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農村住宅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前言
我國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解決好農村住宅建設,對解決“三農”問題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農村住宅的建設,不僅關系到廣大農民居住條件的改善,而且對于發展農村經濟、節約土地、節約能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新農村建設力度的加大,新農村社區成為了一種新的趨勢,為了建設好新農村社區,所做住宅設計應以促進農村地區發展為目標,從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社會倫理、資源節約、經濟、產業、土地、等多層角度來綜合思考。
提高做好新農村社區住宅設計工作的認識
加強新型農村社區住宅設計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礎設施,促進生產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改變農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近年來, 新農村社區住宅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村莊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但是,村莊住宅設計中還存在較多問題,村莊基礎設施不完善、垃圾亂堆、污水亂排、村容村貌差,導致“有新房無新村,有新村無新貌”;村莊布局散亂、住宅風格不協調、建設檔次低,導致村莊建房先建后拆,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建新房不拆舊房,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等等,這些問題影響了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影響了農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因此,做好新農村社區住宅設計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農村社區的住宅設計要點
改變農村傳統住宅耗能、耗材、結構不合理的局面
引導農民按規劃集中建設節能、節材、內部結構適合居住、外形美觀大方的新型住宅。住宅建筑應符合安全、適用、經濟和美觀的原則,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節約資源、抗御災害等規定,體現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對具有傳統建筑風貌和歷史文化價值的住宅或祠堂等應進行重點保護和修繕。住宅布局應以雙拼式、連排式為主,積極引導公寓式住宅建設,限制建設獨立式住宅。內部平面應做到動靜分離、居寢分離、潔污分離和人畜分離,切實提高住宅標準。城鎮郊區和人均耕地不足1畝的平原地區,每戶宅基地用地不得超過134,人均耕地超過1畝的平原地區,每戶宅基地用地不得超過167,山區、丘陵區每戶宅基地用地不得超過200;小戶住宅建筑面積不超過180,大戶建筑面積不超過250;建筑基底面積不應大于宅基地面積的70%;層高不宜超過3m,底層層高可適當增加,但不應超過3.6m。
(2)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功能布局
對農村住宅進行設計時,戶類型、戶結構、戶規模是決定住宅套型的三要素。除每個住戶均必備的基本生活空間外,各種不同的戶類型還要求有不同的特定附加功能空間;而戶結構的繁簡和戶規模的大小則是決定位宅功能空間數量和尺寸的主要依據。例如:種植糧食、蔬菜、果木及飼養家禽家畜的農業戶型,它要求的特定空間就是生產工具的貯藏,糧倉、蔬菜的存放,以及小規模的庭院雞舍、豬圈等。對于那些從事農村各類工商業的專業戶,就要有小型作坊、工作室、業務室等用房。對于經濟收人比較高的農村,就要以基本家活空間為主.并要增設
客廳、書房或健身房等。
根據農村常住戶的規模,有一代戶、兩代戶、三代戶及四代戶。一般兩代戶與三代戶較多,人口多在3―6口。這樣基本功能空間就要有門斗、起居室、餐廳、臥室、廚房、浴室、貯藏室。并且還應有附加的雜屋、廁所、曬臺等功能。而所需要的套型應為一戶一套或一戶兩套。當為3-4口人時,應設2-3個臥室;當為4-6口人時,應設3-4個臥室。如果從事工商業者,還可根據實際進行增加。
(3)住宅平面設計――以門廳、臥室、起居廳與客廳為例
①門廳
在農村中,傳統的民居住宅設門廳的不多,進門直接是堂屋、起居廳,沒有空間的過渡。新農村建設中,按照合理的文明的居住行為,門廳設計必不可少,這樣便于換鞋、更衣以及存放雨具等,同時還起到屏障及緩沖的作用。
門廳的面積以3-5m2較為合適。其地面做法應以容易打掃、清洗和耐磨為原則。門廳最好是單獨設置,也可以是大空間中相對獨立的一部分。
②臥室
對于臥室的平面設計,首先要明確臥室的功能,且應做到生理分 室,做到各種類型的臥室有其相應特點,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臥室的朝向及通風對保證戶內的衛生及使用條件影響較大。臥室的朝向及通風與它所在一棟房屋中所處的位置有關,也與內部組合方式有關。臥室的開間尺寸一般在3.3m、3.6m;進深為3.6m、3.9m、4.2m甚至5m;凈高均在3.2~3.5m。 主臥室面積在12~18m2之間,應設專用的衛生間,專用壁柜,并要有好的朝向。庭院式住宅的主臥室宜布置在二層,單元式住宅的主臥室,則應布置在住套的盡端為好。在農村中,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住宅中必須設置老人臥室。老人臥室最好設在一層,朝南,這樣陽光充足,有利于老人的身體健康。老人臥室中應設置專用衛生間,并設扶手和坐便器,適合老年人使用。老人臥室還應鄰近出入口使之出入方便,利于交往。老人臥室面積不宜過大,過大則感到空虛,一般在l2平方米左右為宜。 ③起居廳與客廳
起居廳與客廳各自的功能是不同的。起居廳是對內的,而客廳(堂屋)是對外的。凡是鄰里交往、來訪賓客、婚壽慶典等活動均應納入客廳的使用功能;起居廳僅供家人團聚、休息、交談和看電視之用。在農村單元式住宅中,起居廳和客廳一般是合在一起的,而在庭院式住宅中二者是分離的,客廳設在一層,起居廳則設在二層,少數也有兩者合一設在一層。
(4)住宅設計質量
農村居民的經濟實力相對而言較差,總體住宅施工質量較差。農民自建房存在質量差、使用周期短等諸多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積極加強住宅設計質量監管機制,同時地方政府也應該加大對農村住房的投資力度,應該派遣一些有經驗的建筑師對農村社區的設計與建設進行免費的指導,有效規范農村建筑施工隊伍管理。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農村住宅功能適用性地域風格
新農村建設的開展已有時日,新農村住宅的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然而在調研中發現,新建農村住宅在從傳統走向現代、從“舊”到“新”的轉變過程中,其功能、風格等方面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此次調研,我們對關中地區旬邑縣各村莊的新建農村住宅的建筑功能功能與建筑風格方面進行調研分析。尋求改進、優化的方法,希望能為設計出功能合理、具有地域風格的優秀農村住宅提供參考。
傳統關中民居的形制
關中地區位于陜西省中部,該地區傳統的民居形式在中國的民居建筑史上具有源頭性、經典性的重要地位。處于不同地理環境中的民居,在漫長的歷史過演變過程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形態,顯示出各個地域的文化特征。
平面布局
由于關中地區夏季炎熱,宅院的平面布局多為南北向、窄長形的院落布局(圖1-1),雖然不像北方大城市中的四合院那樣封閉、嚴謹,但仍采用軸線對稱、圍合成院的形式。這種窄長形布局借助兩側廂房形成的陰影,使院內空間長期處于陰影區中,在夏季起到良好的避暑作用,并且利于院內通風。
關中多獨院式民居,院落由木構架、土坯墻、夯土墻、磚墻為材料的單坡頂建筑圍合而成,屋頂形式以硬山式居多,坡面均朝向內庭,高聳的單坡頂屋脊,有效減少風沙的侵襲。房間布局沿中軸線對稱布置,以坐北朝南的院落為例,一般由南向北依次為門房、庭院、兩側的廂房、正房和后院等部分構成(圖1-2),功能布局緊湊。從高空俯視,院落形似一個頂部內凹的長方形盒子。
立面裝飾
關中地區傳統民居建筑的外立面,墻身一般夯土磚材料,建筑色彩以灰黃色為主,整體上顯得樸素而不失穩重。建筑的各個部位均有裝飾――木雕、石刻、磚雕都有發展,其中石刻、磚雕居多。門樓、照壁、屋脊、神龕、上馬石、栓馬莊等部位均體現著精致的磚雕和石雕(圖1-3),呈現出一種端莊典雅、嚴謹實用的文化風格。
關中地區農村住宅的現狀與分析
在新農村建設中,無論是整村搬遷還是舊村改造,新建住宅都在努力向城市化發展,這將是我國農村住宅演進的必然趨勢。但應該認識到,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科學、謹慎的引導農村走向現代化,而不是一味的“克隆”與“復制”。對此,我們對關中地區旬邑縣的瑯琊洼新村、大槐樹村、鎮頭村等多個村莊的新建住宅的現狀展開了調研與分析。
住宅的功能布局
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好“新”與“舊”的關系,在繼承傳統關中民居建筑優點的基礎上,使農村住宅向城市化、現代化發展,是設計出優秀的新農村住宅的關鍵。目前,土地資源日趨緊缺,農村宅基地面積普遍縮小,但這并不代表農村住宅的功能也隨之減退。新農村住宅的設計應該向著功能緊湊、布局合理的集約化方向發展。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并總結出目前該地區新建住宅中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
(1)缺失必要的院落空間
