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8-0306-01
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農業作為我國的重要支柱產業,其持續、穩定的發展,直接決定了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水平。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是現代社會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內容,只有真正的做到生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豐富資源,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現階段,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由以往提高農民收入,逐漸的加入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任務,建立持續發展的農業經濟已經成為了重要戰略規劃。
1 生態農業的特點
1.1 生態農業兼具局限性與開放性
由于現如今,我國在生態農業方面的研究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技術手段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生產的要求。所以,我國必須要吸收國外先進的技術,并結合我國地廣人多的現狀,使得我國的土地面積能夠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先進的技術開發土地資源的同時,必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既要保障生態農業的經濟利益,又不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1.2 生態農業系統具有有機性
為了保證農I生態系統能夠有效的運行,在生產過程中技術與管理人員就要各司其職,合理的運用生產技術,使土地資源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所謂生態農業,就是要農業生產與保護環境同步并進,利用現有的人力資源在土地上面進行農作物生產,并且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土地資源的最大利用率。
2 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2.1 可以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通過走生態農業發展之路,能夠有效保護農業可再生資源并及時對環境質量進行改善,并確保更好地推動農業的經濟的快速發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遵循生態農業的宗旨和理念,在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及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能夠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2.2 從根本上轉變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
近年來,我國對農業發展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在政策上加大了傾斜的力度,農業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農村生產生活有了較大的變化,農民社會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農業人口數量的增加及農業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這是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農村水資源及耕地資源被污染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恢復,農村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涌入城市,當前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老弱病殘人員,這對農業生產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通過發展生態農業,可以有效地轉變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通過構建可持續農業生產體系,從而實現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快推動農業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3 可持續發展觀念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路徑
3.1 發展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
通過深入可持續發展觀念,正確地處理好農業生產和資源環境間的關系,避免通過破壞生態環境換取經濟利益的現象發生。在發展生態農業的過程中,減少化工產品的使用頻率,結合國外的先進經驗,發展生產技術,有效解決農業生產的問題。保證我國農業生態系統的和諧穩定發展,選擇適合生態農業的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降低能耗,減少對化工產品的依賴,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有效發展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
3.2 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
從生態的角度出發,了解農業生產規律,促進生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依據因地制宜的理念,調整和優化當前的農業生態系統,合理利用農業資源,處理好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關系,農業生態系統的各部門需用科學的態度發展經濟活動,提高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穩定地進行。在農村地區有效發展環保產業,并且帶動其他的產業,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通過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引導,開發出更具有生態效益的高附加值產品,走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農業發展道路。政府出臺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政策,為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3.3 完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為保證生態農業市場的平衡,政府需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生產綠色產品,并且指導農民將綠色農產品走出國門。開展規模化的農產品經營試點,轉變農業生產結構,放寬農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在此基礎上,強化可持續發展觀念,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生態平衡,嚴禁亂砍亂伐的行為。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促進我國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
3.4 大力發展和優化農村地區的環保產業
在農村地區建設和發展環保產業是具有優勢條件的。通過環保產業的發展,可以有效的帶動農村地區其他產業的進步。并且在發展環保產業的同時,還能夠與外部的生態環境建立起友好的關系,即“環境友好型農村社會”。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改善生態環境,還能夠開發和銷售環保產品和高附加值的農產品,使農業的生態化道路更加寬闊和平坦。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與資源節約與農村環境保護相關的優惠政策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道義上和經濟上的雙重動力。
生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因素,我國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這項任務是艱巨和長久的,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和教訓,還要加強生態農業建設的法規制度約束力,保持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涂洪強.可持續發展觀的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思路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4(29):249.
[2] 謝梅.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路徑解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4(18):11-12.
主席先生,
霍華德總理,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有機會同大家在美麗的悉尼再次相聚,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們要討論的“加強大家庭建設,共創可持續未來”這個主題,關系本組織各成員的發展,也關系到全人類的發展,十分重要。
當前,世界經濟正在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產業轉移加快,生產要素流動加速,各國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世界經濟失衡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能源資源壓力增大,氣候變化突出,這些問題給各國各地區共創可持續未來帶來嚴峻挑戰。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攜手共創可持續未來,是必須認真思考并嚴肅回答的重大課題。這里,我愿就這個問題坦誠地談談看法。
第一,促進世界經濟均衡發展,是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重要基礎。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世界經濟失衡影響著全球資源合理配置、加劇著全球經濟結構性矛盾,是保持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最大隱患。各國應該高度重視這一問題,根據自身情況,擴大國內需求,削減財政赤字,加快結構調整,深化體制改革,相互開放市場,加強戰略對話和宏觀政策協調,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均衡發展,為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第二,建立健康的多邊貿易體制,是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重要保障。一個公正、公開、合理、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有助于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和世界貿易發展,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當前,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正處于關鍵時刻。我們要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消除貿易壁壘,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主要發達成員應該拿出更大誠意,率先在削減農業補貼和關稅等關鍵議題上表現出靈活性,為推動談判取得成功作出應有努力。各方應該確保實現多哈回合是發展回合的目標,讓發展中成員真正受益。
第三,提供穩定的能源供給,是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重要因素。保持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實現充足、安全、經濟、清潔、可預期的能源供給。國際社會應該樹立互利合作、多元發展、協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觀,共同穩定和完善國際能源市場,遏制投機行為,加強科技研發和交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使用新能源,建立合理的技術轉讓體制,幫助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更有效、更經濟、更便捷地利用能源。
第四,保持良好的自然環境,是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重要條件。近來,氣候變化引起全球關注。這是發展和環境密切關聯的深刻反映。氣候變化是環境問題,但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應該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核心機制和主渠道地位,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通過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積極加以應對。應該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努力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推動綠色增長,發展循環經濟,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全球環境。
第五,發展科技創新和教育,是共創可持續未來的重要動力。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說到底要依靠知識進步,特別是要依靠科技創新。應該把推動科技創新擺在國際合作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擴大科技合作領域,深化科技合作內涵,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教育是基礎。應該加大教育投入,加強教育合作,大力培養人才,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具有強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為世界經濟發展不斷注入蓬勃的生機活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改革開放29年來,中國經濟以年均9%以上的增長速度平穩發展。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4%,進出口總額增長23.3%,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2.2%。實踐證明,中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不但惠及13億中國人民,而且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巨大商機,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還不高,中國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特別是國際收支不平衡、資源環境壓力加大、節能減排問題突出。要確保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還需要繼續進行艱苦努力。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國將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努力促進社會經濟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認真履行承諾,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則,積極調整對外貿易政策。在5年過渡期內,中國平均關稅大幅降低,從加入時的15.3%下降到現在的9.9%,服務貿易領域開放程度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成為全球最開放的市場之一。今后,中國將繼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支持建立公正、公開、合理、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在開放中謀求發展,在同各國的互利合作中實現共同繁榮。
中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推動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國已經同東盟、智利、巴基斯坦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正在同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國家進行自由貿易區談判,同印度、韓國等國家開展自由貿易區研究。我們愿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同包括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在內的各國各地區發展更緊密的經貿關系。
國際貿易增長給各國都帶來利益。巨大的國內需求和廣闊的國內市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中國不追求大額對外貿易順差。中國將繼續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積極擴大進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進出口貿易協調平衡發展,努力為世界貿易持續增長作出貢獻。
中國高度重視出口產品質量和安全。在產品生產、流通、進出口等各個環節,在立法、執法、監督、管理等各個方面,我們都采取非常負責任的態度,作出認真努力,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中國愿同各方擴大產品質量和安全領域合作,加強交流和溝通,共同提高國際貿易中的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在氣候變化上,中國一直采取負責任的態度。中國政府制定和公布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采取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結構、加強生態保護、減緩人口增長、推進法制建設等一系列措施,并確立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到2010年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森林覆蓋率由18.2%提高到20%等目標。中國愿同各國加強交流合作,為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繼續作出積極貢獻。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促進共同發展,是中國參與亞太合作的出發點和目標。我相信,只要我們抓住機遇,深化合作,加強大家庭建設,就一定能夠為亞太地區共同創造可持續未來!
