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農業發展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優勢
1.1.1區位優勢東川區地處滇中偏東北部,昆明市最北端,東鄰曲靖市會澤縣大海鄉,南倚尋甸縣,西與祿勸縣毗鄰,北連巧家縣并與四川省會東縣隔金沙江相望。南距昆明市區155公里,北至巧家縣城15公里,北至會澤縣城110公里,西至祿勸縣城237公里。南接“昆明、楚雄、玉溪”城市群,北銜“成都、昭通、重慶”,西對“六盤水和貴州”城市區域,在連接“成渝、滇中、黔中”三大市場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
1.1.2自然資源優勢東川區地處內陸低緯高原地區,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特征,光、熱、生物資源豐富,生態類型多樣化,產業適應面廣,為東川農業多樣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東川區境內除海拔3200米以上地區全年皆冬外,其余大多數地區冬無嚴寒,河谷地區全年無冬,且水、光、熱等資源豐富,全年平均氣溫25℃,夏季作物生長期短,病蟲害相對較少,有利于發展無公害、天然型、生態型綠色農產品;高山、亞高山地區冬夏季節較短,大約有10個月以上時間屬春秋季節,草地資源豐富,牧草種類多樣化且適口性好,十分有利于發展高山圍欄養殖。
1.1.3土地可利用空間較大東川區土地總面積1871.14平方公里,農用地面積為194.19萬畝,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9.19%,目前未利用地面積尚有79.74萬畝,占全區土地面積的28.41%,被利用的土地只占總土地面積的71.6%。由此可見,東川土地可利用面積有一定的空間。
1.2生態農業建設已見雛形“十一五”期間,東川區加大了生態環境整治和農業農村發展投入力度,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果蔬、高山藥材等一大批名、特、優、新產品得到了較好的挖掘、開發和利用,形成了以海拔1600米以下小江河谷熱區為主的早冬蔬菜、瓜、果經濟作物產業群,以海拔1600米以上至2400米以下的二半山區為主的優質經濟林果產業群及以海拔24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為主的藥材產業群和高山圍欄養殖產業群。目前東川區已建成了3萬畝優質加工型馬鈴薯基地、1萬畝優質面條小麥基地、2000畝釀酒葡萄基地、186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萬畝甜杏基地,萬畝桃園等特色農業示范園區。
2存在問題
2.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十一五”以來,東川區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質量保護,改善了投資環境,相當便利的交通運輸網絡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相對良好的環境條件。但東川區農業內部基礎設施仍然較為薄弱,農業生產條件非常脆弱,土地資源分布零散,機械化水平低,灌溉設施落后且老化,農田水利建設滯后于農業發展需要,至今絕大部分地區尚未擺脫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抗災能力極差。目前,全區耕地總面積中旱地占82.6%,25度以上的坡耕地達3.1萬多畝,土壤耕作層在20厘米以下耕地占總耕地面積的72.5%,農業灌溉水利化程度較低,主要集中于小江河谷地帶,灌溉方式仍然以傳統的溝渠灌溉為主,只有少數農田采取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
2.2土地資源分散,農業規模效益差東川區土地資源自身分布零散,大部分耕地分布于坡度較大的山面,坡度小于2°的耕地只有2.34萬畝;坡度小于6°的耕地僅占耕地總面積的8.95%,坡度大于15°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62.07%,其中坡度大于25°的耕地達3.1萬畝,開發難度大,過度開發利用易造成水土流失。
2.3農業市場化程度較低東川區農業發展借助了氣候地理條件的多樣性的優勢,然而各項產業比較零散、不成規模、沒有主導型產業和具有明顯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雖然有一家省級龍頭企業(東川無名面條廠),其具有一定規模,品牌效益較好,但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能力較弱,大部分農民還處于自發分散和無組織的生產狀態,農產品結構性過剩問題仍然存在。
3對策
東川區發展生態農業,須生態修復與經濟發展并重,在生態極度脆弱區域則應以生態修復為主,經濟發展為輔。進一步加大生態治理力度,把農業發展與生態修復統一起來至關重要,而農業發展應結合農業自身特點和規律,按照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本思想,合理配置各種資源,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林牧副漁五業并舉。東川區發展生態農業,須以市場為導向。由于信息來源渠道較少,農民獲得的信息不全面或不及時,農業生產經常盲目發展,常常出現“有市無價”或“有價無市”的現象,限制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應為農戶提供能夠全面、及時了解市場信息的渠道。東川區發展生態農業,須著眼未來、科學規劃、循序漸進。
關鍵詞:生態休閑;農業;寶雞
1休閑農業概述
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旅游休閑已越來越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農業是一種結合了傳統農業與現代旅游業的農業新模式[1],是將生產、生活、生態結合為一體的新產業[2]。發展多功能休閑農業可以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和轉移就業[3],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在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的同時,可以開發農業資源,修復農業環境,還可以促進城鄉信息、科技等多領域的交流。以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生態園的規劃為例,對新型農業發展模式進行分析,既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理論探索,也有規劃設計的實踐。
2寶雞市新育休閑農業生態園區發展現狀
2.1新育生態園概況
新育生態農業觀光示范園位于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齊西村,隸屬寶雞新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成立,計劃共投資2800萬元,規劃占地面積67hm2,目前是省級生態園區,有新打機井2眼,1臺變壓器。生態園主要提供園林綠化,農業種植,家畜禽、淡水魚養殖,農產品銷售,垂釣和農業技術咨詢服務等。現在,園區已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達成協議,開展校企合作,將生態園的種養殖基地作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并聘請山東壽光資深技術員全程全面指導管理,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園區品位。目前,園區已完成投資1500萬元,正在建設家禽飼養基地,日光溫室、垂釣、種植、養殖已出具規模。游人可自行采摘、喂養、垂釣、健身和娛樂等,是集有機食品和生態循環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以觀賞農村風光、參與農業生產、體驗農家生活、進行農業教育、品嘗農家餐飲為主要內容,將自然景觀與農村獨特的民俗文化有機結合,將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有機結合,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休閑度假需求的一種農業產業經營模式,是合理開發農業資源、拓展農業功能的有效平臺。新育莊園向游客提供休閑度假的機會,游客通過交流溝通、體驗農村生活、參與農業生產等親身感受融入到農村中去[4]。
2.2生態園的發展目標和宗旨
生態園區建設追求生態、綠色、環保,以無公害有機蔬菜、綠色生態果園、生態循環養殖為目標,生產綠色有機食品、建設生態觀光農業,以市場為導向,以科學技術作支撐,實現生態良性循環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以“興農、富農、健民、強民”為宗旨,依托北坡森林公園的生態優勢和運糧寺的人氣優勢,努力建設集生態循環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園區。圍繞“陳倉區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后花園”的定位,擬建設提供設施種養殖、農家山莊、垂釣休閑、自由采摘、QQ農場體驗、苗林觀光等服務項目。
2.3休閑產業規劃布局
2.3.1農業種植區建有QQ體驗農場,提供100多塊免費地塊,并為游客免費提供種子、肥料、農耕工具。
2.3.2生態養殖區建設豬舍7座,羊舍1座,占地6.7hm2存欄生豬1100頭,為關中黑豬,主要喂草料和玉米,55kg左右出欄。羊180只,有山羊和綿羊等。
2.3.3綠色采摘園在生態園北部建成高標準蔬菜日光溫室26座,采用一面坡冬暖式下挖式溫室大棚,后墻和側墻均為土墻,保溫效果好。種植黃瓜、小乳瓜、西紅柿、茄子、豇豆、小禮品西瓜等8個品種,大力發展有機蔬菜水果種植,在生態園南部建成占地11hm2的櫻桃、葡萄、沙桃、獼猴桃、黑巨李等優質果品基地。
2.3.4休閑娛樂區建設8000m2的接待建設中心1處,餐飲部的所有食材從養殖、種植、采集加工到銷售均為自主經營生產,確保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有保障,是無污染、無公害的新鮮蔬菜和綠色食品。黑豬肉是純糧食喂養,富含多種營養,具有延緩衰老、降低膽固脂、改善續頁循環等普通豬肉沒有的營養價值;羊肉品類齊全,綠色環境無污染,營養價值高,食療藥療效果明顯;地下深水井養的特色魚肉,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羊肉泡、四季烤肉、農家菜等地方特色小吃開辟了農民增收新渠道,建有標準運動體育場、臺球桌、籃球場等,配套有星級賓館住宿,冬季取暖采用原始火墻。
2.3.5自然風光引進合歡、國槐、油松、雪松、櫻花等名貴樹種建造8hm2景觀林區,蔬菜、水果無農藥、化肥污染殘留。建成面積0.7hm2的垂釣池1座,讓游客在寧靜、清新的大自然環境中低消費、高享受。
