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機市場發展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農機市場;農機產品;質量現狀;存在問題;對策;青海互助
現階段,農機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提高,更新換代不斷加快,農藝對農機作業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因農村基礎條件差、農民整體素質較低,健全農機流通體系,建立農機市場,還需發展和完善。近幾年,隨著農業產業機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變化,農機化事業從單一的糧食生產全過程機械化向多產業的全程機械化發展,農機化品種也由原來簡單的機械化,向電器化、自動化、信息化方向發展,農機市場活躍、農機保有量逐年增加[1-2]。但隨之而來的是假劣農機產品充斥市場,嚴重地侵害了農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破壞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3]。這些產品不但貽誤農時、坑農害農,而且還極大影響了農機市場整體發展水平,制約了農牧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現將青海省互助縣農機市場的調研報告如下。
1農機產品質量現狀
互助縣農機及配件市場占地面積較小,尚未形成規模,全縣共有95個經銷點,縣中心規模較大的經營商在五岔公路沿街兩側集散,該市場現有經營商15家,從事整機銷售的有10家,從事農機具銷售的有3家,其他營銷企業(點)比較分散,互助縣建新農機商行主要以農機動力機械、配件、農機整機經營為主,是當地主要的農機銷售點。主要有以下特點。
(1)農機產品種類較多,但主導產品相對集中,以小型機械為主。目前50馬力以上拖拉機及配套機具在互助縣沒有經銷點。中小型農機產品涉及的門類、品種比較豐富,主要包括四輪拖拉機、手扶拖拉機及動力機械、耕整機械、播種機械、收獲機械、小型電機以及各類機械的零配件和配套機具等,具體產品涵蓋近百個品種、幾十種型號,大多數因分散不能形成規模。
(2)中小型多功能復合式機械市場需求旺盛。隨著國家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城鎮化建設,以及“三農”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實,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農機購買熱情持續高漲,激發了旺盛的市場需求。調查發現,以小麥為主的種植、收獲、耕作機械基本上供不應求,特別是小型機械和耕整機,農機企業都訂單充足,但無存貨。手扶拖拉機、小型柴油機、農用運輸車輛等產品也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形勢,小型多功能復合式機械需求量大,以手扶拖拉機配套的馬鈴薯機、犁、旋耕機等為代表的機具生產,保持高速增長的良好勢頭。
(3)企業經營觀念發生變化。農機經銷企業在經歷了市場經濟激烈的洗禮之后,一部分成長起來的企業開始關注規范化經理技術的創新和保護、市場秩序的規范、企業的長遠發展,這些積極的變化將為互助縣農機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4-5]。
2農機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
(1)農機經銷企業雖數量多,但規模小、實力弱、自我發展能力差,缺乏行業龍頭的拉動和支撐。農機個人購買者絕大多數是農民,購買數量少,制約農機機具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2)農機經銷企業年銷量只有幾十臺,處于“散、小、弱”狀態。因缺乏大局觀念,只追求短期利益,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非常有限,嚴重制約了互助縣農機經銷企業的正常發展。
(3)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強。由于農機產品主要面向農村市場,購買力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政府的政策性資金扶持對于提高農機購置能力,促進農機產業發展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3發展對策
(1)嚴格把關。對每種申請產品進行審核把關,確保將質量好、信譽高和高效、節能、環保的農機新產品推介給農民。通過規范農機化市場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的科學化、專業化和社會化,從而推進農業現代化。
(2)開展農機打假護農專項整治行動。與工商、質監等部門聯合,重點對農機專業市場以及鄉村農機集散地和農機經營場所進行經常性的集中整治,嚴厲打擊無廠名廠址、無合格證以及沒有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取得相應許可證書的農機產品,嚴厲打擊拒不執行國家強制標準、偷工減料、使用舊件拼裝的農機產品,嚴厲打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濫用廠名商標的農機零配件。
(3)開展農業機械質量調查工作。通過跟蹤考核,全面準確地掌握機具的有效度、首次故障前工作時間、故障間隔時間(面積)、作業時間小時生產率、作業量、單位面積燃油消耗量等實際狀況,為農業機械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
(4)加強監管,規范市場秩序。健全農機產業的管理體制,杜絕多頭管理[6]。其次,要研究制定農機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達到標準化、規范化的市場動作。
(5)服務性完善。根據《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農機銷售者要對農機產品質量負責。但在現實生活中,農民很難解決“三包”問題,因此,必須要解決銷售企業售后服務水平、修理技術,保障農民購買農機應得到的服務與政府政策性補助。
4參考文獻
[1] 車建海,彭志強.淺談新形勢下如何搞好農機安全生產[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1):102-103.
[2] 權炳娟.農機化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農技服務,2010(5):668.
[3] 高海棠,秦長仲.對青海省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發展的思考[j].青海農牧業,2006(2):15-16.
[4] 張蓓蓓.基層農機推廣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雜志,2010,7(4):82-83.