前院的缺失:傳統關中民居中,庭院是其空間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關中民居的精髓。然而在一些新建的農村住宅中,前院消失僅保留了后院(圖2-1)。前院的消失,導致住宅的客廳與街道僅一門之隔,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毫無過渡的銜接,使安全感大大降低。沒有了前院也就失去了良好的鄰里交流空間。
后院空間利用不充分:無論是傳統或現代的關中民宅,后院一直是村民進行簡單生產勞作的場所。后院的使用頻率很高,然而前院消失加之室內儲藏功能較弱,導致后院儲物負擔加大。由于沒有合理的分類布局,物品存放零散、隨意性強、占地面積大,影響后院的正常使用。
(2)居住空間不滿足村民的使用需求
空間大小分配不均:調研中發現,相對于城市住宅起居廳面積多在12~25平米而言,農村住宅起居廳面積普遍較大,反而臥室的面積有些小,儲藏空間也偏少。這樣不僅造成面積浪費而且影響其他功能空間的設置;
廚衛空間設計不符合實際使用需求:調研發現,新建的住宅室內都有廚房、衛生間,但村民又在后院自建了廚房與旱廁。經調研得出下列原因:①廚房:新建住宅的廚房雖設計在室內,但生火方式仍以柴草、煤為主要燃料而且存放于后院。生火時需要多次往返于廚房與后院,不但使用不方便而且影響室內衛生。②衛生間:由于關中地區較干旱,取水困難是當地一大問題。另一方面,自來水尚未每村接通,即使開通自來水的村莊,也經常受停水和限時供水的困擾,沖水廁所在當地實用性不高。
(3)儲藏空間嚴重不足
住宅的儲藏空間對于在城市生活的人們來說是非常實用的功能。在農村,住宅承擔著生產與生活兩大部分功能,相比城市,儲藏空間更顯得不可或缺。然而,當地新建住宅的功能組成中忽略了這一重要功能組成部分。在這種情況下,農民便用空閑的房間當作儲藏室來存放糧食及物品,可是在人口多的家庭中,由于沒有空余房間,缺乏儲藏空間這一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儲藏空間的合理與否是體現農村住宅適應性的重要因素。
住宅的建筑風格
(1)千村一面的現象嚴重
新建的農村住宅成排布置,無論在形體、色彩、立面裝飾上,均采取“復制”的方法。“整齊劃一”的建筑外觀使人們不得不在每排住宅端頭標示出每戶的姓名及門牌號,以防村民回錯了家。
(2)缺乏關中地域風格
新建的農村住宅失去了原有的風格。傳統關中民居建筑的形制、立面的裝飾元素及色彩在新建住宅上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歐式元素。甚至在有些建筑上,出現了中式屋頂形制和歐式立面裝飾的混合風格。(圖2-2)
農村的發展正處于轉折時期,村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居住者無序地滿足自身生活需求,必然帶來的是對原地區民居形態的破壞。如何對其進行適當引導,力求在建筑功能發展的同時保持建筑的地域性,是每個設計工作者的責任。
關中地區新農村住宅的優化
通過對多個村莊的住宅現狀的調研與分析,找出關中地區新農村建設中住宅設計存在的普遍問題。結合實例對新農村住宅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功能性、地域性兩方面提出優化建議。
住宅功能空間的優化
(1)院落空間:
①恢復前院,以低矮的圍墻營造前院或以毗連溫室形式代替(圖3-1)。庭院是關中民居空間要素重要的物質承載,是關中民居的精髓。前院,雖在功能上弱化、,但不可或缺。它不僅是連接內外的過度空間,同時也創造了鄰里交流的空間。楊?蓋爾在《交往與空間》一書中說道,住宅中前院的存在可以明顯增加人們駐流的機率,為鄰里間產生自發性活動提供可能。新建農村住宅的前院可以用低矮的圍墻或柵欄圍合成具有親和力的小院子;也可以采用毗連溫室的形式作為前院,這種形式既保留了前院的功能,同時對于住宅的冬季保溫效果起到提升作用。
②后院內劃分區域,雜物分類放置;院內鋪地采用透水性材料進行鋪裝。后院一直都承擔著生產勞作、存放雜物的作用。調研中我們看到,農宅的后院存放著柴草、農具等物品,而且存放都是圍著院墻底部堆放,零亂且占地方。建議在院落中劃分區域、分類存放物品,通過簡單搭建形成立體存放空間,將常用物品放于下部不常用的存于上部,讓院墻的上部空間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不必要的占地。
農宅的后院,為了干凈整潔被厚厚的水泥覆蓋,幾乎沒有種植。在夏季,地表溫度很高,使人無法久留。這種情形,失去應有的生命力與活力,成為純粹的交通空間。因此,建議院落中的道路或者活動場地多采用透水性材料進行鋪裝,同時保留一些區域種植蔬菜、花卉,增加院落的生氣;另外可在院中種植一棵大樹以在夏季遮蔭。
(2)廚衛空間:
①增大農村住宅的廚房空間,增強儲物能力。在關中地區,由于氣候原因不適合使用沼氣,生火燃料仍以柴草、煤等為主。由于目前建成的住宅廚房面積偏小,廚房存放的生火燃料較占地方,影響廚房的正常使用;而且由于空間偏小儲存功能弱,生一次火經常要幾次往返于后院取生火燃料,很不方便。因此建議農宅的廚房空間應適當增大并且在廚房里設計存放不同類型物品的儲藏空間。
②廚房的位置要考慮與放置生火材料的院落的聯系。為了讓廚房便于使用、提高效率,應使廚房盡量靠近存放柴草等生火燃料院落的距離。建議在布局上,可將廚房與儲藏空間結合,使院落與廚房通過儲藏空間相連。不僅便于存取物品,而且在冬季可利用儲藏空間形成緩沖區,利于室內保溫(圖3-2)。
衛生間優化建議:
院落中的旱廁在一段時間內仍有必要存在;室內衛生間預留管道,前期作為儲藏空間。關中地區較為缺水,只有部分村莊通有自來水。就目前情況而言,室內沖水衛生間還不能完全發揮作用,旱廁在一段時期內仍有存在的必要。在住宅設計中加設日后可改為衛生間的儲藏室及其他可令靈活改動的房間,在以后需要時改建,增強建筑的適應性。
(3)儲藏空間:
農村住宅的室內外宜多設置儲藏空間;充分利用室內外的上部空間等形成立體的儲藏空間。農民有著節約的生活習慣,喜歡保留各種各樣的雜物,儲藏物品如生活用品、農具等。調研發現,村民通常是利用地面存放物品,即占地方又影響日常交通行走。建議增加不同高度的儲藏空間,提升儲藏空間的面積,并使儲藏的物品分區、分類存放。比如,可根據需要可在房間中安裝吊柜、設置半地下室以及室外院墻上可設計格檔,分區分類進行存儲。既節省占地又增強存儲能力,形成立體存儲。
建筑風格與形象的優化
新農村住宅的建設,注重建設的速度卻丟了建筑的性格――建筑地域性。如何在農村住宅向著城市化發展的同時,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保持建筑的地域風格。對此,提出以下優化建議。
(1)建筑材料與色彩的優化
通過對傳統關中民居建筑材料與色彩的提取,制定統一標準,采用現代技術結合傳統材質與色彩,恢復其地域風格。傳統關中民居建筑的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土墻、青磚、灰瓦、木質格窗等,建筑的色彩來自于建筑材料本身的顏色,建筑材料與色彩都具有統一性,源于自然且融于自然。因此,在現代農村住宅的地域風格保持風格方面,屋頂可采用傳統民居形制的灰瓦進行鋪裝;墻基采用青磚包砌,墻身可采用現代工程做法,而墻身外部可用傳統的泥土裝飾,這樣在保證建筑結構安全與保溫性能的同時又找回了傳統民居建筑材料的質感與色彩。
(2)建筑裝飾元素
在關中地區傳統建筑的裝飾元素可謂極其豐富,如入口的門樓及硬山墀頭都有石刻和磚雕,廂房的山墻影壁、人字山花等的磚雕。豐富的傳統元素裝飾構建與新建住宅混亂不堪的裝飾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在恢復建筑材質與色彩的基礎上增添傳統關中建筑裝飾構建,對恢復關中地區建筑風格起到關鍵作用。
優化建議:對傳統關中民居建筑的裝飾元素、符號進行提取并將其簡化,進行批量生產形成成品構件,經過簡單的施工即可安裝。每一個建筑部位提取出多種樣式,供村民們選擇,在保持關中地區整體建筑風格的基礎上使每戶住宅又有保留相對的個性。有效杜絕“千村一面”的單調風格出現。
結語
對于新農村住宅的設計,應該認真體會、分析農村住宅與城市住宅不同的功能需求,只有深入農村生活,了解各地區農村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的生活習慣以及獨特的傳統民居形制,才能真正設計出適合當地環境、符合農村實際、體現各地區獨特的地域風格的優秀農村住宅,讓源于自然的農村住宅重新融于自然。探索農村住宅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僅通過本文為建設優秀的新農村住宅提供一些建議及參考,同時希望能引起對農村住宅建設的廣泛的關注和積極的探索。
參考文獻:
李澤慧,“北京郊區新農村的住宅優化設計”,北京建筑工程學院2008年碩士論文。
隨著我國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速、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農村耕地面積保護政策的嚴格監控,如何改善人們的居住條件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國家正在大力開展農村的宅基地建設,目的是將農田進行改造,去除過去農民零散的居住方式,改造成連片的居民小區,這樣不僅改善了居住條件,還避免了土地資源的浪費現象,擴大了耕地面積,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利于推廣美麗的新農村建設,并適合大面積機械化種植。新農村的住宅建設,還有許多農村住房的翻擴建工程,這個建筑市場大,但是目前的建造方式實在令人擔憂,主要是建房的隨意性太大,有的還在原建筑物上隨便加層,通常也沒有正現的設計圖,混凝土結構物的配筋不足,甚至還用一些地條鋼,混凝土也采用現場自拌,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滿地堆放,浪費現象非常嚴重,原材料監控不嚴,以致農村建房成了低價劣質材料的傾銷之地,施工質量更得不到保證,混凝土強度偏低,鋼筋保護層過薄,也不注意混凝土的養護,導致房屋質量低劣,混凝土裂縫多,主要表現在墻體滲漏水問題比較突出;又底層的防潮層極為重要,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防潮措施,防潮層通常做不好,表現在雨季底層返潮現象嚴重,也就是常說的地面“出水”現象,影響了居住環境。因此農村住房總體上使用壽命不長,翻修頻率高,有的住房甚至不到10年就要推倒重蓋,目前農村危房的數目相當驚人,遇到臺風、地震時大量民房倒塌,這是房屋質量低劣的綜合顯現。農村住房的反復翻修,居住成本上升了,不但浪費了寶貴的資源,也加重了農民的負擔,這是當前農村住房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新農村的住宅建造