2.3.6有機肥料利用采用了在漚糞池發酵有機肥。在寶雞市農技中心的幫助下建成50m3沼氣池。動物糞便通過管道排入沼氣池,利用沼氣做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和沼液澆地種菜、養魚,實現了節約資源、環境友好。養殖廠的豬糞、雞糞,在漚糞池里漚發一段時間后,用作有機肥,沼渣肥澆地,達到了農業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利用,與化學肥料相比,這些肥料具有營養全、肥效高等特點,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同時還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2.4休閑旅游與農民就業
示范園建成后,長期雇傭村組80余名農民入園務工,使周邊群眾有了就近就業的機會。既能輻射帶動當地就業[5],增加國家稅收,帶動相關行業,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又能實現老百姓菜籃子市場長期穩定,通過雇傭勞動力發展休閑旅游業增加農戶收入。同時積極推動農產品向高起點、高標準、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方向發展。
3生態園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羊舍空間較小,換氣設備不能滿足需要,排氣不順利。計劃投資擴建羊舍,更新換氣設備。(2)沼渣、沼液主要用做肥料,但沼氣利用不理想。因生態園離住宅區遠、資金不足等原因,沼氣利用存在困難。希望通過爭取項目、資金,提高沼氣利用率。
4今后發展的方向
將增加糧食作物的種植(小麥、玉米)面積,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形成多樣化的生態經濟消費產品。新育生態園的休閑農業發展不但是以經濟效益為目標,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環境凈化與生態保護,經濟與環境共同發展,在生態園內部合理安排物質循環,盡可能減少燃料、肥料、飼料和其他原料的輸入,求得盡可能多的農產品輸出,達到生產發展、生態保護、能源再生利用、經濟效益提高。
作者:劉紫垠 梁宏衛 劉景輝 徐乃林 張雪玲 王敏 單位:寶雞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邱佳,史亞軍.中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33):214~317.
[2]范水生,朱朝枝.休閑農業的概念與內涵原探[J]東南學術,2011(2):72-78.
[3]許藝娜.福建省休閑農業發展初探[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3,25(5):104-107.
關鍵詞 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現狀;問題;對策;江蘇泰州;姜堰區
中圖分類號 F3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9-0245-02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受資源制約和環境承載的束縛越來越大。姜堰是農業大縣,既是全國商品糧生產重點基地縣,又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給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已經刻不容緩。一方面農業生產過度依賴化肥和農藥,造成了資源浪費、生產成本增加[1-2];另一方面養殖業廢棄物若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將會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資源環境壓力大、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乏力等問題亟待破解,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有利于綠色生產方式的推進,增強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3-4]。
1 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現狀
1.1 清化生產取得階段性成效
通過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機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各種節約型技術,減少化肥、農藥等投入使用量,提高勞動生產率。2010―2016年,泰州市姜堰區種植業面積累計達76.19萬公頃次,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達56.45萬公頃次,推廣應用配方肥9.63萬t、商品有機肥2.15萬t,共節約化肥(折純)施用量12 479.5 t,農作物化肥施用量下降明顯。通過科學選用防治藥劑,積極推行植保統防統治、農企合作、智能農藥噴灑等技術措施,全區大面積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58.6%,農藥有效利用率提高了5~8個百分點,全面停止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化學農藥年使用量下降5%,2010―2016年全區農藥施用總量(折純)9 377 t。
1.2 秸稈、畜禽糞便利用率有所提高
一方面加大秸稈機械化還田力度,完善秸稈收購、利用補償機制,促進秸稈多種形式利用,推動全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健康穩步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推廣清潔生產技術和改進生產設施,從源頭減少畜禽糞便產生量、建設畜禽糞便處理中心、配套沼氣工程建設、生產有機肥等途徑開展畜禽糞便綜合利用。近年來,姜堰區秸稈綜合利用率、規模化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每年都達到92%以上。
2 面臨的問題
2.1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全面
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小散養殖戶的糞便處理問題上,由于缺乏有效的社會化服務支撐,部分地區小散戶的養殖污染還比較嚴重。現有的畜禽糞便處理社會化服務體系由于缺乏資金支持,運行的質態一般,服務手段少、能力低、規模小[5]。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收集體系也尚未健全,未達到全覆蓋要求,雖然部分鄉鎮已經建立了無害化收集點,但還沒有真正有效運行,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體系尚未建立。
2.2 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低
近年來,姜堰區堅持生態立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在化肥農藥減控、畜禽糞便和秸稈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生態農業綜合技術集成、示范推廣上力度不夠,存在技術單一、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低的問題。
3 可行性分析
3.1 農業產業基礎堅實
姜堰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全國生豬養殖基地、全國首批生態示范區、江蘇省生態農業整體推進示范縣,也是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整體認證推進市,河橫生態環境建設獲“全球500佳”稱號,組織實施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有較好的基礎。
3.2 農業科技進步領先
姜堰是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全國科學技術工作先進縣、全國科普示范縣、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與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農學院、南京林業大學、中國家禽研究所、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江蘇里下河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蘇省淡水研究所、江蘇省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等20多家省內外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全區現有院士工作站3個、校企聯姻產學研工作站36個、省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27個,為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
3.3 社會化服務組織基礎堅實
目前,全區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933個,累計建成“五好”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28家,其中4家獲得“全省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稱號。截至2016年,全區工商注冊的植保服務組織90個,已經建立20個市級示范組織,培育省級“五有五好”植保服務組織3個。姜堰區創新農企合作新模式,采取“植保機構+農藥企業+植保專業合作社”模式,由泰州市漢土植保專業合作社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該農企合作植保服務新模式被省推介到農業部農藥“零增長”首選模式。
4 對策
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圍繞省委、省政府生態文明決策部署要求,堅持統籌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以“農業產業鏈條生態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廢棄物利用資源化、農產品質量優質化”為途徑,加強重點工程建設,探索出適合姜堰區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路徑,努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拓展農業生態功能,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4.1 多舉措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全面提升已經建成的畜禽糞便集中處理中心的服務功能,充分利用其較好的基礎條件,通過增加投入、購置畜禽糞便運輸工具及設施,配備社會化服務組織,強化服務隊建設,保障基本運營經費,完善服務網絡,促使其根據本區域畜禽生產實際滿負荷生產、運作,充分發揮其應有的集中處理、利用畜禽糞便的功能作用,輻射服務中心周邊5 km范圍內的非規模化養殖企業。加大推廣全價日糧配合、節水養殖等技術,推廣“干清糞”“干濕分離、雨污分離”生產工藝,大力推廣“豬沼飼、豬沼糧、豬沼果(菜)”等養殖模式,從源頭控制和減少畜禽養殖污水產生量,積極推廣畜禽糞便“本位發酵、異位發酵”等技術,努力提高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率。
