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范文

        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

        第1篇: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范文

        characteristics of lipid profile in chd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zhu mei,xue qiao,guo xinhong//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09,18(2):112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pid profil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m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s and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methods:a tatol of 32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hest pain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among these patients, 258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chd. all these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 by with or without metabolic syndrome. the lipid profile and gensini score of coronary artery were teste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hd without ms group, the patients of chd with ms had more severe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and more lesion vessels(p<0.01). the chd with ms group had higher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tc), triglyceride(tg), apolipoprotein(apo) b and apob/apoa1 ratio(p<0.05~<0.01), but lower levels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p<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in levels of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and apoa1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p>0.05). the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g had  largest area under curve(auc,0.732), followed by apob, ldlc/hdlc, hdlc and apob/apoa1 ratio.conclusion:most parameters of lipid of the patients with chd and ms are significant differ from those chd patient without ms, and ms maybe relate to the severity and number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tg,tc,hdlc and apob are the good parameters in evaluating ms.

            author′s address:institute of geriatric cardiovascular in 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100212,china

            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disease;metabolic syndrome x;hyperlipidemia

            代謝綜合征(ms)患者聚集了多種冠心病危險因素,是冠心病發病的高危人群。ms的血脂特點為甘油三酯(tg)濃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濃度降低,而總膽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變化趨勢不明顯。近年關于冠心病以及ms的研究發現,血漿中的載脂蛋白(apo)b、a1及其比值對于冠心病以及ms的診斷預測價值可能更高,對于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篩選以及ms患者冠心病風險的判斷更有價值。本研究分析了冠心病伴有ms患者的血脂特點,并研究了ms與冠心病冠脈病變程度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 年2 月~2008 年10月在我院冠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的患者258例,其中冠心病合并ms組140例,不合并ms組118例;記錄所有患者的年齡、體重指數(bmi) 、既往高血壓病、糖尿病以及吸煙史。排除患有家族性高脂血癥,惡性腫瘤,肝、腎功能不全,免疫系統疾病,甲狀腺疾病,血液系統及痛風等疾病。

            1.2  血清學指標檢測方法

            入選患者空腹12 h 以上,于次日清晨采集肘正中靜脈血4 ml ,置于普通干燥管,分離血清于當日應用xl220 型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檢測血清空腹血糖( fpg) 、尿酸(ua)、tg、tc、hdlc、ldlc、apoa1、apob。

            1.3  冠狀動脈造影及冠脈病變程度評價方法

            冠狀動脈造影采用judkin法,由介入醫師依據量化冠脈造影(qca)法評價冠脈狹窄程度。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評判采用gensini積分方法, 根據冠脈病變的狹窄程度、累及血管數目及其支配范圍確定其嚴重程度。具體方法為:將病變血管分為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狀動脈;對每支血管病變程度進行定量評定:≤25%計1 分;26%~50%計2 分;51%~75% 計4分;76%~90%計8 分;91%~99%計16 分;100%計32 分;乘以不同節段冠狀動脈的相應系數:左主干病變×5 ;左前降支近段×2.5,中段×1.5,遠段×1 ;第一對角支×1 ;第二對角支×0.5 ;左回旋支近段×2.5 ,遠段和后降支均×1 ,后側支×0.5 ;右冠近、中、遠段和后降支均×1,最終積分為各分支積分之和,積分值越高表示病變程度越重。

            1.4  診斷標準

            根據冠脈造影冠狀動脈分支狹窄≥50%診斷為冠心病。高血壓病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 年修訂版診斷標準,收縮壓(sbp)≥140 mmhg 和( 或) 舒張壓(dbp)≥90mmhg。糖尿病按美國糖尿病學會2006 年公布的診斷標準。ms診斷標準按2004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會(cds)制定的中國人ms的診斷標準[1],具備以下4 項組成成分中的3 項或全部者: 超重和(或)肥胖:bmi≥25.0 ( kg/m2) ;高血糖:fpg≥6.1 mmol/l 及(或) 2hpg≥7.8 mmol/l, 及(或)已確診為糖尿病并治療者;高血壓:sbp/dbp≥140/90 mmhg, 及(或)已確診為高血壓并治療者;血脂紊亂: tg≥1.7 mmol/l 及(或)hdlc (男) <0.9 mmol/l; (女)<1.0 mmol/l。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 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服從正態分布的,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非正態分布者以中位數(四分位間距)表示,服從正態分布或經對數轉換后服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單變量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wilcox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 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組成及吸煙史均無顯著差異(p>0.05),冠心病合并ms組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肥胖比例明顯高于無ms組(p<0.001),見表1。表1  兩組冠心病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2.2  冠心病兩組患者的各參數值及血脂特點

            冠心病合并ms患者bmi、空腹血糖、血尿酸、tc、tg、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ldlc/hdlc、apob、apob/a1水平均比不合并ms組的高,hdlc水平則比不合并ms組的明顯降低(p<0.05~<0.01)。而ldlc和apoa1水平兩組間沒有顯著性差異(表2)。表2  冠心病兩組患者各參數值以及血脂特點注: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apo:載脂蛋白;non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表同。

            2.3  冠心病合并ms患者血脂操作特征曲線(roc)分析

            對冠心病合并ms患者的各種脂質成分進行roc分析,除tc、ldlc和apoa1外,所有脂類參數的roc曲線下面積(aucroc)均有統計學意義,其中tg的aucroc最大,其次為apob、ldlc/hdlc、hdlc以及apob/apoa1(表3)。表3  冠心病合并ms組血脂操作特征曲線(roc)分析注:auc:曲線下面積。

            2.4  冠心病兩組患者冠脈病變支數以及病變程度

            與不合并ms組比較,冠心病合并ms組冠脈病變支數多,狹窄程度更重(表4)。表4  兩組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注:為中位數(四分位間距)。