論文摘要 為促進安徽省玉米生產機械化,安徽省農機系統組織考察團赴山東考察。介紹了考察企業的基本情況和值得學習與借鑒的做法,并提出發展安徽省農機的建議。
安徽省玉米常年種植面積約67萬公頃,總產250~300萬噸,是僅次于小麥、水稻的第三大糧食作物,也是確保我省糧食安全的關鍵性作物。但是全省玉米生產機械化起步晚、檔次低,現有的玉米生產機械化水平已滯后于當前玉米生產形勢,特別是收獲環節已成為我省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較難突破的瓶頸。省農機局為盡快改變被動的工作局面,服務于“玉米振興計劃”,促進玉米增產增收,2008年8月11~15日,由省農機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岳粹剛為團長、省農機局機關、省農機推廣總站、省農機鑒定站、省農墾集團、安徽電視臺、安徽日報社、農村工作通訊有關人員和6個玉米重點市農機局領導、10個玉米重點縣農機局長及農機推廣站長組成的46人考察團赴山東省有關農機生產企業進行了為期5d的“玉米收獲機械化”專題考察。這是我省農機系統近年來針對一種農作物機械化生產組織的最大規模的考察活動,充分說明了我省農機系統提升玉米生產機械化的決心。
1考察企業的基本情況
考察團主要參觀了山東省進入國家和我省購機補貼目錄并具備一定規模的農業機械生產企業,重點考察玉米收獲機械,先后參觀了山東金億、福田雷沃、山東巨明、山東國豐、山東大豐等5家農機裝備企業。山東金億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馬金英是全國農機企業中不多的女干部,在她的帶領下金億公司經過2次蛻變,成功開發出的春雨牌自走式玉米聯合收獲機奪取銷量和政府補貼數量2項全國第一。福田雷沃重工是最年輕的農機裝備民族企業,也是農機行業里最國際化、最具競爭力“中國企業500強”, 2007年銷售收入實現95億元,參觀福田雷沃能給人一種活力和震撼感。山東巨明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跨行業的國家重點農機制造、農業綜合開發、木業加工、汽車貿易為一體的綜合性股份制企業,公司秉承“一業為主,多元發展”的工作思路,2007年完成年營業額7.8億元,二行、三行背負式、三行、四行自走式玉米收獲機和自走式互換割臺玉米收獲機銷量連年翻番,是安徽保有量最多的機型之一。山東國豐機械有限公司是我國背負式玉米收獲機最早的研發單位,是國家農業部“科技跨越計劃”項目和國家科技部“星火計劃”項目(國科字〈2003〉98號)承擔單位,其產品適應廣、效率高、投訴低。山東大豐機械有限公司,主產品有大豐王牌谷物聯合收割機、玉米聯合收獲機、水稻聯合收割機、大豆聯合收割機等,是我國生產聯合收割機的骨干企業之一,在安徽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
2值得學習與借鑒的做法
通過5d的考察以及和相關企業負責同志、技術人員的交流,筆者認為山東省農業和農機化事業的發展有以下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一是種植玉米的方法。山東省玉米種植比較精細,沿路放眼看到的是橫成排豎成行、高矮一致、整齊劃一的玉米田塊,說明山東玉米種植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這與我省玉米種植品種繁雜、行距隨機、管理粗放的靠天收模式形成鮮明對比。二是發展農機制造業的理念。山東省農機制造業能有今天的成就,與山東省有關政府實施的惠企政策密不可分。以山東巨明機械有限公司為例,在企業改制之初,當地政府決策果敢,徹底到位,不患一時得失,在企業擴容增編的過程中,當地政府對包括企業用地等一系列文件的審批及時迅速,這才有了該企業2007年銷售額7.8億元的驕人業績。三是農機企業家鍥而不舍的追求。我們考察的5個農機企業,除福田雷沃外,4家企業都是在農機社(修配廠)基礎上發展壯大起來的,他們的領導都有著不同凡響的奮斗史。如全國農機行業十大女杰,山東金億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金英,2次把瀕臨倒閉的企業扶起來,成為全國農機行業知名品牌,靠的是誠信的力量和永不言敗的精神;還有山東大豐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祥謙先生等。四是農機企業對農機市場信息的精準把握。隨著稻麥聯合收割機技術的普及,稻麥機已趨于飽和,農機制造企業要想繼續引領輝煌,必須針對農民需求、農業發展特點、補貼導向另開市場。這個新的市場就是玉米聯合收獲機,我們參觀的這5家農機制造企業都是精準地掌握住了市場方向,針對不同購買群體和玉米種植制度,開發出了背負式單行、雙行、多行和不對行玉米聯合收割機,并且研發出20~80馬力多種型號。自走式在開發出了單行、雙行、多行和不對行玉米聯合收割機的同時,又開發出了割臺互換的麥(稻)玉多用途聯合收割機,極大地提高了機械利用率,豐富了玉米聯合收獲市場。
3體會與建議
3.1體會
通過考察學習和零距離與農機生產企業座談,使考察人員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大大增加了做好我省農機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也切身體會到我省和農機發達省份之間存在的差距,明白了農機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任重而道遠。
3.2建議
3.2.1樹立農機強省的理念。一是應以我省現有的農機生產企業為基礎,大力扶持農機制造業。2008年,中央和省財政投放我省購機補貼資金2億多元,由于我省缺少優秀的農機品牌,2億多元的資金幾乎悉數外流,使我省農機行業發展更為緩慢而艱難。二是進一步完善農機維修行業的管理,抓住農機維修巨大的潛在市場,扶持建設一批農機維修4S店;同時,盡快制定農機維修行業的地方標準,逐步淘汰作坊式維修攤點。因此,抓住制造和維修這2個關鍵環節,有助于促進我省由農機使用大省向農機生產強省的轉變。
下面我代表鎮農機站向大會做述職匯報,鎮農機站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農機局的指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和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節本增收為目標,以科技進步,管理創新為動力,積極實施政策引導,整合資源,統籌發展,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構建和諧社會、平安創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重要作用,現將鎮農機工作匯報如下:
1、發展水稻機械化插秧
鎮完成全年水稻機插250畝,在橋鎮村吳郢隊,建立一個市級機插秧示范區,但相對于發展水稻水稻機插秧目標是遠遠不夠的。明年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在無機插村建立水稻機插示范點,依托示范點的示范效應,推動我鎮水稻機程,爭取在明年使我鎮水稻機插面積突破500畝,機插百分比達到兩位數,完成水稻機插整組推進2個。
2、大力推動小麥機條播技術
經過我站工作人員和農技站工作人員共同努力,在農機局領導的支持下,在寨山村的配合下,在寨山村李郢片實行小麥機條播示范區300畝,輻射帶動全鎮實現機條播小麥近畝。今年在此基礎上,將進一步完善該種植模式,加強薄弱環境的改善,加大機械植保力度,強力發展小麥機械化條播技術,實現今年將此種種植模式在全鎮推開,改變小麥的種植模式,推進我鎮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
3、抓好農機補貼工作
今年為了切實抓好農機具補貼工作,我站年初就已進行了宣傳,下一步在加強宣傳補發政策、補貼范圍和機具項目的同時,要求購機戶提前準備,尤其是欲購收割機的農戶不能坐等而要提前預訂購買。盡量讓意向購機戶都能買到自己滿意的機具,使更多農民從政府農機具補貼政策中獲益,提高我鎮農業機械裝備水平。
4、開展農機培訓工作