科學采用粉碎還田、深翻深耕輪作等方式,提高耕地質量,提升利用效果,積極推廣使用大馬力拖拉機和高效秸稈還田機械,制定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作業標準,完成秸稈切碎、滅茬、旋耕、混合和覆蓋,達到秸稈全量還田、效率高、質量好且不影響當季作物生長的要求。同時,通過適當的農藝措施協調秸稈分解與后茬作物生長的關系,發揮秸稈還田帶來的優勢。在全區各鎮選擇一個機械化還田基礎較好的行政村,開展秸稈機械化深翻還田整村推進建設,有條件的地方每3年要進行1次深翻還田作業。
4.2 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積極組建畜禽糞便、沼渣沼液社會化服務組織,負責收集分散的小規模養殖場的畜禽糞便送至畜禽糞便處理中心集中加工處理,或將發酵好的畜禽糞便有機肥、沼渣沼液輸送到田間地頭。通過購置運輸車輛,建設貯液池、灌溉管網等設施,開展儲運配送服務,推進沼液配送示范工程建設,加快農牧結合的推廣進程。
建立廢舊農膜及塑料包裝袋撿拾、收購、加工利用市場化運作體系,配套完善相關扶持政策,使回收利用率明顯提高,農田和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在全區各鎮(街)設立廢舊農膜臨時回收網點1~2個,定時集中運送到專業處理機構委托處理。
在已經建成的6個病死畜禽無害化收集點的基礎上,通過完善、配套冷藏、儲備、運輸等設施建設,配備收集點值守人員,強化收集點服務能力建設。
4.3 做好清潔化生產工作
組織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動,大力推廣以測土配方施肥為核心的節肥技術,調整優化用肥結構,科學指導因地、因作物施肥,鼓勵施用有機肥,積極應用畜禽糞肥及沼液沼渣代替化肥農藥。大力推廣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和化學防治與物理、生物、農業防治相結合的綠色防治技術,積極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科學合理施用農藥,提高農藥使用效果,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
4.4 倡導農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生態優先、綜合治理,鼓勵在冬季進行休耕,根據實際情況在休耕區域實施冬耕曬垡和增施有機肥。通過冬耕曬垡,重點解決長期少免耕帶來的耕作層淺、土壤緊實、作物根系下扎困難、土壤有毒有害物質積累等問題,耕作深度≥20 cm。同時,在休耕區域增施適量畜禽糞便、沼渣、沼液以及商品有機肥等。
以提高種稻效益、發展綠色種稻為出發點,立足種稻可持續發展模式,因地制宜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實現“一田雙收、一水兩用”,重點推廣稻鴨、稻漁、稻蝦共作模式,進行試驗示范和技術集成。以里下河農區附近鄉鎮為重點推廣區域,以現有示范戶為核心,向周邊規模種植戶輻射。
4.5 加強生態循環農業產業融合l展
以生態循環農業為基礎,強化農業的觀光、休閑、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產業特征的農業生產經營形式。以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溱湖風景區為龍頭,圍繞人文、生態、優勢農產品資源特色,打造大旅游產業的黃金產業鏈,以生態休閑觀光旅游需求日盛和人氣日旺為目標,結合高效規模農業、循環農業、設施農業、園區農業的發展,加快建設一批生態休閑觀光項目。推進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建設,實現以農產品生態種植、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為特色的生態休閑農業新模式。著重建設溱湖濕地景觀觀光區、河橫田園風景觀光區、中藝園農技農藝體驗區、沈馬線特色果品采摘帶、溱湖大道生態觀光農業產業帶,打造蘇中休閑觀光農業之鄉,形成現代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品牌。
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生態,加大物聯網技術在現代生態循環農業中的應用。建立生態健康和種養結合的綠色生態種養模式,積極推廣清潔生產,全面加強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建設規模沼氣工程配套“三沼”綜合利用、生物有機肥加工、堆漚直接還田物聯網應用體系,實現種養結合;建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智能運行管理平臺,形成“三沼”綜合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智能化實時監控管理體系,提高農業廢棄物利用效率;建立農田生態實時監測管理平臺,對農田氮磷控源治理、濕地凈化處理、田間生態林建設進行實時監控,形成控水、控肥、控藥等智能化生產的物聯網技術;建立農作物病蟲害預警監測系統,應用綠色生態防控技術,達到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統防統治。全面推進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物聯網技術在現代生態循環農業中的應用。
5 參考文獻
[1] 潘其佳.我國農業面源污染現狀及綜合治理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4(15):243.
[2] 李從平.重慶市云陽縣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及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11(21):48-49.
[3] 何發貴.梁平縣畜禽養殖污染現狀調查與治理建議[J].畜禽業,2013(12):44-46.
關鍵詞 高效生態特色精品農業;成效;問題;對策;浙江云和
中圖分類號 F3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0-0302-02
云和縣大力推進特色生態精品現代農業發展,培育有文化傳承、功能多樣的生態精品農產品與生態休閑養生農業,走出一條 “生產標準化、產品精品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綠色化”的云和縣特色生態精品現代農業發展路子,保障了云和農業發展可持續能力,促進了生態精品農業發展。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省、市農業主管部門的關心下,云和縣農業工作者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適應新常態,大膽實踐,堅持以高效生態特色精品農業為發展方向,以農業“兩區”建設為平臺,以產業發展、高效生態、特色精品、質量安全為重點,大力發展“菌茶蔬”三大主導產業,積極培育特色農業產業,全面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動全縣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1 取得的成效
1.1 糧食和經濟作物平衡發展
全縣完成糧食播種面積5 106 hm2,總產2.3萬t。食用菌生產7 995.12萬袋,其中花菇7 318.02萬袋,普通菇359.4萬袋,黑木耳217.7萬袋,珍稀食用菌100萬袋,建立食用菌精品農產品基地1個。特色藥材種植和藥材加工不斷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155 hm2,創造經濟收益2 000萬元。水果總面積1 606 hm2,產值4 537.4萬元。茶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新發展無性系良種良茶100.8 hm2,全年產量860 t,同比增長7.5%,產值10 339萬元,同比增長3.4%。畜牧業產值略有回升,2015年底生豬存欄2.23萬頭,同比增加4.21%,其中母豬存欄0.25萬頭,同比增加4.17%,生豬出欄3.54萬頭,同比增加3.51%[1-2]。
1.2 “兩區”建設成效顯著
崇云現代農業綜合園區完成“兩主導四精品三配套”即食用菌、水果主導產業示范區,特色水果、珍稀菌、珍稀苗木、稻魚共生精品園,配套發展稻菇輪作、糧經輪作和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的創建,面積達1 420 hm2,總投入達1.6億元,于2015年6月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完成了670 hm2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
1.3 提高農產品質量,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
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為理念,加強對蔬菜、茶葉、水果、畜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管理,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工作,全年進行農產品省級定量檢測220批次,合格率100%。狠抓農業標準化建設和“三品一標”認定,2015年“三品”新增產品16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4個,有機食品2個,全縣農業標準化覆蓋率達61.9%。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平臺建設,縣級以上骨干農業龍頭企業、示范性合作社、示范性家庭農場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率100%,初級農產品追溯體系示范縣建設通過省級驗收。云和雪梨申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產品,2015年12月通過農業部專家評審。
1.4 打響生態品牌
2015年云和梯田被評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番茄、白茄、雪梨在浙江精品果蔬展覽會上獲得金獎;仙宮雪毫牌金枝玉葉在第十屆浙江綠茶博覽會上榮獲金獎;新培育24家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20個生態精品農產品;組織企業參加2015年麗水(杭州)生態精品農產品博覽會、浙江農業博覽會,助力梯田開犁節、田西瓜節等農事節慶活動,打響了云和縣生態品牌。
1.5 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環境