            3  討  論

            目前確定的冠心病危險因素中,早發冠心病家族史、年齡以及性別均屬于無法干預的危險因素,但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肥胖均是可以通過外力干預達到預防或延緩冠心病發生和進展的危險因素,被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組指南(necp-atp)ⅲ作為代謝綜合征歸納到一起,從而使ms聚集了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這些因素互相關聯,協同作用,使ms患者冠心病和卒中的危險性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較無ms者明顯增加。由于ms的診斷標準并不統一,應用不同的標準得出的ms患病率差異較大,本組資料應用2004年中國糖尿病學會(cds)制定的適用于中國人群的ms診斷標準,發現冠心病患者中54%合并ms,明顯高于中國11 省市代謝綜合征隊列研究統計的人群中ms 患病率(13.3%) [2],與solymoss 等[3]報道加拿大冠心病患者合并ms 者占51%類似。本組資料對ms與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關系分析顯示ms組冠脈病變無論在狹窄程度、病變范圍、以及受累血管支數均較不合并ms嚴重。提示對于ms 患者應進行全面積極干預,以預防、延緩心血管病的發生、發展。

            在ms各組分中,血壓與血糖成分相對單純,易于確定,但是血脂因其成分眾多,對動脈粥樣硬化(as)的影響相對復雜,因此臨床醫生以及科研工作者至今仍在尋找更好預測as尤其是冠心病的脂類指標。目前如魁北克心血管研究[4],載脂蛋白相關性死亡風險研究(amoris)[5], 歐洲研究合作組織評估溶栓治療預后之不完全梗塞研究(interheart)[6]等大型前瞻性隨機臨床試驗發現apob、apoa1以及apob/a1對于預測正常人群心血管病發生是一個很好的預測因子,有研究顯示它甚至比目前臨床應用的傳統的脂質參數風險預測價值更好[7],尤其是對于患有糖尿病、ms等疾病的冠心病高危人群 [8,9]。對于應用他汀類藥物降脂治療達標后的冠心病殘余風險的預測也有很好的價值。本組資料對冠心病合并ms患者脂類特點分析顯示,除了tg和hdlc外,尚存在多種脂類指標異常,應用roc曲線分析可以直觀看出除tg外,apob對ms的預測接近hdlc,優于非hdlc,這可能與tg升高患者血漿脂蛋白中小而密的ldl顆粒增加有關。sldl顆粒的致as作用更強,但是其中的膽固醇并不高,因此apob能更好的顯示致as脂蛋白水平。既往研究還發現apob與體重指數的增加、肥胖、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凝血和炎癥的關系密切[10~12],也就是說apob 與ms的其他特性密切相關,因此,apob比非hdlc 更容易篩選出這些具有心血管風險的人群。有分析研究表明[13],apob對心血管疾病的預測比ldlc更準確,并指出對apob的研究可能將進一步闡明胰島素抵抗等代謝綜合癥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關系。因此,apob可能可以作為ms的診斷指標之一。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代謝綜合癥研究協作組.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關于代謝綜合癥的建議[j] .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04,12 ( 3 ):156-157.

        [2]周北凡,武豐陽,趙連成,等. 我國中年人群向心性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聚集性[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 ): 70-73.

        [3] solymoss bc,bourassa mg,campeau l,et al. effect of increasing metabolic syndrome score on atherosclerotic risk profil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giographic severity[j]. am j cardiol,2004,93(2):159-164.

        [4]lamarche b, moorjani s,lupien pj,et al. apolipoprotein a-i and b levels and the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during a fiveyear followup of men in the quebec cardiovascular study[j]. circulation,1996,94(3):273-278.

        [5]walldius g,jungner i,holme i,et al. high apolipoprotein b, low apolipoprotein a-i, and improvement in the prediction of 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ris study): a prospective study[j]. lancet,2001,358(9298):2026-2033.

        [6]yusuf s,hawken s,ounpuu s,et al. effect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 (the interheart study): casecontrol study[j]. lancet,2004,364(9438):937-952.

        [7]sniderman ad, furberg cd,keech a,et al. apolipoproteins versus lipids as indices of coronary risk and as targets for statin treatment[j]. lancet,2003,361(9359):777-780.

        [8]bruno g, merletti f,biggeri a,et al. effect of age on the association of non-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apolipoprotein b with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 mediterranean population with type 2 diabetes: the casale monferrato study[j]. diabetologia,2006,49(5):937-944.

        [9]han jh, park hs,kim ja,et al. apolipoprotein b is a better marker than nonhdlc for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koreans[j]. atherosclerosis,2008,197(1):333-338.

        [10]sattar n, williams k,sniderman,ad,et al. comparison of the associations of apolipoprotein b and 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with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j]. circulation,2004,110(17):2687-2693.

        [11]sierrajohnson j, romerocorral a,somers vk,et al. apob/apoa-i ratio: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us nondiabetic subjects[j]. eur heart j,2007,28(21):2637-2643.

        第2篇: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 辛伐他汀;急性冠脈綜合征;氯吡格雷;血脂

        本研究旨在探討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脂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64例,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齡最小40歲,最大78歲,平均56.5歲。其中不穩定心絞痛4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4例,ST段抬高心梗10例。入選病例癥狀、心電圖變化、心肌酶學變化均符合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標準[3]。把上述患者隨機平分為兩組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疾病構成分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首先都常規采用硝酸酯類、阿司匹林、β阻滯劑、低分子肝素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服用氯吡格雷75 mg/d(晨間頓服)。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服辛伐他汀10 mg/d(夜間頓服)。同時輔以低脂、低鹽、戒煙酒、病情平穩后適當運動等生活方式的改良。兩組都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抽空腹靜脈血復查TC、TG、LDLC、肌酸磷酸激酶(CK),進行對比監測。

        2 結果

        2.1 血脂的變化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TC、TG、LDLC、CK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不過治療12周后,治療組TC、TG、LDLC較用藥前與對照組有明顯下降(P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比較分析(x±s)