我站今年繼續配合農機校搞好水稻機插秧的培訓工作,通過鎮村干部及早的聯系培訓場地和參加培訓的學員,辦好學習班,讓更多的農機手掌握更多的農機技能,在更好的服務于農民中提升農機在農村、農業中的地位。
5、推進農機服務工作
大力配合市局開展科技下鄉服務,全面協助推廣站搞好農機推廣宣傳工作,幫助農機合作社與種田大戶簽訂訂單作業。
6、加強農機安全工作
加大創建平安農機力度,促進農機安全生產。協助監理站抓好農機年度檢審工作,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加強農機手的農機操作技能,提高農民的生產安全意識。
7、強化農機宣傳工作
進一步做好信息報道工作,重點抓好農機信息收集、,加強農機化宣傳工作。
8、做好維修網點的年檢、農田作業服務農機戶,開展農機具維修和農田作業專業化服務。大力開展了農機銷售、維修、服務等重點工作中的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規范農機市場秩序和農機維修經營活動,凈化農機市場,保證了農機產品質量,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戶的根本利益。
2014年上半年總體發展情況
(一)農機裝備總量平穩增長,結構持續優化。今年上半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預計達10.55億千瓦,較2013年底增長約1.54%,同比增速有所放緩。拖拉機及配套農具保有量預計分別達2305萬臺和3917萬部,較2013年底各增長1個百分點左右。其中,大中型拖拉機和配套農具保有量預計分別達548萬臺和860萬部,較2013年底分別增長3.99%和4.04%;小型拖拉機和配套農具保有量預計分別為1757萬臺和3057萬部,與2013年底基本持平。水稻插秧機、聯合收獲機保有量預計分別達64.55萬臺和147萬臺,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大中型拖拉機及其配套農具增幅高于小型拖拉機及其配套農具增幅,拖拉機大型化、配套化的趨勢明顯,農機裝備結構持續優化。
(二)農機化新技術推廣應用面積持續增加,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深入展開。一是重要農時農機化生產任務順利完成。今年春耕期間,全國累計投入2434萬臺(套)農機具進行機耕、澆麥、機播、機插秧等春季機械化生產作業,共完成機耕面積6.78億畝,較上年增加約1000萬畝。“三夏”期間,全國共投入收獲機械55萬臺,完成小麥機收面積2.87億畝,機收水平達到92%,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為麥收主力,小麥主產區“機械收獲―秸稈還田―玉米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得到廣泛認可;全國麥收高峰期整體前移,麥收基本結束時間較去年同期提前4-5天,為秋糧生產贏得了主動。二是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重點突出。突出重點和薄弱環節,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順利推進,農機深松整地、水稻工廠化育秧和機插秧力度加大。上半年,全國完成深松整地面積4052萬畝,機插早、中稻9793萬畝,機插率42.1%,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同時,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在全國開展了19個水稻、8個玉米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工作。三是大宗經濟作物生產薄弱環節機械化扎實推進。聯合有關科研推廣機構開展大宗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高產高效生產模式示范,在全國布局了以油菜、棉花、甘蔗機械收獲為主的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示范片,開展品種選育、機具選型、栽培方式配套等相關試驗示范工作。舉辦了油菜機械收獲現場演示會,著力攻克相關技術難題。
(三)農機市場加快結構調整,裝備制造業、流通業穩步發展。全國農機市場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態勢,特別是進入6月份后,全方位回升明顯。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加9.9%。除拖拉機出現明顯的負增長以外,多數產品穩步增長,農機工業發展總體健康。農機裝備制造業結構調整、技術升級、制造能力提升步伐加快。拖拉機產能相對過剩與結構性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部分中小型拖拉機市場趨于飽和,剛性需求不足,市場競爭激烈;另一方面,適合丘陵山區生產的小型拖拉機需求旺盛,基本實現機械化的平原地區進一步向大型化、技術領先、功能先進方向轉變,100馬力段以上機型呈現不同程度增長。據中國農機流通協會市場調查,全喂入輪式小麥聯合收獲機上半年銷售量同比下降9.91%,喂入量5kg/s以上機型占比達64.6%;全喂入水稻聯合收獲機上半年銷售量同比下降1.8%,喂入量2-3kg/s機型占比達49.08%,市場需求差異化趨勢明顯。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骨干企業玉米收獲機銷售數量同比增幅為51.18%,需求持續增強。雖然今年上半年低端簡易手扶插秧機增量有所下滑,但我國機插秧水平不高,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在平原地區特別是糧食主產區,高速插秧機需求量將逐漸呈上升趨勢。
(四)農機安全生產總體平穩,死亡人數持續下降。1-6月份,全國累計報告發生在國家等級公路以外的農機事故746起,死亡71人,受傷233人,直接經濟損失554.45萬元。事故起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66%。其中,拖拉機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的占比分別達37.1%、62%、58.4%。全國農機事故死亡人數占全年控制考核指標的7.43%,在總體控制考核指標進度目標以內。
2014年農業機械化發展特點
(一)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運行方式不斷創新,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一是全面實行“全價購機”。今年除北京、和黑龍江墾區部分管局外,其他省份全部實行“全價購機、定額補貼、縣級結算、直補到卡”。二是進一步推進重點機具“普惠制”。2014年全國有21個省份選擇部分急需機具試行敞開補貼,其中江蘇省縮小補貼產品范圍至50個品目并全部敞開補貼,補貼資金由省財政兜底。三是推進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明確農機生產企業自主設定經銷商資質條件和確定經銷商,農民自主選擇農機銷售商、自主議價,并允許跨縣購機。福建省進行補貼產品市場化改革試點,在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內,除被明確取消補貼資格的農機產品外,符合條件的購機者選擇購置省內銷售的農機產品,都可申請補貼。四是嚴肅處理違規經營行為。上半年農業部繼續加大對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產品經營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指導各省取消和暫停了50家企業的產品補貼資格或補貼產品經銷資格,進一步規范企業生產和銷售行為,努力推進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誠信體系建設。政策實施取得良好的調控引導作用。