努力推廣“資源―廢棄物―再生資源”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整建制推進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縣建設,啟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和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主體建設,2015年建立畜禽糞便收集處理中心1個,落實生態消納地820 hm2,新增沼液利用量5 300 t,推廣測土配方施肥6 700 hm2,推廣商品有機肥4 000 t,病蟲害統防統治任務1 570 hm2,化肥減量任務76 t,農藥減量2.65 t;開展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石塘鎮規溪、朱村、小順、西灘頭開設了4個“垃圾兌換”超市。霧溪鄉結合飲用水源整治,率先開展了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利用處置,全鄉共回收處置農藥廢棄包裝物500 kg[3-4]。
1.6 不斷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農業主導產業不斷發展,經營主體隊伍不斷壯大,通過技術改造、信息服務等方式培育壯大農業龍頭組織,鼓勵發展專業大戶,進一步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和規范化建設,創建生態精品農業示范鄉鎮1個、示范企業3家、示范合作社3家、大學生農業創業典型4個、示范家庭農場20家。
1.7 推進農業園區農旅融合
立足云和梯田4A景區,利用崇云現代農業園區特色優勢,實施“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發展戰略,以“現代農業生產示范區、農旅融合觀光體驗區、養生養老休閑區”創建為重點,按照“兩區”“三基地”“六主導”“九精品”發展要求,實施現代農業園區綜合示范提升工程,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打造“十里云河”景觀帶和“云和梯田”景觀帶,構建云和庫區和山區梯田精品鄉村旅游線路。
1.8 增強農業服務能力
強化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組建農業產業技術創新與推廣服務團隊,建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13個,依托農業院校定向培養基層農技人員14名。堅持“科技下鄉、專家進村、服務到戶”,深入開展農業“五送”服務月等活動,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加大農機推廣力度,推進機器換人,新增先進適用農機具800臺,推廣水稻機耕面積2 670 hm2,機收面積660 hm2,新建鋼架大棚70 hm2,建立了育秧中心、糧食烘干中心。
2 存在的問題
云和縣生態農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許多深層次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大力發展生態精品農業,實現生態發展任重道遠。當前,云和縣農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畜牧業產值持續下降
“六邊三化三美”和“五水共治”帶動畜禽養殖污染的整治,但是也造成大量養殖場關停,現有的養殖場也受到限養政策的限制,造成畜牧業產值持續下降。
2.2 農民增收困難
農業生產成本尤其是勞動力價格不斷上升,使農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擠壓農民增收空間。
2.3 農業精深加工比重偏低
如黑木耳、雪梨、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產品銷售依然停留在初級階段,產業鏈短,附加值低,質優價不優。
2.4 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弱
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合作社雖然經過近幾年的培育發展,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還存在大多數生產規模較小、層次不夠高、帶動能力弱等問題,帶動當地產業發展能力有限。
3 發展對策
2016年,面對新常態和新挑戰,將緊緊抓住“高鐵時代”“六邊三化三美”等契機,以工業經濟思維抓農業,以逆向思維促農業,從“市場要我怎么做”轉變為“我要怎么做市場”,把云和縣的“生態優勢”轉化為“農業強勢”,將“美麗”變成財富和增長新動力,以農業“美麗經濟”引領轉型發展新路徑。
3.1 做強農業產業
結合云和縣地域特色,以農業“三區”建設為平臺,堅持用工業經濟新思維,做大做優雪梨基地、高山蔬菜基地、綠茶基地等山區特色優勢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培龍頭、聚合力、重特色,實現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和品牌化發展。
3.2 打造農業品牌
依托云和縣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繼續大力推進以云和雪梨、云和黑木耳、“仙宮雪毫”茶葉等為重點的農業品牌建設工作,借助媒體平臺,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打造具有云和縣特色的“金名片”;鼓勵農業企業通過強強聯手,整合品牌;積極組織農業企業參加各類農博會、名優新農產品展銷會、精品農產品評比會,加快推進云和縣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鼓勵企業參加麗水生態農產品網絡展銷會,提升云和縣生態精品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
3.3 拓展農業功能
科學利用好豐富的生態資源,緊抓高鐵時代機遇,借助發展“山水童話鄉村”之際,把農業與云和縣人文旅游文化相結合,積極舉辦“雪梨節”“開犁節”“田西瓜節”等農事節慶活動,實現一產與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以3條自駕游精品線路建設為依托,深度挖掘沿線 “云和老雪梨”“石浦船幫”“紅色生態革命”“畬族風情”等特色文化,扎實發展石浦花海、規溪景觀農業示范園區等特色旅游到村到戶項目,帶動農業轉型升級;抓住云和雪梨創建農產品地理標志契機,推廣“觀光―采摘―餐飲―休閑”一體化休閑農業模式,通過農博會、高炮廣告、微博、微信等形式深入基地宣傳云和高山蔬菜、云和黑木耳等云和傳統農業名片,將農業產品與農業休閑有機結合。
3.4 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努力推進初級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可追溯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計劃培育初級農產品產地準出單位5家以上,新增二維碼企業追溯10家以上。加強全縣主導產業農產品質量動態監控點管理,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例行監測制度,確保農產品省級抽檢合格率98%以上;突出食用菌、蔬菜、草莓、“瘦肉精”等重點,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推進縣鄉農產品檢測室免費為市民開放。繼續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培育3個以上無公害農產品、2個以上綠色或有機食品。
3.5 全面推進生態循環農業整建制縣創建
以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市創建為契機,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認真落實《云和縣生態循環農業整建制推進縣創建實施方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強化工作舉措,大力推進立體式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結合“六邊三化三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中心工作,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攻堅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商品有機肥,施肥技術指導入戶率達到90%以上;做好病蟲害統防統治和化肥、農藥減量工作;完善畜禽養殖排泄物與污水治理方案,促進全縣規模養殖場排泄物資源化利用,打造云和縣農業美麗業態環境,依托山地資源優勢,圍繞主導產業,以種養結合的方式,合理規劃種養業空間、產業生態化布局及功能區塊,大膽探索以廢菌棒再次利用為紐帶的“畜禽糞便+廢菌棒―有機肥―農作物”生態食用菌循環產業鏈模式、以標準農田為紐帶的“畜禽―水稻―菌類、黑木耳―單季稻、黑木耳―單季稻/鴨、香菇―單季稻”輪作模式、以沼氣為紐帶的“豬―沼―作物”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和以低山園地為紐帶的畜禽立體生態養殖模式等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和推廣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新模式,拓展生態循環功能,加快形成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產業圈、產業帶,構建起立體式生態循環農業體系。
3.6 夯實農業基礎
開展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綜合運用工程、農藝、管理等措施,發展節水灌溉農業,推廣滴灌、噴灌等節水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旱作農業示范工程,改善和提高耕地質量。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平臺,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資產股權等農村各類產權公開、公正、規范流轉交易。規范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管理,切實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5]。
4 參考文獻
[1] 藍月相.云和縣農業水環境治理與生態農業發展的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1):30-31.
[2] 葉柳祥,藍月相,毛金華,等.云和縣“十三五”生態精品農業發展的研究與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1):941-945.
[3] 藍月相,董益坤,俞慧玲.山區梯田生物多樣性種養配套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1):1079-1082.
