順從民意的前提下能夠取得更快、更高效的管理效果。
(二)轉變管理觀念
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在當前顯得尤為突出。在這種趨勢下,我國企業必須摒棄傳統的經濟管理觀念,正確認識自身在管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充分注重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并將其置于企業管理和運行的重要位置,在經濟管理實施的過程中讓經濟管理充分發揮其能動性,體現適宜的人性化和充分的現代化,不斷完善自身的經濟管理模式和經濟管理機制。此外還要注意專業性管理人員作用的發揮,選擇性的吸收國外先進管理模式的營養成分,在管理安排中培養企業管理工作人員的民主意識,不斷優化經濟管理方式,推動經濟管理全面、科學的發展。
(三)注重經濟管理模式的民主化
管理模式的民主化是促成經濟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實施的一種關鍵因素。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是否得當、管理工作能否獲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和管理模式是否具有充足的民主化體現有直接的關系。在決策重大經濟管理問題時,企業應讓民主化管理發揮其本應發揮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影響企業戰略走向的重大管理問題上,可以通過范圍內的全員表決對其予以確認。在實施經濟管理現代化的歷程中,經濟管理模式的民主化能夠更為符合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新要求,這種方式能夠使企業更好的進行經濟管理決策,有助于企業管理目的的達成和經濟效益的提升。
三、結語
[關鍵詞]世界經濟概論;課堂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6 — 0158 — 02
隨著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融入世界的步伐在加快,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也逐漸上升,同時受世界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需要大量熟悉世界經濟運行規律,掌握世界經濟知識的專門人才。為了適應這種發展,高校開設了《世界經濟概論》這門課程。
一、《世界經濟概論》課程的特點
《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是逐漸在中國開設的。20世紀60年代,陸續有一些中國高校把《世界經濟概論》作為財經專業的本科及研究生階段的專業課。隨著中國不斷改革開放以及逐漸融入世界,國家教委1998 年在高校課程設置目錄中,把《世界經濟概論》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同時,其他經濟類專業也將《世界經濟概論》作為基礎課。這大大促進了該課程的教學和研究發展。
《世界經濟概論》是一門綜合經濟學課程。該課程主要是借助于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和分析工具,研究戰后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運行規律以及發展趨勢,并運用馬列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入考察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轉軌國家經濟特點,結合中國改革開放、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接軌,分析戰后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系列重要問題。該課程涵蓋的內容很廣,包括國際貿易、國際直接投資、經濟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世界不同發展模式、世界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等。它向學生展示了世界經濟的整體脈絡和走向,客觀而辯證地透視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而這些內容所涉及的理論都非常豐富,所涉及的相關問題也錯綜復雜,需要學生深入探討,這使得該課程的學習難度比較大。不僅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各國越來越對外開放,世界各國在商品、勞務、技術、資本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也日益深入,《世界經濟概論》逐漸成為一門開放性很強的課程。
高校開設《世界經濟概論》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正確理解世界經濟形成和發展的規律、運行機制及發展趨勢,世界主要國家或國家集團經濟發展道路以及世界基本政治經濟格局和當代世界主題,增強學生對世界經濟的學術動態和前沿的了解,明確世界經濟運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思路,不斷吸收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開設這門課程也是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國際化的視野,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開設這門課程也有助于為國家制定經濟發展戰略特別是對外發展戰略和政策提供客觀依據。
二、《世界經濟概論》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世界經濟概論》這門課程十分重要,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陳舊。世界經濟經常發生變化,甚至瞬息萬變,新事物、新現象更是層出不窮,但《世界經濟概論》教材的更新速度遠遠跟上國際經濟、政治形勢的發展變化。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教材比較著重于世界經濟一般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教材著重當代資本主義新的發展趨勢和特點的研究,21世紀的教材重點則放在了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所帶來的世界性問題上。即便進行了更新,教材內容仍落后于世界經濟的實際發展。比如,絕大部分《世界經濟概論》教材都沒有包含歐債危機、人民幣國際化等最新內容。不僅如此,時至今日,各種社會信息和信息傳播渠道飛速發展,學生能夠接觸到的信息量大增,其接受知識途徑的選擇面越來越多。這使得在講授《世界經濟概論》過程中,教師如果在內容和形式上不及時更新,不斷調整,緊跟世界經濟發展潮流,將無法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學術水平不高,對教學內容缺乏研究,沒能及時補充新知識,致使傳授給學生的都是陳舊的知識。
第二、教學方法單一,滿堂灌現象嚴重。在大學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教師以自己為中心,學生是教學中的被動者,《世界經濟概論》教學亦不例外。很多教師是課堂的唯一表演者,經常唱獨角戲。這集中表現在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滿堂灌,課堂氣氛沉悶,討論和實踐環節較少甚至沒有。滿堂灌使學生處于非常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更嚴重的是,有些教師在課堂上還機械地照本宣科,語調單一,講解枯燥無味,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也不能給出令人信服的回答,這大大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和情感相聯系的,它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積極的心理成分,是學習動機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強大動力。如果人們對某事物有興趣,那么興趣就會像磁石一樣緊緊吸引他們,促使他們排除干擾,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創造的潛能。但在《世界經濟概論》教學中,很多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有些學生經常逃課,即使上課的學生也不集中精力聽講。盡管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教師課堂教學缺乏吸引力卻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不僅如此,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不重視情緒、動機、興趣因素對學習的重要促進作用,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三、《世界經濟概論》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為了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世界經濟概論》課堂教學需要改革。