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業農村發展分析范文

        農業農村發展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農村發展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業農村發展分析

        第1篇:農業農村發展分析范文

        關鍵詞:制度約束;農村金融發展;農業經濟增長

        在我國的農村經濟增長過程當中,需要對農村的經濟增長和金融發展的關系做出最大限度的研究,金融的發展在我國現代化的經濟增長當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金融的發展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需要對其做出全面充分的研究,對于在制度約束下的農村金融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做出研究,從而最大限度的促進農村金融制度的約束和農業經濟制度的約束,保證農村金融的發展可以對農業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約束效應的制度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當中,我國的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都具備了特殊的地位和性質,因此在兩者當中在擁有農村經濟共性的同時,在特殊性方面也是具備的,其中在對兩者的關系做出探析的時候,需要根據制度變遷的理論,來對我國的整體金融和農經濟制度做出分析,通過研究和分析,可以發現在兩者當中具備著不同的基本特點:首先,在制度的變遷主體方面存在著不同。在我國的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制度的變遷過程當中,可以分為政府和農村經濟主體兩大類,其中的主次和內部構成并不相同。在計劃經濟時期,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制度變遷主體都主要是中央政府的最高決策層,農村的經濟屬于一個從屬的地位當中。隨著我國經濟制度的變遷,對制度的執行者和信息的反饋者也出現了不同的特點,需要進行權力的集中體現。在現代化的市場經濟體制當中,農村經濟制度變遷中農村經濟主體和地方政府的地位顯著提高,對于制度變遷也已經參與到了其中,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是以中央政府為主,因此農村經濟主體推動的金融制度變遷還處于被抑制狀態。其次在制度的變遷過程當中是出現了不同的情況。在計劃經濟時期當中,我國的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制度變遷都是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的強制性變遷,因此農村金融制度變遷上表現更加嚴重。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發展,我國的農村經濟制度則表現出了自下而上的誘致性制度變遷,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制度變遷的過程。最后在進行制度變遷的動因也存在著嚴重的不相同。在計劃經濟的時期當中,我國的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制度變遷都是政府為實現其發展戰略而強制推動的結果,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其主體是完全不相同的。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農村金融制度變遷主要是政府推動的強制性制度變遷,在市場化的改革方面僅限于停留在了經濟發展戰略的初期當中,因此需要對不同的經濟主體之間的關系做出平衡,因此需要逐漸的面向農村經濟來進行發展。

        二、農業經濟和農業金融的關系

        在現代化的農業經濟和農業金融之間的關系當中,需要對兩者的關系做出分析,在本文當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來做出了分析:1.農業經濟的發展在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農業的經濟發展當中需要建立在完善的財政補貼制度基礎上進行分析。在我國很發達的地區當中,對于農業的經濟比重是相當重要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農業仍然對促進經濟的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但是相對于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農業經濟和農業生產當地的比例中是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的,因此農業而經濟的發展和農業金融任然是我國地區當中的重點研究對象。2.農業金融研究在我國的農業研究過程當中,需要對我國的金融體制做出充分的研究,其中農業金融屬于對非農業部門金融體制的一種擴展,需要是現在農業部門對資金流動和運轉的良好操作。因此在不同的經濟體系下,農業經濟的增長和農業金融的支持需要保持全面的推動,利用不同的角度來實現不同。在我國的農村金融研究過程當中,通過對金融資產總量和經濟金融程度進行研究之后可以發現,我國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還要低。

        三、農業經濟增長和農業金融之間的關系

        在我國的農業經濟增長和農村金融的發展過程當中,需要對其在制度約束下的發展做出充分的研究,從而可以實現在相關的制度研究當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原則來進行分析和研究。第一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建立其對應的模型,其中一般的經濟計量方法是以經濟理論為基礎的計量,但是經濟理論并不能詳細地說明變量之間的動態聯系。第二步,需要進行指標的挑選,在對我國的農村GDP數值進行挑選的時候,需要對農村的金融關系做出分析和研究,對于全部的農村金融總資產來說,需要除以農村的GDP值,就可以得到其發展的數值。第三步,是需要對農村的信用社貸款和農村信用社貸款余額的總和進行統計和計算,其中的農產品進出口的總和是指農產品進口總額和農產品的出口總額,在對數值進行計算的過程當中,需要利用不同的方法來做出分析,方法分別是基于回歸系數的檢驗和基于回歸殘差的檢驗。第四步,需要對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金融發展的各項指標之間的關系來做出研究,其中需要利用模型結構來對其數值做出有效的檢驗。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制度約束下的農村金融對于我國的農業經濟會產生相當不利的影響,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區分,由于在制度約束下的農村金融在資本方面就缺乏一定的配置效率,因此可以通過對制度進行減小約束來做到減少農村金融發展對于農業經濟增長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并且可以通過對農村金融的發展途徑來不斷的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政策,對于不同的地區要進行不同條件的考慮,最終可以從根本上來對約束制度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減少。

        參考文獻:

        [1]殷紅霞.我國家村金融發展的制度約束及其化解[J].商業時代,2008(8):71-72.

        [2]周雪晴,向傳學,徐琰瑋,等.西部地區農村民間金融發展與政策機制研究--基于貴州省的分析[J].商,2014(8):122-122.

        第2篇:農業農村發展分析范文

        前言

        當前,在金融研究領域,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的關系備受關注,但是,從相關研究成果看,絕大部分都是從工業的角度進行研究,而關于農業角度的研究少之又少。農業作為我國支柱產業,是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而農業經濟與農村金融二者之間又存在著一定關系。因此,面對當前我國農業經濟與農村金融發展的現狀,加強對二者關系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農村金融發展概述

        (一)農村金融發展歷程

        我國農村金融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我國農村金融處于恢復階段,并初步建立了新的農村金融機構,農村金融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特點;第二階段,從1994年到1996年,農村服務性金融體系得到初步完善與發展;第三階段,從1997年到2005年,農村金融體系進入改革時期,其改革的重點方向是強化對金融風險的預測與控制;第四階段,從2006開始,農村金融體系的改革方向立足于創新,要求在現有金融體系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創新與完善,從而建立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

        (二)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狀況

        當前,農村金融正處于改革創新階段,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從農村金融發展的總體態勢看,其發展的水平并不高。目前,農村的大部分貸款集中流向于第二三產業,真正投入到農業發展上的貸款很少,這就致使農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從而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從目前農村金融機構的現狀看,其規模與數量都無法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金融機制不夠完善,其緩慢的發展速度致使農村金融的優勢作用無法實現。隨著農村金融改革的深入發展,其創新性成果推進了農村金融的進一步發展。

        二、農業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的關系

        (一)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二者之間所存在的關系

        在深入研究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二者之間關系前,有必要明確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從而才能夠從整體上掌握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的影響作用。基于此,本文采用線型回歸分析法,從農副業、種植業以及農民收入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如圖1)[1]。