關鍵詞:生態經濟學 經濟 可持續發展
引言
中國的生態經濟學是1980年由已過世的著名經濟學家許滌新提出建立的,至今已經有22年的發展歷史了,中國的生態經濟學是在適應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對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著作用。如今,生態經濟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的一大重要力量,本文在這里簡要介紹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分析現行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局限性對加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出一些意見。
1、生態現狀概述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尤其是在經濟方面,更加的是突飛猛進。過去五十多年的經濟指標也顯示出經濟的巨大進步。世界上的許多地方,由于水和風的侵蝕,目前地表土地的流失超過了自然過程所產生的新土壤,使肥沃的土地面積逐漸減少,供應世界大部分蛋白質的牧場,也經受著過度的壓力。世界性的淡水資源短缺現象也日益嚴重,過度的放牧、耕耘所造成的沙塵暴也十分嚴重……這所有的現象都讓我們看到,調整全球經濟使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穩定性是多迫切的任務。
2、生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關系
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原則是“人類經濟活動的需求與生態環境資源的供給之間的矛盾運動過程,是以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的,以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實現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可持續發展下的經濟都是很重視經濟所帶來的維持各生態系統平衡的一種理念,例如森林、耕地等的可持續的發展與產出。生態經濟,就是指既能夠滿足我們當代的需求而又不會損害后代人滿足其自身發展的需要。生態學家們認識到,生態系統為我們人類提供的服務有時候比為我們提供的產品更有價值。還認識到,如果想要生態系統提供的這類服務得到更好的保護,那么這類服務的價值就有必要加以計算,并體現在市場信號中。
2.1、生態經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在現代社會中生存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同生態經濟一起,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生產方式,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約著經濟水平的高低。在中國,封建時期主要是以鐵器為生產工具,近代在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則以機器的大生產為主要標志。這些都可以看出人類生活在其中的生態環境才是人類的基礎。
2.2、經濟學依賴生態學,生態學高于經濟學
假如某一天我們所居住的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以至于造成了一種不再適合人類生存的境況,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再談經濟的發展就沒有意義了。相反的是只有在保證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可承受能力相適應的情況下,經濟才能發展好,人類社會才會獲得持續發展。
2.3、生態經濟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生態環境應該成為經濟增長中可以依賴的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而不能只將其當作一個限制條件。生態環境因素在多數情況下不僅參與了經濟增長的變化,而且還有可能是其中的關鍵因素。
3、生態經濟學下發展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3.1、是生態時代的要求
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當代指導我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理論思想,它的產生并不是偶然的,是時展的需要,是人類社會發展進入到一個新時代的迫切要求。人類社會的發展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從農業社會的發展階段到工業社會階段再到現在的生態階段,都離不開社會和自然環境。在工業社會階段,生態經濟矛盾的日益尖銳化推動了社會的經濟發展。人們也清楚的看到,在工業社會中,那種只顧經濟發展不顧生態利益的錯誤發展模式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因此,就推動產生了一種具有更高水平的、新的生產力――“綠色技術”。這種技術既能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有能很好的提高生產力,是當代新的社會生產力的代表,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3.2、能與可持續發展思想形成同步
隨著生態與經濟矛盾的日益尖銳化,同時在世界范圍內也出現了一個日益明顯的向生態經濟發展的趨勢。這是世界經濟的發展從與生態的不和諧、不持續發展必然走向生態與經濟和諧發展的規律性反映,這種表現遍及人類經濟生活和發展的各個方面。例如,現在建筑業大力發展“無公害建筑”、“生態建筑”;汽車制造業努力發展控制尾氣污染和可以使資源回收再生產的“綠色汽車”;在城市建設上,也越來越重視尊重自然;產品和產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強調“綠色產品”和“綠色產業”。這種經濟生態化的現象是當代經濟在發展中出現嚴重經濟與生態嚴重不平衡的情況下,客觀生態經濟規律推動世界經濟逐漸走向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明確反映。經濟生態學這種理論的產生適應了當代解決經濟與生態不平衡問題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經濟生態學的產生與這一趨勢的出現也是同步的。
3.3、與世界經濟生態學形成同步發展
除了我們國家外,國外也有很過國家注重生態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生態經濟學的產生是解決世界生態與經濟共同矛盾的需要,是世界性的科學。與此同時,世界各國的生態經濟學結合各國的具體情況,在提出生態經濟學方面又有各自的特點。例如,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丁首先使用了 “生態經濟學”這一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適應了美國和世界發達國家解決已經出現的生態與經濟的矛盾的需要。但從時代的整體來看,各個國家的生態經濟學基礎理論的提出和形成都是來源于同一個世界上面對同一性質矛盾的實踐結果。據此,我國生態經濟學理論的提出和該學科理論的形成明顯與世界生態經濟學理論的形成同步,這也是客觀必然的。
3.4、為可持續發展實踐服務的作用
生態經濟學是一門新興的指導實踐的科學,它為可持續發展指導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論基礎。其目的也在于為實現我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3.4.1、為指導建立協調高效的人工生態系統服務。在生態經濟學的理論中認為,人一切的經濟活動都是在由生態和經濟系統交叉滲透結合形成的生態經濟系統中進行的,經濟生態學是人們經濟活動中的一個實際載體。因此,它的運行要受到客觀生態平衡和客觀經濟規律的雙向制約。我國過去在長期的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種種生態經濟問題,就是由于我們在發展經濟的時候只注重經濟的增長需要而忽略了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
3.4.2、能指導建立我國資源利用的新方針。人類發展經濟的實質,歸根到底還是利用自然資源,可是長期以來人們在利用自然資源的時候并不能正確地處理好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之間的關系,導致了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和不平衡,從而使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變為不可能。用生態的經濟學的理論來總結人們長期以來利用自然資源的方式可以看到,人類在處理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關系上,存在著兩種錯誤的認識和做法:第一、一部分人把保護和利用資源這兩種認識和做法對立起來。其中又可以分為兩部分,一種是“只保護不利用”,這些是在人們已經有了必須保護生態環境的認識后,面對長期以來惡劣環境所產生的一種看法。另一種是“只利用不保護”,這種做法更加是不可取的,這些現象在我國和西方國家的過去中尤為明顯,在沒有經濟與生態協調理論的指導下長期采用的一種做法。第二、把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徹底割裂開來。有些人認為應該“先破壞后治理”,有些人認為應該“邊治理邊破壞”,這兩種觀念顯然都是不正確的。在經濟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對生態的破壞很容易但治理起來很難,有的治理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而有的是花再大的代價都不可能治理好。
3.5、可以深化我國經濟的改革