農村建房工地普遍存在臟、亂、差的狀況,必須改變這種落后的建造模式,采用〝拼裝房〞式建造是一種可行的方式,“拼裝房”是預制裝配式住宅的通俗說法,是通過工業化生產的方式,在工廠內將鋼筋了混凝土構件預制完成,并根據工程各部位的不同要求制作具有各種不同特性的混凝土預制件,然后在施工現場將其連接組裝成完整的房子。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預制裝配式(拼裝房)住宅具有建設速度快、建造質量高、綠色環保等持點。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美麗新農村,根據農村人的居住習慣,盡量與現有住房環境和習慣相似,以家庭為單位“獨居”,并要有較大的隱私空間,很顯然不適合建單元式住房,需要建造農村“別墅式”住宅。
⑴先選定建房地址,一般要選擇地勢較高、土質較好的區域,要避開魚塘、低洼地段等地質條件較差的區域,因在這些區域內建房,需要進行地基處理,造價較高,應盡量避開。
⑵根據建房尺寸,先開挖出基坑,然后根據地質條件對基坑作一些必要的加固處理。常用的有先回填碎石,也可用一些舊的碎磚瓦替代,用石夯或機械夯實,再澆筑C10~C15混凝土墊層,待混凝土墊層基本硬化后澆筑鋼筋混凝土圈梁。
⑶委托工廠制作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地下室為模塊式構件,整體性好,采用防水混凝土,出廠前經過檢查,除強度合格外,還不能有任何可見裂縫,并做好外防水層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解決地下室的防滲難題。上部結構即地上部分,也可以采用模塊式或“拼裝式”鋼筋混凝土預制件。上部結構還可以根據用戶需要,制造具有不同特色的鋼筋混凝土組合預制件。⑷待基坑中圈梁等現澆鋼筋混凝土構筑物達到設計強度后,將預制構件運到工地拼裝。最后再進行房屋水電等附屬設施的安裝及室內的裝飾。這種建造方法不僅施工速度快,圖1的“拼裝房”只要1~2天就可拼裝完成,而且質量高,可以解決目前農村建房普遍存在的諸多弊病,避免了許多后顧之憂。
3討論及建議
上述這種模式建造的住房不僅可以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開發了一部分地下資源,有利于環境的保護,顯著改善了農村的居住條件,也是未來房屋建造發展的方向。
⑴推廣“拼裝房”可以節約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建造質量。采用部分地下結構,對施工質量特別是防滲要求較高,也就是難于推廣地下室結構的最主要原因。如果采用模塊式“拼裝房”式建造,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據測算,采用工業預制件拼裝的建造方式,住宅一般可節約材料20%,節水約60%,還能有效降低建筑粉塵和噪音污染。
⑵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現在農村建房一般都是2~3層樓,由于農村居住習慣的問題,不適合向更高的樓層發展,為了增加使用面積,必然要占據更多的建筑用地,這是千萬不可取的。而局部向地下空間發展是一種較好的辦法,建房時采用下層為地下或半地下室結構,非常適合農村使用。采用底層的地下室結構,對充分利用地下土地資源、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⑶更好地改善居住條件。地下室的通風極為重要,可以采用煙道式的自然排風方式。從地下室砌筑煙道直通屋頂,也可將房屋的兩邊墻中柱制成中空的混凝土結構,通到屋頂,極為簡單。另外應重視上下樓梯設計,我國己進入老齡化社會,農村的老齡化問題更為突出,解決這類住宅老年人上下樓梯的行走問題至美重要,座椅式電梯非常適用,座椅電梯就像一個在軌道上運行的椅子,軌道是安裝在樓梯上的。因此,在樓梯預制件的設計建造時,要考慮到樓梯要有足夠的寬度,留出空間,當需要時能夠安裝座椅式電梯的軌道。
⑷“拼裝房”有利于實現建筑工程的工業化和無塵化。推廣“拼裝房”是住宅建造的發展方向,這種建造方式更適合于新農村采用。“拼裝房”可以推行多樣化設計,在工廠標準化預制生產,在現場標準化拼裝,實現建筑工程的工業化和無塵化。可以建立一批住宅產業化基地,實現定制化設計、預制化生產、物流和安裝等一條龍服務,這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新產業,而且市場潛力很大。由于市場潛力大,建立一批農村住宅建設產業化基地時,要合理布局,因預制件的運距比較遠,50km運距比較合適,因此布局不能過多,不能一哄而上,而且還要適合農村建房的特點。應該指出,“拼裝房”的預制化能更好地符合節能和環保的要求,可以更好地采用一些新技術和新工藝。如地下室部分,生產具有防水功能的預制件,地上部分的外墻采用保溫性能優異的夾心墻板,內隔墻采用各種新型節能的輕質材料,也可以采用固廢秸稈纖維制造的中空隔墻板等環保材料。“拼裝房”可以具有無限的可塑性和無限創意性,建筑面積可大可小,造型也可豐富多彩,如外墻的外立面可采用適合農村的帶有圖案的裝飾墻。屋面可以采用深受農村歡迎的仿古小青瓦式,制成預制件的整體結構,不僅整體性好,而且用不著維修等繁瑣的工作,也不影響屋面安裝光伏發電及太陽能熱水器等施。在新農村建設中推廣“裝配式”組屋,對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新農村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真正做到空間優化形態美、村社宜居生態美、綠色發展生產美,裝配式組屋必將是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方向。
作者:徐凌 張濤 胡金雙 單位:江蘇龍冠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瞿振元,李小云.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關鍵詞:新農村;住宅;建設;農村
前言: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新農村的總體要求。新農村包括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而新房舍,即農村的住宅,是改善農村居住條件和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是建設新農村的基礎。長期積累下來的社會、經濟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原因,使農村住宅在規劃布局、設計、建造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有待解決。
一、為何要建設新農村
建設新農村,是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的重大舉措。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城鄉統籌發展,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道路,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公共財政范圍,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努力消除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促進資源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建立城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共同發展的運行機制,讓廣大農民能夠像市民一樣擁有潔凈方便的自來水、清潔的燃料、整潔的廚房、舒適方便的衛生條件和平坦的道路。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要堅持五個機制:一是投入機制,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建立一個穩定的政府對農村投入增長的機制。二是工作機制,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涉農部門的事,黨和政府的各部門尤其是基礎產業和公共服務部門,都要有“一盤棋”的觀念,在制定發展規劃、安排建設項目、增加資金投入時都要向農村傾斜。三是引導農民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建立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激勵機制。四是加快建立吸引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機制。五是逐步建立改變城鄉經濟二元結構的新體制。
二、新農村建設遇到的問題
2.1 新農村規劃受人為影響較大
新農村的規劃是把幾個小的自然村整合為一個比較大的中心村,從而達到土地,公共設施的最大利用化和節約化。新農村的規劃應該突出他的自然性,合理性以及和農民的生活習慣相適應性。由于人為因素的影響,一些手中握有權利的人為了提高自己的政績,自己對于農村規劃的無知和其本人思想的落后,使得新農村的規劃不能按照其合理的方式發展,村莊的街道橫平豎直,顯得尤其呆板,出現很多一模一樣的村莊,鄉村的布局幾乎相似,讓人身處其中的時候沒有一點新鮮感和成就感。我們的規劃師在這樣的條件下不能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水平,從而使自己的設計的合理的,科學的規劃作品一改再改,最后是一部好的規劃作品成為了權利的犧牲品。
2.2 住宅設計單一,沒有從農村實際出發
