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范文

        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

        第1篇: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范文

        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現狀與防控成效

        1.1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現狀

        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具有降雨侵蝕性大、巖石礦物風化強、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差、山多坡陡、土壤抗蝕性低的特點,外加高密度高增長率的人口,人地矛盾突出,生態系統十分脆弱,生態恢復難度較大,其中花崗巖風化形成的紅壤是南方丘陵山地最容易受到侵蝕土壤類型之一。原本十分脆弱的侵蝕基質,在強大侵蝕動力和人為干擾的雙重作用下,水土流失極其劇烈。就地理區域而言,列入南方紅壤山地的區域范圍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海南、安徽、湖北8個省份。在20世紀80年代時,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情況最為嚴重,流失面積達到25萬km2,占區域土地總面積的1/5。經過各方多年的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有所下降,但依然呈現以下4個主要特點:

        1.1.1整體好轉,局部人為破壞仍然突出據資料顯示,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呈現整體好轉、局部惡化的趨勢[10],人為因素破壞導致的水土流失日益增多。依據國家水利部的《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對土壤侵蝕強度的劃分標準,我國南方紅壤山地土壤水利侵蝕強度可以分為輕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蝕模數在500t•km-2•a-1以下)、中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蝕模數在500~5000t•km-2•a-1)和重度水土流失(平均侵蝕模數在5000t•km-2•a-1以上),其中重度水土流失包括強烈(平均侵蝕模數在5000~8000t•km-2•a-1)、極強烈(平均侵蝕模數在8000~15000t•km-2•a-1)和劇烈(平均侵蝕模數在15000t•km-2•a-1以上)3個等級。調查統計表明,在1990年到2011年這20年中,南方8省大力加強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水土流失面積和流失強度總體來看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減少的總面積為94100km2,平均每年減少4482km2。其中湖北水土流失減少面積最大,約為31600km2,接近于4個武漢市的國土面積[11]。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積降幅最大,從1990年的25700km2,下降到2011年的9900km2,下降幅度為61.46%[1],在南方紅壤丘陵山區中水土保持成效最為明顯。就不同流失程度而言,2011年與1990年相比,輕度、中度、重度水土流失面積分別下降了61.88%,68.04%和15.39%,由此可以發現,多年來治理成效雖然顯著,但新舊并存的重度水土流失的山地治理依然任務十分艱巨。值得注意的是,在局部地區,如廣東省與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積不降反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鎮開發項目和不合理的農業措施等人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不斷增加。

        1.1.2散型分布,隱蔽危險流失點難以察覺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大多呈現斑點狀分散分布,與集中連片的水土流失區相比更不易被人察覺,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漸進性,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未得到足夠重視,待情況危急再搶救已為時已晚。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相比,南方丘陵山地侵蝕模數雖然較小,但其巖石風化層很薄,僅為黃土厚度的1/10~1/50,一旦土層流失殆盡,侵蝕退化的土壤植被恢復將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南方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防控應著眼于“早發現,早治理”,盡量將水土流失控制在初期階段。

        1.1.3林下脆弱,喬木灌草工程尚未配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南方紅壤丘陵山地大面積營造馬尾松林、油茶林、桉樹林以及其他經濟林,森林覆蓋率明顯提高,但水土流失面積卻日益加大。“遠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成為南方紅壤丘陵區水土流失典型現象。林地表層土壤沙礫化嚴重,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土壤程度高,根本的原因在于沒有形成喬-灌-草合理配套的水土保持植被條件,林下植被的匱乏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成為誘發林下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

        1.1.4崩崗侵蝕,支離破碎地塊難以治理崩崗侵蝕是我國南方地區典型的水土流失類型,主要發生在花崗巖風化殼深厚的南方紅壤丘陵區,具有較大的危害性,治理難度大,崩崗發育程度呈現一定地域規律性,平行于華南海岸線,自東南向西北逐級減弱。崩崗侵蝕面積雖然比較小,在水土流失中所占的面積不大,但是崩崗危害性極大,會破壞農田,并使土壤肥力下降,淤堵河道,甚至沖毀各類農用設施,侵蝕量遠大于面狀和溝狀的水土流失。2005年長江委的崩崗侵蝕調查結果顯示,南方紅壤考察區共有崩崗20.13萬個,崩崗總面積達到1114km2,其中廣東崩崗最為嚴重,崩崗數量占到南方紅壤考察區崩崗總數的53.6%,崩崗面積占總面積的74.3%。綜上所述,目前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較過去已明顯減少。一方面,水土保持工作形成共識并受到高度重視,水土流失防控也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由于不規范的強度開發等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卻在不斷加大,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日益月滋,隱蔽或者潛在的水土流失還未得到切實防控。可以認為,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的防控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1.2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總體成效與典型案例

        南方各地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顯著成績。2011年南方8省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就達到22×104km2,其中采取植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到17×104km2,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到4.87×104km2,其他措施治理面積占2135.3km2。湖北、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各級政府都比較重視水土保持工作,通過政策引導、科學治理、技術創新、機制改革等有力措施的保障,提高山地水土流失防控水平并取得明顯成效。長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實踐已表明,只有各級政府強有力領導、實施多部門協同合作才有助于形成爭先創優的新局面,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才能取得顯著的成效。近年來在山地治理實踐中涌現出一系列有理念、有特色、有創新的成功方法和寶貴經驗,尤其是福建省長汀縣在我國南方地區水土流失防控治理上堪稱典范,值得人們認真學習和集成推廣。近20多年來,地處閩西的長汀縣經過不斷的摸索,從曾經的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1985年長汀縣水土流失面積占縣域面積31.5%)變為現在的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從昔日滿目紅土的“火焰山”到如今四季盎然的“花果山”,這樣的變化與其不斷創新理念和推廣應用新技術的積極努力密不可分。其主要措施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制定“合理反彈琵琶”思路。采取“等高草灌帶”、“播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將生態系統的“林-灌-草-裸地”演替進行逆向治理。二是實施“大封禁小治理”策略。對大范圍水土流失區實行禁采禁伐,自然修復生態環境,對小范圍水土流失劇烈區實行生物或工程措施,選擇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階段性水土保持舉措。長汀縣經過幾十年治理,成績斐然,水土流失面積由1985年的974.67km2降為2012年的300.80km2,治理度達到69.13%。全縣森林面積由1833.33km2提高到2466.67km2,森林覆蓋率由59.8%提高到79.4%,森林蓄積量由1025×104m3提高到1289×104m3。長汀縣成為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旗幟,為全國水土保持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鑒。作為另一成功的典型,江西省興國縣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具有明顯的亮點。興國縣秉持生態治理與農業發展相結合、以人為本與自然保護相協調的基本理念,實施生態修復治理工程,著力建設水土保持林和經濟林果帶,修建各類小型水土保持民生工程,提出了“等高水平溝整地技術”、“竹節溝加密放淺技術”等具有江西特色的防控新舉措,摸索出“竹節水平溝-灌-草”的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經過不懈努力,截至2013年底,興國縣由20世紀80年代每年水土流失1100×104t、植被覆蓋率28.8%、水土流失面積占84%、夏季地表溫度最高達76℃,到2011年植被覆蓋率提高至82%、水土流失總量下降至314.08×104t,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1990.1km2、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程度達到78.3%,土壤侵蝕量減少40.8%,項目區土壤侵蝕量減少71.6%[17],完成了從“丘陵沙漠”到“江南綠洲”的轉變,被評為全國第3個、江南第1個“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

        2山區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模式及其主要經驗

        由上文分析可知,南方紅壤山地的水土流失形勢嚴峻,水土流失防控工作刻不容緩。南方紅壤山地總體上仍以植物治理措施為主、工程治理措施為輔,這種單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發展需求。因此,發展生態環境治理與經濟發展并重的山區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模式,成為繼單一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另一有效途徑。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具有其明顯的地理特性,在流域空間上分布差異較大,侵蝕強度也各不相同,所以要針對不同情況制定策略,并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發展南方丘陵山區鄉村循環經濟,一個根本原則就是要突出水土保持型農業綜合開發與循環經濟型流域綜合治理的有機結合,通過科學規劃統籌與合理利用資源,達到綠色生產和優化環境雙重平衡。就此,要運用循環經濟的理論,合理構建南方山地現代生態農業技術體系,結合山區實際,優化生產結構,突出區域特色,著力開展南方紅壤丘陵山地水土保持型農業綜合開發。各地經過多年的努力探索和長期實踐,已經形成一系列適應各地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典型經驗,以下總結凝練4種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的典型模式,并相應分析我國南方紅壤山地農業綜合開發優勢和實踐經驗。

        2.1以合理統籌兼顧為主線的特色農業開發模式

        南方紅壤山區農村以特色農業產業為載體,充分利用區域農產品比較優勢來拓展品牌競爭力,在運用產業集群理論打造規模效應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開發性與保護性相結合的治理水土流失新路子。以實施水土流失治理與特色產業開發相結合的策略,實現山地生態保護與經濟結構調整雙同步的目標,力求把水土流失治理區轉變為具有當地特色的循環農業開發區,并在恢復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提高群眾主體參與水土流失治理的積極性和自發性,依托社會資金和群眾力量做大做強當地特色農業產業。長汀縣三洲鎮創立的以合理統籌兼顧為主線的特色產業開發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其在水土流失區選擇種植耐旱耐貧耐粗放、固氮保水的楊梅樹,同時配套水土保持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從1993年引種楊梅起,開始了“種楊梅保水土”的拓荒實踐。十載光陰,三洲鎮楊梅種植面積從6.67hm2擴大到1533.33hm2,一躍成為海峽西岸楊梅最大產區,并通過開發冰凍楊梅、楊梅酒等產品進一步拓展產業鏈。2011年三洲鎮楊梅產值達到7000萬元,占工農總產值的1/4。同時借助楊梅采摘帶動生態旅游,三洲濕地公園也應運而生,成長為“長汀經驗”的另一重要標桿。當然,我們也充分認識到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實踐表明,盡管實施水土保持型特色農業開發會給當地帶來生態改善和農民增收雙重效益,但依然存在不容忽視的技術創新與集成應用滯后的問題:一是發展特色農業所配套的土壤培肥改良、水土流失防控、產品深度加工等技術,其不僅攻關難度較大,而且科企時常脫節;二是水土流失區基礎設施建設不盡完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特色農業的產業化、市場化、一體化開發;三是農業開發過程中,人為強度耕作與不規范開發活動的持續加劇,加上受單純經濟利益驅動影響,致使開發與保護脫節,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治理區開發地的水土流失。為此要注重防控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