截至6月30日,全國共實施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9.6億元,占中央第一批補貼資金170億元的35%,補貼農機具110.5萬臺(套),受益農戶97萬戶。在全價購機、直補到卡、敞開補貼等一系列創新措施影響下,農民購機更趨理性,更加注重與農時季節的結合,更加注重貨比三家,購機盲目性大大降低;農機制造企業的戰略意識、市場競爭和風險意識進一步增強。
(二)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呈現多元化態勢,扶持手段不再單一。今年上半年,農業部《2014年深化農村改革等50條政策措施》、《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做好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政策框架進一步完善。除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外,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農業機械化金融信貸扶持政策等均在一定范圍內開展試點探索,扶持政策手段“組合拳”正在形成。利用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繼續在部分省份開展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加快老舊、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達標農業機械的報廢更新,促進大馬力、高性能、先進適用、節能環保農業機械的發展。以東北和華北為主,開展1億畝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試點,改善耕地質量,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全國各地農機化主管部門不同程度地進行了農業機械化金融信貸扶持政策的實踐和探索,如黑龍江、江蘇、廣東、福建等省開展了農商貸、農機融資租賃、小額信貸、“銀社對接”等方面的工作,都是推動開展農機金融服務支持的有益探索和積極實踐。
(三)農機深松整地等生態環保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在農業生產中應用,農業機械化轉方式、提質量態勢明顯。圍繞持續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不斷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保護性耕作、農機深松整地、高效植保、秸稈還田、農用航空等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農機裝備結構布局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大馬力、高性能、先進適用農業機械將成為發展方向;老舊、高耗能、高排放、安全不達標農業機械的報廢更新進一步加快;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與信息化融合的工作機制和管理機制取得創新性進展。
今年上半年農業機械化總體成效明顯,但長期積累的一些問題表現得更為突出。一是農業機械化技術創新滯后,國產插秧機、甘蔗收獲機等產品有效供給不足,特別是適宜于丘陵山區農業生產的機械裝備較為缺乏,難以有效滿足農業生產需要;二是農業機械化基礎設施薄弱,農機場庫棚建設用地、烘干設施建設用地政策仍未有較大創新;三是農機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嚴峻,微耕機等傷人事故時有發生,農機化技術培訓與管理有待加強;四是農機市場需求預警引領信息機制不健全,農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產能過剩,小型拖拉機、微耕機等產品過剩嚴重,生產庫存壓力較大。
2014年下半年農業機械化發展目標與重點工作
根據農業部農機化司《關于深入開展補貼農機產品市場
價格調研進一步做好補貼額確定工作的通知》(農機產〔2011〕106號)精神,按照《山東省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價格調研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區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價格的實際情況,組織相關人員,采取召開座談會及深入農戶、農機經銷商走訪調查的方式進行了專題調研。結合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和平時了解的一些情況,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調研工作的實施情況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區農機局高度重視本次調研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制訂工作方案,迅速成立以分管農機購置補貼業務領導為主的調研工作小組,認真組織實施,切實把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價格調研工作抓緊、抓實、抓細。
2、實地查看相關憑證。調研小組深入到淄博盛欣農機有限公司、淄博和田農機有限公司,重點調查我省重點補貼機械、農民購買量大的補貼機械和補貼額較高的機械,在淄博盛欣農機有限公司重點調查了約翰迪爾天拖有限公司的JDTN900、JDTN754、JDTN854、JD1054等大型拖拉機;兗州凱興工礦機械有限公司的1LF-430翻轉犁;肥城鍘草機廠的93ZP-9A鍘草機;山東巨明機械集團的4LZ-2.5自走收割機等機械,在淄博和田農機有限公司重點調查了TS系列拖拉機。到淄博市農機研究所調查了2BYJ-3系列玉米播種機械、山東華興農機銷售有限公司調查了我區補貼量較大的TG4系列小神牛微耕機的實際市場銷售價格,實地查看補貼產品出廠價格、進貨價格、銷售價格的真實憑證。
3、召開農機專業合作社、購機農戶座談會。區農機局組織召集了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購機農戶座談會,了解合作社社員和購機農戶對補貼產品實際銷售價格的反映,充分聽取意見和建議,調查農民購買的補貼產品的主要功能、關鍵配置、作業效率等是否與該產品鑒定情況(生產企業申報補貼產品目錄的主要技術參數等)一致,特別注意調查了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在實際銷售過程中有無因降低配置或減少功能導致補貼比例偏高的情況。
4、走訪農機銷售市場。調研小組走訪淄博市農機銷售市場,深入調研了指定經銷商和其他經銷商的同類產品銷售價格情況、補貼產品與同類型費補貼產品的實際銷售價格情況等。抽查調研了淄博盛欣農機有限公司和淄博和田農機有限公司銷售的 山拖農機裝備有限公司的TS350 、TS300的市場銷售價格,市場售價一致;淄博盛欣農機有限公司和淄博市農機研究所2BYJ-3系列玉米播種機械,市場售價一致。
5、補貼產品價格的合理性。通過調查,本次調研的補貼范圍內各檔次產品補貼額基本合理、體現產品功能的關鍵配置的界定準確、補貼分檔依據和參數科學、定額補貼分檔辦法基本沒有缺陷。
二、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價格存在的問題
1、極少數機具補貼售價稍微偏高。大多數補貼機具銷售價和市場上的零售價差不多,但少數小型機械農民若不通過農機補貼購買同款機具,價格的售價低于補貼價格5%-10%。
2、補貼比例偏低,致使農民購買能力低,又由于我區山區、丘陵地區好多地方沒有機耕道,大型農業機械難以操作使用,而省、市又重點推廣大型機械,導致部分農戶享受不到國家補貼,只好不通過補貼進行購買。
3、機具補貼后期費用偏高。一是由于絕大部分機手是第一次接觸和使用新型機具,存在著操作不熟練,調整不當,保養不到位的問題,需要生產廠家和農機部門共同搞好技術服務。二是部分機具產品質量欠佳,售后服務跟不上,零部件供應不到位,由于機械數量少,個別部件損壞后,市場上買不到,致使農機具損壞得不到及時修理,貽誤農時。廠家發貨需要等很長時間,影響了機械的使用,增加了購機農戶的保養費用。