經濟改革后的20多年來,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國20多年來經濟改革的核心是針對長期以來在經濟發展中忽視和否定客觀經濟規律的作用,從而不能取得本有的經濟效益的問題進行的。其基本內容是要改革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從而促進解放生產力,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當前的經濟發展已經步入了生態時代,目標是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新生態時代對我過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發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賦予我國經濟改革的新任務。一方面,要從人與自然的關系出發,遵循客觀生態平衡自然規律的要求,改革一切不適合自然生產力要求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解放和發展被束縛的生產力,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要繼續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從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上,繼續改革一切不適合社會生產力要求的生產關系。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上繼續深化我國經濟的改革,涉及我國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明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生態經濟形式。在此基礎上,還應建立起新的生態經濟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4、結語
讓經濟回歸于生態是一個十分準確而迫切的理念,以生態經濟為基礎從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許多人認為這種理念太不現實、太激進,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生態經濟學的理念是與現實結合的最好認識。如今我們不應該考慮實現這種轉變將付出多大的代價,而應考慮如果我們不實現這種新時代的轉變將付出多大的代價。這種轉變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公眾的相互協調、支持。生態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和進步的必然趨勢,生態經濟下的可持續發展意味著與“高污染、搞投資、高損耗”的資源配置說再見,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實現走造福子孫后代而不是危害子孫后代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之路。
參考文獻:
[1]鄺元成.資源與環境約束下的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透視珠三角,2011(11).
[2]馬傳棟.保護生態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J].經濟廣角,2012(152).
[3]張東升,于小飛.基于生態經濟學的林下經濟探究[J].林業產業,2012(89).
[關鍵詞]互聯網創新;可持續發展;計量經濟學
[DOI]10.13939/ki.zgsc.2016.32.091
1 可持續發展與互聯網創新
可持續發展最早在1972年被提出,其最初的含義是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希望人們從注重眼前、局部、片面的利益轉向長期、整體的利益發展,從物質資源推動型的發展轉向非物質資源或信息資源推動型的發展,從而能夠實現社會和經濟的良性循環,使各方面的發展都能持續、穩定地提升。
當今,互聯網正不斷改變世界經濟的形態,各行各業都深受影響。目前,互聯網經濟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例已經從1998年的不足1%迅速增加至2014年的9%,成為促進世界經濟持續增長新的生命力來源。互聯網創新憑借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不斷改變著傳統商業模式、產業經濟,也賦予治理體系、管理方式以及思維方法等更多的創新內涵。
我國的互聯網創新通過一批互聯網企業的興起,正在迅速地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國內經濟的發展。在短時間里,中國的互聯網經濟經就已經占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5%左右,互聯網創新對于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互聯網經濟相比于傳統經濟模式,具有低資源性、高技術性的特點;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視互聯網的發展,鼓勵互聯網創新,如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總的來說,互聯網創新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2 互聯網創新促可進持續發展的現狀
互聯網創新擺脫了地域、時間等傳統因素的桎梏,并逐漸演化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產業革命。2014年,中國的互聯網滲透率超過45%,在全球互聯網滲透率中排第五名。在英國,預計到2016年互聯網經濟的占比將達到GDP的12.4%。可以說,互聯網創新在便利人們生活的同時,已成為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
截至2016年6月,我國的網民總數已達6.6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8.8%,信息經濟規模超16萬億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26%。以阿里巴巴、華為、小米、騰訊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互聯網創新體系,并使我國移動互聯網產業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國作為互聯網經濟發展大國,已經形成了獨有的幾種互聯網經濟新形式,并通過互聯網經濟的創新和發展對可持續發展施加了重要的積極影響。
我國互聯網產業經歷了二十余年的發展,各大互聯網企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對技術創新、產業創新以及就業問題的解決都做出了很大貢獻。隨著互聯網經濟比重的不斷提升,其對我國的整體經濟已經具有深遠影響。從微觀層面看,互聯網創新也一直改變著我們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不斷創造出新的服務項目,使我國公民的購買力成為國內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拉動力量。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原則。一方面,互聯網創新不斷豐富著我們傳統的經濟理論,給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另一方面,我國的互聯網創新也正滲透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不斷給自身發展發掘新的動力。可見,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互聯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 互聯網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模型論證
為了定量研究可持續發展水平和互聯網創新發展狀況之間的關系,必須科學地選擇相關數據作為解釋互聯網創新經濟發展水平和我國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指標。互聯網經濟是基于“用戶”的經濟,用戶是互聯網經濟得到持續創新和發展的基礎,所以在此選取互聯網上網人數(萬人)作為衡量互聯網發展狀況的指標;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國的經濟發展步入一個高效率低消耗的階段,所以選取單位GDP能耗(噸標準煤/萬元)作為衡量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有效指標。
考慮到可持續發展水平可能和其他因素相關,參考鄭音等(2015)的研究,選擇個人消費水平(元)和煤炭在能源使用中的占比(%)作為控制因子參與回歸。考慮到上網人數和個人消費水平數值較大,增長較快,在此采用對數處理,使數據變化較為平緩;互聯網發展對可持續發展可能存在滯后效應,引入上網人數的一階滯后變量;由于單位GDP能耗逐年下降,故考察其變化量,即該年份單位GDP能耗減去上一年的值。
構造模型:
Δenergypergdpt=β0+β1lginternett+β2lginternetd1+β3lgconsumet+β4engpctgtlgini
在該模型中,lginternett、分別表示對2015年、2014年互聯網上網人數取對數,一般考慮到互聯網經濟發展對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作用,認為2015年和2014年互聯網上網人數越多,單位GDP能耗削減量越大,即β1、β2應為正值;lgconsumet表示對人均消費水平取對數,個人消費水平的一味提高會減緩可持續發展進程,單位GDP能耗削減量越小,即β3應為負值;engpctgt表示煤炭在能源使用中的占比,一般考慮到煤炭作為傳統能源的代表,被新能源替代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的,即β4應為負值。
對選取變量進行OLS回歸,得出結果如下表:
根據上表,本年度互聯網上網人數越高,單位GDP能耗的削減量越少,并不符合預期。但這種效應在20%的水平上并不顯著,說明本年度互聯網的發展水平初始可能會促進基礎產業的發展。去年互聯網上網人數越多,單位GDP能耗的削減量越大,去年上網人數每增加1%,單位GDP能耗削減量大約增加0.28噸/萬元,并且這種效應在10%的水平上是顯著的,這說明去年互聯網的發展水平能夠有效推進可持續發展進程,使單位GDP能耗得到更大幅度的降低。此外,個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能夠相應地減緩可持續發展的進程,而煤炭在能源使用中的占比降低對可持續發展有積極效果,均符合預期。
綜上所述,模型結果基本符合預期,能夠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1)互聯網創新發展對可持續發展存在著顯著的推動效應。互聯網創新作為我國經濟的新突破口,能夠促進新型節能環保產業的產生和發展,對我國經濟向可持續發展積極轉型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
(2)同時,互聯網創新發展對可持續發展的促進作用存在顯著的滯后效應,只有互聯網蓬勃發展,才能推動相關產業積極接入,采用“互聯網+”模式進一步發展,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化發展。
4 互聯網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啟示
