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公共事業管理出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施工企業 工程項目 成本管理
項目成本管理是鐵路施工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保持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中鐵五局一公司在推行項目管理的過程中致力于項目成本管理的探索和實踐,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本文對中鐵五局一公司的實踐經驗進行分析,以期對其他企業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工程項目成本的含義及實施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工程項目成本和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含義
鐵路施工企業的工程項目成本是成本的一種具體形式,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工程項目成本是指施工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為獲取和完成工程建設任務所支付的一切代價。在項目工程管理中,我們更多接觸的是狹義的工程項目成本概念,狹義的工程項目成本將成本的發生范圍局限在某一工程項目范圍內,是指項目工程施工所耗費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等直接成本及施工企業(項目經理部)為組織和管理工程施工所發生的間接費用。
項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證滿足工程質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對項目實施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通過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等活動實現預定的成本目標,并盡可能地降低成本費用的一種科學的管理活動,它主要通過技術(如施工方案的制定比選)、經濟(如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組織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等)活動達到預定目標,實現盈利的目的。成本管理的內容很廣泛,貫穿于項目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和每個方面,從項目中標簽約開始到施工準備、現場施工、直至竣工驗收,每個環節都離不開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過程來說,其內容一般包括: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二)施工企業加強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利潤是鐵路施工企業生存的基礎,工程項目是鐵路施工企業利潤的源頭。在當前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僧多粥少,項目業主往往采用“合理低標”或“最低標中標”的評標辦法選擇施工單位,這種市場環境對鐵路施工企業來說是殘酷的,競爭是全方位的,工程項目成本是反映工程項目經營管理水平的一個綜合性指標,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工程項目生產經營全方位的工作狀況,比如: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建筑材料消耗的多少、機械設備利用的好壞、施工進度的快慢、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項目工程質量的優劣、施工組織狀況的好壞、各級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職工工作績效的好壞等。
面臨這樣的形勢和環境,鐵路施工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一方面要提高企業整體實力水平:包括企業的人員、裝備、資金、業績等方面的硬實力以及企業形象、信譽、公共關系等方面的軟實力,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報價的水平,既投標報價盡可能滿足業主低標中標的要求以提高工程招投標中標機率,努力爭取工程項目。目前施工企業處于一種價格競爭的階段,而價格競爭的實質是工程成本高低的競爭。縱觀近幾年工程招投標情況,在同等施工組織水平和工程質量條件下,工程招投標中工程報價的高低往往就成了決定施工企業工程競標能否勝出的一個關鍵因素。可見,一個企業工程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企業成敗。
二、中鐵五局一公司實施項目成本管理的具體做法和成績
中鐵五局集團一公司是一家具有五十多年歷史的大型國有鐵路施工國有企業,在工程成本管理上經歷了班組成本核算和學習“邯鋼成本管理經驗”進行成本倒推,以及試行責任成本管理,進行了多樣化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探索和實踐,自2000年實行公司制改造以來,企業進行了體制和機制的轉換,全面推行工程項目管理,實行目標成本控制,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基本形成了一套符合企業實際、具有企業特色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模式和制度體系。回顧其發展的過程,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從2000年至2002年的開始起步階段,這一階段的具體實施步驟和做法:出臺了全公司統一的《中鐵五局集團一公司工程項目管理辦法》(公司策2000[135]文),建立了公司專門負責項目成本管理的部門,成立了由工程、財務、工程造價等方面的專門人員組成的公司項目成本測定小組,修訂了公司的薪酬、機械設備、材料、資金、安全質量、勞務分包等相關的管理辦法,對工程項目進行成本核定,簽訂內部經濟承包責任書。但是由于企業處于由計劃經濟條件下的處—段—工程隊固化的三級管理模式向市場經濟的公司—項目經理部動態的二級管理模式轉軌時期,企業的人力、機械、物資、資金等內部市場剛剛建立,沒有統一的企業內部定額,對工、料、機、項目管理費用等成本不能準確核定,基本上采用行政強制手段,一個項目中標以后,根據投標情況和項目工程的組成,工程類別分章節按比例的上繳的硬性要求上交公司多少費用。這一階段,由于內部經濟承包責任書難以公正、準確、合理簽訂,項目經理部的積極性不高,要求項目經理進行風險抵押,但基本上難以到位,加上公司人事制度改革滯后,基本上負盈不負虧,一個項目完工后,進行秋后算賬,項目虧損面大,高達80%。
