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統文化的事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希臘的自然哲學雖派別林立,卻有一個共同之處,即都有一個或數個“始基”或“本原”以及由這些始基或本原“演化”出萬物,這就是“始基演化說”。歐幾里德以無法再回溯的不證自明的公理為出發點,經由嚴密的邏輯推理構建起幾何學大廈。“始基”和“公理”都屬于科學技術哲學的研究領域。
由此可見,本文并不是對傳統文化的全面解讀,只是透過科技哲學視角之管窺,擷取往日或許未曾關注之點。這樣的“擷取”無論是對傳統文化的正統研究者還是對科技哲學界來說都是另類而難以接受。本文中,傳統文化指孔子以后(含孔子)的文化。筆者把傳統文化的“始基”歸結為:小農經濟、性本善、人際關系以及實用主義。如同“始基演化說”中的“始基”是希臘哲人對自然現象抽象提煉和直覺思維的結果一樣,這四者同樣是由傳統文化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現象的抽象提煉。
一、小農經濟:傳統文化的經濟基礎
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存在很多分歧,但小農經濟是傳統文化的經濟基礎,這一點看來沒有爭議。由小農經濟所特有的活動方式出發,可以推出傳統文化的一系列特點。
在中國,小農經濟舉足輕重,不僅是經濟,而且是政治以及文化。有一種說法,是農民在歷史上一次次挽救了中國,換個角度看,也就是小農經濟一次次化解了危機,與此同時,中國也就一次次回到傳統。城鎮化和土地流轉,將從根本上改變小農經濟。
二、性本善:傳統文化的公理
歐幾里德以五條公理構建其幾何學大廈,“性本善”是傳統文化的核心之一,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堪比歐氏幾何的公理。雖然荀子也有“性惡”的假設,但是“性本善”占了上風,在實際上成為傳統文化的基本假設,并在此基礎上搭建起傳統文化的基本框架。
三、人際關系: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一)人的“三大關系”梁漱溟曾述及人的三大關系:人與自然(拓展即人與物)的關系、人際關系以及人與自身的關系。一方面,這三大關系密切相關不可分割,人與自然的關系必然涉及人際關系,譬如生產力必然涉及生產關系,即使荒島上的魯濱遜,他原來所擁有的所有知識和沉船上的物品,是漂流記情節得以展開的必要前提,以及涉及個人需求層次的提升;其他兩大關系也可以作類似分析。然而另一方面,個人、組織、民族、國家,在特定的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下,會著重以三大關系之一展開。希臘和文藝復興運動之后到19世紀末的西歐,重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于是有自然哲學、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市場經濟;人際關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印度文化則回到內心世界,以人己關系為主。
由三大關系引出三大博弈:人與自然的博弈,人與他人的博弈,以及人與自己的博弈。一種文化以三大關系的哪一種關系為主,主要展開哪一類博弈,對于這種文化的內涵與發展路徑,對于民族性具有根本影響。
四、實用主義:個人在傳統文化中的生存哲學在上述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傳統文化呈現出強烈的實用主義傾向。
實用主義發端于現代美國,然而其典型卻早已存在于傳承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在現代美國,實用主義只是眾多哲學流派之一,在本體論中有對事實和規律的尊重,在認識論中有理性主義的均衡,在價值觀中有知識至上、宗教情懷和對美的追求以及最終有法律提供的不可逾越的“負面清單”。平心而論,自古到今,世界各民族或多或少都有實用主義傾向,但像中國這樣濃烈和典型者可以說絕無僅有。
五、傳統文化的歷史價值
綿延數千年的傳統文化,何以凝聚了中華民族,承載了炎黃子孫的心靈,在世界各國面前建構了禮儀之邦?
在熟人社會和相對穩定封閉的情況下,熟人間分享嵌人編碼知識和意會知識,情感上的互通,增強了熟人社會的凝聚力,遏制了離經叛道和離散傾向。近代有外國商人進人中國農村后驚訝地發現,“中國人的一句承諾比西方的正式法律文件還可靠”,并由此斷言“中國人是全世界最守規矩和可靠的商業伙伴”。在鄉親們組成的熟人圈里,倫理道德這樣的“短程力”足以維系起信用圈。因為沒有市場中的競爭,熟人社會會分享種植和養殖中的經驗,推動農業的發展,古代中國的經濟因而在世界首屈一指。
簡言之,傳統文化與由古至19世紀中葉的中國國情契合,雖停滯不前,但在數千年間維系和延續了炎黃子孫。其種種弊端在漫長歲月中之所以沒有“發作”,是因為沒有相應的土壤和環境以及沒有受到來自外界對傳統文化的根本沖擊,直至強行撬開國門。
【關鍵詞】傳統文化倫理道德時展繼承傳揚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科學規劃家庭教育專項課題《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農村中學生家庭教育的個案研究》階段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BY[2019]G283號。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3-0005-02
當今時代是一個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的關注也不能缺位。時代的發展使得人們的行為方式與思想認識都發生了一定變化,為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倫理道德的傳承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面對這種情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對倫理道德的推陳出新、批判繼承應該采取符合時展實際的辦法,以便于能夠達到在創新中求發展,在實踐中求傳承效果。
一、時展產生的新元素以及引起的新變化
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當今時展最為顯著的特征是網絡技術的出現及其發展,而網絡技術與現實生活中的其他技術不同,更新速度非常快,自身面貌變化速度較快,對社會發展產生諸多影響。人們的社交方式在迅速發展的網絡技術的刺激下變得多樣而快捷,網絡社交新元素的增加對人們的社交生活產生了不同影響。一方面,外向開朗的人在這種環境中更加“如魚得水”,不僅與熟人之間的交往變多,與陌生人的交往也隨之變多,社交網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內向的人也借助網絡社交這一“面紗”開展數量更多的虛擬社交活動,毫無疑問,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社交范圍以及社交行為數量不斷增加。
網絡的迅速發展促使各種新產業隨之出現,移動支付、網絡購物以及與之相伴的快遞行業、外賣產業、共享經濟以及虛擬貨幣等等都活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再是以前觸不可及的“天方夜譚”,新興產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減少了生活中的不少麻煩。同時,這些行業的收入與平均收入相比都較高,但行業準入門檻并不高,導致高收入與低知識水平共同存在的現象,而這些行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生活隱私得到了更多的暴露,消費者與從業者之間產生矛盾時如何保證道德底線成為了重要問題。
網絡技術與人們生活的捆綁程度逐漸上升?,F在生活的人們,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智能手機,離開了智能手機就寸步難行,可以說,智能手機的功能與使用場景就是當今社會的縮影。人們的社交生活、日常購物、娛樂活動等都與智能手機緊密相連,各種數據成為了不同行業分析客戶面貌的重要基礎,通過手機并分析用戶數據能夠得到不同個體對某一產品的具體偏好程度,投放的廣告更加具有針對性,吸引個體產生消費行為的幾率大大增加,這無疑是各個行業增加經濟收益的良好機會。然而在未經個體用戶同意前提下,利用廣告等形式對用戶的行為進行分析,得到用戶的喜好隱私數據的“擦邊球”行為,不僅有觸犯法律的可能性,更多的是道德約束感不強的表現。
二、時展新變化引起的人們思想認識的變化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當今社會產生了各種不同變化,不論是社交方式的拓展與延伸,還是新興產業的出現,亦或是智能手機與人們生活捆綁程度上升,這些變化改變的不僅是人們的行為,也促使人們的思想認識在上述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人們的社交范圍與社交行為數量在網絡技術的幫助下不斷拓展,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逐漸產生了對“交往”這一社會行為的不正確認知。由于熟人與熟人之間、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關系都能夠很迅速展開,并且處于網絡技術自帶的相對隔絕狀態,很多人出現了社交關系隨意化的思想認識,不認真對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維護,當出現社交矛盾時,非常容易走向迅速激化狀態,產生社交關系來得快去得也快的現象。同時,網絡平臺的開放性使得人們發表意見的限制大大減少,部分人依仗網絡評論的這一特點,隨意組織語言,對他人進行攻擊,甚至發展為網絡暴力。上述現象都體現出在網絡技術迅速發展過程中由于自身特點而逐漸延伸出來的人們的思想認識的變化,可以說具有上述行為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會表現出相同特點,只是在真實環境中會比網絡上有所收斂,真實狀況也并無實質性差別,但不能否認的是網絡這一技術起到了助推作用。
新型產業的發展使得經濟產業風口的變化頻率變快,產生了諸多經濟向好產業,在經濟利益的引誘下,大批大批的人開始追逐經濟利益,跟隨網絡技術與其他行業結合的腳步而發展,期待自己能夠成為引導下一個經濟潮流的人,“金錢至上”思想逐漸改變著人們對待正常工作與經濟投機的態度。而其中突出的為共享經濟和直播經濟兩種經濟產業,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進入共享經濟中,從共享單車走向共享汽車的發展,但成功者數量仍舊不多,與之相比,直播經濟更加殘酷,許多青少年受到直播經濟光鮮亮麗表象的吸引,放棄學業投入直播行業,成功者更是寥寥無幾。在經濟形式快速變化的時代,更加需要具備正確對待金錢與長遠個人發展之間關系的思想認識。
三、新時代傳承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的有效途徑
時代在發展,技術提升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歇,我們不能阻止時展過程中各種新元素的出現和它們進入到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更不可能改變不同元素對人們思想認識的滲透過程。但是,我們應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做出改變,在適應新時代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和其引起的諸多變化的基礎上,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對人們的思想認識加以有益干涉,提高人們對不同新事物的正確看法,用平常心看待技術與經濟的發展,保持自身積極的思想狀態,能夠將網絡技術為自己所用,成為網絡技術的利用者,而不是盲從者,從而在迅速變化的社會中仍舊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從中華傳統優秀思想當中汲取營養,運用悠久的中國古典哲學社會思想解決技術發展中對人們思想認識產生的種種不利狀況,將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的精華挖掘出來,成為加強人們精神世界建設的有力支柱。在實際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挖掘傳統文化和傳統倫理道德的優勢,與當前階段的實際生活進行融合,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的積極傳承,成為指導人們思想健康發展的推動力。