在設計方面,設計師提供多種的戶型選擇,由于戶型的選擇的時候,選擇人(一般不是農民本身)帶有一種攀比心理,為了突出業績和節省自己的時間精力。所以在戶型的選擇中沒有考慮到村民的實際情況和生活習慣,選擇了一些看起來華麗但是用起來卻不實用的戶型。比如現在的戶型中在節省土地資源的原則下一般把院子設計的都比較小,然而在我們目前還不是機械化農業的前提下,大部分農民還需要一定的場地去晾糧食等,老的農村戶型一般都是把房頂建成平的以方便曬糧食,新農村在戶型屋頂的選擇上根據筆者調查大部分屋頂為斜坡式,使得農民在一定程度上的不方便;還有就是牲畜家禽的養殖問題,一般農戶都有自己家養的牲畜,這樣可以增加一部分家庭收入,然而新的農村社區設計為了達到衛生方面的要求,一般不設計牲畜家禽的養殖的場所。在調查中,農民也明確表示不想集中化養殖。筆者認為在我國農業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下,集中化養殖有些過于理想化。其實可以嘗試沼氣池的使用,這樣可以解決牲畜家禽糞便的清理和衛生等問題,也可以使得農戶家的一些能源自給自足。
三、解決新農村住宅設計合理性的辦法。
因地制宜、以人為本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基于環境條件、經濟基礎的不同,在進行具體規劃前必須進行詳細調查,針對不同農村、不同文化,尊重當地傳統習俗,尊重當地群眾的意見,切實從群眾的利益考慮,為新農村住宅建設打好基礎。
科學合理規劃根據當地實情,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合理分配土地資源,切實做到規劃科學合理,使農民住宅美觀實用,美化生活環境,減輕農民負擔,為農村以后的發展預留足夠的空間。
繼承傳統、摒棄低俗目前,我國已有一些村莊步入生態建設的行列,塑造出了特有的田園風光,為開發田園生態旅游業奠定了基礎。新農村住宅要體現當代農村精神風貌,在繼承中尋求創新,在創新中保留特色,摒棄陋俗、低俗文化。
可持續發展的利用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新農村建設,加強監管力度,避免出現浪費國土資源等現象。合理運用太陽能技術,減少能源消耗。農宅設計上要從節能出發,如建筑的朝向、開窗、材料等方面,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盡量做到環保、節能、美觀。
文化休閑場所的開發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傳統模式下的農村,村民休閑娛樂沒有固定的場所,導致形式單一、內容簡單,農村文化發展脫離綜合發展。為了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應建立大眾性文化休閑娛樂場所,以群眾需求為前提,創造宜居新環境。
在新農村住宅設計上,應當以人為本,從廣大農民的利益出發,建設適應時展的集約、生態、可持續的新農村住宅。引導農民從粗獷浪費型模式向集約型模式轉變,充分發揮建筑業對農村生活方式、文化風貌、傳統觀念轉變的巨大推動作用。
四、結語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社會和諧離不開廣闊農村的社會和諧。當前,我國農村社會關系總體是健康、穩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更好地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緩解農村的社會矛盾,減少農村不穩定因素,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基礎。總之,新農村建設要深刻地認識新農村建設(包括小城鎮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沒有統一的模式。各地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應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在學習典型經驗和示范中營造各具特色的和諧新農村。
參考文獻:
[1]農業部課題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若干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關鍵詞】房地產;參與;新農村;住宅;模式
新農村住宅建設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農村住宅發展現狀
我國共有320.7萬個自然村,63.4萬個行政村,2.2萬個集鎮,近2萬個建制鎮,總建設用地接近17萬平方公里,有10億人口在這里居住、生活、工作,可見農村房地產需求潛力的巨大。自1980年起,農村新建住宅總面積一般在6億平方米以上。人均住房面積為28.69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9.68平方米,比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積的26.1平方米多3.58平方米。雖然農村人均住房面積較高,造價高,但住房質量不高:鋼筋混凝土結構所占比例僅為37.63%,磚木結構比重為47.57%,還有14.80% 的房屋為非磚木、非鋼筋混凝土結構[4]。布局不合理,沒有配套的廚衛設施,居住條件并未得到真正改善。土地浪費嚴重,缺乏統一規劃與布置。住房建設模式落后,建筑形式單一,喪失鄉土特色。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底,缺乏節能理念和措施。資金來源單一。
二、房地產企業參與農村住宅建設的必然性
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相關政策使房地產企業參與新農村住宅建設獲得了可能。農村住宅建設為房地產開發企業打開新的市場,農村住宅產業化進程中有效引入房地產企業進行住宅建設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房地產企業可以利用在城市房地產開發經驗,進行農村住宅項目合理規劃,提供資金,提高土地集約利用,加速農村住宅建設速度,提高住宅質量,形成配套完善的住宅社區,有利于農民轉變觀念和農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利于創造整體和諧的城鄉發展格局的提高。
三、房地產企業參與的制約因素
1.土地流轉的局限性
房地產企業參與新農村住宅建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農村土地制度區別于城市土地制度,農村房地產項目在市場流通受到限制,房地產企業追求的高額投資回報較難實現。
2.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農村住宅產業化水平低
涵蓋農村住宅建設全過程的法律法規體系沒有建立,使得住宅建設從規劃設計到施工無法可依。農村住宅基本處于無設計,自建為主,采用高耗能的建筑材料,缺少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機械化施工、通用化配套、可再生能源利用成套技術和節能省地型住宅配套技術的研究。農村住宅金融體制滯后性,農村住房建設資金籌集難。這些問題導致農村住宅產業化水平較低,制約農村住宅建設。
3.農村居民思想落后和經濟生活水平不高
農民的思想觀念未能得到轉變,導致農村住宅規劃與設計系統性較差,整個農村住宅建筑市場很難有長足的發展。與城市居民收入相比,農村年居民收入偏低,農民在滿足衣食溫飽之后沒有更多的錢用在房地產的消費上,對農村房地產失去購買力,導致農村房地產發展的緩慢和農村房地產建設的質量偏低。
4.房地產企業參與態度謹慎
大多房地產企業認為新農村建設是政府的任務,房地產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不能像在城市中獲得高額的投資回報,投資回收期長,兩者很難把利益統一。因此很多業內人士不熟悉新農村住宅相關政策,房地產企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四、房地產企業參與途徑
房地產企業通過集體―開發商合作途徑參與新農村住宅建設。利用宅基地作價入股的模式,在保持集體土地所有制形式不變的條件下,提高農民的居住水平。在成都鶴林村采用重點突破性新農村建設方式,以村社集體經濟組織為市場主體,與房地產公司及建筑商合作,實施“三個集中”,壯大“新集體經濟”,創新城鄉一體化和諧發展模式,成為城市周邊農村(城郊)新農村建設的典范。農民只要用不到5%的土地與土地開發商合作,即可得到整個自然村全部村民的小區樓房安置,房地產商也獲得了滿意的投資效益。
開發商接受村委會或眾多農民的委托,定向進行農村住宅開發途。根據農民的要求,為其建設房屋,房子建好后賣給農民的行為。這種模式最主要的優點是可以按照農民的要求量身打造。開發企業按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積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對開發企業而言,這一途徑雖然盈利不太大,但基本沒有風險,而對農民而言,專業化的施工與管理可以降低成本。
五、房地產企業參與模式創新
1.創新理念
房地產企業為新農村住宅建設提供項目策劃咨詢服務,開發管理服務和物業管理服務,提高新農村住宅開發服務水平。通過農業與其他產業立體化建設拉動農村房地產需求,提高房地產企業參與積極性,塑造良好的房地產企業形象。隨著我國農村房地產的發展,房地產企業通過與政府合作,借鑒城市住宅房地產項目開發經驗,培育品牌農村房地產企業,進行連鎖開發,形成規模優勢,實現集約化發展,進行企業產品品牌的打造,促進農村房地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村第三產業的服務水平,也使房地產企業綜合效益得到提高,實現雙贏。
2.創新模式
(1)農業綜合體開發模式
房地產企業利用自身開發優勢參與農村商業項目的開發形成現代農業綜合體,完善農村社區各項配套設施。通過以農村為基地,生產優質農產品,優先向房地產企業物業服務的業主直供,并逐漸輻射至社會消費市場。打造涵蓋農業觀光旅游、鄉村休閑度假的創新型、高技術引領的農業綜合體,統一標準、品牌、生產技術,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發展成集農業、科技、貿易、會展、休閑和文化為一體的農業綜合體。
(2)連鎖開發模式