(二)第二階段:從2003年至2004年的逐步規范階段,這一階段的具體實施步驟和做法:公司修訂了《項目管理辦法》,調整了管理模式,基本上實現了作業層與管理層的分離,對工程項目對項目經理部以“經理負責,獨立核算,包死基數,確保利潤上繳,超額分成,虧損受罰”的形式制定經濟承包責任制。項目經理和經理部承包集團成員實行風險抵押金制度。改革人事制度,對項目經理實行競爭上崗和公司選聘相合的辦法,項目承包指標的確定由項目經理內部競標確定或者由公司合同管理部門根據工程中標后實際的人工、機械、材料等實際的市場價格進行現場測定,按照“項目合同價=項目經理部的自身管理費用+稅金+分包成本(含勞務分包和專業分包)+上交公司費用”的公式確定項目上交款指標,并對項目經理部的現場管理費用核定數額后包干使用,不得突破。這一階段,公司的項目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比較快,項目的整體盈利能力增強,到2004年,項目的虧損面得到有效地控制,虧損項目降低到30%以下。
(三)第三階段:從2005年至2008年的逐步完善階段,這一階段的具體實施步驟和做法:開始重視項目全過程的成本管理工作,比較注重項目投標前和中標后管理的銜接,重視開工前的項目管理策劃工作,堅持根據施工調查和合同造價,施工圖和招標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單,確定正常情況下的項目經理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制造成本。編制工程項目計劃成本,按照“項目合同價=項目經理部的自身管理費用+稅金+分包成本(含勞務分包和專業分包)+上交公司費用”的公式確定項目上交款指標,公司總經理與項目負責人簽訂工程項目內部承包經濟責任合同書的做法,加強了項目實施的過程控制,對項目實施性施工組織方案的確定的工期、質量、安全目標的控制,每月要求項目經理部向公司上報工期、質量、安全情況,對項目資源實行動態管理、彈性組合,對機械設備和材料實行內部市場化管理,強化了效績評價:制定考核兌現辦法;分季度、年度由經理部上報和公司組織專門人員進行管理效益審計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綜合成本考核,獎優罰劣;項目竣工驗收后進行終期考核,進行獎罰兌現,做出評價。這一階段,公司項目管理水平繼續得以提升,但是隨著公司的項目管理辦法逐步與市場的接軌,國有企業一些深層次的管理體制與機制問題又開始暴露和突顯。
三、中鐵五局集團一公司實施項目成本管理過程存在問題的分析
(一)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體制還不完善
任何管理活動,都應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成本管理體系中項目經理責任重大,在成本管理及項目效益方面對施工企業法人負責,其它業務部門主管以及各部門管理人員都應有相應的責任、權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體制加以約束和激勵。而現行的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制,沒有很好地將責權利三者結合起來。項目經理要承擔項目的成本管理責任,但是項目經理在用人和分配等方面卻沒有自主權利,同時大多數項目部沒有把成本管理的責任和壓力向下傳遞,沒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
(二)公司與項目部的經濟利益關系雖然做了明確,但由于市場因素的變化,經常扯皮
項目合同價=項目經理部的自身管理費用+稅金+分包成本(含勞務分包和專業分包)+上交公司費用。理論上該表達式恒等,項目合同價是明確的,稅金是確定的,項目經理部的自身管理費用由公司核定,項目經理部包干使用,分包成本(含勞務分包和專業分包)由公司核定項目經理部負責實施,上交公司費用作為項目經理部必須完成的管理目標,這樣工程項目的成本責任是明確的,有利于發揮各級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了項目的管理水平。但等式兩邊的金額是不斷的調整和變化的,公司卻沒有依據業主的設計變更和工程量的增減情況,以及市場材料價格的變動因素等及時地、實事求是地反映項目的成本變動狀況,并及時調整項目的上交款指標,影響內部經濟責任承包合同的簽訂和執行。
(三)忽視工程項目“質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質量成本”分為內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費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賠等引起的費用)、質量預防費用和質量檢驗費用等4類。由于實行經濟責任承包,個別項目經理為保證上交指標的完成,存在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質量的短期行為,雖然就單個項目而言,可能實現了利潤目標,但是因質量問題,輕則可能會增加因未達到質量標準而付出的額外質量成本,重則對企業信譽造成很壞的不良影響,甚至影響企業的生存。
(四)項目管理人員經濟觀念不強
目前,項目經理部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在項目內部,搞技術的只負責技術和質量,管理現場的只負責施工生產和工程進度,搞材料的只負責材料的采購及進場點驗工作。這樣表面上看來職責清晰,分工明確,但項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來管理、去控制的,項目效益是靠大家來創造的。如果搞技術的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選用可行、卻不經濟的方案施工,必然會保證了質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從產品質量角度出發,采購高強優質高價材料,即
使是材料使用沒有一點浪費,成本還是降不下來。