4.1 堅持互聯互通、互惠互利的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關乎所有人的生存、發展,是全人類共同承擔和享受的事業。在以互聯網經濟為動力的可持續發展中,加強企業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是實現雙贏的唯一選擇。中國擁有很大的消費市場,但技術一直是發展的短板。比爾?蓋茨在退休后為了緩解全球變暖和能源枯竭的問題,創立泰拉能源,致力于核廢料發電的“行波堆”技術。為了實現互利共贏,主席在2015年的訪美中就專門與蓋茨先生簽署中核集團與泰拉能源的合作,共同進行研究。互聯網時代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互聯互通、互利互惠。
4.2 開創全面協調、綠色節能的發展方式
互聯網本質上就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社會生活和發展中提高效率,協調各方資源,從而實現資源優化。互聯網是為了解決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中的一些不協調問題而不斷發展的,除了互聯網打車能有效解決司機與用戶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還有滴滴巴士、神州租車、優信二手車等,它們有著明顯的協調、資源節約的特點。同樣,互聯網也可以通過電力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等方式在綠色節能上做出許多創舉,從能源上支撐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3 倡導線上線下、協作融合的發展路徑
德國政府在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曾提出“工業4.0”,倡導“智慧制造”,要將信息通信技術、信息物理系統和傳統工業結合起來,帶來新的工業升級。2015年,總理提出“中國制造2025”計劃和“互聯網+”計劃,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產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核能或可再生能源電力裝備,等等,并且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在此背景下,海爾集團重視消費者體驗,建設“海爾透明工廠”,成功地實現了轉型創新,在管理上也借鑒了互聯網扁平化的管理方式。
4.4 秉承共商共議、共享共建的發展理念
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一代人的事情,而需要幾代人跨越國界的聯通合作。云計算、4G通信等都存在著關乎隱私權的安全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共商共議、共享共建。其背后正是利益格局的重新布局,不僅是社會利害關系的均衡,也包括對子孫后代利益的考量。因此,無論是基于發展的現實問題,還是為了克服人類短視的天性,保持通暢的溝通在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
1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就其一般意義來說。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態經濟系統。它是從生態學和經濟學的結合上.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經濟學理論為主導,以人類經濟活動為中心,圍繞著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之間相互發展的關系這個主題.研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態經濟系統。生態經濟學不是一般地研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相互關系].而是研究作為整體的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統一有機體運動發展的規律性。
2生態經濟學的特點
生態經濟學研究對象決定了它具有整體性、綜合性和戰略性等重要特點.這些特點從不同角度又體現了生態經濟學的性質。
2.1整體性生態經濟系統的整體性,是指生態經濟系統是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的有機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體中的各個子系統之間、子系統內各個成分之間,都具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系,這種聯系使生態經濟系統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因此,生態經濟學具有嚴密的整體性。
2.2綜合性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本身就是綜合的。生態經濟系統是一個多層次、多序列的綜合結構體系。在這個龐大的綜合體系中,生態系統的生命系統是包含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并由食物鏈連接起來的生物網絡:環境系統有各種物理、化學過程。由于生態經濟學涉及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各個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學。
2.3戰略性戰略問題一般是指帶有全局性和長遠目標的主導問題,生態經濟學所研究的經濟、技術、社會和生態問題,一般來說都具有這一特征:如人日和資源。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技術進步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等,在幾年以至十幾年內都看不出其后果。一旦達到質變的程度.就會對整個社會和人類產生無可挽回的影響。生態經濟學在著眼于長遠利益的基礎上.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重視研究事關長遠的重大問題,重視探索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當代人與子孫共享資源與環境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之路。
3生態經濟學的產生
生態經濟學是以生態經濟系統及其運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正是由于生態系統思想的產生,人們才有可能把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研究。20世紀60年代后期,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丁在他的重要論文《一門科學——生態經濟學》中首先正式提出了“生態經濟學”的概念,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對利用市場機制控制人口和調節消費品的分配、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環境污染以及用國民生產總值衡量人類福利的缺陷等進行了創見性的論述。
4我國生態經濟學的建立和發展
我國的生態經濟學是1980年由中國已故著名經濟學家許滌新提出建立的.它的出現是生態時代的需要,其目標是實現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經濟學在我國作為一門新興邊緣學科.明確了自己的研究對象,建立了本身的學科理論體系,并廣泛用于指導國民經濟發展的實踐.對我國經濟改革和現代化建設起了很大促進作用[21。過去.由于沒有經濟與生態協調的思想做指導,嚴重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使經濟社會不能可持續發展.因此推動了生態經濟學的產生。生態經濟學的建立,為指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我國建立生態經濟學的目的是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我國生態經濟學的建立反映了新的時代實現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是世界和我國生態與經濟的矛盾日益尖銳化的反映。生態經濟學的產生是新時期解決普遍存在的生態與經濟矛盾的需要。我國的生態經濟學是世界生態經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生態經濟學的產生表現出與世界走向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實踐和理論潮流的三個同步:即與世界3O年來的環境與發展運動同步[3]:與世界生態經濟學理論的形成同步…:與世界經濟生態化趨勢的出現同步[。
5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
5.1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從自然屬性定義可持續發展.即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和更新能力。從社會屬性定義可持續發展,即在生存于不超出維持生態系統涵容能力的情況下.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從經濟屬性定義可持續發展,即在保持自然資源的質量和所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的凈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㈣。從科技屬性定義可持續發展。有的學者從技術選擇的角度擴展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如司伯斯認為可持續發展就是轉向更清潔、更有效的技術,盡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閉式工藝方法,盡可能減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的消耗。
5.2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5.2.1公平性原則:一是當代人的公平即代內平等。二是代際問的公平即世代平等]。
5.2.2持續性原則:持續性原則的核心思想是指人類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能超越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可持續發展主張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系統基礎上的發展.因此發展必須有一定的限制因素]。
5.2.3共同性原則:鑒于世界各國歷史、文化和發展水平的差異,可持續發展的具體目標、政策和實施步驟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可持續發展作為全球發展的總目標,所體現的公平性原則和持續性原則,則是應該共同遵從的[8]。