(一)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融合,傳統文化煥發新光彩
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特征就是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網絡技術也在飛速更新狀態中。傳統文化乍一聽與科學技術毫無聯系,是毫不相關的兩種事物,其實不然,在實際生活當中,任何科學技術都和傳統文化之間存在緊密聯系。一方面,科學技術可以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提供有力技術支持,體現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宣傳、發展等諸多方面,開發優秀傳統文化的更多可能性實現傳統文化的廣泛發展,增強傳統文化的影響范圍和影響力度。另一方面,傳統文化可以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導,減少科技主導思想有害狀況的出現。因此,現代科學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能夠為優秀傳統文化帶去多方面的實際幫助,使得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例如,3D打印技術能夠幫助重現古代精美藝術品,提供優秀傳統文化的實物載體,促使優秀文化傳播范圍的擴展。3D技術還能夠提高傳統藝術成品的精細度,增加藝術品的精細價值,使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得到更好的展示。同時網絡技術的加入則為打破歷史文物展示的時地限制提供重要幫助,可以做到隨時隨地重現歷史文物,破除了只能到博物館觀看歷史文物的限制,為世界人們認識我國優秀文化提供更多可能性,傳統文化傳承的幾率大大增加。在校園建設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與科學技術結合的意識,能夠在各個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用理性的角度對待傳統文化的意識,有效培養學生們的自發探索當代傳統文化與科學技術結合的新途徑,為今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有生力量。
(二)利用新媒體平臺,擴大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范圍
當今社會娛樂業迅速發展,新型媒體方式不斷涌現,傳統文化與其結合能夠得到最大方式的傳播。影視行業發展迅速,一大批自媒體平臺和自媒體賬號蓬勃發展,擁有眾多粉絲,影響力和號召力甚至超過了傳統媒體。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重視利用網絡自媒體這一重要宣傳途徑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宣傳,能夠有效擴大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走出以往傳統文化宣傳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被動狀態,在主動出擊中不斷擴大傳統文化的影響范圍,增強傳統文化的傳承力度,發揮對人們思想認識的積極引導作用。
例如,在宣傳優秀傳統文化過程中,一是可以利用微博這一社交工具提升話題熱度,二是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廣泛宣傳,三是可以利用多種短視頻手機終端進行宣傳。以上三種方式都是基于手機端進行的宣傳,有利于將傳統文化的宣傳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人身上。而在后期,輔以大數據分析的方式還能夠對眾多的后臺數據進行個性化分析,對人民群眾喜歡以及接受程度較差的宣傳方式以及內容進行準確定位,進而找到接地氣同時受到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對宣傳工作起到針對性的反饋,可以有效改變人民群眾對部分傳統文化“高高在上”的認知,增加傳統文化與人們生活的結合,有效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對人們思想認識的積極轉變作用。新媒體宣傳途徑在這一環節中具有更廣泛的宣傳效果,不斷擴大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范圍,提高傳統文化的傳承效果。
(三)結合時展特點,批判繼承傳統倫理道德
歷史上的傳統文化流傳到今天只有優秀與落后之分,然而倫理道德不同,歷史流傳下來的倫理道德并不一定都是健康的,所以在面對倫理道德在今天的傳承應該更加謹慎。時代在發展,人民群眾的思想也在逐步發生變化。并不是所有的倫理道德都能夠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水平和人們的思想水平。因此,倫理道德的傳承也要在批判中進行傳承。對傳統倫理道德進行甄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關鍵詞:絢麗 美學 中國傳統文化
審美活動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每個民族的審美心理特征都會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學創作、藝術活動中表現出來,并且在該民族的文化習俗、思想觀念、意識形態中得到解釋和證明。泰勒對文化所作的權威定義:“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 1 ] ,審美作為一種“能力和習慣”,自然也應當與知識、信仰、道德、習俗等文化要素聯系在一起,成為文化觀念的具象化的表現之一。
對美的形態的特殊的感受,是每個民族審美觀念的一個重要內涵,既表現了每個民族特殊的美的價值觀,也濃縮了該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質,是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的結果。對美的形態的這種特殊的感受,可以體現在民族藝術的創作風格中,也可以作為日常的風俗習慣、生活時尚、審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表現出來。
絢麗多彩,作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審美感受,是對自然景象、社會生活現象和文學藝術創作的贊美之詞,但在美學理論中卻被排斥在美的基本形態之外。這是源于理論上的疏忽,還是出于觀念上的偏見?本文擬從文化價值觀的角度來嘗試加以分析。
陰陽之道與美的形態的分類
美的范疇是意義的范疇,美學理論對美的范疇的規定,既是對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的普遍特征的歸納與總結,也反映出人們對事物的美的屬性的價值判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美的價值判斷,既不是僅僅從藝術鑒賞的角度來評價藝術作品對鑒賞主體的價值關系,也不是僅僅立足于對審美對象超功利的“合目的性的形式”[ 2 ] 的感知,而是把審美活動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把美的“合目的性形式”作為自然的和社會普遍規律的“道”來加以規定,從而建立起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審美關系。
道家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根本原則;儒家則把“道”看作是調節社會關系的政治和倫理原則,是治理社會的道德準則。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之道是名教,從漢代的經學到魏晉玄學,又逐漸將道家之道和儒家之道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道解儒”或“以儒解道”的儒道互補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在美學領域中的最重要的影響在于以自然美來比附社會美、道德美,從而建立起一種具有泛審美特征的美的基本形態的劃分原則。
把對多元性的美的外部形態的分析,納入“道”的思想體系,使美的形態研究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基礎之上,把美的形態納入“道”的“二元對立”的感性形態之中,陰柔之美和陽剛之美這兩種形態的劃分方法,就是這樣形成的。中國古典哲學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世間的萬事萬物——乾與坤、天與地、陰與陽、剛與柔等等——都存在著相反相成的二元對立關系,《周易》:“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辭下) ,“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揮于剛柔而生爻”(說卦) ,“乾坤剛柔,比樂師憂”(雜卦) ,“剛柔者,立本者也”(系辭下) ,既從觀念上,也從方法上確立了美的形態分類的哲學基礎。
而直接運用“道”的形態來解釋美的形態,則是從清代的姚鼐開始的。作為古文家,姚鼐運用中國傳統的哲學觀念來解釋美的形態的二元對立的特點:“鼐聞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陰陽剛柔之發也”,“自諸子以降,其為文無弗有偏者。其得于陽與剛之美者,則其文如霆,如電,如長風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奔騏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鐵;其于人也,如馮高視遠,如君而朝萬眾,如鼓萬勇士而戰之。其得于陰與柔之美者,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煗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觀其文,諷其音,則為文者之性情形狀舉以殊焉?!保ā稄汪斀e非書》) 以中國古代哲學的陰陽、剛柔觀念來解釋文學創作風格的差異,并以豐富的比喻來對文學風格的狀態做生動的描述,表現出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背景上對美的形態研究所取的獨特視角,使美的形態研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姚鼐的偏頗也就在這里表現出來。他以“道”的形態來解釋美的形態,不僅忽略了美的豐富多彩的感性形式,而且在男權中心的語境下,用陰柔之美和陽剛之美這兩種美的形態來對人的性格情態進行分析,也似乎只注意到處于社會權力中心的兩種人:叱咤風云的英雄和超然物外的名士,而如果從自然人來進行分析,至少還應該論及女人應當屬于怎樣一種美。可以肯定地說,女人的美就不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形態所能包容的了。因此,以姚鼐的這段論述來作為美的形態分類的依據顯然是很不完善,也很不科學的。即此一端也可以看出,僅僅用中國傳統的陰陽剛柔理論來作美的形態分類的依據,對美的形態研究來說難免會以偏概全,捉襟見肘。
我國的現代美學理論在美的形態分類研究中,既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融合了西方美學理論的美的范疇學說。中國古典美學對美的形態的論述,最早可以推到孟子所說的“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孟子·盡心下》),而這一美學命題,又很容易讓現代美學家們把“美”與“大”這一對概念與西方美學中的“美”與“崇高”這一對基本范疇聯系起來,從而產生直接的比附和對應關系。雖然孟子所說的“大”既包含了現代美學中的“崇高”的內容,卻也有色彩絢麗和氣象輝煌的意思,就像孔子贊美堯所說的“煥乎,其有文章”(《論語·泰伯》) ,就包含著贊揚堯具有光彩照人的相貌和博大輝煌的氣概這樣一層意思,這又不是一般的美所能概括的,它是屬于那種燦爛鮮艷、絢爛奪目的絢麗之美。但由于現代美學一般只取美與崇高這兩種美的形態的分類,所以“大”的后一層意思就往往被忽略了。
我國早期引進西方美學思想時就體現了這樣的思維特點。王國維在《古雅之在美學上之位置》中說:“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就美之自身言之,則一切優美皆存于形式之對稱、變化及調和。至宏壯之對象,汗德(按:即康德)雖謂之無形式,然以此種無形式之形式能喚起宏壯之情,故謂之形式之一種無不可也。”[3 ]王國維根據上引的康德的理論并加以發揮,提出:“美學上之區別美也,大率分為二種,曰優美,曰宏壯。自巴克(按:即博克)及汗德之書出,學者殆視此為精密之分矣類?!盵4]我以為,這就是我國現代美學理論對美的基本形態的最初的命名,此后,美學理論研究便從陰陽剛柔的二分方法出發,對美的形態作優美與壯美這兩種形態的劃分了。