關鍵詞:生態農業;西充;農村經濟
所謂生態農業是指在經濟、環境統籌下,按照農業生態系統的理論、原理,并采用現代化的農業科技技術,因地制宜的將漁、林、農等第一產業有效的組合、配置,借助于生態工程技術,不僅促進農業的有序、穩步的發展,也促進了環境的保護。西充縣域面積1108平方公里,現轄47個鄉鎮,總人口68萬人,農業人口59.4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82%,是典型的農業縣。全縣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40%以上,工業以輕工業為主,無任何工業污染項目。西充獨有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西充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態環境支撐。發展生態農業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又有效的保護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實現了人和自然的協同發展。
一、西充縣農村經濟及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一)西充縣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出現了巨大的變革,農業經濟也逐步由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之中。但我們也深刻認識到西充在發展農村經濟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西充縣農產品質量不高。西充縣農業經濟近些年發展效果十分明顯,但在農產品的供給方面依然存在季節性、地區性以及結構性的過剩,且農產品的質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農業生產技術、設施落后,農產品的深加工問題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由于農產品的質量不高,且長期處于一個較低層次的水平,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嚴重制約著西充縣農村經濟的發展。
其次,農業生產以小農經濟為主,沒有形成規模經濟效益。眾所周知,農業分散經營效益較差,不能產生規模效應。但長期以來西充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影響,農民為了自身生活所需,不得不以小農經營的方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勞作,使得農業生產遠遠沒有實現規模化發展。由于農業生產效益較差,長期以來大量農村優質勞動力大規模向經濟發達地區輸出,這為西充農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第三,農業投入不足的同時,也存在結構調整滯后的現象。一方面,農民受制于資金及效益的限制,導致農業生產積極性不高,對農業的投資較為缺乏。另一方面,西充縣農業生產結構存在不合理的現象也較為明顯,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特色農產品品牌還未成熟。農產品生產以自銷為主,還遠遠沒有形成外銷的局面,這也導致了農產品市場外向型拓展面臨重重困難。
(二)西充縣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西充縣也認識到生態農業對農村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總體而言,西充縣生態農業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生態農業在西充縣雖然屬于新生事物,但已經展現出其巨大的潛力。根據資料記載,西充縣生態農業開展在2005年以后,但在短短的十年時間內,生態農業在西充縣就顯示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一批批的生態農業企業不斷涌現,一批批生態農業示范區已完成規劃設計,如龍興、豐慧、百科、雙龍農牧等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
其次,生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西充是省級貧困縣,財政資金十分有限,因而在生態農業的投入上仍顯不足,投資效益依然不高;與之相適應的生態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還不健全,產業化水平也有待提高;生態農業在西充縣依然存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生態農業結構脆弱等問題。
二、西充縣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思考
發展生態農業應充分發揮丘區自然生態和農業資源優勢,實施“出位發展”策略,消除丘區區位劣勢和產業水平低的瓶頸制約,統籌解決產業結構調整與促進農民增收難題,努力探索西充生態農業發展之路,為丘區農業縣科學發展提供有益的經驗。
解放思想,準確定位是丘區農業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前提條件。資源和技術的匱乏,基礎和區位的劣勢,使丘區農業縣在與發達地區的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丘區農業縣要實現科學發展,就必須大膽解放思想,立足自身比較優勢,放眼國際國內需求,尋求符合自身實際的差異化發展路徑,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發展先機。要圍繞生態經濟強縣建設總體目標,高標準、高起點、高規格編制完成示范區總體規劃。按照“有機生態循環、基礎設施配套、新村綜合示范”的要求,打破行政區域界線,突出與新農村、農業產業、交通基礎等建設以及土地利用、鄉村旅游等規劃統籌銜接,分項制定產業培育、基礎配套、村落民居建設等實施規劃,著力提升農業“生產、生態、生活”功能,打造現代農業農村綜合示范樣板。
突出優勢,協調三產是丘區農業縣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出路。傳統農業市場化程度不高,產品附加值較低,不足以推動縣域經濟科學發展。丘區農業縣必須突出區域特色,培育主導產業,并圍繞產業鏈做項目,形成“以工帶農、以農促工、三產互動、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縣域經濟支柱產業。
巧借外力,招商引資是丘區農業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必然選擇。丘區農業縣經濟基礎差、發展后勁不足,僅僅依靠自身的努力,要在低水平上取得快速發展極為不易。必須緊緊抓住招商引資這個經濟發展的“牛鼻子”,以開放的意識、優惠的政策、寬松的環境,積極引進企業、資金、技術和人才,借助外力求得快速發展。
總而言之,對于西充縣而言,生態農業雖然處于產業發展的起步階段,但生態農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生態農業強有力的生命力也初步顯現,未來如何實現西充縣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是重要的戰略之一,為此生態農業必須在發展中找不足,并不斷的優化與改進,最終實現生態農業穩步、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更好地助推西充縣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
三、發展生態農業,助推西充農村經濟發展的保障措施
首先,提高認識,重視生態農業發展。目前,四川正處在第二輪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期,這也給西充縣生態農業的發展創設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政策支持,為此西充縣各級領導必須提高對生態農業的認識,要基于戰略的高度,將生態農業的發展與解決三農問題有機結合,將生態農業的發展列入到重要的議事議程上。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生態農業,提高對生態農業的認識,才能更好的助推生態農業在西充的發展,進而更好地推動西充農村經濟的發展。
其次,加快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提高生態農業發展速度。雖然生態農業在西充縣發展歷史不長,但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教訓,并形成了一定數量的生態農業科研成果,但受限于各種因素的制約,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在西充的發展范圍有待拓展、發展深度有待提高。表現在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為此本文建議在西充縣的不同地域,要結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開展不同類型、不同等級以及不同形態的生態農業示范區,通過示范區的建設與發展,為生態農業的現代化、規模化提供理論、實踐的雙向支撐。
第三,堅持創新,強化技術服務。要將生態農業的發展統一在國家相關的戰略、政策之下,提升農業產品的科技含量。要創新體制機制,將農業科技人員趕到生態農業發展的主戰場上,進行生態農業的技術攻關;利用各種渠道籌措資金,由政府牽頭組建縣級生態農業開發基金,在人財物方面給予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將生產要素、技術以及產品銷售相互結合,確保生態農業健康、穩步、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西充縣委黨校)
參考文獻:
[1] 原寶東.農村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探索[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1(02):43-44.
