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我局應急管理工作的重點,對此,我局高度重視。一是報請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地質災害防治指揮中心應急管理機構。目前,該機構已經基本組建完成,并提交市委常委會研究。二是根據贛府發〔2012〕8號文件精神,以及部、省廳、市局關于汛期地災防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我局專題向市委、市政府作出匯報,提出了我市貫徹落實的7條意見、建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認可。截止目前,各條貫徹落實意見基本落實到位,其中:由我局草擬的《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贛府發〔2012〕8號文件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切坡建設管理有效防范地質災害發生的通知》已經市政府研究下發。三是抽調各股室工作人員組建了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隊伍,成立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小分隊,并為小分隊配備了各種基礎裝備,應對地質災害突發事故。
二、完善體系,抓好落實
根據需要,我局年初就調整充實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并以市政府名義制訂下發了年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并進一步完善了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全市7個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所在鄉鎮也分別制訂了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汛前,認真組織人員和力量,分片對各鄉鎮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了全面細致地排查,并建立了檔案。汛中,嚴格落實汛期地災值班制度,從4月1日—7月15日,實行領導干部帶班、24小時專人值班,一旦出現暴雨征兆,及時會同氣象部門發送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手機短信;一旦遇到持續降雨,及時分片組織人員開展地質災害督查;一旦發生險情、災情,及時啟動速報機制。今年汛期期間,會同氣象部門聯合氣象與地災信息8次,發送防災消息10000余條。汛后,緊密依托12.4全國法制日等重大節日,及地災防治知識宣傳培訓進萬戶活動這一載體,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培訓活動。其中:在李宅中學舉辦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講座,參訓人數達100多名,涵蓋了政府、村委、教師、學生等各個層次。
近年來,安化縣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全縣防汛抗災的重中之重,按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科學制定防治方案,嚴格落實防治責任,不斷完善防治措施,有效預防和減少了地質災害的發生,連續7年實現地質災害“零死亡”目標,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被省國土資源廳確定為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示范縣。
實行群測群防,落實工作責任
在完成“十有縣”創建的基礎上,安化縣全面實施地質災害防治規范化管理,縣人民政府出臺了《安化縣地質災害防治規范化管理辦法》,明確了國土、安監、水利、交通、住建、民政及鄉鎮政府等15個責任主體單位的工作職責;建立了防災責任制度、預案制度、值班制度、災情速報制度等9項工作制度;明確了地質災害處置程序、明白卡填發、隱患點臺賬等6項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了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系統,實行縣級領導聯鄉鎮,鄉鎮領導、聯村干部,國土所人員、群測群防員包地質災害點的“四包一”責任制。縣人民政府與鄉鎮人民政府、縣國土資源局與鄉鎮國土資源所分別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狀,縣國土資源局行文聘請全縣176名地質災害群測群防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并頒發聘書,層層落實責任,構建縣、鄉、村、組、戶五級聯動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縣財政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年預算安排和整合資金500萬元以上,專項用于地質災害的宣傳培訓、預警體系建設、搬遷治理等工作。
加強宣傳演練,提高防災意識
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災減災日等主題紀念日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知識,近年共編制和發放《地質災害暴雨預警及應急響應知識手冊》5000本,宣傳掛圖2000幅;在安化電視臺開辟專欄,每年集中2個月時間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系列報道;在《益陽日報》和《安化作家報》上設立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專版,贈送給全縣各行政村、各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員和人民群眾;邀請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專家對全縣群防群測員、鄉村干部及中小學生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專業知識培訓。同時每年組織開展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活動,全體縣級領導、縣直部門和鄉鎮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國土資源所長、水管站長、山洪地質災害重點村黨支部書記和村主任參加觀摩,地質災害隱患點所在地群眾、學生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參與演練。近年來,全縣組織千人以上規模演練3次,各鄉鎮、村組織演練80多次。每次演練實況統一錄像,在縣電視臺連續播放,提升廣大干部群眾的防災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強化監測預警,著力搬遷避讓