        分析結果:當前,金融機構在進行農業貸款時,除農副影響值為正以外,對農業以及農民收入總量的影響都為負值,而農村鄉鎮企業貸款對農村經濟的增長影響很大,因此,金融機構所進行的農業貸款在農業經濟中的影響作用并不大。這就充分說明當前農村金融的發展滯后于農業經濟的發展,因而無法發揮自身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的關系,是當前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也只有正確的把握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將農村金融的發展推上嶄新的高度。

        (二)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的關系

        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的關系集中表現在前者對后者增長機制的影響上。農村金融的創新與發展,有效的提升了金融系統的效率,從而優化了金融資源的配置,這樣就使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得到了提升,進而推進了農業經濟的增長。在農村金融發展的過程中,農村的金融市場在競爭的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金融行業的各項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金融的功能逐漸豐富化,在此過程中,就會增加自身的吸儲能力。而儲蓄率的提升就會使儲蓄份額不斷加大,這就帶動了農村投資的發展,進而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增長。但是,農村金融的發展也會導致儲蓄率的下降,農村金融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使資本的流動性變強,進而金融風險得到分散,而儲戶能夠根據自己所需隨著在金融機構取得現金,這就使儲蓄率下降。利率是影響儲蓄率的原因之一,而由于利率是根據金融市場的發展而變化的,所以,儲蓄率的升降是非固定性的,但是無論儲蓄率升降,都能夠充分的證明農村金融的發展影響到了儲蓄率,從而影響到了農業經濟的增長。

        農村金融的發展還通過“轉化率”的方式影響到了農業經濟的增長。金融儲蓄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向金融投資轉化,當金融發展水平得到提升時,其投資的轉化率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這是金融體系自身所具備的功能[2]。具體轉化過程為:金融體系首先通過吸儲的方式,實現成本積累,通過支付信息成本來實現對所吸儲蓄的控制,這樣實現投資的過程中,金融機構就獲得了利潤。而在所獲得資源中,存在著一部分無法控制的資源,這部分資源無法通過投資的方式進行利潤的轉化,因而便以存貸差的方式轉入金融機構以及證券商。在整個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中,金融的運作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從而通過成本的降低,在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使農村金融走向了市場化的道路,這就為提高農業經濟水平奠定了基礎。

        第3篇:農業農村發展分析范文

        【關鍵詞】 農村金融 現代農業 金融創新

        現代農業是以資本高投入為基礎,以工業化生產手段和先進科學技術為支撐,有社會化的服務體系相配套,用科學的經營理念來管理的農業形態。在我國要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必須發展現代農業,改變粗放的農業經營方式,當前的著力點就是加大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我國的現代農業發展已經呈現出不同以往的特點:一、農村經營逐漸規模化。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使得農村土地規模經營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二、農村經濟組織日益多樣化。農村經濟組織由單個經營主體轉變為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各具特色的經濟組織形式。三、農村的資金需求越來越大。根據產業性質、經營能力和水平的不同,農業小企業和種養大戶的資金需求從幾十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四、現代大農業的發展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滿足傳統農業生產的季節性資金需求外,金融服務要進一步向農副產品加工和銷售、農機和農資的生產銷售、農業科技研發和推廣、農田水利建設、農產品倉儲物流、農業旅游等農業產業鏈各環節深入和延伸,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綜合化的服務方案。

        然而,我國農村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還有一些深層次的制約條件:

        (1)農村集體土地抵押權缺失,成為農村融資的瓶頸。新《物權法》對農村集體土地的抵押擔保規定并沒有新的突破,明確規定通過家庭承包的土地在流轉上不允許設定抵押,鄉鎮、鄉村企業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單獨抵押,農村宅基地房產不能抵押。這一規定造成大多數農業小企業、規模化租賃經營的種養大戶及農民申請貸款時都缺乏抵押物,并進而造成了企業貸款難、銀行難貸款。

        (2)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不盡完善,農村金融支農新格局難以形成。雖然當前國家財政資金仍是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但是現代農業發展中金融支持力度仍顯不足:政策性金融農業科技貸款的門檻高;商業性金融機構對農業科技型企業貸款發放較為謹慎,貸款條件嚴格。現有的農村金融機構大部分實行的是總分行制的大銀行體制,如農發行、農行、郵政儲蓄銀行。這種管理體制使得基層農村金融機構在信貸營銷上缺乏自。農村信用社經過體制改革后,形成了聯社領導下的獨立法人體制,聯社對信用社資金統一調劑更易造成融資上的不公平,擴大地區差距和貧富差別。直接融資比重較低,農業企業融資手段有待豐富。

        (3)農業風險分擔機制缺失,農村金融難以可持續發展。首先是農業保險業務基本萎縮。據有關資料統計,農業保險的賠付率達到70%以上,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的商業保險公司難以承受農業保險的巨大風險和高額賠付,致使農業保險業務逐年萎縮。其次是農業再保險制度安排缺失。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全國性的農業生產數據、天氣數據等重要數據資源的整合平臺,使農業風險的研究和農業保險、再保險的產品研發舉步維艱,加上政策扶持滯后,導致我國農業再保險制度安排的建立面臨比較大的困難。

        (4)農村金融生態建設滯后,農村信用金融難以發展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一方面農民金融意識淡薄,據調查了解,有些農戶甚至認為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是政府發放的,可以不用還款;另一方面,農村企業誠信意識仍有待加強,部分農業小企業仍缺乏按照現代財務會計制度建立財務會計報表的意識,銀行難以掌握企業經營的真實情況。此外,企業逃廢債現象仍比較嚴重,農村信用體系仍不健全。目前人民銀行企業和個人信貸征信系統還沒有完全覆蓋農村,農村信用評級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要破除現代農業發展的資金瓶頸,推進農村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應做到以下幾點:

        (1)應該盡快推動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政策的出臺。首先是建立低水平、廣覆蓋、多層次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只有弱化農村土地保障功能,才能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抵押創造條件。其次是從法律上進一步明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通過立法規定對于抵押人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后,享有耕地的優先承租權,以此確保農民基本生存條件的維系。

        同時,要借鑒國外經驗,建立土地金融制度,通過建立政策性土地金融機構,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業務,為土地經營者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建立土地金融監管體系,保障土地抵押業務的規范及農民生存權益,防止耕地流失。建立農村土地價值評估機構也是勢在必行,這樣才能進行合理估價,為土地流轉、抵押、清償行為的公正、合理奠定基礎。

        (2)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也需要進一步健全。加大金融政策對農業農村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加農村信貸投入,確保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落實國家現行涉農貸款稅收激勵政策,健全金融機構縣域業務服務考核評價辦法,督促縣域金融機構提高農村信貸服務水平。