我國現代美學理論在基礎建設階段就已經把西方美學中對“美”與“崇高”的形態分類,與中國傳統美學中關于陰柔之美和陽剛之美的分類相比附,從而建立起了概念上的對應關系。早在40年代,朱光潛先生在1941年出版的《文藝心理學》中就從一般美學范疇的角度提出“剛性美和柔性美”這一對概念,并以此為依據,描述了感覺雄偉與秀美時的不同心境 。此后,蔡儀先生在1947年出版的《新美學》中也提出了“雄偉的美感和秀婉的美感” 這一對美學范疇。王朝聞主編的《美學概論》認為:“在美學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了崇高與優美(狹義的美)的不同。中國戰國時期的孟子曾對‘美’和‘大’加以分別;以后的文論、畫論對兩者的區別描繪得非常生動,明確地提出了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的概念。”[ 5] 楊辛、甘霖著《美學原理》說:“優美與崇高是美的兩種不同形態,即美的兩種不同種類。……中國的傳統美學亦分為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 6 ]這樣一來,在我國的現代美學理論中, 就形成了兩組概念系統:一組是美、優美、陰柔之美、婉約美,另一組則是崇高(包含孟子說的“大”)、壯美、陽剛之美、豪放美,同一組概念在美學觀念上是等值的,兩組概念之間則構成對立統一的關系。西方美學中的美與崇高這一對范疇,就在中國傳統文化視野下得到新的解釋,形成了作為自然美和社會美的兩種基本形態。
其實,西方美學的“崇高”與中國傳統美學的“陽剛之美”并不能完全等同??档聦τ凇俺绺摺钡慕忉屖牵骸八洑v著一個瞬間的生命力的阻滯,而立刻又繼之以生命力的因而更加強烈的噴射,崇高的感覺產生了。它的感動不是游戲,而好像是想象力活動中的嚴肅,所以,崇高同媚人的魅力不能和合,而且心情不只是被吸引著,同時又不斷地反復地被拒絕著?!盵 7 ]而對于自然界的崇高,康德作了這樣的描述:
高聳而下垂威脅著人的斷巖,天邊層層堆疊的烏云里面挾著閃電在雷鳴,火山在狂暴肆虐之中,颶風帶著它摧毀了的廢墟,無邊無界的海洋,怒濤狂嘯著,一個洪流的高瀑,諸如此類的景象,在和它們相較量里,我們對它們抵拒的能力顯得太渺小了。但是假使發現我們自己卻是在安全地帶,那么,這景象越可怕,就越對我們有吸引力。我們稱呼這些對象為崇高,因它們提高了我們的精神力量越過平常的尺度,而讓我們在內心里發現另一種類的抵抗的能力,這賦予我們勇氣來和自然界的全能威力的假象較量一下。[ 8 ]
但如果把姚鼐對“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的進一步發揮,拿來與康德的論述作一些比較,就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差別:
陰陽剛柔并行而不容偏廢,有其一端而絕亡其一,剛者至于僨強而拂戾,柔者至于頹廢而暗幽,則必無與于文者矣?!闹蹅ザ鴦胖闭撸刭F于溫深而徐婉。溫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難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復魯絜非書》)
姚鼐從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出發,并不強調陽剛之美的恐懼的一面,因此反對“剛者僨強而拂戾”,即因為強調陽剛之美而達到令人恐怖的地步,而主張“溫深而徐婉”,即力求達到嚴而不厲,威而不驕的境界。但沿用陰柔之美和陽剛之美這一對概念來詮釋西方美學中的美與崇高,比較符合我們的哲學方法和思維習慣,因此也就成為現代美學理論約定俗成的解釋。
樸素為美:一種與絢麗相對立的美學觀念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樸素為美是一種基本的生活觀念,也是一種基本的美學觀念。樸實無華,清新自然,成為美的最高形態。這一美學觀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強調“文以載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學藝術表現手段的質樸與簡潔,更能體現文學的實用價值。但如果把這一美學形態強調到唯一的程度,并以此為準,否定其他美學形態存在的合理性,就違反了文學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性的規律。
從上古時代到春秋時代,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觀念上都強調滿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對追求華麗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自身的社會地位的享受,就是貴為天子的君主,也不應該一味地貪圖享樂?!渡袝の遄又琛罚骸坝栍兄簝茸魃?,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墻。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華麗的美與奢侈的生活欲望簡單的等同起來,甚至認為追求華麗的美就是一個國家衰敗和滅亡的根本原因?!秶Z·楚語上》:“夫美也者,上下、內外、大小、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觀則美,縮于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為?”這是倡導樸實之美的最基本的經濟的和政治的原因,與此同時,傳統美學觀也就把對美的鑒賞和崇尚納入了政治風格和道德評價領域,成為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超美學的標準。
樸素,作為一種美的形態,就是在這樣一種前提下提出來的。“樸素”這兩個字就來源于《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崩献釉跁r代的變革面前,對奴隸主統治階級無限膨脹的欲望 和奢侈的生活方式表現出極度的憎惡,希望回到“小國寡民”的上古社會去,因此提出了一些極端的主張,如“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他認為僅有這些消極的措施還不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作為一種治國的原則就是這樣提出來的。因此,老子極端反對文學藝術的精巧與美麗:“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在他看來,一個人只要能夠吃飽肚子(“為腹”)就行了,而無須考慮視覺的欲望(“不為目”)。那種美麗的色彩不但對人的心理是一種摧殘,而且對整個社會都是很可怕的腐蝕劑。在美與真的關系上,老子認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實可信的言詞不美麗,而美麗的言詞就不可信,既然如此,藝術創作就只能對客觀存在的現實作簡單的描摩與再現,而無須作藝術的修飾,這正是老子的“無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會理想在藝術創作領域的推廣與貫徹,也正是樸素為美的美學觀念的源頭。
莊子的美學理想從整體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遙游”、“秋水”等篇都表現出壯美的氣勢,但在對美的形態作論述的時候,他卻更多地強調樸素、自然、平淡的美,這使他與老子的美學思想有著明顯的一致性。《莊子·天道》:“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靜而圣,動而王,無為也而尊,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刻意》:“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惔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边@些論述都表明,莊子把樸素自然、恬淡無為作為美的最高形態,是符合天地之道的最高的美?;谶@一美的理想境界,莊子痛感于華麗之美,《莊子·駢拇》:“駢與明者,亂五色,文章,青黃黼黻之煌煌非乎?而離朱是也?!薄肚f子·天地》:“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顙;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庇绕涫窃凇肚f子·胠篋》中,他也同老子一樣表現出對華麗之美的深惡痛絕:“故絕圣棄知,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掊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擢亂六律,鑠絕竽瑟,塞瞽曠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聰矣;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毀絕鉤繩而棄規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边@段話簡直可以看作是對《老子》的“絕圣棄知”、“大巧若拙”思想所作的詮釋與發揮,而其對華麗之美所持的排斥的立場,與老子也是完全一致的。
崇尚自然、平淡、樸素、簡約,本來是老莊美學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時期,其他派別的許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對華麗之美的尖銳批判,這就很容易形成一種比較穩定的美學思想傳統。墨家從下層人民的立場出發,提出“非樂”的主張:“子墨子之所以非樂也,非以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以為不樂也;非以刻鏤華文章之色,以為不美也;非以芻豢煎炙之味,以為不甘也;非以高臺厚榭邃野(宇)之居,以為不安也。雖身知其安,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樂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萬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為樂非也?!保ā赌印し菢飞稀罚?法家對華麗之美的批判態度更加尖銳,韓非子認為,文飾的目的就是為了掩蓋丑的本質:“夫恃貌而論情者,其情惡也;須飾而論質者,其質衰也。何以論之?和氏之璧,不飾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至美,物不足以飾之。夫物之待飾而后行者,其質不美也。”(《韓非子·解老》) 他不但把絢爛華麗作為“丑”的外表裝飾,而且還同老子、莊子、墨子一樣,把追求華麗之美同國運、民心聯系起來:“堯禪天下,虞舜受之,作為食器,斬山木而財之,削鋸修之跡,流漆墨其上,輸之于宮以為食器,諸侯以為益侈,國之不服者十三。舜禪天下而傳之于禹,禹作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畫其內,縵帛為茵,蔣席頗緣,觴酌有采,而樽俎有飾,此彌侈矣,而國之不服者三十三。夏后氏沒,殷人受之,作為大路,而建九旒,食器雕琢,觴酌刻鏤,四壁堊墀,茵席雕文,此彌侈矣,而國之不服者五十三。君子皆知文章矣,而欲服者彌少,臣故曰儉其道也?!保ā俄n非子·十過》) 而且,儒家美學思想中本來就包含著“節用”的觀念和“辭達而已矣”(《論語·衛靈公》) 的主張。這樣,不但是儒與道,而且又加上了墨與法,這四家的美學思想在樸素、自然、平淡、簡約、實用這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強化了樸素為美在中國美學傳統中的地位,華麗之美也就成為眾矢之的了。
絢麗之美的文化內涵
盡管從文化觀念上看,人們對絢麗之美持排斥的態度,但在藝術創作和日常生活中,人們對美的不同形態卻又常常持有二重性的立場。作為一種藝術的美,麗詞艷藻,鋪錦列繡,都會給人以雕琢之感。在藝術創作中追求這樣的美學風格,人們就常常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風格顯得粗俗,是“形式主義”的表現。作為一種美學形態的“艷麗”,通常就會被人稱之為“俗艷”。但是,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燦爛艷麗卻又同樣表現出對美的別一種追求,具有另外一種文化內涵。