三、對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市場價格的幾點建議
1.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比例進一步完善。一是對重點補貼產品:如玉米收獲、保護性耕作、深松深耕等機械,加大補貼力度,補貼資金比例最好達到50%。二是對種糧大戶、示范基地、規范化農機服務合作社,農機局在加大補貼力度的基礎上,補貼資金比例應相應增加,激勵他們上檔次、上規模發展。
2.上級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補貼農機具價格監管。對企業生產的農業機械價格進行跟蹤監督、市場監管,在源頭上抓好借國家補貼政策擅自提高價格問題,限制好補貼機具最高價,做到價格適當、合理、公正。
3、補貼目錄價格應實行最高限價。若取消最高限價,價格隨意變動,企業在受到原材料漲價和交易成本增加雙重壓力的情況下,會水漲船高,提高農機產品的銷售價格,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農民。應把原材料漲價和交易成本增加的費用讓政府承擔,提高補貼額度和數量,減少農民的支出,讓利于農民。
1、基本情況
為了解德國農機產品質量認證運行特點,學習其先進的認證技術與管理經驗,農業部“農機產品質量認證技術與管理考察團”一行13人,于2004年11月30日至12月14日赴德國進行了考察。考察團先后對德國農業協會(DLG)農機檢測中心、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協會(VDMA)農機分會、德國亞馬松有限公司(AMAZONE)和德國技術監督協會(TUV)等幾家在同行業中具有相當權威和代表性的單位進行了訪問交流和實地考察。
2、考察重點與收獲
目前,德國農機產品質量認證已經形成了以完善的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為基礎,政府負責授權與監督,認證機構具體操作的是以企業的產品及其質量管理體系為實施對象的高效、成熟的運行體系。此次考察,重點圍繞農機產品質量認證中的認證依據、政府作用、價值取向、認證主體、運行機制、操作技術等方面進行,取得了較大的收獲。
1)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是質量認證工作有效運行的前提
在德國,有的農機產品要實行強制認證,有的是自愿認證。認證如何進行,相關各方權利義務怎樣,政府如何管理等都有明確的要求,這些要求以保證產品的安全、環保為目的,涉及各相關環節,具有整體上的系統性、統一性和操作上的一致性。
考察發現,每種農機產品的質量認證與管理,都能找到相應的法律文件或行業規范性文件。法律文件規范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道路交通安全、生產安全和環境保護。內容涉及農機制造企業、銷售及售后產品安全質量問題的處理方式,以及政府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進行監控的規定等。德國農機質量認證的技術性文件主要有三大類,即國家標準、歐盟標準和ISO標準,其中以歐洲標準化委員會制訂的涉及農機安全的歐盟標準作為安全認證的技術依據,其帶有法規性質。德國與歐盟其他國家在法律和標準規定上是一致的,這對促進認證工作的有效開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2)嚴格的授權和有效的政府監管是質量認證工作有序運行的保證
在農機方面,德國聯邦道路交通局(KBA)負責拖拉機產品質量認證機構的授權與監管;德國聯邦生物物理局(BBA)負責植保機械產品質量認證機構的授權與監管;德國聯邦農業部負責拖拉機、植保機械以外的其它農機產品質量認證機構的授權與監管;德國聯邦經濟部(BMWl)負責農機企業質量體系認證機構的授權與監管。一個認證機構可以接受來自政府不同部門的授權,認證機構只有被授權后才能對外開展第三方認證工作。如,德國農業協會(DLG)農機檢測站是德國惟一被授權的承擔農機產品安全檢測與認證的機構;德國技術監督協會(TUV)是被授權的目前德國也是歐盟規模最大的承擔農機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機構。政府授權部門還負責協調被授權認證機構之間的關系,并代表德國認證組織向國內外被授權的農機產品認證機構和試驗室名錄。德國各級政府都有專門的機構或部門對認證機構和認證行為進行監管。
3)重視安全,關注環保,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
德國農機產品質量認證率高,企業主動申請,消費者關注認證標志,政府支持認證事業發展,使各相關方面確信,認證是必需的、值得的。在德國及歐盟,除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中對產品質量涉及安全、環保要求的內容有著系統、細致的規定外,法律中還明確規定了產品強制安全檢測和認
證范圍。對實施強制性安全檢測與認證范圍內的產品和項目,又根據其產品危害程度,將其中的一部分項目規定為必須由授權的第三方檢測與認證機構來承擔,另外的項目則可由企業自己承攬,企業缺乏檢測能力時可委托檢測機構進行。
此次考察發現,出于對安全與環保方面的考慮,歐盟在法律別對拖拉機、植保機械、割草機規定了必須實施第三方強制性安全檢測與認證。如拖拉機強制性檢測項目包括駕駛室、座椅的安全性檢測及動力輸出軸、制動、燈光、噪聲等赴德國“農機產品質量認證技術與管理”考察報告共47項指標。在德國,除拖拉機、植保機械外,農林業用電鋸、電梯及割草機、動力輸出防護罩等也屬于強制性認證范圍。另外,在德國道路交通法中還詳細規定了農林機械上路行駛的安全技術要求及監控程序。
4)裝備精良、技術先進、工作嚴謹、服務優質使檢測與認證機構保持權威性
總部設在法蘭克福的德國農業協會(DLG)農機檢測站創建于1887年,現有工作人員60人,占地4hm²,主要從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草坪機械及畜牧飼養設備的產品檢測與認證工作。站內建有拖拉機駕駛室安全框架試驗臺、座椅安全與舒適性試驗臺及負荷車、拖拉機室外試驗場、發動機測功試驗臺、液壓提升試驗臺、小型機具振動與噪聲測試臺、風機風洞試驗臺、轉動軸套耐久試驗裝置,以及牛欄飼養與擠奶設備、地面防滑與堅實度檢測設備等。這些檢測設施與設備,整體配套性強,測試系統數據采集與處理自動化程度高。每年檢測與認證業務的收入約10%-15%用于檢測站的手段建設(如兩年前耗資70萬歐元購置了高檔次的負荷車), 另外,國家對一些重點項目檢測手段建設實行補貼政策。該站從受理企業申請、確定標準、產品檢測到合格后許可企業在產品上或廣告中使用DLG質量認證標識“紅標”或“藍標”(“紅標”要求全項目檢測,檢測站出具檢測報告,須經法蘭克福總部組織檢測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為通過;“藍標”為企業自己要求的部分項目檢測,產品經檢測合格,即為通過)有一套嚴格的運行程序,并得到有效實施。
位于萊比錫市的德國技術監督協會(TÜV)成立于1870年,是一個與各洲技術監督協會共同組成的集團化組織,目前已成為歐洲極具實力的跨國性認證集團公司,其分支機構遍布德國,在亞洲、太平洋地區也設有代辦處(我國的北京、廣州、無錫等地均有),現有工作人員9200人。主要從事建筑、能源、醫療與健康、機械制造、信息技術、日常生活用
品等領域認證,從事質量、環境與安全三個方面的體系認證工作,農機企業質量體系認證是其任務之一。另外,該協會還依據國家或歐盟的法律規定和相應的標準進行車輛檢測。
我們了解到,產品檢測與認證機構特別注重服務,如對經過DLG檢測的產品提出改進建議,企業采納后產品質量得到改善,深受企業歡迎。
5)德國質量認證已成為企業自覺自愿的行為