        以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為主的正式金融制度安排,難以適應農戶經濟為主的小規模融資需求。構建地方性、區域性、小型化、草根性為主要特征的農村金融機構體系是解決目前農村金融市場供求矛盾的最佳選擇。允許民間私人資本收購鄉鎮農村信用社,以在縣域范圍內形成更多的可以跨鄉鎮經營的地方性、區域性、小型化商業銀行。通過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健全和完善農村金融退出機制,確保農村金融平穩發展。

        繼續發展農戶小額信貸業務,加大對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縣域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投放,加大對科技型農村企業、科技特派員下鄉創業和購置大中型農機具的信貸支持。

        (3)要破除農村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瓶頸,建立和完善農業風險分擔機制也是至關重要。探索擴大農業保險補貼范圍,加大財政對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保險公司應探索將科技育種、農業機械、農作物及畜牧品種改良、標準化養殖等涉及的農產品納入農業保險范疇,鼓勵發展以產品訂單為依據的跟單農業等保險品種。要建立專門的農業保險法律,將政府在農業保險發展中的職能作用進行明確界定。同時建立多層次體系、多渠道支持、多主體經營的農業保險制度。

        探索建立農業再保險體系。通過建立農業再保險的財政補貼機制,為農業保險、再保險提供稅收優惠等,吸引和支持保險機構提供農業保險、再保險支持。探索設立農業保險、再保險基金,提高農業再保險的自身造血功能,降低國家補貼的頻率和幅度。

        (4)加強農村信用環境建設也是重要方面。首先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繼續加大對廣大農村地區的誠信知識宣傳,提高農民及企業的信用意識、法制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培育農村信用文化。其次加快推進農村征信體系建設,建立農業企業和農戶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使征信系統建設和征信服務覆蓋到廣大農村和農民。積極發展農村社會信用中介服務體系,完善中小企業和農戶信用評級體系。最后要進一步完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面向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設立農業擔保機構,發展農村互助擔保組織。

        (5)要加快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加緊研究推出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品種如大米、油菜籽等,并在時機成熟時盡快推出相關的農產品期權合約。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引導農民進入期貨市場規避價格風險。對于具備產銷條件、現代化程度較高的農業企業,政府應鼓勵其通過交易所會員經紀公司直接參與期貨市場,完成保值交易。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作用。完善財政補貼制度,將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龍頭企業和農戶納入良種、農機具購置、農業生產資料等補貼范圍,使各項生產性補貼真正落實到生產者手中。建立以財政貼息為主,財政補助、以獎代補等多種手段為補充的財政支持制度體系,用少量的財政補貼引導金融資本流向農業。對政策性貸款實行招投標制,以吸引商業銀行將信貸資金投向農村。

        (6)鼓勵農業科技企業運用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直接融資。支持地方設立農業高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吸收社會資金,增加向農業高科技企業的資本金注入,吸引風險投資基金投入處于種子期尤其是創建期的農業科技企業。鼓勵科技型農業企業在中小企業板、創業板、海外證券市場上市融資。

        (7)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要積極主動服務“三農”。加強農村信貸窗口指導。以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精準農業、生態農業、品牌農業為重點,制定有針對性的信貸指導意見,引導轄區農村金融機構創新手段,優化信貸結構和投向,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用活貨幣政策工具,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通過綜合運用支農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等手段,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現代農業的信貸投放力度。

        建立農業龍頭企業的信貸監測體系,通過不定期召開農業龍頭企業聯席會議,及時了解農業龍頭企業在發展生產過程中的金融服務需求和信貸資金需求,為促進農村銀企合作搭建平臺。依托現代支付系統,改進結算方式,完善服務功能,為農村經濟組織和農戶提供完善的結算方式。

        參考文獻:

        [1] 張靜.中國金融前沿問題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4).

        第4篇:農業農村發展分析范文

        (一)降低農村旅游經營的資金成本

        傳統的旅游行業經營和管理涉及的范圍較廣,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來完成相應的工作,這無疑加重了農村旅游的投資成本。而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農村旅游產業的經營和發展中,能有效地提高各個部門的工作效率,提升旅游管理水平,通過利用電子信息化系統,能對不同的信息和數據進行管理,這就減輕了繁重的工作,在信息化技術的輔助下,很多的數據信息不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同時還保障了一些重要的數據和信息的準確性,這對農村旅游企業制定下一步發展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為農村旅游企業的發展規避了經營中潛在的風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村旅游經營的資金成本,并提高了信息的時效性,有效地鞏固了行業內的客源市場[1]。

        (二)推動農村旅游的長遠發展

        新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更新和發展為社會各個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這就改變了以往的經營模式,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了便利。在電子商務發展下,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農村旅游中,能通過這樣新型的經營模式,為廣大游客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有效地提高了農村旅游的服務質量,改善了傳統旅游行業單一的服務和管理模式。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有助于農村旅游信息化建設,而建設后的網絡平臺能加快信息的傳播,在網絡通信技術的支持下,逐漸擴大信息傳播范圍,這樣就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農村旅游的資訊,從這一層面而言,信息化農村旅游的建設,推動了農村旅游產業的長遠發展。

        二、目前農村旅游產業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農村旅游網絡平臺基礎建設存在不足

        伴隨信息化技術在市場經濟中的廣泛應用,目前旅游行業經營和管理的模式逐漸呈現出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農村旅游產業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對自身的產業實施信息化的建設。但是在網絡化建設的進程中存在很多的盲點。當下國內很大一部分觀光旅游企業發展至今,還不具備網絡正常接入的條件。在一些農村旅游的景區,雖然有很多旅游運輸單位的電腦和上網設備能夠正常使用,但是其中只有少數的旅游單位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網站,這些少數的網站在設計和運行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通過互聯網在國內外產生較大的影響。通過對眾多農村旅游產業的網站進行研究得知,目前很多農村旅游產業信息化基礎相對薄弱,仍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完善[3]。

        (二)電子商務營銷策略有待完善

        農村旅游產業在經營中關于宣傳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要利用傳統模式來開展的。例如,通過在旅行社張貼海報、分發宣傳單、通過傳統媒體等形式進行宣傳和開展營銷活動。這樣的營銷方式呈現出單一和針對性不強的特征,增大了農村旅游企業投入的資金成本,而獲得的經濟收益狀況卻不佳,未充分的利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的優勢,制定和實施有效的營銷策略。此外,一部分的農村旅游企業在利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開展營銷活動時,選擇知名度較低的搜索引擎,雖然推廣所耗費的資金較少,但是沒能達到良好推廣的效果,這就嚴重阻礙了農村旅游的經營和發展[4]。