        2.2以資源合理配置為核心的立體農業開發模式

        根據土壤和資源狀況,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和農業開發的梯層結構,建立多能互補、立體經營、綜合利用的立體農業開發模式,其在南方紅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過程別受到重視和推崇。實踐表明,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單一種植模式的經濟果林植被不僅容易受到破壞,而且受損比較嚴重,致使水土流失劇烈反彈,進而不利于生態環境維護和立體農業生產。因此要根據山地的不同坡度、土壤肥力、根系深度、陰陽偏好等因素合理配置作物,充分利用時間空間,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建立高效優化的立體生態農業經濟產業。例如浙江省安吉縣,其將水土流失嚴重的40km2板栗林地改造成立體農業,坡腳套種茶葉、楊桐、楊梅、黑麥草等植物,作為植被緩沖屏障,蓄水截流;在土質較好的坡面套種毛竹;在土質較為貧瘠的坡頂套種紅竹等小徑竹,引進藤本植物、灌木等進行生態護坡;同時,利用當地豐富的毛竹資源,修建竹坎,形成竹梯梯田,配合截水溝、排水溝、蓄水池等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調控坡面水系,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森林生態質量。事實上,立體農業的開發利用,最大難度在于統籌兼顧水土保持和經濟效益的作物選取和搭配。在實踐過程中,部分企業或農戶往往過分追求經濟利益,為爭取獲得土地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生態效益,致使水土流失防控效果不佳,甚至造成新的且更為嚴重的水土流失。很顯然,優質的水土保持型樹種、草種和經濟作物的篩選和繁育成為發展立體農業的關鍵點和突破點。

        2.3以沼氣綜合利用為紐帶的循環農業開發模式

        發展沼氣等可再生能源,一方面有利于緩和燒柴引起的濫砍濫伐矛盾,其主要意義在于可從根本上解決山區農民的燃料、飼料、肥料問題,成為封山育林的必要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其可作為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機結合的紐帶,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內部有機質的合理循環利用,從而保證循環種養型生態農業的良性發展,有序拉長產業鏈,使之成為引導山區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與重要措施。江西省贛州市山區農村的成功經驗是:在水土流失治理區的農業開發中,摒棄高投入、高消耗農業發展模式,提出“豬-沼-果”循環農業開發模式,堅持山地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資源合理利用并舉,以生態經濟與循環利用的理念,構建山地現代循環農業的綜合開發模式。在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廢棄稀土礦區和崩崗侵蝕綜合治理區,合理種植臍橙、蔬菜等作物,同時配套生豬養殖產業,并利用養殖業廢棄物生產沼氣,同時將沼液與沼渣作為有機肥返回作物生產系統,形成優勢互補的合理循環,重點發展的水土保持型的循環農業開發技術模式得以集成推廣。在其區域內的鐵路公路沿線創立了百里山地循環農業開發長廊,不僅初具規模,而且已逐步豐富形成了“雞-沼-果”、“豬-沼-稻”、“豬-沼-菜”、“豬-沼-魚”等各種循環農業有效開發的新格局,其生態化治理與規模化開發循環互補的成功經驗已在南方丘陵區農村廣為推廣。沼氣綜合利用已經成為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模式的重要環節之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探索沼氣綜合利用方面缺乏系統的、有針對性的集成示范與有效引導,沼氣池與灶具等維修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戶對沼氣使用的安全意識薄弱,鄉村管理措施滯后等,影響了循環農業產業鏈中不同要素的有序鏈接,進而難以全面發揮良好的集成優勢。為此,需要縣鄉政府積極引導并扶持發展鄉村沼氣能源業發展,節約資源,提高效率,推動山區現代循環農業朝縱深方向發展。

        2.4以拓展生態旅游為特色的觀光農業開發模式

        南方山區鄉村在推進水土流失防控的進程中與美麗鄉村建設密切結合,積極發展生態旅游的特色產業。通過錯落有致、層次豐富、季相分明的景觀設置、村莊綠化和完善的田間道路及坡面水系工程等基礎設施配套,融入源遠流長歷史文化,打造了一批以水土流失治理為基礎的生態旅游產業是水土保持的新嘗試、新舉措、新方向。長汀縣策武鎮南坑村,這個以栽種銀杏并套種牧草的措施大面積集成治理水土流失且最富成效的南方小村,通過綜合治理水土流失而創立的銀杏果園,不僅經濟效益顯著,而且點綴了秀美山村,同時將改善生態與鄉村發展相結合,打造策武南坑生態農業園。長汀縣不止步于水土保持的工作業績,還進一步打造轉型升級的模式,通過結合當地旅游景觀資源,發展基于水土保持型的生態旅游產業,積極推進長汀生態文明進程。而位于湖北武漢的蔡甸區西湖流域水保科技示范園,依托秀美湖光景色以及毗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位優勢,建成了集生態修復保護、科研監測、生態種養、休閑農業觀光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示范基地。在水土流失防控的同時,引入生態旅游機制,以利于生態環境與農業開發相互促進,這樣的良性循環可以創造可觀的生態和經濟收益。然而此種模式弊端也引起爭議,有些地方假借生態治理之名違規建設的現象屢禁不止,崩崗治理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嘗試淪為地產開發商的盈利之道,飽受詬病。如何遏制部分區域與相關企業的利益捆綁、破解招商引資的尋租之困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很顯然,就紅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治理而言,南方各地區在不斷的探索中構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技術體系,尤其在小流域綜合治理、崩崗治和坡耕地水土保持開發利用上,形成各具特色的治理方法和管理機制。人們在學習借鑒之時,更應該注意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地創立水土保持型山地農業開發模式,要從個案開發治理中提煉共性經驗,并形成技術標準,以求得以進一步的完善、發展和提高。

        3南方山區水土保持型鄉村循環農業發展策略

        通過上述4種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典型模式的分析,能夠更深入了解水土保持型農業開發模式對恢復山地綠色植被、防控水土流失的重要意義,通過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保障土地資源的永續再生能力。經過多年的實踐,人們不難發現,山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山區鄉村循環農業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經驗給我們深刻啟示,無論是進行生態恢復的工程型措施,還是采用生態經濟型農業開發模式,致力于合理利用山地資源與保護鄉村生態環境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南方紅壤丘陵山地的生態農業綜合開發而言,要著力抓住3個重點,一是適度開發。要避免人為過度利用造成進一步水土流失;二是優化模式。山地農業綜合開發與資源循環利用要因地制宜、因勢而變;三是循環利用。由竭取的過度利用向互利共生的生態資源循環開發轉變。最終實現生態環境有效保護與自然資源合理利用,扎實推進山區農村循環農業發展。綜合治理南方紅壤丘陵山地水土流失,創立水土保持型的鄉村循環農業發展新格局,其總體思路是:以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支持創新驅動,發展循環農業,保護生態環境,著力綠色增收,讓南方山區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得以充分體現,使鄉村居民的生產、生活、生態紅利得以充分體現。同時要優化產業布局,推動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具體的戰略是:要以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為重點,以山地資源循環利用為主線,以山地生態環境保護為重要環節,著力將南方山區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的美麗山鄉。實踐證明,實施水土保持型的山地農業綜合開發,是富有山區特色的鄉村循環農業模式,其主要環節是修復土壤,恢復植被,培肥地力,種養結合,循環利用。力求從單一開發型農業轉向立體生態農業,從單純資源消耗型農業轉向資源環境節約型農業,從粗放增長型農業轉向集約增值型農業。水土流失的治理要有防控和發展相結合的戰略眼光,南方山區鄉村循環農業的發展要有環境保護與優質經濟統籌發展的戰略高度。面對區域高效現代農業發展的嚴峻現實與南方山地水土流失防控的艱巨任務以及仍在惡化的農村生態環境,發展山區鄉村循環農業必須實施5個方面的具體對策:

        3.1結合區域實際,制定山區科學發展規劃

        要立足于高起點,整合區域優勢,梳理山區循環農業發展主線。要根據區域的生態環境基本要素,統籌兼顧生態環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充分發揮區域生態服務功能。規劃要分門別類,明確目標,保障重點,突出特色,以科學技術為指導,明確循環農業區域功能類型,逐步形成導向明確、規范有序的、功能多元化的開發格局。要通過有效防控水土流失,統籌保護生態環境,循環利用山地資源,推動循環農業發展。通過合理規劃,優化合理布局;通過合理配套,實施科學開發;通過有效防控,減少水土流失;通過項目帶動,發展循環農業。不言而喻,生態經濟與循環農業本質上是人和自然的協調發展,以科學發展為核心,遵循自然生態平衡,合理選擇治理模式,著力資源循環利用。規劃的重點是發展以合理利用為原則的區域循環農業開發。即在優化水土資源的基礎上,配置特色優勢產業,實現資源循環再生和可持續利用,最終實現生態恢復、生產發展的可持續發展。