5.3可持續發展的標準界定問題
5.3.1代際公平:這是可持續發展最主要的原則之一。所謂代際公平就是指:若某種選擇或某個決策涉及多代人的利益,就存在一個代與代之間利益如何分配的問題,這時就要遵循代際公平的原則,使各代人有同等的滿足其需要的權利。
5.3.2最低安全標準原則:可持續的經濟活動很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不超過環境承載力的限度,以使得該活動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能在一定時間內通過環境系統自身動態平衡得以消除。環境承載力的限度可用最低安全標準來衡量。最低安全標準至少應包括以下3條:①社會使用可更新資源的速度不得超過資源的更新速度;②社會使用不可更新資源的速度不得超過其替代品的開發速度,且替代品必須是可更新資源:③社會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能超過環境對污染物的吸收速度。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經濟
引言:所謂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合理經濟發展形態通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使社會經濟得以形成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本質上是現代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它正確地在經濟圈、社會圈、生物圈的不同層次中力求達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個子系統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使生產、消費、流通都符合可持續經濟發展要求,在產業發展上建立生態農業和社生態工業,在區域發展上建立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總之,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延伸或在經濟方面的具體化。
一、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產生和研究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決定了以可持續研究對象的發展經濟學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的關系。從經濟方面來講,傳統經濟也就是傳統社會生產方式、人類自身關系及其與自然關系認識的反映。
如在傳統經濟中,受人與自然對抗認識的支配,那些非市場化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不被作為經濟資源和財富看待的,并日認為它們的供給是無限的,不考慮經濟活動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不斷增長的經濟財富作為經濟學追求的目標,由于傳統發展思想和理論指導,產生了嚴重的資源、環境、經濟與社會的不良惡果,如它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短缺,導致了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產生了產品分配中嚴重的兩極分化,并由此引起了國際間和國內各種政治關系緊張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傳統經濟發展方式難以持續,而且人類的生存面臨著嚴峻的姚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類必然要對傳統的發展思想和發展方式進行反思,以尋求能滿足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持續生存(這是人類社會的最大福利目標)和發展的道路,因此也就產生了經濟可持續發展思想。比如:中國加入WTO以后,這使得中國利用外資的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2005年中國得到1000億美元以上的外國投資,而20世紀最后10年中國吸引的外資大約是2500億美元。如果中國實行經濟可持續發展政策給外商投資帶來新的機遇,中國政府已把吸引外商投資作為實施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還有對中國內部經濟調整作了很大影響,促進了各種大型工程的實施。
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及其研究意義
經濟發展主要是以價值來表現,并以價值的變化來反映其規模變化的,但僅考慮價值的變化而不考慮其他的變化,那么經濟發展很可能是沒有保障的,所以分析經濟發展,在注重價值分析的同時,一定要考慮其他方方面面,將它們與價值分析結合起來。
人們知道,在傳統再生產分析中只考慮價值的生產與平衡,只要價值的生產是以擴大的方式進行、內部各部分之間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該生產、經濟就能正常進行,但在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則不僅要求價值生產的擴大和各部分之間比例的正常,而且要求價值的生產與其他各種流量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這種比例的要求更嚴格,如果達不到這種要求,經濟可持續發展是難以進行下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就是因為其他各種因素,其中尤其是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變化不能滿足其要求的產物,所以要求經濟發展必須與其他環境相適應。
保持經濟系統穩定和發展,如果能量和自然資源輸入經濟系統的量,超過了自然系統再生產這些能量和自然資源的速度,就會出現經濟發展不可持續的結果。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因為傳統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與能量消耗的速度,超過自然界再生產它們速度,使經濟發展難以長久持續的結果。
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一項共同事業,實現這項事業對我國來講更顯重要和迫切。因為我國的生態環境質量更惡劣,資源短缺狀況更嚴重,所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更為強烈。研究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條件、因難、思路和途徑等、以此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經濟可持續發展刻不容緩
1、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但其發展模式是什么,卻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因為如果僅僅圍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社會公平公正、公眾參與等這些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范式而沒有特定的戰略模式,是難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這些基本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模式和在具體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實現。而特定的模式與經濟發展過程在不同的國情中是不同的,如對公平與公正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對它們的理解也就不同,對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的保護方式與程度也不同,所以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還必須制定出符合本國國情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特定模式。
2、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產生,最主要的就是生態環境和資源滿足不了傳統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實現生態環境省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這方面的工作,在我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面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歷史和自然條件等方面的原因,與世界各國或平均水平相比,我國生態環境的嚴酷程度和資源的短缺程度是非常高的,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資源需要,成為我國最緊迫的任務。
參考文獻
關鍵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0-0047-02
考察一個經濟戰略的優劣,不僅要研究它的指導思想理論是否科學,還要看它是否與客觀實際相符合,是否代表時代經濟前進方向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的形成,除了具有廣泛的科學理論準備外,通過實證分析,還可以得知其有著深厚的現實基礎的。
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形成順應了世界經濟戰略轉型大趨勢