        (三)各個農村旅游網絡平臺信息很難實現共享

        國內農村旅游在進行信息化建設中,還未形成統一和完整的數據庫,很多旅游方面的數據信息分散在各個地區和企業中,未能整合和集中在一起,在旅游數據信息發生變化時,一些旅游企業很難及時的掌握最新的信息和資訊,這也使旅游資源數據信息很難實現互享。在我國對經濟體制進行不斷改革后,國內地區之間的經濟觀念較突出,在對信息資源和數據庫進行建設時,為了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未對自身掌握與旅游產業相關的數據進行互享,這樣不僅對國家資源和資金產生極大的浪費,同時還降低了網絡平臺應有的功能。由于旅游產業在經營和發展中涉及面較廣,為了保障農村旅游企業的正常運行,對數據信息的需求量較大,在組織和協調機制嚴重缺乏的狀況下,旅游產業信息數據互享程度的問題逐漸嚴峻,這樣的信息化建設呈現出了“一級的硬件、二級的資源、三級的使用率”的現象,這不利于信息化網絡的建設[5]。

        (四)信息化技術人才相對短缺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相對較晚,在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發展時,國內很多的電子商務在實施的過程中還處于摸索的狀態,尤其是在各個市場經濟各個領域中大力開展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這樣的狀況使當前關于專業的農村旅游信息化技術型的人才相對短缺,使信息化服務和管理力量有限,相關技術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阻礙農村旅游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現今的信息技術人才的數量很難滿足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實際的需求,這樣的狀況使很多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信息化人才相對短缺。因此,在最短時間內培養大量的信息化技術人才,已成為教育和經濟領域面臨的重要課題。

        三、有效運用信息化技術推動農村旅游產業發展對策

        (一)加快完善農村旅游信息化建設進程

        旅游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是國內旅游產業實現信息化重要的環節,這是由于提供旅游服務的主體對象是旅游企業,各個旅游企業應按照自身經營和發展的特點,逐漸加快對自身信息化的建設和完善,反之則在競爭激烈的旅游行業中處于劣勢的地位。在實際建設時應實現旅游管理的智能化,對各個旅游基礎設施的使用狀況,利用信息化技術來實現全自動化的管理。同時還要與各大搜索引擎和旅游網站開展合作,這樣才能實現網上訂票以及制定個性化的旅游計劃,只有加快完善農村旅游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才能使農村旅游更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實現多元化的管理和經營[6]。

        (二)完善農村旅游電子商務營銷策略

        電子商務在先進的網絡通信技術支持下,企業產品和服務的信息能迅速的傳播給廣大的受眾群體,同時具有較大的覆蓋率,能節省大量的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實現旅游企業獲得最大化的經濟利潤。因此,在農村旅游進行信息化建設時。應注重完善自身電子商務營銷的策略。例如,創建可以搜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圖片庫,并對這些圖片附著相應的文本內容,充分的利用圖片信息來宣傳農村旅游景區。另外,還要對農村旅游網站的布局和功能進行優化,對各個模塊上應有的功能進行改進,并對農村旅游企業自身網站中的新聞中心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讓更多的受眾群體看到景區各方面的信息[7]。

        (三)建立健全農村旅游聯合網絡環境

        農村旅游唯有將產業化為導向,才能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而產業化的發展要依靠產業的集群。農村旅游受到季節的影響較大,只有和其它農村旅游景區聯合起來才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這樣的經營模式表現為網絡上互為輔助,形成聯合營銷,并添加相應的友情鏈接,增設完整的旅游服務體系,進而形成產業鏈式的發展模式。另外,應適當的開發具有鏈接式結構的電子商務網站,這樣能有效的提高網站搜索和使用率。為了提高對旅游資訊和信息資源的使用率,各個地區和景區所掌握的數據庫應達到互享使用狀態,這樣不僅能便捷農村旅游行業內的各個企業制定未來發展策略,同時還能促進行業的繁榮發展[8]。

        (四)大力培養農村旅游信息化技術型人才

        科學技術的進步能推動經濟的發展,而在實際實施中,信息化技術型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今市場經濟中,信息化技術型的人才短缺,嚴重的阻礙了農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設。因此,應大力培養農村旅游信息化技術型人才,主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方面在各大高校中增設信息化技術專業,并對選擇該專業的學生給予相應的補助,使更多的學生選擇該專業,聘請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授課,以此來培養專業型人才。另一方面,從農村旅游企業中現有的員工中開展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做到在短期時間內使這些員工熟練的掌握操作技術,加快對農村旅游產業信息化的建設。

        作者:馬潔 單位:山西大學

        [參考文獻]

        [1]趙世忠.延慶縣依托農業資源發展會展旅游業的對策[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4,9(1):12-15

        [2]皮曉媛.發展中國家農業生態旅游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分析[J].世界農業,2016,8(1):37-40

        [3]喬潔,樂騰.河北省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生態經濟,2016,7(2):133-138

        [4]劉圣歡,楊硯池.現代農業與旅游業協同發展機制研究———以大理市銀橋鎮為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6(3):44-52

        [5]丁雨蓮,馬大全.旅游業與現代農業融合路徑實證研究———以蕪湖大浦鄉村世界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2,6(14):157-163

        [6]王兆峰.信息化與旅游產業發展[J].商業研究,2011(3):114-120

        第5篇:農業農村發展分析范文

        (云南農業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農村職業教育在當前農村改革發展中,特別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應用問卷和訪談相結合的研究方式,在了解、分析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針對調查結果與分析,從加大農村職業教育宣傳力度,提高農民接受農村職業教育積極性;改進農村職業教育內容和形式,提高農村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增加農村職業教育資金投入;完善農村職業教育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 :農村職業教育;問題調查;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390X (2015)04-0054-04

        在新形勢下,農村職業教育備受關注。2014年6月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主席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作了重要講話,并指出要加大對農村地區職業教育支持力度[1]。農村職業教育是直接面向農村勞動力、貼近三農的教育,是提升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有效途徑。2013年云南省總人口為4686?6萬人,鄉村人口為3705萬人,其中鄉村從業人員2181萬人, 占鄉村人口的58?87%[2]。鄉村從業人員呈逐年下降趨勢,農業人口不斷向非農轉移[3]。當前,云南正處于城鎮化加速、農業現代化加快的發展時期,農村勞動力資源數量減少、質量亟待提升,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滯后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弄清農村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加快改革發展步伐是當前的一個重要問題[4]。鑒于此,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式,對云南農村職業教育進行調究,以提出加快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建議。

        一、研究方法

        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采用問卷和訪談調查的方式,建立云南農村職業教育情況樣本,深入了解和分析其現狀和問題,探索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模式。

        (一)被試

        1?云南農村職業教育調查問卷被試

        農村職業學校校長是基層職業教育的直接管理者和執行者,為深入了解云南省農村職業教育的現狀及存在問題,2013年對云南省15個州(市)66個縣(區) 的78所農村職業學校校長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發放情況見表1。