四、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項目成本管理思路和措施
針對中鐵五局一公司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和完善:
(一)進一步建立完善規范成本管理體制,形成完整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體系
建立完善公司、項目經理部二級成本管理機制,明確職責和權限。公司作為成本管理層,負責全公司責任工程項目管理辦法和其他相關措施的制定,確定項目部的上交指標,有計劃地對各項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并及時地對項目實施考核兌現。項目部作為項目成本上升管理的執行層,負責落實與公司簽訂的工程項目內部經濟責任承包合同書,并按照公司的要求和項目的實際對工程項目成本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分解,建立項目成本責任控制體系。按照“誰負責管理,誰就負責成本控制,誰負責成本控制,誰就承擔成本控制責任”的原則,在項目部建立一個將成本控制責任量化分解到具體責任人的體系,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標,千斤重擔大家挑”。
(二)完善項目考核指標體系,重視質量成本,從質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
對施工企業而言,產品質量并非越高越好,超過合理水平時,屬于質量過剩。無論是質量不足或過剩,都會造成質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過質量成本管理加以調整。質量成本管理的目標是使4類質量成本的綜合達到最低值。一般來說,質量預防費用起初較低,隨著質量要求的提高逐漸會增加,當質量達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時,該項費用就會急劇上升。質量檢驗費用較為穩定,不過隨著質量的提高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而質量損失則不然,開始時因質量較差,損失很大,隨著產品質量不斷改進,該項損失逐步減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須能找到一個質量成本最低的理想點。正確處理質量成本中幾個方面的相互關系即質量損失(內、外部故障損失)、預防費用和檢驗費用間的相互關系,采用科學合理、先進實用的技術措施,在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水平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項目經理部也不能為了提高企業信譽和市場競爭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現質量過剩現象,導致完成工程量不少,經濟效益低下的被動局面。
(三)加強項目上交指標和項目自身管理費用的動態調整制度
施工項目成本具有不確定性,往往受方案變更和工程量調整以及材料價格的影響而發生較大的變化,為確保公司和項目兩方面的利益不因客觀原因的影響而受到侵害,應定期對經過批準的施工方案變更和工程數量的增減相應調整項目上交指標和項目自身管理費用,不能把不可控的因素導致成本大節大超的責任全部歸于項目經理承擔,從而項目經理的積極性,最后導致項目整個成本失控。
(四)建立完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督察制度
為確保項目成本管理規范運作,公司應建立完善相應的成本管理督察制度。具體做法是,在公司設立專門的項目成本督察組,成員由合同、財務或審計等部門的人員組成,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情況定期進行檢查,并按規定考評計分。責任成本督察工作實行一票否決,對成本管理不合格的項目,取消其評先資格,同時不予核批效益工資。對出現責任范圍內虧損的,還需以預留的責任工資和風險抵押金予以彌補。
(五)建立完善工程項目成本效績考評制度
【關鍵詞】企業管理;技術手段;人力資源;創新
企業管理涉及面較廣,本文僅對企業管理的技術創新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進行詳細的闡述。
1.積極推進石油企業管理技術的創新
隨著石油企業的發展,市場規模的擴大,一方面企業內部管理日益復雜化,同時另一方面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和競爭形勢的變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應速度。要解決這兩者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只有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尤其是動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管理信息是管理中心的基本要素和中介。管理過程實際上也是對管理信息的處理過程。運用現代的信息處理技術,對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從戰略管理的的創新角度上看,在經營領域中,過去我們的石油企業戰略是只重視生產管理,而不重視開發和營銷管理。這種戰略,顯然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創新,產品開發是企業的靈魂,同時生產的產品只要賣出去,才是硬道理。所以技術開發和市場營銷是在整個生產體系中最重要的環節。因此,我們在管理技術上要實現由過去偏重生產管理到重視技術開發和市場營銷的轉變,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要從橄欖枝型向亞鈴型管理模式轉變。
要重視企業主要經營者在管理創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改進我國石油企業經營者目的選拔方式。在某種意義上講,石油企業主要經營者可以說是企業的靈魂和核心。主要經營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能力直接關系到整個企業的管理風格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經營者,對于管理創新的推進,是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的。但反之,就會阻礙管理創新活動的開展。由于石油企業的特殊屬性,我國現階段大多數石油企業經營者仍是通過行政任命或行政選拔的,不但缺少企業經營者的專業訓練,也缺少管理實踐,因此,這不能不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石油企業經營者隊伍管理素質的高低不一。面對石油企業全面走向競爭的新形勢,必須逐步走改革石油企事業主要經營者的選拔方式和選拔機制,使得一大批真正具有經營管理能力和現代企業管理經驗,政治素質好的人才走上石油企業的管理崗位,把石油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升上新的高度,促進石油企業的快速發展。