一是嚴格巡查值守。汛前,組織專門工作組對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和監測分析,編制應急預案。進入汛期,縣防指與相關單位實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鄉鎮、村組干部和村組監測信息員到地質災害隱患點現場輪流值守。二是做實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臺賬,全面推行防災和避災明白卡制度,對重點隱患點設置警示牌,配置滑坡報警器。建立地質災害短信發送平臺,及時將氣象預警預報信息通知各隱患點監測人和責任人。三是及時轉移避讓。縣防指根據氣象預警及雨情汛情,正確決策啟動應急響應。去年,安化縣共啟動地質災害二級應急響應1次,三級應急響應10次,轉移危險區群眾8萬多人次。2011年6月10日凌晨2點,安化縣平口鎮興果村地質災害點巡查人員發現山體出現異常險情,防守人員迅速敲鑼預警,并挨家挨戶組織群眾轉移,在短短的20分鐘里,將13戶35名群眾轉移完畢, 2小時40分后山體滑坡發生,4棟房屋全部被淹埋,但無1人傷亡。四是著力搬遷安置。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難度大,所需資金多。結合安化縣實際,縣委政府確定了“搬遷為主,治理為輔”的工作方針,近年來,全縣整合國土、移民、交通、水利、扶貧、電力、民政等項目資金2200多萬元,實施地質災害危險區搬遷避險工程7個,搬遷受威脅戶450戶實行集中建房安置。
成立__鎮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__
我鎮地質災害以崩塌、滑坡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根據全市地質環境特征、地質災害分布規律,結合2014年地質災害災情、隱患點穩定狀況和市氣象局對2015年降水量趨勢初步預測,預計今年地質災害發生頻度、密度和造成的損失將呈平緩增長趨勢,主要時段在4-9月份。
__
全鎮地質災害防治實行統一領導,各部門、各單位各負其責的管理體制。國土部門要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督促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城建、交通、水管、安監、教育、電力等部門和各村(社區)要按照職責分工,分別組織做好相關領域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監測和防治工作。
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課堂、會議等多種形式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培訓和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各村(社區)要于4月下旬辦好一個地質災害預防宣傳欄,開好一個村組干部會議,特別要深入地質災害隱患點和易發區,做好安全警示牌,對隱患點周邊住戶進行宣傳和講解;要充分發揮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網絡的重要作用,通過發放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使處在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眾做到“自我識別、自我監測、自我防范、自我預報、自我應急、自我救治”,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學校要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地質災害預防宣傳片的觀看,增強防災減災意識與能力,提高防災減災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1、要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立完善防范預警和應急處置措施,形成“政府統籌協調、群眾廣泛參與、防范嚴密到位、處置快捷高效”的應急管理工作機制。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要認真落實汛期值班、險情巡查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向社會公布鎮村地質災害報警電話,接受社會監督。
2、要檢查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各村(社區)避險搶險物資準備,確保交通、通訊、物資器材落實到位;要給群測群防責任人配備必要的監測設備和給予適當補助,對監測報警有功人員實行獎勵。
一、我辦地質災害基本情況
我辦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道路沿線和切坡建房處,主要分布在成因為地質環境條件、氣象水高外,還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在降雨集中時期,雨日多、雨量大、暴雨頻繁、山洪暴發、河水陡漲,易誘發各種地質災害發生。
二、預防地質災害重點
道路沿線山體崩塌,切坡建房等災害點,是我辦地質災害預防的重點,重點防范責任單位為各村委會。
具體職責分工:
1、河堤塌岸、管涌、水塘重點防范單位責任為街道水利站、各村委會。
2、道路建設切坡造成的崩塌、滑坡等重點防范責任單位為公路部門、經發辦。
3、農戶切坡建房,防范責任單位為各村委會。
以上責任單位在汛前要對上述防范重點進行嚴密巡查,發現險情及隱患要及時排除,確保安全度汛。
三、地質災害預防措施
(一)各村委會要按照辦事處的統一部署,認真貫徹執行《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加強對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堅持以人為本,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辦事處成立了地質災害防災領導組,成員如下:
(二)要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科普、宣傳,提高大眾的防災意識,特別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受威脅的人群要強化宣傳,大力普及如何鑒別地質災害及其發生的前兆,預報和避讓地質災害,減少和防止其危害知識,促進廣大群眾對地質災害的了解的認識。
(三)開展汛前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編制防災預案。
(四)加強對汛期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工作,堅持群防群測,群專結合,落實有關村、組的責任,完善監測網絡。
四、監災及災后應急措施
根據地災防治實際,市國土資源局認真編制了《2015年全市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將80處地質災害隱患點納入市級重點監測對象,明確了工作目標和工作重心。
二是扎實開展隱患巡排查。
入汛以來,市國土資源局采取班子成員領導分片包干,多次深入各縣市區排查地災隱患,重點督查了對威脅人數多、人口密集的學校、醫院、場鎮、在建工地等。排查新增111處,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共2513處,并落實專職監測人員2513人。
三是加強地災防治宣傳演練。
全面開展“三下鄉”活動。活動下鄉,以“4.22”地球日、“5.12”防災減災日、“6.25”土地日等重要宣傳日為契機,有計劃地到城區、鄉鎮等人口密集區開展內容豐富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活動,各地開展地災宣傳培訓220余次,參訓5000余人;知識下鄉,利用會議、廣播、電視、報紙、宣傳欄、宣傳冊、掛圖、光碟和發放明白卡等方式進村、入戶、到人,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教育,發放宣傳資料6251份、宣傳畫2691份、光碟170張、防災明白卡3萬張、臨災避險卡3萬張;演練下鄉,在主汛期前,組織各縣市區完成1至2次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演練。地災高發易發區將演練延伸到鄉鎮和村組。全市共組織應急演練302次,參加演練人數20938余人。“三下鄉”使群眾對地災知曉率達到90%,涉災區域群眾對地災防治避讓知識知曉率達到98%以上,進一步提高了公眾自救、互救能力。
四是強化信息通暢。
通過電話傳真、手機短信、廣播電視等多種媒介,建立省、市、縣、鄉、村、組六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信息互通平臺。同時,加強與氣象監測部門協作,每日氣象信息和重要預警。今年以來,共各類預警信息30000余條。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深入貫徹黨的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個環節,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緊密結合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總體目標和要求,把地質災害防治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保護效益的協調統一。
二、全縣地質災害現狀
全縣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全縣已劃分出4個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總面積300.52km2,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71.7%。目前,全縣實有地質災害隱患點共58處,(詳見附件1),其中滑坡17個,崩塌37處,泥石流溝4條,直接威脅人口達3457人,房屋(窯洞)2248(間),各級道路18390米,潛在經濟損失約4.459億元。
三、2021年地質災害發展趨勢預測
根據全縣地質災害分布、發育特征,結合2020年全縣降水趨勢預測預報,2021年全縣地質災害發生趨勢預測如下:
(一)誘發原因分析。一是地質災害基本發生在汛期,主要誘發因素是暴雨和持續降雨。二是道路、工程等建設已成為我縣地質災害發生的重要誘因,且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現象越來越頻繁。三是我縣地質構造復雜,地貌特征顯著,極易誘發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
(二)地質災害發生時段的預測。地質災害的發生與降水密切相關,預測2021年地質災害發生的時間段為5—10月,其中6—9月為地質災害高發期。2—4月是黃土凍融作用引發崩塌、滑坡的高發期。
(三)重點防范區域。我縣地質災害高易發區有2個片區,面積172.43km2,占全縣總面積的41.1%。主要分布在包括縣城及307國道沿線、沿黃公路沿線、郭家溝一岔上溝、高速公路沿線以及清大公路周家墕至冉溝段沿線一帶。中易發區面積128.09km2占全縣總面積的30.57%,主要存在于公路沿線、人口居住集中的高陡邊坡和人工開挖建窯的陡坎、陡崖地段。此區域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是我縣今年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區域。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鎮(街道辦)、縣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謀劃好、組織好、落實好。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查檢查,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和目標任務,抽調精兵強將,加大工作力度,強化防治措施。要嚴格按照《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要求,落實領導包抓責任制,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層層分解任務,逐級夯實責任。