對于專業住宅房地產企業而言,可以發揮其住宅房地產開發的優勢進行農村住宅連鎖開發,改善農村住宅條件,形成完整的配套。像奧林匹克花園,有保利花園,陽光100等房地產項目利用其品牌效應,在全國村莊進行農村住宅項目開發,使得農村住宅開發規模化,集約化,房地產企業實現預期的綜合效益。
總結:在新農村住宅建設過程中應樹立農民主人翁意識,樹立自力更生為主,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幫扶為輔的運行機制,把住宅建設改造與新農村建設的其他環節有機結合,實現統籌協調、互相促進。房地產企業利用自身開發優勢,加強與政府合作,實現以農為特色,形成城鄉一體相互促進新農村住宅開發可操作模式,實現農村住宅專業化規模化開發。
參考文獻:
[1]余霜.房地產開發介入新農村建設的利弊研究[J].現代商業.2009,(12):164.
[2]魯圣鵬,李雪芹,賈燕翔.我國新農村建設中住房建設模式探討[J].鄉鎮經濟.2009,(8):11-13.
[3]范冬英,陳燕明,陳生香. 新農村住宅設計策略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10, (18):9838-9839,9853.
[4]石可,朱玉娜.淺談開發企業參與新農村住宅建設的優勢與途徑[J]. 金卡工程, 2008, (6):143.
[5]曾鵬.對規范我國農村房地產市場的思考[J].農業經濟.2004,(12):24-25.
作者簡介:
王文萱,女,1979年生,湖南農業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房地產經營管理
[關鍵詞]新農村;綠色節能;住宅建設
[中圖分類號]TU20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11 ― 0099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1
[基金項目]齊齊哈爾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編號:QSX2013-24WT)。
[作者簡介]呂春(1966―),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工程結構及墻體材料。
黨的十報告指出,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加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1〕。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在狠抓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堅持發展新農村的生態建設和環境建設,并提出了城市化、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的“三化”目標。在新農村建設中把綠色、低碳、節能環保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促進了新農村建設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轉變。近年來,齊齊哈爾市結合新農村綠色節能住宅建設,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政府投入專項扶助資金,結合農民廁所改建、畜圈改造、廚房改革等,引導支持農民建設沼氣池,實現了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便的再生利用,不僅實現了農業增產增效,而且有效地改變了農民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質量;其次,積極推廣新型保溫節能墻體材料的使用;三是采用適合當地農村特點的新型供暖方式,改造傳統浪費能源的炕灶,大力推廣和普及了省柴節煤炕連灶,提高了玉米秸稈等資源的利用率〔2〕。
一、存在問題
齊齊哈爾市地處我國北方嚴寒地區,冬季寒冷漫長,一年采暖期長達六個月之多,采暖時長超過全年一半時間以上。冬季住宅取暖問題一直是本地區住宅建設尤其是新農村住宅建設的首要問題。新農村居住區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許多現實問題,主要體現在住宅建設圍護結構節能標準不高,住宅整體檔次偏低。以梅里斯區臥牛吐達斡爾族鎮吉雅提格日住宅小區為例,著重從居住區的規劃設計、建筑節能設計、建筑材料選用、庭院環境設計以及居住區采用的供暖方式、供水管線問題、廢水及其他廢棄物的排放、日常生活燃料問題、太陽能發電設備的應用等各方面進行考察、論證,找到一種適合北方高寒地區尤其是齊齊哈爾地區新農村居住區建設的策略,通過對該策略的分析研究,從根本上改變齊齊哈爾地區新農村居住區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二、目的意義
通過對高寒地區新農村尤其是齊齊哈爾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的綠色節能居住區建設策略研究,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現階段齊齊哈爾地區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包括環境污染問題,能源消耗問題以及住宅建設成本偏高等問題,對本地區乃至黑龍江西部地區及我國整個寒區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提升,以及生存狀態的改變等一系列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新農村住宅居住區建設過程中,通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達到節能、節電、節水的要求,有效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工程造價,為建設具有北方特色的寒區新農村居住區具有指導意義。
三、建設方法
在寒區新農村綠色節能居住區建設策略研究中,其主要目標是積極推進該地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和格局。農村家庭院落是人與其所飼養禽畜共生、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并存的生態系統,又是人類文明與物質生產并存、物質和能量高度聚集的特殊區域〔3〕,從目前農村改革與發展的要求看,農村庭院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所以從總體規劃和建筑設計的角度要注重農戶庭院建設,建設一批低層低密度或者低層高密度住宅,以二層到三層為主的聯排建筑。墻體、屋面、門窗等圍護結構采用價低質優的節能材料:墻體采用新型草磚自承重體系,屋面采用保溫彩鋼板結構,外窗采用三玻中空節能塑窗,外門采用鋼制節能保溫門;采暖系統可采用水源熱泵供暖系統,積極開發我市的淺層地熱能源,發展土壤源、地下水源熱泵供暖系統。每戶配套使用太陽能熱水器;自來水采用深井過濾裝置,排水采用中水處理系統;燃氣采用集中沼氣站;路燈及景觀照明系統采用光伏發電等,形成真正的寒區新農村綠色節能居住區。
新農村綠色節能居住區建設關鍵是現在政府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給予資金及政策上的支持。同時,積極探索寒區新農村綠色節能居住區建設的試點并大力推廣。從地方村鎮角度,重要的是轉變理念,明確寒區新農村綠色節能居住區建設的主體,開發出適合北方寒區新農村建設規劃設計標準,建筑設計方案,性能好價格低的墻體材料以及采暖系統、給水及排水、供電、供氣等最優方案,從而實現最適合北方寒區新農村綠色節能居住區建設的目標。
齊齊哈爾新農村綠色節能居住區建設首先必須采取深入調查、座談的方式進行。采用規劃及建筑設計的標準圖形式,選擇適合這一地區規劃方案及建筑設計方案。根據現有的村落特點進行規劃,規劃設計可按現行的村建制或者屯建制進行規劃;采用適合現代北方高寒地區新農村建設特點的戶型進行單體建筑設計,建筑設計可開發出二戶一套、四戶一套等單層或者多層的標準圖紙;合理選用墻體等圍護材料,當地配套建設一座草磚加工廠,使墻體材料價格盡可能降低,而且充分利用當地廢棄的秸稈材料;供暖采用新型節能供暖系統,例如采用水源熱泵供暖系統;排水采用中水處理系統,減少化糞池清理費用,處理后的水可以灌溉或生活使用。再生水來源于污水處理站和雨水收集利用設施,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院區內污水處理站,雨水經管道收集后入院區內的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燃氣采用集中沼氣站;路燈及景觀照明系統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四、建設策略應用
吉雅提格日建設項目位于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臥牛吐鎮,為我市農村地區典型的達斡爾族村落。原有住宅多為泥草房或者普通磚房,采用火炕或者土暖氣供暖,供暖需消耗大量煤炭或者秸稈資源,且冬季室內溫度低,內部生活設施簡陋落后,屬于我市新農村建設中急需改造項目。該項目從前期總體規劃及建筑方案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其新農村建設的節能環保要求。無論從建筑材料選用還是項目供暖、供電和供水等使用功能方面均采用符合當地特點的工藝方法。項目采暖采用水源熱泵供暖系統,室內外排水采用管道收集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小區內中水處理站,經處理達標后回用于院區內的衛生間沖洗、小區綠化、道路澆灑等。下面主要就吉雅提格日項目采用的節水策略進行分析。
(一)再生水的利用
項目建成后擬用水源采用臥牛吐鎮公共供水水源,保證了項目區內居民飲用水的水質達到我市居民飲用水要求標準。每戶設置兩塊水表,飲用自來水和生產生活用再生水各一塊水表進行計量。再生水來源于中水處理系統和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為鼓勵居民大力使用再生水,再生水水費應大幅降低,同時引導鼓勵居民積極使用再生水,尤其消耗量較大的綠化用水,可采用雨水回用供水系統直接供水,也可以采用中水供水系統直接供水。