        指標

        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TC5.89±1.265.98±12.55.86±1.524.96±1.23

        TG2.96±0.552.99±0.452.96±0.581.75±0.54

        LDLC3.36±1.963.52±1.633.39±5.232.74±0.85

        CK80±1688±1383±1288±162.2 不良反應 兩組在治療中均有良好的安全性。觀察中兩組均無無嚴重不良事件發生。與用藥不相關的肌痛病例兩

        作者單位:422000湖南省邵陽市中心醫院心內科

        組分別有3例和2例,兩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內皮功能不全,在冠心病初始和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斑塊破裂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改善內皮功能可能成為治療冠心病的重要策略[1]。辛伐他汀是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可上調肝細胞表面受體密度,減少肝臟內膽固醇合成,使含載脂蛋白的脂蛋白清除率增加,抑制脂蛋白合成,降低血清膽固醇和LDLC[2]。氯吡格雷主要通過抑制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產生強有力的抗血小板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種無活性的前體藥物,需要肝臟CYP 3A4代謝為有活性的產物,才能發揮其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研究研究認為,經CYP 3A4代謝的他汀可與氯吡格雷競爭性的結合CYP 3A4,呈劑量依賴性,從而抑制氯吡格雷的激活,最終影響其抗血小板活性。本臨床研究顯示,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TC、TG、LDLC、CK水平無明顯差異,不過治療12周后,治療組TC、TG、LDLC較用藥前與對照組有明顯下降(P

        總之,辛伐他汀合并氯吡格雷可通過提高內皮功能,抑制炎癥等非降脂作用來發揮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值得臨床推廣。

        參 考 文 獻

        第3篇: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微炎癥 甲狀旁腺激素 鈣磷代謝紊亂

        心血管疾病(CVD)是導致長期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而長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與慢性微炎癥狀態及鈣磷代謝紊亂有密切關系[1]。血液透析患者炎癥水平的增強與體內氧化代謝產物增加及氧自由基清除系統受損,從而形成氧化與抗氧化失衡,炎癥與抗炎癥有關。繼發性甲旁亢(SHPT)可引起心腦血管損害、皮膚及軟組織異位鈣化、腎性骨病等,并可加重腎臟損害[2],成為導致終末期腎病(ESlm)患者生活質量低下、致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血液透析與血液灌流聯合治療,考察治療前后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及鈣磷代謝紊亂的影響。資料與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隨機分為兩組,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HD+HP)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齡38.6±16.8歲,平均透析(27.5±9.8)個月,血液透析(HD)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齡(40.2±13.7)歲,平均透析(25.1±10.2)個月。

        排除標準:嚴重心臟、肝臟疾病或合并妊娠及其他嚴重的慢性疾病或合并嚴重感染等疾病。

        治療方法:①HDP組每周接受1次血液灌流治療,間期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治療,透析劑量為每周3次。將血液灌流器與血液透析器串聯,先行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2小時,樹脂吸附達飽和后取下灌流器,繼續血液透析2小時,單次總治療時間4小時,采用HAl30樹脂灌流器,透析器采用聚砜膜透析器,血流量HD+HP 200ml/分。HD 240~280ml/分;灌流器與透析器串聯后,先用2000ml生理鹽水充滿灌流器,然后用20mg肝素加入500ml生理鹽水充滿灌流器和管道閉路循環15分鐘后開始治療,同時用手輕拍灌流器以排除氣泡及除去微粒。常規肝素抗凝,治療時間4小時。血液透析采用聚砜膜透析器,碳酸氫鹽透析液,鈣離子濃度1.5mmol/L。②HD組接受單純血液透析治療,治療時間4小時,透析器采用聚砜膜透析器,血流量240~280ml/小時。采用碳酸氫鹽透析液,鈣離子濃度1.5mmol/L。

        觀察指標:觀察治療前后血CRP,iPTH指標的變化。

        統計學處理:將所有數據輸入SPSS13.0軟件包。計量資料以“(X±S)”表示,方差齊者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時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結 果

        第4篇: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范文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0.04.05

        Study on Plasma Level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 and Tumor N ecrosis Factor_α (TNF_α)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HUANG Yi_wei, WANG Jun, ZENG Xiang_cun, 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Wenzho u No.2 people's hospital, Zhejiang 3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plasma MIF and TNF_α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 S and explore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ACS.Methods 58 patients with ACSwere recruited, including 30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and 2 8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UA), 24 cases who had normal coronary angiograph y also were recrui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w as determined by Gensini's scores system. Plasma MIF level was measured by ELISAand TNF_α was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 (RIA) method.Results The levels ofMIF and TNF_α in AC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 up(P

        [Key words]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Tum or necrosis factor_α; Coronary angiography

        研究表明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斑塊的不穩定性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巨噬細胞移動抑制 因子(MIF)和腫瘤壞死因子_α水平(TNF_α)是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重要細胞因子,參與一 系列炎癥和免疫過程,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2]。 本文通過對ACS患者MIF和TNF_α含量的測定,探討其在ACS濃度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實驗組均為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我科住院的ACS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 女20例,平均年齡(62.3±8.0)歲。ACS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穩定型心絞痛 (UA)28例。AMI的診斷按照國內2001年的診斷標準,UA的診斷按照國內2000年“不穩定性 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的標準。正常對照組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齡(59.8±8.3) 歲。58例患者均行冠狀動脈造影(CAG)。排除標準包括重度炎癥,或伴有主要器官功能衰竭 的病人,接受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或其它抗炎癥性藥物治療的病人。

        1.2 方法:(1)MIF測定:入院時即刻采血,用ED_TA抗凝,分離血漿并分裝后,部分凍干-70 ℃以便做重復試驗。采用ELISA法測定血漿MIF含量。試劑盒由武漢中美試劑公司提供,操作 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2)TNF_α測定:應用RIA法定量測定血清TNF_α濃度,放射免疫分析 試劑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提供,批內變異系數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 示,采用正態性方差齊性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Pearson相關性分析,P=0.05為檢驗水 準。