在德國,政府只有授權、調控監管的職能,而不干預具體的認證工作,企業在指定的產品范圍內自主選擇認證機構,認證機構所承擔的測試與認證業務完全根據社會所需和企業要求進行。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德國企業越來越多地認識到要擴大國際貿易量就必須采用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模式對企業實施管理,并爭取獲得認證機構的認可,即拿到被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貿易通行證。德國亞馬松(AMAZONE)公司是一個創建于1883年的家族式企業,迄今已有120余年的發展歷史。主要生產耕作、播種、施肥、植保等農業機械及綠地相關設備,產品特點是大型、復式作業、系列化,技術含量高。公司集科、工、貿于一體,現有員工1300余人,設4個生產分部(其中之一在法國),因產品自制率較高,故生產規模較大。公司在發展中始終重視產品研發,不斷推出新產品,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在產品質量管理方面,設有專門機構負責由8名質檢人員依據程序文件進行質量控制;公司建有1000多hm²農機試驗田,施肥機專用試驗室、農藥噴灑機械室內試驗區及專用測試設備。試驗嚴格、細致,如通過大量試驗總結分析出施肥機作業時不同規格的肥料對機具調整的要求,隨機提供給用戶,并反饋給制肥廠。目前公司施肥機已通過DLG質量認證,農藥噴灑機械(拖拉機帶噴桿式噴霧機)被德國聯邦生物物理局(BBA)特別授權可自行承擔其質量認證中的檢測工作。該公司在德國業內綜合測評中獲世界農機企業排名第4位。2004年公司銷
售額預計達2億歐元。目前公司正在把市場由德國、北歐轉向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現在我國內蒙、新疆等地已有該公司產品銷售。
認證機構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注重內部建設,不斷提高承檢能力、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DLG、TÜV因為科學、公正受到社會認可,在為社會提供檢測與認證服務中權威引導了消費,給產品的生產企業帶來了效益,同時也為自己帶來了效益。在德國類似TÜV這樣的體系認證機構共有40-50家,而目前德國已獲證的12000個企業中有相當比例是在TÜV認證的,TÜV每年業務收入約9.38億歐元,其中德國國內業務占80%。
德國的檢測與認證機構均為私人設立,屬營利組織,其收入主要來源于產品質量檢測和質量體系審核,收費價格通過市場調劑,由于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市場經濟體制,認證收費價格浮動不大,一般在10%左右。
6)協會組織、專家隊伍推動質量認證水平不斷提高
在德國,行業協會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們依靠自己卓越的表現,獲得了社會的認可。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協全(VDMA)成立于1892年,歷經百年,目前已是歐洲最大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協會。現設有8個按機械產品大類劃分的分會、38個各分會下設的專業部門和若干個分會。在德國柏林、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國北京及日本、埃及等地均設有辦事機構,擁有3000多家制造業企業會員,遍布歐洲各地(德國企業會員占80%),其產品占有德國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協會現有工作人員500人,除450人在總部法蘭克福外,其余在各辦事機構,主要職能是為會員企業提供信息與咨詢;代表該協會專業團體的利益應對任何第三方;作為所有市場參與者的聯絡人,促進供應商與客戶的交流與溝通。支撐協會發展的經濟來源完全來自于企業會員的會費。農機分會是VDMA中重要的分支機構之一,擁有會員企業150多家,其機械涉及播種和施肥技術、植保及收割技術等方面。這些企業每年的營業額達40億歐元,產品出口全球140多個國家。農機分會除積極參與行業內外交流外,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技術也是一項重要任務。該會參與安全認證法律體系建立,并代表企業參加標準的制修訂,各洲設機構有專人負責收集和反饋認證和安全質量信息。農機分會不僅在國內具有影響力,在國際上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專家隊伍在質量認證實施的許多環節被調用,在認證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DLG農機檢測站若遇有暫無標準的檢測,則由DLG組織相關各方專業人員經充分討論確定檢測依據;DLG執行“紅標”把關的檢測委員會也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由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專業研究人員和其他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組成的機構(目前有11個);德國法律規定的安全認證產品目錄,也是由政府組織有關各方專家參與研討共同確定的。
3 幾點建議
1)政府要加大對農機產品質量認證工作的支持力度
加快農機產品質量認證發展步伐,是提高我國農機產品質量,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水平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國的農機產品質量認證工作還處于初級階段,生產者、消費者的認證意識不強,認證運行機制尚不健全,還無法完全靠市場運作,需要政府加以扶持和推動,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在產品自愿性認證上,通過認證的產品,應納人到農機產品補貼目錄范圍中,調動農民購買經質量認證的產品,以促進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
2)將拖拉機、鍘草機、微型泵等產品納入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
拖拉機作為我國主要農用運輸工具和動力機械,在各環節存在著很多質量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現在,我部正在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將拖拉機列入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范圍。從我國的實際看,是十分緊迫的。
3)農機實驗室建設宜精、不宜多
考察中了解到,在德國獲得認證的企業,大多數產品都是通過少數知名度很高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的,如DLG農機檢測中心,由于該中心具有較先進的檢驗設備和良好的服務,深得企業的信賴。因此,我國在推動農機產品質量認證工作的同時,應在基礎較好的農機實驗室中,挑選5-10個檢驗機構加大投入力度,重點建設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農機產品實驗室,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
4)積極促進中德農機產品質量認證檢驗工作合作與交流