        2?農村職業教育訪談被試

        為了全面深入了解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針對問卷調查中反映出的突出問題和難于量化的定性問題,設計制作訪談提綱,對云南省昆明、文山、楚雄、大理等四個州(市)的23名農村職業教育管理人員進行了訪談調查。(二)研究工具和數據處理

        1?調查問卷

        針對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情況,設計自編問卷,包含封閉式和開放式兩類問題,并經專家修訂完成調查問卷的編制。

        2?訪談提綱

        設計訪談提綱,結合個別訪談和小組討論形式,對農民、農村干部、農村職業教育工作者分別進行調查。

        3?數據收集與處理

        研究采用SPSS數據統計軟件對封閉式問卷數據進行錄入和分析,開放式問卷及訪談內容采用文本辦公軟件進行整理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通過問卷和訪談調查,發現目前云南農村職業教育存在以下問題。

        (一)農民接受和參與職業教育的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

        云南大多數地區的農民并不愿意送子女到農村職業學校學習,即使到農村職業學校學習,往往也選擇非農專業,畢業后選擇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比例很低。問卷調查顯示,農村生源的平均比例為88?1%,但是畢業生務農的比例僅為9?4%。由于受學生就業傾向的影響,云南農村職業學校所開設的涉農專業比例較低,僅為23?6%。與此同時,訪談了解到,由于當地農民文化素質不高,往往認為種地不需要什么技術,因此,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不高。調查還反映,許多農村地區組織農民參加農技培訓不僅需要大力宣傳,還需要給農民發放誤工費,方能組織農民前來參加。可見,云南大多數農村地區農民接受和參與職業教育的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

        (二)農村職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有待改進

        調查發現,云南全省為農民提供職業教育的內容、形式較為單一,針對性不強。云南除了農村職業學校為農民和農村學生提供農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外,還有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為農民提供著一定的職業技能培訓。但是教育培訓的內容和形式均較為單一,內容主要是傳授農業生產技術為主,較少涉及農業和農村發展的相關知識,如市場營銷、經營管理和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知識。與此同時,也很少涉及農民生活方面的所需知識,如醫療保健、烹飪等。然而,調查中卻發現,有很多農民有學習這些知識的意愿和需求。云南農村職業教育在形式上仍以傳統的室內聽課為主,輔以少量的現場實踐。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參加過培訓的農民認為,室內知識傳授往往理論性較強,難以理解,實用性不足,對他們的生產生活幫助不大。他們更喜歡實用性較強的現場實踐培訓,尤其是一對一的在生產實踐現場中的輔導,這樣可真正學到實用的知識和技術。

        然而,這樣的職業教育形式不僅需要資金支持,同時需要更多的各個專業領域的專家。如在昆明市某縣的訪談調查中發現,相關部門由于缺乏某些領域的專家,無法為當地農民提供相應的專業培訓,而僅能提供培訓的內容和領域又不是當地農民迫切需要的。這足以說明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亟待改進。

        (三)農村職業教育質量亟需提高

        目前云南農村職業教育亟需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提高專業教師的素質,改進教育培訓內容和方法[5],提高農村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根據云南78所農村職業學校調查發現,大多數農村職業學校缺乏雙師型、專家型教師,而且學校教師年齡偏大,平均年齡為48歲,對年輕教師需求量較大。由于缺乏優質的教師資源,致使農村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與此同時,各級政府和教育培訓機構,由于缺乏各個領域的專家,所提供的培訓往往不能滿足農民的需要,影響著培訓的質量和效果。這是云南農村職業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經費不足

        云南農村職業教育普遍存在經費不足的問題。78所學校的調查中,絕大多數學都存在著辦學經費不足的問題。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造成基礎建設薄弱,實訓設備不足等問題。訪談還反映,各級政府部門由于培訓經費問題,一般把培訓地點安排在縣城,即使少量安排到鄉村,培訓也因經費限制普遍質量不高。

        (五)農村職業教育體系尚待完善

        云南農村職業教育涉及高校、科研和農技推廣等多個部門,包含研發、培訓、推廣等多個環節,雖然初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農村職業教育培訓體系,但調查發現,涉及的單位部門雖多但相互配合較少。目前國家重視農村職業教育,各級政府和單位都在積極開展農村職業教育,農村職業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局、畜牧局、林業局、蠶桑局、婦聯和煙草公司等都為農民提供著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但是這些部門、單位、企業和學校均按照各自的計劃來安排培訓,往往“單打獨斗”,互相配合較少[6]。可見,目前云南農村職業教育體系尚待完善。

        三、加快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云南農村職業教育宣傳力度

        當前迫切需要加強農村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建立多種獲取農村職業教育信息的渠道。通過多種方式讓農民了解農村職業教育的真正作用,以及給他們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幫助。在提高農民接受農村職業教育積極性的同時,使他們能根據自身需求獲取相關的信息,并獲得教育的機會,提高他們的選擇度和自主性。這有益于提高農民的整體文化水平,從而更好地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服務。

        (二)改進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深入了解目前農村地區廣大農民的需求,及時調整農村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更新農村職業教育的內容。與此同時,農村職業教育的形式也應進行調整,適當增加現場實踐、一對一輔導的比例,采取農民更能接受的教育形式,讓他們能通過接受職業教育真正獲得有利于生活和生產的知識和技能。只有這樣農村職業教育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需要,才能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三)提高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的質量

        首先需要加強農村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

        通過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聘請雙師型、專家型的教師,或與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合作,聘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參與農村職業教育,為農村職業教育提供師資保障。其次,應根據實際情況改進和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通過提高教學質量,使農民更好地獲得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新知識和新技能,提高他們接受農村職業教育的積極性。

        (四)增加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

        首先,應切實落實《職業教育法》和《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等法規和政策。盡快落實城市教育費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職業教育,落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標準經費,建立地方職業教育專項經費等。第二,應保障農村職業教育經費需求。進一步加大政府對農村職業教育的投入,確保職業教育能深入到農村基層地區,為更廣大的農民提供切實的職業教育和培訓[7]。第三,鼓勵相關企業積極參與農村職業教育。企業應在資金、實訓平臺上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教育培訓活動應為企業的現代農業生產提供更多人力資源。第四,應在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及開展相應的職業培訓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產業發展的引導。

        (五)完善云南農村職業教育體系

        加強各級政府、部門、學校和企業的相互配合,設立相應的機構,統籌規劃和管理云南農村職業教育,并按照全省規劃統籌發展云南的農村職業教育,將多個部門、單位、企業和學校聯合起來,發揮各自優勢,開展系統性的農村職業教育,使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有效銜接,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溝通[8],逐步完善農村職業教育體系,提高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的辦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EB/OL].[2014-06-23] http: //www.centv?cn/my/folder3995/folder4001/2014/06/2014-06-2381678html.