(二)落實經費,保障工作。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積極向上級爭取地質災害防治及監測經費;各鎮(街道辦)人民政府應落實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警示標牌、警戒線設立、宣傳培訓、應急演練等相關費用;縣財政局要搞好預算和資金配套,安排必要的資金,專項用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落實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處置經費、項目配套資金,保障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工作。
(三)強化監測,嚴格上報。深入各鎮(街道辦)認真組織開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訊后核查的制度,緊密監測轄區內地質災害點,及時掌握隱患情況,確保各項防御措施落到實處。特別是對工程建設等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要責成責任單位迅速落實防治措施,及時消除災害隱患。嚴格按照年報、季報、月報等填報規定,將轄區內的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災情和地質災害預報等情況如實報告縣政府和資源規劃部門。
(四)面向基層,宣傳培訓。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宣傳培訓工作,通過制作專題片、公益廣告片,結合“防災減災日”“地球日”“土地日”等活動,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汛前組織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和隱患點避險演練,務必做到宣傳培訓、應急演練全覆蓋,應急演練、避險演練100%,全面提高群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工作責任落實。
我局及時召開了局務會和干部職工大會,就安全生產工作的會議精神進行了認真貫徹,并明確要求,全局上下要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嚴格履行職責,努力抓好礦山和地質災害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會議明確的各項工作任務,促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各相關鎮均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要求編制并地質災害防御預案,明確了值班制度、監測預警制度、群測群防制度、災情速報等相關制度,并將各項任務落實到了具體的防災責任人和監測責任人。各相關鎮均能將市人民政府和市級相關部門的預測、預報和預警信息及時至監測責任人、監測人員等相關人員。同時,相關鎮落實的100余名監測人員能夠認真履職,并做好了相關監測記錄。
(二)全面安排部署,狠抓地災巡查。
召開了全市成員單位和相關鎮地質災害防治會議,分管副市長在會上做了詳細部署。會后,我局會同市監察局、市安監局和相關鎮有關人員對山區鎮和沿山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了檢查,并對全市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措施和責任落實情況進行了督查落實。
(三)積極組織動員,搞好宣傳工作。
各相關鎮結合今年的防汛趨勢,請了相關專家對鎮、村、組干部、監測人員和有關群眾進行了專業知識的培訓,參加培訓人員累計達330人次,確保當地干部群眾識災、防災明顯提高。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進一步落實地質災害防災責任和措施;要把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層層分解,逐級落實,切實增強事故防范能力。
(二)廣泛宣傳,群防群治。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進一步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礦產資源管理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知識。教育群眾積極參與整治行動和開發監管,不向非法開采經營者提供便利條件。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和作業人員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做好國土資源管理領域安全生產工作。
(三)扎實推進,確保實效。
一、關于防汛抗旱工作
(一)強化認識,切實增強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我縣地理位置和地形、氣候特殊,自然災害頻發,水旱災害常年存在。抗御洪澇和旱災,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努力減輕災害損失,始終是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項關鍵性基礎工作。近三年以來,我縣雖然沒有發生全縣性的大洪大旱,但局部災害仍然年年都有發生。為此,各鄉鎮、各部門要正確分析形勢,充分認識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和重要性,切實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扎實推進防汛抗旱各項工作,為全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1、要從形勢出發強化認識。由于我縣地理、地形、環境特殊,境內年際、年內降雨時空分布極為不均,洪澇和旱災在任何年份都有可能發生。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雨季開始于月上旬中期,結束于月下旬中后期,雨季強度為正常或略強,高峰期較為明顯,降水相對高峰期出現在月中旬末到下旬前期、月上旬末到中旬前期。預計登陸或影響的臺風(或熱帶風暴)略多,約8到10個,夏季將有1個較強的臺風(或熱帶風暴)影響,防汛形勢十分嚴峻,局部地區可能發生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和地質災害。根據各方面匯總的情況判斷,今年大家要高度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病險水庫及山塘的安全度汛;二是河道的防洪安全;三是地質災害點的安全防范。
2、要從現狀出發強化認識。近年來,通過大量水利建設,我縣水利工程的防災抗災能力大大增強,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全縣防汛抗旱工程體系尚不健全,整體防災抗災能力還相當脆弱,因此,防汛抗旱任務十分艱巨,大家一定要認清現狀,摸清底子,以更強烈的責任感把防汛抗旱工作抓緊抓實。