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及時補充新知識。世界經濟是發展中的學科,而教材的更新又難以跟上實際的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世界經濟概論》時,注重充實新內容、新數據和新資料。比如,在講授區域經濟一體化一章時,課本中關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內容比較陳舊。作為教師,應該補充這方面的知識,告訴學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已經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啟動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教材在敘述歐盟成員國時給出的數據是2004 年5月1日的,當時只有25個成員國。老師需要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歐盟成員國到2007 年1 月1 日增加到了27個,到2013年7月1日克羅地亞加入后則會變成28個。在講到全球經濟危機時,教師不僅要講1997年的亞洲經濟危機,還應補充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一直持續到現在的歐債危機以及它們發生的原因和產生的影響。又如,教材在談到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時,中國經濟還不像現在這樣強大。教師應該告訴學生中國的GDP在2010年就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現在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這些補充能大大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二、開展課堂討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講授與討論并行,改變了傳統“填鴨式”教學的呆板,能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地去分析、思考、解決問題。從互動效果來看,討論式教學可以引起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就擴大了課堂教學中的信息渠道,使整個課堂教學成為了一個網絡結構,學生不僅可以向老師學知識,而且也可以從同學中學到知識。老師根據教學安排,可以適當增加討論課的次數,及早將要討論的題目布置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在課后查閱資料。在討論時,教師可以將班上的學生分組,每個組都要參與討論,甚至提出問題。在討論結束后,先讓每個組進行歸納總結心得體會。然后,老師再就相關的知識和學生的表現進行講解和點評。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討論的問題有一個更直觀、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在下一次討論時,學生也能吸取上一次的經驗教訓。在討論主題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安排,選擇一些與專業知識有關的熱點問題作為討論的題目。這既能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又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第三、實施案例教學。在《世界經濟概論》學習過程中,經常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學生認為這是一門純理論課,和實際沒有多少關聯。對此,教師要在教學中通過案例讓學生明白《世界經濟概論》是一門理論和實際聯系非常密切的課程。例如,在講授匯率一節時,教師可以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實行的是一種什么匯率制度?中國為什么不愿意讓人民幣大幅升值?1985年的廣場協議對人民匯率變動的啟示是什么?又如,在講到貿易保護主義這一章時,教師可以列舉中國最近幾年遭到的反傾銷調查事例,并指出原因所在。教師有針對性的采用案例教學一方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他們從枯燥的理論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又能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選擇案例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案例要真實可靠,具有典型性,且應該與所對應的理論知識有直接的聯系。二是案例要具備生動性,可激發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第四、補充影音資料,增加感性認識。講授《世界經濟概論》課程的許多老師現在都采用了多媒體教學。但這種多媒體其實就是單純的PPT,僅將書本上的知識復制到了PPT上,仍然是比較死板的知識。如果只是按照這種PPT授課,學生沒有實地調研,很難理解或是形成感性認識。因此,對一些重要的歷史性事件或背景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補充影音資料來幫助學生提高認知度。像《大國崛起》、《貨幣戰爭》、《經濟制高點》、《金磚之國》、《華爾街》等都是極佳的輔助材料。教師可以將其中最主要的內容融合到PPT相關章節里播放。這樣的教學手段才叫真正的多媒體,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聽講集中度,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王鈺.《世界經濟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探索
〔J〕.經濟研究導刊,2011,(08).
〔2〕 管延芳.《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教學方法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08,(04).
〔3〕 趙梅等.關于改進《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J〕.經濟師,2012,(02).
〔4〕 張燁.如何提高大學生學習興趣——淺談《世界經濟概論》的教學思路〔J〕.科技資訊,2008,(21).
〔5〕 關立新,等.世界經濟概論教學效果反思〔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10).
〔6〕 易先橋.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9).
〔7〕 汪瑾.《世界經濟概論》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1).
1.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1.1穩定性
在中囯的宏觀調控和其他政策的支持下,中囯的GDP增長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在10%左右,并且長期保持穩定的趨勢。但是,隨著囯內經濟市場投資行為與消費者行為的不平衡加劇,中囯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大幅波動。目前,一些行業受到高價值貨款的影響,表現出生產能力小而盲目擴張的矛盾局面,可能導致未來經濟市場產品發展問題。與此同時,雖然中囯的綠色生產模式已經做了很長時囘,但許多企業仍然采用高消耗、高污染、高負荷的傳統生產方式,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是不可修復的破壞性影響,不利于中囯經濟的可持續了健康發展。因此,囯家必須進一步采取有效的財政政策加以調控。
1.2公平性
經濟發展既要兼顧發展水平也要兼顧社會公平,公平性是中囯經濟健康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中囯正致力于通過政策支持來縮小社會貧富差距,例如對低收入預期居民提供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教育扶持等多項社會保障服務。但與此同時,由于一些中小企業缺乏內部控制,內部員工和工人無法充分享受到中囯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對整個囯家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不利影響。
1.3不平衡性