        2 結果

        2.1 MIF和TNF_α與臨床癥狀關系:見表1。ACS組血清MIF和TNF_α水平與對照組比較有 顯著統計學差異(P

        3 討論

        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血管壁對損傷和刺激的慢性炎癥和免疫反應。在AS斑塊區域有巨噬細胞 、T淋巴細胞等多種細胞的浸潤,MIF主要來源于這些細胞,在促進AS炎癥進展的過程中起著 關鍵的作用。MIF可通過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促進巨噬細胞和其他炎癥細胞向血管內皮遷 移,而ox_LDL能顯著促進細胞內MIF產生[3],MIF可能參與了LDL、oxLDL、膽固醇 和TG所致的AS進程[4]。本文MIF在對照組、ACS組有顯著性差異(P

        TNF_α是一種由多種細胞產生的并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的炎癥前體細胞因子,它通過抑制平 滑肌細胞膠原基因的表達,促進平滑肌細胞的凋亡,導致泡沫細胞破裂凋亡,誘導斑塊內血栓 形成,并促進斑塊破裂。多個研究表明TNF_α是冠脈內皮細胞功能紊亂、內膜增厚的始動因 素[6,7]。本文結果ACS組(UA組和AMI組)患者血清TNF_α濃度顯著高于對照組,AMI 組血清TNF_α水平顯著高于UA組,提示血清TNF_α水平與ACS的發生密切相關,并在預測冠心 病的嚴重程度及心血管事件、ACS患者危險分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MIF、TNF_α水平均升高,其差異有顯著性(P

        參考文獻

        [1]Takahashi M, Nishihira J, Shimpo M. M 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 ry factor as a redox_sensitive cytokine in cardiac myocytes[J]. N American J C ardiovascular Research, 2001,52:438-445.

        [2]Ridker PM, Rifai N, Pfeffer M, et al. Eleva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 ha and increased risk of recurrent coronary even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Ciriculation, 2000,101(18):2149.

        [3]Okamoto T, Atsumi T, Shimizu C, et al. The Potential role of macrophage mig 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on the migration of vase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J Atheroscler Thromb, 2008,15(1):13-19.

        [4]Pan JH, Sukhova GK, Yang JT, et al.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 r deficiency impairs atherosclerosis in low_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_defic ient mice[J]. Circulation, 2004,109(25):3149-3153.

        [5]余文輝,周小梅,溫文川,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漿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水平變化的 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4,20(8):575-577、581.

        第5篇: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范文

        一、內容豐贍,結構嚴整,觀點新穎

        第一,系統性梳理和研究了美德政治的歷史類型。經研究表明美德政治有三大歷史類型,即美德定向的政治學,權力定向的政治學和權利定向的政治學。美德定向的政治學以中國古代儒家、西方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近代的以盧梭為代表。權力定向的政治學,以中國古代的韓非子和西方的馬基雅維里為代表。權利定向的政治學以近現代西方的自由主義各個派別為代表,其中霍布斯、洛克、康德、密爾等人是近代的代表,而羅爾斯、德沃金等則是當代代表。作者從歷時性角度以嚴密的邏輯性系統地梳理了美德政治學的三種歷史發展類型,理清其發展的脈絡及其必然性。在作者看來,政治道德的歷史類型的探究要考察政治人倫關系結構。古代政治的基礎是統治階級獨占政治權力,所以,古代政治學的主流是通過使政治結構、政治行為道德化的美德定向的政治學;奪取政權和保持政權則可以采取所需要的一切品質和手段,而不介意于是否符合流俗的道德標準的權力定向的政治學。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古代政治學的這兩重路向需要變革。西方近代政治必須立于平等自由的人倫關系的基礎之上,需要確立以個人權利的確立和保護來為政治奠定道德基礎,即轉向權利定向的政治學。

        第二,權利概念是理解美德政治學歷史演進的一個重要因素。該著研究表明,權利是在近代政治結構中楔入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結構性要素。正是由于近代以來權利概念的確立,一方面使之成為基準性的政治美德的綱維,同時也將對在政治中執著要求人們具備高階美德的狂熱起到一種緩沖作用。針對西方一部分思想家或者認為權利是一種不適當的抽象,是一種虛構(如A?麥金太爾等),或者認為保障權利會損害寶貴的美德(如M?桑德爾等),該著充分論證了權利的存在及其道德基礎,從而從學理上成功反駁了那些否定權利的觀念,同時也反對從義務推出權利,而主張權利對義務有著優先性。權利與美德是可以協調的,當代的基準政治美德應該是以尊重權利為前提的。

        第三,辯證地探討了國家在鼓勵和促進美德方面的作用及其限度。美德政治學認為政治學中應該包含美德理論,主張國家應該提倡和促進美德的培養。在當代政治領域中,我們應該如何鼓勵和促進美德,其限度在哪里?作者通過對古典政治學的美德觀念、美德的結構以及權利與政治美德的關系等方面進行探析,對美德政治學的現實功能進行了創新性的理論建構。作者J為政治美德可分為基準的政治美德和高階的政治美德兩種。當代的基準政治美德應該是以尊重權利為前提的。國家應該鼓勵和促進人們獲得這種基于權利的基準政治美德,并且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并進行結構性的引導。國家不能直接地從事人們的高階美德的培養工作,但應該為人們發展各種高階美德如熱心公益、服務大眾、追求真理的熱忱、對美的觀照等提供基本的物質條件、制度環境和文化養料,來促進人們的美德培養。