要大力夯實石油企業內部基礎管理,為管理技術和方法工具創新提供基本的前提和保障。基礎管理包括企業內部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基本流程的規定、基本信息資料的儲備傳送以及管理隊伍的建立等等。只有搞好了基礎管理,理順了內部基本的生產協作關系,才可能進一步提高管理的層次和效率,否則,管理創新只會適得其反,使得企業更為混亂無序。比如在實行信息化管理上,就需要很高的基礎管理水平。據一份調查顯示,我國石油企業基礎管理水平還較低,處于國外同行業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因此,面對錯綜復雜、瞬息多變的環境,企業必須充分運用現代信息系統,掌握方方面面的信息。因為信息是現代企業的神經系統,是企業科學決策和及時應變的依據。所以要建立靈活準確的信息系統是企業決策管理創新的主要內容。此外,企業信息化管理是動態管理,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抓基層管理,才能保證企業在發展中創造適應自身的管理模式,使企業的效益穏步上升。
2.充分挖掘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
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不僅具有戰術能量的作用而且具有戰略意義上的作用,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作用越來越日益突出。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僅僅包括行政管理和事務管理兩個方面。現在的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包含了原有的管理內容,其工作最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它已成為企業戰略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管理是把人作為一種資源來加以開發和利用,以達到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實現所要達到的目標。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人的作用在企業中顯的越來越重要。從戰略高度來看,企業如果有效的利用人力資源,那么它就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這一點也是人力資源日益受到企業重視的原因所在。人力資源管理在戰略管理上的作用主要強調的是,在一個企業中人比其他有形的資源更有價值。因此,對于人力資源來說,發揮它在戰略管理上的作用,就必須把目標確定在人力資源對企業戰略發展的長遠規劃上,人力資源管理將從企業戰略的“反應者”轉變為企業戰略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最終成為企業戰略的“貢獻者”。人力資源管理是通過提高每個人的效率來實現企業的目標,因此,這項工作就不但是人事部門的事。它是企業上下齊心協力,齊抓共管,人的素質將得到全面提高,生產能量將得到充分釋放。管理者,以現代化的高超的管理手段,運籌帷幄;員工以主人翁的姿態、創造性的勞動竭盡所能,這個企業才能夠在如此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下,站穩腳跟無往而不勝。
優化理念。縱上所述,即,企業上下必須牢固樹立這樣一個理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間的競爭關鍵是人的競爭。能否主動做好人力資源管理,是否有一支合格的管理和技術人才隊伍,直接關系到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成敗。這是因為:一、人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只能靠人去適應物,而不是讓物適應人。二、企業內部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和企業的發展壯大,必須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做后盾。
3.企業的各項改革也必須首先做好人的思想工作
必須首先改變人們的的傳統觀念,因而這些都是人力資源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是市場經濟的本質,人力資源管理就是把勞動力作為一種活的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率。
關鍵詞:公路工程;內業;資料;管理
中圖分類號:G259.1-6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9-0020-02
1引言
公路工程內業資料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施工單位應予以重視。我們通過收集歸檔將其轉為信息資源,為工程建設人員提供相應的參考,從而為創造一流工程、精品工程提供真實、可靠的質量保證資料。
2目前內業資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相關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調查發現,盡管總監辦、前線指揮部和監督辦對內業資料的管理工作做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定,但仍存在著問題:
第一,對內業資料的重視程度不夠,“重外業、輕內業”的情況普遍存在于各工程施工單位。一是對內業資料只“整”不“理”,導致內業資料存在許多邏輯性錯誤;二是工程實施過程中,專業化的施工隊伍調動頻繁,如路基工程作業隊伍,在進入路面鋪筑時已撤離現場,造成路基資料缺失或出現不連貫錯誤,邏輯性較差;三是工程管理人員和檔案管理人員對相互的業務不熟悉,工作責任心差,且工作崗位不固定,導致內業資料整理中的重復返工現象經常出現。