政府投資是中囯實施的諸多財政政策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維護市場秩序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政府干預市場過度或投資過度可能導致社會投資和私人投資能力將被削弱,市場競爭環境相對緊張,將導致惡性競爭和高市場準入門檻,不利于中囯經濟的均衡發展。同時,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公民收入的不平衡等也會影響到囯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影響到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
2.經濟發展與財政政策的關系
2.1相互促進
財政政策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發展過程中的基本保障措施和基本發展方向指引。同時,經濟發展一旦有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和內在動力后,財政政策自然會為了更好的適應并促進經濟發展而進一步完善。而且,經濟發展對社會的影響是多領域和多層面的,對財政政策也會產生重大影響,促使財政政策制定的更加科學合理,促使財政政策更加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
2.2相互依存
財政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穩定、健康、可持續的社會經濟發展,這是中囯走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根本要求。因此,財政政策與經濟發展二者相互依存,經濟發展離不開財政政策,另一方面,財政政策也離不開經濟發展,脫離了經濟發展談財政政策就是空談,脫離了財政政策談經濟發展就是紙上談兵。財政政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經濟發展是財政政策的主要目標和主要使命。
3.財政政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3.1制定基本的財政政策階段
在起草財政政策的初始階段,通過對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具體、完整的評估,最大限度地發揮兩者之囘的關系,財政政策將以微妙的方式影響囯家經濟的未來發展。同時,財政政策可以在整體經濟發展中取得良好的開端,并盡一切可能避免囯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許多無}'去控制的局面。
3.2財政政策的實施階段
囯家頒布的所有財政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實施階段,同時也是最困難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文字形式的法律法規逐漸成為具體的經濟,財政政策逐漸成為市場調控的手段和經濟發展方向的指引者。經濟市場的內部調節和政府的第二個作用是實現囯內市場經濟的穩定、快速和良好發展,最終實現社會經濟均衡和較快發展水平。
3.3改善財政政策階段
由于制定和實施的所有財政政策,都會有不可避免的漏洞和弊端,財政政策實和完善。目前,中囯的經濟發展是可持續的發展,經濟發展勢頭穩中向好。因此,有關部門在修改完善財政政策的過程中阻礙經濟監管是不明智的,不建議采取“稀缺”措施,應制定更加優化的,具有前瞻性的財政政策,使得市場經濟得以更快更好的發展。
4.財政政策對經濟發展的綜合影響
4.1財政政策影響區域經濟發展
在經濟發展落后的中囯西北地區,實施財政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區域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在實施財政政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尊重經濟發展規律,堅定不移地貫徹實施財政政策,在其正確指引下,積累新的發展力量,不斷促進經濟發展的健康快速發展。在北上廣深等地區實施的財政政策比西北地區的財政政策更加系統性更加靈活性,對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模范帶動作用。目前,北上廣深作為囯際大都市,其經濟發展水平已經超過了世界上一些發達地區。財政政策影響著區域經濟發展,使得我囯的經濟發展更加注重區域均衡發展。
4.2財政政策影響世界經濟發展
近年來,中囯的經濟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絲綢之路”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一帶一路”沿線的64個囯家的經濟領域都得到了深入合作和長遠發展。中囯財政政策的穩步發展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推動力和重要保證,為了維護中囯和其他囯家的經濟利益,隨著中囯經濟的發展和世界經濟的和諧穩定發展,“中囯經濟”將成為一個不可低估的強大新生力量。財政政策不僅會影響中囯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會影響到世界的經濟發展。
5結語
總之,財政政策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深遠的,多方面的,包括影響中囯囯內經濟的發展和影響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考慮到財政政策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結合中囯目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可通過制定并完善技術創新投資、企業補貼、減稅等相關財政政策,提升企業的生產能力,提高產業的技術水平,調整市場供給和消費需求,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實現中囯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注釋:
[1]耿凱我囯財政政策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問題[J]現代經濟
從1978年在我國廣東省的珠海縣出現了第一單加工貿易的外貿協議,30年過去了,加工貿易這個舞臺越來越大,據統計,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從1980年的16.7億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9860億美元,在對外貿易中比重從4.4%提高到45.4%,其生產模式從早期的簡單加工裝配發展到具有復雜的生產程序,包含有相當的科技含量的現代化生產活動;產品結構從早期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轉變為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產業鏈從成品組裝向上游零部件和下游服務產業兩個方向延伸;地域分布從最初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擴展到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環渤海灣地區,而且正在向內陸地區擴展。
毋庸置疑,加工貿易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首先加工貿易是我國貿易增長的主要動力,我國實施的是出口替代型貿易戰略,以出口的發展帶動貿易的發展,進而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而加工貿易作為我國進出口的主要貿易方式,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更是無以替代的,據不完全統計,從1980到2001年間,加工貿易出口的年均增長率達到29.4%,加工貿易進口的年均增長率達到24.1%,其他貿易方式出口年均增長率為9.6%,其他貿易方式進口年均增長率為10.3%,而我國GDP的年均增長率也遠遠低于加工貿易;其次,加工貿易帶來了新產品、新技術,推動了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再次,加工貿易有利于就業的增加;最后,加工貿易有利于平衡我國國際收支。
二、當前經濟形勢對我國加工貿易的影響
2008年,世界經濟發展遭遇寒冰。先是由于高油價、高糧價造成的通貨膨脹阻礙著各國經濟發展,后是美國的次貸危機逐漸演變成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形勢急轉直下。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經濟滑坡,作為直接反映世界經濟發展狀況的對外貿易更是受到嚴重影響,各國對外貿易發展都不同程度的放緩甚至出現減退。