        第四,最后一章重點研究了正義觀與當代美德政治學。理論思維的本質就是哲學思維,這一思維的基本原則就是歷史與邏輯的統一,該著所展示的美德政治的歷史演進理論邏輯也是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相一致,是基于權利概念的出現。重視培養基于權利的政治美德,以促進人們某種程度的自我實現和全面發展作為政治目的,以促進人們的品質完善作為重要的理論任務和善政目標。政治價值立場,把能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及其程度作為衡量一種社會制度的道德價值的尺度,從而揭示了“真正人的道德”的具體特征。該著認為只有以正義觀為指導,既能非常明確地指出西方自由主義的正義觀的形式性特點,又能對社群主義忽視啟蒙運動的積極成果提出中肯批評。把自我實現作為好生活觀念的內容,把歷史性地獲得促進人們的自我實現的社會條件作為正義原則,才使正義與好生活觀念產生了實質性的關聯。

        二、視角獨特,方法嚴密,特色鮮明

        一是視角獨特,研究深入。美德政治學是美德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的交叉學科,政治與道德確實屬于不同的領域,有著相異的行動邏輯。美德與政治何以能夠相容?作者認為,政治必須秉承某種道德精神,只有出自一定的政治美德的政治行為才能創造公共利益,才能作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公共決策。作者通過考察權利和美德的本質和內在結構,認為權利并不從根本上敵視美德,二者是相容的。在此基礎上,揭示了在政治哲學特別正義理論的發展史上,經歷了一個從政治的道德目的到政治的道德基礎的轉型過程。這些觀點無疑是新穎的、深刻的,為人們正確理解美德和政治的關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觀察視角。

        二是論證嚴密、方法多樣。通觀全書,論證邏輯非常嚴密,方法多樣。例如論證康德的權利政治學時,既考察了以霍布斯、洛克和盧梭為代表的近代權利定向的政治哲學,康德對他們思想的批判性的吸收,并訴諸先驗主義方法來論證美德和權利的存在,以及正義的制度化實現問題。接著,論述了密爾對康德政治倫理思想的回應以及羅爾斯對康德美德政治理論進行了公共倫理學的改造和發展。可以說,邏輯自洽,層層推進,觀點呼應,新見迭出。不僅如此,作者通曉中西倫理思想,在論證古代美德定向的政治哲學時,既詳細考察了中國儒家孔子“為政以德”的美德政治學的內在邏輯理路,同時也考察了古希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關于政體要引導公民美德的成長的觀點。權力定向的政治哲學則選取韓非和馬基雅維里的政治倫理思想進行深入研究,在呈現其思想的合理性時,也揭示其內在的缺陷。中西貫通,相得益彰。該成果雖然以哲學研究為主,又不限于哲學研究,而是穿梭于不同的學科領域之間,從政治學、倫理學、文獻學、社會學、哲學等維度,對美德政治學進行跨學科、多維度、系統性研究。

        第6篇: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范文

        政治哲學因側重于規范研究,因而理應歸屬于哲學學科。有的學者從所研究問題的角度對政治哲學做了界定。他們指出,政治哲學主要研究價值問題,所關心的獨特問題包括政治價值、政治制度和政治理想三個方面。其中,價值理論是政治哲學的基礎,國家理論是政治哲學的核心,而烏托邦理論則表達了政治哲學的理想。在這個意義上,政治哲學與道德哲學、美學一樣,是實踐理性的典型形式,屬于實踐哲學。有的學者對政治哲學做了廣義的與狹義的區分。在他們看來,廣義的政治哲學將所有探究政治生活根底的理論解釋包含其中;狹義的政治哲學則將專注于政治生活的理論嘗試限定為自身的范圍,它建立在現性主義的基礎上,與市場經濟、市民社會、民主政治相聯結,致力于揭示政治生活秩序的理性本質。有的學者從第一哲學的高度理解政治哲學。他們強調,政治哲學是對政治事物內在本性的反思,是對人類生活應然價值的終極追問,通過這種反思和追問而深入理解人的生存和世界的本性。因此,政治哲學應當被理解為一種特殊的哲學活動方式,即在一個特殊的場域內解決世界和人生根本問題的哲學形式。就此而言,政治哲學不僅僅是哲學的一個部門或分支,作為思考人類如何存在的智慧,其本身堪稱第一哲學。有的學者則通過回溯西方政治哲學發展史、分析以往政治哲學家們所做研究的共同點來把握政治哲學。他們認為,從古希臘政治哲學到當代政治哲學,從蘇格拉底、柏拉圖到羅爾斯,他們的價值追求是一脈相承的,即人應該如何生活和人類政治生活的應然狀態,只不過現代政治哲學家在政治理想之外,更加關注政治制度的設計與安排等問題。這一研究任務或使命是政治科學所無力承擔的,只有政治哲學才能給出解釋和回答。關于政治哲學的學科屬性,與會學者普遍認為,無論是從西方哲學發展史來看,還是從中國哲學發展史來看,政治哲學都是哲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哲學的一個分支。

        二、政治哲學與相鄰學科的關系

        政治哲學要想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自立于世,具有獨立的現代學科價值,除了確定自身的研究對象、表明自身的學科特性外,還需要闡明該學科與其他相鄰學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證明自己在人類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價值。關于政治哲學與道德哲學的關系。有的學者認為,在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之間有一種根本性的關聯,一種政治哲學要對所重視的政治價值給予證明,就需要給這種政治價值提供某種道德基礎,訴求更深刻的道德根據。也有學者指出,許多政治哲學家都將政治哲學視為道德哲學的一個分支或特定的類型,在奠定其理論基礎時,經常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援引道德哲學作為自身的基礎或最終根據,似乎道德哲學為政治哲學設定了背景和邊界。實際上,政治哲學與道德哲學的區分貫穿于從理論基礎到實踐領域的所有層面:在理論基礎方面,可以表明和論證任何一個政治共同體的正義觀念和規范能夠自主地成立,而不必依賴道德觀念和規范;在實踐層面,正義能力并不依賴于道德能力,正義規范憑借普遍性、強制性、確定性、公平性、內在一致性等特征確立了自己的地盤和領域,而不必與道德規范的地盤和領域相混淆。關于政治哲學與政治科學的關系。有的學者指出,政治哲學和政治學都以政治事物為研究對象,二者的區分是以事實與價值、實然與應然的分野為基礎的,是在所謂政治學科學化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在現代學科區分的意義上,政治學定位于認知性問題的研究,是關于經驗事實的因果聯系的知識體系,建立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政治哲學則定位于規范性問題的研究,著重研究“應該是什么”的問題,主要提供價值知識,需要為社會政治生活建立規范和評價標準,具有價值引導和社會批判的功能。