德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農機產品大量采用工業方面的先進技術,包括農機產品檢驗設備,如產品檢驗機電一體化技術等,應加強與德國在農機產品檢測技術方面的交流,使我國的農機產品檢驗技術跟蹤目前國際前沿的技術。可以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機服務;農機產業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14.022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始終把實現農業機械化作為我國農業的發展目標。近幾年來,由于國家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現代農業對農業機械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這對于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但是,我們不能夠盲目樂觀,要認識到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以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發展與提高。
1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1.1 農業機械結構逐步優化
在我國農村改革的初期,農村大中型機械設備的數量逐年減少的情況。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農業對農用機械的需求量逐漸提高,大中型農業機械數量多年連續下降的趨勢得以扭轉。并在實施增效節本措施以后,化肥深施機械,半精播、精播播種機等農用機械也得到了大幅發展。總體上,我國農田機械化作業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農業機械作業結構和配備結構都得到了優化。
1.2 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顯著
我國各級農機部門的為農業服務意識和思想得到了強化,認識到發展農村經濟和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徑就是做好農業機械化工作,并根據我國農業的實際情況,努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發揮農機的優勢,在抗洪救災、搶農時、新技術普及等方面,使農業機械化的巨大優勢充分的顯示出來,極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品的穩步增長。在各級農機部門的努力下,我國農業對農用機械的依賴度正在提高。
2 農業機械化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農機產業化服務體系尚不健全
專業協會、農機合作組織、農機大戶、中介服務組織等各種農機服務組織的快速發展,使我國的農機服務機制得到了快速完善,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農機產業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使我國農業的生產成本得以降低,農產品的效益和質量得到提高,并使農業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方向發展。但由于我國農業機械化建設起步晚,農業機械技術較落后,目前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程度相對較低,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的完善。由于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能力較弱,與農業機械化服務向社會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自相矛盾,制約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步。且我國各個地域的農業機械化程度有較大差異,社會化服務規模有待發展,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有待提高,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農機服務的產業化發展。
2.2 農機化作業水平偏低,生產機械化規模較小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程度已有了顯著的提高,但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例如2006年我國總體農業機械化水平調查顯示,播種機械化率32%,收獲機械化率55.4%。除了小麥生產過程的機械化率較高外,其余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機械化程度仍處在較低的水平,由于農村糧食生產主要以戶為單位進行,社會化組織程度低,且生產規模和生產效益較低,加之農戶的財力有限,政府的農機補貼不能完全滿足農戶的購買愿望,造成農民購買農機的能力較低,要想買到大中型的農用生產機械對于農民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機的規模化發展。另外,隨著農業生產成本和農機使用成本的不斷提升,也成為了影響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3 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對策
3.1 促進農機產業的自主創新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前進和深入,我國各個產業逐漸受到來自國際社會的挑戰,為了使我國農業跟得上時代的發展進步,首先要根據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農機的發展計劃,確保農機的結構、種類等多個方面與農業生產的實際環境相吻合。因此,要大力提高農機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此需要由國家和市場的宏觀調控來指引農機產業的發展,推動農機產業的市場化方向。
3.2 農機服務專業化
考慮到農村群眾和環境的特征,農機服務在借鑒吸收其他服務體系和方式的同時,一定要立足于農機服務所面臨的實際情況。農村地區地廣人稀,且群眾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所以要尋找一種與農村實際情況相適應的服務體系和方式,也就是開放式的服務體系。在這種服務體系中,各種農機商負責推銷農機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并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針對各個區域的實際情況,商會在各個鄉(村)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并建立服務點。這些服務點上的服務人員是來自農村生產一線的頭腦靈活、文化水平較高的年輕人,經過專業的培訓后,可以一邊從事農業生產,一邊負責服務點的日常工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派專業人員來解決,這樣一來有效緩解了農業人員緊張的問題。
4 結語
實現我國農業機械化是建設現代化農業和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之一。只有客觀的認識到我國農業機械化所面臨的問題,并加強農機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完善農機服務體系,才能夠使我國的農業機械化實現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敏麗.中國農業機械化與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3.
[2]易中懿.曹光喬. 張宗毅.我國2006年種植業機械化水平研究報告[R]//易中懿.中國農業機械化年鑒.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5.