3、要從大局出發強化認識。年是國內外經濟形勢較為復雜的一年,也是我縣把握機遇、尋求突破,在全面融入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中加快崛起的關鍵之年。全縣上下正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全面實踐科學發展觀,在先行先試上主動作為、攻堅克難、激情奮進,在建設“五區四地”的實踐中實現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樣的大背景、大環境、大形勢、大任務對防汛抗旱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防洪保安工作的重要性也顯得更為突出,各鄉鎮、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增強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充分做好迎戰洪澇旱災害的各項準備工作,特別是重點險工險段的安全度汛工作,不能有任何閃失,確保為全縣集中精力抓發展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突出重點,全面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各項工作
各鄉鎮、各部門要立足“防大汛、抗大災”,細致周密地做好各項防汛抗旱準備工作,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防汛檢查,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工作不留盲點、工程不留隱患。
1、狠抓汛前檢查督查。各鄉鎮、部門在前段汛前檢查中查出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部署落實的情況怎么樣?整改措施有沒有到位,是不是存在僅僅停留在走走看看的情況?希望各鄉鎮、部門的負責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視,確保檢查出的問題處理到位,特別是對各類防汛預案、物資準備、重點工程的質量等重點環節,一定要保質保量落實到位,對一時處理不了的問題,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度汛措施,落實搶險隊伍,備足防汛物資,確保安全度汛。縣防辦要重點抓好督查督辦工作,做到組織、工程、預案、物資、隊伍“五落實”。
2、狠抓各類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的制訂和完善。完善的預案是做好防災抗災工作的重要前提。各鄉鎮、部門要結合實際,抓緊做好村級預案、集鎮預案、山洪災害預案、水庫搶險轉移預案、部門防洪預案等各類預案的修訂完善,切實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完整的防汛抗旱體系。同時,要突出關鍵環節,狠抓預案的落實,確保一旦需要,作用能夠真正得到發揮,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這里需要突出強調兩個方面問題:一是水庫特別是非空庫運行的病險水庫的搶險救災應急預案。防汛直接責任人一定要熟悉預案,做到心中有數,絕對不能出現“汛情發生時想不到預案或預案不適用、甚至不知道預案在什么地方”等情況。二是對于村級預案,各鄉鎮一定要高度重視,請各鄉鎮會后立即重新部署村級預案的修訂工作,切實摸清各村防汛實際情況,做好最充分的準備,一旦需要,確保拿得出、用得上、有實效。
3、狠抓防汛物資儲備和應急隊伍建設。要嚴格按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關于要求落實防汛儲備物資的通知》05號)文件要求,結合本鄉鎮本部門實際,保質保量抓緊儲備防汛物資。要適應搶險的需要,增加防汛搶險物資品種,盡可能儲備一些新設備、新材料。要落實防汛搶險隊伍,縣、鄉、村三級應急搶險隊要扎實開展演練,切實提高實戰水平,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要抓緊組建群眾性防汛隊伍。在這里要強調兩點:一是對重點工程特別是水庫、在建水利水電工程的安全度汛,必須確保儲備足夠的搶險物資;二是要切實建立能拉得出去的防汛搶險隊伍,各鄉鎮要對現有勞動力情況進行登記造冊,要廣泛宣傳發動,縣級防汛搶險隊伍由縣人民武裝部組織成立。
4、狠抓預警預報水平的提升。要加強防汛抗旱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做好縣級預警報系統的維護,確保雨水情信息自動采集設備正常運轉。同時做好縣級防汛指揮決策系統、衛星云圖接收系統、雷達預警系統、應急會商指揮系統、商務領航業務平臺等防汛抗旱基礎設施和平臺的日常維護和運用,實現縣防汛調度異地會商、部分重點站點遠程監控和鄉鎮水庫雨水情信息自動采集、傳輸與接收,充分發揮現代化防汛抗旱軟、硬件的作用。各成員單位要加強協作,密切注視雨情、水情、工情和天氣形勢變化,認真做好汛情、災情的監測、收集和分析處理。要加強會商和預警預報,及時提出調度決策意見,落實各項防汛搶險措施,確保防洪安全。要切實加強對臺風、山丘區局部暴雨的動態監測,對臺風暴雨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及時作出預報,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通訊等平臺,把有關預警、預報信息及時通知到最基層群眾。
5、狠抓河道清障和采砂管理。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堅決杜絕私采濫挖現象,確保河道安全度汛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各鄉鎮會后要抓緊時間進行一次徹底的河道清障整治,進一步加強采砂管理,特別是主汛期內必須全面禁止采砂,所有采砂船必須靠岸錨固或起吊上岸。縣防指要組織有關部門對重點部位加強監管,加密開展明查暗訪,對發現的問題,堅決從嚴查處,并追究相關部門和責任人的責任,縣防指在明查暗訪時要做好文字和圖像記錄,作為追究責任的依據。