        三、政治哲學的研究方法

        第7篇: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 2012年全國文綜卷 學科思維能力 科學備考

        2012年全國政治卷與2011年相比,試題結構穩定,題型未有多大變化,多側重能力考查,這與新課標要求不謀而合,做到了新舊教材的很好銜接。我結合試題本身的特點和多年的復習備考感受及閱卷感受談談師生如何科學備考,教師如何成功做好引路人。

        2012年全國文綜卷的政治總分值是100分,選擇題從24題到35題,共48分,大題52分(38題32分,9+10+13,39題第5問和第6問)。

        24小題常規計算,涉及價值量、價值總量、總產量(使用價值數量),比我們平時練的題簡單多了。復習中教師需多方搜集涉及各個知識點的新題,教師要將各類計算集中歸納總結練會,從而做到有的放矢。

        25題涉及稅種“營業稅改增值稅”問題,考查增值稅的特點及意義,這既是常規考點又迎合了熱點,但題很簡單,考查對基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

        26題考查銀行問題,設問新穎:銀行為何收取貸款利息,那是因為銀行作為融資機構提供一種資本這種生產要素而非其作用,很容易排除A、B、D。(自2011年考過財政作用后,作為備考知識點重點讓學生復習了,而且多見于一些模擬題。)

        27題考查消費者維權的途徑和手段,背景材料乃現在人們常消費的計算機,要求同學們平時有順序地記憶維權手段,只要理解記憶,就很容易選對。材料已經提到與經營者協商這一環節,后面就剩下按情節和順序依次維權問題。平時教學中,教師需結合實際講清維權途徑,并要做到“授之以漁”,掌握知識的“精髓”,而不是生搬硬套。

        28題以互聯網問題為背景考察哲學聯系知識點,有聯系的客觀性和條件性的識別和正誤判斷。這也是常規知識點,只是背景材料變了而已。

        29題以“人與河流”這一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為背景考查認識論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及實踐的特征,只要掌握了實踐決定認識中“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不顛倒二者關系,就能迅速找到關鍵詞就做出準確判斷。

        30題以電梯因清潔工建議安裝在樓梯外為背景考查創新,“源泉”和“必然”兩個關鍵詞足以讓考生警醒。這也是平時我們常強調的。

        31、32是以港澳“一國兩制”實施后新變化為背景材料考查政治學國家制度中人大的權力和我國國家結構形式不變和特別行政區的特權,還有哲學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從實際出發。(2011未涉及,又是時事熱點,還帶有綜合性、知識波及面廣特點。)

        33題背景材料是某市人大常委會議,涉及考查知識為人大和政府的關系,以及人大的權利的區分(究竟是決定還是任免)。(政治學國家制度范疇。)

        34題政治學考查宗教問題,以新疆宗教活動場所數量及教職人員、舉辦宗教活動數量為背景材料。該背景是政治學常考知識點,以前多以為例,從背景來講2011年非選擇題出現了,不過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問題。(我們總結過,在三輪復習中都提到了。)做題時只要把握宗教本質變化與否就可排除A、B、C三項,直接選D。

        35題以熱點中國政府對歐盟、美國、日本進口相紙征收反傾銷稅為背景考查國際關系的形式及決定因素、當今時代的主題。做題時抓住“當今時代的主題”、“貿易沖突的實質”這些關鍵詞就不難做出正確的判斷。(這里就有經濟學和政治學的融合,經濟學背景考查政治學知識點,或者是一種政治思維方式去做正確判斷。)

        以下為非選擇題,38題依然為32分,三個問題,分值分別為9分、10分、13分,分別考查經濟學和哲學及政治學知識點。背景為經濟現象,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工數量的激增及權益的維護,以及企業用工荒問題。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用工荒的原因,回答時要緊密結合材料,從中找出原因,還要結合現實;這類題要求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從哲學的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入手并說明黨和政府關注并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該題屬于簡單題,問題很清楚,要求很明確,回答時只需將知識點準確闡述并與材料簡單結合即可。這一點與2011年哲學知識點小切口重在知識的運用上有異曲同工之妙。2011年考查認識論處理社會實踐知識,2012年考查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不同板塊、不同知識點。這道題看似簡單,但是在答題中對學生的答題能力要求是很高的,非常能區分不同層次學生,尤其是序號化、要點化、學科術語化或者簡潔為知識點的闡述、知識與材料的銜接的這一能力要求體現的非常充分。

        形式上有兩問:從政治學角度考查一是黨和政府為什么關注農民工問題,二是結合國家職能提出解決農民工問題的政策建議,這是迎合新課標對學生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要求的。(學以致用)

        39題為學科間綜合,有6個問題,除第5、6小問為政治學科很明顯,其余都需政、史、地三科知識和思維的融合才能完整回答。2011年的背景材料是地理和政治綜合,2012年的背景材料為歷史和政治綜合。政治學科除結合歷史材料考查主次矛盾原理及應用(分析說明),還考查經濟學評析經濟模式問題,該題型高考中第一次出現,平時見過但不怎么訓練,要求回答其利弊,考查一分為二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這正是考生缺乏的,再加上考生不會處理材料,即概括、總結及知識與材料的銜接能力不夠,所以會拉開考生檔次,這是一道好題。