室內外排水采取雨水與污水分流、污水與廢水分流的方式進行。衛生間及廚房排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小區中水處理系統;所有生活污水及廢水經中水處理系統處理達標后回灌小區內的綠地及沖洗廁所等;項目區內雨水經管道收集后統一排入小區內的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內,經處理達標后用于禽畜飲用、廁所沖洗、澆灑路面,綠化用水等。小區內所收集、利用的雨水總量均按雨水收集設施設計規模確定〔4〕。
(二)環保及節水節能措施
吉雅提格日建設項目采取了一系列給水、排水、供暖及其他各方面的環保措施,尤其注重使用功能的細節設計。例如在給水直線管段設置脹縮裝置,防止水流噪音的產生〔5〕;水泵出水管止回閥采用多功能水泵控制閥,以減少噪音。潛水泵坑均采用特制的防臭密閉孔蓋,使室內環境不受影響。室外化糞池透氣管沿建筑井道出屋面高空排放,避免影響項目區內居民生活。室內衛生間采用水封效果好的地漏,以降低水面蒸發對水封的不利影響。采用具有尾流沖水功能的坐便器,以保證每次沖洗完畢后水封被充滿。
從衛生防疫及節水節能角度,生活飲用水采用不銹鋼材質的水箱,并與消防水池分開設置。生活用水水池設加鎖密閉孔蓋,并設有通風系統。公建設施內蹲式大便器及小便器采用感應式沖洗閥,洗臉盆采用感應式龍頭,防止人手接觸產生交叉感染疾病。根據《齊齊哈爾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規定,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查明地下供水管網情況,避免施工中損壞供水管道。項目建設期間,建設單位應與施工單位簽訂施工節水合同,保證施工期間節約用水。施工單位應當采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增加循環用水次數,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合理進行給水系統設計,使之能盡可能的利用市政給水管網的壓力,降低本項目供水系統的運行費用。選用節水型衛生潔具及配水件,水池、水箱溢流水位設報警裝置,防止進水管閥門故障時,水池、水箱長時間溢流排水。同時要充分利用齊齊哈爾地區充足的太陽能資源,采用太陽能熱水器制備生活熱水,在因天氣或氣候原因熱水器出水溫度達不到使用水溫時,再利用其它輔助熱源,如水源熱泵供暖系統進行加熱,以滿足生活熱水的要求。通過采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可大幅度降低其它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環境的保護。在設計中,可通過給排水專業、建筑設備專業與建筑、結構專業的密切配合,使太陽能設施與建筑物實現一體化,這一措施同時滿足了生態建筑的節能要求。
五、結語
現階段針對齊齊哈爾等高寒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環保節能等綜合多方面的研究還很少,大部分都是針對某一方面進行研究,例如復合節能墻體、門窗節能、太陽能利用、沼氣利用等〔6〕。齊齊哈爾地區新農村綠色節能居住區建設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逐步解決,未來一段時期必將得到快速發展。具體實施目標體現在規劃以單層或者多層聯排建筑為主,節地節能;建筑采用節能設計,節能標準達到65%;圍護結構中墻體材料選用草磚復合墻體,門窗采用節能型門窗,既節約能源,又降低造價;小區環境建設以庭院型功能設計為主;供暖采用水源熱泵供暖系統;供水采用中水系統,達到節水及減少廢水排放費用; 燃料采用統一沼氣池,減少費用,減少環境污染;大力推廣太陽能及光伏發電設備的應用。通過以上各方面新技術、新材料及新工藝的應用,最終達到節能、節電、節水的要求,有效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工程造價,為建設具有北方寒區特色的新農村居住區,實施節能降耗、治污減排、新型生態示范區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參 考 文 獻〕
〔1〕趙海燕,周峰涓.加快黑龍江省新農村建設的建議及對策〔J〕.理論觀察,2013,(06).
〔2〕費滟杰.全面樹起節能的大旗〔N〕.齊齊哈爾日報,2008-6.
〔3〕陳愛巧.自然村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雙向選擇的結果〔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11.
〔4〕GB50400-2006.建筑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S〕.
關鍵詞:現狀 趨勢 瞻望
中圖分類號:TU-85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2-0044-02
一、目前新農村景觀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
自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重大歷史任務后,隨著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覺悟的不斷提高,他們也迫切希望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環境。于是大規模的農村建設活動在全國各地開展起來了。因此農村的景觀建設,改善人居環境,保護和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通過對一些建設中和建設完工的農村進行了初步調研,發現目前農村建設在景觀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總體規劃與景觀設計脫節
一些農村雖然編制了總體規劃,但許多項目并不是由景觀設計師一開始就參與其中的,而是由其規劃師和建筑師獨立完成的,造成景觀建設的不完善性和被動性,甚至具有應付性。所以農村建設在景觀建設方面還處在無序狀態。
(二)建筑無法融入周圍環境
農村住宅作為一種傳統的居住形式,經過千年的衍變,它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和文化性。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新建住宅越來越多。但大多住宅都是由農民自搭自建的,建筑的色彩、格局、樣式一味的相互抄襲,缺乏整體的規劃和設計,與周圍環境極不協調,甚至還大大的破壞了周邊的環境。這些建筑不但沒有繼承或發展當地民居的傳統與特色,更不能體現當地的人文歷史背景和地域特色,反而會使之將其慢慢遺忘。
(三)景觀建設不夠全面
在目前的農村建設中,往往忽略了一些殘留的景觀滯后,如集市、街道、公共綠地等公共空間的死角及宅前屋后的個人空間,景觀建設缺乏系統的規劃。
當前的規劃者一味的只是把城市模式搬到農村,可是他們也不想想農村是否適應這種模式。其實假如真要這樣的話,可以直接把農村變為城市,沒必要做這么復雜的建設。這些完全同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的本意相違背。其真正的本意是統籌城鄉發展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縮小城鄉差距、擴大農村市場需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不是農村城市化。畢竟農村和城市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形態。
二、現在的農村景觀設計趨勢
俯瞰整個地產銷售市場,“XX花園”、“XX新城”遍地開花,我們會驚奇的發現城市中的住宅都設計成了都市中的田園,而農村中的村落卻做成了田園中的都市,廣大設計師本著為開發商創造價值的原則,逐漸形成了這股設計之風。但事實上,這樣的追求是盲目的,這就好比是中國人拋棄母語學習英文,很容易跟風操作,卻很難到位。某景觀網站有這樣一句留言:“決不要在自然中強調自然,也不要再現代城市環境中去炫耀現代!”看后筆者感觸很深,從心底佩服這位網友投機取巧的意識,但是中國的耶路撒冷、美國的故宮只能成為讓人們驚訝的怪胎。其實什么設計是經典?自然的,舒適的和適宜人的設計才是經典。
既然是居住環境,那一定是自然舒適的,農村――遠離城市的嘈雜喧囂,遠離城市的污染,在這里有輕松的環境,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作為居住環境,它本來就具備比城市更為優越的條件,但人們為了追求所謂的“氣派”,卻硬生生的要把它與城市拉回到同一條起跑線,甚至還把它降到更低的位置。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記載:一個漁夫只身舍船進入一山洞,發現一座桃源,在這里的景色怡人,居民們男耕女織,到處洋溢著安樂祥和的氣氛,與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絕。世外桃源――幾乎承載了所有人的夢想。麥克哈格也在《設計結合自然》一書說:大地是有內在價值的,土地是有生命的,它是個活的系統。也許,天然的一片森林,一彎溪流,一叢野花……在農民看來是再平常不過的東西,但作為設計師的我們就應該善于去發掘普通人視而不見的“潛力股”,而后去規整,去修飾,從而變成所有人都能夠看得到的美麗。
“麥田守望者”――俞孔堅教授,他的《沈陽建筑大學稻田校園》,是一個用水稻、作物和當地野草的作品。他用最經濟的途徑,用農業生產來營造景觀環境的案例。此案例在中國新景觀設計中影響很大,雖然并沒有涉及到我們現在討論的新農村居住環境景觀建設的問題,但他的設計思路卻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發。縱橫交錯的田壟,一望無際的稻田,在從前在常人眼里是再也平常不過的東西了。但正是由于他的發掘,我們找到了我們一直渴望的東西。那么農村的居住環境是不是可以不去一味地機械模仿城市的市政建設,而是完全可以結合農村實際特點,讓“稻花香”來代替園林的主體綠地呢?