第二,對內業資料的管理要求不統一。同一項目中,不同的監理單位,監理對同一類項目的內業資料標準要求不一樣,大都以自己的要求作為標準形式。這主要表現在內業表格的形式和填寫方法不統一。在不同的公路工程項目中,內業表格形式不完全相同。甚至同一個工程項目中,內業表格在不同的合同段中也有所差異。這使得對不同的公路工程項目或各合同段的內業管理水平的評價失去統一的基準,不利于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提高。同樣,即使是在同一個公路工程項目的不同合同段中,內業表格的填寫方法也不盡相同。而且無論是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還是上級主管部門對內業表格的填寫方法的認識都不夠清晰,沒有一個完善的統一標準,有些內業表格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
第三,管理人員缺乏統一的培訓。內業資料管理人員本身思想素質偏低,對相關資料的質量標準規范不夠熟悉,又未得到應有的培訓,導致相關專業知識素質偏低。盡管近年來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測工程師的培訓,但培訓的重點是各種試驗手段,而忽略了檢測報告的填寫。而且有些施工單位的內外業工作是分開的,內外業人員缺乏必要的溝通,從而出現內業人員在辦公室內編內業的現象,使內業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證。另一方面,內業表格形式和填寫方法又缺乏統一的標準,更增加了內業人員的工作難度,因為內業資料不合格而返工的現象較多,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時間上的浪費。
第四,自動化和程序化程度不高。盡管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公路工程中,但公路工程內業資料的管理仍停留在計算機制表、手工填寫、復印機復印和人工裝訂歸檔的水平。這造成大量紙張的浪費,而且在資料的生成與運輸以及保存上都存在著許多的不便。因此,如何盡快實現內業資料管理的微機化和信息化是當前公路工程項目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實現內業資料管理的微機化和信息化的基礎則依賴于內業資料表格形式和填寫方法的統一,即內業資料的標準化。
3公路工程內業資料管理的相關措施
3.1加強單位領導重視
雖然在目前的施工過程中要求內業資料與工程建設同步進行,沒有內業資料的分部或分項工程不予交驗,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內業資料的及時性,但仍有內業資料整理滯后于工程建設的現象發生,從而降低了原始資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的程度,所以說只有加強單位領導的重視,才能做到內業資料“準確、齊全、及時、完整”的要求,單位領導應作為主要責任人,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各級責任人對這一過程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激發工程技術人員的責任心和責任感,用科學認真的態度對待內業工作,使內業資料的功能得到發揮。
3.2實現內業資料的標準化
實現內業資料的標準化,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制訂一套內業資料的范本。雖然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與評定標準》和《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中給出了內業表格的形式,但缺少詳細的說明和示例,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因此,制訂一套內業資料的范本十分必要。(2)內業人員應進行必要的培訓。雖然前線指揮部、監督辦和總監辦下發了相關文件對內業資料進行規范,但因為沒有范本,施工單位的內業人員往往不清楚內業表格填寫方法。因此,在開工前,對相關人員進行一次培訓,對實現內業資料的標準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實行內業資料的微機化管理。實行內業資料的標準化與實行內業資料微機化管理,兩者相輔相成。實行內業資料的微機化管理,不僅保證了內業資料的規范化,而且快速、經濟,減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費。
3.3認真檢查,嚴格要求。
系統詳實地內業資料是工程管理的依據,是指導施工的有力工具。內業資料要求全面和真實,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是很難的,除了加強單位領導重視外,還要加強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工程技術人員業務水平、技術素質。項目管理人員在進行定期檢查的同時,經常性的進行不定期抽查,需要時還要進行專項檢查,按照內業資料整理的要求,逐項進行審核,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必須完善,影響工程質量評定公正性的予以剔除,問題嚴重的堅決不予鑒定驗收。
3.4內業資料檔案化
應高度重視和加強檔案資料的基本知識宣傳和教育工作,對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檔案基礎知識和施工過程中原始資料簽證的基本要求進行培訓,使之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檔案意識并熟悉檔案業務。嚴格檔案管理辦法,使其走上制度化,用制度約束行為。內業資料員平時應努力學習業務知識,熟悉和掌握內業資料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技能,研究科學的管理方法。同時也要學習工程建設的專業知識,努力促使檔案管理工作標準化、科學化,杜絕施工過程中不規范的原始資料和文件出現。只有加強工程建設各階段檔案資料的有序管理,才能保證歸檔文件材料及圖紙內容的準確、齊全、規范,才能保證施工技術資料記錄齊全、簽署完備,原材料質量保證資料真實可靠。嚴肅歸檔制度,工程資料的歸檔工作是合同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按照合同文件的要求對內業資料存檔要嚴格把關,對不符合存檔要求的一律拒收,并要求限期完善,確保工程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發揮其憑證作用。工程結束后按要求移交歸單位統一歸檔。