        3.2優化產業結構,引領鄉村循環農業開發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飛速發展,現代化農村發展建設對要素資源的需求呈指數增長,產業內部經濟結構約束成為循環農業發展的瓶頸。鄉村循環農業的發展和現代生態文明的建設,離不開山區鄉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南方各地需要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整合區域生態資源和社會經濟資源,緩解結構約束對鄉村生態經濟產業發展的制約,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與生態承載力相適應的山區現代生態農業產業。把生態經濟的發展要求始終貫穿于存量結構的優化和增量結構的深化之中,引領鄉村循環農業進一步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其重要的任務是因地制宜地優選發展產業,優勢互補地配套組裝,合理有效地配置資源,結合實際地搭建平臺,根本目的是著力提高“三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實現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目標。因此,要在產業結優化升級的基礎上,提升產業發展內涵,進一步挖掘鄉村循環農業的發展潛力。

        3.3科技創新驅動,實施科企工農有機結合

        生態經濟的核心目標是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保護的和諧統一發展,而科技創新恰恰是生態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最佳結合點。要發展以高新技術為根基的區域生態經濟,必須將農業科研單位與相關高校所取得的新成果運用于生態經濟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之中,將科技創新作為區域生態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著眼點,將高效生態產業作為區域經濟持續推進的重要載體。要切實提高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效率和防控效果,只有大力推進山地水土流失防控和發展山區生態經濟才能得以實現,這無疑要以科技創新為根本驅動力,以科技成果集成應用為重要支撐,以科技興農為戰略舉措,積極組織開展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將科技創新元素植入生態經濟。唯其如此,才能立足更高起點、著眼更遠發展。只有不斷強化與實施科企工農有機結合,才能科學把握生態經濟發展的走向,提升生態經濟發展的價值,實現生態經濟的高效發展。

        3.4創新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投入要素作用

        要結合各地農村實際,完善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結構;要結合山區資源特色,創立水土保持及其綠色家庭農場;要結合生態經濟規律,實施項目帶動以及重要設施配套。實現多因素、多途徑、多專業的融合交叉,做到優勢互補,成效疊加。就管理機制而言,要引導并建立誰治理誰開發誰受益的機制,充分調動投資各方的積極性,讓更多的企業與更多的農民參與山地水土流失治理,參與山地水土保持型循環農業開發。同時要創造條件,創立農村新型經營組織與農企合作開發機制,其要點包括5個方面,核心是培育創業主體,關鍵是創新投資機制,基礎是適度規模經營,法寶是強化科技興農,趨勢是物聯網的應用,保障是強化綠色發展。

        3.5加強培訓工作,提高勞動者的綜合素質

        第2篇: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范文

        一、基本現狀和成效

        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工作。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納入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作為新興產業進行培育打造。2013年,重慶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游客總人數超過860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65億元,培育鄉村旅游景點3000多個,特色鄉村旅游資源近1600個,發展農家樂20000家以上,鄉村旅游帶動農民就業人數70余萬人,帶動農村脫貧致富人數20余萬人。在“高水平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效率管理”的思路指引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成為聯系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改善的紐帶,成為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成為全市新農村建設成果的示范展示平臺。

        重慶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一是優化布局,突出區域規劃。重慶市農業農村“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建設“五大農業主體功能區”,規劃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布局,突出休閑觀光、旅游等服務功能,重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因地制宜,發展各具特色。2013年,市委市政府科學劃分全市功能區域,形成“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五大功能區域,各級政府圍繞各地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以及“巴渝”民俗民風,發展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點和節慶活動。

        三是完善要素,服務能力提升較快。圍繞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時,旅游功能要素日趨完善,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四是加大投入,社會資本參與度高。市農委、旅游局、扶貧辦等相關部門協調溝通,整合力量加大對休閑農業的支持。市農委與市旅游局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意見》,市政府即將《重慶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2013-2020)》。政策的引導帶動大量社會資本積極參與,促進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

        二、突出與高山生態搬遷相結合

        2013年,重慶啟動實施22件民生實事,“高山生態扶貧搬遷50萬人”作為第一件實事提上日程。具體任務是:2013年啟動20萬人,2014年啟動15萬人,2015年啟動15萬人,到2017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搬遷任務。民生實事與休閑農業發展相結合,成為新的戰略課題和突破口。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就是要充分發揮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人口下山、產業上山、游客進山、產品出山,將搬遷地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

        一是人口下山。鼓勵居住在深山高寒邊遠地區、重要生態修復保護區、生產生活基礎條件難以完善地區的農戶,自愿選擇轉戶進城、相對集中安置、旅游安置、五保戶集中供養以及投親靠友、異地安置等多種形式搬遷下山。制定了政府補一點、“地票”攢一點、農戶出一點“三個一點”的搬遷安置投入政策,市里按每人8000元落實到區縣,由區縣根據搬遷對象貧困程度、安置條件的不同實行差異化補助。突出抓好相對集中安置,以城鎮郊區、產業園區、景區周邊、農村集鎮為重點,采取統一規劃布局、統一用地調配、統一房屋風貌設計、統一配套基礎設施、統一竣工驗收及分戶單建和聯戶共建相結合的“五統一建”模式,建設集中安置點。安置點基礎設施實現“六通六有”,即通道路、供電、給水、排水、廣播電視和通信,有休閑小廣場、便民商業網點、醫務室、垃圾收運站、農家書屋、幼兒園。同步建設污水收集管網、人工濕地處理工程、聯戶沼氣等環保設施,做到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生態宜居。

        二是產業上山。由遷入地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農戶退出耕地、土地流轉等方式,妥善解決農業安置搬遷戶“菜園地”等生產用地。對規模在100人以上的搬遷農戶集中點所在村,引導發展1~2個主導產業,形成“一村一品”、“一主多業”的格局,促進搬遷戶安居樂業,增收致富。三年投入農業發展資金3億元以上,支持搬遷集中安置點所在村產業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對發展特色產業的貧困搬遷戶,給予不少于1000元的扶持。

        三是游客進山。依托高山山水田園自然風光和特色經濟作物園區、民俗文化和農耕文化,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及鄉村旅游。重點打造成渝走廊農業觀光體驗、渝宜高速原巴渝、渝湘高速民俗風情體驗等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構建渝東南、渝東北和秦巴山、武陵山、大婁山“兩帶三山”鄉村旅游格局。采取政府補助方式,支持農戶利用搬遷后居住環境條件的改善發展農家樂或開展避暑休閑接待,促進搬遷戶在換居住環境的同時,換思想觀念、換生產生活方式、換生活衛生習慣。

        四是產品出山。積極引入龍頭企業,支持發展農民合作社特別是股份合作社,做到與產業發展、扶貧搬遷同步。用好高山農產品綠色、生態、環保、安全這張“名片”,打好“山貨”牌,培育知名品牌。采取舉辦農產品展銷會、組織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走出去展示展銷、發展農超對接和配送直銷、網上銷售等多種渠道,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結合旅游業發展,積極發展農產品產地加工、地方特色產品加工和商貿流通,把農產品當旅游產品賣,促進山區農產品賣得遠、賣得久、賣好價錢。

        三、發展多形態休閑農業模式

        總體看,重慶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題之一,多形態的發展模式逐步出現、社會資本和度逐步提升、發展模式和規模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緊密相聯、各具優勢的都市型、城郊型、遠郊型格局初顯等基本特征。

        為進一步促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要著力抓好“四結合四配套”。

        四結合:

        一是與新農村建設結合。發揮新農村建設“千村推進百村示范”工程的引領作用,連點成線、以線擴面,不另搞一套。堅持新農村建設“五句話”宗旨,更加注重生態環保、文明傳承等,打造新農村建設“升級版”。

        二是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圍繞全市美麗鄉村建設,以115個市級示范村和各區縣確定的示范村為載體,大力推進城郊游、高山游、民俗游、觀光游,把休閑農業培育成農村新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推動建設優美的生態環境、整潔的村容村貌、淳樸的鄉風民俗、濃郁的鄉土文化。

        三是與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結合。調整農業結構,突出發展資源節約、生態高效、環境友好型特色效益農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重點推廣高產高效與生態環保相結合的實用技術和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既傳授種養技術、市場知識和營銷理念,又傳授健康衛生、文明禮儀、道德法律、生態環保等知識。

        四是與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結合。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推進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公路河道等綠化。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生態家園富民工程、農村衛生改廁、庫區移民農村環保示范等項目,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抓好秸稈綜合利用、農業投入品包裝回收利用、人畜糞便處理利用等,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四配套:

        一是農業產業配套。堅持走特色效益農業發展之路,重點發展糧油、蔬菜、畜牧、柑橘、漁業、林果、中藥材、花卉、茶葉、蠶桑和煙葉等11個產業。支持區縣著重培育1~2個“舉旗產業”,打造產業帶,以產業發展為支撐帶動休閑農業的梯次發展。

        二是基礎設施配套。大力推進水、路、電、氣、市、村鎮等基礎設施和基本農田建設,做到產業發展到哪里,基礎設施就配套到哪里。加快農村危房改造,因地制宜建設農民新村,配套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環保設施,改善居住環境。

        三是體制機制配套。深化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構建完善人轉城、地轉活、錢轉鄉的政策制度。推廣“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鼓勵農民合作社和基地農戶入股龍頭企業。大力培育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第3篇: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范文