當然,在這里筆者只是闡述了一種觀點,并不是去鼓勵模仿俞孔堅教授的這種設計理念,再好的創意也抵擋不住克隆的殺傷力,因為創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襲必將導致生命之水的枯竭,從而忘卻設計的原點。何況新農村居住環境形式也是需要多樣性的,不能讓農村的景觀設計模式化,我們要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對其具體分析,然后才能找到適合當地發展的思路。但是,不管是什么理念,都要立足于農民,因為他們才是最終使用者。
盡管每一個開發商都會扯開嗓子向市場叫囂,重復他們“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但我們卻曾不止一次的親眼看到農村的拆遷住戶,會將“花園”里的草坪鏟除,種上蔬菜;會在“花園”里的灌木上晾上拖把;會把“花園”圍上一圈籬笆,或在里面養殖家禽……。在這種情況下,有一種習慣的做法就是去譴責農民,因為他們是敗壞風貌的肇事者。但是,我卻認為廣大農民群眾是無辜的,他們這么做完全是因為有這個需求,而規劃師、設計師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他們無視了這種需要,用犧牲功能來滿足自己眼中的所謂的“美觀”。
所以,當我們著手投入新農村居住環境景觀建設的時候,就必須首先去深入了解這個群體,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了解他們需求,了解他們的審美眼光以及他們的愿望。農民――以從事農業生產為生的社會群體,其中有的也擁有自己的副業,也有的是往城市打工促農的,隨著社會主義的發展,他們受教育程度也得到了提高,有著自己的追求的眼光。他們大多熱愛自己的家鄉,對土地有著較為深厚的感情,他們渴望過簡單而富足的生活。但目前我國廣大農民同胞雖然溫飽有余,卻還談不上富裕,所以在發展新農村環境建設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走節約路線。還有大規模的規劃拆遷,促使絕大部分的農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以工代農。一個一輩子都在自己土地上的農民,今后他們靠什么養活自己一家。這些還需當前的規劃設計師好好的琢磨琢磨。
農村的鄉土樹種很多,我們在建設綠化環境時,可以更多的傾向于經濟的,符合當地特色的樹種進行合理搭配,而不是為了強調所謂的視覺沖擊,去修很宏偉的大道,兩旁配置名貴的從遠方運來的,還可能并不適合在當地生長的樹種,這樣的樹種不僅在一開始栽植的時候投資大,而且在以后的維護費用也會遠遠超過了其它一般鄉土樹種。事實上,作為居住環境,我們并不需要“震撼力”、不需要“壯觀”,我們需要的是舒適與放松,因為這里是我們的家。
另外,在這里筆者還想提的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某村因為位于高速公路旁或某國道旁,在短短兩周內甚至還要更短的時間內,所有的路邊的住宅都被齊刷刷的刷成鵝黃色,美其名曰:整頓美化。可當你折進村子的時候,你會驚奇的發現這些被“美容”了的住宅卻是一個陰陽臉(在住宅的另一側并沒有涂料),也許這也是一種特色吧。我們并不贊同這種刻意的統一,我們可以看一看澳洲這個農業大國的農村建設,雖然未曾到過,但從友人在當地所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錯落有致的村落毫無規律的延伸到遠方,其中,你找不到兩所相同的農舍,但所有的住宅都像是風景畫的一部分,恰到好處的鑲嵌在美麗的大自然之中。最美好的東西往往是原始的和自然的。
三、新農村人居環境景觀建設的前景
“綠色住宅”作為一種新起的生態人居建筑理念已深入人心。注重居住環境的生態循環,節能環保成為了“綠色住宅”的首要條件。其實綠色住宅不單指個體的住宅,而是包括整個體系。在新農村規劃中,我們應當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學和植物學等的基本原理,處理好住宅建筑與整個周邊環境的關系,使住宅和環境等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以本地植物為基體,共同組成一個適合人居住又生態循環的系統。以達到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在具體設計上,注重本地植物的運用和不同植物各方面之間的相互補充融合,不加修飾。目的使整個系統更趨向于原始狀態與自然狀態,最大限度地回歸自然。
中國新農村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發展成今天的局面也牽扯著方方面面的因素。上述筆者的觀點也許是瑣碎的、不成熟的,也許是片面的,但也代表著某個角落一部分人的呼聲。筆者衷心的祝愿我國新農村建設能夠真正的立足于農民,能夠更好更快健康蓬勃的發展。同時,農村的人居環境景觀建設也能立足于中國的國情,立足于當代當地農業的特色,愿廣大設計師能夠集思廣益,符合自然法則,遵循生態學原則,不斷開辟出具中國特色的景觀之路。
參考文獻:
[1]謝振宇、楊光穗.綠色住宅――一種新的建筑景觀.熱帶農業科學.2002(8).