4結束語
公路工程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內業資料的工作。公路工程內業資料作為一種信息資源,它包括了生產活動中形成的文件資料、電子文檔、照片、音像等全部內容,是工程施工全過程的真實記錄,是該公路工程質量檢驗的記錄和評定結果,也是施工過程中指導性文件和交工驗收以及質量評價的依據。公路工程內業資料管理屬于一個系統工程,近年來其管理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重外輕內”思想的存在,使得各公路部門對內業資料管理的重視不足,加上內業資料缺乏統一的標準,阻礙了公路工程項目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只有做好內業資料的管理,才能保證公路工程建設事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新玉;公路工程內業資料和計量支付工作淺談[J];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04年03期
2 王倍;;淺談公路工程內業資料和計量支付工作[J];科技創新導報;2009年03期
3 郝紅;轉變公路工程統計傳統觀念為市場經濟服務[J];遼寧交通科技;2005年04期
關鍵詞:林業院校 工商管理專業 就業
充分就業是國家貨幣政策的四大目標之一,是英國經濟學家J.M.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提出的,是指在某一工資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獲得了就業機會。充分就業并不等于全部就業或者完全就業,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業。但所有的失業均屬于摩擦性的和季節性的。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行,大學生就業日趨成為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人社部統計“十二五”期間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將達到近700萬人,將成為城市新增就業人口的主力軍,就業的總量壓力依舊很大[1]。高校畢業生結構性失業問題變得更加突出。據麥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調查顯示,工商管理專業是連續三屆失業人數最多的本科專業之一,2010屆本科專業失業量前十位的專業中,工商管理專業排名第六位[2]。作為全國高校中開設最普遍專業之一的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不容樂觀。
一、國內研究現狀
自1996-1998年有關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學術研究基本上很少。1999年我國高校開始擴大招生規模。從整體上來說,這一時期,我國勞動力整體素質并不高,社會對大學生還有很大的吸納空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還不是很嚴峻。2000年以后開始有了對大學生就業工作的研究,隨著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國內學者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關注升溫。主要圍繞就業服務體系的構建以及就業政策的扶持來進行。
在就業服務體系研究方面,國內最早文獻是1993年發表在《南方經濟》第四期的《淺析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問題》,文章主要對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如何完善和發展勞動就業服務體系,使它更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發表了一些看法。而最早研究“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的文獻是2001年劉和忠的《德國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及啟示》。[3]從2005年開始出現有關“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碩士論文形式的研究文獻 [4][5]。
在大學生就業政策方面的研究,我國學者普遍認為政府在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還存在問題和影響。張秋瑩從政策設計和執行方面談論了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低效的原因[6]。楊偉國基于“就業政策矩陣模型”,從就業政策發揮的功能的角度,分別討論了中國促進就業政策的三大支柱:戰略性就業政策、市場性就業政策和保護性就業政策[7]。楊歌舞認為在政府就業政策影響上,就業政策影響大學生就業行為的選擇和就業能力。需求促進政策、供給促進政策、供求匹配促進政策均會影響大學生就業能力和就業機會[8]。劉克鵬認為目前大學生就業政策存在不完善之處,如政策規劃缺乏統一性,可行性不強、評估和監督機制不健全等[9]。陳海林從公共政策供給視角探討了大學生就業政策。張凌云認為需要在規范各行動者的行為和加強就業政策與社會保障政策的統一性上進行制度創新[10]。徐燕認為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存在短期性和有限性,執行力度不夠的問題,并從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規范就業市場、健全就業信息體系方面構建了長效機制[11]。
現階段關于大學生就業的研究文獻大多基于宏觀層面進行研究,從學生層面、高校類別、具體專業等研究視角的成果鮮有。本文以西南林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為例,探討林業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就業現狀及對策。