從世界經濟戰略發展來看,工業文明取代農業文明,造就了人類300年來的輝煌,但同時也導致了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全球氣候變暖等綜合征。如何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各國都在思考。“據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研究,對世界118個國家進行生態現代化定量評價后認為:2004年有15個國家處于生態現代化的世界先進水平,37 個國家處于中等水平,40個國家處于初級水平,中國等26個國家屬于較低水平。可以預料,未來20 年,世界會有更多的國家生態現代化水平有較大的提高,世界向生態文明轉型的趨勢已不可阻擋。”[1]15無論從當今世界還是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都在朝著生態化方向邁進,推進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型,與此相適應的現代經濟正在向綠色轉變,使綠色經濟成為主導型的經濟形態。21世紀是生態文明的世紀,各國的現代化大都以生態現代化為主題。生態經濟、建設生態文明、低碳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大趨勢。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大家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依賴高投入、高消耗的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發展生態經濟、建設生態文明,這已成為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就是在這樣的世界經濟戰略轉型背景下的生動選擇,也正是中國政府在生態經濟建設中,敢于承擔責任作出對世界的莊嚴承諾。生態經濟將決定著新一輪國家競爭力,誰領先一步,誰將引領世界經濟發展潮流,并成為國際市場最大贏家。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碳排放大國,中國的選擇不僅決定未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發展前景,也決定著世界的未來。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也是搶占世界生態經濟發展先機的生動實踐。因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形成是順勢而為。
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形成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態勢及自身準確定位下的必然選擇
我國區域廣泛、生產力發展又極不平衡,因此,必須采取區域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來,形成大的區域有東部沿海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工業區、中部地區等,各種特色區域發展格局呈現雨后春筍,以功能區域劃分促進經濟發展,成為重要戰略態勢。因此,把鄱陽湖作為一種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是區域發展戰略的大勢所趨。鄱陽湖,從所處地理位置和生態特色、流域面積等來看,具有發展區域經濟的優勢,承載著特殊的歷史發展使命,從而制定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也是歷史的必然。《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對鄱陽湖經濟區科學分析后,作出了“三區一平臺” 的準確定位即:全國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示范區;長江中下游水生態安全保障區;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帶動區;國際生態經濟合作重要平臺。它將有利于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的新模式,有利于構建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的新支點,有利于樹立我國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新形象;對于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在全國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形成是綠色經濟實踐基礎上的有益探索
從國內經濟發展實踐來看,我國尚未完成工業化進程,卻面臨了工業發達國家同樣的生態環境惡化、資源能源制約等問題,顯然,對于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來說,傳統工業化模式必須轉型。因此,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高度重視保護生態環境,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央提出了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環境友好型和節約型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等一系列嶄新理念,在其引導下,我國人民在實踐中探索符合國情的綠色發展道路,取得可喜成績和初步經驗,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形成奠定了實踐基礎。從全國綠色經濟發展來看,呈現從發展生態農業到生態工業;從建設生態省到國家生態示范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與示范區;從生態城市到生態文明村的態勢。“目前,我國共建立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范區13個、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50個、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100余個,遍及全國87%以上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2]絕大多數都實行“生態立省,環境優先”的發展戰略,使我國一些省、地區、城市開始走上建設中國特色的綠色經濟發展道路。這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堅實的現實基礎。
四、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形成是立足江西特色的務實之舉
(一)建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對江西發展戰略的繼承與創新
江西歷屆政府在發展戰略上進行了努力探索,緊緊抓住了生態建設這個綱,堅持了既繼承又創新。1983年,針對我省山區毀林開荒、湖區盲目圍墾和濫捕等短期行為,我省作出了實施“山江湖開發治理工程”的發展戰略,積極探索“治湖必須治江、治江必須治山、治山必須治貧”這一全新的生態修復和發展模式。“經過20多年的努力,使江西的森林覆蓋率由37%提升到60.05%,水土流失面積下降近三分之二,鄱陽湖體面積增加40%,成為全球恢復植被的典范地區”[3],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得到了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高度評價和支持。進入到21世紀,繼續以山江湖工程作為新世紀實現江西崛起的奠基工程,提出“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戰略。隨著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生態文明,新一屆江西領導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理念,提出“生態立省,綠色崛起”的發展戰略;認識到江西最大的優勢是生態,保護鄱陽湖“一湖清水”,成為江西人自覺的理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行動。2008年,江西作出了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大決策,經過近兩年的艱辛工作,國務院正式批復《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標志著鄱陽湖邁向了生態經濟建設的快車道。
(二)立足江西省情
1.生態是最大的省情。“全省五條主要河流監測斷面Ⅰ~Щ類水質常年保持在80%以上,2010年要力爭達到90%;有一流的空氣,全省11個設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2010年力爭縣以上城鎮全部達標;有一流的生態,生態環境質量指數居全國第四位,全省森林覆蓋率超過60.05%,居全國第二位,鄱陽湖地區以占全省30%的國土面積承載了近50%的人口,創造了60%以上的經濟總量,是我省經濟密度最高、承載能力最強的地區,是我省最有條件、最有潛力實現重點突破、率先崛起的地區,也是最有實力、最有希望支撐中部崛起、參與全國區域競爭的地區。”[4]綠色生態成為推動江西發展的內核動力,因此,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立足江西生態特色,是更好利用自身優勢的務實之舉。
2.面臨的現實問題。“20紀80年代,由于自然、社會、經濟等原因,當時的江西,森林銳減、水土流失、泥沙淤積,全省森林覆蓋率由1950年的52.7%下降到31.2%;鄱陽湖面積由1950年的5 050平方公里萎縮到3 283平方公里。”[5]因此,保護鄱陽湖生態環境成為迫切需要。江西又正處在人均GDP2 000美元向3 000美元邁進的關鍵時期,國內外實踐表明,這既是一個“黃金發展期”,同時也是資源能源壓力不斷加大、生態環境質量容易惡化的矛盾凸顯期,必須探索出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子。同時,江西欠發達地區的地位尚未根本轉變,作為欠發達地區,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快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因此,要根本轉變欠發達地區的地位,必須從全局著眼、從長遠出發,保護江西的青山綠水,為未來贏得更多的發展權利、更大的發展空間。綜上所述,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對江西原有經濟發展戰略的繼承、提升和創新,是立足江西特色的務實之舉。
通過以上實證分析可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的形成,是有著深厚的現實基礎的,是一項應時而生、順勢而為、前景光明的重大戰略。它把握了人類文明發展規律,代表了時代經濟潮流,落實了中央指示精神,契合了江西發展實際,因而是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前瞻性的發展戰略。認知到這一點,對于增強我們信心,從而在實踐中堅定不移地實施,以及如何去實施都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有科學的良心,探索的勇氣,努力把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變成現實行動,我們相信歷史決不辜負4 400萬江西人民,江西也必將迎來生態經濟發展的輝煌未來,為中國乃至世界生態經濟的發展做出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 江西省社科院課題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欠發達地區經濟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模式的探索[J].江西社會科學,2008,
(8).