1.1發展現狀
江北區現有耕地約6700hm2,山林4000hm2,是寧波市老三區唯一被譽為“米袋子、菜籃子”的區。全區農業人口8.7萬人,共有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52家。盡管城市化的發展進程進展較快,但受傳統種、養殖習慣影響,目前全區種植、養殖業仍呈現規模較小、數量較多的狀況。2008年糧食復種考核面積6700hm2;葡萄、梨、柑橘、楊梅、西瓜等水果種植面積超過2000hm2,其中慈城產的白茶、微型盆景與洪塘產的葡萄、蜜梨等林特產品知名度較高;蔬菜種植面積近1333hm2,專業從事蔬菜種植和銷售的專業戶涉及全區19個村700多戶;擁有各類畜禽養殖大戶400多家,年產生豬6.5萬頭,存欄奶牛700多頭,生產各類家禽200多萬羽。2008年種養殖業產值達4.86億元,是全區農民純農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1.2主要特點
1.2.1常規農業的重心逐漸向西部地區集中,規模戶不斷出現
受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全區種養殖業逐漸向慈城的乍山、妙山和莊橋的費市片集中。僅慈城和莊橋的水稻種植面積就占全區水稻種植面積的90%以上;平原水果和花卉苗木則主要集中在洪塘和慈城;養殖業也基本集中在了這些區域。隨著城郊結合部一大批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小規模養殖場先后被關閉,規模化萬頭豬場也隨之誕生,并配套建成了沼氣池、有機肥料加工廠,使昔日廢棄的排泄物得到綜合利用。與此同時,不同類型的5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負責人,逐步成為全區農業生產的骨干和領頭人。
1.2.2現代農業技術不斷得到推廣應用,生產條件不斷改善
農業害蟲非農藥防控技術的示范與推廣是現代生態農業的一大亮點。通過將殺蟲燈、防蟲網、性信息素、色板應用于蔬菜等作物害蟲防控,改變了農民大量使用農藥的種植習慣,是農業害蟲防控技術的一大突破。另外,以大棚、滴灌技術為重點的設施農業,既增強了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又提高了農業產出水平。與此同時,隨著各級政府不斷加大以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的涉農投入,一大批山、水、林、田及溝、渠、路、河道經過綜合維修和整治,農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抗災能力大大提高。1
.2.3生態農業和現代農業建設相結合,休閑農業發展步伐加快
全區規劃建成了市級以上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1個,其中申報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3個。農業龍頭企業蓬勃發展,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加工企業達25家,其中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9家,通過各項管理體系認證的有20家,其中ISO系列認證的有14家、HACCP認證的有5家。農業品牌化和無公害生產技術水平有新突破,農產品品牌獲得全國馳名商標1個,省、市著名商標12個;市級名牌稱號14個;完成有機食品申報3個、無公害農產品認定11個、無公害產地認定6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面積達到550hm2。與此同時,利用近郊和山水資源的區位和資源優勢,都市農業園區、五星綠野農莊、三勤的白茶源、毛岙生態村、洪塘的萬畝水果基地等農業企業,依托農業與旅游相結合開發出了系列休閑農業項目,大幅度提高了農業生產的附加值。
2江北區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與工作思路
2.1發展模式根據江北區發展規劃和人多地少的現狀,未來江北區推進現代生態農業建設,應以“促增收、求效益”為立足點,可供選擇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3種:
2.1.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生態農業模式一是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通過設施改良改造、土壤地力提高及引進新品種,充分利用大棚設施種植高效率的經濟作物,推進現代設施農業的發展;二是開發冬季農業。積極利用冬閑田開發種植馬鈴薯、油菜等成本低、效益不錯的經濟作物,以及紫云英等冬季綠肥,或種植黑麥草從事畜禽和魚類養殖,既可減少化肥用量,又可提高土壤地力;三是推廣科學輪作與套種技術。如藺草與晚稻相結合的免耕技術;利用果樹冬天落葉季節,增加種植草梅、蔬菜,增加收入;四是探索低產田改良技術。如利用征用后土地的優質表良低產田,提高種植效益。
2.1.2農、林、牧、副、漁結合的生態農業模式規模養殖業的排泄物被稱為“放錯了地方的寶貴資源”。當前農業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的欠賬很多,一是工業和生活污水對河道的污染;二是畜禽養殖排泄物未及時處理造成的污染;三是過度使用農藥、化肥等所致的農業面源污染。因此,樹立生態種養殖理念,通過建立生態農業園區等方法,開展立體、循環農業的示范園區建設,如稻鴨共育技術、稻田養魚、茭白田套養甲魚等。幫助農民更新觀念,促進規模養殖場排泄物綜合利用和傳統生態農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此外,政府要加大涉農投入,如發展對大江大河漁業資源的增殖放流,保障漁業資源生態循環和合理再生,改善水生態系統,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互利雙盈。
2.1.3休閑、觀光、旅游相結合的生態農業模式整合農耕文化底蘊和全區濃厚的人文歷史、區位優勢,通過深入挖潛,吸引更多的城里人來體驗農耕文化、品農家菜、住農家屋,促進傳統意義的農業逐步向旅游農業轉化,進一步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和增加農民收入。如都市農業園區開展的草莓采摘、耕地出租、果樹認養、農家樂餐飲、田園住宿等模式,使農產品通過加工成為農家菜;讓城市的居民參與勞動體驗農耕樂;并讓久居城市的人們充分享受農園風光;讓城市的孩子了解悠久的農業歷史和生產技術。農家樂的開展不僅有利于農業產業鏈的拉長,而且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給現代生態農業注入了新的內容和活力,帶來的附加值遠大于農業本身。
2.2工作思路
2.2.1規劃為先,政策引導
農業部門根據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全區農業產業規劃,確定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的區域、重點和導向,每年有重點安排資金和項目推進生態農業基礎設施等建設;宣傳、衛生、旅游部門則根據歷史淵源和現狀開展農家樂的包裝推廣,培訓相關接待人員,不斷提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
2.2.2典型示范,科技支撐
生態農業的建設是項綜合性課題,首先,應通過示范點的創建積累工作經驗,旅游、科技、環保、衛生等部門要積極支持現代生態農業建設,特別是要圍繞生態環境改善和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農民增強生態農業意識,并成為自覺的實踐者,積極進行結構調整和自然資源綜合利用。最后,要加強生態環境修復及生態農業項目建設,加大科技、環保的支持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關鍵詞:沿海;生態農業;蓬萊市
蓬萊市土地總面積1128.6平方公里,其中常年耕地面積55.5萬畝;全市糧食播種面積26.38萬畝,糧食總產量13.28萬噸;全市果園面積52.3萬畝,果品總產量120萬噸。獲得山東省農業產業化工作先進縣、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先進市、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縣、中國優質果品基地重點縣和國家級綠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單位等榮譽稱號。蓬萊的種植業和漁業作為傳統優勢產業,具有發展生態農業的良好基礎條件,以此為契蓬萊市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研究機,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打造沿海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將有力提升蓬萊市生態文明水平。
蓬萊市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最近幾年,蓬萊全面實施“生態立市”戰略,進一步加大了綠色生態農業的示范推廣力度,把推廣“生態農業”,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當成幫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大事來抓。發展生態農業的理念已深入蓬萊農民的心頭。截至2015年底,蓬萊市已有19萬畝耕地吃上“營養套餐”,年減少不合理施肥1萬多噸,節本增效百萬元;全市建設水肥一體化面積達13萬畝(滴灌4.5萬畝),其中果樹面積達12萬畝(蘋果8.2萬畝,葡萄3.8萬畝),蔬菜1萬畝,涉及農戶3200個,共有節水示范點12個,示范方4個,示范村1個,示范面積達6400畝;蓬萊鑫園保鮮食品有限公司有機食品蘋果、劉家溝鎮墟里玫瑰香葡萄專業合作社綠色食品玫瑰香葡萄、蓬萊市福聚萊果品專業合作社綠色食品蘋果獲得了“三品一標”認證,完成15萬畝綠色食品原料葡萄標準化生產基地的續報申請和驗收工作,“十二五”期間,全市無公害、綠色、有機“三品一標”認證企業22個、認證產品50個、認證面積208341.5畝;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4處,共計1329畝;發展物聯網系統應用技術示范園2處,共計510畝,示范帶動周邊近萬畝果園,同時抓好已有的7個矮砧集約栽培示范園和4個有機蘋果精品示范園;綜合運用沼液施肥、病蟲害生物物理防治技術、果園生草和水肥一體化技術等生態環保技術,建設適合休閑觀光的生態基地3萬畝;建成沼液綜合利用示范村24個,建設成方連片沼液綜合利用示范園3萬畝,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劉家溝鎮馬家溝村、南吳家村,大辛店鎮川李村、清河屯村和村里集鎮王莊村等。此外,還充分發揮山東民和牧業、山東華臻重工、蓬萊和圣農業、蓬萊利源集團等龍頭企業作用,抓住全球化的歷史機遇,緊跟國際市場變化,優化資源配置,引領全市現代生態農業向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發展。