二、西南林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就業現狀
西南林業大學(以下簡稱西林)工商管理專業1999年開始招生,屬于二本招生。在林業院校大背景下,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畢業后能在工商企業、各級政府、金融機構等單位從事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各類人才。以下對2009-2012年該校的就業情況進行分析。
西林2009-2012年向社會輸送了262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近四年該專業畢業生人數出現了下降趨勢,2012年有小幅增加。
圖1 西林工商管理專業09-12年初次就業率和年終就業率
注:數據來源于云南省教育廳
從上圖可以看出西林工商管理專業09-12年初次就業率的一個變動趨勢,年終就業率呈現出先下降后逐年上升的趨勢,初次就業率和年終就業率在2010年為近四年最低。這主要是由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大環境因素導致。
為便于分析林業院校就業現狀,本文選擇云南大學(一本院校)及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三本院校)作為參照進行對比分析(數據來源于云南省教育廳)。
1.初次就業率處于云南省中間水平
圖2 西林、云大、師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09-12年初次就業率對比
注:此數據來源于云南省教育廳學生工作處
從整體情況看,西林工商管理專業近四年的初次就業基本處于中間水平,穩中有升,而一本院校的該專業初次就業率有下降趨勢,三本院校則穩步上升。
2.以云南為主要就業區域
經整理近四年的年終就業統計數據,按生源地情況(省內外)分別統計了就業地區,得到如下數據。
表1 畢業生生源地與就業地
從上表數據看,整體而言,該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四年來74.78%的畢業生在云南就業,超過云南籍生源的占比約10個百分點。進一步結合生源地情況分析,云南籍畢業生到省外就業的人數非常少,四年僅有10人離開云南就業。而省外生源四年共有35人留在云南就業,由于云南經濟不夠發達就業崗位有限,外省學生擠占了云南就業市場,導致就業壓力加劇。
3.以大中城市為主要就業地
圖3 西林工商管理專業09-12年畢業生就業地
根據09-12年畢業生就業數據分析匯總,該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是大中城市。總體比例在70%以上,但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而中小城市的就業人數逐年呈現增長,說明大學生就業開始趨于理性。
4. 以私企為主的就業結構
由下圖可以看出,我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結構主要以私營企業為主。09-11年人數比例均在一半以上,11年達到最高值62.5%。12年呈現大幅下降。以私營企業為主的就業方向開始分散,就業結構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圖4 西林工商管理專業以私企為主的人數比例
5.自主創業及考研人數較少
自主創業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國家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從而掀起了我國第四次自創創業的。近四年西南林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極少。平均每年1人創業成功。
該專業考研升學比例也較低,09年3人,2010-2012年都為2人。
三、西南林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存在的問題
為探尋該校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存在的問題,筆者就就業期望、就業管理等問題在該專業應屆畢業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0份問卷,有效回收48份,問卷整理出如下存在問題。
1.學生缺乏獲取就業信息的主動性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對就業信息很了解的僅4 %;41.6%的畢業生對就業信息了解;超過一半的學生對就業信息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學生主動尋求就業信息的意識淡薄,甚至出現“上頭熱,下頭冷”的現象,學校對就業信息的頻繁性與學生對信息獲取的麻木性形成鮮明的對比。
2.學生就業目標不明確
工商管理專業培養從事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各類人才,但現實經濟社會中,企業的財務崗人員需要財會專業畢業生;人力資源崗位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行政管理需公共事業管理或文秘等專業畢業生,因此,大部分學生只能在市場營銷崗位尋求就業。通過對西南林業大學應屆畢業生的調查,在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中,尚有47.6%沒有明確的就業目標。
3.學生就業期望值高
影響工資水平的因素很多,如人力資源的供求關系、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等。由網上薪酬數據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在2011年的平均起薪點是2900元左右。云南等二線城市的勞動力市場薪資狀況,剛進入企業的薪資一般在1500-2000元[13]。而筆者的調查數據顯示(見下圖),73.8%的畢業生對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2000-3000元。被調查人群中超過半數對薪酬的心理預期偏高,這必然導致一定程度的自愿性失業,或者產生更多的摩擦失業。
4.學校就業指導工作不完善