單從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的表征就可以看出,許多成語都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審美習慣,比如我們就常常用萬紫千紅、姹紫嫣紅、桃紅柳綠、花團錦簇、五彩繽紛、花枝招展、絢麗多彩、艷麗奪目、金碧輝煌、雍容華貴、富麗堂皇……這些成語來表達對美的事物的贊賞,甚至會認為這些可以看作是美的極致,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的美學形態。這是因為人們把這樣的美學形態看做是奢侈豪華的外在的形式的表征,是地位高貴、財產富有的最直觀的感性形式,也是為一般人所艷羨的物質生活享受最直接的可以訴諸視覺的特征。
絢麗的美作為一種華貴的美的象征,它的光彩奪目的外在形式,正是同高貴的地位、豐饒的財富聯系在一起的?!叭A貴”,就意味著外表的“華”和內在的“貴”。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金銀不僅在消極方面是多余的、可以省掉的對象,而且它們的審美特性使它們成為奢侈、裝飾、華麗、炫耀的自然材料,一句話,成為剩余品和財富的積極形式。”[ 9 ] 為此, 馬克思甚至從《德國語言史》中找到了在印度日爾曼語系的各種語言中,貴重金屬名稱和色彩關系的字源聯系。
這種華貴的特性,可以從三個層次上表現出來。
一是天堂的幻想,這是宗教層次上的。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是“佛”還是“仙”,都是用繽紛的色彩裝點起來的?!胺鹨鹧b”,就是指要用燦爛的金黃來給佛貼面的。仙山瓊閣,金樓玉宇,祥云繚繞,是佛的最高境界。佛殿上的裝點也是大紅大紫,富麗堂皇。楊衒之《洛陽伽藍記》:“逮皇魏受圖,光宅嵩洛,篤信彌繁,法教逾盛。王侯貴臣,棄象馬如晚屐;庶士豪家,舍資財若遺跡。于是昭提櫛比。寶塔駢羅,爭寫天上之姿,競模山中之影。金剎與靈臺比高,廣殿共阿房等壯。豈止木衣綈繡,土被朱紫而已哉!”他在描畫法云寺的宏富瑰麗時還寫道:“佛殿、僧房,皆為胡飾。丹素炫彩,金碧垂輝。摹寫真容,似丈六之見鹿苑;神光壯麗,若金剛之在雙林。伽藍之內,珍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倍遥鸬钌系慕涐?,和尚的袈裟,甚至佛像前的貢品,也都是色彩斑斕、光彩奪目的,營造出了一個與苦難的人間世界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華貴絢麗的理想世界,給信男善女一個模擬天堂的美麗而幸福的幻想。
二是權力的標志,這是現實層次上的?,F實世界的華貴是權力、身份、地位的象征,其外部的表象的特點就是絢麗多彩。在封建等級制度下,連衣服的色彩也是有嚴格規定的?!抖Y記·禮器》:“天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為貴也?!枪氏韧踔贫Y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稱也。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謂之禮,匹士大牢而祭謂之攘。管仲鏤簋朱紘,山節藻棁,君子以為濫矣。”相反,作為權力、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加修飾也不行。據《大戴禮記·勸學》記載,孔子就說過:“野哉!君子不可以不學見人,不可以不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不敬無禮,無禮不立。夫遠而有光者,飾也;近而逾明者,學也?!比绻f孔子是借華麗的修飾來作比喻,借以說明個人的文化修養也是一個人的外表的裝飾,那么荀子是直接地從華貴的裝飾與統治階級奢侈欲望的關系來加以論述的:“為人主上者不美不飾不足以一民也”,“必將雕琢刻鏤,黼黻文章,以塞其目”(《荀子·富國》) ,為此他還批評“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漢高祖劉邦稱帝后,新任命的丞相蕭何為他主持建造了未央宮,劉邦“見宮闕壯甚,怒,謂蕭何曰:‘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蕭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保ā妒酚洝じ咦姹炯o》)格羅塞也認為,“在較高的文明階段里,身體裝飾已經沒有它那原始的意義。但另外盡了一個范圍較廣也較重要的職務:那就是擔任區分各種不同的地位和階級?!盵 10 ] 可見,不僅止儒家主張統治階級有權利享受榮華富貴,而且作為一種普遍的美學原則,絢麗的美已經成為權力、身份、地位的裝飾性的美的表征。
三是富貴的愿望,這是民間層次上的。在禮儀性的場合,無論是大型的慶典(如大型的紀念日的集會),還是小型的歡樂喜慶的場面(如婚娶、壽慶等),在民族習慣上都會借助于絢麗的色彩以顯示莊嚴和隆重的氣氛,渲染歡樂和喜慶的色彩。無論是富甲一方的財主,還是一貧如洗的百姓,都希望通過色彩的艷麗來表達對富貴生活的向往?;实鄞┑凝埮酃倘唤鸸忾W爍,而普通百姓家的女兒在出嫁時也照樣穿得大紅大綠;皇帝的金鑾殿金碧輝煌,百姓的婚娶喜慶的儀式也一樣可以紅燭高照,色彩繽紛,珠光寶氣。這種艷麗,在表現為對濃郁、強烈、豐滿色調追求與喜好的同時,也表現出人們對富貴生活狀態的一種向往和企求。雖然這可能僅僅存在于短暫的幻想之中,卻也在審美理想中表現出了普通人的生活理想。很難想象,一個莊重、熱烈、歡樂的場合,可以用簡樸的色調來造成那種喜慶的氣氛。就民族習慣來說,不同民族的衣著、服飾、化妝,也具有自身的特點,如維吾爾族、藏族、苗族、彝族、景頗族、納西族等許多少數民族的女性,都崇尚色彩的繁富與艷麗,尤其是為赴約會的青春少女,更重視打扮的鮮艷。這些審美的習慣與崇尚,都能說明絢麗之美所具有的內在的文化蘊涵。
多年來,在美的形態研究中,對絢麗之美所采取的貶抑甚至排斥的態度,影響了我們對美的多樣性的認識,而且這種泛道德的美學立場,更把對絢麗之美的形態研究與追求華麗奢侈的生活情趣相提并論,混為一談,這就更限制了美學研究的開闊視野和求真態度。從美學研究自身的發展看,把絢麗之美作為美的形態研究的一個學術課題,應該是有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 1 ] 泰勒:《文化之定義》,引自莊錫昌等編:《多維視野中的文化理論》,99—100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 2 ] 康德:《判斷力批判》,引自《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158頁,商務印書館1980年出版。
[ 3 ] [ 4 ] 王國維:《古雅之在美學上之位置》,引自《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下冊,433頁,中華書局1981年出版。轉貼于
[ 5 ] 王朝聞:《美學概論》,38頁,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 6 ] 楊辛、甘霖:《美學原理》,246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
[ 7 ] [ 8 ] 康德:《判斷力批判》,引自《美學資料集》335頁,337—338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1 走進詩文,誦讀感悟
引導孩子正確誦讀,教師可以避開傳統的串講,而是創設情景,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走進詩中所描繪的意境,注重整體感知,整體理解。教學《贈汪倫》時,學生興趣盎然,"我發現你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讀詩了,那就大聲朗讀吧!"學生于是搖頭晃腦,瑯瑯上口。然后指名讀,以學定教,把握生詞的讀音。接著問:"讀著讀著,你知道詩中寫了什么事嗎?"。在學生初讀體驗的基礎上,教師講《十里桃花,萬家酒店》的故事。"聽了故事,再去讀讀詩,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導學生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最后,配樂誦讀。"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你就站在船頭,讓我們把對好友的深情盡情地表達出來吧!",學生紛紛隨樂而誦,甚是沉浸。也許學生的感受還停留在"水中望月,霧里看花"的層次,但我相信小學的古詩教學已在學生心中播撒了一顆美麗的種子。
2 由畫入境,展開想象
詩歌的寫作,跳躍性比較大,這就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而引導學生進入這種想象空間的途徑,是由表現藝術畫面的事物所構成的藝術境界。《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因此,文畫結合,由畫入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詩歌教學的重點,其主要方法是"整合畫面內涵"。
閱讀詩歌,不能孤立地看待詩中事物所構成的畫面,而應該在理解這些畫面內涵的基礎上,對它進行整合。讓學生由文入畫,由畫入境,由境入意,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
3 品字析詞,自悟感情
"一字值千金",用這句話來形容古詩中得精妙之字絕不為過。這就是中國語言、中國文化的精深之所在。要想使古詩教學成為學生接觸、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起點,就要讓學生體會到這種精深。于是,在我的古詩課堂教學中,最后總會有這樣一個環節:請你閉上眼睛,感情朗誦或者聽別人朗誦這首古詩,細細品味,你覺得這首古詩那個字用的最好,好在哪兒?學生在品讀中,不斷感嘆作者潛詞造句的精妙,不斷感嘆作者描述景色之美,不斷感嘆中國古詩藝術的博大精深?!墩Z文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中提出"品讀"這一概念,其實,古詩作為中華文化的精華是最好的品讀素材。
4 誦讀詩文,追求境界
古詩作為語文教學最豐厚的載體,我想應該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靈世界中的一股甘泉。讓學生從小就沐浴在詩歌的陽光下,從小與詩歌結下不解的情緣。
"給學生營造一個充滿詩意、靈性的學習空間。"是我多年來追求的一種境界。教師應該與學生同行,共同領略美景,搏擊風浪。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百花齊放春滿園"這些優美的詩句成了教室里專欄的醒目標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等蘊涵著哲理的詩句頻頻出現在學生的贈言中。學生開始懂得古詩并不是只拿來背的,用起來更加精彩。課堂上讓學生時時感受驚喜,享受成功,是我一直所努力的目標??谡Z交際課上,我讓孩子當導游,帶領大家去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飛流直下三千遲,疑是銀河落九天"、"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孩子們在美妙的意境中體會到詩人心中所感,領悟到詩文那只可意會不好言傳的意境。惟有誦讀,有感情的誦讀,一遍又一遍地誦讀,才能表達自己的情感。古詩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引領孩子學習詩歌,發現她的美,欣賞她的美,演繹她的美,豐富孩子的人文素養,這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應當所追求的境界。
5 鏈接古詩,拓展閱讀
教學古詩文時可以抓住時機激發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適當延伸,拓展誦讀面,擴大儲存量。世間離別千萬種,詩人心聲各不同。學完李白的《贈汪倫》,"在浩瀚的詩海里,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三首,想讀讀嗎?"然后出示《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別董大》三首詩。并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感受不同的離別情,不同的表達方式。當學生有了一定數量的積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教學,學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從而激發他們更強烈的學習欲望。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管理;家族式管理;權變管理;激勵制度;企業管理;行政管理;影響