[2] 科技部.國家可持續發展先進示范區授牌儀式暨工作座談會在京舉行[EB/OL].http://most.省略/tpxw/200812/t20081209
_66125.htm
[3]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推進紀實[EB/OL].http://jx.省略/news/2009-03/05/content_15863010.htm.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發展動力;可持續性
中圖分類號:F1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2-0004-02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保持著持續、平穩、高速的增長勢頭,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中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基本實現了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由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的過渡,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但是,總體來看,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還是一種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的發展方式,經濟發展與資源承載能力之間的矛盾日益凸現,內外經濟發展失衡的現象日益嚴重。因此,中國能否處理好這些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能否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及其特征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在世界經濟史上創造了又一個“奇跡”。據統計,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 645億元人民幣,占世界經濟1.8%,居世界第10,提高到2009年的33.535萬億元人民幣,占世界經濟的份額超過6%,居世界第3位。1979―2008年間,中國的GDP年均實際增長為9.8%,這在世界經濟發展史著實是極為罕見的。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也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3 266美元,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5 616億美元,居世界第3位。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由1978年的0,增長到2008年的924億美元,居世界第2位。國家的外匯儲備,也由1978年的1.67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23 992億美元,居世界第1位。
但是,在經濟取得高速增長的過程中,也產生了經濟失衡這一事關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集中表現為以下特征。
第一,需求結構失衡。中國經濟的增長嚴重依賴于出口需求來維系,而內需卻嚴重不足,導致外需和內需失衡。
第二,投資與消費的結構失衡。國內的擴大需求,主要是通過擴大投資的需求,而居民消費所占的比重卻不斷下降。
第三,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失衡。中國經濟增長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
二、影響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源
(一)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長期以來都是以粗放型為主,主要依靠增加生產要素量的投入來擴大生產規模,實現經濟增長。這種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經濟增長方式顯然是難以持續的。據統計,1999―2003年間,投資拉動GDP從1.8%上升到6.4%;2004―2007年,也維持在4.9個百分點。2009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92.3%,拉動GDP增長8個百分點。而從1999―2006年,我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74.7%快速降為38.7%。中國現在每百萬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3倍、德國的5倍、日本的6倍。而我國一噸煤所產生的效益僅相當于美國的28.6%、歐盟的16.8%、日本的10.3%。據統計,由于長期以來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這種“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效益、低回收”為特征的粗放型發展模式直接制約了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二)收入分配結構失衡
當前在收入分配結構中,國民收入分配重點向壟斷性資源、資本收益和政府傾斜,而勞動者報酬收入卻不斷降低。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壟斷性行業職工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差距可能更大。在居民勞動者報酬上,在1983年達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續下降,2005年已經下降到36.7%;而在1990―2005年,企業的營業余額所占GDP的比重從21.9%上升到29.6%。造成這種收入分配結構失衡的原因主要是:(1)城鄉、地區發展不平衡。由于城鄉發展不平衡,所以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農村居民的收入;而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更為迅速,居民擁有更多的貿易機會,所以沿海地區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內地居民的收入。(2)產業結構與勞動供給結構之間失衡。一般來說,知識性、高技術等人員的報酬要高于一般簡單勞動所獲得的報酬。(3)資源、資本等生產要素的稀缺,造成壟斷性資源、資本要素報酬偏高。
(三)全球經濟失衡
全球經濟失衡主要表現為:一是美國利用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向世界征收鑄幣稅,不斷向全球注入流動性保持逆差,導致美國國際收支中的經常性項目逆差不斷加大。二是中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對美國持有大量的貿易盈余,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支撐了美國的逆差。這種全球經濟失衡加劇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導致了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同時對中國這種嚴重依賴投資、出口的經濟增長模式產生重要的影響,加大了國民經濟的風險。由于內需不足和對出口的過分依賴,致使經濟發展依賴國際市場,而一旦國際市場出現震蕩,必將造成國內經濟的蕭條,甚至出現經濟發展停滯,嚴重威脅國家經濟安全。
三、中國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對策建議
目前,中國已經進入發展的關鍵時期、改革的攻堅時期和社會矛盾的凸現時期。這要求我們必須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使中國經濟真正步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常規發展軌道。
(一)堅持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長期以來,這種主要依賴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給中國資源、環境帶來極大的破壞,必將制約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煤炭的消耗為例,2000年,中國的燃煤消費量占世界燃煤消費總量的27%,成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費國;2007年,中國消耗了21億噸煤炭,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未來10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量將在此基礎上翻番,在40年內用光所有的煤炭儲量。同時,大量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工業給環境也帶來了嚴重破壞。據統計,在全世界2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中國就占了16個;中國70%的河流和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一半的人口缺乏干凈的飲用水。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就是要用新的發展思路,切實轉變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
(二)堅持以人為本,理順經濟利益關系
“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讓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共享發展的成果,只有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發展才有持久的動力,社會進步才有牢固的基礎,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因此,調整收入分配結構,理順各種經濟利益關系是維持經濟發展動力的核心所在。當前,中國的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過大,分配結構呈“金字塔”型,制約了中國國內的有效需求,使消費疲軟。因此,一方面,需要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為社會各成員提供均等的機會和公平的結果,使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及調整利益關系的原則、制度、行為等合乎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轉變
在總需求結構中,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最穩定、最長效、最為可持續的手段。以美國等發達國家為例,其最終消費需求對經濟的增長貢獻率普遍在70%以上。而長期以來,出口和投資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所占的比重遠遠超過60%,而消費對增長的貢獻不足40%,形成了典型的投資與出口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因此,要實現消費、投資和出口的協調拉動型經濟增長,需要政府采取積極引導,推動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外需驅動型增長向內需驅動型增長的轉變,實現投資驅動型增長向消費驅動型增長的轉變,這是拉動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源和決定性力量。特別是在全球經濟衰弱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出口風險加劇,擴大內需、刺激消費成為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
(四)堅持全面協調發展,走可持續性發展道路
長期以來,中國走的是“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發展道路,顯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將難以為繼。這表明,在經濟發展的實踐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經濟發展上,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在社會發展方面,縮小城鄉間、地區間貧富差距,健全和完善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重視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保持社會的政治穩定,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環境方面,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和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倡導環境文化、生態文明,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
參考文獻:
[1] 周明生.金融危機下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選擇――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高峰論壇年會綜述[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8).
[2] 顧巧明,胡海鷗.危機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失衡新特征研究:邏輯與對策[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6).