        1福州市鄉村農業經濟轉型發展現狀

        1.1總體發展概況。1.1.1福州市農業經濟穩步發展,農業、漁業占主體。2015年福州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5618.10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4.74億元,增長4.0%。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64.87億元,增長4.0%,其中,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結構為28.1:2.9:9.9:56.0:3.1。可見,當前福州市鄉村農業經濟處于穩步發展階段,海陸兼備的區位優勢使得福州市農業和漁業發展占主體地位。1.1.2農產品結構發生實質性變化。從圖1可看出,2000年福州市農產品產量主要以水產品和糧食為主,兩者占農產品總量的82.63%,接著是園林水果和肉類,分別占農產品總量的7.62%和7.48%。2015年,雖然各類農產品產量都有所增長,但農產品結構已經發生實質性變化。蔬菜和水產品是主要的農產品產量,兩者占農產品總量的78.80%。糧食產量的比重大幅下降,從2000年的38.11%下降到2015年的7.28%。肉類產量的比值也略微下降,從2000年的7.48%下降到2015年的3.31%。2015年統計的農產品種類相比于2000年,多了蔬菜、食用菌兩類種類,少了甘蔗這一種類。因此,在福州市鄉村農業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農產品的結構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圖12000~2015年福州市農產品產量結構變化1.1.3農業產業化、科技化發展較好。2015年,福州市擁有23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包括53家掛牌院士(專家)工作站企業和7家被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的企業。此外,福州市還擁有57個現代農業技術創新基地,13個國家級及42個省、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可見福州市農業產業化、科技化已有較好的開端。1.1.4休閑農業發展態勢較好。2015年,福州市已建成各種休閑農場和農家樂分別達到175家和298家,比上年增長7.4%和9.2%。休閑農場、農家樂接待的國內外游客數量達到890萬人,并帶動了9600人就業。可見休閑農業在福州市已帶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2各縣(市)農業經濟轉型發展現狀。1.2.1農業經濟穩步發展,但發展水平不一。從圖2可看出,2015年,連江縣的第一產業GDP總值最大,達到119.93億元,其次是福清市。2000~2015年,福州市各縣(市)第一產業GDP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長。其中,連江縣增長幅度最大,增長了356%;其次是永泰縣,增長了297%。圖22000~2015年福州市各縣(市)第一產業GDP發展1.2.2農產品產量結構各不同,地區特色明顯。從圖3可看出,2015年福州市各縣(市)農產品總產量差異較大。其中,福清市的農產品總產量最大,達到145.69萬t,其次是連江縣和閩侯縣。羅源縣的農產品總產量最小,達到40.39萬t,僅占福清市農產品總產量的27.73%。2015年福州市各縣(市)農產品結構也各不相同,地區特色明顯。沿海縣(市)如平潭縣、連江縣、福清市、羅源縣、長樂市、福州市區等,水產品的產量較大,比重也較高。其中,連江縣的水產品總量最大,達到94.68萬t,占連江縣農產品總產量的79.29%。其次是平潭縣,水產品產量達到44.15萬t,占平潭縣農產品總產量的79.08%。結合圖2可得,農產品產量高,經濟效益不一定好。因此應積極引導農民生產高經濟效益的農產品。

        2福州市鄉村農業經濟轉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2.1存在問題。2.1.1鄉村農業經濟發展參差不齊,農產品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福州市整體農業經濟穩步發展,但各縣(市)之間的農業經濟發展參差不齊。很多鄉村農業經濟仍相對滯后,農業基礎設施落后,從事農業活動人員較少,農田荒廢現象嚴重。應積極引導農民從事高經濟效益的農產品生產活動,進一步優化農產品結構,提高農民積極性。2.1.2鄉村農業企業發展不完善。雖然福州市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現代化、規模化發展,但鄉村農業相關企業發展不是很完善,尤其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業技術創新支持企業。主要表現在: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短,產業帶動能力弱;特色產業小而散,規模效益不明顯。2.1.3新型農業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急需加大發展步伐。盡管福州市休閑農業發展已呈一定規模,但福州市休閑農業起步晚、缺特色、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低、沒有很好發揮休閑農業的特色效能。創意農業、生態農業、“互聯網+”農業等新型農業發展緩慢。2.2原因分析。2.2.1鄉村未充分合理規劃。很多鄉村缺乏專業的鄉村規劃、農業發展規劃的科學有效引導。具體體現:在鄉村轉型發展過程中缺乏有效科學論證,未充分結合鄉村自身的資源稟賦、地緣環境及產業發展等實際情況,未充分挖掘、凸顯當地自然資源和人文社會資源的優勢,包括山水資源、民俗風情、人文內涵等優勢,規劃的引領作用沒有充分體現。鄉村建設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學規劃,導致了鄉村農業經濟結構不夠優化,農民積極性不高,較多農田荒廢。2.2.2鄉村農業企業產業升級不明顯。鄉村農業企業,由于資金不到位以及企業管理未進行轉型發展等原因,導致鄉村農業企業產業轉型升級不明顯,未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2.2.3宣傳動員不到位,農民積極性未調動。部分鄉村尚未正確擺正政府引導與農民群眾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宣傳動員不到位,沒有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缺乏引導和激發農民發展生產、建設美麗家園的有效措施。2.2.4新型農業發展缺乏有效規劃和引導。福州市新型農業發展較緩慢,缺乏有效規劃和引導,往往是“小而散”發展,同質化現象明顯,沒有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規模效應明顯、產業鏈完善的農業發展新形式。

        3福州市鄉村農業經濟轉型發展策略

        3.1合理規劃,推進農業多功能化轉型,發展山海特色新型農業。要在資源優勢和基礎條件之上,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動力,帶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引進先進的農業生產和加工技術,最大限度提高農業生產率,并積極加入創新元素,提高產品品質,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及農業多功能發展,形成區域特色農業,為福州市第二、三產業的繁榮奠定基礎。福州市是一個臨海靠山的城市,農業的轉型發展應當走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的路徑。山區農業可以集生態治理、種植養殖業、民俗旅游業、觀光農業、休閑養生發展為一體的山區鄉村農業經濟發展新模式,帶動山區經濟發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經濟加快轉型發展。海洋農業應充分利用綿長的海岸線、豐富的濱海資源和海洋漁業資源,大力發展集濱海休閑旅游、濱海休閑運動、海洋漁業等為一體的藍色休閑農業。3.2完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農業綜合體。農業現代服務體系建設是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內容和切入點。應加強對農業支持產業、配套產業和衍生產業的支持和建設,大力發展農資連鎖經營、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新型農技服務、農業保險以及農產品現代流通等。農業綜合體是以農業為基礎,融合工業、商貿、旅游、文化、創意、地產、娛樂、康養、會展、博覽等三個以上相關或支持產業為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區域性、創新性的產業綜合體。大力發展農業綜合體,可以充分整合鄉村資源、壯大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效益,從而促進鄉村農業經濟轉型發展。3.3激勵創新農業人才的成長。吸引社會各界參與協作聯動,加強與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福建師范大學以及相關的科研院所的合作,集聚社會的農業創新人才資源,對企業、農民進行定期的培訓,提高企業家及農民參與的積極性,造就一批有技術、會經營的現代農民。3.4完善農業信息服務網,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以信息和技術為載體,建設、完善農業信息服務網絡,積極開展農產品信息、農技信息以及農業相關政策的搜索、咨詢、傳達、解答等服務,確保信息暢通的傳遞。積極引導農民利用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及時獲取政策信息、市場信息,開拓農產品產銷渠道。進一步使用物聯網監控農業安全生產、跟蹤生產過程及銷售過程。借助互聯網平臺,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為傳統的農業產品創造出新的價值。

        4結語

        農業經濟轉型發展是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基礎。當前福州市鄉村農業經濟處于穩步發展階段,海陸兼備的區位優勢使得福州市農業和漁業發展占主體地位,新型農業已形成初步發展規模。但福州市鄉村農業經濟發展參差不齊,鄉村農業企業以及新型農業仍需加大發展步伐。因此,福州市仍需積極加大鄉村農業經濟轉型發展步伐,合理規劃,積極發展山海特色新型農業、農業綜合體以及“互聯網+”農業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鄉村農業經濟轉型。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進一步針對鄉村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具體環節或具體農業發展形式進行詳細、專門的分析研究。

        作者:林巧鶯 李子蓉 單位:泉州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廖家財.論新常態下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與轉型之路[J].中外企業家,2015(33):17-18.

        [2]李強.國外農業經濟轉型研究[J].世界農業,2013(8):42-44.

        [3]楊思思,謝德體,駱云中.生態約束下丘陵山區都市休閑農業發展布局及策略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6(10):103-108.

        [4]張雷,何云峰,趙文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試點太谷縣創意農業發展及啟示[J].安徽農業科學,2016(6):248-250.

        [5]于法穩.加快生態農業建設的建議[J].中國國情國力,2016(1):13-15.

        [6]鄧章源.互聯網農業發展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5(7):19-20.

        [7]厲無畏.創意產業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J].社會科學研究,2012(6):1-5.

        [8]厲無畏,王慧敏.創意農業的發展理念與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9(2):11-15+110.