人們在追求自我發展與進步的過程中,常常忽視了老人的感受,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和鄉土觀念的影響,在北京郊區還有我國的很多地方,子女與老人同住的情況十分普遍,但往往老人的居住條件要比子女的居住條件差,有些是由于子女對老人不夠重視,有些是因為老人愿意把更加好的地方留給子女住,無論什么原因導致的老人居住條件較差,都說明了在建筑設計上缺乏對老年人口的居住設計。隨著我國的發展,我國將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大多數農戶家中都有一位老人,其次是有2位老人的,很多農戶家中有2個50~60歲的家庭成員,說明老年化的農民人數增多。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會針對老年人建立長效的社會養老機制,但在這之前,老人主要還是靠家庭養老,為了體現中華民族尊老的傳統美德,在建筑設計中應該針對老人設計他們適宜居住的空間。
影響京郊新農村建設中住宅設計的因素
1國家政策
從2005年黨的第十六屆五中全會召開以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各級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對農村事業的支持,增加了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政府逐漸建立了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等促進農村發展的長效機制。國家幫助北京城郊農村改善了居住環境,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農村居民都安裝了太陽能,旱廁、火炕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造,國家還組織北京內高校教授與建筑設計人才對新農村建設做出指導,國家政策的支持為新農村住宅設計的改善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于農村的經濟條件與城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人口結構很不合理,依靠自身發展很困難,國家政策的支持與社會各界的幫助促進了農村的發展,也為農村住宅設計的優化創造了條件。
2產業結構
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人們居住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第一產業也間接地對住宅設計產生影響,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北京郊區農村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由第一產業擴散至多種產業協調發展的階段,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民也逐漸改變了手工勞動的方式,提高了機械化水平,第二、第三產業在北京郊區農村也得到了發展,據調查,農民家庭中從事第二、第三產業與農業相結合的人數達到42.9%,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占31%,單純從事農業的人數僅占11.9%。農民的生產分化逐漸明顯,有很多農民已經不再從事農業勞動,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了家庭經濟狀況,人們有了較高的收入之后,就會提高生活質量,對居住條件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農村家庭的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村建筑設計也逐漸朝城市化方向發展。
3家庭觀念
受到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農村家庭喜歡住在一起,幾世同堂的現象十分常見,家庭人口的數量眾多,通過對42個農戶的調查發現,家庭人口數量普遍為5人,占被調查農民家庭總數的l/3,人口數量3到4人的也比較多,總數超過5人家庭數量,三代家庭超過了被調查農戶總數的一半,兩代家庭占23.8%,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占11.9%。隨著農村生產方式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家庭的生產功能逐漸減退,家庭人口的數量逐漸減少,傳統的宗族觀念也逐漸淡化。但是傳統觀念對人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家庭成員雖然表面上分開了,實際上并沒有分散,有一部分兼業家庭的存在,子女和老人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在物質上都需要密切的聯系,雖然年輕人在結婚之后都愿意和老人分開住,但實際上不希望與老人分離的太遠,方便對老人的照顧,年輕人喜歡追求城市熱鬧的生活,老人們不喜歡快節奏的生活,也放不下長久以來生活的環境,這才使老少分離,也有一部分年輕人不適應大城市生活,對城市的空氣質量和物價不滿意,不愿意去市里居住。
京郊新農村建設中的住宅優化設計
1住宅設計應該體現地域特點
農村住宅建筑不僅僅是房屋形態的展現,更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因此,北京城郊農村住宅設計應該體現出地域特色。農村中很多地方自然環境優美,有的還具有歷史文化,農村住宅設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歷史的優勢,在利用自然、尊重歷史的基礎上設計住宅,在建設中應該保留原來的地形結構、歷史遺跡,使自然環境、人文建筑、歷史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展現出和諧之美。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特產的建筑材料,在住宅建筑中不妨利用這些本地的建筑材料,結合傳統的建筑手法,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住宅,還能夠節約外運建筑材料的費用。
2住宅設計應該滿足人們居住質量的需求
對農村進行住宅設計首先要了解當地人民生活特點,一般農村家庭的住宅具備生產勞作的功能,能夠在家庭中進行小規模的種植、生產活動,還要方便鄰里之間的聚會,因此,住宅中一定要有院落,可以利用屋頂或者底層空間設計室外庭院。另一個較多行為的發生地是炕上,炕在農村住宅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具有起居、睡眠、用餐、待客的作用,人們普遍喜歡在炕上聊天,因此,對炕的設計也應該重視。住宅設計還應該考慮到農民的生活習慣,農村居民一般相處比較融洽,社會秩序比較安定,在住宅設計中應該考慮到這一點,為人們的交流創造足夠的空間,在對住宅進行規劃設計時,可以讓農民參與進來,這不但更能夠滿足農民對住宅的要求,也能夠使住宅更具有個性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
3住宅設計應該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新農村建設一定要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和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因此在設計中應該大量采用節能設計,節能設計主要是針對冬夏兩季的節能,冬季保溫,夏季降溫。冬季的保溫可以采用設置門斗的方式,用北向墻體做保溫墻體,南向墻體做集熱墻,南向窗戶與溫室結合,盡可能多的收集熱量,并使熱量盡可能小的散失,可以在傳統火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新型火炕;夏季的降溫主要是增加穿堂風,可以在南院種植喬木,達到遮陽、凈化空氣的效果,從而控制了氣溫。農村地區的建筑密度比較低,自然資源豐富,應該充分利用太陽能、沼氣等自然資源,降低建筑成本。
4住宅設計應該重視對空間功能的設計
住宅空間具有明顯的功能性特點,針對目前農村住宅設計存在的問題,應該增強空間的功能性,農村住宅的功能性主要表現在農業生產功能、社交功能、環境與文化的功能上。隨著農村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變化,農村住宅在承擔傳統農業活動的基礎上,還要承擔副業生產、旅游接待等任務,在住宅設計上要考慮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村居民重視人際交往,無論是親戚之間還是鄰里之間的交往都比較密切,農村住宅的空間分隔能夠反映出家庭成員關系,同時滿足社交活動的要求;農村住宅設計應該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經濟發展水平等客觀因素,同時應該滿足人們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為人們設計出適宜的生活居住環境。
我國常規能源資源的總儲量在全球二百多個國家中排行第三。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就可采儲量而言,人均資源占有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與此同時,我國能源消耗水平卻又很高,能源的利用率還很低。據統計,我國能源系統的總效率僅為11%,不及發達國家的一半。能源的無限制使用還帶來環境上的種種問題,我國的生態環境正在面臨巨大挑戰。這些問題都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建筑產品的實用性能,居住環境質量的要求都在不斷的提高,由此產生的能源消耗、資源耗竭和環境污染問題也在不斷加劇。從全球范圍看,建筑活動所消耗的能源占總能源的40%,排放的溫室氣體占排放總量的50%。建筑垃圾的產生也是環境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建筑垃圾中的絕大部分采用填埋方式進行處理,不僅要占用大量土地,還污染了環境。
有上述可知,建筑行業對我國的能源資源及環境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住宅建設數量是城市建設數量的數倍。但由于農村經濟發展落后,使得農村住宅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農村相對落后的發展現狀是阻礙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農村的居住環境質量,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探索適宜我國國情和農村地域特點的住宅模式,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任務。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達到了快速發展階段。然而,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其發展水平卻一直停滯不前。雖然農民收入水平相比以前翻了幾倍,但是農村的生活方式還是趕不上城鎮居民。農村規劃雜亂無章,農村住宅偏向于傳統化,這嚴重阻礙了農村的發展因此必須加快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主要包括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等內容。可見加強農村基礎建設、住宅建設是農村發展的重要部分。新農村建設以完整、繁榮、文明、和諧、美麗為目標,農村住宅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據統計,截至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為46.58%,城鎮人口6.2億。也就是說我國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屬于絕對意義上的農村人口。由于人口眾多,使得農村住宅建設每年也在快速增長。雖然農村住宅建筑面積不斷增加,但住宅建筑技術和質量一直處于相對落后的局面。農村住宅建造技術簡單,缺乏科學性及合理性。因此如何改善農村生活環境質量,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是我國在新農村建設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在新農村全面建設的今天,農村住宅能耗量大、污染嚴重、室內熱環境質量差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主要原因是農村地區所使用的材料性能差、施工技術落后,缺乏有效的保溫節能措施。因此重視我國新農村建設規劃,對緩解我國能源、土地緊缺有著重大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到目前為止,經過30多年的發展,城鎮規模和布局有所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逐漸提高。未來幾年,村鎮住房建設數量和需求仍將不斷增加。村鎮建設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總的來說,我國農村建設整體較為落后。農村住宅建設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 農村住宅功能欠缺,基礎設施不足。從古至今來看,我國住宅建設主要采用自建自住、分散建設的模式,住宅商品化率幾乎為零,住宅的工程質量、功能質量與環境質量差。我國大多數農民由于受落后經濟水平、生產方式和傳統生活形態的影響,居住水平上仍處于落后狀態,住宅無法滿足現代生產和生活的要求。
(2) 規劃重視不足與科技含量低。農村住宅建設的規劃、設計、建材與部件生產、建筑施工等各環節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問題。一是缺少統一規劃。據統計,我國行政村中編制建設的僅占47.88%,實行整治的村莊占總數的4.62%。農村中住宅錯亂無章,甚至都找不到一條筆直的公路、胡同。這嚴重影響了農村的村容村貌。二是不重視前期的設計,在開建前基本沒有進行實際地質探測。這往往導致了住宅在使用過程中產生地基不均勻沉降,造成墻體開裂,使新房變成危房。三是施工過程中根本沒有施工圖紙,施工人員往往是憑借以往經驗進行施工。例如農村住宅結構以砌體結構為主。按照設計規范,該類砌體結構必須設置構造柱及圈梁以達到抗震要求,但是在實際中,基本沒有這些抗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