世界經濟發展在面臨嚴峻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世界經濟經歷了2003-2007年連續5年的快速增長,貨物、服務和生產要素的跨國界流動使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世界三大經濟體美國、歐盟、日本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受到了重創,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引發了金融市場動蕩,進一步降低全球經濟的增長速度。與發達國家的情況不同,發展中國家似乎已經成了此次金融危機中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但由于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各國都已成為世界經濟有機體的一部分,所以發展中國家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從外匯儲備方面來看,近年來,由于國際市場需求旺盛,許多發展中國家由于大量的出口增加了本國的外匯儲備,如今,全球經濟活動放緩,發達國家進口需求萎縮,這首先影響到出口制成品的國家的經濟增長,進而導致這些國家對能源與初級產品的進口需求下降,從而導致整個世界貿易量的減少,發展中國家也不可避免地出現的出口收入減少,經濟增長減緩。中國作為世界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也不可避免地要面臨上述問題,由于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根據凈貿易條件的計算,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經超過了60%,雖然外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實際貢獻不一定能達到如此高的比例,但中國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也由此可見一斑。
回顧2008年,我國的加工貿易受經濟形勢的影響非常大,首先從加工貿易集中的出口加工區來看,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再到環渤海灣經濟圈,這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也是我國對外貿易的前沿陣地,出口加工區比較密集,從這些地區的加工貿易開展情況來看,2008年出口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減速,出口減速進而導致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放緩;由于人民幣升值,企業生產成本、勞動力工資成本提高,經營風險加大;金融危機影響下外商投資信心受挫,甚至會抽回資金;以及由于以上問題引發的其他社會矛盾等。
三、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見我國的加工貿易受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大,鑒于加工貿易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如何積極應對此次金融危機,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因素,保持加工貿易繼續發展的勢頭,繼續以加工貿易帶動出口的發展,這與政府、企業、個人都息息相關。總結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加工貿易發展的成果與不足來看,我國的加工貿易要想順利度過此次金融危機,繼續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最根本的是要促進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改變加工貿易的增長方式。
1.政府采取相關措施、出臺相關政策促進加工貿易的發展
我國對加工貿易的管理主要是在出口加工區進行“圈養式”封閉管理,主要是為了改革加工貿易的監管模式,提高加工貿易的監管效率,同時也有效地遏制了通過加工貿易走私現象。這一措施有利于提高守法企業的通關效率,為他們提供更加寬松的管理,又有利于改變分散經營、監管困難的現狀,大大促進了中國加工貿易的健康發展。近幾年,國家也相繼出臺多項措施,加強、改進、完善對加工貿易的制度化管理,如《加工貿易審批管理暫行辦法》,不斷調整加工貿易的商品目錄,尤其是限制類和禁止類商品目錄,有效地加強了加工貿易的監管。
2.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加工貿易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資料顯示,我國99%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專利,擁有商標的企業也僅有40%,國內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僅占萬分之三,很多企業有制造沒創造,有知識沒產權;在我國發明專利申請中,來自國外的申請占82%,且技術含量較高;來自國內的申請占18%,且技術含量較低。以蘇州地區加工貿易為例,2005年蘇州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已達1073億美元,占全國的15.5%。但是,目前蘇州地區加工貿易的主要優勢更多體現在最終產品總量上,如2005年蘇州地區共出口筆記本電腦1597萬臺,貨值109億美元,貿易量約占全球的1/4,但這些裝備全球的“蘇州造”筆記本電腦幾乎全是加工貿易貼牌組裝生產,企業并不具備生產技術上的優勢,研發設計、特殊材料、關鍵部件及產品銷售均嚴重依賴外方。針對這種狀況,我國鼓勵高新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和引進技術,加工貿易生產結構的優化,取決于創新產品的開發以及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運用。我國缺乏資金和自然資源,但不缺少勞動力,而且也有相當程度的人才和技術儲備,因此我國未來加工貿易的發展方向是智力與勞動力結合的中間產品的生產與出口,即從現在的國內勞動力與外來設備、技術、原料和配件相結合的最終制成品生產與出口轉向國內智力、技術、勞動力與外來設備、原料、配件相結合的中間產品生產,從而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加工貿易的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的轉變。
3.發展中西部地區的加工貿易
目前,我國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在逐步上升,結構調整正在進行,一批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企業的轉移成為必然,內陸省份應考慮如何構造自己的比較優勢,迎接新一輪的產業轉移。提倡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內陸地區轉移,并不是任何區域都有條件開展加工貿易。在內地,機會成本與沿海相比可能較低,但運費較高。所以在中西部地區有條件開展加工貿易的區域,產業的選擇同樣是不同的,各個地區應根據自身的特色選擇最有利可圖的產業。
4.開拓思路積極應對金融危機
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加工貿易企業銷售額下降,那么企業應在繼續穩定現有客戶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渠道積極拓展新的客戶群,從而增加訂單數量,同時加大企業新產品的開發力度,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等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產品的總體競爭力,進而對整個公司的經營策略和生產布局進行整合,從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經營成本。
參考文獻:
[1]隆國強:加工貿易—工業化的新道路[M].中國發展出版社.
[2]在線國際商報.
[3]薛永久:國際貿易理論研究[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4]邵祥林王玉梁等:加工貿易[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中國;經濟發展;區域經濟;整合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4-000-01
一、中國經濟發展及區域經濟差異的形成
中國經過三十余年的經濟改革與發展,如今已成為世界主要的經濟實體。然而,由于改革開放政策的導引及各地主客觀條件的差異。如今,我國已逐步形成了四個新的“區域經濟”版塊,本文將其劃分為現代化的中國、發展中的中國、低度開發中的中國、落后的中國。
一是現代化的中國。現代化的中國,從主觀意識來看,應該是包括北京、天津、土海、深圳、廣州等城市。這些城市符合美國社會學家英克爾斯所建立的現代化評價指標,在收入水平,就業結構、社會等傳統件指標上均取得了極為優秀的成績。二是發展中的中國。木文所指的發展中的中國,應該是指一些已走入發展中的大城,主要城市為哈爾濱、大連、青島、南京、杭州、無錫、蘇州、溫州、福州、廈門、汕頭、珠海、海口、武漢、成都、重慶等,總人口數超過一億人,在各項經濟發展指標中也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三是低度開發中的中國。低度開發中的中國,也即居住在發展中的中國鄰近的衛星城鎮,它的人口數估計為城鎮人口的80%,因此總人口數在三億四千萬人左右。這些人的所得收入超過1000美元。四是落后的中國。落后的中國,基本指的是鄉村地區。根據人口調查,人口數超過8個億,約占全國人口數65%。落后的中國的年總所得約4600億美元。另外,我國農村由于純農業收入,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活。因此,人年均所得美收入有相當大的收入部分來自于非農業的收入,每年估計有一億農村勞動人口在各地打工。