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中蘊藏著許多哲學思想和道理,對我國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我國現代化管理應該深挖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源寶庫,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內核”,促進我國管理的發展。
“貴和持中”:關于協調管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貴“和”持“中”。注重和諧,堅持中庸,是浸透中華民族文化肌體每一個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齊國的晏嬰用“相濟”、“相成”的思想豐富了“和”的內涵。他將其應用在君臣關系上,強調君臣在處理政務時意見“否可相濟”的重要性。通過“濟其不及,以泄其過”的綜合平衡,使君臣之間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諧統一關系。孔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這是強調以禮為標準和諧,是一種貴和須息爭,息爭以護和的和諧論。孟子也主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現代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經成為一項基本的管理思想?!爸小?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謂之中庸。《中庸》將孔子所主張的持中的原則,從“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達道”的哲理高度。貴“和”持“中”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項基本精神,使得中國人十分注重和諧局面的實現和保持。做事不走極端,著力維護集體利益,求大同而存小異,成了人們的普遍思維原則。這些對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擴展,對于統一的多民族政權的維護有著積極作用。當然,由于貴“和”持“中”的觀念說到底是一種否認斗爭、排斥競爭和簡單協同的道德,在管理上它是有不足之處的。
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人本管理體系,中國現代人本管理體系的建設與西方國家有著很大的不同。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幾種原生性文化之一,這一點完全不同于處于中華文化圈邊緣地帶的東亞及東南亞諸國,也不同于西方一些新興發達國家,他們的文化形態具有明顯的次生性。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具有豐富內容并包含許多精華的原生性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義。而且,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主義哲學并初步建立起了以愛人貴民為中心的人本主義管理思想體系的國家。這就決定了中國的現代人本管理體系不可能拋開中國傳統文化而重建。這也就意味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制度的創立和現代人本管理體系的構建只能在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當然,在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人本管理體系的過程中,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既不可抱殘守缺,同時也不可連根拔起;既不可背負上沉重的歷史文化包袱,同時也不能走向民族虛無主義或。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層,是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的文化價值體系,其主要特點是重視人、倡導德。儒家對“仁”的強調,對“禮”的推崇以及“和為貴”等主張,都是為了協調、規范和平衡人際關系;在個人修養上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謀事方面強調天時、地利不如人和。這些都表明,中華文化的核心就是人。
市場經濟一旦走出其初始階段,那種以物質刺激為手段的經濟人的企業管理模式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便顯得力不從心了,這主要是因為當今世界經濟已經從傳統的市場經濟時代進入到知識、技術和文化經濟時代,社會總需求和個人總需求已不能再完全用物質范疇來涵蓋。換言之,物質的概念已成為過去時,人的文化消費的比重越來越大,即使是物質消費也越來越變成文化的物質。日本是二戰以后最早復興并迅速跨入經濟強國之門的國家。日本的成功恰好在于把中國的倫理人管理模式與美國的經濟人管理模式結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業的輝煌。越來越多的學者都認識到它是西方市場經濟在機制方面的優越性,同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有機結合的產物。由此,可以認為,中華文明遭受危機的根源并不在于我們擁有大多的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而在于我們缺少市場競爭的機制,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人觀念正暗合了當代西方以人為中心的企業理念。
傳統文化對行政管理的影響:1. 重形式輕效率。傳統行政文化中注重形式,導致在行政管理中愛做官樣文章,辦事拖拉,機構臃腫,人浮于事,決策遲緩,影響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標的實現。2. 重人治輕法治。傳統文化中重人輕法,人情風盛行,在行政活動中表現為行政權力凌駕于法律之上,行政決策和執行缺乏法律約束,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成為常事。3. 重權威而輕民主。傳統社會的皇權、官權使權威觀念影響極深,在現代行政管理中表現為獨斷專行、專制、集權,家長制,行政民主難以實現。4. 重共性輕個性。傳統文化中以辦事穩健、不出風頭為為政的要訣,以致于行政人員在行政活動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開拓、創新,行政活動缺乏應有的彈性和活力。5. 追求等級不尚平等。傳統社會等級森嚴,官本位思想嚴重,在行政活動中常常表現出極強的等級性和依附性,嚴重影響行政法制建設和行政民主進程。6. 注重大一統集權缺乏必要的分權意識。7. 注重治國經驗忽視制度研究和機構設計。
在行政思想、行政心理、行政道德、行政觀念和意識、行政傳統和行政習慣當中要革除傳統文化的不良影響,保留和發揚優秀的傳統,在行政管理方面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建設廉潔、高效、健康的行政管理體制,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國傳統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因此,在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及管理模式的過程中,既要學習西方制度化管理的優勢,實施組織化、科學化管理,又要吸取中國傳統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及倫理觀念根深蒂固,至今影響著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取向。沒有文化底蘊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照搬西方的現代管理理論會因國人心理抵觸,其效果將大打折扣。但要完全用中國傳統式家庭管理方式管理企業,可能在創業時期有積極的作用,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它肯定會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這就是中國企業成長慢(國企)、壽命短(私企)的原因。因此,中國企業面對入世后國外大企業的競爭,若不能迅速成長和有機整合,就會面臨生存乃至淘汰的危機。對家族管理模式進行改造和創新,使其跳出“家族主義”的框架,吸收西方現代企業制度化管理的科學思想,對我國企業進行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是明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朱俊紅,陳福集,梁祥君;人本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1期
[2] 楊曉玲;;關于企業文化與國情的思考[J];商業研究;2005年21期
中職院校禮儀教學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隨著中職院校的教育水平近幾年來得到了飛速提升,開始嘗試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禮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精髓,同時讓其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更好地掌握禮儀課程的重點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根本上提升中職禮儀課程的教學水平。
一、中職院校禮儀教學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解析
從我國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來看,通過中華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繼承,使得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內涵不斷深厚,且具備豐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內涵博大精深,并凸顯出中國人民的優秀品質、民族精神。
而中國傳統禮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幾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也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積極、深淵的影響。禮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在中職院校禮儀課程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讓學生體會到禮儀課程真正內涵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豐富的精神內涵。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 不僅可以更好地掌握禮儀課程的相關知識,同時還能將自身的綜合素養不斷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中職院校禮儀教學現狀分析
1.中職院校學生缺乏傳統文化知識
相比于普通的中等院校學生來說,中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在入學初期的綜合分數較低,知識基礎較為淺薄,這也是造成目前中職院校生源質量差的主要因素。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便是培養技術型的中級人才,并讓學生掌握一門特殊的技能,以充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但在中職院校進行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而學生為了日后獲得從業機會,便會滿目考取各種職業資格證書,并沒有對自身的專業技能充分了解、掌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學習,從而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滲透與接觸。這種教育模式以及學習模式,導致學生即使掌握了專業技能,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責任感、道德品質,也會對其全面發展形成嚴重阻礙。