        第4篇: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對策;太湖縣

        中圖分類號 F32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1-12-02

        太湖縣現代農業發展正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態勢,取得了較明顯的績效,但要與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一道同步實現農業現代化,尚有很長的路要走。筆者就此進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一些發展對策。

        1 太湖縣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及做法

        1.1 現狀 太湖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面積2 040km2,轄15個鄉鎮、174個行政村、10個社居委、人口571 970人,其中農業人口503 328人。是一個以農業為主,集山區、庫區、革命老區于一體的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及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4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8 010元,較上一年增長13%,實現“十一連增”。農業科技貢獻率達59.7%。據縣統計局2015年5月15日:2014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413 061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30 393萬元,林業產值50 038萬元,牧業產值167 785萬元,漁業產值56 545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 300萬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9 572hm2,糧食總產量202 822t;油料播種面積12 481hm2,總產21 991t;棉花播種面積5 284hm2,總產9 150t。全年肉類總產量73 196t。全年水產品養殖面積1 358hm2,總產量33 500t。2014年年末,全縣農業生產機械總動力26.0萬kw。其中:擁有農用拖拉機10 500臺,聯合收獲機253臺,排灌動力機械9 501臺,農用水泵7 950臺,農用運輸機械3 609輛。全年化肥用量(折純)30 581t,農村用電量12 134萬kw/h。

        1.2 做法 為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太湖縣堅持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為抓手。(1)設立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縣財政每年切塊1 000余萬元專項資金對糧食生產、畜牧產業提升、油茶產業提質等進行以獎代補,全社會關心農業、支持農業、發展農業的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和調動。(2)積極主動地用足用好黨的各項強農惠農育農政策,加大農業補貼力度。在及時落實好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政策的同時,對新增農業補貼注重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傾斜。(3)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通過改革創新,優先滿足農戶所貸需求,加大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信貸支持力度。(4)強化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工作。太湖縣于2008年5月啟動全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全面理順農技推廣的體制機制,建立起“縣農委―鄉鎮農技站―村農技員―示范戶”四級農技推廣服務網絡。縣鄉農技推廣經費由縣財政全額保障,村級農民技術員相關服務補助由所在鄉鎮政府予以安排,真正做到了全縣農技推廣有專管之人,有明確之責、有專項經費,使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充滿新活力,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2 太湖縣現代農業發展存在主要問題

        太湖縣現代農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農業生產比較效益偏低,農民種植水稻、小麥、油菜、棉花等傳統作物只能在豐年略有贏利;二是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不十分完善,田間溝渠、道路等設施還在制約著規模化生產發展;三是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程度不高。水稻機直播、機插秧、棉花機收等是薄弱環節;四是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弱。在農業氣象災害頻發、農業有害生物頻現情況下,農業生產遭災受損嚴重。

        3 太湖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

        3.1 因地制宜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要堅持依法治農,科學發展。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時,強化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加快農村危舊房、空心村改造,支持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開展農村垃圾專項治理,加大農村污水處理和改廁力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治理農業污染,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在依托鄉村生態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快發展鄉村旅游休閑業。引導農民房前屋后、道路兩旁植樹護綠。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以環境整治和民風建設為重點,扎實推進文明村鎮建設。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推進化肥減量增效、有害生物綠色防控、農膜回收再利用等措施,真正實現農業生產發展,而化肥、農藥、農膜實行零增長。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加快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農業建設新格局。

        3.2 做好“轉方式、調結構”大文章 在農業綜合生產成本上升、農產品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村社會結構加速轉型、城鄉發展加快融合的態勢下,縣委、縣政府要主動做好“轉方式、調結構”這篇大文章。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么種”等問題,因地制宜闖出一條現代農業發展的路子來。如繼續發展木本油料騰地種糧,集成技術發展春馬鈴薯生產,冬閑種飼草發展畜牧產業等。就發展木本油料騰地種糧來說,我縣油茶樹生產已具有一定規模與優勢,且宜植油茶樹的丘陵、崗地、荒田資源充足,油茶油還是市場稀缺緊俏商品,可以繼續大力發展油茶產業。通過油料生產上山、占荒,騰出大豆、油菜田發展小麥、馬鈴薯生產。騰地種糧,既提升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還能提高種田效益,促進農民增收。隨著“一年兩熟”面積擴大,冬閑田面積增加,可引導農民在冬閑田里種植飼草、春馬鈴薯,助推畜牧產業發展,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同時,還可借助農業物聯網技術,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給力現代農業發展。

        3.3 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培育發展多元服務主體 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堅持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的原則,充分發揮公共服務機構作用,加快構建公益與經營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3.3.1 強化農業公益體系 縣委縣政府要從理順機制、健全網絡入手,結合全縣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全面理順農技推廣的體制機制。建立起“縣農委(下設種植業管理局、農機局、畜牧獸醫局等二級機構)―鄉鎮農技(農機、畜牧獸醫)站―村農民技術員―示范戶”四級農技推廣服務網絡,將現代農業發展所需的農業實用技術和信息普及應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真正發揮好農業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要加強保障,激發活力。縣、鄉兩級農技推廣機構的人頭費、推廣經費應由縣財政全額保障,并加大投入改善農技推廣的硬件、軟件條件,讓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手段明顯改觀,服務效率、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還要以提升農技推廣服務隊伍綜合能力為抓手,健全完善農技推廣責任制度。以正在實施全國農技推廣財政補助項目為契機,建立“農技指導員+示范戶+輻射戶”的技術服務模式和縣、鄉、村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網絡,著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全面提升公益性農技推廣的服務水平。

        3.3.2 加強農業經營組織建設 要加強農民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農民經紀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等組織建設,為農業生產經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務,發揮經營組織的生力軍作用。要抓住國家正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契機,拓展基層供銷社經營領域,更好履行為農服務職責。創新機制、鼓勵和引導縣、鄉供銷合作社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種、股份合作、以銷定產等多種方式,為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資供應、配方施肥、農機作業、統防統治、收儲加工等系列化服務,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創新農資服務方式,推動農資銷售與技術服務有機結合,加快農資物聯網應用與示范項目建設,積極承擔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

        3.3.3 創新模式,提升服務水平 針對太湖縣地域南北跨度大、山區鄉鎮多的實際,農技推廣服務工作,可采取6種技術服務模式:一是“專家+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服務模式;二是示范帶動服務模式;三是農技服務大廳服務模式;四是信息進村入戶服務模式:與電信、移動公司合作,通過手機、電話與LED電子顯示屏為農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五是“農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民”的合作推廣模式;六是專業化服務模式:組建專業化植保服務隊伍、專業化機耕、機種、機收等專業化服務隊伍。根據群眾需要,提供專業化的社會服務。

        3.4 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讓農業生產走產業化、專業化、集約化的路子 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必須毫不放松糧食生產,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著力強化農業物質技術支撐。太湖縣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棉花等農作物為主,茶、蠶、果及林產品有一定的發展。常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38 460hm2以上,要通過結構優化、單產提高來實現總產的增加、質量的提升。隨著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養殖小區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不斷涌現,現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力軍。在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中,要引導他們走產業化、專業化、集約化之路。這既能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又促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3.5 農機與農藝結合,努力提高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 在農業生產要素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常態下,創新體制機制,集成推廣應用農藝農機一體化技術,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隨著現代農機、農藝技術的廣泛應用,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比較效益。

        4 結語

        第5篇: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范文

        近幾年武隆縣委、政府相繼研究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武隆縣特色效益農業產業扶持政策》、《武隆縣關于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縣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明確了以特色效益農業為核心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思路,明析了產業選擇、目標定位和區域布局;扶持政策按照“公開、透明、穩定”的基本原則制定,從2013年起每年財政投入3000萬元以上用于扶持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并保持逐年增長,著力引導產業向區域性特色產業集中、向現代農業園區集聚、向規模化經營轉變。按照重點發展高山蔬菜、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草食牲畜三大優勢產業,著力培育林果、漁業、茶葉三大特色產業的方向,著力建設特色高效農產品產業帶,目前武隆特色效益農業已經初具雛形。

        1.1蔬菜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2014年實現蔬菜播種面積2.38萬hm2,產量48.6萬t,同比增漲3%和7.3%,建成以雙河、黃鶯為代表的優質蔬菜示范片333.33hm2。

        1.2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勢頭強勁

        2015年4月農業部、國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示范點名單,武隆縣被命名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目前,武隆縣有26個鄉鎮共60個行政村啟動實施了鄉村旅游開發,特色農(林)家樂、漁家樂、家庭公寓近1500家,避暑休閑農家達700余家,涉旅農戶達1.9萬戶,鄉村旅游接待床位達2.8萬張。2014年,武隆縣新發展鄉村旅游接待戶110戶,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達到300萬人次。

        1.3特色漁業方面不斷突破

        近年來,武隆縣充分利用武陵山區資源優勢,進行冷水魚養殖,并開發裂腹魚、大鯢、棘腹娃等特色養殖品種,產品銷往北京和東北等地,帶動了當地農戶實現增收。

        1.4特色林果步伐加快

        加快以豬腰棗、甜柿為重點,以鄉村旅游帶林果采摘園為補充的特色林果業發展。2014年武隆縣新增豬腰棗、甜柿、脆桃等特色林果333.33hm2,改造管護林果333.33hm2。

        1.5草食性牲畜迅猛發展

        2014年,武隆縣實現畜牧業產值7.5億元,草食性牲畜實現迅猛發展,其中全年牛出欄量2.9萬頭、山羊出欄量13.9萬只。武隆縣有規模畜禽養殖戶8542戶,畜禽養殖及加工、流通企業42個,畜禽專業合作社125個,專業從業人員598人。建成了仙女山縣級草食牲畜示范帶,雙河鄉木根山羊示范點;建成畜禽養殖示范園150余個。

        2武隆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優勢

        2.1自然資源優勢明顯

        近年來,武隆縣緊緊圍繞“綠色崛起、富民強縣”戰略,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始終堅持“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并舉”,堅持以生態環保為“底線”的科學發展,不斷優化產業布局,造就了武隆基本無污染型的產業發展現狀。基本無污染和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接近60%的森林覆蓋率、多變的亞熱帶氣候條件和明顯的山地立體氣候條使得武隆縣具備了發展以無公害、綠色、有機和高附加值為主要特點的特色效益農業的基礎條件。

        2.2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近年來,武隆縣堅持以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帶動農業產業發展,圍繞以雙河蔬菜基地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工程區、以白馬天池坪為重點的高山有機茶葉園區、以火爐夢沖塘為重點的特色漁業園區、以黃鶯復興為重點的出口蔬菜園區、以鴨平片區為重點的立體循環農業園區等五大農業園區建設,整合農業、扶貧、交通等政策和資金資源,通過實施內部路網改造、土地整治、配套設施建設等項目不斷完善農業生產配套基礎設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雙河木根村蔬菜基地核心示范區,現已擁有“路通暢、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機能進、土肥沃”的標準化基礎設施,并配套建有高山蔬菜研究所、示范園、品種試驗園、冷鏈物流交易中心等。日趨完善的配套基礎設施,徹底改變了過去生產資料拉不進來、農副產品出運不去的落后狀況,為武隆縣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提供了基礎保障。