二、中國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整合措施
(一)我國民眾收入的貧富落差,極可能形成嚴峻的社會問題
正如《中國社會問題報告》一書描述以及世界銀行的有關報告指出,絕大多數國家城鄉實際收入的比率為1.5或更低一些,但是中國在近幾年這一比率為2.5。如果考慮城市居民的各種實物補貼(如住房),在2010年城鄉實際收入的比率應在4倍左右。這種舉世無雙的城鄉收入差距,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問題。根據相關統計報告分析,按我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計算,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51.4%。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4.6%,從這些數據可知,高收入層的總收入是低收入層的12.7倍。此外,統計分析顯示近些年中部和西部農村居民的收入,僅相當于東部農村居民收入的一半。東部地區農民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省是西部地區最低省的四點四倍。因此,如何化解我國內部貧富差距問題,勢必成為政府相當棘手的一件重大公共事務。
(二)擴大內部經濟發展需求是日后發展的重要策略
由于中國具有廣大的人口,而且在經濟發展的架構上擁有四塊不同的區域經濟發展空間。因此,中國必須面對國際投資在未來必然逐步對我國縮減的趨勢,及早擴大內需,創造及擴大國內的消費需要。根據《中國戰略化發展》這本書中的文章指出:“過去三年國家財政支出中,用于社會保障的支出數量巨大,撫恤金和社會福利救濟費支出數額更大,這些財政經費支出帶動刺激了國內居民消費需求,僅過去兩年全國城鎮收益人口高達八千萬面。”另外,中國也因為內部消費市場的龐大,例如教育文化的消費,休閑旅游的消費,信息服務的消費等,也可讓我國因內需驅動而保持一定的經濟成長。
(三)中國必須面對就業市場結構的調整及提供有效的就業空間
進入新世紀以來,企業每年基本都會創造近2000萬個工作機會,但大部分都是需要新生的勞動力。因此,我國內部的就業市場,發生勞動力無法流動調動的問題。此外,由于農產品價格的下跌,農村農民的主要收入幾乎有一半依靠非農業收入。例如,東部沿海十省市農民的勞務收入占人均收入的5%,因此如何創造農民就業機會,增加他們收入,成為了重要的政府政策。因為8億農民的生活如果穩定的話,社會問題,基本上減輕了許多。至于應該如何創造就業機會,可能就是我國領導層必須積極面對的問題,如經濟結構的如何調整的問題。
(四)中央及各級社府的現代化、法治化、國際化,可能是中國“軟著陸”,走向小康社會及福利社會的手段
我國的開放改革政策,釋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潛力,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另一個奇跡。然而也因為社會的快速轉型和政府體制的失衡,造成的嚴重現象。我國的,不僅造成社會嚴重問題,也重創了經濟成果。據了解,“腐敗”造成了總所得GDP的13.3%至16.9%的經濟損失。腐敗現象不但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破壞了國家和政府的信用。民眾也因此多認為,腐敗易發、多發的領域主要是那些公共權力過大,官員任意處置權過大的領域,特別是那些涉及權、錢、人的環節,腐敗最為嚴重。因此,中國必須朝向打破壟斷行業,特別是改革國有獨資或國家絕對控股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受制于政府,又形成了行政性壟斷,造成了龐大的特別利益集團。因此,反腐敗的手段,就是要將這些握有壟斷權力的人,以法制加以制約,以國際化的游戲規則,將其建立在商品化的競爭制度上。這些年來,我國的政企分流即反腐敗的一個開始。此外,將壟斷產業分割,讓其資本結構分散化,市場占有率降低。同時,允許國際企業進入我國市場。政府有關部門,也盡力在建立有效的監督機構,將行政部門納入有制衡機制的構架內。中國也只有如此,才能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建立一個備受民眾接受的民主法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
參考文獻:
[1]任宗哲.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中合作機制構建芻論[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
市場經濟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核心要求超越部分國家職能,即國家對經濟管理的職能。而國家對經濟管理的職能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國家利益,是國家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國家職能是不能被市場經濟完全超越的,這對矛盾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基本矛盾,影響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
市場經濟和國家職能的矛盾自它們誕生之日起一直就存在。眾所周知,私有制的產生不僅導致了商品和市場經濟的形成,而且造就了作為管理市場經濟的機構——國家。國家在推動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發展中曾經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促進作用。但是,市場經濟崇拜自發力量,經濟全球化也要求自由與平等,而國家職能決定了國家的管理在一定意義上是對市場經濟這種本性的束縛,只是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管理所起的推動作用大大超過了其隱含的制約作用。因此,市場經濟在國家管理下緩慢發展。但是,它們的矛盾隨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變得日益尖銳。跨越國界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結果。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矛盾隨之激化,市場經濟要求跨越國界,國家職能決定了國家不愿放棄管理市場經濟的權力,即不愿放棄國家和國家利益。(注:許多國家雖然讓渡了部分國家和國家利益,但這與經濟全球化的要求相差甚遠。)從法理上講,國家并沒有權力將經濟轉移或讓渡。經濟是基礎,經濟是至關重要的,是全體人民賦予政府的神圣權力,是用來造福于全體人民的。這就形成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二貿易保護主義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經濟全球化的定義雖然有很多,但基本內容卻大致相同,那就是資本、貿易、生產過程在世界范圍的自由流動,這就要求自由貿易成為現實。然而,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嚴重。
新的貿易保護主要不是靠關稅,而是靠非關稅壁壘、匯率戰和組建區域性經濟集團。以美國為例,其非關稅措施種類繁多,設置精巧,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屬于直接扭曲貿易流量的措施,如進口限制、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自動出口限制等;另一類是屬于間接扭曲貿易流量的措施,如廣告限制、報關手續干擾、技術等級、衛生標準等。在貿易保護主義浪潮涌動的大背景下,1999年上半年爆發了美歐之間的香蕉大戰和牛肉大戰,這標志著貿易保護主義躍上了新高度。西雅圖會議的失敗是貿易保護主義日益盛行的表現。因此,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受到了嚴重挑戰。
貿易保護主義與反全球化之間有著天然聯系。主張全球化的輿論認為,民族國家已經過時,國家不再應該、也不再有能力承擔經濟生活調節者的角色,各國調節經濟的應該移交給國際經濟組織。它們聲稱,這種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可避免。隨著這種趨勢和跨國公民對外投資的增加,東道國就能增加就業,提高技術水平。然而,事實恰恰與之相反。
在美國管理下的日本最早屈服于美國的壓力,開放了金融市場,被迫同意匯率大幅度升值,結果淪入長期蕭條;東南亞響應美國的號召,允許資本自由流動,結果一場金融風暴導致銀行、大企業紛紛倒閉,美歐財團乘勢收購,國家經濟喪失殆盡,幾十年奮斗成果付之東流;俄羅斯實施了美國設計的休克療法,想和全球化接軌,結果陷入了長達十多年的經濟和政治動蕩,其經濟結構從技術型轉為資源型。
由此可以看出,當人們呼喚全球化、譴責貿易保護主義時,卻沒有想到,正是全球化的推進暴露出的一系列問題,使貿易保護主義一浪高過一浪,成為經濟全球化的絆腳石。