2.教師沒有充分理解禮儀課程的內涵
根據目前中職院校的利益課程教學情況來看,中職院校在開展利益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教授的大多是常用的禮儀知識,例如用餐、就坐、社交禮儀、著裝禮儀等。這些教學內容缺乏傳統文化內容的滲透,知識將表面的禮儀傳授給學生。學生學習這樣的禮儀知識只是在表面做出相應的禮儀動作,并沒有深刻掌握到禮儀課程的真正內涵。另一方面,對于教師來說,由于其沒有對禮儀課程的群進行充分理解,便無法在禮儀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禮儀課程的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3.外來文化影響因素
目前由于大部分中職院校的學生沒有正確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真正精髓,并對外來文化產生了高度認同。個別學生由于盲目追求個性,推崇慶祝西方的節日,忽視了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部分學生并沒有深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也不積極去探尋。隨著我國與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往來程度不斷加深,外來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使得學生向往西方的生活、交往。這些都是降低中國傳統文化在中職禮儀教學中滲透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中職禮儀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
1.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將禮儀教學的內涵升華
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禮儀教學便應提倡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應禮貌、友好地對待他人,并做到和諧共處、互相謙讓。中職院校雖然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舉止進行了規范,但這種要求過于強制性,學生被動、強迫地接受學校的硬性規定,并不能發自內心接收禮儀課程的知識。因此,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將中職院校的禮儀教學內涵進行升華,便可以讓學生充分發自內心對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遵守,并做到了良好的日常行為、禮儀規范。教師在結合傳統文化進行禮儀教學的過程中,應讓學生明白禮儀的核心便是尊重,要讓學生做到每一件事都應將尊重作為主要的衡量標準。因此教師在進行禮儀教學過程中,不能只對學生傳輸禮儀相關的表面知識,應在禮儀規范教學過程中加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并才能讓學生將禮儀的規范以及真正意義充分掌握,同時也可以讓同學之間更加團結,并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古人采用傳統禮儀與人相處的視頻,并讓學生進行模仿。教師還可以將古代的禮儀規范,結合禮儀課程中的教學內容共同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傳統禮儀的魅力,從而規范自身的行為,并提升禮儀課程的教學質量。
2.在禮儀教學課堂中對學生潛移默化滲透傳統文化
在中職禮儀教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應采用由淺及深的方式,要在禮儀教學課堂中逐步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并結合禮儀課程具備的特點,結合傳統文化為學生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教育,從而突破說教式教學的弊端,教師還應將傳統文化融合到禮儀實踐教學過程中,才能全方位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傳授利益概念的過程中,可對禮儀的由來以及發展過程進行講解,在講解過程中,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明白中國是禮儀之邦,并是人類在禮儀、禮節方面的重要發源地,禮儀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基礎,這便會讓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讓其感受到作為一名中華民族兒女的驕傲與自豪,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感,并加深其對禮儀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結語
在中職禮儀教學過程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并充分掌握禮儀課程的內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觀、人生觀、教師觀。因此教師應加強禮儀教學過程中的傳統文化滲透程度,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中職禮儀教學的整體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許燕.淺論高職院校禮儀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J].才智,2015(23):47.
關鍵詞:本土傳統文化;隴西李氏文化;語文教學;滲透;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6-00-02
一、提出本土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融合觀點的背景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是民族精神的精華,一直熠熠生輝,流芳百世。然而,當今社會,淺文化、俗文化、網絡文化充斥人們的生活,傳統文化在學生中的地位越來越低,他們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對本土文化更是視而不見。
(一)本土文化嚴重缺位
“在我們目前的教育中,本土的有價值的傳統文化嚴重缺位。要看到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東西在今天仍有頑強的生命力。而且,新課改要具體落實貫徹到位,必須要與本土的文化土壤相適應。”我們的孩子長大后,對本地區的歷史文化全然不知,那么如何擔負起建設家鄉的重任?不了解家鄉的優秀傳統,又怎能生出愛鄉之情呢?
(二)人文教育的漸然缺失
當下教育,仍又“應試”的深深烙印,特別是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育,紛紛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考試科目――那些在考試中分量重的所謂“主課”上,“主課”的教學大多又限于書本知識和題海戰術――強調知識的應試性,弱化對學生的文化藝術陶冶和人格養成;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忽視人文素質的培養;注重理智的開發,忽視道德價值的教育;總之,忽視了教育內在的育人功能。
特別是教學方法,教條、呆板,扼殺了學生興趣和智慧。學生沒有選擇的權利,只有消極的接受,因而,課堂上無法形成生動活潑的探究氛圍,更奢談人文關懷了。
二、“隴西李氏文化”――中小學語文教學本土化之窗口與平臺
位于隴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隴郡是華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中華李氏”的發祥地。而內涵豐富、源遠流長的“李氏文化”,又是與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文化齊名的“甘肅四大文化”之一。
“隴西李氏文化”具有如此重要的歷史地位,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讓學生了解和學習家鄉的優秀文化,而這也正是語文教學所擁有的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三、以“隴西李氏文化”為窗口與平臺的本土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融合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边@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也要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泵褡逦幕膫鞒?、發展和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文。站在時代的講臺,手執新教材的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特殊功能,通過傳統文化,特別以生我養我的家鄉源泉,滋養其心靈、熏染其精神,以學生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內容與方式充實和提升語文教育教學功能。
首先,以李氏文化為窗口對學生加強民族精神的滲透和教育。
民風民俗是一個地方的文化沉淀,它是一個地方長期形成的一種穩定的文化樣式??勺寣W生采集資料,按類整理加工,在課堂上進行教學,體味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收集整理中,深切感受傳統文化的意韻美精神美,油然而生熱愛家鄉之情,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愛國思想的目的。李氏文化是隴西縣的品牌文化,以李氏文化為窗口,將本土文化植根于語文,會不斷豐富語文教學的知識內涵和人文內涵。漢朝“飛將軍”李廣人人皆知,李氏族裔“得唐獨厚”,創造偉業,李世民“貞觀之治”,李隆基“天寶盛世”,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建立了不朽功績.詩人李白、李賀、李商隱詩壇巨匠;傳奇作家李朝威、李公佐、李復言(“隴西三李”)給中國的小說創作奠定了基石,開拓了道路。翻閱李氏家族的發展史,了解一位位古今(今有李嘉誠李光耀等商界政界名流)李氏英才,其智慧與力量不正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嗎?將“李氏文化”融合于語文教學中,結合文本教材(如,初中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既是對課本的補充,也是對教材的延伸,讓學生學習“李氏精神”,從而加強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滲透。
其次,開設富有“李氏文化”特色、以傳承家鄉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為核心的綜合實踐課。
綜合性學習――展示傳統文化的舞臺。綜合性學習,這是新教材設計的一個亮點,它能讓學生把自己所學所了解的知識集中展現,在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設計中,有許多內容就與傳統文化相關,在這個舞臺上,可以讓學生盡情領略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自由交流家鄉熟知的風情?!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因此,挖掘地域性的自然、社會、人文資源進行“綜合性學習”,更能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外延,讓學生在具體的現實中學語文、用語文,并在此過程中更加了解家鄉,更加熱愛家鄉。這不正是語文教育教學的基本初衷嗎?