        整套試卷從難易程度上看:選擇題較2011年相對簡單,非選擇題哲學部分簡單明確,而經濟學部分依然難度大,不易入手,政治學部分簡單直觀,整個分值分布也還與教材知識點是相吻合的,如哲學為16+20=36分,經濟學16+19=35分,政治學16+13=29分;從上面的分析還可以看出,2012年高考全國大綱卷政治試題總體結構和去年的大綱卷相比保持基本穩定,政治生活所占分值少于經濟和哲學,題型也相對穩定,其中原因依據類5個(25、26、32題,38題第1問和第3問的第一小問)、體現類9個(28、29、30、31、33、34、35題,38題第2問,39題的第5問)、啟示措施(手段)類1個(27題)、政策建議類1個(38題第3問)、評析類1個(39題第6問)計算題1個(24題),這就要求平時各類題型都練習到,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再者,背景材料很新穎,又是我們需關注的長效熱點,如民生(農民工權益、消費者權益等)、一國兩制、國際關系(貿易沖突)、新疆宗教問題、人與自然關系等。高考題無論從選擇還是大題都涉及很多知識點,加上哲學背景材料波及面廣,有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軍事、日常生活等,答案語言生活化,難以判斷,唯獨不變的是哲學知識點。

        最后,能力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歸宿,2012年的試題堅持以能力立意,多角度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綜合能力。要想很好地解答38、39題,考生必須調用經濟、政治、哲學的相關知識并對問題進行科學的闡釋,既需要學生牢固掌握主干知識,又要有學科的思維方法,具備較好的綜合性。因此該試卷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做到了新舊課標及教材的銜接,符合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的要求,又穩中求新,有利于考查出學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質,發揮高校的選拔功能。

        所有題都側重考查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但題型在變,材料在變,不變的是知識點和答題方法、思維模式,因此“萬變不離其宗”,我們今后教與學時必須側重能力的培養,而不是死記硬背知識和試題,原有的教學方法、思維模式都有待改進,否則將一敗涂地,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參考文獻:

        [1]尤·克·巴班斯基.論教學過程最優化.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

        [2]閆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策略.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8,(第1版).

        [3]蔣永駿.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3.9.

        [4]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3.

        [5]思想政治課教學.北京師范大學主辦,2010,(4).

        第8篇: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范文

            關鍵詞:政治哲學;倫理學;政治與道德的關系

            在西方學界,政治哲學的復興是以羅爾斯在20世紀70年代初發表的《正義論》為標志的,而在我國學界,政治哲學研究進入活躍狀態已是21世紀的事情,晚于歐美近三十年。因此,在我國,政治哲學仍然屬于新興的研究領域,這自然會帶來對政治哲學的學科性質的討論。在這個討論中,厘清政治哲學與倫理學的關系尤為重要。因為這個關系不僅涉及政治哲學的學科定位問題,同時也涉到我們對政治生活與道德生活的內在相關性的理解,更涉及我們對政治生活的基本性質的理解。在筆者看來,政治哲學與倫理學的關系,簡單地說,就是政治與道德的關系。從最一般意義上說,“善”是道德生活的核心概念,或者說是倫理學的最高范疇;“正義”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概念,或者說是政治哲學的最高范疇。但無論是道德生活,還是政治生活,都具有建立和維系社會生活秩序的基本功能,而無論是“善”還是“正義”都代表著一種體現健全人格和健康社會的正面價值,因此對“善”的追求和對“正義”的追求,無論是在倫理學中還是在政治哲學中,都是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的,表現出道德與政治的相互交融性。本文試圖通過概要地梳理政治哲學與倫理學的關系的歷史發展過程來闡釋筆者對這個問題的粗淺理解。

            一、古代政治哲學:道德與政治的直接同一

            無論是在中國古代哲學中,還是在古希臘哲學中,有關政治問題的哲學思考都屬于倫理學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倫理學的一個分支。在古代哲人看來,政治統治的合法性、權威性來自于道德倫理的基本要求。為政者必須是善者,這一點在古代哲人那里是不言而喻的。在社會生活的共同體中,掌握公共權力的政治統治者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吏,他們的道德品行的優劣直接決定了政治的興衰。如果統治者和政府官吏不顧公共利益和大眾利益,而將公共權力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那就必然導致政權的腐敗、社會矛盾的激化乃至生活共同體的瓦解。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儒家學說,從其主要內容上看,就是一種包含政治學說在內的倫理道德學說。在這種學說中,政治的最高境界同時即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即“仁政”。儒學創始人孔子就直截了當地指出:“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其意就是說,為政者必須良善正直,才有可能避免臣民的邪惡。道德上的正直和政治上的正義均是“道義”本身的基本內涵。離開了“道義”,不僅無從判斷政治行為和政治活動的是是非非,而且會造成政治秩序的混亂,并最終導致天下大亂。孟子更注重人的道德品性與政治的關系。他強調人性在根本上是“善”的;人性的善就表現為每個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即“仁心”;而君王有不忍人之心,就會有不忍人之政,即“仁政”。所以,他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孫丑上》)人有“仁心”若能“推恩”,便可使道義原則廣布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在古希臘政治哲學中,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論是最為卓越的。盡管他們二人對諸多政治問題的理解存在著很大差異,但他們都把“善”或“至善”作為政治活動、國家生活的最高目標,也是衡量政治行為和人的政治品質的最終標準,政治統治的合法性也是從“善”的理念中獲得最終的依據。如柏拉圖所說:“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識問題,關于正義等等的知識只有從它演繹出來的才是有用的和有益的。”柏拉圖在他的著名著作《理想國》中就是把正義作為他的國家學說的核心理念,這使他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對正義概念進行理論探討的政治哲學家。在他看來,一個城邦(國家)主要由三個階層的人構成,即統治者(護國者)、輔助者(保衛者或武士)和農耕商人,每種人在城邦中都做最適合他的天性的事情,互不干擾,這是構成城邦的原則。所謂“正義”就在于符合這個原則,即“正義就是有自己的東西干自己的事情。”同時,正義就是智慧與善。城邦的“正義”主要體現為“智慧”、“勇敢”和“節制”這三種美德。其中,“智慧”是屬于城邦統治者的美德,“勇敢”是屬于城邦保衛者的美德,而“節制”則是屬于城邦中所有人的美德。因此,正義的城邦就應當是“善”的,“這個國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節制的和正義的”。