        2.3品牌效益日益凸顯

        近年來,武隆縣結合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的功能定位,確立了“突出生態優勢,做足旅游文章,堅持走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精品農業路子,培育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加快建設生態產業公園”的產業發展思路。重點培育商品率高、比較效益好、品牌打造有基礎、易升級為旅游產品的區域優勢特色產業。圍繞全國知名高山蔬菜基地縣、體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建設,重慶市“山羊之鄉”、“棗柿之鄉”、“冷水魚”之鄉等建設項目,狠抓農業品牌建設,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其中,“羊角豬腰棗”獲“2012年中國棗業展銷會金獎”,并入選2013年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仙女紅”紅茶獲得“重慶市名牌農產品”稱號;“雙河高山蔬菜”、“鳳來鰍田稻”、“滄溝西瓜”、“文復甜柿”等一大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已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優質品牌。日益突出的品牌效益為武隆縣發展特色效益農業贏得了品牌優勢。

        2.4市場前景廣闊良好

        近年來,隨著武隆縣旅游市場的持續升溫,以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武隆縣高山蔬菜、特色林果、有機紅茶等特色農產品通過現場采摘、菜品佳肴、旅游產品以及市場銷售等形式不斷呈現在游客面前,得到了廣大游客和市民的一致好評。這也為武隆縣以綠色、有機、環保等為主要特點的特色效益農業產品贏得了不錯的市場口碑,為武隆縣特色農副產品加工和升級成旅游產品等提供了廣闊的開發空間,為武隆縣發展特色效益農業贏得了廣闊和良好的市場前景。

        3武隆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自然地理環境差、生產條件先天不足

        由于武隆縣地處渝東南武陵山區,地勢陡峭、溝壑縱橫,地形基本都是山地,耕地面積坡度在25度以上高達77.5%。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格局依然沒有改變。

        3.2市場激勵機制尚未成熟,對特色效益農業重視程度不夠

        武隆縣在特色效益農業發展中雖然成功打造了“高山反季節蔬菜”、“羊角豬腰棗”等品牌,但大多數還處于出賣農產品初級階段,缺乏深加工,導致產品的附加值低,市場狀況不穩定。

        3.3有效勞動力的缺乏,增加了特色效益農業的實施難度

        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數的增加,農村勞動力流失嚴重,特別是特困村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出外打工掙錢,家里剩下的就主要是老人、婦女和小孩,勞力嚴重匱乏。這不但削弱了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的勞動力投入,而且限制了農戶參與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的能力。

        3.4傳統的農業產業結構還沒有改變,特色效益農業還不突出

        雖然近年來,武隆縣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成為重慶主城區秋淡蔬菜四大保供重點基地縣之一,同時也是重慶市唯一的市級重點高山蔬菜基地縣,以羊、肉牛為主的草食性牲畜得到快速發展,但長期以來形成的“糧豬型”種養結構格局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特色效益農業在農村經濟中的份額還偏小,在農戶增收中的貢獻率不高。

        4武隆縣加快特色效益農業發展的對策

        4.1規劃為先導,優化農業區域布局

        圍繞“三化同步”的總要求,以建設“生態產業公園”為統攬,重點發展高山蔬菜、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草食牲畜三大優勢產業,著力培育林果、漁業、茶葉三大特色產業。建設特色高效農產品產業帶,仙女山、白馬山、桐梓山、彈子山區域重點布局高山蔬菜、有機茶葉基地,仙女山環線、白馬山環線、石橋湖環線和萬峰林海環線重點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烏江、大溪河河谷地帶和局部拓展區重點布局豬腰棗、甜柿等特色林果,烏江、芙蓉江庫區及木棕河、大溪河流域大力發展特色漁業。以林(草)地資源富集的中高山區為重點,推進草食牲畜基地縣建設。各鄉鎮要按照特色效益農業的內涵和各自區域的優勢,根據產業定位,編制項目規劃,以項目為載體,推進特色效益農業發展。

        4.2優化品種結構,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

        武隆縣耕地資源緊缺,要讓有限的耕地資源發揮最大效益,突破農業產值低、效益不高的現狀,必須加快結構調整,立足現有資源,因地制宜地發展名特優產業。按照“一鄉一業”模式,圍繞漁業、林果、茶葉、草食牲畜和糧油等方向建立現代農業示范園。

        4.3完善基礎配套,增添發展后勁

        良好的基礎設施是特色效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要緊緊圍繞特色效益農業的規劃布局,按照產業發展到哪里、基礎設施就配套建設到哪里的要求,以“五小水利”為重點,大力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大力推進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按照“村村通公路,戶戶通便道”的要求,科學規劃農村公路網絡并加快建設,推進田間機耕道、石板路、水泥路和出行便道建設。

        4.4培育經營主體,轉變經營方式

        按照“圍繞產業建基地,圍繞基地強龍頭,通過龍頭帶農戶”的思路,重點引進、培育、扶持一批機制活、效益好、潛力大、帶動強的骨干龍頭企業,形成大企業、小業主和散農戶互相并存、優勢互補的格局。對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要給予重點扶持,不斷壯大龍頭企業隊伍,增強龍頭企業經營實力,培養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提高經營能力和水平。引導大型超市、餐飲企業、加工企業等到農村建基地,發展訂單農業,全面推進“農超對接”、“集團消費對接”等新模式。加強農產品網上信息,擴大宣傳范圍。

        4.5推進技術集成化,切實增強農業科技支撐

        4.5.1加快農業科技支撐平臺建設

        實施院地、校地合作計劃,不斷優化重慶市畜科院武隆分院、重慶市農科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等現有院地合作平臺管理運行機制,推進漁業、林果、中藥材等農業科技平臺建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在每個重點產業領域建立首席專家與技術骨干組成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團隊。

        4.5.2強化基層農業服務

        全面完成鄉鎮推廣機構條件建設,啟動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建設。開展農技推廣服務特崗計劃試點,確保5年內涉農專業技術人員達到60%以上。推進“雙十百千”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行動,推行專家大院服務模式,培育農村科技示范戶。

        4.5.3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加快發展農業職業教育,辦好一批農業中職學校和農民培訓陣地。建設農民“田間學校”。深入推進“陽光工程”、“綠色證書”培訓。深入推進全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縣項目,努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合作的新型職業農民。持續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促進農民就業創業。

        4.6拓展思路,跳出農業抓效益

        第6篇: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范文

        (一)農村公共產品的理論探析

        1.定義與特征

        農村公共產品是指相對于農民“私人產品”而言的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用于滿足農村公共需要的產品或服務。涉及農村公共設施、公共事業、公共福利、公共服務等各個領域。農村公共產品是公共產品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一般公共產品的特性。

        但是農村公共產品具有其特殊性:一是運行成本高與利用效率低并存。農業生產的分散性和村莊布局的松散性是的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成本較高;農村人口密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導致供給效率較低,公眾收益范圍較小。二是高依賴性與低供給率并存。農村的分散經營決定了其生產和生活對農村公共產品的高度依賴;長期以來我國在公共產品的供給上一直是重城市、輕農村,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嚴重不足。

        2.分類

        按公共產品基本屬性分為純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前者如農村基層政府行政服務、農業發展戰略研究、農村環境保護、農業發展綜合規劃及信息系統、農業基礎科學研究、大江大河治理等服務,后者如農村職業教育、農村水利灌溉系統、農村醫療、農村道路建設、鄉村電網建設。

        按用途的使用范圍不同分為:農村生產性公共產品和農民生活相關的公共產品,前者如小流域洪澇防治設施、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農田防護林、病蟲害的防治、植物保護、農村水利灌溉系統、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農村道路建設、鄉村電網建設等。后者如農村社會保障、農村義務教育、農村公共衛生、農村醫療、農村文化館、農村電信、自來水、計劃生育等。

        (二)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制度

        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制度是為提供農村公共產品而制定的一系列規則。它并非是一個單一的制度,而是多種具有關聯性的規則、制度構成的一個集合或體系。這個體系的每個組成部分都有多種不同的選擇, 每一種不同的選擇就構成了一種不同的制度。

        二、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機制現狀分析

        (一)供給主體經濟乏力,農民急需的公共產品難以產出。

        作為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體的縣、鄉政府,由于財政緊張,對生產農村公共產品的投入不多。農村改革以來,我國農村從總體上看,各項社會公共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老、少、邊、窮地區則面貌依舊。老、少、邊、窮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緩慢,縣、鄉政府財政拮據,在解決吃飯問題尚有困難的情況下,要進行建設則顯得無能為力。財力的捉襟見肘使經濟落后地區的縣、鄉政府難以擔當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主體的角色。至于村級經濟的狀況也不容樂觀,一些經濟發展薄弱的村對生產農村公共產品的投入也難以為繼,根本不能有效提供農民急需的農村公共產品。顯然,供給主體的經濟乏力是農民急需的公共產品難以產出的根本原因。

        (二)公共產品供需結構失調,出現兩重兩輕的現象,農民很難享用有利于發展生產、改善生活質量的農村公共產品。

        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其主要目的是幫助農民發展生產,改善生活質量,但由于地方政府受邊際績效的影響,往往在農村公共產品生產中出現,兩重兩輕的現象,使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不能真正實現幫助農民發展生產、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的目的。