帶領學生參觀“李家龍宮”。李家龍宮亦稱李氏宗祠,始建于唐初期公元627年,唐代宮廷式古建筑群,位于隴西縣城北關廟兒巷,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筆親書“李家龍宮”而聞名海內外。走進李家龍宮,“李家”的歷史向我們一點點鋪展開來,清新雋秀的《道德經》傳遞著生命的風采和智慧,“飛將軍”李廣身上勢如破竹的銳氣撲面而來,李世民眉眼間透露著智慧和大氣……那些沉淀著文明印記的語言文化珍寶,那些雖然陳舊卻依然鮮活的身影,會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得到啟迪,愛國愛鄉之情油然而生,悄然間達到了傳承家鄉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的目的。
三、以李氏文化為代表,將地方民俗文化引進語文教學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文化根基。學生入學前和入學后的社會生活與學校的語文學習如果不能形成一個整體或者反差過大,學生學習起來就會顯得有些別扭。為了充分發掘有益的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語文資源,我們可在構建校本教材的時候,把一些健康的歌謠、民間曲藝等引進課堂,讓學生讀一讀,唱一唱,寫一寫,這樣既能弘揚地方文化,又能切實地使語文學習與生活與環境結合起來,在統一要求與地方差異性的融合中,張揚學生的語文個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隴西這片熱土上,勞動人民在幾千年的社會實踐中,耕耘著純樸深厚的黃土地,創造并積累了豐富多彩、絢麗璀璨的文化藝術,突出地體現在樸實的民間文化藝術(如“隴西云陽板”),精美的飲食文化(如“隴西三絕”),悠久的商業文化(其文峰鎮為“全國十大旱碼頭”之一),文明遐邇的藥材文化(“全國黃芪之鄉”)以及久遠的古文明遺跡(“馬家窯文明遺址”)等方面,使隴西成為中國西部黃土高原原始的、樸實的民間傳統文化――黃土地文化的典型代表。教師要充分發揮本土民俗文化“以德育人”的獨特而強大的功能,竭力引導學生在感悟傳統文化底蘊的過程中,能受到心靈的感動、人格的感化。使學生與本土民俗文化的對話過程中,通過靜心閱讀,實地探訪,自由交流,反思體味等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雙向互動,課堂內外互動;強調書本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相結合,紙質教材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學習與研究的相結合,讓學生率真的心靈不再迷失方向,讓中學語文教育教學推陳出新,煥發異彩,開拓更新更廣更深之園地!
參考文獻:
[1]向華.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實施方案.
[2]隴西文化局李氏文化編委會編著.李氏文化匯編.2007.
[3]隴西文化局李氏文化編委會編著.李氏文化匯編.2008.
關鍵詞:財務管理 問題分析 改善措施
一、傳統財會信息管理中的問題
傳統財務管理的癥結就是在管理中缺乏信息溝通,各個部門的財務信息在逐級上報和管理中往往會出現一定的遺漏和錯誤,引起此類問題的主導因素如下:
1.企業的內部機構混亂。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都會設置內控機構,但是財務管理中的制度與內控機制、結構往往存在一定的矛盾,此時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就容易導致審計工作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使得監控、考核等不能落實,最終導致了財會信息的失真。
2.人員管理措施薄弱。人員管理是信息化管理重要基礎,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如果沒有科學的制度進行人性化管理,很難調動人員的積極性,最終會導致人員缺乏凝聚力,導致團隊內部的信息溝通不充分,也會影響信息化管理的建設與完善。
3.資金管理漏洞多。資金管理是企業正常發展與運營的基礎,在傳統財會信息管理中企業的資金管理往往缺乏整體性,因為管理模式的落后,導致各個部門間的資金調度往往不能在第一時間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信息,使得管理者也不能在第一時間對資金的流動情況加以掌握,從而影響了財務管理對資金的有效支配與調度。同時企業資金管理中利潤化的趨勢明顯,而對于不良資產的管理則偏弱,導致資金問題隨著企業發展而激化,最終影響整個財務管理的實施效果。
二、傳統財務信息管理產生問題的根源
1.管理層面多:財務管理往往是逐級管理,不同層次的財務信息是存在差異的,各種不同的業務會產生信息差異,直接經營者希望增加經營業績提高效益,往往會利用隱蔽的方式來編造虛假的信息以便獲得相關利益。所以在企業中財務的多級管理模式是容易導致財務管理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
2.信息滯后性:會計信息系統在傳統管理模式中不能實時化的完成數據采集與匯總,因此信息形成往往有一定的滯后性,因為信息需要整理與統計,這就導致信息不能及時的得到統計,從而使得財務管理層所獲得信息往往存在滯后性,這直接影響了管理效率提高。
3.財務管理的過程性:財務管理是一個過程化管理模式,不是在某一個點就能完成所有的財務工作,雖然可以匯總一個階段內的財務信息,但是所有的財務報告是在財務人員確認、計量、分類、匯總后才形成的,所以財務信息是在財務人員處理后形成的綜合性信息,因此在其中會參雜人為的經驗與判斷,也就容易導致信息中存在問題。
4.信息整合的動機不同:在管理中因為信息利用的方式與目的不同,企業管理中對于會計信息的需求和利用也存在不同,所以信息采集和處理的動機不同,更不用說企業對外的信息披露了。因此在管理中針對財務信息的利用存在動機差異,多數企業都有揚長避短的心理,往往會披露或者匯總對企業自身有利的信息,從而造成了財務信息管理中的失真。
三、財會信息管理的現代化管理策略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和社會經濟發展,迫切要求企業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引入要求企業必須改變財務管理的模式,使之進入到信息化模式,需要企業的財務管理將會計準則、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有機的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創新內容與方法。綜合財務現代化管理的策略總結如下:
1.強化內部溝通。信息管理的核心在于共享,也就是要建立無障礙的溝通,主要是消除內部溝通的阻礙進而消除財務管理中的孤立信息,因為不同管理層次中的信息溝通往往存在差異,所以孤立的信息大量存在是影響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溝通和協調是現代會計管理的重要基礎。在會計信息現代化管理中必須建立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各個部門對財務情況都應有所了解,這樣才能促進信息化的構建和完善。在現代化信息管理實施中首先應促進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之間的有機溝通,進而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整合到一個系統中,保證各個部門獲得的財務數據保持一致,并在宏觀管理中實現針對性的資源調控,實現管理的效率提高。
2.強化內控機制。財會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是整個信息管理效果提升的重要基礎,因此在管理中應重視對內部控制的提升?,F代化的企業財務管理應要求企業加強內控的機制,從而讓各種財務信息可以在信息化共享中得以透明化,保證財務信息及時、透明、完整、準確,同時在內控的過程中提高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另外,在內部監控的實施中,也可進一步的提高公司各個部門的財務透明化,以此提高整個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的統籌效果,使得現代化信息管理在企業內部深入開展,也可從宏觀角度提高集約化的管理力度。
3.強化軟硬件基礎。技術引入是信息化建立與強化的基礎,企業管理中的財務信息化也必須建立在先進技術的基礎上,要實現現代化的財務信息管理必須對軟件和硬件水平進行全面提高,針對自身的特征選擇合適的軟件進行財務管理的系統升級,建立適應自身管理模式的信息化系統。另外,重視對硬件系統的建設,網絡硬件、控制中心等硬件設備的構建會直接提高管理系統的管理效率。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財務管理的效果,也從某些方面降低財務管理的成本,保證了信息的質量、價值、效率等。
四、結束語
現代財務管理與傳統管理相比必須具備更加透明的信息溝通環境,也必須克服傳統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在明確存在問題的同時,對問題的關鍵進行改善,轉變思想、強化內控、升級系統,以此實現財務信息管理的現代化建設,從而獲得更好的財務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黃益龍.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09(08).