        [2]云南省統計局.云南統計年鑒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3]云南省統計局.云南統計年鑒201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4]胡曉勤.新時期農村職業教育發展問題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8.

        [5]歐穎,楊銳英.新農村建設背景下云南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研究[J].職教通訊,2011(7)67-70.

        [6]唐智彬.農村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改革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第6篇:農業農村發展分析范文

        關鍵詞:鄉鎮經濟;農業經濟;經濟環境;經濟增長方式;經濟結構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303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08- DOI:10.13535/ki.11-4406/n.2015.

        在我國,農業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保證人均生活所需及經濟建設發展的最大推動力。在全國農業生產力中,又以鄉鎮農業生產力為主導。因此,如何加強農業生產力,提高鄉鎮農業經濟發展能力儼然已經成為了當前國家農業部門及鄉鎮農業部門所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1 鄉鎮農業經濟發展形勢

        近年來,在國家的良好政策下,鄉鎮農業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使其逐漸呈現出以下三點優勢:

        1.1 鄉鎮農業經濟環境發展優化

        鄉鎮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其農業經濟發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發展:其一,就硬件方面來說,用于農業生產的水利設備支持及建設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如各鄉鎮大力興修農業生產所需的水利設備,在某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中抗干旱及抗汛能力。另外,鄉鎮在加強建設農業水利設施的同時,還大力改善鄉鎮人均的用水安全度,同時為提高鄉鎮人均的業余生活,大力興辦各類娛樂活動,從而使鄉鎮農業經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其二,就軟件方面而言,隨著國內高科技產品及技術的推廣,越來越多的鄉鎮人均接受并懂得了如何利用先進的知識和技術發展農業生產。同時,鄉鎮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快速的提高,這為推廣農業生產的新技術、創新農業生產新產品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在黨和國家和號召下,鄉鎮對農業市場混亂的現象進行嚴格的整頓及治理,從而為吸引外資打下了堅實的環境基礎。

        1.2 鄉鎮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優化

        隨著鄉鎮人均對農業經濟發展觀念的轉化,使其整個經濟建設思路不斷朝著更好的方面優化發展著,這主要表現為:其一,農業產品正由傳統的普通單一品種向多元化特色精品的方面優化,同時隨著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越來越多的精品農作物生產種類代替了部分普遍的農業種類,使之農業生產率得到了大幅度的蝦提高。其二,隨著農業經濟的改革與發展,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深化,尤其是果業生產率及農業再造工程等的發展,大大地促進了農業資源的可利用率。其三,農業經濟的經營方式也隨著農業的發展由傳統的單一形式逐漸向多元化形勢發展,使鄉鎮農業經濟發展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1.3 鄉鎮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

        農業經濟發展正朝著多元化、科學化及合理化的方向發展著,尤其是近年來,非農產業的發展有逐步取代以農業生產為本的經濟結構發展趨勢,并快速成為了農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同時,鄉鎮農業勞動力結構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許多鄉鎮勞動力進入鄉鎮農業企業務工,使鄉鎮農業勞動力結構得以優化。最后,鄉鎮的農業經濟結構也得到了優化,目前鄉鎮農業已經由傳統的單一生產模式轉化為集餐軟、服務、運輸為一體的產業鏈結構,大大增加了鄉鎮人均的經濟收入。

        2 鄉鎮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鄉鎮農業經濟近年來發展的速度十分快,這主要得益于國家對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支持。但在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仍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2.1 農業經濟發展觀念落后問題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絕大多數鄉鎮農業都以快速的建設模式發展著,但少部分偏遠地區鄉鎮農業經濟發展中仍采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系下的發展模式,甚至有些鄉鎮地區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經濟的主要來源依然靠政府扶持。另外,大部分鄉鎮地區的人均思想觀念仍停留在小富則安的階段,對農業經濟發展缺少足夠的進取心。同時,部分鄉鎮人均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較深,從而使農業經濟生產經營模式始終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中。除此之外,一些鄉鎮地區雖有良好的自然條件,但農業生產人員仍將注意力集中于作物的生產及現有土地的開發中,對以自然條件創造旅游業、餐飲業等完全忽視,大大浪費了諸多資源。另外,由于部分地區經濟文化較為落后,對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及經營理念接受能力較差,因此嚴重地制約著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

        2.2 鄉鎮農業人員素質低下問題

        農業生產人員的技術及綜合素質是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國內對部分鄉鎮地區的農業生產人員綜合素質及技術水平調查結果發現,在鄉鎮農業發展中,絕大多數人員都不具備專業的農業生產技能,并且多存在著文化素質低下問題。據該項調查表明,被調查鄉鎮區域內,擁有高中以上文化的農業生產人員僅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十五,而文盲、小學文化的人員卻占了總人數的百分之六十。另外,隨著鄉鎮形勢的發展,大多數擁有農業生產技能的人員紛紛外出務工,而留守鄉鎮的除了老人就是孩子,使鄉鎮農業生產勞動力呈逐年下降趨勢。因此,在諸多結構體系因素下,使鄉鎮農業經濟發展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2.3 鄉鎮農業經濟基建設施不足問題

        鄉鎮農業生產設施不健全是直接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就目前來看,部分鄉鎮地區農業生產結構及機械化產業十分落后,且用于農業生產的水利設施基礎建設相對緩慢,使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始終處初期階段。另外,一些鄉鎮地區在農業產品經營時仍采用傳統的直接銷售原產品的經營模式,而沒有經過深加工的產品相對來說在經營中處于劣勢地位,使之鄉鎮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十分落后。除此之外,部分鄉鎮地區農業生產中仍延用靠天吃飯的生產模式,沒有興修水利設施,從而嚴重地影響了該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

        3 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

        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能力對促進全國性經濟發展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鄉鎮農業經濟發展建設的速度。

        3.1 轉變鄉鎮農業經濟發展觀念

        針對于某些鄉鎮農業經濟發展觀念落后的地區,首先要轉變該地區農業生產人員的觀念。打破農業生產人員經濟靠政府的觀念,積極引導其利用農產品的再次加工吸引外資,實現招商引資的目的,提高其經濟發展能力。其次,農業生產人員要充分利用地區性資源進行開發,并將農業發展的注意力由農作物的種植及現有土地的開發利用轉移到開發自然資源上去,擴大農業生產力,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整體能力。

        3.2 提高鄉鎮農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農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決定農業經濟發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首先要提高農業生產人員的文化素質,同時在鄉鎮地區實行掃盲行動。另外,要在現有的農業生產人員中培養出多名優秀且具較高綜合生產能力的技術人員,并由這些技術人員帶動全體鄉鎮人員進行農業生產及經營,從而實現鄉鎮農業經濟飛速發展的目標。除此之外,農業生產人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技能培養,使自己成為綜合性農業生產人才。