蓬萊沿海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的選擇與構建
通過對蓬萊生態農業發展現狀的分析,考慮到農業生態環境容量與發展布局,在沿海生態農業模式的選擇上,應立足當地資源環境條件,堅持既要突出重點、有所選擇,又要多方兼顧、各業并舉的原則,以高效特色種植業為主體,以生態旅游業和生態村建設為補充,以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和生態設施農業為支撐,“種一養一加一游”相互聯結,農、林、牧、漁各業同時并舉的綜合發展模式,通過實行優化的系統調控,使農業經濟發展與現代生態農業模式在較高層次上達到良性循環。具體地說應注重以下幾方面建設:
(一)大力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自蓬萊市開展“美麗鄉村”活動以來,文明生態村建設取得重大成效,并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例如蓬萊市馬家溝村的生態旅游規劃,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為了扎實推進文明生態村建設,建設更多更好的像馬家溝村一樣的生態村,以后的發展方向上具體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對于一些已經具有較高參觀訪問價值的生態村和美麗鄉村,可以作為觀光產業進行統一經營管理。二是將發展經濟與資源環境保護并重。生態村工業涉及面較廣,在生產中要十分重視環境保護,使三廢排放合乎國家排放標準。同時還要注重土地資源保護,一方面嚴格控制耕地面積,保證耕地不減少,另一方面注意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三是發展循環型農業,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劃,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比如發展農村沼氣工程、秸稈氣化集中供氣工程等。四是因地制宜形成生態產業。生態村環境優美,污染少,有充足的有機肥,使用化肥、農藥少,為生產安全的綠色農產品提供了良好條件。
(二)依托本地的旅游資源,開發生態旅游農業蓬萊是歷史名城,也是聞名世界的旅游勝地。依托本地的旅游資源,開發生態旅游農業成為可能。蓬萊生態旅游農業建設應著重抓好以下幾點:一是對農業生態觀光園和觀光基地的環境進行全方位、大規模的綠化、美化、凈化,營造優美舒適的生態環境,吸引大眾走上生態之旅;二是繼續精心打造農業生態旅游基地,開發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區,建設葡萄、大櫻桃、蘋果等優勢產區特色農業觀光園,通過提供特色美食(如抹直口特色菜館、潮水羊湯、蓬萊小面、碗等)、農事活動體驗、民居生活體驗(特色小草房、小木屋等)、生態空間享受等不同主題的旅游農業產品,構建富有“鄉村特色”的體驗式景點體系;三是開發名牌農業產品,舉辦節慶活動,開通旅游專線。如通過舉辦“葡萄節”、“櫻桃節”等活動,帶動游、購、玩的樂趣;四是加強管理與營銷,鼓勵發展專業的旅游開發、服務和管理公司,增建一些為旅游服務的配套設施,促進高科技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例如,蓬萊市利源集團,是一家集綠色農牧與旅游觀光產業、果蔬保鮮儲藏、種養殖建設、地產開發、酒店餐飲于一體的多元化發展的公司,著力發展綠色產業項目,打造農業產業化、規范化、生態化、旅游化的升級路線。
(三)大力發展生態設施農業,將設施農業與旅游業、餐飲業及健康養老產業有機結合蓬萊的設施農業規模比較小,多是一些中小棚、大棚,大部分由散戶經營,沒有形成規模化、現代化、智能化,科技含量比較低,一般都是農民自己憑經驗種植作物,與市場對接不及時,那種由公司統一經營的現代化的連棟智能日光溫室和大棚基本沒有。我認為蓬萊生態設施農業的建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發展節約型、循環型的高效農業發展模式,在設施農業中大力推廣微灌施肥和測土配方施肥,積極開發新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性、環保型新能源,促進農業各種能源的循環利用。例如蓬萊和圣高效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項目,該項目擬利用種植的農作物玉米、大豆、牧草及形態不合格的水果、蔬菜進行畜牧養殖,利用畜牧糞便生產沼氣發電,利用畜牧糞便和農作物秸稈生產有機肥,沼氣發電用于畜牧養殖場照明及有機肥加工用電,有機肥施用于農作物田地、果園、蔬菜種植園,形成了種養一體化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又例如山東華臻重工有限公司的“生物質氣爐”項目,主要從事生物質氣化爐產品生產,生物能可替代傳統能源。二是積極引進“太陽能光伏溫室大棚項目”(太陽能光伏溫室大棚:棚頂安裝有單晶硅發電板,幾個大棚就相當于一座小型發電站,發電自用,多余的可并入國家電網,增加收入。而且,棚里還有LED燈夜間光照系統,能延長植物的光照時間,提升大棚內的溫度,作物增產效果明顯。),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自主建設光伏大棚(如君頂酒莊,和圣農業)。將光伏大棚與旅游業和餐飲業相結合,如果種植條件允許,可以在溫室大棚中種植南方特色水果、養殖花卉、立體蔬菜栽培等;也可以將大棚內打造成具有南方特色的園林景觀,設計“主題餐廳”,提供特色美食,營造鳥語花香的“特色大棚”,即可以依靠種植、觀光、餐飲創收,又可以作為教育示范基地吸引人氣,填補旅游淡季,打造集“觀光旅游、餐飲、采摘、示范、教育”五位一體的綜合經營模式。三是可以將日光溫室項目與健康養老產業結合。當下城市中的很多老人晚年十分向往田園生活,希望有一畝三分地種點菜,養點家禽,遠離城市有一個清新安靜的養老環境,所以是否可以打造一個“生態健康養老園區”,園區內設計不同規模、不同用處的日光溫室,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溫室一側的房子統一設計,統一裝修,另一側的溫室則用來種植農作物,也可以設計成種養結合的模式,園區內還配備醫療衛生服務,餐飲服務,生活、技術服務等,日光溫室可以采用出租或賣的形式經營。
總結
1 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機遇和優勢
1.1 政策機遇良好
2010年5月召開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構建生態安全屏障,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同時出臺了一系列加快發展的政策,為農業發展,特別是生態循環農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1.2 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生態循環農業以生態安全、食品安全為前提,以沼氣為紐帶,將設施農業、畜禽養殖等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了廢棄資源的再利用,形成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的農業經濟體系,實現了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因此,生態循環農業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1.3 農業資源區位優勢明顯
奇臺縣氣候條件獨特,光熱水土等生態資源豐富,擁有宜農土地200萬(667m2),農作物年種植面積在163萬(667m2)。適宜生產優質小麥、玉米、啤酒大麥、裸仁南瓜、打瓜、豌豆、糖料甜菜、油葵、高淀粉土豆、各類雜糧、辣椒等各類蔬菜。糧草充裕,畜禽養殖規模大,年內牲畜最高飼養量達到310萬頭(只),出欄牲畜206.7萬頭(只),家禽1100萬(羽),是做大做強生態循環農業的天然寶庫。此外,奇臺縣距首府烏魯木齊僅200公里,具有獨特的地緣優勢、區位優勢和特色農產品優勢。
2 奇臺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發展現狀
奇臺縣現有戶用沼氣池6734座,完成“改池、改圈、改廁”配套建設4200戶,建成生態溫室3000座,生態家園生態循環經濟示范村5個,溫室沼氣生態示范戶260個,2010年將新增700戶。主要推行“畜-沼-菜”庭院經濟模式和“禽-沼-菜”種養小區模式,使沼氣、標準化養殖小區、無公害基地和沼氣“四位一體”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加快,為畜牧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了重要平臺。如金奇萬頭豬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和奇臺縣鑫源種豬場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項目已基本完工,建設總容積為1600 m3,每座大中型沼氣池年產沼氣21.5萬m3,可為300戶農民供應清潔能源,年節約煤炭585 t,年產沼液1.4萬t、年產沼渣661 t。通過加工轉化,使畜禽糞便得到集中處理。奇臺縣秸稈還田量為872 t,堆肥量為9.1 t,秸稈青貯量達到14萬t,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44萬(667m2),農作物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80萬(667m2),以上措施的實施,減少了化肥和化學農藥的使用,避免了不合理使用,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
2.2 存在的問題
2.2.1 思想認識不夠.技術體系還有待完善
目前,農戶對生態農業的認識不到位,還不了解生態循環農業的實際意義,因而,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意識和愿望不夠強烈。生態循環農業的技術體系尚不健全,還沒有建立起一套能涵蓋“生態”、“循環”全部內容的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
2.2.2 農業面源污染嚴重
據2008年開展的農業污染源普查結果表明,現今種植業污染主要有農用地膜、化肥和農藥。地膜年用量13.7 t.殘留量1.95 t;農田化肥年使用量462 t,使用量仍然偏高;養殖業污染表現在農村人畜糞便的處理方面不到位,部分規模化養殖場的畜禽糞便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影響了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