            柏拉圖還確信,城邦的正義與個人的正義具有一種同構性。國家有三個部分,每個人的靈魂也有三種品質,這就是“理性”、“激情”和“欲望”。當人的這三種品質彼此友好和諧,理智起領導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贊成由它領導而不反叛,這樣的人就是有節制的人。這種人能夠“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內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他們能夠帶來城邦的和諧。

            亞里士多德同樣把“至善”理解為人們組成城邦所要達到的目的。所以,他在《政治學》一書中,開篇就說:“所有城邦都是共同體,所有共同體都是為著某種善而建立的(因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著他們所認為的善),很顯然,由于所有的共同體旨在追求某種菩,因而,所有共同體中最崇高、最有權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體的共同體,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這種共同體就是所謂的城邦或政治共同體。”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所謂“至善”就是“追求完美的、自足的生活”,因而也就是“公正”或“正義”。既然城邦的最高目的是至善,那么“公正”就是為政的準繩。他說:“人一旦趨于完善就是最優良的動物,而一旦脫離了法律和公正就會墮落成最惡劣的動物。不公正被武裝起來就會造成更大的危險,人一出生便裝備有武器,這就是智能和德性,人們為了達到最邪惡的目的有可能使用這些武器。所以,一旦他毫無德性,那么他就會成為最邪惡殘暴的動物,就會充滿欲和貪婪。公正是為政的準繩,因為事實公正可以確定是非曲直,而這就是一個政治共同體秩序的基礎。”

            在古代哲學中,政治哲學之所以從屬于倫理學,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就建立和維系社會生活秩序而言,習俗、習慣和道德作為生成和維系秩序的文化機制要比法律、政治制度久遠得多。習俗、習慣和道德是在人們的共同生活的漫長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系列有效的行為規則以及解釋這些行為規則的觀念。這些行為規則和觀念經過長期的演化過程已經固化到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中,甚至深深地植根于人們心理結構下意識層面中,成為社會秩序的深層機制。法律、政治制度通常是階級、國家產生以后才形成的社會規范,因而法律、政治制度等的產生也就標志著文明社會的開始。但是法律和政治制度與社會習俗、道德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習俗和道德構成了社會秩序的深層機制,因而法律和制度的制定和施行就必須與這些習俗和道德保持基本的一致。事實上,大部分法律和制度都是通過立法程序和政治過程而將那些對社會整體利益和社會總體秩序至關重要的習俗和道德規范法律化、制度化。因此,法律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習俗和道德。離開了習俗和道德,政治問題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二,在古代哲人看來,政治統治的合法性、權威性也來自于道德倫理的基本要求。在社會生活的共同體中,掌握公共權力的政治統治者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吏,他們的道德品行的優劣直接決定了政治的興衰。如果統治者和政府官吏不顧公共利益和大眾利益,而將公共權力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那就必然導致政權的腐敗、社會矛盾的激化乃至共同生活的瓦解。柏拉圖之所以在《理想國》中呼吁讓哲學家出任國家統治者,就是因為他認為真正的哲學家的最高追求就是至真、至善的理念,因而能夠將“善”作為自己的執政標準,他們不看重淺近的物質利益,也不在乎手中的權力,因而較之其他人更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和社會良好風尚的建樹。

            其三,政治哲學對政治問題的考察和研究必然帶有一定的價值取向,而這種價值取向歸根到底來自于道德原則。也就是說,政治的合法性或合理性的根據并不在于政治活動自身,而在人們最基本的道義原則中。因此,只有倫理學才能為政治的合法性或合理性提供形而上學的終極依據。從這個意義上說,倫理學構成了政治哲學的形而上學基礎,具有絕對意義的“善”,是所有道德行為和政治行為歸宗。

            二、近代政治哲學:道德與政治的疏離

            在歐洲傳統政治學說中,確信“善”與“正義”、道德與政治的直接同一始終占據主流地位。特別是在中世紀,由于宗教神學和羅馬教會的強權統治,使道德與政治的直接同一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形態,即作為“至善”的神是王權或國家權力的全部根據。然而,到了中世紀末期,教權的腐敗、王權的專制、教權與王權之間的矛盾以及宮廷內部圍繞權力展開的爭斗等等,使人們越來越難以看到,也越來越難以相信政治統治的良善本性,并逐漸對“政治植根于道德”這一傳統觀念產生懷疑。

        第9篇:政治學和哲學的關系范文

        1、供需關系:想要到美國念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以至于學校會有專門的大學咨詢老師,幫助學生準備美國大學的申請材料。除正常課程學習外,還開設了許多美國SAT考試的輔導課程;

        2、多選擇:美國有眾多頂級大學可供選擇,美國擁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學。因此,申請人可以有大量挑選的余地,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學中,美國大學占大約20家;

        3、美國教育制度:學生在確定專業之前,有兩年的時間探索未來的學習方向和術業專攻,允許甚至鼓勵學生在決定專業之前去發掘自己的興趣所在;

        4、靈活性: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組合多門課程。如果一個學生對政治學有著極大的興趣和優勢,同時也考慮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習哲學,那么可以選擇政治學和哲學兩個專業。

        (來源:文章屋網 )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区二区在线线欧美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A∨一区二区影片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国产a | 亚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