        3.3 加強鄉鎮農業基建建設

        對于某些鄉鎮地區因基建不足而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的情況來說,首先要加強該地區的水利設施建設,大力興建及購置農業生產所需的各類機械設備。其次,在農產品銷售前,要進行再次的深加工,將普通的產品原材料加工成具有特色的精品產品,從而提高產品的價值,增強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能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鄉鎮農業經濟發展好壞直接影響著全國性經濟發展的能力。因此,在加強鄉鎮農業經濟發展時,首先要加強鄉鎮水利資源的建設,同時要加大先進機械生產設備的購置力度。另外,在此基礎之上強化農業生產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提高農業生產人員接受新技能、新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速度及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志堅.鄉鎮農業經濟發展形勢與存在的問題分析

        [J].農業科技與發展,2013,(4).

        第7篇:農業農村發展分析范文

        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在三大產業中,農業是第一產業,也是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型發展階段,在國家政策與經濟等方面的大力扶持下,我國的農村經濟也實現了非常快速的發展與進步,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農業生產持續增收,農民生活水平及農村基礎設施,也都有了大幅的提高。黨的十明確提出,要加快現代農業發展速度,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但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發展相對落后,缺少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指導,之前處于無序、盲目的發展態勢中,導致農業經濟發展中,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不僅阻礙了農村與農業經濟的現代化進程,影響了新型城鎮化的速度,也制約了我國整體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允檔幕?礎建設,現代化水平較低

        從本質上來說,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經過了長期的農耕發展之后,也留下了很多的種植技術與經驗。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與現代機械相比,這些技術就呈現出明顯的低效化特征。而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就面臨著科技水平與機械化水平較低的問題。例如,由于農田的水利建設不到位,水渠的修建沒有規劃,缺乏現代化的灌溉設施;農耕機械單一,播種、施肥、除草和收割等均過分依賴體力勞動,效率十分低下,也無法形成產業化的種植規模。

        (二)缺乏必要的農業知識,農民素質水平較低

        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中的就業機會不斷增多。新生代農民更愿意到城市謀求發展,老一輩農民文化水平比較低,缺乏先進的農業知識和種植技術。農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而農村的經濟建設又最缺乏人才的支持,農業專業人才培養和供應不足。

        (三)缺乏多樣化的農產品,產業化程度比較低

        現階段,隨著市場的發展,社會對于農產品的種類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針對于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部分農民自身素質水平較低,導致其對于現代化社會的需求不夠了解,缺乏長遠的目標,并且始終停留在小農經濟的思想程度上,不愿意嘗試經濟效益更高的農產品。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其缺乏多樣化的種植模式,導致農產品的質量受到不小的影響,并因此而導致農作物的競爭能力不斷下降。除此以外,就針對于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大部分的農村中,其都是以家庭為誒單位,來開展相關種植工作的,這樣一來,就使得其難以形成一種產業化的經營模式,銷售周期長,銷售量也很小。

        (四)土地資源破壞嚴重,農業生產環境不容樂觀

        就針對于實際的農耕過程來說,因為農民自身的環保意識不高,再加上其對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欠缺與企業的粗放經營,使得很多的土地與水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并因此而導致其出現了空氣污染、水土流失等問題,難以為農作物的物質基礎提供必要保證,這樣一來,也就很難提升農作物的生產率與生產質量。除此以外,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作物的種植產量,部分農民往往會大量使用農藥與化肥等,這樣一來,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農業的生產環境。

        二、解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

        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農業的經濟發展問題,就要求國家應當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并以電力、水利與道路等的建設為重點,通過運用統一規劃與合理布局的形式,辣味農作物的生產與種植提供保障。此外,就針對于農村的建設資金來說,要求相關部門必須要加強監管,來保證資金能夠真正落到實處。與此同時,要求相關管理人員應當加強監督,來確保每一筆資金都能夠做好記錄,然后以正常的渠道,來進行施工單位的選擇,并通過運用座談會的形式,來征求農民的意見與建議,對于其中所存在的問題,要通過運用科學的方式來加以解決。并且,要求國家應當積極鼓勵新技術的引進,并且,對于農用機械的購買,要進行補貼等。

        (二)普及農業知識,提高農民技術水平

        國家應將提高農民的素質水平與種植技術。通過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推廣和傳授農業知識和種植技巧;并且,應當積極組織一些農業專家,來進行全國的巡回演講,讓農民能夠更好的接受農業種植知識,來逐漸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此外,就針對于鄉鎮層面來說,要求其應當以村為單位,來開展相應的經驗交流座談會,加強農民之間的經驗交流,充分借鑒優勢,并彌補不足。

        (三)豐富農產品種類,逐步形成產業化鏈條

        各地區應當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農產品。對農產品結構進行調整,淘汰競爭力小的農產品,積極種植一些適合當地發展的農作物,并且,要求其應當積極聘請專家,來進行全程的指導工作。此外,要求政府應當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調整農業結構,轉變農業生產模式,并充分結合企業的發展需求,來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四)全面優化生態環境,促進土地利用率的提升

        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農業土地的利用率,國家就應當積極出臺相關法規,來對農田的征用進行嚴格的規范與監督,并且,要避免其因為經濟的發展,造成對土地資源的破壞問題,強化綠色農業的發展,并促進農業的健康可持續進步。此外,國家應當加強立法,來對有害農藥以及催熟劑等進行嚴格的監督,并且,對于農田附近的產業進行嚴格的審查,提高農產品的檢測標準,這樣一來,才能更好的強化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第8篇:農業農村發展分析范文

        【關鍵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銀行 信貸業務

        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存在問題的因素分析

        (一)市場定位執行不堅決

        雖然一些銀行將農業產業作為重要的目標市場,并匹配了相應的機構、人員以及信貸產品等。但受目標市場的弱屬性、目標客戶的選取、信貸產品的匹配度、風險管理技術、激勵機制的缺失等因素的影響,銀行的分支機構對市場定位的執行并不堅決。主要體現在分支機構將主要的資源集中在與國有銀行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爭搶大客戶、大項目,將較少的資源與精力投入到營銷、管理、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而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的存量余額持續下降,風險暴露明顯。