該校在就業工作中采取措施,加大就業指導和服務力度,設立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建立西南林業大學就業創業實訓基地、贏在協誠大學生創業文化交流中心、昆明創業青年俱樂部為學生就業創業搭建服務平臺,全面做好就業服務工作。但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畢業生們對學校的就業指導看法不一。9.6%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非常實用,能對自己求職成功起重要作用。65.4%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一般、有一定作用。21.3%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沒有太大作用。3.7%的同學對學校的就業指導作用說不清楚。從這個數據顯示結果來看,學校的就業指導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部分同學仍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存在一些看法。由此看來,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仍存在改進的空間。
四、建議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基于當前的社會形勢、專業特點,林業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在構建國家、學校、社會全方位的就業扶持體系的前提下,林業高等學校應該從教學培養目標、人才定位方面尋求自己的特色,并從以上基于學生視角的就業調查中得到啟示,進一步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為學生畢業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
1.就業指導應貫穿大學教育始終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大多是在高年級中進行,但就業理念應該從低年級開始抓起,從學生入校的專業教育開始就應該具有就業引導的意識,從培養方案的制定、動手能力的培養、綜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加大就業指導的力度,一方面可以通過盡早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幫助學生探索自我,分析專業出路,了解職業空間,另一方面將職業指導滲透入各門專業課程中,任課老師結合專業課程教學,做好職業規劃指導。
2.培養學生主動尋求就業信息的意識
目前許多高校都是通過網絡、飛信或qq進行就業需求信息的,而如前分析,目前的現狀是學校信息密集而學生視而不見,信息越密集,學生越過濾各種有用信息,因此,應該加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獲取的主動性教育,變被動接納信息為主動尋求信息。當然,意識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其教育應滲透到各項學習和生活當中。
3.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機制,將選拔與培養相互滲透
用人單位如果僅通過面試和簡歷選拔人才,可能導致對招聘人才的不滿意,從而導致學生暫時性失業,而學生僅通過招聘宣講了解企業,也可能導致后期人才流動的普遍性,繼而產生較多的摩擦失業。因此,如果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機制,將企業盡早引入學校,通過實踐活動、競賽活動、論文指導、獎學金設立等多種形式使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同時,邀請用人單位進行求職前的模擬面試,既可以使企業做到早選苗、早培養,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又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的企業信息和企業文化,提高對企業的認可度,提高初次就業的比例,更減少后期的摩擦失業。
4.加強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調整就業心態
就業過程是從職業理想走向社會現實的轉變過程,但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少學生難免出現患得患失、急躁焦慮、自卑自棄等異常的求職心理,從而影響畢業生順利就業。因此,學校可以通過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制定一個相對明確、合理的求職方向和目標。
參考文獻:
[1]郗杰英.當代中國青年就業創業研究報告[D].北京:現代出版社,2010
[2]陳光金、李偉.2010年學生就業藍皮書麥可思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3]劉和忠.德國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及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1,28(5):42-45
[4]吳薇.生涯發展理念下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
[5]鄔紅波.寧波、香港地區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運行機制的比較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6]張秋瑩.大學生就業政策低效原因及對策探析[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2,14(4):43-46
[7]楊偉國.中國就業促進政策的三大支柱[J]新視野,2008,(2):18-20
[8]楊歌舞.就業政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08
[9]劉克鵬.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向導,2012,(8):78,121
[10]陳海林.公共政策供給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政策分析[J].決策與信息.2012下,(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