三政治因素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當今世界雖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各國的聯系不斷加強,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在經濟交往中,常常摻和著政治因素。
冷戰結束前,不管人們愿意不愿意,世界經濟客觀上存在著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發展不平衡的平行市場。冷戰結束后,這種平行關系在形式上已不復存在,但在內容上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意識形態的對立和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使世界經濟在走向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跨越一個又一個政治壁壘。
以中美經濟貿易關系為例,眾所周知,中美是世界上兩個舉足輕重的大國,彼此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強,貿易額逐年遞增,但同時又是兩個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在經濟領域雖然有許多共同利益,但美國在與中國進行經濟交往時,往往附帶許多政治條件,如對于所謂“人權”、“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利用其科技和資本優勢達到奴役中國的政治目的。在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機事件處理上,美國一批國會議員又企圖用取消2000年通過的對華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和阻止中國“入世”迫使中國讓步。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經濟關系常常受政治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不得不考慮政治因素的制約。
四經濟體制問題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意味著不同發展水平國家完全開放國內市場,拆除各種貿易壁壘和障礙,市場規律成為經濟活動的準則。然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國內經濟狀況使經濟全球化的實現未必盡如人意。
開放本身不等于一定能夠受益于經濟全球化,兩者不一定存在正比例關系,其中涉及國內的經濟體制問題。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各項配套制度越完善,其抵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的能力越強;相反,經濟發展水平越低,其抵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的能力就越低。當前,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經濟體制問題,必須慎重對待經濟全球化。盡管發達國家的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鼓吹開放,認為發展中國家越開放越好,只有融入到經濟全球化中,才能解決國內存在的經濟體制問題。但是,在某些領域,尤其是金融領域,如果造成金融開放早熟,而國內的銀行、政府、企業的問題又沒有解決,開放就可能成為掩蓋國內矛盾的一種方式。如在泰國和韓國,當國際游資進入這些國家市場后造成股票和房地產市場的表面繁榮,但隱藏在背后的巨大風險導致了后來的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及其影響,使不少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認識到國內經濟體制健全是開放的關鍵;而國內經濟體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五文化差異矛盾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一種跨文化行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孕育著不同的民族心理和價值觀念,各國之間文化差異導致的矛盾對經濟全球化形成了不小的制約。
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載體,伴隨著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的投資、生產和經營,發展中國家在文化上漸漸喪失了本身的個性。“今天,球互動的中心問題是文化同質化與文化異質化之間的緊張關系。”面對全球化進程中日益強大的文化同化力量,如何保持個性,避免被文化霸權吞噬,已經是一個關系到民族國家生存的重大問題。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文化滲透,使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脅,必然導致發展中國家國民的抵制。印度在今年的情人節(注:西方把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之日,爆發了大規模抵制西方文化侵蝕活動。前不久,又呼吁禁止麥當勞在印度的經營,以保護本國文化。
由此可見,悠久的歷史和寶貴的文化是一國民族精神的凝固,是不容排斥的。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滲透與反滲透必然會影響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六經濟全球化本身條件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標志是信息化——各國的交往頻繁、方便,世界變成“地球村”;市場化——世界市場統一,各種人為的阻礙、分割被打破,各種類型國家的經濟發展普遍以市場為導向;自由化——各種壁壘拆除,經濟開放,商品、資本、勞動力的國際流動暢通。
市場化、自由化的實現,如前所述,受國家、國家利益和政治、經濟體制、文化因素的制約。再看信息化。信息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信息高速公路和網絡的興建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不是難事,但對于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則面臨著資金和技術的挑戰。
興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網絡,需要龐大資金,資金從何而來,成為不發達國家改造落后基礎設施的最大障礙。例如,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宣布,它將在非洲建立第一個大功率海底光纖數字網絡,全長35萬千米,通過41個非洲國家等。功率為每秒25億比特,(注:bite為字節單位,一個字節為一個比特。)安裝費用將近20億美元。美國公司提供一部分資金,另一部分資金需由非洲國家自己籌劃,而且非洲國家還需要提供大量的配套資金。這對非洲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興建信息高速公路和網絡,還需要大量高科技人才。不發達國家有很多還是農業國家,工業不發達,讓它們短時期里培養出大批能掌握高科技和利用電子計算機的人才,是難以想像的。因此,對于部分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來說,信息高速公路和網絡在相當長時期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七不平等的國際經濟法規和規則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在形式上的平等下面掩蓋著事實上的不平等。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向全球推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所制定的國際經濟法規和規則,往往使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利地位。由于這些法規和規則是以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社會條件為依據的,執行它們,對于經濟文化落后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民族經濟勢必造成沖擊,使其國家作用減弱,甚至犧牲部分經濟自與決策權。而且,在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一方面要求發展中國家大幅度開放市場,另一方面卻不想接受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西雅圖會議上,美國堅持把勞工標準(注:美國以保護勞動者權益和環境的名義,要求各貿易國達到勞工和環境標準,否則就可以拒絕其產品出口。)與貿易制裁掛鉤,就是為了抵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進口,防止本國紡織、鋼鐵等傳統工業受到沖擊,增加失業人口,影響社會穩定。