        具體表現在,一是重硬輕軟。一些地方政府熱衷于看得見、摸得著的硬公共產品的生產和供給,對上級要求考核的防洪、防澇設施建設、農村電網改造、交通道路建設等公共設施項目,千方百計地組織資金加以實施,而對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農業發展的綜合規劃和信息系統的建設等軟公共產品的生產,卻沒有太高的積極性。二是重準輕純。由于準公共產品的范圍比純公共產品的范圍大,因而一些地方政府對農村準公共產品的生產比較重視,如對需要達標的鄉村道路、自來水設施、農田灌溉設施等,即使沒錢也要從對農民的攤派中收取資金進行建設。而對涉及到戰略性的純公共產品的生產,卻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若上級政府不予支持也就一籌莫展。例如,對有些鄉鎮企業的污水治理,農民迫切要求政府抓緊實施,但由于經濟利益和追求政績的驅動,這些鄉鎮遲遲不予實施,對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用水帶來嚴重影響。

        這兩重兩輕的現象,實際上是農村公共產品在生產和供給過程中機制失衡的外在表現。

        第7篇: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蘇州

        中圖分類號:F062.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8-0064-03

        引言

        休閑農業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它以農業資源為基礎,將農業生產、科技應用、農副產品加工和游客參加農事活動等融為一體,供游客領略在其他風景名勝地欣賞不到的大自然意趣和現代化的新興農業藝術的一種農業休閑活動[1]。休閑農業不僅讓游客通過欣賞田園風光、體驗農家生活、感受鄉土文化、品嘗鄉村美食獲得愉悅的娛樂和審美體驗,更拓展了農業功能,延伸了農業效用,豐富了農業內涵,為農村經濟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增長點[2]。發展休閑農業已成為建設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1蘇州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1.1蘇州發展休閑農業的有利條件和發展現狀

        蘇州毗鄰上海,處于滬、寧、杭的中心地帶,全市鄉村區域約占市域面積的75%,其中水域面積占到42.5%,廣袤的鄉村地區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鄉村自然生態、田園風光、人文活動、民俗文化、景觀意境等融為一體,構成江南水鄉獨有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鄉村景觀意境。自古以來就有“人間天堂”、“魚米之鄉”的美譽,具備發展休閑農業得天獨厚的條件。現代都市農業的發展,更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生產資源和觀光休閑場所。

        蘇州休閑農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十多年來,先后建成了4個國家級、4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農業綜合示范園區、20多個休閑漁業垂釣區,以及一批濕地公園和生態農業園。初步形成了六大品牌模式:一是借助山水自然資源的生態休閑鄉村游,如三山村、樹山村;二是以地方特色美食、茶果、花木為賣點的參與體驗式鄉村游,如神園農莊、虞山寶巖生態園;三是以耕作或加工方式獨特、科技含量較高的修學游,如波力牧場、未來農林大世界;四是以鄉間節慶、宗教、工藝、戲曲等為依托的民俗體驗式鄉村游,如太湖漁港村、鎮湖刺繡之鄉;五是以古村落建筑和民居生活形態為吸引物的文化休閑式鄉村游,如陸巷、明月灣;六是以臨近傳統旅游區(點)和城鄉結合部特點的農家樂式鄉村游,如旺山村、蔣巷村。

        1.2蘇州休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蘇州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豐富了城鄉居民生活,拓展了農村勞動力就業途徑,增加了農民收入。但是,必須看到,蘇州休閑農業發展中許多問題的存在,阻礙了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2.1規劃滯后,發展無序

        休閑農業缺乏整體規劃和科學論證,造成農業旅游總體目標不明,基本處于隨意開發的狀態,區域間協調性不夠,建設時沒有準確的定位,景區(點)布局自由、隨意,缺乏特色,主題不突出。使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無法發揮,有序發展的環境尚未營造成功。

        1.2.2缺乏文化,內容單調

        目前,大部分農業旅游景區(點)的地域特色不明,文化內涵膚淺,設施簡陋、內容單調,多以釣魚、吃飯為主,內容與形式雷同。各地都熱衷于園藝場、生態園區建設,景區(點)農業旅游的主題不突出,沒有充分利用農村自然景觀,農業生產的自然狀態,沒有發掘農村文化的深刻內涵,缺乏高檔次、多功能、知識型的農業旅游活動,缺少農業休閑度假產品,旅游環境不盡如人意。景區(點)回頭客少。

        1.2.3季節影響,忙閑不均

        受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影響,休閑農業存在著隨季節忙閑不均的現象,忙時人山人海,閑時無人問津。農業旅游產品多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匱乏于夏季和冬季。如西山梅花節的旅游消費活動,主要集中在春天梅花開花的一段時間內,采摘在秋天的橘子收獲時節內,其他時節類似的景點因缺乏旅游主題,很少有人光顧,造成資源利用率不高,投資收益率較低。

        1.2.4設施不配套,服務不到位

        一些景區(點)的游覽、觀光、休閑、度假、購物等必需設施不配套,人員素質不高,服務不到位。某些景區(點)的周邊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旅游交通和相關旅行服務的內容和質量不達標,既不方便游客,又使相關的娛樂、餐飲、購物等營業收入降低,使農業旅游的品位下降,相關產品的質量不能實現預期,經營難度加大,收入水平低。

        1.2.5 定位不明,宣傳不夠

        休閑農業賴以生存的根本,是充分發掘農村風情、民俗、傳統農事等農耕文明,利用江南水鄉歷史文化名城的優勢,做深做透山水秀色、田園風光的文章。而目前的一些農業旅游景區(點)卻忽略了根本。同時,蘇州農業旅游市場營銷企劃的水平不高,宣傳力度不夠,缺乏促銷的手段,農業旅游景區(點)的知名度較低,市民的認可程度也較低,客源明顯不足。

        2 休閑農業的屬性和發展休閑農業必須堅持的原則

        2.1休閑農業作為農業與旅游業的結合體,具有三重屬性[3]

        2.1.1農業屬性

        休閑農業是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開發其休閑觀光功能,是與旅游相結合的一種娛樂性、消遣性農事活動,為旅游提品和服務。因此,農業旅游可能改變原有的生產程序,改變原來的生產結構,但農業生產活動不能因旅游休閑受影響。所以,要防止農業區域旅游業的過度開發,保護好基本農田和基礎設施。

        2.1.2生態屬性

        休閑農業主要是利用優美的田園風光和自然美景吸引市民,讓市民在旅游中體驗田園風光和自然美景交織的生態環境的靜心健體效能,感受純樸的鄉村生活和民俗風情的知識性、趣味性,充分認識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與環境協調的重要性。休閑農業的開發建設不能破壞生態環境,要保持原有自然風貌,促進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2.1.3服務屬性

        休閑農業的服務屬性包括提供活動場所和生活設施,通過讓市民游覽風景、林間狩獵、水面垂釣、采摘果實等,滿足市民的旅游需求,同時,也增加了從業農民的收入。田園風光、農事體驗、民俗活動和自然探險等是休閑農業特有的吸引物,因此,不能走讓人工游樂設施從城市搬到農村的復制。

        2.2發展休閑農業必須遵循的原則

        2.2.1拓展農業功能

        休閑農業是在農業資源基礎上衍生的一種農業休閑活動形式,若離開了農業這個基礎,休閑農業將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所以,發展休閑農業應立足于農業生產基礎,結合農業發展戰略,根據不同區域的農村環境、農業資源,農業生產特點、農業生產形態進行農業旅游重點區域布局,產業定位和產品系列設計。

        2.2.2服務市民

        農業旅游的服務主體是市民。這就決定了它的服務范圍、服務內容、服務性質和服務產品。一般講,市民缺乏農業知識,不熟悉農業生產過程,不了解農村文化。一些生長在農村的市民,長期的城市生活使他們厭倦,希望換一下環境,找回過去的感覺。根據不同人群的要求,結合蘇州實際,可以選擇不同的農業旅游類型。

        2.2.3保持自然風貌、田園風光

        堅持農村自然生態景觀和農業旅游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堅持利用農業生產中的生態資源、景觀資源、產品資源和農村自然資源開展農業旅游,堅持觀光休閑、文化娛樂、愉悅身心的景觀景點的保護和旅游活動結合開展,堅持特色優先、組合成片的互惠共贏的發展。可以適度發展人造農業景觀,突出主題,增加農業旅游的效益。

        3 蘇州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建議

        3.1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通過政府制定科學的蘇州市休閑農業總體發展規劃,項目總體規劃要充分反映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發展旅游的主導思想,明確全市休閑農業發展的總體目標與方向;建設完善的蘇州市休閑農業從業規章,規范休閑農業產業發展;采取積極支持休閑農業發展的政策,營造有利于休閑農業產業發展的環境;加大公共財政對蘇州市休閑農業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休閑農業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3.2明確行業管理部門,制定行業統一的管理標準,完善休閑農業的服務標準,明確各類農業旅游景區(點)的基本條件及配套設施的標準,統一各類旅游產品的質量標準,定期考核結合不定期抽查,對各類農業旅游景區(點)的服務進行評定,并予公布。特別是要加強對餐飲、衛生、環境等條件的監管,防止對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造成的負面影響。

        3.3農村自然景觀、農業生態是發展休閑農業的基礎資源,發展休閑農業一定要強調對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的保護。歐盟各國農村維持自然生態過程的完整性和持續性,它們的建設方式正在從工業化向生態化轉變。在那里農村的房屋不求整齊劃一,道路不求寬大筆直,對原始地貌不做沒有必要的改變,一切順其自然。這些措施有利于防洪、阻滯滑坡,也有利于維持植被的生長和地下水源的儲備。