6、狠抓水庫山塘防洪安全。要全面落實水庫山塘防汛責任制,落實好防汛責任人、防汛指揮調度、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和防洪搶險應急預案“四項管理制度”,這里所指的水庫包括縣里的水電站水庫。根據《防洪條例》規定,已建水電站的汛期調度運用計劃由其工程管理單位制定,并報其行業主管部門即經貿局審批后,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備案,接受監督。已建水庫、閘壩、在建水工程的汛期調度運用計劃由其工程管理建設單位制定,并報其行業主管部門即水利局審批后,報地方防汛抗旱指揮部備案,接受監督。因此,請各有關單位根據本單位的職責和權限,認真做好所管轄水庫的汛前、汛中和汛后安全檢查,合理審定汛期度汛計劃,確保水庫安全度汛。對于水庫建設和管理運行中的薄弱環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安全度汛措施,必要時降低水位或空庫運行。要加強水庫安全監測和壩體巡查,提前做好應對各種困難條件下的雨水情監測、防洪調度、下游人員轉移安置、應急搶險等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對山塘的管理工作,所有山塘要進行分類管理,對涉及到下游群眾安全的要重點管理,落實責任人,制定搶險應急預案。一旦發生嚴重險情,要迅速啟動水庫搶險預案,及時通知下游群眾轉移。
7、狠抓抗旱準備工作。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把防汛抗旱作為一個整體來抓,既要能夠防洪,又要能夠抗旱。針對抗旱,要早準備、統籌安排。要深化旱澇急轉的規律性認識,在組織領導、工作舉措上把兩者有機地聯系起來,科學認識,科學治理。要以縣級抗旱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為契機,深入推進由單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轉變,把保障人畜飲用水安全作為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務,把解決供水困難問題作為抗旱工作的核心目標,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優化水資源配置,著力抓好旱情監測和蓄水保水工作,為可能發生的干旱儲備水源,確保供水安全,努力保障生活、生產、生態用水需求。干旱時,要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則進行水源調度,合理配置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工農業生產用水,分清緩急,確保重點,兼顧各方,最大限度地發揮水資源效益,確保防汛抗旱兩不誤。
(三)嚴明紀律,全力保障防汛抗旱工作順利進行
防汛抗旱工作,關系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各鄉鎮、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類防汛責任制,嚴明紀律,服從指揮,狠抓落實,在思想上、組織上、技術上、物資上做好防大汛、抗大災的各項準備。
1、要落實組織保障。要全面落實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健全分級、分部門負責制。水庫、地質災害點、在建工程要進一步明確行政責任人和技術責任人,而且要在這個月底前全部上崗到位,并在媒體上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切實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防汛抗旱責任人要對防汛抗旱工作開展經常性督促檢查,對領導不力、工作失職或因處置不當而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查處,并依法追究責任。
2、要落實措施保障。一是要做好工程準備,各鄉鎮要利用主汛期到來前的有限時間,對險工險段進行一次全面排查,重點放在水庫、地質災害點、堤防、集鎮防洪和在建工程。在排查過程中,要立足于防,切實按照省市的要求和防汛預案的安排,把各種防汛抗旱的應急措施和建設任務落實下去。對排查發現的險情隱患,一定要整改到位。二是要做好防汛非工程措施準備。針對近年來防汛抗旱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修訂、完善、細化各類防災抗災預案,并及時預演或抽檢。按照《防洪法》、《防汛條例》的要求和分級負責的原則,將所需正常防汛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滿足各級防汛部門的業務需要,保證防汛工作的正常開展。及時補充和儲備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根據防汛工作需要,分級組建搶險隊伍,并開展實戰演習,提高應急能力。
3、要落實制度保障。要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帶班制度,值班不到位,是防汛工作的大忌,往往會貽誤時機,造成嚴重后果。全縣各級防汛部門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主汛期嚴格實行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強調三點:一是從月日進入主汛期后,各鄉鎮各成員單位和各水庫管理單位的防汛值班一定要到位;二是出現重要險情或進入防汛狀態,必須要有領導指揮;三是要保持防汛抗旱信息暢通,按規范報送有關防汛抗旱信息。
二、關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鄉鎮的同志工作很忙,同時也本著節約行政成本的精神,這次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今天一并召開。
大家都知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我縣防災減災抗災工作的重中之重,之所以重,主要是重在地質災害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威脅大,同時地質災害發生具有明顯的突發性、多發性。我縣自年開展地質災害點監測以來應該可以說成效明顯,大家今年一定要一如既往,抓好各項防治工作落實,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這里我突出強調三點:
(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到摸清底子、掌握實情。我縣構造線主要為北東向和北西向兩組,控制著各地層和巖體的分布,大致以溪源——伊家一線為界,西部以太古代老變質巖為主,東部以中生代火山巖火山碎屑沉積巖為主。由于西部老變質巖風化強烈,風化土層較厚,這一特殊的巖土體結構致使大面積范圍內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在強降雨的誘發下,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主要發生于里心、溪口、濉溪、伊家、客坊、黃埠和均口等鄉鎮。從地勢方面看,主要分布在河邊和山邊地帶。據普查統計,全縣共計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247處。其中滑坡234處(含32處不穩定斜坡)、崩塌12處、泥石流1處,威脅1653戶8640人。根據預測,年初步掌握的危害性地質災害點主要有:小學滑坡、滑坡、當然,還有一些還未全面掌握。因此,各鄉鎮、有關部門一定要對轄區內的地質災害點進行一次再排查、再整治,特別要對前期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兩卡”發放不到位、不規范;地災點監測方法、記錄不規范;地災點獲救牌未修復;預案缺乏可操作性以及村一級未健全值班、監測、巡查、速報制度等問題,全面落實整改措施,查明隱患,確定防御重點,明確防御責任,增強實時監測、指揮決策、應急反應能力。一定要有思想準備,充分認識地質災害具有多發性、突發性的特點,切實從思想上、措施上、責任上落實到位,消除僥幸心理,作好打大“仗”、打硬“仗”的準備。
(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到措施落實、成效明顯。汛期是地質災害的易發、高發時期,據統計,約70—80%的災害發生在汛期。因此,我們必須抓住這一關鍵,高度重視汛期地災防治工作。
一是務必開展一次汛前隱患排查。要充分發動鄉、村、組干部群眾,逐點排查人口密集區和學校周圍、山區斜坡地帶及交通干線兩側、水庫庫岸、礦山采空區以及已查明的隱患點等地質災害易發區域,并按時按要求將排查數據上報縣國土資源局。
二是務必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要把防災責任落實到村、到組、到人、到隱患點。對重要隱患點必須劃定險區范圍,設立警示標志,逐戶發放防災明白卡,制定群眾轉移預案,并在隱患所在村(居)、組,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
三是務必完善地質災害監測方案。要完善監測網絡,落實必要的監測人員、監測設備和監測經費,對可能發生災害的地方要進行加密監測,做到及時發現,果斷避讓。國土部門要加強監測技術指導和監測業務培訓。
四是務必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各鄉鎮和部門都要設立報警、值班電話,每個災害點都要自上而下落實專人負責,實行汛期24小時值班,不得流于形式或疏于管理。主要領導要保持通訊工具24小時暢通,發生災害立即報告,快報事實,慎報原因,快速反應,發生災情要在第一時間組織搶險救災。
五是務必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科普宣傳力度。要廣泛宣傳,增強干部群眾的防災意識,努力提高全社會防災抗災能力。各鄉(鎮)汛前要印發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單,國土部門要印發地災防治知識宣傳手冊,制作地災防治專題片在電視臺播放,讓廣大干部群眾掌握必要的防治知識和應急搶險辦法。
(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到責任明確,形成合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事關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大局,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必須切實履行防災救災職責,加大群測群防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一是要提高認識。要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危機感,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要站在執政為民的高度、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這項工作,只有思想認識提高了,工作才能出成效。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議事日程,認真研究、部署、檢查、落實。
二是要加強領導。各鄉鎮要按屬地管理原則,健全領導機構,加強轄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認真研究,精心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不折不扣落實好防災救災必要的資金、物資和人員。要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切實增強快速反應能力。對重點危險區要成立應急搶險指揮部,組建應急分隊,完善應急機制。
三是要標本兼治。要扎實開展一次詳細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摸清轄區內地質災害發生情況和成災原因。掌握實際情況,為做好防治工作打好基礎,為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實施提供科學依據。要突出重點,綜合整治,嚴格按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進行,“防”要全面到位,“治”要科學合理。
四要形成合力。各鄉鎮、部門要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按照職能分工,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國土部門要負責全縣地質災害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發現地質災害險情時,按地質災害速報制度向縣政府和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報告。交通部門要組織對公路沿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監測和治理,在隱患路段設立醒目的警戒牌;在地質災害發生時,要做好防災搶險人員、防災物資及撤離人員的緊急運輸工作。旅游部門要組織對旅游區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加強從業人員的防災知識培訓。景區開放時間要避開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暴雨期,在游覽路線和景點選擇上,要避開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地段、地點。在進行旅游區(點)開發建設時,要督促建設單位在初設階段或施工前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教育部門要建立學校汛期值班制度和地質災害點的巡查、監測制度,加強地質災害點的監測,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域要設置警示標志。要建立健全學校主要負責人本單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責制。