2.2.3 秸稈循環利用率有待提高
奇臺縣是農業大縣,農作物秸稈產量大,年秸稈產量為24.6萬t,因各種原因,部分作物秸稈被焚燒、隨意丟棄,造成能源浪費、環境污染,用作其他方面的有163.1 t,因此。秸稈循環再利用空間比較大。
3 奇臺縣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主要措施和建議
3.1 制定發展規劃,理順發展思路
按照奇臺縣委提出的“生態立縣,農業穩縣,旅游興縣,工業強縣”的發展思路,以培育和發展生態農產品為著力點,依托優越的自然環境、獨特的氣候、肥沃的土壤、優質的水源和無工業“三廢”污染等條件,高標準、規范化地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促進農業和環境協調發展。
3.2 加強生態農業的宣傳和技術培訓。營造發展氛圍
采取新聞媒體、農業信息網、農技110、發放資料等方式,深入宣傳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在建設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和保障生態安全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和意義,引導群眾樹立生態安全和資源再利用的觀念,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和支持循環農業發展,營造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3.3 加強生態循環農業技術創新,完善技術體系
結合奇臺縣氣候地理條件和農業生產實際,重點在生態循環農業技術創新方面下功夫,研究總結利于本縣長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合理利用資源,優化生態環境。將秸稈還田、生態沼氣工程、測土配方施肥、標準化生產等諸多方面有機結合起來,研究農業固體廢棄物堆肥無害化處理技術、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中的施肥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整合集成一套完善的技術體系,為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工作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3.4 因地制宜,多種模式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結合牧民定居工程,繼續推行“畜-沼-菜”庭院經濟模式,一次性規劃,讓牧民長久受益;結合日光溫室生產基地和畜禽養殖小區的發展,推行“畜禽-沼-菜”種養小區模式,這兩種模式都要以沼氣清潔能源利用為突破口,建立健全沼氣建后服務體系,提升沼氣池運行水平和質量,發揮其聯結畜禽養殖、溫室蔬菜種植的作用,促進人畜糞便、作物秸稈等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生產沼氣、沼液和沼渣,解決農戶炊事照明用能需求,清潔、衛生、無害化的沼液、沼渣用作農作物肥料,保證農產品品質,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贏。此外,結合農業生產實際,探索并推行“農作物種植一畜禽養殖一畜產品精深加工一廢棄物處理再利用”生態模式、“畜禽養殖一糞便一沼氣一有機肥一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生態循環鏈、“農作物秸稈一綜合利用”生態循環鏈等多種發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節本增效。
3.5 推行標準化生產,打造生態農業品牌
把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落腳點放在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環節,創造滿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的外部環境,建設重點生產基地,嚴格按照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程操作,推行生物防治技術、農業防治技術、物理防治技術及機械防治技術,嚴格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全程監控,使農產品達到生產標準。加強農產品產、加、銷各個環節中質量安全監管,推行市場準入制度,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積極開展綠色、有機農產品和生產基地認證,開展農產品注冊商標、地理標志,打造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確保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生態農業 制約因素 對策
一、生態農業發展制約因素
(一)技術因素
我國經濟基礎薄弱,生態農業的發展正處于初級階段,政府對生態農業進行了大齡的科技投入,但是扣除價格因素、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科研水平不高,和發展要求相比,農民獲得的補貼和利益還達不到發達國家的一半。因此,保證不了農民的利益和生態農業的正常發展。
其次,農業科技推廣的速度緩慢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轉化率偏低都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二)法律因素
目前,我國已經頒布了一些關于農業的相關法律,但是專門的生態農業立法是空白的。生態農業建設法律法規的缺少,將直接影響生態農業的發展進程。我國現有的環保法律執行的力度也不夠,農村很多環境保護法可操作性不強。
(三)政策因素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脫離不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國現在這個階段對農業的重視程度遠遠低于對工業的重視,國家對工業投入的資金與農業相比要多的多,導致農業的基礎建設跟不上發展速度,更談不上生態農業的快讀發展了。其次,我國對生態農業的保障制度和激勵政策也不健全。政府的官員因為國家的獎勵機制,只是關心短期的經濟效益,而農民對生態農業認識的不足,也只能關心目前眼前的利益,看不到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就影響了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的生態農業監管也是一個問題,生態農業設計多個職能部門,但是眾多職能部門之間沒有統一的協調和溝通,阻礙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人的意識因素
農民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對于采用新技術,發展生態農業的認識還比較淺。群眾缺少綠色消費意識,環境的保護意識,相關涉及生態農業的企業追求眼前利益,缺乏建設生態農業的積極主動性。
(五)環境因素
我國農業現在大量使用農藥,農藥對土地的殘害是嚴重的。它能引起地利下降、土地板結,這樣給生態農業的建設照成很大的困難。現在城市的大氣污染對農業也有很大的污染,像酸雨對農村土地的危害是很嚴重的。我國的農村廢棄物的焚燒對農村的環境污染制約著農業的清潔生產和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生態農業的對策
(一)提高農民素質
農民是農村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農民的素質對農村農業的經濟發展起著決定作用。,所以我們要對農民的文化素質修養加以重視。首先,政府應該組織專業的農民培訓機構,定期組織農業院校的專門人士給農民進行定期地、持久的的關于農業知識方面的培訓。通過舉辦生態農業培訓班的模式,將各類種植、養殖以及農業管理的方法傳授給農民,保證農民能夠掌握生態農業的相關技術和管理的能力。
(二)完善生態農業政策、法律法規
發展生態農業,首先,我們需要在立法過程中,我們要明確經濟和生態的關系,從這個角度出發,建立公平的市場經濟秩序,規范農產品生產交易行為。要制定和生態農業相關系法律。例如《生態農業補貼條例》《生態農業災害救助條列》這樣基本的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可以明確生態農業的資金來源和補貼的范圍,確保生態農業的建設和農民的貼身利益。其次,我們在執法過程中要嚴肅處理破壞生態農業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確保環境法律的地位和尊嚴。再次,我們要更多地借鑒國外發展生態農業的成功經驗,確保在法律制度層面上確保生態農業的順利發展。
(三)加強科技力量的投入
生態農業生產模式一種科技含量比較高的農業模式。因此,我們要重視科技的投入,科技的投入包含很多方面:第一,我們要培育以綠色農業產業化的線路為主的生態農業,要積極開發研制新型農藥和動植物營養物質來替代傳統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第二,我們要加大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農業龍頭企業是培育綠色食品產業化的主力軍,農業龍頭企業依托雄厚的資金、強大的技術支持更快實施生態農業地產業化生產,可以更好地帶動農民參與生態農業化生產。第三,我們要在農村構建新的科技服務體系,我們要積極組件農村專業技術示范協會,在示范協會中,選取專業的農技人員實行包干負責制的形式,定期持久地對生態農民戶進行技術地傳授,確保農民更好更持久地吸收生態農業科技知識。
(四)加強組織管理體系建設
生態農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部門監管和領導的產業,我們要建立一種農業、工商、稅務、技術監督等相協調的機制,統一管理生態農業工作,防止多頭管理的一種工作模式。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專門建立一種由不同部門、不同技術人員組成的生態農業建設機構,更好地服務生態農業,促進生態農業長期可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民建中央專題組,路明,郭群峰.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現狀與防止對策[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8,(3).