        (二)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

        銀行管理機構、各管理機構之間、與營銷機構之間存在隔闊。首先,在制定政策方面,管理機構從獨自的立場設定政策產品,沒有完全參考其他部口機構的建議,導致自身產品設計和政策的制定不夠完美,阻礙了政策的推動和產品影響的擴大。其次,在推動工作的過程中,管理信貸業務的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缺少有效溝通,從而造成了各部口出現了反復溝通協調的現象,極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銀行在評估體系中的要求是"盡職免責’’,相關工作人員只要恪盡職守的按照操作標準工作,出現后果或其他情況,員工不為此承擔責任。然而此條列對于員工是否確實做到恪盡職守,免責程度、能否免責卻沒有明確的規定。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通常面對的是自己承擔責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在責任認定,處理時間上沒有明確標準,屬于高風險的業務類型,也嚴重影響了起信貸業務的發展,極大地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三)人員與崗位匹配度低

        人員與崗位匹配度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數少,無法有足夠的人員去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二是人員的知識、技能等方面有待提升。三是激勵機制的缺失,導致人員與崗位匹配度低。

        (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風險系數較高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銀行無法有效掌控信貸業務的風險,導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風險系數較高。由于他們的實體經濟規模一般較小,無法抵御突如其來的風險,尤其是由于經濟危機和全球化形勢下帶來的影響,這在我們國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得到明顯的體現。總之,因為多種原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面臨的風險在加大,這就進一步降低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得貸款的能力,減少了銀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

        二、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發展對策

        (一)明確業務發展定位

        銀行應按照優中選優的原則,找準市場定位和目標客戶,扎實做好客戶細分,夯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客戶基礎。一是要明確信貸業務支持的重點行業和企業。二是要與相關只能部門加強溝通,了解國家政策導向、了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動向、掌握行業發展前景。三是加強重點區域的營銷力度。

        (二)優化管理體制

        銀行應優化管理體制,降低由于內部管理問題引起的資源消耗。首先,應在各管理機之間、管理機構與經營機構之間建立起暢通、高效的溝通、協調機制。有利于從更全面的角度來產品設計、流程設計,并使之更加貼合營銷實際情況。同時有利于更高效率的處理業務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其次,應改變業務部為唯一主管部門的局面。最后,應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企業信貸業務條線在分支機構的話語權,使之與總行提出的戰略目標相適應。

        (三)加強團隊建設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具有“金額小、數量多”的特點,需要銀行投入較為密集的人力資源。所以該業務的人力資源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的人力資源團隊。要建立起統計分析、決策制定、統籌規劃等崗位組成的研發團隊;建立起由客戶經理、產品經理、市場經理組成的營銷團隊;建立起合規審查、貸款審批、落實抵押、放款審核等崗位組成的后臺操作團隊,建立起貸后服務、貸后檢查等崗位組成的貸后管理崗位。并為各團隊配備充足的人力資源,提升人力資源梯隊化建設的程度。其次,要通過系統培訓提高人力資源的素質。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風險程度、復雜程度較高,需要專業素質較高的信貸人員;同時為適應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客戶進行深度綜合化經營的要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業務人員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并要隨著金融產品的不斷更新持續學習。

        (四)建立激勵機制

        第9篇:農業農村發展分析范文

        關鍵詞:農業循環經濟;障礙

        一、思想障礙

        我國農業循環經濟尚處于起步階段,研究進程正不斷走向深入,盡管媒體和各地政府部門已對循環經濟宣傳與教育做了許多工作,但是宣傳的系統性、長效性和針對性不足。從政府官員、農民企業家到普通農民對農業循環經濟的認識均有待提高,比如對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相對于傳統線性經濟模式優勢何在,農業循環經濟的實現途徑是什么,農業循環經濟對個人、家庭、企業和社會的作用有多大以及我們每個個體在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為等問題的認識還比較模糊。此外,農民對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存在狹義理解,認為循環經濟是生產、經濟管理和環保部門的事,與己無關;對自然資源稀缺性程度了解不夠,以為資源不會枯竭,看不到資源存量和環境承載力已不足以容納傳統發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污染。這種認識上的模糊和偏頗,影響了農民參與循環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然也影響了循環型社會的構建進程。

        二、效率障礙

        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將我國資源利用狀況概括為“四低”,即資源產出率低、資源利用率低、資源循環利用水平低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低。從我國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的現狀可以看出,我國每單位農業資源所產生的效益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農業資源缺乏長遠合理的規劃,利用程度低,浪費嚴重,且后備資源缺乏,前景不容樂觀。農業資源的回收利用率不高,廢棄物的隨意堆放一方面是巨大的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給我國脆弱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資源與環境的雙重約束將會在我國甚至世界范圍內長期存在,如果不能有效解決農業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問題,扭轉農業資源短缺壓力與浪費現象并存的局面,供需矛盾將會越來越突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只能是永遠也無法實現的空中樓閣。

        三、技術障礙

        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必須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依托,我國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總體看來,先進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明顯滯后于需求。廣大的農民以及中小企業大部分都沒有獨立的能力去進行技術創新,也缺乏雄厚的資金實力去購買同行業的先進技術。農業廢物利用技術是廢棄物的再利用技術,通過這些技術實現產業廢棄物和生活廢棄物的資源化處理;清潔生產技術是無廢少廢生產技術,通過這些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零排放和制造產品的綠色化。由于長期以來環境科技在我國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在農業循環經濟的推進過程中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我國科技基礎薄弱,自主開發能力差,導致了我國大量農業循環型企業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達到經濟增長的目的,難以自覺地實施循環經濟戰略。

        四、資金障礙

        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資金的投入。目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思想觀念都處在調整和變動當中。國家面臨的矛盾和問題較多,經濟實力有限,沒有專項資金用來支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一些先進適用的技術設備和工藝水平難以得到推廣,依靠政府投資來幫助企業完成從工藝技術水平落后到依托先進的科學技術的轉換顯然是不現實的。政府雖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來保護和扶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但大部分沒有落到實處,需要自行拓寬融資渠道籌措資金進行技術提升。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人們優先選擇了經濟發展。特別是在廣大落后的農村和西部地區,人們根本沒有循環經濟的意識,即便有循環經濟的意識,他們也不會自覺遵守循環經濟的規則。畢竟,衣食住行才是最重要的。其實,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歷史上也曾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獲取經濟發展,只是當初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還沒有覺醒,沒有意識到環境危害的后果而已。農業循環經濟是一種理想的經濟發展模式,但也難免給經濟發展帶來一些暫時的消極影響。比如,它會延緩經濟發展速度、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限制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減少就業、減少政府財政收入等,有時甚至會與政府的經濟政策相沖突。因此,如何在經濟發展和循環經濟間找一個平衡點,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遺憾的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今天,發展――不管是可持續還是不可持續的――始終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所以,由于農業循環經濟的長效緩釋性,在市場經濟利益至上、發展首位的觀念下,社會各行業必然將資金投入到那些見效快、周期短的領域中去,這就造成了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領域資金支持不足的尷尬境地。

        五、體制障礙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一线高本道 | 日本人成ⅴ在线观看免费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香蕉 |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