城建部門要加強項目建設及民用住宅的規劃管理,杜絕在地質災害易發地段規劃建設,禁止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削坡建房和從事不合理的工程活動;要加強對原削坡建房并形成高陡邊坡的民宅的監測,并實施必要的防治措施。財政部門要將地質災害救災防災經費列入預算,統一管理上級及外援救災資金,負責向上級申請救災經費。民政部門要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協助做好搶救、醫治、轉移傷病員等工作,負責災情統計和災后救濟工作。
為了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我局成立了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局長王永高為組長,局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相關科室、國土資源所負責人為成員。礦管科具體負責,協調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各相關科室密切配合,采取得力措施,建立細化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責任到人,工作有力,扎扎實實做好安全生產檢查工作。
二、制定方案、周密安排
我局制定了縣國土資源局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對大檢查工作的范圍、重點、方法、要求、記錄以及發現問題的處理措施,時間安排等做了周密安排。
落實科室和局屬機構的責任和任務。礦管科負責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對合法礦山,礦管科要全面落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要加大礦山檢查力度,杜絕越界、越層采礦,持無效證件采礦等違法行為。組織礦山安全生產檢查工作。積極配合安監部門加強安全監管和安全隱患整改工作。
監察大隊負責“打非治違”工作。積極組織開展礦山動態巡查,制止、打擊取締無證非法采礦行為,對證照不齊和違法開采礦山責令停產整頓,并依法立案查處。
地環科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做好地質地質災害隱患再排,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和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和工程治理。
三、全面布置、認真檢查
1、深入礦山逐一檢查
目前我縣生產和基建礦山共21個,自6月25日開始,礦管科工作人員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礦山企業的實際情況,對照檢點,逐戶排查,21家礦山企業排查率達100%。縣政府分管負責人高度重視,帶隊重點檢查了龍橋鐵礦、馬鞭山鐵礦等礦山的安全生產工作;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帶隊檢查了鐘山鐵礦、楊山鐵礦等礦山的安全生產工作。通過排查發現,我縣礦山企業對安全生產工作高度重視,都成立了安全生產領導組,制定了自查自糾方案。通過對礦山采礦權登記發證資料的檢查核查,礦山采礦許可證都在有效期內;通過對礦山批準范圍和平面、井上下對照圖的檢查核查,未發現越界、越層采礦等違法行為。要求礦山嚴格按照批準的范圍開采,杜絕越界、越層采礦行為。
2、加強巡查,嚴厲打擊非法開采行為
執法監察大隊負責組織全縣執法動態巡查,今年6月份以來共組織巡查56次;各國土所負責轄區內動態巡查和監管,對轄區內已發生非法開采區域每2日至少巡查一次,發現非法開采行為及時報告鎮政府和國土局執法大隊。國土局會同所在鎮政府組織工商、公安、供電等部門實行聯合執法,打擊取締非法開采礦山。今年6月份以來共發現涉嫌非法開采18起,全部依法立案查處,查扣作業機械10臺套,拆去變壓器2臺,斷電5處,沒收非法所得3.364萬元,沒收非法采出的礦產品4842.5噸,許本權等2起非法開采礦產資源案件已移交公安部門處理。這些案件的及時查處有效地遏制了非法開采行為頻發態勢。
3、加強地質災害防治,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地環科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再排查,重點是對可能危害城鎮、學校、農貿市場、鄉村等人員聚集區以及重大建設工程、農民切坡建房的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確保了不留死角;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快速反應機制,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加強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加大防災知識宣傳,普及預防、辨別、避險、自救等地質災害防治應急知識,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加強地質災害點監測,對地質災害點每日監測2次,強降雨期間每2小時監測一次;大力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搬遷和工程治理。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自5月1日起實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加強值守。強降雨期間與氣象部門聯合地質災害預警15次,對龍橋凌安和湯池三沖地質災害點實行駐點監測,組織人員撤離,共撤離13戶46人,搬遷2戶。近期強降雨期間全縣沒有發生重大地質災害,未發生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四、下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和管理。日常檢查管理常抓不懈,著重對礦山開采的動態監管,及時了解礦山采礦范圍的變化情況,監督礦山嚴格按照開發利用方案開采礦產資源,杜絕越界、越層采礦行為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