        3.4蘇州休閑農業依賴于蘇州都市農業,需要農業科技的支撐才能發展良好,獲得較高經濟效益,都市農業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休閑農業的發展狀態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應加大科技投入,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依靠科技力量,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靠科技拓展農業的社會服務功能;依靠科技力量,對農民進行旅游專業技能培訓,建立起適應休閑農業發展的專業化的導游、接待和服務隊伍。

        3.5休閑農業不同于傳統農業和傳統旅游業,它的基礎是農業,是給人們提供一個普及農業知識、參與農事活動、學習農村文化、體驗農村生活的場所。因此,休閑農業項目的設計不應按風景名勝區那種模式和要求去進行。休閑農業設施的設計標準,要體現農村和現代農業的氣息,建筑風格要與當地農家的建筑風格相吻合,內部設備既要根據農村實際,又要滿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開發休閑農業,需要熟悉農業和旅游知識的專業人員進行規劃、論證和設計。

        3.6農業休閑項目的建設應有別于高檔度假村,要注意農業發展與休閑旅游的配套,注意農業資源的利用,切莫走入傳統旅游的大投入、低產出、重形式、輕內容的歧路。切莫走進為觀光而觀光,為產品而產品的誤區。在開發農業旅游產品時,要把農業科技、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與旅游有機結合起來,使產品內容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和參與性。要確保基本農田、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完好無損。要通過農業旅游產品的開發,帶動農業生產的發展。

        3.7應加強休閑農業觀光區域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農業觀光旅游如果不重視環境保護,同樣會影響生態平衡和環境質量。無論從生態方面考慮,還是從經濟方面考慮,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為促進環境和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3.8在政府加大建設資金的同時,拓展多元化資金籌措渠道,借鑒國際通行的做法,采取多種形式招商。通過招商引資,充分發揮民資、外資在建設中的作用,互惠互利,促進蘇州休閑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4 結語

        客觀分析蘇州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蘇州休閑農業經歷了一輪快速發展的階段以后,逐漸暴露出蘇州休閑農業管理與經營體制尚不健全,缺乏相應的標準、政策和法規,旅游部門與農林、交通、水利、文化、衛生、環保等相關部門協調不夠,對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宏觀調控、管理和服務能力有待加強,休閑觀光產品數量少、水平低、服務同質化、季節性受限明顯,農業觀光景點飲食衛生、環境污染不容樂觀等影響蘇州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諸多問題。因此,針對存在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有利于蘇州休閑農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參考資料:

        [1]詹玲.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08,(10):15-16.

        第8篇: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范文

        1.農村經濟結構的轉型。

        之前農村主要農作物就是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這些作物主要要求其增產,因此水利設施只需要能夠滿足糧食作物的生長就可以了。但是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除了種植糧食作物之外,還要種植蔬菜、瓜果、花卉等經濟作物,這種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于農村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原先那種只滿足作物生長的水利工程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農村新型經濟的發展了。還有就是,市場化在農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農民為了取得更好的市場效益,各自調整自家的產業結構,使得農村地區產業的發展缺乏統一規劃、統一調整、統一調度,這樣以來水利設施的配套建設就會面臨著諸多問題。

        2.農村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對于水質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當前,我國許多農村地區利用之前的水利配套設施開展水產養殖業,水產業對于水源水質的標準要求更高了。水質如果不好,水源被污染,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將會遭受嚴重打擊,農民的利益就會受損。目前的農村地區的水質條件還不能為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強農村水利水電工作,把握好重點,掌握好方向

        農村水利工作要圍繞“一個目標”,即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目標,利用“兩大優勢”,即水資源優勢和水務一體化優勢,確立“三個協調”,即安全、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不斷完善“四個體系”,即防洪保安、水環境保護、水資源配置和農業灌溉安全體系,發揮“五個方面作用”,即提高產業層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觀水平、提高水資源科學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今后,農村水利建設的重點是防洪除澇、節水灌溉、河道清淤、圩區治理以及農村水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推廣有效益的技術項目,搞好技術示范工作。

        1.增強水資源保護意識,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

        由于我國粗放農業發展歷史悠久,不少地區還在沿用之前的農業發展模式,沒有水資源的保護節約意識。要在農村地區普及水資源知識,加大水資源保護節約的宣傳力度,使得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農村每家每戶都具有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大力倡導建立節約型社會。政府在制定農業發展的各項政策與規定時,要充分考慮到農村水資源的制約因素,逐漸轉變粗放農業時的管理思路,由之前的供給管理轉向需求管理與供給管理的有機結合,進而逐步實現需求管理。

        2.積極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

        由于我國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必須大力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推廣使用節水灌溉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的良好可持續發展,控制農業生產成本,減少農民支出,有利于保護節約農村地區的水資源,提高農業生產力,進而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因此必須把推廣節水灌溉放在農村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節水灌溉知識的普及,大力建設節水灌溉配套設施,積極推廣滴灌、噴灌技術。

        3.加大農村水環境治理力度。

        近年來,由于農村地區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生活垃圾的亂推亂放,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村的水環境遭受了嚴重的污染,河流水質污染嚴重,嚴重影響了農民生產生活質量。再加上農村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惡化了農村生態環境。因此必須加強水資源保護,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倡導建立中國“美麗鄉村”,提高農民生產生活質量。

        4.要加強農村水利服務隊伍的建設。

        要加強農村水利站的管理工作,增強水利工作者的服務觀念,提高水利工作人員的服務質量與水平。鄉站人員事業經費應納入縣級財政預算計劃,并通過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再下撥到鄉站。要實現事企分開,精簡鄉站事業編制人員。鄉鎮水利站要向制定規劃、監督建設、經營管理轉變,加大水利技術示范和推廣力度,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水平,盡快實現公益與經營相分離、綜合和專業相結合、科技和指導相協調,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5.要進一步提高對農村水利的認識。

        第9篇: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生態農業;建設;現狀;問題;建議;安徽涇縣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質量和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健康消費、綠色消費正成為人們的消費主流。發展生態農業,不僅能夠解決長期以來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帶來的資源短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004年涇縣被列為省級生態農業建設示范縣。經過幾年的建設,涇縣生態農業有了一定的基礎,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一些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還有待解決,需進一步完善措施,加快發展。

        1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涇縣縣委、縣政府非常關注生態農業發展,確定了“生態立縣”的發展目標,2005年11月,《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總體規劃》通過省農委組織的專家組論證,2006年4月涇縣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批準實施,從制度上保證了涇縣生態農業建設的實施,使涇縣在生態農業建設工作中呈現出了認識上逐步統一、治理上逐步科學、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農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以農業標準化生產、農業投入品監管、生產環境和農產品質量跟蹤監測等環節為重點,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行動”,對農業面源污染進行綜合治理,通過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推廣平衡施肥技術、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病蟲草綜合防治技術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強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為2006年的295kg/hm2,病蟲綜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農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縣建成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15個,面積1.7萬公頃,其中2666.7hm2茶園被授予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料生產基地達標縣,有16個農產品取得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質量認證。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農產品產地編碼卡試點,制定農產品生產技術及操作規程9部,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室,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年均抽檢樣品500份,合格率97%。

        1.2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通過實施“國家公益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長江防護林工程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到14.2萬公頃,有林地總面積12.8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5%;圍繞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完成綜合治理面積3800hm2;制定實施了《涇縣土地資源利用發展規劃》《涇縣礦產資源利用規劃》,對無證開采礦企業實行了關停并轉,涇縣的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1.3畜牧業和農村沼氣建設發展加快

        畜牧業作為我縣農業發展的支柱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2005年涇縣畜牧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5%,農村沼氣新能源建設日新月異,至2005年底全縣共建沼氣池586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16個,其中查濟(星吾公)村被列為農業部鄉村清潔工程建設示范村,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在全市處領先地位,綜合利用率達到49%,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生活質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龍頭企業成為引領生態農業建設的典范

        一批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農業企業開始涉足生態農業建設,為生態農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如以種、養、加為一體的安徽祥泰公司,開發荒山荒坡種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產加工、生豬養殖、沼氣建設和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園。

        2存在的主要問題

        涇縣生態農業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一是破壞生態的現象依然嚴重,部分基層干部群眾生態意識、責任意識不強,化肥、農藥使用嚴重超標,亂砍濫伐林木、亂占濫用林地資源的現象屢禁不止。二是體制不順影響生態農業發展。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由于涉及多個部門,工作上缺乏協調,職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態建設投入不足,雖然縣財政在生態農業建設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

        3對策與建議

        生態農業建設能夠實現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功能,代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根據建設要求和發展方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涇縣生態農業發展總體規劃》己批準實施,要嚴格按照規劃目標組織實施,減少隨意性,做到整合資源、統籌發展。要建立生態農業建設專門機構,明確職能部門的責任,加強對生態農業建設的指導和監督,做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生態農業建設的強大合力。

        3.2拓寬融資渠道

        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證財政預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場規律,發揮政府投入的導向作用,采取財政貼息、投資補貼等手段,引導社會資金,投資生態農業,逐步形成政府投資為導向,農民與企業投入為主體,信貸投入為補充的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的生態農業建設投入新機制。超級秘書網

        3.3抓好示范點建設

        生態農業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在點上求突破,在質上求提高,要以點帶面逐步推廣。結合涇縣的環境特點,重點做好生態農業示范園區試點建設,開發觀光農業,完善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為生態農業建設的整體推進提供經驗。

        3.4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生態農業建設的根本,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根據我縣的特點,要把發展沼氣建設作為農業循環經濟體系中的關鍵環節來抓,圍繞沼氣建設,推進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大力引導畜牧業的發展,推動種植業由二元種植結構向三元種植結構轉變,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豬-沼-茶(糧、蔬、果)等生態循環模式,促進農業資源的綜合利用,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讓農民在生態鏈條中增效。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AV影院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丝袜精品一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精品区免费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 亚洲一区二区制服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