八經濟差距和發展空間的矛盾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增長,使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和環境糾紛日益增多。由于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低,環保標準不嚴格,執法力度不夠,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和出口上都占有成本優勢,而由此造成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隨著這類產品生產和出口的增加,發達國家的同類產品所承受的壓力增大,從而使它們的企業利潤銳減,甚至難以為繼,造成一部分工人主要是非技術工人的失業和工資下降。這一結果意味著今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的摩擦將會不斷增多。
此外,在知識產權、服務貿易等領域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也存在著較大的矛盾沖突。西方發達國家及少數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服務業產值和就業量,目前均已超過了工農業產值和就業量的總和,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相形之下則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方面,發達國家千方百計地要求擴大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要保護國內幼稚服務業的發展,想方設法阻止國外服務業的大量輸入。
實質上,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是,它們脆弱的新興民族工業根本經不住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沖擊。例如,在中國加入WTO問題上,一些發達國家較少顧及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的脆弱地位,堅持讓中國在短時間內大幅度降低關稅,這顯然是一種不公平的待遇。
以此看來,存在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發達國家不愿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適當的經濟技術援助和優惠政策,是它們之間產生分歧和對抗的重要原因,也是它們難以全面推進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九國際債務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國際債務關系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掣肘經濟全球化的重大障礙。債務關系自20世紀70~80年代以來就一直是世界經濟關系中較為引人注目的一個問題。它不僅關系到發展中國家自身經濟的發展,也關系到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除少數新興工業化國家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入額相對減少。目前,對外直接投資和接受外國投資已幾乎成為歐洲、美國、日本以及少數發達國家的專門領域,它們不僅是大量投資的主要來源,而且還是外資的接受國。在90年代中期,全部新增外國投資只有不到20%(注:數字來源:《國際經貿消息》,1999年5月24日。)流向發展中國家,非洲和大多數南美洲國家吸引外資能力下降特別明顯。東亞和南美一些國家一度是發達國家投資者的目標。但自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后,向東亞地區的外國直接投資已經在減少。
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從絕對額來看,確實已經增長,但與世界直接投資總額相比,其絕對數和增長幅度仍然有限。所以,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調動資本流入的惟一有效手段仍然是舉債投資。這一手段雖然是開放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中的正常現象,但操作不好就會加劇當代國際債務關系的復雜程度。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難以融合及世界經濟的不均衡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與債務關系這一經濟機制的畸形運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這種國際債務關系的存在和由此引發的經濟水平差異和發展不平衡,嚴重阻礙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十區域經濟集團化對經濟全球化的制約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區域經濟集團化。經濟一體化和集團化的形成把世界經濟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并且,在這種新格局下運作的國際貿易同樣顯示出時代的新特征,即貿易保護的區域化。
經濟集團化的一個基本目標是形成區域經濟的共同市場。這種共同市場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強烈排他性的組織。因此,排他性是其特征。就發達國家而言,它們的經濟區域集團化組織,對內雖是開放、自由和協調的,而對外卻帶有不同程度的封閉性;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為了維護民族利益,促進經濟發展,它們積極建立起自己的共同市場,在內部實行自由貿易,對外則采取貿易保護措施。這表明在當代國際經濟生活中,各國都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利益,決不能立即消除必要的封鎖和排他的色彩。
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排他性說明了區域化貿易保護存在的必要性。現存的經濟一體化組織在世界經濟貿易關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必將奉行不同的方針、政策和措施。通常是,發達國家以其所具有的雄厚經濟實力和優越的貿易條件,強調貿易自由化和更開放的貿易政策。但在不利于其經貿活動時,則每每設置一些非關稅壁壘或其他保護措施。至于發展中國家,以其經濟實力脆弱和貿易條件惡劣為由,則往往采取內外有別的政策。對內強調自由、開放、合作、協調,對外則運用干預、閉關、抵制和保護的手段。因此,在全球區域集團化組織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也無論其范圍大小還是其發展水平如何,都在奉行著區域貿易保護主義的政策。
區域經濟集團化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構建區域經濟結構,形成區域經濟體系,實現區域經濟分工,達到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從而獲得區域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區域內成員國家間的交換就變成了一種內部交換,而與區域外部的交換則受到內部交換的制約。如果與外部交換不能實現區域經濟效益,則這種交換就將受到抑制和排斥。從世界經濟貿易演進的過程來看,歐共體與美國、歐共體與日本之間存在的長期、尖銳、激烈的貿易摩擦以及各集團所采取的各種排他性的貿易壁壘足以證明這一點。
伴隨著經濟集團化而出現的區域貿易保護的直接后果是,世界各國對外貿易額增長的不穩定和不均衡。發達國家仍居世界貿易之首,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無論是通過增加它們同工業國家的貿易,還是擴大發展中國家相互之間的貿易,都沒有能夠加強其在世界貿易中的相對地位。只有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能夠跟上世界貿易的發展。而中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許多國家由于受歐洲聯盟區域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已在制成品和服務貿易中處于絕對不利的地位。由此看來,區域經濟集團化的進一步發展,只能使區域貿易保護化更加嚴重,而由此所導致的世界經濟貿易不平衡進一步加劇。這對于經濟全球化進程顯然有很強的制約力。
綜上所述,世界經濟發展越來越顯示出了全球縱橫聯系的特點,但由于諸多矛盾和制約因素的存在,經濟全球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充分認識到這些矛盾,不可操之過急地融入經濟全球化之中。
[收稿日期:2002-01-30]
[修回日期:2002-04-10]
【參考文獻】
1.宋法棠:《走進全球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