關鍵詞:中國;傳統建筑藝術;生態文化
建筑作為生態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古往今來,人們所居住的場所,無論是洞穴、帳篷、茅草屋直至現代的高樓大廈,都與自然環境存在密切的關系。在我國傳統建筑藝術中,能夠充分考慮自然環境、生態文化等因素,從而為人們創造出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通過對中國傳統建筑藝術中生態文化因素的探索,從建筑與生態文化關系的角度分析中國傳統建筑藝術的生態文化,從而為現代建筑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生態文化的內涵
生態文化是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某種推演與表現,生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進程,從本質上說是人類文明生態化的發展過程。生態文化是人與自然關系新的價值取向,即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生態文化是從原始文化、人本文化演化而來的,原始文化的核心是“自然中心主義”,人本文化的核心是“人類中心主義”[1],而生態文化的核心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生態文化作為人與自然關系的主要紐帶,具有人類文化的結構,通常情況下,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即物質文明生態文化、精神文明生態文化、制度生態文化。物質文明生態文化包括人口、資源和環境,精神文明生態文化包括生態社會、生態倫理,制度生態文化包括政治、政策、法制、法規,這些因素都與建筑藝術不可分割,是建筑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此外,生態文化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傳承性、地域性、多樣性、時代性、全球性和可持續性,生態文化強調大自然是一個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依賴的共同體,每一個生命體都有其自身的價值,都具有穩定整個生物群落的作用。生態文化認為,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不但要為人類的生存發展而存在,人類社會也應當為自然界萬物生物生長而存在,人與自然是相互影響,共同存在的[2]。
二、傳統建筑藝術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文化
(一)傳統建筑藝術富含“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生態觀
在我國傳統建筑營構過程中,有很多都富含著“尊卑有序”“等級森嚴”等傳統文化思想的設計理念,孔子的儒家思想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中等級化較為嚴重的倫理規范直接影響了傳統建筑的營造和布局。在儒家思想觀念中,“禮樂觀”主要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禮樂的基礎是“孝悌”,以及我們以前經常聽到的“和為貴”“父慈”“子孝”“長幼尊卑”等等,以這些較為嚴重的等級關系為基礎,決定了傳統建筑應當注重“群體序列的組合”[3]。例如,在傳統的“北京四合院”中,其建筑布局充分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人倫等級”觀念。即在院子內正中間的位置是一家之主居住的地方,并且是舉辦家庭重要活動、接待貴賓的地方。中間兩邊的廂房即為小輩居住的地方(兒子或孫子),后院即為仆人的住處或廚房。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理念集中體現了儒家“人倫等級”觀念,即“父權至上”“男尊女卑”“主仆有別”等等,所以,傳統建筑藝術的建構理念體現了人本主義精神。
(二)傳統建筑風格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態觀
在我國傳統建筑中,自然環境因素是影響其建筑特點與建筑風格的主要原因之一。古老的中華文明聚集地產生于黃河流域一帶,在黃河流域一帶,冬季氣候非常寒冷,夏季非常干燥炎熱,并且雨季持續的時間相對較長,暴雨較多。所以,這些氣候因素決定了傳統建筑的基本要求,即防寒、防暑、防雨等。此時黃河流域一帶的居民大多設計出“大屋頂、高墻和厚墻”的房子,即突出傳統文化的正統思想,房子的朝向為“坐北朝南”,以此獲取更多的陽光。此外,在黃河流域一帶,森林植被非常茂盛,并且其土質主要以“黃土”為主,此種土質決定其建筑結構為土木結構。在我國古典哲學中,就有很多與生態文化相關的內容,即“天人合一”“天命論”“天人關系”等等。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莊子、荀子都不同程度的提出了“天人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天人”關系是我國古代哲學家經常討論的重要話題之一,主要體現了我國人民傳統的世界觀,即強調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能夠和諧、可持續的發展[4]。
(三)傳統建筑藝術集中體現了“經濟實惠”尊重民俗生態觀
傳統建筑藝術也能夠充分體現出當地的文化習俗,并且與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傳統建筑的地域性特點,能夠充分體現當地民俗文化、社會習俗等,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之內,這些要素相互影響并且融合在一起,在傳統建筑布局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傳統建筑中,內部庭院的布局非常嚴格,以此為基礎,反應出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復雜關系,以及每個人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傳統建筑也會體現出豐富和諧的藝術思想,傳統建筑的一些細小特征,例如,門樓、窗戶、大門等,這些細小特征也具有很深的藝術內涵與功能。門樓能夠充分體現出家庭的興衰榮辱,因此,“門第之分”也就隨之產生了。窗戶的大小、樣式、花紋、工藝能夠從不同方面體現出居民的業余愛好以及審美情趣。
三、傳統建筑藝術生態文化理念對現代建筑設計藝術的啟發
(一)要充分考慮建筑與群體之間的關系
在我國傳統建筑布局中,每座建筑的單位為“間”,每一座建筑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大的庭院,然后以庭院為主要單位,組成形式不一樣的組群。以單體建筑為例,最為普遍的是長方形平面圖。在庭院布局的過程中,主要可以劃分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種為在縱軸線上配置主要結構,將次要結構布置在主要結構兩側或對面,從而形成一個組合式、封閉式的空間,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另外一種布局則是“廊院制”,在縱軸上建立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然后,通過回廊把很多單座建筑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廊院布局形式[5]。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均衡對稱是大部分建筑的布局模式,這也是生態文化中生態美學的重要體現,現代建筑可以借鑒這種布局模式,通過借助建筑群體的完美組合和襯托,以突出主體建筑的宏偉壯觀。例如,北京故宮、明代的長陵和曲阜孔廟等,都能夠充分體現出布局的生態美學。
(二)要充分考慮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
建筑的主要功能即為居住、工作、娛樂、社交等,不但內部組成要求協調,外部也要與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以此達到“生態文化”的基本要求。在傳統建筑中,設計師非常重視周圍環境對建筑布局的影響,即山川形式、地理特點、氣候條件、植被林木等,設計師要深入調查這些自然因素,以使建筑布局、格式、色調與周圍環境相適應,進而為人們構建出一個較大的居住空間。所以,在現代建筑中,設計師應充分考慮到自然生態環境對建筑布局的影響,提前做好調研準備工作,對建筑物周邊的山川、河流、植被、土壤、氣候,要仔細認真的進行調查和研究,以使建筑格局、色調、樣式與周圍環境相適應,為人們創建舒適、優雅的生活空間。
(三)要強化對傳統文化內涵的理解和應用
我國傳統建筑之所以會受到現代人們的仰慕,主要與建筑的文化內涵密不可分。例如,北京故宮,是群體性組合的主要代表,使傳統建筑體現出以下特性,即序列性、和諧性以及空間組合的內向性等等。因此,在現代建筑中,設計師應繼承這種文化思想,領會文化內涵的精髓,并且將傳統建筑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現代建筑中,使現代建筑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傳統建筑的文化底蘊。在傳統文化語境中,建筑與景觀的融合是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共同發展的境界,這種哲學思想意在說明建筑與環境不可分割、相互聯系[6]。例如,在現代園林建設中,設計師可以借鑒江南園林的設計風格,將文化內涵融入其中,使園林建筑在文化識別方面與整體園林規劃及格局形成耦合關系,從而為我們營造出完整的自然山水的視覺、直覺氛圍,在如此的景觀感知與認知中建構的文化內涵,使建筑與景觀的自然生態環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生態文化的內涵、傳統建筑藝術與生態文化的關系以及傳統建筑藝術與生態文化對現代建筑藝術與生態文化的啟發,我們可以看出,建筑藝術與生態文化的密切關系,即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在傳統建筑中,設計師能夠將建筑風格、建筑布局與生態自然環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為人們創造出更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因此,在現代建筑中,要求設計師應借鑒傳統建筑中的生態文化融合理念,充分考慮建筑周圍的自然環境,使建筑與周邊環境相適應,將建筑理念賦予文化內涵,使建筑景觀具有生態文化的生命力,由于生態文化具有的可識別性,使得建筑景觀與生態文化具有一定的表征和傳承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宗之,李澤厚,毛滿軍.淺談中國傳統建筑藝術與生態文化[J].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8):134-136.
[2]王振復,王陸敏,李曉波.簡析中國傳統建筑藝術與生態文化之間存在的關系[J].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14):118-119.
[3]靳翠英,陸小彪.淺析中國傳統建筑藝術與生態文化的內在聯系[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4,(07):170-172.
[4]郎東梅,李麗麗,曾軍紅.淺談儒家文化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美學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4,(10):318-319.
[5]齊蓮花,江濱.簡析中國傳統建筑藝術與生態文化[J].隴東學院學報,2012,(04):158-159.
[6]彭麗麗,李曉雨,鄭楠楠.淺析傳統建筑藝術中的生態文化融合理念[J].吉林科技信息出版社,2015,(0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