關鍵詞:鄉鎮農業;農業機械化;新技術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1 我國鄉鎮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發展現狀
1.1 新產品投放入市場增多
國內農業機械制造企業新產品研發以及投入市場的速度明顯加快,從鄉鎮農業機械來看,中國推出了價格低廉且備受廣大農民歡迎的小型工程機械,例如免耕滅茬播種機和玉米收獲機等。有了這一系列的新產品,就有了提前占領農業機械市場的資本,這也成為了各個機械企業競相采用新技術,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的根本動力,有利于激發企業創造新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2 個性化產品不斷增多
隨著時展,農民在不斷辛勤勞作的同時,其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從外觀上來看,流線型拖拉機數量越來越多,儼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拖拉機駕駛室的內部設計也越來越人性化,充分考慮駕駛員的需求。同時,鄉鎮農業機械的內部質量也得到明顯改進,具有鮮明特色的一部分新產品漸漸占領更大份額的市場,農業機械制造的新技術得到更大范圍的推廣。
1.3 使用新產品不足
以前受農民收入水平較低的影響,農業機械的市場也未見活躍,農機產品價格較低,生產廠家獲取利潤空間不大,因此,缺乏新產品創新的熱情和能力。近年來,雖然情況得到改進,但是依舊導致了農機產品供給與需求脫節的現象。目前,農業的發展對農機設備提出了更嚴峻的要求,但是國內還沒有能普遍適用的機型供農民使用,導致對于新產品的使用不足。
2 我國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發展趨勢
現代農業走新型機械化道路,自動化、智能化的作業便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成為促進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也顯著提高,必然要遵循新技術發展的趨勢。
3 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應用
3.1 農用傳感器
要有效地實現農用機械自動化控制,關鍵在于對農產品生長狀態的準確判斷和監控措施的不斷完善,這也就使得檢查這些狀態的傳感器顯得尤為重要。目前,農用傳感器已經在我國得到廣泛運用,例如,可使用濕度傳感器對糧食的烘干和儲存進行監測;收割機上使用谷物流動傳感器可以快速監測谷物的質量等,這些傳感器的廣泛應用為農業機械制造的自動化打下基礎。
3.2 計算機技術在農業機械的應用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上的計算機技術迅速發展,產品周期不斷縮短。同時,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農業機械設備的性能也大大提高,已能適應農業中如高溫、潮濕等不良環境,提高了農業機械產品的耐久性。
3.3 農用機器人技術
在農業機械領域之中,有許多環境不適合人類工作,這就需要農用機器人來代替完成,要求農業機器人能夠進行自動處理、自動作業并且能夠根據相應的工作環境自動選擇何種工作方式。如在果實收割時,機器人需要判斷果實的成熟程度以決定是否收割。隨著智能化新技術不斷發展,農業機器人研發與應用腳步也將加快。今后,將會有更多的機器人應用于農業過程中。
3.4 建立農業體系
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成熟與完善,使得一些農業設備更加高科技,更多的信息系統構建被應用于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主要的有“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和遙感技術RS)的廣泛應用。采用GPS系統確定農業機械的具置,由遙感系統進行實時的監測,并且在得到信息后及時輸入地理信息系統進行分析,實現智能化控制農業機械,對作物的操作進行調整。隨著各項先進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機械的不斷高科技化是鄉鎮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3.5 新耕作體系的推廣
想要促進鄉鎮農業的快速發展,先進的農業設備是一個因素,另外,也需要先進的農業工藝。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保護性耕作,其以機械化措施為龍頭,在盡可能不擾動表層土壤的情況下,進行農業的各種耕作,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護性耕作實施的關鍵也是提高農業單位面積產量,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隨著我國保護性耕作的不斷推廣,我國已經形成了相應的農用機械體系,研制出了與之相適應的新技術,有利于農業的發展。
3.6 加強農機服務的產業化
完善鄉鎮農機管理場所,通過財政補貼等手段促進農機服務人員的待遇改善,大力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培育具有一定規模、功能齊全的農機合作社,全面提升農機的服務水平,不斷加強農機服務的產業化。
4 總結
目前,我國鄉鎮農業機械化技術以前所未有速度迅速發展,但是,我們在為取得成績高興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技術與發達國家的水平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我們必須將鄉鎮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研究、推廣與應用擺在更為重要的戰略位置,促進農業的發展,促進鄉鎮的發展,同時促進高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 農機 購置 補貼機制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6-0209-01
1 我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進程
上世紀末,我國政府部門開始實施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措施,并于2003年起引入西方機械化與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模式與政策[1]。就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現狀而言,其現代化發展模式具有如下特點:①農業現代化需以高經濟水平為前提,政府部門促進農業發展的公告為輔助條件,并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加大對我國經濟落后地區的扶持與推動力度。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呈現高速前進的狀態,這種經濟模式為我國不斷提高財政收入提供了良好平臺,這就表明我國擁有支持、鼓勵農業科學化、現代化發展的經濟基礎;②隨著我國廣大農民現代意識的增強,對農業機械化生產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時受我國近十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中國已經具備對農業機械化實施財政補貼的資本與能力[2]。然而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盡管我國農業開始進入現代化生產的軌道,但其機械化程度仍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此外,我國農業還面臨傳統生產模式制約的現象,部分地區拘泥于傳統的手工耕種方式,尚未接受機械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上述情況表明,我國相關部門需針對農業機械化發展開展相應改革活動,帶領農業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促使社會承擔起帶動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責任[3]。
除此之外,農業機械化體制在實踐的過程中,存在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缺失的現象,這就需要農業監管部門深入完善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秩序與管理體制。同時,由于我國類似于紅薯類的農作物種植、收割未采用機械化設備,水稻類農作物正處于實現機械化與現代化的瓶頸時期,因此,我國財政部門需下達多項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從而提升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
2 對我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思考
由于我國屬于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共同轉型的發展中國家,我國農業受工業、服務業等產業發展的影響,正面臨著較為嚴峻的改革局面[4]。為帶領我國農業發展進入一個現代化、機械化領域,我國國家、社會與公眾需共同承擔起發展農業的重擔,這就要求國家增加對農業機械購置、農民土地耕種等方面的補貼數量,例如:合理調整現有的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措施,明確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的收益群體與農機種類,從而在引導農民接受現代化農耕思維的基礎上,樹立自身購置農業機械的主人翁地位。除此之外,我國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需標明補貼目錄,并將該目錄作為指導農業機械化進度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發放階段,國家不再采用將補貼直接發放給機械設備廠家的方式,而是將補貼直接送至農民群眾的受眾,從而實現農民群眾直接受益。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我國政府部門從未減弱對農業問題的重視力度,且在近年來逐漸加大對農業實現機械化與現代化的重視力度。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相關部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深入完善了農業創新體制,因此,我國農業的綜合水平、生產能力、根本競爭力得到了顯著提升[5]。同時,市場經濟環境下財政總收入的增加,為國家采取支持、鼓勵農業發展的制度提供了物質環境,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農業機械設備的作業水平與應用效果。相關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所采用的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具有穩定性、補償性、維持性等特點,這就表明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能夠充分激發農民農耕的潛力與積極性。
受各地區經濟背景差異的影響,我國各地區的農業發展層次有所差異,因此,我國各地級政府部門需及時掌握本地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明確補貼金額與補貼條款,從而實現財政撥款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3 結語
我國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處于變革時期的關鍵階段,由于農業機械化的實踐層次直接影響我國農業發展的整體速度,因此,我國相關部門需及時采取積極措施提高農業機械化的國內、國際競爭力。而我國農業發展現狀顯示,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是促使農業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實踐效果良好,這就表明我國需繼續重視農業實現現代化的現實意義,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速度。
參考文獻
[1]官華平,周志華.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調研世界,2011(10):27-33.
[2]陳湘濤,占金剛.我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1(28):1-4.
[3]潘榮翠.農機購置補貼中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J].農業機械化,201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