2.張碧瓊:《經濟全球化:風險與控制》,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版。
3.劉力、章彰:《經濟全球化:福兮?禍兮》,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版。
4.王列、楊雪冬:《全球化與世界》,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5.王寧、薛曉源:《全球化與后殖民批語》,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6.李琮:《經濟全球化潮流中的發展中國家》,載《世界經濟》,1997年,第7期。
7.柯居韓:《經濟全球化趨勢及其影響》,載《世界發展研究》,1997年第2期。
8.李長久:《經濟全球化的兩重性》,載《經濟參考報》,1998年9月3日。
9.高德步:《世界經濟:全球化還是民族化》,載《沿海新潮》,1997年2期。
10.易小準、唐小兵:《貿易自由的挑戰》,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11.[美]丹尼·羅德瑞克:《全球化:走得太遠了嗎?》,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2.唐任伍:《“全球一體化”的神話,發展中國家的陷阱》,載《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年第12期。
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萌芽或準備階段。19世紀中葉,即在1834年由北德、中德與南德等三個關稅同盟聯合起來建立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它可以說是經濟史上最早開始的集團化的雛形。第二、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開始形成的階段。二戰后區域集團化進入其形成階段,還在1944年9月,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就簽訂了建立關稅聯盟的協定,1946年三國又將關稅聯盟擴大為經濟聯盟。1949年1月前蘇聯、東歐等國家建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實現生產協作與專業化。1952年西歐六國建立歐洲煤鋼聯營,1958年建立西歐共同市場。20世紀60年代、20世紀70年展中國家也建立了一系列地區一體化組織。第三、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蓬勃興起階段。1960年以后的20多年間,國家、地區間的大多數經濟聯合發展較慢。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進程明顯加快,原先建立的區域經濟集團有的進行了調整或改組,范圍上有所擴大,新的區域經濟組織不斷涌現,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個地區各種類型的國家。目前影響比較大、成果比較突出的三大區域經濟組織有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三大經濟區域集團有可能形成鼎足對峙之勢;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結成了區域經濟集團;在廣度與深度、外延與內涵方面有了新發展,突破了洲的限制,開始跨洲發展;自由貿易區成為建立經濟區域集團比較流行的主要模式;區域經濟集團相互之間、其內部各參加國及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結構也是多層次的。
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有著廣闊前景,它是全球一體化大趨勢在當今的表現形態之一,是通向全球一體化的一個歷史階段。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加強國際資本的擴張與滲透,推動生產與資本的國際化,促進整個世界經濟的國際化、全球化;促進區內各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資本的跨國兼并引進了新的競爭機制,將給國際金融與世界經濟帶來新的活力。建立區域集團不妨礙各國對外開放與世界市場的擴大,可以促進市場容量擴大,總體上是有利于促經濟貿易與世界經濟的增長。
區域集團化對世界經濟乃至各國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從積極的方面來看:第一、經濟區域集團的形成,為各國進行平等對話和協商解決問題提供了組織和制度保障,有利于減少和解決成員國之間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區和國際形勢的穩定,為各國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第二、有利于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區域經濟集團將促進內部貿易增加,生產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促進科技發展,增強競爭能力,提高經濟增長率。區域性集團經濟貿易的增長將使世界經濟貿易總量增長,這將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機遇。第三、區域經濟集團化將對國際資本、技術、商品和人才的流向產生重大的影響。集團化將促進生產要素在集團內部流動,并促進產業結構在地區內部跨國界流動。區域性經濟集團化也促進了資本的跨國界流動。區域性經濟集團內部加強聯合科研,與此相適應,科技人才的流動在加快。第四、今后的區域性經濟集團將以發達國家為主,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混合組成,發達國家將作為資本、技術的主要提供者和產品的主要吸納者,促進經濟集團的發展。集團內的發展中國家如政策得當,將可通過區域合作,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快的經濟發展。
從消極的方面來看:第一,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嚴重影響了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使發展中國家貿易收益減少。第二,由于各個區域經濟集團內各國利益分配的不均衡,發達國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集團化可能使南北經濟差距從總體上拉大。區域經濟集團還會使發展中國家受到地區上的分割,削弱了發展中國家原來的統一和合作關系,將使全球南南合作,難以取得進展。第三,任何一國加入區域經濟集團組織,都是以民族的部分讓渡為代價的,在這方面發展中國家面臨更大風險。
區域集團化的影響是一種客觀存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視和回避。這就需要我們對這種影響進行全面的分析,既要認識到它的積極一面,又要認識到它的消極一面,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我國應順勢而動,抓住機遇,制定相應對策。第一、積極倡導建立區域經濟集團、次區域經濟集團。我國應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在國際上尤其是周邊地區,尋找同自己在政治上、經濟上有共同利益的國家、地區組成區域性、次區域性經濟集團,創造有利于自己發展的國際環境。第二、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應在更廣泛的空間進行分工與合作,我國海外企業也應注重專業化分工與合作,以求得經營效率的提高和競爭能力的增強。第三、積極參加APEC,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亞太經合組織中有一多半的成員是發展中國家,我國應更多地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堅持自主自愿的原則。我國應利用同APEC中發展中國家的良好關系,充分發揮適用技術優勢,在這些地區進行投資及輸出技術。發達國家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大容量的市場,中間技術領域有許多空隙,我們可以利用適當的中間技術和傳統技術打入發達國家市場。第四、發展跨國公司,提高國際競爭力。在世界經濟舞臺上,跨國公司在國與國之間架起了聯系的紐帶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展跨國公司不僅是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趨勢所迫,更是我國經濟發展和走向經濟強國之列的必然。我國大企業的成長必須要有國家的宏觀指導和政策扶持,健全和完善市場體系,形成有序有效的市場競爭制度。
參考文獻:
[1]王曰癢等: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
[2]劉家驥:世界經濟區域化浪潮.立信會計出版社,1996
[3]佟家棟:國際經濟學.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
[4]吳永林:締造強者—中國跨國公司成長的現實選擇.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