世界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一系列生態問題的產生與加劇,足以引起全世界對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反思,在此背景下一些有益于生態環境系統保護的構想應運而生。可持續發展既是建立國際環境關系的基本準則,也是協調國際環境關系的基本準則。本文認為其內含的國際環境關系及其共同發展的理念在于:
(一)可持續發展強調超越國界看待全球環境問題,以求在環境要素的壘球化配置中解決不利于環境要素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從而要求人類通過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以改善生態環境對發展的制約。主張全球問題由各國共同解決,比如在環境問題上要求發達國家應承擔起主要責任。
(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求是在全球范圍內通過協調解決經濟與生態的關系。同時,也體現出共存于一個地球的現實所決定的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性。所以。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賦予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是強調發展不應超過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納力,并通過重構國際經濟關系,在事關經濟發展與生存所需基本要素資源的協調問題上取得一致,實現環境資源、環境要素的合理配置。由于可持續發展既表明了正確對待代際環境經濟關系的重要性,也強調了代內環境經濟關系的解決。顯然,目前的國際經濟秩序還不能保證代內公平的實現,所以,需要建立國際環境保護制度,以推進環境保護的國際化進程。
(三)可持續發展理念包含著解決全球環境問題要共同承擔有區別的責任。例如,合理分攤環境治理費用,進行環境資源核算體系的完善。以及嚴格法制約束等,而可持續發展思想正是強調不同國家應根據各自的權利和職責擔負起環境保護的責任,改變各自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以減量使用資源和少污染排放為目標,在環境保護中加強協調與合作。因此,《里約宣言》提出“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成為國際環境保護合作的基本準則。
二、環境問題的跨國性強化了環境問題國際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引發了全球環境問題的產生。對國際環境問題的關注又促進了全球意識的形成和經濟全球化進程。而經濟全球化又會使資源和環境容量稟賦狀況難以支攆自身持續發展的國家,選擇通過開放程度的提高,避免和化解所面臨的發展約束,從而保持和促進本國經濟活動規模及實力的不斷擴展和提高。因此,作為全球問題之一的全球環境問題與經濟全球化同步發展。而全球環境問題主要表現之一是由于污染具有擴散性因而具有跨國性,所引致的全球環境關系問題日漸突出。因為環境惡化會損壞國家存在的基礎,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后果從長遠來講是沒有國界的。長期以來發達國家面對資源使用和污染排放超出其可持續極限的現實。所做出的應對措施就是污染轉移。即直接利用貿易和投資這些跨國往來形式,使對外貿易和投資行為具有不可持續性。說明在整個國際經濟活動中始終存在要素使用的不可持續性,即一國可能在以其他國家的不可持續發展為代價來保證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可見,生態環境對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表現為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影響因素。國際經濟交往中體現出的環境烙印深嵌于國際分工格局之中,從而使環境問題國際化趨勢得到加強。從目前來看,環境保護運動已經向著全球化趨勢發展,各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進一步深化,深刻認識到由于環境問題的流動性,使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危機具有跨國性,導致不太可能單純或主要依靠一國政府解決環境問題。而且由于經濟全球化發展。必然會增加對資源能源和生態環境容量的需求。同時,不斷出現的污染轉移、垃圾及各種廢料的跨境傾倒現象,使國家環境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越來越需要國家間的合作來共同解決環境問題。由此形成在環境問題的產生、環境問題的解決和環境保護的要求上,把所有國家納入其內的國際化趨勢。
三、全球環境保護要求國際環境關系的建立與發展
環境保護的全球化以及國際環境合作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環境問題國際公約的產生以及發達國家環境標準的國際化趨勢加強。《人類環境宣言》標志著國際環境合作的開始,到以后更加專門化的《關于保護野生生物資源的合作協議》、《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公約》、《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控制危險廢物的《巴塞爾公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書》等,1992年的《里約宣言》仍然將不損害國外環境作為國際性責任準則。姑且不論全球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效果,但從這些努力的行動中,至少應當肯定的是以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的行動綱領為標志,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關注達到空前的程度。能夠充分證實這一判斷的依據是1992年《里約環境宣言》和《21世紀議程》頒布的前后,全世界所簽署的與環境有關的國際公約、條約和協定達180多項。這一方面說明保護環境需要規則的制定和行動的落實,另一方面也說明進行環境保護的任務艱巨而艱難。特別是在各國環境保護程度和環境保護能力具有一定差距的情況下,難免存在環境保護的履約程度、時間和范圍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國際協調活動凸顯必要。
由于任何協約的履行過程都是各自國家利益讓渡或協調的過程,而涉及政治、經濟和社會利益的紛爭是難免的,關鍵在于形成妥協或一致的過程有時漫長和艱難,從而使全球范圍內的環境保護效果依然不是很明顯。2007年12月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它著重討論2012年后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安排等問題,但由于立場上的重大差異,美國與歐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展開激烈交鋒,歐盟贊成這一目標而美、日等國都反對。其結果是大會提出妥協方案,建議不再提具體減排目標。因此最終通過的“巴厘島路線圖”是妥協的產物。但終究以所有發達國家《公約》締約方都要履行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的溫室氣體減排責任,而將美國納入其中就是一大問題的解決。同時“路線圖”更強調了國際合作,即依照《公約》原則,特別是以“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在考慮各方社會、經濟等條件差異的基礎上,堅持長期合作共同行動,包括一國關于減排溫室氣體的全球長期目標的履行及實現。可見,每一公約與協定的通過都體現著環境保護問題上的全球意識和國家領域的政治承諾。
四、環境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化推進了環境運動的國際化
在全球環境保護運動國際化的過程中,不同參與主體在環境運動中的作用程度各異。尤其是在環境運動中非政府組織及公民的環境行動,確實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促使政府依靠強大的力量和政策法規,進行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并逐步形成全方位的環境保護體系。而非政府組織的保護措施更趨于理性與制度化,以替代初期的頻繁發生的抗議活動。特別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后,國家及國家間政府組織雖然以其權威頒布著各項法令、法規和相關文件發揮著主導作用,但非政府保護組織從中仍然發揮著推動、敦促、協調、溝通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可見,以生態環境保護為目的形成的環境非政府組
織,已成為全球非政府組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解決環境問題單靠市場機制的局限性越加明顯,同時。以各國政府為解決環境問題的壘球治理體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民間的非政府力量在推進環境問題國際化中起的作用既直接也具有影響力。從今后的發展趨勢看,將在促進全球生態環境保護上的積極作用得到更充分的發揮,主要的表現是環境保護的組織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參與成員的跨國性特征也越明顯。所做的環境保護工作內容越來越廣泛而深入,既對本國有深刻的影響,也在國外有非常大的影響,其活動范圍和內容都具有跨國性。另外,組織和活動的廣泛聯系性,使之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問都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尤其是與聯合國組織的多方面合作,促使全球環境保護的綱領性文件和政策的頻繁出臺和實施,引領著環境保護向區域化、國際化方向發展,在全球環境運動中具有功不可沒的作用。所以,環境非政府組織的不斷發展和壯大,代表著目前和今后環境運動國際化趨勢將不斷得到加強。
五、環境質量上的國際差距,成為中國關注國際環境問題的理由
2006年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顯示,2003年有機水污染物排放量、SO2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2005年1月2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正式了評估世界各國或地區環境質量的“環境可持續指數”。評估結果顯示。在全球144個被評估的國家或地區中,芬蘭居第一,中國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數第12位。而不可持續發展模式形成的環境質量差距還表現在目前中國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仍然明顯高于發達國家與世界平均水平。(一)從能源消耗強度看,直接反映能源消耗的能源消耗強度指標的比較情況是,2003年按匯率計算的中國單位GDP一次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2倍,是世界能源消耗強度排名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的5-10倍。其能源利用效率在6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在第53位,靠后的位次說明資源消耗強度大,資源利用粗放和資源利用效率低。(二)從水資源消耗強度看2003年在134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位于第100位和第89位。靠后的排名同樣表明中國的水資源利用水平比較粗放,與發達國家形成9―99倍的差距,是瑞士的99倍。是美國的9倍。(三)從鋼材消耗強度看,中國單位GDP鋼材消耗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分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78和2.11倍,在96個國家和地區中,分別居第94和第93名。此外,從水泥消耗強度與有色金屬消耗強度的國際比較更體現其狀況的嚴峻性。因為中國的單位水泥消耗強度和有色金屬消耗強度的指標值不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參排的國家和地區中分列倒數第三和第一,說明中國消耗強度較高。
為了切實解決環境問題,中國必須重新確定新的發展標準,尋找新的發展模式,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提高保護生存所依賴的資源與環境的支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